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小结(共8篇)
1.教师活动小结 篇一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小结
指导人: 张海燕青年教师: 王晓娟郑晓旭
本学期,我接受了指导青年教师王晓娟、郑晓旭两位老师的任务,我知道师徒结对不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是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转眼一学年就要结束了,我和王晓娟、郑晓旭两位老师一起,共同收获了辛苦与快乐。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现将本次帮教活动做一小结:
一、师德方面: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两位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她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在本学期,两位老师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没有发生违纪现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学会分享。在两位教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她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两位教师,在帮带中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时,鼓励两位教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领会《纲要》的精神,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本学年,我听了两位教师十余节的推门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活动来提高两位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驾御能力。还经常指导两位教师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经常检查批改作业情况,指导她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两位老师面对我提出的一些不足之处,能认真反思,虚心接受建议和指导,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指导,两位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基本完成本学期的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
4、要求两位老师学习我的经验,但不要奉若神明;可以学习名师的潇洒,但不要刻意地模仿。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千万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
5、要求两位老师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
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师徒结对工作,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的过程,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为城小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零一二年六月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小结
指导人: 张海燕青年教师: 王晓娟郑晓旭
本学年,我继续了指导青年教师王晓娟、郑晓旭两位老师的任务。经过一年来的培养和指导,他们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成绩显著,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们和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我在培养和指导上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走上工作岗位十八年的我,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我经常在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思想等各方面,全面关心和指导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备课、上课、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工作的要领,展开对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分析,指导青年教师选择和确定教研、科研课题,深入领会并具体体现学校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和先进教育思想。还经常给予青年教师以具体的教学指导,每两周至少听青年教师一节随堂课,并及时给予分析、评述和指导。
其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把握、学生学习年龄特征的研究也十分重要。我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抓住继续学习机会,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科的知识结构、认知体系都在不断变化,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以更全面的视角、更新的观点、更丰富的知识来面对学生。另外,由于青年老师还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我就指导青年教师要经常通过自己的反思,将自己的心得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行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如在以前的学习中,青年教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的获取,忽视对知识的管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一节课自己上的很差,差在哪里,这些问题很少去追问。在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以后,我引导青年教师注意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尝试写点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通过这种经常性的反思,把平时那些隐性的知识不断的外显化,然后再用这些显形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还有,我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加快自身的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课改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当今社会的这种变化,我要求青年教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在磨练中吸取营养,不断的提高自己,那么就能加快自身成长,促进专业发展师徒结对可以传、帮、带,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
在我的帮助之下,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都有大的提升,王晓娟老师的课在县教研室教学工作督导指导中深受柏局长的好评,并先后被评为浮山县模范教师,临汾市学科带头人。郑晓旭老师在2014年被评为临汾市骨干教师。
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师徒结对工作,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
二零一四年七月
2.教师活动小结 篇二
一、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
1.政策执行力度不高, 资源分布不均
乡村教师作为中国教师群体的组成部分, 既有共性, 又有其特殊性。乡村教师, 顾名思义, 其所在学校地处乡村, 而乡村和城市相比在资源、师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足。福建永福菁华小学教师普遍认为现在乡村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 存在结构性缺失的情况, 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比较缺乏, 教师的课务量普遍较重, 这些也是当前乡村学校与乡村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
北师大教育学部袁桂林教授则从政策执行与编制分布的视角来谈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他认为乡村教师之所以面临一定的困境是和国家相关政策缺失或不健全有密切的关系的。他指出, 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博弈, 在某种程度是导致乡村教师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2009年,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简称“中央编办”) 出台了一项规定, 要求城乡教师的编制要一致。2012年国务院也提出要合理配置教师编制, 实现城乡教师一致。但由于这些规定并不具有强制性, 执行力度不大, 再加上后来国家政策发生的一些变化, 乡村教师编制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 国家又提出“编制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增加”, 这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难度有所增加。袁教授认为, 乡村教师问题的解决关键不在于编制总量的增加, 而是要在维持编制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 如何引入退出机制, 保证合理发展。
此外, 北师大教育学部张莉莉教授认为, 袁教授的意见非常中肯。现在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很多, 由于各乡村学校学生人数不等, 人数较少的学校就会面临整合、倒闭的风险, 再加上教师资源严重分布不均, 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 更多的孩子选择在城市学校就学, 乡村学校便逐渐衰败。乡村教师也受到城市学校教师的排挤, 尤其是新的乡村教师不熟悉工作, 教学工作之外的杂事较多, 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与不支持, 这让他们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2.学校管理制度不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学校得以更好管理的保障。北师大博士研究生孔祥渊结合山东南部某乡镇学校教师的教学和生活情况, 作了题为《乡村教师“混日子”:现状及原因》的发言, 以此说明乡村教师存在的困境。他指出, 当地教师的上班生活既充实又悠闲, 他们的充实并不是忙于教学任务, 而是在于与教学无关的其他工作;课堂生活既安静又热闹, 有的教师上课就会让学生自习, 有的则会要求学生讨论, 教师讲授的内容并不多。这些教师大多是学校的副科教师, 教学任务相对轻松。
然而, 正是这样的工作环境, 导致一些教师在评上一定的职称后就会申请调到副科教师的岗位上, 追求轻松, 这无疑会增长教师的懈怠情绪, 产生消极的“示范”作用。这种消极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对制度的选择性遵从。教师只会选择遵守部分制度, 对学校规定的不是非常严格的制度会选择视而不见。第二, 重形式、轻内容。对学校的规定和自己的教学工作, 这些教师往往忽视内容, 走向形式化, 忽略对实际内容的把握。
针对其背后原因, 孔博士从个体、制度和实际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就个体而言, 教师要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因为学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要进行处罚;就制度而言, 制度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人情大于制度;就实际操作而言, 学校对教师的惩罚缺乏公正性, 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因此, 孔博士认为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当地乡村教师存在一定的困境, 而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是制度。正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不完善, 落实力度不强, 使得一些乡村教师“混日子”, 出现懈怠情况, 所以说学校管理制度的改变是缓解乡村教师困境、改善乡村教师状况的最为关键性的内容。
3.职业生涯规划缺失, 观念落后
大多数的乡村教师选择教师职业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教育, 或许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工作, 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他们进入教师岗位后, 也很难对自己的未来有较为清晰、明确的职业定位。北师大硕士生王利利以自己在河南与湖南某中学的经历, 向我们展示了乡村教师面临的种种困境。她说她所接触到的河南省的乡村教师大多数是一些新入职的特岗或招教的年轻农村女教师。通过与这些乡村教师的访谈, 她指出, 学生不好管、家长不重视、职称不好评和教学技能、人际关系处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是乡村教师普遍会遇到的难题。而且, 这些教师并非一开始就是自愿做教师的, 只是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了教师行业。她所接触的另一类乡村教师是湖南省某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 他们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上, 面临的困境则是整体上观念较为落后, 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虽然某一地区的乡村教师困境并不能代表其他地区或者全国范围的情况,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乡村教师在自身发展、职业规划等方面面临的难题。
二、乡村教师困境的归因分析
1.二元体制的社会结构
城乡二元体制由来已久, 乡村与城市相比, 不管在师资还是其他教育资源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北师大教学学部康永久教授认为, 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并非乡村教师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 这反映出城乡二元体制对立的问题。在城市未充分发展之前, 乡村和城市的对立还没有如此强烈, 农民还是很受尊敬的。而今, 虽然城乡之间的沟通不断增强, 但二者的对立依旧是存在的。目前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 社会整合还在继续, 困境本身的出现正表明了国家正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乡村成为问题并不意味着乡村的弱势, 而是在以城市为中心整合中国社会观念下的一种虚高状态, 这表明城市的影响力超过农村, 因此即使花借读费, 很多家长还是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带离农村, 进城上学。在这一过程中, 乡村教师就可能会面临被城市化淘汰的危机, 乡村家庭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因此, 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 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乡村和乡村教师的地位, 合理整合社会结构。
2.教师群体自我认同的缺失
教师的自我认同, 是指教师内心对所从事职业价值观的认同, 以及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这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动力和支撑。围绕教师群体认同, 张教授提出了“如何看待乡村教师群体”这一问题, 引起在座者的广泛思考。她认为, 乡村教师有三种来源:一是来自中师的毕业生, 二是乡村的代课教师, 三是年轻的流动教师, 如特岗和招教等。从历年来国家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活动中, 她认为乡村教师从只讲奉献变得更加多元化发展, 他们也有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乡村教师“混日子”只是一种无力感, 是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的一种无奈。乡村教师承载着农村变革中的经济、政治的变化, 经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并不是闭塞的, 也有自己的人生经历, 有自己的想法, 也渴望新知识, 只是他们面临着基层关系的束缚, 无力发声, 使得这一群体自我认同感被削弱。因此, 她指出, 应该让乡村教师积极发声, 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培训, 增加对他们的投入, 更多地关注他们,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自己的地位是受到重视的。
3.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
环境能影响人, 也能改变人。现在社会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让人们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为便捷, 客观环境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袁教授总结道, 乡村生活相对安逸, 环境更为清雅, 缺少城市高压环境带来的紧迫感, 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 而且由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漏洞, 教师发展动力稍显不足, 容易产生倦怠和“得过且过”的心理, 再加上地方领导业绩观的影响, 使得当地政府过度关注城市教师, 而忽视了乡村学生和乡村教师的发展。这些都是让乡村教师面临较大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乡村教师的出路
乡村教师面临种种困境, 那么他们该如何应对?袁桂林教授指出, 国家提出的增加教育补助、“集中连片”发展的政策为乡村教师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且, 他指出, 现在很多新教师会到农村接受锻炼, 这种教师轮岗制度, 使很多新教师必须到乡村教学, 会给乡村地区带来新的活力。为此, 他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城乡教师的互相流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城乡一体化无歧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学生也指出, 我们要重新审视免费师范生政策, 合理配置资源, 如地方二本院校可以培养专科类的师范生, 专门针对农村地区。
针对教师工资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乡村教师没有追求是因为工资水平跟社会地位较低, 应适当调高乡村教师的工资, 或许可以和大学教师持平。这一大胆设想引发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有的说, 从中国的现状来考虑, 要想达到理想的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 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越是偏远地区, 教师的工资越高, 这跟国家和地区的整体投入有关。台湾地区明确规定, 地方教育投入应高于中央投入。有的说, 在分析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时, 要从教师培训、社会定位、职业规划等角度着手解决, 不应单单地看其工资水平。也有的说, 要用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问题, 在市场经济社会下, 收入不平等是合理的, 而如何把握收入差距的问题, 则需要国家从长计议, 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此外, 北师大博士生房小捷认为, 城乡发展的对立, 是很多国家发展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目前政府拨款已不能完全解决乡村教师面临的问题, 需要引入非市场因素的作用, 非市场因素包括社会力量、公共服务等。而问题解决的关键不在于提高教师工资, 还应包括解决其家庭问题。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的初期, 可以适当提高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门槛, 这不是为了排斥他们, 而是为了保护农村, 保护农村业已存在的管理机构和价值认同, 以此来促进乡村结构的缓慢变化。同时, 康永久教授也指出, 二元体制与城乡分离是没有因果关联的, 而农村地位下降却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影响。现在用城市击垮农村, 强行把农村拉入现代化进程中有待商榷。中国资源分布不均, 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 袁教授指出,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现, 这说明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还有的说, 虽然国家在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免费师范生政策等, 但这些政策的实际作用, 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可以看出来, 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乡村教师的情感激励, 但如何做到情感激励, 怎样保持情感激励, 以及学校领导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这些应该给予关注。
最后, 张莉莉教授指出, 农村有农村的好处, 如果农村生态恢复好, 基础设施规划好, 的确是个生活的好地方, 相信很多教师也会去农村教书与生活。同时她也指出, 这项工程不能仅靠政府的力量, 需要社会力量的加入, 不仅公共设施要及时跟进, 还要更新人的观念, 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不管是乡村教师, 还是打工子弟学校教师, 他们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困境,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打工子弟学校和乡村学校有着较深的渊源。农村学生随父母进城, 大部分都是进入打工子弟学校, 但如果他们待在农村, 则会成为乡村学校的学生。因此, 我们可以说乡村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面对的生源差不多都是农村学生, 这些学校的教师也会面临和乡村教师相似的困境。来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卫宏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打工子弟的调查研究, 作了专题发言。
他指出, 打工子弟教师和乡村教师存在着相似之处。由于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 乡村教师的困境和职业发展也适用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情况。打工子弟学校是因为过大的城乡差距和过多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以及政府在教育政策中的“不作为”中出现的一种社会问题。关注乡村教师和打工子弟学校教师, 从侧面要求我们要关注这些学生, 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受教育问题。
据调查显示, 北京地区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数量为3 000—4 000人, 上海地区为5 200人, 广东地区达到4.8万人。根据学校和学生数量, 估计全国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数量达到10万人左右。这些打工子弟学校主要依赖学费, 以盈利为目的, 而盈利的主要途径就是降低办学投入, 压低教师工资。据调查, 打工子弟学校的学费为每月500元, 平均每年大约5 000元。2010年, 教师的月工资为1 361元, 2012年为1 871.6元, 2014年为2 200—2 600元, 属于较低水平。而教师的工作量, 按2010年的计算, 每周为24—25节课, 平均每天工作时间9.79小时。这些教师面临低收入、高负荷的状态, 而且与校长是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 没有什么保障, 以致催生出一些怪现象:低收入, 高盈利;穷学校, 阔校长;补课, 教师靠补课增加收入;学校转卖频繁, 教师没有归属感等。
针对这一情况, 袁桂林教授指出, 打工子弟学校问题是国家“两为主”原则及其落实产生的问题。“两为主”是指以公办学校为主, 以流入地政府为主, 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多次提出要进一步解决农民工问题, 并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指出义务阶段的学生免费入学, 终止借读费。但这一政策一直无法得到合理落实。公立学校给出的理由是资源不够、班级空间不足, 或是当地财政拨款未到, 占用城市资源。人们对“两为主”政策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以公办学校为主”理解成民办学校也要接受, 公办学校接受50%以上就是“为主”, 把政策的定性理解为定量, 从而曲解国家的政策。
3.评教活动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篇三
记得我校学生评教活动始于九十年代中期,当初有的资深老教师从思想上就相当抵触学生评教:“我教了几十年,从未听说过,这还了得,简直反了!”……。但不管老师有多么的不愿意被学生指指点点,评教活动还是经常进行,近几年更是每学期都要开展这项活动,也评出了一批批学生最满意的老师,效果不言而喻。作为一件新鲜事,“利”毕竟还是远远多于“弊”。
就我本人来讲,早在1994年任教93级普师专业的四个班时,就以要学生给我写信的形式向我大胆提意见和建议,每人必写,无需署名。其中有苦涩的、甜蜜的,让我回味无穷,至今仍保留着同学们的信件。1998年的评教被一位经常旷课而挨我训斥的女生给了四个鸭蛋。在2000年评教活动中,学生一打完任课老师的分,我就请任教的普师三(1)、三(2)班每位同学写一封不署名的信给我,专给我“挑刺”,并将所提意见列表对照,再在班上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诚恳地接受同学们的意见,以此也训练了他们将从事小学教学的能力。这样,既联络了师生感情,也促使自己对照不足加以改进,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宽以待生,坦荡为师,善听逆耳忠言,使自己真正起表率作用,是我奉行的为师之道。
从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角度来分析,学生评教必不可少。学生测评老师的目的是督促老师提高业务水平,改变教师的一些不当做法,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面对学生评出不如人愿的结果,作为被评教师,我觉得应该好好地反思。有人说:“学生的心中有一杆称。”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数低,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知识的陈旧,方法的呆板,沟通的缺乏,职业道德的欠佳,都将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不够满意。静心地反思一下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所谓人不知自丑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的更新,促使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频繁应用,使教师们感觉到竞争的压力。特别是当今时代,倡导平等、民主、自由,这就迫使老师既要拓宽知识面,又要会循循善诱,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好教学交流中的首席,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若一味地压制学生、对学生批评方式欠妥,大嗓门嗨叫学生,自己心情不畅就对着学生发火,承诺的事情不能向学生兑现,不问青红造白就处罚学生,对学生缺少关爱,都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一定要用宽容态度保护学生的独到见解。对学生要以人为本,多把尺子,多些关注,要知道赞赏学生,鼓励成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将营造出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从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方面来讲,学生评教是行之有效的好方式。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能受到学生的尊敬,教学水平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事业上卓有成效。通过学生评教,正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心理素质、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情况。促使教师正确地认识和提高自我;了解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成功和不足;通过学生评教,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改变不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成为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
由于学生亲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最有发言权,只要学生能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其评价将具客观性和合理性。只是具体操作中多少会带有一定的感情成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历情况,其认知、分析、判断、评价等能力有限,这势必影响学生评教的准确性。而且学生评教时容易受教学条件、环境、课程性质以及学习兴趣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将自己对学校整体教学状况的感受融入对教师的评价,从而降低了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在评教中,教师的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板书或课件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是否清楚、准确;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独创性,从而感染、吸引学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最早采用的评教方法是问卷调查、不记名投票、设立学生意见箱等多种方式,目的是为了收集来自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起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上评教系统已成为学生评价教师的主要平台,这种方式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评教活动中来,更具人性化,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的评价环境中毫无顾虑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职业道德等。且计算机的统计功能避免了人为操作的统计误差及情感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4.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小结 篇四
为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学校于2010年5月全面启动了教师全员参与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在课件制作方面,组织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使教师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进而落实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突出重点,抓住主题,为课件制作练兵提供保障
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题,以学校为主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基于岗位、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师课件制作的能力,真抓实练,凸显大练兵的时效性,努力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二、注重理论学习,加大工作力度,使岗位练兵稳中推进
1、依据文件精神制定本学年岗位练兵工作计划
依据《莱西二中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和教育课程改革,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形成教师岗位大练兵实施方案,制定我校教师练兵工作计划。做到计划周密,安排得当。
2、加大岗位练兵工作力度,力争突出成效 教师岗位大练兵是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延续和深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人人参与。新教师侧重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新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名优骨干教师侧重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的培养与提升,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围绕练兵目标,采取多种形式,使岗位练兵突出实效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让教师练就扎实基本功
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反复练习,养成习惯。为切实提高教师基本功,使其具有过硬的基本技能,每学期每人制作一——二个教学课件。并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进行月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记录在册,做教师教学业绩的一项积累。在这些基本训练的同时,我们注重加强教师的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的训练。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周一次自学并撰写自学笔记、每周参加一次集体教研,每月一次教学比武活动,使教师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2、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大练兵是岗位练兵活动的重点,学校始终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着力点,结合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中老年教师创新课等有效形式,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人人上一节公开课,由学校评课组从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反思及评课等方面给予公正、公平、实际的打分。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同步开展课堂教学创新研讨活动,全面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
3、骨干教师加大练兵力度,打造名师
对于骨干教师我们的练兵要求又提高了层次。自实施岗位练兵活动以来,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创建个人网上工作室。骨干教师纷纷创建了新浪博客,及时的发送到进修学校网,并经常进行内容更新。这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校骨干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
4、以网络教研为突破口,让岗位练兵步入快车道
我们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训练,让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中小学各部分别利用业务学习或教研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网上教研或网上备课。让岗位练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结合,让教师在高效快捷的信息状态下吸纳有利的资源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探索有佳境,练兵无止境。岗位练兵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训练活动,是提升教师专长的有效方式。让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创建特色,形成机制,为打造一支具有专业能力而全面发展的教师群体而不懈努力!
5.教师活动小结 篇五
为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有效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于9月13日至10月15日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本校举行了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又于10月19日至10月29日共14名学科的14名教师参加了中连学区的课堂教学风采选拔赛,至此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全体参赛教师的积极参与,全体评委的辛勤工作下,教学比武活动圆满拉下了帷幕。现将本次比武活动作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小结。
本次比武活动,是根据市教育局要求,为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由点向面铺开的对教师的检阅活动。比赛规则为:教研组长先天下午命题,参赛选手早自习抽取课题,两小时内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跨年级异班上课,写课后反思、课后集体评议。这样的比赛,对教师来说,既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使教学教研变得扎实而灵动,课堂变得绚丽而多彩!大部分参赛教师以实际行动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进行了有益有效的尝试,基本达到了本次教学比武活动预期的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体来讲,本次活动有如下特点:
一、目的明确。根据我校学期初教务处的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市教育局要求,如期组织实施了此次大型教学比武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为教师互相学习和锻炼提供平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组织实施周密严谨。
1、教科处于9月7日制定并公布了此次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由各教研组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其中各教研组均推选三名以上教师参赛,共上课15节。
2、全体参赛教师认真准备,精心策划课堂教学,校长亲自指导、全程跟踪,各评委和学科评委认真履行职责并积极组织评课议课活动。
3、赛后的评课活动各教研组长认真组织,深入细致地评议每一堂课。做得特别好的是语文组,他们评课记录详实,坚持做到人人发言,公正评价每一堂课。在相互的评价中得到了成长,升华。
4、在听课过程中,程序井然。评委小组全程跟踪听课,认真而客观地评分。从15名参赛教师中评选出3个三等奖,他们是:郭国辉、汪振芳、谢涛。2个二等奖,他们是彭丽、吴卓芳。一个一等奖,彭辉。其余选手全部为优胜奖。
三、各部门通力合作,整个活动开展的井然有序。
本次教学比武活动规模大,涉及部门和人员多,但由于有大家的互相协调和合作,使得持续一个半月活动进行得相当顺利。为了保证活动能及时、顺利地开展,各评委、参赛选手都能自己积极调课,没能避开的课,相关教师主动的对课堂进行了调动。听课老师也很积极(我听的13堂课里每次听课人数都在20人次以上,几乎没有课的老师都来听课了),在此对积极全程参加活动的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其他部门的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积极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所有参赛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获奖教师表示祝贺!
四、成果
这次赛教课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紧跟新课改步伐,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容量安排适中,教材处理科学,以学定教,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注重与学生平等、真诚地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这些赛教教师的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教师角色转变快,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中,老师的话语少了,见到多的是学生在读、在议、在说,老师创设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轻松尽情地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
2、善于巧妙导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每堂课的导入方式百花齐放,风格各异,无论是语文、数学学科,还是综合学科,每科有每科的特色,每课有每课的精彩。如郭国辉老师结合教学比武结合自己引申到“毛遂自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段琪老师
通过引用对联巧妙地切入到文章主题,汪振芳老师要同学们说“谁是班上力气最大的人”激趣引入,为顺利开展新课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把握课堂生成,高潮不断迭起。课前的学习研讨、积累沉淀,提高了教师把握课堂的艺术。如何让学生在预设中进行有效的生成,成了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如彭辉老师在五年级《生命的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在反复颂读中领悟句子的内涵并给予学生品德教育;段李老师教《母鸡》时,抓住学生的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你喜欢这只母鸡吗?为什么?郭国辉教“毛遂自荐“时问毛遂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而且教师们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不再是简单的“是不是”,而是“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做的?”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充分贯彻,以此展现孩子思维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谢亮老师,石日明老师的英语课结合生活实例,善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效应成果显著。
4、注重资源有效开发,拓宽教学现场。大部分教师十分重视资源的开发、活用、巧用,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如汪振芳老师、谢涛老师、段琪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吴卓芳老师在教“小小男子汉”一文时设计的问题有“洛迪是怎样的一个男子汉,你们想怎样称赞他?当困难、挫折来临时,我们应学会什么?给妈妈写上一段话,回家后读给妈妈听”以此来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掀起学生探究的高潮,开启学生发散思维,充分体现“生活即教学”的课程理念;显而易见,课堂演译的不仅仅是课内的精彩,而且也折射出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和课程理念。
5、珍视学生学习体验,赏识每个学生。在教学现场,几乎每堂课你都可以听到这样精辟的激励性评价: “相信小朋友通过努力会读好的”、“你把老师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别着急,认真思考一下”“真聪明”……在这点上做得突出的有:刘慧君、郭国辉、彭辉老师,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收获、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肯定成了比武课堂的又一道绚丽的风景,课堂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技能的锻炼,思想的交换,而且品尝到了一种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所沉淀的成功体验和被赏识的幸福。
6、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习方法。语文也好,数学也罢,还是英语、物理等学科,老师都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在学习形式上,既有自主思考,也有合作交流;既有个体的智慧,也有集体的思想,运用学案成了比武活动的又一特点。如彭丽老师、李颉老师、汪振芳老师的课大胆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并鼓励学生去观察发现去总结归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真实性的课堂既朴素又鲜活、亮丽。
7、尊重学生体验,以读代讲,使作者、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应重视理解、感悟。语文课中以读代讲的例子很多,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彭辉、郭国辉、吴卓芳、段李等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读的环节,有自由读,有听个别同学读,有同桌互读,有分角色读,有表演读,更有教师自己饱含激情的高声诵读,也有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的引读。这样,在交替反复的朗读过程中,学生不仅熟知了课文内容,还体会了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更感受到了文中人物的高尚品格,与作者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
8、深刻反思,力求完美。赛课后,选手们认真反思一堂课的成败,每个细节的失误,每个环节的作用,找寻自己与他人的距离。精彩的评课议课更是促进了教师们专业上的成长,浓厚了教研氛围,不是专家,甚是专家,校长和我都为我们拥有一支成长快,肯学习,勤动脑、水平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连续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随着青年教师的足迹前行,感悟的不仅是理念与实践的交融,思维与智慧的碰撞,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而是那点点滴滴的感动。活动的平台,流现出五中教师的一种勇往直前、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赛课的身后,流淌出五中人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
当然,通过比武活动也暴露了我校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师生关系处理不当。部分教师讲得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穿新鞋走老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的话:重要的不是我们累着了自己,重要的是我们剥夺了孩子们发展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2、部分教师语速太快,学法指导缺乏系统性。绝大部分教师基本注意了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但是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质疑总结能力等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方面还值得探究。
3、个别教师的语言缺乏艺术性,不重视与学生的细节交流,对学生评价不及时,不恰当。例如,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十分精彩,思维开阔,但教师没有及时予以评价,或评价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以鼓励和自信。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能力有待于提高
4、问题学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往往是那些“尖子生”,少数教师害怕问题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自己无法驾驭课堂,在教学中往往忽略问题学生的存在,一味追求完美的课堂。
6.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小结 篇六
为了展示我校青年教师风采,夯实业务基本功,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要求,学校于2013年12月举办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现已顺利结束,圆满完成了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
本次大赛设置粉笔字、钢笔字、简笔画、朗读四项内容展示参赛教师的基本功,根据评分标准由评委现场打分做出评判。参赛的教师为接受培养的全体青年教师,共11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大赛。根据比赛成绩,本次大赛评出的奖项结果如下:
一等奖获奖教师: 曾叶红
邹婷婷
二等奖获奖教师: 彭舒凤
彭锐
刘娜
三等奖获奖教师:王平郭维
花园 龙林宝 高章陵
刘蓉
本次大赛是对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的大检阅,同时也是积极推动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次活动既为我校青年教师走向更加成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实力的平台和机会,更是各教研组比拼教研实力的舞台。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今后的相关工作,现就本次大赛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准备充分、组织有序
为了组织好本次大赛,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成立了竞赛领导小组。教务处分工合作,全力以赴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其中教科室负责拟定大赛活动方案,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评分表,召开参赛教师赛前动员会,安排评委教师,收集参赛教师资料,成绩汇总统计,总结颁奖。教务处负责安排参赛教师比赛时间地点,组织评委教师对参赛教师基本功情况点评等。
二、参赛教师态度认真、积极备赛、成效显著
在竞赛前,参赛教师反复练习,不断改进。通过竞赛,评委教师一致认为青年教师基本功过关,不少青年教师普通话标准、语言干脆利索、字迹工整美观、仪表端庄得体、个人基本素质非常好,有的教师评委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如彭锐老师和彭舒凤老师。
三、评委工作有理有据、认真负责
4位评委分别进行评定。校级领导亲临教学现场,自始至终参与评判工作。评委们能够克服自身工作困难,不畏疲劳,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评分工作严谨负责,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做到评判有理、给分有据,一丝不苟坚持按时按质完成本次比赛的评分工作。评委们还在大赛后分别对参赛老师的课进行针对性点评,从各个环节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不仅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的优点,而且中肯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7.何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 篇七
近些年,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的教师,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无不在深入地探讨这个论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种各样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层出不穷,各显神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眼花缭乱的培训项目和活动中并非都是高效的,有的甚至饱受教师诟病。那么什么样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有效的呢?换言之,有效或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问题,而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素质的改变。这种对专业发展评价内容的理解,实际上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对象,并非针对专业发展活动、项目的意义或价值判断。虽然对教师改变的评价可以直接反映出专业发展项目的有效性如何,但是相对较少的学者直接对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以及活动形式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而了解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的专业发展项目是有效的,可以为学校领导和教师规划专业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设计和选择那些具备有效性特征的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规避那些低效高耗的消极影响,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国外学者依据专业发展实践者的实践经验,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效专业发展项目的特征和要素,但是不同的学者基于视角的不同,所探索出的有效专业发展的特征也不同,笔者通过对不同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根据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特点,认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支持性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物质方面,例如经费、设备、材料、场所等,还包括制度方面、精神方面的支持,使之形成一种“多元支持”的专业发展氛围。Hunzicker教授认为支持性的专业发展项目可以提高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内在动力是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所必需的。当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受到各方面支持的,有教师同伴的互相鼓励和支持,就会有更强动机去面对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反之,教师则会感觉到孤立无援,内在的动机也会减弱,专业发挥也就缺乏内源性动力。这种支持性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教师、教育专家、学校管理者等相关人员都要参与进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各种物质的、智力的支持,不仅包括学习前支持、学习中支持,还有学习的后续支持、成功进行新实践所需要的支持;二是尊重和考虑教师个人的专业需求的,依据于学校、年级、班级以及教师的学习具体需求进行设计,使专业发展活动符合教师的个人学习风格和倾向,只有这种适切性的支持才能最大地发挥作用。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得到支持,是考察其是否有效的第一个特征,也是一个基础条件。
二、自主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是指不受他人干扰,自主从事及更新专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传统的教师在职培训方式之所以受到强烈的批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忽视了参训教师的主体性,是传统“一言堂”课堂模式在教师培训领域内的翻版。培训专家高高在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压缩文件的方式硬塞给参训教师,而教师则没有了自主的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想提高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就必须摒弃这种忽视教师自主性的方式,把自主性归还给教师,提供机会让教师积极投入到专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去。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是衡量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状态水平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教师自觉、主动的行为进而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情意等不断地提升、成长和成熟的一种能力品质,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行为活动及其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自主性体现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决策能力,作为专业学习的主体,意味着教师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决定自己学习什么,以何种方式学习,以及自己决定学习进度安排。例如,很多地区推出“培训菜单”供参训教师自主选择就是充分考虑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特征。相反,专业发展项目或活动不尊重教师的自主性,湮没教师的主体性,必然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嵌入工作
很多正统的专业发展方式被认为过于自上而下和过于脱离学校和课堂的实际,从而不能对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嵌入工作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应该嵌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种特征可以让教师感觉到专业发展既是相关的又是真实的。当活动项目直接涉及到教师个人需求时,或者与教师日常工作职责紧密联系时,就会被教师视作与专业发展是相关的。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能够与学校日常生活天衣无缝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才是真实的。顾阮玲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率先实现终身教育的职业,将学习嵌入工作之中,以工作环境为基地,这样的学习才最有效。”
如果我们将专业发展看作是一个融入工作的持续过程,那么每天都会有多种不同的学习机会。工作嵌入式的专业发展使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学习,教师学习是实践导向的,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也在于改进教学实践,因此,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行动研究中分析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应该遵循的一条逻辑路线。校本研修是近年来出现的能够嵌入工作的有效教师培训方式,其具体的活动方式又包括很多,例如,同伴互助、互相听评课、研究小组、反思讨论、导师制等。这些学习活动都渗透在教师的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花时间考虑教学工作的其他可能性,反思当前的实践,不断尝试新的想法,并分析行为的有效性,在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Hunzicker教授认为,即使是传统的集中培训方式,如果能够加入一系列后续的跟踪活动,也会增强教师对培训活动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关性和真实性的理解。一方面,教师教育专家要以共同讨论、相互协商、共同制定策略的方式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以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化主题研究为平台,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实践的能力,并以此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理论培训结束后,培训专家可以对教师将培训所学运用于实践加以跟踪指导,并给予有效反馈,将理论浸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此外,鼓励教师写反思日志,对实践进行深入的审视。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能否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成为考察其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合作交流
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单个个体的发展,它涉及到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不仅仅有同伴教师的共同努力,还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师教育专家等人员指导辅助;另一方面,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不同人员之间的对话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协作共进,使合作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富兰和哈格里斯夫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职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进步。
有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经常性地参与学习型组织中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学习经验的激活和交流。学习型组织被定义为“为了共同学习的目标,教学计划、问题解决而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见面,最好是一周几次,并且持续进行的团队”。此外,有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相当活跃的,它鼓励教师通过分享问题、想法和观点以及共同解决问题来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例如,学校内部的同伴互助、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协同教学、合作研究等;校际之间的与教师同行、专家型教师、教师教育专家进行不同层面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互动过程中教师利用分享和讨论、模拟和角色扮演、展示和实践、反思等活动来进行身体的、认知的以及情感的参与。研究表明,教师重视从他人中学习的机会,并且乐于和他人一起为达到诸如设计教学、分析学生工作、同伴观察等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同伴反馈是教师专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研究表明,当教师公开分享他们的教学实践并愿意接受反馈时,学习效果会增强。更重要的是,固定的反馈通过帮助教师树立优势、澄清观念、纠正错误来支持教师学习。它也是自我评估的一个重要前提,终生学习的基石。
五、持续性和一贯性
Garet等人在其研究中将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一贯性特征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和活动的持续时间;二是该专业发展项目与活动与其他的专业发展活动是否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三是与国家、地区、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教学理念、教学标准等相符合、相一致。
研究表明,教师在参与专业发展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越有可能提高。但要明确的是这种时间不仅仅指这项活动所持续的时间,更重要的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持续时间,以及将所学付诸实践的时间。有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很多互相交流观点、实践新技巧的机会。而像培训讲座这样的形式,如果缺乏自主学习机会,即使持续很长时间,但并不能说它具有持续性特征。同样的,即使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但教师之间缺乏实质性的交流,也很难将其定性为具有持续性。那么多长时间算比较合适呢?国外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持久的改变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但笔者认为这可能并非指单个的专业发展项目或活动,而是指具有连贯性的多个项目和活动之间的时间总和。
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不是单个事件。与其他专业发展活动的连贯性主要指新的专业发展项目的设计和选择是否建立在教师较早的活动经验之上,而且有后续的活动可以紧随其后。每一次的专业发展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依据教师已有的专业发展水平和经验,使其具有连贯性。不同专业发展活动之间的目标应该具有一致性,不能相违背,否则南辕北辙,很难产生持续性效果。
最后,教师专业发挥项目与活动又必须与国家、地区、学校所强调发展规划、的教育理念,教学标准、评价方式等相一致,否则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无用武之地。如果教师个体层面的变化得不到学校组织层面的鼓励和支持,那么最有效的专业发展方式也会失败。就这需要在设计项目和活动时要有一个宏观的标准,在这个大的理念框架下进行,否则教师在参与专业发展过程中会感觉到冲突、焦虑。
8.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 篇八
一、引向自探
学生是探究的主人。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要引导其自主探究,也只有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我们要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营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精心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放手让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真正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建立过程、数学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过程、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等,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让其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并在教师科学、适时和恰当的引导下充分进行“再探究”“再发现”。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增强,自探能力就会提高。实践证明:多“逼一逼”学生,多让其“试一试”“跳一跳”,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长一长”。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数乘小数”前,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方法计算“0.6×0.2”,并说明理由。笔者既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情境,也没有提供任何暗示,就是要“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解决问题,以催生他们的自主意识。结果,学生的自主探究果然给了教师不少惊喜,他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①情境法,即编一个用0.6×0.2计算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6米,宽是0.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0.6米=6分米,0.2米=2分米,6×2=12(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0.12平方米,所以0.6×0.2=0.12;②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如用0.6×10=6,0.2×10=2,因为6×2=12,所以0.6×0.2=12÷100=0.12;或因为0.6×2=1.2,2÷10=0.2,所以0.6×0.2=1.2÷10=0.12;或0.6×0.2=(0.6×10)×(0.2÷10)=6×0.02=0.12;③画图法,根据小数的意义画出,再把平均分成10份,涂出这样的2份,相当于把“1”平均分成100份,涂出这样的12份,因为0.6×0.2=,= 0.12,所以0.6×0.2=0.12(图略)。
在展示和交流时,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引领学生聚焦:这些方法有何共同点?学生发现都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都是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他们充分感受到转化的价值,从而学会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自主探究的信心也逐渐增强。
二、引向明理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明道理,注重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探得知识“是什么”,而且要探明“为什么”“还可以是什么”“知识间的联系是什么”等,使学生达到实质性的、真正的理解。
如在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时,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题:
教材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把根数是4的倍数的1米长的木条“围一围、算一算”,借助列表和一一列举逐步感知规律,即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时,面积最大。但笔者认为,探究不能到此为止,教师还应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规律?它与以前的知识有何联系?如果木条的根数不是4的倍数还有这个规律吗?从中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终于探明了原因:以前,在没有围墙时,用同样长的木条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现在“靠一面墙围”,就把原来正方形的一条边用一面墙代替,把节省下来的木条移到对边,并拼接起来,相应地把一条宽向右平移,就围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新长方形的长必定是宽的2倍。(如下图)。
学生还发现:如果每根木条都是1米,不折断,那么,上题木条的根数必须是4的倍数才行,否则就不是此规律。如果每根木条的长度是任意的,那么只要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即可。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但深刻地理解了规律,而且还产生了新的思考。
三、引向悟本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寻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新课标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获得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把其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而明确地提出来。为此,我们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回顾和反思: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以前用过这种方法吗?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除了要让学生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适当地向学生展示数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让其从中感悟到数学思想。笔者就引导学生探讨:有了整数后,为什么还要有小数?让学生借助测量黑板的长度直观地悟到:当人们用“一”个单位(如1米)去测量时,发现得不到整数结果,就智慧地把“一”平均分成了10份、100份、1000份……用其中的1份去计量,直到准确且方便地得到结果为止,这样就产生了较小的计数单位,即、、……或0.1、0.01、0.001……笔者还联系整数计数单位的产生,元、角、分的由来等进一步说明这种数学思想,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从中深切地悟到:计数单位的不断产生是人们出于更精确和更方便地计量需要,它们变大或变小在原理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它们是人类的发明和创造,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进步。
这样就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结片成网,就便于学生整体地把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为研究其他进制的数和其他量的测量积累策略性的经验。
四、引向求新
数学的本质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创新是探究的最高境界。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求新。新课标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其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明确地提了出来。为此,我们应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积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小心呵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切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其充分进行“自创”,并注重引导,促使其创新思维得以迸发,创新潜能得以释放。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编排了下题:
笔者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彰显独特和自我,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出来,出现了多种新颖的思路:(1)用圆柱的体积加圆锥的体积;(2)先把圆柱分为两个高1米的小圆柱,再把小圆柱转化为圆锥,整个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7个圆锥的体积;(3)把上面的圆锥转化成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米的圆柱,整个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1个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2米的圆柱的体积;(4)把整个蒙古包假设为一个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3米的“大圆柱”,那么,其中圆锥的体积就相当于“大圆柱”的,真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大圆柱”的……学生的思维从繁到简,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和提升,愈来愈新奇,但都是设法把两种不同的形体转化为同一种形体。
当然,创新意识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持之以恒;要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为其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放手让其“自创”,并适当加以引导,促使创新取得成功。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创新思维就会源源不断。
总之,真正的探究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自探,用好的过程滋养人;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做”“悟”“议”,把思维引向纵深,引向求新。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225600)endprint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重视让学生经历“再探究”的过程,课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综观一些探究活动,存在着蜻蜓点水式的现象,探究的不充分、不深入、不扎实是不争的事实,其突出表现为:或只让学生做“操作工”,未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只让学生得到知识的表面,未让其触及知识的内核;或只引领学生“探”知识,未引领学生“悟”思想;或只让学生得到既有的知识,未引领其自主创新等。因此,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做到四“引”。
一、引向自探
学生是探究的主人。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要引导其自主探究,也只有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我们要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营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精心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放手让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真正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建立过程、数学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过程、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等,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让其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并在教师科学、适时和恰当的引导下充分进行“再探究”“再发现”。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增强,自探能力就会提高。实践证明:多“逼一逼”学生,多让其“试一试”“跳一跳”,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长一长”。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数乘小数”前,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方法计算“0.6×0.2”,并说明理由。笔者既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情境,也没有提供任何暗示,就是要“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解决问题,以催生他们的自主意识。结果,学生的自主探究果然给了教师不少惊喜,他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①情境法,即编一个用0.6×0.2计算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6米,宽是0.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0.6米=6分米,0.2米=2分米,6×2=12(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0.12平方米,所以0.6×0.2=0.12;②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如用0.6×10=6,0.2×10=2,因为6×2=12,所以0.6×0.2=12÷100=0.12;或因为0.6×2=1.2,2÷10=0.2,所以0.6×0.2=1.2÷10=0.12;或0.6×0.2=(0.6×10)×(0.2÷10)=6×0.02=0.12;③画图法,根据小数的意义画出,再把平均分成10份,涂出这样的2份,相当于把“1”平均分成100份,涂出这样的12份,因为0.6×0.2=,= 0.12,所以0.6×0.2=0.12(图略)。
在展示和交流时,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引领学生聚焦:这些方法有何共同点?学生发现都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都是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他们充分感受到转化的价值,从而学会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自主探究的信心也逐渐增强。
二、引向明理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明道理,注重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探得知识“是什么”,而且要探明“为什么”“还可以是什么”“知识间的联系是什么”等,使学生达到实质性的、真正的理解。
如在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时,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题:
教材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把根数是4的倍数的1米长的木条“围一围、算一算”,借助列表和一一列举逐步感知规律,即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时,面积最大。但笔者认为,探究不能到此为止,教师还应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规律?它与以前的知识有何联系?如果木条的根数不是4的倍数还有这个规律吗?从中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终于探明了原因:以前,在没有围墙时,用同样长的木条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现在“靠一面墙围”,就把原来正方形的一条边用一面墙代替,把节省下来的木条移到对边,并拼接起来,相应地把一条宽向右平移,就围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新长方形的长必定是宽的2倍。(如下图)。
学生还发现:如果每根木条都是1米,不折断,那么,上题木条的根数必须是4的倍数才行,否则就不是此规律。如果每根木条的长度是任意的,那么只要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即可。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但深刻地理解了规律,而且还产生了新的思考。
三、引向悟本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寻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新课标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获得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把其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而明确地提出来。为此,我们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回顾和反思: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以前用过这种方法吗?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除了要让学生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适当地向学生展示数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让其从中感悟到数学思想。笔者就引导学生探讨:有了整数后,为什么还要有小数?让学生借助测量黑板的长度直观地悟到:当人们用“一”个单位(如1米)去测量时,发现得不到整数结果,就智慧地把“一”平均分成了10份、100份、1000份……用其中的1份去计量,直到准确且方便地得到结果为止,这样就产生了较小的计数单位,即、、……或0.1、0.01、0.001……笔者还联系整数计数单位的产生,元、角、分的由来等进一步说明这种数学思想,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从中深切地悟到:计数单位的不断产生是人们出于更精确和更方便地计量需要,它们变大或变小在原理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它们是人类的发明和创造,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进步。
这样就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结片成网,就便于学生整体地把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为研究其他进制的数和其他量的测量积累策略性的经验。
四、引向求新
数学的本质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创新是探究的最高境界。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求新。新课标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其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明确地提了出来。为此,我们应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积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小心呵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切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其充分进行“自创”,并注重引导,促使其创新思维得以迸发,创新潜能得以释放。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编排了下题:
笔者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彰显独特和自我,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出来,出现了多种新颖的思路:(1)用圆柱的体积加圆锥的体积;(2)先把圆柱分为两个高1米的小圆柱,再把小圆柱转化为圆锥,整个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7个圆锥的体积;(3)把上面的圆锥转化成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米的圆柱,整个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1个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2米的圆柱的体积;(4)把整个蒙古包假设为一个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3米的“大圆柱”,那么,其中圆锥的体积就相当于“大圆柱”的,真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大圆柱”的……学生的思维从繁到简,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和提升,愈来愈新奇,但都是设法把两种不同的形体转化为同一种形体。
当然,创新意识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持之以恒;要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为其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放手让其“自创”,并适当加以引导,促使创新取得成功。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创新思维就会源源不断。
总之,真正的探究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自探,用好的过程滋养人;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做”“悟”“议”,把思维引向纵深,引向求新。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225600)endprint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重视让学生经历“再探究”的过程,课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综观一些探究活动,存在着蜻蜓点水式的现象,探究的不充分、不深入、不扎实是不争的事实,其突出表现为:或只让学生做“操作工”,未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只让学生得到知识的表面,未让其触及知识的内核;或只引领学生“探”知识,未引领学生“悟”思想;或只让学生得到既有的知识,未引领其自主创新等。因此,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做到四“引”。
一、引向自探
学生是探究的主人。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要引导其自主探究,也只有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我们要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营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精心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放手让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真正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建立过程、数学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过程、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等,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让其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并在教师科学、适时和恰当的引导下充分进行“再探究”“再发现”。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增强,自探能力就会提高。实践证明:多“逼一逼”学生,多让其“试一试”“跳一跳”,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长一长”。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数乘小数”前,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方法计算“0.6×0.2”,并说明理由。笔者既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情境,也没有提供任何暗示,就是要“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解决问题,以催生他们的自主意识。结果,学生的自主探究果然给了教师不少惊喜,他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①情境法,即编一个用0.6×0.2计算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6米,宽是0.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0.6米=6分米,0.2米=2分米,6×2=12(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0.12平方米,所以0.6×0.2=0.12;②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如用0.6×10=6,0.2×10=2,因为6×2=12,所以0.6×0.2=12÷100=0.12;或因为0.6×2=1.2,2÷10=0.2,所以0.6×0.2=1.2÷10=0.12;或0.6×0.2=(0.6×10)×(0.2÷10)=6×0.02=0.12;③画图法,根据小数的意义画出,再把平均分成10份,涂出这样的2份,相当于把“1”平均分成100份,涂出这样的12份,因为0.6×0.2=,= 0.12,所以0.6×0.2=0.12(图略)。
在展示和交流时,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引领学生聚焦:这些方法有何共同点?学生发现都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都是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他们充分感受到转化的价值,从而学会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自主探究的信心也逐渐增强。
二、引向明理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明道理,注重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探得知识“是什么”,而且要探明“为什么”“还可以是什么”“知识间的联系是什么”等,使学生达到实质性的、真正的理解。
如在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时,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题:
教材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把根数是4的倍数的1米长的木条“围一围、算一算”,借助列表和一一列举逐步感知规律,即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时,面积最大。但笔者认为,探究不能到此为止,教师还应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规律?它与以前的知识有何联系?如果木条的根数不是4的倍数还有这个规律吗?从中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终于探明了原因:以前,在没有围墙时,用同样长的木条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现在“靠一面墙围”,就把原来正方形的一条边用一面墙代替,把节省下来的木条移到对边,并拼接起来,相应地把一条宽向右平移,就围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新长方形的长必定是宽的2倍。(如下图)。
学生还发现:如果每根木条都是1米,不折断,那么,上题木条的根数必须是4的倍数才行,否则就不是此规律。如果每根木条的长度是任意的,那么只要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即可。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但深刻地理解了规律,而且还产生了新的思考。
三、引向悟本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寻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新课标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获得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把其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而明确地提出来。为此,我们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回顾和反思: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以前用过这种方法吗?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除了要让学生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适当地向学生展示数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让其从中感悟到数学思想。笔者就引导学生探讨:有了整数后,为什么还要有小数?让学生借助测量黑板的长度直观地悟到:当人们用“一”个单位(如1米)去测量时,发现得不到整数结果,就智慧地把“一”平均分成了10份、100份、1000份……用其中的1份去计量,直到准确且方便地得到结果为止,这样就产生了较小的计数单位,即、、……或0.1、0.01、0.001……笔者还联系整数计数单位的产生,元、角、分的由来等进一步说明这种数学思想,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从中深切地悟到:计数单位的不断产生是人们出于更精确和更方便地计量需要,它们变大或变小在原理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它们是人类的发明和创造,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进步。
这样就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结片成网,就便于学生整体地把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为研究其他进制的数和其他量的测量积累策略性的经验。
四、引向求新
数学的本质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创新是探究的最高境界。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求新。新课标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其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明确地提了出来。为此,我们应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积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小心呵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切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其充分进行“自创”,并注重引导,促使其创新思维得以迸发,创新潜能得以释放。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编排了下题:
笔者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彰显独特和自我,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出来,出现了多种新颖的思路:(1)用圆柱的体积加圆锥的体积;(2)先把圆柱分为两个高1米的小圆柱,再把小圆柱转化为圆锥,整个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7个圆锥的体积;(3)把上面的圆锥转化成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米的圆柱,整个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1个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2米的圆柱的体积;(4)把整个蒙古包假设为一个底面直径为6米、高为3米的“大圆柱”,那么,其中圆锥的体积就相当于“大圆柱”的,真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大圆柱”的……学生的思维从繁到简,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和提升,愈来愈新奇,但都是设法把两种不同的形体转化为同一种形体。
当然,创新意识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持之以恒;要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为其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放手让其“自创”,并适当加以引导,促使创新取得成功。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创新思维就会源源不断。
总之,真正的探究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自探,用好的过程滋养人;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做”“悟”“议”,把思维引向纵深,引向求新。
【教师活动小结】推荐阅读:
百名干部下基层、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小结06-11
教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07-21
教师节教师工会活动方案07-31
教师活动考勤制度07-02
关爱教师活动总结08-18
最美教师活动方案08-31
教师体育活动方案09-15
冬季教师活动方案10-15
教师读书活动总结11-03
教师交流活动记录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