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分析

2024-10-23

媒介文化分析(精选8篇)

1.媒介文化分析 篇一

文章标题:媒介在廉政文化中作用的思考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在于传递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实行舆论监督。当前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个热点和焦点的话语环境,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关注。因此,搞好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闻宣传,通过新闻媒体舆论的控制、引导和巧妙运作来增进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意识,并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和境界,不仅有可能、有必要,同时也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党的传统主流媒体实现自我价值、运用自己的“软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本文试就如何认识并怎样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些分析。

一、如何充分认识新闻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大众传播的有效载体,新闻媒体责无旁待地承载起了记录、反映时代的任务,并发挥了制造舆论、设置议程和框架等作用,从而形成了由媒体带来的社会舆论氛围。当前新闻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不例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喉舌作用

加强舆论引导,增进社会意识,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突出表现在媒体的“意见领袖”、“话语权”的掌握,从而起到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的效应。这是社会发展带给新闻媒体的政治环境决定的。同时也要求媒体始终站在党和政府的角度传播其路线、方针、政策,要统一公众的思想,塑造民意,与政府保持一致。如,通过让广大群众看到党和政府对反腐倡廉的决心,并坚定反腐倡廉必有成效的信心。同时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从而成为党和政府决策时的有效参考。

二是信息传播作用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舆论机构”、“舆论中心”,报道新闻,传播消息是新闻

媒体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媒介要最大限度的报道新闻,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及时捕捉新近变动信息,监视周围环境变化,及时准确的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以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新闻欲。

因此,要把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信息、知识、建议传播给群众,传播给各级领导。当然,这还只是表面,随着媒介的不断介入,它在传递消息新闻的同时,还为我们设置议程,向公众传播新近发生的情况,引起公众关心,成为一时的中心话题,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可以就事实发表言论,说服公众,减少反对者和动摇者,达到形成、引导和反映社会舆论的目的。

三是宣传教育作用

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导向性强,这些都是新闻媒体对人们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新闻媒体就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实事求是地通过事实,来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社会舆论环境。

对此,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有关廉政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增强自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新闻媒体通过廉政建设中涌现的新鲜经验、先进单位、模范人物、典型事迹宣传,让社会;新闻媒体还可以发布各地动态信息,让如此等等。简言之,新闻媒体制定实施意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采访报道,以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让更多的受众对自己的知情权有更多了解,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是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概括讲就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权利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进行揭露,让腐败者曝光,使当权者警醒,以维护公众利益不受侵害。所谓“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

在反腐倡廉中,舆论作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披露工具,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从党内一些腐败分子的纷纷落马的披露过程中不难看出新闻媒体的曝光之力。可以说舆论监督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也是对错误的和各种社会病态进行揭露使其停止错误或者得到惩罚的一种有力手段。

虽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没有强制力,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具有事实公开,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等特性和优势,由此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能够迅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促使党政纪检查监察机关对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组织或权利个人及时调查,依法严惩。

此外,互联网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为意识形态的新阵地,这给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渗透开辟了新渠道。同时网络具备传播快、覆盖面广、交流互动性等优势,只要抓好网络舆论宣传的管理和疏导,采取贴近网民思想实际、喜闻乐见的形式,才会使廉政文化建设正面的宣传声音入情入性入脑入心,从“百姓和政府的沟通”的角度来说,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压器”

二、怎样发挥好新闻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新闻媒体所带来的舆论覆盖面大、传播快、透明度高的功能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按照“内容求深、载体求新、舆论求浓、效果求实”的思路,今后新闻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导向

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

2.媒介文化分析 篇二

客家文化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独特的文化, 极具鲜明地域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客家文化作为客家地区灿烂文化, 承载着客家人们的情感, 构建着客家人们丰富多彩生活。客家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无时无刻影响着客家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体现了客家地区的独特文化。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客家文化的产生和存在的继承和发扬离不开媒介的传播。网络逐渐成为继承和发扬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 成为世界了解客家文化的窗口, 成为国内外客籍人士与客家文化沟通的桥梁。建立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品牌网站, 网络要担负起传播客家文化的重任, 全方位地、有针对性、真实提供有关客家文化的信息, 拉近了国内外与客家地区的距离, 开拓了客家文化文明的传播空间, 提升客家地区在全球的国际形象, 不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使历史悠久的客家文化在海内外得以传承, 紧紧地把国内外客家人团结在一起, 成为客家文化人们之间沟通的桥梁[1]。

一、客家文化网站的新闻栏目

以客家网站为例, 网络的客家研究不再像传统媒介局限在客家源流和方言等方面, 研究范围越来越广, 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客家网站主要从客家风情、客家民俗、客家文艺、客家新闻、客家人物、客家民居等多方面展示客家文化, 利用网络这一平台, 以最大化传播客家文化的信息, 对于弘扬客家文化有重要作用。

客家地区的报纸表现出客家地区特有的文化气息, 符合客家地区文化大众的品位要求, 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客家地区报纸将客家地区的人们生活的一般的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本地人要了解所在客家地区的新闻, 订阅当地报纸也是他们首选之一。但是在国内外非客家地区生活的人们, 过去要订阅客家地区的报纸, 这个愿望就难于实现。即使是在国内能订阅, 拿到的也是旧报纸, 失去了实效性。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 网络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国内报纸逐渐拥有自己的网站版报纸, 以便满足更多的受众需求。客家地区的网站专设了电子版报纸新闻要闻, 内容实施免费阅读, 编辑随时可以对客家文化新闻内容进行更新。网民通过网站可以浏览过去和当日客家新闻要闻, 及时了解客家文化的有关动态。

(一) 样本抽取

以中华客家网的网站为例[2], 版面设计比较清晰, 读者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栏目, 本地新闻报道通过网络加大本地新闻的报道力度和报道规模, 满足读者的需求。网络版报纸信息容量大, 方便读者便于查找, 通过各种链接, 将动态的内容提供给读者。中华客家网的内容框架主要由祖地龙岩、新闻中心、图片中心、客家影音、客家精英、客家文化、客家之旅等版块组成。网站主要介绍客家要闻、客家的风俗习惯、客家建筑、客家美食小吃、客家姓氏渊源等情况。

(二) 客家文化网站新闻报道地区分布

报纸作为传统媒介之一, 它无时无刻影响着人们, 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报纸与网络媒体相结合, 充分发挥其优势, 不受任何版面和截稿时间限制, 对刚发生、正发生的新闻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编辑发布上去, 满足受众阅读需求, 达到双赢的局面。网站客家新闻报道的文字短而精, 实效性较强, 具有海量性、巨大储存、超越时空性和超文本性功能, 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提高客家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度。

以中华客家网为例[3], 截至2010年12月1日客家新闻栏目共有120篇都是报道国内外的客家地区新闻, 覆盖地区范围有广东河源、惠州, 福建宁化、永定、龙岩, 江西赣州, 广西博白县、上杭, 台湾花莲等地区。其中广东新闻报道57篇, 江西新闻报道20篇, 福建17篇, 广西6篇, 河南1篇, 港澳台7篇。新闻报道都是以客家文化为主要内容, 报道的范围锁定在国内拥有1000多万客家人口最多的广东省, 其中广东河源、惠州、梅州、韶关和揭阳是全国最集中客家人的聚居地区, 中华客家网还特设了两岸客家的栏目, 针对台湾的客属同胞, 大篇幅地报道台籍客家人士的新闻。

中华客家网络新闻可以随时更新内容, 不受到地域的限制, 每天的新闻内容具有海量性和巨大储存功能, 能存储过去和现在的信息, 同时满足本地和外地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三) 客家文化网站新闻报道主角类型

以中华客家网为例[4], 客家栏目新闻主角类型是客家普通百姓, 不再是对政治人物作为主角人物进行新闻报道。客家新闻让客家民众充当新闻的角色, 角色有来自商业、农业、旅游业、工业等各行各业代表, 具有大众性、广泛性、基层性, 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普通民众的身影, 反映出他们在客家地区的生活。例如《客家老人乐享山歌延年益寿》这则新闻是主角类型是客家老年人, 对赵婆婆、何婆婆、钟导演等几个人采访, 道出普通人爱唱山歌的心声, 山歌歌词中反映了客家人真实生活, 抒发了客家地区人们情感。又如《海内外百对新人在东莞体验客家婚俗》这则新闻报道了在广东东莞凤岗镇举行的2010客侨文化节开幕仪式上, 来自深圳、广州、香港等地的100对新人举行了一场客侨风俗婚礼, 100对新人经过颠花轿、淋菊水、过米筛、跨火盆、新人现场拜堂等传统又特别客家婚礼, 展示了客家地区文化婚嫁风俗。客家地区文化婚嫁风俗还包括出嫁带伞的习俗、上轿吃糖水蛋习俗传说、上轿新娘不下轿等习俗, 这些传统习俗都是客家人们在客家地区形成婚嫁习俗, 这些习俗通过网络的报道, 更加生动, 使人难于忘怀。客家网络新闻内容以普通客家人的生活点滴进行报道, 以一个小镜头投身出客家大社会的方方面面, 轻松和贴近生活, 提高网民的点击量和提高网站的知名度。

(四) 客家文化网站新闻报道类型

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 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 能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 向受众提供娱乐, 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软新闻的内容大部分反映社会、生活、文化, 调动读者的兴趣。客家新闻栏目主要是以软新闻为主, 内容主要是从客家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采编而来, 主要是关注客家人们的风俗民情, 休闲娱乐等与生活有关的题材, 如《台湾花莲将建客家特色“土楼”酒店吸引游客》属于软新闻的类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内外都掀起“旅游热”的热潮,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选择旅游作为消遣的方式之一。旅游成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台湾将建客家特色“土楼”, 集中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线路和打造拳头产品的报道, 吸引了网民预览新闻的兴趣。又如《河源博物馆新馆开馆布展突出恐龙和客家文化》新闻报道突出河源博物馆以恐龙主题和客家文明主题为主, 以收集、陈列、保存有关恐龙化石和客家文化等资料, 向公众提供知识、教育等的文化教育机构, 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5]。不少群众看了报道后, 兴致勃勃到客家博物馆观看馆藏恐龙化石和客家文化有关等图文资料, 了解“中华恐龙之乡”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和东江流域纯客家居住区的历史、文化和习俗, 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

(五) 研究结果

客家文化的网络新闻报道满足国内外的客家人需求, 不少客家人在外地生活, 很少能看到客家地区新闻的报道, 离乡老一辈思乡心切, 在异乡也在不断寻找自己的文化, 他们希望年轻一代通过客家文化的网络新闻报道来更加了解客家文化, 让客家文化得以传承, 使原本渐渐淡薄的客家意识又慢慢浓厚起来, 使年轻一代继续发扬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

二、客家文化网站的图片栏目

人们浏览网页时, 冲击眼球, 抓住受众“眼球”往往不是精彩的文字描述, 而是精彩图片。在网页上, 如果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无图片, 整个版面就显得比较呆板, 吸引不了读者的注意。进入读图时代, 图像在版面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成为全人类的通行语言, 人们喜欢从图片上获得信息。如果网站版面配有图片, 能使整个版面上具有形象、直观、真实, 便于理解等特点, 图片蕴含的意义非常丰富, 能直接反映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 弥补文字描述上的不足。以中华客家网为例[6], 中华客家网站设计纯朴、大方、清晰, 汇集了客家文化的风情民俗图片, 这些图片直接向受众传播客家文化风情民俗, 激发了受众的阅读兴趣。滚动客家风情图库栏目排版设计在网页的版面位置非常突出, 设计上发挥着视觉优势, 增添了网页的生动性。滚动客家风情图库栏目采用具有客家文化代表性较强的图片在同一水平进行轮换展现, 起到导读的作用, 使网页极具灵气。人们只要点击其中一张照片, 就会链接图片群, 图片群的每一张图片独具客家文化特色, 从视觉上产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吸引读者阅读。图片反映的内容是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习俗、饮食等情况, 生动形象体现了客家人的生活方方面面。栏目中的每张图片存在都是以形象的语言为基础的, 图片与语言的文字说明和解释表现得统一、完美和形象, 超越了时空, 打破语言障碍和区域的局限, 以直观、生动、立体感的形象打动读者, 准确把有关客家文化气息最美好的一瞬间传达到受众眼球中, 引起大众的共鸣, 是大众传播共同语言。人们能从图片读出客家文化蕴含的意义, 开阔眼界, 丰富感受。相比传统媒介纯文字中的人物、建筑群的描述无法让人们直接接触, 人们只能靠大脑加工想象, 在大脑中形成丰富的形象。而图片可以弥补文字表述上的不足, 图片表现的客家文化能生动、亲切地拉近了与客籍人士的距离, 达到了十分理想的宣传效果, 形成受众共鸣。例如在客家传统名菜酿豆腐、梅菜扣肉、娘酒鸡、水晶肉、盐焗鸡, 这些传统名菜在客家文化的书籍当中都是有介绍的, 大部分书籍介绍客家饮食文化都是黑白配图介绍, 如果全部菜谱都是用彩图, 印刷成本较高, 而网络不需要高成本能将电子图片以彩色的形式进行发布, 从中华客家网滚动客家风情图库栏目—客家水席图片群中[7], 展示出客家饮食文化的特色,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水席12道菜之一大品碗, 清晰地看到由蛋、豆芽、黄花、瘦内片等9层菜品组成, 而9正是代表客家人以最大热情和最高等级招待客人, 对客人寄寓了最美好祝福, 图片直观地和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热情好客。

三、客家文化网站的音频、视频栏目

以中华客家网为例[8], 建立了音频栏目;客家音乐在中华客家网的网站可以随时点击收听, 比起传统的媒介, 客家山歌在不少书籍著作中只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 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先用无声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再作出一段解释说明。有时对客家方言并不是很了解, 但是能听懂客家话, 但不会看客家方言的语言文字的人, 有时自然体会不到客家音乐的旋律、情调, 只能通过理解和想象曲目所蕴含的感情, 而中华客家网的客家音乐的在线音频栏目, 用户选择曲目后, 可以随时收听在线客家音乐, 还可以收听客家天天听栏目的节目。建立了视频栏目;客家风情是客家人在长久的生活习惯中形成的, 利用网络的在线视频播放朴实的客家风俗文化, 如客家节日庆典、民间信仰、祭祖仪式的视频, 让外界了解客家风情和体验客家地区生活。例如客家围龙屋的视频, 不仅可以让网民充分感受到客家围龙屋的气势, 还能较好地了解客家围龙屋的建筑特点, 深刻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不少网民看完视频后, 颇有兴趣到客家围龙屋实地景区进行游览, 并选择客家围龙屋酒店作为住宿的地方, 加深对客家文化建筑的理解。

客家文化资源中客家山歌、客家风情、客家围龙屋、这些能体现客家人的独特特性, 网络通过音频和视频使这些有特性的文化得以传播, 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 通过得以形象、最大化进行传播, 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客家文化网站的客家会馆栏目

在国外过去建立实地客家会馆目的是为移居海外的客籍人士提供立足海外的良好场所。客家会馆里组织机构健全, 有会长和会员组成协会, 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节日等一套认同的符号, 凝聚了来自国外当地的客籍人士。客家会馆有办馆的宗旨:他们都非常关心家乡的事业发展, 热心家乡的公益, 在海外成功发展事业后, 不断地为家乡捐赠财物, 以此报效国家, 他们还积极组织参加世界客属联谊活动, 促进全球客家人的团结交流。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第一代客籍人士稳步扎根, 客家后代已经融入到当地社会, 不再依赖当地实地会馆, 会馆慢慢地失去它原有的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运用,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通过建立网络会馆来联络客籍人士。以客家频道网站为例[9], 栏目建立了苏州嘉应会馆、印尼客属联谊总会、印尼泗水惠潮嘉会馆、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等会馆, 网络会馆详细地介绍会馆建立时间、历史、宗旨和地址。在网络上建立客家会馆是传承客家文化精神的平台, 会馆通过网络定期发布召开客家籍人士会议的信息, 对客籍人士进行客家文化的传承, 客籍人士浏览网络会馆的同时, 潜移默化受到网络客家文化的熏陶, 这对继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

五、客家文化网站的客家精英栏目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经过几次辗转迁移的过程中, 不断积累和沉淀着客家文化, 形成了客家人刻苦耐劳、开拓进取、团结奋进、敬重祖先的优良品质。客家文化的优良品质一代传一代, 虽然不少客家人在国内外, 但客家文化影响着他们。以中华客家网为例, 在客家精英的栏目中细分为历史人物、现代人物、商界交流、书画名人等子栏目, 突出了客家儿女的成功与客家文化息息相关。相比其它传统媒介, 有不少书籍都有介绍客家人在海外的发展的创业成就, 有的按历史的时间, 从古代到现代对客家人物进行介绍;有的按照全世界范围来, 从东南亚一直介绍到欧、美、非地区的发展, 例如谢重光的《客家形成发展史纲》书为例, 在第九章的《客家人的对外拓展》的第三节《客家人在海外的发展》中介绍了五大洲创业成就巨大的客家人物[10]。相比客家频道栏目[11], 网络的版面有现代人物、近代人物、古代人物的栏目, 点击一下现代人物包含的栏目, 子栏目有客商人物蔡鸿文、萧畹香、汤锡林, 网页上对这些人物都有详细介绍他们的祖籍、经营行业、主要经历、社会荣誉, 以及他们对客家地区作出的重要贡献和社会荣誉。栏目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当中的客家籍人士商人在事业有成之后, 他们仍然不忘自己的祖国, 热心祖国各项公益事业。他们还引入资金回乡办厂, 为当地解决劳动力, 同时还带动其它同胞们前往自己的祖国投资。他们的爱国爱乡的情怀和行动通过网络的报道让人们更为熟知。客家文化网站还收集了院士籍、将军头衔、文人的详细个人简介和图片, 这些人都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作出过重要贡献, 重点突出表现了在客家文化的影响下人才辈出, 为社会的经济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客家杰出人物对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激励客家人不断前进。

六、客家文化网站的BBS栏目

BBS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发布个人观点和相互交流的虚拟社区。在BBS社区里, 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话题能将不同阶层的论坛者集中到一起, 通过超地域性、超时空性的网络平台进行某个话题的参与和交流。

以客家文化时空论坛为例[12], BBS在客家文化网站栏目一样设立论坛图片、最新帖子、最新回复、本周热门和今日发帖子栏目, 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对BBS的不同栏目的论坛进行讨论发言, 有的发贴者对客家文化某方面非常感兴趣, 他们可以在BBS所在的子栏目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这种方式可以使千里之外的民众有面对面, 身临其境, 进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13]BBS的论坛模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促进全民的参与性强, 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BBS论坛;BBS的论坛模式使人的身份隐匿, 使人畅所欲言地表达对任何问题看法, 在现实上, 人们因为身份的问题难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但网民BBS拥有话语权, 在比较自由的环境里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话题。BBS的论坛模式版面不受限制, 讨论的帖子页码在公共话语环境里不受任何限制, 可以是几页, 也可以是几十页, 甚至是上百页, 但是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介会受到页面和字数的限制, 发表版面十分有限, 不能像BBS论坛的形式那么自由。BBS论坛的话题比较自由、开放、便捷, 只需将符号或文字发布到网络上, 发布时不需网络编辑的限制, 内容很随意, 通过相互的交流, 给现代人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

七、结语

客家文化网站的栏目都是以客家新闻、客家人物、客家姓氏、客家美食、客家图片和客家风俗等内容为主。[14]客家文化网站具有储存功能, 没有容量的限制, 能存储过去和现在的信息, 同时满足本地和外地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相比传统的报纸和书籍等媒介会受到时间和印刷的限制;例如世界客属联谊大会的网络新闻报道。只要在网站输入“客属联谊会”这个词, 客家文化的有关网站会链接到相关内容。客家联谊会是海内外客家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网络对世界联谊会的报道加强了客家同胞的联络和相互了解, 建立了客籍人士长久亲密的关系, 对弘扬客家精神, 促进家乡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客家文化网站内容具有时效性, 网络的新闻比传统媒介时效性强, 更新速度较快。比如在突发事件过程中报道, 报纸的报道还要经过编辑排版印刷才能将新闻出版, 但是网络新闻只需登录后台, 上传有关的信息, 受众即可以看到网络新闻。客家文化新闻与网络结合, 形成网络版客家文化新闻, 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 受众在世界范围内浏览信息。客家网站信息具有超越时空性和超文本性,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即使是受众错过最近和最新信息的接收, 都可以在网络进行查阅, 不会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只要是网络汇集与这个主题搜索词有关的新闻报道的内容, 就能够与相关新闻资料、图片、音频和视频进行链接。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具有及时性、数字化、速度快、容量大、覆盖广、开放性、交互性和多元化等独特优势, 实现了以最大化传播客家文化。

摘要:内容是媒介的灵魂, 媒介内容分析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跟传统媒体的内容相比, 网络媒体的内容更加包罗万象,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等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客家文化的网络传播, 其媒介内容以客家文化信息为主, 按主题可分为网络新闻、网络言论、网络娱乐、网络广播等方面, 还可以按呈现形式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面。这些媒介内容在网络传播平台上的运用情况、作用和表现形式对客家文化的网络传播效果均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客家文化,网络,传播,栏目

参考文献

[1]张丽平.论华夏文明的网络传播[D].武汉:武汉大学, 2005.

[2][3][4][5][6][7][8]中华客家网, http://www.fj.xinhuanet.com/zhkjw/.

[9][11]客家频道, http://hakka.meizhou.cn/.

[10]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11) :270-288.

[12]客家文化时空论坛, http://www.kjwhsky.net/bbs/.

[1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媒介文化分析 篇三

本文试着从文学思想及文化观念的侨易学、商品美学和媒介现象学角度回顾并分析一下这个著名的荷尔德林诗句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侨易学是由叶隽提出的学术思想,在研究跨文化思想传播中,研究人物、精神的“因侨致易”是个有力的理论工具。其基本观点是人物与观念的“位移与精神质变联合在一起,才可以被称作为严格的‘侨易现象。具体言之:在质性文化差结构的不同地域(或文明,单元等)之间发生的物质位移,有一定的时间量和其他侨易量作为精神质变的基础条件,并且最终完成了侨易主体本身的精神质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侨易现象”②。“诗意地栖居”这个诗句从德国进入中国,跨越了巨大的时间和空间,具备侨易学观察所需要的前提即时间量、侨易量,也产生了巨大的精神质变,因此,从侨易学视角透视和观察“诗意地栖居”在中国进入学术界和大众传媒这一文化现象,或许会有一定收获。

认真校勘、注疏和翻译荷尔德林著作的学者刘皓明认为,荷尔德林的诗歌“In lieblicher Blue”(中译:《在迷人的蓝光里》、《在可爱的蓝色中》、《在柔媚的湛蓝中》等等)本身就是疑文。他的论点如下:第一,这首诗的最早出处是1823年出版的一本以荷尔德林为题材的小说《斐厄同》(Phaeton),这首诗究竟是小说作者自己写的,还是荷尔德林写的,尚存疑。第二,20世纪初由Hellingrath编校的荷尔德林著作版本对此诗的这一来历进行了记录。第三,20世纪中后期的荷尔德林著作权威版本斯图加特版,将这首诗列为疑文。第四,这首诗从语言到内容到风格都与荷尔德林同期(亦即他的疯癫时期)诗作截然不同。因此,在德国学界,除了海德格尔,几乎没有其他学者以此诗作为进行严肃讨论的学术主题。刘皓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的误读》,《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1日,第19版。

张芸:“诗意地栖居”的文化侨易与媒介现象分析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一书主要包括六篇关于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他对荷尔德林的诗歌进行筛选,并且加以阐发。“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荷尔德林,并不是因为他的作品作为林林总总的诗歌作品中的一种,体现了诗的普遍本质,而仅仅是因为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地诗化了诗的本质”[德]海德格尔:《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熊伟译,见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第36页。,因而荷尔德林是“诗人之诗人”[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见《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第36页。。但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阐释,更多的是通过荷尔德林来表达他自己的思想和哲学观。⑥徐岱:《批评游戏:评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111页。“诗意地栖居”能在中国学术界流行起来,首先是因为海德格尔对诗人荷尔德林的推崇以及在其阐释中对此诗的一再引用。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的第二篇《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中,海德格尔以荷尔德林诗中的几个诗句作为该文的“主导词”,其中包括后来在中国十分流行的“充满功德,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十分钟爱这句“诗”,所以在书中《人之栖居》和《筑·居·思》等文中一再引用。

海德格尔对这一诗句的推崇和引用在哲学界和文学研究界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文学研究界认为,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诗歌进行了断章取义,破坏了诗歌文本的统一,并且海德格尔还“明确要求是对荷尔德林的唯一权威性的解释”,他还“对荷尔德林一些诗的气氛、格调进行改造,同时他无视诗的表达方式,他不仅否认荷尔德林坚持的艺术造型与虚构、字面的与实际东西的区别,而且还颠倒图画的含义”,“使诗人双重地沉默了”。[美]K.赖特:《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的诗》,《哲学译丛》,1994年第3期,第6366页。徐岱援引萨弗兰斯基,认为海德格尔粗暴地践踏了荷尔德林的诗,对荷尔德林的评论非但不是文化诗学的典范,而是“思”对“诗”的粗暴僭越。⑥对于来自文学研究界的质疑,哲学研究者也并非不知晓,哲学界的论者认为,海德格尔本来就没打算对荷尔德林文本进行文学解读。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阐释的中文介绍者孙周兴认为,“尽管海氏屡屡申明自己无意于做文学史研究或美学评论,但是人们还是要把海氏往这一水平拉扯”,“就态度而论,海氏的工作当然是‘六经注我式的”。孙周兴:《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浙江学刊》,1993年第2期,第69页。

海德格尔将荷尔德林的疑文进行了哲学阐释,其实不过是借荷尔德林之口自说自话,在文学界不被认可,但在哲学界却广为流传。他对荷尔德林的阐释被当成权威文本介绍到中国,然而这并不是由于荷尔德林的权威,而是海德格尔的权威。因此,海德格尔关于荷尔德林的阐释作为跨界文字主要在哲学、人生观等文论中被传播。哲学界站在人生观、哲学观、生活态度等高度,似乎从一开始就比德语文学研究界更有话语权,所以在中国,日耳曼学者的荷尔德林研究远不及哲学界对荷尔德林的阐释流行。从上面对荷尔德林的疑文分析来看,海德格尔版分析这个诗句的宏论极可能跟荷尔德林诗作无涉,这个诗句的整个传播过程只是顶着荷尔德林之名,因其从源头上就完成了李代桃僵的过程。国内网络媒介认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能够让世人所知,真得感谢海德格尔。由于他以浪漫哲学家的情怀无休止地诗化解析,加之海德格尔在世界思想史与哲学史上的地位,使荷尔德林这个原创者被忽视了”http://www.baike.com/wiki.。而其实,荷尔德林很可能一开始就不在场。

哲学界与文学界对海德格尔诠释的不同态度,展现出侨易学中的一个有趣现象。荷尔德林的诗句通过海德格尔的诠释从文学这个文化子系统中“乔迁”到哲学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荷尔德林诗之精神本质的变形。从侨易学角度来看,是德国文化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精神变形。“诗”侨迁到“思”,形成思想的“侨”。海德格尔诠释的荷尔德林与荷尔德林本身的精神实质没有多大关系。就是说,在海德格尔版的荷尔德林来到中国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一个时间量足够大的侨易过程。参见叶隽对文化子系统的有关论述,见叶隽:《变创与渐常 ——侨易学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0页。若未经过这个在文化子系统之间完成的侨易过程,将诗人荷尔德林转换为海德格尔式的诗哲荷尔德林,便很难使荷尔德林为中国知识界所熟知。据叶隽的梳理,中国一流的日耳曼学者如冯至、季羡林、李长之、杨业治等从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关注和介绍荷尔德林的诗作,叶隽:《现代中国的荷尔德林接受——以若干日耳曼学者为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3期,第97109页。历代中国日耳曼学者如林克、顾正祥、刘皓明等筚路蓝缕,孜孜不倦译介其诗作,但对中国文化界、知识界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荷尔德林仍旧陌生。

对荷尔德林这一诗句的讨论从文学位移到哲学,讨论大多在哲学、存在、审美等方面进行,基本上还囿于学术范围之内。而此诗句要越出学术界,在大众媒体上流行起来,还需要其他的特殊契机。这一诗句为中国知识界熟知之后,再次跨越时空,被用来与中国古今诗人相比,时间跨度达上千年。学者们对荷尔德林的这句“诗意地栖居”进行了十分勤奋的阐释,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文化比较,文化比较往往是以基本的文化观念为出发点的。在中文文献中,经过碰撞后的文化观念,像是中国人对诗的理解占了上风。就笔者在数据库中见到的论文里,人们将荷尔德林的此诗与陶渊明、辛弃疾、林语堂、海子等人相比。经过这样的阐释,海德格尔式的荷尔德林被彻底地中国化,与中华文明对诗意的理解完全合拍。“‘侨强调位移,很适合理解现代世界;面对西方的强势影响,侨易学突出了弱势文化的‘变,尤其应注意‘易还有一种‘被取代的意义和可能。”(程巍语)陈安蓉、董琳璐:《透过侨易现象看现代中国的知识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年10月31日社科院专刊,第3版。如果说这句诗在学者们的阐释过程中出现了思想本质上的“易”,应该可以肯定,那也是将舶来品易为中国货,将洋诗彻底本土化,将这首诗换上了中国文化人可以接受的内涵。

在学者们勤奋的阐释中,这句诗发生了侨易过程中的精神质变。人们联系上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品位,讨论“诗意栖居”与士大夫的修身养性、审美生存的关系,将魏晋风度、遗世独立、纵情山水的陶渊明,闲适人生的林语堂的生存状态比作“诗意地栖居”状态。还有多位学者将自杀诗人海子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诗意栖居”相比较。讨论的主题是审美生存、天人合一、心灵的自由、和谐的自然观等等。尤其在讨论陶渊明与荷尔德林时,人们往往认为陶渊明实现了真正的诗意栖居,是存在的诗化——审美化, 是人的真正存在。有不少中国的“哲人、诗人实践了这难以企及的诗意生存, 比如庄子、陶渊明、苏轼等等。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不同方式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他们在审美的同时, 创造美, 构建诗意的生活, 实现了有限生命的超越”罗宜家、刘润芳:《诗意的生存与陶渊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04页。。经过对“诗意”的种种阐释,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俨然成为德国的陶渊明,或说陶渊明俨然成为中国的荷尔德林,“诗意”一词成为连接二者的桥梁。有的学者通过讨论佛教与“诗意安居”的关系将中西方宗教观进行对比。王路平:《存在与诗境——诗意地安居如何可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1621页。

这样的阐释与讨论过程是“诗意栖居”中国化、本土化的前提,是这个诗句在中国文化人的心里深处唤起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若无这样的阐释过程,“诗意地栖居”这个诗句从学术界溢向大众媒体是难以想象的。“诗意地栖居”后来呈现出一种大规模、经久不衰的不可控的传播态势,必须有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媒介学、资本财富等各方面因素的支撑,它暗合或者触动中国知识阶层的心理认同。“诗意地栖居”由中国哲学界认真讨论的命题到中国房地产商最喜欢用的广告词,必定要经历巨大的精神本质上的变形。而学者们横贯古今的阐释则促成了这种变形的形成。通过对这个诗句的阐释已经找到了通往中国古典意境的路,在此基础上接着讨论如何能够使人居环境以桃花源式的农业社会的人居环境为主导,远离工业文明,远离喧嚣,建立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生态城市等等,就不难实现了。“我们在诗化的审美境界中被唤起的这种感受和精神,势必成为人们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助力。……21世纪将是人类与自然不断亲和、平等对话的时代,人类有可能超越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模式,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主体间性关系。”韦拴喜:《“诗意地栖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6365页。

一些研究建筑哲学、建筑美学、设计哲学的学者加入了“诗意地栖居”的讨论,完成了这个观念传播过程中的再一次侨易。从建筑哲学,到讨论“诗意地栖居”,再到讨论普通民众的“居所”,完成这个跨越并不困难,而且这个讨论与房地产行业越来越接近。但是,在房地产领域,“诗意地栖居”在建筑设计、在房地产文案中的应用,与审美存在、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等观念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倒是表现出了现代媒体行业的自行运作机制,以及房地产行业中的资本意志。经过变形的思想,成为一种自具生命力(Eigendynamik)的工具,可以衍生出许多新的用法。大众媒介中的中式抒情美文,常常拿此句中的“诗意地栖居”作诗眼,引发开来。与“居”联系起来,就意味着与建筑联系起来,与小区规划联系起来,与房地产联系起来。房地产商的广告文案在“诗意地栖居”一句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乔装易容,即嫁接乔义入侨,建构起乔侨类通的关系”。叶隽:《“侨易二元”的整体建构——以“侨”字多义为中心》,《侨易》(第二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在房地产文案领域,“诗意地栖居”由形而上的哲学观、人生观、审美观,被替换成了实实在在的居住。而从“诗意地栖居”出发,房地产行业中的广告文案撰写人员舞文弄墨,可以写出无数的房地产广告美文。在房地产行业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资本意志将这个诗句演变为包装各种房地产项目的商品美学要素。

中国城市的居民住房在中国地产商手里已演变成水泥与石块的冰冷堆砌物,但家居建筑越是毫无诗意可言,房地产广告中就越需要用“诗意地栖居”这类诗句来包装各个房地产项目。这里涉及商品美学问题。商品美学的理想模式是,带来表象,“但这些表象不会真正带来人们所谈论的、所追求的、所不会遗忘的、所想要的和一直所希望的”。[德]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商品美学批判——关注高科技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美学》,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3页。“诗意地栖居”这个诗句在房地产广告的文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因为这个外国诗句具备了中国式的诗情与风雅,因而它拥有创造诗意的幻象,这种幻象可以激活购买房产的欲望。在房地产广告中使用这个诗句比直接搬出陶渊明或者“桃花源”更有效果,因为这句诗是舶来品。就像那些房地产商以欧美风景文化名胜对自己的楼盘命名、而往往并不倾向于将自己的楼盘用本土的“桃花源”来命名那样。房地产商的广告文案中很难想象会出现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杜诗虽然在讨论房价飞涨、青年人购房难的文章中经常出现,但无法为房地产商准备出售的商品房提供一种美学幻象。不会有房地产商愿意将自己的房子说成是专门为“寒士”提供的。

“诗意地栖居”进入了房地产文案,意味着它从精神文化层面进入了器物层面,“诗意”受到了资本的掠夺。房地产广告往往表现出对欧洲风格的崇尚,对欧洲精神和品位的臣服,并以欧洲为导向标。在房地产广告中与“诗意地栖居”配套的楼盘命名一般都冠以欧美名胜:托斯卡纳、普罗旺斯、爱丁堡、香榭丽舍、拉菲庄园、凡尔赛阳光、橡树庄园、温哥华花园、长岛海滩别墅。而“诗意地栖居”既具备洋气,又暗合了中国知识界对传统诗意的集体无意识的认同。因而房地产商广告文案的写手们都认为可以用这句话来让那些住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的蚁族们觉得他们自己在“诗意地栖居”。

从源头上看,荷尔德林跟这句诗就没有什么关系,“诗意地栖居”这一著名的诗句是不是荷尔德林写的其实也不重要。在大众媒介流行的层面,重要的是这个诗句能够造成的幻象。这里甚至有形象学的考量。德国在中国具有非常积极的形象,往往被视为诗人与思想家的国度。这一形象凝练在这个诗句之中。在中国的读者看来,德国著名诗人所做的诗句,由德国权威思想家来阐述,应和了德国是诗人加思想家的国度这个形象。

使用“诗意地栖居”作为商品房广告词,是经过精心研究和设计的,它意图使“人们凭借幻象找到意义,将幻象视为对自己和世界的和解”②[德]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商品美学批判——关注高科技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美学》,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2、152页。。这个诗句在中国的传播、阐释和演绎过程,已经形成了一种抽象财富。而这种抽象财富能给人一个有意义的表象,以遮掩其无意义之实。但幻象终归是幻象,它与商品的实质并没有什么关系,它只是通过包装来提升商品的识别度。资本意志在毫无诗意之处肆无忌惮大张旗鼓地铺陈着、宣传着诗意,写满了“诗意地栖居”,而丝毫未察觉房地产广告的强烈反讽意味。房地产商的广告竞争实际上在于对潜在的购房者的印象之争,这个诗句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资本的观念物,足以调动起潜在购房者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某种印象,退居山林,使接收者完全忽略荷尔德林诗句与中国房地产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个诗句对房地产广告作者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具有帮助形成印象的作用。这类美轮美奂的广告图片和诉诸情感与情绪的文字难免会给购房者以深刻的印象,购房者难免会受到这样精心设计的广告的影响。在房地产文案中,“诗意地栖居”成了房地产商宣传楼盘的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语言包装材料,用以打造房地产品牌,从而形成品牌特征。

通过这个诗句,房地产的销售标的被隐藏在荷尔德林的诗句之下。资本通过广告造成一种假象:仿佛资本只对人类精神领域最高级的作品感兴趣,而不是对利润。艺术被用作假象去生产出“资本的统治是合法的”,以及“资本的统治与善良、真实、美好等的统治是同等重要的”这样的幻象。因而,“艺术作品可以作为使人愚昧的各种手段中的一个来使用”。②商品美学决定了房地产广告中这句诗的铺开,活跃于房地产行业的资本意志需要制造幻象,而这个诗句具备制造幻象的能力。学术界的阐释无意间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将“诗意地栖居”演变为制造情绪、情调、风格与印象的工具。这种情绪、情怀、格调、印象与中国传统文人的趣味相投,与荷尔德林诗作本身却相去甚远,甚至毫不相干,与文化构建也同样无涉。“诗意地栖居”在侨易过程中,由于走了风雅文人的传统诗意的路子,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扁平化。通过各种阐释,这个诗句变得合乎中国诗作传统审美路子的意境。“诗意”粘着中国式的感伤基调,得以流行。而正因为流行较广,则具有了使用价值,被房地产商的广告创意所霸占。“诗意”意义从哲学人生观转移到房地产广告,成为侨易学中文化下延的实例。叶隽:《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42页。海德格尔版的荷尔德林的这个诗句,成为文化侨易过程中输入的一个空洞能指,不仅如此,这个诗句还盘活了浸淫于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另外一个空洞能指——对隐居山林、独善其身避世的渴望。这个诗句本身成为一种被清空了内涵的媒介,人们可以在这样的媒介上加载任何内容。随手点开“诗意栖居”的链接,便可以看到,“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让教师诗意地栖居在教育”中、“高考满分作文: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原来是创业经”等五花八门的内容。

房地产行业反复利用这个诗句的过程也就是其意义被不断地置换与掏空的过程。对这句诗的阐释过程也体现了现代媒介的运作方式,对这个诗句的无限引用造成了能指的无限繁殖,在此过程中这个诗句同时也经历了空洞化,成了没有所指的能指,一个基本上被清空了意义的媒介表面,因而可以加载无数内容。“诗意地栖居”成了一个标签和符号,上面贴着文化、高档、风雅、情怀、审美、小资等等。这个诗句放在房地产广告的文案中,似乎并无具体的与之对应的所指。这类空洞的能指无法用理性去论证,但它能够造成印象,制造和捕捉情绪。因此在应用上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诗意地栖居”这种处于游离状态中的空洞能指,由于其成为一种媒介界面,因而可以在广告业和其他大众媒体铺开。

在文化交流中,西方汉学走的路径与中国的截然不同。西方实实在在地关注中国的器物、题材,并以此与欧洲现存的东西进行详细比对。这样的汉学很快就成为为殖民、贸易、军事和政治服务的“实学”。反观我们的西学,常常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变成了对西方文化景仰、崇拜、羡慕的表达方式,只有类似于“小资”式的自我情感宣泄。刘皓明:《小批评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6页。从处理文化媒介的角度来看,西方的汉学家走的是求实的路,而从这个诗句的阐释传播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的不少学者走了一条比较务虚的路。从媒介现象学的角度来看:“人可以至少有两种方式与空洞能指所具有的潜在的无限的媒介视角(Perspektive)打交道。他可以一步一步地以经历过的瞬间和固定所指来填充这个媒介富余——那么他就选择了科学。或者他也可以去找寻那些空洞的、无含义的能指,并以此为议题——那么他就选择了诗。”[德]鲍里斯·格罗伊斯:《揣测与媒介——媒介现象学》,张芸、刘振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01页。在侨易过程中,如何处理和对待侨易对象至关重要。西方传教士更注重于器物层面,而中国文人则走了风雅小资路线。不仅仅是内容上的转变,工作和思维方式也都发生了转变。在讨论“诗意地栖居”的论文中,存在着不少中国特有的抒情式学术论文,也就是说在科学工作中,不少学者也继续着诗的思维,继续扩充着空洞能指,继续将“诗意地栖居”推向漂浮不定的、实际上被掏空了意义的空洞能指。

4.媒介文化分析 篇四

论媒介素养教育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媒介素养教育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手段,通过提升大学生解读和使用煤介的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作 者:吴谦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刊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4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校园文化  

5.媒介文化分析 篇五

实践的主题:网络新媒介文化传播的利与弊

实践地点:常熟步行街、亮山工程等人流密集处

实践时间:7月23—7月25号

在人类发展史上,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已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但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不知从何时开始,悄悄地进入、并且融入我们的生活。现代的社会发展,对于互联网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赖程度。我们关于网络新媒介文化传播的利于弊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网络文化的利与弊(网络文化的利弊)积极影响

(一)正面影响、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过去大学生基本上是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学生要查寻资料,往往只能在图书馆才能实现,而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猛增,各高校图书馆都感到压力很大,许多学生往往很难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网络正好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在因特网上,大学生不仅可以很方便的查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网上冲浪”了解到国际国内形势;通过校园网大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学校的相关政策,知道学校的重大安排,大家普遍所关心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就业方面,过去大学生毕业为找到一份比较称心如意的工作,往往疲于“赶场”,到处参加人才交流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现在他们只要通过上网就可以查阅到不少有用的信息,采取发Email 的方式或者事先与单位取得联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行动的盲目性。既减少了经济损失,又节省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2、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构筑信息通道

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体阵地,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建设信息化校园,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成功整合,一条将大学生和社会二者紧密相连的信息通道得以建立。今天,借助校园网,大学生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学校的学术动态、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老师和学校领导。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结,大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大事。大学生渴望更多地关心国家、了解社会,网络无疑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理想的大门。

(二)负面影响、迷恋网络,导致学业荒废

学生登陆互联网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而且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这也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学生在网上用于调查资料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却微乎其微。在学生上网比较集中的那些网吧,一眼望去10 个上网的学生有9 个是泡在聊天室或联众游戏网等网站上。他们上网不是为了搜集资料,而是把网吧变成了“聊吧”,更有甚者是在上网算命。不少学生晚上上网“兴致勃勃”,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了。

目前,在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网迷”中,不乏“玩物丧志,走火入魔者”。在校大学生因故退学者大多与网络有关。很多网吧的老板为学生提供通宵上网游戏服务,学生经常是一个甚至数个通宵泡在网上!更有甚者,少数学生因滥交网友而丧失了性命,演绎了不少悲剧。显然,长此以往,这对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有百害而无一利。、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人际关系日渐疏远

虚拟性,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网络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虚拟的,然而正是网络的这一特性,使得我们的网民们具有了虚拟的身份,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却变得冷漠起来。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身份,在网络中上演着一个个闹剧和骗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往往都比较简单、幼稚,充满着理想化。网络的虚拟性则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据统计,互联网在全球的使用者己将近两亿。其中不少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但大多数却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而是为了结交朋友。今天,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除了男友、女友、笔友称呼之外,又多了个新名词-网友。这种交往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技术同时又使他们远离,就像当初的电话、传真一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很容易地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也许正是因为大

家不见面的原因吧,有时人反而能把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不过,当每个人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在网络中去的时候,他就很容易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视而不见,人际关系逐渐疏远。

网上的“虚拟身份”还常常会演出不少闹剧和骗局。互联网给许多人创造了一个情感的封闭空间,使人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若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网络中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有许多大学生抱怨:当自己的真实性别被网友知道后,往往会惹来许多麻烦,所以她们往往以男性身份上网。网络上所导演的闹剧增加了人们的情感信任危机,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网上的不良信息,毒害着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们知道,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洁、范围更加广阔、效率更加高速。互联网己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法规的滞后,管理被动等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从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语再至反动言论,不一而足。

首先,网上“黄”毒泛滥。虽然几乎每个网吧的入口处都挂有公安部门颁发的“安全证书”和“禁止进入非法网站,谢谢合作”的招牌。但实际上一到后半夜,值班人员便无精打采地守在门口。有人来了,发发上机证;有人走了,收收费;其他时间,就趴在桌上睡觉,把公安局的法规早己忘记到了九霄云外。其次,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在网上大肆散布封建迷信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与我们进行争夺阵地、争夺群众的激烈斗争。国内的一些不法分子也把网络作为与我们党和国家对抗的工具和渠道。大肆散布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虚假信息,迷惑群众,混淆视听。毒害了群众,也毒害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网络上的反动、迷信言论应引起我们的警醒!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寻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也有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黄色内容,虚假信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健康。

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业主认为市场交易的原则是自愿原则,消费者有自主选

择权,我们尊重未成年人的意愿和选择,有何错?一些网迷认为,网络消费完全是个人的行为,与国家和社会无关;一些家长则认为条例的颁布,说明网络文化弊大于利,应该取缔;学校认为这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我觉得家长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网络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网络是利大于弊的。

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作为未成年人来讲辨别能力比较差,网络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限制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是对青少年的有效保护。

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要以***主席的“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来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其中有两项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而这两项就要求我们青少年要正确的对待网络,运用网络带来的利处。适当的运用互联网,查询资料、下载软件等。要坚决反对利用网络做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事。要科学的掌握网络的一些技能,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准备。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网络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网络是一个奇妙的东西。那里有浩翰的知识海洋任你遨游,有瑰丽的艺术之葩争奇斗艳;足不出户可知晓天下大事,鼠标轻击即购来中意之物;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

网络可以提供电子邮件、信息查询、文件传输、网上聊天等信息服务,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也有不足的一面:网络游戏、沉湎聊天、黄色网站是三大社会公害。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泛滥成灾,垃圾信息对学生整体素质造成冲击;网络传播成为诱发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的重要因素,如虚拟的网恋,让不谙世事的学生上当受骗;“网络上瘾症、孤独症”等网络技术副产品使一些学生行动变异、心理错误乃至生理失调,造成身心危害;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强化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其民族文化素养造成冲击。

6.关于交通广播的媒介分析 篇六

随着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兴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们不得不承认,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广播媒体的竞争力正在慢慢地被各种新媒体所削弱,而想要继续把广播做大做强,除了努力巩固广播的固有优势之外,还必须注入新的理念,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发展之路。

一、媒体融合:广播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多种传播方式并行的数字化网络时代,广播正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在夹缝中寻求生存的广播媒体开始向交互性、服务性以及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1.广播与电视的合作

电视的问世,普及和发展,让曾经红火的广播日薄西山,也让它在媒体市场中的生存举步维艰。广播节目可视化,为处于尴尬地位的广播媒体,带来了一丝生机。广播作为一种非视觉媒介,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下,需要向“可视化”的方向发展。当然,这种可视化并不是单纯地将广播节目变成电视节目,而是在资源共享、信息整合的前提下,力求让广播和电视这两种传统媒体共同发展。广播媒体可视化,既是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存策略。2.广播与网络的合作

互联网在带给广播等传统媒体巨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它们提供了新的制作技术和信息来源。比如,如今随着网络和移动无限通讯技术的发展,广播可以在无线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发回现场报道,提高广播信息的及时性和内容的真实感。另外,网络广播的出现,使传统电台将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结合起来,突破广播单一收听、线性传播的局面,实现共享和点播,让受众从被动接受到自主选择,进一步实现了广播多媒体化的传播形式。3.广播与新媒体的合作

与新媒体的合作使广播更加丰富和立体,包括手机媒体、移动媒体和户外媒体等等。在新的信息时代,广播媒体正在转变思想:以分众化为基本理念,朝互动性和服务性的方向发展。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广播不仅开始与新媒体合作,也逐步尝试与其他传统媒体相融合,实现了广播作为单一声音媒体向多媒体形态的转变。实现多媒体功能,这也是媒体融合的主要特点,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车时代:带给交通广播的缕缕曙光

美国的广播业业曾经一度陷入低迷,后来却又重新崛起。当时在美国广播界里诞生了一句名言:“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而在今天的中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车轮子拯救广播”的神话再次上演。中国汽车时代的到来给交通广播提供了持续增长的生命周期,并形成了独特的“交通广播现象”。据媒介调查公司尼尔森媒介研究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拥有13亿人口、3.4亿个家庭和超过1000家电台的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作为移动收听市场特别是出租车收听市场,近些年来一直是广播发展的主战场。随着不断飞速增长的私家车保有量,杭城现在的“车上一族”数量相当可观。作为一种弹性媒体,广播完全可以按照人们的日常需求为他们安排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服务。交通的发展,培育了新一代的广播听众。

1.播报权威交通讯息,满足大众出行需求首先,服务是交通广播的第一特性。虽然,广播节目本身就具有服务的功能,但是这种服务是广义上的服务。新闻咨询是服务,娱乐大众是服务,但交通节目的服务是有针对性的服务,强调的是实用性。其次,交通节目提供给受众的应该是实用的信息,所以在信息相对过剩的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移动人群所需要的,要选择特定对象在特定时空中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发布。比如上下班高峰时间,路况自然是移动人群所急需的,他需要及时获悉哪条路通畅哪条路塞车,而这些恰恰是交通节目所独享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独家的优势资源。

2.组建专业信息团队,第一时间发回报道因为一部分出租车司机的热心支持,每天通过出租车团队了解的交通信息量大约在几百到几千条,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信息来源。另外,节目在各交警大队中设立节目通讯员岗位,目前栏目通讯员网络覆盖全省各个交警支队、大队和中队,每天可从奋战在交管第一线的交通警察手中收回数百条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并通过专业民警的点评做出温馨的提醒。这些专业信息团队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广播交通节目发挥它实时传播的优势,因为实时才显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3.作用于路上,更作用于心灵让主持人角色化、性格化,在枯燥的路况信息播报中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体现人文关怀。让交通广播不仅作用于路上,更作用于心灵。交通广播的主要听众是车上群体,因而如何在小小的车厢内解决司机和乘客的烦躁情绪显得格外重要。除了新闻、信息外,可以适当地多增加些娱乐类、文学类、音乐类的节目内容,这不仅可以提高收听率,也使司机和乘客的身心得到愉悦,让单调枯燥的车内氛围变得活泼、轻松和温馨。除此之外,搭建服务平台也是动态的交通广播走进听众的必要途径。比如前几年杭州交通之声推出的《我的汽车有话说》就是一档关于汽车消费的投诉节目,用热线沟通消费者和服务 单位,为有车一族提供一个倾诉的平台和沟通的机会。

7.媒介文化:媒介管理的新视野 篇七

媒介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众媒介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尤其是最近几年,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 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媒介文化将大众媒介和文化凝聚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媒介文化能够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它构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 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价值理念。媒介文化作为大众传播时代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 是传媒从业者在传媒日常运作与管理中所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传媒通常是借助精神文化产品来塑造人们的思想和意识, 受众在接受媒介所提供的产品的时候, 能够通过媒介产品认知到其所包含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如同每个人的气质、情感和性格, 虽然看不见但却不可否定其真实的存在。媒介既能传播文化同时也能创造文化, 媒介作为一个组织要生存和持续发展, 也要求其自身营造一种独特的文化。

媒介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 它涵盖了多个要素, 构成媒介文化的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对媒介管理发挥着各种作用。这些要素中最为主要的几个方面为核心价值理念、行为教化、人文关怀以及视觉识别。

核心价值理念。所谓核心价值理念, 是指一个组织所有成员持有的大致相同的价值理念, 也即共同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是构成组织文化的重要基础。“共同价值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巴纳德提出的, 他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论述了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组织中一般性目的的确定问题, 指出这些目的渗透到组织各个层次中的重要性。后来, 有的学者在阐述组织特性时指出, 当价值观念灌输到组织中时, 组织就会存在独特的同一性。媒介作为一种组织,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 同样需要员工具有大致相同的核心价值理念, 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媒介内部的凝聚力。

行为教化。媒介文化主要是一种体验性的文化, 带给人们的则主要是情感体验上的满足。而且, 媒介文化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教化功能。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有理性。人具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本能, 当一般性的感性愉悦性得到满足之后, 必然产生更多和更高的需求, 媒介文化的不断优化正是基于这个内在动因。媒介在开展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必然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教化功能。受众会在媒介日常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媒介传播内容中所包含的部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这就是媒介文化对受众所产生的行为教化功能。

人文关怀。媒介文化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人本身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过分地追求利润必将使得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变得更加低俗和肤浅, 出于这种追求而形成的文化, 对于受众精神品格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必将造成文化传播走向媚俗化道路, 无形中降低了大众文化的品位。媒介文化的本意应该突出媒介的人本特色, 构建人文关怀。它的核心内容是重点关注人的生存状况, 把提升人的尊严和促进人类解放与自由作为追求。

视觉识别。媒介文化既需要内在的价值理念, 同时也需要有直观的可识别的一些视觉系统, 这对于媒介管理而言, 有利于将自身的媒介文化较快地传播给媒介员工和外界受众。媒介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公益、公关等形象性活动, 来实现更快更好地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自身的媒介文化形象的目的。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的重要意义

媒介文化绝非是一种偶发性的特征, 而是媒介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媒介文化相对于媒介管理而言, 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媒介文化有利于规范员工行为。良好的媒介文化, 可以为媒介从业人员塑造大致相同的文化价值理念, 一旦接受了这个文化价值理念, 他们则具有了大致相同的价值标准、期望以及奋斗目标。这样的话, 他们的行为也就可以得到规范和自律。所以, 从某种意义来说, 媒介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非正式的控制规则”, 可以部分地代替命令和对员工的严密控制, 有利于媒介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媒介文化可以提升媒介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媒介员工拥有共同文化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讲究媒介职业伦理道德, 这样就会推动媒介从业人员内部之间的良性合作, 并获得共同的奋斗目标, 从而大大提升媒介组织的凝聚力。“良好的媒介文化可以强化员工对自身职业的荣誉感, 使他们为自己是媒介一员而深感自豪, 从而主动自觉地维护媒介的荣誉和利益。” (1)

媒介文化可以保持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并坚持一贯的媒介文化, “传媒才能够在经常发生人员更替、结构变动、经营方式革新等的情况下, 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全体从业人员越是对某种媒介文化一致认同、分享和适应, 那么这一媒介文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 (2) 。而且, “一旦一种文化建立以后, 就很难进行变革” (3) 。所以, 媒介从一开始就应该对文化给予重视。当媒介文化建立起来以后, 不管人员如何更替, 依然能保持文化的持续性。比如美国的《纽约时报》一直保持了文化风格上的“严肃性”。

媒介文化的构建原则

如上所述,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大力构建媒介文化。具体而言, 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摒弃媚俗化倾向, 大力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介公信力是好的媒介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 它主要是指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媒介公信力需要媒介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才能得以形成。但是传媒业也时常发生一些损害媒介公信力的事件, 从而导致公众对媒介的不信任, 影响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追究其中的原因, 主要有过分追求商业目的, 以及由于信息来源或人员素质等原因导致的新闻失实等。此外,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 符合当代人追求时尚、娱乐、休闲等新的要求, 它无形中间接或直接地对许多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排挤作用, “甚至有的学者认为, 媚俗也是媒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4)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媒介文化的一个主要障碍,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不少媒介甚至以牺牲自己的公信力为代价来迎合各种需求甚至一些低俗的需求, 媚俗与炒作正在不断地冲击优秀的媒介文化, 因此, 如何摒弃低俗与平庸, 创新媒介产品内容与形式, 在引导大众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不断提升媒介自身的公信力, 就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媒介自身而言, 想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及公信力, 就应该加强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媒介的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引领文化、观念塑造、关怀社会、化解矛盾等作用。” (5) 除了媒介自身不断地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之外, 还要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 提升品牌形象, 从而树立良好的公信力。

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媒介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媒介应该把强调社会责任放在媒介文化的首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主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激烈碰撞,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等等。媒体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功能, 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社会正义与良知的载体, 媒介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准确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匡扶社会正义, 鞭挞邪恶与不公, 形成社会各阶层间的和谐关系。

始终把持续不断的创新作为媒介文化的核心要素。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人们对待生活、生产、消费的态度和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人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活跃, 对精神文化的欲求也在不断快速地膨胀。媒介也必然处于剧烈变化的环境之中, 媒介作为企业要想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 创新是根本, 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时刻把握消费者需要什么;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持续不断的创新意识将为媒介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为媒介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媒介文化的创新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意识必然要求充分尊重媒介从业人员的个性, 给每个员工足够的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空间, 从而进一步促成媒介企业的创新。

树立能够体现自身媒介文化的典型人物。企业文化的培植过程中, 通常会借助树立企业英雄模范来供其他员工学习参考。企业英雄模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 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化”载体, 能够为其他员工提供参照的榜样。作为组织的媒介在构建媒介文化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塑造一些典型人物, 通过这些典型人物来向外界传播和展示媒介形象、为媒介其他员工提供行为示范, 并通过一代一代的典型人物来传承媒介文化。媒介的典型人物不同于每年都评选的“优秀员工”, 应当是公认的能够体现自身传媒精神的杰出代表。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 媒介文化便有了具体的载体, 并且可以为媒介其他员工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榜样。

确立各项制度, 并严格执行。媒介文化离不开媒体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媒介文化建设的保障。为了确保良好的媒介文化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扬和传承, 我们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力争做到一切都有章可循。媒介文化是软性的, 是职业道德层面的约束机制, 并不具有强制性。为了不使媒介文化仅停留于形式主义, 而是落到实处,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从规章制度上来规范员工行为。如果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的话, 员工反过来又会对媒介充满归属感和责任感。

优秀的媒体必定拥有良好的媒介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 媒介文化就是媒介的灵魂。如果媒体的负责人过分追求商业利益, 一切以利润为导向, 可以想象得到, 媒体员工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 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只有将媒介文化构建在制度的保障之下, 并实施到位, 才能够塑造出拥有正确的新闻理想的媒介员工。也只有拥有这样的员工, 传媒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 优秀的媒介文化是传媒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2]邵培仁:《媒介管理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3]汤姆森[美]著, 段盛华、王智慧主译:《战略管理:概念和案例 (第10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 (香港) 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2000年版。

[4]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 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8.大学媒介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控制 篇八

[关键词]大学文化;媒介文化: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7)01-0073-05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是文化聚合、播散与传承的主要渠道,是社会核心的文化构件,在这里,媒介与文化的交织,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今天开展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就不能不涉及媒介,大学媒介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传播的载体和主渠道。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1]426。在媒介文化的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学会了解媒介,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的信息所控制,因此加强媒介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大学媒介文化的概念

目前国内理论界尚未对大学媒介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国际理论界也没有大学媒介文化的概念论述。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界有关媒介、媒体文化和媒介文化的研究,笔者认为首先应对大学媒介文化进行概念的界定,这样大学媒介文化研究才有逻辑的起点和理论的支撑。

施拉姆登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2]144周庆山认为“媒介是信息得以在空间上移动、在时间上保存的载体。”[3]115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体文化》一书中,把文化研究与媒介文化研究交织、贯通在一起,并且置于当代社会与历史变迁的语境中进行。他认为,惟其如此,“媒体与文化的理论可以获得最佳的发展”。他说:“我审视的是媒体文化是怎样同政治和社会斗争叠合在一起,怎样参与塑造日常生活,怎样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影响人们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形成自身的认同性,等等。”也因为如此,媒介文化研究如同文化研究一般,具备开放性和极大的包容性,带有“学无边界”的“后学科”特征。这就为我们如何界定媒介文化带来了困难。凯尔纳说:“媒体文化极为复杂,而且至今为止依然抵制任何较为综合的理论概括。”[4][13]113人们既要研究它,就不能不对它进行理论界定。何为媒介文化?凯尔纳将媒介文化概括为三重含义:(1)媒介文化制作,(2)媒介文本,(3)文化文本的接受和运用。之所以说凯尔纳的观点易于理解,是因为文化产品的制作必然将媒介物质技术形态及体制因素内含其中,且正是后者规约着前者。

笔者认为大学媒介文化是大学文化在大学师生员工乃至社会中移动、在时间上保存的载体。大学媒介文化是大学文化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进行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和方式,是加强大学文化交流能力、传播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大学媒介文化是展示、传播大学文化的窗口,是传播大学文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二、大学媒介文化的构成及特征

大学媒介分为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新媒介三种形态。

(一)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籍等。报纸在传播大学文化过程中是印刷媒介中的“老大”,其次是杂志,最后是书籍,书籍是最古老的媒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纸质印刷文字或少量图片为传播手段。

1.报纸。在大学媒介文化中的报纸主要指的是大学的校报,还包括党和国家创办的各种报纸。校报可以界定为:以高校新闻、评论、副刊、校园生活为主的、主要面向大学师生的定期并连续发行的印刷出版物,一般散页印刷,不装订,便于翻阅,有固定名称,如《北京大学校报》、《新清华》、《南开大学报》、《青岛科技大学报》等各高校的校报。现在大学的校报一般是周报。随着大学文化建设的需要,大学校报在设置固定栏目的同时,应加强对大学文化内涵、功能、构建的传播。在社会主义大学,校报是大学文化与大学师生之间的桥梁,是党的耳目和喉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武器,是传播大学文化的重要的工具。与其他媒介相比较,校报的优点是:报到详细,解说深刻,传播恒久,可供大学师生反复阅读、思考。

2.杂志。在大学媒介中,杂志可以说是林林总总,有高校主办的公开出版的杂志;有学校各有关部门或二级学院或者学生会社团组织主办的具有本部门、本单位特色的杂志,这些杂志一般具有内部刊号或没有刊号。大学杂志,我们也称之为期刊,是有固定名称并装订成册、每期的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印刷的出版物,大学杂志发行不如报纸频繁,通常由质地较好的纸张印刷。美国传播学者彼得森在其著作《20世纪的杂志》中对杂志曾经发表过精辟的见解:“杂志不像广播媒介那样稍纵即逝,不需要在特定时间内注意收听,也不像报纸那样被看完即扔,一期期杂志都可以在读者家里保存数周、数月甚至十数年。一句话,杂志的特性充分地满足了从容不迫、好品头论足的读者对解释性和指导性媒介的需要。”[5]134大学媒介文化中的杂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许多是出自学生之手,只要是加强“把关人”队伍的建设就能很好地促进大学文化的传播。

3.书籍。书籍是最古老的大众媒介,它不同于报纸、杂志的是:生产周期长、新闻性和时效性较差。但作为文献资料,书籍更适于长期的保存和使用。在大学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书籍对大学文化能够从各个方而进行系统和完备的阐述,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出版了有关本校大学文化精神、形象识别系统的书籍来传播大学文化。但总体来看,系统论述大学文化的书籍还是较少,还处于探索和实践过程之中。

大学印刷媒介文化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信息容量较大,内容丰富,详尽多样;第二,印刷媒介是印刷品,容易保存,便于大学师生随时随地翻阅;第三,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阅读印刷媒介的方式多种多样;第四,印刷媒介善于提供丰富的大学文化培养的多层面、立体化的信息,其分析深刻、解释力很强。

(二)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包括广播、电视、电影。电子媒介总的特点是速度快、时效性强,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亲切感人。

1.广播。大学媒介文化中的广播一般是校园有线广播,即通过导线传送节日。作为大学媒介文化中的广播同党和政府创办的广播从时间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广播时问一般安排在早上学生起床后上课前、晚上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多是与高校师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广播具有以下主要的优势:第一,传递信息迅速,时效性强。第二,渗透性强,受众面广。广播是听觉媒介,声情并茂,可以充分利用人类丰富的语言去感染受众。第三,广播对广大的受众来说具有较强的接近性和灵活性,人们在接受广播时可“一心二用”,在不经意间接受大学文化的熏陶。第四,校园广播可以和社会广播相结合,在向本校受众传播大学文化的同时,向所在地乃至外地辐射,引领社会文化的潮流。

广播与印刷媒介相比较也有些缺点:高校广播只能在特定时间内播放,时间短,电波在空中转瞬即逝,其保留性远远不如印刷媒介;受众在听广播时只能被动地“亦步亦趋”,可选择的余地小。针对这种情况,大学媒介文化的“把门人”可以对大学文化的精要之处反复广播,在不断的重复之中,使受众能够准确、深刻地把握大学文化的要旨。

2.电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本校有线电视网以传播信息,有的高校把全国的有线电视引入了每个大学生宿舍。电视作为大学媒介文化,是受众的告知者、劝说者、教育者和沟通者,在传播大学文化中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声像并茂,视听兼容,形象逼真,现场感强,感染力强;第二,手段先进,传递信息快,超越空间力量强。但是电视也有不足:电视画面转瞬即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考,由学校制作的电视片只能在学生休息或自由时间播放,不可能随时、随地播放。另外,电视需要受众听力、视力并用,需要固定场所,不便携带,大学师生观看不太方便。

3.电影。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指出: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巨大的感情力量。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虽然遭受电视、网络的挑战,但是在高校里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大学文化的需要,有选择地组织电影的放映,尤其是可以通过组织“红色电影月”、“大学生电影节”等形式,起到一定的大学文化传播、养成的作用。我们认为电影的微妙之处在于学生在娱乐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了大学文化的熏陶。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把关人”在选择电影时必须经过缜密的研究、选择,不能跟社会之风,尤其是对宣扬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世界观、人生观的所谓某些美国大片的播放要慎之又慎。

(三)新媒介

新媒介一般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结合在一起的所有的新型传播媒介,如网络媒体、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6]233。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网络媒介文化。

作为信息交流的传播媒介,网络不仅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以信息数字化为标志的崭新生活方式,而且它又超越了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界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关于网络媒介的定义很多,周庆山在其所著的《传播学概论》中指出:“其中第四媒体的概念,将电影和图书排除于大众媒体,具有不科学规范性。”[3]282我们认为,网络媒介是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数据的综合信息发布台。“一种新的技术媒介的出现,无论其传递什么具体内容,都会重新组织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这将在社会生活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而引起结构上的变革,改造着人类进行联系与活动的规模与形式。”[1]46

大学网络媒介文化的主要特征是:

1.传播方式的交互性。网络媒介在传播方式上,能发挥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单一传播的模式,从多方面加强和改进了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受众除了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外,还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网络媒介的读者可以在同一时间与网络媒介的有关编辑进行交流,甚至他们的这种交流本身可以成为网络媒介实施发布信息的一部分。

2.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就时效性而言,网络媒介具备即时传播的条件。互联网可以快速地传输文字、声音和图像,速度极快,且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在瞬间将信息发送给用户。当然,大学印刷媒介也可以做成网络电子版,突破传统印刷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借助网络媒介提高传播速度,大学文化传播的速度也会大大增快。

3.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网络媒介从理论上说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播范围很广,真正具有一种全球性。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新型电子条件下的相互依存性,把世界重新塑造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形象”[7]95。地球村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尤为突出和现实,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言:“到20世纪末,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羽毛丰满,正在逐年成为真正的现实。”[7]100大学网络媒介的广泛性,可以使大学文化传播的范围大大扩大,可以影响社会,可以扩展到世界各地。

4.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受众获得了空前的自主和自由,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大量的真实信息,同时也导致大量有害信息的传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网络传播提升了文化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存储的数量,促使了各种文化资源的全球共享,增强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也正是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产生了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冲突,扩大了受众的文化选择,也使构建和传播大学文化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三、大学媒介文化与社会控制

大学媒介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大学文化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对大学媒介文化进行有效控制,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我国社会发展重大转型的今天,大学应更加注意探索媒介文化与大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总结规律,进一步促进大学文化的内在传播和发展,以引领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加强高校媒介“把关人”队伍的建设和素质提升

“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再次论述了这个问题,认为在群体传播中存住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事实上,大学媒介文化的“把关人”无处不在,威尔伯·施拉姆曾经指出:“在信息网络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8]14我们认为“把关人”队伍泛指采集、制作信息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作为大学媒介文化,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而且是党的耳目和喉舌。作为社会主义大学更应该加强高校媒介“把关人”队伍的建设和素质提高,“把关人”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培育和

传播大学文化为己任。落实到实处,就是要在“全球一村”、“文化入侵”等概念下保持大学媒介文化的自身良好状态。“把关人”面对人量信息,有选择地接收、有选择地理解、有选择地加工传输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强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学媒介文化,我们应该提倡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大学文化,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恪守“把关人”的媒介职业道德,弘扬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精神,规范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方向,把大学文化转化为高校师生的统一意志和自觉行动,强化大学文化对社会的辐射力,把大学文化建设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新型大学文化工作队伍,“要选拔那些政治强、业务精,懂得新闻与传播学有关理论并熟悉校园生活善于把握大学文化脉搏的人才。作为把门人,必须深刻理解高校传媒对大学文化的催生和促进作用,牢牢把握住大学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文化走向,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9]102-105“把关人”要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仅要能够正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要具有扎实的传播学知识和技术水平,能够使用和驾驭大学媒介,及时解决媒介文化传播中的各种问题,使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既观点鲜明,义生动形象,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必须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更新“把关人”队伍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这支队伍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坚持党性原则

大学媒介文化“既不可能超越阶级,也不可能凌驾于社会之上,而总是置身于社会各种力量的制约之中。”[5]153-154“文化绝不是完全中立性的,它必然和国家政府的意志、意识形态发生一定的关联,受到政府意志的左有、影响和渗透。”[10]112媒介文化自然也不例外。阿尔都塞曾经明确指出,诸如新闻传媒、文化机构等构成了一定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也就是说,媒介文化由于其趣味性、开放性、渗透性、立体性、大量性等特征,成为国家政府的喉舌,在国家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调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的大学媒介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传播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应该是:“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成为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1]148人民的利益是党的最高利益,因此在大学媒介文化中坚持党性原则与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相一致的。

(三)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00万,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首次超过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大学生是宽带上网的主流群体,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人,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比例超过90%,通过校园网联接的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催生和促进大学文化的重要渠道。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西方国家也在利用互联网对我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青年大学生不断进行渗透破坏。中央政法委员会秘书长王胜俊指出:“西方国家控制着互联网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和IP地址的分配权,他们将互联网视为‘封不住、禁不止、打不断’的重型武器。利用互联网加强对话宣传,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宣扬色情、淫秽和暴力等腐朽的思想文化;资助各种敌对势力建立网站,支持他们利用互联网络指挥,组织策划,蛊惑人心,煽动闹事;雇用大批‘写手’,采用网络贴文、电子邮件、收集短信等手段,制造反动舆论,对我进行‘信息围攻’;加紧开发新技术,企图突破我国的‘信息关防’。[12]159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大学文化信息导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开展网上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要努力实现大学文化教育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建立起快捷有效的大学文化沟通互动体系,让校园网络媒介成为大学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同时要借助国内已有的知名网站,获知大学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积极利用BBS开辟大学文化建设的新阵地。我们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所喜爱的BBS,更要利用BBS积极开展大学文化的传播工作,增强大学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加强对受众的媒介研究,提高大学文化传播效果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解释,受众是指接受信息传播的群众。在大学媒介文化中的受众狭义上是指在校师生,广义上的受众还包括人民群众。大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可以作用于受众的生活,受众的反馈同样也可以推动媒介的改革,媒介和受众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一般说来,受众对于大学文化的选择通常受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影响、职业、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制约,张国良在其主编的《传播学原理》和周庆山所著的《传播学概论》中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张国良教授还把受众的心理特征概括为认知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和攻击心理。我们认为受众从各自的目的出发,接受大学媒介所传播的大学文化的内容,从而使大学文化传播过程得以完成。作为高校大学文化的建设者应加大对受众的研究,让受众知晓作为大学师生不仅有指导本校大学文化的权利,而且有义务传播大学文化,有权利用大学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构建大学文化各个方面进行广泛地参与。

高校大学文化的“把关人”要深入研究受众的结构、特征、需求,根据本校受众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形式,使受众对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主动思考,对媒介信息进行恰当的解构,从而得到积极的效果。积极的效果会将受众引向有价值的目标。大学媒介不应当只有“把关人”的声音,还应成为受众的论坛,成为大学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平台,成为高校与高校师生沟通的纽带。联合国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在1980年的报告《一个世界,多种声音》中指出:“不要把读者、听众和观众当作消息情报的被动接受者。大众媒介的负责人应该鼓励他们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办法是拨出更多的报纸篇幅和广播时间,供公众或有组织的社会集团个别成员发表意见和看法。”[13]283大学媒介文化也应借鉴此方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通过各种形式,接受受众的反馈,掌握受众心理,充实和改进大学文化传播内容和大学媒介的手段,从而提高大学媒介传播大学文化的效果,构建其博大精深的大学文化,打造大学品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周立方,李启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M].赵敬松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9]吴静.多校区大学传媒文化建设刍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2-105

[10]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1]成美,童兵.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2]王胜俊.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M]//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3]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张桂霞]

[基金项目]2005年度青岛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6-12-20

上一篇:市物业管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下一篇:乒乓球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