医学科研论文(8篇)
1.医学科研论文 篇一
医学科研入门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我认为仅仅在临床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是不够的,社会不仅仅需要能把前人研究得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的人才,更需要的是创新性人才,这样人类医学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要想成为一名创新性人才,就一定学会如何做科研。而《医学科研入门》这门课程无疑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是科研的基本要求,贯穿了整个科研过程。在《医学科研入门》这门课程中,我懂得了医学科研的意义,开始了解如何培养医学科研的创新性以及怎样将自己的创新思维融入科研实践中。创新思维要求打破常规,但也要遵循基本的科学规律。要在充分、全面了解研究问题的基础上,了解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存在的缺陷是什么,只有这样,才可以发现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就比较容易找到突破口,从而实现创新。
而科研的选题决定了科研内容的实用性。我们的医学科研应以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控制能力,从而不断改善人类的健康状态、提高人口素质为终极目的。这门课程系统的讲解了医学科研的选题方法、选题程序以及选题的注意事项。为今后我们在医学科研方面的选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门课程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医学文献检索和综述的格式以及撰写过程,介绍了我们学校图书馆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如何进行Meta分析、SCI论文写作,这对我们的研究生生涯有了很好的指导意义,让我们对医学科研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上这门课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Meta分析、SCI论文写作这些方面的知识,上了这门课之后,对这些对我们的实验课题有实际意义的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也了解到我们在论文的写作中应一直保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这门课不仅激发了我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对医学的热爱、增强了我的创新意识、科研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毕业课题论文的完成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科研的意义是验证和发展已有的理论和学说,促进医学进步,提高疾病防治水平,为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
2.医学科研论文 篇二
因此, 为了执行教育部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 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尽早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 建设创新教育文化,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同时结合教研室现有的科研任务和方向, 自2007年以来, 在二年级医学本科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生进行早期科研实践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经过近5年的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
1.1 参加对象
对象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检验医学等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采用自愿报名形式参加, 一般都是学有余力, 英语水平较好, 前期学习成绩优秀和对医学科研事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每3名本科生组成一个科研小团队或实验小组。
1.2 采用导师制指导本科学生
教研室委派一名教师作为每个小组的导师, 进行全程负责和悉心指导。导师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导师要对项目有一定的研究与了解, 才能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学生随时可以联系教师, 就项目中的各种问题与指导教师进行研究探讨, 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将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出来, 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 使项目顺利与高效进行。
1.3 建立并开放本科生科研实验室
由于实施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项目一般要持续2年以上, 教研室建立专门用于本科生科研创新性项目研究的创新性实验室, 里面配备了完成基本实验所需的所有实验设备, 一些重大的仪器设备和特殊的设备安放在相关实验室内 (学生使用时需要导师的指导和监督) , 创新性实验室和相关实验室全天候对本科生开放。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本科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周末, 尤其是寒暑假的时间来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1.4 早期科研创新实践
依据医学研究的过程和规律, 将这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实验操作和问题的解决、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发表。针对每个阶段, 制定了相应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其中科研方案和实验过程的设计是此阶段的核心, 是最为锻炼学生能力的过程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教师不是教, 而是教学, 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讲:“教是为了不教。”在对本科生进行“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实行引导式、讨论式的指导方法, 把指导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 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验方案的设计阶段: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 教师以引导为主, 不越俎代疱。本科生由于受知识水平与能力的限制,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常用的实验技能缺失的情况下, 在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会显得比较稚嫩。这时候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自己或让研究生代劳, 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①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及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撰写、常用的实验技术等基础知识;②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科学问题或由结合教师自身科研课题和学科发展前沿, 提出若干个研究项目供学生选择, 在这里应该突显实验项目的科学意义;③学生可以就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扩展开来设计课题及研究路线, 学生根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课题研究要求和实验室设备条件, 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详细研究路线和方法, 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题目、研究目的及意义、立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对象、实验方案及步骤、经费预算、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预期结果及分析、参考文献等;④指导教师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判, 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和具体可行性;⑤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由学生最后确定相对最优方法进行实践执行。对于有异议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再次探讨进行合理性修改后方可实施。
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和问题的解决阶段: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再好的计划也需要严格而细致的操作来完成。实验设计方案中涉及的所有设想都需要以具体的实验结果来验证。具体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所需要的实验器材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提前掌握好和准备好。实验方案中涉及的实验动物由学生申报后, 由学校实验动物中心统一提供。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药物配置、实验动物给药、动物标本取材、固定、切片、常规染色、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电泳、Western Blot以及PCR等实验操作均由学生小组分工后自行独立完成, 指导教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起到督导的作用。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如学生知识的缺乏、实验条件的准备不足等, 总是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于此, 指导教师做的是多看与多听, 并多鼓励和支持, 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但不过分关注一些具体的细节。在学生出现失误后, 教师不是直接指出错误的原因,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失误的出处, 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有些小组在一年内甚至两年内得不到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的情况下, 更是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这个过程是大大锻炼了学生, 使他们具有了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实验小组的成员精诚团结、协同作战, 在实验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
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文章的发表阶段:当完成一部分实验后, 不论结果如何, 教师均要求实验小组成员随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实验结果。当实验结果不够理想时, 应分析其具体的原因, 对自己实验中失误的地方提出修正措施, 并在下一步实验中进行完善。当完成全部实验后, 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写一篇科研论文和一篇跟选题相关的文献综述。通过这一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于一些优秀的、学术思想鲜明的论文, 鼓励学生向各级统计源期刊进行投稿, 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论文, 指导教师与学生探讨整理后, 鼓励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SCI杂志刊物投稿。
1.5 科研创新的扩展阶段
教研室的科研创新活动可以带动本科生更多的科研活动。在本科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后, 指导教师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组的研究, 从而支持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科研活动, 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促进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本科生经过本教研室的训练, 进入到其他课程学习的时候, 同样能带动学生参与到其他科室的科研创新活动。对于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申报校内各级组织的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立项, 争取各级的经费支持, 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实验结果满意的, 科学意义显著, 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
2 开展“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意义
创新是社会发展之源, 是中国复兴的根本, 当今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 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 是在一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下,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加以实施,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固定完整的实验方案, 本科生从查阅文献开始, 总结文献, 做学术报告, 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实施到最终论文的完成, 基本上由学生小组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完全模拟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实施、结题。学生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摸索实验条件、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 利用一定的实验条件、统筹安排时间和资源, 做到合理、有序, 才能最终取得好的实验结果, 从多角度、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才能。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兴趣是学习者学会学习的先导, 是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动力。参与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参加科研, 这时候这些学生刚开始接触基础医学专业课不久, 解剖、生化、组胚等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既枯燥又有难度, 需要新的内容去刺激他们对医学的兴趣和热情。从实验设计开始、学生从各渠道找资料、实验的实施到最后结果观察和论文撰写都是动手动脑的过程, 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 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员是参与的主体, 从查阅文献、选题、设计实验方案、摸索实验条件实施实验方案、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综合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和综述等这些环节, 完全模拟一个科研课题的设计、立项、实施到完成结题报告的过程, 指导教师在这些环节中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对于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实践性的锻炼。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 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迅速获取信息、综合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尤其是现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每天所面对的信息量是无法比拟的, 必须进行有选择的获取和综合。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信息, 信息丰富, 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新设想, 有利于对设想进行科学分析、鉴别、提炼、综合, 有利于创新方案的实施和检验。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检索文献和阅读, 锻炼了分析、判断、选择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最后把信息资料应用于分析实验中得出结果, 形成非常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和文献综述。学生锻炼了根据需要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医学科研论文具有特定的写作模式, 通常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此项内容, 科研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才。学生在撰写科研论文和文献综述的过程中, 逐渐建立医学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 培养提高了撰写科研论文的水平。
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精神。科研创新工作, 既需要个人的努力, 也需要团队的协作配合, 而对于习惯于一个人作为行为主体的80后、90后学生来说, 培养团队意识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要求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是一个小组的集体作业, 学生进行分工协作, 在合作的前提下, 每个人在不同方面各有所侧重, 小组成员定期进行交流、讨论, 共同完成实验的实施、论文和综述的撰写。由于兴趣和风格的不同, 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提供的内容往往新颖而独特, 也常常会有独到的见解, 通过教师给予的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达成一致。通过合作, 学生不但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还增强了在完成局部工作时的责任心, 增加了在集体中进行合作和交流的锻炼机会。
提高了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题材和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功, 还要有相当的查阅文献和分析文献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积累经验, 完善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 有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传授学科前沿知识、新的科研视野和科研方法。此外, 教师形成坚韧不拔、诲人不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人格。
3 实施“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效果
教研室的“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从2007开始, 每年吸引部分优秀的大学二年级医学本科生参加, 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5年。每年报名参加的学生人数非常多, 经筛选后每年参加活动的有6小组 (18人) 。学生通过刻苦钻研、团队协作、自强不息、努力实践, 懂得了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精髓。最终获得了丰富的成果。2007年以来, 学生累计撰写科研论著7篇, 文献综述90多篇, 在中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篇, 综述19篇, 其中2012年在英文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英文论著1篇 (影响因子3.3) , 英文综述3篇 (影响因子分别为6.068, 2.948和2.368) ,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摘要: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早期科研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自主选题立项,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并完成科研论文。活动鼓励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早期科研实践活动,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乔连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3) :81-87.
[2]贾历程.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26 (12) :123.
[3]周学君, 赵亮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体系的探讨[J].实践教学, 2011, 188 (1) :111-112.
[4]郭泰林, 宋河梁, 梁韵.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实验指导探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总结[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 :212-213.
3.医学科研论文 篇三
一、宣传、强调医学统计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在医学科研中的重要性
我们利用课堂、网站、橱窗中介绍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是医学各相关专业、各层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医学科研中医学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医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大致包括立题设计、实验(或调查)、实验结果的收集与记录、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等。可见,医学统计学贯穿了医学科研的始终。医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资料收集、分析、推断等都离不开医学统计学思维。因此在医学统计学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医学统计学是方法学,正如法国哲学家迪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了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医学统计学是建立在数理统计基础上的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式,部分公式显得复杂,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望而止步。
传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如“填鸭灌输式”或“知识继承型”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没有正确理解统计学中的概念含义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主要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医学问题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甚至对资料的设计类型、性质和分析目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这种“单向性、机械性”教学模式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不利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改革医学统计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经典案例入手,问题为先导,学生为中心,培养医学生学习兴趣
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我们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动,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统计学思维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1.强调绪论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绪论是医学生第一次接触医学统计学,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绪论课上我们主要通过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比如:①通过2年多的医学学习,你们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最棒的医生?②怎样才能最快的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③怎样了解到某一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很多同学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教师给出参考答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查找、阅读、分析文献?最后让学生阅读一篇带有统计学相关的文章,最终让学生明白学习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以及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知识比如数学、科研设计、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
2.多用经典案例,培训医学生科研思维
在教学中,不直接解释基本概念,而是给出一些经典实验例证,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思考:如果他们碰到了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主动性。例如一个经典实验:坏血症的治疗——医学历史上第一次有效控制的干预试验,当时英国对这病采用的治疗方案有6种:1)苹果汁;2)桔子和柠檬;3)醋;4)泻药;5)硫酸丹剂;6)大蒜和芥子。如何评价6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1747年5月20日,Lind医生将12名病情相同(似)的患者带到一艘船上。分为6组,每组两人,分别给予下列6种干预:A组:每天饮1夸脱苹果汁;B组:服25滴硫酸丹剂,每天3次;C组:服2匙醋,每天3次;D组:每天饮约半品脱海水,服缓和的泻药;E组:每天食2个桔子,一个柠檬;F组:每天服由大蒜、芥子等成份组成的干药。其中,Lind医生的试验将病情最重的2名患者分到D组:泻药是当时流行的治病方法。当6月16日船返回英国Plymouth港时,所有患者的病情都有好转。其中E组恢复的最快、最好。B组有一人病情较登船时好转。
Lind医生的试验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直到160年后,通过动物实验才真正从科学意义上解释了E组疗效最好的真正原因。坏血病的对症治疗是补充维生素C。对于这样一个实例,请同学们思考:为何要设计成6组?为何要在同一条船上作该实验?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可以看出,通过医学统计学设计,再通过实验研究,能够揭示出事物原有的一些规律,统计学设计对科研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现代统计学的观点看,Lind医生的干预试验有两点符合统计学要求:一是设有对照组:6个干预相互比较;二是质量控制:所有患者在同一条船上,便于监督服药和观察病情。无对照试验和质量控制不严而导致研究结果“失真”的例子,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常发生。
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医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其科研的意识,使其意识到医学统计学不是数学,而是提高医学科研能力的必需工具,医学统计学的思维贯穿科研的整个过程。
3.结合经典案例提炼概念,让学生在实例中学习概念
根据上面的例子进一步提问:上述实验中坏血病患者有多少人?怎样确诊患者所患疾病?实验中为何只选了12个患者等问题,让学生逐渐体会什么是总体、样本、同质、变异等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
(二)结合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式预习教学
目前,很多医学生对涉及诊疗直接相关的学科特别感兴趣,比如:药学、内科学等。因此在讲授每堂课前,给学生一篇相关的典型论著,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阅读,然后提问。这样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带着问题学习,在讲解完该课统计学知识后,让学生再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学习怎样设计怎样分析,有缺陷否?增加实践经验。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自学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科研论文,提升统计分析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其科研能力。
在整个医学统计学理论教学结束之前,再组织学生开展一两次课堂讨论。课前摘选1~2篇医学文献让学生预习,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并评价其统计设计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特别是作者如何利用良好的设计防止偏倚,控制误差,以及其如何在论文中进行相应的表达。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文献中统计分析方法与结果的能力。训练学生根据实际资料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提高他们对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论文、评价论文。
采取以经典实例中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单个统计学方法及典型例题的基础上,摘选一些医学期刊论著中的不典型实例,进一步分析、强调各种统计学方法的范围、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将重点放在各种统计学方法比较和互相联系的讲解上,在列举大量实例时。充分发掘调动医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去体验、理解统计学的各种概念与原理。这样,由浅入深,由简而繁,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验设计内容的教学力度
实验设计是学生学好统计学的关键之一,更是提高统计分析、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本科教学中该部分安排为自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学习。加强科研设计、资料搜集和整理等方法的能力培养,使学员学会对某项研究能作出合理的设计,对一份完整的科研资料中各个不同的统计要求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处理方法。
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师的科研经验也非常重要
很多学生对老师的科研活动很关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断地举自己工作、科研中遇到的实例,如何就一个研究内容进行科研设计、方案实施、数据收集、整理到最后统计分析,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使学生能体会到科研并不神秘,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
综上所述,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对象,其可塑性很大。上课时,教师应尽量避免唱“独脚戏”,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适时地提出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平等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比一言堂、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更加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统计学教学,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阅读科研论文等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整体过程,指导他建立起一整套正确的科研方法,包括查阅文献——立题——调研——科研设计——实际操作——整理资料——数据处理到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让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和激情,从而培养其科研能力。
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要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创造的学习目标,就得让学生尽早接触、了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对于培养适应21世纪医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资助课题(泸医教[2006]21号)。
4.医学科研基本方法和论文撰写 篇四
九院临床医学院
一、医学科学研究概论(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史(二)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1.基础研究: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现探索领域的任何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研究内容:
保持人体健康的规律,健康指标的分子基础,人体功能与结构的研究 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人体衰老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人体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
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2.应用研究: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活动,但考虑到特定的实际目的。研究内容:
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治疗及预防效果的机制研究 为实验研究需建立的动物模型、细胞株的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考核防治效果的方法学研究
寻找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医用材料的方法、有效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医用材料的机体相容性的机制研究 3.实验发展研究:
又称开发性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新方法,或为了对现有进行重大改进的创造性活动。研究内容:
有关疾病的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及措施的研究
有关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器械、新试剂、新医用材料、实验室样品研制 有关药物的资源调查、植物药的试验 其它分类方法: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性研究 按研究目的:
描述性(记述性)研究:客观描述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或特征,如个案报道 阐述性研究: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如论著 按研究深度和广度:
基础性研究:如遗传基因的研究 临床应用研究:如新药的临床观察 按学科范围:
专科研究:局限于专科某领域内 多学科研究:涉及多个学科
边缘学科研究:介于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处的研究 按研究的主要形式:
分析性研究:将研究对象从总体联系中分解出若干分支,然后同时或逐个进行分析 综合性研究:在逐个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综合认识,揭示整体联系 按研究方法:
Ⅰ型研究:随机、对照研究 Ⅱ型研究:队列(组群)研究
Ⅲ型研究: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研究 Ⅳ型研究:叙述性研究和专家评论(三)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研究课题的选定 搜集阅读文献 提出设计与假说 制定科研计划 申报研究课题 进行实验与观察
搜集科学数据与材料 整理加工及统计学处理 形成科学概念和结论 撰写论文并发表
鉴定成果与推广应用
二、医学科研选题
(一)选题在科研工作中的意义(二)选题的原则(6原则)
1.科学性:必须要有依据,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性
2.创新性:充分了解本课题领域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水平,是选题的首要前提 3.适用性:实际、需要、适当
4.目的性: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5.可行性:研究课题主要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包括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试剂、经费来源等
6.效益性:基础研究要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应用性研究要有应用前景,具有可开发性和可推广性
(三)选题的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和确立选题的过程
2(四)选题的方法
1.前瞻性研究: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是严格按实验设计的科学方法获得的,确定选题不受既往积累资料的限制,故选题有极大的活动度和随意性。(1)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2)在阅读文献资料中选题(3)重复前人实验研究选题
2.回顾性研究:是对过去某段时间内自己经历的病例资料,或搜集本单位某阶段收治的某种疾病的病例资料作为选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1)总结经验选题(2)发现新问题选题(3)总结教训选题
(五)选题的途径
社会需要中
事物之间的联系中
原有理论与新事实不符中不同学说的见解中 不同学科交叉的边缘中 不同的信息渠道中(六)选题的应用
1.病因学研究选题(病因)
病因学研究选题
并存病的因果效应研究选题 致病因素的量与病研究选题 2.诊断性试验研究选题(诊断)
诊断标准选择研究选题 3.疾病治疗性研究选题(治疗)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它治疗、预后治疗 4.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选题(预后)
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选题
药物不良反应远期效应研究选题
三、医学文献检索
(一)文献的分类
1.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凡以作者本人的工作或科研成果创作的原始论文,不管引用或参考了他人的著作或文献资料,均属一次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
2.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编制而成,以检索工具的形式发表,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
3.三次文献:是在广泛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系统整理、概括、分析与综合而成,包括综述、述评、进展以及年鉴、手册、教科书、指南、辞典等
4.零次文献:在形成一次文献之前的信息、知识,即尚未形成文字记载或未公开发表的材料,包括书信、手稿、记录或口头交谈等 按出版形式分类: 图书、期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档案等 按文献载体分类: 印刷型、微缩型、声像型、机读型、光盘型、电子网络型
(二)检索工具
1.书本型检索工具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荷兰医学文摘(Excerpta Medica)
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2.光盘型检索工具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文期刊数据库
MEDLINE光盘检索数据库 3.计算机联机检索工具
美国MEDLARS系统,其中MEDLINE是最大、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的数据库 PubMed是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附属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研制开发的免费网络检索系统
http:///index.asp 三大检索系统: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
(三)文献检索途径
根据文献特征标识查找文献
1.从文献外表特征查找文献:题名途径、著者途径、序号途径
2.从文献内容特征查找文献:分类途径、主题词途径、关键词途径、分类主题词途径(四)文献检索方法
1.工具法: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包括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
2.追溯法:又称引文法,从已知文献的参考文献入手,逐一追查原文,再从这些原文的参考文献中逐一扩大检索范围
3.循环法:工具法和追溯法相结合,也称分段文献检索法 4.浏览法:直接浏览尚未收编到检索工具中的原始论文
(五)文献检索的过程与步骤
四、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一)科研课题申请渠道
1.国家科技部项目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技术创新工程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高新技术发展规划(“863”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火炬计划 星火计划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面上项目
是主体项目类型,包含自由申请、高技术探索、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四种类型 资助年限为3年,平均资助强度为每项20万元(2)重点项目 招标定向申请
研究周期为3-5年,平均资助强度为150万元(3)重大项目
统一规划,分批立项,定向招标
资助年限5年,平均资助强度为500万元(4)专项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高新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课题专项基金 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 主任基金
3.省(市)级科研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社会发展重点科技项目 4.部级科研项目
卫生部科研基金、教育部重点科研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 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5.局级科研项目
市教委科研基金、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各医科大学科研基金 6.区级科研项目
区卫生局、区科委科研基金 7.单位科研项目
(二)申报书的填写 1.项目名称
紧扣项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体现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引起评审专家的兴趣和共鸣 最多不超过25个字 2.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或开发研究 3.申报学科
可填写2个,名称1为主,名称2为辅 要与申报课题的内容相符 了解所在学科的资助特点
权衡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所处位置 可能被重视或感兴趣的程度
了解该学科组的竞争力和对手的情况 4.申请金额
了解可能资助的强度,确定申请金额 实事求是,按照项目的实际开支而定 5.起止年月
一般2-3年,重大项目3-5年
起始时间从申报的次年1月开始,终止时间为完成的12月 6.项目组主要成员及分工 按科研项目的实际需要
知识结构和实验技能人员结构合理,既有设计指导者,又有工作主要操作者,还应有必要的辅助人员 不要拼凑,无需挂名
一般项目5-6人,重点项目和合作项目适当增多 签名及身份证号码 7.项目的研究意义
基础研究:着重论述项目的科学意义 应用基础研究:着重论述其应用前景
应用研究:着重论述预期可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掌握最新文献资料
全面分析和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阐述和分析“空白点”
形成清晰严密并合乎逻辑的假说和设想 9.参考文献
一般列出10-20篇 紧密结合内容 要求近3年文献 10.研究目标
是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项目申请的精髓 研究目标要准确、具体、明确、可行,突出创新 预测要有根据,切合实际
“大课题大目标,小课题小目标” 11.研究内容
是实现研究目标所进行研究的范围、内容和考核指标 从哪几个方面论证研究目标?
从哪个角度、哪些范围、那个水平进行研究? 每个方面选择什么可供考核的技术或经济指标? 1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核心技术环节或要突破的主要理论问题 关键问题不能太多,最多2-3条 13.研究方法
科学估计样本量大小 试验对象的选取标准
分组的原则、名称和方法 处理方法、疗程、剂量 14.技术路线
进行实验的程序和操作步骤
按实验过程依次摘要叙述,关键点清楚,具有可操作性
对步骤明确、连贯、相互关联紧密的技术路线可采用流程图或示意图 15.实验方法
是技术路线中实验内容的分段说明 实验名称
实验方法和依据 实验条件
实验处理因素
实验数据的纪录和保存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统计工具和软件名称 16.可行性分析
对技术路线中关键步骤、关键技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或自我评价。17.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在选题、设计、方法、路线、成果、应用等方面与众不同之处,突出自己的特色
创新点应具有必要性
创新点不可过多,一般2-4条 18.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按技术路线对研究内容进行阶段性安排 一般以或3、6个月为单位
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应具体、可行,并有明确、具体、客观的进度考核指标
19.工作积累和工作成绩
与申请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基础,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必要的预实验结果。实验条件:科研设计中已具备的基本实验条件,包括大型仪器,关键的试剂药品 技术条件:课题负责人及其主要成员的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和能力 20.经费预算(1)科研业务费
测试、计算、分析费
国内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费 论文印刷、出版费 仪器有偿使用费 水、电、煤气费(2)实验材料费
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品购置费 实验用动植物购置和种植、饲养费 标本、样品采集加工、包装运输费(3)仪器设备费:
本项目专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运输和安装费 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和加工费(4)实验室改装费
为改善实验条件进行的简易改装所需费用(5)协作费:
专指与外单位协作承担项目的研究,在实验工作中开支的实验经费(6)项目组织实施费
指按规定受资助单位提取的管理费,一般不超过项目经费的10% 研究工作中所需水、电、气费的补贴 组织的评议、验收和其它活动开支
按有关规定支付评议、验收人员的劳务酬金
五、临床医学科研方法
临床医学科研是指以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科研,出发点在于阐明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自然病程及预后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包括微观和宏观两方面。
微观:以人体标本为观察对象,实验室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果通过实验和仪器阐明,如生化、病理、免疫、电镜等
宏观:以人群为观察对象,以临床观察和统计学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如临床资料分析、经验总结、临床试验等
(一)临床医学科研的特点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涉及到医德和伦理学问题 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内容广泛,涉及学科众多
8(二)临床医学科研主要内容(DME)
临床科研设计(design)
1.临床科研设计原则(4原则)(1)对照原则: ①为何设对照:
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消除和控制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②对照方法: 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
自身对照(同时自身对照、处理前后自身对照、交叉对照)相互对照 历史对照
(2)随机化原则: ①为何随机化:
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提高组间的均衡性,使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②随机方法:
抓阄、摸球、抽签 应用随机数字表 应用随机排列表(3)重复原则: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实验的过程,是消除非处理因素的又一种方法。(4)医德与医学伦理学原则: 赫尔辛基宣言
2.临床科研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内容(1)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选题立题:(2)选择最恰当的设计方案: 病因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 诊断试验: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序贯试验
疾病预后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 罕见病介绍:病例报告、病例分析
(3)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受试对象:纳入对象及标准、排除对象及标准(4)设计合理的对照
(5)抽样与分组尽可能采用随机化(6)盲法的应用
单盲:研究对象(病人)
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执行者(病人和医生)
三盲:研究对象、研究执行者和资料分析者(病人、医生和研究者)
9(7)科学估计样本量:
所比较的两个总体参数间差值、总体标准差、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的概率、把握度、单侧或双侧检验等
(8)试验因素标准化、量化并尽可能简单化(9)试验观察的周期要合适
(10)选择正确的资料分析和统计学方法
临床科研测量(measurement)
是指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临床科研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与现象,就是观察指标的选择
1.指标选择原则:目的性、客观性、准确性、可测量性 2.测量指标的种类
(1)临床指标:尽可能选择硬指标 硬指标:死亡、病残、存活、痊愈 软指标:减轻、好转、恶化
(2)生物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如血糖、心功能(3)生活质量指标:健康问卷、测试生活质量
(4)卫生经济学指标:费用测算指标、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临床科研评价(evaluation)
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准,用这些标准去评价各种临床科研活动,就是鉴定课题实施后所获得的结果、结论、观点等 是否反映客观实际而具有真实性? 是否能得以重复而具有可靠性? 是否可在临床推广而具有适应性? 评价内容:
(1)临床意义的评价
(2)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3)卫生经济学评价
六、医学论文的格式及写作方法(一)医学论文的分类
1.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献。
2.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包括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3.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察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造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纪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包括论著、病案报告、病例讨论、教训分析、短篇报道、综述与讲座
10(二)论著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
1.标题(title)
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
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2.作者署名(author)(1)作者署名的意义
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
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 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 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2)作者署名的原则
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3)作者署名的要求 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3.摘要(abstract)(1)摘要内容和格式
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2)摘要的写作要求
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 格式规范化
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 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 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4.关键词(key words)(1)关键词格式
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 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
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 5.引言(introduction)(1)引言的基本内容
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
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现状和研究动态 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 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2)引言的写作要求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 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 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
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 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
6.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1)实验对象
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 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
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2)实验仪器
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3)实验材料
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4)实验方法与条件
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 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
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记录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5)统计学方法 7.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1)结果的内容
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 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 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2)结果的写作要求
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 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
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
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 8.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1)讨论的内容
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
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 对意外的发现进行分析、假定或说明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对同类研究课题的展望或建议,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设想(2)讨论的写作要求
内容从实验结果出发,紧扣课题主题,不可主观推测,或超越结果范围凭空想象 用科学的理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对前人工作集中概括,防止与自己的结果混为一谈 忌重复叙述实验结果,或写成文献综述
如讨论问题有几个方面,可按结果顺序分段撰写 9.结论(conclusions)
结论又称总结、小结或结语,是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参照前人结果对全文作出恰如其分的概括或总结。结论的内容: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有何新见解,有哪些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10.致谢(acknowledgements)
致谢是以书面形式对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中给予帮助者的肯定和感谢 致谢的对象和范围: 对论文的选题和撰写修改给予指导或提出重要意见的人 对给予经费赞助的单位、团体或个人
提供实验材料、仪器及给予其他方便的人 论文中数据、图表、照片的提供者 11.参考文献(references)(1)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
说明本课题范围内前人的工作成果和背景
表明作者使用参考文献的深度和作者论文本身的起点 反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真实的科学依据
表明尊重他人的劳动,也便于读者了解前人在此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和便于读者查阅(2)著录参考文献的原则 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交流或内部参考资料、学术会议交流论文一般不要引用(正在印刷中的文献可引用)(3)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温哥华(Vancovour)体系
按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正文中引证时,将其所需的序号标注于所引学者、有关词组或段落相应处的右上角方括号内,书写时,两篇相邻序号或两篇以上不连续序号以逗号分开,如[1,2]、[1,3,7],三篇或三篇以上连续的序号,只写始末序号,中间用范围号(~)连接,如[1~3]。温哥华(Vancovour)格式:
期刊格式: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卷(期):起页~止页.书籍格式: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商,年份;起页~止页.(4)著录参考文献时注意事项
不同期刊格式要求不同,建议投稿前仔细阅读投稿须知 严格按照格式要求,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作者姓名注意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空一格。外国人名惯用姓全写,首字符大写,名仅列出字首第一个字符,大写;中国人名则写全称
1~3名作者时,要求将作者姓名都列出,中间加逗号;3名以上作者时,要求列出前3名作者的姓名,中间以逗号隔开,后加等.(et al.),近年来有将所有作者列出的趋势
引用外文期刊名称要缩写名称,中文期刊写全称。(三)病例报告的写作
病例报告是针对发生在临床上的特殊病例,将其病情、病理、诊断、治疗中对医学科研或临床有意义的部分,作详细报告、分析的一种医学论文写作体裁,又称为病案报告。
病例报告基本写作要求 1.题名
受试对象+处理因素+文章写作方法(如报告、分析等)2.前言
叙述内容的历史背景、病例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3.病例介绍
一般资料、临床资料、辅助检查资料、病理资料 4.讨论
以文章报告的病例为基础理论,以文献资料为佐证论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作为文章的论点
(四)综述的撰写
综述是对大量原始文献中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加以归纳、整理、综合、评述,是一种特殊类型学术论文体裁。1.综述和述评
综述是对某阶段、某学科的一个领域的发展动态和信息做“综”和“述”,目的是使自己或帮助别人,概括了解某科研领域的历史背景、科研现状、实践水平、动向 14 和趋势。
述评则重在对某学科领域现阶段的发展、争论以“述”和“评”的形式做综合评论,并展望科研动态,旨在指导或了解当前科研方向。2.综述的选题 应约写稿
开展临床工作需要 为开展科研工作 为撰写医学论文 3.综述的写作要求(1)题名
课题名+现状与进展,如┅展望,┅现状,┅争论,┅认识,┅发展趋势(2)前言
文章叙述内容的历史背景、作者综述的目的和意义(3)正文
无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要表现综述的 新:内容新颖,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全:查阅文献资料全
综:必须查阅到的原始论文的论点和论据 顺:简明扼要,层次分明(4)小结
对正文部分的扼要总结,可有结论性回答,发展方向和展望(5)参考文献
综述引用的参考文献一定是自己亲自查阅的,不可引用二次文献所引用的文献 一般20-30条
原则上要求最新文献,如近3-5年内文献(五)医学论文的投稿 1.医学期刊的选择
(1)按医学期刊分类选择
综合指导类(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学术类(学报、医学临床杂志期刊)技术类(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检索类(医学文选)科普类(大众医学)(2)按医学专业选择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内、外、妇等各专业)预防医学
(3)按期刊水平选择
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高校图书馆依据期刊的被索引文献量、被摘量、载文量、影响因子等统计结果评选
引文源期刊:由国家科技情报研究所依据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载文量的地区分 15 布、期刊国际化程度等指标统计分析
国家级杂志:非正规分级方法,包括“中华牌、中国牌、实用牌”等 其它医学杂志:
2.投稿要求(温哥华格式第5版)(1)文稿所有内容均应隔行打印
(2)稿件中每一小节或组成部分都要另页开始
(3)文稿顺序为:文题页、摘要和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表格(每一表格为一页)、图注
(4)图及照片大小不超过203mm*254mm(8 *10英寸)
(5)如果文中需要已经发表的资料或能辨认的人体照片,则需要附上相应的书面同意利用的材料
5.2016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篇五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医学基础研究、医学临床上存在的知识都是证据,但循证医学寻找的是“最佳研究证据”。
2、临床经验不是证据
3、不是所有的证据都是真实可靠的
4、不同的证据对临床实践和研究具有不同的借鉴意义
1、寻找什么证据
2、如何寻找证据
3、如何利用证据
4、如何创造证据
1、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2、我国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每年有逐年升高趋势
3、发病者约30%死亡,1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
4、以上均包括
1、王忠诚
2、蒋大介
3、史玉泉
4、张源昌
1、RCT的系统综述(SR)
2、随机对照研究(RCT)
3、有对照的研究
4、无对照的研究 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不包括
下列关于脑卒中的危害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脑血管造影术国内第一人是
以下临床研究证据中级别最高的是:
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推荐意见的级别共有3级,其中至少一个设计很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属于:
1、A级
2、B级
3、C级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循证医学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
上
1、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依据上
2、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医生的临床经验上
3、医疗决策应建立在病人的需求上
4、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依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及病人需求三者结合的基础之目前国际上开展循证医学最有成效,最具影响的实体是:
1、Cochrane协作网
2、中国Cochrane中心
3、万方数据库
1、推广使用
2、停止使用
3、开展或参加研究 对于尚没有证据证明有效或有害的实践循证医学,应:
对尚无答案的临床问题,应进行临床研究,提供证据,下列哪一个不是要提供的证据: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1、系统评价证据
2、非随机对照试验证据
3、中文临床研究证据库
4、临床实践指南
1、立意要新
2、观点要鲜明
3、叙述要有依据
4、以上均是
1、前言
2、主体
3、总结
4、参考文献
5、以上均是
1、全
2、准
3、新
1、对文献的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和更有逻辑层次
2、进行比较专门地、深入地和全面地评述 选题的原则是:
综述包括
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字
综述的“综”指的是
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指的是
1、归纳性综述
2、评论性综述
1、摘要
2、项目的立项依据
3、研究目标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突出科学假说
2、突出技术手段
1、项目的立项依据
2、项目的研究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要紧扣科学问题
2、研究内容要与研究方案一致
3、研究内容要能够实施
4、研究内容要呼应选题
5、以上均是
1、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的结果是:
研究内容的写作角度是: 项目申请书的核心区是:
写好研究内容的基本原则有
申请书里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指的是 筛检一般发生在疾病的: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1、易感期
2、临床前期
3、临床期
4、康复期
1、可靠性评价
2、收益
3、发现病人后的预后改善情况
4、卫生经济学评价
1、领先时间偏倚
2、病程长短偏倚
3、志愿者偏倚
4、A
1、设立专科门诊
2、选择高危人群
3、选择有特殊症状体征的人群
4、以上都是
1、成本效果
2、成本效益
3、成本效用
1、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2、以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为横坐标
3、是反映灵敏度与特异度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4、ROC曲线下面积越小,说明该方法越好
1、真阳性
2、真阴性d
3、假阴性
4、假阳性b
1、阴性预测值越大
2、阳性预测值越大
3、阴性预测值越低
4、阳性预测值越低
1、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指标
2、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3、采用联合试验
4、以上都是
1、标准差
2、变异系数
3、符合率
4、Kappa值 筛检试验的效果评价内容不包括:
()是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成为因筛检延长的生存时间:
筛检试验中选择患病率较高的人群进行检查的方法为:
()分析为实施筛检计划的投入费用与获得的生命质量的改善:
以下关于ROC曲线有误的是:
真实性评价中无病的人中试验结果阴性表示为:
影响预测值的因素中,试验方法的灵敏度越高则: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为:
粗一致率即: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1、描述性研究
2、分析性研究
3、实验性研究
4、理论性研究
1、属于观察法
2、回顾性研究
3、由果到因
4、可研究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因素的关系
1、前瞻性病例与对照来自于同一队列,降低了效应估计时的选择偏倚且可比性好
2、统计效率和检验效率高于传统病例对照研究,而且可以计算结局事件发生
3、相对于传统的队列研究,还具备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势,可应用于罕见病研究
4、与队列研究相比,统计效能有所提高 队列研究的特点为: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是在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的病例和队列中的非病例所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
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队列研究
3、单纯病例研究1、1:12、1:23、1:34、1:4
1、容易找到
2、配合调查
3、有病后容易被诊断和发现
4、医院对照的暴露率与社区源人群的暴露率可能不同
1、描述流行病学
2、分析流行病学
3、实验流行病学
4、理论流行病学
1、估计的OR值
2、对照组的暴露比例
3、Ⅰ类错误的概率(α)和Ⅱ类错误的概率(β)
4、调查人群中的年龄构成 匹配法的比例最多不超过:
下列哪项是医院对照的缺点?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下列哪种研究类型?
计算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时,下列哪个指标不需要考虑?
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时,病例组的暴露信息是通过电话访谈方法获得的,对照组最好用下列哪种方法获得暴露信息?
1、面访
2、电话访谈
3、查阅相关记录
4、填写调查问卷
1、提出假设
2、选择研究对象
3、计算样本量 病例对照研究的步骤中,第一步应该是下列哪项?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4、获得暴露信息
1、队列人群发生结局人数
2、研究对象是否仍处于观察之中
3、收集暴露和混杂因素的信息
4、以上都是
1、可直接计算和估计疾病的发病率、联系强度
2、暴露史资料较准确
3、能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4、适合发病率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套叠式或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
4、双向队列研究
1、年龄老化,人数减少
2、符合自然队列特点
3、年龄结构稳定
4、人数较稳定
1、表示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RR越小,联系强度越高。
2、表示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RR越大,联系强度越高。
3、表示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RR越小,联系强度越高。
4、表示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RR越大,联系强度越高。
1、横断面研究
2、相关性研究
3、队列研究
4、病例报告
1、事先不需要知道总体内的单位数
2、现场可操作性强
3、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均匀,代表性较好
4、样本无偏性
1、单纯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整群抽样
1、经济,出结果快
2、提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线索
3、对个体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方法
4、容易确定因果联系
1、容许误差
2、确定控制容许误差的概率α 队列研究设计中随访的目的是:
队列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以下属于固定队列的是:
队列研究联系强度分析中,如果RR>1.0,则:
以下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系统抽样的优点不包括:
()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
生态学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影响横断面研究样本含量的因素为: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3、总体的标准差或预期现患率(P)
4、以上都是
1、封闭型问卷
2、开放型问卷
3、混合型问卷
4、图画型问卷
1、合理性
2、逻辑性
3、明确性
4、非诱导性
1、启迪教育式询问的方法
2、改良问卷调查技术
3、随机应答技术
1、信度低,效度不一定低
2、信度高,效度一定高
3、效度低,信度一定低
4、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1、容易回答的问题
2、敏感的问题
3、开放式问题
1、试验点具有代表性
2、试验次数少
3、可分清因素的主次
4、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1、对各因素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剖析得比较清楚
2、当因素水平比较多时,试验可以完成
3、不做重复试验也可估计误差
4、可区分因素的主次1、82、163、64
4、256
1、研究对象是活的细胞
2、研究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3、体外培养的组织或细胞与体内没有差异
4、研究的费用较低
1、可以严格控制试验条件
2、可以缩短研究周期
3、可以进行药物的长期疗效和远期效应的观察()又称非结构型问卷:
问卷设计中,()是指问题应设置在中性位置,不具有提示性或主管臆断:
敏感性问题调查中最常用方法是: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问卷调查时,问题的顺序应排在最前的是:
简单比较法的优点为:
全面试验法的优点为:
4因素4水平全面实验法的试验数为:
体外试验的优点不包括:
动物试验的优点不包括: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4、易于观察主观效应
1、在医院或其他医疗环境下进行
2、以病人为研究对象
3、为实验性研究
4、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者其他促进健康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以下关于现场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现场试验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的试验类型为:
1、随机对照试验RCT
2、群组随机对照试验
3、类试验
1、对干预有效的人群/对象的代表性
2、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3、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4、以上都是
1、验证病因
2、考核效果
3、一因一果
4、一次只解决多个问题
1、志愿者,初步临床药理学与人体安全性评价实验。
2、采用盲法随机对照的小范围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3、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4、上市后的监测
1、平行设计
2、交叉设计
3、析因设计
4、序贯设计
1、一级设计方案
2、二级设计方案
3、三级设计方案
4、四级研究方案
1、区分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效应,是比较的必要基础
2、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3、确定治疗或药物毒副反应的可靠方法
4、以上都是
1、金标准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1、对照
2、随机 现场试验选择研究对象应为:
以下关于现场试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的叙述有误的是:
Ⅱ期临床试验为:
RCT属于临床试验设计类型中的:
随机对照试验属于:
临床试验研究对照的意义是:
确定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首要条件是:
临床试验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不包括: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3、盲法
4、交叉
1、计量资料
2、计数资料
3、半定量资料
1、所有观察值之间的变异
2、处理因素+随机误差
3、区组因素+随机误差
4、随机误差
1、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的数据
2、同一受试对象两个部位的数据
3、同一受试对象/同一样品用两种方法或仪器检测结果
4、用同一方法或仪器检测同一受试对象不同标本的检测结果
1、拉丁方设计
2、析因设计
3、正交设计
4、序贯实验
1、各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大小
2、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3、通过比较各种组合,找出最佳组合
4、以上都是
1、无固定的大小
2、无固定的方向
3、在重复调查时可以重复出现
4、系统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1、主要由个体的变异性引起
2、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是固定
3、抽样误差在随机抽样的研究中普遍存在
4、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或样本量可以完全避免随机误差
1、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2、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
3、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4、以上都是
1、回忆偏倚
2、暴露怀疑偏倚
3、诊断怀疑偏倚
4、报告偏倚
1、检出偏倚
2、易感性偏倚 有效性分析中,t检验属于:
配伍组设计数据的方差分析,误差变异是指:
左右配对是指:
()分开放型和闭锁型两种:
析因设计可以提供的信息为: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叙述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随机误差叙述有误的是:
混杂因素的特点是:
研究对象的有意做假所造成,即有意的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是:
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又称为健康工人效应的是: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3、无应答偏倚
4、入院率偏倚
1、空白对照
2、安慰剂对照
3、实验对照
4、标准对照
1、≤1%
2、≤5%
3、≥25%
4、≥75%
1、随机化
2、设立对照
3、盲法观察
4、重复的原则
1、可自然痊愈及变化的疾病
2、有季节变化的慢性病
3、以主观感觉或心理效应作为主要观察指标
4、以上都是()是指对照组不施加被试因素,但施加与研究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根据科研设计重复的原则,检验效能(1-β)应:
科研设计数据统计的前提条件是:
以下科研设计需设立对照的是:
按社区或团体分配,即以一个家庭、学校、医院、村庄或居民区等为单位随机分组的方法是:
1、完全随机化分组
2、区组随机化分组
3、分层随机化分组
4、整群随机化分组
1、研究因素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试验效应
1、≤0.05%
2、≤0.5%
3、≤1%
4、≤5%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4、个体因素
1、种类、品系
2、年龄、性别
3、窝别、体重
4、以上都是 医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确定样本含量时,α水平应:
年龄、性别、免疫与营养、遗传、社会因素等属于研究因素中的:
研究对象为动物时,应注意动物的:
()是指试验效应指标能准确研究因素的效应本质的指标: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1、特异性
2、灵敏性
3、客观性
4、精确度
1、求同法
2、求异法
3、共变法
4、类推法
1、创新性
2、科学性
3、可行性
4、效益性()是指根据观察到相似的事物寻找差异的特点提出假说:
科研课题的灵魂是:
()是指事先赋予一定应用目的基础研究,以获取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1、基础研究
2、应用基础研究
3、应用研究
1、选题
2、研究设计
3、数据统计分析
4、总结归纳
1、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假设形成→文献评价→立项
2、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立项→文献评价→假设形成
3、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文献评价→假设形成→立项
4、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文献评价→立项→假设形成
1、A.RCT 是循证医学的代名词
2、B.推广某项RCT的结果并不等于在实施循证医学
3、C.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
1、A.高年资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能
2、B.我国有许多经过GCP培训的医师
3、C.从事临床研究者中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临床流行病学培训, 对于科研设计、实施,资料科研的起点是:
科研选题的基本程序为:
关于循证医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哪项是我国的循证医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统计结果的解释均存在不足
推动我国临床研究的主要外在动力是下列哪项:
1、A.社会的需求
2、B.政府在职称评审、机构评审等方面的政策引导
3、C.医务工作人员技术的提高
1、A.“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
2、B.是一个将最佳证据与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对病人进行最有利的临床决策
3、C.“循证医学”是指某一特定的内容
1、A.临床研究既没有主导国内临床实践,也没有在国际临床研究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
2、B.我国病种多,病人和医生的数量多 关于“循证医学”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我国的循证医学存在着下列哪项问题: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3、C.多数临床研究质量高
1、A.对平均值进行Meta分析
2、B.对标准差进行Meta分析
3、C.对平均值差进行Meta分析
4、D.对标准平均值差进行Meta分析
1、A.人群/病人群
2、B.干预/暴露
3、C.比较物或对照
4、D.结果
1、A.发表偏倚
2、B.效应大小,变异
3、C.外延性,治疗描述
4、D.可支付性
1、A.规范的临床问题
2、B.全面、完整的资料
3、C.最佳证据
4、D.规范的评价报告
1、A.研究问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
2、B.有明确入选/排除标准
3、C.结果合成为定性
4、D.不定期更新结果 SR进行连续性变量的数据分析时,若各研究的单位或量表不同,则
SR遵循的PICO原则中,C是指:
SR在解释结果,得出结论阶段,考虑可应用性所涉及的内容为:
系统综述的特征是:
6.临床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程序 篇六
(一)现代医学论文中,医学统计方法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但有些作者对某些卫生统计学理论及其方法的应用缺乏深刻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常存在一些问题,从而造成分析结果的失真。本文试就常见的误区做出简单的剖析,以便为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提供基础性资料。统计方法正确应用的重要性
医学统计方法很多,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资料,临床试验中使用的统计方法必须根据数据类型认真选用。这是因为,数理统计是根据一定的数据分布推导出一定的统计方法,它仅适用于一定的数据类型。如t检验和方差分析是由正态分布数据及各组方差相等的资料推导出来的,因而要求数据为正态分布(至少接近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但在某些医学科研论文中常有如下陈述:一般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这种不管数据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就使用某种统计学方法是不正确的。另外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单向有序资料和双向有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也不一样。
统计方法应用错误会使整个精心设计的研究得出错误的结论。2 统计方法上常见的一些问题
2.1 t检验和方差分析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在医学科研中许多数据并不服从正态分布,有时可以从文章的数据中看出。例如某研究者为确定老年人围手术期头孢唑啉纳的合理用量和用法,研究人员对老年人和60岁以下者的头孢唑啉纳药物动力学特征分别进行了测量与比较,部分结果见表1。研究者依据P值认为两组在a、b两项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这个结果显然忽略了t检验的应用前提,因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年组的变异相对较小,而60岁以下组的变异很大。由于无法得到原始数据,因而不能进行严格的正态性检验,但我们可以依据统计学处理的经验判断,如果所有观察值都是正值时,测定值服从正态分布,则一般来说,标准差不会大于均值,更不会是均值的若干倍。因为标准差是正态曲线上拐点到中垂线“X=μ”的距离,曲线左侧观察值X的变化范围为[0,μ],故s应≤μ,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有抽样
误差,s接近x或稍大于x也有可能出现,但s不应是x的若干倍。表1中60岁以下组的b指标的s远远大于x,因此根据经验,可以认为60岁以下组的b指标不符合正态性的要求。经方差齐性检验得a指标的F=912.43,P<0.05,同样b指标的总体方差也不满足齐性要求。在两项前提不成立的情况下,使用t检验显然不合理,类似问题在医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表1 两组患者头孢唑啉纳药物动力学参数比较略)
2.2 误用t检验分析重复测量设计资料
重复测量是指对同一实验单位(如人、动物、样品等)的某些观察指标在部分条件改变的前提下,进行多次重复观测,这种数据在医学科研和临床观察中十分常见。例如,给住院病人用药后,在若干时间点测量其血红蛋白的数值;在动物实验中,对小兔进行缺氧处理后,定时测量其体内磷脂的含量等。对于这种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医学论文中常常误用t检验或一般的方差分析(如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等),由于t检验和一般设计的方差分析要求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相关性,而重复数据之间不满足独立性的要求,故应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如“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如某研究者观察大豆黄酮对SP2/0肿瘤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在大豆黄酮组中,加入[ 3 H]TdR后0.5、1、2和4h分别测量Cpm值。每次试验设空白对照,每个大豆黄酮剂量均设一式3份,结果取平均值,见表2。作者用t检验得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认为大豆黄酮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其[ 3 H] TdR掺入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抑制率呈下降趋势。这个结论显然存在问题,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肿瘤细胞数目的变化有较强的自相关性,而且资料和设计类型都不满足t检验的要求,因此统计学结果是不可信的。这个例子实际上是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资料,应采用相应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对重复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常采用轮廓分析(profile analysis)[1],轮廓分析通常进行组间相似性或平行性、组间平均水平差异显著性和组内条件变异显著性三个方面的假设检验。轮廓分析的相似性检验等价于多元方差分析的组间因素与组内因素间交互作用的显著性检验。表2 大豆黄酮对SP2/0肿瘤细胞DNA合成影响的时间效
应关系(略)
2.3 顺序变量的χ 2 检验
χ 2 检验是定性资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统计方法,但在医学科研论文中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资料的条件不满足公式的要求盲目套用公式;对列联表中的定性变量的性质不加以区分导致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用χ 2 检验分析一切列联表资料等。
2.3.1 临床疗效的比较
如两组有效率的比较,用四格表χ 2 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按疗效分成多个等级,如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和死亡5个疗效等级,则目前常用的Pearsonχ 2 检验不能说明疗效的好坏。因为Pearsonχ 2 检验只能检验结果是否均衡而不能检验两组疗效是否有差别,正确的统计方法可用秩和检验和Ridit分析等。
2.3.2 双向有序且属性不同的R×C表资料及其统计方法的选择
见表3,研究眼晶状体浑浊度与年龄之间关系,因为两个分组变量“年龄组别”与“眼晶体浑浊程度”都是有序的,且属性不同。此时,不适合选用χ 2 检验分析资料,因为χ 2 检验与两个变量的有序性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应该用与两个变量的“有序性”有联系的等级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或线形趋势分析等。表3 眼晶状体浑浊度与年龄的关系(略)
2.3.3 双向有序且属性相同的R×C表资料及其统计方法的选择
见表4,此时,研究目的是要考察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故不适合选用一般的χ 2 检验分析资料,应采用与两个变量的“有序性”有联系的一致性检验(或称Kappa检验)。表4 两方法检查室壁收缩运动的符合情况(略)
总之,不应把χ 2 检验视为分析R×C资料的万能工具,应根据R×C表中两个变量的性质、分析目的和理论频数小于5的格子数的多少,选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2.4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
在实际科研工作中,若应变量是随自变量X的变化呈线形趋势变化,且X是能够准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每一个X值的分布呈正态分布,则这种依存关系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描述,统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回归系数b进行假设检验。若专业上不能区分应变量和自变量,研究目的只是想了解两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且两变量的分布均呈正态分布,则属于直线相关分析的范畴,统计分析主要是对相关系数r进行显著性检验。在医学科研论文中,回归与相关分析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①回归与相关的概念不清,研究目的是回归分析,却计算了相关系数,研究目的是相关分析,论文中却报告了回归方程。②只关心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是否有显著性,而不关心相关系数的大小有无实际意思。当样本量达到400时,即使r=0.1,也会得出P<0.05的结果。但r=0.1说明X和Y之间的关系仅有1%能够用线形关系来解释。应注意,通常r 2 >0.25,相关系数的数值才有实际意义。③对相关系数不做假设检验,凭数字大小下结论如r>0.70即认为有相关。其实,当样本量很小时,即使r较大(r=0.75),也可能无统计学意义。④盲目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有时将曲线关系误认为直线关系。避免此类错误的正确做法是,先将变量X和Y作散点图,确认有线性趋势后再计算直线方程。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3.1 差别有统计意义的表达
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一种推断,是指在现有样本统计量的基础上有理由拒绝无效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一种统计推断。只能得出两组总体参数不相等,而不能说相差很大,统计分析得不出差别的大小,因而结论不能说“有明显差异”或“有显著差异”,而正确的描述应当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等。如果要比较两组总体参数的差别如何,要对两组参数的可信区间进行观察后才能得出结论。
3.2 P值的表达
一般在医学科研论文中最好应该给出P的具体数值 [2]。如果有的统计软件在资料处理时只给出假设检验的结果而没有给出具体的P值,在文章中应注
7.谈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篇七
1 研究生缺少临床上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孟万金[1]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在前5位的能力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马楠[2]认为,在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科研创新能力是核心的要素。笔者通过观察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认为临床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而临床问题的提出绝不仅仅是完成一篇论文。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Einstein)与英费尔德(L·Infeld)曾说过[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医学研究生将来要去解决医学中尤其是临床疾病中的难题,是实实在在并且意义重大的。有的研究生认为:论文,总是躺在那里,等着变成一堆废纸,即使一辈子论文一身,又有多大的影响力呢?自己好像被困在了象牙塔里,越来越无法呼吸。尽管科学界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如果看看人类健康的实际情况,不免令人感到担忧。以肿瘤为例,从1975~2005年30年间,肿瘤的总体死亡率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说明,虽然医学研究者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离真正造福社会和人民健康这一目标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近几年,转化医学越来越引起医学研究者的重视,转化医学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在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后,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各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例如目前高脂血症普遍采用他汀药物治疗,但是随之带来的是安全性问题,如何能够既有效降脂,同时又避免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国际上有大型的临床观察,但是对于我国人群来讲,存在着耐受剂量偏小、患者对高剂量的依从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又如主动脉瘤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除外科手术切除及血管内支架治疗外,内科没有直接针对主动脉瘤疾病的药物,基本采用定期观察等瘤体到了一定大小后再进行外科治疗的方法。上述这些都是临床上非常常见但是需要填补的空白。研究生可以在提出临床问题的同时将之转化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设计,辅以必要的实验室研究,最终在研究之后将成果应用于临床,指导用药或者诊断。
笔者分析研究生缺少临床上提出科学问题能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我国研究生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缺乏思考的能力,只能就事论事,综合能力较差,这也让导师带教有一定难度。(2)我国多年形成的教育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此种教育促成了学生们在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只想让老师给予答案,久而久之使研究生缺少探索意识和怀疑精神。(3)很多学生缺少批判反思的思维意识。批判的思维意识会使研究生产生进行评判的心理状态、意愿和倾向,它可以促使个体朝某个方向去思考,并以审视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我国很多学生做出的研究结果与预期不一致,就认为可能实验没做好,而不会去想是否会有其他的可能性,例如有新的发现等等。(4)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的指导者或者带教老师学术创新及指导性不足,不能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思维。
2 加强研究生阅读文献的能力
文献阅读是科研的基本工作,只有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坚实的研究背景知识,避免科研活动走弯路。目前由于研究生基本上是阅读英文文献,虽然有翻译软件的帮助,但是由于既往英语学习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研究生在理解医学文献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笔者在工作中经常会举行文献阅读指导会,发现影响研究生文献阅读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医学知识不够扎实。因为我国的医学考试目前大部分是选择题,这就会导致学生在不需要深刻理解知识的情况下,也可以答对题目,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医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较为片面;二是英语基本功不够。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四级和六级英语考试,也通过了研究生英语统考,但是在英文原文阅读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难题。两方面结合,造成学生在阅读文献的时候,理解不够准确。往往有的研究设计不当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查阅文献所得不应有问题,但看了原文才发现是其对文献的理解有误所致。因此,提高医学研究生阅读文献的能力至关重要。应强调学生批判式思考的能力,从阅读中思考,从辩论中思考,从而获得启示;老师上课应鼓励学生互相辩论或跟老师辩论,给研究生们充分“表演”的机会,寓教于乐,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我”在这个课题研究中很重要。
3 加强研究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导师发现带研究生出门诊面对患者时,有的研究生不敢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不善于交流。实际上很多临床问题不是从书本中发现的,而是从患者的反馈中发现的,因此,研究生必须学会并且善于和患者沟通。另外,在将来的论文答辩和学术交流中也需要出色的表达能力。不论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工作几乎等于白做。因此,在学习阶段,应尽量鼓励研究生学会与各阶层人的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表达能力。
4 导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术指导
“导师”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4]中有两个解释:一是指在高等院校或者研究机构中指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人员;二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权威的指导作用的人员。要培养出一流的研究生,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什么是教育?美国教育家Marva Collins这样描述[5]: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该思想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科研思维的培养方面同样适用。如同研究生需要先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一样,导师亦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生个性发展是研究生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真正把学习变为个人的自主行为的过程[6]。老师应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找到长处,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即“因材施教”。应将适合该研究生的课题交由其来完成,发挥长处,扬长避短。例如对有临床经验、年龄较大的研究生,可以让其做与临床疾病相关的病因学、临床病例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等,发挥其长处;而对应届本科毕业、年龄较小的学生,在科研方面需要从头开始,导师或者指导老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可以让其学习实验技术,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
对于研究生来讲,科研能力在开始是空白的,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导师。通过查阅文献,学生会对所研究课题有初步地认识,此时导师可以让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和课题设计。该篇综述要求不能是研究成果的简单罗列,而必须是在全面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已有的研究总体水平如何,哪些方面成就显著值得借鉴,哪些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继续研究,将来的研究将如何超越已有的成果,取得什么样的创新等。研究生初次撰写的综述中一定会有很多错误和问题,但导师要在其中发现“闪光点”,大力鼓励,层层深入,启发式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不应全盘否定,或者一味强调思路的创新性,或者仅为了完成基金课题。在科学面前,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导师可以发挥研究生的新鲜思路,补充完善自己的课题。同时研究生也会产生对科学问题的兴趣,导师应针对其兴趣所在,培养创新的科研思维。
学术交流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科学研究,就无所谓研究生培养;没有学术交流,也就无所谓科学研究,因此,研究生培养与学术交流密不可分,应组织定期的校内外学术交流。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对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素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
5 注重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
由于个别研究生成长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或者家庭环境较差,普遍存在着自我意识较强或者自卑的心理、集体意识和组织观念较淡薄、道德观念复杂、认识和对待事物的观点与方法不全面、思想素养、学术道德仍需提高等问题。心理问题看似对学业影响不大,实际上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与个人素质息息相关的,如近几年来相继出现的高校研究生跳楼事件,就反映出研究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害怕完成不了学业,尤其是SCI文章撰写;与同学相处不当;恋爱问题;生活费用问题等。心理疾病对人的影响很大,会使人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甚至导致自杀。由于研究生阶段很多是松散管理,没有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关心,有了问题不容易被观察到,因此,导师更应注意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开导。
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导师应制订严格的学习和管理制度,比如举行定期文献阅读指导会,从科学问题出发,学习如何提出及分析问题,激发学生们的科研兴趣;举行定期例会,让研究生将实验进展作成幻灯讲述,既能使导师及时掌握研究生的实验进展,分析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为将来的毕业答辩和学术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师对研究生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应进行切实的督促和指导,以确保论文的质量。指导应主要围绕论文撰写展开,但不应仅局限于撰写一篇论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学术训练,让研究生真正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生在校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思和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获得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导师应让研究生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盲目性,提高科研效率,另一方面不管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并作出调整,研究生可以少走弯路,从而为论文的及时完成和学术质量提供较大地保证。
无论是科学技术进步,还是社会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当今的医学领域发展日新月异,研究生是未来的希望,只有通过教育督导,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医学领域的一流创新人才。
摘要:研究生从学校带走最有价值的不是毕业论文,而是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和发现真理的经验,只有注重培养医学研究生从临床上发现问题、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阅读文献的能力,增强课题创新性,结合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重视学术交流,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医学领域的一流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科研能力,医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Linfante I,Andreone V,Akkawi N,et al.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tingin patients over 80 years of age:singlecenter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the literature[J].J Neuroimaging,2009,19:158-163.
[2]Hunt KJ,Evans GW,Folsom AR,et al.Acoustic shadowing on B-modeultrasond of the carotid artery predicts ischemic stroke: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study[J].Stroke,2001,32:1120-1126.
[3]Esler M,Kaye D.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ctivatio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cardiac failure and psychosomatic heartdisease[J].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0,35:1-7.
[4]Pons J,Kitlinska J,Ji H,et al.Neuropeptide Y and vascular growth:roleof Y1 and Y5 receptors and adrenergic activation[J].Can J Pharmacol,2003,81:177-185.
[5]Ignarro LJ.Nitric oxide:a unique endogenous signalingmolecule in vas-cularbiology[J].Biosci Rep,1999,19:51-71.
[6]Ghersi G,Dong H,Goldstein LA,et al.Regulation of fibroblastmigrationon collagenousmatrixby a cell surface peptidase complex[J].J Biol Chem,2002,277:29231-29241.
8.医学科研论文 篇八
摘 要 教师科研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通过统计科研数据、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等形式,调查分析医学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现状,找出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科研能力培育的方法与途径,为学校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制定科研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科研 能力 现状 调查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本文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科研数据统计、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等形式,分析教师科研能力现状,找出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制定科研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医学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
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2012年共3年的科研情況为例,我们从论文、教材、课题立项和获奖成果几方面进行统计。共发表论文610篇、编写教材160部、立项课题196项、获奖成果30项。结果表明,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普通期刊(44.3%)和科技核心期刊(40.7%),中文核心期刊(15.1%)所占比例偏少,没有论文被 EI、SCI收录,论文质量差距较大。近三年教师编写教材,担任主编61部,副主编37部,参编教材62部。主持的课题以市级为主,占课题总数的42.3%,省级课题仅占18.4%,校级课题占39.3%。30项获奖成果中,省级奖项仅占10%。这都说明我校的科研工作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此外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单一,科研质量和层次均有待提高。
二、医学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调查
对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24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科研课题基本信息、教师科研态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管理、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调查对象包括学校领导、科研管理人员、系部领导、专兼职教师、实验教师、教辅人员及辅导员等。
(一)科研基本情况
我校主持过科研课题的人数为156人,只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9.8%;参与过科研课题的人数为38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2.7%。可见,没有主持过课题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占一定比例,没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近三年发表论文统计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人数为35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7.2%,有172人占32.8%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二)教师科研态度
在科研目的方面,教师认为是自身发展需要的占60.2%,认为是建设高水平教学和科研队伍的占37.1%,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占32.3%,认为是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占18.5%。教师每周科研时间不足2 小时的占60.2%,2~4小时的占26.3%,不足4 小时的占13.5%,说明被调查者多数花在科研上的时间还是太少。在参与课题研究的动机上,认为是满足个人评聘晋升职称需求的占 53.4%,认为提高科研和学术水平的占32.1%,认为科研的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占28.8%,认为是科研管理要求的占20.2%,认为是增加收入和兴趣爱好的各占5%。
在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上,主动参加的占32%,被动参加的占56%。占85.7%的教师认为医学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科研。70.1%的教师认为自身科研能力水平偏低,对科研工作缺乏信心。57.2%的教师认为科研课题难以立项,立项课题难以产生有价值和影响力的成果;财力和精力投入过大,研究环境和氛围欠缺,也是影响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原因,持此观点的教师占31.5%;此外认为科研基础条件较差、个人知识能力不足的教师占11.3%。
(三)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方面,50.2%的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并重,30.8%的教师认为教学为主、鼓励科研;19.0%的教师认为搞好教学、不必科研。在教学工作对科研所起的作用上,25.9%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就是直接的科研课题;50.2%的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基本无关联;23.9%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能间接促进科研工作。关于科研成果投入到教学的情况,60.5%的教师认为基本没有;20.1%的教师认为有所投入;19.4%的教师认为有间接影响作用。既要取得理想的科研成果,又要同时兼顾教学质量,67.1%的教师认为比较合理的周教学时数为5~8节;21.4%的教师认为9~12节较为适宜;11.5%的教师认为≤4节或≥12节。
(四)关于科研管理
70%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科研课题申报和立项,但对立项课题的中期管理缺乏有效地督促措施,致使延期结题或不能结题,或者课题研究质量差达不到结题要求;62.5%的教师认为科研经费投入少、无法开展科研工作;49.7%的教师认为图书资料缺乏、科研基础仪器设备等条件不足;31.2%的教师认为学校科研管理职能部门服务与管理不到位,缺乏创新,信息通畅程度低,服务意识不足,对科研管理人员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不满意;45.2%的教师对学校目前科研工作的考核机制和奖励制度不满意;55.5%的教师对学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不满意;52%的教师认为学校组织的科研培训少、指导科研的能力离教师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 分析与建议
从上述统计、调查和座谈来看,学校的科研工作从升格以后初见成效。但差距依然明显,表现在科研动机自私、方法不当、精力投入过少、方向不明、意识薄弱、科研氛围不浓、实验条件较差、参与科研人员偏少、科研团队(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16页)水平偏低等。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科研意识不强
我校是由中专卫校升格而来,科研工作底子薄,基础差,学术氛围不够浓厚。部分领导和教师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多,专项科研培训甚少。
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多数教师没有科研压力,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究方向;部分教师科研心态偏差,不愿意从事科研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只是为个人职称晋升等而搞科研。甚至少数教师对科研工作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认为科研工作是科研部门和专家们的事,高深莫测。
(二)科研条件较差,技术能力不足
学校的科研基础条件较差,仪器设备落后,图书资料偏少,科研实验室技术支持力量不足,设备利用率偏低,动物饲养室条件不达标等,使教师开展科研受到制约。
(三) 管理体制乏力,缺少团队意识
我校科研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專门的科研管理机构逐渐形成,但科研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参与科研培训的机会不多,科研管理的素质有待提高,科研管理工作势单力薄。学校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缺乏。课题组成员各自为战,缺乏团队意识,青年教师科研经验缺乏,成才进展缓慢。
缺乏与行业的合作,横向课题立项过少,行业合作的积极性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科技工作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了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支持力度不大,多渠道争取横向课题和经费,对高职医学院校来讲步履维艰。
(四)教学任务过重,研究方向不明
医学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与此同时,还要参加临床实践,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和社会服务等工作,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展科研工作。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偏重于教学业绩,在教学科研工作考核中科研业绩仅占20%,绩效工资分配强调基础工作量的重要程度使教师没有科研压力和科研紧迫感。
教师研究方向不明,研究生读研期间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毕业参加工作后,往往忙于教学工作或临床实践,丢失个人特长和学术生长点,导致科研缺乏特色。
调查表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亟待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调查分析医学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找出差距,探索教师科研能力培育的方法与途径,势在必行。
基金项目:该文章属于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编号:201305001)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J]. http://www.moe.gov.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1.html,2014-02-27.
[2]杨桂染,牟兆新,王欣,等.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1,30(36).
[3]陈尚,孙小娅.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4]曾祥麒,陈英.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4(3).
【医学科研论文】推荐阅读: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09-14
医学科研实施中的诚信10-18
中医医学论文07-02
传统医学论文10-10
循证医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论文11-16
成人医学教育论文06-26
高级职称医学论文09-22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10-10
医学生临床实践论文11-27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论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