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评估表(共10篇)
1.学术会议评估表 篇一
会展宣传评估表
一、整体安排
(1为“优秀”2为“好”3为“一般”4为“差”)
撰写宣传单、海报、新闻稿1234 会展前挂横幅、贴海报工作1234 会展中心协助工作1234 会展后的后勤工作总结1234
二、具体安排
(1为“优秀”2为“好”3为“一般”
宣传工作具体分工1 撰写海报稿及广播宣传语1 修改稿件工作1 收交稿件给老师定稿1 将稿件写入2—3张红纸海报1 将海报进行创新1 落实每项工作的完成1 撰写宣传单1 复印多份宣传单1 派发宣传单1 考察挂横幅的工作1 到后勤部拿横幅与红纸工作1 贴海报、挂横幅1 协助后勤部提供会中茶水工作1 协助会展布置工作(搬桌椅工作)1 协助秘书部会前接待工作(接待引领)1 在互动环节协助调动活动气氛1 会中协助维持印象设备的工作1 协助会中维持秩序的工作1 会后协助搬桌椅等清理会场1 会中的摄影工作1 会展后撰写广播新文稿1 会展后将新闻稿上传学校网站1 会展后宣传工作总结1 会展后收交的宣传单的所有资料1
4为“差”)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学术会议评估表 篇二
关键词: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南京市,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病患病率的持续攀升使健康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对老年人进行恰当的生活能力和服务需求评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综合评估是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能力, 全面收集关于老年人躯体、精神疾病和社会需求的信息[1]。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照护计划, 以改善和维护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 使其获得最高的幸福和满足感。美国医学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强调, 对每一位接受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人进行统一全面评估是提高全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根本[2]。2004年, 上海开始研究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 目前《上海市养老服务需求评估表》在全市各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和部分养老机构广泛使用, 并实现信息化管理[3]。2009年, 民政部推出《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 2013年, 南京市民政局推出《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4], 其内容与上海的评估表基本一致。为了解南京市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和养老需求, 掌握老年人能力评估方法, 笔者与养老机构高年资护理人员一同参与了老年人能力评估,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分次与养老机构的4位高年资护理人员进入小区进行入户调查60岁以上并愿意接受访谈的老年人25名, 进入社区参加活动的60岁以上老年人17名, 入住社区日托养老服务中心的所有老年人43名。85名老年人年龄60岁~93岁 (75.7±7.5岁) , 男41名, 女44名, 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白内障、骨关节病或风湿病、肿瘤、前列腺增生、老年痴呆等。
2 方法
1.2.1调查工具
南京市民政局推荐的《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情况、社会生活环境背景参数;另一部分是失能程度参数, 包括日常生活参数、认知能力、情绪行为和视听觉4个维度。
2 结果
现有评估表比较粗糙, 不同的评估人员对不同的老年人进行统一全面评估存在一定问题, 具体如下。
3.1人员类别
(1) 城镇“三无”人员; (2) 农村“五保”人员; (3) 低保老年人; (4) 低保边缘老年人; (5) 经济困难老年人; (6) 70岁及以上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老年人; (7) 百岁老年人。存在问题:填写时发现以上7个选项难确定, 低保边缘老年人和经济困难老年人的标准不明确;计划生育特别扶助老年人的界限不清晰。需要对这些类别的人员进行具体说明。
3.2收入来源
(1)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金; (2)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 (3) 养老金; (4) “三无”下放人员补贴; (5) 三线老军工补贴; (6)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7) 供养人员补贴; (8) 低保金; (9) 拆迁补助 (元/月) ; (10) 失地农民补助; (11) 其他。存在问题:这些选项太多, 很容易遗漏一些选项;在拆迁补助后加了“ (元/月) ”不妥。
3.3心理状况
(1) 正常; (2) 偶尔有孤独感; (3) 经常觉得很孤独。存在问题:难确定, 评估结果分歧较大。孤独为一种心理表现, 孤独感产生后可出现情绪低落、忧郁、焦虑、失眠等不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可以通过交谈直接得到老年人的答复, 也可以通过观察老年人的行为来确定, 如老年人缺少他人的探访或虽有定期探访, 老年人仍经常表达希望获得更多社会交流的状态。本条目在能够正常交流的老年人中会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但对老年痴呆、意识淡漠或失语的老年人进行评估较为困难, 有的老年人甚至没有是否孤独的表现。
3.4社会活动情况
(1) 经常; (2) 偶尔; (3) 从不。存在问题:理解偏差, 选项难定。老年人参与的社会活动一般包括参加感兴趣的社交活动、探访亲朋好友、采用其他方式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等。这个条目的填写中4位评估员的理解差异比较大。一方面对经常、偶尔、从不3个层级的认识不一致。另一方面, 有些评估者对社会活动的认识有偏差, 认为社会活动类型只包括文艺类、健身类、宗教类等文体活动, 诸如走亲访友、棋牌活动、网络交流等就不认为是参加社会性活动了, 这应该是对社会活动的一种误解。故建议对参加活动频次加以具体化, 如经常是指每周3d以上, 偶尔是每周1d~2d, 而从不是指没有参加。同时, 引导评估员对社会活动的形式有正确认识。
3.5失能程度参数评估中的认知能力和情绪行为模块
认知能力模块包括近期记忆、程序记忆、定向记忆、判断记忆4个方面;情绪行为模块包括情绪、行为、沟通3个方面。这部分内容的评估是评估员最难下定论的条目。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记忆代表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近期记忆力是回忆最近几天甚至当天发生的一些情况的能力。程序记忆则是个体无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的记忆。定向记忆是人们对现在的感觉, 对过去、现在、将来的察觉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意识, 分为空间定向、时间定向、地点定向、人物定向等。评估老年人的记忆力、定向力有助于对老年人早期痴呆的诊断[5]。评估的方法包括客观心理评估、知情者报告、结构性问卷以及自我评价。作为初筛, 以知情者报告和自我评价为主。在情绪方面, 蹇在金[6]认为, 可用一句简单的询问做筛查, 如是否经常觉得悲伤或压抑, 回答“是”者进一步做老年抑郁量表测量, 常用的筛查工具有画钟试验和简易智能评估量表[7]。情绪行为方面的沟通能力评估是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满足程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评估表上对认知能力的指导性描述是: (1) 近期记忆, 指能回想起近期发生的事情; (2) 程序记忆, 指完成洗衣、做饭、做菜等; (3) 定向能力, 指外出、回家不迷路; (4) 判断能力, 指对日常事物的判断不违背常理。由上分析, 这些描述存在一定的偏差, 尤其是程序记忆和定向记忆的描述, 将老年人认知能力的评估变成了完成某件事情活动能力的评估。对不进行家务劳动、卧床或不外出的老年人, 评估存在一定困难。
3 建议
3.1 完善评估工具
养老服务评估是为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以及明确护理、养老服务等补贴领取资格等, 由专业人员依据相关标准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工作[8]。自20世纪90年代起,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老年人群需求评估工具开发的革命, 第三代评估工具interRAI照护评估系统一套由近20个子工具构成的评估体系, 目前在欧美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地区得到了广泛使用[9]。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量表, 且量表应用范围局限, 只是用于简单描述性研究[10]。对老年人认知状态评估, 通过描述性提问的方式进行评估主观性较大[11]。目前这份《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存在一定缺陷, 有必要进行完善。如收入来源选项改为: (1) 退休金; (2) 子女提供; (3) 商业保险; (4) 退休后工作; (5) 其他 (低保、社会救助等) 。同时可以将具体可支配费用单列一个条目。心理状况增加选项 (4) 其他。评估员根据老年人情况进行标注说明。对认知能力和情绪行为的指导描述进行修改。程序记忆:完成或描述完整的习得性生活技能如穿衣烧水泡茶等整个过程的能力;定向能力:是现实导向能力, 即对人物、地点、时间、空间等识别和判断的能力;判断能力:对日常生活的内容、时间、谁处理等做出不违背常理的判断。在情绪行为方面的沟通条目中有必要增加影响交流的原因, 如认知能力下降、听力或语言沟通能力下降等。
3.2 增加《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用户手册, 开发智能化评估工具
欧美国家发布的规范性评估表一般会包括2个或3个文件:一份评估表, 一份用户手册, 部分评估量表还有相应的评估教学视频。只有这样严格的操作指南才能保证不同评估员所获得的评估数据标准基本保持一致, 从而保证质量, 也便于最后的结果统计。开发智能化评估工具, 利用手机或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评估, 方便不同人群的需要, 分别提取某些项目的统计结果, 触发照护计划建议及进一步进行评估或检查的项目。
3.3 加强评估员的培训
评估员是经养老服务行业管理部门培训并获得有关机构的资格认定、可从事健康评估服务工作的专业服务人员。通过培训首先在态度上重视这个工作, 提高评估信息的质量;其次在专业和技术上加以指导, 熟悉老年人特点, 掌握老年人能力评估技能, 避免出现较大的人为误差。
3.4 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 加快第三方评估组织的建设
3.DIY早产风险评估表 篇三
小丽怀了双胞胎,医生说她属于早产高危险孕妇,要特别留意早产征兆,小丽听了不免有些担心,医生马上安慰她说:“你不用太害怕,有早产高危这个意识更大的意义在于预防早产。”
准妈妈都都希望能生一个健康可爱的足月儿,但是有些准妈妈因为各种关系早产。其实很多时候早产儿可以尽量避免,首要的因素在于准妈妈要提前有早产风险这个意识,排查一下自己是否属于早产高危险群。
早产风险评估表可以让孕妇借由了解自己是否有早产危险因素,来判断自己是否是早产高危险群,筛检后让自己能及早预防早产。
当准妈妈被筛检为早产高危险孕妇时,应积极加强注意早产征兆,在有早产征兆时能及早就医治疗,以延长怀孕周数。如果被筛检为早产低危险孕妇时,也不代表一定不会早产,仍然应该注意早产征兆,做好早产防治的相关预防措施。
能预防早产,早产就变得不可怕,每位孕妇能建立正确的早产防治观念后,接下来就是要有足够的信心来对抗早产。
当准妈妈筛检后为早产高危险群也不用过分担心,但是需要提高警觉、多休息、多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生早产征兆时,应该尽快到医院就医。
现在就来做一个早产风险评估表吧!
4.产后忧郁症评估表 篇四
贝氏量表
说明:
这问卷共有21题,每一题均包含几个不同的叙述。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题中的每个叙述,然后选出一项最能描述你最近七天(包括今天)来的感受的教述,并请你把该叙述的号码圈起来。若你觉得有几个叙述均同样适合你,则请你把它们都圈都起来。注意:做每一题时,请你务必把每个叙述都看过之后,再选出最适当者。
A.0 我不觉得悲伤。
1 我觉得悲伤。
2 我时时感到悲伤,无法驱除这种感受。
3 我悲伤或不快乐得无法忍受。
B.0 对将来我并不感到特别沮丧。
1 对将来我感到沮丧。
2 我觉得将来没有什么希望。
3 我感到将来没希望,事情不能改善。
C.0 我不觉得自己像是个失败者。
1 我觉自己已比一般的人失败得更多。
2 回顾过去,我所看到的就是一连串的失败。
3 身为一个人我觉得我是彻底的失败者。
D.0 我现在从事情中得到的满足跟过去一样多。
1 与过去比较,现在我比较不能从事情中获得喜悦。
2 我再也不能从任何事情中获得真正的满足。
3 我对样样事都不满或厌烦。
E.0 我不特别觉得罪恶。
1 相当多的时间我觉得罪恶。
2 大部份时间,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罪恶。
3 我总是感到罪恶。
F.0 我不认为我正受惩罚
1 我感到或许会受罚。
2 我料想会受惩罚。
3 我觉得自己正在受罚。
G.0 我对自己不感到失望。
1 我对自己感到失望。
2 我讨厌自己。
3 我恨自己。
H.0 我不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坏。1 我因自己有弱点或错误而批评自己。
2 我由于自己的过错而经常自责。
3 我因发生的一切坏事而自责。
I.0 我没有自杀的念头。
1 我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付诸实行。
2 我想自杀。
3 如果有机会我会自杀。
J.0 我并不比平常容易哭。
1 我比以前更爱哭。
2 现在我时时在哭。
3 我过去很会哭,但如今纵使我想哭也哭不出来了。
K.0 我和以前一样,没有特别暴躁。
1 我比以前容易激怒或暴躁。
2 现在我时时感到暴躁。
3 过去经常使我暴躁的事情一点也不再使我暴躁了。
L.0 我对他人并没失去兴趣。
1 我现在不像过去那样对他人感到兴趣。
2 我对他人已失去大部份的兴趣。
3 我对他人已完全失去兴趣。
M.0 我大致与以前一样做决定。
1 我现在比以前更会拖延去做决定。
2 我现在比以前更难做决定。
3 我再也无法做任何决定。
N.0 我不觉得我自己比以前丑。
1 我烦恼自己看起来渐老或渐不吸引人了。
2 我觉得外貌有了永久性变化,使我看起来不吸引人。
3 我相信自己长得丑。
O.0 大致而言,我能够像往常一样好好地工作。
1 我需要特别努力,才能开始做事。
2 无论任何事情,我都必须很辛若勉强自己,才能去做。
3 我一点也无法工作。
P.0 我能像平常般睡好觉。
1 我不如以往睡得好。
2 我比平常早一二小时醒来,并且发现难以再入眠。
3 我比平常早好几小时醒来,而且无法再入眠。
Q.0 我并没有比平常更疲倦。
1 我比前更容易累。
2 几乎任何事我一做就累。
3 我太累了以致无法做任何事。
R.0 我的胃口并不比前差。
1 我比以前更容易累。
2 几乎任何事我一做就累。
3 我太累了以致无法做任何事。
S.0 我近来体重未见减轻,即使有也是不多。
1 我的体重减轻5磅(3.5公斤)以上。
2 我的体重减轻10磅(6.6公斤)以上。
3 我的体重减轻15磅(10公斤)以上。
我 以节食有意设去减肥:是○,否○
T.0 我跟以前一样不担心我的健康。
1 我担心我身体上的不舒服,诸如:头痛及身体上的病痛、胃不舒服或便秘等。
2 我很担心身上的不舒服,并且难以去考虑其他事情。
3 我非常担心我身体上的不舒服,以致无法去考虑任何其他的事情。
U.0 我并未发现我最近对于性的兴趣有任何转变。
1 我对于性比以前不感兴趣。
2 我目前对于性较缺乏兴趣。
3 我对于性完全失去兴趣。
5.员工试用期转正评估表 篇五
姓名________ 部门________岗位_______
入店试用日期________转正日期________
*评估内容(10分制:良好10---8分、合格7---6分、较差5---1分)
仪表仪容________礼貌礼节________
岗位纪律________素质修养________
技能技巧________工作表现________
培训考核_____
总分:____ 评估人签名________ 日期_______
*个人小结(不少于1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评语(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用岗位:______________试用薪资:______________ 转正岗位:_____________转正薪资:______________ 部门签署 ________
人力资源部 :__________日期:_______
总经理助理:__________日期:________
副总经理:___________日期:_______
总经理 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
此转正评估表存入员工个人档案(复印件部门留存)
6.学术会议评估表 篇六
1 研究方法
1.1 量表理论依据及相关操作性定义
目前对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界定全球尚无统一标准。国际护士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 ICN) 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专科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能、判断力和个人特质”[3]。此后各个国家根据此定义、并结合本国的护理实践发展, 构建了“本土化”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框架。澳大利亚将护士核心能力分为4大要素:专业实践、评判性思维和分析、护理服务和合作、合作性和治疗性实践, 其中专业实践包括遵守法律、道德和伦理框架[4]。美国学者LEB-BYRG[5]认为护士核心能力由8个维度构成, 评价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照护和人际关系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教学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刘明等提出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涉及备7个方面的能力, 包括批判性思维与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专业发展和教育与咨询[6]。本研究根据国内外文献回顾与查新, 将重症监护专业护士的操作性定义为[7]:ICU专科内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ICU护士核心能力的操作性定义为[3,4,5,6,8]:ICU护士为危重症患者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道德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包括职业技能、知识、判断力、团队职责、组织管理、护理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等方面能力的整合。
1.2 量表内容框架和结构
以核心能力的定义为量表编制的理论依据, 按编制量表的程序, 初步确定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综合评估表 (Comprehensive Inventory of Core Competency for Critical Care Nurse, 以下简称CICC) 基本框架的内容, 包括如下6个维度: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患者安全、医学伦理、团队精神、专业发展。终量表维度由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修正或证实。量表项目的应答项以Likert5级计分, 分两个方面测评每一个条目:一是重要程度, 按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很好5级排列;二是条目出现的频率, 按从不、偶尔、有时、经常和总是5级排列, 两者均以1~5分赋值, 量表总分以各条目分数之和为准, 分值越高说明ICU护士核心能力水平越高。
1.3 拟定条目池, 编制预试量表
条目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①文献资料回顾, 从已有的相关文献和量表中筛选符合本研究目的的条目;②采用开放式问卷方式收集84名护理管理人员 (护士长76人、科护士长5人和护理部主任3人) 的意见, 进行内容分析, 提炼出相关条目。对以上形成的条目进行归类合并, 删除无关或重复的条目, 拟定具有完整结构的条目池, 形成初测量表。
采用专家函询法对初测量表的各项目是否与所需测量的概念有关做出评价, 共进行2轮专家评定。第一轮专家评定:条目池形成后, 集合课题组成员, 并邀请心理测量学专家1名, 公共卫生学院专家1名, 临床护理专家10名, 从条目是否重复, 表述是否清楚, 条目适切性三方面对条目池进行集体讨论评定;第二轮专家评定:邀请13名专家 (其中心理学专家1名、护理教育专家2名、临床护理专家10名) 进行条目评定, 评定内容与一轮相似, 增加了评判条目与概念研究的相关性, 采用4分制评定法;4分为“强相关”, 3分为“较强相关”, 2分为“弱相关”, 1分为“不相关”[9], 用以计算条目缩减后的内容效度 (CVI) 。
经过两轮专家函询, 形成包括110个条目的预试量表, 并进行小样本 (n=20) 的预实验, 以便了解量表完成时间及可行性。
1.4 试测量表信效度检验
1.4.1 试测对象
本量表为他评量表, 在试测过程中涉及两个对象:被评价对象和评价者。
被评价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4所综合医院ICU护士作为被评价对象。纳入标准:从事危重症病人护理, 且获得护士执业许可证的的ICU护士;排除标准:①不直接参与ICU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 包括:护士长, 总务护士, 专职教学护士, 办公护士等;②有认知、精神及沟通障碍;③在ICU轮科、进修和实习护士;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569名护士。
评价者:由于ICU科室人力资源紧张、人员结构及工作量的限制, 故需要指定评价者, 择优选择被评价对象所在科室的总带教老师或是主管培训的老师, 然后对其进行统一培训, 要求其做到公平、客观地针对被评价对象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价, 完成量表的填写。
1.4.2 调查方法
征得4所综合医院相关负责人的同意, 将参与本研究的ICU系列科室的评价者集中培训, 统一指导语解释量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2013年5月, 发放569份表进行调查, 以他评的形式由评价者对其所在科室的其他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评价, 如期回收有效量表551份, 有效回收率为96.8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信度系数检验和因子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551名ICU系列科室护士。其中, 女517名, 男34名;年龄22~39岁 (26.25±2.81) ;工作年限1.25~19 (5.60±2.73) 年;学历程度以大专为主, 占60.30%, 其次为全日制本科, 占31.80%, 非全日制本科和其他学历分别只占6.50%和1.50%。
2.2 效度
2.2.1 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指数分为两类: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和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
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 (item-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 I-CVI) :就每一条目, 给出评分为3或4的专家人数除以参评的专家总数。
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 (scale-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 S-CVI) :又分为①全体一致S-CVI (scale content validity index universal agreement, S-CVI/UA) 被所有专家均评为3或4分的条目数占全部条目的百分比;②平均S-CVI (scale content validity index average, S-CVI/Ave) :量表所有条目I-CVI的均数。第二轮专家评定量表的I-CVI值范围为0.842~1.000, S-CVI/UA值为0.813, S-CVI/Ave值为0.946。
2.2.2 结构效度
对量表的110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Kaiser-Meyer-Olkin (KMO) 值为0.976, Bartlett’s球形检验近似χ2值为62788.148, P=0.000, 差异有显著性, 说明适宜进行因子分析[10]。按特征根≥1提取前6个公因子, 累计方差贡献率最高达到61.91%, 将数据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分析结果, 并归纳各因子的含义, 所有条目在各自的维度上的因子载荷为0.229~0.735, 其中条目13、32、51、63、66和81, 在各因子的载荷量均<0.4, 条目91在2个因子上的载荷量均>0.4。见表1。
2.2.3 效标关联效度
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6] (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 CIRN) 作为效标来检验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 数据结果见表2。
2.3 信度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α系数) 、分半信度及重测信度测量所编制量表的信度, 具体结果见表3。
注:覮P<0.01 (2-tailed)
3 讨论
3.1 量表信效度评价
3.1.1 量表效度
效度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反映量表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正确性[10]。本研究采用了内容效度、探索因子分析、表面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对CICC量表进行了评价。首先, 根据统计学教材对信度标准的界定, 要求I-CVI不低于0.78, S-CVI/UA不低于0.8, S-CVI/Ave应达到0.90, 本研究中其值分别为0.842~1.000、0.813、0.946, 故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其次, 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构建量表的结构效度, 参照探索因子分析结果, 对在各因子的载荷量均<0.4的条目 (13、32、51、63、66和81) 和在多个因子上载荷>0.4的条目 (91) , 从统计学角度应考虑删除, 但从专业角度进行专家评议, 如认为特别重要, 则予以保留。如条目32 (能综合分析不同来源的信息, 作出有依据的判断和临床决定) , 51 (使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身份识别) , 63 (具有院感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意识) , 66 (及时报告院感不良事件) 如若删除, 会对条目相应的维度造成影响, 故仍考虑保留, 最终从专业角度并结合统计学结果, 删除条目13、81和91。若公因子累积贡献率大于50.00%, 且每个条目在其相应因子上有足够的因子负荷 (≥0.4) , 则认为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选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 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 抽取6个因子累积贡献达61.91%, 旋转后有104个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都达到了0.4以上, 说明6个主成分基本可代表量表的整体结构。此外, 据填写CICC表的评价者反馈, CICC表设计基本合理, 条目基本反映ICU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 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因目前尚无针对ICU护士核心能力的成熟量表, 故效标效度的评价以应用广泛的CIRN量表作为效标, 6个因素与CIRN量表的7个维度及核心能力总分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0.425~0.855, 差异均有显著性。以上指标都保证了量表编制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使得量表内容与理论构想较为一致, 具有较好的效度。
3.1.2 量表信度
量表信度指测量数据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事件的程度, 反映量表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10]。本研究中主要应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来考察量表的信度。信度系数愈高, 其内部一致性就越高, 测得的结果就越可靠, 反之则不可靠。一般认为, Cronbach’sα系数>0.8表示内部一致性极好, 分半信度在0.8左右或以上较好, 重测信度一般要求达到0.7以上。本研究结果显示, 量表6个因素及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均达标。见表3。故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3.2 量表的可行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量表填写时间在15~20min, 本量表将ICU核心能力水平指标量化, 测评者更易把握标准, 使评价更加客观化、科学化, 故该量表在临床用来评估ICU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以及为ICU专科护士的培训和培养, 晋升晋级提供参考, 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3.3 编制ICU护士核心能力综合评估表的意义
随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危重症医学专科的发展, 培养满足临床护理实践需要的、合格的危重症专科护士, 为危重症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专业化、个性化及人性化的专科护理势在必行;如何评价危重症ICU护士综合能力首当其冲, 然而我国目前尚无针对危重症ICU专科护士的科学、成熟、规范的核心能力评价工具。因此, 编制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量表, 对ICU专科护士的准入、培训及绩效管理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这将促进ICU专科护士的发展及ICU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本研究最终确定CICC量表包括6个维度共107个条目, 分别为职业道德 (16个条目) 、职业技能为 (31个条目) 、患者安全为 (22个条目) 、医学伦理为 (9个条目) 、团队精神为 (11个条目) 、自我提高及专业发展能力 (18个条目) 。研究过程说明, CICC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适当的效度, 可以真实和稳定地反映出所要测量的特征, 可用来作为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测量工具。但必须指出的是, 本研究只是对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综合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量表在编制以及大样本实测过程中, 取样均局限于长沙地区4所综合性医院。本量表属于他评量表, 在应用过程中, 评价者的客观、公平、实事求是的评价, 将对被测评者的评价结果举足轻重。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并且跨地区、在不同等级医院中进行调查研究, 为进一步完善此量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XIAOJQ, WANGXH, LIP, etal.Asurveyandanalysisofcorecompetencies of nurse specialist in intensive care unit[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10, 24 (8) :1999-2001.Chinese.
[2]CHEN SZ, PENG GY, LIU HP, et al.Study on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ies of ICU nurse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in 16III-A General Hospitals in China[J].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2008, 8 (8) :38-40.Chinese.
[3]ALEXANDER MF, RUNCIMAN PJ.ICN Framework of Competencies for theGeneralist Nurse:report of the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nsultation[R].Geneva (Switzerland) ,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2003:1-51.
[4]ANMC.N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the Registered Nurse.Melbourne:Australiannursing&Midwiferycuncil.2006.
[5]WHELAN L.Competency Assessment of Nursing Staff[J].Orthop Nurs, 2006, 25 (3) :198-202.
[6]LIUM, YINL, EstelaMA, etal.Confirmatoryfactor analysisof 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J].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2008, 43 (3) :204-206.Chinese
[7]Ministry of Health.Training Outlines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J].ChineseNursingManagement, 2007, 7 (7) :4-8.Chinese
[8]Health Department of Guangdong.Guideline for the core competencyof professionalnurses[M].Guangdong: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Press, 2009:55-58.Chinese
[9]SHI JC, MO XK, SUN ZQ.Content validity index in scale development[J].J Cent South Univ (Med Sci) , 2011, 37 (2) :152-155.Chinese
7.学术会议评估表 篇七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动态评估模型 中国高等教育期刊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3-0041-05
[Abstract] A dynamic model tha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ademic level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through introducing new parameters and adjusting the dynamically numerical model to evaluate the academic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developed by He Xuefeng et al.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12 kinds of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s as Chinese core journals of Beijing University and CSSCI source journals was performed by use of the dynamic model. The data used in the analysis originated in China Citation Database (CCD) and Annual Report for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 Impact Factors (Social Sciences) from 2008 to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model. developed by us could promote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to observe themselves dynamically and make the assessment of journal management more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fair.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 Dynamic evaluation model China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期刊出版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方便地获得关于期刊的各种数据。那么,这些数据之间存在哪些相关性?除了被用作评价机构的期刊遴选排名,还能揭示哪些内容?这就是本文关注的一个新课题,即传统评价机构的评价数据能否反映社科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变化。这一思考源于何学峰等人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的研究[1],其研究成果发表后,先后有多位研究者尝试应用和验证,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引文达100多次,在科技期刊界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基于社科学术期刊与科技期刊在内容特点方面的一些区别,本文通过引入一些新的参数尝试对何学峰等人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进行修正,提出针对社科期刊学术水准的动态评估模型,并将2008—2011年中国引文数据库(CCD)的数据统计源和2008—2011年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用于该数值模型,对同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中的12种高等教育“双核心”期刊进行实证分析,期望为社科期刊学术水准评估提供一种动态评估的新方法,促进社科期刊自我评估,不断提高学术质量,使期刊管理部门的评估工作更加科学、公正、全面。
1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评估指标的引入与动态数值模型
参考《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中对期刊质量指标“学术水准”的规定,以及部分学者提出的关于人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估应增补“五年影响因子”“转摘率”“高影响力论文率”等[2]指标的观点,借鉴何学锋等人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估指标设置方法,根据社科期刊学术水准的内涵,本文提出评估社科学术期刊学术水准的指标,见表1。
本文之所以将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模型指标改为社科期刊的学术水准指标,除了对应《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中的相应指标外,更多地是考虑到学术水准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内涵的概念,而学术影响力是即时的、静态的、外在的概念,学术水准比学术影响力更能体现期刊内在的学术质量。因此,将何学锋等人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移植于评估社科期刊的学术水准时,本文选取的模型数值参数不完全相同,在保留其基本指标载文量、总被引频次等的前提下,本模型新增加了反映社科期刊历史办刊质量的累加平均影响因子Gy-i(社科期刊每年影响因子累加的平均值)和评估高影响力论文率的相对Hy-i指数H/A(对载文量的校正采用H指数与载文量的比值后为相对Hy-I指数),舍弃了反映科技期刊信息反映速度的即年指标,同时由于统计源没有公开各刊文摘率数据,故暂不列入。
2.3.2 动态模型评估计算结果
运用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公式(1)、(2)进行计算,得出12种“双核心”高等教育期刊2008—2011年度学术水准的计算结果(见表3)。需要说明的是,计算得出的某种社科期刊的学术水准I值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通过除以一个修正参数进行简化可突出其直观性。在本研究中,将12种高等教育期刊的学术水准I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修正参数,由此获得12种高等教育期刊各自的相对学术水准评估分值IR,并以此对这12种高等教育“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进行比较和排序。另外,将某一期刊最近一年的Iy-i除以某年限的综合I值后再减去1,便可获得该期刊的学术水准在最近一年的增长率,表3给出了2011年各刊的学术水准增长率。
nlc202309030559
3 分析与讨论
3.1 数值模型重在动态评估,符合期刊成长规律
根据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的数值计算,得出12种“双核心”期刊的排序。其中综合学术水准排名前四的期刊分别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其相对学术水准数值都在1.8以上,《高等教育研究》达到3.71,遥遥领先,显示了该刊在高等教育界的权威地位,数值计算与学界和读者的口碑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经过2009—2010年的繁荣发展后,面对其他期刊的激烈竞争,动态影响指数在2011年略有下降。本文认为,专业期刊从最初的快速上升期进入成熟的平台期,其学术水准出现10%以内的波动属于正常范围。因为社会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比自然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几年,因此出现统计年结果的负增长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出现较大比例的负增长,就应当引起重视,应及时分析原因,改进编辑工作。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数值模型的特点在动态评估,即对期刊在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累计评估,体现在增加了累加影响因子在评估模型中的权重,因此其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期刊的成长进程。如12种“双核心”期刊在2008年时,各项指标都处于较低的起步阶段,2009—2010年多数期刊的数值指标开始快速爬升,但到2011年进入平台期,有一半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这些数据揭示的现象与媒介经济学中对期刊成长规律的分析不谋而合,说明任何期刊的成长过程都不会是一条直线,而会呈现起伏的螺旋式发展过程。随时通过动态评估模型找差距,期刊的学术水准就可以螺旋式上升,如果迷失方向,陶醉在过去的光环中,期刊的学术水准也可能螺旋式下降。
3.2 数值评估模型与专业机构评价各有优势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数值模型是根据社会科学期刊的特点在科技期刊动态评估模型的基础上修正而成的,综合了7项反映社科学术期刊学术水准的评估因子,并在对12种高等教育“双核心”期刊的评估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从学术水准因子排序结果可以看出,12种期刊的学术水准存在差异,其中学术水准因子在1.8以上的期刊有4种,这4种期刊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深受作者和读者的好评。其他期刊的学术水准依次递减,其原因是7项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评估不能仅看影响因子一项,而目前某些专业机构每年发布的期刊排行榜是完全按照当年期刊影响因子排序的,用于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准就会有失偏颇。对于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不能盲目追求高影响因子,反映高质量学术论文的H指数和基金论文比,还有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能力等,也是人文社科期刊应重视的因素。比较而言,专业评价机构倾向于静态地为作者和读者提供选刊参考的评价结果,本动态评估模型既为读者、作者提供选刊参考,也为办刊人提供自我评估的工具,了解自己的成长足迹,了解同行的发展态势,取长补短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3.3 数值模型有利于出版质量管理的科学化
社科期刊学术水准动态评估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各级期刊管理部门以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估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而不局限于用单一的方法或数据去评判高低,尤其是对编辑出版部门自身而言,科学评估可以作为科学管理的依据。从对高等教育12种“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动态模型数值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1年,各刊面对市场经济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冲击,学术水准指标都有所波动,有的呈现正V字变化,有的出现负V字变化,个别期刊一些指标出现明显的下滑。尽管12种期刊都是“双核心”期刊,但由于办刊历史、办刊风格、编辑策略各异,学术水准也不一样。有的一直有事业单位充足的办刊经费,所以不收版面费,始终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刊原则;有的要自筹部分经费,会收取较高的版面费,学术质量难免会打折扣。当网络信息技术进入Web3.0时代,编辑出版工作要适应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的变革,如果编辑工作思路仍墨守成规,也会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准。就以网络传播因子的篇均下载率来看,除了《高等教育研究》,其他各刊的篇均下载率普遍不高,增长态势也不明显,这就是说,对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应用还没有得到各刊的普遍重视。据笔者统计,高等教育类期刊参加中国知网“优先出版”的还不是很多,使用在线编辑审稿平台的期刊比起科技期刊来说也很少,参加手机出版和自主开放OA期刊的更少。在这样一个信息资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大传播时代,如果不考虑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和速度,一味坚守低数量、低速度,那么即使是高质量的论文也难以被受众获取和接受。所以,各期刊管理部门如果能够通过这一动态评估模型对期刊进行科学评价,也不失为一种管理策略。
本研究只选取了被两家评价机构同时收录的12家高等教育类期刊进行动态模型的实证分析,结论也许会有失准确,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该模型本身也还有待在各类社科期刊评估中不断验证和完善。在大数据时代,与其凭感官直觉来判断客观事物的真相,不如通过可测量、可计算、可验证的大数据来呈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至于数据背后的各种原因,各期刊的办刊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释,一切都是相对的,只是希望给期刊管理部门、专业编辑、专业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注 释
[1][3]何学锋,彭超群.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编辑学报,2002,14(4):238-240
[2]张积玉.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的特点:指标体系及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2011(10):43-50
[4]陈燕,杨丽.《中国高等教育》(2008—2012年)学术影响力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30-34
(收稿日期:2013-10-17)
8.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篇八
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式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需要进行评估,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
一、评估表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认识、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他们的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的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的目标和计划,以保证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评估表的结构
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语言与沟通(79)、认知(55)、社会交往(47)、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一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1.感知觉领域评估的范围是五个方面,评估项目共55项。主要评估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范围在注意、反应、辨别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优劣与需求。
2.粗大动作领域评估的范围在于姿势与移动两大块,评估项目共有72项。主要集中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
3.精细动作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六个方面,评估项目共有66项。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4.语言与沟通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四个方面,即语言与沟通前能力、语言模仿、语言理解和表达;评估项目共有79项。主要评估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分辨声音、口腔器官的运动、模仿单音、模仿叠音词、模仿表示物品的词、模仿动词、模仿方位词、名称指令、指认、动作指令、理解形容词的含义、理解事物关系、表达要求与回答问题、说短语、说句子、主动提问、复述与主动描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需求。
5.认知领域的评估范围是经验与表征、因果关系与概念三个方面;评估项目共有55项。主要评估儿童简单推理、分类、配对、排序以及时间概念、空间概念、颜色概念、数前概念和数概念等方面的能力、优劣与需求。
6.社会交往领域的评估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即社交前基本能力、社交技巧与社交礼仪;评估项目共有47项。主要评估儿童社交中非口语能力、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控制自己、与照顾者的互动、与陌生人互动、近距离打招呼、远距离打招呼、自我介绍、近距离的告别、电话告别、表示感谢、表示抱歉与表示称赞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与需求。
7.生活自理领域的评估范围包括六个方面,即进食、如厕、穿衣、梳洗、睡眠以及其他日常家居自理能力;评估项目共有67项。主要评估儿童吸吮、合唇、喝、咀嚼、进食方式、表示如厕需要、如厕技能、脱衣、穿衣、擦、刷、洗、梳头发、睡眠、物品归位、开关、收拾餐具等方面的能力优劣及训练需求。
8.情绪与行为领域中,情绪的评估范围包括依附情绪行为、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与调节、关系与情感、对物品的兴趣、感觉偏好及特殊行为七个方面,评估项目共52项。该领域一方面要评估孤独症及其他广泛发育障碍儿童回应行为反应、情绪理解、依恋情绪行为、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物品运用、接纳亲近、引发社交沟通、社交反应、适应转变、运用物品及身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异常与否;另一方面还要评估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是否具有典型的特殊偏好和局限,是否具有孤独症儿童的一些特殊行为等,以便真实地了解他们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特殊需求。
三、评分方法
1.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评分系统为“通过(P)”、“中间反应(E)”、“不通过(F)”3个级别。
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可以直接转化为个别化训练目标,但不作为统计项。
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
X——不计分,表示某个项目不适合所测试的儿童。
2.情绪与行为领域的评分原则采用临床判断,使用的是“与年龄相适应的”、“在正常范围内”等相关术语,评分分为没有(A)、轻度(M)、重度(S)3个级别。
没有(A)——表示儿童的情绪行为恰当,并符合其年龄的发展。
轻度(M)——表示儿童的情绪行为有较轻微的异常;或较同龄儿童迟缓;或异常的情绪行为发生次数不多。
重度(S)——表示与同龄的儿童相比,其情绪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极度异常,而且发生次数很频繁。
X——不计分,表示儿童的年龄或能力未达到该项目所要求的水平,故该项目不适合用于该儿童。
四、评估结果剖面图分析转换方法
评估结束后,将各个领域的评估结果转换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和“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上,如图一和图二。
“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评估结果转换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上,根据“通过(P)”项目的得分在图上对应领域找到得分点位置,把各个领域“中间项(E)”的总数目加上通过项的总数目得到某个领域的总数目,并在剖面图上找到某个领域得分的相应位置点,然后把各个领域通过项目的得分点在图上用实线连接,再把各个领域中间项的位置点用虚线进行连接,这样就得到两条曲线,实线为能力发展现状曲线,虚线为个别化训练目标曲线。“情绪行为”领域的评估结果则转换到饼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上。把各个评估范围中“没有(A)”、“轻度(M)”、“重度(S)”三个级别的项目分别相加得到三个总数,从数量上初步判断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轻重程度;再把各个评估范围中每个项目的评估结果(没有、轻度或重度)在饼形图的经纬线对应交接点进行标涂,由里而外,饼形图的第1圈表示重度(S)异常,饼形图的第2圈表示轻度(M)异常,饼形图的第3圈表示没有异常,并将彼此相邻的各交接点用实线相连接。由此,可以比较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的轻重,以确定教育康复训练的目标和计划。
图一
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图二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五、《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的填写方法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第一次评估是为制定康复训练目标服务的诊断性评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评估既是对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的阶段性评估,也是为调整后续康复训练目标服务的诊断性评估。
为了方便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特设计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将《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评估结果依序转化为《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中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结果。
转化方法:
1.在填写《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时,所有领域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对应训练项目下打“√”,表示此次训练的项目。2.所有领域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对应项目训练效果(显效、有效、无效)下打“√”,表示此项目的训练效果。
(1)在“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交”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训练前后比较中,训练前“中间反应项(E)” 训练后评估为“通过(P)”为“显效”;训练前评估“未通过(F)”项目,训练后评估为“中间反应项(E)”则为“有效”;各项目训练前后没有变化的为“无效”。
(2)在“情绪行为”领域的训练前后比较中,“轻度异常(M)”或“重度异常(S)”项目训练后评估为“正常(A)”为“显效”;“重度异常(S)”项目,训练后评估为“轻度异常(M)”则为“有效”;各项目训练前后没有变化的为“无效”。
六、适用对象及评估时间
该评估表适用于康复机构及特殊教育学校年龄在0-6岁之间,能力与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独立进行评估,整套量表可以按领域分开评估,可以在2周内完成全部评估项目,并得出评估结论。
七、使用者使用步骤
第一步:熟练掌握《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第二步:运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测评,并统计测评结果。第三步:将测评结果转化为《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剖面图》和《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第四步:根据测评结果和《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分析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现状、优劣势以及特殊需求,得到评估的结果,完成评估结论和建议。并根据评估结果即将中间反应项转化为教育康复训练的目标,依此制定康复训练的计划。
第五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为了了解康复训练的效果,需要对参训孤独症儿童进行周期性地评估,以确定康复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和训练过程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案。同时,根据需要可将《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及更多的评估结果转化到《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中,以便将每次的训练效果录入康复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
八、关于评估结论与建议
9.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评估表 篇九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是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
J.霍兰德(HOLLAND)编制的, 在几十年间经过一百多次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形成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学说和测验。该测验能帮助被试者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专长, 从而科学地做出求职择业的决定。霍兰德认为具有某一特殊类的人格的人,便会对于同一类型的工作(环境)发生兴趣,从而人格与工作环境的相互匹配。
这个是国内最常用也是最经典的职业测评,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测验有一个特点就一次性,如果你记得如何影响结果倾向自己偏好以后再做第二次第三次就会不够准确了,所以为自己负责,请认真做,为确保准确性,请在20分钟内完成第二到第五部分的测试,之后再算分
下面拿出一张纸和一只笔来记录你的回答
现在,将你测验得分居第一位的职业类型找出来,对照下表,判断一下自己适合的职业类型。职业索引——职业兴趣代号与其相应的职业对照表:
R(实际型):木匠、农民、操作X光的技师、工程师、飞机机械师、鱼类和野生动物专家、自动化技师、机械工(车工、钳工等)、电工、无线电报务员、火车司机、长途公共汽车司机、机械制图员、修理机器、电器师。
I(调查型):气象学者、生物学者、天文学家、药剂师、动物学者、化学家、科学报刊编辑、地质学者、植物学者、物理学者、数学家、实验员、科研人员、科技作者。
A(艺术型):室内装饰专家、图书管理专家、摄影师、音乐教师、作家、演员、记者、诗人、作曲家、编剧、雕刻家、漫画家。
S(社会型):社会学者、导游、福利机构工作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学校领导、精神病工作者、公共保健护士。
E(事业型):推销员、进货员、商品批发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
C(常规型):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核算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秘书。
下面介绍与你3个代号的职业兴趣类型一致的职业表,对照的方法如下:首先根据你的职业兴趣代号,在下表中找出相应的职业,例如你的职业兴趣代号是RIA,那么牙科技术人员、陶工等是适合你兴趣的职业。然后寻找与你职业兴趣代号相近的职业,如你的职业兴趣代号是RIA,那么,其他由这三个字母组合成的编号(如IRA、IAR、ARI等)对应的职业,也较适合你的兴趣。
RIA:牙科技术员、陶工、建筑设计员、模型工、细木工、制作链条人员。
RIS:厨师、林务员、跳水员、潜水员、染色员、电器修理、眼镜制作、电工、纺织机器装配工、服务员、装玻璃工人、发电厂工人、焊接工。
RIE;建筑和桥梁工程、环境工程、航空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信号工程、电话工程、一般机械工程、自动工程、矿业工程、海洋工程、交通工程技术人员、制图员、家政经济人员、计量员、农民、农场工人、农业机械操作、清洁工、无线电修理、汽车修理、手表修理、管工、线路装配工、工具仓库管理员。RIC:船上工作人员、接待员、杂志保管员、牙医助手、制帽工、磨坊工、石匠、机器制造、机车(火车头)制造、农业机器装配、汽车装配工、缝纫机装配工、钟表装配和检验、电动器具装配、鞋匠、锁匠、货物检验员、电梯机修工、托儿所所长、钢琴调音员、装配工、印刷工、建筑钢铁工作、卡车司机。
RAI:手工雕刻、玻璃雕刻、制作模型人员、家具木工、制作皮革品、手工绣花、手工钩针纺织、排字工作、印刷工作、图画雕刻、装订工。
RSE:消防员、交通巡警、警察、门卫、理发师、房间清洁工、屠夫、锻工、开凿工人、管道安装工、出租汽车驾驶员、货物搬运工、送报员、勘探员、娱乐场所的服务员、起卸机操作工、灭害虫者、电梯操作工、厨房助手。
RSI:纺织工、编织工、农业学校教师、某些职业课程教师(诸如艺术、商业、技术、工艺课程)、雨衣上胶工。
REC:抄水表员、保姆、实验室动物饲养员、动物管理员。
REI:轮船船长、航海领航员、大副、试管实验员。RES:旅馆服务员、家畜饲养员、渔民、渔网修补工、水手长、收割机操作工、搬运行李工人、公园服务员、救
生员、登山导游、火车工程技术员、建筑工作、铺轨工人。
RCI:测量员、勘测员、仪表操作者、农业工程技术、化学工程技师、民用工程技师、石油工程技师、资料室管理员、探矿工、煅烧工、烧窖工、矿工、保养工、磨床工、取样工、样品检验员、纺纱工、炮手、漂洗工、电焊工、锯木工、刨床工、制帽工、手工缝纫工、油漆工、染色工、按摩工、木匠、农民建筑工作、电影放映员、勘测员助手。
RCS:公共汽车驾驶员、一等水手、游泳池服务员、裁缝、建筑工作、石匠、烟囱修建工、混凝土工、电话修理工、爆炸手、邮递员、矿工、裱糊工人、纺纱工。
RCE:打井工、吊车驾驶员、农场工人、邮件分类员、铲车司机、拖拉机司机。
IAS:普通经济学家、农场经济学家、财政经济学家、国际贸易经济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工程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内科医生、数学家。
IAR:人类学家、天丈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医学病理、动物标本剥制者、化石修复者、艺术品管理者。
ISE:营养学家、饮食顾问、火灾检查员、邮政服务检查员。
ISC:侦察员、电视播音室修理员、电视修理服务员、验尸室人员、编目录者、医学实验定技师、调查研究者。
ISR:水生生物学者,昆虫学者、微生物学家、配镜师、矫正视力者、细菌学家、牙科医生、骨科医生。ISA:实验心理学家、普通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目标学家、皮肤病学家、精神病学家、妇产科医师、眼科医生、五官科医生、医学实验室技术专家、民航医务人员、护士。
IES:细菌学家、生理学家、化学专家、地质专家、地理物理学专家、纺织技术专家、医院药剂师、工业药剂师、药房营业员。
IEC:档案保管员、保险统计员。
ICR:质量检验技术员、地质学技师、工程师、法官、图书馆技术辅导员、计算机操作员、医院听诊员、家禽检查员。
IRA: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声学物理学家、矿物学家、古生物学家、石油学家、地震学家、声学物理学家、原子和分子物理学家、电学和磁学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设计审核员、人口统计学家、数学统计学家、外科医生、城市规划家、气象员。
IRS:流体物理学家、物理海洋学家、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农业科学家、动物学家、食品科学家、园艺学家、植物学家、细菌学家、解剖学家、动物病理学家、作物病理学家、药物学家、生物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细胞生物学家、临床化学家、遗传学家、分子生物学家、质量控制工程师、地理学家、兽医、放射性治疗技师。
IRE:化验员、化学工程师、纺织工程师、食品技师、渔业技术专家、材料和测试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土木工程师、航空工程师、行政官员、冶金专家、原子核工程师、陶瓷工程师、地质工程师、电力工程量、口腔科医生、牙科医生。
IRC:飞机领航员、飞行员、物理实验室技师、文献检查员、农业技术专家、动植物技术专家、生物技师、油管检查员、工商业规划者、矿藏安全检查员、纺织品检验员、照相机修理者、工程技术员、编计算程序者、工具设计者、仪器维修工。
CRI:簿记员、会计、记时员、铸造机操作工、打字员、按键操作工、复印机操作工。
CRS:仓库保管员、档案管理员、缝纫工、讲述员、收款人。
CRE:标价员、实验室工作者、广告管理员、自动打字机操作员、电动机装配工、缝纫机操作工。
CIS:记账员、顾客服务员、报刊发行员、土地测量员、保险公司职员、会计师、估价员、邮政检查员、外贸检查员。
CIE:打字员、统计员、支票记录员、订货员、校对员、办公室工作人员。
CIR:校对员、工程职员、海底电报员、检修计划员、发扳员。
CSE:接待员、通讯员、电话接线员、卖票员、旅馆服务员、私人职员、商学教师、旅游办事员。CSR:运货代理商、铁路职员、交通检查员、办公室通信员、薄记员、出纳员、银行财务职员。CSA:秘书、图书管理员、办公室办事员。
CER:邮递员、数据处理员、办公室办事员。
CEI:推销员、经济分析家。
CES:银行会计、记账员、法人秘书、速记员、法院报告人。
ECI:银行行长、审计员、信用管理员、地产管理员、商业管理员。
ECS:信用办事员、保险人员、各类进货员、海关服务经理、售货员,购买员、会计。
ERI:建筑物管理员、工业工程师、农场管理员、护士长、农业经营管理人员。
ERS:仓库管理员、房屋管理员、货栈监督管理员。
ERC:邮政局长、渔船船长、机械操作领班、木工领班、瓦工领班、驾驶员领班。
EIR:科学、技术和有关周期出版物的管理员。
EIC:专利代理人、鉴定人、运输服务检查员、安全检查员、废品收购人员。
EIS:警官、侦察员、交通检验员、安全咨询员、合同管理者、商人。
EAS:法官、律师、公证人。
EAR:展览室管理员、舞台管理员、播音员、训兽员。
ESC:理发师、裁判员、政府行政管理员、财政管理员、I程管理员、职业病防治、售货员、商业经理、办公室主任、人事负责人、调度员。
ESR:家具售货员、书店售货员、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日用品售货员、护士长、自然科学和工程的行政领导。
ESI:博物馆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古迹管理员、饮食业经理、地区安全服务管理员、技术服务咨询者、超级市场管理员、零售商品店店员、批发商、出租汽车服务站调度。
ESA:博物馆馆长、报刊管理员、音乐器材售货员、广告商售画营业员、导游、(轮船或班机上的)事务长、飞机上的服务员、船员、法官、律师。
ASE:戏剧导演、舞蹈教师、广告撰稿人,报刊、专栏作者、记者、演员、英语翻译。
ASI:音乐教师、乐器教师、美术教师、管弦乐指挥,合唱队指挥、歌星、演奏家、哲学家、作家、广告经理、时装模特。
AER:新闻摄影师、电视摄影师、艺术指导、录音指导、丑角演员、魔术师、木偶戏演员、骑士、跳水员。AEI:音乐指挥、舞台指导、电影导演。
AES:流行歌手、舞蹈演员、电影导演、广播节目主持人、舞蹈教师、口技表演者、喜剧演员、模特。AIS:画家、剧作家、编辑、评论家、时装艺术大师、新闻摄影师、男演员、文学作者。
AIE:花匠、皮衣设计师、工业产品设计师、剪影艺术家、复制雕刻品大师。
AIR:建筑师、画家、摄影师、绘图员、环境美化工、雕刻家、包装设计师、陶器设计师、绣花工、漫画工。
SEC:社会活动家、退伍军人服务官员、工商会事务代表、教育咨询者、宿舍管理员、旅馆经理、饮食服务管理员。
SER:体育教练、游泳指导。
SEI:大学校长、学院院长、医院行政管理员、历史学家、家政经济学家、职业学校教师、资料员。SEA:娱乐活动管理员、国外服务办事员、社会服务助理、一般咨询者、宗教教育工作者。
SCE:部长助理、福利机构职员、生产协调人、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戏院经理、餐馆经理、售票员。SRI:外科医师助手、医院服务员。
SRE:体育教师、职业病治疗者、体育教练、专业运动员、房管员、儿童家庭教师、警察、引座员、传达员、保姆。
SRC:护理员、护理助理、医院勤杂工、理发师、学校儿童服务人员。
SIA:社会学家、心理咨询者、学校心理学家、政治科学家、大学或学院的系主任、大学或学院的教育学教师、大学农业教师、大学工程和建筑课程的教师、大学法律教师、大学数学、医学、物理、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教师、研究生助教、成人教育教师。
SIE:营养学家、饮食学家、海关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税务稽查员、校长。
SIC:描图员、兽医助手、诊所助理、体检检查员、监督缓刑犯的工作者、娱乐指导者、咨询人员、社会科学教师。
10.学术会议评估表 篇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资料为200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3名护士,其中一名为男性,其余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33±5.3)岁,大学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8人,中专学历1人。工作年限2~21年,平均(10±2.8)年,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年限1~14年,平均(7±2.6)年。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康告知、签字制度
由医生向首次血透的患者进行多项的告知及签字,如:透析同意书、深静脉插管同意书;讲解有关透析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深静脉插管的注意事项等。
1.2.2 编制首次透析评估表
首次透析评估表内容包括:患者资料、患者一般情况、引流管情况、补液情况、透析设备准备情况透析方案、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以及护理措施。首诊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前,必须先要了解患者的资料如姓名、性别、文化程度、患者对透析是否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现有症状及需透析治疗的指征;透析前还要了解各种化验检查数据,与医生一起制定透析诱导方案并核对各项同意书。
1.2.3 潜在风险的评估
透析治疗前进行三级护理风险评估,采取首诊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的三级评估系统。在患者治疗前由首诊护士对患者讲解有关透析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由护理组长对患者家属进行有关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自我护理,透析后回病房的观察要点,饮食的注意事项,重点是钠盐的摄入等宣教。护士长加强对血透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特别是危重患者、特殊治疗的患者。应用自编的调查表对血透护士进行调查,主要是了解对血透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其项目有10项,内容主要是护士对透析的适应证、禁忌证、透析并发症的认识、血管通路的护理、常用透析药物的使用及不良药物反应,患者宣教方面有血液透析患者饮水的小技巧,水份控制原则、使用抗凝剂后的自我观察常识、血透析患者的饮食、血透患者日常生活注意要点。得出的调查结果对缺陷人员及重点监控对象进行个体化培训。
1.3 建立评价标准
1.3.1 建立登记制度
由首诊护士登记60例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发生的次数。其两种并发症的判断标准参照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血液净化学》。
1.3.2 护士对透析监护及宣教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2008年4月对全中心护士进行自制调查问卷的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包以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使用首次透析评估表后60例首次透析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与使用前60例首次透析比较分别下降9%和2.8%。详见表1。对护士掌握专业知识经集体或个体化重点培训,加强护士对透析风险护理管理的认知,透析并发症的认识显著提高。详见表2。
3 讨论
3.1 正确使用首次血透评估表能降低急性透析并发症
急性透析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首次透析评估表能帮助护士识别患者透析可能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护理风险的识别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3]。进行风险识别可以防患于未然[4]。在血透护理管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程序,把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笔者认为,在血透护理风险管理中,还需要重点解决几个问题:(1)建立执行力强的组织结构;(2)对护理队伍的培训必须到位并持之以恒,要做到观念先行;(3)及时对血透护士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给予评估,加强层级管理;(4)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流程,以科学为依据,制定可行的风险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护理风险。
3.2 首次血透评估表能提醒和加强血透护士需关注的护理项目
血透护理专业性强,风险高,患者在透析中可出现病情变化快,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危及生命,笔者所在科室护士工作年限虽不短,但有5名护士她们担任血透专业护士的时间并不长,她们并没有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如透析并发症的认识仅为82%,缺乏足够的理性和经验知识,在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护理风险。通过对护士专科知识认知程度的评估识别了护理风险的环节,有的放矢进行培训,因为只有每位护士熟练掌握血透专业知识才能够对透析患者治疗中发生的情况作出迅速的反应,给予正确的处理。
3.3 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透析治疗前进行三级护理风险评估。首诊护士初步排查之后,责任组长检查落实,护士长疑点难点的评估提醒,强调了评估实践过程的监测和调整,提高了护士们的风险预测意识和鉴别能力。通过团队合作,使护理工作得到环环紧扣,使护理风险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降低了护理风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风险管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把满足患者需要放在第一位,理解患者的行为,重视患者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尊重患者的风俗习惯及人格;把医院活动主体与服务对象结合起来,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护士从患者的角度去看待疾病和健康,理解患者的期望,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这种个体护理的实施过程给患者以尊重,同时降低了风险。
摘要:目的 减少首次透析治疗的并发症,降低诱导期透析护理的风险。方法 采用首次透析评估表对首次透析治疗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预防。结果 首次透析症状性低血压下降9%,失衡综合征下降2.8%,护士的专业知识提高,未发生与首次透析并发症的投诉。结论 首次透析评估表能减少诱导期透析的并发症。
关键词:血液透析,风险,护理管理,评估表
参考文献
[1]Aufseeser Weiss MR,Ondeck DA.Medication use risk management:Hospital meets home care.Journal of Nursing Care Quality,2001,15(2):50-57.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44-147.
[3]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4,4(6):17-19.
【学术会议评估表】推荐阅读: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页码10-09
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道德和规范博弈11-25
医学学术会致辞09-24
制冷学术会后总结06-19
学术会议闭幕致辞10-13
学术会议院长致辞12-28
学术会议通知-会议通知10-17
竞选学术主任06-17
中国传统学术07-03
学术研讨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