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资源课程教案

2024-09-23

家长资源课程教案(精选8篇)

1.家长资源课程教案 篇一

《大千世界人不同,悦纳自我写人生》教案

教学目的:让家长了解自我接纳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导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心灵剧场:小脚丫的烦心事;小脚丫的A B剧。剧中人的心灵独白。

二、新授:

(一)、提出问题,家长交流。

你觉得B剧中的妈妈的想法与A剧中妈妈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总结分析

当一个人经常这样想“我为什么总是做不到呢?”“怎样才能让老师喜欢我呢 ?”“我为什么是这样呢?”出现这样的想法,就是不能接纳自我的表现。

有心理专家指出,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孩子往往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他们能够自我接受、自我赞许、肯定自己的尊严,对自己的人生充满自信。自我接纳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1.自我接纳有助于孩子形成一种成功者的心态。自我接纳度高的孩子从不轻易否定自己。一方面,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优势来肯定自己,并积极的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会红一个理想中的形象替代那个令人沮丧的自我,在自我建塑中去接纳自己。

2.自我阶段有助于孩子抓住生活中的机遇。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人的成功又三个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机遇。自我接纳是一种非智力因素,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孩子往往相信自己的心智能力,他们很少否定自己,总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很重要,因此,在各种活动中总是跃跃欲试,想去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

3.自我接纳有助于孩子迎接生活的挑战。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以一个优胜者的自居,而且力图向别人展示这一点。因此,他们敢于不懈努力,在挑战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4.自我接纳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你不尊重自己,就没有人会尊重你。同样的道理,只有善于自我接纳,喜欢自己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接纳,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专家指引,究其原因 影响儿童自我接纳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1:父母是否接纳自我。如果父母是自我接纳程度较高的人,那么孩子也倾向于有较强的自我接纳度。如果父母的自我接纳程度不高,经常自我否定,这些错误的观念、看法和价值观会透过父母的态度、行为和举止传染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无力应对学校那些最简单的问题。因素2:父母是否接纳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接纳。如果父母总是觉得孩子有问题,不能接受孩子的某些表现,不断的提醒,不断地要求孩子改变自己的行文??父母的好心提醒如果不能被孩子正确的理解,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怎么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导致其自我否定。

因素3:家人之间是否互相接纳。若父母之间或者父母与其他家人之间不能相互接纳,也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接纳。当父母或者家人之间不能和谐相处,遇到问题相互推诿、指责时,孩子会充满恐惧感,害怕这种不鞥接纳转移到自己身上,特别希望自己强大、有力量、是完美的,不能有任何缺陷,即不能接纳自己。

因素4:教养风格的影响。过度的保护和溺爱,会让孩子丢失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独立与思考,家长过度强势,过于宽容都容易让儿童成长为“温顺的绵羊”或者“温室的花朵”从而丧失“风雨一肩挑”的勇气与担当。丧失接受考验和失败的能力,丧失容纳失望的胸怀,等等。这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颗软弱的哭泣的心灵,他们因为无力和无能而鄙视自己,自我否定。

(四)找对策 【孩子应对之策】

1.认识独特的自我 站在可以看到全身的大镜子之前,对着自己看5分钟,同时在心里说“这是我吗?是我吗?是的,是我,这真的是我。不管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的生命的独特性”

2.从错误中学习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是可以别原谅的。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尝试—犯错—改正—成长”的过程,犯错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犯错也是学习的机会。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错误中学习。知道自己犯了错时,要对自己说:“不论做错了什么,我都将吸取教训,不凡同样的过错。把错误当成自己的老师,从改正错中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一边少走弯路。

3.接纳他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不仅要能够接纳自我,还要善于了解别人,能够接纳他人的短处,就像接纳自己那样去接纳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价值。

【家长应对之策】

1.了解孩子,树立切合实际的成长目标。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同样,孩子的发张速度与发展水平、发展方向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年龄越小,个体差异越大,孩子在发展上必然各有所长。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的现状,盲目提出较高的期望与要求,或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拿其他孩子的优势与自己孩子的不足相比较,势必会让孩子产生持续的挫败感,从而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认知。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孩子身心的一般发展规律及孩子自身所具有的气质、性格、优势、短处,找到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与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树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如果发现要求不合适就应意识调整,以免孩子压力过大而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2.创建温暖支持、相互接纳的家庭关系。在家庭当中,不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应努力做到给对方以支持与接纳,而不是评判与职责。及时分享新的讯息,耐心倾听对方的感受,疲惫时,给予积极的接纳和鼓励。出现问题时,采用信任与尊重的态度,敞开心扉,积极沟通,勇敢面对。出现意见分歧时,可以说:“虽然我不能认同你的想法,但我尊重你的选择。”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可以有意见、有分歧,但不同的想法和选择都是可以被接纳的。这是孩子自我接纳以及接纳他人的基石。

3.帮助孩子学会独立。

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将永远是个奴隶”

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前提。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不要着急否定,而是要给孩子表达见解的机会。并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直接替孩子去解决,而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间接地交给孩子正确的做法,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解决。父母还应该陪伴孩子一起做事,培养其独立生活的本领,增强孩子独立做事的兴趣。孩子只有在独立做事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对自我的悦纳程度。

4.保持畅通的家校沟通。

小学生非常看重老师给予的评价,孩子在学校能经常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赏,对孩子的自我接纳很有帮助。所以,家长要和老师经常沟通,相互配合,给孩子一致的教育和评价,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四、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去影响孩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仅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这里请千万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幼儿的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尽情表现自己。总之,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家长、老师和社会都有责任。一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请还给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自由地成长更顺其天性,更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更好地理解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社会、国家的人才。

2.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 篇二

2013-11-1

4教学目标:

1、让家长了解学生磨蹭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办法。

2、教学重点:让家长了解孩子磨蹭习惯形成的原因。

3、教学难点:如何针对孩子磨蹭形成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4、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谈话法、情景演义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家长兴趣

1、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智力最好的,而是习惯最好的”。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一生会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今天和家长就学生做事磨蹭方面的习惯进行交流探讨,希望能给家长一些帮助,也希望家长朋友积极参与,将自己成功的做法说出来和我们一起共享。

二、新授

(一)、提出问题,家长互动交流

1、您的孩子有没有做事磨蹭的习惯?您是怎么做的?

2、指几名家长就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师小结:的确,有不少家长为孩子的磨蹭问题犯头疼,由于孩子起床磨蹭、吃饭磨蹭、走路磨蹭、写作业也磨蹭,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很紧张。

(二)、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师:那么,孩子为什么磨蹭?该如何改正孩子磨蹭的不良行为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做任何事都磨蹭还是做某些事磨蹭?如果是前者,可能是孩子天性如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子。作为家长,我们就要接受这样的孩子,因为孩子是自己生的。但如果是后者,那就应该仔细分析,另当别论了。师:哪位家长愿意说一说您的孩子干什么事磨蹭,您认为孩子磨蹭的原因是哪些?

找几位孩子磨蹭的家长说一说。

师小结:刚才几位家长谈得很好。学生做事磨蹭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一)、缺乏时间观念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小学儿童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他并不能理解1小时到底是多长时间,自己在1小时内到底能做多少事,结果因为贪玩,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虽然家长一再强调要抓紧时间,但是孩子根本不理解如何做才叫抓紧时间。

1、如何使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呢?课本中的教育故事中,妈妈在教育专家的建议下已经探索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借鉴。

3、请家长看教育故事。

4、师小结:要想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改掉做事磨蹭的不良习惯,一方面可以通过自然教育法(板书),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后果。比如,早上上学,家长不要去催孩子,由着孩子慢吞吞的穿衣服、整书包、看课外书„„结果当然是迟到挨批评,回家后他很难过,这时候家长再告诉他,做事要加快速度,安排好时间,如果磨蹭习惯不改的话,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就这样,任由后果教育孩子,孩子吃苦头的同时,会尝到抓紧时间的甜头,做事自然就加快速度了。关于这一点,家长在操作的时候特别不放心,就害怕孩子承担磨蹭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是,如果家长不下狠心,一旦恶性循环,必然的结果是家长累、孩子烦。教育故事中的第一个案例,就是创造性地利用了自然惩罚法,使孩子自觉自愿的改变了自己磨蹭的不良行为。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时间训练的方式,让孩子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板书:时间训练)。具体做法就是每次做作业的时候,您给孩子记录下开始时间,等孩子做完后再记录下结束时间,然后和孩子一起计算一下,做作业总共花费了多少时间,正确率是多少。等下一次做作业之前,您就把上一次做作业的情况给孩子强调一下,然后,你让孩子努力试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超过昨天,就这样训练下去,一直到孩子的时间观念建立起来为止。教育故事中的第二个案例就是利用了时间训练的方式,让孩子成为掌握时间的小主人。

还有别的原因造成孩子做事磨蹭吗?

(二)抵抗心理

师:那些只在做作业磨蹭的孩子,可能是孩子产生了抵抗心理。因为如果他们早早地完成了作业,家长就会让他做这做那,尤其是让他多做些练习题,可是他是不愿意做的,家长逼迫的结果就使孩子学

会了磨蹭,通过做作业磨蹭来逃避不愿意承担的任务,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称之为抵抗。现在我们很多家长走入了一个教育误区,过早地给孩子压上了学习的重担,结果早早地把孩子给压趴下了,渐渐地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最后发展到不愿意上学。

针对因抵抗而磨蹭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呢?那就是需要家长放弃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板书)。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复习和预习完课文就可以了,家长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游戏活动。孩子只要玩够了,他做起事来就会积极得多,认真得多。

(三)竞争意识不足

有些孩子由于个性的原因,竞争意识不足,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的。对于这样的小学儿童,家长要有意识的启发和诱导孩子的竞争心理,让孩子经常和小伙伴开展竞赛(板书):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以提高孩子敏锐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尤其是在家里,一家三口可以随时开展有益的亲子竞赛(板书),通过胜负交替,锻炼孩子的心智,增强孩子的竟争意识。

(四)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孩子,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总是硬着头皮应付,在学校里也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学习兴趣很低,对老师留的作业能拖就拖。作为家长要积极与老师联系,争取在学校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板书:创造成功机会,获得成功体验。)当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时,老师和家长可以

通过沟通,双管齐下,同时提出表扬和鼓励,使孩子增强自信心。

(五)家长要求过严或包办过多。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几乎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时间,所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边写边玩,能凑合就凑合,能磨就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玩耍的机会。

有的家长包办过多,明明看到孩子磨蹭,还不断地迁就孩子,总认为孩子太小,结果,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认为什么事情都有父母顶着,因此才不急不慌。

由以上情况造成孩子磨蹭的家长,应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游戏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文中的两点小建议很有采用价值—给孩子一方自我的空间,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地点动力定型;给孩子玩的时间,使孩子在适当的限制和适当的放松中改掉做事磨蹭的坏习惯。

三、以互动的亲子活动,促使学生最终改变。

师:教材中的教育活动从家长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如能积极采用,肯定能很快促进学生不良习惯的改变。

师:任何一个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最少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后,方才能变成自动化行为。这需要家长能天天坚持。

四、家长转换角色,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师:家长手中的这套教材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平和心态,事情的成功率就大;家长焦急暴躁,事情的成功率就低.家长要多做自我批评,少批评孩子。

家长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透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观察了解孩子,在解决孩子磨蹭的过程中寻求最佳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您如果能这样做,肯定能教子成功。

刚才我和大家一起分析了孩子做事磨蹭习惯的养成原因,那么在座的各位家长,您存在磨蹭吗?如您也有,就请先不要批评孩子,先从改变自身开始。因为孩子的磨蹭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越是着急的家长越有个磨蹭的孩子。

后续作业:

(一)为每位家长布置作业,下发作业题:

1、听了今天我们一起交流的内容,您有什么收获?

2、您对今天交流的内容还有哪些困惑?

3、您孩子身上还有哪些问题,您感到苦无对策?

4、针对今天交流的内容,您看过或实践过的成功的经验,请写下来,我们将搜集起来装订成册,使更多的家长受益。

(二)请家长一周内将作业交给孩子带来,您按时上交作业,将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会使孩子受益匪浅。

3.《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 篇三

第五讲 让孩子自主发展

一、导入

给家长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内某高校的一位的大学生,是家中的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父母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考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一想到要独自一人出国留学,无人照顾,不知道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至于过于焦虑而失常。后来,这个大学生的父母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一心一意地爱他,凡事为他着想,谁知却害苦了他。”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那位大学生的父母爱孩子没有丝毫的错。错的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过于盲目和无理性,只是一心一意地去爱,却忽略了孩子未来发展与独立生活,没有为孩子提供自主发展地空间,从而使孩子在习惯了消极的以来之后,一旦要独自面临新的挑战时,便无所适从。

为什么让孩子自主发展 第一节 妈妈,我想出去玩

二、情景案例

1、和家长一起看教材87、88页情景案例,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的。

2、教师和家长交流:我想问一下家长,您的孩子参加了哪些课外辅导班?孩子是自己愿意去的,还是家长强制参加的?你的孩子对自己参加的辅导班持什么态度?作为家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家长讨论交流,谈自己的想法。

三、家长自学教材中教育故事部分,体会文中李老师的教导。

四、专家讲堂:

1、教师讲解教材中95-97页的内容。使家长明确剥夺孩子玩的权利,扼杀孩子玩的天性有很大弊端,主要表现在:(幻灯)

A、高分低能。B、交往障碍。C、人格障碍。D、亲子关系紧张。

2、请家长发言:你觉得您的哪些行为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现在是怎样想的?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所处地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生产过程越来越趋向自动化,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摆在我们和孩子们面前的将是激烈的竞争。可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能在这些竞争中获胜吗?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与玩伴发生纠纷;担心孩子玩花了心,不少孩子成为一家两代甚至三代得重点保护对象,上学放学大人接送,日常家务不让孩子动手,还为孩子划出了许多“禁区”,这个不许,那个不许,比如刚才家长们提到的地上有一滩水、一堆沙,小孩全身心投入,可大人却大声训斥,脏水打湿了裤子怎么办?儿童不是小大人,不应该把孩子当作成人对待,我们来想,这样的孩子能够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吗?能够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吗?我们做家长的,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习教材中专家的建议(教材97页教育活动),从小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当然家长也可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二节 妈妈,陪我做作业

一、情景故事:

1、请家长配合老师一起演绎。

2、谈话:您陪过孩子写作业吗?陪过的请举手。您是偶尔还是经常陪孩子写作业?您遇到过文中这种情况吗?您当时怎么做的?

3、家长谈论交流这样做是利是弊。

二、教育故事:

家长自学教材99至101页内容,看文中的那位妈妈是怎么做的呢?相信那位母亲的做法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启发。

三、专家讲堂:

1、教师讲解教材101-103页的内容,使家长了解依赖型人格的特点,明确,孩子让家长陪着写作业,一方面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心理,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养成不负责任的坏毛病。而这种依赖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一手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即童年期。所以,童年期,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长大的机会和空间。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也不应包办孩子应当自己做的事情,而应该让孩子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独立生活的习惯,建立起“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维模式。

2、家长自学“不当孩子学习的拐杖”一文,谈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和今后在指导孩子作业时应持有的原则。

教师强调:,每一位家长在为孩子创造“幸福童年”时,一定要注意充分认识并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孩子的成长谁也代替不了,将来的风风雨雨必须要亲身经历,未来的路也必须是靠自己走出来。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创造锻炼的机会,而不是凡事包办代替、做孩子的“代言人”,这需要父母理智的爱。在教材的105、106页上,专家给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幻灯)

1、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比如学习是他自己要做的事。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独立写作业,检查作业,按时起床等。有一位成功的家长的经验是:孩子问我一个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他也不再来问我,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3、指导孩子自己检查作业。

4、收起一点爱。

5、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让孩子独立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6、有意识地为儿童提供创造地机会,让孩子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师总结结束: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教育和抚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为了孩子今后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着想,所以,每一位家长在爱孩子时,既要立足于未来,对孩子因材施教、适宜的教育,又要留给孩子一块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孩子逐步具有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和未来生活的能力。只有适宜的教育与孩子充分的主体性相结合,儿童才会获得最大限度的健康发展。

作业:

1、您觉得您的哪些行为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应该怎样做?

2、在学习上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第六讲 帮孩子认识自我

【教学目的】

让家长了解六七岁孩子的心理与知识特点,使家长认识到尽早地帮孩子认识自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必要地一课。同时探索出帮孩子认识自我地具体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

情景演义法、讨论式谈话法、系统讲授法。【切入点】

从亲子矛盾的真实案例入手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为什么我一定要听话

一、情景案例:

1、教师请一位家长和孩子一起演绎教材108、109页的情景故事。

2、家长讨论,你的孩子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吗?将孩子类似的表现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

二、教育故事:

1、一起学习教育故事《乖乖妈妈的烦心事》,让家长明确认识:顶嘴与争辩是六七岁孩子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再乖的孩子也会向父母发出“我为什么要听话”的质问,并在行动上对父母的要求予以抵制。

2.讨论故事中乖乖妈妈的做法与自己平日的行为有哪些不同?说说乖乖父母的做法有哪些可取之处?(不再强制而是只做简单的提醒、跟孩子约法三章让孩子试着管理自己等)

三、专家讲堂:

1、家长自学教材112-115页的内容。

2、孩子进入6、7岁时自主意识增强,开始不听大人的话,出现了逆反心理,请家长谈谈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幻灯)

A、孩子自主意识增强,这是成长的规律。

B、上学后,因社会阅历及知识增长,环境变化,孩子对权威的崇拜由家长转向老师。孩子入学后,外部信息扩大,这一时期的孩子信奉老师的话,老师的话就是圣旨,甚至经常用老师的话来搪塞父母。由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大大增强了,家长会感到孩子的理由多,还经常强词夺理,实际这是自主意识的体现。

C、父母习惯了自己说了算,缺乏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命令式教育,不给孩子留生活空间,引起孩子反感。

D、家长的行为举止,不让孩子佩服。家长应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充实提高自己,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E、对孩子过度娇惯,使其养成“我说了算”的“小皇帝”或“小公主。”

3、教师总结:专家告诉我们,敢于和父母顶嘴,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儿童,在生活中会比较自信,工作中会更富有创造力。面对孩子的“挑战”,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争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正确对待孩子的争辩,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灵活应对,主动给孩子创设自由、宽松、平等的争辩环境。

4、家长讨论总结当孩子顶嘴、争辩时应采取的策略:(幻灯)A、换个角度想孩子出现的问题。

B、冷处理,巧限制。如强制休息片刻、转移注意力、给孩子一个轻柔的暗示等。

C、多沟通,拉近距离。

多沟通,拉近距离这一条可以请家长在学习教育活动后说一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和孩子沟通的好方法。如:(幻灯)做一个多了解孩子的父母,不论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不要因自己不喜欢就断然拒绝,要多和他们商量,想办法。问问他们的看法和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们。多说下面这些能和孩子拉近距离的话:

(1)“孩子,你想怎样做呢?”

(2)“你的意见妈妈(爸爸)能够接受,但你能听听妈妈(爸爸)的意见吗?”

(3)“这样做对你来说没什么,但我是不敢这样做的,别人会会批评妈妈(爸爸)”

(4)“哦,那正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做做看。” 【作业】

1、请家长主动与孩子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并写下交流体会。

4.家长资源课程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通过此次学习,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协调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此次学习,使家长了解应该怎样协调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并掌握如何在家教实践过程中,协调孩子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教学重点】

使家长了解应该怎样协调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并掌握如何在家教实践过程中,协调孩子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教学对象】 二年级家长学员 【教学方法】

情景演绎法,谈话交流法,案例分析法,总结讲授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多想让老师喜欢我

一、情景演绎:(请一位家长扮演妈妈,一位学生扮演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孩子:“妈妈,我觉得老师不大喜欢我。” 妈妈:“不会吧?” 孩子:“我上课把手举得老高老高,可是,老师一次也没有叫我。” 妈妈:“也许老师没有看见,说不定下次老师就叫到你了。” 孩子:“不对!我们班的徐丽,老师每节课都叫她,我就坐在她前面呢!” 妈妈:“这......” 孩子心灵独白——

我真羡慕我们班的徐丽,老师是那么喜欢她,几乎每节课都喜欢叫她回答问题,即使徐丽答错了,老师也会笑着对她说:“没关系,再想想。”其实,我的小手也举得很高,可是,老师就是看不见。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老师喜欢徐丽却不大喜欢我?

我好羡慕徐丽,羡慕她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羡慕她领着我们读课文的样子,羡慕她跑前跑后地帮老师拿东西,更羡慕老师那么喜欢她,我在心里盼望着,要是老师像喜欢徐丽一样喜欢我,那该有多好啊!妈妈——

最近,经常听孩子说,班主任老师非常喜欢他们班的班长徐丽,可是不大喜欢他。看到他那种既羡慕有落寞的样子,我很心疼也很担心。

说实话,从上学那天开始,我们就盼着孩子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来喜欢他、欣赏他。可是,这才上学几天啊,孩子就已经感到老师不喜欢他了。将来,万一孩子因为老师不喜欢他,就不好好学习,那可怎么办?

师:首先,让我们对刚才这对母子的真情演绎表示衷心的感谢!(热烈鼓掌)它们表达出了孩子的茫然和妈妈的焦急的心情。是啊,哪个父母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然而,心疼之后,我们该怎么办?(给家长思考的时间)

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让多个家长学员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虽然各位家长的做法和看法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出,家长们正努力寻求一种更人文,更圆满的解决方法。我们来看看案例中的妈妈是怎样处理的吧!

二、情景演义:课本第2页的教育故事

师:很快她们就一起完成了这封信,她的眼前满是老师和蔼可亲的样子,孩子忽然觉得老师是喜欢自己的,心里高兴极了。她对自己说:我要更加努力,我要让老师更喜欢我!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睿智的母亲是怎样写的?(幻灯片出示:给老师的一封信)

师:这是一封多么情真意切的信呀!这封信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影响,你瞧,孩子不是自己也说了:我要更加努力,我要让老师更喜欢我!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的确是这样的,尤其是对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孩子只有喜欢老师,才会好好学习,努力表现自己,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搭建融洽师生关系的桥梁

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尚小,还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与老师建立亲密的关系。而老师在班级容量大,教学任务繁杂的情况下,很难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每一个孩子,喜欢每一个孩子。那么,父母就要为孩子和老师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情感链接,担负起至关重要的责任。所以,孩子与老师是否能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家长的。

为此,家长一方面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家长还要学会巧妙的与老师沟通,从而让孩子喜欢自己的老师,让老师逐渐喜欢上自己的孩子。

四、交流互动

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和老师沟通呢?

(家长学员发言)

师:是呀,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所以,首先,我们应该:

(一)信任老师(幻灯片出示重要内容)

要想和老师合作,尊重和信任老师是必不可少的。家长要想得到老师的尊重,就要先对老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对老师持有一种无条件的信任。

(二)避免批评

家长跟老师谈话时,要尊重老师的专业,你们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但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跟老师说。(举例说明用课本第8页中的例子)

(三)分享喜悦 讲课本中的内容

(四)紧密配合

举教学中的事例,如:当孩子出现不好的习惯时,家长如何和老师配合等。

(五)父母首先要对孩子进行尊师教育。讲课本中的内容,举反面的事例

(六)家长到学校跟老师交谈,请老师给孩子成功的机会,时进行有效沟通的途径之一。讲课本上的内容

(七)如果想更有效的增进与老师的沟通,家长还要多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

如:亲自教育讲座、父母成长团体、读书会、教学成果展览、运动会等。如果有机会,家长要主动协助学校开展教育工作,这样不仅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而且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上的示范都有其深远的意义和效果。

另外,我们也要从我们的孩子身上找原因,和孩子一起想想以下几个问题,想想应该怎样做?

(幻灯片出示)

(一)老师为什么喜欢她不喜欢我,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么做?

(二)仔细观察老师都喜欢那些同学?和这些同学相比,你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因为学习不好?纪律不好?和同学关系不好?还是因为你不善于和老师交流,老师根本不知道你内心的需求?

(家长学员谈自己的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师:和孩子一起找到了原因,那么,你就找到了解决的对策。(幻灯片出示)

(一)如果因为你学习不好……

(二)如果你比较内向……(课本第10、11页的内容)

五、总结(幻灯片出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伙伴之间的人际关系

师: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需要家长的帮助,与伙伴之间的关系更需要家长的指导。案例一 为孩子的交往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户新邻居搬了过来,琼斯太太注意到他们家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于是,她对自己的女儿梅莉说:“宝贝,你要有新朋友了,你为什么不出去向他们打个招呼并带他们到周围转转,帮他们熟悉一下环境呢?”梅莉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出去了。但她站在篱笆旁看着那两个孩子忙忙碌碌地整理东西,试了几试没有开口。最后,梅莉回到了房间,很遗憾地对妈妈说:“我很想成为他们的朋友,但我不知道该怎样跟他们搭腔。”妈妈立刻意识到,自己需要为孩子的交往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妈妈没有说话,而是以实际行动来说话——她做了女儿没有做到的事。事后,女儿说:“以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选自网络

很多人在陌生人面前都会退缩,多数孩子也是这样,并且在羞怯心理的驱使下,孩子很不善于向陌生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但每个人都会遭遇很多陌生的事物和人,每个人都要学会如何与陌生人相处甚至是和他们交朋友,孩子也不能例外。当孩子出现怯场的情况时,父母有必要为孩子的交往提供必要的帮助。案例

二、善待孩子的朋友。

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在朋友面前特别注意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善待他们的伙伴,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很有尊严,也会让他们更乐意与人交往。一位母亲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中午她回到家里,打开门时大吃了一惊,儿子正和两个朋友在家里“大吃大喝”,碗筷摆了一大桌。儿子见她回来,赶忙站起来笑着跟她打招呼,这位母亲一时气愤没有吭声,那两个小孩子也赶快站起来说道:“阿姨,您回来了。”她还是一声不吭,径直走进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半天没出来。这一举动把孩子们吓坏了,两个小伙伴慌忙溜走了。晚上儿子没有吃晚饭,不管她和丈夫如何劝说儿子也不肯动筷子,而且一连几天食欲大减、情绪低落。

这位母亲对小伙伴的冷落使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使孩子在朋友面前“颜面尽失”,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无颜见人”,并且觉得很对不起朋友。再加上孩子喜欢在小伙伴中夸自己父母如何疼爱自己,自己的家庭如何温暖,而这位母亲的所作所为使孩子极为失望。他幼小的心灵会隐约感到,是母亲丢了自己的面子,母亲原来这么自私、小气,母亲的高大形象顷刻矮小了许多,孩子的自卑感也油然而生。

其实,父母尊重孩子的小伙伴就是尊重孩子自己,他会在我们的尊重中得到欣慰和心理的满足,同时也会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否则他幼小的心灵中会留下阴影和创伤,在朋友中会遭到嘲笑和冷落。这位母亲的错误之处是太“怒于言表”了,如果她稍微冷静一些,有点教育慧智,比如热情招待一下,待“客人”走后再“论个是非”,其结果将是截然不同的。孩子是社会的人,他同样需要温暖,需要伙伴,需要理解,更需要尊重,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怠慢了他们的朋友。

案例

三、孩子之间交往家长别怕吃亏

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候,我们几家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大院里,院子里放着口大缸,缸里有半缸水。那天我和一个小伙伴在缸边玩。她拿一个乒乓球拍子扔进去,我拿一根树枝捞上来。如此反复几次,意外发生了——我使劲探身捞时掉进了缸里,幸亏当时有人看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被送回家后,父母在安慰我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教训了我一顿:怎么那么傻?为什么他不捞你替他捞?我想分辩,但看到父母的脸色,最终什么也没敢说。当时父母想到的只是我吃亏了,却忽略了孩子在这一扔一捞中得到的快乐。案例

四、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沟通技巧

小汤姆上小学二年级了,可是他总是不开心,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宝贝,怎么了?”这天回到家里,妈妈摸着他的小脸蛋,轻柔地问。

小汤姆委屈地说:“在学校我没有好朋友,那些小朋友都不喜欢和我玩。”

“你对他们不友善吗?你应该试着和他们交朋友,其实大家都很喜欢你的,像你这么可爱的小男孩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可是,我不知道该怎样接近他们。”

妈妈顿时明白了:原来小汤姆没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

妈妈向小汤姆传授了一个星期的沟通技巧后,小汤姆便有了很多朋友。专家支招:让孩子学习沟通的基本技巧。

如果孩子现在还不是很擅长与人沟通,当父母的不要着急,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是有迹可循的,不妨让孩子学学下面这些技巧。

1、掌握说话的时机:如果没有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即使说的内容很精彩,也不会达到预期目的,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因此要让孩子学会根据对方的性格、心理、身份以及当时的氛围等条件说话,不要口无遮拦,更不要信口开河;

2、掌握说话的场合:要让孩子知道说话应注意场合,对年龄、身份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措辞是不能一样的,比如可以和自己关系亲密的朋友开玩笑,对长辈就不能这样做;

3、选用适当的沟通方式:通常情况下,沟通方式有口头、书面、电子媒介等,要让孩子学会根据不同的沟通内容、沟通目标,再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沟通;

4、合理配合身体语言:在与人沟通时,如果合理地搭配身体语言,可以很好地促进沟通效果,比如正视对方表示重视和尊重,时而扬起眉毛表示感兴趣,打手势表示强调;

5、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信息传递给对方,而只有交谈双方对问题概念明确一致,我们的观点才会被对方领会、接受。

交流互动

师:你的孩子在交朋友时出现过什么问题?你是怎样做的?(家长谈自己的想法)

师:原本,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由于做家长的爱子心切,不能容忍孩子受半点儿委屈,而且习惯地用成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眼睛只盯在吃亏不吃亏上面,认为这就是保护,这就是爱。我们的眼睛没有看到的,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东西:快乐!

在孩子的游戏里,没有谁更吃亏、谁占了便宜这一说,只要他们在游戏中得到了快乐,父母就不必大惊小怪。另外,即使孩子们出现了打闹,父母也不要参与其中,因为,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学习妥协、谈判、合作等等与人相处的技能,这种学习,较之父母的百遍说教都要来得有效。

案例二 如何处理游戏中孩子的人际关系

周末,我们和朋友一起野餐。大人聊天,五六个还没上学的孩子在不远处玩耍。

突然,戴比的女儿歇若跑到妈妈前委屈地说:“妈咪,安娜不让我玩跳绳。” “亲爱的,去同安娜协商一下。”戴比亲了亲孩子说。歇若一边跑向小伙伴一边高叫:“安娜,妈妈说,请你让我玩一下。”小小年龄已学会假传圣旨,把大家都逗乐了。

可过了一会,歇若又红着眼睛、嘟着嘴回来了:“妈咪,安娜还是不让我玩。”戴比把女儿搂进怀里:“宝贝,再去同安娜协商一下,妈咪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歇若又回到孩子的世界,一声不吭地看着安娜和其他孩子跳绳。过了一会儿,她用很平和的语调问:“安娜,我能玩一下吗?”安娜看了看她,说:“你可以玩一分钟。” 歇若高兴地接过跳绳,说:“我先玩一分钟,然后轮到你。” _____选自网络

师:歇若妈妈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忽略型”。交流互动

师:当你们的孩子在游戏中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你们是怎样做的?(家长谈自己的做法)

师:通常当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矛盾时,父母是怎么反应的呢? 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下面几种类型:

1、家长代替型: 家长代替自己的孩子去与其他孩子商量、谈判,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锻炼协商能力的机会。孩子的心中不仅会积累起依赖性,还会因缺乏锻炼的机会而变得社会智商低下。

2、注意力转移型: 家长怕孩子受委屈,又不愿意去“招惹”孩子的“是是非非”,于是用另一个玩具或其他玩的机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要比“家长代替型”稍好些,因为它从另一个角度启发了孩子:矛盾是可以避免的。但避开矛盾也就意味着错过了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敢直面挑战,一味躲避矛盾。

3、拔刀相助型: 大人用自己的冲动代替孩子的思考,家长领着孩子去“兴师问罪”,试图以“暴力”平息孩子间在游戏和玩耍中正常的纠纷。这是最糟糕的处理方式。它不但剥夺了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还会使孩子滋长仗势欺人的心理。长此以往,被损坏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有他们的道德根基。

4、忽略型:很多情况下,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的矛盾,最终可以由孩子自己协商、自己解决,大人不必干涉,这是一种社会生活的预演:学会处理与他人的纠纷,学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有好处的。

父母对孩子的不同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在群体中的表现,孩子的性格,孩子处理冲突的能力和把握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些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重视对孩子的人际关系的培养,特别是要让孩子学会去处理冲突,学会去协调。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呢? 专家支招:(幻灯片出示)

1、要鼓励孩子多串门。多鼓励孩子参与群体活动。根据孩子的性情,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抛头露面”,多与其他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要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提高交往的勇气。

2、放手让孩子自己择友。家长应避免以成人的观念帮孩子选择朋友。孩子自己择友的过程,也就是他学习、成长的过程。家长可在一旁多加注意,并适时给予建议,提醒孩子提高警惕。

3、鼓励孩子间的群体活动,允许孩子参加“没有组织”的游戏。没有成人的组织,孩子们要在一起玩,就要自己建立规则、遵守规则,就要学会妥协、协调、让步、服从大局。

4、创造各种条件为孩子建立群体活动环境,如社区游乐场、各种各样的球队等。

5、在孩子参加群体活动过程中,帮助孩子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6、当孩子在游戏中被同伴排斥时,不可一味护着、宠着自己的孩子,应该鼓励、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学会如何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是纠缠问题本身。

7、当孩子在游戏中同他人发生纠纷时,鼓励自己的孩子主动与他人协商。让孩子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学习妥协与周旋。后续作业:(幻灯片出示)

下面,留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你是怎样处理的?

5.开发家长资源 篇五

2015-04-09

家长觉得为班级服务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自觉行为,这是班主任开发家长资源的最高目标追求。那么,这样的班级也必定是一个团结而强大的班级。因为,在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家长力量在支持着班级、支持着班主任。换言之,家长资源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坚强后盾。不管校长抑或班主任是否已经意识到,家长资源正在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方向和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和开发家长资源,借助家长力量来大力开展有意义、有价值、有特色的班级活动,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更大限度的发展。

一、开发家长资源的现状 一直以来,中国中小学校与学生家长仿佛是两个永不相交的圆。这两者唯一的联系纽带是一条线——家长的孩子在学校读书。班主任联系家长,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校表现不好,需要告知家长并希望家长督促孩子改正错误。家长联系班主任,主要原因是家长管教孩子力不从心,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帮助与建议。也就是说,无论是班主任联系家长还是家长联系班主任,一个共同的主因都是学生在某方面有问题或者犯了错。学校与家长的这种联系是基于学生问题的单线条联系。

对于班级活动,家长很少关注,因为大部分家长只关注所谓的“成绩”。对于参与班级活动,有这样意识的家长就更加少之又少。从孩子入校到毕业的几年中,很少有家长主动向班主任提出,愿意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对于班主任开展的班级活动,家长的参与人数不多,参与面不广,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的主动性不强,家长并没有错。因为,中国人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性格方面都具有内敛的特质,喜欢“等待”、“随大流”。

更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质疑学校,学校防着家长,互不信任。一旦发生问题或者意外,双方不是抱着友好的态度、一致的目的去解决问题,而是相互指责、相互追究。这样,发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地解决,就算得到了解决,双方也伤了和气,产生了心理裂痕,以后家校想再度合作很难也很尴尬。

二、开发家长资源的必要性

现在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一个需要学会求助、与人合作、共赢发展的时代。

(一)学校发展离不开家长资源。只有广大家长信任学校、支持学校,学校才能更健康、更快速、更有质量的发展。学校与家长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家校关系紧张或者关系平淡,对双方或多或少都有不利的影响。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学生,其次是学校。

(二)班级发展离不开家长资源。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在很多方面如果没有家长力量的介入,单靠班主任自身力量是很难顺利进行的。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发展个性特长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核心任务。班主任,作为家校联系的主要联络人,应该主动站出来,承担起家校联系的重要任务,做家校关系发展的引导者、推动者和促进者。

(三)学生发展离不开家长资源。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进步和特长发展需要班主任带领科任教师团队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特别是一些需要单独教育、个别指导的在学习上或者在行为习惯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单凭班主任单方面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收效甚微。

三、开发家长资源的原则 开发家长资源,班主任应该掌握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开发家长资源有效策略的背后理论支撑。

(一)共识原则。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或者电话等方式向家长解释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理念,向家长表明班主任与家长是站在同一边的,目标是一致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健康茁壮的成长。为了孩子,家长愿意付出一切努力。班主任要顺势引导,让家长明白,只有家长与班主任同心协力,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相信明事理的家长都会赞同班主任的建议,与班主任一道,密切配合,相互补台,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共同努力。

(二)激励原则。班主任开展某一项活动,向要全体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让家长认可班主任开展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活动的确有价值、有意义,对孩子的发展有益处。然后,班主任可以列出活动事项,指出哪些活动事项需要家长协助,让家长自愿报名,选择可以完成的活动事项。例如,我们班组织的亲子团队体验活动,有的家长说“老师,我可以帮忙购买奖品”;“老师,我可以帮忙化妆”;“老师,我报名做家长主持人”;“老师,我可以帮忙布置会场”;“老师,我可以帮忙复印家长邀请信”。

(三)赞扬原则。家长也是需要表扬的。家长为班级做了事,班主任要面向所有家长及时给予表扬。表扬有两个目的:一是受到表扬的家长会更有动力,以后会更愿意继续为班级做事,因为他们的价值得到了认可,他们的付出对班级学生有好处。二是表扬为班级做事的家长,也可以激发其他家长主动为班级做事。越来越多的家长通过各种形式为班级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为班级做事的家长也会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地在后续的班级活动中为班级服务。当然,班主任表扬家长,要斟酌语言,言之有据,要让家长听了班主任的表扬之后受到激发和鼓舞。初一我们班家委会刚成立不久,我和家委会成员在校外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后,我通过短信群发给所有家长这样一条表扬信:今天,班主任和家委会成员朱羿妈妈、陈思彤妈妈、陈康平爸爸、蔡淳妈妈以及邱鑫的爸爸妈妈召开了第一次家委会会议。会议从下午六点持续到晚上十点半,讨论并制定了家委会本学期的活动计划。我们班的家委会,开创了学府中学建校10年来家委会发展历史的先河。感谢所有家委会成员,有你们的大力支持,相信我们班的班级活动会开展得更有特色。后来,一位家长(家委会成员)给我说:“陈老师,您的表扬太有水平,我把您发的信息和我老公分享了。”

(四)真心原则。班主任要为班级工作真心思考,真心设计,真心付出。如果家长看到了、感觉到了班主任为班级学生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每一项工作都是着眼于学生,都是经过了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最后能够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受益,家长一定会认可班主任,支持班主任。换句话说,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付出与智慧去换取家长的信任。家长都是成年人,也是明白人,有不少家长还是各行各业里的精英。班主任要获得来自各个行业的家长的信任,光靠辛勤的付出还不够,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光有辛勤的付出,最多只能算作黄牛式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家长可能会同情你;如果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没有高度,家长会认为班主任所做的只是一些小儿科的东西。唯有付出与智慧并重,才能取得广大家长的信任。在初一第一次家长会上,我讲了我们班的管理方式——量化管理。我谈了量化管理与笼统管理的利弊,谈了班规细则的制定过程,谈了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谈了男女分组管理,谈了每周总结、及时进行奖惩,谈了设立仲裁委员会的原因,谈了图书角公约的制定。会后,一位家长给我发来短信,这样写道:“陈老师,您对班级的管理要真心赞一个!特别是一些细则规范的量化,加上人性化和个性管理一定会让孩子从中学会很多并受益,看得出费了很多心思。辛苦了!”

(五)换位原则。班主任要时刻想着,自己也是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上学,你希望班主任为你的孩子做什么。那么,反过来,今天你做班主任,是不是也应该像你希望你孩子的班主任对待你的孩子那样去对待你现在的班级学生?如果班主任有这样的想法,你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并且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倾其所有、倾力而为。简言之,班主任要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关注家长之所关注,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排忧解难。班主任的真心与同理心,会与家长产生共鸣,会得到家长的支持与信任。

四、开发家长资源的策略

对于如何开发家长资源,班主任要弄清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有哪些工作需要家长协助。二是班主任要知道家长有哪些专长,可以为班级做哪些事。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可以从“需要”入手,也可以从家长的“专长”入手。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协商,经过仔细的权衡、合理的安排、适当的调整,最后尽量做到二者兼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最大的红利。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开发家长资源。

(一)建立强大的家委会。家委会是家长群体的中流砥柱。班主任要开发家长资源,调动全体家长为班级服务,首先要建立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强大家委会。班主任和家委会团结一致,共同引领全体家长。班主任有活动设想和活动计划,可以先与家委会沟通,进行充分的论证,一旦确定了要开展某项活动,班主任和家委会要进行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分头进行活动准备。比如,我们班想要开展“关爱城市美容师”的系列活动。经过与家委会讨论协商,我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陈思彤妈妈和蔡淳妈妈负责发动家长为学校的环卫工人捐款,朱羿妈妈负责拍摄学校环卫工人的专题片,班主任负责协调所有活动事项,具体负责动员学生对环卫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最后把“关爱城市美容师”的系列活动以主题班会形式呈现出来。

(二)开好每一次家长会。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和平台,班主任要深刻认识到家长会对于家校有效沟通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只有在家长会上才有机会与全体家长见面,一学期也就能一两次家长会。班主任要尽力开好每一次家长会,让家长觉得来参加家长会都是值得的,每一次都是有收获的。在家长会上,班主任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方式向家长解释、说明、传达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和设想,以及希望家长怎样支持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如果召开家长会之后,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度增加了、认可度提高了,那么,你的家长会也就成功了。因为,班主任要开发家长资源,首先要取得家长的信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家长也是适用的。只有家长相信班主任,才会回应班主任的活动号召,才会支持班主任开展的班级活动。例如,我们班打算去华阳福利院做义工,需要家长给福利院的孩子捐款。在我发出捐款号召之后,我们的家长积极踊跃的进行捐款,一百、三百、五百、一千,甚至有家长捐了五千元。在我们的学区,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都还不错。但是,家长有钱是一回事,而家长愿意捐钱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尤其是通过召开家长会,把家长团结在一起,让家长愿意为班级做事。

(三)学生情况登记表。在初一入学时,班主任有必要设计一个“学生情况登记表”让学生填写,表格里包括学生和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班主任可以从表格里获得一些对班级工作有益的信息。例如,我从表格里了解到,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他的爸爸是法国人。在我们学到英语课本的一个单元,其主题是“France is calling”时,我突然想到这位法国家长。我试着跟他联系,希望他能够来班上给全班同学做一个关于法国文化的讲座。家长欣然同意了,他很快做了一个PPT给我看,我提出了修改意见。就这样,我们通过邮件多次沟通,法国家长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定稿。我给他安排了一个上课时间,法国家长带着他的一堆“教具”走进了我们班的家长课堂,开始了“Touring around France”的讲座。这些“教具”是法国面包、奶酪、热狗、红酒等。通过讲座我们了解到,法国奶酪有300多个品种。这样一堂生动的课,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也带给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很多教学上的启发。

(四)家长特长调查表。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家长的特长、专长,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个“家长特长调查表”让学生带回家由家长填写。从特长调查表中,班主任可以了解到家长的特长情况。班主任在开展某项活动时,如果正好家长有相关方面的特长,就可以邀请家长来帮忙完成这个任务。比如,有一次我想在班上开一个“中学生时间管理”的主题班会。在特长调查表中,我发现在某公司做人力资源经理的家长写的特长为“时间管理”。经过联系之后,家长愿意来给班级同学做讲座,但是担心对象问题,因为家长以前讲座的对象都是成人。我告诉他,家长有专长,班主任了解学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能设计出一个专业的、适合学生的精彩讲座。事实证明,这样的讲座既让学生感觉新颖、有趣味,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讲座的预期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也邀请了另外三位有特长的家长分别给同学们做了“电梯安全常识”、“校园安全知识”和“中学生时间管理”的讲座。

(五)家长义工登记表。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把为班级做过事的家长或者愿意为班级做事的家长登记在册,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哪一天班主任要开展一项活动或者完成某个任务,正需要家长义工帮忙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在家长义工登记表上按图索骥,有针对性的寻找能够帮忙的家长。例如,我们班要筹备运动会入场式表演,通过查看家长义工登记表,我找到王翰博妈妈负责班服的购买、班级logo的印字、手举标语的制作,找到朱羿妈妈负责入场式节目的排练。在家长的支持下,在入场式表演评比中,我们班的街舞表演一举夺得了第一名,一鸣惊人、一演成名。

(六)用好家长QQ群。家长QQ群也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建立家长QQ群的目的是加强家校沟通。而家校沟通的目的是及时互通信息,和谐家校关系。对于家长QQ群,班主任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把全体家长紧紧团结在班主任和家委会周围,齐心协力,为建设优秀的班级而共同努力。在家长QQ群,班主任要引导家长在与学科教师沟通时要多一些良性的互动,少一些或者杜绝指责和质疑,也不要在家长QQ群里发布一些与家校无关的信息,更不要在家长QQ群里闲聊。一个积极向上的家长QQ群,会感染广大家长,让家长也变得积极向上。一个积极向上的家长群体,会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地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比如,我们班前后换了两三个数学老师,家长在QQ群里表达了他们的担忧。他们担心这样频繁的换数学老师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事实上,家长的担忧是正常的,是合理的。但是,学校在换老师的问题上也有它的“苦衷”,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决定换老师的。而且,在换老师的问题上,学校也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所以,我在家长QQ群里给家长反复解释换老师背后的原因和学校的考量,并介绍新老师的优点,希望减轻家长的担忧,让家长能够接纳新老师,也动员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支持新老师,多说新老师的好话。

五、开发家长资源的案例

从初一到现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家委会和家长为班级做了大量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大型活动都有家长的影子。

(一)班级文化布置。初一刚入学,学校要进行班级文化评比。在了解到班级文化布置需要家长帮忙的时候,朱羿妈妈主动提出负责班级标语的印刷和教室搁物板的购买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二)订做班级书柜。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室里需要建立一个图书角。陈思彤妈妈得知班级需要一个书柜时,带着设计师到教室量了尺寸,为班级量身定做了一个书柜,并捐献给了班级。陈思彤妈妈很用心,赶在初一学生军训的一周时间里及时完成,等学生军训回来,一个漂亮实用的书柜已经摆放在了教室了。

(三)运动会入场式及比赛。初一运动会入场式表演的筹备,王翰博妈妈为了完成班服的购买、班级logo的印字、手举标语的制作,尽心尽力,不知花了多少个工作日的午休时间和周末的休息时间,跑了很多商场挑选班服,联系了服装厂印刷班级logo,走访了好几家广告公司设计手举标语。朱羿妈妈负责入场式节目的排练,利用好多个中午,在体育馆指导学生的街舞训练,并负责表演服装的租赁、全班同学的化妆。王翰博妈妈对入场式物品的准备加上朱羿妈妈对入场式节目的指导,使我们班在入场式评比中有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表现。在运动会进行的两天时间里,朱羿妈妈带着工作人员对运动场入场式和比赛进行了全程摄影摄像。

(四)家长进课堂。我们先后邀请了四位家长来到学校,走进班级,给同学了精彩的讲座。大城市的生活,几乎每天都要与电梯打交道,而且媒体上时不时报道一些电梯安全事故。所以,章亚宁爸爸给同学们带来了电梯安全常识的讲座。我们刚学到关于法国的一个单元内容,于是我们邀请了夏安的爸爸,一名来自法国的家长,给大家做了关于法国文化的讲座。安全第一,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我们邀请了蔡淳爸爸为同学们做了关于校园安全知识的讲座。中学生应该学会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好时间,因此,我们邀请了李子璇爸爸,某公司人力资源高级经理,给同学们讲了中学生时间管理的策略。

(五)亲子团队体验活动。为了让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加和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在家委会的协助下,我们班开展了学府中学历史首届大型油全体学生和全体家长参加的亲子团队体验活动。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朱羿妈妈负责学生才艺节目的指导、表演节目学生的化妆、租赁表演服装并承担租赁费、活动全程的摄影摄像。蔡淳妈妈负责互动游戏的制定和家长邀请信、节目单的复印,并承担了布置活动会场十多名家长义工的午餐费用。陈康平爸爸等家委会成员负责奖品的购买和搬运。邱鑫爸爸担任家长主持人,与两位学生主持人提前熟悉台词并进行磨合演练。孙小淳妈妈、王海东爸爸、李家杰妈妈等十多名家长义工早上九点多就来到二楼体育馆,吹气球、挂横幅、铺垫子、摆凳子、装饰活动会场,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在下午2:30活动开始之前把二楼体育馆被布置成了一个温馨、漂亮、与亲子团队体验活动氛围相融洽的会场。

(六)电影节节目表演。由于在运动会入场式表演中,我们班向全校呈现了一个精彩的街舞节目,所以校长要求我们在电影节上全班同学上台表演一个节目。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是全班同学都要上台表演,训练难度很大;二是临近期末考试,全班同学都参加训练,训练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学习。经过与家委会沟通,我们达成一个共识:中午午休时间进行训练,提高训练效率,缩短训练时间。班主任负责管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每天中午准时到达训练场地,听从舞蹈老师的指导,认真训练。朱羿妈妈负责节目的编排与指导。经过两周的训练,我们班的街舞节目《追梦少年》登上了学府中学电影节的大舞台,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我们班全体同学还带领全校教师和所有在场观众表演了手语节目《感恩的心》。

(七)探访华阳福利院。为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会关爱他人,做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我与家委会协商决定,带领全班同学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去福利院做义工。朱羿妈妈、蔡淳妈妈、邱鑫妈妈负责联系福利院。联系合适的福利院的难度出乎我们的预料,很多福利院要么完全不接受学生,要么只能一次接受几个到十几个学生。联系电话从深圳打到东莞、惠州,再打回深圳,千回百转,终于找到了观澜华阳福利院能够接受我们全班44名同学。于是,我和家委会开始以华阳福利院为目标进行了相关的筹备。根据华阳福利院的需求,我们发动学生和家长捐款捐物,并准备了一些与福利院孩子互动的游戏。从开始联系福利院到筹备就绪,整整花了三个月时间。最后,学生、家长、老师为福利院共计捐款12000元,其中陆曼琳妈妈捐5000元,郑子明爸爸捐1000元,陈思彤妈妈捐500元,章亚宁妈妈捐500元,宋梁凯爸爸捐500元,夏安妈妈捐500元,蔡淳妈妈捐500元,朱羿妈妈捐500元,黄晓颖妈妈捐300元,肖薇书记捐300元,陈蕊老师捐300元,陈长海老师捐300元,团委捐团费200元。捐物如药品、书籍、笔、玩具、零食、糖果、水果等若干,几乎装满了客车的行李箱,44名同学费了很大的劲才搬运完毕。邱鑫妈妈赞助了55座租车的费用。家长代表羿妈妈、蔡淳妈妈、陆曼琳妈妈、王翰博妈妈全程参与了活动。

(八)集体生日会。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特举办第一期集体生日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为1月至3月过生日的詹雅婷、陈婧娴、张志杰等11名同学举行一个特别的生日聚会。宋梁凯妈妈班级赞助了4个大蛋糕和11张贺卡。宋梁凯妈妈特别用心,也特别细心,提前咨询蛋糕店需要多少磅蛋糕才够全班同学吃,并再三叮嘱蛋糕店配送蛋糕的准点时间。朱羿妈妈赞助了瓜子、糖果、贺卡和笔记本,并带领工作人员为活动摄影摄像。

(九)关爱城市美容师系列活动。三月是学雷锋、做好事的月份。于是,我和家委会共同发起了关爱环卫工人的活动。陈思彤妈妈、李家杰妈妈带头参加了对环卫工人的问卷调查。朱羿妈妈负责拍摄学校环卫工人的专题片,陈思彤妈妈和蔡淳妈妈负责发动家长积极捐款。学生和家长为学府中学的6名清洁工共计捐款2700元。朱羿妈妈和陈思彤妈妈参加了“关爱城市美容师”的主题班会活动,并代表家长向6名清洁工赠送了450元的红包。

6.家长,是一个“资源库” 篇六

( 作者:樊玉莲  《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利用家长这一有效资源?

●教师应如何做好“家长老师”的指导配台工作?

实录

随着对“眼睛”这一主题探索的深入,孩子们的兴趣越加浓厚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如:“眼睛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为什么保健老师给我们检查视力时,要求我们遮住一只眼睛?”“为什么检查视力时,有的小朋友能把表上的东西全部看清,有的却只能看清上面几行?”“为什么奶奶戴的眼镜叫老花镜?”“为什么我看见有的人戴的眼镜上有一个个圆圈?”……

面对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只能坦诚地告诉他们:“有些问题老师也得去查查资料。”细细分析归纳这些问题后,我发现孩子们主要是对眼睛的内部构造、眼睛与视力的关系、眼睛与眼镜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存在很多的困惑。

这么多问题,可以请谁来解决呢?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起来。有的说:“去图书馆查查资料。”有的马上提出异议说:“已经都查过了,没有查到。”又有的说:“请大学里的老师来帮忙。”可去哪里找大学老师呢?大家又为难了。这时明明说:“可以找个看眼睛的医生。”辰辰马上说:“对对,我妈妈就是眼科医生,可以找我妈妈来帮忙。”于是大家把“请妈妈来幼儿园”的任务交给了辰辰。晚上,我又及时与辰辰妈妈进行了联系,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都一一告诉了她,并和她一起商讨约定第二天来园讲课的内容。

就这样,第二天“妈妈老师”带着眼睛的模型和相关图片资料来到了孩子们中间,认真详尽地讲解着关于眼睛的知识,耐心细致地回答孩子们急需了解的问题。

思考

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对教师固有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幼儿探索的深入,常常会遇到一些教师都无法给予帮助解决的问题,教师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日益深入的探索需要,因为教师不可能精通天文地理等各种知识。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注重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指南》中就提出:要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幼儿家长的文化背景等也是“学习”可利用的资源。在家长这个群体中,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工种,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中不乏有能工巧匠、某一方面的专家或管理者等。这支家长队伍完全可以纳入教育资源的“储蓄罐”。当幼儿的探索涉及教师完全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教师就要善于及时开启这个“储蓄罐”,适时将这些宝贵的优势资源引入到幼儿的探索学习之中。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的“能者为师”观念会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幼儿的心中,而幼儿也会因为自己的父母有朝一日能成为同伴们的老师而倍感自豪。

当家长成为一个“资源库”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为当家长们来担任临时教师时,可能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常识不够熟悉,难以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为幼儿解惑时可能讲解得过于深奥,不利于幼儿的理解。这时教师就要事先和家长进行商讨,建议家长尽量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为幼儿能理解接受的儿童化语言。尽可能使“家长老师”的授课内容通俗化、简单化。

建议尝试的活动

7.“家长进课堂”教案 篇七

一年级(8)班 宋喆双妈妈

一、教学目的:

通过幻灯演示、视频演示、现场提问等形式,使同学们了解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专利,并进一步使同学们明白这些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的专利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只要有一颗探索的心,也许,明天那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和专利权人就是你。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案例及讨论引出什么是“发明”;

2、引导同学们相信自己可以成为那个了不起的“发明人”;

3、从发明引向专利,使同学们了解专利是什么及专利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1、利用幻灯进行动画、图片演示;

2、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提出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1、什么是发明创造

a)通过汽车的发展史解释什么是发明创造 b)列举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

c)展示过去一年中的最佳25项发明创造

2、谁可以成为发明人—你们

a)继续汽车的案例: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跑起来,汽油是从哪里来的呢(石油)?石油用光了怎么办呢?

b)然后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可能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风能、太阳能、电能、或者其他能够代替汽油的油类,这些能源都可以让汽车跑起来。

c)在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问同学们“你们提出来的方法用一个词概括起来,这个词会是什么呢?”。这个词就是“发明”。

d)告诉孩子们,提出上述方法的人(每一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发明人。鼓励孩子们不是只有成年人才能够发明创造,孩子也可以成为发明家。事实上,因为你们有着最好的想象力,你们才是最好的发明家。

f)要注意的一点是,可能有的同学会对其他同学提出的方案保持怀疑,说根本不可能实现。这里可以引出爱迪生发明灯泡的小故事,引导同学们:有很多发明,在一开始的时候,别人都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实现,但是,有人说“我可以”,并且坚持实现自己的想法,那么这个人就是“发明人”。

3、怎么发明

1)设定一个目标,一个梦想甚至可以是一个幻想。

和同学们解释为什么设定目标是重要的,这里可以引入小船的例子:小船在水里航行,如果没有目标,可能就要随波逐流,相反,有了目标,才可能到达目的地。

可能还要强调的是,父母可能对你的梦想甚至幻想说No,不可能。鼓励同学们此时要坚持自己的想法,父母不是神,不是任何事情都是正确的,要相信自己的想象力要远远超过父母。b)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可以随身带一个笔记本,随时将灵光一现的想法记下来。鼓励同学们写日记,博客,将自己的发明创造的历程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

c)动手去做,实现你的想法,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放弃。引入爱迪生的例子:爱迪生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才找到钨丝作为灯泡的灯芯。鼓励同学们,不要怕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指明了成功的方向。

d)坚持。请同学们做平举手的动作,看看10分钟后能够坚持的还有多少。问同学们,世间最容易的事是什么?最难的事又是什么?肯定同学们的观点,然后给出自己的观点: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最难的事也是坚持(真正能够做到的,仅是少数人)。最后,和同学们开玩笑,要告诉他们一个秘密:成功就在于坚持。

e)保密。在发明还没有成功之前,不要把自己的发明告诉别人,千万要保密。当然,可以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保密呢?因为你的发明如果申请专利,会防止别人不付任何报酬的无偿使用你的劳动成果,当然,申请了专利,还可能给你带来丰厚的报酬。比如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比人无法仿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个手机上布满了各种专利。

4.什么是专利

提问同学们:如果你有一项很棒的发明,比如是iphone,ipad。那你会怎么做呢?--你可以试着申请专利。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专利呢?它是一份申请文件(关于你的发明创造的申请文件)要把它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会颁发一个授权书给你,此时,你的发明就变成了专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网上看到你的专利。

5.为什么要申请专利

1)可以获得收益

a)申请了专利之后,你可以卖掉你的发明,当然啦,你能够得到一大笔钱,这是你努力的回报!

b)你也可以留着这个专利,自己创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比如,你现在申请了个专利,你读完小学,再读完中学,再读完大学,甚至工作结婚有孩子了,你的专利权还在呢。在这20年里,你可以自己使用这个专利,向乔布斯那样制造出苹果手机。

c)事实上,你有了专利,自己可以不使用,而许可给别人使用。引用DVD的例子:中国在2000年左右,是生产DVD的大国,那时,一台DVD的利润在200元左右,但是,这200元中,有一半要交给汤姆逊、松下、东芝等这些企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国外的企业有着我们绕不过去的专利技术,所以我们必须要付费。最后,鼓励同学们申请自己的专利,中国成为技术强国的重任就在你们身上。

2)可以推动技术的进步

8.家长学校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使孩子具有独立意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使家长了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教学重点:让家长深刻明白让孩子自己做主的重要意义及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教学形式:调查问卷,现场互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程: 一 导入新课。

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首先请大家看几个图片:

课件出示:

老鹰第一次教小鹰飞翔的办法是把小鹰带到一个不算太高的悬崖边,然后把它踹出去;第二次把小鹰带到稍高的悬崖边,再踹出去„„,一直到把小鹰训练得能在高空中自由地翱翔。

小狮子长大后,母狮子就专门培养它的狩猎能力。母狮子带领小狮子来到小动物出没的地方,当它发现猎物时,母狮子让小狮子去追赶,如果小狮子没有捕到猎物,精疲力竭地回来,母狮子上去就又抓又咬,逼着小狮子再去追赶,直到小狮子捕到猎物为止。

草原上的羚羊,特别注重小羚羊的奔跑能力,因为它们知道,当敌人来的时候,它们除了飞快地逃走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和对方较量,它们没有攻击能力,只有快速逃掉。如果小羚羊不能练就一身善跑的能力,就必然成为食肉动物的美餐。

在动物世界,不论是肉食的,还是草食的,不论是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它们都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的生存能力。因为这是动物能够生存,能繁衍后代的唯一途径。

动物尚且如此,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就更不用说了。面对独生子女的今天,面对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每一位家长的责任是什么?当然也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现代家庭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说: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上大学,而是培养真正的人。要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就应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二:了解现状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做到。

我有一个朋友,儿子七岁了,吃饭的时候,儿子双手一背,头往前一伸,等候家长一口菜一口饭地往嘴里送。

事例1:还有一女孩,父母对她的期望值很高,为了让她把学习搞好,从小学到高中,什么事都是父母包办代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个女孩很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也很优秀。1998年,她考上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晚上就给千里之外的母亲打电话求援:“妈妈,这里蚊子很多怎么睡啊?”妈妈说:“你不是带蚊帐了吗?”“可妈妈,我不会撑蚊帐啊。”这个女孩 这一夜怎么过的,我们可想而知。

事例2:在某小区有个女孩子,上初中了,还没和父母分床,一天父母轮流接送两次,老怕孩子不安全,有一次孩子迟到了,妈妈把她送进学校大门,回家了,妈妈坐立不安,老担心孩子受到批评或受处罚,她又一次赶到学校看到女孩在安静地上课,她才放下心。对孩子,家长老是放不开手,在初中还在接送,那么到了高中呢?将来上了大学呢?将来要是出国呢?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天天坐在家里就没有危险?

事例3:四川省仪陇县,有个叫彭辉的孩子,在中学上学期间学习成绩总是全校第一。1993年,16岁的彭辉以603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成为全县十年来,第一个敲开清华大学门的人。家长高兴程度不言而喻。可是当彭辉迈进清华的大门后,他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内心十分痛苦。不久,他就不顾学校和家长的劝阻,休学回到了家。1994年8月21日,彭辉收到清华大学发来的电报,要求他做好复课的准备。这时候,彭辉的思想负担加重。一天午饭后,他从四楼跳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以上这些例子,你感觉到这些的孩子存在什么问题呢?(家长发言总结)

是的,这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不当关爱造成的,他们生怕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受一点儿挫折、伤害,习惯了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替孩子规划、设计人生;从而导致他们独立自主意识不强,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他们常常处于被动、受制于人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很难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那么作为做家长的我们确实要反思一下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不当,您是否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呢。我们来做一个调查。

(课件出示调查问卷)为了检测您是否已经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份具体的小测验。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填在括号内。

(1)您鼓励孩子单独外出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2).您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如卖报纸、做服务生)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3)您让孩子在家里做一些家务劳动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4)您鼓励孩子参加班委竞选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5)您支持孩子向老师质疑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评分办法: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10分以上表明您比较注意孩子自主意识的培养。10分以下表明您缺乏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10分说明您已经开始注意了。

三为你支招

从这次调查了解到平时我们缺乏对孩子的自主意识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呢?

(一)看一看西方一些国家培养孩子的好观念好做法。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都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 能力。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开拓精神,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修理摩托车,到外面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出外谋生。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不依靠父亲的权势,而是自己谋生,自己找工作。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学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路;另一方面没有耽误学习。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就给她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的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后,许多学生要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挣钱。他们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一位腿有残疾的女孩在雨中摔倒了,站在身边的母亲硬是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却没有上前扶孩子一把,有人斥责这位母亲太狠心。这位母亲却说:我可以扶孩子一次,扶孩子一程,但我不能扶孩子一生,最终的路还要孩子自己走。这实在是一位明智的妈妈。

我认为,发达国家这些做法值得我们中国的家长参考和借鉴

那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呢,我们做家长的该怎样去做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些策略。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不要用太多的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自己有一片可以发挥的天地,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外,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有一位模范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逛公园,到了该回家的时侯了,家长没想到,这个四岁的孩子竟然提出要自己骑着小三轮车沿着人行道回家。看着孩子热切的目光,家长犹豫了,但是又一想,自己可以走在孩子身边,安全没有问题。为了培养孩子,应该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闯一闯吧。在家长的支持下,这个四岁的孩子,用了45分钟,骑了7里的路程,完成了自己的小长征。

(二)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家长本来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到了现场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于是,家长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同时也提出要求:要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把舞蹈学好。

(三)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锻炼。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多承担任务,使自己有机会独立面对问题,促使自己拿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当他们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要及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可以从日常生活琐事做起,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按 时起床,就寝,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做到生活自理;要求孩子能够整理自己的写字台,带齐学习用具,做到学习自理等等。

(四)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五)给孩子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机遇就会和你擦肩而过。家长的任务应该是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

一位小学生偶然同妈妈讲起学校要进行英语选拔赛的事情,妈妈就鼓励英语成绩不错的孩子争取参加,并告诉她,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把握住一个机会就意味着在成功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在小学升初中时,这次比赛的成绩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妈妈的提醒,以后很主动地在各种机会中表现自己。

上一篇:语文综合能力训练下一篇:社会公德事迹材料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