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2024-09-02

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精选10篇)

1.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篇一

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政策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是出口竞争力下滑,内销市场得到重要性提高,行业高低端生存状态不同等方面。以及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现状,纺织服装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但入世以来面临进口国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政治背景之下的挑战,纺织品服装面临了一些问题。本文为改变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措施。即我们可以从在打破各种贸易壁垒中提升本国贸易竞争力,壮大企业规模走集团化战略,重视研发和纺织企业技术水平、技术设备的提高升级,开拓国际新市场不忘国内高档品需求市场,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我所用等方面着手来解决或者缓解这些问题。

【关键词】纺织品行业 出口 发展 外贸 入世

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

1、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下滑

政策环境已不利于纺织品的出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内外生产成本对比;产能过剩;化纤替代产品增加;订单将继续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这些都威胁着纺织品行业的出口竞争力。

2、内销市场的重要性提高

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将继续加大对纺织品的需求;国内高等级纺织品出口仍有竞争力。从国内销售情况来看,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开始提升,对纺织产品的数量、品种、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出口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成为后期企业需要重点开拓的市场,国内市场将是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内需持续稳定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潜力巨大,而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了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本国纺织产业来满足。

3.行业高低端生存状态不同

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棉花原料成本在低端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更大,因而在国内棉花成本价格相对于国外的劣势愈来愈明显的情况下,低端企业竞争力减弱将是必然的趋势。在棉花价格的大涨大跌行情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大量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许多企业停工或半停工,江浙一带的小型织布企业中已有大约1/3的企业”放假“,还有约1/5的小厂商已经开始卖机器,一些情况稍好的企业则在”咬牙硬撑“,这部分企业之所以不敢轻易停工,主要是因为停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招到工人,货源和销售渠道都会受到影响。(1)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现状

我国纺织品服装以其经久不衰的比较优势,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产品,并从1994年以来处于固际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纺织品服装连年贸易顺差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的平衡以及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入世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就业具有巨大的贡献,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仍为日本、香港、美国和欧盟,但总体来说对这些国家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目前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I/6左右。入世以来,国内外环境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尤其为纺织品服装外贸飞速发展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我国纺织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幅增长。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多年来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不过仍有下降的趋势。

纺织品服装外贸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平衡国际收支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起到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由于纺织品服装配额于2005年全部放开,许多国外中小企业将加快在我国的投资和合作,虽然可能面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再次被设限的不确定因素,但国外企业看好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纺织产业多年来一直在从高成本向低成本地区流动,我国成为纺织产业转移最大承接地。在世界纺织资源重新组合过程中,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资金的进入,将带动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升级换代,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科技含量,并以面料、设计、生产三方面互相促进发展,为扩大进出口规模创造更多的机遇,也不断推动我国纺织工业走向国际化(2)

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入国际市场不但面临着来自进口国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来自进口国政治、经济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相对于美国和日本说,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工人工资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较高。虽然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纺织品服装具有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但是他们国家控制着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高档产品的出口。其次,由于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利用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免关税、无配额和原产地政策等,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国低成本的优势。跨国零售巨头纷纷在我国设立采购中心,在我国进行直接采购,取消中间环节,大大缩短了贸易链,外贸公司中问商的角色受到打压,给外贸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国际上针对我纺织品服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演愈烈。纺织品服装是各国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目前针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技术壁垒以欧盟的最多且影响最大。为了提高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许多美国纺织公司采取了如下的策略:一是进行了购并、转产,多元化重组;二是把资产集中在最有盈利的市场并使产品多样化;三是通过资本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四是与成衣制造商、零售商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五是使用快速反应体系和其他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全球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3)

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1.在打破各种贸易壁垒中提升本国贸易竞争力

注重研发绿色环保型产品和绿色生产,突破绿色壁垒。针对欧盟、日本、美国等已对纺织品和服装实施的环境标志制度,其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使我国纺织生产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削弱了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非关税壁垒存在的必然性,想消除别国对我国实施的各种非关税措施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改变观念,要去主动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加强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技术进步,重视提高品牌附加值,逐步改变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低附加值的状况,并运用国际营销网络,树立我国纺织品服装品牌,以降低遭遇非关税壁垒的可能性。

2.壮大企业规模走集团化战略

我国纺织工业存在老国有企业多、企业生产规模偏小、投资分散、专业化程 度低的状况,要使之参与更加广泛的国际竞争,必须对组织形态和企业规模进行改革,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引导企业出口,形成行业自律机制,避免无序竞争,减少贸易摩擦。

3.重视研发和纺织企业技术水平、技术设备的提高升级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大型企业构建研发中心,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着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开拓国际新市场不忘国内高档品需求市场

开辟国内市场和国际新市场是从减少贸易摩擦和市场集中度的角度考虑的。

5.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我所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关贸总协定(GATT)在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国际贸易关系的新发展而创立的一种崭新制度。作为WTO法律体系的核心制度之一,它是成员方解决政府间贸易争端的强制性、排他性的合法渠道,并且是一种基于法律规则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培养熟悉WTO规则的法律人才,积极应诉不合理的贸易制裁,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权益。政府加强对纺织品服装企业人员相关贸易条款的教育,让我国企业不仅做到对外出口产品,还要学会应对各种贸易摩擦。(4)

6.借鉴SAS000标准切实保护我国劳工权益,并在世贸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制定以保护我国纺织产业为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以期提高纺织行业竞争力,同时提

(5)高我国国民整体福利。

参考文献:

(1)全球纺织网,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2011-08-31

(2)张莹,美国和日本对我国纺织品非关税贸易政策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李红丽,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4)湛蓝,中国纺织行业的贸易摩擦及竞争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杨帆,新型非关税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篇二

关键词:服务贸易,政策,选择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参与国际分工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全球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加快服务贸易发展,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国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务贸易急需更好的政策环境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未来几年服务贸易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目标是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力争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提高。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1.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政策选择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把发展服务业上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为发展服务贸易创造了基础条件。

2.世界经济结构形成以服务经济为高端,以发展服务贸易为重点,以服务业加快转移重组为特点的新形势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制造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过程,全球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长,国际投资更加倾向于服务业等因素,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以服务外包和承接服务外包为重点,将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稳定快速增长。

3.我国近几年服务贸易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最好时机

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1216.5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位于全球的第七位和第五位,其中出口超过意大利,进口超过法国和意大利。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为3.7%和4.2%。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各国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加快发展,出口增速正在赶超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

(二)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还占据着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5%以上,其中美、英、德三国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30%左右。很多发达国家制定了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建立了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立法机构、主管部门、中介机构有机协调。发达国家利用其服务贸易水平领先的优势,通过各种多双边谈判要求世界各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的国际规则,成为WTO新一轮谈判以及区域性经济合作谈判的主要议题。在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越来越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服务贸易也处于世界服务贸易的高端,创造了较高的价值和附加值,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2.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日趋激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服务贸易整体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所改善。尤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这些发展中国家承接服务外包与离岸服务贸易的能力迅速提高,使服务贸易的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和调整,成为当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一个新特点。

在服务贸易全球自由化的大趋势和全新的开放环境下,我国服务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仍比较落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着层次低、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不足、服务贸易部门结构不平衡、市场和地区发展过于集中、统计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亟待完善等问题。这与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水平,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都有较大差距,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我国各方面的要素资源,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结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做法,分享发达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经验,把发展服务贸易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并实施推动其加快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和产业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一)研究制定更高水平的全国和地方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过充分研究和讨论,2006年我国出台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对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起到重要推动和引导作用。为了满足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迫切要求,需要尽早研究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提出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保障。

我国必须以世界眼光和全球战略思维研究和制定规划,根据近几年服务贸易规模速度显著扩大的实际,确定快于“十一五”期间发展的目标。建议到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7000-8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使服务贸易出口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同时,应提出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方向和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与此同时,组织各地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研究制订本地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服务贸易发展目标,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服务贸易能力,服务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先于全国和各地综合规划,力争在国家和地方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将服务贸易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工作任务。

(二)研究制定更加优化的发展服务贸易指导目录

目前的国家产业发展目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货物贸易上,应该根据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抓紧细化、完善服务贸易发展指导目录,明确行业发展重点及支持方向。要根据服务贸易所具有的特殊性,针对其离岸贸易的可贸易、跨度大、领域广、以创意和高技能、高知识的特点,分门别类地调整和完善服务贸易相关的产业政策,认真清理限制服务贸易产业分工、业务外包和承接服务外包等影响发展的不合理规定,逐步形成有利于发展服务贸易的产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千百十”工程的基础上,具有发展基础和经验的地方,要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制订并细化本地区发展服务贸易的指导目录,突出本地特色,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使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几个象印度班加罗尔那样的服务贸易基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在“腾笼换鸟”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中,应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重要战略。通过服务贸易产业指导,促进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提高我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运输、旅游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水平,促进出口继续扩大。提高计算机信息服务、通信、保险、金融、文化创意、专有权使用费、特许费、咨询、广告等新兴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服务贸易达到进出口平衡,改变我国长期处于服务贸易逆差的局面。

(三)研究制定更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顺应世界范围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推动服务贸易多层次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就必须使服务贸易领域形成更加开放的格局。修改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基础上扩大服务业特别是服务贸易利用外资规模。吸引包括新建、并购、风险投资在内的多种服务业跨国投资,扩大在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和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的规模,带动我国服务水平整体提高,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业务量明显增加,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开拓能力大幅提升。提高已经建立的国际服务外包基地规模和水平,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向我国大规模转移服务外包业务。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注重提高层次和水平,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拓展,充分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

要加快实施服务贸易“走出去”战略,推动以商业存在模式为主的服务贸易发展。为发展开放型、走出去的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环境,研究采取具体措施,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和服务贸易出口服务。一是积极发展境外服务贸易集群或合作区。鼓励发展贸易采购分销、物流航运、研发设计、远洋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咨询、人力资源、留学居住、休闲旅游等境外服务,形成几个境外中资服务企业集群或服务贸易合作区。二是有序促进自然人移动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密切跟踪国际市场需求动态,鼓励中医药、中餐、汉语教育、文化、体育、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企业和专业人才“走出去”提供服务,扩大医护人员、律师、教师、厨师、农技、建筑、制造、空乘、海运、医护、农林牧渔等领域人员外派规模。三是加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贸易在国外提供服务的能力。顺应科技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稳步扩大信息产业、教育、生物、环保、计算机、电信、金融保险、法律、现代流通、旅游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出口。增设境外经营网点和分支机构,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以及营销网络,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四是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设立机构。以优势服务业和大型企业为依托,鼓励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和机构到境外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管理、电子信息、旅游、教育、文化传媒和中介服务。五是国家各部门应尽快形成支持保障服务,提供各方面帮助。纳入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并尽快简化出入境手续。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国内有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为我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服务贸易竞争提供金融支持,对软件、流程外包等服务贸易等出口开辟进出境通关“绿色通道”。

(四)研究制定更为有力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政策

着眼于全面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就要认真研究制定促进和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政策,象当年支持货物加工贸易一样支持服务贸易。

1.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应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和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借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采取适用于服务贸易的税收鼓励政策。按照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支持服务贸易企业进行服务产品的研发,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按有关政策规定享受所得税抵扣优惠。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展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所得税、营业税政策试点的基础上,应尽快扩大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咨询、技术推广、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鼓励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在服务贸易领域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试点,促进自然人移动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出口,对吸收就业多、不占用资源和无污染排放的服务贸易企业,应按照其吸收就业人员数量和创造服务贸易的贡献给予补贴或所得税优惠。对国家鼓励发展的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内的投资项目,在规定范围内,进口自用设备及其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实行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土地政策

根据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城市规划和调控土地规划计划时,应对发展服务贸易留有充分的空间,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服务贸易发展用地,特别是保障国家级服务贸易承接基地的用地。各地区制订城市总体规划也要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需要,中心城市应逐步实行土地上的产业替代,迁出或关闭市区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贸易。

3.加大金融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改进对符合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的服务贸易企业的金融服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服务贸易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修订和完善有关股票、债券发行的基本规则以及信息披露制度,要充分考虑服务贸易企业的特点。符合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该优先得到支持和批准。各类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服务贸易给予货物贸易同等便利,改进服务贸易企业外汇管理,保证合理用汇。抓紧建立中小服务贸易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地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要给予服务贸易鼓励类企业重点资助或贷款贴息补助。加大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在业务范围内应积极开展涉及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贷款业务。保险公司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为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提供保险支持。简化服务贸易对外支付手续,鼓励服务贸易企业境外投资。

4.加大财政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在继续安排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基础上,根据财政状况及服务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整合服务领域的财政扶持资金,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服务业发展。加大对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和产业基地的资金投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要加大对规划内重点服务业项目的投入,同等情况下优先支持服务业项目。有关部门应利用现有渠道继续加大对服务贸易出口的资金支持。鼓励国外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发展服务贸易的投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地方政府也要根据需要安排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有条件的地方要扩大资金规模,支持服务业发展。

5.加大对服务贸易领域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鼓励服务贸易企业实施服务品牌带动战略,培育发展知名服务贸易品牌,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和市场认知程度的,应将其纳入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等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大力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抓好服务贸易、现代服务业发展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建立一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对服务贸易领域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及相关的技术改造应提供贷款贴息支持,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应提供研发资助。在政府采购中,应优先支持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软件等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范围。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交易活动,符合规定的应享受创业投资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服务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

三、抓紧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化统计体系

科学有效地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为国家制定服务贸易政策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加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贸易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服务贸易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政府统计、行业统计、企业统计和社会抽样调查互为补充的服务贸易统计调查体系,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建设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系统、发布权威统计数据和深入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分析,为国家制定服务贸易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二)建设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系统

建设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系统,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工作。要通过开展服务贸易进出口运行状况的分析,掌握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开展分行业的国内外服务贸易状况分析,引导服务贸易结构及时调整和优化升级;进行企业发展和运行态势,及时调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确定新的政策选择;对于双边服务贸易和多边服务贸易的统计分析,把握服务贸易国别(地区)市场发展的重点。建立全口径、多层次的、实时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其价值不在于数据堆积,而在于数据库的分析产品的生产。目前,商务部已经不定期发布服务贸易进出口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和国别(地区)市场分析报告等,对推动服务贸易起了很大作用,随着国内外服务贸易统计信息的收集、展示、预警、分析与发布构建基础性平台的建立,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服务贸易信息资源必将得以较好地开发与利用,为国家制定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国际交流与谈判提供数据支持。

(三)加快推进服务贸易政策透明化

建立更为完善和迅捷的服务贸易信息服务体系,使服务贸易政策透明化,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条件。建设和提高服务贸易指南网站的水平,为国内服务贸易出口企业和海外进口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特别是适时公开、公布和解读服务贸易政策。应建立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驻外使领馆为主体的境内外服务贸易支持网络和服务支持体系,为中外服务贸易企业的交流合作提供信息服务和必要的政策支持。这些网络支持和服务支持体系,要向所有服务行业、企业和自然人公开,使在世界各地的服务贸易经营者,都能获取最新的和准确的政策信息。

(四)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服务贸易标准化体系

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必须抓紧研究制定符合国际标准和惯例的服务贸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和透明度。制定服务贸易标准,重在引导我国的加工贸易形成先进的经营方式、先进适用技术、管理理念和经验,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境外在服务贸易中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形成服务贸易出口企业开展国际安全认证、质量认证、环保认证等标准。同时,鼓励企业从国际上获得更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资格,为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

(五)大力培养服务贸易人才

3.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篇三

a)800*600能照顾到所有网友的电脑,但相当是张“小报”,

b)1024*768渐成主流。1024*768能比800*600多出一栏的信息。

c)正文页采用自适应设计,能在正文页做更多相关内容。首页也可以尝试自适应的设计。自适应设计的核心是要留出宽度伸缩自如的栏。

d)在1024*76模式下,页面的长度不易超过10屏。

e)随着电脑升级换代,分辨率提高,电脑屏幕能够提供的面积越来越大,这是一种难得的资源,要充分利用。“小报”改“大报”要增加一倍的纸张成本,网站改“宽版”,不增加任何成本。

2.字体字号

a)目录页用小字号,为的是放更多的标题。

b)正文页用大字号。为的是让读者读得舒坦。

c)慎用不容易看清楚的楷体。楷体的作用等于图片,主要起美化版面的作用。

d)多用对搜索引擎友好的标粗,来表示重点。

3.颜色

a)同一个页面的颜色不要超过4种。眼花缭乱,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b)颜色对比不要反差太大。网页版面不是美术作品,要避免形式对内容的喧宾夺主。

c)文字+底色能够起到很好的突出作用,在视觉变化上相当于图片的作用。

4.静态化

a)访问量大的页都应该静态化,以便减少服务器压力,增强网站稳定性。访问不到的网页是最差的网页。

b)动态化和静态化在一个页面中结合使用,能同时得到轻负荷和即时交互性的好处。

c)哪些页面的哪些地方需要静态化要在一开始就考虑,访问量大了之后,再高考虑,就迟了,由动态化转为静态化,会有很多历史问题。

5.分栏

a)首页选4栏?还是3栏?

b)正文页多用2栏,

c)“纵向逻辑”是指将相近的内容从上至下排列,而不是从左向右排列。如果读者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他会从上至下,逐行阅读。这样可充分力利用首屏,让首页增多从上至下阅读的可能。

d)避免一栏太强,一栏太弱。通过图片、套红等手段进行调控。平均使用读者主意力。使读者不敢放过左中右任何一栏。

6.图片

a)一图胜千言。十分必要时才用。因为图片的编辑成本和带宽成本都比较文字高很多。

b)在目录页的图,小点,再小点,多用特写;小分辨率,能看就行。在正文页的图,保证清晰,美观。正文页有的是版面。

c)正文页在5屏之内,尽量不要分页。让读者一次读完。

7.导航条与网站地图

a)导航条是网站的门牌号码,不能随意更改。否则,读者会迷路,找不到他原来看的内容。

b)导航条上的分类名的前后次序要兼顾重点和读者阅读逻辑,即归类摆放。

c)导航条最多三行。最好二行。太多行显重。

d)导航的更多,就是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的摘要版可以放在网站底部,成为底部导航。网站的底部导航,很有必要。其好处是:一、可放多行;二、可形成网站底部的阅读重点。将读者从首屏带到最后一屏,期间会增加很多点击。

e)主导航和频道导航:主导航每页都有,频道导航只在本频道页面出现。

8.首页更新成本

a)首页设计不能只考虑美观、协调,要考虑24小时更新一遍之要求。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一定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首页更新成本。

b)交叉自动同步更新的设计,可有效降低各种首页更新成本,给读者内容丰富即时的感觉。

c)更新即时的首页是网站的资源,因为是资源,更多的标题会拥上这个首页。如此,正循环,这个首页也就火了。更新不即时的首页是网站的鸡肋,会越来越寂寞,最终会被荒废。

4.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篇四

摘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制定的因素包括:义务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对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执政党执政理念和政府价值取向的转变;国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政策;影响因素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概念。但它受到政府重视,并上升到政策层面,则是近年来的事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是在本世纪初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形势下,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旨在缩小义务教育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同一区域校际差距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的总称。

一、政策背景

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毛入学率达到88.6%,小学升学率达到94.9%①。21世纪的头五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战略要点是巩固和扩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坚持把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使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虽然当时尚未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但伴随着“三农”问题的突出,农村教育开始得到大力重视。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教育的区域差距也引起国家注意,《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教育支持力度,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协调发展。

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的新阶段。然而,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校际差距依然存在,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义务教育政策的重心开始转变。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内容

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第一个全面阐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政府文件。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教育部再次印发专门文件——《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2][1]

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提出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均衡发展的内涵就是要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让广大适龄儿童接受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要重视硬件建设,缩小硬件差距,也要重视软件提高,即完善学校制度、改善师资配置、推进素质教育。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重点

1.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首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政策规定国家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特别对改善农村教师状况提出了许多办法,如核定教师编制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加大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建立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积极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等。

其次,要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央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切实帮助这些地区解决现实问题。省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职责,合理安排各项资金。要完善义务教育对口支援制度,鼓励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建立稳定的帮扶机制。

此外,要加大对特殊群体适龄儿童的关注力度。切实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迁入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特殊教育,不断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2.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各地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积极稳妥推进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适度。要加强区域内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并要根据城镇化趋势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

3.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长远保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必须建立保障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县级行政区域内要率先实现均衡,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努力推进区域与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要建立教育资源向困

难地区、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促进区域内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

其次,要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督导制度。国家和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研究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定期对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督导评估,督促纠正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

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1.义务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所向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大规模“普九”任务在2005年基本完成,随后国家实行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标志着义务教育完成了巩固普及成果的阶段,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而现实中,义务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大、同一区域校际差距大的问题十分严重,到了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时刻。以下截取2005年分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注: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年)

2.执政党执政理念与政府价值取向的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党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政府也从单纯重视发展经济向提供公共服务与发展经济并重转变。义务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基础的公共事业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只有均

衡发展义务教育,提供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教育,才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要求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因而社会对义务教育公平最为关注。在基本实现“普九”与义务教育免费后,“上好学”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社会要求最强烈的民生问题,国家只有努力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4.国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公平正义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教育公平更为受到重视,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世界各国对教育均衡化的关注主要放在对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的特别扶持上, 要满足所有人最基本的学习需要, 包括享有同等的入学机会, 同等的受教育条件, 同等的发展可能等等。近年来, 大多数国家在教育改革中提出多样化概念,它更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天赋、个人条件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以此来谋求教育的均衡发展。

5.学者们一以继之的关注与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它是关于教育平等、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讨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便开始关注教育均衡化问题。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同一区域内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及校际间发展的不均衡。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通过制定政策调整和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提供本地区公民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结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因此,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最低层次是要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中间层次是要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最高层次是要人人达到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近期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从区域内(重点在县域内)减少校际差距起步,进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差距;从长远看,理清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其实不难,难的是能够选取合适的对策措施。

注释:

①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指标及简析

参考文献:

[1] 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教发[2001]33号

[2]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7〕14号.[7][6][5][4][3]

5.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政策的演变 篇五

政策的演变

摘要:在世界各国贸易的发展史中,中国独特的国情,短暂的对外贸易发展历史,以及如今中国对外贸易世界地位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从建国、改革开放到加入WTO至今,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也反映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以了解真正适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政策,使之在国际竞争中更具竞争力,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关键词:中国 对外贸易 政策演变 影响

正文:以几次大的转折点为依据,笔者将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分成了四个阶段:

一、极端的进口替代阶段(1979年以前)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处于一种辅助的从属地位。对外贸易只是国内生产的简单延伸,只能被动地跟着生产走。

在国家的统一干预下,对外贸易的管理不是价值管理而是外汇实物计划调控;对外贸易的动机不是追求贸易的比较利益,而是实现互通有无和追求创汇的最大化。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外贸易战略必定是极端的进口替代战略。

建国初期,我国的部门偏向是一种极端的“进口替代”型部门偏向(即在对进口实施较高保护的同时对出口几乎没有鼓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统治贸易”政策,这种政策是通过高度的集中计划体制来实现的:①统一计划管理。由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统制对外贸易计划,包括商品流转计划、财务计划、运输计划、包装计基本建设计划、劳动工资计划和教育计划等。并按行政层次下达、强行。②外贸专营。对私营外贸企业进行所有制改造,最终使国营外贸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国营外贸企业分为专业外贸总公司(设在北京)业外贸公司(设在各省、市、自治区)两个层次。

2、较高的进口限制:进口限制政策这一时期我国的进口限制政策主要体现在较高的关税壁垒水平上。1950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税税则规定的算术平均关税达到52.9%,其中农产品税高达92.3%,工业品税为47.7%。非关税壁垒没有被采用,主要是因为在计划体制下这些措施根本就不需要。在这种极端的进口替代型部门偏向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是计划的产物,因此不可能主动发挥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这一时期我国的进口受到调剂余缺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制约,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借以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进口战略的总体思想是:凡是国内有生产,并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得到满足的,应坚持不进口;凡是国内有条件生产,暂时需要进口的,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国内发展生产,生产发展起来后应逐步减少进口,把有限的外汇用在最急需的方面,使我们的进口商品的结构更加合理。

绝对成本理论这种观点说明了国际贸易中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带给一个国家发展的益处,但是倘若一个国家在各种产品生产商都没有优势的话,就很难在国际贸易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这样的指导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没有很好的表现。

在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我国在这一时期同样处于最初级的地位。该时期我国从总体上推行的是片面重工业化的战略,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这不仅造成了消费品的生产落后于社会需要,许多商品供不应求,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而且导致了传统出口产业迟迟得不到发展,对外贸易也不能反映中国的比较优势。

从表3一1我们可以看到,在1965年的时候,中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不是反映中国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并不是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这类产品上,而是由于当时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偏向发展重工业,使得劳动相对密集的轻纺产品国内自己都不能满足,没有能力再出口。如前所述,由于出口结构的低下,出口产品主要为农副产品和简单农副产品加工品,因此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不可能有较大的发挥。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是对资源依赖较大的一种生产,且农产品换汇率低,如果不尽可能多地附加劳动价值,单纯以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换取足量外汇,则国内资源必定会遭到较大损耗。

二、温和的进口替代阶段(1980年一1991年)

改革开放以后,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贸易亦第一次被放到了较高的战略地位。

贸易的自由化是贸易发展的关键。而贸易的自由化是以自由性的贸易体制为

基础,因此对外贸易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

这一时期我国的部门偏向开始从极端的进口替代向政府干预较强的“中性”转变(即既有较高的进口保护又有较高的出口鼓励),具体体现在2个方面:

1.对外贸易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口限制手段和水平的提高、以及出口鼓励措施的多样化。一方面,中央对整个对外贸易的计划控制有所减弱。以进出口计划商品的逐步减少为例,在出口商品计划中,到1988年,受指令性计划控制的第一类商品下降到21种,受指导性计划管理的第二类商品下降到91种。另一方面,在计划控制逐步削减和取消的同时,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也相应展开。1991年,国务院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出口补贴、在适当增加外贸企业外汇留成的基础上,让各类外贸企业自负盈亏;同时改变地区差别的外汇留成办法,实行按不同大类商品全国统一的外贸留成比例,以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

2、为了避免国际市场对本国产品的迅速冲击和继续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成长,国家在削弱计划控制的同时,又运用商业手段加强了对进口的限制。为了鼓励贸易,国家在较高的进口限制之外,又采取了“抵消性”的鼓励出口政策作为激励。从对出口的较高鼓励方面而言,该时期的中国使用了一系列包括贸易补贴、外汇留存、出口退税,以及用于出口的进口关税减免等措施。贸易补贴和外汇留存都是在国内价格改革还没有到位、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脱节的情况下为弥补外贸企业的亏损而采取的鼓励出口的手段。除了外贸补贴和外汇留存以外,为了鼓励出口,我国政府还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给予出口企业退还国内征收的间接税以及用于出口的进口投入品免关税、进口资本品减关税的优惠待遇。

这种贸易自由化的形式主要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反映,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在产品的生产商不需要有绝对优势,只要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在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从贸易中获取利益,但贸易利益实现的条件是完全的自由贸易”。此时期中国就参与进了国际贸易,开放了市场,并着重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发挥出了自己的比较优势。下图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

三、边际出口导向阶段(1992年~2001年)

上一阶段我国外贸体制的初步开放促进了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追求静

态的贸易利益成为可能。随着国家对贸易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加入WTO步伐的日渐加快,人们对市场开放的要求也在提高,对外贸易体改革也就有了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对动态贸易利益的追求也开始成为可能。

1992年以后,我国的计划控制已基本取消。国家在自营进出口业务方面已比较放松,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一部分国有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私营企业经营自己产品的进出口.进口限制政策。从1992年起,中国的进口体制开始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关税和非关税水平都开始明显下降。关税和非关税的变化请看

下图:

这一时期国家对出口贸易的认识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出口不再以创造更多外汇为其首要目的,而逐渐转向了促使国内比较优势的转变上。促使国内比较优势的转变需要培养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其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自由贸易所带来的竞争效应、乘数效应、学习效应来推动。

这一时期国家寻求突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桎枑,在资本密集型等产业上加足马力,为了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不惜以市场换技术。虽然此时我国对贸易重要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也采取了贸易促进国内产业动态升级的相关措施,但毕竟外贸政策的调整己越来越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而对动态贸易利益的追求短期内又不可能见到效果,因此国内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加工贸易的投入品基本上来自进口,出口对国内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大,乘数效应很小。而且由于加工贸易中漏洞不少,一定程度上易诱使贿赂、贪污和走私等腐败犯罪行为。为了加强管理,国家出台了许多措施对加工贸易和关税减免加强管理,这又导致管理成本提高。所以这一时期的贸易政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4、出口导向阶段(2002年至今)

该时期的贸易战略在继承上一阶段贸易战略总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

降低了政府干预。这一时期各项政策的颁布虽然从总体上看基本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但外贸战略总体思想的片面化仍导致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时期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关税措施方面,我国的关税税率在持续降低。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2002年1月起,总关税水平降至15.3%,3000多个税目的税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由18.1%降低到16.8%;工业品平均税率由n.4%降低到10.3%。从2005年1月起,我国又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降至9.9%,涉及降税的共900多个税目。2002年,我国的进口配额许可证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种类从26种减少到12种,2003年又进一步减少到8种,取消了摩托车及其关键件、照相机及其机身、手表、汽车起重机及其底盘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取消部分税号汽车及其关键件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继续鼓励扩大出口的政策。为了抵消加入WTO后贸易壁垒的降低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国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久出台了一系列。以出口退税政策为例,2002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面由2001年的62%增加到100%(即全部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退税总金额达1259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加17.1%。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出口导向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出口增长方式粗放;出口商品核心竞争力不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增加了中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风险;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对外贸易发展的高外需和高外资依赖性;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等。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出口导向贸易发展战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出口导向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面临调整要求。

加入WTO后就必须完全的自由贸易,我国正在转型阶段,发展过程中因为“中国制造”的低价和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遭遇了很多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我们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两种政策的互相结合。

参考文献:

6.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篇六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系统的波及程度到底多大?特别是如何应对以及政策措施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如何?目前, 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正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由于问题涉及面广且经济体系结构复杂, 构筑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系统模型, 并结合不同的汇率、利率机制, 深入探讨应对金融危机所采用的公共支出政策产生的综合效果, 为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现阶段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前沿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相统合的经济系统模型——可计算性一般均衡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模型, 主要从产业和宏观层面分析应对金融危机的公共支出政策对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1 金融CGE模型的结构框架及模型数据

结合本文的研究需要, 构建了一个动态的中国金融CGE模型。本模型以Devarajan et al. (1997) 开发的静态CGE模型为出发点, 把生产行业概括为16个行业江崎等 (2002) 、Hertel (1997) 的模型结构。模型包括6个模块:生产模块、贸易模块、国民收入分配模块、居民消费模块、要素供求及其均衡模块和递推动态模块。

关于金融CGE模型的数据编制②, 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及本文构建金融CGE模型实证分析的需要, 根据模型的基本结构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与资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资料, 构建并编制一个反映中国经济的金融社会核算矩阵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SAM) , 这个金融SAM包括16个生产部门、两种劳动力类型 (技术型和非技术型) 。同时, 实物SAM被扩展成包含金融资产和交易, 具体包括7类资产:货币、银行存款和国外资产等。

2 模型的模拟分析

2.1 情景方案设计

首先设计的是基准情景 (Business As Usual, BAU) 方案, 基准情景的仿真结果用于提供对照情景的参照系。随后评价公共支出政策对实物部门和金融部门影响, 为此本文设计6种动态变动的模拟情景 (S1~S3a) 以及作为参照系的比较基准情景 (S0) 。具体如下所示:

S0 基准值。

S1 增加10%公共消费;假定汇率、利率完全浮动。

S2 增加10%公共投资;假定汇率、利率完全浮动。假定公共投资对TFP没有影响。

S3 增加10%公共投资;假定汇率、利率完全浮动。假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投资部分对TFP有影响。

S1a 增加10%公共消费;假定汇率完全浮动, 利率固定。

S2a 增加10%公共投资;假定汇率完全浮动, 利率固定。假定公共投资对TFP没有影响。

S3a 增加10%公共投资;假定汇率完全浮动, 利率固定。假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投资部分对TFP有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资本市场自由流动。

2.2 模拟结果分析

本文基于一个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相统合的动态CGE模型, 定量公共支出政策对中国经济系统的影响。

(模拟情景S1—S3) 分析汇率、利率完全自由浮动下的影响结果 (如表1所示) 。

资料来源:CGE模型的计算结果

模拟情景 (S1) 表示增加10%公共消费支出所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果。财政赤字增加, 而新增的财政赤字部分通过商业银行借款进行融资, 因此政府在商业银行的负债第一年增加7.6%, 最后一年增加24.4%;较高的政府借款会减少私人部门的资金供给, 导致国内利率第一年上升13.3%, 最后一年上升13.4%;同时增加公共消费支出显著地提高国内价格, 在第一年上升1%, 最后一年上升4.8%;人民币名义汇率上升, 导致实际币值升值;同时较高的利率水平导致企业利息支付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并引发企业股票的回报率下降。在实物部门中, 增加10%公共消费支出对总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国内利率上升提高资金的借入成本, 从而减少投资需求, 在第一年下降1.7%, 最后一年下降2.4%。由于实际汇率上升, 从而出口下降、进口上升, 影响经常项目账户。可见, 增加公共消费支出政策产生的正效果会部分被私人投资减少和净出口下降所抵消;实际GDP上升, 但是GDP的增长率下降。另外, 由于居民收入上升, 居民消费和储蓄增加。

模拟情景 (S2) 表示增加10%公共投资所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果, 与模拟情景 (S1) 相似的是:财政赤字上升, 国内利率上升;同时国内价格由于需求增加而上升;实际汇率上升, 利润下降、企业股票的回报率降低。国内利率上升提高国内资金的借入成本, 而人民币汇率升值减少国外贷款的借入成本;但由于最终的平均借入成本上升, 导致私人投资下降, 并且下降的幅度大于模拟情景 (S1) 。而公共投资的增加会部分抵消私人投资的下降, 因此总投资额的下降率减缓, 在第一年下降率为1.6%, 最后一年下降率为0.6%。区别于公共消费, 公共投资提高经济的供给能力。公共投资增加不仅会提高经济系统的资本存量, 还会对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模拟情景 (S3) 假定政府将公共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对道路、电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最初的两年里, 增加10%公共投资所引发的经济效果与模拟情景 (S2) 中的效果相似, 较高的政府借款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提高资金借入成本, 私人投资需求下降。公共投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第三年产生效果, 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实际GDP增长, 使总供给增加, 导致国内价格和汇率相对下降;同时总产出增加还提高了居民收入和储蓄。由于银行存款等金融资产的增加使居民财富提高, 部分抵消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利率上升的幅度减小, 实际私人投资在最后一年的下降率为2.4%。

以上情景 (S1~S3) 是假定国内汇率、利率自由浮动下, 模拟公共支出政策对中国经济系统的影响。下面3个情景 (S1a~S3a) 将模拟在信贷配额下,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果 (如表2、3所示) 。在这3个情景 (S1a~S3a) 中, 假定国内利率固定, 并且中央银行设定最高信贷额度。如果信贷需求超过最高信贷额度, 个人投资所需将按信贷配额实施。

资料来源:CGE模型的计算结果

在信贷配额约束下, 扩张性的公共支出政策将直接影响私人投资。模拟情景 (S1a) 表示增加10%公共消费支出所引发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果。增加公共消费支出明显影响政府预算, 财政赤字增加, 而新增的财政赤字将部分通过商业银行借款进行融资, 因此政府在商业银行的负债 (如表3所示) 第一年增加7.4%, 最后一年增加23.4%;并直接减少私人部门的信贷供给, 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以及总投资的下降。

增加公共消费支出引发国内价格水平上升, 在最后一年提高5.7%;并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 但升值的幅度小于第一个模拟情景 (S1) 。通货膨胀降低了国内借款的实际成本, 并提高了企业利润, 引发企业股票的回报率提高。同时, 实际利率下降, 促使居民将手中的有价证券从银行存款形式向股票形式或国外债券形式的金融资产转换。实际的私人投资下降, 在第一年下降5.2%, 最后一年下降2.3%。可见, 增加公共消费支出政策产生的正效果大部分被投资减少所抵消;实际GDP上升, 但是GDP的增长率下降。同时, 由于居民收入上升, 居民消费和储蓄增加。由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 导致出口下降, 但由于投资减少而最终导致进口下降, 从而使经常项目账户状况好于模拟情景 (S1) 。

资料来源:CGE模型的计算结果

模拟情景 (S2a) 考察了增加10%公共投资所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果, 与模拟情景 (S1a) 相似的是:公共支出政策导致了“挤出效应”。在模拟情景 (S2a) 中, 增加公共投资直接“挤出”私人投资。由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下降, 促使居民进一步将手中的有价证券从银行存款形式向国外债券形式的金融资产转换, 实际的私人投资与第4个模拟情景 (S1a) 相比较下降得更快。由此导致实际GDP下降0.1%, 居民收入增长率下降, 从而居民消费和储蓄增长率也出现下降。

资料来源:CGE模型的计算结果

模拟情景 (S3a) :公共投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在第三年产生效果。从第三年开始, 生产率的提高改变了居民收入增长率下降的趋势, 而收入增加使居民消费和储蓄也出现上升。居民财富的增加部分抵消了金融资产向国外转移所引发的不利影响。因此, 私人投资下降的幅度减小。实际GDP从第一年开始一直下降, 但从第三年开始增加。增加公共消费和投资政策对产业部门产出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如表4所示。其中, 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关系到要素收入的变化, 而要素收入又受到不同经济政策所导致的部门产出和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在第一个模拟情景 (S1) 中, 由于增加公共消费支出, 导致公共服务部门的扩张, 而其他大多数产业部门遭受损失。其中遭受损失最大的部门是与投资相关的产业, 如建筑业;另外, 人民币汇率上升还抑制了出口导向型产业, 如纺织、服装产业等。功能性收入的分配情况根据部门产出的变化而变化, 正规部门的劳动力工资收入在第一年增加1.4%, 但最后一年下降到1%。

依照5类居民组收入情况看, 其中第5组 (最富裕阶层) 以及正规部门人员收益最大, 第2组居民收入在第一年增加, 而在最后一年下降。第3组和第4组的居民收入因为政府转移支付下降的影响而出现明显下降。消费根据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第5组居民在消费和福利上增加幅度最大。模拟情景 (S2) 中, 出口导向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而与投资相关的产业部门产出下降。在非农产业部门要素收入增加, 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收入出现下降。依照不同居民组收入情况看, 5类居民组实际收入在第一年都出现增长, 但是前3组居民在最后一年出现下降, 第4组居民全期收入增加, 而第5组居民收益最大。在第3个模拟情景 (S3) 中, 由于生产率提高导致所有产业产出扩大, 所有居民组的收入增加。5组居民的收益状况与S2相似, 第5组 (最富裕阶层) 居民的收益最大。在最后3个模拟情景 (S1a~S3a) 中, 部门产出的状况与利率自由浮动条件下的前3个模拟情景 (S1~S3) 不同的是:与投资相关的产业部门收缩, 但出口导向型产业由于实际汇率下降而受益。

3 结束语及政策含义

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 中国如何应对以及政策措施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如何?本文构建了一个可计算性一般均衡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模型, 结合不同的利率机制, 深入探讨应对金融危机所采用的公共支出政策产生的综合效果。主要从公共支出政策对中间品及相关产品价格、产量、宏观经济指标、金融指标及居民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研究发现: 从比较动态的模拟 (S1~S3a) 结果看: (1) 在实物部门中, 增加公共消费支出, 导致公共服务部门的扩张, 而其他大多数产业部门遭受损失, 其中遭受损失最大的部门是与投资相关的产业, 如建筑和房地产业;这种情况与政府对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建设等公共服务性政策的逐步落实导致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步入调整的情形类似。 (2) 增加公共消费支出对总需求产生不同影响:利率上升提高资金的借入成本, 国内投资需求下降;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 导致出口下降;因此, 增加公共消费支出政策产生的正效果会部分被私人投资减少和净出口下降所抵消;这种情况与中国目前经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一致。同时模拟结果还显示, 最终实际GDP上升, 但是GDP的上升幅度减弱并且长期增长率下降。结合当前经济实际运行情况, 这一结果暗示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政策支撑中国经济2009年初可能走出谷底, 但如果目前经济模式不转变, 那么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速度将更多依赖于外部经济的状况。 (3) 区别于公共消费支出政策, 公共投资政策提高经济体的供给能力:公共投资增加能提高经济体的资本存量, 而且对生产率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导致总供给增加, 国内价格和汇率相对下降;同时总产出增加还提高了居民收入和储蓄, 增加私人消费支出, 导致部门扩张。这一结果暗示, 通过以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为中心公共投资政策能有效地缩短经济调整期, 促进经济复苏。根据目前经济结构, 政策实施的第一年效果开始显现, 并在未来持续放大积累效果。从不同利率政策的模拟结果看: (1) 在利率自由浮动条件下 (模拟情景S1~S3) , 模拟公共支出政策的结果表明:要素收入相对增加, 但收入分配趋于恶化。这是因为根据目前的经济结构, 金融自由化不利于农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结果暗示着在当前经济结构背景下, 金融自由化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 (2) 利率固定条件下 (模拟情景S1a~S3a) , 模拟公共支出政策的结果表明:与投资相关的产业部门收缩, 但出口导向型产业由于实际汇率下降而受益。这一结果暗示目前国内的利率、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摘要:金融危机可以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渠道传导到中国。由于当前国内利率没有市场化, 因此利率和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在中国有所放宽金融和资本账户下, 金融危机传导到我国经济的路径更趋多元化。基于这样的前提,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将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分析框架、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中外学者的密切关注。本文基于一个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相统合的可计算性一般均衡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模型, 从比较动态的角度定量分析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应对危机的公共支出政策对中间品、相关产品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指标、金融指标及居民收入的影响, 并提出模拟结果的相关政策含义, 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外部冲击,金融自由化,CGE模型,TFP,模拟分析

参考文献

[1].樊明太, 郑玉欲.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经济影响一般均衡分析[J].世界经济, 2000, (4)

[2].李猛.不同汇率机制下石油价格波动的金融可计算性一般均衡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4)

[3].翟凡, 李善同, 冯珊.中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递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 (2)

[4].江崎光男, 伊藤正一, 王飞.中国の地域开发と地域间劳动移动マクロ地域CGEモデルによる计量分析.国际开发研究フォラム, 2002, (22)

[5].H.钱纳里、S.鲁滨逊.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7

[6].Armington, P., 1969, A theory of demand for prod-ucts distinguished by place of production.IMF Staff Papers 16 (March)

[7].Dervis, K., De Melo, J.and Robinson, S., 1982,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A New Approach.OxfordPress, Ch.2, 3, 4:26~190

[8].Naastepad, C.W.M., 2002, Trade-offs in Stabi-lization, Economic Modeling.19:221~244

[9].Gunning, J.W and Keyser, M.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For Policy Analysi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7

7.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篇七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文献综述

自从经济学之父AdamSmith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绝对优势理论问世[3],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古典经济学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DavidRicardo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4],完善了之前的绝对优势理论。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Heckscher和Oglin则将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引起国际贸易的理论引入国际贸易理论[5],跳出了古典贸易理论一直以技术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思想框架。当代经济学家又从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国际贸易的成因,这一理论主要贡献者有PaulKrugman等[6]。纵观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可以发现一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从古典经济理论以技术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优势理论,还是Heckscher和Oglin则将资源禀赋的不同作为贸易基础的禀赋理论,到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PaulKrugman的那篇以生产规模和市场不同为基础的《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皆是如此。而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基础,价格是由供求两方面决定的。尽管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流,但从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思想理论也在发展着。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瑞典经济学家Linder以收入的变动作为贸易基础的贸易模型。林德的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提高会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从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罗尔夫韦特按特征的不同对需求进行分类,并用案例研究分析得来的实证的证据加以说明。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收入、偏好、消费者心理等等。传统的研究主要体现以这种微观因素的不同来解释需求,进而解释国际贸易。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从我国总需求出发,探讨其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

2、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概况

2.1国内需求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等等,都促使了我国的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从宏观的角度看,一国的年度总消费额,即国内生产总值,加上进口额,减去出口额,则可以表示一国总的消费额。假设用消费的概念表示国内的需求水平,则可以得出如图1中的宏观的国内需求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1993~1994年的.需求有下降外,1990~我国国内需求是一个持续稳定增长的状态:从需求水平来说,1990年是0.38154,20是2.46774,增长非常迅速。此处不考虑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2.2国际贸易状况

2.2.1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

新中国国际贸易的较快发展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大跃进。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国际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纵然面临新的挑战,但我国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然逐步提高。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情况:199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总额更是增长迅速,从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0.11544亿美元,到达到1.15455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实质性增长。

2.2.2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贸易比例

从整个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看,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在整体经济实力上升的基础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大。从上个世纪末到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逐年上升。

3、计量分析[7]

3.1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如前所述,本文将从宏观的需求出发探讨一国需求如何影响其国际贸易格局。此处,我们用消费代换需求,即消费者和政府在自身条件满足情况下,需求多少即消费多少。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一是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二是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从数量上解释了我国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则是从比例上揭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即宏观国内需求分别解释进出口货物的增长和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分别从数量和比例上实证。模型如下:Y1i=α0+α1Xi+μi(1)Y2i=β0+β1Xi+μi(2)我们分别用Y1、Y2表示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用Xi表示国内宏观消费水平,即宏观需求,μi表示随机干扰项,i表示相应年份。

3.2数据说明

本文所用到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其中国内需求,由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口总额、货物出口总额三个数据组成;进出口货物总额,由进口货物总额和出口货物总额组成。另外,由于原数据单位不一,本文转化为美元为基本单位。3.3模型估计本文采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若采用简单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对模型拟合,会出现D.W.值过小,可能导致序列相关,故本文采用广义差分法,将AR(p)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原模型中,以消除序列相关;然后再进行OLS估计。所以模型将变为:Y1i=α0+α1Xi+α2AR(1)+……αnAR(n)+μi(1)Y2i=β0+β1Xi+β2AR(1)+β3AR(2)+……+βnAR(n)+μi(2)通过消除序列相关后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模型的计量方程:Y1=-0.6163+0.9323Xi+0.8452AR(1)+μi(3)(-1.973)(7.825)(7.027)R2=0.9852DW=2.0041Y2=0.0087+0.2518Xi+1.1AR(1)-0.4838AR(2)+μi(4)(0.249)(9.428)(3.291)(-1.985)R2=0.9852DW=2.1956其中,每个方程估计参数下括号中的数字为估计量的t值。总的来说,两个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可决系数R2分别为0.9852,0.9852,并且每个解释变量的t值较大,说明统计上显著。估计结果说明模型整体上模型拟合的较好。D.W.值也分别为2.0041、2.1956,而两模型的D.W.检验较大临界值du分别为1.36、1.37,D.W.值都处在du和4-du之间,故序列相关已消除。

4、结语

8.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篇八

①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是一项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帐款的安全。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②赊销的交易模式:出口商寄出发票和货运单的同时,货物也会一并发出,相信进口商会在一个合理的信用期后支付货款。这种交易模式,显示了出口商对进口商的完全信任,在没有任何付款保证的前提下,就已经发出了货物。采用信用保险,出口商可以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身上,大大降低出口商收不到货物的风险。

8、解释银行保函的概念。银行保函的种类有哪些?

概念:通常作为卖方(出口商)行为的担保结付货款,对合同总金额的一部分作为担保,是担保人(保证人)和受益人之间的一种独立合同。

种类:见索即付保函、附有条件保函。

我国出口企业选择贸易支付方式的现状和原因

国新办1月10日发布会称,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我国已逐渐成为一个出口大国。

面对更大的国际市场,在各方面势必要比国内市场复杂许多。出口企业需要考虑进口国的政治政策、风俗习惯、经济要素等等。经过多次洽谈,双方达成贸易合同,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如何支付货款。国际间的贸易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一般贸易额较大、双方难以经常直接见面、出口地与进口地相隔较远,导致出口商担心发出货物难以收回货款,而进口商也担心付出货款而收到的商品不符合要求。因而,进出口双方都需要一个合理的支付方式!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受到进出口商的关注,支付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出口商是否能顺利、及时全额收回货款。而贸易是双方的事,出口商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略进口商,特别是在如今的买方市场。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应站在双方共同的利益上,适应当前国际贸易结算的潮流,共同承担风险,方能促成进出口商的共赢。随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不断研究、深入,支付方式不断推陈出新,种类多样,适合不同的需求。

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

汇付是指汇款人主动将货款交给银行,委托其使用某种结算工具,通过其在国外的分支行或代理行,将款项付给国外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包括电汇(T/T)、票汇(D/D)、信汇(M/T)三类。

托收是指由债权人(出口商)开立汇票,委托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行或代理行,向国外债务人(进口商)收取货款或劳务价值的一种结算方式。包括跟单托收和光票托收两种方式。跟单托收根据交单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付款交单(D/P远期,D/P即期),承兑交单(D/A)。其中汇付和托收都属于商业信用。

信用证(L/C)是开证行根据买方(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信用证的出现代替了商业信用支付汇款和托收,它是一种银行信用,相对而言安全性更高,因而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出口企业广

泛的欢迎。另外还出现了银行保函、贸易卡等新兴的贸易支付方式。

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信用证还是主要的国际货款结算方式。企业惧怕贸易风险,不敢采用灵活的国际贸易结算方,比较重视货款是否能够安全收回。因为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的书面文件,属于银行信用,开证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而且信用证是一种自足文件,一旦开立即独立于贸易合同。出口商只要满足“单证一致,单单一致”便能从开证行获得货款,这样便大大减小了出口商的风险。因而很多出口企业认为信用证是除预付货款外最有利的,能够保证其收汇,降低资金的风险。

然而,没有一种支付方式是完美的,信用证也不例外,否则支付方式的发展到信用证也可以停止了。经历过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交易应该都清楚,信用证结算过程繁杂,效率低,时间长,费用高,对于信用证所列的各个款项要有非常清楚的明白,即使是非常小的条目也不能忽略,对于进出口企业的信用证审核员要求很高,而且信用证也不是一种无风险的支付方式。“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原则在保证出口人只要提供合乎要求的单据就能顺利得到货款,进口人也能利用单据做小动作,他们可能会和开证行串通,开除迷惑性的“软条款”,日后很容易由于单证不符而遭遇议付的困难。另外还可能出现货物与单据条款不符、欺诈、进口商和开证行无理拒付或无力支付等问题。

那我国的大多数出口企业为什么要选择信用证的支付方式呢?通过一些资料的说明,以及我自己的设想,我简单地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①、相较于海洋文明的大河文明,中国人与生俱来缺少一种冒险精神,过

度依赖信用证的安全可靠,有一点墨守成规,不敢尝试突破、创新。一些企业甚至规定了只做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交易;

②、我国的国际间贸易发展起步远远晚于西方国家,交易方式、经营理念

等均存在落后现象。当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始流行,信用证在我国却依然备受出口企业的欢迎;

③、信用证在我国贸易发展初期中,确实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利于

出口企业的安全收汇,因而出口企业形成了思维定势,一时间难以接受其它的结算方式;

④、信用证支付方式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收汇率还是较高的,而能否及时

安全收回货款是出口企业最关心的事,所以出口企业愿意采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

⑤、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相对处于劣势,资金的安全性是出口企业

首要考虑的因素;

⑥、我国的大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对新的结算方式了解太少,专业结算人员

不足,跟不上国际贸易脚步。

参考文献

[1] 任晓燕,任晓鸿.(2007).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商场现代化.515.19-20

[2] 于晓虹.(2008).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结算方式现状分析.上海商学院学报.9.64-67

9.贸易均衡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 篇九

(一) 财政均衡政策的界定

现代财政均衡政策一般定义为保证各级政府有较均衡或者均等的财政能力以提供全国范围内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广义上的财政均衡政策, 包括各级政府间事权的划分、财权的划分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以谋求各级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责任相匹配。但是单纯的权责划分并不能保证实现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均衡, 受各地区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历史继承等因素的影响, 财权的均衡并不等于实际财力的均衡。由此, 经常存在纵向不均衡 (上下级政府间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匹配) 和横向不均衡 (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 的现象。从狭义上来说, 财政均衡政策是在既定的各级政府职能与收入和支出划分的基础上, 通过均衡性税收分配或政府间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 等手段来调节纵向和横向财政不均衡的制度。

本文所讲的粮食生产财政均衡政策, 既包括了上述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纵向均衡和横向均衡, 同时, 也包括了通过粮食生产均衡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 达到粮食安全中数量安全、品质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层次目标的均衡。

(二) 制度均衡与财政政策均衡的辨析

对于制度均衡的认识, 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制度的数量均衡观, 另一种是制度的行为均衡观。数量均衡观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的分析范式来分析制度均衡。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作为商品, 就存在着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制度均衡就是指在影响人们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因素一定的情况下, 制度供给适应制度需求。与之相对应, 张曙光 (1992) 认为制度均衡是一种行为均衡, 就是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 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张旭坤 (1993) 也指出制度均衡不是数量均衡而是行为均衡, 意味着任何两种现存的具体制度之间都不存互斥关系, 而是处于相互适应协调的状态, 同时还是适合各群体意愿的状态。除上述观点之外, 还有的学者从制度演化的角度考察制度均衡, 认为制度均衡本质上是结构的均衡, 是制度结构从不均衡到均衡, 从均衡到不均衡, 再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综合以上观点, 我们认为制度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制度均衡, 是不同利益集团在反复博弈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即不存在制度冲突或者制度真空, 并且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 均衡的制度结构与制度效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财政政策属于正式制度的范畴, 财政政策的均衡在本质上和制度均衡是一致的, 都是出于协调不同集团利益的考虑, 促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财政政策均衡的手段主要是转移支付和均衡性税收分配, 其目的是要做到各级政府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事权、财权、财力、支出责任的匹配。

二、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财政政策失衡的表现

(一) 粮食风险基金与纵向失衡

纵向失衡是指中央政府和主产区政府之间事权与财力的划分不相适应。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粮食经济的专项基金。我国的粮食风险基金由各级包干筹集, 地方粮食风险基金由中央补助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构成, 二者的比例是1∶1.5, 并按1∶1的比例筹集缺口, 地方财政还担负着粮食老财务挂账本金, 新增粮食财务挂账本息的消化任务, 如此一来, 主产区省份产粮越多, 财政负担越重, 造成“穷省补贴富省”。这种单一的补贴资金来源, 造成两方面的消极后果, 一方面, 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另一方面, 粮食安全作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受惠公众分散在全国范围内, 理应由中央政府承担主要的供给责任, 补贴资金应由中央政府全部承担或承担绝大部分。

(二) 粮食安全的区域外部性与横向失衡

粮食,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产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处在社会生产的上游环节, 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条的变化。粮食在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 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国家经济主权、政治主权的独立。粮食安全具有公共消费的性质, 属于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我们把粮食主产区省份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 对其他省份产生的利益外溢现象, 称为粮食安全的区域外部性。粮食安全区域外部性的存在, 不利于调动和保护主产区省份及粮农的生产积极性, 不利于主销区省份树立危机意识, 构建自身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 不利于省际间关于粮食生产和流通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总之, 粮食安全的区域外部性产生了不同粮食产能省份的横向不均衡, 粮食主产区政府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承担了主要责任, 其他地区尤其是主销区享受了主产区的外溢利益。

(三) 现行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与粮食安全多层目标失衡

现行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主要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的实施中, 除补贴标准过低、范围较小, 补贴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外, 在补贴目标上比较单一, 单纯注重粮食产量, 忽视粮食品质与粮食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农业生态问题。我国粮食生产中科技贡献率远远低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 (地区) , 粮食生产利用资源的效率较低, 气候资源利用率为发达国家的50%~70%, 农田光能利用率为世界农作物高产国家的60%。我国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56%, 世界先进水平为180%;我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30%, 世界先进水平为70%~80%;我国自然水利用率为10%, 而日本为30%, 以色列为85%;全国有2/3的农田为中低产田。此外, 化肥、农药等使用量过大但利用率低, 浪费资源的同时, 造成大面积土地的板结, 耕性变坏, 并且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安全, 而且应该包括品质安全和生态安全, 三个层次目标应该以数量安全为基础, 协调发展。现阶段对于品质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忽视导致粮食安全多层次目标的失衡。

三、构建粮食生产均衡财政政策的几点设想

(一) 改革粮食风险基金, 减轻主产区政府财政压力

应对粮食风险基金总额包干进行调整。粮食风险基金改革的原则应该是对主销区与主产区、老库存区与新库存区区别对待;将补贴重点由储存环节转向销售环节, 积极处理高价位库存粮食, 加快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改现行的中央与地方1∶1.5比例筹集资金, 缺口按1∶1比例弥补为由中央财政完全负担主产区省份的粮食风险基金, 其他地区也应加大中央的出资比例。

(二) 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明确省际间支出责任

美国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认为, 基于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财政政策应致力于财政均衡。并指出财政均衡应建立在更基本的、被一般所接受的横向均衡原则之上, 以使每一个处于平等地位的人都得到“平等的财政对待”。建立粮食安全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可以采取粮食消费税的办法, 在粮食的购买环节统一征税, 税收收入归属中央后, 根据主产区省份的粮食产量扣除自身消费量后的规模确定转移支付数额。

(三) 完善粮食补贴体系, 促进粮食安全多层次目标协调发展

财政补贴体现国家的政策意图, 起到行为导向的作用。对粮食生产的补贴, 要按照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品质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层次要求, 设计补贴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数额,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引进先进生产要素, 扩大良种补贴的范围和品种, 提高粮食品质。建立应用性技术的推广补贴办法, 引导粮农使用生物农药等有利于农业生态的生产资料, 实施科学的“测土施肥”, 对因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而造成的减产给予生态补贴。土壤肥力下降比较严重的, 给予其休耕补贴等。

摘要:粮食生产事关一国的粮食安全, 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主权独立。稳定粮食生产, 提高粮农收入, 对于确保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改革粮食风险基金, 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粮食补贴体系, 促进粮食安全多层次目标协调发展。

关键词:财政均衡,制度均衡,粮食补贴

参考文献

[1]张馨.公共财政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岳锋, 王智慧, 周国新.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J].2005 (6) .

[4]宋智勇.论制度结构和制度均衡[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3 (4) .

10.贸易术语选择与出口风险规避 篇十

摘要:贸易术语选择关系到贸易风险的规避。出口企业要正确认识贸易中存在着诸如货物损失、经济政策变动、价格变化及收汇等风险,并针对各种风险,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尽可能地防范风险,减少贸易损失。

关键词:出口风险;贸易术语;规避

一、货物损失的风险及规避

出口货物要经历生产、存储、运输、报关等过程,最终到达目的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货物损失的风险。货物损失的风险既有自然灾害带来的,也有人为原因带来的意外损失的风险。有这样一个案例:我国某公司按C.I.F.条件向中东某国出口一批货物,根据合同投保了一切险。货物在海上航行过程中遭受暴风雨的袭击而使货物受潮受损。这里的货物受潮受损就是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货物损失的风险。

《INCOTERMS 2000》对各种术语的解释中都提到“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的转移,按笔者的理解,该“风险”指的就是货物损失的风险。如FOB、CIF及CFR术语买卖双方的风险转移的界限都是货物越过船舷。在采用这三种贸易术语时,卖方都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货物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货物越过船舷前发生的货物的损失,责任由卖方承担。在上面的案例中,货物受潮受损的发生是在货物在海洋运输过程中,也就是在越过船舷以后,发生了因受潮带来的货物损失。按C.I.F.术语的解释,此责任不由卖方承担。在实际业务中,如果货物受潮受损是在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内,则可由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如果假设案例中卖方签订合同时采用的DEQ贸易术语,那么货物在海上航行中的货物损失的风险的责任方就是卖方。对于这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绝大多数卖方都有一定的预计。如何通过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来避免这种风险?很简单,清楚地了解每种贸易术语风险转移的界限。一旦选定了某种术语,作为出口企业如果认为自己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而且由风险引起的货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则可以投保相应的保险。如果日后真的发生损失则可找保险公司索赔。如上面的假设,贸易中采用了DEQ术语,卖方如果觉得货物在航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比如那段航程路途较远、途经的国家政局不稳定、气候变化较大等等,他可投保相应的保险以规避货物损失的风险。

对于货物损失的风险,虽然采用不同的贸易术语卖方承担的风险不同,但只要是可以预见的、在保险公司投保范围内的,出口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投保来避免损失。因此在选择贸易术语时,笔者认为出口企业不一定要货物损失风险相对较小的E及C组术语,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分清在不同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到何时为止的货物损失的风险。必要时投保相应的保险,并在商品价格中适当加上相应增加的金额。

二、经济政策变动的风险及规避

国际贸易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国家,因此给出口企业带来影响的经济政策就包含两个方面:国内经济政策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内及其他国家的出口退税率、关税政策、国家贸易保护政策、汇率政策等等的调整和变化都会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例如,出口企业采用DDP术语成交其必须负责进口清关,而一旦进口国调整了进口货物的清关报关的相关政策规定,出口企业一旦对新政策不熟悉就可能耽搁货物的到货时间,甚至可能造成无法顺利完成贸易合同的履行及安全收汇。

出口企业规避政策变动的风险重点在于随时关注及熟悉国内、国际相关政策,能较准确正确地预见政策变动的趋势。要做到这点,尤其是要熟悉其他国家的政策,对一个出口企业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贸易术语的选择时,出口企业一方面尽可能避免选择自己承担的政策变动风险过大的术语(这也是大多数出口企业不愿选择DDP贸易术语的原因)。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该清楚在选定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的责任中哪些是受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同时这些责任也是存在潜在的风险较大的责任。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对这些责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可以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例如在大多数贸易术语下出口企业必须负责出口清关,出口企业必须对本国的国家管制制度如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有很熟悉的了解及预测。因为国家管制的具体措施如果发生改变(如原来不需要申请许可证的商品变为了需要申请许可证的商品)会直接会影响到出口清关得程序、速度及费用。而出口企业一般不会选择DDP贸易术语,因为要出口企业要负责进口清关,对方国家的清关的具体政策及政策的变动出口企业不好把握。

但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术语,经济政策变动的风险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出口企业都必须做到尽可能熟悉相关的国内和国际经济贸易政策。商场如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三、商品价格变化的风险及规避

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变动直接影响到出口企业的利润的增加或减少。出口企业签订贸易合同之后,商品需要经历的从备货到最后交货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价格,最终会关系到订单能否达到预期利润。这些因素也可以说是在既定的出口价格下,影响出口企业品成本的因素(出口费用可以理解为出口成本的一部分,而成本越低利润也就越高)。出口企业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等。因此商品的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流通费用、外汇折算汇率的变动等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的成本。例如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直接影响到收汇时的实际折算的人民币总额的减少,带来了出口企业品价格的实际下降,减少了出口企业的利润。

对于此类风险,最好的办法是准确预测及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采取“硬币”结算„„这些出口企业可以采用的规避价格变化风险的普遍做法没有涉及到价格术语的选择,在这里不再赘述。而贸易术语是出口价格的组成部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来规避价格变化的风险。如在国际油价变化比较厉害的时候,出口运费的变化也随之剧烈。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正确估算运费,或不想承受高油价时的高运费,出口企业可以选择不含运费的价格术语(如EXW,FOB),把运费变动的风险转移给买方。因此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对于出口企业觉得自己不好把握某些影响出口企业品价格的因素时,可以简化计算价格的步骤,剔出一些不好掌握的变化因素,把相关的风险转移给对方。而自己只需把可以预见的成本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四、出口收汇风险及规避

在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中,笔者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收汇风险。是否能安全收汇可以说是决定整笔业务成败的关键。随着当今世界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如何规避收汇风险也更加成为出口企业洽谈及签订合同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与规避收汇风险有密切联系。前面谈到,贸易术语总的变化趋势是E组→F组→C组→D组,卖方的义务负担和货物损失的风险逐渐减轻。但收汇风险的变化趋势则基本上是相反的,即按E组→F组→C组→D组,卖方的收汇风险逐渐增大。以EXW术语为例,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收汇方法一般有发货前付款和发货后付款。对于发货前付款,对出口企业来说一般较稳妥的做法是买方支付预付款。但这属于商业信用,而且目前很少有进口商爽快地提前支付所有货款付款,最多发货前付清所有款项。而如发生一些意外变化如市场价格有变动,客人则可能对付款大打折扣,虽然这时货物尚未转移给买方却极可能出现货按客户的要求做出来了而买家却不要货的情况。对于发货后付款则风险更大,即使采用L/C这样普遍认为相对较安全的属于银行信用的收汇方式,则同样存在收汇风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收汇风险更大。因为当货物在工厂(仓库)交给进口商后,出口企业已经没有什么物品及单证是客人必须要的。如果客人信誉不好的话就可能通过指示开证行恶意挑剔单据的不符点以拒付货款。虽说对出口企业来说采用EXW术语,在13种贸易术语中其承担的责任和货物损失的风险最少,但选择了这个术语却使卖方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最早,也使其承担收汇风险最多。这也是出口企业为什么一般不选择EXW贸易术语的主要原因。采取FOB时也存在类似的收汇风险,此时由买方负责安排运输,他可以联系自己比较满意和熟悉的船公司来运输。买方满意的船公司当然可能是客人觉得船公司服务比较到位、航行较快和船期较准确的船公司。但买方也有可能选择其熟悉的,容易给其提供通融的船公司。因此虽然即使采取L/C结汇,提单正本交银行,买方不付款就不可能取得提单提货。但一些不讲信誉的船公司可能允许进口商不用提单正本而仅凭其他相关证件或担保文件提货。这时出口企业的物权凭证――提单,但其重要性已大大降低,银行全套单据则也就成为了可要可无的单据。整套单据招拒付的风险也就更大。这也是采用FOB术语出口企业常常遇到的风险。可以看出,越早把货物交给对方出口企业承担的收汇风险也就越大。

收汇风险无论如何都是存在的,但出口企业可尽量选择收汇风险小的贸易术语,也就是应该尽可能把自己控制物权的时间延长。从规避收汇风险的角度来看,在《INCOTERMS 2000》中的四组贸易术语中出口企业应该尽可能选择C和D组术语。

总之,出口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术语可以尽可能地规避贸易风险。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书店员工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描写秋季的美景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