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2024-06-28

《教育新理念》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教育新理念》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篇一

有人说:读书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在课余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同时袁先生提出的“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也让我颇多受益。书中举了个鲜活的例子:一位教初三数学的教师向全班学生提出——教室的体积有多大?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把它们综合起来(先利用身上的尺量出教室的长宽高再计算)解决一个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同学却一筹莫展。这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与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例子。福尔摩斯的各种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为零,却能够无所不通、料事如神,这靠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能调动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能及时补充。从这里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看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读文学作品,听语文课我是乐在其中,而听其他学科的教研课我就不得已而为之了。因为我一直认为既然自己是语文专任教师,教好我的语文课足已。事实上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而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不求胜任二三门课程的教学,但有必要熟悉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能够在学科间相互沟通。

袁振国教授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笔通俗而优美,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我觉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胧胧仿佛感受到的地方,经他或以事例说明或引经据典般地娓娓道来,不觉大受启发。对于文中倡导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认识。

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教育新理念》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篇二

教育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早已为人类所认识。1945年11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在伦敦讨论通过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这个组织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本组织法之各签约国政府兹代表其人民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须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1]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思想更加凸显出其重要的价值。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教授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认为在这“现代世界冲突演进的最后阶段”,“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2]其观点在世界范围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他又出版专著和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并针对一些误解做出解释,指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3]要在多文明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教育作为对人类思想意识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活动,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如今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国家教育体系是在民族国家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性是其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如何在保障国家教育体系民族性的同时,通过建立和加强国际性来赋予其全球化的时代特征,这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样一个历史使命是否可能?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首先,教育通过促进个人发展而最终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属性,以及人的发展的内在普遍联系,都决定了建立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早就对人的发展作出了超越个体、民族和国家的辩证解释,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在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在这里,个人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与世界历史已经辩证地统一起来,因而“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5]如今,人类社会的共同性透过“全球性”(globality)的形成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正如吉尔斯(Barry K.Gills)和汤普森(William R.Thompson)所说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毫无疑问正在见证着一股指向形成一种‘世界意识’的推动力,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推动着人类走向与他人在身体上和交往上更多的亲近……这不是臆见(paradox),而是在全球性条件下的真实存在”。[6]吉尔斯和汤普森从两个方面证明全球性的确凿存在,一是系谱学和基因科学已经证实我们在物种上的统一性和以“种族”(races)或“民族”(nations)来划分人类的可疑性;二是我们完整、共同和独一无二的居所实际上不存在隔阂,所有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隔阂都是人为造成的。就教育和人的发展而论,更是不存在什么天然的隔阂,个人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等提出的“文化-历史理论”,也早就证明了人的发展的内在普遍联系。这种普遍的联系,构成了人类教育国际性和全球性的基础。

其次,全球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已经形成了推动人们共同建构教育国际性和全球性的历史动力。全球化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运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它正逐步改变着民族主义时代的世界以民族矛盾为基本动力、以民族国家为基本运作单位的运作模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全球公民社会正日益走向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核心。我们已经看到,“如今,全球共治(global governance)已成为必需,它在地区、国家乃至城市层面确定着规治(governance)的条件……在全球化时代,管理(government),在其传统意义上,正在被我们所称之为‘规治’的东西所取代。这意味着政府是在‘操控’(steer)而不是命令社会,市场被允许在资源配置中承担所有任务”。[7]与此同时,“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不再以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为标志,而是被赋予了调动起来参与社会过程的公民集合体的意义,这种公民集合体与主流的经济权力和政府权力相提并论”。[8]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这种变化要求民间社会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进而推动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这两方面与建构和谐世界的要求又是相一致的。“既然和谐世界要求民众的参与和治理,那么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就是理中之义”。[9]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广泛地认识到教育在培养人参与人类共同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教育在促进个人和谐发展之外,其普遍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国际性和全球性正日益作为与民族性同样重要甚至超越民族性的教育基本属性而表现于各国教育之中。

第三,不同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互影响,以及教育跨国比较研究的不断发展,都已经说明了教育发展的国际性和全球性。维柯在其名著《新科学》中写道:“起源于互不相识的各民族之间的移植的观念,必有一个共同的真理基础。”[10]不同民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互影响早在19世纪初期就已经突出地表现出来,1817年比较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及其此后的迅速发展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社会的教育存在着超越国界的共同性。正是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存在着共同的真理基础,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才成为可能。伴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教育这种跨越国界的相互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如今,以UNESCO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国际组织不断建立起来,并且在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日益显著地发挥着作用。与 此同时,除了像 WTO 这样的世界经济论坛以外, 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世界论坛也不断兴起。这 一切都彰显着当今人类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 我们已经看到,全球化已使我们的教育在全球范围 内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方法上都出现了趋同的发展 趋势。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成为我们学校课程体 系的主体部分,更是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已经在相 当程度上表现出全球共同性。如果说朱利安创立 比较教育学主要还是基于教育的国际性的话,那 么,各种关于人类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和UNESCO 等一系列跨国机构的建立及其对全球教育发展的 干预能力,则已经昭示全球性继民族性和国际性 之后在人类社会的教育领域逐步形成。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共同建构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使其与教育的民族性并列乃至超越民族性,这一历史任务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和必然的。当今人类建立和谐世界的历史使命,也要求我们通过建构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来达成一种和谐教育。

人类的差异恐惧症(heterophobia)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使得和谐世界的理念显得如此脆弱和不确定。惟有通过和谐教育,在人心中建立和巩固一种尊重差异和人类共生的(symbiotic)价值,从根本上消除霸权主义的存在基础,和谐世界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其开始阶段就与西方普世主义的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普世主义的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发展,传统普世主义中的霸权情结如今已再难通行于世。中国人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是当代全球化理想的最好表达。那么,这种新普世主义的乌托邦何以成为可能?正如汤林森(John Tomlinson)所言,“在全球现代性(global modernity)的不确定性中,没有什么东西为普世主义的团结(cosmopolitan solidarity)提供保障,但其可能性至少产生于某些现代文化的强大资源:指向自我实现生活方式的驱动力和全世界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经验的联合使得我们面前的世界日益开放,所有这些本身就‘展 现’出一种扩展了的相互关联”。汤林森认为全球 化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关联性”(complex connec- tivity),他通过这一概念把全球化归诸“迅速发展 并且不断增密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网络,这 个网络标志着我们的现代生活”。[11] 然而,在这样一 个普遍关联的世界里,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和谐 世界与和谐教育的价值因此也显得尤为重要。在 这里,我们不仅要如汤林森所说的那样,在现代文 化资源中寻求支撑这种普遍关联的力量,同时也不 可忘记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人类智慧。中国传统哲 学“和”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 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文化资源,而将这种文 化资源转化成支持现实普世关联的主要手段之一 就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以“和”的哲学为理念基 础,同时又将“和”这一传统哲学思想转变成我们 现实的生活驱动力。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建立一种“和”的世界观,即一种承认和尊重差异、共同谋求人类共生的普世价值。和西方关于“矛盾”与“和谐”对立统一的哲学不同,在“和”的哲学看来,世界本来就是由多种多样不同的事物构成的,仅由相同的事物不可能构成世界,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济”,[12]因此,和谐的实现不一定都需要通过矛盾斗争来克服和消除差异,而是只需大家都承认差异的合理性,做一个“和而不同”的“君子”就可以了。这种哲学思想,及诸多后现代哲学家们关于“差异”的思想,都可以与当代全球化历史进程相呼应。后现代哲学家的“差异”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哲学长期以来所寻求的同质性霸权的挑战和解构,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关于“和”的思想更具积极的建构意义。两种理念相互补充,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更具建构性的普世价值,引领当代世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这种新的和谐理念为哲学基础,我们提出并实践的和谐教育,正是意在教育人们承认和尊重人类存在的差异性,激励人们在“和”的理念下实现多样性的共生,推动人类共同建构一种适应当代全球化历史发展需要的普世的世界观,从而在人的内心为建立和实现和谐世界奠定基础。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共同逐步建构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新伦理,即共生的道德,推动人类社会在后现代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一次新的价值观转变。凯布尔(Vincent Cable)在其《全球化与全球共治》一书中将“价值趋同”(value convergence)看作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前沿问题,认为“至少在西方已经存在着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压力,它促使我们将普适的道德行为标准嵌入到我们管理贸易和投资的规则当中,或迫使商人、投资者和捐赠机构遵守这些规则”。[13]然而,同样是在这样一个道德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也看到道德的危机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担忧,看到了对一种包容性全球伦理(embodied global ethic)的期盼。“相关的道德危机并不是新出现的,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与大量的从西方传统角度对伦理/道德的理解相联系。当前的道德哲学对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支持继续助长着这类道德崩溃”。[14]要摆脱这一困境,保障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桎梏,以“和”的哲学为基础,建立一种人类共生的伦理,并通过和谐教育使这种伦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人类共生原本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自然法则,它是人类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长发展所需的共同的天然伦理。通过和谐教育,这种全球性的人类共生伦理的建立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从人心中消除霸权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土壤,提高每个人参与全球共治的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为建立长久和平的和谐世界开辟道路。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经把全球化看作“现代性的后果”之一。[15]诚然,回顾历史,全球化的确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展望未来,尤其是从和谐世界的理念出发,我们已经看到一种后现代的全球化初露端倪。这是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两个具有不同特征的阶段。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民族性和民族主义进入人类历史的价值中心,并在20世纪先后引发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主义也同时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就是现代国际性的集中体现。不过,国际性的基本立足点还是民族国家,它促进了世界普遍的联系,但在维系这种普遍联系方面还很脆弱,还不足以应对不同文明间的冲突。自20世纪晚期始,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共同建构一种包含民族多样性和民族之间普遍关联性的“全球性”,成为人类历史发展新时期的表征。从民族性、国际性到全球性,全球化的人类历史发展要求我们有所行动。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努力自人心中从根本上解构狭隘民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观念基础,促进人们世界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使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而引导人们参与并共同推进全球化进程逐步走向一个长久和平的和谐世界。

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立的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其1995年的报告《我们创造性的多样性》中曾呼吁建立一套全球伦理(global ethics),以保护和促进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该报告也认为,“勿庸置疑,积极变化的潜能存在于那些决定我们行动的价值之中”。[16]要促进全球化进程中的那些积极变化,文化和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教育正是我们共同建构那些保障积极变化的价值的基本途径之一。

和谐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思想,确切地说应该是这种传统哲学思想的当代发展,因为惟有现实生活中活的哲学才能为我们现实的行动提供支持。和谐教育,这一在全球化新时期由我们中国人提出的教育新理念,需要经历一个本土生长和全球扩展的过程,才能实实在在地进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相对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些经济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提出了“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意指某种产品只有适应了其销售市场所处的特定地区或特定文化,其全球化才可能是成功的。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等人后来的一系列相关研究,使这一概念在有关全球化的研究领域被广泛接受。[17]在笔者看来,全球化进程中不但存在着“全球本土化”过程,而且还存在着一种“本土全球化”的过程,即本土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被发现和认识,在本土社会的当代生活中获得新生并不断生长发展,进而在全球分享的过程中被赋予全球性并适应不同地区的多样性。总的来说,“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都是全球化过程的组成部分。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同样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些“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的过程,要首先通过本土生长 而获得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新的生命力,进而逐 步实现其全球的扩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今天来谈民族传统文化,绝不是要回到过去。因为在这样一个全球开放的时代,回到封闭的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继承性传统(taken-for-granted traditions)的瓦解,信仰、价值和生活方式多样选择的开放,这在文化的层面上构成了多元化的巨大挑战。……面对正在显现的全球文化,这意味着在接受和坚决抵制之间,以及在全球霸权和画地为牢之间的一系列中间位置”。[18]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过程正是这样一些“中间位置”的体现。建立和维护民族特色,不能依靠简单地回归传统,也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移植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而且还要走本土生长的道路,即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来实践和发展本土文化,从而真正建立新的民族特色,而不是回到过去的特色。和谐教育以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和”的思想为基础,但它并不意味着回到传统的中国教育那里去,而是要在全球化的时代建立一个兼具中国民族特色和全球性的新的教育理念,并且首先在我们的实际教育过程中实践这一教育理念,进而达成其现实的生命力和本土生长。我们要实践和谐教育,推动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的全球扩展,就不能局限于其民族性,还要逐步建构其全球性。

和谐教育理念的本土生长和全球扩展,不能仅仅依靠钻到有关“和”的哲学的故纸堆中去,而是要在根本上依靠教育者们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不能依靠回到过去“说教”和“诵经”之类的老套路上去,而是要依靠当代教育者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活生生的教育创新。这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逻辑的内在要求。前文已经谈到,在全球化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from below)浮现于所谓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构成公民社会的非政府机构、社区组织、家庭和联合会“在未被政府官方垄断的空间运作,并由此提供了组织社会的不同方式”。[19]全球化的建构性正是在公民社会这样一种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中不断得以表现出来。就此而言,考文(Tyler Cowen)的观点也的确不无道理,他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解构”(creative destruction) 过程,认为它在解构了文化集体主义多样性的同 时也建构着个人层面的文化多样性。[20] 在这样一 个时代背景下,和谐教育的本土生长绝不能脱离 了当代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实践。

我们的和谐教育绝不是孤独的,尽管它从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和”的思想而来,但所顺应的却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在世界很多国家,国际理解教育、和平教育等,都早已成为教育十分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各种国际组织在世界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所提出的众多新的教育理念对人类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提出和谐教育这一理念,只是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共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作出我们中国人应有的贡献。中国“和”的哲学是独特的,它强调达成包容差异的和谐的思想是自古希腊至现代的西方哲学很少论述的。从这样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出发,我们提出并率先实践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与我们向全世界倡导的和谐世界思想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和谐世界是中国人为人类和平理想贡献的新思想的话,那么和谐教育就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为人类贡献的一个教育新理念。我们要告诉世人,教育不仅应当成为一项基本人权,而且还可以成为人类实现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新理念》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篇三

“共生”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状态,后来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其意义延伸为事物之间互动、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面对环境恶化、社会冲突以及自我精神迷失等一系列生存危机,开始对以往的生存方式进行反思,思考如何达成人类、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实现互惠、共存、共同发展的共生理想。在此情形下,共生的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纷纷把共生作为解决各自领域问题的重要依据,共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领域,从新世纪伊始,我国推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从理论到实践均有一个较大的改观。然而,深入观察当今的教育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恶性竞争、文化霸权、轻视过程和师生片面发展等“主客二元”思想影响下的教育工具性和功利化取向,造成了教育中的人为隔膜,使师生、生生乃至师师之间难以有效沟通和共同发展,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难以实现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共生理想。因而,运用共生的理念来审视当今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显得尤为紧迫。对此,教育研究者基于对共生的追求,提出了共生教育理论,为当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

共生教育的价值追求

为了清晰地展现共生教育的内涵,笔者从共生教育的目的、过程、课程、环境、评价和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对共生教育的价值追求进行了研究,简析如下:

1.共生教育的目的观

共生教育顺应了当今人们对“共生理想”的全面追求,也决定其必然要扭转当前教育过于工具性和功利化的倾向,指向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觉醒,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注重“在人、自然与社会统一基础上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身体与精神方面,……具体的德、智、体等具体而细微的全方位发展,不仅如此,共生教育还致力于相互间的互动和谐,”重视人自身及其所涉关系的良性化,强调主体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文与科学、教育工具性与精神性的关系,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尊重并接纳异者,理性面对竞争,积极进行沟通和对话,促进人类自身及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互动。

2.共生教育的过程观

共生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的过程。对此,共生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生命过程,它体现了对生命时空性的关照、对全生命的关照以及对生命关系性的关照,……是一种意义与价值的探询过程。”共生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情感体验,注重教育过程中意义的动态生成,是基于既定教育目的上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在生命意义上的对话过程,是教育双方通过平等互动,对话交流,相互合作,共同体验,进而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进行价值共享的过程,其中既有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启迪,又有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形成。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潜力得以发掘、能力得以增强、情感得以丰富;教育者的生命意义得以展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3.共生教育的师生观

共生教育基于共生的理想,体现了对师生生命成长的全面关怀,着力构建共生性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将会呈现新的特性即它并非单纯的知识授受关系,也非单纯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全方位、全生命的交往与对话,意味着师生的共同生成,意味着人的完善,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师生之间的精神相遇中。”首先,这种共生性师生关系跳出了“主客二元论”的思维模式,立足于人的“非自足性”,在动态开放的思维中推进师生关系的转型。其次,共生性师生关系强调主体间性关系模式中,师生的平等性及相互认可与接纳,通过对话达成师生间的异质共存,同时还重视“我-你”关系模式中对师生个性和精神层面的关注,注重师生全生命的参与,达成师生精神视域的融合。最后,共生性师生关系注重师生的共同成长,指向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高。

4.共生教育的课程观

共生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在对新课改三维目标全面兼顾的基础上对共生的全面追求。首先,在课程的形式和类型上重视课程结构的优化,以达成多种课程类型的并重与互补,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共生,引导课程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其次,对于课程的建构,共生教育认为“课程是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因而共生教育的课程是课程与教学共同生成的过程,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课程的建构,增强课程的经验性和开放性,以改进和拓展课程,实现课程基于教育主体发展要求的动态生成,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指向生命质量的提高。

5.共生教育的环境观

共生教育持“一种开放的、双向的、过程的教育环境观,它旨在人与环境之间创造性、人性化关系的建构,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意义对话”。在这种共生教育的环境观下,人与环境之间是持续不断的对话与意义生成的过程。对此,共生教育注重环境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的意义对话与心灵沟通,形成人与环境间的良性互动,以实现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因而,共生教育的校园美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重视构建生命化的教育环境,打造人性化的校园,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塑造,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张扬人的个性特点,营造师生和谐的心理氛围,让生命个体充分体验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精神世界的愉悦,全面发挥教育环境的涵育功能,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6.共生教育的评价观

共生教育持一种过程性的评价观,在于呵护生命的健康和谐发展,造就自由发展的生命主体。对此,共生教育的评价体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凸显人的主体性,采用鼓励多方参与的自主性评价方式,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体系,强调对学生的真实性评价,关注教育评价活动中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强化团队评价,促进个体间的尊重、合作和信任。同时,对于评价的结果,共生教育追求由重鉴定功能向重改进功能的转变,立足于学生当下,面向学生发展的未来,呈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使每个个体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帮助以及成功的体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促成人与人之间积极的、建设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共生教育的理念定位

通过以上对共生教育所秉持的价值观研究,凸显了共生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使共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更为明晰,为共生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研究者走向一线教师提供了思想定位和行动端点。

1.生命理念: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传统教育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缺失了对受教育者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使受教育者对价值和审美的理解日益缺乏,自主精神与创造精神正日益丧失,进而不能有效地认识社会、认识他人和认识自我,不能深刻地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甚至陷入精神的迷惘,使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

事实上,“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共生教育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指向主体生命质量的提高,把人的发展和完善等基本生存问题作为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最高宗旨。同时,共生教育认为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要重视个体个性的形成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规避了传统教育中过于重视教育的工具性以及忽视对个体生命关怀的弊端。共生教育在于引导受教育者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2.包容理念:对差异的全面接纳

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及其文化均有其独特性,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社会活动,要考虑和尊重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然而,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过于重视主流文化,轻视其他文化,造成了多元文化理解的缺失和文化的失衡;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缺乏鲜明个性的同质化的“教育产品”;过于狭隘的评价标准使众多具有各种潜力的学生被贴上“失败”的标签而难以得到教育应有的关注。这种狭隘的教育价值取向,使人们漠视了世界的差异性,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接纳异者,进而难以在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之间形成相互借鉴和沟通的共生关系。

共生教育体现了对“异质共存”理念的追求,认为各种文化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认识到每个个体均具有独特性,并都希望得到理解和接纳,实现与他者的平等互动。对此,共生教育保证“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盲从他人的思想。每一种声音都应得到尊重,尽管有的声音是微弱的,没有获得多数人的认同,但它需对不同观点、不同的人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拒绝,或者怀有敌意”。因而,共生教育重视对差异的全面接纳,不仅表现出对个体个性和差异的尊重,更强调对异者的认可,体现了更为广泛的包容性。

3.合作理念:对竞争的理性引导

当今世界无处不充满着竞争,竞争需要人才,人才依靠教育,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这也使竞争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特征。这种竞争取向客观上刺激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同时也使教育面临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困境。过分强调竞争和生存斗争,使人们视大自然为将要征服的对象而进行过度的干预和开发,造成生态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难以同大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激烈的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疏远甚至敌对,处处设防,造成人为的信息阻隔。同时,面对竞争的压力,人们容易形成扭曲的竞争意识和自私行为,使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合作、共同进步,造成与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共生教育正是基于人们的共生理想,“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和谐和融合。在这种教育中,任何野生动物、植物、土地、资源等,都不再被假定成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是以友好的方式和我们联系着的人类中的一个分子。”在共生教育的视野里,自然和他人都不单单是自己的潜在对手,还是自己发展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对此,共生教育体现了对竞争的理性引导,认可和接纳异者,重视积极的对话与合作,强调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4.过程理念:在过程中主动生成

共生强调的是结合方式变迁与进化的过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共生理念也表明了人之生命的生成性以及教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传递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原定的工具性的教育目的仍是教育价值的重要取向,教育过程更像是一段黑箱,只关注两头的目标制定和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忽视了中间环节在教育过程中作为生命个体的被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以及身心发展的主动生成。共生教育尊重事物的自组织原理,汲取杜威教育论述中关注教育的过程、重视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参与者的生命体验的无目的论实质,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全生命的提升,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重视参与体验,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扩大视野,对知识进行重构和生成,达成理解,进而培养感情,塑造自我,从而规避了当前教育过于工具化的目的取向,体现了过程中的生成性。另一方面,共生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对此,共生教育对共生理想的实现同样持一种过程的理念,教育与外界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的积极互动、协调共生,直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共生这一最终目的的达成,需要各方面增进了解、积极互动、相互合作,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追求过程。

5.整体理念:对片面发展的规避

人是从身体到心理、从工具性到精神性的整体性的生命存在。然而,在传统教育中,教育的工具化倾向过于重视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相对忽视了从整个生命层面上对人的精神关怀;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过于注重教育形成的眼前利益,产生了“应试取向”等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导致了人的单向度发展。同时,这种教育取向也造成了教育自身的封闭性,使教育自身难以实现系统性的协调发展。

共生教育指向对人的全生命的关怀,重视所涉关系的良性化,决定了共生教育立足于人之生命发展的整体性,满足生命质量提高的多重需要,不但重视个体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个人内部的整体发展,而且重视培养个体对异者的认可和接纳的正确态度,以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对话、理解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追求个体外部的系统协调发展。同时,为确保从生命整体性的层面上促进人的发展,共生教育还注重自身的整体性建设,重视教学目标、过程和评价等要素的相互协调与支撑,同时还考虑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间的制约和牵制关系,注重教育整体性功能的发挥和教育主体的整体性需求,彰显了共生教育的整体性特征。

6.共生理念:对共生的全面追求

在当今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特征更为凸显,因而时代呼唤共生,需要共生型的人才,教育则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通过培养具有共生意识的人而达成共生理想的实现。然而,反观当今的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取向造成了对学生理解、合作与共生意识培养的不足,忽视了教育的生命特征和共生使命,特别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视他人和大自然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和征服对象,使主体间相互敌对且缺乏合作,难以协同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生存环境的恶化,使教育与共生的追求背道而驰。

共生教育基于生命的共生性,“从生命外部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亦从生命内部追求人与自我的共生即对自我的关切如自爱,具体而微至理性与非理性的共生。”在此基础上,共生教育把对共生的全面追求进而具体化,强调教育内部要素比如教育的工具性和生命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之间的互动、补充与共生,在课程中渗透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共生意识;与此同时,扭转了以往教育过于重视学生发展,忽视教师感受的弊端,强调师生、生生以及师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实现其生命价值,提升其生命意义,达到教育主体间的多元共生,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4.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 篇四

后箐完小

董有良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当然,没有成功的教师,成功的学生也就无从谈起。《教育新理念》一书的理念学习,使我感受很深。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动者。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统一的,“好”的教育不能通过模仿和抄袭而获得,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应该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

教育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要有自己对教育独立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观念和实践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观念的变革是最基本的。“观念领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没有现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并且强化以下几方面:

一、修身养性,塑造人格魅力

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

二、热爱学生,学会尊重与宽容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实情境,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5.学习《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 篇五

育太和小学刘明悦

《教育新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验的课堂上呈现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生命的活力。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对平时听的课改观摩研讨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反思,我们反思了一些问题,现与同行们思考、交流学习体会。

反思

(一):学生的认知起点在那里?

学生认知的定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对许多知识的学习已不仅限于课堂,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学、从网络中学、从课外读物中学、从课本中学等等,在这样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还是从知识的逻辑关系去寻找学生认知的起点,而忽视学生本身的现实认知起点,就难免出现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及师生关系的失和。

反思

(二):一定要小组合作才是合作学习吗?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过程与结果并重,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是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来达到,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意义,因此,现在许多研讨课都采用了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但也看到,由于过多过急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特别是优等生独立思考时间过少,使部分学生思维产生惰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小组交流,跨组交流,全班交流,只要是有效的都是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全面理解合作学习意义,认为非要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合作学习,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这重要问题。

反思

(三):“做”与“说”谁更重要?

你做过的你记住了,但你说过的却忘记了。如美国物理学家哈尔莫斯指出的“学习物理的唯一方法是做物理”。在物理教学中无论知识或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做物理”的活动。目前,许多课堂教学学生发言热烈,一节课学生都在抢着说,有的甚至书本不翻一下,铅笔不用一下,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反馈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堂上要十分讲究节奏,该动眼观察时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动脑思考时就给足时间安静思考,该动手操作时就给足空间让学生摆,该动笔练习时就要求学生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机结合,使课堂思看结合,说写结合,动静搭配,达到最佳的有效教学。

6.教育新理念学习体会 篇六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基础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比如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科学人文教育等等,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并且强化以下几点:

一、修身养性,塑造人格魅力

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前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

二、热爱学生,学会尊重与宽容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和关爱,不仅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还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是生命的枯萎、凋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从学生来说,由师爱我的外部条件转化为自身的内部动力,由爱父母到爱老师,通过长期爱师的生活,养成尊师心理,又通过爱集体生活而爱同学、爱集体,进而爱祖国、爱人民。学生通过师生生活在他们完成了自身发展的同时,具有了积极的肯定的、高级的人类情感,实现个性发展的社会化。

7.运用教育新理念创设语文情境教学 篇七

以教育新理念为指导的大学语文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综合培养,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其自主建构新知识体系的热情,对实现大学语文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新理念对大学语文课堂演讲情境教学的启示

《礼记·中庸》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大学语文演讲情境教学,不同于一般课堂上临时创设的情境,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信手拈来,即兴发挥,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在每个环节都力争渗透教育新理念,才能高屋建瓴,事半功倍,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写作中渗透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认知世界的唯一答案,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阶段性成果,不能外在于认知主体,必须是在学生依托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

学生因为要撰写演讲稿,所以有了学习演讲稿写作知识的动力,会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演讲稿的写作知识,随时解答学生认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选题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

演讲稿的选题只规定演讲的主旨,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确定。演讲稿的内容和范围应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相结合,体现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人文精神,表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选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自己拟定。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而是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走进课堂,面对新知识。给学生个性化选题的权利,会调动其学习兴趣,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培养自信,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评价标准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学生的演讲成绩不能笼统评价,不能一个分数定高下,而应该将演讲各部分内容分解赋分。如演讲稿主旨是否明确,逻辑是否严谨,是否具有理论深度,是否流通达,具有感染力;演讲者着装是否得体,表情与态势语是否得当,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不应仅局限于语言智力、数理智力上,还应该观照到学生的节奏智力、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交流智力、自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多方面的智力因素。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启发一是树立科学的智力观,正视智力的多元性,全面深刻地认识学生;二是树立乐观的学生观,从更广阔的方面发现并识别学生的独特才能,相信人人能成功;三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开发每个学生的智能和潜能;四是立足于多元智能的多元素养,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开展个性化教学;五是形成多元多维的评价观,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等应是多元的,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六是针对不同智能的特点,设计受益人教学策略;七是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构建多元切入的教学策略。

学生在演讲中,不可能各方面都表现得完美无缺。因为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学生可能在某一方面有长处。分解打分的目的就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肯定学生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对于参与演讲的学生来说,虽然可能总分不理想,但某一环节、某一方面得到肯定,也是一种激励,对其学习成长也有促进作用。

评价标准制定后要组织学生讨论,征得学生的认可。学生清楚哪方面会获得好评,就会在哪方面加倍努力,争取在演讲中获胜。

二、学生主体地位理论在演讲情境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课堂实施是情境教学全过程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时刻,前期的所有准备都要以此来检验,后期的所有反思都要以此为依据。所以,要全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演讲才华。其他学生既是听众又是评判者,评判他人演讲的成败,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具体工作有如下几方面。

1. 创设逼真的演讲情境。

准备并指 定演讲人 的位置———演讲台。这是演讲者表演的舞台,也是听众注目的核心。一定要布置得庄重规范,使演讲者和听众如临其境。教师可以担任演讲主持人,便于掌控课堂局面。

2. 评委以学生为中心。

选定奇数评委,给演讲者进行多元化赋分,公布分数时应该先分解每一项得分,最后公布综合得分,使演讲者的突出项得到肯定。

学生评委的优势在于:第一,与演讲者同时进行知识建构,更容易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评价者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学习;被评价者在接受评价时,可以收到来自伙伴的忠告,强化对成功与不足的认识。

第二,演讲者与评价者同处于一个认知水平线上,有同龄人大致相同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与生活经历,更容易形成同龄人的彼此认同。

第三,演讲者与评价者的角色是轮换的,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 增加听众讲评。

学生是演讲情境中的听众,又随时可转换为演讲者或评价者;但每节课能演讲或评价的毕竟是少数。为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热情,可在学生评委评价之外增加听众对演讲的点评。

点评内容可以多样化,既可以对演讲成绩或不足进行评说,也可以谈谈听演讲后的感受,对演讲内容进行补充发挥。总之,只要学生在积极思考,形成参与热情,情境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因此,增加听众的参与,是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的有效措施。

4. 教师处于引领地位。

教师在情境教学中一是主持上课,二是控制课堂节奏,三是防止课堂主题偏离,四是处理意外事件。在这时,教师肯定性激励是必要的,随时而准确的激励,会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适时启发也是必要的,这既可以让学生临场碰撞出灵感火花,又能纠正情境教学行进中的不足;教师的课堂总结更是必要的,总结性点评可强化学生的知识建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

三、以有效教学理论指导大学语文演讲情境教学的反思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是大学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教师把直觉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落实。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旨在促进学习,呼唤效益意识,应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 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从中反思学生的参与效果和知识建构情况。

以此判断本次情境教学是否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对情境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反思,检验有效教学的落实情况。

批判性地审视情境教学实践,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性判断,会使情境教学实践及时上升到理论认识,增强自身的实践智慧和理论自信。

3. 总结情境教学的特点,为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8.教育新理念,融合数学教学新观点 篇八

郭教授提到:“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个人认为“问题教学”的研究应该基于一个积淀的过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具有发现问题的眼睛,具有创新的意识思维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不要担心学生犯错误,不要有畏惧的情绪。要有“扶一把”的精神,让学生从“跌倒”中体会“爬起来”的喜悦,收获“不再跌倒”的经验。我们要的是学生经历过程,从经历中总结经验,把经验应用于今后的学习中。

一、对问题意识的“呼唤”

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教师就要摒弃“牵着学生鼻子”走路的做法,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得以解脱。学生要能发现学习的乐趣,提出学习的问题,用观察的眼光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已有的知识观点。也就是说,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科学教育,以使科学教育承担起培养学生完整的科学素养的任务。

二、提升“问题”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创新和创造始于问题研究,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有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才能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解决困难的思维能力。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发现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在发现中不断有思维的碰撞,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形成不厌其烦地解决一连串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教学是思维生成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产生实践经验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成功主要体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连串能真正激起学生自我探究与发现问题的情境,并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一过程的教学设计是问题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学时,充分开发书上的例题与习题的功能,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创造的活动中学数学,提出真正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建立“深入提问”意识

数学提问不代表建立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不是肤浅的、表面的。“问题”意识能否反映知识增长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从学生角度说,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时时问自己:“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用吗?什么时候有用?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吗?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也让我不断思考,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且不同的人特点不同。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能够扬长避短,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别人可能会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有的甚至是成功的法宝。对于这些意见或建议,教师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参考”,符合自己“习惯”的可以“吸纳”进来,但决不能“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说实话,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师,只要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一般都会成功的。

四、“问题意识”不走寻常路

数学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化的工具。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本身是人为的、开放的和丰富多样的。它完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不过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这种概念才做出有形的点、线、面来,就是最基本的1+1=2也是人们设定的运算法则之一。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对这些法则产生好奇,有了好奇心才能激发求知欲。

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问题生成的过程向生成的经验过渡。我在教学中经常会渗透一些趣味性的题目:例如6+6+6+6+4=?引导学生得出6×4+4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一个学生就说:“我可以用6×5-2的方法来计算。”这个学生的发散思维令我高兴,他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6,发现了数学的本质。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数学、发现数学、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等于是犯罪。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推翻了自己先前的想法,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顺应而下。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随处可见的。也说明一个道理: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

9.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体会3篇 篇九

《教育新理念》是一本由袁振国编写的书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从课堂到课程、从学科到学术观念更新的问题。下面是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实情境,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是在现今的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角色上主要讲述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教师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是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这三个方面。

结合《数学》课程,在课改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课改实验教师认真从学习课改的教育理论,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己角色灵活转变入手。

一、学习课改的教育理论。

任何实践都应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指导是盲目的,缺乏科学性的。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应深深懂得这次自己所肩负的任务的重量,所以在教学实际中,应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

《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反映了现代数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要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所以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

教师要建立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因为探究既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还有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课程要具有开放性;把对学生的多样化评价引入课程等。这些可以说是数学课程的新理念,当然是在前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与探索出来的。对理论的学习教师应不断的进行。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层次地培养起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面对全班学生,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要端正,那个学生的学习障碍要排除;课堂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精心创设,学生个体的巨大差异要尊重;共同性的疑难要解答,独立思考的问题要诱导......这些细致而复杂的内容,只是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即由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让教师重新定义“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与外延,让教师教的过程精彩纷呈,更要让学生学的过程充实、辉煌。

篇二: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

学习《幼儿教育新理念》感受颇深。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的必要性。社会赋予我们的教育的使命、是授予我们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而我们应该以新世纪的教育事业发展为动力,以先进的、代表新时代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使我们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认清改革的方向、与时俱进。

通过对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让我感到学习是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一种最好途径;学习,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习,才能适应时代,也能改造自我的世界观、更新教育理念和开拓思路、创造业绩而发展。

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是育人。育人的内涵是:教师对幼儿的爱心和关心,让幼儿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因此,教师要进行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才能在教育思想中,树立远大的理想,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去感染和影响幼儿、去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和提高教学效益,应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业务进修,自觉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和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在教学中不断摸索,逐步形成完整有效的教学方法。自古云:学海无边,教无定法,实践和效果才是真理。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研究,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促进自身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更新,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促使我们更加奋发努力地探索和追求,在实践中担负起教育的重任,认真负责地在教育线上走下去。

人生道路不是平坦而是坎坷的,只有在崎岖山路上行走过的人,才能在平坦的道路上奔跑。人只要有了曲折的经历,才会有丰富的经验。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国内外的传统与现代的挑战面前,我深感自己与时代相差甚远,仍需继续学习,矢志不渝地去探求,大胆实践,在开拓前进中不断去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始终牢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座右铭,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按照幼儿园管理规范对教师语言和行为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为一个让幼儿与家长尊重的教育者。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总而言之,教师的创造性是教师应该树立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创造教学的能力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幼儿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现代教育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符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还要有对教育事业心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下一代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的本钱。

篇三: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

我有幸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编写的《教育新理论》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 在阅读中给我启发最深的是“开发数学教育”这一章,可能这与我任教的科目有关吧,书中阐述道: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现象本身客观规律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是人们为建立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主人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说实在的,数学其实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华的工具。

数学本身是人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采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变成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特别是成了寻求唯一答案的工具,书中一句句的论述,一个个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教学的开放首先需要思想的开放。

10.国际教育新理念 篇十

通川区八小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回去之后,我认真研读了几本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中的《国际教育新理念》一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十一世纪是个“学习化”的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生存。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位成功的教师,应是一位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的汲取当代最新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让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应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认真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应该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延续过程中,从国外到国内的引进吸收过程中,理解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第二、目前,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虽然对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能否跳出这些程式化教学。第三、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方法是重要的,因为方法是理念和行为的中介。但是仅有方法是不够的,只有深刻领会当代教育理念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 1

思考每一种教学方法的背后是以什么教育理念为基础的。

第四、所有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诞生都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潮相联系的。西方教育教学方法的涌入,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资源。但是,我们在借鉴这些教育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有所选择,思考怎样使之“本土化”。

第五、传统教育是“遗传”式的,即传承人类文化,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的教育功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教育主题。要想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应思考老师应怎样教和学生应怎样学,以及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11.教育新理念学习计划 篇十一

城关一小教师:史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安排,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为期4年的时间,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深化以“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为重点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围绕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积极参加“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练兵”的“三大”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要自主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师德高尚,业务优良,善于从教,并具有创造能力和终审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师。我作为活动的一员,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出读书学习的详细计划,以期能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读书活动目标

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要通过近期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读书项目选择

06----10年计划阅读3本以上教育理论新理念专著,其中每天研读两章,同时由自己自选章节阅读学习《教育新理念》一书。

学习形式,以自学为主。在读书活动期间,结合实际研读的书籍和文章,积极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和反思,积极向相关杂志上投稿,并及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12.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十二

文章的第一章节谈到的是课堂教学的革命,这一章节也是我看得最入迷的一章,我一连看了好几遍,文中分5个小节,分别谈到了5种最新的教育新思路,很是令人深思。其中,我最喜欢第1、3、4小节的教学理念阐述。即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和研究性教学。

在很多中小学的墙壁上都能看到这样的几个大字“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怎么样去面对?又是怎样去做的?老传教士式的教学似乎依然高高地举着大旗,让外面的这些深奥的几个面向显得如此的暗淡无光。我欣赏教育从实际出发,可是教育是为什么而设的?说到底不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吗?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不正是遵守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哲学规律吗?那我们教师该做些什么呢?文中的一句话说地好“问题的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放眼我国的现代教育,高分低能的真的很多,这是文中给我的信息,当然这也是我的同感之处,文中的有个小故事使我思考良久,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校长(化学老师)给他的学生重考一年前的高考试卷,结果是平均分16.5分,而一年前他们高考平均分是94分。这说明了什么呢?什么样的知识是我们所要真正需要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 我们的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我们不是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而且现在每个学生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就像一个酒柜,需要时常整理,学生也应该学会去整理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上面让人痛心的故事!

就文中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我认为与问题教学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研究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能培养同学们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研究性学习其实质也是让学生发挥自我动手动脑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要知道,为了很好地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某一单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们自我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久而久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得到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可以说研究教学是问题为纽带教学的更进一步形式,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

这本书中另外有一个让我感到心灵碰撞的地方,就是第2章节第4小节中关于提升美育的讨述。美育的本质意义书中是这样写的“美育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不在于获得一些技能技巧,而在于培育美的精神,即对美的境界的追求”。其实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用美来表示,比如说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很多方法,但什么方法才是最完美的呢?是最佳的呢?什么样的月亮是最美的呢?什么样的篮球技巧才是我们最不能忘怀的呢?其实美就是一种心境,而这种心境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就一堂课而言吧!用什么样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地愉快,老师教地愉快,如果这堂课呈现给我们的是快乐和谐,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美。学生的纯朴是美,老师高深的教育技巧是美,力量与激情的碰撞也是美……总之,美无处不再,不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在生活的其它各个方面美都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找寻它。如果你真正努力了,我想你离美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也许因为自己是体育工作者的原故,一看到“体育”二字就不免更加仔细地看了起来,说心里话,我对第3章第6小节“走进体育”的讲述看完后,心里真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作者主要是从竞技体育谈起,谈到最多的是“体育精神”,这也是作者关于此节最主要的观点,在他看来“更快、更远、更高”就是体育了!而我总觉得这里似乎还少了点什么,这里我并没有冒犯袁先生的意思,我觉得,体育应该还有大众体育这一层面吧!而要谈到大众体育就应该不得不谈到全民体质的提高,文中所说的“斯文的运动不是体育”,那么我想问,打太极拳算吗?如果单用体育精神来定义体育的话,那么下棋就不能有“更快、更远、更高”的精神了吗?那么照这样说下棋还是体育,文中说体育不能延年益寿,延年益寿要强调养生,那么适量运动所造成的人体适应性变化,比如“心脏泵血功能的提高、呼吸系统功能的良性改变……”这些对人延年益寿真的就没影响吗?文中明确地说体育不能延年益寿是不是有些欠妥?除上面的一点疑义外,作者对体育的其它论述确实很有点意思,特别是对原始动力特点的阐述上很有独到之处。“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这就是人,说地真好。

在第4章第5小节有一段话很是发人深思,其内容是这样的“当国家竞争加剧、人才需求成为突出矛盾的时候,科学主义就甚嚣尘上;当社会矛盾激化、人性得不到舒张的时候,人文主义就会高扬头颅;而当信仰危机蔓延、国家威信受到挑战的时候,社会理想主义则会抖擞精神。”而这三种教育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不断相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积极地面对呢?我想除了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知识体系;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当今教育的新形势,理解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的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要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单纯地教书,教死书。

13.教育新理念之我见 篇十三

教育新理念之我见

四川省巴州区上八庙镇中心小学

邓太平

近年来,四川省对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不仅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这次的培训活动不仅使教师获得许多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素质得到的提高。这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新的教育理念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得有问题意识。在学习《教育新理念》的过程中,我对该课程以下内容提出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创新能力。《教育新理念》中对“创新能力”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和学校教育的角度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但我对“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意义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①有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念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的思想、技术或产品的能力。这种“独特、新颖”,不仅是对创、/3 教育新理念之我见

新者个人而言,更重要的还是与别人比较而言。创新是一种突破,是一种超越,它不仅是超越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他人,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如果说创新仅仅是就创新者个人而言,他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出,但总是滞于别人之后,这样的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要赶上甚至超过别人自能是一句空话。

二、关于科学精神的超功利性。《教育新理念》讲道“科学精神还有一种超功利的精神、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不为任何非科学的压力所屈服。”②我认为,真正超功利的人或事或物是不存在的。自然界中,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东西,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或用处,如果某个物种没有任何作用了,自然法则就会将它淘汰。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要么是满足心理需要,要么是为了生理需要。人们聊天,是为了消遣或沟通;散步,是为了锻炼身体;即使一个人坐着发呆,也是为消磨时间或放松心情;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改变我们的生活世界,使人类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更舒适。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其核心就是探索真理。“探索真理”就是科学精神的目的,是科学精神的功利性所在。

三、关于T型人才。《教育新理念》讲道“在变化中学习。专门人才能否在世界不断不变化的潮流中,适应这种、/3 教育新理念之我见

变化,成为T型人才,成为复合型人才,成为能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人才,这就决定了该人在社会上发展的可能性。”③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是否拥有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才,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国际竞争需要新型人才。人才需要具备多种能力,而衡量人才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创新能力。有人形象地将人才分为四种类型:“一”字型人才,这种人才虽然知识面比较宽,但是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1”字型人才,在某一专业方面研究得比较深,非常可贵,但知识面太窄,缺少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T”字型人才,不仅知识面比较宽,而且在某一点上还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其弱点是不能冒尖,没有创新;“十”字型人才,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入的研究,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十”字型的人才。所以,我们的学习也应该从线性学习向“十”字型学习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注: ①见《教育新理念》(袁振国 著)第1页。

②见《教育新理念》(袁振国 著)第35页。

③见《教育新理念》(袁振国 著)第91页。

14.《教育新理念》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篇十四

教师:王芬英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等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阅读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1.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2.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析下一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学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