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后的心理问题(共12篇)
1.校园暴力后的心理问题 篇一
应对校园欺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欺负的危害;
2、情感目标:体验欺负行为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
3、行为目标:预防校园欺负的发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面对欺负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难点:校园欺负的预防。【课前准备】
欺负行为问卷调查及统计(可从几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内容:
1、欺负行为类型;
2、欺负他人的原因;
3、受欺负后的反应;
4、欺负行为的处理等)。【教学设计】
一、通过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描述
1、请一位同学描述图画的内容。
2、学生自由回答: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活动营(体验分享)
活动一:说说身边“霸王”事。、请一位同学说说插图的内容:一位高年级学生抱着一个篮球在教室走廊上等人,两个低年级学生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嬉戏打闹,一不小心撞到了他,他手中的球滚落到地上,高年级学生非常生气,双手插腰,怒目圆瞪,低年级学生害怕极了。
2、请你以上面两幅图为依据,编写一个小故事。①你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②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 ③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3、全班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活动二:我是智多星
1、出示三种情形: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面对以下情形你会怎么做?
2、组内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分享。
3、教师小结。分享屋(总结提升)
掌握应对校园欺负的方式、方法
1、教师导入:校园是学生的安全港湾,这里有和蔼的老师、有友爱的同学,这里充满着温馨。但是,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发生在同学之间的欺负事情,面对欺负,我们该怎样应对?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小结。拓展园(拓展延伸)
加深学印象。通过写信,让学生体会到真诚的面对会获得心灵的快乐,同时也会获得真挚的友情。
1、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一封信,向自己曾经欺负过的对象表达自己的歉意。
2、分享信的内容。
3、谈写完信后的感受。
4、教师小结。
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小品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并贴上小红花。
2、指名表演。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2.校园暴力后的心理问题 篇二
第一起自杀事件发生在9日, 日本小仓地区的一名17岁女生从4层楼上跳下来, 摔在学校的操场上当场死亡;11日, 大阪一名12岁的女孩因为个子矮受到同学嘲笑, 就从家里的8楼跳下自杀身亡;12日, 埼玉县的一名14岁男生上吊自杀, 之前他曾告诉老师有同学向他勒索2万日元;同一天, 一名17岁的女孩从学校里的5层楼上跳下自杀;13日, 奈良市的一名14岁男孩上吊自杀。此外, 还有一名日本小学的校长也在12日自尽。据悉, 在一年的时间中, 该小学一名五年级女生被同年级8名学生多次勒索。
所以“校园暴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 就关于日本“校园暴力”的内容、原因、以及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然后通过对日本校园暴力现象的分析, 阐述一下对我国校园安全问题的启示。
一、“校园欺负”的内容
日本的文部科学省 (日本主管教育、学术、科学技术及文化的振兴普及的中央行政机构) 在2007年1月19日对于“校园欺负”下定义为““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内外发生的、对比自己弱的同学持续进行身体或心理方面的攻击, 令对方感到非常痛苦的行为。”○1在日本的各个学校“校园欺负”已经被认为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公立小学、初中、高中以及聋、哑残疾学校所做的调查显示:在2002年“校园欺负”事件发生为22205件, 发生率为19.5%;○2而到了2003年, “校园欺负”事件发生为23351件, 发生率比2002年增长了5.2个百分点;○3这之后的2004年和2005年“校园暴力”事件的数量虽然稍微减少了一点点, 但依然是让人很担忧的状况。有媒体报道说, 日本国内的学校氛围现在已接近歇斯底里, “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日本一个的严重的社会诟病。
那么在日本的学校“校园暴力”他的表现的种类是什么样的呢?它分为“精神虐待”和“肉体虐待”两种。所谓的“肉体虐待”通过字面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就是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比如说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精神虐待”就是用粗言秽语、喝骂对方、侮辱对方。另外分派系结党, 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等都是精神欺负的表现。近年来“校园暴力”表现中利用手机等手段重伤、辱骂别人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日本“校园暴力”事特的特征。第一个要说明的特征就是在小、初、高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来看, 中学校园里发生“校园暴力”的例数最多。根据平成19年的《青少年白书》, “校园暴力”的发生件数是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异, 从小学开始随着年纪的增长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越来越多, 到了初中一年级发生的频率是最高的。之后随着年级的递增事件发生率逐渐的减少。○4这是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就是“校园暴力”表现的形态多样化。关于“校园暴力”的形态多样化, 我们以平成17年度的调查为例, 如下表所示:
平成19年度の『青少年白書』より作成。
如表一所示:在小学、初中、高中当中“嘲笑、戏弄”的事件最多, 与此相比, 而聋哑等残疾学校发生“暴力”事件最多。随着年级的递增, 使用“暴力”、“语言威胁”以及“勒索敲诈”的比例在增加。最后需要指出的特征是“校园暴力”隐蔽性比较强。多数的情况下, “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是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另外在游戏的时候, 有也很多欺负人的现象。
最后, 分析下“校园暴力”的影响。这种行为给被欺负的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些被欺负的孩子中多数感受着精神和肉体双重的痛苦, 他们开始变得不愿上学、开始自闭、甚至有些孩子采取自杀行为。2005年, 在被调查的608名20岁以下的自杀者当中, 有70多人就是因为“校园暴力”不堪忍受被欺负而自杀。
二、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是由复杂的原因构成的。它是由日本的孩子、家庭、学校还有社会多重原因共同所致。那么“校园暴力”的原因究竟什么呢?我们分为四点来分析:
1. 孩子
这里的孩子指事件中的主动欺凌者和被动欺凌者。主动欺凌者是指“校园暴力”的发动者, 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 我们首先从他们身上分析。
这些孩子变成暴力事件的发起者, 原因有很多, 如果从他们自身来看的话,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太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日本的孩子多数做事情只考虑自己, 从来不会换位思考, 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处理事情, 我行我素。有不少孩子是由于“想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情”或者是“自己感到自卑, 嫉妒别人从而发恶心去陷害别人”再或者是“欺负别人是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等理由才会变成主动欺凌者。这些理由无疑都是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的。
那么, 成为被动欺凌者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是这些孩子容易受到欺负呢?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弱”。这里所说的“弱”指“身体弱小、身体障碍者”“、反应迟钝、智力障碍者“没有朋友、性格孤僻者”, 或者是行为异于别人等情况。
但是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他们自身不管是成为主动欺凌者还是被动欺凌者的原因, 不是造成“校园暴力”的唯一因, 因为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着周围环境的很大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才是“校园暴力”的最主要责任担当者。
2. 家庭
家庭教育的不到位是造成事件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随着和家族化的发展, 脱离大家族, 仅仅是孩子和父母在一块生活的小家庭不断增加。受日本传统的家庭观念的影响, 父亲在外工作, 母亲在家处理家事这种情况很普遍。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少过问, 但是由于母亲, 非常溺爱孩子, 也不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还有一种现象, 男性主外, 但由于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 即使有了孩子也不想放弃自己工作的母亲也越来越多, 于是家庭的亲子关系变得淡薄。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 他们有很多烦恼和问题, 但是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 没有人能够及时的给予他们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所以像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就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角。
3. 学校
发生事件的原因, 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为了顺应学历社会的要求, 注重智育的发展, 忽视的德育的发展。另外学校强调竞争注意思想, 根据学生的分数来判断一个学生的优良, 再者, 由于再硬性的教育制度下, 学生压力很大。伴随着这些, 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念扭曲, 除此之外, 很多学校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 掩盖默认这种校园暴力现象。所以, 暴力事件变得越来越严重化。
4. 社会
社会在事件当中起了间接的助缘作用。在日本, 注重学历, 忽视精神和道德的培养, 另外外在的散乱环境像网络、电视等的宣传也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导向。另外大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淡薄化、社会的等级关系也会令孩子们潜移默化。
三、“校园暴力”事件的对策
日本“校园暴力”现象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的一种诟病, 整个社会已经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因此文部科学省、教育委员会、学校从教育的面出发, 出台一系列的措施, 呼吁学校注重德育的发展, 呼吁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沟通与关心。另外警察、法务省的人间拥护机构,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 给受欺负的孩子大力的支援。另外, 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手段, 大力的宣传健全的人生观、道德观、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让“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四、对中国的启发
“校园暴力”问题不止发生在日本, 中国也有, 只不过没这么明显, 但也有增长的倾向。所以我们也得防患于未然, 虽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日本的社会环境不相同, 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肯定也不相同, 但是分析通过对日本暴力事件的分析, 我认为对中国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我们应该好好的汲取日本的经验教训。
校园暴力会给受害的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 与其发生悲剧之后再采取措施, 不如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要想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不光要改变孩子, 来自父母、教师、以及世间的力量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事件的主角孩子来说, 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开阔自己的心胸、多一点的利他, 少一点的自利, 去除我执, 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白書』.平成16年度.青少年育成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8.cao.go.jp/youth/index.html.
[2]『青少年白書』.平成17年度.青少年育成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8.cao.go.jp/youth/index.html.
[3]『青少年白書』.平成19年度.青少年育成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8.cao.go.jp/youth/index.html.
[4]李英顺.《日本中小学生中的欺侮总题及其对策》.《日本问题研究》.1998年1期.
[5]师艳荣.《日本“校园欺负”频发分析》.《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
[6]曹能秀, 王凌.《论日本文化对教育荒废的影响》.《比较教育研究》, 2005年第1期.
[7]大森和夫, 大森弘子, 曲維.『日本』 (上) .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
[8]王晓春.《中日中学生道德意识之比较》.《日本问题研究》, 2002年第2期.
[9]启迪.《当代日本青少年的现状与特征浅析》.《当代青年研究》, 2001年第3期.
3.我国校园暴力法律问题探究 篇三
关键词:校园暴力;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校园暴力就是发生在学校内的暴力行为,但另有学者认为校园暴力不应仅限定于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现象,还应包括校园周边附近发生的与师生有关的暴力行为。世界各国对校园暴力的定义也各不相同。校园暴力在美国预防校园暴力中心的定义为“任何破坏了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气氛以及危害到校方的预防人身、财产、毒品、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①。”台湾学者刑泰钊对校园暴力划分为“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学生对学校、校外侵入者与学校师生”四种类型②。而校园暴力的定义不仅需要将这一现象的特点和属性加以高度概括,更要符合社会各界人士对此现象的普遍认知与共识,这是对校园暴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前无法避免的问题。根据我国国情,深层次地探究校园暴力的概念,并在理论上对校园暴力的概念达成共识,是界定、预防、治理校园暴力的前提。笔者在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校园暴力概念的不同理解后,将本文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为:在校期间或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的發生的暴力行为,由老师、同学、校外人员对学生身体或精神等方面实施的,且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不法侵害行为。
二、多层次多领域治理校园暴力
基于校园暴力的成因复杂,故应根据不同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实际情况,分别追究学校、监护人、学生个人的相应责任。法律层面上,笔者认为不仅需要制定《反校园暴力法》来具体规制校园暴力,更需要以此为契机,修改刑法中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以有效遏制校园暴力,达到多层次、多领域有效预防和惩治校园暴力的最终目的。
(一)《反校园暴力法》的制定
虽然目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等法律规范中都与校园暴力有关的规定,但笔者认为这些规定大多针对性不强且侧重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在规制校园暴力行为上没有相应的后盾力。美国通过联邦、各州、各地区联合作用共同整治校园暴力。先后有45个周通过了反欺侮法规,并且各州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各有侧重、适宜本州施行的法规。为了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韩国制定了《学校暴力预防及对策法》对此现象加以规制,行政教育机构制定计划,推动立法。学校自身依上级有关校园暴力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措施。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探索学校工作的新途径,设法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③。
制定《反校园暴力法》,一是能够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在学校免受欺凌,营造良好的治学环境;二是在法律的规制和威慑下,使得未成年人懂得知法、守法、尊法,进而从源头上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二)适当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可行性与实践性分析
校园暴力的频发,然而超7成校园暴力不负刑事责任,这使得未成年犯罪的零成本问题突出。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相关规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即只要行为人未满14周岁,不管触犯刑法规制的什么罪名,一概不需负任何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这八大类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此项规定自1979年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刑法》以来,对最低责任年龄一直未做出修改。但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层面也越来越多元化,再加之网络全球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暴力、淫秽等消极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未成年人接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心智成熟也比几十年前要相应的提早,故适当的降低最低刑责年龄符合时代的变迁与实际的需求。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日益呈现低龄犯罪的趋势,而且考虑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式多样和犯罪手段的成熟和聪明,并往往依附于犯罪团伙进行集体作案,所以不能低估。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方面大多为故意,很少有未成年人过失犯罪的情形。同时,因未成年人做事容易冲动且不计后果,所以往往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综上,适当的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符合我国国情,至于具体最低刑责年龄究竟应如何规定,不妨参照其他国家现行规定。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的立法也将最低刑责年龄规定为14周岁。但有些国家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较低,如加拿大、巴西、荷兰、匈牙利、丹麦规定为12周岁,希腊规定为13周岁,美国纽约州和我国香港规定为7周岁。笔者诚望立法机关能基于实际,早日将下调最低刑责年龄的行动提上议程。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此次专项治理包括多方面的措施。专项治理预期达到的效果是“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相信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再加以适当、合理的法律规制,校园暴力现象将大大减少。
注释:
①参见戴宜生译:《美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 4期。
②参见刑泰钊:《校园法律实务》,台北教育部编印1998年,第12页。
③参见陶建国:载《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第37期。
参考文献:
[1]张明:《如何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载《工作研究》2005年3月。
[2]张晓霞:《全球视角下刑事责任最低年龄实践中的困境》,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1期
4.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篇四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
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1、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
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3、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
6、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激情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易成为欺凌者而哪些孩子又易成为受害者呢?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而一些孩子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无用,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者,则易成为被动欺凌者。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
因此,受害儿童大多来自以下家庭。
类型一:弱势家庭封闭、外来、下岗、贫穷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闭性格。
类型二:富裕家庭喜欢炫耀、露富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抢劫、勒索的目标。
类型三:暴力家庭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影响,孩子也习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孩子在互殴中往往也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类型四:单亲家庭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自卑敏感、不愿和别人沟通,缺少家庭管教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害羞、老实怕事;在同学间不受重视,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有身体或智能障碍者;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如有特长、爱张扬的学生易招来“教训”,邋遢的孩子容易成“出气筒”)。
作为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欺凌,如果怀疑孩子受到了欺负,首先要弄清事实真相:你的孩子是受欺负者吗?因为有时孩子之间的打闹很多都是出于孩子之间的社交尝试,游戏,或者善意的追逐,并不会牵扯到道德领域的是非。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在儿童社会交往,也就是玩耍的过程当中,无论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都在所难免。事实上,能够显示一些进攻性或许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必经之路。不幸的是,当孩子们确实受到暴力欺凌行为的身体或精神伤害时,又往往不愿意主动地向你透露。
这些孩子或许认同了别人给他起的难听的绰号,或许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此外,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
那么作为父母,要能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应当注意哪些潜在的征兆呢?
经常发生的身体征兆 :
1、伤痕与淤紫;
2、衣服被撕破;
3、头疼、肚子疼、胃口差;
4、失眠做恶梦。
而社会性征兆则表现为:
1、不愿意上学或向家长要求转学;
2、经常丢钱或心爱的物品等。
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有些父母认为联系侵犯者父母可以对暴力孩子的行为做必要的纠正。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效果不佳。芝加哥教育专家克拉克说:“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是在家里学会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除了导致同样的暴力事件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从而吓坏他们的孩子之外,家长们并不能通过开展妈妈或者爸爸之间的交流而加深了解。暴力具有向后传递的特性。它从一代人传到下一代,又从下一代人传到下下一代。一个孩子喜欢暴力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个暴徒,而他父亲之所以是个暴徒又是因为他祖父也是个暴徒。”
也有些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但是,大多数父母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间的打斗基本上都是暂时性、代表性的,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他们今天吵明天好,在这一过程中互相磨合,逐渐学会交往。
如果轻易地教孩子以动手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容易使孩子的争斗升级,形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激烈局面,最终造成更大的伤害。更何况,成人社会中,暴力行为最终也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此,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学会以智慧和能力取胜,才是孩子立足于未来社会,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根本途径。
具体的应对方法可以是:
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如果情形继续,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8、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
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5.校园暴力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现在校园暴力的形势以及我们身边存在的校园暴力现象,理解校园暴力的含义和类型,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
2、情感和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态度,增强学生拒绝校园暴力,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
1、认识校园暴力
2、校园暴力的危害
3、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4、校园暴力的应对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联系在一起。今天,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花季如何远离暴力?
2、校园暴力事件回放: 案例1:商洛技校2004级新生许琳杀害舍友郭某和于某后出逃,11月5日凌晨,潜逃了3天的许琳被商州警方从亲戚家抓获。案例2:(《北京青年报》10月29日)房山法院昨日消息:16岁少女张曼因与同学发生纠纷持刀将同学扎成重伤,被房山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案例3:(10月29日,《京华时报 》)10月27日晚上,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高职二年级男生南方(化名)在送女友回宿舍时,遭到女友“宿敌”的男朋友携众追打。东升乡派出所民警当夜前往调查。南方的女友陈冰(化名)是林大经济管理学院二年级学生,她和原寝室同学王玫(化名)一直存在矛盾。
案例4:副县长之女率众殴打同学
5月,云南孟连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之女——该县一中15岁的初二女生小艳(化名)带领7名同校女生将该校初三女生小思(化名)拖进厕所,拳打脚踢,其间小思外衣被脱下丢进粪坑,整个过程长达10分钟。施暴者还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
案例5:: 7月,一则题为“东莞少女扒衣门事件”在网上热传。画面中,多位男女在漆黑的街道上,对一名女中学生辱骂并拳打脚踢,甚至逼迫其脱掉衣服拍裸照。在整个视频中,参与打骂的均是一些与被害女孩同龄的女生,她们在一群开着摩托车男人的支持下,轮流打对方面部,后调查证实系发生在广东省清远市石潭镇的一起暴力事件。
案例6: 8月,一段被网友命名为“布鞋门”的视频显示一个穿布鞋的女生,被几个同学堵在楼梯口要求下跪,并遭遇搧耳光和推搡。这起校园暴力发生在新郑龙湖一中。
案例7:: 10月,在上海一个弄堂里,中学生模样的女生正对另一女生拳打脚踢。视频里的旁观者不时用上海话对话,并称呼打人者为“熊姐”。视频中,“熊姐”不断地抽打另一女生的脸,扯其头发,更从背后冲撞该女生„„而被打女生从头至尾没有还手,任“熊姐”打骂,后证实为上海南湖职业二分校学生。
小结:(1)大家从这些事件当中获得什么启发和感悟?
(2)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校园暴力还有哪些表现?
1、认识校园暴力
(1)校园暴力的含义。P77
2、校园暴力危害
实践环节: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从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等方面对校园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严重影响和干扰正常的学习生活
(2)不仅使受害者身体受伤,而且心灵受到很创伤(3)使人形成以强凌弱的暴力意识,演化为暴力行为(4)学校纪纪律遭到破坏,法律法规得不到维护
3、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咱对学生产生消极作用
(2)学校对多层次开放办学所带来的消极因素未采取妥善的管理防范措施
(3)案犯本人缺乏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4)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法制观念,不懂用法律保护自己
4、校园暴力的应对 导入:身边的故事:《面对勒索》
小涛是北碚区某高三年级的学生。直至高中以来,小涛每天都要忍受同班同学李某的恐吓勒索,每天上交的“份子钱”从2元、5元、10元一直涨到四五十元,两年多年来被其勒索共计近万元!
师:在面对勒索时大家一般会怎么做?
(每个小组选取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解决,写出应对策略,形式可以多样,阐述或表演均可。目的是让大家学会正视困难、解决困难。)
1、增强守法意识,打架斗殴是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如果造成课他人人身伤害要负刑事责任;
2、培养解决冲突、挫折的能力,采用说服或求助权威的方法
3、增强包容性、承受力。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给我们带来伤害;暴力解决不了人际冲突,只能让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
4、不参与校园暴力,不参与帮派纷争。
反思: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宠坏了,在学校里受不了一点不顺心的事。为了发泄,为了一时的冲动,就造成了校园暴力。其实这些事情的起因说起来都是一些小事,为什么我们不能以一个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呢?学会为别人着想,不要事事都以我为中心,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那样就会很快乐。
赠送寄予:
愿我们都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随时发现身边潜伏的危险;愿我们都有一副过人的胆识,面对非法侵害沉着地应对;愿我们都有高度的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课外作业
1、如何让暴力远离校园?
西安晚报2007年1月30日报道:
1)史女士15岁的儿子被几名高年级学生诱至学校附近,四五个社会青年围住他儿子强行索要200元“保护费”,他儿子掏空口袋仅有60元钱,结果被这伙人打得鼻青脸肿。
2)中学生在校门口向同学挟持索钱,殴打。后被公安当场抓获,立案惩处。
3)东关某中学 16岁中学生怀疑女友“移情别恋”,集结“拜把子兄弟”围砍“情敌”,致其死亡。
什么是校园暴力?
所谓的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包括勒索、抢劫、起侮辱性外号、造谣诬蔑、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等一系列侵害行为。
发生范围:校园内、外
实施主体:同学、校外人员
校外人员往往很复杂,最好和他们保持距离,更不能不清楚情况就和他们称兄道弟。遇到校外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暴制暴,而应该寻求老师和父母的保护。
侵害对象:身体、精神
不管是对身体和精神实施的侵害行为,都是一种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行为总结起来可分为三种形式,即语言暴力,力量暴力和心理暴力。
1、语言暴力,主要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语言暴力案例:
东莞厚街某中学,王姓同学叫刘姓同学 “矮冬瓜”,后来这个称呼让很多人都知道,刘姓同学很生气,后来因为这个两人发生口角,最后刘姓同学抄起板凳向王某打去,导致王某左眼失明,花去医药费2万多元,他自己也被判刑。民事责任的承担:《民法通则》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责任的承担:校园暴力造成的损害有可能使自己的家庭造成财产损失。
2、心理暴力,主要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心理暴力案例:《东莞时报》5月14日报道,长安镇某学校5年级学生小鹏因无法忍受同学们的欺负,从4楼教室的窗户跳下摔伤。
3、力量暴力,主要包括校园凶杀、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力量暴力案例:
东莞市某中学周某因打开水不小心溅到李某脚上,李某很生气,将周某推倒在地。第二天双方都找来一帮同学,有的还带了钢管和刀,一见面双方就打了起来。结果在混乱中,周某的手部被砍了数刀。李某等人因群殴行为而被处以一年徒刑。周某因为右手腕部肌腱几乎被砍断,功能恢复不了,成了残废。
青少年犯罪的年龄规定:
《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例:某中学初二学生李某14岁,每天早上都向附近小学的学生勒索,要了很多次,总共要了92块钱,最后被抓,判刑11年。
案例分析:李某的行为对小学生的身体构成直接威胁,并实施多次抢钱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青少年犯罪: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14周岁为治安处罚年龄,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
案例:江西省萍乡市一所中学里,13岁的张强依仗自己生来人高马大,时常勾结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无事生非。一年多来,他先后将学校四名学生打得鼻青脸肿,还经常向他们敲诈和索要财物。张强还经常追逐、侮辱本校的一些女生,并抢劫她们的零花钱,使她们不敢上学。张强对老师的劝说和批评教育非但不听,还恶言恶语相威胁,甚至想对老师大打出手,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后经学校的举报,张强被司法机关绳之以法,从而结束了他“无法无天”的生活。
案例分析:根据刑法的规定,这个行为已经构成了寻衅滋事罪。因为法律规定,如果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情节恶劣的行为,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他们的行为还有可能触犯刑法规定的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
6.遏制校园暴力 篇六
5月12日,打开网页,“陕西袭童案”的消息映入眼帘,这是50天内第5个大规模校园暴力事件。一连串的校园惨案,让人触目惊心。
此前媒体已经尽可能减少了对此类事件的报道,因为有人担心,媒体的过度宣传会造成负面影响,让犯罪分子纷纷效仿,“传染”校园暴力犯罪。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媒体报道对潜在的罪犯来说,既有示范作用,同时也有警示和谴责的功效。无辜受害者的痛苦,有可能唤醒其中的良知尚存者。反之,不公开报道,拒绝向社会预警,到很可能将公众置于高危境地而一无所知,等于是帮助罪犯行凶。甚至可以说,如果媒体不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去探索事件背后的复杂背景,深度挖掘犯罪者生活的社会环境,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就可以认为,这样的所作所为是违反媒体伦理的。如果媒体只是浮光掠影地记录社会现象,甚至只是粉饰太平,那么它不仅是抛弃了行业本分,更是抛弃了社会责任。
应该承担起责任的不仅有媒体,还有其他社会机构。我们了解这些惨案制造者的情况后,可以发现他们多为青壮年男性,无业且生活在社会底层。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对生活状态不满足,面对社会不公和言路堵塞的现状,他们从绝望走向绝望和疯狂,采取了极端行动。惨案发生后,有人提出,要打得犯罪分子害怕而不敢下手。这一观点值得商榷,陕西袭童案的凶手作案后就自杀了,他连命都不要,你能让他感到害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对于一心求死的犯罪嫌疑人,“当场击毙”一类的说法,不但起不到多大震慑作用,反而有挑衅的作用。再者,大部分屠童凶手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恐怕不会在作案前理性地分析作案代价吧?高压手段只能治标,甚至连标都治不了。对犯罪分子当然要坚决打击,但一味狠打,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在社会机制上作调整,才能治本。冷静思考后可以发现社会不公、言路堵塞、社会保障存在缺陷以及暴力文化盛行都是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据《经济参考报》,我国分配差距逼近红线,基尼系数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最高在2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社会分配不公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在此背景下,社会矛盾增多、激化,也是在所难免的。政府面对此状况,努力抓维稳工作,对可能发生问题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使其能够解决在萌芽状态。然而,某些政府部门用公权力强制维持表面的稳定,在弱势群体的利益被侵占和剥夺时,堵塞他们的诉求渠道,无视在压制下累积的不满情绪。这就导致各地陷入“越维越不稳”的恶性循环:越是要强调社会稳定、强化维稳工作,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就越是不能容忍民众的利益表达;民众越是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社会中的利益格局就越是倾斜,尤其是底层群体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利益格局越是倾斜,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就越尖锐,不满情绪也就越强烈;由于正当的利益要求受到压制,一些群体或个人就只能采用暴力的方式来表达和发泄不满,于是导致社会矛盾越加激烈;而社会矛盾越是激烈,政府就越是要强化维稳工作。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某些走到绝望境地的人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当一个人否定自己生命意义时,怎会对他人的生命有所敬畏?
社会保障和缺陷也是惨案诱因之一。我国社保存在覆盖低、不公平的问题,并且改革进程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我国官方公布的重症精神病人的数量为1600万,但这个数字还是1992年调查得出的,后来就没有全国性的数据了。除了那些原为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后来患精神病的人之外,其他的精神病人治病、生活、看护的费用几乎完全落在他的家人身上。家里有一个精神病人,其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几乎无不倾家荡产很快陷入赤贫。生计难以为继的家人往往被迫终止精神病人的治疗,放松对于精神病人的看护。精神病人缺乏监护除了危及自身和家人安全,也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安全。因此,国家应当完全承担起成年精神病人治病、生活和看护的费用。但由于社保存在的缺陷,政府连治疗的责任也没有承担起来,让大部分精神病人处于缺少监护的状态中,给全社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目前暴力文化无孔不入。翻开书本,观看电影、电视,里面有诸多关于暴力革命的描写,弘扬暴力美学的场景比比皆是。把暴力变成形式,把暴力变成获取成功或者报仇雪恨的必然工具,其结果是什么呢? 人们逐渐以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除却暴力,没有什么能让社会体会深刻。于是有些人就开始铤而走险,开始通过暴力手段展开对社会的报复。可是那些屠童凶手为什么要把孩子当作残害对象呢?这可能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返祖”现象。因为现代人类社会是不允许存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如果放任恃强凌弱,人类社会将无法继续生存。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许多强势群体的行为都带上了公权力的色彩。这种社会的二极分化让人们从抵抗到承认,也就是社会个体在屈从于强势欺压的同时,寻找相对弱势。抵抗能力较弱的孩子进入了凶手的视野也就不奇怪了。
7.反校园暴力还校园净土 篇七
校园暴力又叫校园霸凌、校园欺凌。校园霸凌指的是学生在学校里长时间反复地欺凌和骚扰他人的行为, 轻则给人取带侮辱性的绰号、恶作剧、孤立, 严重的则让人毛骨悚然。如果在校园受到欺凌, 这种伤害将会伴随他们整个校园生活, 而在这些伤害中, 会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甚至走上极端。世界卫生组织对校园暴力的定义包括对身体、心理直接的伤害, 随意殴打的行为, 人格上的侮辱和言语上的侮辱。但在中国的刑法上只认为构成轻伤害以上的才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侮辱他人人格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侮辱罪。
二、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法制网舆情中心曾专门对2015 年1 月至5 月发生的见诸媒体报道的40 件校园暴力进行调查并出具了报告。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 有75. 0% 发生在中学生之间, 其中初中生占比 ( 42. 5% ) 比高中生占比 ( 32. 5% ) 高出10 个百分点。而大学生 ( 15. 0% ) 、职校生 ( 7. 5% ) 及小学生 ( 2. 5% ) 占比较低。
学生欠缺基本的道德修养是引发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的暴力事件中, 施暴者手段残忍, 不加思考, 不计结果的对受害者进行侵害, 酿成极为惨痛的后果。还有部分案件施暴者丧心病狂的对受害者进行脱衣拍裸照, 烟头烫要害的行为, 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而这些施暴者最终承担刑事责任的比重约为27% , 且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
三、校园暴力的新特点
近些年校园暴力具有团体性, 多结构, 主体多元化等特点, 发生在女生身上的比例增长至32. 5% 。
在2015 上半年的暴力案件中, “女生暴力”案件不断增加。主要体现为以多欺少, 对生理和心里进行凌辱, 施暴者进行施暴时旁观者较为冷漠。很多旁观者在目睹此类事件发生时, 会饶有兴致的用手机进行拍摄, 之后传到网上并津津乐道, 而不是立即去劝阻或是向老师或者警方报告。这种冷漠的行为也会对受害者心理造成伤害。
其次, 网络暴力犯罪比率上升, 例如将暴力事件通过现如今发达的网络将暴力事件在微博或其他社交软件上传播其次, 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权利, 而且会使其受到“二次伤害”。
四、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不够完善的教育制度, 以及过分的宠爱和保护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同时也是是导致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更不愿与人沟通交流, 再加上一些暴力影视、游戏的激发, 很容易导致他们为一点小事而发怒失控, 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从孩子所处的环境看, 由于过分的溺爱导致了孩子的心气高, 但是认知能力和责任心普遍较为低下。同时心理建设不够强大与年龄不匹配, 心灵太脆弱, 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 必然造成两个极端, 很容易以偏激的方式维护面子。再者, 攀比心理也是造成学生歧视甚至攻击的原因之一。
从学校教育来看, 我们的道德教育往往不能真正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深处。把学校分为好学校和坏学校, 把班级分为好班级和差班级, 只有考试是孩子的表现舞台, 只有分数才能凸显孩子价值, 把学生标签化, 没有其他渠道获得认可, 整个学校唯成绩论。如此种种, 必然导致在学习成绩方面不擅长的孩子从其他方面寻找表现的机会。
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缺乏完善的监督结构, 及不够健全的处理机制, 导致了校园暴力只是一个社会问题, 并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导致犯罪者处理结果轻, 是滋生了校园暴力的温床。
五、治理校园暴力的相关措施
( 一)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事情曝光后, 人们同情受害者, 指责施暴者。但是进行施暴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受害者”? 他们又遇到的教育的缺失做出自己并不能够承担责任的行为, 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训练未成年人合作、尊敬他人、善于请教问题、自我冲动控制等, 降低因“琐事”引发犯罪的概率, 从未成年人自身遏制各种欺侮、伤害案件的发生。学校除了正常的课程安排和基础教育外, 学生的心理建设和辅导应并驾齐驱, 使之跟教学一样重要甚至比学习成绩重要。对学生进行心理重塑, 解决孩子对社会的偏见和不信任问题, 重新树立信心找到生活的梦想。
( 二) 丰富校园活动和校外实践
校方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定时组织集体活动或趣味竞赛, 把学生的能量充分释放, 让他们有事可做。从小学习尊老爱幼, 互相尊重等中华传统美德,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 培养起良好的团体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 三) 加强法律建设, 全面综合治理
施暴者未成年是校园暴力的主要特点。并且施暴者并不知悉所犯错误所要承担的后果。我国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行为较为严重, 这也就导致了施暴者难以认识到所做事情的严重性, 也就为二次犯罪埋下了种子。
( 四) 借鉴先进经验, 实行教育矫治
顶层设计也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关键。将此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 强化这一领域的法治建设, 才能防患于未然。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法定年龄的青年, 就不惜对其进行严惩, 道德教育为主, 并辅以“保护观察”, 不剥夺不限制犯罪者的自由, 保护其自由的权利。
8.校园暴力后的心理问题 篇八
一、含义的界定
我国颁布了《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允许对学生进行体罚。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存在校园之中对学生一种隐性的伤害,那就是教育冷暴力。冷暴力常常表现为对人在态度上的冷淡、行为上的忽视、精神上的长期持久的隐性伤害。笔者认为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隐性的、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过度精神惩罚,通常采取冷淡的态度、嘲讽的语言、行为上的孤立等方式。
二、教育冷暴力的类型
(一)冷淡轻视型
在小学校园中,教师对学生在态度上的漠不关心,即使学生有错误也不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而是任由其发展。当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犯错,教师非但没有关心学生而用轻视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处于迷茫的境地,也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二)嘲讽呵斥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教师有意或无意对学生在语言上的嘲笑讽刺,会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有的教师还在班级中大声呵斥,让学生难堪,让学生无地自容。这样过度的精神惩罚,教师由于气头上贪得一时痛快,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无法弥补的。
(三)疏远孤立型
教师常常会对学生进行调换座位、在讲课过程中不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等方式在行为上孤立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老师、同学“抛弃”的状态,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打击,自信心受挫。
三、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造成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而且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是发展的人,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格的重要时期。教,育冷暴力会使学生自信心受挫,自尊心受到打击,性格上会变得孤僻,在长期的周围环境中暗示下,学生会形成畏缩性人格。
(二)师生关系紧张
学生在小学阶段虽然自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并且在意周围环境中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肯定。而教育冷暴力会使学生遭受到打击,变得任性、暴躁,形成攻击性人格,逆反心理加强,敌对教师,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四、关怀理论视域下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师德修养的欠缺
造成教育冷暴力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欠缺,教师作为在教学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与教师德德行与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天天会处理众多繁杂的事情,在面对学生犯错误时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意或者无意对学生实施了教育冷暴力,会给学生造成伤害,也同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修养的欠缺。
(二)教师忽略了自身榜样作用
在校园中,教师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教师如果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学生实施教育冷暴力,会影响其他的学生对该名同学的看法,会造成周围环境对该名学生的压力,导致学生自己否定自己,形成消极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漠视学生的感受
在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冷暴力往往是削弱了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阻碍了教师与学生关怀关系的建立。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是脆弱的,学生渴望得到肯定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师如果能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以学生的角度去处理事情,会让师生关系呈正向积极状态,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关怀理论视域下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的解决策略
关怀理论是当代德育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尼尔·诺丁斯,她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了道德教育应当强调的四种要素:榜样、对话、实践、认可。
(一)培养关怀型教师
关怀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一个人进人了教师职业,首先就是进入了一种关怀关系,关怀先于、重于做事和职业技能,这是教师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
1.重塑师生沟通关系——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对话发生在我,你之间,教师不仅要在意学生说的话语,更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么想。师生之间进行的平等对话是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师生之间的对话能增进互相的了解,同时其目的也是理解、同情与欣赏,尊重学生、平等的对话就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而不是用教师的“威严”压制学生。
2.卓越教师师德讲座——发挥教师榜样力量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监督学生遵守规则,关键在于以身作则。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参加优秀教师的讲座,通过学习卓越教师是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经验,从中进行总结,写下自己的感受,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进行运用,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在言行上一定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提高教师关怀能力——给予学生积极认可
教师对学生做出的反应是学生形成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影响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提高自身的关爱能力,阅读书籍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内涵。允许学生犯错,认识到这是学生成长的规律,而不是将自己的主观期望强加给学生。用爱的眼光,用关怀的行为给予学生,让学生产生力量感,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
(二)营造理性的关怀型家庭——父母做家庭教育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对孩子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会使孩子形成自卑、自闭的性格。通常父母在爱的原则下,对孩子严慈相济,营造理性的、民主的、平等的关怀家庭氛围,会让孩子觉得内心得到尊重,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霸权”,尊重孩子,关怀孩子,给孩子做良好的榜样会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构建关怀型学校——渗透关怀教育理论,建立和谐校园
9.校园暴力作文 篇九
这不,最近我的班级上就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
A某和B某在游戏上发生了矛盾,他们各自都是倔强的牛脾气,几句话不和就开始恶语相向,最终导致双方动手打了起来,也许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这种氛围下还没有能上去帮他们协调的能力,只是慌慌张张的跑去喊来老师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时候他们两个能够心平气和地用语言来慢慢沟通的话,我想接下来的情况肯定就不会是这样了。难道A某和B某非得在老师的调解下,才会慢慢的平静下来吗?
在家长们的眼中,小孩子们只是打打玩玩而已,可是学生们都还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还很差,往往一些小事情就会发展成为不可挽回的恶劣局面,给各自的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伤痛。
我不知道那些打架斗殴的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如果自己年轻的生命失去了,那么你用什么去来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呢?世界那么大,还有很多的事情都等着我们去创造去发现去享受,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可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来看看这一则新闻:《湖北十五岁少年遭板砖拍头倒地吐血》一名少年拿砖头暴打另一名少年,砖头被拍断,被打少年头部血流如注,打人者仍不罢手。
这段视频画面十分暴虐,场面令人发指。视频显示,少年施暴过程中,另有几名少年围观,打人者用砖头不断敲击少年头部,直至砖头断开,还脚踹对方,使其倒地吐血翻滚后依旧不依不饶。
看到这种血腥的场面,我的内心充满了愤怒,此时此刻,他们的人性哪里去了?是什么造成了他们如此冷酷无情的举动?是教育!我想,他们一定是缺乏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才导致了他们如今的举动。
生命诚可贵,平时我们在学校或者家里,家长都应当给我们树立正面的榜样,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生活中的好与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家长和老师能平静、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愤怒,那么学生也会效仿,如果老师和家长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同样学生也会以打架斗殴的方式去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纠纷。
10.预防校园暴力征文 篇十
为此,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维护校园安全的规定,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加强了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如何通过透视校园暴力的表象,探索其形成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减少和避免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校园暴力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校园暴力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但关于什么是校园暴力,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概念。我国学者尹逊强认为,“校园暴力一般是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学习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它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美国学者Anderson 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上海市教育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谭晓玉博士认为,校园暴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学生或者校外人员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召开的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首次将“暴力”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来,将其定义为“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校园暴力就是“发生在学校内外的,导致师生身体和心理伤害、造成师生财产和名誉损害、破坏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行为”。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暴力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组织概念(指学校组织或管理的活动);它既可能发生在学校内,也可能发生在学校外;既可能发生在上学及上课期间,也可能发生在放学及下课期间;既可能发生在学期、学年常规教学时间内,也可能发生在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比如发生在校车上甚至发生在上车、下车期间;发生在上学、放学进出校门期间;发生在节假日或寒暑假学校组织的活动期间。
可见,校园暴力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校园暴力行为发生在校园或其相邻地区;第二,校园暴力侵害的对象为教职员工、学生及其财产等,以学生为主要目标;第三,校园暴力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公私财产以及造成心理伤害,甚至造成伤残、死亡等严重后果。
二、校园暴力的生成原因
1.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根据犯罪学的一般理论,实施暴力犯罪的行为人自身人格因素对其行为造成影响。不论行为人个人特点、社会成就、地位差异多大,施暴的复杂程度和表现形式怎样不一,都具有一些相似的个性缺陷方面的特质。就校园暴力来说,具有个性缺陷方面特质的学生往往过分冲动、自控能力差,在生活中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感,自尊和自卑感比较强,在学校中常常顶撞教师,无法与学生友好相处,无法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人因年龄和心理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耐挫能力较差的学生正处在尚未发育成熟的发育期,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差,当他们遇到某些挫折或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矛盾无法解决时很容易做出冲动性的过激举动。有关调查显示:产生暴力行为与性格的以下三种特质有关:自尊感与自卑感强烈、自控能力与耐挫能力极差、强烈的嫉妒心与好胜心。
2.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实施场所集中在校园内部以及周边环境,因此学校防范成为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中之重。学校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地点,校园暴力的产生学校方面责任重大。当前教育体制和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校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教育的功利性使得许多教师仍惯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学生,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排名导致大部分学生具有挫折感,极易引起学生情绪波动,从而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因此,学校只注重智力教育和升学率,忽视或轻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了校园暴力产生的一大原因。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下,每个学生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认为的好学生也只是从分数上去衡量,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关注。有的教师缺乏师德和敬业精神,对学生冷漠,缺乏感情和爱心。有的教师脾气急躁、方法简单,对有缺点或有错误的学生不是耐心地教导,而是对他们施以体罚或粗暴对待。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偏听偏信,以致处理不公正等,这些教育不当行为都可能促使校园暴力的发生。
3.家庭环境及教育的原因
家庭是青少年活动时间最长、受影响最深、联系最紧密的地方,是青少年的首要课堂,对青少年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广东省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做了一项家庭教育的调查,在对“您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学到知识”占80.6%,“良好行为习惯”只占43.9%。家长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很少留意他们的思想变化和精神需求,使他们养成了好吃懒做、贪图安逸、自私自利、受不得半点挫折的性格。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的那样:“父母像牛马一样娇惯出来的子女,不是家庭的叛徒,就是社会的暴君。”总之,家庭的不良教育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
11.如何远离校园暴力 篇十一
王磊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平时就很喜欢玩电脑游戏,一天他与一名叫李飞的同学一起在名为“劲舞团”的游戏平台上“对战”,由于李飞屡屡被王磊打败,王磊对李飞的游戏水平表示出“不屑”,言语相讥,不愿意跟李飞继续“对战”,利用“房主”的特权,将李飞“踢”出“房间”,双方为此发生口角。第二天,李飞纠集了一些社会人员,与王磊发生争斗,在争斗的过程中,李飞将王磊的头部打坏,而自己也造成了严重的外伤,起因仅仅是因为一点小事。那么,同学们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远离校园暴力呢?
一是应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少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过早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少去情况复杂的公共场所,出外办事不能单独行动;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事不能太冲动或意气用事,说话不能盛气凌人或目空一切。
二是应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多看多学些健康的读物;文明、宽容待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都要考虑后果,不能以暴制暴;洁身自好,不与人结仇、不干坏事、少管闲事,心理不适时,找心理医生解决;锻炼好身体,提高自卫能力。
12.校园暴力的教育对策探析 篇十二
一、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 形成教育合力
我校以教学班为单位成立48个安全教育共同体作为安全教育的基本单位 (每个共同体包括班级的五十几名学生、班主任及两名教育经验丰富的导师, 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 也被纳入该共同体) 。学校的各类安全工作沿“校长———校安全办公室———3个年级组———48个安全教育共同体”自上而下地实施, 自下而上地反馈。
(一) 教师、家长、学生沟通流畅
当前, 绝大多数学校的德育职责基本上由班主任单人负责, 我校每个安全教育共同体有三位教师及家长参与, 这种管理模式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提供了多向交流的平台。使教师、家长所掌握的学生心理、行为动态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沟通。家校双方形成的教育合力有的、有序、有向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二) 组建家长学校, 统一认识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必定存在某种问题家教, 家长的教育素养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否。家长学校的每月例会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参与的平台。如, 在全国第13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前夕, 家长学校进行了关于应对校园暴力的主题讨论:“看到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引起打架时, 您认为您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您的孩子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您会怎么做?”“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有暴力倾向, 您该做些什么?”我们通过家长座谈、教师指导、专家讲座等方式为家长提供了及时的教育探讨、有效的教育技巧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 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法制教育
以安全教育共同体为基本单位的法制教育灵活多样。学校层面的如:在校宣传窗进行“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图片展;年级层面的如:初一年级组进行“远离暴力———走好青春的第一步”的征文活动;班级层面的如:初二 (9) 班邀请家长参与“网络犹如双刃剑”的主题班会。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关注心理疏导
青少年社会经验少, 缺乏对事物的鉴别能力, 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变化复杂, 理性认识薄弱。因此, 很有必要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动态, 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增强其自我调适能力。
(一)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每年的暑假期间, 初一新生分班之后入学之前, 每个安全教育共同体的三名老师就分头进行校访———走访学生原班主任、家访———走访学生家长或监护人, 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性格心理特点并将其记录到《兴华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同时备注其他特殊的状况, 如是否属于单亲家庭, 是否隔代抚养, 监护人有无特殊的职业或经历, 孩子成长过程有无异常等。如此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以帮助教师迅速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并顺利度过磨合期。
(二) 心理健康疏导常态化
新生入学之后, 教师们根据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 逐步丰富心理健康档案内容, 确定重点疏导对象, 同时将心理疏导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开展“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面对面”等形式的师生交流, 并及时记录心理教育内容、形式、效果、策略调整设想等。
(三) 开放校园心理辅导室
各安全教育共同体及时将本班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副本上交校心理辅导室, 学校在心理辅导活动的师资、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保证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专业与规范。
首先, 师资保障。一方面在柯城区率先引进了心理健康的专业教师, 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获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
其次, 时间保证。辅导室每天中午12:00—13:00, 傍晚17:00—18:00定时开放, 并及时做记录。
再次, 形式多样。建立“xhzx通心桥@163.com”电子信箱, “知心朋友”QQ;编写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完成心理素质状况调研;形成了《远航》个案分析集等。
广大心理辅导老师本着理解与尊重、爱护与保密相结合的原则, 营造了积极的心理交流氛围, 为问题学生走出困惑与偏激创造了良好的心境。
三、借鉴教学研究的方式, 展开教育研究
(一) 诊断式案例研究突破教育难点
案例研究是目前公认的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我们借鉴了其研究原理与操作流程, 作为我校安全教育难点突破的一大法宝。
如, 前不久网上广为流传的“杨不管”事件 (安徽省长丰县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 导致其中一人死亡, 授课教师杨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 继续上课直至下课, 杨老师因此被冠以“杨不管”的称呼) 虽然存在许多偶然因素, 却也有其典型特征。我们组织教师以此案例为载体开展讨论与思考:“该事件折射出怎样的安全教育问题?”“事件中的几个当事人当时分别处于怎样的心理状态?”“事件暴露出该校或该教师日常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事发之前教师如何教书育人则可能避免如今的恶性事件?”“通过该事件,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语言和教育方式, 有何触动?”“从该事件反映出, 校园安全建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怎样的支持?”由此培训教师面对诸如此类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法。
(二) 集体备课突出班队教学重点
校园暴力给学生所造成的危害, 远不止身体的创伤, 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面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校园暴力, 学校和教师必须以鲜明的立场引导学生确立明晰的态度。
如, 在我校2008年3月的年级篮球赛上, 初二 (14) 班和初二 (16) 班的同学由于赛事发生了争执, 第二天中午在大多师生餐厅用餐之际, 初二 (16) 班一男生以此为由, 手执菜刀扬言到操场“教训一下!”, 后被一过路教师夺下菜刀, 其他教师在接到学生报告后及时赶到平息了事态。为此, 我校所有的班主任就“如何针对菜刀事件在班队课展开有效讨论?”分三个年级进行了集体备课。这一研究形式充分发挥了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更增强了全体班主任对校园安全事件的敏感程度、重视程度及教育能力。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全校所有的安全教育共同体在班队课上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达成了共识:
首先, 同学之间的矛盾应该理性地沟通, 武力只能使事态蔓延, 于事无补。
其次, 同学们应该自觉地抵制电影、电视、网络中的暴力侵蚀, 遇事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三, 老师在危险关头不顾个人安危的行为有力地诠释了小邪压不住大正, 遭遇校园暴力时, 站出来制止的人越多, 邪恶就越难立足。
第四, 及时将暴力事件报告给老师的同学表现出的是正义、勇敢和机智, 值得大家学习。
第五, 若遇到这类事件, 在第一时间报告老师或家长, 可以获得有效的保护;若受到一群人胁迫, 当时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或者是呼救的办法可以免去一些麻烦;若发生在封闭场所, 寻找机会逃走是上策;若无奈被施暴, 不要沉默, 也不要以暴制暴, 要以法律的武器来解决。
师生通过正视校园暴力的大讨论, 增强了面对校园暴力时应有的自我保护意识, 更坚定了依靠强有力的校园安全文化去抵制不健康的校园暴力文化的信心与决心。
(三) 网络教研提高教育效度
校园暴力的应对是个非常敏感和棘手的问题, 教师借助博客及时发表教育叙事, 一方面可以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进行反思, 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及参与, 从而拓宽教育的方式与内涵。
如, 我区每年在中考前一个月左右, 职高的直升生就提前入学相应的职业高中。由于职高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不够规范到位, 这些学生事实上成了类社会闲杂人员, 会不分时段与场合地回到学校。他们当中有一些是由于难以割舍初中三年的师生、同窗情义, 也有一些是认为可以借此机会发泄初中三年所积下的怨气。前者虽然没有恶意, 但处理不当会让学生产生“被抛弃”的错觉而对学校产生敌意, 与后者一起成为校园暴力的重要诱因。为此, 我校在教育博客中开设了“学生回来了, 我们该怎么做?”的主题论坛。教师发贴、回帖、跟贴不断, 甚至吸引了一些学生和家长参与讨论。教师、学生、家长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 误会、怨恨少了, 体谅、感动多了, 暴力也就少了。
【校园暴力后的心理问题】推荐阅读:
防止校园暴力教案08-28
校园暴力班会总结09-24
反对校园暴力欺凌11-21
微电影校园暴力剧本07-26
中学校园暴力英语演讲08-23
校园暴力主题班会精讲10-09
校园暴力欺凌事件课题11-29
校园暴力课题结题报告12-25
校园暴力事件怎么处理12-31
对校园暴力谁不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