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讲座听课心得体会

2024-06-15

读书讲座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读书讲座听课心得体会 篇一

听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9月29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王玲主任的“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我认真地听着,详细地记录笔记。王玲主任深入浅出对课题研究作了方方面面的指导讲解。听完讲座后,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一、我明确了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一个以教育教学问题为指向,积聚众人智慧,产生思维火花的研究平台。”这就是王玲主任通俗易懂的解读。

二、如何让课题研究做到实用、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教师平常的教学负担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三、应找准课题研究的“点“。这是王玲主任在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王玲主任深入剖析我们小学的课题方案,具体的事例,一针见血地指明了撰写课题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引以为鉴,少走弯路,明白了写好课题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写好课题方案。

四、如何做到扎实研究。在这方面,王玲主任讲了三个方面:

1、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于文献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

2、工作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工作计划分为实验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一定按照计划进行。

3、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资料应当体现真实性,典型性,充实性,特色性。要有针对性设计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表格。要有标准性地分类整理材料。

这次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意义重大,为我们今后申报课题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2.讲座听课感想 篇二

先生的到来,给原本闷热的天气多少增添了几许激情,或许对于所有设计的学生,他已并不陌生,至今犹记得讲座结束那天有很多同学积极发言求解释。对于他,也都积极热情地帮助同学解答问题。

今天下午参加先生讲座的学生比预期的来的多,一个并不明亮的阶梯教室,眼前充斥的是由投影仪投射出的微弱灯光。讲台上晃动的是一张时时微笑的面庞,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倚靠桌椅,而台下承载的则是无数不笃定的心灵以及渴望答案和共鸣的心情。先生自嘲是香蕉人,因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其黃皮肤下实质是白皮肤人的思维和皮性。并自言专长是发呆。坚持认为思想如不能脱离肉身,创意就只会在現有水平上打圈。

工作多年后的他说现在花三分之一时间当老师,三分之一写文字,最后三分之一做设计,他信奉人生有三个时期:合群,沙漠和创造,同时反映了他多年的设计生活,从渴望无限知识力量的第一阶段到对设计工作的犹豫不前的第二阶段再到现在的随性调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开始跟随设计出来的生活。有人问他为何时时挂着笑容,他则笑言,一个快乐的设计师才能做出充满无限创意的作品,同时应该保持一个未饱和的大脑,及时吸收。

先生在签名簿上的寥寥数笔,勾勒出他对设计生活的思考和认识,他每一刻呈现的都是一种生活的姿态,有人说我没有他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环境,有人说,我天生悲观,习惯逃避挫折,我们今天看到的他,闪耀着设计带来的灵性光辉,但是这种成就背后的辛酸和迷茫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设计生涯是一条漫长的不归路,干的时间越久,越发现很多事情会渐渐离你而去。人的成长是理想渐行渐远的历史痕迹,天真,单纯,慢慢被复杂和现实的情景覆盖。但无论如何,人生最珍贵的就是当初陪你一路走来的那一颗心,这颗心,绝对不能让它变质。我想先生教会我们的是在设计生涯中对一颗单纯真心的保鲜。

有同学问道,设计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人,但很多设计师在自我、在公司都显得自由散漫,您认为设计企业需要系统的经营管理吗?为什么?先生说,我们公司的设计师并不存在自由散漫的情况,因为在我们的眼中这是一家“公司”,一个企业是一定需要系统管理的。没有纪律性的部队,怎么打仗?设计师通常都比较强调自我和个性,这是这个职业带来的一些特点。有个性是好事,但是要区分场合,在大家出去旅游的时候能够放得开,玩的High,回到工作中又必须能迅速的进入工作状态,这是我们所要求的。作为一个职业设计师,包括仪表在内都是要有规范的。因为那常常是你对职业、对业主尊重的体现。在我们公司会拒绝所

谓的艺术家装束,留长发可以,但请保持整洁(这一点对短发的要求是一样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有同学很精辟地问道,对设计公司而言,你是否认为设计师的个人品牌非常重要?设计师的个人品牌塑造和经营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先生说道,他自己的观点一直认为设计师行业也是一个明星制的行业,设计师个人品牌的逐步建立将是每个设计师一生的财富。关于品牌的建立,他个人也在学习和探索。坦白说没有经验,如果说体会:他觉得所谓个人品牌,“人”最重要。现在是媒体时代,炒作是容易的,当聚光灯没有照过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灯光快来。当所有的聚光灯和视线都集中到你的身上,你希望让别人看到什么?那灯光下不会只显露你想展示的部分,会把你所有的缺点也一并显露出来。设计行业是一个马拉松行业,耐力要好,设计行业每年大概会评出几百位中国十大设计师,评奖者不亦乐乎,获奖者欢天喜地,这大概也是我们设计界浮躁的一个小缩影吧?在我看来,永远不要耽心灯光不会照过来,努力完善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专业能力最重要。下面是他前两天发的一条微博:“设计师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平时的积累,工作的态度,系统的思考,带有自己印记的设计语言。都会在你的作品中一一体现。这些都不是炒作就能达成的,把自己炒的火热,关注度提高是很容易的。但是,当聚光灯都照在自己身上,你让别人看什么?看拼贴,山寨吗?潜下心,戒浮躁。”有时候,灯光来的太早不见得是好事。

还有同学问:老师的博客、微博在业内有很大影响力,您是否有意通过媒体来传达您的声音?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认可博客和微博在现在网络时代的作用。因此,可能他算是设计师同行中比较认真对待的博主之一吧。他把博客看作一个开向社会的窗口,尽力在里面作真的自我;同时尊重每一位读者,希望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在自己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详细的介绍他们的工作和想法。他想每一位读者应该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吧。很开心他的新浪博客有五千多位关注,新浪微博有一万多粉丝,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同行朋友们。他们时常可以在网上作或长或短的交流。久而久之,他们公司的很多业主也通过这个渠道增进对我们的了解。在新浪开博其实只有一年多时间,结交了很多朋友,我想我会一直写下去,和朋友们分享。很多年青的朋友总是抱怨缺少媒体的关注,为什么不用好这个自己的媒体呢?

同学们踊跃发言,为先生这次来感到非常不容易。同学们问:他们除了在媒体上看到先生外,还经常见先生参加一些活动、甚至任教。这对先生来说,是否是一种入世之道?您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对于个人的作用?先生说,在工作之外他在可能的时候,会参加一些学会和协会组织的论坛、讲座,我把这些活动看作一些机会,其一是公司的形象,业务推广;其二

是与年青的同行们交流,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给他们,也许会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教书要备课,备课要看书,特别是新兴专业没有成套教材,需要自己总结归纳。多看书总是好的,前些日子课程比较近,索性住酒店不回家了。每天看书,编课件,忙起来,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最后一个问题:能否分享一下您在设计经营管理、营销推广的经验?先生说,他在经营思路上的一贯原则是:作好自己的专业是对业主最好的回报,做好的设计是他们的主要关注点,设计公司吸引客户要靠自己的设计而不能是其它。对自己的业务一定要专注。对内我们严于律已,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不收取上下流单位、厂家的任何顾问费、返点、回扣;对外我们也不搞关系,不送礼、不请客吃饭、应酬。只有这样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全神贯注,保证自己的业务领先。设计是没有办法出去推销的,只有靠自己的专业能力把业主吸引过来。不断的推出满意的设计作品就是设计公司最好的推广手段。

这次讲座谈论了很多,让我明白艺术设计的强大魅力。

首先,艺术设计的广阔市场前景。

科技的进步与市场经济的繁荣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艺术设计同时也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我们周围,几乎每一件人造物品都是设计的结果,随着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期待有更多个性鲜明、视觉美观的产品出现。比如年轻人要买房结婚,在选楼盘的时候,首先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得到楼盘的信息,然后考虑小区的绿化环境和房子的造型。买好房子后要装修,选择中式风格还是欧式风格,古典的还是现代的。然后是购置家具,在购置的过程中喜欢什么风格的家具,然后又计划穿什么款式的婚纱或西服等等。

其次,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

现代社会一方面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带来科技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却展现给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陌生的生活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介于艺术与科技之间的新学科和职业,不仅要实现各种以肉体为对象的实用功能,而且,在这种压力和陌生的生活环境面前还应该尽量体现对人类精神进行抚慰的功能。

3.读书讲座听课心得体会 篇三

晓苏老师,微胖,头发略长,面部线条柔和,好似中年女性般的柔和,声音沉稳,普通话有些口音。

开篇语里他提到他是黄石女婿的身份,说他当年与黄石姑娘恋爱,是车站里的三次送别,执手相看泪眼,打下的坚实感情基础。30多年的婚姻,他总结出八个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个开场白,两次被湖师的青年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所打断。倒是后面的演讲,除了结束语,中途却没有人鼓掌。我听得比较认真,有几次想鼓掌,却看到自己好像很异类,拍了一下的手就又放下了。

晓苏老师的演讲主题是《文学创作中的构思和灵感以及创新》。他强调构思是写作者在生活积累完成之后,在文字传达之前的心理活动。分三个时段,分别为启动期,痛苦期和明朗期。而灵感是不期而至的天外来客,是思想和生活相互找寻过程中的火花,是思想和生活之间的相互渴望、支撑和点燃。灵感它使写作愉快,流畅。

其间,他举了一个事例说人性的复杂性。说他的一个堂兄,在70年代,偷了生产队的芝麻种给病中的母亲吃,后来就天天在批斗会上挨批斗。按常理说他应该是不愿意回首那段往事的。然而,分田到户后,他的堂兄却觉得生活没意思,不开会,不热闹,没有批斗,没有同情他的小寡妇在批斗会后给他瓜子吃,大家都很难见一次面,很失落。晓苏老师就想到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的一段话,人在没有自由的时候向往自由,有了自由之后逃避自由。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于是他就构思小说,构思小说的主人公去到现在已长满野草的荒芜的会场里,碰到了生产队长,批斗者和被批斗者对往事有着惊人一致的缅怀,故事由此展开。

在创作时,应该是先有思想,然后再在生活中发现它,承载它,再现它。应该深入一线,深入生活中去发现。而不是以往习惯的官员角度,精英角度。应该提倡民间立场。民间立场反应在三个方面,即平民主体意识,人性关怀意识,世俗审美意识。

平民主体意识,他举例说他曾经参政精准扶贫房改时遇到的事,发现一个大爷对新建的房屋并不是真的由衷高兴,原来房屋建设时,官员们只考虑到整齐划一,没有考虑到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需要。

人性关怀意识,他举例说在建筑工地里设立探亲房,方便建筑工人的留守妻子前来探望。

世俗审美意识,他说世俗美学,是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些官员在建设特色小镇的时候,就派一些学者专家去沿海先进城镇考察学习,然后借鉴复制,所谓特色小镇都建成千城一面。鄂西北有个仿古小镇,也是搞统一规划,一条街的门前全部用水泥浇筑仿古围栏。遇到一个钉子户,他说他的门前不做水泥地,他的菜地要种菜,他的竹篱笆墙也不改成水泥围栏。他家刚好在这条街的末端,不做就不做吧,官员们就放弃了。 小镇发展旅游,旅客们来到这条仿古街, 都觉得司空见惯,索然无味。走到街的尽头却眼前一亮,这手工编制的竹篱笆墙,篱笆墙上晒着萝卜缨子,晒着乡镇女人的大红裤衩。所有旅客都觉得这里是真美,都停下来拍照个不停。这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美学。它与官方的文艺美学不一致,要尊重老百姓的世俗美学。

创作是思想与生活的碰撞、交流。构思的时候需要灵感的介入。灵感是不期而至的,它具有突发性,亢奋性。亢奋起来的时候就像打了鸡血,甚至会力气变大,会智力超常。

说到力气变大的时候,晓苏老师举例,说他自己正常情况下都是和妻子共同抬煤气坛上楼,某天一个创作灵感忽现,他一兴奋,就一个人扛着煤气坛噔噔噔上楼了,还不觉得累。讲郭沫若在日本创作《地球啊!母亲》时的疯狂、非常状态。

4.读书讲座听课心得体会 篇四

张学军

一我的读书认识和目标:

1、通过两年的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提高了自身素养。

2、通过阅读学习,体会了教师的快乐和教师教师的责任,使自己业务提高了,形成131五环节教学风格。

二、主要学习打算

1、个人自学为主,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读书活动与课堂实际教学相结合。

3、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三、读书计划三本书

1、阅读:新课改的考试说明和2102课改方案和考试变动吃透精神。

2、《陶行知教育名篇》

3、《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四、听课计划

1、坚持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重点听理科的课,结合课标结合研课标说教材进行评课

2、加强外出学习听课,写好听课心得,上好示范课。

3、听本校的示范课、达标课、参与学习和讨论。写出反思。

4、及时上交,一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

5.读书讲座听课心得体会 篇五

上学期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开卷有益。我拥有了一本《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高效细节》的教育法宝。一开始拿到书的时候我不以为意,认为现在都是信息时代了,什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和世界先进理念密切接触了,可是当我潜下心来打开第一页,就令我完全转变观念,这本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激发了我孜孜不倦阅读的兴趣,使我收获良多。好的习惯成就好的成绩,这是多么精辟的论述呀,其中第一篇就阐述了运用情境课堂,培养学生爱听课的习惯,可见听课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孩子学习好的前提,好的听课习惯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呢?经过多年的努力,略有收获,现在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激发兴趣,使其乐听。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会认真听讲。如三年级开始我接触这批学生,我一般采用故事或游戏导入新课,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游戏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学生的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

二、善用激励,增强信心。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长期坚持正面激励性评价,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

三、善于引导,尊重理解。

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表现欲望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想法是错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1)要求学生听同学回答问题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2)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倾听,保持理解的心态。

四、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理解,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

教师在学生“听”之前应该向他们提出明确的目标――应该“听”什么,应该干什么,这样学生才会在“听”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激起思维的火花。在上课之前,把课时的教学目标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明确课堂“听”的目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于相关知识的呈现。

五、赋予方法,善听善思。

教师还应该适时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当学生开始认识到“听”的重要性时,教师就要试着引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就要学会倾听的方法:

(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当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我会怎么表达;让其他同学来回答,他们会如何回答。

(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自己应做到不插嘴,不与其他同学讨论,仔细听同学的发言,并对他的观点进行归纳。

(3)想一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把同学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刚才猜想的其他同学可能出现的观点进行比较,思考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如果觉得与自己的观点不同,可用“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与大家交流。

六、以身作则,及时反馈。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自己首先应该学会倾听。课堂上不管是好学生还是潜能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的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的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应该及时给予点拨或建议。

6.嘉量讲坛暨2012读书节讲座 篇六

讲座名称:“我为什么创作长篇小说《雷锋》”——作家黄亚洲谈《雷

锋》创作的心路历程

主讲嘉宾:黄亚洲

时间:2012年3月30日18:20

地点:嘉量大会堂

活动主办:党委宣传部团委承办:图书馆

[主讲嘉宾简介] 黄亚洲,剧作家、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现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7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长篇小说《雷锋》、《新雷锋故事》等文学专著30部,获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

[讲座介绍]

长篇小说《雷锋》,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作品,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如何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为时代榜样的全景式历程,真实展现了雷锋作为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满腔热诚待人、怀揣理想奋斗,从而成就非凡人生的内在逻辑。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2012年1月29日为《雷锋》这部作品作了批示:“雷锋事迹感人至深,雷锋精神影响深远。今年是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亚洲同志创作长篇小说《雷锋》,很有创意,很有意义”。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评价本书“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可读性很强。作家在讲座中将为读者解读《雷锋》创作的心路历程,对于读者阅读作品,了解一个真实鲜活的雷锋,寻觅雷锋人生轨迹,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推动全社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和阅读推广,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附:

活动大致安排

18:00——18:20进场准备

18:20——18:30主持人介绍嘉宾 18:30——20:00嘉宾主讲

7.读书讲座听课心得体会 篇七

读书,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到不是在这里板着面孔进行一番空洞的说教,以引起大家对读书的兴趣,而是为了谈一些与书的缘分和读书的感受,同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

沙翁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几年,我才体验到沙翁这句话的内涵,真正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因此,我常常是书不离手,一天没有书读,就好像失去了什么。

我常常羡慕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有这么丰富的书籍可以阅读,使他们稚嫩的心灵徜徉在知识与智慧的海洋里。我常给儿子买好多的书,特别是名著。儿子每天都是伴着书籍入梦,有时,需要我夺下他手里的书,他才能入睡。想想自己小时侯,每天夹着薄薄的课本上课,能听到老师拿着一本小说讲故事,就是我们人生的一大乐事了。

到了师范学校,本来有书读的条件具备了,可是因为自己对美术的偏好,专读美术方面的书,主要是读画儿;工作之后,又爱上了书法,于是,专拣字帖来读,主要是读字儿。读教学方面的书,只是仅局限于参考资料;后来,为了学历,又逼着自己读大学的教科书。

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我感觉到还是从逼着自己写论文开始。怎样起步?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搬来学校能找到的教育杂志进行阅读,摘抄,逐渐开始模仿写论文。此时,我只是把读书当作我写作的辅助,作为方法的学习,资料的收集而已。

后来发现,论文的写作素材并不是单纯从阅读中来,更主要的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可是,面对诸多的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不知从哪一方面去认识,不知从哪里着手分析和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写论文了。由今天看来,学会审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固然需要,更需要的是,要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怎么办?——读书。由于读书,我学会了反思,对教育教学现象能看得透了,看得深了,而且,好的教育教学策略在自己的头脑中出现得快了,于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渐由当初的教学策略,逐渐向教学机智,进而向教学艺术的方向发展,逐渐品尝到厚积而薄发的甜头。逐步的阅读、反思与积累,我的论文先后发表几十篇。我想,这些都源于我读书、反思的缘故。

当然,由于长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比较少,我在语言方面还不能算得上一个优秀的老师,于是我又针对性地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如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借我一生》《山居笔记》《行者无疆》,鲁迅、林语堂的散文,贾平凹的小说,电视散文等。渐渐地,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自然的空灵,生活的恬淡。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诧异地发现,我的心态是如此的平和与安宁,使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宽度与深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能改变人生的终点。细细品味,原来是读书涵养了我的心灵。

8.听课心得体会 篇八

明明

一年来,自己已经听了很多的优质课,对于如何评课,也也积攒了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第一、在进入教室,首先观察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条件。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英语课。

第二、开始进入上课,教师的复习,热身是如何呈现的。热身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有老师采用唱歌的方式,让学生复习知识。把Hello.这首歌,套进很多已经学习的单词,来复习。这是很新颖、灵活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再如:可采用快闪的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回顾先前的知识。而在这个环节上,我在评课上,主要看复习的知识是否跟后面的新知呈现有关系。如果复习的知识,在后面的各个环节中可运用到。那么这个复习是有效的。但是往往很多新教师,复习与新知识的教授往往是脱节的。那么这个热身,就是无用功。是敷衍的环节。并且热身,要能够迅速的让学生投入到英语的课堂中。

第三、新知识的呈现上面。是否新颖。例如:有老师采用先前学习的知识引入新知,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在学生熟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难度大大的降低。英语的教授,分为单词以及课文。这两个部分是脱节的。存在着纯粹的教单词,纯粹的教课文。教师时常将这两部分脱节的来接。因此,在评课的时候,我会看教师的教学上,有没有相互渗透。将句子拉到单词来教授,渗透句子。对于后面的学习降低难度。

第四、教师对于本教材,本课文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是否把握明确。重难点有没有突破,突破的方式是怎么样的。这都是在评课中我会注意的地方。尤其在情感、能力目标上,我们往往注重知识目标,忽略这两个目标。例如:在教授动物单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教学生We should love animals.这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很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五、课堂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反应情况。师生互动体现在学生进行操练的时候,教师是否有走到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发现学生中发音,或者不知道怎么操练等问题,即使的纠正。学生的反应情况,可间接的呈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从学生的反应我们大可知道教师的这堂课是否成功。

第六、课堂管理方面。英语的课堂时常在唱、跳、跑,做动作当中。课堂的纪律时常会出现混乱的现象。教师的管理,调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评课时候,教师管理方面,也是我会注重的地方。

第七、既然是英语的课堂,作为英语老师,是否应该采用全英文教学。答案是肯定的。我很推崇这个全英文教学。营造一个英文气氛,不断的渗透英文。英语是说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第八、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新颖。能够凸显出教师的简笔画功底。板书在评课的当中也是我会关注的。板书明确、新颖、能让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后,一下子就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

9.听课心得体会 篇九

宜宾市翠屏区南广中学

9月份,由四川省教科所组织的“四川省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质课展评”活动在泸州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观摩了22位来自各地市州选手的说课、公开课展示、专家点评,课堂上教师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积极表现,创新性思维,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一、这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而且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学生高度参与,通过教师的调控,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给学生的分工明确,使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通过分解困难,使孩子们尝试自己解决。教师还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不仅解决了课本知识,还将文本知识拓展开来。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与同学合作、探究、交流,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二、教学设计新颖别致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比如探究蚂蚁的行为,就围绕蚂蚁的种内斗争——蚂蚁打架来进行设计。再比如有一些实验不可能一节课就在课堂上完成,就设计为课前观察和后续实验相结合。

实验材料体现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试验中,在进行遮光的时候,同学们把纸片剪成各种动物、笑脸等,做出来以后同学们都很惊奇,很兴奋,对生物实验很感兴趣,从而喜欢生物探究实验,喜欢生物学科,有效提高生物成绩。

实验材料的替代:有很多实验都进行了实验材料的替代,如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教材上提到用棉花纤维来使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减慢,但在实际的观察中,棉花纤维的量很不好控制,少了不起作用,多了草履虫又动不了,老师就通过让学生用浆糊、蛋清稀释液、胶水分别观察得出用1:1的蛋清稀释液最有利于观察,也不会对草履虫造成伤害。再比如天竺葵不太好找,教师就改用小白菜叶等好找且实验现象明显的材料来进行。

三、教学方法多样。

教学方法选择各不相同: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谈话法、提问法等等,但提问法、观察实验法用的是最多的,也是效果最好的。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此外,我也有一些感悟:加强生物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是组织实验教学的关键。我校的生物教师都是其他专业的教师担任的,缺乏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实验课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定期组织我们进行实验教学的培训,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预见能力。多

提供这样的优质课展示活动,增加我们学习的机会。

10.读书讲座新闻稿 篇十

12月4日晚上,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应邀在图书馆大报告厅为我校师生讲学,校团委、图书馆老师和读书协会成员及各院系学生代表700多人参加。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刘献丽主持。

本次讲座是图书馆读书协会举办的“书香润黄淮,悦读伴我行”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徐雁教授首先介绍了朱永新、林海音、琦君、林华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号召大家要“读一流书,做一流人”,养成读到老、学到老、爱到老的好习惯;然后徐雁教授从鼓舞为人志气,启迪成才路径、领受家教文化,沐浴亲长恩德、直面成长烦恼,疗愈受创心灵、接受个性叙说,把握社会真相、求取智者真经,导航现世人生五个方面对“读书与人生”做了细致的讲解,徐雁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说理深入浅出,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而且让同学们对读书与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阅读影响一个人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改变人的基本素养,同时,阅读是了解世界、思考世界及读者心灵自我成长过程,通过阅读可以提升自我,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本次“读书与人生”名师讲坛,推动了书香校园的建设,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

上一篇:监控员转正个人总结下一篇:端午日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