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工程师培训

2024-10-09

实施工程师培训(精选10篇)

1.实施工程师培训 篇一

兰州市深度创业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兰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方案》,提高全市劳动者创业创新能力,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实施深度创业培训工程。

一、目标任务

以提高劳动者创业创新能力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创新,到2020年,全市组织27500人以上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其中深度培训2500人,为全市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培训对象

主要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为主,特别是对目前正在创业的企业精英开展深度创业培训,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三、培训模式

一方面开展传统的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培训以及电子商务培训,并组织专家服务团不定期的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另一方面开展高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训和EYB(扩大你的企业)培训;同时鼓励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工作。

四、实施项目

(一)SYB培训班:开展150期

(1)培训内容:创业培训体系———SYB创办你的企业)

(2)授课培训师:邀请专业创业或资深电子商务培训师

(3)培训对象:有创办企业想法或有网上创业意愿的创业者

(4)培训班人数:25人(5)培训时间:10天

(6)培训费用:1300元/人/期

(7)培训组织:培训期间,采取统一管理,学员不得请假缺勤。

(二)IYB提升班:开展50期

(1)培训内容:创业培训体系———IYB(改善你的企业)

(2)授课培训师:邀请人社部门创业培训师(3)培训对象: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一般、企业经营遇到问题和困难、有改善企业想法的经营者

(4)培训班人数:25人(5)培训时间:8天

(6)培训费用:1300元/人/期

(7)培训组织:培训期间,采取统一管理,学员不得请假缺勤。

(三)EYB精英班:开展20期

(1)培训内容:创业培训体系———EYB(扩大你的企业)

(2)授课培训师:邀请国际劳工局/人社部创业培训专家

(3)培训对象: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良好、有扩大企业想法的企业高管人员

(4)培训班人数:20人(5)培训时间:5天

(6)培训费用:4000元/人/期

(7)培训组织:培训期间,采取集中住宿、封闭式管理,学员不得请假缺勤。

(四)深度创业培训班:开展5期

(1)培训内容:创意内涵、创意方法、品牌定位与传播

(2)授课培训师:邀请国际劳工局/人社部高级创业培训师,且有创业经历和经验的专家等

(3)培训对象:有一定规模、并有做大做强品牌想法的创业精英

(4)培训班人数:20人(5)培训时间:5天(6)培训费用:20000元/人/期

(7)培训组织:培训期间,采取集中住宿、封闭式统一管理,学员不得请假缺勤。

(五)创业导师培训班:开展1期

(1)培训内容: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教师深度培训(2)培训形式:与国内知名创业培训机构签订培养协议,进行深层次创业指导培训

(3)培训对象:典型创业成功人士、市创业培训机构优秀培训教师

(4)培训班人数:10人(5)培训时间:5天

(6)培训费用:20000元/人/期

(7)培训组织:培训期间,采取集中住宿、封闭式统一管理,学员不得请假缺勤。

(六)政府购买培训服务

一方面,为提高创业者创业就业技能,对当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四类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经确认后按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分档进行补贴。每年约需1600万元。另一方面,依托职业院校和大型企业拓展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参与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优异成绩的,由创业孵化联盟专家团进行评定予以奖补。年需经费30万元。

(七)创业技能大赛

每年每季组织一期创业技能大赛,并同电视等媒体联姻,采取电视滚动录播的形式,深入千家万户,营造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年需经费200万元。

(八)网上创业技能培训

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网,将目前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比较热门的工种做成影像和文字相结合的培训资料,加挂在职业技能培训网上,方便广大培训爱好者点击培训。年需经费150万元。

五、实施方式

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契机,以资源向市上集中,服务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县区、孵化基地、在兰高校等作用,引导创业人员和创新企业积极参与深度创业培训工程。一是实施宣传引导+创业培训+扶持政策对接方式,设定深度创业培训工程与扶持政策关联指标;二是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三是强化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宣传,推广火车头和发展极作用。

(一)多种形式开展深度创业培训。

1.发挥乡镇(街道、社区、村)党委政府和各级驻点干部的作用、对辖区内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失地农民、军转自主择业人员和小微企业经营者等组织引导,实行目标考核、先进奖补、推广典型等措施,开展创业能力培训,推动创业倍增效益。

2.县(区)政府鼓励、推动创业培训进校园,与高校就业等部门一同宣讲创业扶持政策,组织对即将毕业大学生和已毕业有创业意愿(或初步创业)的学生开展培训。

3.对SYB、IYB培训,各县区、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负责选择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报名组织培训。市级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组织市级和孵化基地内人员的报名组织工作,报名、培训方式和补贴标准按《甘肃省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对EYB培训,由创业孵化基地推荐上报,经创业孵化联盟初审后报人社部门同意,由市级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开展,补贴标准4000元/人/期;对深度创业培训,由创业孵化基地推荐上报,经创业孵化联盟初审后报人社部门同意,与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的省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补贴标准20000元/人/期;对创业导师培训,由创业孵化基地和市创业培训机构推荐、创业孵化联盟初审、市人社部门核准,组织国内知名导师授课或赴省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补贴标准20000元/人/期。

(二)对享受扶持的“孵化基地”实现考核评估。一方面,按基地规模,每年分别通过孵化联盟专家团遴选,由市级创业培训机构承担,推荐不少于400名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良好、有扩大企业想法的企业高管人员参与EYB精英班培训;推荐100名有一定规模、并有做大做强品牌想法企业的创业精英参与深度创业培训班。另一方面,将培训成果与扶持企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度培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力。

(三)强化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由政府推动向市场供需方向转变,制定补贴措施,推动技能人才提升需求与市场有机对接,通过政府购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式,实现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支持。对SYB、IYB,按照《甘肃省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不足部分由“双创”培训资金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并将补贴范围延伸至所有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年经费测算见附表)。

(二)营造宣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传媒、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鼓励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并结合创业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宣传,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

(三)强化服务监督。各县区、市属各相关部门和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要高度重视深度创业培训工作,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强化服务职能,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经费运作,确保资金安全。本实施方案由市人社局牵头,各县区政府和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配合实施。

2.实施工程师培训 篇二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天津纺织工业正处于深化改革调整、实施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全面提升各类人才和岗位技能人员的整体素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1、落实三年转型发展战略规划迫切需要加强培训工作

转型发展三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天津纺织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完成好这一事关天津纺织前途命运的转型规划,基础在队伍,关键在人才。培训工作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既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实施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繁重任务,对全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全面适应这一要求,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立足于长远考虑,增强科学性、系统性筹划,完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培训工作水平。

2、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迫切需要加强培训工作

为了适应科学转型持续发展的需要,从集团公司到各个行业、企业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人才工作三年规划,加强了人才培养,实施了全员大培训机制,人才队伍得到整体优化和改善。但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各类人才和全员素质仍存在一定差距,专业结构与年龄结构不够合理、人才断档、缺少拔尖人才和领军团队等问题依然存在,知不抵位、素质恐慌、执行力不强等问题愈发突出,等等。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是基础,更是关键。通过推进基础培训、深度培训、适应性培训,坚持与实际相结合,做到训中解惑,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各类人才和全员素质能力,全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3、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人本管理目标迫切需要加强培训工作

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积极、最能动的要素。只有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来进行。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是当今时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也是学习力的竞争。企业管理层一定要向关注市场运行趋势、关注经济发展走势,关心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他们提供培训、进修、成才的有效通道。要将培训工作摆上日程,强化实施,取得实效,促进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培训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四项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大局的原则

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的工作大局,结合做精做优做强纺织制造业、做活做大进出口贸易、壮大内贸和物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四、四、一、一”产业格局和“五、二、二、一”效益格局的核心任务,通过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的培训工作,以高素质、高技能的各类人才保证三年转型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2、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的原则

遵循人才成长和教育培训规律,加强培训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从高级人才、专业人才、后备人才和全员素质提升的不同需要出发,分层次、分类别实施重点培训,提高培训效能。

3、坚持需求导向、重在实效的原则

以实践需求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采取各种形式,定向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短期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高端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参培人员运用所学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能力。

4、坚持继承创新、持续改进的原则

要继承在长期培训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针对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培训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通过持续改进增强培训工作效果。

三、实施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培训工作水平

1、实施高端培训工程,着力打造一支高级人才和专业带头人队伍

围绕提高新任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组织专题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学者与控股公司领导进行高端授课;聘请优秀企业家现身说法或走出去观摩学习,开拓视野,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和领导驾驭能力。围绕转型发展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全面落实“42161”人才工程,根据全行业市级“131”创新人才队伍发展的现状,以提升职业素质、发挥带头人作用为目的,实施高端培训。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办学历晋升班、选送到知名学府进修、赴国外深造等措施,使高级人才得到更加专业、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力争在三年内选拔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高级专业人才参加高端培训,实现天津纺织尖端人才团队力量的不断充实和壮大。

2、实施专业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按照转型发展对各类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培训。以控股公司各专业部室为载体,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全面实施对管理、技术、贸易、党群等各类人才的专业培训。要将专业培训细分为生产、经营、财务、企管、安全、研发、党建、工会、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若干个项目,由控股公司各部室负责对各个培训项目进行具体谋划,落实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原则上每年对应培人员的培训总量达到1/3以上,力争三年轮训一遍。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各类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参培人员要结合岗位实践,提交学习成果,以检验培训成效。

3、实施后备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推进后备人才队伍成长

结合“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和“天津纺织希望之星大学生人才库”建设,对进入“信息库”和“人才库”的后备人才进行专业系统性培训。要针对每名优秀青年干部和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为其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设计,并按照其职业发展轨迹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通过举办学历晋升课程班以及名师带高徒、实岗锻炼、轮岗实训等方式,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全面适应岗位需要,按照设定的职业发展计划,逐渐成长成才。通过系统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培训,将综合素质突出的大学生推荐进入“信息库”,实施更高层次的培养锻炼。对进入“信息库”的年轻干部,每年举办1-2此专业性活动,通过对他们进行深度了解和考察,将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推荐到领导或助理岗位,进行实岗培养锻炼。逐步形成“人才库”到“信息库”再到实岗的递进式培养,不断提高后备人才的总量和素质。

4、实施全员大培训工程,全面提升技能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

围绕做精做强主业的需求,以提升岗位技能操作水平为目的,开展大培训工作。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制成培训录像教材,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普及先进操作法,使各个工序的实岗操作方法的培训工作更加直观,更加规范,全面提高一线操作水平。开展行之有效的操作比武、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具有优良传统的技能培训活动,逐渐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放大中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效应,通过技能大师的引领示范效应,以导师带徒为载体,在实践中培养一大批“蓝领”专家,不断提升技能人员的专业能力。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培训工作目标

1、强化领导机制

要将培训工作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统筹安排,整体部署,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和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定期研究解决培训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及时掌握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强化管理机制

建立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履行各自职责,确保培训工作稳中求进,进中求效。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培训工作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切实管理有效贯穿于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培训人员登记、培训档案、培训证书、培训质量跟踪反馈及检查评估等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3、强化考核机制

结合实际制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加大方案落实的考核力度,重点围绕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培训课时、培训效果进行督促检查。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确保培训规划有效落实。

4、强化成果转化机制

要围绕转型发展战略的要求,确定重点培训课题,使参培人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各自岗位实际,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有价值的新思路、新举措。培训结束后,参培人员要认真总结培训收获和学习体会,并注重加强理性思考,形成培训成果,自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

5、强化创新机制

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将企业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认真总结培训工作的内在规律和运行特点,加强对培训工作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强化培训工作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招法创新。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目标化、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培训工作项目制的运作模式,积极培育精品项目,打造培训工作品牌,不断扩大培训工作影响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召军:浅谈新时期企业员工培训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3.实施工程师培训 篇三

关键词:六种培训模式 职工素质 建设工程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面临新的机制、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快适应,以新的精神状态、新的经营理念、新的工作作风去迎接新的挑战,必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职工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我们根据企业的现状,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与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结合点,打造金牌职工,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把握“三个方向”,寻求“四个突破”,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作为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在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基础上,应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着力把握好三个方向:一是尊重和保障职工的各项合法权利,做到办事公开、透明,程序合法,营造公平、公正的企业改革发展环境。二是以培训教育为保障,加速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建设煤矿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形成企业内部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奋进和谐的精神纽带,促进职工和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三是进一步营造适合于职工创造活力和工作潜能迸发的舞台,形成一心一意共谋发展、凝心聚力合力共建的生动局面。为此,在打造金牌职工中,积极寻求“四个突破”:一是形势任务教育的新突破。采用授课形式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和诚信教育,重点宣讲集团公司和矿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徐矿的创业发展现状和成果、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联动关系、诚信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等内容。二是思想交流恳谈会的新突破。每季度召开一次思想交流恳谈会,畅谈来到企业后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体会,展望企业和个人发展前景,提高对煤矿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三是毕业生促企业发展论坛活动新突破。组织他们根据自身专业,结合近一段时间工作经历和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现状,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观念出发,撰写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论文,以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等,并做成课件进行集中交流研讨。四是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新突破。大中专生和技校生根据实际工作经历,从专业、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合理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刚参加工作时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进行对比,寻找目标实现差距,设计要以合适、合理、真实、逻辑、创新、可行性为主要评选标准,避免文学性和艺术性。组织科和劳资科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指导,并时刻督促指导高校毕业生实现个人近期职业生涯设计。总的说来,我们在不断打造金牌职工的进程中,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目标,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从而推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营造和谐健康、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稳定发展注入活力,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共同愿景!

二、实施“四种模式”,强化培训效果,全面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

我们在打造金牌职工的过程中,以实施“四种模式”为核心,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推动企业各个层面的和谐发展。

1培训学习模式。坚持把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的放矢抓好学习培训当作职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作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组织政工人员参加了江苏省政工专业岗位培训;选派各级管理干部和要害工种岗位职工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班;选送在生产岗位上表现突出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到矿大等院校接受高层次的培训;邀请中国科学院专家、矿大教授、律师来矿进行科技、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建立了技术传授平台,组织技能拔尖人才讲演示范,让同专业工种的职工共享先进经验,使职工的岗位技能地学习中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培养了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了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情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煤矿企业文化。

2“1+1”技术骨干传授模式。由技术突出的人员作为师傅,采取自由结合的方式与新职工签订师徒合同,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由一名工程师带一名技术员,技术人员带一名学生,高级工作技师带一名技师,技师带一名高级工,高级工带一名中级工。以“自学为主,帮教為辅”的办法,根据各自专业,制定学习规划。每周授课不低于两次,每季进行一次测试综评。对实践和理论总分前三名的分别给予奖励;对连续两次理论和实践总分第一名的职工评为该工种首席职工,享受每月100元的岗位津贴,从而促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创新尖兵。

3优秀技校生见习班组长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在采掘及生产辅助单位实施了优秀技校生见习班组长制度。采掘及生产辅助单位按要求、按程序确定2-3名见习班组长候选人,经矿党委同意后,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安排见习人员在所在单位见习。见习时间为三个月,按单位整体工作安排,协助班组长管理班组日常工作。见习班组长任职期间,凡承担安全生产责任的,享受正式班组长同等待遇,其他适当给予岗位津贴。见习班组长日常管理由各单位负责,矿有关部门对见习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为见习人员的锻炼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4岗位练兵模式。坚持“学是基础,练是关键,比是手段,用是目的”的原则,把岗位练兵与技术比武的重点落实在基层区队和班组,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考核程序,把各单位组织岗位练兵活动情况与文明区(科)创建等工作挂钩考核,激发了广大职工踊跃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热情。除坚持开展常规工种比武外,还把比武的内容向地测、绘图、电脑操作等高、新、精技术方向延伸,不断增加比武的科技含量,努力做到比武项目不留死角,达到了常赛常新的目的。多年来,我矿从先后参加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的职工中,选聘出了工人技师,他们分布在矿井生产的各个重要岗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升个人价值,为打造金牌职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矿在打造金牌职工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为职工的培育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激发了他们创新、创造、创业的工作热情。一是建立创新业绩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分配上向金牌职工倾斜,保证创造一流业绩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回报。

4.实施工程师培训 篇四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抓好就业培训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强就业培训工作,是促进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近年来,南通市妇联紧紧围绕政府工作大局,以“巾帼创业就业援助行动、巾帼家政创牌行动、巾帼科技创新联盟行动”三大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就业培训工程,提升妇女就业素质,千方百计帮助城乡妇女实现科学发展,就业致富。

一、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力争就业培训取得政策支持。落实培训资金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市妇联一方向努力协调市财政,市劳动等相关部门,争取培训政策,竭力将妇女劳动力培训补贴纳入市劳动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向省妇联争取劳动力转移培训券;另外,加强与市科技局、农林局相关部门联系,协调落实相关培训项目资金。近年来,依托市劳动局就业培训补贴政策、省劳动力转移培训券、培训项目资金,举办了各类城乡妇女实用技术、就业创业、劳动力转移(服装裁剪、电脑知识)等免费培训班350期(其中市妇联自办班20期),培训妇女近10多万人次,有效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强了她们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使她们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二、健全网络,组织有力,力促就业培训取得各方支持。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城乡妇女素质,增强就业自主能力的关键环节。一是培训网络健全。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10家巾帼培训示范基地。这些遍布全市的培训基地,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动性,开展妇女技能培训,为

1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培训内容丰富。妇女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满足了不同层次妇女的需求,让广大妇女真正得到了实惠。近年来,我们面向城乡妇女开展了服装裁剪、电脑知识、插花艺术等各类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连续5年免费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月嫂”培训班,并实行培训、推荐、上岗一条龙服务,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各县(市)区妇联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组织培训,如东县妇联举办的缝纫、扎花等专业技能培训;启东市妇联组织的横机针织技能培训都既贴近市场需求、又符合妇女特点。三是培训形式灵活。我们与市人社局、农林局、科技局、高等院校等部门联合,形成一方提供资金、一方实施教学、一方组织学员的三位一体培训格局。组织农林局、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现场培训。充分发挥好省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券的作用,举办了订单型、储备型转移培训班。

三、强化培训,扎实推进,力促就业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市妇联以技能培训为重点,面向各类妇女,通过举办农村妇女实用科技、转移技能、城镇妇女就业技能等培训班,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强了她们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使她们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扎实开展农村妇女实用科技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科技发展素质。联合市科技局相关部门,围绕当地实际,对农村妇女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星火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农业应用技术。同时,我们还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深入到镇、到村、到组。既邀请了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集体大课的培训,又邀请了各村组的农技员在广播中进行实践方面的讲解,既

方便了农村妇女,又扩大了培训面。据统计,多年来,近十万农村妇女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其中培训女能手,女种(养)殖大户五万人次。女能手,女种(养)殖大户带头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到广大妇女群众中去,有效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普及与推广,提高了科学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率,让广大农村妇女平等享用农业科技成果带来的最大实惠。

创新开展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增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素质。我们联合劳动部门,组织优秀师资力量,定期免费为女大学生进行SYB培训和创业就业相关政策解读,帮助女大学生逐步积累就业创业技巧,掌握创业必备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充分依托市女企业家协会这一优势平台,举办“女企业家发展暨女大学生创业论坛”,并多次开展“优秀女企业家进高校”活动,组织优秀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分享她们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交流创业发展实践经验。

持续开展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培训,提高城镇妇女就业能力。下岗失业妇女是巾帼创业就业援助行动的重点对象之一,市妇联运用劳动补贴政策,联合市劳动局开展城镇妇女电脑知识免费培训;用足用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券,依托通州世纪服装职业学校开展了服装裁剪技术免费培训,依托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插花技术等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广大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就业能力。

大力开展城乡妇女家政技能培训,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市妇联将家政培训作为打响南通家政服务品牌的关键环节。连续6年,市妇联每年都有计划、有部署地精心安排培训老师、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定期举办家政、月嫂培训班。目前,市妇联已开展家政技能、月嫂培训12期,培训家政人员近480人。培训人员均通过结业考试,持证上岗率达99%,近一半家政服务人获得了钻石

5.实施工程师培训 篇五

字体:内容作者:tang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来源:长江大学学生干部高级培训班

浏览次数:181

添加时间:2011-3-19 19:10:03 提交会员:mameng 我校自2006年开办首届学生干部高级培训班以来,已成功地开办了五届学生干部高级培训班(第五届高级培训班学员将于2011年9月结业),累计招收学员531名,目前“青马工程”已经有362名学员顺利结业。

长江大学“青马工程”自2006年实施以来,我们一直以最大化地提高学员的能力素质为中心,一切以不断提高“青马工程”的整体培训实效为出发点,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不断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培训体系。经过我们五年来一如既往的探索和实践尝试,长江大学“青马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果,已经凸显出了初步的工作成效。

(一)“青马工程”培养效果显著,切实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

1、学员注重学习,各项成绩优异

“青马工程”的学员作为学生干部的精英骨干分子,不但在本职工作上,而且在学习成绩上都起到了良好的榜样带头作用。经对前四届“青马工程”学员的调查统计,平均有77.3%的学员在专业学习上进步明显,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100%,六级通过率达到66.2%,获得各级奖学金的学员占到65%。学员整体考研率达30%,报考录取率达90%,前几届“青马工程”学员累计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

2、学员注重锻炼,能力提升明显 前四届“青马工程”平均每届组织班级大型文体竞赛活动和实践训练活动40余次,各类活动学员的平均参与率达到95%以上。另外,学员还主动地参加学校、学院的各项大型竞赛活动,平均达340余人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平均达到359人次。学员在各类活动中获得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平均达到214个。

经调查,经过一年的培训,每届“青马工程”平均有95.8的学员在思维能力上有大幅度提高,有92.2%的学员在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上有了显著提升,有89.6%的学员在表达能力上明显进步,有88.3%的学员在执行能力上有了较大提高,有85.7%的学员在大局观上有所增强,有87%的学员更加注重了细节意识的培养,有84.4%的学员在组织能力上有了进步,有76.6%的同学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提高。

3、学员注重服务,群众基础扎实

群众基础是一个学生干部开展学生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在培训中始终要求学员们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本质工作。广大学员严格按照“青马工程”的要求,以真心、真情和真爱认真踏实地为广大同学服务,同时他们把在“青马工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理念和方法广泛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切实履行到了一个优秀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和拥戴,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经调查平均有94.8%的学员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对学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把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放在首位,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员成长成才相结合,不断提升学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前四届“青马工程|”学员的党员和预备党员比例从最初的平均37.9%提高到结业前的90.9%。

4、学员全面发展,职业道路广阔

经过“青马工程”培训班一年的强化训练,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他们在就业竞争和职业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不仅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而且在职业发展上也凸显出了明显的优势。经过对前四届提高班学员的跟踪调查,除读研深造的学员外,提高班学员的整体就业率达100%,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学员占61%,去事业单位就业的学员达12%,做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的学员达13%,去其他类型的优秀企业就业的学生达14%。另外据调查,首届(2006)提高班学员中(2008年毕业),已经有8人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还有相当一批学员在本单位成为了管理骨干或技术骨干。

(二)“青马工程”校内影响力大,促进了学校学风和校风建设

1、学员起模范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了大批学生追求进步

“青马工程”的学员都是各级学生组织的干部,有繁重的学业任务、工作任务和训练任务,他们每一天都忙忙碌碌,早出晚归。虽然他们的每一天都很艰辛,但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他们累并成长着,累并快乐着。他们 “信仰坚、学习好、能力强、威信高”,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在长江大学一年一度的“万人创百星”评选活动中,前四届“青马工程”学员入选“校园明星”53人,占“校园明星”总人数220人的24%。“青马工程”学员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从容乐观的奋斗情怀以及他们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打动和影响了周围的同学。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学生都改变了消极沉沦的思想观念,改变了慵懒放纵的学习生活习惯。在“青马工程”集体早读的教室里,在“青马工程”的理论课堂上,在“青马工程”文化活动的比赛现场里,经常会看到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虽然不是“青马工程”的学员,但他们那份求知的热情,那份追求进步的执着,那份成才的渴望,着实让人感动。

2、“青马工程”的理念做法,受到了全校各级学生组织和学生班级的学习和借鉴

“青马工程”的学员都是各班级以及各级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他们对“青马工程”的理念和做法了然于心,也对“青马工程”|的理念和做法有深彻认识和体会。他们并不满足于自己从中得到的启迪和锻炼,还主动把“青马工程”的理念做法运用到自己所在班级以及所在学生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中。第二届“青马工程”学员匡旭亮,是临床医学院学生会办公室主任,他在领悟“青马工程”理念做法的基础上,借鉴“青马工程”育人模式创办了“学·思·行”讨论交流会,为一大批追求进步的学生搭建了一个重要的成长发展平台,在校园里有相当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届“青马工程”学员李福超,是物理学院学院学生会主席,他把“青马工程”的理念做法尤其是把“青马工程”培养学员“五才”(谋才、口才、文才、干才、艺才)思路理念以及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公文写作培训”、“述职报告会”等运用到学院学生会以及全院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了学院学生校园文化生活,锻炼和提高了学院学生的能力水平。第四届“青马工程”学员马威,是电信学院电气10703班团支部书记,他把“青马工程”的许多理念做法尤其是把“青马工程”的学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创造性地运用到班级支部的建设中,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班级学风班风状况明显提高,所在支部被学院推荐参加2009年长江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活动。

3、“青马工程”的理念做法得到了全校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

“青马工程”的每一届班委会和团支部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具体落实“青马工程”的培训要求和培训任务,班级活动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日趋完善,每一届“青马工程”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在2009年长江大学首届和2010年第二届“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活动中,“青马工程”团支部面向全校对“青马工程”的理念做法以及支部具体工作做了汇报,受到了全体老师和学生评委以及现场全体师生的普屏认可和高度评价。在连续两年的“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活动中“青马工程”团支部均以高票数遥居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长江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三)“青马工程”校外美誉度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1、“青马工程”的理念做法受到了团省委的支持和认可

长江大学自2006年实施“青马工程”以来,团省委高度重视,对我校的“青马工程”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团省委也对我校“青马工程”的理念和做法给予了高度认可,团省委学校部多次在团委书记会上了表扬了长江大学的“青马工程”的理念做法。团省委副书记陈正祥同志在2007年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特别向团中央领导和全体与会同志介绍了我校“青马工程”的有关情况。

2、“青马工程”的理念做法得到了团省委创办湖北省荆楚英才学校的借鉴和参考

2006年10月长江大学首届“青马工程”开班不久我们就到团省委汇报了我校学生干部三级培训体系以及我校“青马工程”的相关理念和做法,当时得到了学校部领导的支持和认可。学校部领导同时表示团省委准备在2007年上半年在湖北省创办学生干部培训学校作为落实团中央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引领工程和示范工程,建议我们把我校“青马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报送到团省委希望能对即将创办的学生干部培训学校有所借鉴和参考。2006年11月我们把“青马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案及其相关材料报送到了团省委学校部。2007年5月由团省委创办的湖北省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荆楚英才学校”正式成立。后来学校部领导表示在制定“荆楚英才培训学校”具体实施方案过程中,较大程度地参考和借鉴了长江大学“青马工程”的有关做法。这让我们倍感欣慰,倍受鼓舞。20010年暑假期间,第三期“荆楚英才学校”学员一行18人在湖北省学联执行主席黄于恒博士的带领下到我校与“青马工程”的部分学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这对我校进一步实施好“青马工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青马工程”的学员受到了用人单位和国内其他高校的好评

6.实施工程师培训 篇六

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推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发[2004]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整体规划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转移到产业化经营农业和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和各项服务工作。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制订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划,任务分解到市县,市县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单位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整合培训资源,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四)按需培训,注重实效。认真做好劳动力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要求,根据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目标和内容(一)培训目标

依托阳光工程项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定数量的农村劳动力,使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通过印发资料、咨询服务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提高农民进城务工法律与权益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职业转移适应能力。重点围绕当前农民工就业量大的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开展培训工作,适应市场需求,增加转移就业率。

(二)培训内容

阳光工程培训项目重点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为20-180天(最低不能低于15天)。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培训”为主,根据市场需求,以产业化经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为重点,按照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开展培训;引导性培训由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和寻找就业岗位知识为培训重点。

四、培训项目的开展(一)培训基地的认定

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通过组织和认定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实效。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认真调查摸底,抓紧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工作,评估符合条件的培训基地,上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认定工作以县为主组织开展,市负责统一协调,并负责市属部分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认定。

(二)工程项目的申报

工程项目的申报以市县为单位组织。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确定项目实施市县,安排培训任务,项目实施市县面向各类培训单位,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项目招标。具备培训条件的单位向本市县的阳光工程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报告必须明确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就业去向、收费标准等内容。各市县择优确定项目实施单位,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作为下达培训任务的依据并由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上报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对已批复下达的项目,不要随意调整。如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须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同意,并报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

(三)培训项目的实施

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加强项目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要重点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财政扶持资金足额补助到农民身上。

承担项目的培训单位要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落实培训学员,要紧紧围绕农民就业技能,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方案,强化培训管理,加强就业衔接,提高培训转移就业率。精心选用适合农民短期技能培训和就业特点的教材。

培训单位须定期向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报告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全省情况上报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向社会公布承担项目的培训单位名称和培训任务,并公布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制度,采取措施,保障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培训措施落实

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农业厅、省委农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劳动保障厅和省扶贫办联合组成广东省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李容根副省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厅。各市县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由有关部门联合组成市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建立分头负责、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联络员制度。由省农业厅牵头,省委农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劳动保障厅和省扶贫办等九个单位分别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工作信息传递、资料报呈和事务沟通等事宜,进而加强领导小组的内部联系,提高工作质量,增强领导效果。培训工作以市县为主,建立分级负责制。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建立本市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基本情况档案,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对承担本市县培训任务的单位进行日常检查监督,培训项目结束后,组织项目验收。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主要负责政策和业务指导,制定全省培训规划,分解培训任务,沟通培训和就业情况,组织检查等。

(二)项目公示,落实经费

阳光工程培训经费实行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省、市、县(市、区)财政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与中央扶持资金统筹使用。财政安排的专项培训补助资金要采用培训券的方式直接补贴到受培训的农民。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向农民公布承担项目培训单位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资金补助额度等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转移培训应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单位、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严禁强迫命令,违背农民意愿。各级财政要为同级阳光工程办公室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培训转移台账制度

培训单位要严格按照培训要求招收学员,招收的学员不包括在校大中专生、职(技)校生。各培训单位必须建立培训转移台账,台账必须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助金额、收费情况、就业单位、联系方式。培训单位法定代表人对台账的真实性负责。

(四)执行培训工作月报制度

各县阳光工程办按月统计各培训单位的培训和转移就业名单及人数,于次月6日前通过阳光工程月报统计系统报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地级以上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汇总后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于次月上中旬在媒体上公布工作进展,接受社会监督。

(五)严格检查验收,强化监督管理

各县阳光工程办要对每个培训单位的每个培训班次进行检查核实,每个班次结束时,要到培训班进行核查,了解培训和就业情况。各县阳光工程办对各班次的核查人数比例原则上要不低于学员总数的5%。各县阳光工程办对检查验收合格单位出具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培训单位凭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培训转移台账、培训券等材料到财政部门报账。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要根据转移台账认真组织核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将组织抽查。

7.实施工程师培训 篇七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 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1,2]。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1.1 重要意义

宝鸡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 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 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该市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1.2 政策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发[2004]1号) 对做好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从2004年起, 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2 宝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现状分析

宝鸡市辖3区9县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 741个行政村, 总人口378万人, 农民276万余人, 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65万余人 (其中劳动年限内人口数141万人) 。全市认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47家, 2008—2010年分别完成培训任务12 939、9 942、9 700人。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每年根据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基地进行调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工业化建设加快, 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培训, 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由单纯外出务工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转变, 由服务城市发展向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取得的成效

3.1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宝鸡市阳光工程立足宝鸡, 面向全国, 围绕第二、第三产业急需人才大力开展转移技能培训, 使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告别土地走向城市。凤翔县城关镇大辛村9组某学员, 2006年参加宝鸡市凤翔好貌学校阳光工程服装加工专业培训, 结业安置到西安市第一针织服装厂工作, 2009年通过省外事部门考核作为服装加工研修生去约旦打工, 年收入达7万元人民币。

3.2 提升产品品牌化

宝鸡市阳光工程培训围绕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开展培训, 一些几近失传的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并形成产品, 走上市场;还有一些地方传统工艺产品在设计、制作、生产上添加了时代元素, 受到市场的青睐;更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被人们所认识。

千阳县农广校龙泉寺村农村手工艺人培训班某学员, 通过培训, 掌握了双头驴、绣花驴、二龙戏珠挂片、莲生子挂片、四神挂片、鱼耳枕、玉兔望月挂片、八卦五毒挂片、五毒马夹、猪童鞋、绣花裹肚、福禄寿喜、双鱼包太阳鸟壁挂、老虎枕、孔雀灯制作等技能, 全年共制作300件, 纯收入3 000多元。在其带领下, 全村有125名妇女开始制作工艺品, 年总收入37.5万元, 人均年收入2 000多元。与此同时, 还组建成立了天龙刺绣专业合作社, 吸收社员125人, 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布艺品进行了全新设计、创作和包装, 设计开发出布艺软雕、布艺刺绣、布贴画等新品90多种, 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设立营销点10个, 确定营销人员10多名, 该合作社制作的布艺品福禄寿喜、双鱼包入选全国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佳品, 布艺刺绣品五毒马夹、青蛙壁挂获全国优秀旅游纪念品一等奖和三等奖。

3.3 增加农民收入

麟游县常羊乡紫石崖村某村民, 通过培训, 养猪水平明显提高, 兴办了现代化养猪场, 养猪规模由培训前的60头扩大至200头, 实现纯收入20 520元。2009年全市共推广优质果蔬、畜禽饲养、民间工艺制作等技术50多项, 节本增效3 000多万元。据统计, 参加培训比没有培训的农民平均增收500元/户以上, 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提高。千阳县继红学校开办的段家湾村乡村旅游服务员培训班某学员, 在参加完培训后, 创办了农家乐, 月收入1.3万元, 年可创收15万元, 带动地方新开办农家乐4家, 年可收入70多万元, 带动就业人数30多人, 成为受训人员中的佼佼者。

3.4 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阳光工程培训, 学员的文化素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团结协作、关爱社会扶危济困、创新进取意识以及文明礼仪行为有了极大的提高与进步, 他们明礼崇信、遵纪守法、热爱生活, 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在成长, 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如千阳县寇家河乡坡头村某村民在北京做家政服务, 以西部农家女的勤劳、善良、聪慧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并被国务院授予“优秀农民工”称号。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较大, 掌握一定农业生产技能的人才稀缺, 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偏低和人力资源的贫乏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 解决这一庞大低层次文化群体的文化基础和职业技术技能问题是农民科学技术教育的热点和难点。

4.2 集中教育难度大

一是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 集中教育难度大;二是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 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 还要照顾老人小孩;三是由于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及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大部分农民有小富即安的心理, 接受教育处于被动状态, 教育难度较大。

4.3 农业职业成人学校办学条件差

大部分农业职业成人学校基础条件较差, 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农业职业成人学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的问题, 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 有些学校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缺乏必要的实验实习基地,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削弱了办学吸引力。

5 实施对策

5.1 加大政府的扶助和支持力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 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业才能有质的转变。阳光工程针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 建议各级地方政府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重要位置,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教育培训, 培养出更多的技术性人才[3]。

5.2 突出抓好重点人群的培养

阳光工程培训要根据农民的具体情况, 分类指导, 因材施教。一方面要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和农村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5支队伍:即培养一大批基层组织负责人, 带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繁荣农村经济;培养一大批农民技术员, 带头使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培养一大批种养能手, 率先发家致富, 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培养一大批经营能人, 兴办实体, 繁荣农村市场, 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

5.3 方便农民就近就地接受教育培训

阳光工程培训应采取课堂讲座和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注意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大力推进培训教师进村。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开展技术讲座和现场指导, 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推进媒体资源进村。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村大喇叭和农民科技书屋等载体, 将农民亟需的技术、信息及时送进农村;三是利用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培训阵地, 实现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使用, 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平台, 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5.4 培训形式要多样化

在培训形式上, 要采用农民培训学习式、教师拉动式、网络自助式、协会带动式、能人示范式等多种培训模式, 多层次、多项目地培训新型农民[4];要加强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并且结合产业、开发、订单农业、科技园示范、新技术推广等展开培训, 积极有序地引导农村新生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摘要:阐述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的重要意义及政策依据, 以宝鸡市为例论述了阳光工程培训所取得的成效, 分析了目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保证阳光工程培训质量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成效,问题,对策,陕西宝鸡

参考文献

[1]陈时生.论农机技术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0) :395-396.

[2]黄家念, 李朝昌.广西百色农业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4) :397-398.

[3]韩晓跃, 高卫志, 邓涛.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2) :99.

8.重心下沉 实施各项农民培训 篇八

基层农广校校长从小处着眼,注重工作实效,有利于巩固提高农广校的办学声誉。每项科技培训均按照农民需求设置培训班的专业和安排培训内容,基层校校长应注意选择和聘用教师,编制和购置教材,培训后及时对学员进行调研和跟踪服务。同时,根据培训内容和农民朋友提出的意愿,组织教师整理编写印制适宜当地生产实际的培训教材,为每一位参训学员免费发放本专业的资料和光盘,方便农民朋友的需要。

基层农广校校长注重整合优质资源,有利于保质保量完成培训工作。农民培训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应采取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方式。安排专人负总责 ,培训村以班为单位,每班设班主任和兼职教师各一名具体负责,集体授课和现场辅导由农广校统一调配安排,形成由农广校统领、乡镇村屯网络式格局。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以及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络课程等手段和媒体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利用农业局的网络视频系统让农民朋友不出田间地头就能及时获取农业技术、生产、市场和流通等信息。充分运用讲师团的优势,并给每位农民发放一个专家联系卡,在农业生产中遇到问题,随时向专家请教,专家及时给与解答。

黑龙江省虎林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9.实施工程师培训 篇九

中共荷叶乡委员会

关于印发《荷叶乡开展“三学三强”基层 党员教育培训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

各村(社区)党支部:

按照中、省、市关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新要求,在全县开展以“学党章党史,强党性;学政策理论,强素质;学实用技术,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程试点工作。现将我乡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试点工作。

2011年8月12日 荷叶乡开展“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 培训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组部和省委关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的新要求,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先期在全市开展以“学党章党史,强党性;学政策理论,强素质;学实用技术,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程试点工作。现结合我乡实际,就开展“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程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加快绿色发展、实现“五个战略新定位”和县委“三个加快”的工作目标,按照《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要求,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大规模组织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着力强化党性锤炼和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员示范行动,着力加强“三村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加快推进荷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程,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手机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发挥乡党校和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作用,推进党员教育培训“上手机、上电视、上互联网”,确保每一位基层党员都能接受一次以上的党性观念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并达到以下目标:

1.党员党性观念得到增强。通过党章、党史的学习,强化党性教育,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坚定,在思想、言论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

2.党员能力素质明显提高。基层党员自觉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坚持不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理论修养得到提高,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视野开阔、观念更新,学以致用,自主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

3.党员示范作用有效发挥。结合开展党员示范行动、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进一步调动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情,按照乡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真情示范、务实示范、自愿示范、带头示范,在经济社会建设 中发挥骨干作用。

4.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三学三强”活动与推进“三村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基层党组织按照“五好四强”的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

三、工作措施

要通过学党章党史,强党性,推动班子队伍带村;通过学政策理论,强素质,推动民主法治管村;通过学实用技术,强技能,推动人才科技兴村。重点以“五十百千万”活动为抓手,推动“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程试点工作的开展。

1.集中开展“五个一”教育培训活动。要围绕创先争优,集中开展“五个一”教育培训活动。一是开展书记集中讲一次党课活动。乡党书记要讲一次以上的党课;二是开展老党员集中讲一次传统活动。以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依托,结合红色影片展播、红色歌曲传唱等活动,邀请本乡具有代表性的老党员讲一次革命传统,宣传党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和丰功伟绩;三是开展先进典型集中介4 绍一次经验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全省“乡学文建明,村学王家元”活动工作部署,采取请先进典型讲课、送先进经验下乡、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等多种形式,力争每名基层党员都要观看、听取或阅读一个以上的先进典型经验,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开展专家学者集中传授一次实用技术活动。通过开设网上专家信箱、热线咨询电话、电视讲座、技术下乡等多种方式,组织专家集中传授基层急需的实用技能技术,确保每名党员听专家学者传授一次实用技能技术、接收一次以上的技术咨询或就业前培训;五是开展新党员集中培训活动。以乡或村为单位,集中对新党员进行一次教育培训。要确保“五个一”活动开展覆盖率达100%,全年党员参训面达90%以上,新党员参训率达100%。

2.实施党员教育“十项重点培训计划”。围绕“三学三强”总体要求,按照分级分类、全面推进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实施党员教育十项重点培训计划。一是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培养计划,主要举办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二是基层党员科学发展能力提升计划,主要举办基层干部科学发展能力主题培训班;三是社工人才社会管理能力提升计划,主要针对村(社 区)书记、主任,举行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业务培训班;四是新农村建设领军人才培训计划,围绕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和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试点,举办优秀农村建设人才培训班;五是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计划,结合开展“红心向党青春行”活动,举办优秀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六是村级党组织接班人培训计划,着眼于培养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村级组织接班人,举办村(社区)党员后备干部队伍培训班;七是基层优秀党员培训计划,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举办基层优秀共产党员示范培训班;八是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计划,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举办外出务工党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和党员致富能手培训班;九是党务工作者培训计划,主要针对组织员、基层党组织组织干事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举办党建工作业务知识培训班;十是精英人才入党培训计划,针对高知群体、农村致富带头人、企业优秀人才、外出务工能人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举办精英人才入党培训班。

3.深入开展“百名专家千村行”活动。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和全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具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为主体,6 结合远程教育辅导员队伍,组建“百名专家团”,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视频直播,开办专家讲坛,开通专家信箱,在线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互动教学;定期组织“百名专家团”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开展现场技术指导,面对面地为农村党员群众解疑释惑,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千点互联”活动。依托全乡7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实施党员教育培训“千点互联”计划。分别在“农村乡土人才超市”建立信息联络点,将党员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乡土人才与普通党员通过电脑网络联接起来,以“1+N”的方式结成网络对子,针对联系对象的具体需要,直接通过网络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科技知识和致富技术,有意识地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在全乡范围内重点培育1个以上的教学实践示范基地、10名以上的党员学用标兵,促进教学活动向现实成果转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5.广泛开展“万条短信传党情”活动。立足党员教育培训上手机,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开通“党建手机报”,以图文并茂的“短信党课”方式向基层党员传递党的声音、报道党建信息、宣传党的政策、讲颂党的传统、展示党员 风采。征集评选优秀“红色短信”,并通过全市“12371手机短信平台”向广大党员广泛传播。乡党委要综合利用移动飞信平台,分区域、分类别建立移动飞信群,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广泛传播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红色短信”,各村(社区)可以结合党员中心户、党员示范户,指定部分有手机的党员把“党建手机报”和“红色短信”内容向没有手机的党员宣传,使广大农村党员普遍接受党性教育。

四、工作步骤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我乡“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程试点工作从今年7月初开始,至10月底基本结束。具体分为调研准备、组织实施、总结提高三个阶段。

1.调研准备阶段(7月中旬至7月下旬)。重点组织开展基层党员培训需求调查分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设备排查检修和教育教学课件资源选择整理。乡党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党员培训计划,指导村(社区)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台账,确保远程教育网络畅通,站点覆盖达标,服务体系完善。

2.组织实施阶段(7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活动氛围。围绕“三学三强”8 主题和“五十百千万”等各项重点工作,结合本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综合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利用电视、互联网、手机信息平台等传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做到活动开展有记录,软件资料完整规范。

3.总结提高阶段(10月中旬至10月底)。通过查看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结合日常考核情况,对全乡各村“三学三强”试点工作进行验收考评。召开“三学三强”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会,对全乡“三学三强”试点工作进行总结表彰,认真总结推广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分析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进一步巩固“三学三强”试点工作成果,将试点工作中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用文件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主题词:印发 实施方案 通知 抄送:县委组织部;存档。

荷叶乡党政办公室 2011年8月12日 印

10.培训实施方案 篇十

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为满足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推动重大农牧业工程项目建设和农牧业技术推广,加大一产劳动力培训组织实施力度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政府补贴资金使用效益和提高培训质量,根据省农牧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报送2012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青人社厅函[2011]49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12年农牧业中心工作,以全县重大农牧业工程项目建设和农牧业技术推广为重点,以先进农牧业技术普及应用和农牧民增收为目标,破解“农牧业生产需要和农牧民需求与培训内容相脱节”这一难题,重点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不同阶段生产实际从业人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训原则

(一)坚持与农牧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农村劳动力培训要贴近农牧民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实际,培训工作必须紧扣农牧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和各个生产环节,保证每个生产环节开展一次现场培训。

(二)坚持依托培训基地开展培训的原则。根据省上的 1 《方案》要求,县农牧局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公开认定一批培训基地,紧紧依托认定的培训基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与各培训基地签订培训协议,明确目标责任。

(三)坚持与农牧业建设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各培训基地在选择受训人员时,要把生态畜牧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等需要国家支持的建设项目的农民技术骨干全部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范围,必须进行强制性资格培训,凡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不得申请国家项目。

(四)坚持与农牧业技术推广相结合的原则。围绕我县实施和推广的生态畜牧业、设施农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和主要工作的技术需求,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打造品牌为目标,按照不同要求分层次开展关键技术培训,推广什么培训什么,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培训什么,以培训促进农技推广工作,以农技推广带动农村劳动力培训。

三、培训机构与认定

我县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由具备教学条件、实训基地、专业师资和符合条件的相关农牧行业培训机构承担。绿色证书培训基地由县农牧局推荐,经省级主管部门组织统一认定县农广校承担;其它项目内容的培训基地由县农广校、农技推广中心、蔬菜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兽医站、养殖业服务中心、草原站、农机站、种子站、能源站和农经站等10家农技推 2 广单位根据各自重大项目实施和主推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的服务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由县农牧局组织评审认定为我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经公示后报省主管部门批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备案。

四、培训对象、专业分类与培训内容(一)培训对象。

1、农牧民绿色证书培训对象主要是年龄在16-50周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技术性较强岗位的职业农牧民。

2、进村入户实用技术培训对象为年龄在16—55周岁,身体健康,遵纪守法,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主动要求参加生产技能培训、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牧民。

3、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象应选择年龄在16—50周岁,参训积极性高、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能长期从事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具有不同层次农牧业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的农户。

4、农民创业培训对象主要是在农牧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创办企业或组织的农民。

(二)专业分类。2012年全县一产农村劳动力培训专业涉及六个方面:

1、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培训包括粮油作物、蔬菜园艺作物栽培、制种、检测、病虫害防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

2、畜牧业生产服务人员培训包括动物养殖、草原保护、3 生态畜牧业、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技术;

3、兽医服务人员培训包括村级防疫员、疫病防治、兽药经销员等;

4、农机服务人员培训包括农机操作、维修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培训;

5、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培训包括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员、农区财会人员、农民经纪人、沼气工和节能炕连灶建筑工等培训;

6、涉农企业及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包括种子公司、农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企业、大型畜禽养殖场、农产品储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休闲农业服务和管理人员、乡村旅游服务员等。

(三)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全县生态畜牧业、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设施温棚种植、养殖小区发展、农畜产品安全、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休闲农业、村级财务管理和生态节能沼气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展技能培训,辅助开展以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科学常识、农业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营管理常识、道德素质、农村消防安全、农村青年和妇女发展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培训方式与计划安排

1、农牧民绿色证书培训。以乡镇村为单位建立教学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习、完成作 4 业、参观考察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培训为主,“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培训。培训时间根据主导产业生产规律具体确定,集中学习和实践操作每月不少于2次,一年不少于24次,一年达到300学时,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的学时比例为3:7。全县计划共完成培训1100人,由省上统一认定的县农广校承担。培训期为一年。

2、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采取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的方式按照农业生产周期、结合生产季节开展培训。每所学校全年开展培训活动日不少于12次60个学时。计划共开展农民田间学校5所,分别由认定的县农技推广中心、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等培训基地承担培训。培训期为一年。

3、进村入户培训。采取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现场培训的非集中方式开展培训。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和规模养殖村(养殖小区),由培训机构安排农技人员,采取包村联户的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服务工作。主要根据农业农村不同生产、服务、管理环节,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开展培训,对农民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和指导。每年培训和现场服务时间不少于15次45学时。计划培训4100人,分别由认定的农机站、农经站、畜牧兽医站、能源站、养殖业服务中心、草原站等培训基地承担。培训期一年。

4、农民创业培训。开展试点培训,通过培训和政策扶持,使学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5 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学员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计划开展创业试点培训100人,由申报经认定的培训基地承担,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

5、下派农民技术员。计划下派农民技术员10人。由县蔬菜站等单位择优选拔10名农民技术员,主要安排到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农牧业生产基地等开展为期6个月的技术指导,使所指导的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等关键技术。

总计划培训5310人,具体培训专业及人数见附表。

六、培训补助标准与资金来源

(一)绿色证书培训。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100人,人均补助1000元,计110万元。

(二)农民田间学校。开办农民田间学校5所,每所学校补助3万元,计15万元。

(三)进村入户培训。培训农牧民4100万人,人均补助300元,计123万元。

(四)农民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培训100人,人均补助2500元,计25万元。

(五)下派农民技术员。下派农民技术员10人,人均补助1.5万元,计15万元。

培训补助资金合计288万元,全部由省财政部门统一下拨。

七、资金使用管理

(一)资金使用。培训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绿色证 6 书培训补助资金实行培训券制度。培训券实行实名制。培训经费主要用于培训机构的授课费、教学耗材、教材、证书、住宿费、交通费、技能鉴定费和开展检查、评估、考核等工作的开支,不得用于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省上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经费和购买教具及教学耗材、辅导员及专家讲课费及误餐补助、住宿费、交通费、购买和编印培训资料、试验场地租用、制作标牌和信息栏、购买培训证书,网络运行及维护,召开观摩交流及总结会等,不得用于培训单位的基本建设等开支。进村入户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授课费、交通费、食宿费、教材费以及培训单位用于与培训直接相关的教学耗材、培训资料等方面的支出。

(二)资金拨付。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培训经费拨付到省农牧厅,由县农牧局统一预借当年培训总人数培训经费总额的80%,培训结束时农牧局持花名册和培训券到省农牧厅拨付剩余经费。农民田间学校和进村入户培训资金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由县农牧局在培训开始时预借培训总人数培训费总额的70%,培训结束后持学员花名册到县财政部门报账,参加集中统一培训的农牧民学员返程车费,在培训班结束前,由培训单位以学员单次车票费为标准,将参训农牧民登记造册并由农牧民本人签名后支付现金。

(三)资金检查。县农牧局财务科会同财政部门随时抽查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年底对培训补助资金实行审 7 计,审计合格者才能向上一级提交申请验收报告。

八、组织管理

(一)加强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度。县农牧局成立阳光工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农牧局局长为第一责任人,确定主管领导,依托阳光工程办公室,全面负责本县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加强对农民培训的督导与检查。各培训基地也要建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人,抽调专兼职工作人员组建培训工作组,明确分工,逐级落实责任。

(二)落实工作环节,规范实施培训。根据下达的培训任务,各机构要按照农业部2009年、2010年发布的培训规范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参照农业部的规范制定其他专业的培训规范。统一订购或编写内容系统、表述通俗、适宜农民的培训教材,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加强教学管理,要严格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学时数、教学内容、培训效果落到实处。

(三)落实培训管理办法,强化培训监管工作。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严格执行《青海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等四个管理办法和公示制度、台账登记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加强培训监管与考核工作。期间依据《青海省农村劳动力培训督察办法(试行)》开展监督检查,组织人员在培训班开班时到培训现场核查学员身份,随时抽查培训工作,抽查记录将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

1、公示制度。在“大通农村信息网”上公布阳光工程 8 培训机构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和培训时间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2、台账登记制度。各培训机构要依照阳光工程管理程序,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大通县2011年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台账》。在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学员和班主任教师分别签名,报阳光办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的培训台账由培训机构保存备查;为了规范学员的实践活动,请如实登记实践记录,并保存在培训机构档案中。

3、信息报送制度。各培训机构要指定专人及时报送各类信息。各培训机构要在每个培训班结束后10天内将该班培训学员相关信息录入到农业部制作的阳光工程项目监管系统,并报县阳光办。信息报送实行月报制,各培训机构于每月25日前将农村劳动力培训完成进展情况和月报表报县阳光办,阳光办汇总后于每月30日前报市农牧局科技处。培训工作简报每月不少于2期。各类信息上报统计结果作为培训基地考核验收的一项指标。

4、检查验收制度。各培训机构在培训结束后,向阳光办提出验收申请。农牧局、阳光办和县财政局组成检查验收组,对各培训专业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主要通过检查培训档案、核实培训台帐、走访或电话抽查培训学员等方式进行,其中走访或电话抽查的人数比例原则上要不低于每期培训学员总数的10%,学员满意度应达到70%以上。对检查验收合格单位出具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对验收不合格的,责令其按培训协议进行整改,在整改 9 完成后方可重新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合格报县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申请拨付培训经费。

5、审计报告制度。各培训机构在培训结束后,做好资金和培训台帐,由农牧局财务科牵头申请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原件1份。预期不将帐目做好的,年底不拨付培训资金,明年将不予安排农业教育培训项目。

(四)规范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档案是阳光工程检查验收的重要依据,是阳光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各培训机构要高度重视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做到阳光工程培训各个环节的资料完整齐全,各任课教师要有教学日志,每个教学班的班长要负责写班志,并将这两份材料放入档案中。

(五)证书发放。农牧民培训在每期培训班结束时由培训单位根据考核情况,给参训合格学员颁发加盖市农牧局公章的培训合格证书。农民田间学校和绿色证书学员达到从业岗位规范要求的由培训单位颁发加盖省农牧厅公章的绿色证书。

九、有关要求

(一)创新培训形式。各培训机构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落到实处,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二)实行动态管理。我县将依据培训工作进展,对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对培训进展慢、培训质量不高、项目管理混乱的培训机构,及时调整其培训任务,确保培训 10 任务和资金向积极性高、培训质量好的培训机构集中。

(三)重视师资培训。阳光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各培训机构要高度重视,选聘专业水平高、熟悉农民需求、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到教学培训一线,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开展师资培训。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培训基地要加大培训工作宣传力度,挖掘当地培训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培训基地和农民个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上一篇:尝试“体验式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下一篇:伪装下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