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2024-09-07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共15篇)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一

必修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天门实验高中

历史组

谢艳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

2、难点:理解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国际形势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开国大典视屏

流程一:基础知识梳理

快速阅读,提炼要点: 1.阅读课本第一目,找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总原则和三大政策.2.阅读课本第二目、第三目列举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四项成就.流程二: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1: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说说你的看法?(看材料:从国际环境、美国的对华政策、苏联的对华态度、中国的考虑等方面思考)

探究问题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看视屏)

探究问题3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 ?(学生活动)

流程三:课堂小结

流程四:巩固练习

欢迎指导

刘大使

美国对我国参加亚非会议深表恐惧,利用亚非各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所造成的隔阂大做文章,捏造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的谎言,极力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并派遣了一个77人的亚非会议工作小组,企图操纵破坏会议。

台湾国民党驻香港特务机关为了谋害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人员,以60万港元的巨额赏金买通了香港飞机工程公司的清洁工周梓铭,令他在中国代表团乘坐的飞机上安放定时炸弹,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国代表团成员和随同采访的中外记者共11人,全部遇难。总理是当时临时改道缅甸,才幸免遇难,然而针对总理的暗杀行动一直没有停止。

为了使会议达到预期的效果,从2月开始周总理即着手会议的准备工作,主持制定了参加会议的方针和策略 :多谈亚非共性问题,少谈中国个性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攻击多做正面申述和说明,避免陷入不同制度的争论。但会议没开多久,先是伊拉克的发言人,然后是菲律宾,泰国的代表先后起来攻击中国,攻击共产主义。诬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并要与美国联合反对共产主义;指责中国进行“颠覆活动”,要中国代表团表明“对和平共处的诚意。”大会公开发言形式急剧恶化。

浦翻译

是的,总理说主席、各位代表: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他最后热忱地呼吁:“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二

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教学, 具体谈谈如何利用图表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探究。

一、环环紧扣, 按图索骥

图表教学法要因题而设, 使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思路一目了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可让学生借助图表细心领会教师的解题思路, 有条不紊地整合新旧知识, 作为开启历史思维的钥匙, 从而提升运用图像语言认识相关历史现象、事实、规律的能力。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集合性图表教学法对问题进行了探究, 环环紧扣、按图索骥, 顺利地解析了“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为何选择‘一边倒’”的原因。

【探究一】十字路口的中国———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将面临怎样的抉择? (提示:从国际环境、美国对华态度、新中国国家性质、国家利益等因素着手考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美苏两极格局成为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 刚诞生的新中国对外关系面对着四种道路的抉择。 (见图1) 这考验着新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

选择一:半殖民地外交道路

新中国领导人首先放弃的是四条道路中的第 (1) 条路———半殖民地外交道路。因为第 (1) 条道路是跪着的半殖民的屈辱外交老路, 一旦选择走这条路, 就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换汤不换药”, 将继续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继续沦为“洋人的朝廷”。显然, 那是一条不独立不平等的老路, 也违背了近代有志之士和革命大众反侵略、求民主的振兴民族的人生追求, 必须放弃。

选择二:“附美”之路

放弃了半殖民地外交道路, 新中国的外交应淘汰的第二条道路是哪条道路?是第 (2) 条———“附美”之路, 即放弃依靠美国, 不与美国结为盟友关系。二战后,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 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与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冷战对峙的局面。而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所走道路与资本主义的美国截然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同时, 美国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采取孤立敌视的态度, 即对新中国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威胁, 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选择三:中间道路

剩下的两条道路中, 我们走不“联苏”也不“附美”的中间道路, 两个大国都不得罪, 行不行?不行!对新中国———一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的“新生婴儿”而言, 无法扶墙走路, 没有大人牵手, 天生能力欠缺, 后天实力不足。在冷战格局背景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 新中国权衡利弊, 深感我行我素的中间道路 (3) 行不通, 因为你想两个大国都不得罪, 不惹人家, 人家却会惹你。即使选择走中间路线, 既不可能改变美国对华的霸权主义封锁政策, 又不可能换来苏联的倾情援助。正如毛泽东说,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选择四:“联苏”之路

这是剩下的最后一条道路——— (4) 联苏。这可行不可行?众所周知, “新生婴儿”学走路没有不靠大人牵或不扶墙的经历, 于是, 新中国领导人智慧地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历史的必然, 维护了新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何谓“一边倒”?“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后来尽管“一边倒”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但就当时国际环境、美国对华态度、新中国国家性质而言, 仍然是最佳选择。

二、连类比物, 见微知著

历史是变化中的历史, 历史的教学经常要求学生透过变化, 发现历史表象背后深层次不变的本质和变的规律。常言道,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对此, 图表比较教学法较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 能使问题由复杂到简单、由抽象化为具体, 见微知著。教师课前设计的比较型图表, 要整齐、对称、均匀、清晰、明了, 选取几个空格填入相应的内容, 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引导学生在历史教材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对号入座、正确填充, 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思考者。基于此, 对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的关键词“基本准则”“标志成熟”的解读和把握, 可用比较型图表来予以达成。

【探究二】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成为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并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思维拓展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能成为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是因为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开创性, 表明相同或不同性质的国家可以和平友好交往,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国际意义, 笔者以表格图示形式, 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国际关系旧秩序的表现来个PK (见图2)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另外, 历史发展也证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岁月的检验, 为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原则, 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 表明它的提出既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也有利于世界健康和谐地发展。

思维拓展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什么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一问题比较难回答, 教师可设计出一个对称性的表格 (见图3) , 留出几个空格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填充, 并思考相关问题。

填空参考答案及思考: (1) 对应新时期的不结盟, 新中国初期我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显然是“一边倒”的结盟外交关系; (2) 针对新中国初期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较浓, 对应新时期意识形态渐趋淡薄, 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国家利益至上; (3) 针对建国初期的阶级革命外交, 对应新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外交、合作外交; (4) 针对新时期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与此对应的新中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重视国防安全建设; (5) 因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 新中国初期采取的外交是封闭半封闭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突围与新发展, 新时期我国则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全方位外交。

见微知著:通过对新中国初期与新时期两个时期外交思想的比较, 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理念在不断与时俱进, 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些转变的转折点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些外交理念中最先发生的也是最关键的转变, 表现为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意识到国家利益既是外交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又是外交的归属和魂魄, 即注重国家利益至上, 将外交的首要目标调整为服务于新时期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所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柳暗花明, 探赜索隐

图表教学设计要充分研读教材, 挖掘深意, 精心设疑, 并通过富于情趣的视图设计, 以图象与表格彼此交融渗透的形式, 激发学生灵感的火花和寻求问题解答的好奇心、迫切性和求知欲, 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奋点, 在风云突变的历史事件中探赜索隐。因此, 教学人教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导言部分时, 可围绕周恩来所讲的近代中国“跪在地上办外交”与新中国初期“站着外交”取得辉煌成绩形成的鲜明对比, 让学生思考、探究“弱国无外交”果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吗?

【探究问题三】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一再证明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 新中国初期, 国力依然弱小, 却走出了这一怪圈, 取得柳暗花明的辉煌成就, 试举例证明。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 说一说有哪些促进新中国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举措? (见图4, 提示国际环境、外交家的智慧、民族的凝聚力、政权性质等因素)

对比理解一: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导言部分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对比理解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 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 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以超凡的智慧定大政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三个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破孤立封锁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创外交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入世界舞台 (日内瓦会议) 、展大国雄姿 (万隆会议) , 终于迎来蓝天白云艳阳天。

探赜索隐:有人说,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 外交是和而不同的艺术, 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新中国初期, 中国百废待新, 国力不强, 但外交依然取得辉煌的成就, 打破了“弱国无外交”的一贯定律。其促进新中国外交实现重大转变的原因有:新中国的外交是站着的外交, 政治上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政治家展现出杰出的外交智慧。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三

关键词:人民版;人教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59-1

新课改在江苏已经推行六年。根据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两种教材——扬州、镇江、盐城用的是人民版,其他地区用的是人教版),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笔者认为教师们有必要弄清楚两种教材编写内容的异同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内容比较

1.课前提示

人民版课前提示着重说明本课的主干知识,主要说明了三点内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③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是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这样编写有利于学生在预习时初步了解本课的主干知识。而人教版则主要说明了两点内容:①弱国无外交。②国家独立是外交走向辉煌的前提条件。其更多地强调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国内背景——新中国的成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是建国初期外交走向辉煌的重要前提。

2.正文部分

两种版本的正文均为三个子目:①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走向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但在具体内容上有些异同:

第一目: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相似之处:背景方面均指出两大阵营对峙,以便于学生在学习建国初期的外交时能把它放在美苏两极格局的国际背景中,更加便于他们理解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内容一样都是“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不同之处:一方面,人民版把中苏建交、建国初期建交高潮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放在第一目。另一方面,在辅助性材料选择上,这两个版本均有图片呈现和文字资料,但在内容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背景部分人民版采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示意图”,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建国初期外交的国际环境,更便于他们理解为何中国在建国初期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就“建国初期外交方针”内容上,人教版呈现了“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告》”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两组图片和一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文字资料,通过这些原始史料的呈现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此外,人民版还有“学习思考”一栏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①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②为什么说“另起炉灶”就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第二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相似之处:首先,都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容、影响。其次,辅助性材料均有“周恩来访问印度”的图片。

不同之处:人民版还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知道这个原则是在什么国际环境中提出的以及提出的目的。

第三目:走向国际舞台。

这一子目主要涉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首先,关于日内瓦会议,相似之处:都讲述了日内瓦会议的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不同之处:日内瓦会议的影响:人教版侧重于对中国的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人民版则侧重于对世界的影响: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其次,关于万隆会议,相似之处:都涉及万隆会议的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万隆精神。

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万隆会议的影响:人民版没有结论,是开放性的;人教版主要讲述了对中国的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第二,辅助性材料主要是人民版在知识链接中介绍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说明新中国初期走向世界舞台的艰难。

二、教学策略

根据江苏省目前“一标两本”的实际,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为依据进行教学,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笔者在备课时就参考了2009年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要求:①了解从新中国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②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③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因此,本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二、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4.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篇四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交外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趋对峙之际,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采取“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就决定了中国国际关系的走向,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而新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正在以独立自主的步伐走在国际政治的舞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

②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③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

④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

②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扩大,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

③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④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②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④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二、难点:

1、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2、亚非会议。

【教学过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复习并导入〗

自1840年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讲授新课〗

一、建国初外交方针

(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

1、建国初的国际形势如何?

2、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我国外交的总原则,是什么?

3、建国初我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其含义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4、你认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5、建国初,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6、合作探究:■ 如何看待评价新中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战略?(1)“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不是“闭关锁国”?

(2)“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你认为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应当是联合苏联还是应当依附美国?还是应当走中间道路?

6、活动探究:

材料1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路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管„„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

材料2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

读史感悟

①新中国与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出卖国家的主权;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变化的?

③从中可得出哪些历史认识?(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二)讲解

1、国际背景: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内容:(1)“另起炉灶”;(2)“一边倒”;(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奉行原因:①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代表着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府,必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独立自主的政策;③旧中国采取耻辱的外交政策,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必然采纳新的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政策,废除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也必然要求实行独立自主的政策。④当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欧亚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亚非拉许多国家赢得民族独立,这些都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⑤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4、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就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十个国家建交。(2)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率团出访苏联,双方就各领域合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会谈。(3)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出访苏联,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该条约对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5、一边倒的必要性:两大阵营对峙;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既可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更可以壮大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果实、保卫和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学生阅读第二目,思考: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形成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有哪些?他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4、活动探究: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第3集

读史感悟:

①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指什么?根据材料一、二列出其内容。②“这些原则”首先是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③“这些原则”在处理国际事物中有何意义?(二)讲解

1、背景:(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3)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与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总理首先提出。

3、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成就

(一)学生阅读第三目,思考:

1、简述日内瓦会议的情况

2、简述万隆会议的情况。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3、新中国初期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外交成就?(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

4、活动探究: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掩护和对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读史感悟

①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样的方针? ②他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这一方针的?

③这个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P79学习思考)④“求同存异”中的“同”与“异”分别是指什么?(二)讲解

1、日内瓦会议:

(1)背景:朝鲜停战,美国继续干涉中国内政。

(2)会议召开:1954年4月中、英、美、法等国家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外长会议。(3)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4)结果: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统治。

(5)意义:①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并推动了会议的进展。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背景:50年代中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仍在继续,而这时,亚非广大地区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这些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这些亚非国家为维护和平和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进行积极的外交活动。他们在两极对立中采取中立立场,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参与任何军事集团,在两个超级大国间推行平衡外交,以保留自己的战略主动权。同时主张刚摆脱殖民压迫的亚洲新兴国家和睦团结,以共同抗衡大国特别是西方大国的强权势力。

(2)会议召开: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3)内容:讨论各国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4)结果: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下,会议最终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5)意义:①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②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民誉为“万隆精神”。

3、取得成就原因:

国际:(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崩溃;(2)社会主义力量的加强;

(3)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 国内:(1)卓越的外交家;(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英明的外交决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小结〗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中国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初期就与一大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亚非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作业】

1、《填充图册》及《课程探究》。

2、搜集资料,统计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同哪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列出简单表格。提示:可以让学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查阅相关内容,然后按建交先后顺序填充在表格里,表格应该包括国家和建交时间,查找过程中注意当时有些国家今天已经并入别的国家(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有的国家已经分为几个主权国家,国家名称也有变化(如苏联、南斯拉夫)。本题属于课外活动性质,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五

其中,鼠疫、霍乱和天花属于甲类烈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危害性大等特点。当时,鼠疫在东北、东南、西南的许多地区肆虐。1949年下半年,内蒙古察蒙租银地发生鼠疫疫情,并传播至河北一带。1950年初,福建华安、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等地均发生过鼠疫。据统计,1950年至1954年,全国8个省(区)有6868人感染鼠疫,死亡2268人,死亡率为33.02%(张义芳等:《中国地方病防治四十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16页)。霍乱从1820年传入我国,至1948年的百余年间,我国发生大小霍乱疫情近百次,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深重灾难。在1939—1947年间,全国霍乱发病人数达81510人,死亡11762人(王育民、薛文华、姜念东主编:《中国国情概览》,吉林人民出版社,第592—593页)。新中国成立后,霍乱虽然很快得到遏制,但各地仍有零散病例出现。1950年全国天花患者共43286人,到1954年仍有13个省出现天花病例(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卫生防疫事业探论》,《党的文献》2006年第4期)。此外,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和黑热病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在我国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五种寄生虫病,以血吸虫病危害最大。到1949年,疫区遍及长江以南各省份,患者达1200万人,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超过1亿。例如,安徽贵池县一个村庄120多户,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到解放时仅剩1户4人(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20页)。

面对各类传染病的侵袭,党和政府带领灾区群众大力开展抗疫斗争,逐步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抗疫体制、抗疫网络、抗疫举措、抗疫防线。

建立健全抗疫体制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抗疫斗争,始终把其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抗疫体制。一是制定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分别于1950年8月、1952年12月、1953年12月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逐步恢复、整顿、发展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力量迅速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传染病。“预防为主”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卫生方针,体现出现代抗疫的政策取向。二是建立健全抗疫领导与防治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由党委领导负责的抗疫领导与防治机构。1949年10月,在毛泽东同志指示下,中央防疫委员会开始组建,随后成立中国卫生防疫总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立防疫站(所)等一系列防疫机构。同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正式成立,由该部下设的公共卫生局负责全国卫生防疫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县和市辖区等均设有卫生厅(局),其内部都建立了卫生防疫处。三是构建抗疫制度体系。国家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规章和政策,构建起抗疫制度体系。1951年4月,全国防疫专业会议制定了19种传染病防治方案、《法定传染病管理条例草案》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同年9月,《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颁布,对全国防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1955年,卫生部颁布《传染病管理办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两类,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自上而下的抗疫网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自上而下的抗疫网络,包括专业性的各级抗疫组织、群众性的基层抗疫力量以及多样性的抗疫队伍。一是成立专业性的各级抗疫组织。为应对疫情,我国成立了自上而下的专业防疫队(站)和卫生组织。1950年初,卫生部依据全国疫情流行的紧急情况,及时成立从中央到地方的防疫队(站)。到1950年底,我国已有88个专业防疫队,建成中央及地方防疫站61个。在县、区、村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卫生院(所),“要求城市的每个街道和农村的每个乡都要有医疗卫生机构”(《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页)。二是整合群众性的基层抗疫力量。大力提倡恢复或建立群众性的医药卫生团体,如红十字会、医药联合会等,将各种医药卫生人员团结起来,共同抗击传染病。例如,中国红十字会在改组、改造的基础上,“以协助各级人民政府,面向人民群众,宣传并推广防疫、卫生、医药及救济福利事业为宗旨”(《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民族出版社,第3页)。三是组织多样性的抗疫队伍。各个灾区组织动员当地大批医生参与卫生抗疫工作。例如,皖北行署卫生局与军区卫生部抽调大批医护人员,组织医疗队深入灾区。党和政府还采取了学校培养、动员城市卫生人员下基层、训练失业卫生人员、动员中医、组织医务人员定期服务等措施,解决基层抗疫队伍不足问题。另外,卫生部在《关于健全和发展全国卫生基层组织的决定》中强调要“就地取材”,整合“基干队伍”,提倡在不脱离生产的前提下参加抗疫斗争。

务实高效的抗疫举措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疫斗争借鉴了我国古代应对瘟疫采取的隔离传染源、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并结合实际采取了务实高效的抗击举措。一是封锁隔离、切断传染源。为防止传染病传播、蔓延,各地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杜绝疫情的扩大传播。例如,为应对察北鼠疫,北京市实施了严格的检疫封锁制度。一旦发现鼠疫流行,立即设立隔离圈和警戒线封锁疫区,对确诊者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留院观察。另外,严格消毒,彻底杀鼠灭蚤,也是切断传染源的有效手段。二是坚持中西医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医疗资源匮乏、药品供应不足的情况,制定了“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尤其是以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防治传染病,是新中国卫生抗疫事业的一个创举。中医与中药在抗疫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1955年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常山县医院用“腹水草”治疗血吸虫病腹水期病人,在52个病例中,症状完全消失或减轻的达37例(刘凡、正峰:《“腹水草”能治疗血吸虫病》,《人民日报》1956年2月13日)。三是推行预防接种。战胜疫情的最有效手段是疫苗研发与接种。通过接种和预防注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免疫力,阻止了传染病的滋生和蔓延。例如,1950年1月,卫生部在全国各城市以推广卡介菌苗接种的方式开展了结核病的预防工作,预防接种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承担。北京的注射工作由各区分会动员当地医生组织注射小组,并嘱托私人医院为市民进行注射,郊区的注射则由防疫站负责,“按照卫生小组挨户集中注射,争取一人不漏”(《北京市预防鼠疫工作的初步总结报告》,1949年12月)。

群防群治的抗疫战线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群防群治,逐渐构筑起较为严密的抗疫防线,彰显出强大的动员能力。一是大力开展抗疫宣传工作。做好群众性的抗疫宣传工作,是防止传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运用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以报纸、快板、广播、口号、展览会等各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抗疫宣传动员。除宣传形式形象生动外,宣传内容多以真人真事为主,强化了抗疫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力度。二是广泛开展清洁卫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快速建立卫生抗疫体系,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清洁卫生运动,减少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包括:1949—1952年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1952—1954年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以后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持续不断的清洁卫生运动,对于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消灭传染病等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在抗疫斗争中,“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第381页)。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疫区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总之,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疫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鼠疫基本消失,天花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下降,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等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抗疫斗争改善了城乡卫生环境,使人民群众养成了清洁卫生习惯,使科学的抗疫理念深入人心。

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六

课题: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编写人:吴科 校对人:贾成鹏 时间:2010年10月20日

【江苏高考10考试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解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起到引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二)新中国的成立 1。经过

(1)l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

目的: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兴起:1949年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发展:1954年,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3.确立标志: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内涵:分自治区、州、县三级,各级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5发展过程:到1958年四个自治区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6.意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三个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概念。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Ⅱ、巩固练习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在建国初期中共体现了“几个党好”的做法是建立了哪一项制度?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政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3.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新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③ C.①② D.②③

7.现阶段,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进步性:

政治上,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定民主权利。

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局限性: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政治: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七

1 科学活动的三个子系统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涉及面广, 相关程度高, 作用机制复杂, 可以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深入研究。《人民日报》是党和政府的机关报, 刊登了我国各项事业的重要新闻和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动, 能够反映出一段时期内科学活动的总体概况。其发布的科学新闻属于传播内容, 因此适用于科学社会学中“内容分析”的方法。梳理这七年的大量新闻, 从科学活动的性质入手, 不难发现, 如果把科学活动视为一个大系统, 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子系统:

第一是体制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的特点是紧紧围绕与科学事业相关的制度与组织建设展开。它包括制度类活动和组织类活动。前者包括科学制度、规章的酝酿、确立、修改、完善、成熟等。比如“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保证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实行细则及发明审查委员会规程” (1950.10.17) 、“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条例、研究生暂行条例” (1955.9.1) 等。后者包括科学机构的成立及其各项活动。比如“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开幕” (1955.6.2) 、“中国地质学会举行首都区年会” (1949.12.26) 等。

第二是传播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以科学传播为主题。包括学术交流活动和科学普及活动。前者是在科学家之间进行的, 包括国内外科研人员的访问和各种会议等。比如:“周总理接见苏联科学家代表团” (1955.12.23) 等。后者是从科学家到普通大众的单向的传播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大众的科学兴趣, 提高人民的科学素质, 使群众认识到科学的重要作用;打击伪科学和迷信活动, 捍卫科学的崇高地位;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 培养科学的接班人。英国的贝尔纳 (J.D.Bernal) 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对科普活动的必要性有很好的论述:“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高高在上地脱离了群众的觉悟, 其结果对双方都极为不利。对普通大众之所以不利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日益人为的世界中, 却逐渐地越来越不认识制约着自己生活的机制……人类只好求助于异想天开而神秘的说明。人们原以为占星术和招魂术早已在中世纪末寿终正寝了, 现在它们又复活了, 这绝不是偶然的。……从最粗糙的观点看来, 除非普通大众 (包括富有的赞助者和政府官员) 明白科学家在做些什么, 否则就不可能期望他们向科学家提供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支援, 来换取他们的工作可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此类活动对改善科学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贯彻科学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针对我国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现状 (至今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 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科学普及活动。比如:“四月三日将见月全食, 科学普及局望各地广为宣传, 增进人民科学知识破除迷信” (1950年3月22日) 、“摩擦怎么会有电——国立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薛琴讲” (1949年10年21日) 等。

还有一种必须说明的就是科学教育。众所周知, 学校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教育。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教育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就使得《人民日报》中的教育信息烦琐而难以辨别。这其中真正的科学教育活动并不多, 本文没有统计在内。如果需要计算的话, 应归入传播活动系统中的科普活动之列。

第三是理论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特点是以科学理论的探索为主题。它包括科学引进、科学输出和自主研究活动三种。引进活动涉及引进学科理论、引进制度和组织方式、引进先进的科学思想等。比如“苏联生物学者重要发现, 细胞能从非细胞体发生, 对于医学及农学有巨大贡献” (1950年6月16日) 、“苏联怎样培养科学人才” (1949年12月29日) 、“中科院代表团团长钱三强谈苏联科学指导思想的体会” (1953年5月8日) 、“反对自然科学中主观主义歪曲” (尤·日丹诺夫1953年2月3日) 等。输出活动与引进活动方向相反, 是把我们的科学成果介绍出去。我国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活动, 但在一般意义上对于具备科研力量的国家来说 (如在同一时期的苏联) 是应有的。自主研究是指本国的科研人员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的科学认识。比如“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淡水鱼养殖问题初步成果” (1953年5月27日) 、“东北科学院研究工作密切配合国家经济建设” (1953年1月12日) 、“弗洛伊德在为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服务” (1953年1月3日) 、“马列主义与自然科学” (1950年4月20日) 、“清除生物学中的唯心论观点” (1951年11月22日) 等。

2 1949—1955年的科学活动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活动数量统计

关于1949—1955年的科学活动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活动数量统计如下 (其中, 1951年上半年的资料缺失, 应该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科学活动系统的三个子系统:a.体制活动有效信息106条;b.传播活动有效信息166条;c.理论活动有效信息361条。总计633条。三个子系统的数量结构比为:

体制活动∶传播活动∶理论活动= 1∶1.56∶3.41

(1) 这一统计显示了科学活动系统的大致结构比例, 和稳定发展时期相比, 新中国成立初期会有一些特殊性。例如, 体制系统中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到各省自然科学分会大大小小的机构组织成立、启动以及各项制度建立等活动频繁集中, 所以体制活动的比例要比稳定发展时期高一些。传播系统中由于前述原因有些没有计入科学教育活动, 这部分活动如计入科普类, 那么传播系统的比例要更高一些。理论系统中输出活动在稳定发展时期应该有一些, 绝不会是零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科学的落后, 以至于引进活动和自行研究占绝对优势) , 所以在更普遍的意义上理论系统的比例要高一些。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我们就可以推测出普遍意义上科学活动系统的“数量结构比”应该接近于:

体制活动∶传播活动∶理论活动=1∶2∶4

(2) 这是一个公比q=2的简单三项等比数列, 它意味着在所有科学活动中传播活动在数量上约为理论研究活动的一半, 而用于体制建设的活动在数量上约为传播活动的一半。如果以理论活动为底, 体制活动为顶, 传播活动为腰, 科学活动系统恰好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 顶、腰、底的数量关系为:

顶∶腰∶底=1∶2∶4

(3) 这个“金字塔”揭示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发展要坚持统筹安排、比例协调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培养和留住自己的专业人才, 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这是科学活动的根基所在。一个国家落后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用自己的双腿站起来。就像靠雇佣军和外国武器永远建立不起来强大的国防一样, 我国的科学发展要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建立起一支甘于奉献、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攻城拔寨的高素质队伍。这支队伍还要后继有人, 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满足国家科学发展的长期战略需要, 绝不能墙里开花墙外香, 留不住人才终将威胁整个科学事业的基础。其次, 要搞好科学知识的交流、传播和普及。根据普遍联系的观点, 加强本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的联系, 加强国内科学家的联系——包括行业内和行业之间的联系、科学研究部门和技术部门的联系、军事科研和民用科研的联系、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的联系等;同时夯实科学发展的群众基础, 这对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国家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意义重大。再次, 不能忽视体制建设。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而且有利于国家宏观掌控科研方向, 将科研力量集中到国家急需和重点的项目上来。因此, 这个科学活动系统的“金字塔”对于国家发展科学的人、财、物等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另外, 科学活动系统的数量统计还可以用于一段时期科学活动的特征分析。例如, 主导的理论活动子系统又可分为纯科学研究、形而上的科学研究两类。纯科学是指属于传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探讨, 比如“中科院进行土壤研究工作” (1955年3月17日) 等。形而上的科学研究是指相对于纯科学而言, 受某种社会意识影响的理论研究。比如“苏联科学界批判量子力学的唯心论观点” (1952年5月21日) 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与思想观念上层建筑联系紧密, 导致这类理论研究较多, 纯科学研究 (有效信息233条) 只占总理论活动 (有效信息361条) 的64.54%, 这就意味着形而上的科学研究在总理论活动中达到了1/3强, 横向比较的话, 数量上相当于整个体制活动的总量!意识形态对科学的影响 (仅仅是理论研究上的影响) 可见一般!科学活动的数量结构统计清晰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活动的特点。

3 结 论

总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学活动是朝气蓬勃、向前发展的。这一阶段不仅初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体制, 开展了科学传播活动, 而且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工作者, 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 奠定了此后我国科学进步的坚实基础。

摘要:近代中国科学发展水平的落后和解放前一些科技人才的流失容易造成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学发展状况的误读和曲解, 按照科学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通过梳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日报》的大量相关报道, 并加以系统的数量结构分析, 可以得到这一时期科学事业的整体面貌和阶段性特征, 并对国家稳定发展时期的科学战略研究有所助益。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八

毛泽东指出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1940年谈到应该大量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时侯,就指出包括外国的古代文化、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他多次肯定资本主义国家所取得的进步和文明,认为:“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炼钢含硫量少。加拿大的小麦产量比苏联高,“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他们发明的“托拉斯”、“实际上是个进步的制度”。指出:我们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它们的制度和我们的制度根本不同,但是它们发展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研究。”它们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东方人要向西方人学习,要在破除迷信的条件下学习西方。”1960年,当听到前来访问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谈到二战后美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技术方面,这种变化尤其巨大之后,他当即指出:“我们对美国的研究方面有很大的缺点。科学院应该有一个所,至少有一个专门研究美国的组。”“要有一批人专门研究美国”。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冲破西方国家的阻挠,成功地争取了约3000名华人人才回国服务。此外,还尽力利用和吸纳西方专业人员,并力图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开辟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努力利用和吸纳西方专业人员、向西方派出留学生

早在1941年,毛泽东就说: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的活動。抗战时期,在延安和八路军里为数不多的外国人士中,基本上都是来自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像白求恩、马海德、柯棣华、艾黎、斯诺、史沫特莱、林迈可,等等,他们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们撰写的文稿,如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等,使很多中外人士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并同情、支持、参加了其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

尽量教育、争取、利用投降、俘虏过来的原侵华日军人员,以及在原沦陷区、国统区工作的各种西方国家专业人员,为中国抗日、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服务,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活跃在抗日各战场从事瓦解敌军的“日本反战大同盟”,其成员多为经过教育的被投降或俘虏过来的原日本军人。日本投降后,我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从俘获过来的日本王牌飞行部队的300A,中,成功地教育、争取、利用了一批资深的教官和空、地勤人员,为创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首批世界一流、在抗美援朝中功勋卓著的飞行员,包括后来分别当上我国空军正、副司令员的王海和张积慧,最初都曾得益于他们的严格培训。

在解放了的城区,对原有企业、学校、医院中的外国专业人员、教师也尽量予以留用。全国最大的鞍山钢铁企业留用的原70名工程师中,就有62名是日本人。从原由西方国家津贴的各类教育机构中接收了100多名来自西方国家的教职员,其中近半是美国人。1950年1月15日,为处理岭南大学11名美籍教授离境问题,周恩来为党中央起草复中南局并华南分局电:这些人中的“非反动分子,且为学生所欢迎而目前有不愿离校者”,应依中共中央关于处理美籍教职员指示精神,“暂不解聘,以示区别”。1月17日、19日,周恩来召集文教委员会负责人陆定一、贺诚、邵荃麟等开会,研究接收受美国津贴的大学和医院的具体办法。决定:神学院与宗教学院的外籍教员,只要不反动仍可留用。

以上各类专业人才,有数十人长期坚持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到底,如马海德、爱泼斯坦、柯鲁克、土肥驹次郎、阳早、寒春、川越敏孝、横川次郎、沙博里……其他大部分则由于种种原因不久都陆续回到其国内。在东北航校工作的原日本军人,我国政府实践当初的承诺,尊重他们的意愿,在1953年开始陆续欢送他们回国,后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为发展中日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鞍钢留用的日本技术人员,以及教育医疗机构的西方国家专业人员,许多人则是由于受其旧观念或受其本国政府对华敌视政策的影响,不愿与中方合作而离华的。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也为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开展聘请专家、互派留学生、进行科技交流等的合作,做了种种努力。

毛泽东主张同各国“可以试行各种来往的办法”,“相互交流意见,交流经验。”他多次表示自己“希望到世界各国走走”,“增长一些知识”,“甚至还想到美国去看一看”。周恩来也提出:“要把门打开”,“要积极开展出国工作”。周恩来等利用参加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等机会加强与各国的接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包括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在内的兄弟党、对中友好进步组织、人士建立的联系日渐增多。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2月,周恩来在毛泽东召集的重工业各部工作汇报会议上,提出:为了更好地进行建设,我们要派人到资本主义国家去学技术,把各国的经验都学过来,要有些气魄。毛泽东插话进一步强调:不论美国、法国、瑞士、挪威……只要他们要我们的学生,我们就派去。从1956年开始执行的国家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提出在进一步加强和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争取和其他国家互派留学生”,“还要聘请其他国家的科学家”。

只是由于当时国际环境所限,特别是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百般封锁,当时我国许多好的愿望未能实现。在新中国的头10年,我国只向11个资本主义国家派遣了60多名留学生,向印度、印尼、缅甸、埃及、巴基斯坦、阿富汗、叙利亚等民族国家派出了40多名留学生。而聘请专家方面,只能在外国兄弟党和友好进步团体的帮助下,吸纳到一些外语专业人才,如夏庇若、戴尼丝、妮达、艾琳等等。不过,他们为数虽然很少,却对我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力图打破封锁禁运,促进东西方经济技术交流

七届二中全会时,毛泽东就提出“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南京解放伊始,党中央即着南京军管会派代表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会晤,在要求美国撤走在华美军,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承认新中国的同时,表示了新中国同外国建立商业关系的意愿。1949年底,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致电党中央,要求从统筹全局出发,在准备对苏贸易的同时,也要准备和美、英、德、日等国做生意。他后来进一步指出:“国家之间互相了解,交流经验,很有必要。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指

出在“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这句话后面“应该加上一句:但是国外市场极为重要,不可轻视,不能放松。”

但是,美国政府却在1949年11月纠合西方17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秘密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新中国的全面封锁,并于1951年5月18日操纵联合国通过对中、朝禁运案。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不得不花很大的精力在各种场合宣传中国的开放政策,努力去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1954年他对前来访问的英国工党代表团说:“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1955年他在接见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时,说:“我们中国可以同泰国贸易。泰国要卖几十万吨大米给中国,我们是可以买的。我们还可以买一些橡胶。你们需要什么呢?要钢,要铁,我们都有。要轻工业品我们也有。至于日用品,你们应该自己生产。我们可以帮助你们设轻工业工厂=目前可以帮助你们设棉纺厂、造纸厂和糖厂。你们可以用大米、橡胶来换。如果你们需要,我们还可以派技术人员去帮助你们设计工厂,完工后他们就回来,把工厂全部交给你们。”1956年,他在接见丹麦驻华大使时指出:“我们很愿意向你们学习,我们愿意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学习。如果美国人愿意的话,我们也愿意向他们学习。每个国家都有值得学习的长处。我们也愿意向冰岛学习。”“渔业就值得学习。”“我们也要学一学你们是怎样办合作社的。”八大期间,他在会见法共领导人杜克洛时,向其咨询:“你看法国政府能否摆脱美国干涉,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贸易上把成套设备卖给我们,很久还是不很久,你如何估計?”“技术和装备出口的可能性怎样?”“不是指一般的做生意,是说替中国设计工厂、供应设备、安装装备并教会中国工人开动机器。”“现在瑞典已经答应替我们设计、装备、安装造纸厂。”他请杜克洛在这方面做些推动工作。1958年,他同前来访问的巴西记者说:“只要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一律欢迎。不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也好。不做生意,一般往来也好。”

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做了种种尝试和努力。1950年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立了贸易关系。年底,中央把曾在国统区长期为党做经贸工作的卢绪章调到北京,让他搞中国进出口总公司,专管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1952年,他随团去莫斯科参加国际经济会议,分工负责同资本主义国家接触,经过一番努力,同西欧和日本等国签了不少贸易协议,同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一些民间性贸易团体也签了不少协议。1955年他被任命为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兼任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和专司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的三局局长,到埃及、伊拉克、古巴等很多同我国建交、未建交的亚非拉国家去谈判贸易。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周恩来采取了一些灵活政策。如和锡兰(今斯里兰卡)谈判大米换橡胶贸易协议时,指示我们可以适当降低米价,多给对方点好处。1955年与印尼谈判贸易协议时,周恩来批准允许照顾对方官员行事的习惯,从而促成了国家间的第一个贸易协定的签订。

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在新中国成立最初11年,逐渐增占到整个对外贸易的近30%,这为以后进一步打破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技术封锁,培养了干部,积累了经验。不过由于当时国际环境所限,主要实现商品的互通有无,进口的先进设备技术不多,引智含量较低。这种状况,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同时相应调整了外交政策和引进智力政策,才逐步开始改变。

9.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九

教材地位及分析

1、教材内容:《开创外交新局面》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我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建树。

2、教材地位: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在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得到提高。本课内容是对前一课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外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知识素质不是很高,从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奋点多集中在直观教具和生动的历史事件上,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三、教学目标确定及依据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2、学生活动,再现历史3、学生感悟,教师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3、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四、重难点确定及依据

根据教材内容,外交事件历史地位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将重难点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重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建树

2、教学难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的背景;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选择与依据

一体二辅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多媒体为辅导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学习方法选择与依据

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手段选择与依据:

幻灯片:图片;录像;音乐

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直观性强,实用性大,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效果好。

六、课前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从教科书、互联网,课外读物中搜集整理资料。

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十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经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 能力方面:

(1)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教学,使学生能分阶段的,并能完整的认识新文化运动。

(3)引导学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为救为进行的探索与抗争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不屈的探索与抗争才是中国不致灭亡的根本原因。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4.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历史背景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搭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条件框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国际条件,国内条件等,训练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思路。

(2)训练学生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形成历史事件背景的全貌,如何将事件经过结构化,对事件意义的分析可归纳为几个层次等。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是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式发生的变化。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半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这一历史背景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可避免。同时自然反驳了一种错误的说法:“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这种说法夸大了偶然性因素,忽视了必然因素。

2. 难点分析:

(1)观克思主义的传播。讲清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阶段特征,通过对各派别思想的了解,及“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分析,表明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是根据自身的亲身实践,审慎的思考,才作出的抉择。

(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要与以往的革命相比较,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前途、历史背景等方面分析、体会,得出结论: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他们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五四运动以后,领导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就由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起来。这样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堂教学设计

师:请思考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都有哪些?结果如何?教训有哪些?

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

师:(板书: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 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师: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1.中国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材料

1:民国初年新注册的工厂数(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材料2:辛亥革命前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师:分析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及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引起阶级结构的哪些变化。生:(分析概括,及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师:19新文化运动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生:(回忆旧知识)师:为什么十月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启发了中国人民?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具有哪些特殊的吸引力?生:(对此并回答)师: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中国的思想界正发生着大变动,而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否改变?黑暗的现状是否改变?生:(思考并回答)3.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材料1军阀护充军队数目:19全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85万多人。材料2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材料3从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材料4据统计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货贸易额从19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材料5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18年日本对货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师:结合材料思考: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一战期间仍加紧对华侵略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段祺瑞政府以图实现其独霸中国目的的是哪一国?

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概括)

师: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革命运动的爆发不可避免。二、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及经过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师: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全权代表陆征祥等参加。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如下:材料1(1)取消列强在华特殊性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2)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3)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占有的特权。材料2“和会”议长克里蒙梭以其不在和会权限之内,拒绝讨论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山东问题,日本在战中获的权益已由英、法、意得以承认,以及中日双方曾有的换文,故日本拒绝交还在山东的特权。材料3和会规定德国应归还八国联军入京时夺取的中国的天文仪器;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殊性权交给日本。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的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的开始了。

2.经过

师:请大家新闻记者课本第189页、第190页、第191页有关内容及《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松沪沪军史-卢永祥电》及第195页《北京市民宣言》等有关内容,回答如下问题: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运动前期的主导力量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然而学生讲演者“垂泪而道”,听众“掩面而泣”;却感动不了军警。6月3日军警逮捕学生170余人,6月4日逮捕700余人,6月5日名学生遭到军警马队的冲击。回答:这时的学生运动有什么局限性?生:(结合材料回答)师: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唤醒了中国各界民众,工人首先起来支持学生运动。6月3日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了,6月5日开始,上海商人罢市。许多商店门前贴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那么,从6月起,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波及的范围?从运动的口号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北京市民宣言》看,陈独秀、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回答问题)

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师:一战的空前残酷,战后的极度混乱,使世人为之震惊,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后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吸引力;而巴黎和会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又给中国人以实际的教训,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主要原因。“寻求根本的解决”是知识界的呼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从此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学生阅读课本第192页、第193页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师: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哪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刊物,有哪些?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几位代表人物是谁?“问题”与“主义”的各自观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生:(依据课本有关内容及教师设问的要求回答)

四、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师:(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有关内容深化、理解教材)性质:中国近代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问:五四运动是否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什么说是彻底的?从斗争的坚决性上思考)社会各主要阶层在这场革命中的表现:学生、工人、商界及先进知识分子等,说明这是一场人民大革命。

生:(归纳分析)

师:为什么说“中国工人阶级能发展自己阶级的独立力量与独立斗争,显然与此次罢工有很大的影响?”

生:(联系旧知识。从中国产业工人诞生起就进行的反抗与五四运动中工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师: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怎样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世界意义?

生:(结合课本回答)

师: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设计如下问题:(1)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理解?领导阶级、群众基础、指导思想、革命目标、革命前途、国际背景)

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十一

“慎重稳进”方针所体现的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作风。这是我国民族工作中普遍使用的方针,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本文着重阐述我们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慎重稳进”方针及其具体运用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慎重稳进;少数民族干部;跨越式发展

收稿日期:2011-12-16

作者简介:蒙婷(1986-),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新疆地方党史研究。

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在复杂的环境中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并采取了“慎重稳进”的方针,对新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慎重稳进”方针的提出及其含义

(一)“慎重稳进”方针的提出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它的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自治区总人口的六成之多,但是由于历史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受的苦难是极其深重的。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实行了残酷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经济剥削政策。1942年,军阀盛世才公开倒向国民党反动派,抛弃了六大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裂。1944年,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发生了三区革命。受到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支持牵制了国民党在新疆的十万军队促进了新疆和平解放。

新疆和平解放后面临的紧迫的任务是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和人民政权,并带领新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改革。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真正解决民族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对人剥削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消灭,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灭。”[1](P.207)那么,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应该采取什么方针呢?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急躁,急了会出毛病。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2](P.50)周恩来认为,进行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是少数民族地区必须走的路。社会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农奴剥削制,使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这些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必须根据民族大多数人民意愿和实际情况,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在改革的时间、步骤和方法上,要适合本民族当前发展阶段的特点,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从此,“慎重稳进”方针成为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指导方针。因此,新疆的社会改革也必须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

(二)“慎重稳进”方针的含义

慎重稳进,是我国民族政策中普遍使用的方针。其基本点包括如下:

首先,慎重稳进方针要求,加强党的领导,从严格执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估计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实际情况。1949年11月19日由刘少奇同志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建立党组织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提出:“关于新疆的社会改革则完全不能性急,首先应对各民族的社会情况作深刻确实的调查研究然后才能确定我们改革的政策、口号与时期,而必须在不同的民族中采取不同的改革政策,这点你们应该慎重,并说服少数民族中急性的党员。”[2](P.29)

其次,慎重稳进方针要求切实尊重少数民族,依靠少数民族干部。1956年9月15日刘少奇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在尚待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地区,我们应采取我们一贯采取的慎重方针,这就是说,一切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的人民和公众领袖从容考虑,协商处理,按照各民族意愿办事。在改革中应采取和平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强力斗争的方式。” [2](P.167)

再次,慎重稳进方针要求在新疆进行社会改革应该依据当地特殊情况因地制宜。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急躁,急了会出毛病。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要进行重大改革。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改革。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可以改革的,但是这种改革必须有少民族自己的干部,就不要进行任何带群众性的改革工作。”[2](P.50)

二、“慎重稳进”方针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一)“慎重稳进”方针在减租反霸中的具体运用

民主改革前的新疆农村基本上属于封建社会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在广大农村占绝对统治地位。农村土地大都集中在地主、富农手里,而占农村人口的绝大数农民,尤其是贫农、雇农严重缺乏土地。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新疆人民政府为了摧毁封建剥削制度,于1950年冬,在农村采取废除强加给农民的苛捐杂税和农业捐税摊派制,在此基础上,接着又进行了减租反霸斗争。

这次减租反霸斗争,是新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规模宏大的社会改革运动,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共中央对新疆开展减租反霸运动作了重要指示:

第一,开好县、区、乡农民代表会议和县、区人农民代表会议,使全体干部、农村积极分子和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能充分明了政策和工作方法,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

第二,要吸收大量的当地民族干部参加群众运动,又必须实行党的坚强领导。在少数民族地区,凡无领导骨干掌握群众运动,都会弄出乱子,因此每一个地区的群众运动都必须由相当经验的老干部担负实际领导责任,以便使运动遵循正轨前进。

第三,在新疆这样多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革,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实行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稳当地推广前进。

(二)“慎重稳进”方针在土地改革中的具体运用

在进行土地革命以前,新疆还处在半殖民地带有浓厚色彩的封建社会,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一些地方经常闹粮荒,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1952年3—5月,新疆分局在19个乡进行了土地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的初步经验。1952年9月15日,新疆第一期土地改革工作开始,直到1954年2月20日,新疆省土地改革委员会举行第五次扩大会议,宣布新疆土地改革工作胜利完成。

中共中央对新疆土地改革若干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并指出:“在新疆农业地区,今年实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这是一个坚决的革命进攻,不容动摇。但在实行这个进攻的具体步骤上,必须十分慎重,切勿急躁,必须准备充足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进攻,已获得全胜。”[2](P.81)其具体方针指示如下:(1)在土地法中明文规定保留清真寺、拱北和喇嘛寺的土地。(2)在牧区和半农牧区就不要同时进行改革。土地法不适用于牧区和半牧区经济,对于牧区治安和叛乱问题才是牧区工作的主要问题。在进行农区改革时,要稳定牧区。(3)在充分发动群众的条件下进行土地改革时,对某些需要保护的人要坚决给以保护。

三、“慎重稳进”方针的现实意义

1955年下半年,毛主席说:“办得好,那就是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翻一番,摊派;翻两番,商量”,“超额完成,情绪很高”。[3](P.349-350)

新疆也不甘落后,跑步紧追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2月,全区入社农户由1955年9月占总农户的5.3%,发展到占总农户的85%,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占23%,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已占总农户的76.5%新疆与全国同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新疆与内地各省同步而行。

“大跃进”的显著特点是片面追求无法实现的高指标。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新疆的经济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上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新路。

当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持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慎重稳进”的方针,在新疆的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实践和历史证明,慎重稳进方针是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并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慎重稳进”方针仍具有现实意义。除了从新疆实际出发,培养新疆的经济增长点,规划新疆的经济结构外,“慎重稳进”方针的突出的现实意义在于只有相信和依靠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才能真正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邓小平同志在1981年10月23日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谈话中提到:“要注意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是干部问题。”[2](P.252)胡锦涛同志在1999年出席全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座谈会时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件关系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2](P.372)

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着重培养少数民族的发展意识、稳定意识、改革意识,加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周来顺]

1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十二

概述

本课内容选自中国人教版历史第3册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本课的主题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为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则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但学生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理解上存在困难,于是在这节课通过计算机网络创设丰富历史的情境,设置相关问题,既让学生有一定的创作、发挥空间,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好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

教学设计理念: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探究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深刻反思。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以抽象思维获得了一定发展,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同时又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因此这节课借助计算机网络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历史想象,帮助学生探究问题、主动获取、运用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还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3、学生能提高归纳课文的能力;

4、学生能学会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两个历史事件中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教学媒体: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提供的V-Class教学平台系统

学习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科书、自行制作的网页课件

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以探究历史问题为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教师:回忆中国在近代化上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指出其失败,然后提出疑问,近代化探索失败了,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上一单元的知识点,又在学生头脑中设置了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1基础知识的解决(5分钟)教师:布置学生做基础知识练习题。

学生活动方式:主要通过阅读课本解决以上知识点。

设计意图:紧抓课本,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同时为后面的活动提供知识支撑。

2宣传单创作(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标语或口号的创作。

题目:假设你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名爱国学生,要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拟写一幅标语或写一句口号。(要求:宣传语言应生动、简洁,富有号召力。)

学生活动方式:运用老师制作的网络课件去深入了解五四运动的整个过程,网络课件丰富的资料能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为学生创作宣传单提供资料与情感条件。

学生活动方式: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自己的创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创作宣传单的过程中理解与体会五四运动中的反帝爱国情怀,并从中学习五四精神。

3论坛讨论(13分钟)

教师: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题目:想一想:除了示威游行外,学生还有什么方法令政府拒签和约?(提示:除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还可以联系当时中国社会中各阶层的力量来思考)

学生活动方式:通过V-Class教学平台系统进行思想辩论。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既让学生发现学生运动的不足,又可以在与此前所出现的变革力量作对比中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历史中重要的、彻底的革命力量,从而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4学生继续浏览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网页,深入了解中共一大的详细情况。(5分钟)

教学反思

一优点

1活动形式设计新颖,活动主线清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主导权。

2教学设计方案写得不错。

3教师制作的网络课件材料丰富。

二不足之处

1教师应该增强灵活把握课堂的能力。

2加强小组的讨论与发言,尤其是第二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3网络课件应根据课堂授课时间进行适当的精简。

13.外交事业的发展历史教案 篇十三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在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时,可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各国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使学生明确从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中美关系正常化。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点:

1、是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2、是我国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1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设计 篇十四

[难点]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导入:

毛泽东接受罗马尼亚大使递交国书仪式小故事

[讲授新课]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建国初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说一说]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①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② 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

[比一比]

① 你知道最早和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吗?

② 到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17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得到25个国家的公开承认,你能说出这17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吗?

[材料分析]

(材料)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法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处。赔偿白银13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① 以上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现实?

② 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不同?导致了怎样不同的后果?

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比一比]

① 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③ 哪两位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国家,能用几个动作表示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每组选两名)

[补充]

关于中印边界争端问题的由来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放录相《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创设历史情境

(动脑筋)

① 万隆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 中国代表团此去会遇到哪些困难?

③ 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④ 假设

a、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

b、中国代表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

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

⑤ 中国代表团是怎样因势利导扭转局面的?

⑥ 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故事会)

同学们讲有关周恩来总理的外交小故事

(小品表演)

万隆会议现场报道

采访周恩来总理

(动脑筋)书74页

(补充资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有里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课后小结

[小结]

(谈一谈)

1、今天我们共同了解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取得的外交成就,谈谈你的感想?

2.你知道什么是“万隆精神”吗?“万隆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适用吗?(请举例说明)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2、从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

①中国政府热爱和平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③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 ④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中国与哪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越南、柬埔寨 B.泰国、印度 C.印度、缅甸 D.缅甸、泰国

4、我国政府在与哪国政府的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印度 B.印度尼西 C.缅甸 D.越南

5、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

6、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7、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 D.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请回答:

⑴上述内容通常被称做什么原则?

⑵上述原则最早提出于哪一年?这项原则是何时由哪些国家共同倡导发表的?

⑶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外交的策略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多做工作、有所作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请回答:

⑴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⑵21世纪的中国外交政策该是怎样的?

三、简答题:

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四、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面对会议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和对中国的猜忌、敌视和污蔑,将如何准备你的发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C 7、D 8、B

二、材料分析题

1、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⑵1953年;1954年6月,中国、印度和缅甸等国共同倡导发表的。⑶这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2、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⑵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中国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三、简答题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四、活动与探究

1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案 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识记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结合我国近代史和建国初期国际环境,理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制定的原因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3.运用: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比分析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4.通过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及中美建交的经过,分析其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5.通过讨论十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

1.建国后的外交形势:

有利形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3)“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2.中苏建交结盟: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的停火问题。

5.参加万隆会议:

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各国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成果: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意义: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6.关于“求同存异”的方针:

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

含义:同:是指共同的历史命运,都曾经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异: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义: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赞扬和拥护,促进了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

7.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美国采取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意义: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8.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1)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原则。

(2)1978年底、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接受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撤军”。

(3)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中日关系的改善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申明。

1972年中日建交(日本早于美国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9.外交政策的调整

(1)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2)1985年3月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10.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主要活动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 2000年9月,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3)上海合作组织:

性质: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成员国地理位置、合作领域)特点:成员国结伴而不结盟(国家关系)合作模式:领域广泛、共同倡导、(合作领域的扩大过程)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教学重点】

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4.中美建交和新时期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热点试题】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了哪些重要外交活动?这些活动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4.万隆会议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万隆精神是什么? 5.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列举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近年真题】

(2009年)17.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1943年初,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应排除。1955年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1953年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

(2008延考区)37.(32分)阅读材科,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的政策不大可能对中因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年2月)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初期,党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在一年多时间里,与我国建交或半建交的四十多个国家中,有近三十个国家同我国发生外交纠纷,其中有些是由于中国方面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这就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外事工作陷于困境„„1969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一些外国驻华使节,同他们进行友好的谈话,实际上是传达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改善和发展关系的信息。不久中国就陆续派出一批批驻外使节,对过去主要由于中方的极左行动而损害双边关系的事件,主动进行修复工作。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闻的来往中断了 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周恩来:《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2月)(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的美国对华政策。(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1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中美双方为打开“友好来往的大门”,经过了哪些“共同努力”?(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4分)

答案:

(1)敌视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封锁和军事遏制的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入侵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2)中国:纠正“文革”初期在外交方面的极左政策;中苏关系严重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部边境,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扩大和改善国际交往,提高国际战略地位。

美国:陷于侵越战争泥潭,在美苏全球争霸中处于守势;遏制中国政策失败;不得不承认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中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

(3)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国家利益。

上一篇:科普实践基地种植参观作文下一篇:第123章习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