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实践

2024-08-24

思考与实践(共12篇)

1.思考与实践 篇一

教学实践与思考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开展有效活动,真正促进思想品德课活动化的教学呢?思想品德活动课有没有什么模式呢?笔者以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课为例进行活动课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趣激疑,确定主题。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能唤起学生活动热情。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有了兴趣才可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刺激,为学生创设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确定有意义的、富有情趣的、启发积极性活动主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参加过新课程培训的老师对温岭实验学校张凌峰老师肯定印象深刻,因为大家所观看的他执教的录像课正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课,作为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他这堂课非常成功,他的导入和质疑,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是这样设计的:上课后,他走进教室,很自然地摸出手机,告诉学生:“今天老师收到了一条短信:尊敬的移动用户,你参加我公司成立十周年活动,经过抽奖,你的手机号码非常幸运的荣获二等奖,奖品是笔记本电脑一台,请汇二百元邮寄费到我公司,以便给您将奖品邮寄过来。”然后他问学生,老师要不要寄钱过去。一下子班级里炸开了锅,学生们激动异常,纷纷给他出点子,张凌峰顺势引入话题:不良诱惑与拒绝不良诱惑,一切水到渠成。可以说他的这个情景的创设太巧妙了,很多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都沿用了他这招,包括我一样。像这种引趣激疑的手法对教学活动来说至关重要,通过一个问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实际上这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要让课堂动起来”——互动交流,活动合作。

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学习成为纯粹的被动接受,很少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当代社会生活对人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通过互动,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认知过程,使学生体味到与人合作的喜悦。

互动交流,活动合作的方式可以采取:首先针对问题,小组展开讨论,根据教学需要小组形式可以多样化,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固定的几人都可组成小组,必要时可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有记录的、有主持的、有发言的,学生的机会均等,有利于调动参与热情,使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而且各组之间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其次老师要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根据需要让学生编排一些小品、相声、舞蹈、演唱会,通过这些形式来表达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参与表演的学生有了展现和锻炼自己才华的机会,又能从同学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表情中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而观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放松身心,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再次要注重师生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参与学生的讨论、表演,与学生感同身受,教学相长。例如上《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我用多个情景剧活动来完成,采取学生即兴表演,或者课外编排制的方式,其中一个情景剧是《表哥的款待》:放寒假了,张杨到表哥那里去玩,表哥给张杨烟抽,并且带张杨到网吧去玩,张杨开始拒绝了,可表哥说“没关系的,要过年了,稍微玩玩不要紧的,不会影响成绩的,我保证不跟你爸说”,这时候张杨……,然后通过学生的表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张杨去还是不去?为什么?在情景剧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故事接龙:“张杨后来禁不住表哥的诱惑,去了,然后以后的结果是……”、“张杨坚决拒绝,表哥看张杨不去,他也不去了,然后他们……”因为这种情景很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很欢迎,整个活动气氛很热烈,有小品扮演、有假戏真做、有小组讨论、有故事接龙,所以课堂真的动了起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整个活动富有实效,而不会流于形式。

三、“金玉良言大家谈”——体验成功,感悟提升。

思想品德课不只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每学完一节课,都应使学生的思想有个感悟,有个升华。通过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所以,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使学生理解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践行能力,为学生提供道德体验的机会,使其道德层次有个提升。学生经过活动,获得了活动性的学习成果,并希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也希望在开展活动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听取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成果。因此,教师要在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开展成果交流活动,教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

例如上《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时,出示短片《刘兵的堕落》:刘兵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很好的学生,还是班干部,可是自从被他表哥带进网吧玩游戏、qq聊天后,他就迷上了网吧,上课时脑子里想的就是游戏和聊天,他开始时只是星期

六、星期天到网吧,后来经常逃学,有时干脆住在网吧,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还开始偷家里和同学的钱……,通过这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组织学生活动,主题是你身边有哪些不良诱惑?面对这些不良诱惑,你有成功抗拒不良诱惑的经历吗?因为这个主题贴近生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亲身的经历或者听到看到的很多,所以学生讨论很激烈,也有话说,所以到回答问题时,气氛非常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如何抵制游戏机”、“坚决不上网吧”、“拒绝赌博”、“拒绝抽烟”、“远离毒品”、“杜绝开小差”、“不再抄作业”……”等一系列话题,学生言真意切,真可谓是金玉良言,大家共同分享活动的成果,共同感悟提升,一堂课下来,师生开心,教学目标也完成了,效果很好。

四,“还需点石成金术”——及时评价,升华课堂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这颗“石头”需要点拨才能发挥它的功效,也就是说教师对活动结果要进行正确恰当的评价,这样一来活动才卓有成效。教师点评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对或错来评判,应对学生具体结论作具体分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点评应以激励为主,即使学生有点滴成功,微小进步,也应得到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活动成功的乐趣。教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活动表现”进行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进行充分的肯定,必要时还要进行小结。

例如上《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时,通过老师质疑、学生活动、小组汇报,那么这个时候就该轮到老师出手了,老师应该及时加以评价,需要老师点石成金啊!所以老师对活动进行点评,并且进行一些简单的小结:“如何拒绝不良诱惑,其实我们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说直接拒绝(直接而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婉言谢绝法(学会说不);避开诱因法(走为上策,换个环境,爱不起躲得起);外部救援法(父母、老师、同学监督提醒等);找寻借口法(找寻一项适当的借口,以拒绝他人的要求)等等,这样一来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是活动得到了理论的升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实践总结出来的点滴经验做法,通过实践,从课堂效果看,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思考,为了有效地开展活动。

2.思考与实践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面临的日益恶化的环境威胁, 绿色建筑带来的思考和实践正是当代建筑师必须潜心研究和倾力推广应用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国际国内建筑师给出的绿色建筑的定义: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客观规律并与之和谐共生为前提, 充分利用客观生态系统环境条件、资源、尊重文化, 集成适宜的建筑功能与技术系统, 坚持本地化原则, 现有资源消耗最小及使用效率最大化能力, 具备安全、健康、宜居功能并对生态系统扰动最小的可持续、可再生及可循环的全生命周期建筑。

绿色建筑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和谐原则; (2) 适地原则; (3) 节约原则; (4) 高效原则; (5) 舒适原则; (6) 经济原则; (7) 人文原则。

绿色建筑的生态策略设计目的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 针对建筑的地域、气候、环境及使用功能, 考虑投资及经济性, 进行设计方法的选择及各项技术的集成, 是常规的建筑设计的前奏。

建筑师对绿色建筑的生态策略设计, 可以从下文几点来着重考虑。

1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自然光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健康、绿色、环保的零成本能源, 充分有效地利用无疑是建筑师必须开动脑筋、灵活、巧妙的融入到平常的建筑设计创作中, 对于一般的单层面积较少, 周围环境开阔的建筑物, 自然采光的应用是一个不难解决的问题, 但对于跨度较大, 周围环境条件局限、窗地比不满足要求, 利用通常的方法无法满足的时候, 建筑师就要结合周围环境, 采用一些技术的创新手段去实现, 比如去年笔者设计的一个项目是一个纪念馆, 场馆面积较大、中空, 利用周围开窗无法满足采光要求, 为了减少人工照明所导致的能源消耗, 利用采光屋顶的设计, 不但满足了大厅内部的自然采光要求, 也改善了室内的通风, 换气条件, 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另外通过中庭、玻璃幕墙、通窗等手段, 或者在建筑物中设置日光反射器, 反射板等装置, 也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室内光环境, 既降低了能耗, 又开阔了视野, 使人们在室内生活和工作更加舒适。

2 智能遮阳系统

主要是指建筑设计,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使建筑的遮阳系统对阳光的变化采取措施, 做到互动平衡, 以达到室内光环境照度均匀或塑造特殊光线效果的目的。国内中小城市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建筑顶层东西向窗户的上半部安装固定水平向百叶, 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并避免眩光的产生, 建筑的南立面配置可以自动控制的遮阳篷, 它们在夏季可以伸出室内遮挡强烈的太阳光线, 在室内可以安装人工控制的遮阳卷帘。

更为先进的方法是采用人工照明的控制, 该方法是由装置在每个房间的被动式红外探测感应器通过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来控制的。在沿玻璃外墙的房间都没有安装手控的灯具开关, 而是配备了加设日光感应器的特制灯具, 如果感应器感应到有足够的自然光进入室内, 则可以自动调暗或者关闭人工照明。

3 改善保温隔热性能

建筑师都知道, 目前我国对墙体、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基本上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制订了一系列的规范、标准来控制和检测, 热桥部位也采取了特殊的措施, 房间的保温百叶和双层隔热玻璃系统是实现这一设计目标普遍采用的技术。

另外, 通过堆土、覆土、栽种花草、树木等也可以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屋顶覆土、绿化不但可以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 也可以改善住宅小区内的生态环境, 这就要求结构师来配合建筑师采取一些措施, 满足结构承载的要求, 这样一来, 冬季从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被墙体和地板在保温材料上铺砂子、砖块吸收储存起来, 夜间把窗户上的卷帘放下来, 防止热损失。利用储存在墙体和地板里的热进行采暖。夏季则相反, 在白天把保温卷帘放下来, 打开顶棚与窗户接合处的换气口, 通过空气的自然对流, 排出室内的潮湿空气, 引入室外的新鲜空气, 达到自然制冷的目的。

在屋顶的设计上, 常常采用坡屋顶来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屋面的倾斜坡度不同, 其接收的太阳能辐射量也会有差别, 所以在采用屋面集热时, 必须注意坡度, 采暖用的角度为纬度加15°, 制冷用的角度为纬度为5°, 这是朝向正南时的原则, 受热面朝东或朝西倾斜时就要调整角度, 在朝南时受热量很大, 而在东西两面也有相当量的受热, 所以东、西两面也有利用的价值。

屋顶水池也可以利用水的蒸发对太阳能进行转化, 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通风屋顶:在屋顶上设置通风层, 利用流动的空气带走热量。架空屋顶:架空屋顶是在屋顶上设置一个或虚或实的格栅或屋顶, 形成架空层, 一方面起到遮阳和通风作风, 一方面提供一个屋顶活动空间。

墙体需要有一定的热阻和热惰性, 以发挥保温、隔热和蓄热作用, 减少室温的波动, 满足热舒适的基本要求, 利用建筑立面 (遮阳板) 的形式遮阳来形成一种建筑的表现方法, 把通气格栅和墙体组合起来就是一种双层墙。冬季的寒冷夜间关闭通气格栅, 形成空气层, 防止向室外的二次辐射, 白天打开通气格栅, 用太阳光蓄热;另一方面, 夏季的夜间打开通气格栅, 使墙体中的热向室外空气中散发, 白天关闭通气格栅, 反射太阳光, 与此同时, 利用空气层内的空气对流向外排热。回廊的利用, 墙体前面的开放式走廊 (回廊) 和花格是建筑立面的一种形式。有的地区由于沙漠气候甚至连树木都不栽种, 只是用开放式的回廊大门和乘凉用的走廊代替树木, 夏季进深较大的回廊处于阴凉中, 而冬季的阳光由于入射角较低则可以射入。回廊内部的地板比室外地平抬高了1m左右以便更好地通风。墙体绿化:植物具有美学、生态和节能多方面的作用, 通常在绿化墙体外表面覆盖爬墙植物和攀藤植物, 如此可有效保证冬季日照和夏季遮阳降温。双层玻璃幕墙, 其也被称之为“可呼吸的皮肤”, 它利用两层 (或三层) 玻璃作为围护结构, 安排一定宽度的通风道在玻璃之间, 并且通常会配有可调节的百叶。如此一来, 冬暖夏凉, 使建筑物具有了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4 充分的自然通风

智能生态建筑和一般性建筑项目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是否充分利用气候条件使建筑物自然通风, 或者是否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改善了建筑物通风状况。智能生态建筑实现自然通风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采用自动风挡, 在智能控制下自动风挡可以对建筑空气流通实施有组织调整。合理的建筑自然通风不仅可以利用对流, 将室内的热气带走, 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进而加速人体表面汗液的挥发, 提高人体的舒适感, 还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空气污染, 保持室内的清洁度, 同时合理的建筑自然通风还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热辐射。这就要求建筑物在规划、选址的初期就要充分的分析考虑, 远离污染源, 留设足够的间距, 选择合理的朝向。

5 设置热量收集系统

目前很多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和零建筑中设置了热量收集系统, 该系统利用热媒进行热量收集, 在建筑智能控制的系统中按需为建筑物提供所需要的热量。目前我国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太阳能建材板, 该新型材料具有节能、环保的双重功能, 把其应用到建筑物的屋顶和外墙, 不仅具有建材的维护、挡水、遮光、保温等功能, 还能够有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6 采取降温隔热措施

有效降温隔热多与当地气候特点研究密切结合, 考虑并引入建筑设计。利用智能控制的窗帘、水幕、挑檐板等构件有效控制阳光辐射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以低消耗甚至零能耗创造恒温恒湿的宜人室内温、湿度。

7 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1) 生态水泥与混凝土:利用各种废弃物, 包括各种工业废料、废渣以及城市垃圾作为原材料制造的水泥。高混合材掺量水泥、低钙型水泥、地质聚合物水泥, 再生混凝土、植被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水泥透水性混凝土、高分子透水性混凝土, 烧透水性制品, 吸音混凝土。

(2) 型玻璃:新型玻璃包括光电转换玻璃、新型热反射玻璃、真空玻璃、不反光玻璃、调光玻璃、音响功能玻璃、电磁屏蔽玻璃、泡沫玻璃等。

(3) 陶瓷:回收硅质细砂制造陶瓷, 一氧化钛瓷砖可防楼宇灰尘、蓄光磁砖, 负离子环保陶瓷。

(4) 墙体材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外墙、中空夹芯复合墙体五防高强轻体墙板, “沃德”新型环保墙板, 新型太阳能建材板、EVE轻质复合墙板。

(5) 涂料:环保型纳米抗菌材料复合杀菌内墙乳胶漆, 纳米孔超级绝热涂料, 纳米氧化钢锡透明隔热涂料, 建筑外装饰用水性光催化剂涂料, 超低污染型水性氟树脂涂料, 可监测建材的新型智能涂料。

(6) 金属复合装饰板:铝塑复合板、蜂窝板、超薄型蜂窝板、铝蜂窝板、铝合金波纹板、钛锌板、金属中空复合板、遮阳板。

(7) 节能门窗:塑料门窗、铝木复合门窗、玻璃钢门窗、窗用节能薄膜。

(8) 环保节能灌溉系统:开闭式微孔环保节能管, 绿色环保给水管材。给水用硬聚氯乙烯UPVC管, 铝塑复合管、PEX管、PP管、PB管。

8 应用分析

深圳建科大楼设计针对深圳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特定的气候条件, 至始至终遵循“本土、低耗、精细化”的绿色设计理念, 打造了一栋高效节能的现代化办学大楼。大楼共运用了多项绿色技术, 比如屋顶上的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等, 使大楼随处可见“绿色符号”。该大楼与其他普通大楼相比具有以下优势:每层都有一个兼具交通、会谈、休闲功能的半室外平台, 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走廊;建筑平面是“凹”型的, 不仅保证了自然通风, 也使自然采光更加的充分;疏散楼梯也对外开敞, 景观视线不受阻碍, 创造了较为舒适的步行空间等。总的来说, 不仅提供理论功能优越。舒适度高的办公空间, 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活动增加了一抹亮色。

摘要:建筑师对于绿色建筑要有一个正确的客观全局的认识, 借鉴成熟的经验与实践, 把这种理论和实践怎样创造性的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 作出真正的绿色建筑作品。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生态,能源,设计,智能,性能,自然通风,降温隔热,绿色建筑材料

参考文献

[1]牛犇, 杨杰.绿色建筑开发管理分析与思考[J].价值工程, 2010 (26) .

[2]李博.浅谈绿色建筑的应用与发展[J].价值工程, 2014 (03) .

3.思考与实践 篇三

关键词:培养能力;备课;独立思考

最初,我在网上搜寻适合的教案,看教学视频,然后再上课。可是,总觉得生搬硬套的教学并不适合自己,更不适合我的学生。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讲得没劲,这时我迷茫了,我到底该怎么办?我的出路在哪里?

在與领导交流中,有一句话提醒了我:教学要想好,就得多琢磨。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在以往备课时,我更多的是备知识,首先把教科书、教参仔仔细细地读一遍,再把重点、难点画出来,把不会的问题查明白写到书上,最后把本课要传授的知识背下来,觉得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当然这样的备课让我在课堂教学中鲜少遇到解答不了的问题,可是确实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没有解决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这确实违背了科学课的教育宗旨。

在反复思考后,我重新制定了自己备课的方法。仍然先备知识,我觉得这没有错,教师如果连想讲什么都不清楚,那这样的课不如不上。确定讲授的知识之后,我开始注重学生的学法。我经常反复问我自己,如果我是学生,面对这种现象,我会怎么想?我想以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完成这个问题的研究,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我又该怎样去引导他们?就这样,反复思考后我的新教案出炉了。

有时候,教学实践也会发现好的教学方法。那天在讲热胀冷缩现象时,由于班级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演示书中模拟实验,我就在黑板上画画演示,结果一个学生说:“热胀冷缩现象就像我们人的活动:天冷时,我们都愿意紧紧地挨在一起,体积就缩小了;天热时,大家都喜欢离得远一点,体积就大了。”我觉得这个学生的比喻又形象又生动,立刻采用了他的解释方法,代替了书中难以实施的模拟实验。

在反复的思考与实践中,相信我的教育教学能力会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实验小学)

4.课改的思考与实践 篇四

引言:校长职能:规划发展;经营文化;优化管理(理念:民主管理;人本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构建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组织;完善机制制度);引领课改;培养干部;统筹资源;协调环境;督促指导;搞好服务;总结提高。

所以,校长要研究和引领课改

一、为什么课改?

政府层面:培养人出了问题。

目标:知识——三维

视野:功利视野——国际

方式方法:讲授、灌输——启发、自主、探究、合作 人才结构:单一——复合学校层面:顺应政府要求;减负提质

二、课改的困惑

想不明白

构建不了特色体系

突破不了难点

改变不了师生

怎么课改?

课改其实很简单,从改善做起。

改善理念文化

改善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

改善课堂:情感态度;目标;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结构(建模);评价

改善辅助活动:全员参与;特色发展

改善教育:立德树人,教育也是课改

改善管理:人本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依法管理 改善评价:多元评价——全员全面;定性定量;他评自评 改善机制:学习、培训、研究、考核

最终目的是改变人,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策略:先从形上做起,从简单做起。

课改真的很难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很难把握。策略:从改课突破;做好整体构建;开发特色课程——学校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叫课程——符合校情,符合学校特色规划,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完善评价体系——全面、科学

三、课改关键

●建立学习型组织

理念:以学习求发展

策略:打造学习型团队;打造学习型学生;打造学习型家长 方法:自由阅读:实现三个境界——阅读——悦读——越读。目标:校长学者味;教师书卷气;学生书生气;学校书香校园 ●集体备课:

备课:备学生——学生认知情况;年龄生理情况;兴趣爱好情况。备教材——目标;重难点;关联引申。备教师——知识储备;资料准备;实验准备;能力训练。写教案,做课件。

集体备课:主备人试备——集体补备——形成个体教案

●小组建设

小组构建策略:小组组成(人数;构成;形式);小组管理(分工;职责;要求;培训);小组文化(名称;目标;格言;组风)

小组学习策略:接受任务;分工负责;形成习惯(独立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举手质疑;遵守纪律。);有效交流(起立——聚首——讨论——交流——补充——总结)

小组评价策略:

评价内容:学习评价(课堂、作业及考试评价);行为习惯评价(纪律评价、卫生评价)

评价策略:小组轮流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

小组奖励策略:

理念: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类别:日常管理奖;考试成绩奖;明星小组奖

策略:淡化个体、强化小组;奖惩结合;重精神轻物质;奖惩方式多样。

● 构建模式——“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理念:先学后教,教是为了不教

指导思想:四个必须——那就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必须建立在适用、高效、灵活、多样,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易于操作的基础之上;必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必须有助于诱发学生把知识拓展到课本以外,延伸到生活之中,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

基本内涵:“4321”是其基本内涵。“4”指新授课的基本环节,语文四读(一读清障碍;二读解大意;三读品文本;四读练表达),数学四步(一“引”,引入质疑新知;二“探”,探究学习新知;三“议”,讨论总结新知;四“练”,运用延伸新知);“3”指基本课型,语文分为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成果汇报课,数学分为新知学习课、综合练习课和整理复习课;“2”指两单,问题申请单、学习报告单;“1”指一卷,自主测试卷。

课堂策略:学生先学(师引导质疑)——小组合作(释疑——引导再疑)——小组交流(相互释疑——质疑——释疑)——总结重构(教师点拨,学生构建)

课堂评价:目标达成度(三维目标实现);教师行为(引导大师);学生行为(课堂主人——参与态度;参与广度;参与深度);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自如恰当高效);教学特色(教师教学个性和风格)

四、课改推进

(一)教师方面

1.认识上解决“三心”问题

决心:与旧我决裂。旧我或许是一个懒惰、守旧、保守,不思进取的我,跟不上改革步伐的我。课改就是要下定决心,与旧思想、就观念、旧方式方法的我彻底告别,去适应新的变革。

信心:端正心态,相信自己;善于学习,吸取正能量;做好职业

生涯的人生规划,不断寻求发展的第二曲线,使自己的成长无限。

诚心:把忠心献给组织、学校、事业,不做两面派,不做课改的两面人。

2.理念上解决一个深度问题:入脑、入心、入髓,入行

3.敬业上解决三爱问题

好教师标准:德才兼备,对学生的教育——知识影响;思想影响;道德影响;灵魂影响。

爱学生:比关心

爱学校:比团结

爱事业:比贡献

4.行动上解决“四勤”问题

勤学

勤研

勤省

勤思

奥斯特诺夫斯基说,谁脱离集体谁就会悲哀。让老师们保持与学校发展同步,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

(二)学校方面

1.集体研究常态开展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按照:“主备者教学案——集体教学案——个人教学案”的流程提前一周备好教学案。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人员、定任务开展教研活动。

2.课题研究引领水平

开展校级课题申请活动,鼓励人人开展问题式研究;搞好六个县级课题的研究,并积极筹备结题;提炼“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申请市级课题。

3.五项活动推进课改

四课:研究课、示范课、合格课、精品课研究课改

三会:汇报会、推进会、表彰会推进课改

两诊:教师、学校定时诊断课改

五评: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共同参与评价课改 一展:每期举行课改成果展示。

4.三节两会延伸成果

常态开展三节两会活动:上期开展科技节、艺术节、达标运动会,下期开展读书节、田径运动会。展示课改及素质教育成果。

5.完善机制科学评价

建立六项机制:教师教研培训机制;教研组集体研究机制;教师课改合格课评价机制;行政教研机制;督导室课改督导机制;课改成果奖励机制。以实现课改的评价奖惩。

5.创建特色学校实践与思考 篇五

——襄阳区龙王镇明德小学杨全忠

创建特色学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优化教师队伍,注重“两个因素”,是建设特色学校的基础 教学特色是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技巧和效果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它是创建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特色的形成,重点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个人对教学艺术的主观追求;二是取决于外部力量的推动。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则是提高教师素质,形成教学特色的主要因素。

我校一直关注教师特长,并能很好发展其特长,以保证全面开课,用于教学实践。如我校教师姚玉琴,不是音乐专业毕业,也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音乐培训,但她喜欢唱、喜欢跳。我们就针对她本人爱好,让她担任音乐课教师,鼓励她学习音乐并为她提供学习场所;利用节假日,帮她找懂音乐的老师进行指导;学校专门购买电子琴、录音机等设备供她学习,学习费用一律由学校报销。她进步很快,现已成为全镇音乐教师中的佼佼者,在今年庆元旦文艺汇演中,她编排的节目《鼓娃庆元旦》,获全区一等奖。

再如我校教师张广军,对其它学科教学不太感兴趣,但他特别爱好体育运动,对体育教学比较感兴趣,我们就让他担任体育课教师。经常鼓励他外出学习,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他不负众望,接连获全区体育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一等奖、全区体育单元式说课一等奖、全

区体育校本教研二等奖等多项殊荣。现已是区体育优质课教师,并且在今年全镇组织的广播体操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目前,英语、美术、科学等学科,我们都有专任教师,而且教学特色突出。

这样,使教师能够从自身的个性特长出发,利用自身能力、人格因素、特点与优势,进行定向的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既培养优秀人才,又有助于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与教学风格的目的。

二、抓特色教学活动,注重三个方面“互动”,是建设特色学校的关键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校的办学特色全部融于教学活动中,并通过它表现出来,让人们感知到这种特色的存在。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是建设特色学校的核心。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师生间的互动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我校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互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互动”内容的均衡性。我校从四年级开始,招收本学区八个学校的学生,学生成绩差别特别大。在教学中,教师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全面考虑互动内容的相对均衡分配。对于差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敢于放手,将疑难问题交给他们办,从“错”中发现其闪光点,在“错”中寻求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从而激励学生获得成功。通过此种方法,迅速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今年我校在全镇四年级统考中成绩斐然,独占鳌头。

2、注重“互动”对象的全体性。我们十分注重面向全班每个学生,视差异为课堂有效的“互动”资源,各显所长,各尽其能。我校葛梦佳同学,开始到校时是个成绩特差、不老实、爱做坏事的孩子,但管理学生有一套。教师就利用他这方面的才能,让他担任“寝室长”。这样一来,调动了他的积极性,在校行为逐步向好的方面迈进,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教学活动中不能只选择成绩好的学生作为交流对象,更应关注成绩差的学生,与其交流。这样做,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3、注重“互动”关系民主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坚决克服教师与成绩好的学生交流时,探讨的问题既仔细又深刻,互动持续时间较长,能更好的使用带有肯定性的情感语言,更能接受他的个性自我表露,而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交流时,处处都不一样的错误的教学方法。教学要以真诚面对每一位学生,以真心唤醒每一个心灵,让师生的人格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相遇、碰撞、共鸣,师生之情在平等的心灵沟通中相互接纳、合作、包容、共享,真正实现“互动”关系民主性。

6.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 篇六

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

钟文东

自我国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已十多年过去了,笔者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并着力于探索和思考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有的探索和思考可能比较切合素质教育的规律和实际在实践中有所收获,现在总结出来仅供同仁们参考。由于笔者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有的探索和思考还很不成熟尚处在进行之中,且未能突破问题的门槛达到理论的高度,更未放到实践中去证明和检验。为了能够快捷地突破问题的难关和及时地为共同实践素质教育的同仁们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现也和盘托出以求有识之士的高见和指导。

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教育需要发展,发展需要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需要做到实事求是才能促使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发展,要实事求是就离不开教育实践的第一手资料。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从哪里来?从学情调查中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学情调查的重要手段。教育的本身也是要追求效果的,没有效果的教育是毫无意义。教育效果的体现不外乎指学生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和特长技巧等。但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和特长技巧都不具备直观性,只有靠专业测试来了解。至少就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水平来看是如此。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有测试这一现象存在,就会有应试教育的出现。所以我们不能说应试教育没有一定的合理内核。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要根除应试教育必需彻底地取谛测试。但这几乎没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就连世界上的学府泰斗哈佛大学也不敢冒这天下之大不韪,就目前的资料显示世界上还没有一所取谛测试的学校,所以想回避应试教育这一事实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而用单纯片面的应试教育来占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整体教育全部阵地则是无法容忍的。因为教育的真谛不是应试。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是让人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教育过程中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坚持不懈地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最基本的任务。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比起应试教育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广远的意义。但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应试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也离不开测试,测试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要说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应试教育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而不是绝然对立的。因此,一个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但又不忽视应试教育;同时,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要分清主次,明确关系,合理对待;并且要努力使应试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保证素质教育顺利地进行而不受其干扰;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教育态度。

关于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效果是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十分关注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铁证。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各个学校和教师都很看重这方面的研究。但多数学校和教师的研究收效甚微,比较其投入的人力物力来结果是得不偿失。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浮在浅表层次上的研究,没有深入到根本问题进行实质性的研究。二是研究时没有遵循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和提高的一般规律,使研究落于空洞和盲目的境地。要使研究卓有成效首先必须要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和提高的一般规律做深刻的认识,没有这个先决条件任何形式的研究都将导致失败。

前面我们提到教育教学效果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和特长技巧等。或许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些效果的优劣取决于课堂教学的好坏。所以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活动上面大做文章。但却忽略了支撑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课如果失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支撑,设计得再精美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效果可言。尽管有不少教师认识到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但由于学习积极性涉及到的因素较多,许多人不得要领,所以教学水平没有突破,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没有提升。

学习积极性虽然涉及到众多方面的因素,但在这众多因素之中,性格特征是最稳定的因素,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如果抓住这个要领,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可望迎刃而解。这就是说学习积极性受性格特征,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大。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具有积极向上,顽强意志力性格特征的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用脑力和体力活动取得成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不去积极地学习。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教学效果受制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需要学习积极性来支撑,学习积极性需要性格特征和学习兴趣来提供能量。但这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性格特征需要用世界观来塑造,而世界观又需要靠教育来建立。再而持久稳固的兴趣来源于学生的脑力活动,离开脑力活动的兴趣都是短暂,肤浅,低级和不稳定的。所以,高明的教师总是把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教育和启发与激活学生的脑力活动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于教育教学任务

虽然国家教育战略已将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几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分配了明确的教育教学任务,但作为承担国家教育战略分配任务的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在国家教育战略的统一部署下圆满地完成任务,应该有一个清楚的共同认识。否则,学校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社会的“选校”浪潮,造成许多薄弱学校教育资源闲置和极大的浪费,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损失将会日益加重。这里我们就要建议那些薄弱学校反省这样几个问题:学校是否认真领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彻底地实现了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转轨?人才成长的基础抓得牢不牢?发展抓得紧不紧?关键抓得准不准?

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首先,因为不搞素质教育你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什么是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违背这一原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容忍的。其次,人的成长必经三个重要阶段----基础,发展和成才,基础不牢势必影响发展,没有发展谈不上成才。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成才-----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建设人才,这就是国家教育战略分配给各级各类学校的明确任务,全社会教育必须达成这一共识,并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全国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教育之路。

关于外语教学

本文要着重谈谈外语教学的问题,这倒不是因为笔者专业的缘故,而是出于对现在外语教学现状中的一些问题感到忧心:首先,现在外语教学中仍有相当部分人对外语是不是学科感到迷茫。由于认识的不正确导致教学方法的偏差,进而收不到理想的外语教学效果。如果把外语象其他科目一样作为一门学科必然误入知识教学的路径,要想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那等于白日做梦,至多也只能是培养了一些能应付考试的机器而已。所以在外语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认识问题:Foreignlanguageisn’tasubject,It’salanguage.如果再以英语为例:Englishisn’tasubject.it’salanguage.只有当外语教学工作者把一门外语作为语言而不是学科时他才会从掌握语言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和考虑问题,选择到适合外语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收到理想的外语教学效果。

其次,一门外语是学会的还是教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作出选择。回避和作出错误选择都将导致外语教学的失败。回避这个问题的人,表现为自己的教学没有章法,课堂结构混乱,教学方式方法不着边际,脱离语言学习的实际,没有效果可言。选择外语是教会的人,一门心思地用在“教”的问题上,围绕一个“教”反复兜圈子,自己独霸课堂,让学生失去大量学习和实践的机会。结果延误了学生,造成教学效率和效果低微。不能究其原因,就责怪埋怨学生和满腹牢骚。最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丧失殆尽。选择外语是学会的人,容易从自己学习母语的亲生经历中去发掘外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他们知道语言本身来自于生活,在以生活为基础上的人类相互交流是语言产生的根源,也是人类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条件。因此,他们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语言与生活和交际的联系,在教学中总是把语言与生活和交流紧密的结合起来实施自己的教学。他们在实施教学中根据语言学习内容有高超的设置生活情景的能力,根据一定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语言,在运用中学习语言。他们总是在指导和诱导学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和能力进行交际交流时巧妙地融进新知识让学生毫不吃力地,轻松地一步步向前迈进。这类教师他们尽可能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运用新旧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练习,因为他们知道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娴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结为一体才是外语教学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运用,而运用的听说读写能力除了依赖于语言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获得。这类教师他们从不独霸课堂,而是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他们也不以教师自居,他们在学生学习外语中扮演的是指导员,教练员的角色,他们让学生觉得是学习的同伴和朋友。这种外语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关于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

这个话题似乎很平庸,因为所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都有十分详尽的理论论述,可谓众人皆知,无人不晓。正因为如此,本文不想在一般理论意义上做重复讨论,只就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做些探讨,仅供参考。

7.关于课改的实践与思考 篇七

导致这种先进教学理念和实际的教学现状相脱节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关键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被内化。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知识有真有伪, 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 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 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我们要有自已的经验做根, 以这经验发生的知识做枝, 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 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师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 才有可能构建起属于自身的新的理念。

通过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活动, 我深深体会到“实践+反思”是理念和行为相连接的最直接的手段, 它促成了新的课改理念的内化, 同时也促进了我个人的成长。

一、实践与反思的文化背景

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躬行”就是要实践, 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对书本上的理论理解得透彻, 进而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 验证理论。

在《论语》中, 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曾子关于自我反思、自我检讨、自我内省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重视反思、内省, 成为儒家教学理论的一大特点, 也成为中国学生、学者自我修养之重要方法。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和影响到现代。

可见, 我国古代在“认识他人”、“认识自己”这方面就有其独到的看法, 反思、内省, 的确是重要的智能。

二、语文教师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性教学

(一) 反思教学行为, 加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

我觉得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 应该包括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态度、行为、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最终达到教师会教, 学生会学的目的。

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自然要对自己的已有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 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 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般包括: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2.反思教学策略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 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 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如我们语文教学, 可以反思这些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教学策略等。

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 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 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形成了怎样的能力, 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反思, 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二) 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 进行课前课后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不仅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教学计划相对而言是教学的起点, 教学计划是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设想, 是选择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教师要反思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 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 是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例如, 教师进行反思某些文章教学计划, 就会发现,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今社会的富裕生活状况等, 学生可能会对作者那种特殊时代的感情不理解,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有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特殊感情, 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 如何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建构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反思我们的教学评价方案, 这种包括教与学在内的评价方案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观、人才观。教学的评价要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特点, 更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评价。

三、实践与反思的具体措施

1、坚持写教后记。教师在每节课后, 都要认真分析、总结, 对失误的地方要进行深刻的剖析, 找出根源。把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失误的地方, 改进的措施记下来, 便于指导以后的教学。写教后记过程的本身就是反思的过程, 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个案研究, 实践性、可操作性较强, 便于研究, 对于青年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把写教后记作为备课的一项基本要求来抓。

2、多参加一些诸如研究课之类的教研活动。研究课实质上是课题研究的雏形。不管什么类别的研究课, 总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普遍意义。通过参加研究活动, 发挥集体的智慧, 有利于提升反思的深刻性、广泛性、指导性。另外, 教师听课后要积极评课, 把听课的感受,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对照反思,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3、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课题可以是各级已批准立项的课题,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但在选择课题时宜小不宜大, 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指导意义。在研究过程中, 要把课题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始终, 要有研究计划和阶段性总结, 多反思, 多写课题研究论文。

四、实践与反思案例

反思案例一:积极开展多元互动式阅读。

上杨绛的《老王》之前一个星期, 我特意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并要求写一篇读后感。然后课堂上组织了一次老王与祥子的比较性阅读。学生在比较二者的异同之后, 生成了许多问题:老王和祥子同是车夫, 如果说老王是因为年纪大, 眼睛有残疾而收入低微的话, 那为什么年轻力壮的祥子同样赚不到钱呢?如果说祥子是生活在旧中国, 所以生活才会变得那么悲惨, 那为什么生活在新中国的老王命运同样那么悲惨呢?老王临死还拿着鸡蛋和香油来感谢“我”对他的关心, 最终仍是一个善良的人, 祥子为什么会由一个有理想的人沦为一个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祥子娶了虎妞做老婆, 为什么老王会打一辈子光棍?等等。整个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 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 积极思考, 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与老师对话, 与同学对话,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教学中我体会较深的一点是:教师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不再是课本的被动执行者, 而是课程的创造者、重塑者这点很重要。过去那种以应试为目的的课程观和方法观不仅扼杀学生个性和独特体验, 而且也消除了教师对教学的创造意识。教什么和怎么教, 内容、方法都被预先设定好, 被严格控制, 造成教师的死守教材, 死盯教案, 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师的生命活力主体精神得不到发挥, 造就的是教书匠, 教学法专家, 而不是充满思想激情智慧的语文教师。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充足的空间, 教师尽可以尽情提升和建构课程的意义, 张扬自已的个性, 从而获得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与体验。同时, 充分地相信学生的能力, 这点也很重要。

多元互动式课堂阅读则打破了课堂沉闷的气氛, 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同学们在这种主动、和谐的氛围下, 增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多元互动式课堂阅读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学生自主发挥、自主提升阅读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同时也是教师施展个性与智慧的平台。

反思案例二:拓宽课堂的佳径———比较性阅读

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之前, 我特意为学生增加一篇阅读课文, 法国作家科来特的《松鼠》。因为这两篇文章有许多相似之处。作者赋予动物以人的灵性, 对小动物充满了人性、温情的描写。

在研讨时学生很快发现两篇文章写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在对动物的态度上作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珍珠鸟》的作者喜爱珍珠鸟是为让自己享受鸟儿悠扬婉转的叫声, 享受鸟儿亲近的情意, 因而精心饲养, 据为己有。而《松鼠》的作者解掉了束缚松鼠的链条, 给它充分的自由。当朋友问:它对人亲热吗?作者这样写道:这问题“真放肆, 多么苛刻, 而且对动物多么卑劣……, 有来有往, 可我们又给了些什么呢?一点儿食物-和一条锁链。”《珍珠鸟》的作者, 陶醉在自己创造出的“信赖”的美好境界, 《松鼠》的作者却在反思人类对动物的不平等。当获得了自由的松鼠再次为人攫住时, 作者常常体味到“对人的厌恶。”

新课标给教学空间和余地, 教师可以提升和建构课程的意义, 教师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存状态。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真的很重要。我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而不是统治者和独裁者。所以我会我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言, 特别是对于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观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面对有些看似有悖于常理的言行, 也注意处理的技巧, 做一个有幽默感、有智慧的老师。

课程改革决不是一蹴而就, 中国教育的顽症也决不可能在一次课改过程中就得以痊愈, 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理念总是先进于实践的, 我们在第一线的教师要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与反思, 在实践与反思之后更深切地领会新理念, 如此循环往复, 把新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总而言之, 在课堂实践结束后写课后教学反思, 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 及时写下,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以写促思, 以思促教, 长期积累, 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随着教师教学反思研究的深入, 教师的素质必然得到提升, 教学效果也就必然得到提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 进行反思性教学, 培养反思型、批判型的语文教师, 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也谈教育反思是什么?》

[2]、《福建教育》2004.53-54

[3]、《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王进文

[4]、《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余文森编

[5]、《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

8.思考与实践 篇八

一、普通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制度化

为了进一步推动普通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在职业中学的开展,实施制度化管理势在必行。目前虽说已有5所高中校每年固定来我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但每次的时间安排、班级安排、内容安排仍要经过多次反复协商才能最终敲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可变性。应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制定《常熟市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常熟市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规范》,推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进入深层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一是定人员,确定初中或高中指定年级的学生必须参加此项活动,并作为相关成绩的考核依据;二是定时间,明确在假期或其他合适的时间有计划地组织,这样各相关学校也能在整个教学周期中有计划地安排这一项工作。

二、普通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细化

实践活动开始前要制订实施计划和安全预案,对重要的环节和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和细致分工;活动过程中有过程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对操作过程及时调整,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提炼;活动结束后要小组讨论、汇总分析、总结反思,撰写心得体会或活动报告,建立成果(教学设计、课例、叙事、课题、报告等)分类资源库和案例库。

在师资配备、经费管理、时间协调、场地安排等各方面均要有具体的方案,切实制定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和考核标准。通过观摩、评课等形式来指导和督促教师的工作,通过专题性展示活动进行成果推广和阶段性总结。配备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研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调研,既重视活动效果,又关注过程评价。

三、普通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化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开发是实现活动目标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工作,在项目的选择上除了要具有代表性、符合学生心理、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外,更要注重项目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技术的通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要目的,这也是组织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从我们目前已开发的综合实践项目来看,有些已具有一定的项目化,例如钳工项目的小榔头,电子项目的门铃、感应灯,烹饪项目的小点心,服装项目的手机袋、饰品袋,园艺项目的盆栽,插花项目的艺术花篮等。但也有一些项目缺乏实际产品的支撑,例如财务、营销类项目,学生动手技能锻炼较少,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开发创新,并能形成一套操作性强、学生参与度高、能受到普遍欢迎的综合实践校本教材。

四、普通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导向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的课程,强调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我,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导向,一是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初步了解、认识一个专业;二是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三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劳动的艰辛,这些也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9.班集体建设实践与思考 篇九

1、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包括了德育与班集体建设目标,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包括班集体建设的任务,课堂教学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活动;

2、班集体是由教师群体、学生群

体、家长群体组成的自组织系统,三个群体的协同是和谐班集体自组织系本文来源:文秘11

4http://统产生的基本条件;

3、班集体是未成年人的“准社会”,是教师和家长可以建设和控制的富有教育性的社会,教师群体和家长群体的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必要保证;

4、班集体的未成年人集体性质不同于成人集体,应保证网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有自己的岗位,有为集体服务、展示特长、发挥潜能的机会,有完全平等一致的成长权和发展权;

5、学生、家长、教师都是个性化的,他们组成的班集体也必然是个性化的,在个性化的班集体建设主题下,打造班集体建设精品活动,让教师和家长与学生一起在新颖的序列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自主自由的生命体验。

在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探讨班集体建设理论,回首过去,我们对新课程下的班集体建设作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点滴经验;但也遇到不少困难,产生不少疑问。例如:

1、低年级与高年级、小学与中学班集体建设如何把握不同的特点;

2、班主任如何当好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群体的“主任”;

3、如何处理好学生群体自我管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成长权和发展权的关系;

4、班集体是学习性集体,与工作性集体有哪些不同的特点,未成年人的学习集体与成人的学习型组织又有哪些区别;

5、和谐班集体有哪些标志,班集体建设如何评价。

10.思考与实践相结合铸就成功 篇十

思考与实践相结合铸就成功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至理箴言:“我思故我在。”可见,思考或者说思想的存在便意味着灵魂的存在。然而,德国文学家约翰.菲希特也说过:“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从中,我们亦可体会出“行”的重要性,因而“思”与“行”这两个辩证主义名词只有牢牢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个人,铸就一个人的成功。

思而不行,谬也。赵括纸上谈兵败于秦将白起的故事我们熟知,他的失败正是“只思不行”缺乏实战经验导致的。思考犹如飞鹰的翅膀,羽翼的强大力量使它得以一飞冲天,心游万仞,精骛八级。而行动或者说实践就如同其锋利的爪与喙,只有同时具备它们才能达“上天下地,无可阻碍”之境。

行而不思,莽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的思考成就了他万载贤圣的地位,我们由此也可以想到思考的重要性。约翰菲次杰拉德曾说过:我们的行为总有一定的目的,那是我们最后的脚印。”我们的行为与实践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的,倘若没有思考就一通蛮干,是为莽夫类也。

行思相印,所构乃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用一生证实了他的名字,他从中体会的是行与知的关系,然而在这里,思与知与行均是紧密结合的,如同是合龙的大桥与紧紧缠绕的藤蔓之间的关系,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正如梭罗所达到的境界——面对偌大的自然界,他自垂钓一天星河: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正如孔圣人——十有五而志于学,育千儒贤士。

易卜生说:“当我们真正思考我们存在的时候便是最幸运的时候。”我们尚且不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而存在,可是我们却应当思考我们的行为和准则,并将其与行动实践结合到一起。

那时,思考与实践结合的力量足以使一个市井之人走上人生的巅峰。那时,思考与实践的力量会成就一个人或成就一个人的一生。思考与实践相结合铸就成功。

思行合一

人之所以超脱于其他动物而存在,是因为人的思想;而人之所以能够改变自然,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是因为行动。思行合一,方为先人。

思想为行动提供方向,若无思想的引导,在完美的行动也终将导致一事无成。十七世纪,流星雨欧美的空想社会主义使人们妄想以绝对的均分与平等来改变这个不平等的世界。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后,空想社会主义的拥趸们,才认识到思想上的根本错误,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有些人总试图边做边思考,或者先做再思考,然而车到山前不见路,船到桥头桥不直,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品尝回到原点的苦果。

无论多么完美的思想,都是抽象的,只有行动才能决定思想的价值,或者说行动为思想创造价值。诸葛孔明的隆中对,若无他的鞠躬尽瘁,努力实现,最终只是一个乡野莽夫的心中所想,而非“功成天下三分”的鼎足之势。若无孟德尔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试验,遗传定律也将被人遗忘在故纸堆中,无人问津。思想并不能直接改变什么,能改变现实的只有行动,只有建立在思想基础上的行动才能创造价值,释放出应有的光辉。

思想为桨,行动为舟,人才能经历大风大浪的考验。无论是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想到了并且用行动做到了,思想和行动才有意义;想到了却做不到,能

做到却想不到,思终就是一纸空文,行动也将无济于事。城市有蓝图,国家有展望,民族有期待,而我们每个人自己都有美好的愿望,这些需要实现就必须不断的思考,不停的行动。王阳明曾说过“知行合人”,知为认识,知是思考,这也许就思行合行的另一种诠释。

闪游峰顶,还有彼岸,漫漫长路,终有回转。思想为盾,行动为剑,让我们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不畏艰难。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将给予相信“思行合一”者以果实,也终将给予不相信者以响亮的耳光。

思与行(58分)

望不尽天涯之路,漫长寂寞;听得见声声蛩音,坚定有力。生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旅行,需要不断思索,奋然前行,才能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笛卡尔有言:“我思故我在。”一语道出了思想的重要性,而约翰·菲希特的“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也阐明了行动的必要性。思与行需要紧密结合,才能撷取胜利的果实,若只思而无行,便只会停止不前;若只行而无思,满腔的热血也只会空洒途中。没有思想的指引,行动就会漫无目的;没有行动的实践,思想也等于空想。

思想为行动指明方向。有的人止于形,而呈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智,而有其技。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直至进到智慧高地。有了思想的指引,才不会使行动成为冒险蛮干,才不会只有匹夫之勇,而无智者之谋。

思想之于行动,恰似一束火把对于黑暗中前行的人,而行动对于思想,恰如水对舟,只有行动,才能将思想载之彼岸。天地有大美,却将其藏于深山,封于绝壁,以虎豹断其路,以荆棘塞其途,风沙漫漫,雨雪凄凄,只有那些能吃大苦,肯付出行动的人才能探寻到。爱丽丝·门罗没有止于只拥有不凡的智慧,而是将其记录下来,用行动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彼得·希格斯没有止于提出上帝粒子的存在,而是用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去窥探上帝粒子的真颜。如若只有思想,而无行动,那么思想也只会成为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不能飘至梦想的彼岸。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这个充满迷惑、光怪陆离的人间剧场,要用思想为行动排除干扰,哪怕路边有鲜花,有掌声,也不能使我们停留,因为我们是不系之舟。心中藏一弯明月,便不惧烟火红尘,世事迷离,思想会为我们拂去世俗的尘埃,让我们在前进中淡若清风,自在安宁。

11.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一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过去的教学行为做出理性的审视和评判,揭示行为背后所隐含的观念和意识,促进智慧的生成和实践行为进一步提升。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要使教学反思更有实效,使教师在反思中精于业务,就要“勤”——勤思、勤学、勤写和勤行。业精于勤,荒于嬉。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勤思、勤学、勤写和勤行,必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课后反思是教师上完一节课后的心得体会,它给教师课后的经验总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这里可以进行教学后的自我评价,还可以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出现的新奇的思维方式保留记录。这些日积月累的第一手材料,是教师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

二、教学反思什么

1. 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 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在今后的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 教学创新。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 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 “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1)关于目标的反思:本课目标是什么?本课的目标是否全面?本课的目标是否突出重点?上课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目标。

(2)关于学生的反思:学生是否会学物理?是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否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开展学习活动?

(3)关于教师的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与学生互动?教师是否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4)关于教学过程的反思:课堂中是否有良好情感过程?课堂中是否有良好认知过程?教师是否关注了因材施教?

6. 学生们的普遍错例。在新课改下,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习。鉴于当今提倡的教育思想,所以在这种看似并不复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允许的。学生出现错误,特别是普遍存在的典型错误时,为师者不是忙于纠错,而是要去思考与总结错例发生的根本原因,去积极地思考与制定再教时如何消除错例发生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反思的基本途径

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更新其固守的经验和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有:

1. 记教学日记。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之后,对自己教学得失可以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教学参与者看,可以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反思,如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概念、原理等)是否采用了相应的方法,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适合性,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失,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教学进行的步骤看,可以反思教学的导入,教学各环节的衔接;从教学内容看,可以反思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性,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等。

2. 说课。说课就是对备课的口头说明,但它不同于备课。说课讲备课的过程及其理由,而备课主要是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说课在教学反思方面具体体现在:教师在备完课乃至讲完课之后,对自己处理教材内容的方式与理由作出说明,讲出这些过程,就是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这种策略的说明,也正是教师对自己处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事实上,说课总是讲给同行听的,同行听后要提出建议与评比,这是一个很好且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并能形成反思群体,共同提高。

3. 听课与评课。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教师讲课时并不总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学上的得失,但若课后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特别是与同行、专家教师一起,边看边评,则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学中的长短。

4. 征求学生意见。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5. 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不论检查什么内容,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学生学习中的得失表现,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倾向,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6. 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任何事件的发展总有一个由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冲破经验的束缚便不代表不需要积累成功的经验。一个教师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能说没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也不能说没有教材教法的研究,更不能没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一个教材反复的教,一块黑板不停地写,谁没有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谁没有发现“新大陆”的时候?谁没有精雕细刻的得意之作?谁没有激情澎湃的创新灵感?但是这些别人无法领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若不及时总结和积累,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终归会“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即便来年再上这一课,不一定能教出当初的水平,不见得能达到当时的境界,久而久之,激情不再来,灵感不复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勤于积累,善于思考,把当时的感受及时的记下来,并从理论依据上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从实施环节上做进一步的补充修正,就能达到一种新的层次,教学艺术才能长青。教师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也就是学会教学的过程。

四、教学反思的启示

良好教学需要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又是与其反思性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只有当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为具有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的教师时,他才可能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才可能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

12.“数字经纶”的思考与实践 篇十二

我校在推进首都名校建设过程中, 特别是在朝阳教委的全力支持下, 得以坚持数字化学校建设, 构建了现代学校的信息化办学平台。按照我们事先的设计, “数字经纶”建设一方面要力求满足信息时代对教育发展的企求和人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对信息的索求;另一方面要借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办学方式, 创设出与传统方式并行的数字校园师生自主学习模式, 超时空、零距离地无限拓展学习空间, 全力提高师生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充分引领学校的全面建设和创新发展, 更好地为师生的全面共同发展提供最具特色的服务, 与时俱进地保持示范学校一流的办学水平。

我校充分利用“数字经纶”平台的信息与网络优势, 先后实施了三期工程, 构建起了为教育教学充分服务的超时空网络通讯和管理服务平台, 实现了学校办公及教学的现代化, 不仅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而且创新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工作项目。目前, 陈经纶中学的数字网络平台能够跨越陈经纶教育集团的五个校区, 自动集成陈经纶中学的有效教学资源, 覆盖并支撑现代校园方方面面的办公与学习, 已经成为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渠道和师生学习的重要支撑平台, 并且是学校必不可少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经过数字校园潜移默化的反复培训, 我们的师生能够完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我校围绕“丰富师生的学习方式和拓展师生的学习空间”的建设主题, 着手建设个性化的数字学习系统, 大力促进了陈经纶中学教学特色, 即“追求教与学的民主性, 学科之间的和谐性, 课程设置的多元性, 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这不仅落实了学校提出的“减负提质”和“常态优质”的工作要求, 开创了陈经纶中学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局面, 而且这种新局面展现在“数字经纶”里, 就成为了系统的数字化学校建设工程。

首先, 我校千方百计为师生们的学习生活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陈经纶中学的师生可以充分体验数字化环境下的工作、学习和活动, 系统平台上具备网络教学、研学探究、教学互动、虚拟翻书、信息展示、媒体发布等功能, 数字化大厅还可开展网上的影视授课、网络教学和社团活动。作为校园的媒体前沿, 发展学生能力、展现校园风采、贴近大师、研讨时事的校园电视台和数字影院, 包括适合现代师生使用的图书和适合网络阅读的数字图书馆, 为新课程环境下师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了广阔的体验空间。

其次, 我校为师生在校园中的反思提升创设了新的工具。学校通过数字化教学方式的创新, 丰富了师生的学习方式。比如i Teach课堂互动教学平台, 丰富了教学资源, 方便了资源传递, 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完整记录成果, 有利于教师即时诊断、分析、评估学习效果, 促进师生互动, 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调节和学习反思。再如以网络和i Pad终端组成的听评课系统是对传统听评课的重大改革, 推送信息、全面点评、过程反思、分享讨论, 使听评课教师也能进行有效对话, 共同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再加上电子书包和教师掌上备课系统大大方便了教师备课、统计, 学生解题、答疑等, 促进师生互动、家校互动, 更是对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补充和创新。

此外, 我们以课程和课堂为中心, 为师生的个性发展建立了新的系统。个性化学习系统包括以校长办学思想为主线的数字博物馆, 这里集中了学校的文化资源、优质教师的教学资源、优秀学生的学习资源、精品课堂资源、国际课程资源、科学课程资源、人文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生成了陈经纶中学的网络课程, 并通过“学习—提升—积累”的方式, 将学习成果反复进行循环转化, 久而久之也就建立了崭新的个性化学习系统。我们还在系统中让各具特色的模块满足不同的教与学需求, 如新功能的自习室, 教与学互动的媒体发布, OES国际课程将遗忘曲线 (FC) 、学习管理平台 (LMS) 及语言知识点库 (LO) 完美结合的高效个性化学习平台, 具备监督学习、补充课堂、课后自学及学习数据库的汇报功能, 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掌握、评估学生学习情况,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

经纶数字博物馆

上一篇:初一英语作文我的姐姐下一篇:银行部门监测分析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