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2024-09-23

医院职能科室协调机制(11篇)

1.医院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篇一

威信县人民医院门诊与医技科室的协调机

为了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保证门诊医疗服务的方便、快捷,优化各个环节的服务流程,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为病人提供又快又好的服务,建立门诊协调机制。

一.定期召开门诊质量服务持续改进小组会议,解决门诊所属相关科室存在问题。

二.门诊出现意外或突发事件由门诊部召集相关科室召开紧急会议,必要时报告职能部门和院领导进行解决安排。

三.日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由门诊部及时解决,或科室与科室间直接联系解决。

四.检验、检查预约时间

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根据门诊诊疗量情况安排及时的检验及检查,急诊患者提供24小时连续服务,需要预约检查的,按卫生部二级医院预约检查时限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尽快安排检查。

五.检验、检查出报告时间

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出具结果时间是根据卫生部对检查结果出具时间的明确规定执行;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向患者提供纸质检验、检查结果报告单。

六.门诊质量服务持续质量改进小组:

组长:赵泽华

副组长:段克进

成员: 门诊部及各临床医技科室全体管理人员。

威信县人民医院门诊流量监控措施

门诊流量监控是门诊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门诊部对门诊流量的监测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通过信息系统统计就诊人数,从各个时段监控门诊流量情况,并根据各个科室门诊流量,对门诊量大的科室(如:儿科、妇科、急诊科、外科)重点监控。

二、每天实时统计门诊总人数,根据就诊量及日期评估门诊量增减情况。

三、对就诊高峰期门诊流量进行监控。在寒暑假高峰期前充分准备好应对措施,启动门诊高峰期应急预案、增加出诊医生及专家人数,增加预约挂号量,增开收费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保证门诊各个就诊环节顺畅。

对节假日门诊流量进行监测。双休日及节假日及时做好门诊量的实时监控,安排好门诊部及收费、医技及临床科室一、二线值班人员,发现门急诊量明显增加,超出医生接诊能力,门诊部立即通知科室增派医生支援,出现收费、取药、检验、检查排长队情况,立即通知、调配相关人员支援;保证流程顺畅。

五、门诊部定期召开针对门诊量做好服务的专题讨论协调会,解决门诊整体工作安排、出诊医生调配及服务保障等相关问题。

2.医院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篇二

关键词:科室核算 组织机制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146-02

医院科室核算主要利用价值形式通过会计、统计信息对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中收入与 支出进行全面的记录、计算、归集、分配和控制,用以监督和考核各项医疗活动的过程。由 于这一过程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加强对科室核算工作 的组织领导,搞好具体运作,医院应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组织机制和保障机制。

一、医院实行科室核算的组织架构

(一)建立医院科室核算管理框架

根据管理学原理及医院科室职能设置现状,将现有的各核算科室划分为临床科室、医技 科室、医辅科室、行管后勤科室四类。临床科室是以通过接诊病人、服务病人而收取诊疗费 、处置费的科室;医技科室是通过仪器设备对病人进行检查而取费的科室;医辅科室是不能 直接创收,只是为临床医技科室创收服务的科室;行管后勤科室是医院行使管理职能的科室 。以上四类科室构成了医院科室核算管理框架。

(二)科室核算的组织体系

科室核算初期,大多数医院设临时机构,即改革办或经管办,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没 有成形的核算办法以及较为系统配套的核算流程。因此使科室核算目的单纯(解决劳务费) ,管理体制模糊,从而导致了科室核算方法简单、粗糙、偏颇,形成了分配上的“多挣多得 ”,这不仅违背了医疗服务宗旨,也给科室核算、利益分配带来了负面效应。科室核算是融 信息统计资料、财务收支状况、资产、设备总值、医疗综合指标、卫生材料定额等各种资料 数据的集合体,是院内多专业、多部门充分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够完成的,是一个过程复杂 、环节繁多的系统工程。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核算组织体系,规范各个核算环节和监督制 约机制,是医院体制改革,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

实行科室核算管理组织机制,分工合理,业务归口,有利于明确科室核算管理在医院管 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工作交叉或管理疏漏;有利于精简机构,降低管理成本和避免本位 主义;有利于合理调配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有利于 建立财务管理部门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全院经济和财务运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减 少或避免财务管理风险,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步调一致,经济高效。根据上述相对合理的 组织机构模式,应按其职能分工建立各部门的工作制度和人员职责,形成标准规范;建立各 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减员增效。

二、建立医院科室核算的保障机制

(一)理顺院级核算和科级核算管理体制

目前,院级核算和科级核算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类型:

1.分开管理型。即院级核算由财务机构主管,科室核算由经济管理办公室(简称经管办) 主管。当前,我区医院院级核算和科级核算的管理体制就采用此种类型。尽管这种管理体制 使两个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这两个部门仅仅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 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大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 存在,矛盾自然产生。正统的计划财务部门虽然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 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已被后起的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 为固定的运行机制。这样,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 尴尬局面。

2.统一管理型。即经管办和财务机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它的长处是:两种核算统一规 范,有机结合,可以人财物共用,核算资料共享,使科室核算和会计核算既节约资源,又良 性运转。它也存在一定问题,因为经济管理工作和财务工作是两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两者的 工作量都非常大,头绪非常多。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是落实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正确 处理好国家和医院、医院和职工的责权利关系。它不仅仅只考核科室的经济指标,还要全面 考核科室的医疗技术指标、教学科研指标、医德医风指标、文明卫生指标等等,几乎设计与 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方方面面的联系。财务工作的内容是为医院当家理财,包括生财、聚财、 用财、算财。它也不仅仅只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还要参与和监控资金筹集、预算、调拨、使 用、分配、消耗、清算、补偿等医院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工作,几乎涉及到医院经济活动方方 面面的联系。两大职能工作合二为一,往往导致要么顾此失彼,要么两者皆应付的被动局面 。

如何理顺院级核算和科级核算管理体制的思路,关键是在以上两种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扬 长避短,取长补短。一方面建议,将经管办下设到财务机构,即财务科分两部分,会计核算 办公室和经管办。经管办仅仅主管医院的综合目标责任制的落实、考评和奖惩工作;会计核 算办公室主管医院资金的运作和使用效益监控。这样便于对摊子多而杂的工作统筹兼顾地管 理,避免应付和漏洞。另一方面建议,最好将科室核算管理从经管办剥离出来,交由会计核 算办公室统一管理,并定期向经管办提供考评的核算资料。经管办对科室核算只管结果,不 管过程。这样,在科室核算中,两个机构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必要协作;既能简化管理程序 和手续,又能便利医院内部计算机联网;既可节省核算的人财物资源,又可更好地规范核算 业务,比较两全其美。

这种机构分设、核算统一的管理体制,还对促进经管办和财务机构各自的全面管理工作 十分有利。对经管办来说,便于从繁杂的科室核算事务堆中解脱出来,改变只忙于考核经济 指标,顾不上考核其他指标,从而导致单纯追求经济收益的偏向。能集中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全力以赴,全面深入地加强对医疗技术指标、教学科研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医德医风指 标和文明卫生指标的考核评奖工作。才能真正端正全院职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和 行为,才能真正做到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才能真正达到优质、高效、低耗 的综合管理目标。对财务机构来讲,便于对科室核算和院级核算的统一归口管理,改变只重 总量核算,不重分量核算;只重源尾核算,不重源头核算的弊端,形成对整个医院资金运作 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反映、控制和监督的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这样,才符合医院新财务制 度第六条中关于“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才把握住了科室财务 管理这一增收节支的关键和开源节流的源头,才能实实在在地取得低投入、高产出这一资金 运行的最佳效果。

(二)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一项制度制定后,能否贯彻落实,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实行科室核算必须具有激励 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配套,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保障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解决 医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对医院经营劳务人力成本的高低起直接重要作用。随 着现代医院制度的建立,人力资源成本在医院经营成本中的比重不断加重,优化人力资源结 构是降低经营固定成本中的一大主要措施,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手段,是衡量医院进 行科室核算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尺。医院在经营中必须努力控制人员经费,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具有激励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开展科室核算与效益分配的必然要求 ,如果没有具有激励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没有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为前提,只谈医院科 室核算,那只能是空中楼阁。 (1)对管理层的要求。院长作为医院的领导人,全面行使医院的领导职能,部分行使管理职 能(比如院长助理、职能科室负责人的选用应该由院长负责),院长应该是一个善于运用“ 权力”的管理者,应认识和了解领导和管理之间的关系,懂管理但不能将精力主要用于管理 ,要敢于放权,也必须放权;若认为医院的什么事情都应该自己知道,都应该由自己来决策 ,则会造成真正的管理者无所适从,最终造成管理混乱。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是认为自 己的想法就是正确的或者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因而总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 人的欲望。这是领导者应该避免的。领导者不应该过多关注细节,而是从整体上去进行把握 ,从大的方面去分配权力与职责,在落实职责的同时赋予相应的权力,切忌随意变更职责与 权力。对院长的管理,应该由任命机构负责,同样要有明确的权力与职责。要形成有效的监 督机制,但不是行政干预,同时应该有严格的任期制度、罢免制度、辞职制度等。 (2)对科室负责人的要求。职能科室负责人是医院的主要管理者,职能科室的管理职能由院 长界定,负责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报院长或专业委员会审批,并负责已有的相关规章制度 在各科室的落实,掌握相关信息,处理相应的日常管理事务;业务科室的负责人是医院的基 层管理者,负责科室的行政与业务管理,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如要解决疑难技 术问题也是作为业务权威或技术骨干的角色而不是科主任的角色。重大问题的处理由相关部 门拟定方案提交相应的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院长审核签发。

(三)规范财务工作,建立与科室核算相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

在医院医疗器械、总务、药剂等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或兼职核 算人员,负责日常的一些经济业务的处理和简单的财务专题分析工作。因此 ,保证各科室工作走上规范化,提高核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 的依据。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才会有条不紊。与科室核算相配套的管 理规章制度具体包括:《成本核算管理实施细则》、《成本费用归集与分摊标准》、《院科 成本测评考核办法》、《固定资产管理细则》、《资产清查核对制度》、《医院收费定价与 管理规定》等。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保证科室核算信息质量。

现代财务人员应提高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水平与能力,改变“账房先生”的形象。应用 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有关知识,以全新的具有综合经济管理知识者的形象参与医院的管理 和决策,把握管理上的主动性,充实财务部门的发展后劲,是现代医院发展建设的要求。在 提高人员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采用微机网络化管理,进行财务 信息、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监督 ,提高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从日常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参与医院的经济 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辉洪,蔡后萍.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探析.审计与理财,2006(7)

2.桂增明.加强财务管理 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卫生经济研究,2006(9)

3.陈友孝,张培福.谈医院科室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卫生经济,2005(10)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成人教育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3.医院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篇三

一、填空

1、信息发布秩序维护后勤保障

2、姓名家属住址治疗经费

3、受伤 中毒姓名家庭住址资金家属或陪人

二、问答

1、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应急人员的调配;对外协调,组织院内、院外专家会诊,负责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

2、负责院内感染管理及疫情上报

3、答:急救120在接诊群体性突发事件(5人以上),医务人员缺少或需要专业会诊者,接诊医师应及时向急诊科主任、医务科(夜间总值班)和分管业务副院长汇报,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救治或会诊。

4、“三无”及特殊情况病人的转归分为两种情况:治愈或好转和抢救无效死亡,这两种情况应分别处理。

①治愈或好转:医务科积极与公安部门、民政局及社会福利院等有关单位联系,妥善安置、处理“三无”及特殊情况病人。

4.医院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篇四

一、协调工作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协调范围和内容

在医院工作中出现各种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有关的问题,以及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考核,接受各级部门检查等,需要药剂科与医务科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时。

三、协调的方式方法

1、临床科室在用药时所需药品不足或暂缺,由医务科与药剂科进行协调解决。

2、药剂科在监督管理医院临床科室用药情况过程中,经药剂科检查,需要医务科配合对临床科室进行管理时,由药剂科将检查情况汇总报告给医务科,医务科进行处理并将考核结果交财务科进行奖罚。

3、由药剂科和医务科一同定期组织医院专家对临床科室用药进行评价,确保考核工作公平有效,医务科与药剂科根据工作特点认真分工共同完成。

4、当上级部门对药剂科进行检查时,医务科要积极配合,与药剂科一同接待检查,并根据上级部门反馈意见,配合药剂科进行整改。

四、严格落实奖惩。

依据影响医院工作的严重程度,制定奖惩制度。对于互相扯皮,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拒不接受任务的工作人员,经过协调和批评教育仍不改的,扣罚当事人的劳务费,情节严重的,对当事人进行调离工作岗位、待岗或解聘处理,并扣减科主任劳务费。

5.医院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篇五

--近年来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体会

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 贺 飞

近年来,在县委的领导下,县纪委按照党章赋予的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威信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抓住一个龙头,提高组织协调的权威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制度保障,是调动和依靠各方面力量反腐败的重要基础,也是纪委履行组织协调职能的“尚方宝剑”。因此,我们在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中,始终紧紧扭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努力提高组织协调的权威性,切实做到“三个严格落实”:一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始终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既要对主管的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认真履行抓研究部署的责任、抓工作落实的责任、抓检查把关的责任,使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步计划,同步开展,互相促进。同时,始终坚持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重大问题要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为确保“一岗双责”真正落到实处,我县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党风廉政建设的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组,并逐级层层签订了253个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形成了“领导带头抓、层层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分解。我县始终坚持把明确党风廉

政建设任务、强化责任分解,作为落实责任制的前提和基础。2006年3月,县委行文部署了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并将其分解为6大项35小项,逐项明确了牵头单位、协办单位和责任人,规定了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使每个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员知其任务、明其职责,知道“抓什么、怎么抓”,增强了各尽其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严格落实考核和责任追究。县纪委每年都根据当年反腐倡廉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党风廉政建设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并切实抓好日常检查督促和半年及年终考核。同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对工作不力,屡屡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责任追究。2005年以来,对4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

(二)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注重组织协调的针对性。一是正确处理好纪委组织协调与党委统一领导的关系。县纪委在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中,始终坚持服从县委的统一领导,同时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强化大局意识,着眼于从全县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谋划和推进工作,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始终坚持强化中心意识,着眼于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把防治腐败寓于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各项措施之中,做到围绕中心反腐败,惩治腐败促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始终坚持强化助手意识,着眼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自觉摆正位置,积极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做到尽职不错位,帮忙不添乱。二是正确处理好纪委组织协调与各有关部门正确履行职责的关系。在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和职能优势,提出任务,落实责任,极大地调动了各部门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同时,对各部门的反腐败工作任务,加强监督检

查,督促部门抓好工作;对各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优势,认真负责地加以解决,积极为部门排忧解难。由于正确处理了纪委组织协调与党委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正确履职的关系,形成了强大的反腐倡廉合力,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当好三个角色,增强组织协调的实效性。一是着眼于凝聚合力,当好“指挥员”。反腐倡廉工作包括廉洁自律、纠风治乱、执法监察、专项整治、案件查办、源头治理等方方面面,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仅靠某个职能部门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县纪委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努力扮演好“指挥员”角色,积极通过召开部门联席会、专题会等形式,及时组织有关部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从而把各部门的职能优势结合起来,齐抓共管。2005年,全县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县纪委牵头,集中整合组织部、县委办、县政府办、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纠风办、监察局等部门力量,重拳出击,促进了全县机关作风明显好转。二是立足于解疑释惑,当好“辅导员”。在各级各部门制定反腐倡廉工作计划中,县纪委主动安排挂钩负责的常委深入下去,帮助查找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共同协商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在工作计划具体实施中,县纪委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具体指导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2004年,针对我县高田乡开展的社会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情况,县纪委和组织部及时派人帮助指导,总结经验,被昭通市委和市纪委在全市推广。三是落脚于抓好落实,当好“检查员”。县纪委始终坚持把监督检查摆到重要位置,坚持正确处理好监督检查与服务指导、组织协调的关系,广泛采用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跟踪督查与重点抽查,明察与暗访等多种形式,提高监督检查效果。2005年,我们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了2次全面检查,对国家公职人员入股煤矿开展了

2次专项检查,对机关作风开展了4次突击抽查,对教育乱收费开展了重点检查和明察暗访,确保了反腐倡廉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主要成效

(一)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加强组织协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了各级各部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并层层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推进了惩防体系建设。通过加强组织协调,一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全县各级各部门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先进典型和警示教育,从政道德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各级各部门大力宣传我县反腐倡廉取得的成效,2005年,市级以上党报党刊刊载我县反腐倡廉文章11篇;省、市纪委采用我县纪检监察信息22篇,县纪委被省纪委确定为信息直报点。二是推动了制度建设。全县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了民主决策、财务管理、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249项制度。三是强化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认真落实了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人大通过述职评议、代表视察,加强了法律监督;政府专门机关通过行政监察和审计,加强了内部监督;政协通过会议、提案、视察、建议、反映社情民意,加强了民主监督;各级深入开展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加强了基层人民群众监督。四是推动了案件查办。2006年1—3月,我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件,办结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挽回经济损失9万元。由于着眼于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防并举,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

(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全县10个乡(镇)全面开展了社会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县政府组建了县级政务中心,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随意办为规范办,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高了办事效率。2004年以来,县级政务中心和各乡(镇)全程代理中心共受理群众要求办理事项14589件,办结14297件,办结率达97%,受到群众好评。

(四)推动了威信经济发展。由于加强组织协调,推进了党风政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099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3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4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1%、20.9%、20%和10.1%。

三、主要收获

6.医院职能科室协调机制 篇六

市财政局课题组

宜宾市,是地处川滇黔结合部,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市内丘陵与山地梯次分布,各区县自然环境、资源禀赋迥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宜宾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地型从浅丘到山地梯次分布,各区县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资源禀赋迥异,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区域经济差异更加明显(如图1)。如何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一条区域间协调、均衡的经济发展之路,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主要挑战。

(一)经济规模较小,区县间差异悬殊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宜宾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实力不强,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宜宾全市实现GDP645.8亿元,人均12200元,为全省人均15378元的79.33%,列全省第七位,为全国人均22698元的53.75%。2007年全省173个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我市10个区县中排名在70以内的仅一个翠屏区排第11,排名71-90仅两个,其余均在第90名以后。经济规模小,且差异巨大,根本原因是除市辖区外的县级经济基数太小,工业基础太薄弱,发展缓慢。2008年,9个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合计176.72亿元,仅占全市的47.90%,平均每个县不到20亿元。

(二)工业化程度低,没有摆脱农业经济格局。

全市10个区县中除翠屏区外,工业比重普遍偏低,农业比重偏高,工业比重超过40%的高、珙、筠三县,采矿业占了大头。县域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工业布局无序、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集聚能力弱,宏观经济效益差。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边远地区发展受限。

县级经济发展滞后,于所在县区位和交通条件呈正相关关系,交通条件越好的县,工业基础相对较强,偏远地区、交通条件差的县工业基础就差。如屏山、兴文、筠连三县离中心城区最远,工业基础也最弱。

最近15年来,市-县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但仍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筠连和兴文两县离市区公路里程100公里左右,时间仍然需要两三个小时。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

二、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有三种源泉: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加强微观管理和改善要素配置;科技创新。三种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度的不同组合,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增长所倚重的主要源泉不同,在各种源泉当中采取的重点途径也不相同。财政职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配置资源,二是收入分配,三是稳定经济,四是经济发展,其中三个是与调节经济相关的,可见财政职能的发挥之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和利用好财政资金,影响经济增长的三种源泉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发挥程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人们通常把依靠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增长归结为粗放或者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并进而认为这是不好的增长方式。实际上,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增长方式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增长方式,而没有实现要素充分就业的增长方式一定是不好的增长方式。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宜宾这样的西部相对落后地区,虽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一样都需要倚重要素投入增加、提高配置效率和管理水平以及科技创新,但是有明显区别:一是要素投入增加推动增长的潜力更大;二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潜力也更大;三是就技术创新而言,主要依靠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实现。理清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明确了什么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不难找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重点。

可见,对于宜宾而言,推动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源泉依次是增加要素投入、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科技创新。财政职能的发挥要以此为依据来展开

(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能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工业集中区,壮大工业实力。

根据经济增长的源泉理论,宜宾经济增长的最大源泉是增加要素投入,及增加资源、资金、劳动力的投入,归根结底就是扩大投资。从投入产出效率看,农业最低,服务业受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发展空间受限,工业潜力最大。要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在充分利用当地各种优势资源基础上扩大制造业投资,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是必然选择。

2004年,高县率先提出了工业强县的口号,开始了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探索。立足煤炭、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优势,在全市首先建立以能源、耗能产业集中发展为特色的福溪工业园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其中财政预算资金投入482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福溪工业区累计入驻企业12户,当年实现工业产值3.97亿元,占全县的10%。

高县之后,各区县相继建立了工业集中区。2007年6月,为规范和加快全市工业集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配套,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提高宜宾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市发改委出台了《宜宾市工业集中区布局规划》。全市规划工业集中区13个,其中市辖区4个,其余各县一个。《规划》结合各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各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长江沿线依托较强的工业基础、便捷的交通和丰富水资源,重点发展食品、纺织、化工、机械、物流产业,南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及建材等能源、材料产业,并对园区产业链配套、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的出台为区县工业集中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县两级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通过预算安排和投资公司融资平台贷款融资等方式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园区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截止到2008年累计投入资金达25.5亿元。

在大笔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同时,宜宾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主要有:一是对鼓励类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在符合国家政策前提下,按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减免。二是对鼓励类和拉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财政予以贷款贴息补助。2008年市财政贴息3000万元。三是对鼓励类产业销售收入上台阶予以奖励。2008年兑现奖励214万元。四是对自身建有污水处理厂并达标排放的,所征排污费纳入地方环保专项资金的部分,符合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条例》和财政部《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可安排给该企业用于污染防治。

工业集中区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市内外企业到县域投资,县级工业实力迅速提高。2008,市辖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其余9县增长33.83%,县属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由38.8%一跃提高到48.3%,市辖区GDP占全市比重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连续两年下降(如图1),工业集中区功不可没。一些集中区从无到有,快速成长为县域经济的中流砥柱。2008年,江安阳春坝园区已形成工业产值生产能力7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4亿元,占全县的49%,实现利税8200万元;南

溪罗龙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1亿元,占全县的45%,实现利税3600万元。目前,集中区大量的工业投资项目还处于建设期,一两年后产能将逐步释放,预计到2010年,将有6个园区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其中3个超过100亿元,一个超过400亿元;到2012年将有6个园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5个不在市辖区。宜宾将逐步形成以长江沿线5个工业集中区为主轴,以南部能源、原材料工业走廊为两翼的经济布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将大幅改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交通瓶颈。

前面讲到,交通是我市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全市设立的13个工业集中区,长江沿线交通条件较好的几个得到迅速发展,南部几个相对边远的则发展较慢,从这个方面说,交通也是生产力。要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必须改善了交通条件,缩小空间差异。

2005至2008年,市财政累计投入交通基建资金9.2亿元,带动完成交通基建总投资40亿元(如下表),财政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是围绕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半小时核心圈”,实现 13个工业集中区快速通道连接,实施完成了宜长路、宜珙路、江长路、观斗山隧道、S307屏山至大岩洞段公路建设和S307屏双路、S308李沙路、S309龙兴路、S206江安至纳溪公路整治,即将完成宜-南快速通道建设和高筠路整治。二是围绕构建大通道、大动脉,形成 “十字型”对外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已建成内-宜-水高速,在建宜-乐、宜-泸-渝高速,宜-攀沿江高速已纳入省高网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一批重大项目在几年内陆续建成,宜宾将逐步形成高速公路外通成渝、云贵、攀西,快速通道内达区县的交通网络,资源配置效率将显著提高,基本消除交通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三)以机制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扶持企业快速发展。

最近20年,宜宾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阶段是“抓大放小”,2000年之后的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发展,但这个阶段才刚刚起步。第一阶段的“抓大放小”,政府成功地将五粮液、天原、丝丽雅培养成超大型企业,其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52%,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55%。第一阶段的成功也带来了明显的副效应,即宜宾除了这三个企业外,小企业多,中型企业较少,企业规模层次有断档现象,企业生态不平衡。这种断档,意味着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都意味着一种风险。要消除这种风险,就需要引导资金配置,让一批小企业迅速发展成长起来。

企业的发展壮大,要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但由于厌恶风险,国有大银行更愿意向大型企业贷款,小企业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低,难以得到银行贷款,此时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存在缺陷。小企业最缺的就是资金。如何解决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问题,就成为能否解除经济发展风险的关键。

市场机制的缺陷,可以由政府创新机制来弥补。宜宾市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核心在于构建一种政策性支持、金融式放大、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机制,让财政资金产生可持续的放大效应,把传统“消耗性”的低效投入方式,变成循环增值性的、高效的投入方式。

一是用财政资金建立信用担保公司。2003年,宜宾市政府出资成立了“宜宾市和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由财政来承担信用风险,以此鼓励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2003年当年财政注入资本金4000万元,截止到2008年底累计注资9000万元。6年间,担保公司累计为192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85630万元,在保余额29549万元。在担保公司支持下,一批有潜力的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重要企业。同时,担保公司资产稳步增长,实现良性循环。

典型案例如南溪徽记食品公司。该公司是一个生产风味名小吃“豆腐干”的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1100万,年利润46万,职工仅130多人,产品很受欢迎,奈何没有资金扩大生产。2007年由担保公司担保获贷款800万,产能迅速扩大,2008年销售收入就超亿元,利润超1100万元,新增就业850人,2009年1-5月徽记公司产值已达6000万元,成为县级支柱企业之一。象徽记公司一样在担保公司支持下快速发展的公司很多,如金川电子、高洲酒业、力源电机等企业在担保公司的持续支持下高速发展,目前已位列市内30户重点企业。

二是向地方商业银行注资。2006年,市政府整合城市信用社成立股份制的宜宾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1个亿,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的成立为本地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机会,当年年末贷款余额11.3亿元,2007年增长23%达13.9亿元。2008年,国家收紧银根,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为此,市商业银行再次增资扩股,市、区两级政府与几家国有控股公司联合注资1.38亿元,其中财政注资5665万元,当年年末贷款余额增加8.1亿元,同比增长58.54%,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同时,银行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117%,实现了财政资产保值增值,为支持更多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就是产业的竞争。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一个是规模,一个是技术。因此,后发地区要在经济上迅速缩短差距,实现赶超和可持续发展,在不断扩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逐步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比重。但矛盾在于,后发地区往往表现为资金匮乏,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这个不足只能由政府来弥补,发挥财政职能,用各种财政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近年来,为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市县两级财政以研发补助、技改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投入大资金,对优势企业关键性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成效显著。2005年至2008年间,全市财政对工业技改和研发补贴投入逐年增长(如下表),补贴企业的研发补助资金累计达1.6亿 元;产业技术改造等工业发展补贴累计3.7亿元;2008年一年就投入能源节约利用技改资金1.06亿元。财政资金的持续投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直接和间接带动了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改造投入快速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杠杆效应。2005年至2008年,全市工业企业创新投资从2.58亿元增长到14.26亿元,3年增长4.54倍,年均增长77%;技改投资由35.96亿元增长到73.91亿元,增长1.06倍,年均增长27%,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两项投资合计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88%。

研发和技改资金的大量投入,使我市工业竞争力持续提高,几个龙头企业如五粮液、天原化工、丝丽雅等在同行业中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一批中小企业如高州酒业、天工机械、惊雷科技等也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同行业中的小巨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三、政策建议

实施证明,什么是好的发展方式,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其定义可能大不相同,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的资源、区位优势,弥补阻碍经济发展的短板。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至关重要。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宜宾市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我们认为财政职能发挥的空间还很大,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县公路升级。

如前所述,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呈正相关关系,要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改善其交通条件是第一要务。我市目前已通一级公路的县4个,多数县只通二、三级公路,差距很大。道路等级落后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扩大财政资金投入,提高市通县公路等级,促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与全国一样,宜宾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以上,解决了近八成的就业,贡献巨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加深的严峻形势下,加快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中小企业首当其冲,融资难、经营难更加突出。因此,建议中央专门出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减小受到的冲击;同时,地方政府继续加大上述金融扶持力度,助其渡过难关。

(三)鼓励煤化工工业发展。

宜宾市经济相对落后的几个县,交通、地理条件没有优势,但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在未来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在矿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现在,煤基本是挖出来就卖,附加值不高,就赚个挖煤的辛苦钱,而煤化工可以将煤的价值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建议抓住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的契机,大力发展煤化工工业,在土地、税收、财政等各方面予以全方位政策扶持,既可以改变廉价出卖资源的被动局面,推动产业升级,又能促进本地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最大限度地将资源的价值在当地体现出来,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8年有专家测算,只要国际油价高于50美圆一桶,石油替代煤化工就有利润空间,而目前油价已触底回升超过60美圆,煤价相对2008年已下跌近半,正是发展煤化工的最佳时机。如能成功抓住此机遇,宜宾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格局都将重构,五粮液、翠屏区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宜宾经济将发生质的飞跃。

(四)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7.医院职能科室工作分工 篇七

各科室、各部门:

现将2017年4月份医院各职能科室重点工作传达如下,请大家积极支持配合,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医务科重点工作

1、危急值上报及登记情况。

2、使用抗菌药物患者药敏送检情况。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培训与考核。

4、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5、手术安全表签字情况。

二、护理部重点工作

1、重点是病房管理工作:加强病区卫生清洁,天气转暖,各科室要对卫生死角彻底大扫除,逐渐开始擦玻璃等工作,疗区要加强保洁员的动态管理工作。

2、进一步规范床头交接班工作;

3、检查护理人员不准携带手机上岗的落实情况;

4、全面落实护士岗位管理工作;

5、继续编辑整理护理部文件。

三、科教科、质管科重点工作

1、对医院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法律法规进行整理、修订。

2、继续做好十八项核心制度中的疑难病历讨论制度和会诊制度的 培训和考核工作。

3、检查各科室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技术指南学习培训情况,4、对环节、终末病历中复制、粘贴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四、院感科重点工作

1、整理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2、培训消毒供应室新标准规范。3、4月20日 全院医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及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考试。

4、加强重点科室各项监测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五、工会、农合、医保管理科重点工作

继续加强农合医保患者次均费用、目录外及转诊人次的控制工作、特别是医保患者次均费用的控制

六、财务科重点工作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年初计划对比。2、9类款项垫付回收情况。

3、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缴纳和职工医疗保险情况。

4、做好涉税事宜。

5、做好2017年绩效工资改革测算和运行工作。

6、进行有关执照的年检工作,重点开展清理欠款工作。

七、信息科重点工作

年检股份公司执照,和心脏病医院工程师及HIS系统工程师来我院进行电子医嘱程序接口工作

八、后勤保障科重点工作

1、对84年建住院部楼里114病房的穿衣柜进行维修,制作安装隔板、衣挂、拉手等工作;

2、拆掉长廊两侧防风门斗和全院保温门帘,入库待来年使用;

3、清掏庭院内蓄粪池和沉井污物,保证下水管道畅通;

4、除四害工作:地沟灭蚊

九、保卫科重点工作

1、做好全院违规用电、长流水、长明灯的检查和管理工作,各科室消防负责人要加强管理工作。

2、加强对禁烟工作的管理。

十、人事科重点工作 1、2017年4月工作重点是加大检查劳动纪律力度;

2、到人社局、卫生局存放档案资料;

3、为2016年新晋升职称人员办理职称聘任并审批工资;

4、到社会保障局为2017年1月转正答辩及取得执业资格人员交纳养老、失业保险。

十一、两办工作重点工作

(一)督查督导工作:

1、加强清明小长假及薄弱时间段员工工作纪律、仪表着装、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医疗质量等管理检查力度。

2、天气渐暖,督促各科室做好卫生清扫工作,保证窗明几净无死角。

(二)精神文明工作:

1、加强微信平台信息发布工作。

2、继续与电视台配合做好《健康xx》电视节目录制。

(三)党建工作:

1、做好2017年党费收缴工作。

2、严格执行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四)纪检工作:

1、重点审核绩效工资二次分配办法的规范工作。

2、抽查员工关注医院微信平台情况;

3、抽查员工上班期间不能将手机带到工作岗位;手术室科主任、护士长、疗区医生带手机是为了病人的咨询,但是必须将手机静音或振动状态。

(五)医联体工作:

8.投诉协调机制 篇八

解决群众投诉环境污染问题协调机制

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决定》(渝府发„2010‟59号),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精神为指引,创新机制,努力探索环境管理与经济建设双羸新途径,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扰民投诉问题,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建立本协调机制。

一、适用范围

本协调机制适用于区级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本辖区内承担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员单位向社会公布的公开电话:67821000(区政府应急值班电话),110(公安),12369、86006200(环保),12395(海事),12336、67821380(国土),12319、67822449(市政),122(交通),12318、67821173(文化),12315、678489922(工商)955966、67822159(建委)、12365、89232015(质监),960966、86017006(交委)、67804248(安监)、67166612规划、86016006(农委)、67821062(卫生)等适用本协调机制。

二、协调原则

1、协调机制应当本着以人为本、服从科学发展的宗旨,遵循便民利民、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

2、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3、遵循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4、坚持预防和化解矛盾相结合,依法、合理、及时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接诉登记、移送受理、办理回复等全过程信息互联互通原则。

三、工作流程

(一)接诉:为方便群众投诉,畅通投诉渠道,本区行政区域内的各行政主管部门对群众投诉的环境问题实行首接登记制,不得拒绝接受群众投诉。

对群众设诉的环境问题应当进行如实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投诉对象、内容、事发地点,投诉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并对登记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不得丢失、篡改、隐匿或擅自销毁。无明确投诉对象或内容、事发地点,投诉人姓名、地址不清、无联系方式的除外。

(二)移送:为确保群众投诉案件不遗失,部门之间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接诉部门对不属于本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范围登记的群众环境投诉案件应按照职能职责和本协调机制规定的方式、时间、级别类别、主管审批及统一格式要求进行移送。受移送的部门不得拒绝或再行移送,并负责将处理情况答复投诉人,同时通报首接登记部门。

1、移送方式:接诉部门可采取受理时三方通话、录音电话、书面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移送,并确认移送到位,留证备查。

接诉部门移送完毕后告诉投诉人移送的时间、移送的方式、接受移送的部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2、移送时间:接诉部门对不属于本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范围的案件,按照紧急投诉与一般投诉时间要求移送。

(1)立即移送:对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威胁群众健康或危害环境安全的紧急投诉应立即移送,同时向区政府应急办公室报告。

(2)当日移送:对不属于本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范围的一般投诉案件应在当日完成移送。

3、移送级别类别:根据环境污染扰民投诉的种类和案件涉及的影响程度,分级分类进行移送。

(1)分类移送:按照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根据环境污染扰民的特征分类进行移送。

(2)分级移送:属一般环境事件、案件,能够及时处理的,各主管部门在镇街设有直属机构的,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环境污染投诉案件及时移送给下级直属机构处理。

(3)特别移送: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投诉涉及项目的第一审批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特别移送,为第一移送单位。

对在移送过程中有争议的,由首接行政管理部门向区政府值班室提出移送单位的建议,由区政府值班室予以指定。

(三)受理办理:属于本行政区域或本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范围的群众投诉和部门移送案件,应当予以受理,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予以公布。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应当及时告知投诉人已受理情况、案件受理编号及查询方式;对移送案件应当由接受移送案件的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受案件之日起2日内告知投诉人受理情况、案件受理编号及查询方式。

受理案件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和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按照以下规定牵头办理:

1、办理级别

(1)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群众投诉和部门移送案件进行办理,在办理过程中涉及跨部门的,由牵头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协同处理,在办理过程中部门有争议的,由区政府协调办理。在办理过程中涉及法律法规、技术等问题需市级相关部门给予指导的,应协商市级相关部门给予指导。在办理过程中涉及跨区域(本区以外)的投诉案件,由区牵头及时向市级牵头部门函告,请市级牵头部门协商相关区域人民政府办理。

(2)区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以下环境污染事件的办理。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移交给区的案件,由区相对应的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办理;有重大社会影响或有严重危害后果的,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部门牵头办理;上级机关或领导交办、人大议案、政协提案,根据职能职责由相关部门牵头办理。

2、办理类别

受理案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的:

(1)存在具体项目并已实施行政审批的环境污染投诉案件,已实施环境保护行政审批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其他审批部门办理。

(2)存在具体项目但未实施环境保护行政审批的环境污染投诉案件,由第一审批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其他审批部门办理。

(3)存在具体项目未实施行政审批的环境污染投诉案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牵头办理。对违反产业产能政策引起的环境污染投诉由区经济信息委员会牵头办理;其他环境污染投诉案件依照法律法规及本协调机制规定牵头办理。

(4)不存在具体项目的环境污染投诉,依据污染特征,按职能能职责的规定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办理。

3、办理时限

受理案件实行限时查办制度。(1)立即办理案件 难闻臭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的噪声、饮用水安全、突发环境事件、威胁群众健康或环境安全应急投诉案件,办理单位必须在接办1小时内赶赴现场调查核实并及时处理。

(2)正常办理案件

在受理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结,回复投诉人并书面反馈12369中心;环保投诉案件涉嫌环境违法的,经办理单位查实后,在3个工作日内立案查处。现场调查或制止环境污染后,应立即回复投诉人,并在24小时内书面回复受理部门。

4、办理质量

(1)办理前:对投诉的环境案件,牵头部门应当按照现场取证的相关规定开展现场调查工作,做到证据完整、程序合法。

(2)办理中:在办理过程中,涉及群众比较关注且影响较大的环境投诉案件,在征求投诉人意愿的前提下,可邀请投诉人或部分群众代表参与调查及处理的全过程。对媒体曝光,且影响较大的环境投诉案件,可邀请媒体记者全程参加案件的调查、处理,对不需要媒体参与的,在处理过程中应及时向媒体通报处理情况。在办理过程中,涉及到违法违纪的,应及时向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报告,提请纪检监察部门一同介入调查。

(3)办理后:对投诉的环境污染案件,在将处理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投诉人通报处理结果并征求投诉人意见,需要在当地媒体公布的,牵头部门可将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在当地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四)跟踪督办:牵头单位负责对移送案件的办理情况及群众满意度进行跟踪回访。通过回访测评群众对受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现场执法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投诉案件办理结果三个方面的满意度。对于群众不满意的案件要问明原因并重新办理。

逾期未回复的案件向牵头单位催办;未严格依法办理或办理不到位的、未按规定要求和质量不高的要重办。区政府督查室、区纪委效能监察室负责对群众反映强烈或办理污染投诉案件推诿、敷衍、拖延,问题久拖不决影响较大的案件视情进行督办。

(六)回复回访

首接单位要对移交案件的办理情况及群众满意度进行跟踪回访。对于群众不满意的案件要问明原因并发回承办单位重新办理。

威胁群众健康或环境安全的投诉案件,要体现快速反应的要求,办理单位必须在接办1小时内启动赶赴现场调查核实工作,现场调查或制止环境污染后,立即回复投诉人,并在24小时内书面回复受理部门。一般投诉案件在交办移交后,按正常工作程序原则上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结,回复投诉人并书面反馈12369中心。

在投诉案件的现场处理中,办理单位的回复与投诉人反映情况明显不一致的,办理单位在接到12369中心或首接单位通报后,直接联系投诉人进行核实,派员现场调查核实、调查处理。各办理单位提出的整改要求和整治措施要规范到位、切实可行。

对于整改、治理需要较长过程和时间的投诉案件,无法及时处理办结的,要及时与投诉人和12369中心沟通并初步回复,告知原因、处理措施及解决问题的时限,力求投诉人的满意和理解。待整改、治理完成后,再作出正式回复。

办理单位在回复投诉人时要通过电话、网络、书面等方式征求群众对投诉办理的满意度,并将群众评价在书面回复中一并反馈12369中心。

办理部门和投诉人对群众满意度有争议的投诉案件,由办理部门提交书面说明,并接受12369中心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监督员、周边群众等进行评价。

(七)结案归档

所有案件回复和办理情况均应登记备案,供投诉人查询。对要求合理但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的,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政策规定,制定工作计划逐步予以解决;对应当解决而暂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主动说明情况并积极创造条件限时予以解决,同时争取投诉人的理解和满意;对过高无理的诉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思想工作。同时,各部门要强化环境纠纷中群众索赔请求的协调,积极探索协商、调解、诉讼及其他环境纠纷仲裁方式,高效、公平、公正解决环境纠纷,避免引起群众信访投诉升级。

四、热点难点环境投诉协调机制

目前大气、噪声污染是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群众满意率低,为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率,预防和化解矛盾,依法、合理、及时解决问题,建立以下制度并按规定程序办理。

(一)提前公示制度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指定管理的部门按照牵头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提前公示制度,负责可能周边大气和声环境造成污染的批准项目或工程在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提前5日进行公示,取得项目周边居民群众的谅解,便于周边群众妥善处理好生活。

公示内容包括:牵头管理部门、管理人联系方式以及投诉电话;工程或项目名称,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影响的原因、时段、作业点、使用机具的种类、数量及影响范围;督促项目业主或施工单位尽最大的努力采取减少消除环境噪声污染措施,责成施工单位在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前1日进行现场公告并作出相关承诺。

(二)现场公告制度

项目业主或施工单位应在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前1日对产生噪声污染的原因、时段、作业点、使用机具的种类、数量以及施工场界噪声最大值向当地群众公示,发放宣传资料,符合办理夜间施工条件的,必须依法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在现场张贴公告,同时,派专人负责向可能到现场的群众作出解释。

(三)沟通协调制度

确需进行夜间施工、市政工程抢险、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而产生大气、噪声扰民的,建设、市政、环保等相关部门要及时沟通协调,共同制定减轻扰民行为的工作方案,有关项目业主或施工单位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审批,并将审批情况及时传12369、12319中心备案,由12369、12319中心负责受理群众投诉并解释。

(四)源头预防与疏导制度 1.噪声投诉:(1)施工噪声

市重点工程:市重点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引起群众投诉的由市重点办牵头进行提前公示、沟通协调与疏导教育,做好周边群众的解释工作,取得周边群众的谅解。市重点工程建筑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与重点办公示内容不一致而引起噪声污染扰民的,由重点办督促建筑施工单位整改;对与公示内容一致但仍存在扰民纠纷的,由市重点办采取调整公示内容,督促施工单位调整作业时段、采取降噪措施等有效方法减少或消除噪声扰民。因交通管制引起市重点工程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扰民的,应由市重点办会同施工单位与交通管制部门协调,减少夜间施工频次。

区重点工程:采取与市重点工程相同的办法处理。

市政工程:对于必须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市政工程,市政部门应采取科学合理施工的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牵头进行提前公示、沟通协调与疏导教育,做好周边群众的解释工作,取得周边群众的谅解。

建筑施工工程:建筑施工工程施工中因排危抢险、特殊工艺需要夜间连续施工的项目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特殊工艺需要的原因、工程量、采用的机具、时段进行审查,出具相关证明,并对其证明负责,牵头进行提前公示、沟通协调与疏导教育,做好周边群众的解释工作,取得周边群众的谅解。对因所承揽工程时违反工程建设期限或在承包工程过程中违反规定将所承揽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导致抢工期引起噪声污染扰民投诉的项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2)娱乐场所噪声

娱乐场所噪声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新建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并征求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周边公众的意见,对新建大型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实施听证会制度。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或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不同意选址建设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环保手续,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娱乐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对存在噪声扰民情况的文化娱乐场所,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工商、公安、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对未取得娱乐经营许可证或工商营业许可证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对超经营范围的酒吧、水吧,由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对取得了工商执照和娱乐经营许可证但存在扰民的文化娱乐场所由环保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3)社会生活噪声

由公安部门负责社会生活噪声投诉的受理(包括向投诉人解释沟通宣传)、及时妥善处理、回复投诉人、通报公示处理情况等。

环保部门负责对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音响)的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公安部门负责对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和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喇叭或高音响器材产生的噪声,在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娱乐、集会等产生的噪声,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装修以及进行家庭娱乐、悼念等产生的噪声和其他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

2.大气污染投诉

(1)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由环保部门统一监管,负责对所有工业废气污染投诉进行处置、回复。

(2)餐饮、加工、维修等产生油烟、废气、异味。禁止在主城区建成区无公共烟道的综合楼、住宅楼内新建、扩建餐饮、加工、维修等产生油烟的项目;对于符合开办餐饮条件的,工商部门应告知其到环保部门办理环保手续,经审查认定符合环保要求,由环保部门出具书面认定意见,工商部门据此予以办理注册登记。否则不予办理。对未办理工商许可的,由工商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取缔。对于2007年9月1日以前开业且污染扰民情况属实的餐饮、加工、维修项目,由环保部门依法责令其整治。对2007年9月1日以后新建有公共烟道符合开办条件的餐饮、加工、维修项目,且办有工商、环保手续的,由环保部门负责处理并回复;对办理了工商许可,但没有公共烟道、不具备开办条件且未办理环保手续的,由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处置并回复投诉人和交办单位。

(3)不明气体的处置受理单位分类进行处理。分不清职责的,由环保部门和市政管理部门共同处置。环保部门负责对工业企业污染源进行排查,市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市政排污管网、垃圾回收站、点、垃圾运送车辆、下水管道等进行排查。经排查投诉点位周边无工业企业污染源的,由市政管理部门负责将处理情况回复投诉人和交办单位,暂时未查明情况的,经环保部门和市政等部门会商,形成一致意见后由受理部门负责回复投诉人,并及时将排查情况及结果在媒体上公布。

(4)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露天焚烧沥青、电线、塑料、垃圾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气体的废弃物的投诉,由市政部门负责查处并回复投诉人。

(5)垃圾场、垃圾回收站、中转站、化粪池、下水道等臭气扰民投诉的处理由市政部门负责。对于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市政部门应当场对投诉人进行解释,先告知投诉人基本情况、已采取的措施、解决问题的期限,整改完成后,再次将有关情况回复投诉人。

五、职责分工

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将环保信访投诉工作任务纳入政府目标任务内容,组织开展环保投诉热点、难点问题和影响较大的重点投诉案件的政务督查工作。

区政府法制办:负责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实施中的相关解释以及存在争议的协调、处理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联合执法的指导和监督。对各各部门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区政府信访办:牵头负责本市环境信访问题中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协调组织工作,督促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参与协调处理与信访有关的环境突发事件。

区监察局:负责对有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环保监管职责、环保投诉处理情况进行效能监察和考核,对执行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应责任。区环保局:负责履行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职能,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受理环保污染投诉,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区经信委:负责牵头实施主城区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企业的环保搬迁工作;负责督促工业企业淘汰产生噪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对淘汰落后产能不力、情节严重的企业,报请区政府责令停产、关闭。

区公安分局:负责在城镇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排放的偶发性强烈噪声,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和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喇叭或高音响器材产生的噪声的监督管理;负责监督管理在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娱乐、集会等活动产生的噪声,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装修以及进行家庭娱乐、悼念、饲养动物等活动产生的噪声等其他社会生活噪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监督在用车辆的噪声排放,不得允许排放噪声超标的机动车入籍或投入使用;负责查处主城排放黑烟车辆。

区国土分局:负责土地整治项目扬尘污染的查处;负责主城内非法采石场关闭工作。

区房管局:负责房屋拆迁;负责监督指导物业管理企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区规划分局:负责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布局,落实噪声、大气、水等污染防治相关要求;配合城市环境功能划分的相关工作,配合环保部门落实规划环评中有关污染防治工作;按照技术规范监督落实违章建筑拆除过程中的防尘措施。

区城乡建委:负责对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的查处,督促施工单位严格实施全封闭施工、场地坪硬化、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烟尘控制、运输车辆管理、专项方案编制、施工湿法作业等建筑施工扬尘控制七项强制性规定;规范夜间施工申请的审查,负责建筑施工工地人为噪声、建材装卸等噪声的监管;负责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噪声污染防治;督促新建临街住宅隔声窗建设;配合区环保局对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设施工程施工噪声防治工作实施监管,督促施工方对需要夜间施工的项目提前向群众发出公告。

区市政局:负责在城市建成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已有畜禽养殖的处理;加强城市管网配套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负责对排水管网、下水道等市政设施和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造成的污水、异味及不明恶臭进行排查整治;负责建筑渣土运输和施工扬尘、市政设施维护施工扬尘的处理;负责对露天焚烧垃圾、占道经营的行为进行查处;负责主城区道路两侧声屏障的安装,负责市政工程维护改造、铺装改性沥青路面、建设主城区低噪声示范路段等工作;负责解释由市政维护改造项目引起的噪声问题,督促建设施工单位对昼夜连续施工的市政项目提前向市民发出公告;负责夜间建筑工程运渣车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区交委:牵头开展船舶污染整治;负责对高速公路及所管辖公路的扰民路段声屏障的安装;协同公安部门监督车辆噪声排放;负责监督落实交通工程的施工扬尘控制。

区农委:负责在非城市建成区的畜禽禁养区内已有畜禽养殖的处理,并负责限养区和其他区域的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指导;负责对渔业水体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监督管理。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治理和监管,切实减少畜禽养殖污染。

区文广新局:负责娱乐场所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严把准入关口,组织实施娱乐场所因噪声污染依法停业、搬迁、转产、关闭的相关工作,并牵头负责开展娱乐场所噪声扰民问题的整治。负责营业性娱乐场所噪声污染的综合整治及联合执法检查,负责取缔经限期治理仍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或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不同意选址建设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娱乐经营许可证。

区工商分局:规范涉及噪声、油烟和其他污染项目的登记审批;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或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不同意选址建设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负责依法查处取缔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环境资源、造成环境污染扰民的无照经营行为;配合环保部门加强对主城餐饮废气污染的执法检查,做好污染搬迁企业的工商变更登记;负责销售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噪声标准产品行为的查处。

区安监局:负责对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设施及应急措施,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污染源,在生产时加强监督管理,杜绝由生产安全而引发环境污染投诉,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型企业不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

六、联防联控协调机制

(一)定期通报制度

区级相关部门、单位定期沟通、交换有关工作信息和业务资料。特别是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要及时通报。各单位于每月定期向区创模办报送工作信息。

区创模办负责对群众环保投诉满意度测评,对区级各部门投诉处理的群众满意率及排序结果每月进行统计,定期进行通报、公示。

(二)联席会议制度

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环保投诉联系会议,或根据工作需要经一方提议随时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联络员参会,沟通和交换有关工作信息和业务资料,研究讨论群众反映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三)联动执法制度

1、联合排查制度。遇责任主体不明的污染投诉时,环保部门要会同或督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排查,查找、消除污染源,严禁敷衍塞责。

2、联合执法制度。在案件办理中,投诉案件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职权,且单个部门处理有困难的,应由主管部门或首接责任单位牵头,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统一协调配合处置,并组织涉及职权范围内的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联合执法案件可通过邀请新闻媒体或环保义务监督员参与等方式进行监督。

(四)挂牌督办制度

对群众反映强烈,屡查屡犯的环境投诉热点、难点问题,且影响较大的投诉案件,由区政府督查室、区纪委效能监察室或联席会议确定进行挂牌督办。挂牌督办案件要明确目标责任、完成时限、责任单位、督办部门、督办程序,并组织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定期公布查处情况,环境污染问题不解决、环境安全隐患未整改不摘牌。挂牌督办案件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办理完毕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纳入党政一把手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五)分析评估制度

各单位应根据群众投诉问题的内容、现状、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梳理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原因,确定工作对策和措施,形成对环保投诉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意见和办法。通过回访群众对受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现场执法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投诉案件办理结果三个方面了解群众的满意度,强化公众参与,突出公众监督的效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对环保投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要进行曝光,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六)公众参与制度

根据全市创模工作“公众满意度提升系列工程”需要,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环保投诉联系会议,或根据工作需要经一方提议随时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联络员参会,沟通和交换有关工作信息和业务资料,研究讨论群众反映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确定挂牌督办案件。通报督办督查情况和群众满意率测评情况。

(七)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

各单位应根据群众投诉问题的内容、现状、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梳理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原因,确定工作对策和措施,回访群众的满意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对环保投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要进行曝光,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区创模办负责对群众环保投诉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对各部门投诉处理的群众满意率及排序结果每月进行统计,定期进行通报、公示。

9.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篇九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召开会议或者采取适当方式,向同级工会通报政府的重要的工作部署和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研究解决工会反映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

以上是《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上看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等表述。但究竟什么是“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认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又被称为劳动关系三方原则。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国际公约规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和工人三方之间,就制定和实施经济和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协调三方机制的主要职能是:三方就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咨询;三方进行磋商谈判,形成关于劳动关系问题的共识;三方就存在的劳动关系矛盾进行协调,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在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由代表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代表职工的工会组织和代表企业的某些企业代表组织组成。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实践证明这一机制能够缓解劳资矛盾、稳定劳动关系,能够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工会是当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作为职工一方的代表。它会代表所在地的劳动者,就处理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与政府部门的代表和企业组织的代表进行协商,以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10.出入院多部门协调机制 篇十

为简化患者办理出入院及转科、转院手续,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我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相关职能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协调解决患者留观、出入院、转科转院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证相关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参与协调的主要部门:医教部、护理部及财务部下属各部门。

一、具体协调机制如下:

1.因病情需要收治入院的病人,如遇收入某科有困难,且病情危急一时不能确诊,急诊科室医师或值班医师经请示医教部或夜间总值班同意后,有权根据病情决定收治有关科室,各科不得拒收,凡拒收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者,由拒收科室和当事人承担责任。

2.如遇大批抢救病员住院,需各科室立即准备应急床位进行收治,如所收治的科室还存在问题时,由医教部、护理部组织协调安排。

3.科室如遇病情危重病人,而急救室床位已满时,首先由科室向急救室内病情较稳定的患者进行协商,待患者同意后,可将危重患者转至急救室,若科室无法自行调整,应及时报告医教部、护理部协调相关科室解决。

4.因某种原因致患者入院证入住科室填写错误时,由误收科室联系应收科室及出入院办理处,将病人转至应收科室,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若应收科室拒收病人,应报告医教部协调解决。

5.患者因病情需要转住其他科室时,转出科室应按相关要求协助病人办理转科手续,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若转入科室拒收病人,应及时报告医教部、护理部协调处理。

6.患者因特殊情况需夜间办理出院时,临床科室应电话通知收费室(值班电话71421958)、医保办公室(值班电话71427775)等相关部门,及时为患者办理出院,若因出院手续办理不及时导致患者经济损失,应由相关科室或部门承担责任。

二、协调形式与方法:

1.凡由医教部做出的裁决,相关科室或部门应立即执行,不得相互推诿。

2.医教部、护理部及财务部下属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相关服务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与反馈。

11.对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的几点认识 篇十一

李朗朗

(2006年10月20日)

综合协调是办公室三大职能之一,是办公室发挥服务作用的重要工作,体现在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各个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密切,对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办公室在一个单位或部门、企业中处于中枢的位置,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重要职责。一项工作落实的好坏很重要的一条就取决于办公室的综合协调。比如:在职能交叉的部门之间,如何协调关系,区分主次责任,共同把工作干好,就取决于该单位办公室行文的协调;再比如:大型会议中,涉及到一些参于部门,也需要办公室以文件或其它方式进行沟通和协调;还有一些互不隶属部门之间日常事务往来同样需要办公室代表机关单位进行协调,等等。虽然目前行政机关的职能越分越细,职责越来越明确,但是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作用不仅没有因为部门、单位职责的细化而削弱,反而进一步增强了,办公室由以前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协调服务演变成全程系统性协调服务,层次、水平越来越高。比如:一个会议,从会议开始前议程、领导讲话稿准备、会场布置、参会人员的通知,到会议中间的服务,包括:人员签到、会议记录、办理领导临时交办的事项等,再到会议结束后,协调、反馈落实情况,时时处处都体现综合协调“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如果哪个环节协调不到位,就会影响整个会议的召开。因此,提高办公室综合协调水平,是办公室一项重要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要着重向为领导、为机关和人民群众全程系统服务转变。要通过提高综合协调服务能力,带动单位或者部门公共服务水平。-1-

一是进一步提高办文综合协调水平。办理公文是办公室的基础性工作,对公文的起草、审核把关是办公室义不容辞的职责。协调公文起草或批转单位,对起草公文的依据、措施、方法等,进行审核把关,是保证公文质量,树立机关整体形象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办文综合协调就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办文综合协调的重要作用,切实抓好公文起草和办理各环节,使公文要求事项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二是进一步提高办会的综合协调水平。会议是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部署工作、了解各方面情况的有效载体,也是单位和部门贯彻落实工作的重要手段。会务工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都事关会议能否顺利召开。因此,加强办会协调就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从关系到单位和部门整体形象的角度,充分认识加强办会综合协调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会务筹备协调和服务协调,确保会务工作圆满,参会人员满意。

三是进一步提高办事综合协调水平。“办公室无小事”,日常事务繁多,既要处理日常的琐碎杂事,也要办理好领导交办的专门事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急事急办,小事快办,尽量超前,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光捡西瓜丢芝麻”,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否则就会造成工作被动。因此,加强办事综合协调就要树立严谨细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认真寻求处理事务的科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单位或部门办事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上一篇:爱老师观后感下一篇:公司员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