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

2024-06-28

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6篇)

1.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 篇一

3月5日,临汾市消费者协会、市工商局联合举办了2011年3.15“消费与责任”年主题启动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任耀文、市消协、市工商局负责人、各县市消协、企业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会上,临汾市消协名誉会长、市工商局局长毕建民宣布全市2011年“消费与责任”年主题正式启动,同时对年主题的内涵、背景、目的、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全市工商系统开展年主题活动进行了安排;山西汽运集团临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全市经营者发出了《倡议书》;市消协会长、市工商局副局长祁战斗总结回顾了去年消协各项工作,对今年工作做出安排。会议公布了XX年全市消费投诉热点和工商机关查处的十大消费侵权案件,对XX年荣获中消协、省市消协的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会议指出:XX年,全市各级消费者协会积极履行职能,紧紧围绕中消协提出的“消费和谐”年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受理投诉,认真开展三项维权调查,着力抓好消费监督,努力夯实城乡维权网络,为创造规范有序、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做出积极贡献。XX年,市消费者协会被中消协评为落实年主题工作先进集体。

会议要求:2011年,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消费与责任”年主题活动。一是继续抓好受理消费者投诉工作,进一步加大投诉解决力度;二是认真开展好消费调查,着力抓好四个重点工作;三是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指导活动;四是全面推进五项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维权、基层消费维权、社会监督、消费维权信用和维权制度化管理五种能力。通过开展“消费与责任”年主题活动,进一步明确政府、消费者、经营者和新闻媒体的责任,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消费与责任”的理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改善消费环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临汾建设。

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任耀文作了总结发言,指出:今年开展的“消费与责任”年主题活动,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各县市、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广泛宣传3.15节日的意义,宣传“消费与责任”年主题,宣传《消法》及相关的维权法规,曝光侵权典型案例,向社会郑重推荐维权先进企业和单位,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加大打假维权力度,推动“消费与责任”年主题全面落实,为建设科学发展、环境宜人、和谐平安、风清气正的新临汾做出新贡献。

2.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 篇二

一、崇俭黜奢消费观

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消费观长期受到农业文明的影响。不同于高投入高效率的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将减少生产投入降低消耗作为发展的途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经济生产力较为低下, 人均占有的生产资料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加上长期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 节俭成为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从孔孟儒学的等级消费观到程朱理学的“损上益下”、“禁欲主义”, “成由俭败由奢”以及“俭节则昌, 淫逸则亡”的古训成为延续千年的主流思想。崇俭黜奢的消费观念, 宁俭知足的消费心理以及等级消费的道德约束逐渐内化成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节俭之风起到了维持社会秩序、建立道德规范的作用。“崇俭”代表的节约精神在生产资料匮乏的时代为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基础。但是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 “崇俭”思想不可避免带有重农主义和宗法等级制度的烙印。孔子将“礼”而非消费能力作为消费的基础, 认为消费行为需要自觉恪守“礼”的名分。同样, 理学主张的崇俭并非以提倡节约的生活作风为目的, 而是维护封建尊卑制度。

二、崇奢黜俭消费观

在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崇俭”文化之外, “崇奢”思想也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精神和文化力量。特别在近代“西学中用”潮流的影响下, “重商主义”和“工业救国”打破了小农经济对经济的长期抑制, 为中国新消费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这一思潮不仅深受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更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首先, 家庭手工业的瓦解使大量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 商品流通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同时, 运输行业、早期金融业和邮电、电报等通讯行业的兴起, 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繁荣。其次, 民族资本家在发展工商业过程中饱受资金短缺的困扰。现代工业被富裕阶层认为是“奇巧淫技”, 大量的资金被闲置, 没有充分用于流通。先进知识分子希望社会鼓励消费, 将闲置资金投入到厂房建设以及机器采购中。

“崇俭”观念重在“节流”, 而”崇奢“观念的核心思想为“开源”。传统自然经济模式下工业生产规模极为有限, 节俭思想无法促进社会再生产, 近代工业急需消费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此外, 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崇奢”观念无形之中将社会财富重新分配, 特别将资金分配至资本主义工商业, 形成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助推器。

三、“消费主义”与“消费异化论”

工业文明带给社会极大的物质满足, 消费拉动经济成为西方社会公认的真理。最终, 消费成为目的, 而经济增长则成为满足消费的手段。究其原因, 首先,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浪潮带动了生产方式的革新和销售观念的转变。科学管理和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推动了制造业的大批量生产, 消费者的需求迅速饱和。生产导向型企业认为消费者普遍存在消费惰性和抗拒心理, 为了缓解产品积压的压力, 企业利用刺激消费的营销策略获取利润。其次, 维持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固定投资, 为了提高产品流通速度, 分期付款、信用卡透支等新的消费方式应运而生, 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消费机会。

消费主义带有超前消费的思想, 跨越了人的基本生理需求, 进入心理层面, 以期满足无尽的心理欲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以占有的产品来评估个人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影响着迅猛增长的中国市场。消费主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第一, 消费者追求高层次消费, 追求名牌, 热衷高档产品;第二, 大众传媒为消费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便利。商家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引导消费, 鼓励从众效仿行为;第三, 消费超越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消费欲望不断被创造。社会文化的包容性和消费方式的多样性解放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西方文化和物质文明基础上的消费观成为中国消费者的参照对象。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种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困境进行了剖析, 将这种现象归结为“消费异化”。即进入消费时代后, 消费成为一种符号, 人的非理性因素超越了理性因素。正如弗洛姆描绘道:“如果我有钱, 即使我对艺术没有鉴赏力, 我也可以得到一幅精美的绘画;即使我不懂音乐, 我也可以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下一座图书馆, 尽管只是为了炫耀之用。”

四、结语

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消费观, 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推动社会进步, 更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平衡经济发展、个人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三者关系。中国社会倡导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呼吁合理消费观的形成和推广。一方面, 节俭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精神财富, 对个人维持生活美满、承担社会和生态环境责任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不应该忽视消费在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地位。有能力的消费和一定范围的高端消费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财富的流通和分配, 最终成为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

摘要:本文旨在以时间为线索对中国社会消费观进行纵向梳理, 解析主流“崇俭”思想和“崇奢”思潮碰撞和融合的背景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消费主义和消费异化, 为建立长久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提供思考。

关键词:崇俭,崇奢,消费主义,消费异化

参考文献

[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2]叶世昌.中国传统消费观述要[J].世界经济文汇, 2005 (4) .[2]叶世昌.中国传统消费观述要[J].世界经济文汇, 2005 (4) .

[3]孙哲.老子的大财经思想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3]孙哲.老子的大财经思想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4]王苏, 苗润田.消费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向[J].求索, 2008 (2) .[4]王苏, 苗润田.消费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向[J].求索, 2008 (2) .

[5]王敬, 张忠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适度消费观[J].消费经济, 2011 (4) .[5]王敬, 张忠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适度消费观[J].消费经济, 2011 (4) .

[6]柴婷婷.生存论基础上的新消费观[J].理论月刊, 2011 (8) .[6]柴婷婷.生存论基础上的新消费观[J].理论月刊, 2011 (8) .

[7]黄娟.“崇奢黜俭”与近代消费观的重构[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1 (1) .[7]黄娟.“崇奢黜俭”与近代消费观的重构[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1 (1) .

[8]王辉.《管子》奢靡消费观的实质分析及其评价[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1) .[8]王辉.《管子》奢靡消费观的实质分析及其评价[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1) .

[9]蔡雪芹.消费异化与伦理失衡——现代西方消费观释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 (2) .[9]蔡雪芹.消费异化与伦理失衡——现代西方消费观释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 (2) .

3.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 篇三

“科技”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高频主题。如:2016年浙江卷“虚拟世界”;2015年,广东卷“感知自然的远与近”;2014年,广东卷“黑白照片时代与数码时代”,辽宁卷“最美的风景”,天津卷“智能芯片”;2013年北京卷“手机的利与弊”;2012年湖北卷“消失的家书”……这些考题均旨在引导考生思考远去的文明,科技的利与弊等话题。

主题解读

“科技”话题的实质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我们时刻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但同时,在这把双刃剑下,很多传统的东西也正在悄然改变,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改变。

此主题近几年高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

1.肯定科技时代。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并且人类的历史也证明,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力量。如2014年广东卷可肯定“数码时代”,2015年广东卷可肯定从“远处”感知自然,2016年浙江卷可肯定“虚拟世界”等。

2.否定科技时代。科技发展虽是时代的趋势,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但科技又不是万能的,科技发展的背后绝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忽视和抹杀人文情怀。如2012年湖北卷可肯定“书信”,2014年广东卷可肯定“胶卷时代”,2015年广东卷可肯定从“近处”感知自然等。

3.正视科技这把双刃剑。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远离了传统的诗意,所以对于科技时代,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如2016年浙江卷可肯定“虚拟世界”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可批判其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欺骗等。

4.辩证地看待形式与内容。无论科技怎样日新月异,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只要我们心中拥有诗意,懂得珍惜过往的点滴,在科技的时代下也能诗意地生活。如2014年广东卷,无论是数码时代还是胶卷时代,只要我们保留对过往点滴的珍惜,哪种形式的照片都能让我们感动。

备考素材库

大脑与大脑之间的交流

华盛顿大学的校园中,达比洛西在脑子里动了个“按一下鼠标”的念头,半英里外,塞瓦略斯听话地按了按手指。这两名研究者,正在进行的是大脑对大脑的直接交流。这一次的新进展是,移动了塞瓦略斯那根手指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达比洛西。实验阶段中,三对受试者多轮测试,成功率在25%—83%之间,这一成果被发表在最近的电子学术期刊上。对此,有关学者表示:“这虽说是科技的进步,但也依然让人预测到许多不妙的前景,比如被黑客控制大脑。同时,当人类可以直接用脑电波交流时,隐私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失去了被保护的权利。”

【核心角度——“科技创新”学生运用片段】

大脑与大脑之间的交流这项技术的应用,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彰显了科技的力量,但另一方面也许真的如人们所担心的一样,当人类可以直接用脑电波交流时,隐私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失去了被保护的权利。科技是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这把剑完全取决“人”,但我们也坚信,即使某些科技有些遗憾,也必将会有新的科技来弥补这些遗憾!

【适用主题】科技的力量;伦理道德;隐私……

网上祭拜

当多数国人外出扫墓时,数以万计的人却在网上为逝去的亲友筑起座座虚拟灵台。这便是网上祭祀: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祭奠已逝故人。

网上祭祀一时间集众多美誉于一身:“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震耳的炮声。随着鼠标的点击,悼念者随时随地都可访问网上纪念馆,献一束鲜花、留一支旋律、诵一段超度的经文,在留言簿上找寻久未谋面的旧友亲朋,在论坛上记录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但也有学者认为:“现代人虽然很忙碌,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还是应该去亲人的墓前走一走,以寄托哀思。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亲临墓地,哪怕在自己家里烧上三炷香,摆上一点供品,也比网上的祭祀来得真实一些。”

【核心角度——“科技与人文”学生运用片段】

“网上祭祀”利用网络空间把传统的祭扫活动虚拟化,并加入了更加人性化的寄语和留言,不仅体现了文明祭祀、环保祭祀的理念,同时也为远在异乡或是因工作忙而抽不出时间上坟的人们提供了较为便捷的祭扫方式。这种快餐服务的衍生我们也无可厚非,但值得担心的是,长此以往民俗文化将不复存在。任何新兴事物的产生都会带来不同的声音,祭拜,无论是带着高科技色彩的网上祭拜,还是传统的墓地祭拜,关键是我们心中一定要常怀对亲友的思念。科技,改变的只是形式,“内容”要掌握在我们“心”中。

【适用主题】科技创新;科技与传统;内容与形式……

主题预测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围棋高手李世石与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之间的围棋大战最终总比分为1比4,人类几乎颜面尽失。“人工智能将导致机器人像删除垃圾邮件一样‘删除’人类”,这样的言论固然耸人听闻,但机器人带来的哲学反思与伦理困境,必将是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于是——

有人说:“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惬意,人类惯常的认知和生活方式也会被华丽刷新。”

也有人说:“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将会导致人类‘技术性失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也有人说:“机器人毕竟是人造的,它的运用及发展方向也完全会掌握在人类手中,绝对不会出现机器人‘吃人’现象。”

还有人说:“……”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试题材料紧紧围绕智能机器人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的变革和挑战展开评论,考生可就着试题材料所提供的观点展开评论,亦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从以下角度展开评论:1.人工智能是正在进行的一次工业革命,任何人也抵挡不了,我们应该跟着时代的脚步一起奔跑;2.人工智能将导致人类“技术性失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机器“吃”人的时代有可能会到来;3.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进步的必经之时代,是伦理道德的磨刀石,是社会变革的双刃剑;4.机器人潮流表面上是“全面入侵”,实际上是时代更新发展的阵痛;5.人类拥有巨大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这些能力人工智能机器远远不具备,机器不可能“吃”人。

nlc202309091438

【考场范本】

前进的脚步,生存的阵痛

□一考生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写稿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挤奶机器人等多类型机器人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惬意,人类惯常的认知和生活方式也会被华丽刷新,我们应该为此叫好。

人类于旧状况总是心平气和,而对于较新的机遇,却那么求全责备。记得计算机问世时,无数人发出相似的声音:“没有一个家庭想在家里安装计算机”;记得有人在中国宣传互联网时,几乎所有人都看准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局,然而正是这个“骗局”成就了马云和他的帝国。而现在,当另一项颠覆性科技成果人工智能摆在我们面前时,难道我们还要让历史重演吗?

2016年 7 月,日本一家名为 Cyberdyne 的公司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领导机器人;日本羽田机场使用轮式机器人作为清洁工和搬运工。到了 2020 年,通用、奔驰、奥迪、宝马、雷诺、特斯拉和谷歌等厂商都将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在欧洲,6万多台挤奶机器人承担了挤牛奶工作;24家屠宰场“聘请”机器人来宰杀生猪……而在我国一些餐馆,机器人服务员的身影也吸引着食客的目光。在金华,身高1.5米左右的“丽丽”和“州州”,手端两层托盘,还能穿梭忙碌,最快1分钟能走30米。武汉一家小吃店的机器人“萌萌”,做的刀削面口感相当不错。而许多高校、医院,已开始供应机器人制作的营养美食。“科技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爱因斯坦如是说。事实证明,机器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不言而喻,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将会与机器人朝夕相伴。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吕氏春秋》有言:“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古之圣人,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今之众人,在沐浴人工智能的春风时,必须先知先觉:人工智能将来会不会导致机器人像删除垃圾邮件一样“删除”人类,其对社会秩序和人类价值观的冲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早在1984 年,好莱坞电影《终结者》,就让人们感觉到了机器人的威胁。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25年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将被智能软件系统或机器人代替。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称,未来20年,英国35%现有工作将自动化,而高达47%的美国就业岗位将被机器人占有。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虽有太多生存的阵痛,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任何人也阻挡不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与其抵挡不了,不如张开双臂拥抱这全新的生活。

(编辑:李跃)

4.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 篇四

摘 要:在外部需求减弱的背景下,要实现保增长的工作目标,必须要扩内需。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增长模式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了这种增长方式的失败和破产,迫切需要进入到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模式。

关键词:保增长;内部需求;投资;消费;经济结构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外部环境,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只能更多的刺激内需。而内部需求分为投资和消费,如果说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扩大消费则是长远之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保增长最能鼓舞大众信心

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人民信心充足时,消费者敢于消费,投资者敢于投资,整个经济就有了活力。当前的经济危机对各国人民的信心都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同样是往市场上投入一笔资金,这笔资金被消费者、投资者或者银行贮藏起来,还是被运用并在整个市场中流通,所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些货币被贮藏还是马上进入流通,关键在于人民的信心。我个人认为欧美国家上万亿美元的大手笔救市方案之所以被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人民信心的降低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是很准确、很关键的。

很多的学者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出发,向大家阐述了一个问题:我国经济有各种各样的优势,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啊!我觉得更直观的给百姓带来信心的,还是经济增长率。太多的经济指标,专家懂得但是老百姓不懂,老百姓能懂的经济指标不多,经济增长率多数人还是能简单地理解一些的。如果今年我国连续几个季度的GDP增长率都是5%、6%,那学者们说再多的有利因素,百姓也不会认为经济已经好转,信心也不会增加。从保持信心方面来讲,不论何种方法先让经济增长率涨上来是十分必要的。保增长,短期还要靠投资

2.1 消费短期内难以启动

在外部需求急剧减少的形势下,为了保增长就必须要扩大内需,而内需又分为投资和消费。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来看,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靠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应该是更合理的发展方向,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就是这样的。但是,转变发展方式远不是一年内能够完成的,为了恢复人民的信心,就要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的来保增长,从短期看,我国也靠消费来保增长却是不太现实。目前制约消费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人民没有钱花和即使有了钱也不敢乱花的问题,无论是增加人民的收入,还是完善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短期内都不易实现。因此,在保增长的巨额投入中,必将有大部分作为投资。

2.2 从投资的特点看,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首先,投资具有见效快、持久性强等特点。虽然当前民间资本“惜投”心理较重,投资乘数比以往都小,但巨额投资对经济和就业的直接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涉及基础性产品需求,其关联产业多且传导时间长,因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持久一些。

其次,从操作层面看,投资项目储备已久,便于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实施。同时,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过热、通胀压力较大等原因,各地一直想上而未上的项目都被搁置或延缓建设,可以借此机会落实这些项目。

再次,从保增长的方案内容看,其结构较为科学合理,预计效果会比较好。中央4万亿投资既有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也兼顾了保障性住房、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灾后重建和农村民生等方面的需求,总体上结构比较合理,符合我国国情,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各界的诉求,特别是自主创新、民生保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对增强技术拉动增长作用、居民消费信心和能力,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3COME文档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3 保增长,长期应该靠消费,扩大消费必须要经济结构调整

3.1 没有金融危机,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势在必行

30年来,我们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和重商主义政策,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内外经济失衡,经济结构扭曲,分配不公等等。目前的经济困难,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也有经济体制中的弊端的积累和反映。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了这种增长方式的失败和破产。

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成就伟大而非凡。但这种完全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对资源和环境的耗竭让全世界不堪重负,中国GDP只占全世界的6%,但万元GDP能耗却远高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目前不仅要解决好近期内保增长的问题,更要制定和实施一个大调整的长期战略,以改变结构失衡和实现体制转型,并把二者恰当地结合起来。比较而言,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比短期救急保增长更重要、更根本、更困难。因为,救急是必要的,而关键则在于治疗和康复。如果说在解决短期问题上,可以利用政府主导的体制优势,迅速而果断地采取一些重大措施,那么,在解决长期战略问题上,行为短期化显然是不足的。

3.2 优化投资、消费结构,协调好两者比例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投资,轻消费”,两者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假如消费长期乏力,很可能会导致投资“踩空”,形成产能过剩;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及消费品质的提升,则可以反过来拉动投资,并对投资的方向构成“倒逼”,驱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通过消费扩张带动经济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早在去年中共十七大和“十一五”规划中就有明确表述,这符合市场规律和全球潮流。

消费特别是结构合理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之一。我国虽处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但迫切需要进入到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模式。从消费率看,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即最终消费率从1979年的64.4%下降到2008年的48.6%,而1980年-2006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一直维持在70%-80%。从消费主体结构看,政府消费比重从1994年的25.3%上升到2005年的27.2%,同期居民消费比重则从74.7%下降为72.8%。从消费的城乡市场结构看,城乡消费差距在不断拉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全国消费总额的比重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7年的25.6%。从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看,住房、医疗、教育和保险等支出约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47%,食品、服装和通讯等生活消费占33%,储蓄约为20%。可见,过高的房价和社会保障不健全压缩了家庭消费支出,削弱了居民消费能力,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转型,也与我国发展经济的初衷相违背。

所以必须要优化投资、消费结构,协调好两者比例关系,把刺激消费需求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来。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最好把政府消费和大众消费区分开来。弗里德曼说过:自己为自己花钱物美价廉,别人为别人花钱物次价高。这说的是一个效率问题,政府消费和投资相当于为民众花钱,普遍而言,这种行政配置资源的效率要低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参考文献

5.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 篇五

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大气新能源环境,两会关于大气新能源环境热点解读》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大气新能源环境,两会关于大气新能源环境热点解读 资源环境承载:共享同一片洁净的天空与大地

1/4国土持续雾霾、受影响人口达6亿,九成地下水遭污染,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华南部分城市50%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如何处理经济增长和资

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抵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雾霾、沉降、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些关键词无不说明,继续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国土资源开发活动以及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心得体会同一片穹顶,共一片大地。无论是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土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和优化布局,终将是大势所趋。对国土资源而言,如何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优化用地布局、推动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利用,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依然将大有可为。

6.深圳酒类市场消费与环境调查 篇六

62.38%%的消费者 认为“深圳的整体消费环境较好,少数存在安全隐患”。认为“比较放心,没什么问题”或“对食品行业把关不严格,不规范”的分别占被调查者的23.81%%和13.81%%。有2%%的被访者认为,酒类消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80%%以上的消费者在酒水消费时选择知名品牌,认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溯源性,即使偶然碰到质量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赔付。可见,深圳人在消费时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品牌酒企业也在售后服务方面有令人满意的表现。高价格并不代表高品质、高价值

在深圳酒类消费环境方面,47.62%%的消费者认为需要改进的是产品质量,19.05%%的消费者认为需要改进服务质量,其它依次是品牌塑造、价格和产品结构。

深圳消费者在酒类消费时相当理性。只有10%%的消费者选购高价酒的理由是,只有高价格才能保证高品质。还有不到5%%的人是习惯

和嗜好性选择,真正完全了解自己所选酒的内涵的人仅2%%;83%%的人会因为社交礼仪的需要,而选购高价酒,但对其品质和价值持怀疑态度,认为高价酒“高”在“包装”和附着的文化概念。因而,他们在大多数时候,会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实惠、又有品质保证的中档酒。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品牌

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时,考虑的因素分别为:质量28.57%%,品牌23.81%%,价格14.29%%,产地4.76%%,口味28.57%%。

另外,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他们熟悉的产品。如果是首次购买,消费者则会选择他们已经掌握了更多信息的品牌或产品。90%以上的消费者,会首先考虑见到过广告宣传的品牌,尤其倾情于那些已被自己的社交圈所认可的品牌。65%的消费者,在既定的价格范围内,会根据包装和商标购买,越简单明了的商标,越容易被接受。

在人们消费的酒水中,啤酒和白酒各占39%,葡萄酒占10%。保健酒消费量虽然近年增长迅猛,但市场总占有率很低。在调查中,15%的消费者不选择葡萄酒和保健酒的理由,是这类酒品构成复杂,不了解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23%的消费者因为口味不习惯而放弃,一半以上的人希望多了解一些葡萄酒知识,70%的人认为保健酒的宣传还不够,18%的人从来没有考虑过购买。消费场所呈现多元化

消费者买酒的场所为酒店(酒楼)、夜总会、卡拉OK厅、迪厅和酒吧(以上场所为直接饮用)以及超市、购物中心和连锁便利店(多

为家庭聚会或送礼用)。年轻人追求氛围,在朋友聚会时饮用;年长者追求保健及满足嗜好,多在家里饮用。家庭消费集中在节假日,餐饮及夜店内酒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87%。

对洋酒的消费主要是在酒店、酒吧和夜场。95%的消费者认为,在这些场所自己的防范意识会降低,遭遇假酒的几率随之增加。消费动机为65%商务消费、26%娱乐消费、9%是个人饮酒习惯。“谢绝自带酒水”的标示,成为消费者最反感和希望政府强制取消的霸王条款。

红酒连锁专卖店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受到高学历高收入的中青年精英阶层的欢迎。家用冰吧的推广普及,为葡萄酒、啤酒大量进入家庭提供了条件。消费更趋实用

市民在消费过程中,追求实际使用价值。89%的人会在相同档次的品牌中选择正在进行促销活动的品牌;在购物时碰到所喜欢的品牌酒进行降价促销,56%的人会发生冲动购买行为。

上一篇:康德的名言 英文下一篇:ip网络层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