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其二 刘禹锡

2024-09-05

秋词其二 刘禹锡(共5篇)

1.秋词其二 刘禹锡 篇一

主持人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每周二的“传统诗文赏析” 如期与您见面了!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秋词》。搜于六级古诗单。

主持人2:(读全文)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主持人1:古文今译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主持人2:诗文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

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主持人1:“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主持人2:“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主持人1:“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主持人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主持人1: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主持人2: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主持人1: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主持人2: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主持人1: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主持人2: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主持人1: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主持人2: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主持人1:创作背景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言志”。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主持人2:。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主持人1: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市)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主持人2: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主持人1:作者简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

主持人2: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主持人1: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

主持人2: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主持人1:今天的“传统诗文赏析”到此结束,下周二再见!

2.刘禹锡《秋词》文化底蕴初探 篇二

??刘禹锡《秋词》文化底蕴初探 青海省西宁第五中学语文组 杨伟平

唐朝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虽距我们很远,但唐诗和刘禹锡却离我们很近。翻开典籍,我们会感到那唐代的佳音越过荒凉的原野、狭长的山谷疾驰而至,文化敲击我们的声音恍然启悟着人生的真谛:文化是一种千年不绝的交响。而品读刘禹锡《秋词》更会给学生带去内在的精神愉悦和理性精神层面的提升。

刘禹锡《秋词》共两首,刘禹锡的一生坚持改革社会的理想,蔑视和嘲笑那些攀龙附凤的权贵,而遭到权贵们的压抑贬斥。刘禹锡一生坎坷,但也风骨凛然、志向远大,从未妥协与屈服。他不仅用行动,而且用诗歌,留下了光辉印记。带着对诗人的敬佩与膜拜,现在我们就来赏析他的《秋词》。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的作品。“自古”句点出逢秋而悲,古今皆然,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慨。“我言”句以响遏行云的一声断喝,推翻悲秋主题一新天下人耳目。“晴空”二句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秋景图:我们看到,在那一碧如洗的寥廓高天上,一只白鹤腾空而起,直冲九霄,把我的诗思也引到了高空。目击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惊喜和感奋?融诗情与画意是“秋日胜春朝”的形像化说明,景致飞动,笔触轻灵,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全诗有直抒胸臆之妙,而无“含蓄不足”之嫌。自然,诗人抑春扬秋,并不表明他对“春朝”怀有某种偏见,从中可以触摸到诗人豪迈、壮阔的胸襟。

为了驱除“悲秋”心理,诗人有意在“春”和“秋”之间有所轩轾,再看第二首: 山明水净夜来香,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这里人仍将抒情、写景、议论熔于一炉。那漫山红黄相间的枫叶是对第一首绘就的秋景图的巧妙点缀和生动的补充。如果说前诗主要着重于高空的话,此诗则主要落笔在地上。秋日登楼,让那清气徐徐沁入肌骨,可以使人清醒、理智,而那烂漫的春光则只能使人昏醉、轻狂。这样,又何必“逢秋”而“悲”呢?“岂如春色嗾人狂”这铿锵有力的吟唱,向我们袒露了诗人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畏“衰节 ”的情怀。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偏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的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之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两首诗 《秋词》主体相同,但各写一面。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迁,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风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如果你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郁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艺术美感,刘禹锡的这两首诗给与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这里有必要简单总结一下刘禹锡的诗歌成就和主要贡献,主要有三方面:〔1〕对题材领域的拓展和发掘;〔2〕对传统主题的深化与反拨;〔3〕对诗歌体式的变革与完善。同时,他还常常借古人之针贬,刺现时之痼疾;征前代之兴亡,示不远之殷鉴。这样,他对题材的发掘,也较前人几时人更深一层。他不仅扩大了咏物事的叙事功能,创造出寓言式的新形式更使其诗歌底蕴深厚。

悲秋,是历代诗人递相沿袭传统主题。最早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到汉代无名氏《古歌》中的“秋风萧萧愁杀人”,再到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做客”,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欧阳修《秋声赋 》中所说的“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特别是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请、肃杀的秋色状景以托怨情,以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南逢开口笑,花须插入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唐后主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所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等等。这些诗词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托伤时忧国的凄怆痛苦或倾吐落魄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古代文人一般都有悲秋情节,所写秋景也大都有肃杀、感伤的情调,作为一种传统,也可算作一种文化积淀,历代文人陈陈相因,大多走不出悲秋的老路。让我们 今人读后往往为之泣下,觉得他们太感慨、太黯然,太神伤。人生总要经历坎坷,命途本就多舛,何必苦苦伤悲,终穷一生呢?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首一反传统看法,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扫尽了古人悲秋的颓废萧瑟之气的壮美之诗。描绘的是色彩绚烂的秋景,表现昂扬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士大夫的思想境界是不同的,作为以天下为己任,要彻底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则肯定有别于封建文人。因而,同时面对“秋”,由于胸襟不同,抱负不同,所以选取的景物、着眼点也就不同,所渲染的情绪、抒发的感情也就自然有别。为此毛泽同志以壮阔绚烂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这是封建士大夫无法企及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为历代作家递相沿袭的传统主题,如悲秋主题,伤春主题,叹老主题,嗟悲主题,别离主题,相思主题等。刘禹锡在表现传统主题是,虽然依循其既有的思维定势及情感指向,作顺向的引深与推阐,却力图深化其情感内涵,强化其思维力度,从而使之达到新的更高的层次。更能见出诗人艺术独创性的还有他对传统主题所作的种种既出人意料的又令人振奋的反拨,故意违逆传统主题既定的情感指向于思维趋归,力图从相反的方向对其偏颇之处有所匡补或拨正,显示出作者前无古人的胸襟气魄和迥异于流俗的卓越见识。它突出的表现为:一反“悲秋”主题,不畏“衰节”,唱出意气豪迈的秋歌;一反“嗟悲”主题,不惧“播迁”,唱出正气凛然的壮歌;一反“叹老”主题,不服“老迈”,唱出朝气蓬勃的暮歌。“诗言志”刘禹锡的诗情及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显然,这也就是《秋词》的主题。一曲昂扬的激励雄心壮志的高歌。志当存高远,壮志在我胸。今天,我们寻觅着,捕捉着刘禹锡等众多的文人志士身上的闪光点。我们不仅洞见一位俯时济世,澄清天下却又命运多舛,历尽坎坷的时代精英独特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更为他的热情才略,力图独出机杼,别开生面的审美趣向和远大志向所折服。

3.评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及其它 篇三

首》及其它

——评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及其它

古文人喜欢谈秋,以秋为题的诗文颇多,其名篇也不胜枚举。可是古文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以秋为萧杀、衰败、凋残,故把秋写得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秋之入心,愁也。于是“悲秋”也就很自谈秋都有一个固定的路数。他们抱住一个然地成为古诗人抒情咏唱的一大基调。

当然,也有喜秋的。以秋为愁或以秋为喜,应该说,都正色当行,合乎季候之秋的本然意蕴。秋是代表积极乐观进取之象,春种夏管,极尽辛苦,到得秋来,果实累累,收获在即;秋者,和如火炽也,其乐何如!

悲秋之名篇,最早当推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诗人描绘悲凉的秋景,借此抒发的是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的情怀。被誉为“鬼才”的唐代诗人李贺,也有“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怜香魄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的名篇。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声音,使人惊心动魄。时光流逝,壮志难酬,诗人抒发了苦无知已的寂寞,哀叹之情溢于言表。时逢盛唐,曾深受玄宗器重的诗人苏頲,也有过“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汾上惊秋》)的感叹与哀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有《秋声赋》之佳作,对无形的秋声,描绘得形象而生动。•对秋景之萧飒,极尽渲染之能事。作者对秋的悲凉感叹实则是对现实的牢骚。

一反悲秋之传统题材的也不乏其人。李白就曾说过,“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秋声》十分出色。“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快鹰下鞲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秋声》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 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 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 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 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可谓别开生面。•诗人身处逆境而不因秋景之萧条而悲观失望,他在南渡之后仍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虽屡遭灭贼无期报国无望之惨痛煎熬,却时刻不忘“喜闻秋声”,终于盼到了“沙场秋点兵”的那一刻,诗人可以身先士卒以报国耻了!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情怀,这是一种能唤醒人们奋发图强、力争向上的力量,我们不难领悟出其中的特殊美感。

按秋季这个时令,的确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秋风吹,秋雨滴,可谓秋有声;秋水清,秋草黄,可谓秋有色;秋野淡,秋山远,秋空高、秋雁南飞……可谓秋有形。难怪这千古不变的题材任由文人墨客们极力渲染,几度风流几曾肠断。不管以秋为悲也好,也或以秋为喜也好,不可成为老套、滥调,不然的话就会雷同、僵化。若本无愁而强言愁,本不喜而强作喜,结果都会脱离实际,流于虚伪、浮泛、空洞无物。文贵在独创,即使是写秋,也该从自己体验最真切的那一点入手,反映的是自己实实在在的人生态度。彼自然状态的秋景秋情者,本为人所共有,对谁都是无私的秋;但只有把自然之景与已所感所思溶化为一体,真正写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那片秋,方能写出咏秋的绝妙佳作。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就是这么一篇写秋的绝妙好诗。

中唐时期的革新派诗人刘禹锡,虽屡遭贬谪,身处逆境,却并不因失败和不幸而消沉气馁,他是比较爽朗和倔强的。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诗人所处的年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颓废。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怎么不让诗人痛心疾首呢?•然而作为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兼思想家,刘禹锡以“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昼居池上亭独吟》)的自我浩然形象,以“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昼居池上亭独吟》)的可贵品格,抗厉不屈,侠骨清风,写下了不少沉着清新,通俗豪兴又极具民歌特色的别开生面的诗篇,抒发了“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的豪情壮志(《始闻秋声》),开辟了唐诗又一风范。《秋词二首》即其中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开头两句与陆游的《秋声》一诗的首联可谓同一机抒。“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一语破的,点出一反前人悲秋之情怀,又直抒胸臆,借秋声抒发了自己的豪兴。一叶而惊秋,多少人面对秋景难以控制悲凉的心境,而刘禹锡则抑制不住内心的独特视角和励志精神,“言秋日胜春朝”。诗人深深懂得自古以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人们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寞,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自然的秋景之感,以已所特有的胸怀指出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诗人强调秋天并不毫无生机可言,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大家看那只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 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宵”,“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寞。这就是《秋词二首》其一的主题思想。

须得注意的是,刘禹锡在这里拈出了“秋气”。•秋是“胜春朝”的,因为自然的秋是“晴空”,更胜“碧宵”。“晴空一鹤排云上”写的就是秋气的“眼”,或者说,是它的神髓。我们说此诗写秋写得绝妙,妙就妙在诗人对“秋气”的独特体会上。“晴空”的秋是自然的,人们常说“秋高气爽”就在此处,这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诗人溶身在这旷世之秋中,久驻胸怀的坦荡豪情开始沸腾了,于是他把自己的所感所思交给了排云直上的那只独鹤,自己久赋的希望也逐渐被这秋气所包容,得以溶化和体现。“诗情”即志气之意,也很自然地升华到“碧宵”,我们不难看出这坦然的志气其实就是荡然的秋气,两者合二为一。所以说赞秋气其实是以美诗人志向的高尚,这正是《秋词二首》其一的独特创意。

《秋词二首》其二是咏秋色。这是景随人移,色由情化。•

春色是以其艳丽而取悦的,秋景则是以风骨而见长。刘禹锡在这里如实勾勒出秋的本色,显示其特色,“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作者指出秋色是明净清白的,有红有黄,略有色彩,不时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冷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之风度,令人肃敬。真是“秋容一洗,不受风尘。许大乾坤这回大”(陈亮《洞仙歌》)。自自然然的秋意本色,不施粉黛,不加色素,丽质天成,清新荡然。•也偶有“夜来香”才会发现她的淡泊和清新。深红也或浅黄,这是秋风的杰作秋色的见证,无形的秋风英姿飒飒,分明是光顾了遍野的山林,•随处可见的树叶笑红了脸,喜弯了腰,小草成黄色果子也熟透了,于是组成了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素素秋色,怎不叫人心旌漾动,不为之动容呢?诗人在这里放眼四顾,无限情怀得以舒展。又如他的《秋江早发》中所言,“草树含远思,襟怀有余情”。秋的一景一物、一山一色无不触动着诗人心底蕴含的豪迈情悸,所以他“试上高楼”一望,清晰四境,隐约着暗然生机。不料秋风也带着淡淡的气息扑怀,顿觉澈澈入骨,心旷神怡,思想澄净,心绪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不入边际。春色嗾人狂”一语道破诗人的良苦创意,反衬出秋色的博大情怀和独特韵味。全诗以拟人的手法,再现秋色的生动形象。

《秋词二首》其二所咏的秋色究竟妙在何处?刘禹锡眼中的秋色就好比他的容妆,气以励志,色以冶情。诗人陶醉在素雅清丽的秋色之中,无限情怀油然而生。“清入骨”是他溶心境于秋色的切入点,也正因为“清入骨”,这才会看得透彻,情景交融,混然一体,于是出自内心的感受得以再现,这种深沉的体会和真实的感受来自实实在在的自己和真真切切的秋色之中。咏秋色也就成了颂已清白的情操,于秋声中寄豪兴,秋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这才是绝妙之处。

刘禹锡生活在骄侈腐败的中唐王朝,藩镇割剧日益激烈,诗人因参与王叔文集团,多次被贬。他并不因失败和不幸而消沉气馁,相反地却认为这倒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中获得教益。诗人的豪兴可见难能可贵但决非偶然,是出自内心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独特的审美视角。•这就是他所说的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已知。”(《学阮公体三首》刘禹锡)所以作为比较爽朗和倔强的革新者,刘禹锡能处处保持这种高尚的情操,以豪兴来入世,对理想的执着,至老不衰。他晚年写的一首《始闻秋声》,“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的激情不改,好一个心如砥石的精神和艺术创新的独特视角,无一不显示诗人刘禹锡“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刘禹锡的整个生命都洋溢着他“命不压头不奈何”的豪兴和励志。(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朋友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诗相赠于刘禹锡中所说)。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帝先宗),刘禹锡返京复出,为连州刺史,游玄都观时曾作一诗《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字里行间诗人的生命在燃烧,诗人向打击他革新运动的权贵挑战,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这不难看出诗人的豪兴和励志,显示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的乐观进取精神和入世态度。不妨再举其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沉郁中见豪兴。诗人对生活也怀有欣喜愉快的心情,“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竹枝词九首〈其九〉》刘禹锡)。他爱生活,极力赞美劳动的价值,对生活充满憧憬,读来清新自然,胸怀坦荡,一种豪迈之情顿生,也别有风味。难怪清人翁方钢评说:“刘禹锡诗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石洲诗话》卷二),一语道破了刘禹锡诗作的地位和贡献。

《秋词二首》采用抒发议论的即兴形式,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发人思索,耐人寻味。在他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这正是它的难能可贵之处。我们说《秋词二首》是绝妙的咏秋好诗,妙就妙在作者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生活经历去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秋,渲染了秋的无穷魅力,于秋声中寄豪兴。第一首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第二首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以冶情。诗人抓住大自然素淡清丽的秋气秋色,很快溶入了自己的所感所思,真正写出了他内心世界的那片秋,使读者产生共鸣,也如临其境,也那么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地感受一回心灵深处的秋。《秋词二首》带给我们一种向上的勃勃生机和殷殷希望,它告诉我们:秋是美妙的、神奇的。因为秋给了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

4.秋词其二 刘禹锡 篇四

刘禹锡《秋词》原文及赏析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诗言志”。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但他虽被贬谪,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5.刘禹锡《浪淘沙·其二》诗词赏析 篇五

唐代:刘禹锡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译文

洛水桥边春天的太阳西斜,碧流又清又浅看得见水底的琼砂。

路上无端刮起急剧的狂风,惊得鸳鸯逃出了水中浪花。

注释

洛水: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晚年又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此首言及洛水桥,应是在洛之作。

琼砂:美玉般的砂砾。

无端:无缘无故,突然间。

赏析

上一篇:《堂吉诃德》XX字读后感下一篇:售后服务区域经理个人简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