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

2024-08-03

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9篇)

1.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 篇一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从而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呈现,使得教学内容多元化。信息技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最灵活的方式和最佳的效果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听课、搜集资料、请教问题等,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限制,使教育形式更加开发化。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决定学习的内容及顺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个人的习惯和技能,选择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等。这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能根据教学内容,从文字、图表、动画、声音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时,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个国家都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比如美国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工程”,欧盟发布了“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新加坡推出了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马来西亚启动了多媒体走廊计划,我们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信息技术了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有着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的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可以让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

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这种大的发展背景下,在我校“十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成功结题的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课题研究,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1、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探索出现代先进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3、研究学校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师生创设条件,营造氛围,以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不断深入。

4、结合我校实际和已有特色,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心灵艺术教育”、“数字化校园”有机结合。

三、研究目标:

1、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我校创建市级名校、省级名校。

2、通过课题论证,制定课题方案,组织科学实施,初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3、通过课题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获取、分析、利用和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

4、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课改实验,形成有特色的学科年级班组,获得初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学生普遍养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全新的学习习

惯,在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

5、课题研究深入进行,出版相关专著,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涌现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型教师,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四、理论的指导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建立都需要有成熟的理论基础,符合一定的教育理念。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据现代信息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

1、现代信息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信息获得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以信息形式存在,教师是唯一的信源,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模式,这样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全方位地获得信息,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交互性强等优点,优化传递信息的渠道,建立教师、媒体、学生三者间立体、交互的传递,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成功体验、和谐发展。

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它强调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老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获得的主体。从此理论来看,学习环境能有效地形成意义建构。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特性,能促进意义建构。

3、现代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同时,在人脑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类比,把人脑看作为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人对外部或内部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把人脑看作为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人类是怎样获取信息,存储、操作和使用信息的。而“信息获得模式”正是从这点出发,把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视为信息获得、加工的过程,通过接收、存储、处理、检索、传送等环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信息获得的能力。

五、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思路:

从现实存在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建立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二)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3、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4、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三)创新程度

本课题的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需要。

1、具有革新性,强调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革新。

2、具有系统性,要求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强调软件和硬件的整合,技术和课程的整合,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产物,它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简化形式,表述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容易被教师掌握,并能具体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它是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可以帮助教师预见教学活动所预期的效果,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操作策略。从而,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彰显人文精神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2.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 篇二

一、完善规章制度,全面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是提高工作质量、文明执法的关键,是切实提高工作实效的手段之一。

2、责清则事明

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事项,哪个环节、哪个单位出现问题就追究有关工作人员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建立一整套责任制度,使产地检疫工作形成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

3、行风与承诺并行

市监督所与各县(市)区监督所年年签订检疫证明使用责任状与行风承诺书,同时各县(市)区监督所与乡镇区域所、乡镇区域所与村协检员也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任务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把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

二、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1、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为了保障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统一管理,全面配合。市级相关单位要配合市局进行全市范围内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专项整治月活动。同时,市监督所还要成立以保障产地检疫所顺利开展为目标的督察组,派专人负责,深入各县(市)区指导、协助开展工作,把加强行业管理与强化逆向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运输环节、屠宰环节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那些违规操作的检疫员、协检员和逃避检疫、非法收购生猪的经纪人直接处理处罚。

2、分区包片,各负其责

各县(市)区监督所、乡镇区域所的有关人员,根据分工不同采取分区、包片、昼夜巡查等方式对生产、经营、运输等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将监督执法人员下沉,向乡镇区域所派驻监督员扩大监督面,促进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3、集中培训,统一管理

实施动物产地检疫监督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生猪交易经纪人的管理。通过注册登记进行备案、成立经纪人协会等方式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知法、懂法,守法经营。

三、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流检疫监督队伍。

1、狠抓职工队伍思想建设

从解决队伍思想观念、明确目标责任、增强风险意识入手,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对不良情绪予以纠正,同时采取末位淘汰制,能者上,庸者下,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让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得有一支合格、过硬的检疫监督队伍。

2、重视对职工的技能培训

注重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手段。如:监督员、协检员(村防疫员)、执法人员、信息员等不同内容的培训班,在证明的填写、证章的使用以及案件的办理等方面进行培训。

3、设立举报员

通过严厉查处内部违法行为,完全并彻底杜绝门前补检和只收费不检疫、只收费不出具证、以证代据或以据代证以及倒卖检疫证明等违规执法行为的发生,树立良好的动监形象。

四、加强各环节监管,建立产地检疫工作长效机制.

1、坚持“以监促检、以检促免、以免保养”的工作模式

凭强制免疫证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再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换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进屠宰厂屠宰,凭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进入市场销售。

2、树立预防性常态化监督理念

在畜牧养殖小区、规模饲养场派驻专职检疫员,形成“规模饲养场+专职检疫员”的产地检疫模式;针对散养户,采取“散养户+村协检员”的产地检疫模式,进行巡回检查,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管。

3、加强对外引动物的监管

制作《外引动物流程图》,完善监管程序,使需要引入动物的管理相对人对外引动物所需材料和程序一目了然,各县、乡监督人员根据流程各负其责,掌握本辖区的动物饲养情况,避免动物漏检情况的发生,控制外疫的引入。切实把住外引疫情关,降低养殖者风险。

4、加强屠宰厂监管,逆向监督产检疫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此举,从根本上保证市民的食肉安全,同时发现问题,进行责任倒查,做到正向监管和逆向监督相结合,保证产地检疫工作的实施。

5、加大市场的监督力度,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对市场的监督方面,采取六项措施:

①将所有的市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电子档案;

②对农贸市场经营的肉品进行了定期、不定期的集中检查;

③监督执法人员保持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工作,开展联合执法;

⑤严格监督,保证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

⑥上下联动,对重案、要案要一查到底。

6、落实检疫申报制,提高产地检疫率

全面实行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充分发挥我市789个动物检疫申报点的作用,实现产地检疫的“双百”目标,即.: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100%;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动物产地检疫受检率100%。

7、加大监督执法处罚力度

制作《行政处罚执法流程图》理顺执法程序、提高执法人员自身能力,促进产地检疫的开展。同时采取上下午不间断的形式对所辖区域的市场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县区监督办案。

8、利用宣传工具,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宣传,可以营造一个当地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理解,有利于产地检疫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3.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创新

一、前言

对于初中教学而言,由于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但是考虑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以及物理知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初中教学大纲对物理学科教学成绩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只有加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支持,确保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二、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应从培养自主式教学模式入手

基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单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还会带来抹杀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严重后果。基于这一现实,初中物理教学只有立足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分析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性格特点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只有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性格特点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把握侧重点,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力量

考虑到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实际难度,只有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降低教师负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朝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自助式教学模式获得成功。

三、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应重点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从目前初中教学模式创新来看,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在教学模式创新中,重点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初中物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精神,如果学生对物理知识不感兴趣,或者学生缺乏足够的探究精神,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都不会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第一步。

2.初中物理教学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物理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学生要想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就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鉴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初中物理教学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初中物理教学应制定探究式教学方案

基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案制定过程中就引入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并以此为契机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保证探究式教学能够得到有效推行。

四、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应注重趣味教学的开展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基于这一认识,初中物理教学应将趣味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来推广,确保初中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深入挖掘初中物理课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章节入手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入挖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章节教学,同时,还要优化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枯燥沉闷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演示实验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构建活泼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良好的教学指导,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思路。

3.合理选择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选择中,除了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之外,还要注重教学手段对教学实效性的影响。鉴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难度,只有从教学手段选择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

五、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应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发展目标。要想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必须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划分多个学习小组

在因材施教策略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使学习小组中的成员能够在学习水平、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上都能比较接近。

2.根据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习小组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使教学措施能够做到与学习小组相称,提高教学措施的针对性,满足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引导,提高引导质量

在分组教学中,为了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引导,确保因材施教能够取得实效,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保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实施。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具体应从培养自主式教学模式、重点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注重趣味教学的开展以及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策略等方面入手,确保初中物理教学得到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益森.启动探究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教研),2013,(06).

[2]张浩.浅谈如何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J].成才之路,2012,(33).

[3]代旭东.初中物理八步课堂教学模式[J].中学物理,2013,(02).

[4]赵明香,梁娟.初中物理“尝试探索式”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物理,2012,(11).

[5]严斌.纲要导学,自主建构——浅析初中物理自主型课堂教学模式[J].知识窗,2013,(09).

4.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 篇四

结题报告

蒲城县电力学校

2015.7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属于渭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使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全面提高了教学成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国内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始了研究,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采取何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缺少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探索并总结出了如“支架式教学”、“探索式学习”、“项目研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但这些研究主要应用于课前及课后,而较少在课堂上去进行认真研究,纵观国际国内尤其是我省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缺少有效的、可操作性的适合我省学生的教学理论和范例。我们拟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对此项研究作探索、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办法。如今,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数字投影教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使教学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信息化融入教学,一改传统教育抽象、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形象而生动的情景中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使静止、封闭、模式化的东西变为“虚拟现实”、“开放的”、“参与式”、“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让学生有了“思维实验室”与“理想空间”。

现代心理学: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学习活动中,情感兴趣以及兴趣的动机虽然不是直接承担认知任务,却是动力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是提高教学效率不可缺少的。而利用信息技术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究,使师生课堂互动,无疑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走向自主创新的学习之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我们将研究如何集合教学实际,探索并总结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新模式。具体形成以下三个目标:

1)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进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探索出符合中小学实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新方法。

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形成重视学习的习惯。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等相结合。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①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②选择、确立实验教师和班级。③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0月)

自2014年5月起,在实验班级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的实验研究教学并接受课题组的评估。

3、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3月)① 扩大实验规模,进行具有验证性的实验班级第二阶段实验研究教学。

② 实验教师分学科进行实验总结。

4.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① 课题组进行实验研究工作总结,撰写研究报告。② 汇编实验教师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设计的优秀教案、撰写的论文,汇编自制教学课件等。

③结合实验教师的教学案例,完成该课题的教学案例分析。

八、课题研究成果

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而且能够使教师、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和培养能力,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创新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 学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丰富教学内容、减

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创新教学方法使知识形象化: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音、视、声、色、彩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动态地显示出知识的演变过程,这样创新出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初三化学中的“氢气爆炸实验” “电解水的微观图解”等,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其动态的变化过程,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初中数学中,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使难点简单化: 信息技术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通过直观演示,将问题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图形、影片,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教学难点由复杂变为简单,便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在“轴对称”概念的教学中,老师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动画

和闪烁,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分别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样的例子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很多,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进程自由化: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进程“自由化”,这种辅助教学形式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个体差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又各不相同。这样使得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讲解法很难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也特别容易形成“满堂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在分层教学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八年级教学《变化的鱼》时,书本上举了一些例子,有一些图片,但看上去苍白无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学光盘查找到更多的图形变化的素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用多媒体

播放照哈哈镜的动画片,一会儿人变得像长丝瓜一样的细长人,一会儿又变成熊猫一样的胖墩,一会儿又变成高大无比的巨人,一会却变成矮小的侏儒。让学生在欣赏哈哈镜的同时,为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又如:在九年级教学《结识抛物线》时,课堂上一开始用电脑播放美军用炮弹轰炸伊拉克阵地的新闻画面,然后用Flash动画模拟炮弹从发射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炮弹的运行轨迹(抛物线),炮弹飞行的最高点(顶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接着告诉同学,这是一个物理问题,这些问题都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得以充分解决。课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内容运动化,使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开拓学生思维。

同样在其他学科中,利用课件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顾及到每位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探索化:建构主义理论和知识本身都要求教学要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知识的探索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的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索活动,掌握知识。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有些药品或生成物本身有毒或有腐蚀性,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例如:2.1《空气的成分》中,用红磷测定空气的成分。因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酸性氧化物,具有强腐蚀性,不可用手直接触摸,也不可直接闻气味。此实验探究不能在教室里做演示实验,需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教师用相关微课视频代替实验,使学生不仅同样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安全,也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又如,5.1《洁净的燃料—氢气》中“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实验探究中,氢气的爆炸实验,现象震撼,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氢气爆炸很容易伤着学生,在教室里做此演示实验很不安全。此时链接相关实验视频,不仅安全,效果也很好。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信息技术环境的运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初步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品质。与此同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学中实时查询提供了方便。在讲解《走进图形世界》单元时,教学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展开研究图形的形状、构成、特征和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丰富的想象能力。课前,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利用网络查找各种几何图形。上课时,教师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学生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

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通过实时查询,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资源。

(三)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

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初,首先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创新问题,二是切实提高师生掌握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教育技术的能力。我校借此契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微课的开发和模式研究,通过对学校教师进行知识讲座、计算机能力培训等活动,培养提高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骨干教师,探索信息时代全新教学方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宣传开展整合课题研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年轻肯钻研的研究队伍。我们经过努力探索,研究出适合我们农村学校的两种微课模式,视频模式和PPT模式,给信息技术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

(四)积累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的资料

在课题的研究中,探索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较好地处理了教学新旧方法的转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各要素间的关系,做到了创新更要有效。为信息技术环境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方法课程的成功案例和课件。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我校的微课资源库。

(五)、开展对比性课程教学实验,研究传统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信息,合理高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得出了如下结果:

1、传统课程教学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课程教学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

2、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它包括了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激发。

3、信息技术在课堂运用中的几点思考(1)、用幕布代替黑板,摒弃黑板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使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就意味着实行“无板化”教学,那还用黑板干什么。因此他们在讲课时就把所有内容全部用现代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脑)来显示,把幕布当成黑板,而如果

要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时,就不停地切换内容,造成学生的反应跟不上上课节奏,使听课变成负担,降低了学习效果。

(2)、课件的合理选择设计和使用

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存在着误区,有许多教师不适当地追求“多媒体”,只注重课件的“外在美”,忽视“内在美”,一些用简单的投影或Powerpoint就可以方便解决的问题,非得用Authorware来做。还有的老师不喜欢用几何画板,说是做出的课件没有Authorware来得漂亮。课件做得漂亮华丽,却少了科学性和实效性,况且课件的色彩过分鲜艳亮丽,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思考,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3)、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有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时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忙于将更多东西呈现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一节时,用电脑出示了课本上的一个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例子及解题的每一个步骤,从分析到示范解法,前后不到5分钟,例子讲解就结束了。表面上看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反映也不错,实际上则出现“讲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的现象,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

4、解决的对策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各个学科的思维特点。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教师解决难点教学问题,因而应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而且,每一节课不是非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可,有些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反而不如传统手段教学的实际效果好。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辅教为辅学。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编制课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适度使用课件。

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者从旧知识的复习、问题的引入、问题的探究、知识的归纳、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小结等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使用课件。从教学的结构形式上看,不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从学生的生理特点上看,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使用

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研究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优势互补,其实质是一种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整合对接的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互补,其本质与内涵就是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并结合、借鉴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和经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有机统一体,从而产生“聚焦效应”,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通过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完成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为了一堂公开课,极少数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这固然有目前相关软件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但更主要的是教师缺少了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思想和意识。

2、学校配制的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等需要加强硬件建设

3、教师的课件制作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等

今后我们课题组成员,一如既往地进行课题的完善工作,首先,取得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继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其次,在课件、视频等制作方面,我们可以发动教师,采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方

式,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由学识水平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出教学方案;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较为熟练的教师负责编制教学软件。另外,更可借助于网络这一信息化手段,这样倘能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011版

2、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3、《电化教育研究》

4、陈松 《有关多媒体教学常见误区与矫治策略》

5、《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出版

5.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 篇五

一、具体做法和创新点

1、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系主任,副组长为党总支书记和党总支副书记,成员分管就业的专职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各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一支精干的毕业就业工作队伍。

2、做好应届毕业生前期思想准备工作,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1)新生一入校,我们就对学生进行了学习与择业、学习与升学指导工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前景,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同时处理好找工作和升本、考研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

2)重点抓好考研与专升本工作,实现全系上下一致重视、相互配合、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就业体系。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考核有关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其考核挂钩。

3、积极推动与就业相关资格证书考试工作。

学生如果在校期间获得了一些资格证书,对其择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英语四六级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证、驾驶证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针对旅游专业我们突出了学生的“双证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导游证考试,参加星级酒店实习从而获得“星级酒店岗位技能合格证”;积极引导房地产专业学生参加房地产专业的经纪人资格证、估价师、初级建造师、会计证书等资格证书的考试;引导地理科学同学参加普通话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通过这些资格证的获得,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筹码。

4、创新点—更进一步做好各专业实习基地的开辟工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融入社会,并作为教学工作中极重要的环节。我们积极组织、联系单位并广泛发动学生积极投身于枣庄城市建设,有很多学生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工作,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发挥专业特长,到处都能看到我们同学忙碌的身影。这即锻炼了同学的业务素质,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社会阅历,增加了同学们的就业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上岗,再发展”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积极、务实的择业态度,鼓励毕业生从被动转向积极就业;其次提供针对个人的就业指导,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时协助毕业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正确定位,使他

们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最后对学生进行择业技巧指导,开展一系列礼仪、心理方面的辅导,再根据每个毕业生不同的特点帮助他们准备资料,推销自己。请来上一届成功应聘的毕业生交流面试技巧和面试过程中细节心得。

6、全面了解毕业生情况,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

建立毕业生个人档案,将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所参加的社会工作,获证情况、获奖情况,特长爱好等信息登记在册,以便能及时向用人单位全面、细致、无遗漏地介绍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7、广泛收集用人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6.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 篇六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函件业务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1、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的专营业务、主营业务,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邮政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各局要高度重视函件业务发展,真正把函件业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真正把函件业务作为邮政发展的战略性业务和重点业务,深入研究分析函件业务市场,认真逐项落实函件业务发展的经营措施,坚决扭转目前函件业务发展缓慢的局面。

2、发展函件业务的市场空间广阔。一是商业信息传递市场需求大。从国内外广告市场的发展来看,广告销售额的增长要远远高于GDP的发展速度,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函件传递商业信息的市场潜力巨大;二是从商函广告占媒体广告市场的份额来看,美国邮政商函业务收入所占分额将近20%,而中国邮政商函收入所占份额仅3%;三是市场经济国家人均使用函件量远远超过我国,美国是650多件、欧洲国家是450多件,连印度也有近20件,而我国现在人均函件量还不足10件。以上三个方面,说明中国邮政的函件业务是极具潜力的业务,是大有作为的业务。

3、函件业务是高效业务。一是函件业务的可变成本低,效益高。特别商函业务中的账单、促销类商函、邮资封片,固定成本高但可变成本较低,对收支差额贡献率都在50%以上,规模效益十分明显。二是国外邮政函件业务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都是第一位的。如荷兰,函件业务收入占邮政收入比重近50%,利润所占比重达70%以上,德国邮政函件业务收入占邮政收入的比重为28.4%(2003年),利润所占比重达763%,而中国邮政函件业务收入的比重仅10%左右,而且是亏损业务,主要原因是网络规模大、固定成本高,业务规模没有做大。

二、创新函件业务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推进函件业务发展邮电分营以来,省局高度重视函件业务发展,各市县局也把函件业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各局普遍反映难度很大,感觉发展后劲不足,函件业务可持续发展尚未破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发展思路和营销模式上延用分解目标,考核奖罚,关系营销等发展邮政业务的办法,对具有媒体性质的函件广告业务的市场特点、客户需求、发展规律缺少深入研究和分析。对此,我们要创新函件业务发展思路和营销模式,引入传媒业的理念,加快函件业务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努力打造邮政商函媒体品牌,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认识并接受这一媒体;二是拥有足够数量的商函媒体受众,就是要做好名址数据库和投递工作;三是媒体经营和广告经营分开,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培育社会造信公司和发展中邮广告代理商;四是关注广告客户的投入回报,增强客户对使用邮政商函的信心,不断增加邮政商函业务的“回头客”,促进邮政函件业务持续发展。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重点工作

1、切实抓好业务宣传,打造商函业务的知名品牌宣传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可采取大众媒体广告、商函广告、报刊软文广告、召开用户座谈会和商函媒体和业务推介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省局将投入专项宣传费用,牵头组织商函品牌宣传,请各市县局密切配合,投入资金,共同做好商函品牌宣传。

2、切实抓好商函名址数据库建设工作今年商函名址库建设工作,省局已下达通信执行令,各局要认真按照省局通信执行令的要求做好名址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同时,各局要根据业务需求,加大个性化名址库的建设力度,为商函客户提供足够数量的有效受众。国家局下半年将组织全国地址库的建设,这是一项名址库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今后所有名 址库建设,都以地址库为基准,实现地址的唯一性和信息的集合性。各局要按照省局的布署精心组织好这项工作,确保按国家局的要求实现10月份上线。

3、积极抓好投递改革和投递网优化工作

投递网络是邮政的优势之一,完善的投递网是邮政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当前邮政投递能力不足,质量不高对商函业务的发展制约较大,因此,各局要加大力度抓好投递网的改革和优化工作。改革和优化的目标是确保各类邮件、报刊按规定频次时限妥投到户,通过加强信报箱建设维护管理,大城市推进信报分投,试行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分网运作,发展城市社区邮政代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强邮政投递能力,提高邮政提供有效受众的能力,以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吸引社会各方面乐于采用邮政渠道传递商业信息。

4、大力抓好账单业务的发展账单业务在发达国家邮政函件业务中占很大的比重,是发展函件业务的重点。各局要本着把账单由客户的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的思路,把账单业务变为相关账单客户宣传业务和企业形象的媒体,对客户的业务推介要从引导服务领先战略和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入手,开拓账单业务的新局面,下半年,全省账单业务要实现新的突破,其中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局在大力抓好电信、移动、联通、银行、保险、医保等行业账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开拓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类账单业务;山区的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局要全面拓展通信和金融行业的账单业务。国家局已下文要求寄发邮储账单业务,省局将下文专门布署,各局要充分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按时完成邮储寄送对账单的工作。要力争全省账单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各局要成立账单业务攻关领导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好组织和公关工作,确保今年账单业务的发展有实质性的突破。

5、积极拓展促销广告商函业务〖CX〗促销广告商函是一项潜力很大的业务,发展广告商函业务,关键要提高客户对广告商函的认知度。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推广直效营销的理念,使客户充分了解商函广告在各项广告媒体中的差异化优势。发展促销广告商函的关键是要拥有足够数量和针对性强的名址库,各局要根据客户需求,充分重视为大客户建立个性化名址库,积极抓好促销商函业务的发展。各局应对促销广告商函的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全面的分析,组织客户经理上门做好宣传工作,沿海局要实现协议客户比去年增长50%以上,山区局协议客户增长30%以上,确保今年全省促销广告商函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比去年增长36%以上。

6、进一步抓好企业邮资封、邮资广告明信片和企业拜年卡等业务的发展企业邮资封、片、卡是商函中收支差贡献率较高的业务品种,一是各局要充实重视抓好门票明信片的发展,特别是年客流量在30万人以上的旅游景点,如福州的鼓山和西湖、厦门的鼓浪屿、南平的武夷山、莆田的湄洲岛、宁德的太姥山、龙岩的冠豸山等。要做好门票明信片门禁系统的开发,使门票明信片成为一项长效业务。相关局要成立项目带动领导抓好落实;二是要进一步抓好200万专用邮资图项目,未开发项目的市局年内要实现突破,去年开发项目的局要在年底前完成项目的开发;三是要精心组织好2005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和企业金卡业务的发展。今年有奖明信片品种多、做了很多方面的改进,各局一定要认真组织好销售工作,特别是重视做好代理销售,积极抓好邮政有奖明信片进超市、进书店、进百货,扩大销售网点。企业金卡业务要做到早策划、早安排,力争今年发展企业金卡业务打好翻身仗。各局要积极鼓励社会上广告公司代理企业金卡业务,充分用好国家局企业金卡的酬金政策,力争今年全省企业金卡揽收量比去年增长50%以上。

7.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 篇七

当代大专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长辈的疼爱和自我意识的过分强烈,使他们从小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性化,特别是进入大专校园后,自主能力更强,在管理上就有一定的难度。大专院校的学生管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学习、生活、就业及感情等方面:

(1)心理素质方面。由于家庭的过度爱护,长期以来这些90后的大学生们,身上往往“娇骄二气”较为突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甚至听不得他人的一句批评,这种脆弱的心理,与学习和生活的现实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冲突。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常常感到当代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是非常令人担忧的,而其实往往一些自闭、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起源则是由于一些小事情没得到好的解决,使他们的心理未得到及时调适和解决。如果我们能够从大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出发做一些工作,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在源头上避免。

(2)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在经济时代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大学生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也日益增强,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政治思想匮乏,出现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现象,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学习生活、就业及情感方面。在大专院校的学生管理中,针对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规章制度较为健全,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等起到了较好的规范作用。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需要人性化的处理,仅依据规章制度等硬性规定,管理效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对管理认可。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但是当前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还不够有力。在处理情感问题上,很多学生并不能做得很完善,同时有些学生在处理与老师、家长、同学之间的关系上,也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因此情感方面的及时疏导和引导,显得格外重要。

2 创新理念,改进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

当前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心理辅导、思想引导以及学习生活、就业和情感等方面的特点,为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辅导员工作中有两种错误的理念,致使学生管理工作收效甚微,其一是对学生管理过于松懈,认为学生年龄和心智日趋成熟,有自我控制能力,不能过分干涉;其二是认为学生不够成熟,在管理中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不给学生留出自我的空间,容易使学生会产生腻烦心理,应付管理。这两种错误的理念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在学生管理中,辅导员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从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1 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思想决定境界,境界决定出路。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代的大学生必须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人生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们,青涩懵懂,作为辅导员,我们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对他们的了解更加便利,所以我们要利用适当的时机,对大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有信仰、有理想,能够明辨是非、分辨美丑。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就是学生的乐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实不然,大学是青年迈向社会的一块基石,在大学里锤炼出什么品质,对步入社会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在思想上加强对学生们的管理和引导,使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和丰富自我上,让他们在学校的几年时间内,不仅获得知识,也要增加阅历、丰富内心,为下一步的成功就业奠定基础。辅导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级创建工作,使他们把学习、课余活动等都列为评比的目标,从而激发他们互相学习、你追我赶,在级部甚至在院系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寻找自我价值。

2.2 以人为本,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辅导员作为学生们的知心人,一般年纪比较轻,甚至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尽管对学生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作为同龄人,应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们信任你、认同你。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学校也是他们生活和举办各种活动的阵地,辅导员要分别针对在学习上、生活上甚至是情感、就业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谈心活动,以学生为根本,想他们所想,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疏导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正确的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正确对待成绩和失败。

在对学习不用心的学生管理和辅导上,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厌学,那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如果储备不够,在社会上如何立足,更谈不上个人发展;如果是因为家庭背景雄厚、觉得学习不学习对今后没什么影响,引导他正确认识自我与家庭的关系,无论家庭如何显赫富贵,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负责,知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今天的学习是为今后发展的积累。

在对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辅导中,要尽可能的使他们有尊严的得到帮助。关于对贫困学生的管理和帮助,要多找机会和他们谈心,力所能及的帮其争取学校相关补助政策、帮其开展勤工俭学,争取相应的资助或报酬,使他们在学校生活平等有尊严的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促进他们思想成熟、正确对待现实和挫折,认识自我价值。

在对情感遇到挫折的学生进行辅导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其性格特点,帮助其走出情感的挫折,如果是家庭有不幸的事情发生,造成学生情绪低落、情感受伤害,则要主动安慰开导,并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使他敞开心扉,不再孤独忍受痛苦,回归到学校大家庭中来,尽快恢复正常情绪,积极投入学习和学校各类活动中,从其中寻找人生的乐趣和价值。对于在个人情感中遇到的学生,要开阔其思路,转移其注意力,让他看到人生不只是有个人情感这一个方面,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在未来等着他,使其经过情感的历练,人格更加健全、性格更加成熟。

——在对于一些各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在他们中间来发展和培养班级干部、团干部,多听取来自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公正的竞争走上干部岗位,在班级和院系的学生管理中,起到良好的表率和带头作用。

3 加强学习和实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作为辅导员,既是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中,学生们不自觉地会受到辅导员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专院校辅导员,必须要注重学习、注重实践,严于律己,时时处处为大学生做表率。

首先,要加强学习。“亲其师,信其道”。学习永无止境,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更是如此,自己的素质不高又如何为大学生们指点迷津、引导思想呢?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首先要准确把握党的大政方针,认真学习党的一系列政策理论和重要会议讲话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以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思想觉悟;同时要对院系的专业有所涉猎,对学生的科目学习和考试等有所了解,与学生有了共同语言,才更利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便于在学生管理中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其次,要创新方式方法。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辅导员也要人性化的加以分析和运用。粗暴的用规章制度来“框”学生,简单的禁止和处罚,对学生的管理将适得其反,在面对学生宿舍卫生、纪律等问题时,还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入手,既让他们停止违规违纪行为,也要使他们心服口服,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辅导员一方面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把他们的想法反馈到学校方面,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就业平台,辅导员还应注意搜集社会就业信息,在学生就业方面及时地给予正确的指导。

第三,要严于律己,品行端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几年期间,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后关键时期,辅导员要自觉的加强品质的锤炼和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只有赢得了学生的尊重认可和信任,才能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总之,辅导员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本理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也只有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贯彻实施,才能够不断改进学生管理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摘要:大专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辅导员作为大专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接触最为直接,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新时期的大专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做好大专院校的辅导员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当代大专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就辅导员工作来讲,需要从理念上创新,从工作方式方法上创新,为学生成才和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辅导员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明.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08(14).

[2]邱显清,李龙.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64.

[3]许文英.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4).

[4]李印.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

[5]孟玲,李存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J].新西部,2007(14).

[6]李建鸿.“刚柔”相济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增刊),2004(B12).

8.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 篇八

关键词:创新工作室;科技创新;软件技术;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直接带来软件行业人才井喷式的需求,然而,真正满足企业软件需求的人才却极为短缺,根本原因是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对于软件专业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建立了有利于软件专业学生能力提高的创新工作室,并对其运行及管理模式进行探究。

一、工作室建立模式

1.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加强对外辐射能力

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校企共建“工作室”。学校提供场地与基本设施设备,引进企业的人力资源、技术与实际项目,引进企业内部管理运作机制,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与流程进行管理与项目开发。通过与行业、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合作,建设满足培养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需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2.“工作室”以项目开发为主要任务

“工作室”以项目开发为主要任务,承接着与外界合作的真实项目,承担着学校软硬件系统开发、网站建设、建立与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的任务,同时指导学生准备各类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参与各项省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的教科研项目、教学案例和教材的开发。

二、工作室人才模式

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工作室“导师”团队

“工作室”导师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经历与能力的教师,以及合作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担任。鼓励专职教师对外承接工程项目,成为行家能手。鼓励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2.选拔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工作室成员

在选拔优秀学生建立工作室的时候,首先应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培养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吸引对项目开发具有浓厚兴趣的人加入到工作室来,工作室的成员要以兴趣为基础。再者,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潜力,尽量把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吸引进来。

三、工作室制度模式

加强“工作室制”运行与管理,形成“工作室”运作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1.建立公平合理的选拔与淘汰制度

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均有选择进入软件创新“工作室”学习的机会,但必须达到各“工作室”的要求,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报名参加“工作室”的选拔,接受“工作室”的挑选。进入“工作室”学习的学生应完成“工作室”考核任务。对在考查期表现不合格的学生将淘汰出工作室。

2.实行公司化的管理机制

在工作室项目管理上按照IT企业的营运管理、开发流程、项目管理规程进行实施。承接与外界合作的真实项目,以项目运作来带动虚拟公司的运营,以项目经理负责制来带动虚拟公司的管理。

3.实行以大带小、以强带弱、项目驱动、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工作室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组建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时,要注意搭配高低年级的学生,选拔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自主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加强指导力量的有效途径。

4.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

在激励制度上,建立“学分奖金制度”,根据学生参赛获奖等级、发明制作价值、在科研项目中的贡献大小,奖励他们一定的学分或允许他们免修相关专业课程。对于承接项目为工作室实现经济效益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并累加一定的德育分,为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评定提供参考。

四、工作室内涵模式

工作室成员除了完成项目开发外,还需要加强创新的内涵建设。

1.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

(1)组织工作室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做教师的科研助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科学研究。学会统计、分析科研数据,撰写和综述论文并组织交流讨论,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得到系统锻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2)除了能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外,学生还要进行创新项目的申报。从资料的收集、分析,问题的质疑、讨论,报告的撰写、修改,到成果的整理、展示等一系列活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指导作用。

2.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挖掘潜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有深刻的体会,得以实际应用,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应用能力。

软件创新工作室的建立可以弥补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满足社会对软件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进而解决软件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是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卓玲,李波.计算机专业创新工作室的建立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

[2]黄明和,雷刚.导师制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

[3]叶安胜,张志强,易勇.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与实践: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研究,2009.

9.房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转型 篇九

刘琦

2013-2-8 10:08:55来源:《中国房地产》2013年第01期

一、房企转型的必要性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促进竞争和商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房地产业也不例外。

房地产的商业模式不是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本轮房地产调控,从根本上改变了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环境。只有那些具备了适应行业特定发展阶段的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发展壮大,为投资者带来回报。提高附加值,也就是提高投资回报率。就投资回报率而言,房地产企业投资回报率等于利润率乘以周转率再乘以杠杆率。

1.利润空间日益缩小

目前情况下,由于土地贵、工资高、融资难,加上限购,利润率不可能高。2011年房地产500强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值小幅增长24.59%,同时净利润均值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7.94%,为3.47亿元,虽然净利润均值小幅下降,但盈利水平基本保持在较好水平。这表明,201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盈利水平趋稳,利润空间有所收窄。2010年不少企业创造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为企业将营业收入锁定在较好的水平上,但在建筑材料、人力等成本持续上升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费用上升等因素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渐被压缩,今后此趋势仍将持续。

2.存货去化压力对周转率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2010年来的调控政策影响深入,众多房企存货问题加速攀升,压力愈加明显,导致存货周转率不断下降。从投资回报率来看,杠杆率就是表内的负债率和表外杠杆的运用,如土地款的延付和预售款的收取,大趋势可能长期走低,优秀企业只能在周转率上大做文章。大众化的产品定位、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模式化的项目管理和适度的土地储备,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周转效率。目前,像万科、绿地这样的标杆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的周转效率可以达到1倍左右水平,低谷期的周转率在0.5-0.6倍水平。也就是说,在繁荣期最快可用一年时间收回投资,低谷时期最快也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收回投资。这已是在传统模式下效率的极限了,如若再想进一步提高周转速度,提高投资回报率,就必须要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

二、欧美国家房地产发展的成功经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看看欧美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都经历些什么?

城市化率30%-40%左右进行住宅房地产开发,从30%时开始加速,到70%时基本停止。在城市化率30%-60%的一段时间,人口涌向城市的速度最快、数量最多。因此,实际房价总体上涨最快。这段时间,也是从事住宅开发的最佳时间;当城市人口超过50%之后,人口迁移以小城市人口迁入大城市为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辅。当城市化率达到60%时,人口对于新房需求趋于停滞,从事住宅开发难以获得超额收益,此时持有商业地产才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一个国家的核心城市永远都是人口的主要流向,这些地区的商业地产升值空间最大,而且可以规避未来人口下降的风险。从美国的数据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时,城市化已基本完成,对新房需求大为减少,此时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需求发生大逆转。

上海目前城市第三产业占GDP已超过50%,正由粗放式增量开发向集约式存量经营管理转化,此时,商品房投资进一步放缓,保障房建设是此轮结构性调整的重点、也是难点。行业门槛不断提高,资金和融资能力成为进入市场的基本能力,像中星集团这样的大型房企,间接融资“三金二票一托”的工具都用上了。产品趋于同质化,品牌和服务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开发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粗放的开发模式一去不复返了,此轮调控很多企业已尝到了高负债重资产模式之苦。

三、商业模式的转变急需重视

产业的升级换代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要靠企业家去发现。中国的企业家需要努力了解历史,并要看清未来,了解什么样的技术和什么样的经济能对未来产业产生决定性影响,什么样的产业能在未来引领经济的发展。笔者参加国际专业会议、企业论坛,国外企业家聚在一起讨论的是行业、产业未来格局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中国企业家特别是房地产商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还是政治或政策问题。

IBM商业研究所的全球CEO调查显示,从2006年开始,全球大企业集团的总裁已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首要考量。2009年,70%的全球大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转型,而高达98%的全球企业对它们自身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调整。目前国内城市化进程和人民币升值仍将在一段时期内推动资产回报的上

升,但可以预见的是,上海城市化已基本完成,将慢慢进入老年社会。从长期看,人口红利在消失,土地红利在降低,资产的超额回报在衰减,房地产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必然的。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是战略,不是战术,不可动摇。

四、国内房企的转型之路——美国模式

房地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如何创新,怎样转型发展?万科是中国房地产的龙头,王石坚持万科只做住宅,他有一句著名的话:“死了也要从棺材里伸出双手反对万科搞多元化”。现如今在郁亮总裁治理下的万科,年销售额过千亿,业务也由单一住宅过渡到商业地产和住宅开发.“二八”分配。像万科这样的过渡模式,一是借鉴香港开发商经验,商业地产开发大体是从传统住宅开发公司转过来的,通过拿住宅项目,做一些社区商业,逐步积累商业不动产物业。二是住宅调控,限购了,为了规模必须增加商业份额。

万达做商业地产,目前总资产过2000亿元,年销售额达1000亿元。开始是以商业地产的名义去要项目,实际上是做住宅,最理想的也就是在一堆住宅中间盖个购物中心,从而把商业地产的名目做实。建成后,采用以售带租的方式,售是最重要的,销售大量住宅和一部分店铺后,留下来的部分出租。这样做的好处是现金压力比较小,现金周转比较快,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商业地产上的专业性运作不够,租金回报率普遍偏低。

万通是转型商业地产力度最大的一个。在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带领下,在转型轻资产模式中,万通是行业内概念浸透比较好的公司。万通一直践行的“美国模式”就是以轻资产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中国50家重点地产上市公司的战略

线性评分及排名中,万通地产排名第三,未来成长可期。

万科、万达等过渡性模式在中国特定情况下行之有效,但在目前宏观调控不放松,特别是限贷不放、开发贷趋紧情况下,这种模式受到很大挑战,间接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好不容易建好一个项目,应有的投资收益没完全拿到就卖掉。特别是在“北上广深”一级城市,在人均GDP达到15000-20000美元之后(2011年上海人均GDP达12874美元),国际通用的标准商用不动产模式即所谓“美国模式”会有更加持久的发展空间。

所谓“美国模式”就是只有购物中心的商业项目,没有任何住宅,会有更多专业性方面的要求和考虑。美国有很多专门做购物中心的管理机构、投资机构和基金,资产管理人都非常专业。项目一般是整体运营不散售,考虑的是最终使用者。用基金等权益资金建设,靠租金回报和物业增值收入。以资金权益为核心,靠运营管理为导向,中期持有,收入多样化。

以资本收益为核心,这是“美国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商业不动产强调的是投资回报率,而不是强调这个物业的所属。在资本运作上,中间会加进很多夹层融资,然后带动杠杆。到底物业是谁的,自己拥有多少,他们并不关心,因为这个不重要,关心的只是投入的那部分钱回报有多少就行了。大约十多前年,上海房地产业内都知道美国洛克菲勒集团要来做外滩项目了,操作项目的威廉·董是我的一个朋友。威廉·董是华裔美国人,在一次酒会上,他的同学洛克菲勒的孙子小洛克菲勒问他最近忙什么,他说赋闲在家。小洛克菲勒就和他讲,“你去中国上海操作一个大项目吧”。他们的团队就三个人,一个懂房地产运营的,一个律师,一个建筑师。据他讲,他们拿着这个项目满世界找钱,他们只出300万美元和洛克菲勒的牌子,中国会有很多钱跟进来,但他们会最后一个退出,现

金投资回报率是500%。这个项目后来没有做成,中间有很多原因,但这个模式给了我很大的刺激,这就是美国经典模式。你要想赚更多钱,不能想着先开溜,最基本也要做到“中期持有”,比如最近与黑石聊他们的商业模式时,他们的“7+1+1”就是7年后再看延长个一到两年。一般来讲,建一个1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或购物中心需要3年,租满需要一年半到两年,5年后租金正常,一般两年后进行第一轮换租约,这时候租金比较稳定了,这个点租金回报率也达到高点,也是资本市场的高点。当这两个点吻合了,不动产证券化变现或碰到一次机会,把它卖掉。这样赚的钱要比散售赚得更多。

运用这种经典模式,专业房地产商收费多样化了,如新加坡嘉德置地就有这几笔收入:第一是资本权益金,投入的资金回报;第二是房地产项目开发管理费,一般为投入的3%-5%;第三为物业资产管理费,即价值形态运营管理,约为收入的5%-8%;第四为资产的财务管理,即增值收入的分成奖励和因运营管理使物业升值或超额租金收入的奖励;第五就是房地产基金管理的管理费。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难度要比普通的产品和过程创新要求高,商业模式创新往往要一个企业进行深度变革。这种变革要求企业打破传统思路,在文化、组织和资源配置上都进行大幅度改变。笔者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房地产转型需要依靠金融的支持,金融服务也必须要转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转型,没有金融的转型,房地产的转型就会失去资源配置方面的支撑。

上一篇:教学组织机构下一篇: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