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语段写作

2024-09-20

议论文语段写作(精选2篇)

1.议论文语段写作 篇一

20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最全技巧

▲看看下列两个语段,看看它们在证明语段论点时用例有何不同。

【例1】在曲径中转身,也许能创造奇迹。//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转身,即可东山再起。//拿破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尽管滑铁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转身,相信前面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转身”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例2】自卑像根受潮的火柴,难以将希望之火点燃;自负像个可怕的陷阱,一旦身陷其中即难以自拔;唯有自信自强,才能扬起生活的风帆。//我国宋朝的文豪苏洵,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因散文有极高的造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30岁就耳聋,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镭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耀眼荣誉没有使她陶醉,他仍如从前一样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它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挫折面前毫不自卑,在成就面前毫不自负,始终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考场优秀作文《自卑?自负?自强》)

【分析】证明语段论点时,例1在举例论证时仅用了一个事例,而且较详细,我们称之为“详例”;例2在举例论证时则用了三个事例,叙述简约,而且句式上排比,我们称之为“概例”。

▲▲1以详例证明观点

所谓详例,即用典型的具体的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语段论点,叙例文字较多,即通常所说的“摆事实”“例证法”。由于这种方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观点的,因此,选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事实必须注意应该真实、典型。详例看似简单,但最易出问题,我们看以下病例:

【例3】欧洲有位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一种新物质,可是他没有把这种新物质提炼出来,就放弃了这个实验。后来另一位化学家也做了这样的实验,由于他坚持不懈,另一种新元素终于被他发现了。

【分析】事例语焉不详,甚至虚假。提到的两位化学家,没有写出他们的姓名,做什么实验,发现一种什么新物质,模糊不清,因此降低了论据的说服力。

【例4】法国的托尔斯泰为写《战争与和平》深入采访,光笔记就写了40万字,最后终于用6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分析】事例不准确,出现硬伤。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哪个不知道?“用了60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与事实不符。事实上,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一共用了7年时间。论据不真实,失去可信度,同样就没有说服力了。

【例5】做事必须要有恒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坛上颇负盛名,但他从不满足,从不松懈,经常深入民间把自己的新诗念给村妇老农们听,问他们听懂听不懂,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加以修改。所以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分析】事例与观点若即若离,打擦边球。用这个事例论证“做事要有恒心”显然是不妥的,虽然其中也有“不松懈”、“经常”等字样,却不能用来论证“有恒”。如果用它来论证“作家应该有严谨的创作态度”则是很切题的。

【例6】“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遵父命写史书,遍访天下古迹,花费二十年进行资料搜寻蓄备。正当他潜心著书时,一场灾难降临了他的头上。因为他为李陵辩护而惹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遭受宫刑。这一打击使他痛不欲生,几欲绝命于世。正是著写史书的大志支撑着他,使他忍辱苟活,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用例冗长,以叙代议。这是初学议论文的同学最易犯的毛病。司马迁的事迹众所周知,无须详细介绍。这样不仅拉长篇幅,成为赘语,而且冲淡了论点。)

2.议论文语段写作 篇二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育理念不断发生变化。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以应用为目的, 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无法即时反应;

2、语法知识的缺乏。

3、词汇使用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把中文语句生搬硬套成英语。

对于有以上问题的学生, 语块的有效利用, 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一、语块的概念

语块就是连续或不连续的, 预制好的一串词或意义单位, 它储存在记忆里, 使用时直接提取, 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语块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 有较固定的语法结构限制、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 它就如同语言的半成品, 可以作为储存和输出的理想单位, 有利于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准确性。据研究发现, 英语自然话语中有80%由板块结构构成, 也就是说大部分话语是通过语块来实现的, 语块是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

著名学者Michael Lewis对语块作了以下四种归类:

1、聚合词语 (polywords) , 指具有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 如in a word, for example等。这类词块不具有可分析性。

2、高频搭配组合 (high frequency collocation) , 如动词+名词, 形容词+名词搭配。

3、习惯用语, 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 如nice meeting you, as requested;

4、句子框架 (institutionalizedexpressions) ,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句型, 如:Do not wait until tomorrow to recover.此类语块所提供的框架能帮助我们更加顺畅的表达。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应用

口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是口语课的诉求。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常有学生面临想要说英语却找不到词或者只有词汇却无法连词成句的尴尬。而语块模糊了词汇与语法之间的界限, 它不仅包括多词的搭配、句子框架, 还可以扩大句子甚至语篇。学生在学习语块时并不需要语法分析, 甚至不必记住单个的词汇, 只需要将重点放在语块所使用的语境上, 对语块进行整体的利用。这就大大缓解了大脑记忆的压力, 甚至缩短了思考的时间。在具体操作中, 采用背诵输入与实景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1、背诵输入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1982年提出了以输入假设为核心的第二语言习得五个假设理论。他提出人们通过理解稍难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 (即I+i) , 按自然顺序习得语言。由此在背诵输入过程中, 将口语中常用的语块进行归纳总结, 采用先听后说的顺序, 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口语优劣的实际衡量标准不仅指传递信息的准备, 还包括有语音语调的准确, 用词的地道。语块的使用使得用词地道的问题迎刃而解, 而语音语调的地道, 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利用多媒体平台, 将对话情景直观的体现出来, 语块将以语音或是情景模式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学生将“成块学习, 成块记忆”然后再逐步针对某一特定语境, 将所需语块反复读, 反复模仿, 反复背诵, 使其能达到滚瓜烂熟乃至脱口而出的效果。

2、实景演练

口语交流毕竟不是单纯的背诵, 自然的交流才是日常口语。因此, 实景演练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景演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即时对话。即针对某一特定语境, 要求学生现场进行相关对话。另一种是编排表演。设定统一的主题, 由学生自由组合, 自编对话脚本, 自行排练, 于集中的时间进行“公演”。实景演练可以当成是趣味课堂, 也可以将其视为背诵输入的检查环节。最终目的, 都是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所学语块, 并将其灵活运用。

结语

语块是英语教学和使用的理想单位。语块的利用, 不仅节省了学生记忆的时间, 缓解了大量单词记忆的压力, 同时也使得语言表达更地道、准确、流畅。重视语块的作用, 将其运用到英语口语乃至更广泛的英语教学中来, 将会为教学带来新的局面。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 尤其是口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本文探索了将语块概念引入口语教学的思路。通过对语块的归纳总结, 将语块作为记忆的基本单位, 针对日常情境进行背诵演练, 从而达到流畅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语块,背诵输入,口语教学

参考文献

[1]Wray 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J]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严维华:《语块对基本词汇习得的作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6.58-62。

[3]Krashen S.D.&Scarcella R.On Routines and Patter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J]Language Learning, 1978.

上一篇:窦桂梅老师教学观摩 学习心得下一篇:难忘的小学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