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精选14篇)
1.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一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
庄星龙
(上海市松江区茸一中学,201613)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使得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向模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缺乏生机与活力。生成性的课堂才有生命气息。因此,重视课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始终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成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完成这些目标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需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等等。这种教学形式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从本质上讲,这是以教师为本的教学,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这种教学有很多弊端,它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使学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新课程重视教学的生成。
所谓教学的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不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预设思路教学,而是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把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组合起来,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事先也有计划,但是随时准备修改自己的讲课内容与讲课思路,只以学生是否有所思、有所得为准,而不强求必须完成教学计划,更不把自己原来的设计强加于学生。下面结合笔者上《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谈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问题。案例描述
【课堂出现意料之外情况】
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时,课堂中应该演示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学生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再加热,红色溶液又变回了紫色。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够生成碳酸,碳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知识。但是恰恰在这节课上出现了意外情况:在演示中把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但当把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时,石蕊并没有恢复紫色。这种意料之
外情况引起了学生们议论。
【问题研究】
此时我并没有一带而过,也没有急于解释。我故作不解对学生说:“实验出现了问题,大家一起来想想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学习知识。”接着我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实验失败的几种可能性的假设: 1.石蕊会不会有问题?
2.由于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不会混有氯化氢一起带到石蕊中,受热时,碳酸分解了,但是由于氯化氢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设计实验】
按照学生的假设,分组讨论,结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提供的药品主要设计了以下几种实验:
1.取紫色石蕊试液1-2 ml,滴加1-2滴稀盐酸,加热; 2.往1-2 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入二氧化碳气体,再加热;
3.往1-2 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滴加2滴稀盐酸,再加热。【学生分组实验】
1.取紫色石蕊试液1-2 ml,滴加1-2滴稀盐酸,加热,观察现象; 2.往1-2 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再加热,观察现象;
3.往1-2 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滴加2滴稀盐酸,再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并交流】
各小组汇报小组实验现象及探究结果:
1.取紫色石蕊试液1-2 ml,滴加1-2滴稀盐酸,加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受热红色不褪去。说明盐酸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受热红色不褪去;
2.往1-2 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再加热,观察到紫色紫色石蕊变红,受热红色褪去。说明没有盐酸则实验现象正常。
3.往1-2 ml紫色石蕊试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滴加2滴稀盐酸,再加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受热红色不褪去。说明有盐酸则实验现象异常。
综合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最后他们很容易得出结论: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一起带到石蕊中,受热时,碳酸分解了,但是由于氯化氢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对实验的改进】
学生们在评价和交流中,直面刚才实验失败这一事实,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对这个实验进行一下改进呢?”同学们在一阵讨论中又提出了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案:由于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而且氯化氢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实验失败是由于有氯化氢的缘故,因此可以用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没有氯化氢,应该就不会出现这种异常现象。接着学生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终于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对案例的评析
在老师的引导中,在实验的探究中,在同学的讨论中,在自己的归纳中,往往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些新的发现就是课堂资源,也是极其有价值的新问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励学生生成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更需要生成,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正如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指出的:“要把教学内容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2.1 初中化学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开发的策略 2.1.1 直面实验失败,激励生成问题
教育心理学认为,失败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的过程。老师也可以把这种失败看作一种生成,并加以正确引导。课堂中的许多突发事件,是课程的资源。尤其是在化学实验课上,影响化学实验的因素是多元的,除了常有的“异常现象”、稍纵即逝的“短暂现象”等出现之外,失败的几率相对也比较高。如在刚才的案例中,教师直面实验失败,把实验的失败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
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教学中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
2.1.2 鼓励学生质疑,生成教育资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疑问所打断。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2.1.3 师生探究,开发生成教育资源
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的激趣功能应由激发学生积极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由会学知识到求异创新。同时,现在中考对学生设计实验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因此,从课本知识联系生活中同类现象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也是开发生成性教育资源的一个方向。
2.2 合理使用生成性教育资源,使生成更加有效
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缺乏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冷场中引领,在迷茫中引领,在错误处引领,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2.2.1 善于对生成资源进行选择
在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资源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这就需要老师自始至终研究学生,“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高水平推进。在“选择”中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生活实际进行优选。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对学生提出的常识性的问题,可以当堂解决;师生当堂解决不了,可以在课外想办法解决;对一时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作为一种悬念,鼓励学生今后继续探究。
2.2.2 善于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提炼
正如刚才案例中,老师要从众多发言中优选部分发言内容进行简要归纳,以形成共识,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该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也可以及时地把它转化成全体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
2.3 教师要不断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自身不断学习,回顾、总结、诊断和自我监控中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过程。作为每一位教师,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波折和失败的考验是必然的,只有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真正学到把握“动态生成课堂”的本领。经常用新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一定能在课堂中展示出大师的风采。
生成的课堂是学生探究悟性、思维灵性、丰满人生,学习生命动态的真实反映,是凸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力例证,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也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我们呼唤生成,重视生成,追求生成,这应当是我们追求的教学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2.4 呼唤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老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成功的教案预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精心预设下,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这是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的。有了这样的预设,课堂变得严谨而周密,环环相扣,教学效果会非常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需要教师关注课堂的“突发事件”,甚至是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并产生创造灵感、教学机智、随机调控、即时发挥,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向提高科学素养的方向转化,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一个富有经验的化学教师在教学时总是心中有案,教中无案,将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于互动的课堂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动态生成的切入点,促使学
生在更大的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洪俊.《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J].化学教学,2007.11.2.张长江主编.《中学化学教学技术指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
办公室电话:57786433 家庭电话:57700370 手机:27670712 E-mail地址:zhuangxinglong@ryzx.sjedu.cn
2.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二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习潜能, 使学生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 提高科学素养, 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 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实现从“预设”到“生成”的转变。
尽管“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等教学理念在教师的表达中随处可见, 但在教师的行动中却不曾多见, 仍有很多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预设导向恋恋不舍, 其主要表现如下: (1) 忽视真实情境和思维通道, 期望直接导向新知识的形成与掌握, 阻碍了有效互动和主动生成; (2) 以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进程, 忽视学生的认识过程; (3) 环环相扣的单线型教学路线导致教学过程的僵化; (4) 问题设置确定了标准答案, 期望学生按预想答案回答; (5) 以划一的要求和统一的练习, 期望全体学生齐步行进。也就是说,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具体”到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问题甚至每一个答案, “周密”到了“滴水不漏”以防“节外生枝”。然而, 如此“具体”而“周密”教学设计, 留给学生的发展空间则是非常有限的, 这样的课堂既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也不能关心学生的认识过程, 更不可能关心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扭转这种僵化的教学现状, 唯有在教学理念上实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变革, 教学实践中实现由刚性到弹性的转变。
一、教学理念:体现“开放”
教学的开放有两层涵义:一是广度上的开放, 就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 让正确和错误的信息都成为课堂教学的共享资源;二是深度上的开放, 就是要面向学生的认识过程, 展现学生的认识从错误到正确, 思维从混沌到清晰的真实过程。总之, 教学要以不同学生的真实认识为基础, 并以此为资源有效互动, 促使认识不断地从错误到正确、从低级到高级转变, 推动教学的不断深入。
对于教学的开放性也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以开放性问题为内容的教学就是开放性教学。显然, 开放性问题在打开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通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应尽可能把封闭性的问题转化为开放性的问题来进行教学。但是, 如果使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只是关注部分学生, 呈现的仅仅是问题解决的正确答案, 尽管个别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可能是丰富多彩的, 得到的结论也不是唯一的, 但由于教学没有摆脱“控制”, 也只能是封闭的教学。因此, 开放性问题只是教学的内容, 不能简单地与开放的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划等号。
教学是否开放, 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有“具体学生”的思考, 是否对学生的课堂状态“可能性”有所预见, 是否有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关注“内核”
任何一个知识体系都是由一些概念和规律组成的, 它们并不是机械地堆积在一起, 而是由严密的逻辑推理关系联结成一个自然的知识结构。在这个结构中, 各个概念和规律也不是平等的关系, 有些概念和规律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内核”, 它是整个知识体系的核心, 根据“内核”经过逻辑推理就能生成整个知识体系。
人类知识的生成, 既是逐步积累的, 又具有突变性。一个现象或领域, 人们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 积累了一定的认识, 在继续探索中的某个关键发现, 使得整个知识体系一目了然, 原来的各种谜团都解开了。这个关键发现以及与它直接相关的知识就是一个“内核”, 然后以“内核”为核心, 把原来的各个零散的知识组织起来, 并不断地丰富、拓展, 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人类认识原子经历了“实心球模型”、“西瓜模型”、“行星模型”乃至“分层模型”及其后的“电子云模型”, 其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是逐步深入的, 不同阶段关于原子结构的“内核”是不同的, 原子结构的知识体系也是逐步壮大的。
人们为了表达、交流和传播, 总是把同一领域的知识组织成一个可以相互推导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但是这个体系中的逻辑推演关系并不一定完全与知识的发生过程相吻合, 逻辑结构也不可能完全反映知识体系的“内核”。因为逻辑关系只是知识体系中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关系, 而知识之间的联系还与探究过程相联系, 由人的体验来感受而不可言表。个体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相吻合的。我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然后在某种情景的刺激下会产生顿悟, 再逐渐构建起能用语言表达的对问题的解答或解释。教学过程应该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应该在知识的内核处设置问题, 然后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对话。当突破了“内核”知识之后, 其他知识的学习便更加快捷有效。微观粒子模型的建立、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表示物质的符号构成了化学模型和符号的一个知识体系, 倘若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模型有了准确的了解, 那么对于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以及原子的主要化学性质就有了清晰的认识, 可见, 原子结构模型就是这一知识体系的“内核”, 对这一“内核”的掌握和巩固将有助于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观念。
三、教学构想:寻找“可能”
封闭的教学, 教学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学生的可能状态, 课堂教学时也就不会顾及学生的即时状态, 教学只是执行教学预设的过程, 开放的教学, 需要留给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也因此生成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面对开放的课堂, 面对学生不同的思维状态, 教师们有的可能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有的可能应对无暇、力不从心;有的可能情不自禁地把学生拉回到事先确定的“行进路线”上。可见, 开放的教学无论是在心态上还是在教学能力上都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 在教学设计时, 教师就要构想更多的“可能性”, 即对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状态进行“可能性”分析, 同时还要构想各种可能的应对策略。分析一个知识点时要构想:学生可能有哪些疑问?可能会产生哪些错误?可能存在哪些困难?设置一个问题时要构想:学生可能有哪些见解?可能有哪些典型解法?可能有哪些典型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构想:如何读懂其困难与障碍所在?如何在思维碰撞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面对学生的新方案和新结论时要构想:如何得以展现其思维过程?如何体现其深刻和丰富的教育价值?
对教学过程的多维预设, 既留给学生足够的弹性空间, 容纳学生的差异性和创造性,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同时也增强了教师应对课堂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能力, 使得教师有精力应对课堂上产生的出人意料的情况。教师对学生“可能状态”的正确估计, 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把握、对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教师除了要在课前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外, 还要有积极和开放的心态, 变被动消极的应对为主动积极的发现, 努力发现构想的“可能性”以外的“可能”, 期待生成更多的意料之外。
四、教学设计:构建“板块”
教学过程设计中引入“弹性”的观念, 可以有效转变教学中的“一刀切”, 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 更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 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几个相互联系的“板块”, 每个板块减少硬性详细的教学流程, 只确定师生活动的主题, 这样使得每个板块成为一个个功能模块, 它们连接为一体就达成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见表1) 。
板块形式的教学设计,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和主动选择的余地, 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判断与选择, 有利于学生主动把握、自主寻求发展, 这正是现代人发展的必备意识。教师也可以摆脱僵硬、机械的教学程序, 从教学设计开始就有了如何应对教学中的可变因素和不确定性, 并做出相应调整的思考, 训练教师对教学的敏锐观察力, 把握教学时机, 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生成。在这种充满弹性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教学中, 才能提升教师处理“活情境”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3]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
3.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08-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新课改强调预设与生成的有效结合,尤其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为评价标准。生成是体现学生对数学的创造的,是基于学生的角度,是从学的意义理解的。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学习方式的构建,强调在关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建构,因此,对数学课堂上学生生成策略的探析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在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预设与生成呢?
一、预设问题要有合理性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数学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应在“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既要寻找知识的固着点,也要关注知识的增长点,这样便于将新知识同化,也使思维得以深化。
二、科学合理地预设及其反思
预设主要体现在上课之前,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预想及安排,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选出有梯度、有思维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反思总结。
预设为何要科学合理?从实践来看,数学课堂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反对的是以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因此,教师在科学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问题:(1)预设前是否对了解学情?(2)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和掌握?(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4)哪些问题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我们提倡的这种预设应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要为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只有过样,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
三、推敲课堂,调节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
实践教育学认为,课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难以想象的“突发事件”、“突发情况”。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效果,一定程度反映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水平。教师要树立一种有备无患的防范意识,通过认真研究推敲课堂教学活动,以此准备好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和对策,有效化解突发情况,使突发情况或问题不但没有成为课堂教学的“败笔”,反而成为课堂有效教学的“亮点”。
例如,在讲“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通过研析、假想等活动,发现该节课学生认知容易存在“不能正确判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并且在该环节能够得以展示。此时,教师对已确定的环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解题策略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围绕该解题不足的存在原因以及解决策略,进行讲解指导。在此预设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充分设想,为有效教学准备了充分“备份”,提升了教学效能。
四、精彩生成
所谓“生成”,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所出现的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新目标、新问题等未含在预设中的新的教学资源。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探究到刚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却出现了教师始料未及的精彩生成:(甲学生的手举得高高的)“我认为(三边长:3厘米、4厘米、6厘米)只要判断出6-3﹤4或6-4﹤3或4-3﹤6就可以断定能围成三角形了。”此时教师还没转过神来,乙学生又解释了一遍,教师仍然不知所措。接着丙学生说“我们的结论是相加,甲说的是相减,和课本上不一样。”此时的执教教师没有了主意,急得脸通红,不知所措,最后还是没转过弯来。教师在迷茫中却牵着学生的鼻子进行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此时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生成的回忆之中。
分析:这一案例是一个极佳的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新的教学资源,即精彩生成。可由于教师预设不充分,对学生估计不足,教学机智缺乏,没有把学生当成真正的学习主体,将这一精彩的生成扼杀在摇篮中。如果给学生一些讨论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直至得出学生的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也能围成三角形”,这才是“学有所得”的有效课堂。
当然没有预设教案,也就说不上动态生成。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倘若教师没有作好准备就进行施教,可能是无的放矢,也无法上升到动态生成,可以这样说,单纯的动态生成的课还比较少,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动态生成中,教师还要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
参考文献:
[1]祝中鲁.“预设”不可弱化——兼谈对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马水琴.数学,因错误而美丽——初中数学易错点教学的三步曲[J].中国校外教育,2013,3(33):182-183
4.怎样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篇四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这些资源的出现和适时运用,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就像布鲁姆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既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
一、课前精心预设教案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预设教案的成功,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去挖掘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材的部分内容会出现滞后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们知道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预设教案时,一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方式。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者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之间的距离,适当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把用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表示的单位“1”与用多个物体为整体表示的单位“1”的内容相对比,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
新教材中的准备题,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节课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新知境界。然而,从新的教学理念看,有时它恰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小了探索的空间,加之教材中的有些例题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过程,既约束了教师的思维,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尽量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这样就能符合学生积极探索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者课前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形成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二、教学过程中捕捉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它解放了师生和教材,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及时调整、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的成功。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动态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例如,在学生讨论、争议不休时,教者可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既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没有精神压抑、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师要用真情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影响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动态生成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
教师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教案,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在课堂上生成的目标是着眼于其自身内在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样的目标才更具诱惑力。例如,在估算教学这样一道题时:“一班有学生238人,二班有学生158人,399个座位够吗?”,大部分学生会把238估成240,把158估成160,结果是400,得出的结论显然不够,可有个别学生会通过精算得出396,是够的,作为教师就应该灵活的评价学生的所得出的结论。以人为本是动态课堂的主要特征。教学中应让学生产生旺盛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开放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教学中强调生成的动态性,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的再创造过程,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课前设计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充分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处理好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的关系 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是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因此,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当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5.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五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下列举一个我教学中的生成课例。
学生喜欢读节奏感强的chant, 更喜欢唱好听的歌曲,他们对chant、song的内容记忆力特别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教学内容编成chant、song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当学生们学完“I like....”“ Do you like… ” 这两个句型时,我先在学生面前示范:把教学内容编成了chant的形式:fish, fish, I like fish.Do you like fish? Yes, yes, I like fish.并带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一遍,又带学生以歌曲的节奏唱了一遍,可见学生们兴趣浓厚,余味未尽!随后,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知识内容自编自读自唱,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双人合作,单独创作等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可见学生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如今教育界大力提倡新课程理念,但新课程理念又常常于课堂教学发生冲突。那么做教师的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
第二,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第三,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第二,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无了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第三,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第一、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课堂教学是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的,而过去有些教师因为担心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控制学生的思维,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教学效率,故而把自己的课堂事先设计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而如今有些教师则与之完会相反,为了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故伎重演,避免课堂脱离“新课程理念”,因此极力倡导课堂要“自然生成”,无需备课和写教案,以给学生的思维腾出最大的“自由空间”。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观点正好把预设与生成对立起来,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完善的,“预设”与“生成”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第二、充分预设、把握生成
⑴、确定预设外生成的教学任务观。在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生成的教学留有空间,还要依靠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积累和教学机智。
⑵、确定教学目标的生成意识。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一向是由教师所掌握的,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预设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加以改造,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⑶、确定教学过程的生成意识。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完全受到教师控制的过程,学生完全在教师控制下进行练习,教学过程成了一个预设与封闭的过程。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充满着各种偶然、意外、随机因素的过程,难以按教学预设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原有的教学预设,要求艺术的捕捉各种生机、各种意外生成因子。
6.浅谈英语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 篇六
关键词:英语课堂课堂教学预设动态生成生命活力高效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预设与生成”这两个名词引起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对于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有进一步的理解:完全按预设进行课堂教学,虽使教师驾轻就熟,但会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教师如果随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来调整教学计划,生成活动,则会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这一点恰恰是新课改提倡的。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英语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其富有“生成”价值的因素,就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当“生成性资源”到来的时候,其往往稍纵即逝,那么,为了让英语课堂更精彩,面对“生成性资源”,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预设激发灵感的思维“碰撞”,促进创新契机的生成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英语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如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的相关信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师生在围绕教材展开的情景对话中,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感染,从而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这样师生间互动对话的过程能够促进、生成更多的教学契机。在教学月份的英文名称时,我设计了“what’smissing?”,“beforeandafter”等游戏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2个月份英文名称的巩固,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精心的预设成效显著。学完对话“whenis...birthday?it’son...”后,为了既不增加知识的难度,又有效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同学生日调查表,让学生互相调查小组四人的生日,准备汇报。刚开始,学生比较兴奋,但很快气氛就淡下来,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渐渐开始不集中,有的开始用汉语交谈,亦有个别学生在东张西望。正当我想批评指责时,身边有个学生小声地问:“老师,我可以去问问王佳祥的生日吗?”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立刻意识到:可能是这种机械调查与汇报让学生感到乏味,除了可以操练句型外,这一调查活动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事实上,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即便是小学的孩子,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同学之间的生日,有些关系不错的学生还喜欢互赠小礼物。对于生日的信息,他们希望关注的可能不是小组内的成员,而是自己的朋友,同样的内容也许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截然不同。于时,我立即停止原来的调查模式,让学生用英语随意询问自己朋友的生日,并用英语写下来,最后看哪个学生的朋友多。这一次,整个教室立即热闹起来,学生争先恐后,边问边写,到各自带着朋友汇报调查结果时,那心情、那场面、那效果已远非前一种组织形式所能比拟的。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之一。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有思维碰撞,产生奇思妙想,教师就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足够的创造空间。
二、预设水到渠成的认知铺垫,促进智慧“结晶”的生成
将焦点集中在生成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将灵性的画面定格,更要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动人。当教师不能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时刻注意观察课堂中发生的状况,也就是要注意课前预设与课堂实际产生的偏差。这种偏差往往会变成一种必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让英语课堂更生动。
在一次观摩课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位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canyouplay...?icanplay...”句型,教材中的词汇仅有“football,basketball,jump,skate,swim”。老师的导入比较自然,讲授也很有条理。在教学完了这组句型后,老师让学生自由问答练习,学生依次用这几个动词替换练习。这时,忽然有一个学生在回答同桌的提问时,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回答:“icanplaypingpang.”作为听课的教师之一,我和其他同伴都不约而同地朝那位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是的,他的回答不仅表明其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他的知识已经超越了课本,更表明他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好孩子,他自豪地声明自己是会乒乓球。这时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坐下吧,pingpang不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孩子一脸的自信立马被一脸的茫然替代,一节课再也没有举手回答任何问题。这个学生的回答也许与老师的预设有偏差,但这种偏差恰恰是孕育生成的最佳时机,恰恰是弥补教师预设不足的“修正液”,它可以使知识目标体系更完善,可以使三维目标结合更完美,可以使课堂教学因生成更精彩。教师过于依赖原本并不合理的预设,不仅无情地伤害了一颗无辜的童心,更使得自己的课堂因错失生成良机而黯然失色。
通过这样的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把学生看做是教学对象,还要看做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纪律的“管理者”,更是课堂教学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
三、预设丰富多彩的学习任务,促进探究欲望的生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强调教材只是一个载体,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英语教师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必须借助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内容,引导学生有机地扩充延伸,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见闻。
4a教材unit2“let’smakeafruitsalad”一课,词汇是在三年级学习了部分水果名称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在教授本课时,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单词呈现力求直观,句型学习以旧引新,进行必要的机械操练后,立即按计划让学生开始分小组活动,用带来的水果,进行真实的交际运用。本以为这种预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机械操练到意义操练,理论上完全符合小学英语新理念,教学流程一定会按计划顺利完成。没想到的是,某些学生对着带来的水果不知道该如何介绍,只好用中文说,或无奈地问:“老师,荔枝的英文是什么呀?”“甘蔗用英语怎么说?”……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一时不知所措。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水果的种类越来越多,老师也不可能全知道,怎么办?
山重水复之时,常见柳暗花明,忽然一个小女孩走过来说:“老师,我有汉英小词典。”这根“救命稻草”一下子引发了我:是呀,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很多,这不是扩充、延伸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吗?我拍拍手,让讨论的学生静下来:“同学们,我们平时学的水果的材料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你不知道更多的水果怎么说,今天回家各自想办法查一查、学一学、写一写,明天咱们来个水果大汇总,好吗?现在,就请你为你的水果拼盘临时‘选择’一个你学过的水果进行交流。”学生高兴地答应了,课也因此而顺利地进行。下课后,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精美的水果汇总表,下午就张贴在教室里,并说明第二天由学生在相应水果下填写查到的单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有效激发,到第二天中午,那张水果汇总表已被填得满满的,当我问及表中内容时,学生那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对这样的“生成资源”,教师要经常性地将学生的学习引申,甚至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自己拓展、探索,走进无比广阔的英语学习天地。
英语课堂教学不应是英语教学方案的单纯执行过程,而应是融合预设价值和动态生成意识的英语实践过程,是英语课堂教学预设与英语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机结合,是英语教学艺术美的统一。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预设时,我们既要遵循英语课程的学科要求,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及认知规律;
7.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七
没有预设, 课堂教学就因缺乏计划性而散乱无序, 就因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向而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预设过细, 就可能严重束缚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环境下的临机创生, 课堂教学就可能因为限制太死失去了它的内在活力, 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就有可能在计划的藩篱中惨遭扼杀。
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理想的状态呢?我认为应满足下面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课堂教学宏观上是预设的
一节课的教学是一项工程的话, 那么工程的先期总会有一个整体规划, 这个先期的总体规划, 就是宏观上的预设。预设是对课程实施的整体规划和对课程实施绩效的一种预期判断, 具有鲜明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预设对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和防止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随意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从课程实施的过程来看, 它具有保障、规范、指向作用, 从课程实施的效果来看, 它是生成学习的起点, 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教师检验反馈信息、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
因此, 课程预设不可缺少, 合理、科学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计划性保障。
要达到理想的宏观预设, 就必须精心备课, 透彻把握文本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深入挖掘教材的价值因素, 明确通过教材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设计出教学目标, 勾勒出实施的基本手段、操作的大致步骤, 这样, 基本预设才算基本完成。就像雕塑一样, 先抡起大斧砍出个轮廓, 至于细节就需要留待雕塑家根据自己的情感、爱好、现实场景带来的情绪、各种因素的现实性碰撞等多种因素来生成了。
二、课堂教学微观上是生成的
预设是课程实施的一个理想性规划, 它绝不等同于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和实然状态,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 课程实施会受到现场性多种因素的制约, 会出现课程宏观预期没有预料到的内容变化, 这种在具体环境下、动态过程中形成的内容, 我们称之为微观生成。
微观生成是由发展着的、动态的课堂因素决定的, 师生的即时碰撞、课堂具体运动的环境、课堂中的某一偶然因素等等都有可能促进课堂的生成。从教学实践来看, 课堂生成有两种类型:
一是生成是预设的扩展。
它指课堂预设的思路、设想,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的实现。预设变成现实的情境, 策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形态, 生成是预设的具体化、实践化,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调控, 是在预设的规约内, 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教学本身表现出流畅的美、完整的美、饱满的美。从实质来看, 生成是预设的丰富、拓展, 是预设基础上的量的增加, 问题的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话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
这类生成并不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 而是比预设的更丰满、更丰富。这是由于教学现场中, 理想的氛围已经形成, 学生的思维已被激活, 对话交流渐入佳境, 就可能有学生灵机一动, 把老师的预设拓宽, 使教学情境更为丰富、更添情致。
二是生成是预设的逃逸、改变。
由于教学现场的各种可变性因素, 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意外的情况。而这种意外情况, 不在预设 (包括来自于教师、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参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的预设) 的范围之内, 而是逃逸出了预设的既定轨道, 衍生出背离预设框架的新问题, 从而导致教学思路的改变。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是不可能完全预设的。
这类生成就需要教师足够的教学智慧, 因势利导, 将看似无机的课程资源转化成有机的课程资源, 推动课堂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情态下, 教学状态应该是师生和谐、有趣、深入、共生的, 学生和教师在最佳状态中交流碰撞, 学生充分发挥他的主体地位, 在自然、生态、智慧的交流中达到对文本深入而有价值的挖掘。从这个角度看, 预设内的生成和打破预设的生成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都是我们期许的课堂生成状态。
8.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八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将预设与生成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置于课堂的环境中加以讨论。其实,在当前对课堂教学改革反思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跳出二元对立的模式来看问题。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是要从对立走向统一或者最终消解才算是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矛盾是伴随事物发展的始终的,它存在于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同一个事物的内部。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及教学对象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生的交互性活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整个教学活动的高度俯瞰,二者是此消彼长的,互为独立的。其实又不尽然。预设与生成并不是完全异质、对立的,这只是一组相对而言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者在事前预设的时候,都要表现出一定的前瞻、开放、生成的意识;而在把握生成的过程中,亦要是有依据、有范围,有目的,而非盲目的生成。反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均是预设中包含生成,生成中折射预设。预设与生成,是统一在整个活动之中的,不可二分。可以这样说,预设,是“生成性”的预设;生成,是“预设性”的生成。类似于哲学中的“二律背反”。所以,我们要放开眼界,丰富预设与生成这一组概念的内涵,追求教学中的“大预设”和“大生成”。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预设与生成不仅仅是课堂活动中的关键要素,他们更是一种课堂思维、课堂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之所以出现了预设过死与过度生成的矛盾,就是因为教师将预设与生成生硬地割裂开来,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圆融性,这样才走向了极端。我们从以下两段评述中,或许能收获一些启示。“在现代西方哲学家的视野中,一个纯自在的、随意的世界虽然能说明人的自由、个性和生成性,但却很难找到共性、普遍性、规律性和确定性,而在一个没有确定性的世界,生成虽消除了限制,但也没有了历史、保证和方向。这样的生成虽然是一条永不止息的河流,但却是人无法把握的‘克拉底鲁之河’。此种生成观除了陷入相对主义之外,并无它途。”
“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人的生成既非本质既定的、无创造的‘流’,也不是虚无主义的、无任何确定性的、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变’;既不是随机的、偶然的生命体验,也不是从能指到能指的语言之链的任意滑动,而是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或流与变的统一:人之受动性和实践的实在性昭示着生成的连续性、确定性,而人之能动性和实践的创造性则意味着生成的间断性、非确定性。立足于这样一种思维,才不至于退回到本质主义,也才能避免相对主义。”
真正和谐有效的课堂,应是处处体现预设与生成的适度互融,在课堂设置的弹性空间里演绎精彩。正如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指出的:“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测的系统或网络。这一复杂的网络,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
二、如何使得预设与生成走向圆融
1.教师观念的转变
要正确处理好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能够转变传统的观念,消解预设和生成的对立性,理解二者是互融共生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预设,也没有绝对的生成。预设中有供生成的弹性空间,生成是有预设“宏观调控”的生成。如此,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只要合理地把握好度,精心处理二者无处不在的关系,就可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实现课堂价值的最大化。
2.教师自身的素质
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课堂目标制定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较为准确地把握,依此来估量预设目标的伸缩程度。教师素质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这就决定了他们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的差异。因此,对同一问题,可能会产生多元的答案,该问题的辐射面也既有可能超过预设的领域。此时,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出现的思维结果在较短的时间里予以肯定或是技巧性的否定,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具备对信息的捕捉、筛选、吸纳、排除的能力。什么样的问题能够进入课堂领域,什么样的问题是突然出现但又极具研讨价值,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即时终止讨论,否则会使课堂重心偏移。此时的教师,就是“平等的首席”,既需要身在其中,又要置身事外,从更高的平台,更优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师也要多注重对课堂的反思,对于教学这门精湛的艺术,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的过程的。
3.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充分挖掘与调配
生成性教学资源资源具有非预期性、再生性、内源性与现时性的特征,传统的课堂中,之所以缺少生成的成分,导致弹性空间的萎缩和废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忽视了对课堂隐性的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例如在讲授《我与地坛》那课时,老师提了个问题,要同学们回忆自己和父母间感人的场景。其中一个同学在描述母亲在病重时为他送雨伞一事时,情绪无法自控,失声痛哭。他的情绪迅速感染了所有的同学,于是教师沉浸在抽噎声中。此时的教师若想生硬地截断这股情感潜流可,那可谓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资源。学生在这样的回忆和感动中,恰恰更能淋漓尽致地体会到文本中的深沉至爱。除此之外,还有天气、风景甚至是色彩、光线等,均可以纳入课堂教学资源,在瞬间激起创生的光焰,促成课堂增值的最大化。
9.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九
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与时俱来的,更不会凭空而至;我们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往往稍纵即逝。那么,面对“生成性资源”,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1.课前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动;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的追求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也有人说,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做出重点预设:
(1)、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① 认知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②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③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预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顾名思义,是指周围教学环境资源。教师在预设时,应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数学现实。
(3)、预设弹性的教学板块。
既然称为“板块”,其意味着可移动,可增删,非线性,有弹性。板块式的教案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而单一化的教案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导入—新课展开—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流程未免呆板、僵硬,不能适应活跃的学生、开放的课堂。因此,根据学生的旧知掌握程度,“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新课展开后,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不甚掌握,也可再次铺垫;也可复习旧知蕴含在一个情境中。再如,“课堂小结”环节可放在巩固练习之后也可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外每个板块下面又可细分为“小板块”,教学中究竟使用哪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2.课中强化生成——“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 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布卢姆的那句话“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也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特别是“意外生成”资源,我们一种是采取巧妙回避,因为这些信息往往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另一种是有效利用,但这需要高超的驾御课堂的能力,对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对预设教案的超越。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提倡后者,因此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我以为以下两种策略很关键:
策略1:激活“亮点”资源 我在上《认识时间》这节课时,让学生5分5分地数出每个数字代表的时间。正当学生听的认真时,忽然听到有一个男生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数太繁了,只要记住四个数字就可以了。”我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在钟面上,12和6是对称的,分别表示整时和半时;3和9也是对称的,分别表示15分和45分。”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
由于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策略2:尊重生成,还给学生的课堂主权
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我在上《认识时间》时,曾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9时5分这一时刻。有很多学生就写成了9:5,另有一部分同学是写了9:05,这个答案才是正确的。这样同学们就有了争执,我没有及时地给予结论,而是让他们自由辩论。用第一种方式写的小朋友说:既然读作9时5分,我想应该这样写。这时,用一位女生站了起来,问到:那么9时50分应该怎样写呢?你的5不是变成在同一位置上了吗?之后,还有几位学生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我发现写错的那些学生正悄悄地改正自己的答案。
显然,同学的反问使有错误的那些小朋友茅塞顿开、豁然开朗。3.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处 苏霍姆林斯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只有我们尊重生成,弘扬学生的课堂主权;引导生成,保证资源的有效价值和不断地反思生成,我们的教学才能触动生命的灵性,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灵光。
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是谬误。过度生成,将会影响到课堂的基本效率。有人说,没有预设的课,是没有效率的课;没有生成的课,是没有人性的课。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的统一体。如何把握二者的度,是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在预设的总体架构正确的前提下,应该以预设为主,生成为辅。这个“主”,如果不能正确并坚持下来,所谓的生成必将流于形式,缺乏深刻,生成也就失去了基础。其二,生成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是为师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空间,富于挑战性的话题,来达到解放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那么就不能牵强地、虚假地制造生成,只能是提供某些机会,在自然“愤悱”的状态下产生生成,这才是具有真实意义的生成。
10.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十
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
中 期 小 结 报 告
长铺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高 芳执笔
我校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AJKT 2008-24)自2008年6月启动以来,至今已历时一年多了。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鼎力支持下,我们的研究工作正按照预定的计划稳步、有序地开展。经历了充分的准备阶段后,研究工作就步入了扎扎实实的运作阶段。
我们的研究,自始至终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动整合的活动过程。我们在充分认识、理解新课程实质的基础上,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决定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入手,积极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
我们的研究,坚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实践、主动反思、不断交流”为原则。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更深入更有序更科学地开展,现对前期工作作如下回顾: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策略,谋求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深入和突破,促进互动,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生成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更具智慧,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3.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语文课堂生成的教学策略,并服务于 1 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
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生成中,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正确理解和把握“预设”和“生成”的概念,以及深入探讨二者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
2.重点从“教学结构设计”、“教学问题设计”、“板块教学”、“教学语言设计”等角度深入研究课前预设的有效策略。
3.重点从“课堂对话”、“多元解读”、“质疑问难”、“捕捉意外”、“利用错误”等角度深入研究课堂生成的基本规律。
4.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评价以及师生角色的转化过程。5.以前机械单一的灌输式课堂与现在民主互动式的生成性课堂的差异。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的安排,2008年6月——9月为“准备阶段”,我们重点完成了学习、论证、立项、定方案等工作;2008年10月——2009年2月为“运作阶段”的第一小阶段,重点进行了教学预设的研究,辅之以增强课堂生成的意识;2009年3月——2009年7月为第二小阶段,重点进行了课堂生成的研究,辅之以结合教学预设的思想;本学期进入综合性研究阶段,提炼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这里我们主要对课题研究前半个时间段的工作作中期汇报。
(一)建立机构,形成制度,有计划地开展课研工作 1.确立课题小组,分工明确。为确保《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进行,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研组由我们的业务校长、县、市小语会理事徐跃前担任组长,市级教坛新星高芳担任副组长,并精心挑选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特别是学校一把手陈文丰校长也亲自参加课题组的研究。我们以课题组成员所教的班级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为对比班,实验班与对比班经常性开展活动。我们的研究立足于课堂,定期听课、评课、交流、反思,这是我们经常性的工作。每一项工作、每一阶段的工作我们都明确分 工,专人负责,并尽心尽力地做好记录,写好小结,整理归档,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研究工作制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一是制订了“课题研究奖励办法”,二是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评优晋级相联系,极大提高了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热情,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加强学习,开拓视野,有底蕴地开展课研工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在认真搞好实践研究的同时,重点加大教育阅读的力度,在准确把握最新教育动态,汲取别人先进教学经验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落实教育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我们激励每一位教师勤读书勤学习,一要继续认真学习新理念,写心得体会;二要广泛阅读教研资料,学会收集、归纳、整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丰厚自己的研究知识。根据课题组分工,带领大家进行理论学习的是陈校长。在此期间,陈校长带领我们系统学习了《新课程,新理念》、《创新能力教程》、《创新教学设计》等理论著作;带领我们学习了《生成不可预约的美丽》、《动态与生成的初步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前预设》、《别让生成入误区》等相关文章。徐校长也为我们作了“着眼课堂生成,着力教学预设”专题讲座。除了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之外,我们还掀起了网络学习的热潮。课堂教学网、人教网、中小学农村远程教育网、安庆教育博客等都是我们经常光顾的网站。通过学习,课题组人员的积淀丰厚了,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研究有底了。
(三)立足课堂,多边交流,有实效地开展课研工作
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植根于课堂。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开展,每个学期我们都围绕研究内容经常性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一年多来,课题组进行了以下教学交流:
2008年10月30日,张丽华老师上研讨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08年11月13日,石云荣老师上研讨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2008年11月26日,课题组成员赴河塌中心小学学习、交流; 2008年12月4日,胡明兰老师上研讨课:《乌塔》; 2008年12月5日,课题组成员赴松兹小学学习、交流; 2008年12月11日,余小姝老师上研讨课:《农村的变化真大》; 2008年12月19日,徐声喜老师上研讨课:《好汉查理》; 2008年12月23日,高芳老师上研讨课:《小熊住山洞》; 2009年3月5日,徐玉莲老师上研讨课:《走向生活》; 2009年3月19日,石爱兰老师上对比课:《猴王出世》; 2009年3月31日,石炜平老师上研讨课:《梦想的力量》; 2009年4月10日,唐达君老师上研讨课:《走进信息世界》; 2009年5月7日,叶汇琴老师上研讨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本学期我们连续听了部分课题组外老师上的对比课,在对比剖析中,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我校徐玉莲老师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她选送的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搭石》一课,全体课题组成员以此为契机,反复展开了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改课等研究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打造。据了解,课堂的预设及互动生成的效果都很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四)积极反思,及时总结,有层次地开展工作
在这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生成,探索出一些课堂有效生成的方法与途径。现将我们的探索与发现汇报如下:
1.课前,精心预设促进生成。化线性预设为板块式设计。从知识整体入手,抓住突破口,条块切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更大的灵活度、机动性。改满负荷预设为弹性设计。有效生成的课堂预设,不能满打满算,要为动态生成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弹性设计是有留白的课前预设,具有一定包容性和自由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思维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学习的时间等不是凝固不可变的,可以随着课堂的变化而灵活变动,随着学生的发展需要而随时调整。变以教师为中心预设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设计。教学预设不能不顾“学情”,只关心教师自己如何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关注学生的 内心需要,学生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让每一个学生在动态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促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2.课中,巧妙捕捉善于生成。根据课堂动态生成的具体情况及生成资源的价值,或放大动态生成的瞬间,或扩展动态生成的亮点,多法并举,让全班同学分享之,共研之。如:挖掘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此为新的学习生长点;发现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拓展其他学生的思维等,即为“放大法”。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是庞杂的,由于学习环境的不同对学生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的利于正常教学,有的不利于正常教学;对那些不利于正常教学的消极信息,使之或大化小,小化无;或大化小,再适当利用其合理的部分;或给它来个“转折”,取其积极的因素,巧妙利用,这叫“缩小法”。根据课堂动态生成的具体情况及生成资源的价值,及时、适度地调整预设教学环节,或临时增加教学环节,或临时删去预设的教学环节,或临时调换预设的教学顺序,此为“变序法”。
3.课后,主动反思强化生成。课堂生成资源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生成资源都作当堂即时回应。根据生成资源的性质,有的作即时回应,有的作延时回应。如,由于课前背景资料准备不足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空间有限无法当堂探讨的问题等,都可以通过反思延时生成。反思主动延时生成,根据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参与人数,分为自主性反思生成与合作性反思生成;根据内容,分为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反思生成,在理论学习中反思生成,在实践与设计的对比中反思生成。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前阶段的研究工作我们主要是对“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有侧重地进行单项研究,从两方面总结了一些成果。
(一)策略成果 1.教学预设策略:
(1)“活用教材”的策略。我们把“教教材”的做法变为“用教材”的理念。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 知识激活,形成富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①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③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2)“弹性设计”的策略。首先,学习目标的制定上要体现弹性要求。在制定开放性学习目标时,除了共性目标外,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定的目标要因人而异,分层要求。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有弹性。教师除了事先设计些预备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用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把生成资源进行最大效率的利用。第三,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有弹性。由于语文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各个教学环节的用时上难以预料,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对时间的安排上要留有余地,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再随时调控。
(3)“板块教学”的策略。“板块”是可以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进程中是可调整的,而单一的教学方案的流程是固定不变的。板块式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换位。另外,大板块下面又分成许多活动的“小板块”,每个“小板块”代表一种方案。教学中究竟使用哪个“小板块”,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2.课堂生成策略:
(1)“让学生先开口”——找准起点,因人施教。教学新知前,让学生先开口说说对新知已经知道了多少,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已掌握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避免超前,防止滞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如何因人分层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学生先“动口”,获得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它是教师“胸中有人”教学观的体现。
(2)“巧用学生的话”——自此及彼,趁热打铁。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捕 捉学生回答中有意义的“接下茬”,教师由此及彼,突破原先预案的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它是教师“胸中有整体”教学观的体现。
(3)“妙用学生的错”——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教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利用学生的错误,并使其充分暴露出错的过程,然后进行因势利导,从而生成正误知识的辨析点,它是“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观的体现。
(4)“善用学生的问”——顺势延伸,乘胜追思。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有师生之间的,也有生生之间的。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顺着学生的思路延伸下去,通过步步追思,从而生成新知教学的深化点,它是“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观的体现
(5)“活用学生的题”——急中生智,随机应变。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话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可以让学生在新授环节中自己出题作为探究的材料,在巩固环节自已出题作为验证的材料。怎样将学生的这些材料用足、用活,并顺着他们的思路深入下去,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该策略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互动中生成的学习材料,当学生编的题出乎教师的意料时,要急中生智,随机应变,从而生成教学的创意点,它是“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学观的体现。
(二)其他成果
1.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在课题组成员的一致努力下,课题组教师撰写教学论文30余篇,教学案例20余篇,教学反思20余篇,其中有部分教师的论文获县、市级一、二等奖,举行了城东五乡镇公开课2节,培养了一批专业素养强的、教学水平高的青年骨干教师。
2.教师的业务素养、教育教学技巧等在实验研究中有了很大提高,备课更加精细,课前搜集资料越来越多,课堂不再是循规蹈矩地 上演预案,生成火花不断闪现。
3.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得到了尊重,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学习、互动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五、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顾虑教学成绩,顾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在角色转变上还是有些迟缓,还应该鼓励他们要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教育,新理念,尽量跟上新课改发展的速度。
2.个别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总结研究的不够。不能像骨干教师那样积极进行实验、深入探讨,认真总结;没有带着问题,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还存在一些拖拉、散漫的不良习惯。
3.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异样的声音,在处理方法上不够灵活,甚至有些欠妥当。
4.研究工作中还缺少向城市的先进学校学习的机会,研究活动大多局限于校内,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较少,课题研究层次还不够深。
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鼓励课研人员养成勤写勤记的好习惯。2.勤开研讨会,勤听研讨课,鼓励大家多交流平时的学习心得、教学经验、成功的教学案例等,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3.完善课题研究制度,树立课题研究典型,加大在课题研究的奖励幅度。
4.增加对课题研究的经济投入,多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走出去学习,多听听名师的示范课以及学术报告等,开阔眼界,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11.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篇十一
一、网络条件下,充分而弹性的预设
做好预设对上好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非常重要的,预设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必备条件。很多优秀案例都表明,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够预设,也才能够生成。但充分不是精细,精细了就会使动态的课堂变得僵化,更无从再谈生成了。在网络条件下,教师的预设更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教师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要让自己能够有把握地接受并进行课堂生成。
就生成而言,就是在课堂中,虽然网络学习资源的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势,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然不断产生学习的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而教师的预设不可能想象到课堂中去,于是预设往往随不断的生成而微调,甚至是把握课堂中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面转化。因此,预设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也可根据需要改变预设,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这样,教学现场的活力和真实会得到充分的彰显。
同时语文课程教学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及相关背景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仅仅详细介绍其中一小部分;而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仅要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通过听讲后了解老师提出的观点,同时也可接触一些研究论文,尤其是不同的学术观点,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树立创新思想、增强科学意识、提高学习层次,是有好处的,而这些都是我们课前可预设的,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而生成。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过一次试验,在讲述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时,只对学生推荐和介绍了高尔基有关的网站,其中包含有关他生平和主要创作的大量资料,在事后的提高中,浏览过网络的同学都能把握自己的兴趣阅读材料。
二、网络条件下,引导课堂生成的两重性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像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师生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教育情境,此时不论是师生,还是教学资源,都在不断生成,都在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这种情况是保持对话继续,为再发展提供了动力,达到自我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不断的生成会导致学生思维发散、混乱,产生非理性化的错误生成,导致学生秩序失控,出现“一锅粥”现象。
那么,网络条件下,语文教学的两重性我们该怎么对待呢?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与等待
当课堂上生成新的资源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生成,即使产生了“意料之外”的现象,教师也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与支持,把更多的着重点集中在学生身上,甚至局部调整改变自己的预设。如北京一位特级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将“他”用作男性第三人称,将“伊”用作女性第三人称?这位老师很巧妙地回答:五四时期的作家都是这样用的。这样的回答虽回避了自己不懂的问题,但没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为他没回答为什么五四作家都这么用,理由何在。倘若把这一问题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去网络搜索,去探根求源,然后再让同学们交流,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若教师也积极地去探索,而不是敷衍了事,那么才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学生对文本本身理解和知识超过语文范畴时要加以正确指引
网络学习资源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网站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多数从性质上说属于教学中使用的客观材料,事实也证明,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语文学科而言,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语文、体会语文。在网络条件下,如果不加以正确指引,其结果必将顾此失彼,我们很有可能把《松鼠》上成生物课,而讨论松鼠的习性,也可能把《苏州园林》上成艺术课,大谈其欣赏价值,还可能将《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上成建筑学讨论课等等,形成了走向与本质无关的教学活动的别样热闹。
12.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十二
1 正确认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对预设和生成存在误解, 他们或是过度预设, 过分强调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或是过度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 放任学生自流, 甚至主张“非预设性教学”, 取消备课。这些都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
动态生成是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既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 备教材、备教法、备各个环节的衔接、备学生 (备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生成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不断变化的信息, 它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充满生机, 它使师生间、生生间充满互动, 在语言情境中共同推进教学过程。因此, 教师要从备课预设中发现不同层次同学的潜能, 并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好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新资源。
可见, 预设强调教师的设计和安排, 彰显教师的主导性;生成强调学生的活动和思维, 彰显学生的主体性。生成, 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 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教师要辩证统一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 合理预设:注重预设中的角色转变
教师备课中的预设是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 对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教与学的方法和新教学资源的生成与应对作出具体的设计, 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关注学生的成长, 对学生进行引导启迪, 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激励者, 其预设应体现新课标理念, 尤其是要注重预设中的角色转变。
(1) 引导者作用的预设
新课改要求教师由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指导学生自主发现的引导者。据此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求知;使学生真正地学会自主学习从观察和分析事实出发, 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体验创造性工作的真实过程, 领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 参与者作用的预设
教师应由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据此教师在备课中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 精心创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任务型学习情境, 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提问,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预设回答内容, 从中尽可能发掘新的教学资源, 促进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 促进者作用的预设
新课改要求教师由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据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 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 个性化地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推进各种语境下的学习进程, 创设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教学情境,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促使学生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 取得有效、高效、长效的学习效果。
(4) 激励者作用的预设
课改要求教师由教学效果的裁决者转化为合作探究的激励者。据此教师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 关注暂时学困生, 激励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增强学习积极性。
3 动态生成:关注生成中的引导发展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动态生成是对教育过程充满可变性的概括,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不拘泥于预设, 而要根据课堂生成智慧地应对, 利用新生成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效果, 营造一种“形散而神聚”的教学氛围。
(1) 关注学生, 为生成营造空间
资源动态生成的前提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创建。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 以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应精细创设问题情境, 以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追求成功的愿望, 建立优势心理场, 为生成营造有利空间。
(2) 合理预设, 为生成创造空间
富有弹性的预设, 包括时间、过程和教材的弹性, 这些弹性为生成创造了巨大空间。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 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增删, 探究性的主题也可以在生成中适时地替换。
(3) 轻松课堂, 为生成拓展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 预设是必需的, 但同时是有留白的。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 教师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在预设时就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 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给生成拓展空间, 特别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要“大气”, 不求老师一厢情愿、滴水不漏式的预设, 重在全程大环节的关联式策划。
例如, 笔者在每节英语课开始都设有On duty这一环节, 同时提出有关问题来训练同学们的听力。在学习牛津版7A Unit5 Grammar“Asking wh-questions”时, 在On duty的环节中, 王同学构思了一篇以My hobby and my study为主题的短文, 内容如下:
My favorite sport is roller skating.It is very interesting.It is almost fi ve years since I began to learn to roller skate.Roller skating is good for our health.However, 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every day.I spend so much time doing my homework that I cannot find any time for my favourite sport.I really fell bad about it.I don’t want to give up all my hobbies because of my homework.
接下来教师以who、when、where、what、why、how等来提问。在这过程中, 学生自主提供课堂资源, 教师利用课堂生成灵活提出问题, 并在后续的课堂阅读中, 让学生用“wh-”相互提问, 课堂异常活跃, 师生配合默契,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 动态生成就是把课上出现的新话题作为教学的新契机, 适当地扩展语料, 给教学创造生成的机会, 既能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 又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绪感受。这样就把教学预设转化成了教学资源, 课堂也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综上所述, 预设是前提, 生成是关键, 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 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课堂上, 只要教师能善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问题随时提出, 有感受随时发表, 教师因势利导, 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 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 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 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 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 那么, 我们一定能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矫艳春.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11 (11) .
13.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篇十三
一、预设成功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
教师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教案,并较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育目标。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间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尊重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时代发展,尽可能地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超越教材。
1.注意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素材
备课时,在基本不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同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作为学习素材。
2.适当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就说明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3.适时变换新课的导入方式
现行教材中的准备题,是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节课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新知境界。我们备课时,要关注新课导入方式的变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形成探索的欲望。
二、动态生成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
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因势利导,及时调整、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的成功。1.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2.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3.设计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三.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
14.感悟生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十四
关键词:预设条件,生成时机
新课程教学设计中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下面就如何做到充分预设与有效生成谈一些看法。课堂预设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教学理念设计的课堂教学策略,预测教学目标,是一种教学预案。课堂生成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思维碰撞而形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充分预设的条件
有效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要想避免教学低效、盲目的生成,预设至关重要,只有预设充分科学才有高效的课堂。因此,在教学中欲达到预设的精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是教师预设的前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教材,而是要学生依据教材理解课程标准,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标对教材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加工与包装。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教材挖透、挖深,多角度地理解教材,找准与新课标的结合点;还要博览群书,关心最新的生物科技动态并及时整合到教案中,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这样才能使预设具有前瞻性。
2. 潜心研究学生,是教师预设的保证。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预设的内容如是学生熟练掌握的,教学将是低效的,如预设内容远远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教学将是无效的。通过课前书面、座谈等多种形式的调研,了解学生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可以突破教学的难点,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预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创新,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如此,教师才能做出更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杜绝无效、减少低效的课堂生成,促成高效的课堂生成。
3. 科学预设教学环节,保证学生对知识“咀嚼回味”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老师的讲解及提问在某些方面不要太到位、太完美,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应该是老师要精讲少讲,给课堂留足、留够生成所需的时间。
案例:《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片段。在讲完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等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后,出示习题: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宜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请解释在A.B.C三点时该化学反应的状况。(2)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0C,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3)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相应的曲线。
在评讲完该题后,自我感觉设问得比较全面,学生掌握得也较好。在讲完所有知识后,还余有5分钟,我让学生互相疑问、交流。在此过程中,有一位同学问如果在B点时温度升高100C曲线会发生如何变化?此时对我来说有耳目一新之感,在短暂的思考后,引导学生画出了变化的曲线,之后又让全班同学学习这位同学的质疑方法。如没有最后5分钟的留白,此类有创意的问题是不会产生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每节课最后的5分钟留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课堂知识预设时,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有效生成的时机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共识下,“生成性教学”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捕捉生成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的有效生成常出现在如下时机:
1. 将错纠错生成。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会到会、从懂得少到懂得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错儿是正常的。学生错误的暴露往往是动态生成的良好时机,优秀教师善于引导,使学生将错误和正确两相对比,让学生自行判断,得出结论。例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学生写反应式总是出错儿。光能写成太阳光能、叶绿体写成叶绿素、多写酶、用等号、产生的氧气用放出符号、反应物水写成7个、生成物水写成1个等。这时我就让学生去分析为啥不能如此写,例如日光灯的光也可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中含有酶、氧气中的氧来自生成物水等。通过学生的自行辨析和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该反应式加深了理解,大大降低了出错率。
2. 组织参与探究生成。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而生物课程中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常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探究中充满生成,生成又赋予探究新的内涵。案例:《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进程中,突然有个学生问:“老师,不同的酸碱度是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影响?”我回答说:“你提的问题极有创意,它是该实验的一个无关变量,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你可以设计实验去探究。”该同学经与同组同学交流,很快得出了把浸过酵母液的滤纸片换为普通的滤纸片,其余与课本相同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是:PH=9的烧杯中,出现了明显的气泡;PH=7的烧杯中气泡不太明显;PH=5的烧杯中没有发现气泡。从而得出酸不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碱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结论。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妙招”其实就是学生的创新,是学生在课本原有实验基础上的深入思考。教师能巧妙地将学生的“发难”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理念,收到了预料之外的好效果。
3. 在激情争辩中生成。
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早或不合时宜地作出评价,可能就会压制、扼杀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和做法,当学生产生不同的意见时,教师不妨首先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让自己认为有理的各方先互相争辩,这个争辩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评价、不断改进的过程。例在讨论“酶特异性实验的设计”时,涉及到对因变量的检测,有的说用菲林试剂,因为实验现象明显;有的说用碘液,这样方便,符合实验的简便性原则;有的说还是用菲林试剂,因为用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但不可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等等,最后得出用菲林试剂而不用碘液的结论。我们必须看到,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上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的价值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在课堂上灵活地捕捉生成机会,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并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服务于课堂的有效教学。
预设与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会有有效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从这个角度讲,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上下工夫,还应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自如地处理各种“意外事件”。
参考文献
[1]王永胜.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高中生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学习体会07-23
数学知识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论文08-17
把握课堂生成 创造无限精彩06-11
《斗笠》教学预设07-19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08-03
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11-02
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学习心得10-05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的教学案例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