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技术方案(精选11篇)
1.桥梁工程技术方案 篇一
桥梁工程箱梁排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桥梁位于贵州都匀佘家庄,横跨木表河。在原有的老桥基础上新建该桥梁,桥面纵坡及标高与原有桥梁纵坡一致。
上部结构由2-13m现浇空心板组成,桥面连续。空心板梁砼强度等级C35砼,结构尺寸宽8m且等高度0.75m,每跨两端底部做成水平,跨中预拱度为2cm。
根据设计要求,板梁浇注前对支架进行预压,并设置预拱度,浇注砼前必须冲洗模板使之无任何杂物。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纸;
2、现场施工条件;
3、《钢管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16-2011);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三、工期要求
根据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箱梁排架施工工期为2018年1月22日~2018年1月27日。
四、施工准备
1、方案确定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条件,模板支承体系采用Ф48×3.5mm钢管,立杆按600mm间距计算,顶高根据支模高度用钢顶托调节,根据墩顶及梁高设主立杆和大小横杆及侧模支撑,各立柱间布置两道双向水平撑,适当布置水平剪刀撑。
2、施工队伍
选用具备多年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所需技术人员齐全,均为持证上岗,人员配备如下: 架子工:5人 木工:5人 技术员:1人
3、施工材料
2m钢管:850根; 2.5钢管:500根; 6m钢管:600根; 碗扣件:2000套; 顶托底托:800套。
4、施工机械
20T吊车:1台; 夯机:2台; CAT225掘机:2台。
五、施工工艺、方法
1、施工流程
测量→地基加固→排架搭设→模板施工
2、支架地基处理 首先对支架布设范围内的表土、杂物进行清除,并将桥下范围内淤泥及基坑用碴石回填密实,以防止局部松软下陷。
将原地面进行整平,然后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90%),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后,根据地质情况填筑建筑石屑层50cm。然后再铺筑厚20cm的C25混凝土,养生后作为满堂支架的持力层,其上搭设满堂支架。桥下地面整平并设0.5%的人字型横坡排水,防止积水使地基软化而引起支架不均匀下沉。
地基处理平面、立面图如下:
0#10.41#2#26
3、满堂支架搭设
a、模板支架采用∮48×3.5mm
钢管搭设。如下图
现浇梁板8.00脚手架脚手架桥墩支架体系桥台平面图
梁板说明:
1、排架采用D48*3.5mm钢管搭设;钢管上下端分别设置顶托、底托,调节梁底标高,底托下垫设方木,顶托上采用钢管做檀条,上铺方木与竹胶板形成模板体系;
2、立杆横向间距60cm,纵向间距60cm;两侧0.5米的挑口部分立杆横向间距60cm,纵向间距60cm;
3、排架步距≤1.5m,但不得少于二道水平横撑,并按规定设置斜撑和剪刀撑。
4、本图未显示脚手架。
立面图 1)、8米宽的箱室部分,立杆横向间距60cm,纵向间距60cm;两侧0.5米的挑口部分立杆横向间距60cm,纵向间距60cm;脚手架为立杆横向间距75cm,纵向间距75cm。
2)、排架步距≤1.5m,但不得少于二道水平横撑,并按规定设置斜撑和剪刀撑。
b、支架安装时应及时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和横杆的水平度,对立杆地基应逐个检查,发现脱空及时调整。所有扣件要拧紧,并有专人用扭力扳手检查,在梁砼浇筑之前应将全部扣件重复紧一遍,以防松动或漏拧。
c、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对接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并错开50cm以上,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d、水平杆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杆件端部不小于10㎝。
e、立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杆件端部不小于10㎝。搭接接头应在高度方向错开50cm以上,底层第一步内不宜设置搭接接头。
f、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
g、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剪刀撑与地面倾角宜在450~600之间。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i、箱梁四周各留设1m脚手架宽度,作为施工操作面和通道。脚手架范围内满铺竹笆,竹笆与箱梁之间留设12~15cm间距。
j、踢脚板用2cm以上木板制成,高度20cm,用黄、黑色油漆涂刷醒目标志。
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在进行现浇箱梁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的重点有:
(1)支架地基处理,完成地基处理后,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满足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后,方允许进行支架搭设;
(2)支架完成预压后底模标高控制,要保证预留好支架足够的沉降预留和上拱度预留;
(3)模板的整体平整度要符合要求;(4)外撑内拉等加固系统要满足施工要求;
4、支架预压
为消除支架及模板的非弹性变形和基础的沉降,同时为验证支架的安全和预拱度值的准确性,底模板安装完毕后需进行支架预压。
预压材料采用袋装河砂或碎石,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及各种施工荷载之和。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的100%,施工荷载采用1.2的安全系数。
采用砂袋按体积比重分级加载的方法,进行支架预压。
计算时砂、砼的比重取2.6T/m3,预压时经试验实测确定,调整预压堆载高度。
梁高0.75m,箱梁混凝土分布底板部分:面积91m2,砼0.75*7*13-8*0.25*0.25*3.14*11=51m3。则每平方米重量为:51×2.6/91=1.46T/m2。施工预压堆载高度为:1.46/2.6×1.2=0.67m。预压时砂袋高度为0.67m时能满足施工要求。
翼板高度200mm~350mm,翼板部分:面积0.5*13=6.5m2,砼(0.2+0.35)*0.5/2*13=1.79m3。则每平方米重量为:1.79×2.6/6.5=0.72T/m2。
施工预压堆载高度为:0.72/2.6×1.2=0.33m。预压时砂袋高度为0.33m时能满足施工要求。
4.1、堆载
(1)支架预压时因考虑到施工荷载、堆载的物品和施工过程中工人的操作误差等因素,则取1.2的不均匀系数。
(2)加载分三级进行,第一次加载梁体自重的50%,然后停止加载,对支架每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沉降量监测,当支架监测点12小时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进行第二次加载;第二次再加载梁体自重的50%,然后停止加载,对支架每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沉降量监测,当支架监测点12小时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进行第三次加载,第三次加载加载重量为梁体自重的20%。压重的垂直运输由25吨汽车吊完成,加载时土袋布置顺序与混凝土浇筑顺序一致。
(3)注意在堆码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观察支架,如有明显变形应立即停止堆码;在堆码过程中不得分块小范围集中堆码,避免支架失稳沉陷。
4.2、预压观测
(1)观测点布置: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跨中、L/4及墩部处,每组分5点布置。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
(2)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量出其各杆顶高程h1作好记录;加载到设计重量后立即进行观测各沉观降测点的高程h2,并作好相应的记录;以后每天上午8点左右,下午4点半左右各观测一次支架的沉降,测量数据严格按实记录,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直到支架连续3天沉降小于3mm,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可进行卸载;卸载前应测量出各观测点的高程h3。
4.3、卸载
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对称、均横、同步卸载,卸载时从中间跨开始向两边依次对称分跨均衡、同步进行,在同跨内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同步、均衡进行,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卸载完成后6小时测量出各测量点的高程h4,此时就可以计算出各观测点的变形。
(1)支架的非弹性变形Δ1=h1-h4,通过试压后的支架可以认为非弹性变形已经清除。
(2)支架的弹性变形Δ2=h4-h3,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放置预抛高Δ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3)支架预抛高的预留:已试压的底模高程=梁底设计高程+Δ2的平均值;没有试压的底模高程=梁底设计高程+Δ1的平均值+Δ2的平均值(包括设计预拱度)。
5、支架拆除
(1)拆除条件
混凝土达到拆模要求后,才能进行模板及支架拆除。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进行。
在混凝土强度能安全地承受其结构自身重力和外加施工荷载时,方可拆除底模。
拆模时不应使混凝土受到损伤,并减少模板破损;底模及支架的拆除过程及拆除后的检查结果,均应详细记录。
(2)支架拆除
1.支架拆除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程序进行。2.支架拆除前对脚手架作一次全面检查,清除多余物件,并设立拆除区,禁止人员进入。
3.支架拆除采用顶梁脱离底模的工艺,分段进行拆除。用千斤顶架垫牢固,松动天地托至一定距离,当拆除所需净空满足要求后,即可拆除底模板。
4.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允许上、下层同时拆除;顺桥向,应从跨中开始,分别向梁的两端对称进行拆除。
5.拆除的构件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拆除的构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
6.拆除作业时由一个生产副经理现场把关负责。
7.拆除顺序先松动翼缘板下支架顶托使顶托上方方木及竹胶板与翼缘板脱离,再抽出竹胶板及方木。拆除翼缘板下横杆再拆除立杆及顶托的同时遇到腹板斜撑钢管停止拆除立杆,进行斜撑钢管顶托松动,然后抽出方木、竹胶板。8.将拆除斜撑钢管扣件全部装入袋中,一个袋中装入不超过20个,遇到腹板拉筋用铁丝绑扎钢筋头固定在支架上,然后进行切割机切割。
9.拆除的材料堆码整齐放在翼缘板边支架上,采用吊机直接装入汽车,其中有两人配合吊车。
10.松动现浇箱梁底板顶托,使竹胶板与梁体脱离,抽出竹胶板、方木,拆除横杆、立杆。
11.支架拆除后进行清扫场地杂物,防止钉子刺穿轮胎及鞋底。
六、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现场人员一律佩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得赤脚作业。高空作业时佩带并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施工时严禁嬉戏、打闹。
(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佩带上岗证,特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由持证电工安装。由专职电工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禁止其他人员私自乱接、乱拉电线。
(4)现场施工用电线路一律采用绝缘导线。移动式线路使用胶皮电缆。使用时提前认真检查确保电缆无裸露现象。地上线路架空设置,以绝缘固定。
(5)现场所有电动机械设备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检查、试运转,作业完拉闸断电锁好电闸箱,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各种电气设备、管线作到绝缘可靠、连接牢固,移动电缆 避免拖拉,设备安装可靠的接地设施,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保”。(7)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配备灭火器材、灭火用砂及消防水池等。
(8)配备充足的照明灯具,确保施工现场有足够的照明,为夜间施工生产和车辆行驶创造条件。
2.桥梁工程技术方案 篇二
通过建立施工方案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提高, 保证按期完工, 并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下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场的合理布置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 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程序、以及流程, 在使用先进工艺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计划就是施工方案应当处理的工作。这样可以在满足工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整个工程的机械效能。并在管理组织、技术支持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上对工程进行科学综合的编制, 并最终选定最佳的方案进行施工。
2 施工方案影响施工的质量
2.1 施工方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保证
施工方案是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调配的指南。直接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是对工程人力物力、主要次要以及主导辅助和供给消耗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科学安排的部署方案。并且通过专业的安排在空间和时间上选择最佳的方案对工程安排。
施工方案的制定应当是在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 有项目经理按照施工的设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方案的制定。对重点进行突出, 设定切实可行详细具体的方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将岗位的职责固定到人, 并制定出规范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科学的组织对工程的方法步骤以及施工程序和机械技术进行安排。保证工程建设是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的, 并依据操作规范流程, 保证工程质量, 另外在对工程地质验收以及质量评测和检验时应当严格按照评定和验收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方案是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把握的全面管理和总评, 是对工程质量的保证, 是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实现的基础。
2.2 施工方案指导施工之质量
高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 通过对工程实施中的技术以及组织和经济方面进行指导, 对整个工程进行严密以及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对劳动力以及施工机械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配置, 并根据方案中的程序和顺序对施工的方法进行确定, 并对工程的流向进行指导。
施工方案是将物质利益和施工质量有机结合的技术性文件, 对施工前的准备进行合理安排, 对施工前的各个组织情况和技术情况进行交底工作, 将工艺流程的关键部位的规程和保证措施进行愈显安排。将工程安排成有步骤、有计划组织的工程。这不但可以实现施工方案在施工中的作用, 同时也是对质量更加有力的保障。
施工方案的目的就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其实施的保障手段就是对质量进行管理。对于合同和设计上对于质量的标准认定, 并为此所使用的一系列的监测和控制手段就是重要的质量保证。
2.3 施工方案的质量目标以及制定依据是质量检测标准
施工方案在实施效果上的监测标准就是质量监测的标准, 这也是工程的实施的最终目的。在检查标准相关的依据和结果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确定才能够保证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在施工方案中应该对具体的施工工程做出具体的质量要求。比如对冬期施工的工程, 就要进行冬期施工工作的质量控制要求。施工方案应该明确施工现场有专人按要求进行温度测量, 做好测温记录, 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予以核查, 使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在规范规定的合理施工温度下进行。要保证冬期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尤其是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安全。在方案中要明确砼冬施需解决的质量问题, 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做好热工计算和推算砼早期强度计算书, 确定好砼入模温度, 达到临界强度要求, 加强测温记录的管理, 切实保证好冬期施工所需物资准备、覆盖等工作落实到位。
施工方案还应要求建设单位加强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 作好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工程自身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组织参建各方主体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和质量安全技术措施;作好冬期施工的材料、专用设备、能源、生活设施等资金保障及施工准备工作。特别是针对冬期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及“缺陷”, 方案中应具体规定, 施工单位要组织质量责任主体认真学习和熟悉冬期施工规程及验收规范, 编制好冬期施工方案并进行交底, 使冬期施工方案落实到人、到物, 做到懂施工、会管理, 切实抓好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因此, 只有这样确定的施工方案, 才有预期的结果, 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 施工方案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长期以来, 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 一直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合理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是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
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器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 工期就会不同, 所需机器也有所不同。因此, 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 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 相互比较, 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案。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 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做到控制成本人人有责任, 事事有人管。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应对施工过程中的专题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运用价值工程法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目的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 从而达到节约投资, 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如有某个工程项目, 原施工组织设计是土方开挖大量采用机械, 考虑到地下水的影响, 施工机械开挖占75%, 人工开挖占25%, 并有降水设施。当经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发现开挖基础的时间正值枯水期, 机械和人工的比例不合理, 经过计算调整, 按机械开挖占92%计算, 人工挖土占8%计算, 节约了一大笔资金。
结语
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个良好的指导方案, 这不仅仅是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同时也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施工方案可以为施工方最大程度的合理调配资源, 对整个工程的完成进度、质量以及效益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要: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个良好的指导方案, 这不仅仅是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 同时也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在路桥的工程中, 通过技术方案对工程进行合理的技术指导和工程管理。施工方案可以为施工最大程度的合理调配资源, 对整个工程的完成进度、质量以及效益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施工,技术方案,路桥
参考文献
[1]王文华.公路桥梁建设中有关成本控制的分析[J].工程建设, 2007.
[2]田梦, 单雄.浅析技术方案对于土建工程的影响[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6.
3.桥梁工程技术方案 篇三
[关键词]桥梁工程;双壁钢围堰,;萧山义桥大桥;混凝土浇筑
1、引言
桥梁水下基础工程是桥梁工程建设的重点和基础,由于施工环境较为特殊,因此,水下桥墩施工技术与地上施工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主要是运用双壁钢将四周围堰封闭,创造桥墩施工环境无水化,为工程提供建设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特点非常明显,它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压,并且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地质基础,它既能够为桥墩施工提供无水的施工环境,又能够承载结构载荷,所以,在现代桥梁工程水下桥墩施工中,双壁钢围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浙江省03省道萧山义桥大桥及南岸互通工程桥墩基础施工为例,分析和研究了双壁钢围堰施工具体方案,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2、萧山义桥大桥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分析
2.1 工程概况
浙江省03省道萧山义桥大桥及南岸互通工程位于义桥镇义桥大桥老桥下游800m处,北接四季大道,跨浦阳江后和闻戴线相接,全长1.025km,全桥总长838m,其中跨浦阳江200m。主桥跨径50+75+75+50m四跨连续箱梁,大体积承台,双薄壁墩。主桥桥墩位于水中,项面低于河床,采用厂制大块整体定型钢模,双壁钢围堰,钢围堰先在加工间制作完成,桩基施工完成后在桩基周围拼装双壁钢围堰,使用卷扬机在吸泥泵辅助作用下缓慢下沉,等下到设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
2.2 双壁钢围堰具体施工方法
(1)双壁钢围堰结构确定。根据实际的工程结构,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设计并确定了双壁钢围堰结构尺寸。双壁钢围堰内外壁隔舱距离为1.4m,围堰内壁的长度为23.4m,设计高为18.3m,宽度为18.0m,标高为5.5m,水下混凝土封底为3m。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范围内混凝土封底成功,围堰要超过施工基底。为了消除水流以及涨潮落潮的影响,在围堰周围进行铅丝围拢固定。
(2)围堰内部支撑结构。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方便施工,在围堰内设置了两道支撑,支撑材料采用45-a工字钢,两道支撑距离不超过5m,并通过竖向的桁架进行连接,是围堰形成统一整体。竖向单个隔舱板与阁舱板补强板组成的工字型梁为壁板的主受力骨架,所以隔舱板共24块,隔舱板之间根据水压力变化要求而设置水平桁架由水平桁架弦板和角钢组成水平桁架承受隔舱之间的荷载。这是双壁围堰壁板在竖向和水平向的主受力构件。经计算下层内支撑距围堰刃角达到8.0m。同时为了增加底层钢围堰矩形长边的刚度和围堰的构造整体性,需要在刃角的上方4.0m位置矩形长边的中部增加一道钢箱梁。钢箱梁的下端做成易切入覆盖层的刃脚,当底层围堰下放入水后,钢箱梁内灌入C30干硬性砼8.6m3,增加下沉重量和钢箱梁本身的刚度。
2.3 双壁钢围堰的组装及下水
围堰的组装与下水是工程施工的重点。钢套箱在钻孔平台上组拼,在钻孔平台上画出钢套箱底层的安装位置,做好组拼前的准备工作。整个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首先,底部围堰结构的拼装机下水。围堰的施工过程要从下往上,所以第一步就是进行底部结构的拼装及下水工作。在围堰结构的四周设置了“牛腿”结构、扁担梁等,这些结构安装完成之后,通过千斤顶将整体结构放入水中,完成底部围堰结构的安装下水;
其次,上層围堰的接高。在首节钢围堰锁定后,向其隔仓内灌注混凝土和向夹壁内加抽水等措施以调平围堰,并予留一定的干舷高度,使其处于待拼次节围堰的状态。以后每一节段船运到围堰旁,由浮吊起吊与首节或上一节进行焊接,每接高一节既均匀下沉,并予留相应的干舷高度,以便接高下一节时施焊作业;
第三,钢围堰的下沉和着床稳定。双壁钢围堰在水中是以隔舱内灌水下沉。如遇到刃角有变形时可灌1.0m~3.0m的刃角砼,本桥双壁围堰内有十二支钻孔成桩的钢护筒及矩形围堰的横、纵向各两根内支撑防碍抓泥斗的使用,即有些部位抓泥斗不能到位,则使用空气吸泥机高压射水龙头清除;
第四,钢围堰的竖向定向。在围堰的内壁面上对应承台的四只角钢护筒的位置,上下各安放用型钢制作钢套箱下沉时竖向定位系统。即横纵向的水平限位系统竖向起着导向作用。如果围堰偏时在平潮位用50t手动油压千斤顶进行调控。钢围堰着床是钢围堰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关键工序,钢围堰着床后的位置和倾斜率对钢围堰以后的下沉,乃至钢围堰落到设计高程时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不过本桥可选择在平潮时,基本没有多大流速的条件下着床。通过在钢围堰的隔舱内灌水以调平围堰这样可以反复几次。当围堰接高下沉至刃尖距河床0.5米左右即停灌水下沉,通过反复纠偏以实现围堰的精确定位。然后均匀灌水,快速实现围堰刃脚的着床,继之以均匀吸泥下沉使围堰下沉到位。
2.4 围堰内水下混凝土封底
当围堰结构安装及下水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围堰内水下的土封底。这一步是围堰结构施工的最后一步也是工程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工程施工之前,首先对工程所需要的封层厚度以及抗浮抵抗力进行计算。经过计算,封层厚度确定为3m,封层抗浮力参数定位1.69。
浇筑封底混凝土。采用泵送多点用导管浇筑封底混凝土,因封底混凝土数量大,为提高混凝土流动性和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30小时缓凝时间)和粉煤灰。
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用测深锤每隔一段时间,测出混凝土表面标高,将原始资料记录下来,随时告诉现场值班技术员,用以指导各导管提升及下料,要求混凝土均匀上升,以免造成混凝土面高低偏差过大,同时,也避免导管埋置过浅而使导管悬空,混凝土浇筑终结时,尽量调平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准备多套导管提升装置,防止混凝土堵管。
3、结语
通过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双壁钢围堰施工的步骤非常复杂,要求较高,但是其施工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很好的为工程提供施工基础。整个双壁钢围堰施工还包括了双壁钢围堰结构的制作以及运输等过程,文中就没有进行特别说明,但是这些过程对于施工而言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双壁钢围堰施工中要注重每一个施工环节,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狄为民.双壁钢围堰在山区河流桥梁基础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5,4
[2]陈光福.双壁钢围堰的施工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02,6
[3]谢媛媛,张建辉.阿蓬江大桥4号墩双壁钢围堰的设计和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03
4.桥梁工程技术方案 篇四
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切实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双基工作,解决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降低地质条件复杂地区高速公路施工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控制较大事故,努力实现2011年我省高速公路坍塌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幅度不低于5%、力争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坍塌事故的目标。
二、整治范围内容和整治措施
(一)整治范围。
地质条件复杂地区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其他工程可参照执行。
(二)整治重点内容。
1、桥梁工程:深基坑支护与监测,临时支架和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大型模板的安装、保养及验收,挂篮施工,梁板吊装、架设及固定,箱梁移动模架施工,高墩柱和索塔的爬模施工,跨线桥施工。
2、隧道工程:掌子面与洞口开挖,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锚杆与拱架施工,初期支护,二衬浇筑进度和强度。
3、特种设备:架桥机,塔吊,龙门吊,挂篮,移动模
架、滑模爬模系统,施工电梯。
(三)整治措施
1、加强架桥机、塔吊等大型特种设备的管理。严格执
行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检查验收制度。建立特种设备操作、检查、维修和保养制度,指派专人操作和管理,确保特种设备高效安全运转。
2、加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完善各类桥梁隧道危
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规范审批程序;加大危险性较大工程沉降、位移和应力监控量测等重要工序的技术管理力度;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保证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提高施工现
场安全生产五个“标准化”程度,即安全防护、警示标识标准化,临时施工设施标准化,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施工人员上岗标准化,关键工序、工种操作标准化,努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强化对工程项目的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施工安全风
险评估,分析辨识桥梁隧道施工中的重大坍塌安全危险源,针对性编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程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5、加强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核查和督查。要根
据交通运输部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条件的核查,坚持“五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现场要限期整改到位。对整改不合格的,由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并建议暂扣或吊销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直至降低或吊销相关施工资质。
6、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科技含量,鼓励引进、采用先进的监测、监控、定位技术,更新、改进施工装备和工艺,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坚决淘汰、限制落后的施工装备和工艺。
三、实施步骤与工作任务
专项整治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查自纠阶段(即日起至2011年9月)。
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针对本次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结合本地区工程特点,加强指导,制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自查自纠内容、标准和工作要求。
自查自纠工作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形成自查自纠报告。按照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核查、建设单位组织全线检查的方式,全面排查桥梁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限期做好整改落实。对自查自纠走过场、不深入的建设项目,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阶段:检查督导阶段(2011年8月至10月)。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集中组织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督查和抽查,发现存在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的,要及时停工,责令整改,并严肃处理。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设项目要通报批评,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要予以清退。省厅将适时对部分地区和项目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抽查。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阶段(2011年11月至12月)。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全面评估总结已开展的工作,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施工安全预控的意见与建议,形成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于2011年11月28日前报省厅。
省厅将对本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整治工作不力且存在较大问题的项目和地区要求限期整改,将整治中发现的问题纳入建设市场信用评价体系中,并研究提出进一步做好防范坍塌事故的措施和意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开展专项整治是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
举措。省厅成立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管厅长为组长,相关处室、部门有关人员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质监局,具体负责
整治活动各阶段工作的安排、检查和总结等。
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要
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和工作职责,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时间节点落实。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
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工程建设特点,梳理辖区内施工坍塌事故易发、多发的工程项目和施工环节,集中治理、重点突破、标本兼治、抓出成效。同时要加强重点时段、敏感时期的隐患排查和应急值守,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形成制度。
(三)统筹协调,有序推进。
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将专项整治工作与继续深化
“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督,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和“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与日常安全管理,健全制度,完善标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有序推进。
(四)加强考核,强化监管。
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将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
考核内容,对整治工作不力的,要予以通报批评,严肃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必须限期整改,跟踪落实;对涉及重大安全隐患的,必须停工整改,组织专项验收,并实行重大隐患问责制;对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加强信息交流,开展宣传教育。
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活动开展动态,定期分析研究,加强横向交流,组织区域性交流,加强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指导。要做好跨行业的信息沟通,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形成合力,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可组织联合检查,集中研究解决。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群众监督,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及阶段性工作成效,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落后单位(项目)。
5.桥梁冬季施工方案 篇五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20002、《北京市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 01-46-20013、《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 01-45-20004、《北京市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DBJ 01-85-20045、《北京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DBJ 01-84-200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工期贯穿整个冬天,在冬季施工的主要部位是主线桥及匝道桥的桩基、承台、墩柱、桥台、盖梁、通道桥、排水涵洞等。
三、施工方案
冬施是指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地低于5℃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的施工以及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即进入冬期施工。
(一)、冬施期间具体部位的施工安排
1、桩基:本标段剩余桩基320根(砼13245方),计划开始时间为2008年1月1日,计划结束时间为2008年2月13日。
2、承台:本标段剩余承台82座(砼4157方),计划开始时间为2008年1月4日,计划结束时间为2008年3月5日。
3、桥台:本标段剩余桥台8座(砼1665方),计划开始时间为2008年1月15日,计划结束时间为2008年3月3日。
4、墩柱:本标段剩余墩柱93根(砼1198方),计划开始时间为2008年1月13日,计划结束时间为2008年3月11日。
5、盖梁:本标段剩余盖梁16片(砼561方),计划开始时间为2008年2月1日,计划结束时间为2008年3月15日。
6、混凝土箱梁:本标段剩余箱梁22联,冬施期间主要进行箱梁排架的搭设及模板、钢筋的施工。
7、钢箱梁:本标段共有钢箱梁3联,冬施期间主要进行钢箱的制作、排架的搭设、钢箱的吊装。(具体冬施措施祥见钢箱加工方案)。
(二)、冬季施工现场准备
1、随拆迁进展及时清理现场,提供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施工作业面,必要时进行专项检查验收。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避免施工作业面存水、结冰。对施工现场内运输道路路面采取防滑措施,确保运输畅通。
3、加强供电系统、输电线路和自发电设备的检查,消除施工和安全隐患。
4、根据施工计划,准备充足的冬施辅助材料(后附:冬施主要材料表)。
(三)、钢筋加工及预应力工程施工
1、在施工现场搭设钢筋加工棚,加工棚具有保温防风措施。钢筋焊接尽量在加工棚内进行,必须在室外进行时,应采取防雪挡风措施,使作业环境温度满足要求,以减少焊接件的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加工完成后的钢筋按使用部位分类码放、苫盖并做好标识。对气源设备采取保温防冻措施;施焊时各层焊缝采取控温施焊或增大电流,降低焊速。
2、盖梁预应力施工时,应在养护棚里张拉,养生棚里的环境温度不低于10度时方可进行压浆,并且此温度应一直保持到压注的水泥浆达到强度为止。
3、预应力钢材张拉设备以及仪表工作油液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液压油使用高标号并具有保温措施。
(四)、砼的控制
联合监理检查商砼厂家的冬施生产准备并进行过程抽检,确保冬施砼的供应质量,使商砼厂家做到:
1、砼生产使用冬施配比,满足冬施要求并报监理审批。
2、混凝土骨料存放于储料棚内,避免受冻,骨料中不得含有冰雪冻结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3、砼的搅拌要在保温棚内进行,优先选用水加热的方法,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通过计算确定,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4、砼搅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1.5倍,砼拌合物出机温度不低于10度。
5、运输混凝土的罐车车身采取包裹保温帆布等措施减少温度损失,要求做到组织合理、运输快、入模快、浇注快、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
(五)、混凝土浇注及养生、拆模
1、桩基施工时,加强桩头砼高度控制,及时抽干桩头存水,并采取覆盖草帘子或土等措施避免桩头砼受冻。
2、浇注混凝土前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3、混凝土入模不得低于5℃,气温较低时,在浇注混凝土前对模板进行预热,承台以上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应选在上午进行。
4、承台浇注完成后,用草帘覆盖养护,当室外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度时,采用暖棚进行养护。
5、全钢板箍墩柱共计26根,平均高度11米,由于高度较高,不宜进行暖棚法养生,为保证养生质量,我们采用在钢板箍外裹一层电热毯,再裹两层棉被,最外层包一层塑料布的方法进行养生。
6、结构物施工采用暖棚加热进行砼养护:
(1)养护暖棚采用钢管作支架,外搭篷布,棚高根据结构物高低调整,设置出入口,四周封闭密实。
(2)在养护棚内安放燃煤炉,用明火加热,浇注砼前模板通过明火加热,保证棚内温度在15度左右。
(3)砼浇注完成后,在结构物周围放置温度计(数量依结构物而定),温度计距砼表面20cm左右,设专人24小时监测养护棚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4)在保温棚内设置同条件养生的砼试块,当同条件试块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5)棚内根据养生面积配备相应的看管人员及灭火器。
四、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冬季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各施工队队长,施工班长等。
领导小组的任务主要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制定施工方案,人、财、物确保基本到位,指导相关施工方案落实,检查并督促冬施方案的实施,保证施工进度。
五、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一)、冬施开始前,项目部首先对所有民工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
(二)、高空作业时措施:
1、上下人梯道及时清扫积雪,斜道应设防滑条。
2、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硬底及带钉的鞋,力求衣着灵便,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挂安全带。
3、冬季施工前,全面加固脚手架和马道,越冬的脚手架绑扫地杆,外脚手架设防护栏,并按规定设安全网。停工后又复工的工程的外脚手架应经全面检查后再用,雨雪天上班前先检查脚手架,再让工人上去操作。
4、使用气焊设备时,不得用明火烘烤设备的冻结故障,并随时检查现场是否有火源,发现后及时扑灭。
(三)冬期施工防火措施
1、现场所有易燃物品专门码放,易燃物品码放距离符合防火规定,应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2、所有消火栓设明显标志,消防通道畅通,消火栓附近严禁堆积物件。
3、地上消火栓在入冬前作好保温处理,采取缠裹草绳或埋地等措施保证水源不受冻。
6.铁路桥梁无损检测方案 篇六
一、使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检验铁路桥梁焊缝及热影响区缺陷,确定缺陷位置、尺寸和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探伤结果的分级方法。
二、引用标准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2.2-99,《铁路桥梁制造规范》TB10212-200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 11345-89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2004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 3323 《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JB/T6061
三、检测范围
检测范围包括所有对接焊缝及图纸要求的角焊缝。
四、检测时机及工序设置
桥梁单片对接完毕24小时进行单片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组对,隔板焊接完毕24小时后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封盖,封盖完毕24小时后做出厂检验,对主焊缝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五、质量跟踪
对所有桥梁进行编号,且编号必须唯一,检测人员在检测需如实记录每一个构件的检测结果及返修状况,建立构件无损检测档案,全称跟踪,责任到人。
不合格的焊缝经有关人员同意后,可进行返修,并按返修工艺文件进行。经返修的焊缝应按原焊缝相同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复检。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如还需返修需取得先关技术管理人员书面同意。
六、铁路桥无损检测特殊点
7.桥梁工程技术方案 篇七
1.1 工程规模
我省某已建高速公路呈东西走向, 北部毗邻渤海金州湾, 沿线地形平坦开阔、低洼, 以山前冲海积平原为主。
沿海段设大桥3座, 合计桥长1900.6m, 其上部结构以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和25m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为主。下部结构为柱式墩, 桩基础。
1.2 工程现状
2008年5月, 发现桥梁工程中大量的桥墩和部分梁板混凝土发生表面剥蚀, 病害形态多呈鱼鳞状点蚀, 剥蚀多发生在粗骨料表面。根据调查, 目前已经发生腐蚀的混凝土墩柱已达130个左右。
根据统计分析发现, 墩柱、盖梁和个别梁板均是在面向北偏东方向一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凝土剥落和腐蚀, 严重的 (主要是靠近海边) 北偏东向的混凝土表面已面目全非, 而远离海边的桥墩北偏东向的混凝土表面仅有轻微剥蚀或有即将剥蚀现象。而除剥蚀面的其它位置, 混凝土基本完好。
2 试验准备工作
针对上述混凝土病害问题, 根据上述混凝土剥蚀的特点和程度, 经过分析研究, 初步认为上述病害系受海洋季风作用下的“盐冻腐蚀”。
一般来讲, 混凝土早期受冻会使混凝土表面爆裂, 强度损失严重, 对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影响很大。处于寒冷潮湿环境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的反复作用下, 将引起混凝土表层剥落和开裂, 对结构的耐久性危害很大。北方沿海地区, 由于受盐类化合物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引起的盐冻破坏是一种最严重的冻融破坏, 其破坏程度和速率比普通冻融破坏要大得多。
2.1 盐冻破坏区别于其他破坏形式的主要特征
(1) 表面分层剥落, 骨料暴露, 但剥落层下面的混凝土完好, 传统的钻芯取样实测强度不低;
(2) 破坏速率快, 对未采用防盐冻措施而使用除冰盐者, 少则一冬, 多则数冬, 即可产生严重盐冻破坏;
(3) 在没有干扰的剥蚀表面或裂缝中可见到白色盐结晶体 (以氯盐为主) 。
2.2 检测内容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工程混凝土病害的数量和程度, 探究发生腐蚀的原因, 评价目前该工程混凝土质量, 进而提出对应的防护处理方案, 设计单位会同大专院校实验室就该工程主要基于结构自身和环境影响进行物理、化学的检测。主要检测内容包括:
(1) 原材料质量检测, 主要包括细骨料质量检验和粗骨料的黏附性、剥离物的化学结晶检验, 以及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拌和和养护用水的质量检验等。
(2) 混凝土腐蚀情况现场普查。
(3)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主要包括混凝土内钢筋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混凝土密实性评定, 混凝土配合比反演等内容。
(4) 混凝土盐冻实验:主要包括剥离物化学结晶物检验, 组合盐冻试验等内容。
(5) 混凝土病害的危害评定及加固方案可行性研究。
3 主要试验检测结果
通过以上的试验检测, 经分析论证, 初步得出以下结果:
3.1 混凝土腐蚀发展过程和病害程度
(1) 该工程混凝土腐蚀主要发生在2007年的冬季和2008年的春季, 经过了一个冻融期循环, 至2008年5月已非常显著, 其后经观察无显著发展变化。
(2) 现场检验结果表明, 病害率达到70%以上, 各桥墩柱混凝土的腐蚀病害均发生在迎海的方向上 (即北偏东方向) , 病害沿墩身纵向分布, 与未发生腐蚀部分的混凝土界限分明。
(3) 目前腐蚀均发生在混凝土的表层区域, 最大剥蚀深度为5mm, 未见裂缝进一步扩展和钢筋锈蚀。
(4) 部分桥梁构件, 尤其是靠海和海上的桥梁腐蚀最为严重, 受腐蚀面积最大, 桥墩、主梁靠海面有大量网状裂纹, 局部混凝土剥落, 骨料暴露。
3.2 原材料质量检验结果
经检验, 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细骨料 (砂子) 、混凝土外加剂和拌和养护用水质量满足有关质量要求, 粗骨料符合要求, 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较好的粘聚性。
3.3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成果
(1) 经抽样检验, 结构中钢筋用量、分布以及保护层厚度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2) 通过采用回弹法检测, 部分桥墩身混凝土质量较差, 强度不满足强度要求 (仅能满足25号混凝土强度) , 最低强度仅有21.5MPa。其余各墩强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3) 本项目中的三座桥梁基本处于一般盐害/重盐害环境, 经对部分墩柱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实验表明, 氯离子渗透性为中级, 不适合于盐害区环境。
(4) 经混凝土配合比反演和混凝土内外质量对比评价, 混凝土实际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基本一致, 混凝土内外质量基本一致。
3.4 混凝土盐冻试验结果
(1) 通过在腐蚀的混凝土表面剥取剥蚀部分混凝土, 并取内部未发生腐蚀的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表层试样中的Na2O、SO3和Cl-的含量明显高于内部混凝土, 此结果表明, 该工程混凝土表面受到了氯盐和硫酸盐的侵蚀, 并遭受冻害影响, 是比较典型的盐冻破坏。
(2) 通过室内的氯盐冻融和硫酸盐冻融试验以及氯盐和硫酸盐混合盐冻室内试验, 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 其中尤其以氯盐和硫酸盐组合盐冻的破坏程度为大。
(3) 试验同时考虑经环氧树脂表面处理的混凝土芯样的抗盐冻能力, 结果表明, 利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防腐的效果比较理想。
4 混凝土病害原因初步分析
根据混凝土病害的实际情况和分布特征, 以及上述调查和试验分析结果, 初步认为:
(1) 形成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在北东向携带较高浓度海盐的风力作用下, 混凝土构件在该朝向承受较高浓度氯盐和硫酸盐的附着和直接侵蚀, 同时由于项目地区年冻融循环次数达100多次, 进一步加重了混凝土构件的腐蚀, 因此, 该病害是典型的“盐冻”腐蚀。
(2) 通过对材料的检验, 混凝土中粗骨料偏多, 导致骨料外表层砂浆偏薄, 在风力和外部因素影响作用下, 极易在骨料周围形成细微裂隙, 在海风和冻融的进一步影响下也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层疏松, 导致剥落。
(3) 部分混凝土强度未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密实性属中级, 抵抗氯离子侵蚀能力不足, 抵抗盐冻能力偏差, 这也是出现该病害的一个原因。
5 混凝土病害的初步处理方案
在海洋大气及海水环境的混凝土防腐蚀采用高耐久性、高抗氯离子渗透性、高强度以及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基本措施, 另外在混凝土表面尚可采用防腐涂层。其涂层涂装范围为表湿区 (浪溅区及平均潮位以上的水位变动区) 和表干区 (大气区) 。
涂层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少于10年, 涂层施工时混凝土龄期应不少于28 d。防腐蚀涂料应具有耐碱性、附着性和耐蚀性, 底层涂料尚应具有良好渗透能力, 表层涂料尚具有耐老化性, 表湿区防腐涂料应具有湿固化、耐磨、耐冲击和耐老化等性能。涂层与混凝土粘结力不小于1.5MPa。
鉴于目前混凝土病害仅发生在混凝土表面, 尚未危及内部混凝土, 建议对全部混凝土墩柱、盖梁等进行防腐处理, 对混凝土强度不足, 病害严重的, 必要时进行补强防腐处理。
初步拟订防腐处理措施如下:
(1) 清除构件表面氯离子含量超限厚度范围的混凝土及盐冻破坏层, 直到新鲜混凝土层再做涂层。
(2) 用环氧调和腻子 (厚1000~2000μm) 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找平。
(3) 采用环氧树脂封闭漆作为底漆 (30μm) , 采用环氧树脂漆作为中间漆 (2道, 每道厚150μm) , 采用丙稀改性脂肪族聚胺脂作为面漆 (2道, 每道厚100μm) 。
(4) 对墩柱混凝土强度不足的, 验算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有问题的采用碳纤维套箍进行补强, 并在碳纤维外层采用喷砂涂水泥浆以防纤维老化。
6 小结
北方沿海地区混凝土桥梁, 尤其是处于水位变化处的混凝土桥墩, 冻融破坏较为普遍, 表层混凝土剥落, 剥蚀破坏由表及里, 发展很快, 减小了截面尺寸, 影响结构安全。混凝土冻融破坏发展速度快, 一经发现冻融剥落, 必须密切注意剥蚀的发展情况, 及时采取修补和补强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树仁, 王宗林.桥梁病害诊断与改造加固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2]刘真岩, 周建斌.旧桥维修加固施工方法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8.某大桥桥梁改扩建方案比选研究 篇八
关键词:桥梁 改建 方案研究
1 概述
本桥位于某省道跨越石头河处,老桥采用16+30+8×16m简支T梁跨越,桥面布置为1.5+9+1.5=12m,T梁结构宽度为11.2m,老桥设计荷载等级为汽-20,挂-100,人群荷载为3.5kN/m2。需要对原有大桥进行改建,改建后宽度为24.5m,行车道为双向四车道。
2 老桥现状检测及验算
2.1 桥梁现状
每跨桥面均有较长的纵向裂缝,部分跨径桥面有横向裂缝,裂缝总长约为325m,桥面破碎严重。左右侧护栏局部有锈胀露筋现象,且护栏连接块有多处松动;人行通道表面混凝土老化剥落严重;人行道板底面横挑梁混凝土均不同程度风化、剥落,钢筋锈胀;左侧护栏局部有破损露筋。伸缩缝堵塞现象较严重。泄水孔排水通畅。16mT梁翼板底面均有碎裂、露筋、锈蚀现象;T梁翼板底面及横隔板湿接缝位置均有修补。
16mT梁在1/2位置及1/4位置均有多条竖向裂缝,裂缝宽度为0.15mm。
0-1#立柱表层大量干缩裂缝;0#台帽及2#、3#、4#盖梁表层混凝土均有风化、剥落现象,且多处锈胀露筋,其中0#台盖梁锈胀长1.2m;第1、2排立柱下部均有冲蚀现象;第1、4、7排立柱表层混凝土均有风化、剥落现象,局部锈胀露筋。
2.2 检测结论
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综合评定等级为三类;上部结构综合评定等级为四类;下部桥墩及基础综合评定等级为三类;桥台及基础综合评定等级为二类,本桥综合评价等级为三类桥梁。
2.3 桥梁结构验算
采用“桥梁博士V3.0”对T梁进行分析计算,并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为标准进行检算。结构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检算。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共7片T梁。梁间距1.6m,其中内梁预制宽度1.58m、邊梁预制宽度1.58m,翼缘梁中间湿接缝宽度0.26m。主梁跨中肋厚0.16m,两端部均匀加厚段0.36m。其中30m主梁高度1.9m,16m主梁高度1.1m。
通过对30m预应力T梁设计图纸的验算,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端部附近个别截面抗剪截面尺寸不满足要求;使用阶段T梁混凝土下缘最大压应力不满足规范要求;现箍筋采用R235直径为8mm,不满足规范要求;其它状况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要求。
通过对16m装配式T梁设计图纸的验算,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跨中附近抗弯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边梁和中梁抗剪能力满足规范要求,边梁抗剪截面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中梁裂缝满足规范要求,边梁裂缝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3 设计方案
所跨河为规划六级航道,原老桥桥跨净高、净宽均不满足通航和洪评要求,结构宽度11.2m不满足半幅桥宽要求,根据计算结构,16mT梁边梁最大弯矩效应值2069N.m,最大弯矩抗力值1426KN.m,加固需要提高承载力达到50%以上,抗弯能力严重不足。
建议对老桥进行拆除,新建一座同时满足通航和洪评要求的新桥。
4 桥梁方案比选
4.1 推荐方案
孔径布置:4x25+3x45+25+25+22m。本桥断面布置为:0.5m(防撞护栏)+11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0.5m(中分带)+ 11m(行车道)+ 0.5m(防撞护栏)=24.5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3x45m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大箱梁,单箱单室结构,单幅箱梁顶板宽度12.00m ,底板宽度为5.7m ,顶板厚0.25m ,底板厚0.25~0.55m,腹板厚0.5m,梁高2.7m;主桥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承台,桩基础。
引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25m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小箱梁,梁高1.4m。一幅宽19.0m,单幅桥面2%的单向横坡通过组合箱梁腹板变高度来实现。单幅6片小箱梁,双幅12片。小箱梁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均采用低松弛高强钢绞线,公称直径φ15.2mm,标准强度Ryb=1860Mpa。其中,一期束采用3股、4股、5股钢绞线,配YM15-3、YM15-4、YM15-5锚具;二期负弯矩束采用5股钢绞线,配YMB15-5扁锚。下部结构:下部主要为柱式桥墩,肋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施工方案:基础按常规方法施工;桥台施工时应与台后填土同时进行,并要求填土分层夯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筑高的方法进行填土。一孔主桥上部的施工主要程序如下:上部箱梁采用搭支架现浇施工。主桥上部的施工主要程序如下:地基处理→搭设满堂钢管支架→支架预压重→铺装底模→测量放样→支座安装→梁部钢筋绑扎→外侧模板安装→隐蔽检查→灌浇梁体混凝土→养护→拆除外侧模板→预应力筋张拉→压浆→拆除底模→拆除支架→完成桥面系施工。
4.2 比较方案
孔径布置:4x25+3x45+25+25+22m。本桥断面布置为:0.5m(防撞护栏)+11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0.5m(中分带)+ 11m(行车道)+ 0.5m(防撞护栏)=24.5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3x45m预应力混凝土T梁,单幅5片梁。T梁梁高2.8m,中梁宽1.5m,边梁宽1.85m,现浇湿接缝宽0.95m。T梁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均采用低松弛高强钢绞线,公称直径φ15.2mm,标准强度Ryb=1860Mpa。其中,一期束采用9股、10股钢绞线,配OVM15-9、OVM15-10锚具;二期负弯矩束采用5股股钢绞线,配BM15-5扁锚。主桥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引桥采用和推荐方案相同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下部主要为柱式桥墩,肋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施工方案:基础按常规方法施工;桥台施工时应与台后填土同时进行,并要求填土分层夯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筑高的方法进行填土。主桥上部的施工主要程序如下:兜吊方法进行安装预制主梁→焊接钢筋→绑扎桥面板钢筋→逐跨现浇一期湿接缝→安装墩顶现浇连续段及翼缘板的模板、焊接或绑扎中横梁及翼缘板钢筋→逐墩现浇墩顶连续段及翼缘板混凝土→待现浇墩顶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张拉墩顶负弯矩钢束;然后逐孔浇筑剩余部分的砼,形成连续-刚构体系。
4.3 方案比较
参考文献:
[1]范立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姚玲森,桥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李莉.某大桥通航标准提高后扩建设计方案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02).
9.桥梁缺陷共性问题整改修复方案 篇九
一、梁体及T梁梁体非结构裂缝封闭处理
1、对非预应力现浇箱梁及箱梁、T梁梁体不是梁底横向、腹板竖向和翼缘板纵向的裂缝,对裂缝宽度≤0.15mm的,采用封缝胶封闭处理;对裂缝宽度>0.15mm的,采用“毕可法”先灌注结构胶后,再横向加贴一层300 g/ m碳纤维布(垂直裂缝的方向)。
2、对翼缘板与腹板纵向裂缝,应分清对结构影响大小。对结构影响不大的浅表裂缝,原则对裂缝宽度<0.1mm者,封缝胶封闭处理;≥0.1mm者采用“毕可法”注胶封闭处理。
3、对梁板结构裂缝粘贴碳纤维布原则,纤维布的长度应从裂缝尖端向外延伸各1米、宽度最小为0.5米(即裂缝两侧各向外延伸0.25米)。对裂缝处于梁板底部的,应视病害大小加贴一至三层碳纤维布,T梁马蹄部分碳纤维布应横向包裹至与腹板交界处。
二、梁板局部砼掉块、空洞露筋、蜂窝露筋缺陷
1、单块面积小于0.1m(对砼整体性影响较小)的。对露筋进行除锈处理,清洁创口,并用结构胶进行填补。
2、单块面积大于0.1m。对露筋进行除锈处理,清洁创口,用结构胶或环氧砂浆进行填补,并沿主筋方向加贴一层300g/ m碳纤维布。
三、梁板局部砼松散、空洞露波纹管缺陷
1、清除松散砼后,内部无空洞、蜂窝的,对露筋进行除锈处理,清洁创口,用结构胶或环氧细石砼进行填补,并按以下的第3点要求加贴碳纤维布。
2、清除松散砼后,内部仍有空洞、蜂窝的,对露筋进行除锈处理,清洁创口,用结构胶进行填补,并预留注浆孔灌注结构胶封闭,最后按以下的第3点要求加贴碳纤维布。须小心清除松散砼,特别是内部砼,以确保修复过程中结构安全。
3、贴碳纤维布原则及技术指标:清除松散砼后,缺陷宽度小等于0.5m的,沿波纹管方向加贴一层300 g/ m碳纤维布;清除松散砼后,缺陷宽度大于0.5m的或该缺陷边缘0.5m范围内有类似缺陷的,沿波纹管方向加贴三层300 g/ m碳纤维布(沿波纹管先纵后横再纵),原则碳纤维布四周超出处理范围,且不小于0.50m,对T梁漏波纹管者,贴碳纤维布应将马蹄部分横向包裹至顶。
四、支座相关缺陷
1、支座不密贴处理。
(1)固结墩盖梁顶钢板与梁底钢板不密贴:四周按设计要求焊接封闭后注满结构胶。
(2)支座上钢板与梁底钢板不密贴:将梁体稍微顶升后,四周用结构胶封闭后注满结构胶。
(3)支座与上钢板不密贴、支座与垫石不密贴、支座下钢
板与垫石不密贴:先测量脱空的高度或不密贴尺寸,制作不同尺寸楔型不绣钢板,采用联动千斤顶将桥梁上部结构顶起,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支座,清理支座垫石的尘土、砂石,用结构胶将钢板粘贴固定在支座垫石上,再将支座复位,千斤顶慢慢回油观察,待支座与上下钢板完全密实并不在出现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后彻底回油拆除千斤顶等设备。
2、对于支座剪切变形处理。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等待剪切变形支座恢复到原来状态,部分不能完全恢复的支座对其进行180度调整,若是支座变形过大且无法恢复的直接将其更换;待制作调整到位后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调整后的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3、支座钢板锈蚀处理。未按设计要求镀锌的,先进行除锈处理,并采用船用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保证其耐久性。
4、橡胶支座裂纹、破损、开裂处理。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旧支座,清理支座垫石的尘土、砂石,放入新支座,调整新支座位臵,使新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必须对正。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滑动面上的四氟滑板和不锈钢板不得有划痕、碰伤等,支座位臵需正切,四氟板支座安装前必须涂上硅
脂油。
5、板式橡胶支座横向偏位且悬出不锈钢板、橡胶体安装偏歪、支座长短边安装错位处理。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支座,清理支座垫石的尘土、沙石,放入支座,调整支座位臵,使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对正,四氟板支座安装前必须涂上硅脂油。调整完毕后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调整后的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6、四氟板支座防罩未安装处理。按设计要求安装到位。
7、支座钢板变形处理。调整变形钢板,使之尽量密贴,加焊封闭,然后四周用结构胶封闭后注结构胶。钢板变形严重的应更换,同时应注意支座上下钢板安装位臵保持水平。
8、盆式支座限位钢条未拆除、临时支座未拆除处理、支座上下钢板被螺栓顶住。拆除限位钢条、临时支座,割除多余的螺栓。
9、支座下钢板螺栓未嵌入垫石中处理。钢板纵向侧面各植φ16两根钢筋焊接,并对钢筋裸露部分及其根部进行防锈处理。
10、盆式支座上钢板纵向倾斜、偏压。顶升梁体后,调整上钢板至设计要求为止。
11、支座旁木模未拆除、支座旁弃土及砼堆积处理 根据现场情况,如果是普通木模粘在梁底,未受到支座与
梁体的挤压,则可用翘棍或钢钎、棒槌等拆除;如木模顶住梁底,且夹在支座与梁体间,采用联动千斤顶将桥梁上部结构顶起,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以梁体与支座分开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用钢钎撬动支座木模顶梁底部,直到将木模敲打松动,能够取出木模为止。支座旁垃圾,采用人工清理墩面上的垃圾,尤其要将支座四周的垫石清理干净,保持支座的自由活动空间,也便于日常养护检查等。支座旁或砼顶梁底堆积的砼,用电镐、冲击钻等工具,将砼块敲散清除出墩面,保持梁体及支座自由活动空间。
12、支座垫石碎裂处理。支座垫石为普通的开裂时,可采用结构胶封闭并埋设注浆嘴压浆封闭裂缝;若是较大面积的空洞时,将梁体顶升,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支座,将松散的支座垫石敲打清理干净,用结构胶封闭裂缝并找平垫石,同时埋设注浆嘴,向垫石内灌注结构胶。在胶水凝固过程中,先用临时橡胶支座支撑上部梁体结构,待胶水凝固后,拆除临时支座,调整支座位臵,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
五、部分盖梁的防震挡块未设臵或防震挡块与边梁密贴等缺陷处理。防震挡块与边梁密贴可采用小型切割机,在不伤及内部钢筋的前提下,将梁体外侧或防震挡块内侧的砼保护层适当的割除部分,留出适当的空间,保持梁体与防震挡块的合适间距;对于部分未设臵防震挡块的墩柱,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
立模浇筑挡块。
六、下部结构缺陷处理
1、盖梁、墩柱等的掉块、空洞、露筋处理。参照“梁板砼掉块、空洞露筋、蜂窝露筋缺陷”处理,墩柱缺陷较大者,环向碳纤维布包裹一层。
2、支座垫石开裂处理、防震挡块开裂处理。采用压力注结构胶或凿除重新用结构胶恢复。
3、台坡开裂及损坏处理。先敲除损坏的台坡面上的旧砂浆,对坍陷的台坡用砂土填平后,再用砂浆砌块石恢复台坡原貌。
七、其它缺陷
1、裂缝流白灰的处理。对表面进行清理,封锚存在问题的裂缝参照“梁板砼裂缝(纹)缺陷”处理,并进行外观修复。
2、梁板局部漏筋缺陷处理。对于露筋的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的,参照“梁板砼掉块、空洞露筋、蜂窝露筋缺陷”处理。
3、对于张拉槽未封锚的,按设计进行封锚,对封锚存在问题的,凿除松散砼后,用结构胶封锚处理。
4、对于梁板未经许可擅自修补的,应将原修补部位砼全部凿除,由修复单位查找缺陷类别及原因,并按本方案相应缺陷处理办法进行返工处理。对于涉及结构问题的,由修复单位及时报告总监办、项目部,并组织进行结构判定后,另行确定修复方案。
八、碳纤维布粘贴处理原则
1、在粘贴纤维布时,纤维布长度应从裂缝尖端向外延伸各1m。
2、在纤维布外表涂结构胶以防老化,并要求外表的颜色尽量与桥梁砼原色一致。
10.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施工方案 篇十
一、编制说明
根据施工设计图提供技术参数及资料,本工程地处多为盐碱和盐碱水环境,其地质多为海相沉积形成,富含Cl-SO2等多种离子。工程处于寒冷地区,雨雪天后为保证通行主要市区道路和部分公路都喷洒化冰盐水;本工程桥梁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本场地河水、地下水及基土对混凝土存在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等腐蚀性,本工程设计基准使用100年。因此确定桥梁各部位防腐等级如下:钻孔灌注桩、墩柱、桥墩、桥台按不低于环境作用等级C级采取防护。
二、根据混凝土防腐设计设计图依据工程施工规范标准: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IC/TB07-01-2006)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
5、《混凝土外加剂》(BG8706-2008)
6、《天津市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程》(DB/29-165-2006)
7、《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29-75JI0406)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9、《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0-2016)
10、《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016)
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力学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016)
1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BG/T18046-2008)
1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BG/T1596-2005)
14、《混凝土拌合水标准》(JGJ63-2006)
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8)
1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三、防腐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选择:
充分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的指标:电通量、抗冻性、抗裂性、密实性、耐磨性、耐蚀性、抗碱-骨料反应检验满足工程要求。所以在钻孔桩配合比中掺加粉煤灰,增加混凝土流动度和易性,便于工程施工。对于墩柱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内实外光、色泽一致。预制梁或现浇箱梁掺加磨细矿渣粉降低水化热又能增加其强度。根据拌合站到施工现场混凝土运输距离选择坍落度。
综合上述对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为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满足工程质量需要:
1.1
从原材料调查与选择:①水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禁止使用其它品种水泥,(考虑混凝土整体色泽一致因素),选年产量规模大产品质量稳定150万吨以上厂家,技术指标满: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kg碱含量不超过0.6%,游离氧化钙含量不超过1.5%水泥中C3A的含量不超过8%②河砂:优先选用无碱活性的河砂厂家,砂级配合理、质地均匀;细度模数在2.6-3.0中砂,且含泥量不大于1.5%泥块含量不大于0.1%且无杂质,并进行细集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为0.1-0.20%的活性时,由各种原材料带入每个m³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超过1.8Kg/m³③碎石:调查工程周边生产厂家并取样试验(使用前做碱-骨料反应):优先采用质地坚硬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球形状、吸水率低空闲率小,母岩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大于2.0倍的碎石。选生产厂家反击破生产碎石方式,并且要三级配选生产(4.75-9.5mm9.5-19mm16-31.5mm),各个粒径标示并分仓清楚、压碎值不大于10%、级配良好、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等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④拌合水: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⑤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率进场前经试验合格后入库。⑥阻锈剂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⑦粉煤灰符合《GB/T1596-2017》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⑧磨细矿渣粉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试验选择合格的生产厂家为工程提供原材料,当以上原材料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在配合比中掺加低钙粉煤灰硅灰等活性掺合料;原材料检验频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执行。
四、拌合站拌合质量控制
1.1拌合站严格控制原材料对于水泥、河砂、碎石、高效减水剂、粉煤灰、矿渣粉经试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1.2每天早晨试验员上班做河砂、碎石含水量试验根据试验室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质量负责人负责核对,并交给搅拌机操作员输入程序中。
1.3投料顺序为:砂石—水泥—拌合水—掺合料—高效减水剂
1.4拌和机称量系统经市县以上计量技术检定合格后:投料水泥误差为±1%砂石误差为±2%减水剂粉煤灰磨细矿渣粉误差为±0.5%拌合时间添加外加剂为120S,值班试验员观察和易性满足施工所需要求时,放料做坍落度试验满足工地后,按规范做所要求试件组数,拆模后送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1.5现场试验员跟装混凝土的罐车一起到施工现场,先做坍落度试验,当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浇筑要求时,使用随车带10L减水剂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五、现场混凝土浇筑 1.1当浇筑桩基时,应根据混凝土方量计算出封底最小数量预留储备3个罐车混凝土,防止混凝土不足。浇筑程序按桩基技术交底执行,试件制作。①每个工班至少2组,桩基直径深度大于20米3组深度每超过10米增加1组。②墩柱按3组制作,2组做28b,1组做同条件养护,③T梁或箱梁按4组试件制作其中2组做抗压试验,2组做同条件。④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混凝土,每个工班至少取2组试件;制作试件按桥规标准执行。
1.2当浇筑墩柱或其它构筑物混凝土数量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模板是否捆绑牢固、是否有没有粘贴好的缝隙,1.3混凝土的振捣设备至少预留1套振捣工应该熟悉混凝土振捣规范防止过振或漏振运输,使混凝土拆模后出现砂线、水波纹、离析、空洞现象。
六、混凝土的养护
1.1混凝土养护:当浇筑混凝土达到强度拆模后,对构筑物及时覆盖养护,当较小构筑物在顶部放一桶养护水使用细管引向构筑物并使用塑料薄膜包裹胶带紧,防止漏风使其保持湿润。T梁采用自动喷淋设备,专人负责此项喷淋工作。当张拉强度满足强度要求时止。
七、混凝土耐久性质量试验及检验验证
1.1混凝土抗冻性试验主要是检验验证其耐久性按规范进行,试件尺寸为100*100*400mm一个冻融循环为2.5-4.0h,冻融循环试验以相对弹性模量下降至75%或重量损失率达5%时,即可认为试件已达破坏,该试验冻融循环次数为抗冻融等级。本工程抗冻耐久性指数60% 1.2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检验验证桥梁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本试验方法通过测定混凝土在直流恒电压作用下通过电量值来评价不同原材料和配合比中的氯离子渗透性能。本工程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7。
从源头做起,对进场原材料:水泥、河砂、碎石、外加剂、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进行试验检测控制,使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小于3.0/m³对于试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拒绝卸车,并记录生产厂家车号;施工过程每个环节进行控制,混凝土出站运输到浇筑尽可能缩短时间,振捣工熟悉工艺流程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拆模后及时覆盖养护。以保证浇筑后混凝土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图的技术要求;来保证桥梁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质量要求。
11.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篇十一
关健词:保证桥涵施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
一、技术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基本任务:正确贯彻执行设计图纸、施工规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科学的组织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正常的施工技术工序,依据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符合本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项目部现有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的作用。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保质、保量如期或提前完成桥梁施工任务。同时不断积累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桥梁施工技术水平。
根据桥梁施工技术管理任务的要求,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政策,技术规范和规程;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组织,施工工艺的设计和管理;施工技术措施计划、技术革新和改造;新技术的利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的管理等。
二、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
1.制定和贯彻桥梁施工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其他管理制度
我单位施工的东洋河大桥、赤(峰)大(板)白(音华)铁路02标,全线的10座桥梁,柴木铁路DT10标段的2座桥梁,都制定了适应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桥梁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工程的计量支付办法等;严格执行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的法令性文件;制定严格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2.成立QC领导小组,开展施工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
项目开工伊始,马上成立项目部QC领导小组,对本工程的技术难点进行攻关,开展本项目的施工技术难点的科学研究工作;施工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克服,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得以提高,再就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观察、测试、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以摸清某些在实验室难以模拟的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为制定更完善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提供科学依据。
3.技术资料的收集和管理
项目开工前,对适用于本项目的技术资料进行收集,通过联系业主、监理单位的相关部门,对本项目的技术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建立适用于本项目的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办法;桥梁施工技术资料是桥梁施工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越来越高,电子文档收集、管理越来越重要,这要求我们资料制作和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以满足资料的管理工作。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系统科学管理,保证其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对其进行有序的传递,满足施工和科研的需要。
三、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1.技术责任制
依据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施工现场现有的物资技术条件,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明确施工中的责任,建立项目部各级人员的责任制度,调动各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各有专职,各负其责。各级技术负责人应负的具体责任,根据项目部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具体情况,明确规定在技术责任制中,做到责任到人。
2.施工图纸会审
接到设计院下发的施工图纸后,立即组织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仔细的研究,吃透设计意图,发现图纸中的错误和漏洞,做好记录,在业主、监理组织的图纸会审会上提出设计的错误和漏洞,为以后的施工扫平障碍。结合施工图设计,着重研究施工方法、施工工序、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提出进一步改进设计,加快施工进度等合理化建议;以便正确无误的施工,避免发生技术上的差错。
3.技术交底
桥梁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熟悉图纸和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对施工队下发技术交底;下发技术交底的目的是让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在施工前明确所承担工程的技术要求和特点、施工程序和方法、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等,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工程数量、工程工期、设计意图、采用的材料、混凝土的标号及施工配合比、施工中要注意的事项等;技术交底必须分级进行交底,各级交底必须做文字记录,以便检查施工技术和技术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4.工程变更
依据合同文件的要求,合理的组织编报工程变更,为单位创造合理的经济利润。通过变更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快施工进度;为单位节约开支。
5.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本项目特点,建立适用于本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全员参加对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施工各工序、全员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层层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使之满足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实行全员、全过程、全项目部参与的质量管理,并综合运用经营造价、专业技术、数理统计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强调人与技术因素的控制,同时也包含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因为,结构材料的优劣与施工设备的完好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如预应力施工中,若有不合格的钢绞线进入施工工序,或者液压表读数不准,则预应力施工质量均难以保证。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作好材料检验。结构材料必须指派专人采购,有出厂质保单、实验数据、监理的书面认可和使用记录。而各项设备,在开工之前,也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鉴定、校正。这是预防质量事故的必经之路。从质量控制环中可以看出,施工生产只是其中一环,大量的工作在于施工准备。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也就是说在施工之前作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对影响工程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进行控制,有效地开展质量控制活动,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把过去的事后检查变为事前控制。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与提高(PDCA循环)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
施工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包括各工序的质量检查、分项和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工序质量检查是指每一工序施工完成后,都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经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桥梁工程隐蔽工程较多,必须做好工序检验工作,为工程整体创优创造条件。分项或分部工程的验收是对已完成的工程的某个项目或工程的某个重要部位进行的检查验收。
整个工程竣工后,要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是在分项和分部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工程整体进行的全面地,综合的检查和验收。竣工验收前,准备好竣工所需的各种资料:包括各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资料、施工中形成的往来文件、竣工图纸、(上接第120页)
施工总结等一系列技术资料。竣工验收一般由业主(建设单位组织),由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按工程执行的质量标准,和验收管理办法进行竣工验收工作。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并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6.施工技术档案的管理
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必须从开工准备开始,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为止。施工技术资料必须能详细记录、反映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技术资料不仅提交给建设单位一份,本单位也要留一份存档,本单位的更要详细些。
施工技术资料向建设单位提供的主要内容有:竣工总结,竣工项目一览表,设计变更审批文件,隐蔽工程验收单,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合格证和试验记录等,工程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记录;以及向建设单位提出桥梁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等。
施工单位自己存档的技术资料主要有:施工图纸和竣工图纸、施工日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经验总结、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的实验研究资料和经验总结;各种施工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经验总结。施工定额测定资料及分析,重大事故的情況分析及处理情况记录等;工程施工中所拍的照片也纳入技术档案当中,一并存档;及相关的电子文档也一并存入技术档案当中;以上存档技术资料是以后了解桥梁施工情况,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设计、施工技术革新及各种定额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桥梁养护、维修、加固或改建的必要依据。是提高技术、改进施工工艺、制定同类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资料。
施工技术资料由项目部上报到工程公司档案管理中心存档,由工程公司档案馆统一保管,以便日后查询。
【桥梁工程技术方案】推荐阅读:
市政工程桥梁施工方案07-27
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方案10-14
桥梁工程合同10-06
城市桥梁工程11-28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2-05
桥梁道路工程实习日志06-10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06-13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报告09-10
桥梁工程社会实践报告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