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2024-11-14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12篇)

1.《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篇一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的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跟随作者游览过程,感受溶洞奇观。教学难点

学习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五十年前的 4 月 14 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游览过一个地方,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这节课,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游览一番吧!

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

二、展示交流

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什么? 三.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完成。)

3.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品赏路上的见闻,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3)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随着山势„„变换调子。”)其中“随着、时而、时时”加点,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句: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

5.游览洞口、外洞,教学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词句,边读边想象。(洞口宽,洞内大。)展示洞口、外洞图片(板书:宽、大)相机理解“突兀森郁”。(2)练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课件出示游外洞、过孔隙的情景,指导学生理解“孔隙”。)6.游览内洞,教学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1)这孔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

(2)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的?他有怎样的感受?读课文画句子想象画面。和同学交流,你体会到什么?(孔隙的窄、矮、险)(相机出示课件:“我又感觉„„擦伤鼻子。”重点体会此句。)

(3)设计引读:“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体会孔隙的特点。(按课文写孔隙特点的内容设计。)

7.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旅。8.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9.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

1.课件:观看游外洞内洞的图片

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

3.可引导学生选择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4.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同作者一起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奇特,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课后大家要认真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好好欣赏欣赏。

五、达标测试

1.抄写生词。建议教师给足时间,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业。2.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

六、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七、教学反思

2.《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篇二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第一单元“壮丽山河”写景类课文的收尾之作。它不仅具有写景文的特点, 即作者写了哪些景, 这些景色分别有什么特点, 而且是一篇游记。关于游记学生并不陌生, 因为在之前他们已经有了学习《黄果树瀑布》、《只拣儿童多处行》和《早》这三篇课文的基础, 对于游记“移步换景”的写作特点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在学生预习回顾的基础上适时地迁移运用, 加深学生对游记这一写作特色的理解, 并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

本单元中《长江之歌》以诗歌形式出现, 表达了强烈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针对这一文体特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吟诵体会。《三亚落日》以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形象化地、动态地展现出落日美景, 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 熟读背诵, 积累内化。《烟台的海》是按季节的顺序描写景色的不同的, 教学时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重点。《记金华的双龙洞》具有游记的一般特点即“移步换景”,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篇游记。本文以游览的顺序和泉水流经的路线为线索, 介绍了双龙洞的神奇美丽。课文按明暗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谋篇布局, 独具匠心, 使文章更有立体感。叙述得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详写孔隙、内洞, 紧扣双龙洞的特点。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第二段描写了路上的美景。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写沿途景色呢?这类似于《三亚落日》的写法———写海南的热带风情是为了衬托落日的美丽。同样, 沿途的景色已如此美丽, 双龙洞位于其中, 自然更值得一游。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教学这一段时,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色彩美。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外洞“大”, 孔隙“窄小”, 内洞“黑、奇、大”的特点。其中描写孔隙的这一段, 为了表现孔隙的窄小, 主要从四个方面描写: (1) 船小; (2) 行船方式; (3) 乘船姿势; (4) 乘船感受。内洞的“奇”主要抓住两点写:一个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一个是形态万千、颜色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另外, 书上六幅图像电影胶片一样再现了浏览的顺序和景点。第一幅图是洞口, 第二幅图是外洞, 第三、四两幅图是孔隙, 第五、六两幅是内洞。教学时可以利用这六幅图, 让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回忆游览的情形。

二、学情分析

作为写景类文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 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写景类文的基本方法, 即要知道作者写了哪些景, 这些景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作者写这些景物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但因为本文的语言表达和现在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区别, 所以学生在预习, 初读课文时, 遇到的困难比之前的预习要多。在调查和试教中发现, 学生对“随着山势, 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 时而缓, 时而急。”一句中“时而”这一独特的语言表达不够熟悉, 朗读起来有困难;因为停顿不对, 对“器用”一词比较陌生, 学生对“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一句的朗读也存在问题。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能否体会到作者在描写孔隙特点时运用间接描写的妙处,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也是一个重要提升点。

三、教学目标

(一) 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 在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的基础上, 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 深入文本, 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学习作者运用间接描写的好处, 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会迁移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了解大意。

1. 通过导语, 引出课题 (板书“记”) 。

2. 通过“记”的含义, 揭示本文为游记, 引导学生回忆曾学过哪些游记?

3. 引导学生试着从文章题目和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 通过对课题的解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回忆类课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找出学法上的共同点, 学会迁移运用。

(二) 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1.《黄果树瀑布》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同样是游记, 这篇课文中, 叶圣陶先生移了哪几次步, 换了哪几处景? (相机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3.小结, 板画作者游览线路图。

设计意图:对游记类文章写法的迁移运用,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深化对“移步换景”的理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小结板画出作者游览的路线。

(三) 精读孔隙, 感悟孔隙窄小的特点。

1.作者移了这么多次步, 换了这么多景, 其中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相机评价:肯定学生独特的读书体会)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至孔隙的学习上。问: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文中描写孔隙的文字, 边读边想, 孔隙有什么特点, 圈划下关键的词语, 写写自己的感受。

3.指名说读书体会, 并相机指导读书。

4. 小结:作者在描写孔隙窄小的特点时运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 我们以后在写作中也可以借鉴。

设计意图:在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扮演好学习过程中引导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独特的价值, 即这一小节在描写孔隙特点时运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和以往写景类文章的不同。

(四) 拓展、质疑引出新学。

1.学们孔隙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早在宋朝的时候, 就有一位名叫叶芳的诗人慕名前往, 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2.指名读, 通过这句诗你读出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这句诗不仅写出了孔隙的小, 而且暗示了我们内洞的景色别有洞天。

4.同学们, 今天仅仅学一个孔隙就让我们如此流连忘返, 那么其他景点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作者每一次景点变换的时候都离不开一个景, 你发现了吗? (溪流) 作者这样做还有什么更深的意义吗?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的学习中继续探究。

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篇三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呀?你说说。

生:去杭州的千岛湖。

师:你呢?

生:我去北京的。

师:去北京的哪儿呀?

生:哪儿都去的。

师:有什么收获呀?

生:人很多。

师:哦,人很多。你呢,孩子?

生:我去过青岛。

师:好,同学们,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绮丽、壮观。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触一起去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同学们,齐读课题。

【点评】 从谈已有的生活导入新课,侃侃道出自己的旅游经历,激荡起心中的情思,易引起对新课文阅读的期待。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才拿到教材,现在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请你们抓紧时间,反复的朗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好的语段,反复读几遍,好不好?

生:好。

师:好,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哦,胸有成竹啦,都读好了吗,同学们?

师:谁能读懂这些词。(屏幕打出一组词语: 浙江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蜿蜒 即使)好,你来。

生:浙江、仰卧、臀部、稍微、额角、蜿蜒、即使

师:字正腔圆,没错,谁再读读。

师:好,词语读好了,谭老师出些句子,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谁读这个句子。(屏幕显示: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生再读。

师:哦,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词叫“明艳”,你能结合这句子,说说什么是“明艳”吗?你来。

生:我觉得应该就是明亮、鲜艳。我把这两个字分开,明就是明亮,艳就是鲜艳。

师:嗯,这是一种理解的好办法,还有吗?

生:我也觉得是明亮又鲜艳。因为映山红有粉红色的,也有红色的,红色特别鲜艳,也特别亮,所以我认为,明艳是明亮……

师:还有或浓或淡的……

生:还有或浓或淡的新绿。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读课文知道,叶老先生是四月份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四月份可是踏青游览的好季节,同学们,谁能把北山这种景色给我们读一读?你来。

生读。

【点评】这是师生共同品读的快乐与惬意。“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在文本具体的语境中共同想象着山花相映、红绿争辉的绚丽,从中感受作者的“明艳”一词带给我们的赏心悦目,带给我们春天如此般明朗与炙热的情怀。

师:真好,同学们,再看看一个句子怎么样?(出示: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试试!好,请你读。

生读“一条迎着溪流……”,老师纠正“一路”,生再读,有些磕巴,老师轻声地跟着读,并提醒“变换这个词不能读错,变换调子”,生重复“变换调子”

师:同学们看看,听听,“宽、窄、缓、急”多像一首乐曲,一首溪流的欢歌,谁再读读,能读出溪流变换的调子?

师:同学们,这真是看山山有色,听水水有声呀。好,同学们的字词谭老师放心了,现在,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好,坐好准备,请你在默读的时候边读边想,作者是按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生默读。

师:想好了吗?谁说说。

生:他是按从下到上,从外到里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了外洞,然后再写了内洞。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他是按位置顺序写的。

师: 详细地说说。

生2:他先写了洞口,然后再写了洞内,然后再写了内洞。

师:好,中间有一个游览的地点没有找到,同学们找到了吗,还有一个被忽略的,你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从洞外到外洞再到中间那个叫孔隙,再到内洞。

师:来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是这样告诉我们游览顺序的。看——

(屏幕出示)

☆出金华成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教师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读标红的文字。)

师:看看,同学们,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就是这样且走且看,每走到一处景物,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一边游览,一边描述,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点评】如果课堂仅仅梳理出作者游览的顺序,而不探究“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学生对文章表达特点的体悟只能是模糊的,而如此明了清晰的梳理与探究不仅帮助学生明白移步换景是怎样的表达,还可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写,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楚,咱们读起来,也好像跟随着作者进行了一番游历,所以我们在写游记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写作方法。好,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线索,我们看看,一路游览,你觉得在游览双龙洞的过程当中,最惊险的是哪一处?你说。

生:就是在坐船的时候,仰卧在小船里。因为,在外洞到内洞的过程中,他仰卧在小船里,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仿佛上下、左右的岩石都要挤过来,只要头抬一点点,就会碰到岩石。

师:好,孔隙大家看看是课文的哪个部分?哪个自然段。

生:第五自然段。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找着了吗?边读边想,孔隙有什么特点?

生读。

师:好,哪位同学想好了。孔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孔隙非常小,只能容下两个人坐的小船。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我认为孔隙很惊险。因为他说,他说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也就是表明这个石头都要掉下来一样,所以就说明很险。

师:感觉到一个惊险,同学们,作者并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这些特点,可是文章处处让我们有这些感受,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好不好?谁能跟老师合作着,读一读描写小船的句子?

师: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艘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生:小船一直小到只能两个人并排仰卧。

生:而且还没办法再容第三个人。

师:好,跟老师合作着来一下。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齐读: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再没法容第三个人,再没法,谁读读,你读。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写船小,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孔隙的……

生:窄小。

【点评】一唱三叹,不断去体会小船的乘坐方式独特从而进一步感受孔隙的低小,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相结合,去读,去评,去想象,去感受。

师:好,作者就是通过小船的窄小来写出孔隙的窄小,同学们,谁能接着往下读?来,你试试!

生:船两头都拉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师:嗯,同学们,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啦?在向我们介绍什么呢?

生:它在向我们介绍,船就随着工人随便走动。

生:它是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小船是怎样进出的。

生:小船的两头系着绳子,里外各有一个工人,里面的工人拉这个绳子,往里面拉,小船就进去,外面的工人拉那个绳子,往外面拉,小船就出来了。

师:同学们,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划着进去呢?

生:因为像这么窄小的地方,你根本没有人能放桨,就是划桨。还有,你得躺着,稍微起来一点点,鼻子呀、额头呀,就会碰破,你怎么可能站起来划桨呢?

生:我觉得,因为他说人必须仰卧在小船里,这说明洞的顶非常矮,如果还能划桨的话,为什么还要仰卧在小船里呢?

师:很好,同学们真会思考。你说。

生:既然是划,就应该是直着身子划,而如果弯下身子的话,划得肯定偏了,如果直着身子的话,就像后面说的,就会撞破了鼻子,擦伤额角。所以说,划着过去是不可以的。

师:好,同学们,作者寥寥数语再一次告诉我们孔隙是多么的矮小。同学们,只有这样的小船才能安全进出。据说呀,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在晚年的时候呀,因为发福,没有能够进入到内洞,被卡在了孔隙的中间,留下了遗憾。这一段话呀,同学们读的时候,可不能着急,要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哪些词语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别放过它,画出来,品一品,开始!

(生默读,边读边画。)

师:好了,哪位小朋友愿意给大家汇报?好,请你来。

生:我觉得第一个是仰卧,我就仿佛感觉到自己正仰卧在那小小的船里面。第二个是“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我就仿佛感觉到背部,全身几乎都贴到了船的底下。

师:谁也找到了这一处?举手,给老师示意一下。这么多同学都找到啦,那同学们,“贴着船底”这个“贴”,看看课文,是怎么贴的,谁能读读,你读。

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部,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好,从后脑到肩背,再读。

生:从后脑到肩背。

师:看准了,哪位同学还能再读读这句话,来你试试。

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来,你告诉大家,这个“贴着”,“没有一处不贴着”,是怎么贴着的?

生:就是,因为石头就像人一样压了过来,说明它,这个孔隙很窄,所以他什么地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贴着船了。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自以为从……”齐!生读

师:同学们,这写得多啰嗦呀,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不啰嗦吗?你说。

生:因为肩背是身体比较靠上面的部位,而脚跟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从肩背到脚跟,说明他的身体全部都靠着船了,才说了一声“行了”。

师: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还有谁来汇报?请你。

生:我要汇报“挤压”,因为船非常小,跟那些钟乳石,和石笋压在一起,所以,就挤压在一起,比喻非常窄。

师:你能读一下这句话吗?

生: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像,都朝我挤压过来。

师:孩子你读的这一部分呀,是叶老先生的真实感受啊。正因为文章有了叶老先生的这些真实感受,我们读起来才能身临其境,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点评】“哪些词语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个问题从表达和内容两个角度介入。学生先汇报对词语的独特感受,再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直至顿悟只有加入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使文章亲切生动、真实可感。如此体悟文本的过程经历了两个来回,且又不那么界限分明,理解内容与体会表达水乳交融,使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领悟了作者表达的秘密。

师:同学们,很遗憾,我们还没有深入的品味叶老的真实感受,那么有一句话说,描述双龙洞,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我们今天领略的是独特的进孔隙的方式,那么,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来了解奇观,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总评:

内蒙古自治区选送的青年教师谭培霞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过程中,谭老师不求大而全,只求美而真。针对叶圣陶先生这篇游记名篇的表达特点,谭老师确定了从“移步换景的叙写顺序”及“表达真实的感受”入手,随作者一同游历金华双龙洞的简约目标。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谭老师设计的精细与独具匠心,各个环节安排恰当,引导学习井井有条。谭老师的导语简练明了,目的明确,一要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必需眼界开阔,二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初读后,谭老师只是将生字学习作为阅读课文、理解内容的辅助环节,轻松处理后即时走进学生的心中,将时间交还给急欲一吐为快的孩子们,采用表达入手——定点细读——体会表达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学语习文的一条规律: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表达。教学中,学生既游历景点,又体悟写法,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谭老师此课的教学的亮点在于理清课文思路后的时候,用一个睿智的问题引出教学重点:哪部分最惊险?让学生清晰理清旅游路线,用时虽短,却效益突现。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决不亚于文章的作者,但欲入“孔隙”体验之难显而易见,因为学生极少有亲历此举者,那该怎么办呢?谭老师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如“贴”、“挤压”等关键词语细细品味,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以读促讲,以诵传情,让抽象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变成流动的画面,从而达到品味文字,深入情境,体验情感的目的。完成教学目标。因为比赛课堂教学时间只有三十分钟,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比较困难,而谭老师用自己不疾不徐的教学风格循循善诱,很好地把握住课堂节奏,同时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点拨学生用适宜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试想,如果我们每位老师每节语文课上都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方法,并在反复使用中帮助他们强化,使每种方法成了他们学习的一种习惯,长此以往,有了这种好习惯作帮手的他们学习语文定会易如反掌,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效,语文素养快速提升将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从在此次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课堂教学赛事中,我们看到语文教学表面的繁华已逐渐褪去,教学过程变得简洁明了,谭培霞老师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就以“觅景影,动生心”为教学主线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品读中寻觅美景的形象,体验美景的奇妙,从而打动学生的心。教学过程简约、大气,不蔓不枝,看似简简单单的背后是教师为学生预留的思维与想象力发展的无限空间。简约,但并不简单!在简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细致品味,对文本思想进行深入探究,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扎实有度的训练,教学抵达了智慧与丰满的境界。大道至简,即通此理吧!

4.《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案 篇四

1.大家在写教案的时候可以简单一些,但是要能够体现自己试讲的思路,同时要注意对讲课内容细节的挖掘。

2.给大家的试讲内容往往是一个课文的中间部分,所以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自然的过渡。

3.教案不要写成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实录。

面试样题:

1. 题目:小学中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学

2. 内容: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wù)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3. 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3)指导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4)教学语言准确、有感情,板书规范、美观。

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突兀森郁、拥挤、聚集”等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掌握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溪流、外洞的特点。

(二)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自然过渡

1.谈话:在我们浙江金华,有一处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以前叶圣陶爷爷曾经去过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节课,让我们随作者一去游览一番吧!

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

3.过渡:在前面的课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路上的山花烂漫,接下来我们继续随着叶圣陶爷爷向双龙洞行进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知道学生认读生词,要求学生注意正确的发音写法(板书:“突兀森郁、拥挤、聚集”)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溪流、外洞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深化理解

1.游览小溪,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课件出示句子:“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2)引导学生理解“时而”的意思,并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3)溪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板书:溪流:多变)

2.游览洞口、外洞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洞口、外洞的特点,边读边想象。(洞口宽,洞内高、大。)(板书:洞口:宽;外洞:高、大)

(2)让学生画出体现外洞特点的词句(体现洞口宽的词句:“洞口像桥洞似的”;体现外洞大的词句:“在那里开会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相机理解“突兀森郁”。

(3)练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3.播放双龙洞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形成对溪流和双龙洞的洞口、外洞的直观印象。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游览了蜿蜒的溪流、宽敞的外洞,那么双龙洞的内洞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叫“双龙洞”?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下课文后半部分,相信会找到答案的。此外,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双龙洞的内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突兀森郁、拥挤、聚集

溪流:多变

洞口:宽

5.记金华的双龙洞四年级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②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③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⑤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

B案

第一课时

●揭题

把你了解到的有关金华双龙洞的情况介绍一下,教师浏览网页综合介绍。

●整体感知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自读课文,读准,读通,遇到难以理解的词句或联系上下文解决,或请教同桌、教师。教师巡视,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及时讲解。

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游了哪些地方,怎样的景致、当时的心情等)

●探究阅读,理清脉络

①课文哪些语句提示了游览顺序,读读画画,并画出游览示意图。

个人准备,然后小组讨论,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疑问在小组中提出,互相讨论。此时教师巡视各组,适当加以点拨。选定一组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参观路线图,并做介绍。

②根据讨论,梳理课文。可以把整个过程分为“路上见闻”“外洞”“通过孔隙”“内洞”四个部分。

③分别请各小组轮读各段,注意正音,同时对一些难解词进行释义,如:盆栽、突兀、森郁、蜿蜒、石钟乳等词语。

④作业练习,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

围绕“在游览过程中,作者怎样把看到的景致、内心的感受写出来的”这一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析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验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琢磨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

①第一部分的.学习,教师引路。

“路上见闻”一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你怎么把它读出来?(抓住描写油桐、映山红、溪流等景物的句子来体会)

指导朗读,试着默记或背诵这些语句。

②第二部分的学习,学生自学,然后交流。

(体会如何写出外洞的“高”“大”)

③第三、四部分的学习,同桌合作体会。

(这两部分是重点,可引导围绕以下几是探究学习;

a。作者怎样写出“孔隙”中挤压的感觉?

b。课文怎样表达内洞的宽大?

c。描写石钟乳、石笋就两句话,却写出了这些岩石的形状变化多端以及观赏的乐趣)

相互商定各选一部分,按“读读、说说、背背”三步与同桌交流,听方需做出评价、提出疑

问。双方相持不下时可请教老师。

●知识内化

分学习小组,任选其中的一部分做为自己的导游讲解内容。(可以结合板书示意图做导游讲解)

在四人学习小组充分练习讲解的基础上,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小组其他成员帮助他(她)进一步完善导游讲解词,可以增添课外了解、搜集的资料。接下来全班同学组成“金华双龙洞旅游参观团”,各组代表到讲台前担任一次导游。全班同学进行评论,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之处。

6.《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2.掌握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理出文章的条理,理解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口头说话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学。

利用多媒体播放祖国美丽山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随作者一同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什么?你想了解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与你想得是否一样?

二、合作互学,共长知识。

1、要求:四人小组自学。(小组互学,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纪录,完成手上的表格。教师巡导,点拨。)

2、重点检查以下内容的掌握情况。

(1).课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2).作者每游览一处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呢?所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填表:(每小组一个)

地点 看到的 听到的 感觉到的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B、注意带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②.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在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③.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每一个景点,都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特别在理解“孔隙”这一重点时,利用活动式幻灯片,找学生亲自演示,帮助理解。)

三、质疑。

四、小结。

1.小结写法。

2.归纳中心。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五、根据老师的板书,请你介绍一下金华的双龙洞。

六、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同学们,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固然值得观赏,但我们的家乡鼎湖也有很多值得游览的景点。你能举些例子出来吗?(鼎湖山、包公庙、金沙滩、葫芦山风景区等)特别是鼎湖山景区,每天都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来旅游观光。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下有关景点,好吗?(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鼎湖山的景点图片,四人小组讨论,共写导游稿,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布置作业。

A组的同学试写鼎湖山旅游区的导游稿,BCD组的同学向家人介绍今节课所了解的浙江金华的双龙洞。

附板书:

点评:

此教案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

小组互动式的学习,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设计者大胆地采用学生互动自学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学,分组讨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锻炼说话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后延伸,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设计者设置的“小导游”活动,既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让学生介绍家乡的著名景点--鼎湖山。”课内与课外结合的课外延伸活动,为创新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观察能力,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的教育。

板书图文并茂,更具直观形象性,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篇七

第一次教学简述

第一次, 我向专家展示了第一课时的教学。 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3) 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分五步进行: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让学生欣赏几个著名景点的画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结合学过的诗文表达情意, 然后揭示课题。

二、反馈预习,整体感知。( 1) 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所画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读课文后,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体会双龙洞名称由来的句子。

四、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式。 ( 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2) 感受孔隙特点。 ( 3) 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描写孔隙窄小的写法。( 4) 读写互动,迁移运用。 出示海洋馆、吊桥等几幅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孔隙窄小的写法, 写出自己游历的感受。 交流、反馈。( 5) 梳理游记内容,发现构段特点。

五、设置悬念,问题结课。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双龙洞的其他几个景点的? 这些景点又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呢?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专家指导意见

听完我的教学后, 江苏省特级教师、省“ 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黄艳梅校长认为, 我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能较好地把握教材, 注意文本的表达特色, 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但对学情分析不够,忽略了学生的生长实际。 她提出了以下看法和改进意见。

一、呈现整体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 《 记金华的双龙洞》 按照游踪变化描述了游金华双龙洞的见闻和感受, 是游记的经典范本, 被多种版本教材收录, 如人教版安排在四年级,苏教版安排在六年级。 同样一篇文章, 在不同的年级自然有不同的教法。

“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 教师教什么、 如何教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都要受到实际学情的制约。 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开发利用,要“ 用教材”,而不是“ 教教材”。 这则设计为 人教版四 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教者应作一整体呈现。 从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了教者想力图表达一些思想, 但这些内容如果集中在第一课时教学, 则重点难点过于集中,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会消化不良。 其实, 教者如果整体性地考虑第一、第二课时教学,就会发现两个课时的任务分配上有失偏颇。 因此, 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教学思想,要呈现一个整体的教学安排,不能“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生长状态,整体教学要研究学生的生长状态,使之贴近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

二、变序教学的适切问题

这篇课文记叙了“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 的景观见闻,游览顺序清晰明了。 教者将描写“ 孔隙”一段放入第一课时教学,这涉及到变序教学。 为什么要变序呢? 一般而言,变序教学有利于防止“ 串讲式”课堂结构程式化, 有利于提纲挈领或突出重难点, 但变序教学同样受制于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变序教学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作者的思路。 文本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即写作思路。 二是学生的学路。 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打乱顺序,学生学习的思路容易出现断层、不连贯。 三是教师的教路。 以学定教,要考虑哪一种方式更适切。 如果读者能顺 着作者的 思路读文本,就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果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作者的思路三者合一, 那学生就比较容易明白文章写了什么, 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在教学中我 们可以实 施变序教学,但要变得合理、变得科学, 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这篇课文是游记, 移步换景的特点非常鲜明。 选编该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 二是让学生通过感悟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 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 如此一来, 变序教学在本课的运用就要谨慎。 我认为,顺序教学更有利于让学生清晰地感知游览顺序, 学习有条理地表述。

三、游记的迁移实践

“ 游记 ” 既要有“ 游 ”, 即要记述游踪的变化;还要有“ 记”, 即要记载游览中的见闻。 这篇文章重点在于对游览中所看到的景物及人的感受的描述。 教者认为,“ 过孔隙”一段以“ 段” 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 篇” 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 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教者将写作迁移点放在“ 段”的具体描写上, 我觉得写作迁移点应放在游记“ 篇”的感知训练上。

游过哪里? 记了什么? 写游记大体要写明白这些。“ 游” 有顺序 , 如果顺序 安排得不妥,就会给人以繁杂凌乱的感觉。 一般根据作者游览顺序, 用移步换 景的手法 来记叙 。 “ 记 ” 要取舍 , 要把印象最深的、最有特色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其他次要的简略地写。 至于教学 生把重点 内容写具体、生动,是个长期任务,是需要持续练习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校园里的景物 ( 或是别处的景物等) 。 单元教学中若能用好《 记金华的双龙洞》 等这些游记的“ 例子”,引领学生感受清晰的叙述顺序和对重点景物、见闻的描写, 并内化为游记类写作结构, 学生定能顺利地完成本次习作任务。 教学的价值即在于此。

改进后的教学简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 , 了解游览 顺序, 画出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初步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2. 感悟了解路上景物 、 洞口、外洞的特点,学习比喻、对比等把事物描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2. 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相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3. 深刻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并学会运用这一写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简述:

一、 复习回顾, 引入重点段。 双龙洞有哪些景点?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述的?( 学生上台画示意图,标出“ 洞口、 外洞、孔隙、内洞”。 )

二、感受“ 孔隙”特点,领悟表达方式。( 同第一次教学中的第四环节,略)

三、感受“ 内洞”特点,拓展描述。 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 奇”:( 1) 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 2) 讨论学习: 内洞的景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除了课文写到的,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组内交流评议后,试着给图配音, 描述洞内景象。 )

四、情境再现,内化表达。( 1) 观看游外洞 、内洞的录像视频。 ( 2) 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双龙洞。

五、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 两条线索并进。 (简易图示) ( 2) 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

六、布置作业,内化写法。( 1) 背诵写孔隙段 。 ( 2) 学习本课写法, 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校园或别处景物。

教后反思

2011年版《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 的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此,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发现“ 言语的秘密”, 发现言语的独特形式, 并学会迁移运用文本典型的语言和语言表达形式,从“ 形式—内容—形式”走一个来回,明白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 教学一篇文章时, 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更应该引导学生内化文本的语言, 吸收文本的形式, 形成对文本的言语图式。

阅读教学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 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 而且在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文本资源, 发挥文本的导写作用, 促进学生的言语生长。

《 记金华的双龙洞》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在教学中如何凸显阅读教学的价值, 引导学生发现游记谋篇布局和言语的独特形式,并学会迁移运用, 让阅读教学指向学生的写作, 是我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起初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到课文“ 过孔隙”一段,是以“ 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 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 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因此,为了体现课标提出的第二学段应落实“ 段”的训练的要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旨在抓住游览顺序,通过感知整体,了解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 过孔隙”,梳理出本课的表达特色, 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布置了课前预习, 让学生画游览示意图, 但不少学生课堂上展示的图线索不明, 交流讨论时还得领着他们一步一步去读文。 等把文章读熟,厘清了文章的脉络后,再学“ 过孔隙”一段,时间已所剩无几,学写环节因此草草收场,流于形式。

分析个中原因, 正如专家所说, 在于我忽视了四年级学生的学情。 在苏教版教材中,这篇文章是放在六年级下册的, 同样的方法用在六年级的课堂上进展得很顺利, 但放在四年级课堂上却行不通。 四年级学生知识的储备和自学能力还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 所以,课时任务确实要重新划分, 对重点段的教学放在第二课时更为合适,容易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而且专家所说的关于变序教学的适切问题,确实很有道理。 变序教学应 考虑作者 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路和教师的教路。 在教学中, 我重点考虑的是教者的教路,为了体现段的训练、 体现创新,直奔重点段,忽视了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思路以及编者的意图。

经专家评点后, 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将原先的教学作了调整,重新划分了课时任务, 选择另一个班重上了一遍。 我感觉这样划分课时, 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教学效果比较好。

第一课时,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检查的方式,引导学生读熟了课文, 概括出了课文大意。 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了词义。 同时了解了游览顺序, 画出了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初步领悟到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通过顺序教学,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了第2至4自然段, 了解了路上景物、洞口、外洞的特点, 学习了排比、比喻、对比等把事物描写具体形象的方法。 各个环节落实到位,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第二课时学习重点段, 领会游记的表达方式做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 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进入重点段“ 过孔隙” 一段的学习, 引导学生对重点句群进行品味, 指导学生学习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教学铺垫,在本课时落实这一环节, 学生学以致用的时间、 空间都得到了保证,反馈、交流得也比较充分, 课堂练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 给了学生 充分的语 言实践机会, 使学生不但内化了课文的语言, 同时也内化了课文移步换景、 两条线索并进的写作特色, 使阅读教学真正指向了写作, 实现了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凸显了阅读教学的价值。

课堂上进行了段的训练, 课后又拓展延伸, 布置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校园里的 ( 或别处的) 景物。 这样做,关注了单元整体, 既落实了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 又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充分发挥这篇游记的“ 例子”作用,使学生易于内化游记类文章的写作结构与表达方式, 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本单元的习作任务。 同时又实现了阅读教学的价值。

8.记金华的双龙洞 篇八

教学目的知: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景象的奇异。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能: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思: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喀斯特地貌的兴趣。板书设计  23.记金华的双龙洞 景象奇异 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 孔隙→ 内洞 宽 高大 窄小 黑大重点体会金华洞景象的奇异。难点“孔隙”的写法。教具CAI课件 录像教学过程  一导入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 二、学习课文。过渡: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们都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洞口、外洞、孔隙、内洞)过渡: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我们一起来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1.洞口 宽 像桥洞 (1) 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2) 明确学法:洞口这部分我们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体会读出来。过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继续学习。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高、大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3.出示资料: 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 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1)看录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2)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稍微、准会 )(3)感情朗读。(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4)看电脑填空。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 (5)有感情朗读全段。过渡:我们乘船从孔隙经过,大约走了八、九米就来到了内洞。这里又有什么样奇特的景观呢? 4.默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再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1)黑 漆黑一片 什么也看不见 (2)洞顶的双龙(3)石钟乳和石笋 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4)看图片加深体会。(5)把句子补充完整。 (6)出示资料: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7)感情朗读。指读。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三、总结:(1) 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特。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景象奇特)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2) 发散: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行课内外结合。 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许多与课文相似或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示给大家吧。(3) 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 同学们从网络上、书中、报刊中以及亲身的游历中,搜集到丰富的材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知识,和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这样做。

9.《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 篇九

一、说教材

《记金华的双龙洞》以精练生动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热爱。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我在教学第一部分路上见闻时,设计了一个听的训练,巧妙运用媒体,激发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件出示叶圣陶老先生介绍游览的时间、地点及沿途的山、树、水等迷人景色设计了范读、赛读、配乐读等多个台阶,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读的训练。第二部分,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么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展开想像,感悟祖国山河秀丽,引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基于对以上教材的理解,依据新课标和本文特点,特制定如下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4、学会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根据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分别是: 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难点:孔隙的描写。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二、说教学方法

运用导读和创设情景结合法,并注重游记类文章的学法指导。(读、划、议、悟、读五步走)

三、说教学过程

1、课件引路,引导学生悟文生智: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存在重点、难点,相应的语文教学也就存在着中心环节。事实上,教学活动中重点环节的处理好坏通常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往往能立竿见影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教学对象茅塞顿开。在介绍洞口的特点时,适时出示课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形容洞口的景象。有的说:“山很高,树很茂密。”师随即进行词语训练,换词还可以怎么形容?马上有同学说:“山石嶙峋,树木枝繁叶茂。”老师随即出示课件词语“突兀森郁。”学生通过观察画面,感悟了词义,这种教学方法较之以老师以词解词,生硬灌输无疑要高明得多。在介绍外洞特点时,当学生读到:“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时,外洞究竟有多大呢?这时课件出示:“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外洞究竟有多大了然于心。渗透作者整体感知又具体化描写的写法。外洞这么大,内洞是什么样的?我们怎么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此时出示课件:小船之小,用绳子拉船,表情朗读进洞时的感觉,读中悟文,感知孔隙之小。

2、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展开想象:

在抓重点段进行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想像思维的训练。当教师问学生对内洞的什么景物最感兴趣?学生说出石钟乳、石笋时,老师随即出示课件——石钟乳、石笋,孩子们好奇心强,兴趣浓厚,聚精会神地观看之后,老师问:“这些石钟乳、石笋好看吗?”学生说:“好看。”老师问:“那书上怎么写的呢?”生齐读:“那些石钟乳、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老师随即接到:“那么要是比作什么,就更值得观赏了。”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这些石钟乳、石笋像什么?”老师发图片,结合课件启发学生想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像微笑的弥勒佛„„”“有的像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的像仙女下凡,把幸福带给人间„„”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内洞的石钟乳,石笋本身就多姿多彩,奇特好看,被学生想像成各种神仙、动物、器用、宫室后,枯燥的语言文字在学生面前幻化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人感到身临其境,趣味无穷。

3、音像制品,启发学生口语交际:

学生兴致勃勃地学完课文之后,老师说:“双龙洞如此迷人,下面谁愿意当导游,带领大家到此一游?一女生走到台前,老师引导:“这位导游小姐,现在下面都是游客,你怎么称呼他们?”该生随口接到:“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你们好!欢迎你们来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来参观„„”音像出示,导游解说,游客提问,引导学生口语交际,在内化语言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悟文能力,可谓一石二鸟。

4、拓展延伸,感悟作者写作方法:

在同学们跟随导游饱览了双龙洞迷人的景色后,导游相机说道:“其实下面的游客呀,可能比我了解得还多,对双龙风景区你们知道的也可以给大家讲讲呀?”同学们小手如林,跃跃欲试,因为课前老师发给他们的资料,已积累在胸,此时生生互动,人人情绪激昂,老师随即总结:其实像金华风景区这样的景点还有很多,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以后有机会去游览,希望你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眼看,用心记,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写作方法,也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

四、说板书设计

10.《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篇十

1、学生自学方法同上。

2、老师提问:

坐船进入内洞,内洞是什么样子的?当工人提着汽油灯看到了什么?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洞中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

4、读完以后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5、老师提问:

现在你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吗?

对教材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反思:

课文的第五段写游内洞的情况。进入内洞的第一感觉是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汽油灯在这里也能力有限,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但是汽油灯照到的景物很有观赏性。从石钟乳、石笋使我们了解到这个内洞使一个石灰岩的山洞。对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黄一青的描述,点出了洞名的由来。从有点像大都依据形状想像成写出了石钟乳、石笋的形状多,给了人们很多的想像的空间。四十多景点,写出了内洞景点的丰富。

11.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 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大板块进行说课。首先、说教材

《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描写了今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全文语言朴实,脉络清晰。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技能现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正确读写浙江、森郁、聚集、额头等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我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则是感受溪流的特点。其次、说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以下教法与学法:

1、复述法: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来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法:“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讨论法: 让学生以自我活动为中心,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参与讨论,交流归纳,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4、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还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些教法与学法都将在下面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第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程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环节

一、激情导入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这样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去游览了风光秀丽的桂林山水,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金华的双龙洞。你们当中有谁去过或了解过这个地方呢?好的刚才同学都说了很多,现在就让我们跟导游一起去看看这地方到底是怎么样的?揭示课题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的激情导入来换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把学生带人课堂的情景中。简介文章是一篇游记,让学生大致了解游记的写法。

环节

二、字词学习,扫除障碍 字词学习与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掌握适量的字词,本课要求识记的有簇 擦 浙江拥挤等。我是这样来安排教学的 1.我把要掌握的字词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2.学生把要求掌握的字词回归课文,通过细读字词所在的句子及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或同桌交流了解其大意。

3.出示另一张幻灯片,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示其所对应的字形.字音.字义,要求学生从音.形.义三个角度去分析理解和掌握。

4.同桌互读互查。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为下文朗读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事先,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 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问题2.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见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 问题3.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溪流的特点?

我把这些问题制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让全班同学读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要让学生用铅笔在文中圈 点 勾 画。这样使学生在朗读时有针对性,便于整体感知文章,培养了边读边思的好习惯,朗读课文后,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之后允许他们同桌,前后桌甚至下位讨论,我参与其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特点,交流讨论完毕后,进入释疑阶段,要求学生推选三名代表陈述上诉三个问题的结果,结果相似的说明学生已经掌握,我稍作补充,相对来讲问题2和3分析不够透彻,归纳不够全面,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我将进行重点讲解,由此进入下一环节。环节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作者见到了什么?

2、幻灯片出示重要句子:(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

3、再次朗读这两句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4、男女生对读,女生读溪流特点的句子,男生读剩余的句子.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经过,描写了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我们学到了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溪流的特点,语言朴实,真实可感!那么,双龙洞是怎样描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布置作业1.写生字 2.搜集有关双龙洞的资料 最后,说板书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览顺序)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溪流的特点:宽 窄 缓 急(排比 拟人)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概括了作者途中所见景物及特点,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溪流特点。这样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12.《记金华的双龙洞》 篇十二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5、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初识课文

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方?你到过浙江金华吗?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溶洞,叫双龙洞。读读课文,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览。

听朗读录音。

说说跟着作者游了一趟双龙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引导细读,了解游览顺序

1、导语:“就听一遍,大家肯定觉得不过瘾,现在我们来细细学习。” 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解新词,并用“…”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并随机让学生读读这一段,注意正音,指导读顺,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词语。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板书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3、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分别请6名学生来读对应的段落,注意不多读也不少读)

三、课堂作业

1、认读生字、生词并书写,遇到疑问随时发问。

2、随机利用搜集的资料介绍双龙洞的石灰质岩石及其形成的石钟乳、石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这节课我们按照游览路程来欣赏景点、品读文章。

二、阅读,体会路上景色

1、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这位同学读出作者的心情了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2、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这是映山红,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色彩多明艳啊。

3、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义词的妙用)

三、讨论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春光美”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怎么来概括呢?

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宽”“高”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在简图上补板书:宽、高、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理解“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4、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读一读,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导,作者顺着溪流游览。现在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1、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齐读。

2、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3、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过孔隙是怎样的情形、怎样的心情?

谁来读读,读出作者的感觉、心情。

你觉得哪些语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这种紧张的心情,能把它背出来吗?

复述或者背诵这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联系上文引入新课

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涵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蜿蜒”是怎样的?据字形释义,再观看课件,让学生作描述。

2、结合课件(或图片),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除了课文写到的,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小组内交流评议,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来表明观看顺序,读一读,感觉这样写条理就比较清楚了。

(2)、指名看着图像,试着给图配音,描述洞内景象。

三、小结 作者乘船出洞,结出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组读课文。

四、质疑问难

五、推荐课外阅读

像这样的课文,记录了作者游览过的地方,你读了,仿佛跟着作者在游览观光,这就是游记,你喜欢读吗?都读过哪些游记?你都摘记了精彩语段吗?能背记这些精彩语段吗?

六、课堂作业

1、背诵、摘录精彩语句。

2、指导造句;

时而……时而……(引导体会在描写景物、事物的形态变化时可以运用,举例提示:“大海时而……”,“舞蹈动作时而……”,“我的心情……”等)

上一篇:工艺流程图学习课件下一篇:校本培训个人研修工作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