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交流(精选12篇)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交流 篇一
1、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足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实践也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既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因此,本中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再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此达到丰富词语,进行广泛地语言表达方法的学习,提高读写能力。所以,在不会加重小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之上,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除利用课外读本,引导学生自觉阅读适合他们阅读的少年读物,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时我们要注意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作文内容和大量习作典范,学生自然感到作文不难,由此乐于写作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有效性
注重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为写好作文储备大量知识的能力。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作家茅盾先生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这些名人的名言都充分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
实践也告诉我们,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以及其他相关书籍,不但可以时学生的生活视野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拓宽,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丰富他们的词汇、语言、写作素材,掌握和领会写作规律。不过,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培养和提高其阅读能力是一项见效比较缓慢、时间比较长的工作,需要教师要有耐心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读写结合,除了读,还要充分注重写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仿写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教师应该有效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仿写是仿写文章的结构、格式、观察方法、写作思路,以及文章中的名言警句。通过指导学生多次反复的仿写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逐步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活动中开拓思维
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捉迷藏、跳皮筋、踢足球……在玩耍中,让孩子们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学会观察、学会分析。除了玩耍,我们还要尽量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如节假日,组织学生去郊外春游、秋游、夏令营等,让学生观看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攀登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红叶似火的香山;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细雨缠绵;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赞美叶落归根的悲壮、皑皑白雪的纯洁无暇。其次还可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种花栽草,游园踏青,参观访问,义务清扫街道卫生,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奉献爱心――捐物捐款,替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这样,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既开拓了思维,又陶冶了情操,自然就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交流 篇二
一、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文本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 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语文学习场景, 以此引起学生一定态度的体验,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新知, 激发学习兴趣。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 借助动手画一画, 揭示文与画之间的密切关系, 使文本具体化、形象化, 让学生大胆地想象, 画出自己想象的内容, 更好地理解课文, 进入想象情境。如:在教学《望天门山》一课时, 为了通过诗中描写的景色,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注释, 导出天门山;然后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含义,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波涛汹涌, 非常壮观的景象。汹涌澎湃的气势。鼓励学生朗读“孤帆一片日边来”体味意境, 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处慢慢驶来, 红日紧紧相依。这样的美景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了一幅画, 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里集体画简笔画, 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意, 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学生能够自主地用图画创设情境, 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如在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 老师导入课题后让学生看课题, 想知道什么, 马上就有许多同学提问:“老师, 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题目都不是这样的, 我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句子作题目呢?”因为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我就让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 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2. 合作交流, 拓展思维
合作交流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学习小组, 由组长进行分工, 大家共同承担学习任务, 每个人都有事做, 集思广益, 各抒己见, 拓展思维, 学会倾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只有由于探索, 携手合作, 相互交流, 才能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1]因此, 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把学生的合作、探究贯穿教学始终, 突出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如:做“字卡玩玩转”游戏时, 教师给每个小组不同的组字部件, 由组长分配任务, 让学生在小组里玩字卡, 进行合作交流, 学会与人沟通的方法, 向别人说明自己的看法, 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学生一边组字一边组词扩句, 同学之间及时纠错, 小组内的同学自觉地当小老师。组长任意抽出一张字卡, 让组员认读, 组词造句。组“好”字时, 学生说:“女和子做朋友, 就是好, 我是一个好孩子。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答, 课堂十分活跃, 课结束而意未尽。合作学习使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 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放飞了思维, 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又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 教师让学生自由读文后, 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学生自由讨论, 设计表演动作、神态, 自己创造角色, 然后小组合作轮流表演。表演后其他小组同学点评, 启发学生开阔思路、相互学习, 特别是角色的提示, 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这时, 教师要抓住时机,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挖掘其潜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精彩互动, 张扬个性
1. 有效互动, 点燃激情
教学互动是人际之间的互动, 是师生都作为平等垢人而发生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人格, 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交流。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 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用真诚的微笑、饱满的精神感染学生,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在民主和谐、愉悦开心的气氛中学习, 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 体验语文学习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 一个学生问:“小壁虎尾巴断了, 为什么不先去问妈妈?”我顺水推舟, 让学生想一想, 如果这样, 课文会变成怎样?有的同学说:“小壁虎就不会向锂鱼姐姐借尾巴了。”有的同学说:“小壁虎也不会向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了。”还有的说:“这样一来, 课文就缩短了, 题目中的‘借’字就没有了。”我又借题引导:“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会自己长出来, 这么重要的事情, 壁虎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小壁虎呢?”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 纷纷发表有创意的见解:“我想, 壁虎妈妈准是故意不告诉它, 让它自己解决问题。”“壁虎妈妈是想让小壁虎去闯世界, 多认识一些朋友, 学会和别人打交道, 才不告诉它的。”……学生各抒已见,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 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激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又如教学带“青”字构成的生字时, 教师说:“山青青”, 让学生动脑思考对儿歌“水清清”。再引导学生对出:“心里有事情, 看物用眼睛, 日头出来天就晴, 说话必须要用不仅记住了“青”字, 还学会了青字家族的字, 妙趣横生。学生享受到了与文字交流的快乐, 享受文字描述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的联想、神奇的想象。在识字让学生知道美与丑, 善与恶。养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使小学生快乐地成长。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和谐互动, 点燃激情, 焕发课堂活力。
2. 朗读品味, 展示个性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品味是眼、耳、口、脑并用的思维和语言活动, 读能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展示学生的个性。俗话说:“三分诗, 七分读”, 好文章是学生读出来的。如在学习《难忘的八个字》一课时, 学生在朗读“这位很胖、很美、很可爱的老师轻轻地对我说:‘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一句时, 一位学生选择了大声朗读, 引来了同学的争议, 因为文中用了“轻轻地”, 应该读轻声, 但这位同学认为, 这位小女孩左耳先天失聪, 觉得老师是“轻轻地”, 但是老师知道她左耳失聪, 应该会大声地说, 让她听到, 也让同学听到, 体会到老师对她的关爱。学让充满睿智的回答, 多么富有个性的见解, 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充满灵性和活力的童真世界。又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第四自然段构段方式时, 学生了解“总-分-总”构段的妙处之后, 及时鼓励学生品读这一段, 读出四种不同形态的鱼, 感受鱼的种类多、数量多, 知道西沙群岛鱼的美丽与富饶。在古筝乐曲的伴奏下, 让学生尽兴品读, 学生在读中丰富了想象。深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展示个性。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要不断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 运用恰当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魅力无限。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术是无止境的, 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究。教师要创设情境,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合作探究, 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张扬学生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交流,张扬个性
参考文献
[1]杨艳丽.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西部大开发, 2012.08.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
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 篇三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非语言交流 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因为教学对象不同,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需要注意区别使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事实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除了传统的语言交流外,还有非语言交流。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性格活泼好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增加非语言交流,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关于如何更好地使用非语言交流,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活用表情,打造活色生香的课堂
表情是上帝赏赐给人类的特殊礼物。表情能够表达一个人的心意,能够修饰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最先展示给别人的部分便是脸,丰富的面部表情,能够表达很多内心的诉求,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是很重要的一个表达方式,也是与学生进行非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是心思纯净的一个团体,一般不会深究别人的心思,只是靠表面断定一个人的好坏善恶。微笑作为一种面部表情,表达的是人的善意,能够使人卸下心防,加强互动交流。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面带微笑,塑造平易近人的形象,让学生获得善意的信号,从而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利用面部表情,使得语文教学充满吸引力,引发学生兴趣。比如在《小山羊和小熊》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面带微笑导入正文学习,然后模仿小山羊和小熊的形象,用夸张的表情生动地展示两个主人公的对话情况,这样便能勾起学生的童心童趣,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语文教师活用表情,带领学生进入文章情景,打造活色生香的课堂,这种非语言的交流在童话教学中尤其适用。
二、衣着得体,塑造庄重靓丽的教师风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衣着形象是很重要的一环。人都是视觉系的动物,与一个人进行交流时,最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衣着特点。教师需要站在几十人的面前讲课,是教学表演的过程。教师的衣着应当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小学生性格活泼贪玩,很难安心地坐在教室中学习。教师着装不要过于夸张和随意,也不要穿着太过艳丽的色彩,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衣着的示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求学生着装得体,可以追求个性但不要奇装异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利用服装辅助教学。比如在《红楼梦》节选文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排练一个情景剧,这时可以借用古装尽可能还原故事情节。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够使学生学到文章内容,领略到古典名著的风采,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古典审美意识,对祖国的传统服饰有很好的了解。小学生正处于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对于长者往往有着模仿的心理,教师作为除了父母以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在学生的着装引导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注意衣着得体。
三、眼神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
眼睛之所以是心灵的窗户,是因为眼神能够透露出一个人内心的实际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只有通过眼神交流,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是否在参与课堂,是否在认真听讲。另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会设置一些问答,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往往极其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往往不能一一用语言点评鼓励,这时教师不妨多利用眼神给予学生肯定,这样便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调皮贪玩,不认真听讲,轻则耽误自己学习,重则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如果对其进行语言批评,往往就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时教师不妨用眼神给予警告示意,这样既给了学生警告,又不至于伤害其尊严,也可以维持课堂秩序,使得教学有序进行。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加深讲解。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师生互相了解,促进教学的有序进行。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篇四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渐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的表现方法。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了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开阔了视野,掌握了知识,在互动交流中沟通变得更为融洽,师生、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渗透。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进行了分析。
一、创设互动的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的过程就是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首先要建立起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大胆的展现自己,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教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中可以先将课文中的生字讲解后,请学生来领读课文,这时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不同的组别进行连读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表达力,这种氛围是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学生在争着学的氛围中,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互动交流的畅通把学习变成了一种乐趣。
二、适当的鼓励,促进互动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细节的把握,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的性格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同样是问题有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疑问,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一些课堂的奖惩方法。如对大胆发言的,发表不同意见的,表达真实感受的,帮助同学解答疑问的等同学给予奖励,对不尊重同学,嘲笑别人错误的同学进行批评,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教学《火红的枫叶》时,读完课文,班里一位不大爱说话的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树叶都是绿的,为什么枫叶是红的呢?课文印错了吧?”听到他的发问,首先表扬了他,然后认真地讲解枫叶的变化过程。看到他那专注的神态感到欣慰,鼓励学生向他学习积极思考的精神。
三、通过疑问,增加交流互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产生疑问,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利用问题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疑问可以开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利用疑问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在教《我的影子》一文时,课文内容提到了光学知识,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很好的理解,有的学生问:我为什么有影子?有的学生问:影子有多大,别人踩了我的影子我还能动吗,面对学生提出的各式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一下对影子的感觉。学生们在阳光下看着影子,争相说着自己的看法,这时适时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太阳在我们的上面,影子在哪里”“太阳在左边,影子在哪里”“在树荫下,影子呢”等问题,学生们抢着回答,在疑问中学到了知识,这种带着疑问式的互动交流方式很好的展现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如《浅水洼里的小鱼》,请学生开展小组内讨论交流。品味小男孩努力地救鱼的词句。问:你从哪些词语知道小男孩努力地救鱼。有的学生:从“他走得很慢”,知道他怕把鱼儿踩死和生怕漏掉任何一条小鱼。有的学生:我找到“不停地弯下腰”,知道他会很累,但他没有停下来,没有放弃。有的学生说:我找到“用力地扔”,知道他是多么想小鱼儿能顺利地回到大海里快乐的生活师。同学们通过互动讨论,都成了学习的小主人。
四、融入情境,提高交流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在情境中开展充分的想象力,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主动探索学习内容的能力,增强了对语文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对内容概括总结的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推敲》时,在学生熟练的朗读课文后,先将课文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环境,当学生还回味在故事里时,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有的学生演贾岛,有的学生演韩愈,还有的学生表演门,学生之间的互动表演提高了对学习的热情,更有学生在表演推和敲的动作时,旁边的同学配合着发出了推和敲的声音,令观看的学生忍俊不止。这种情境的方式很好的诠释了课文的内容,师生,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
五、敢说敢做,培养交流互动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样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有话可说,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个性发展,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精心设计课程计划,利用情境教学与设疑、鼓励等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敢说敢做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思考,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口语交际课《应该帮助他们》,教师可根据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看图,角色说演。创设情境是为了双向互动,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双向互动仅有
一、两次是不够的。教师可提出“假如你在路上遇到了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不是只有残疾人需要帮助?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帮助?你会怎样帮助他们?”等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双向互动中学会帮助他人。一年级语文教材教法解读1
总之,互动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搭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使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5.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五
青台冢坡小学 贾清珍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分享与交流工作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我加入教师这个队伍已经有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里,我大多是在低年级段进行教学,静下心来仔细回味这些年来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和收获。小学低年级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只要能适应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的教法,都应该是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和研究的。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今天我就低年级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触,不能称之为经验,与老师们进行探讨和交流吧。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之所以将师生关系排在前面,是因为我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做人的工作最难,尤其是我们接触的对象是处在性格塑造期的孩子们,如果想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心应手,必须要在教学之外去了解他们的喜好,揣摩他们的心理。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活中,与学生相处中的一些片段: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教学的实际情况与书本中的文字所描述的差距太大,教学被动的局面、窘刻的场景是时常发生,尤其面对顽皮难缠的学生,要么不听老师讲的话,在课堂上乱说乱闹;要么不仔细写作业,满校园的追打嬉闹,我总会发出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却毫无招架之力的感慨,当然,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于自己缺乏与学生互动经验,并且能驾驭学生的能力。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我秉承“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两句格言,相信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于是我制定了一系列严厉制度,触犯规定便受到处罚,要么叫家长,要么加倍写作业等,班级情况渐渐的有所改善,可让我心里感到难过的是,学生与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了,学生在下课的时候,看到我在外面站着,不敢走出教室自由玩耍,路上见到我,就低着头,也不敢给我打招呼,好像跟陌生人一样,课堂上更是鸦雀无声,回答问题时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大声,生怕回答错误。这是真正的师生关系吗?作为老师,是让学生们怕,还是让学生们爱,种种疑惑,千丝万缕。苦恼之余的我仔细梳理头绪:要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严厉是不够的,还需要耐心、爱心与理解。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坚持将自己的耐心、爱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在教又一个一年级时,有一个小女孩,胆子小,遇事爱哭,有一次,别人都在写作业,而她却趴在桌上,不时地翻眼看看我,我就问她:“你怎么不写呀?”就这一句话,她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当时我就觉得怎么回事啊,就这一句话,就惹着她了,于是,我耐着性子走到她跟前,再次问她怎么回事,她这才哽咽着说:“没本儿了。”天哪,就这点小事,周围的同学听了纷纷拿出自己的本子借给她,当时我就柔声对她说:“在校有什么事,一定要给老师说,也可以给自己的同学说,我们都很愿意帮助你的,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从那以后,不管在课堂还是课间,我都把严厉收敛了一些,渐渐地,学生的胆子大了许多,课余之时也爱围在我身旁问东问西,知道我腰疼的学生,还主动给我锤腰捶背,而那个胆小的女生,课间也会围过来,听别的同学给我聊天,有时也插上一两嘴,胆子大了些,成绩也不再落后。这些情景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你看,我们爱他们,他们是能感受到,并且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平时上课,我只要一进班,就会看到讲台上总会有一些糖果啊、瓜子啊、花生啊,东西虽小,但他们对我的爱,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他们已经将我当成是亲人、朋友了。我们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同时,课上,我再对于学习中的原则问题做到严厉、坚决不含糊的时候,他们也能认同,他们也知道学习是一件非常严肃事,来不得半点含糊,明白了这一点,不仅从未感到过委屈,反而在学习上学得更认真、更起劲儿了。
所以,这些年,我始终和学生保持课上是师长,课下是朋友的关系,立场分明,从来没有不分场合的一张脸对待,那样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相信,学生只有喜欢你了,他才会更喜欢上你的课,才会在这一科里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带着“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你会发现,学生的眼睛里也满是爱的情意。这种爱,是不歧视任何一个差生,是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是及时体察他们的情绪,是懂得维护学生的尊严。它不一定需要你穷心尽力,有时,这爱可能只是你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掌,一句关切的话语。所以,我觉得我们都有必要用爱来建立我们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顺利。而
习惯的养成往往定性于学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成为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低年级段的孩子们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自控能力差,往往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贪玩、懒散,这些坏习气又会导致他们课堂不爱动脑、不积极发言、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坏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我们低年级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从点滴抓起,逐步积累。
学生好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也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开学第一节,就向学生强调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包括将练习本翻到空白页。下课后,先将书本换好,摆齐,再将书桌排列整齐,捡干净地上的垃圾。看似繁琐,只要养成习惯,其实也就是随手而已。课堂还要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我们一旦决定要坚持实施,就不能松懈,否则学生也会恢复老样子。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可以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
其次,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的好习惯开始,逐渐波及开来,稳固下来后,再进行下一个,这方面短、快、平的方法是没有的。也可以讲究一些有效的方法,例如:将责任范围缩小,让尽量多的学生都有负责项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制度要跟上,发现好的典
型要及时表扬,奖励也要随即兑现。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互通,达成共识,双管齐下,共同督促,也是一种办法。
另外,我们教师也应做好表率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六七岁的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如黑板上整齐规范、一丝不苟的板书;听学生发言时,我是微笑着站在他面前,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读书、说话时,运用不同的语气、得体的服装等,都是学生模仿的标本,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直面的影响。另外,在学生中树立典型,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做教材,也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认真备课、上课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和任课教师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在教学之前,细细地品读《课标》,明确《课标》对该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脉络框架,目标要求,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在教学中,我始终做到周前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在备课时,我坚持做到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看每单元的单元主题,训练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那些情感等,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比如教学参考书,三二是教案,西师大出版社的教学网站,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等,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坚持使用县教研室推出的“学、探、练、展”或我们中心校提倡的“导、学、悟、练”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他们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时候也听到过有的老师抱怨:套什么模式啊,自己思路都被打乱了,只要能把这节课的重难点讲出来不就行了吗?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套模式也没什么不好,“学、探、练、展”此类的模式,主要坚持以语感积累为主要目标,以言语经验学习为主要内容,以文体感悟为必要途径。不仅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切实把”读”放到首位,以读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其间,再借助于激励与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能坚持运用模式教学,学生的自主能力能够提高之余,还能配合老师快速高效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上课过程中重视运用各种情景引进教学,帮助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多动脑、动手,逐步培养他们小组合作意识,锻炼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四、用多种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得到充分的发展。上好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情趣、精神状态是很重要的,而教师的开篇导语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果我们能
精心设计导语;或设疑布障、引起悬念;或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都会如同磁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开课之初就产生新奇之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比如在讲《谁住顶楼》一课时,我运用故事导入法: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一听说讲故事,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我抓住时机,声情并茂地讲起来: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勤劳的牛爷爷、可爱的小白兔、活泼的小狗、热心肠的小马、还有顽皮的小猴子(说到哪种动物我就把那种动物的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别看成员多,可他们却能和睦相处,相互之间十分友好(板书和睦相处、十分友好)。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新家——一座崭新的小楼矗立起来了(做手势板画小楼)。小动物们可高兴了!这不,一大早就要搬新家啦!可是有件事很难办!是什么事呢?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谁住顶楼(板书课题)。是呀,是谁住在了顶楼?它为什么要住在顶楼?读了课文大家就知道了。不等我要求,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开始阅读了。除了故事导入法,还有谜语导入法、直观教具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都是极好的激趣手段。如果再加上老师扎实的备课,深厚的文学功底,出口成章,同时又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课堂设计新颖、灵活。再辅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等,配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都会被深深吸引,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了,对课文的学习更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把学生引入课堂的轨道上来,让学生每节课都感到新鲜。
另外,多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也能提高学生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再好的学生,也有怠倦的时候。这时候,一味的训斥,不但不能及时地矫正,而且可能会让学生厌烦,起到不良的影响。我们都会有这种感觉,当学生反应慢、或对所学东西不理解的时候,我们都会耐着性子给他们再讲一遍、两遍,甚至三遍,可是如果这时候,他还不懂的话,我们就会生气,训斥他们,边训斥边再讲,这时候,虽然他不断点头,表明自己会了,但实际上,他们肯定还是不会,因为咱们的气势、咱们的声调、咱们的咄咄逼人,已经把他们吓坏了,他的脑子已经不会转圈了,他们想快点逃走。这对他今后的学习就会蒙上阴影。如果这时候,先安慰他们一下,表示你已经尽力了,鼓励他们可以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自己随后慢慢儿再想一想,或许隔一夜,或几天后,就会豁然明白了!这样的话,他们不但不会逃避,反而会主动去探究这个问题啦。
记得有一学期教二年级学生,有一个小女生,写的字特别差,每次写字总是歪歪扭扭,没有间架结构,没有正确的笔顺,书面也总是脏乱不堪,说了她几次,效果一点也不理想,我真想放弃她,可看到她漂亮干净的小脸蛋时,话到嘴边,却总是说不出口。于是,我不经意说了一句:“唉!你长得那么漂亮,瞧这大眼睛像天上的星星那么闪亮,衣服也总是穿得干净得体,如果你的字也想你的外表那样,整齐、干净就好了。”第二天,作业交上来后,我忽然发现,这位同学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还是歪歪扭扭,但每一笔是努力的、书面也好了一些,我故作夸张的瞪大眼睛说:“这是谁帮你写的作业呀?”
她明显地吃了一惊,慌忙争辩:“我自己写的!”:“我不信!这肯定是一位认真用心的孩子写的字。”“老师,真的是我写的!”“原来你的字写这么好呀!哇!真棒,你真是让我对你另眼相看,加油!”我用手抚摸了一下她的头,眼里全是肯定和鼓励,她浑身一放松,表情马上由慌乱到开心,上课也更积极了,从那以后,我不断对她鼓励、表扬,而她的字也越来越好,有时其他学生休息她也不休息,趴在那儿练字,我催促她歇会儿,她也总是笑着摇头说不累。从这一件小事看来他们都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落后的学生也是学生,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你真行!”、“你真棒!”、“想不到你这么能干!”„„这些话仅仅是嘴角轻轻一动而已,但是却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我们老师何苦要吝啬呢?
五、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课标要求: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字词的教学。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一、二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枯燥无味,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多种方法识字,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低年级段,学生已经学过好多种识字方法,例如说,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叠一叠、反义词识记法、谜语识字法;顺口溜、换偏旁等方法,让学生去主动识字。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
他一些识字方法去帮助他们,比如:直观演示法(图片、实物、录像)、游戏法、歌诀识字法、自编儿歌故事识字、游戏识字、比赛识字、比较联系识字,表演动作识字,结合生活识字等。比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金”时,编了这样一个谜语:“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了两颗糖”。等我说完,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大家都感觉有意思,这样,孩子们就能快速地记住“金”。在区分“低”和“纸”字时,学生经常把“低”最后一点不写,而在“纸”的下面,加上一点。我就编了两句话:“低头思故乡,低下面的点是想家人时低头掉下的眼泪;用纸写字,纸上有洞(点)就是废纸,写不成了”。这样一来,学生笑嘻嘻地一想,就很少再写错这个字了。学生在记“农民”俩字时,总是写成“民农”,虽然也知道与这俩字有关,却又总在不知不觉中写错,弄混,因为低年级学生这区分方面能力不强,所以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农和民是一对好兄弟,他俩总是一块儿休息,一块儿吃饭,一块儿下地干活,农除草,民捡草,并扔出田地,俩人感情特别深。农长得比较胖,每天一干活儿,就满身大汗,民看了很心疼,就对农说,哥,你我帮你扛锄头,你拿着毛巾擦汗吧,农同意了。于是,农每天敞着衣服,脖上搭着一条毛巾走在前面,民扛着锄头跟在后面去地里干活。这种方法不仅帮学生区分了哪个字是农,哪个字是民,还暗示了农民的意思就是在地里干活的人,而且渗透了亲人之间应相互爱护的情感,学生感兴趣了,就自然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今后就不会再出错了。用上这些方法,孩子们喜欢记,也记得快。
六、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从低段到高段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足以说明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在朗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可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以训练学生朗读为主,首先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一次,我看了贾志敏老师执教《“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课堂实录。他请学生朗读课文。起先,学生怕读错,都不太愿意当众朗读。贾老师为消除学生顾虑不断鼓励他们:“读错属正常,读对则是——超常。”在笑声中学生纷纷举手。可惜的是,几个学生朗读都出现差错,贾老师没有批评他们,却对没有读错的一位学生说:“到目前为止,你读得算好的!”掌声过后,他又添了一句:“但不是最好的,如果再加入一点感情就更棒了。”顿时,其他学生跃跃欲试。一个学生读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贾老师赞许地说:“你读得真好!我被感动了。看来,其他同学想超过你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话音未落,教室里,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贾老师一步一步的鼓励、并逐步提高朗读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可以通过自读、师范读、同桌互读、赛读、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课堂上,我们可以做到对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边读边领悟课文中的知
识点,在读不好的情况下,师再引导,比如教《采蘑菇》一课时,学生在读小灰兔嫌弃蘑菇小、蘑菇少时所说的话时,总是读不出那种不屑的语气,甚至他们就不理解“不屑”这个词,我就带着丰富的表情给学生范读一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想象当时的场景,让他们想象假如自己是小灰兔采蘑菇,会怎么想、怎么做。把学生先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感悟“不屑”的意思,并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这种朗读方法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在教《谁住顶楼》、《坐井观天》、《小鸭子的问号》等课文时,我都采用的是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分角色朗读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述《荒地》这一课中,我发现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很强。于是,我便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运用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法,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启迪了他们的思维,也增强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指导读最后一句“年年月月,争来争去,直到现在,还是荒地。”我故意多挑了几名同学朗读,互相比一比,赛一赛,谁读得好,让学生说好在哪里,师生评议,看谁把结果的遗憾读出来,那种入境真实而投入的情景活灵活现,从而进一步加强语感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到敢读,有信心读好这种心情。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
七、重视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虽已具有说话能力,但是他们往往说话不完整、不连贯,或者用词不当、语法有错误,有时还夹着“嗯嗯啊啊”“这个”“那个”“后来后来”等不必要的词,有的还带着方言。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倾听学生说话,了解他们的语言规律,发现有错误及时纠正,并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词汇,比如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除了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古诗会背,还鼓励孩子们多读一些课外书,比如童话、小短文、三字经等,且要大声朗读、诵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培养学生说话完整、连贯、有条理,为写话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新课改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多练。有的老师会有一旦将课堂放开,会收不回来,会影响教学进度,会扰乱课堂秩序等顾虑。其实,我们只要将课堂内容设计好,将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明确清晰,甚至是小组的任务分工明确,由易到难的逐步进行练习,学生会很快适应,形成习惯,也会非常愿意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形式很多,关键是教师能够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比如,我在上课前设立了一个课前三分钟的小活动,让学生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最想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从书上、电视上知道的某句话,也可以给大家读一篇小故事,这是针对会说、爱说、勇敢的孩子成立的;在班里放一个小小储蓄罐,成立一个“我给老师的悄悄话”,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塞进储蓄罐里,我隔两天便倒出来看一看,夸一
夸,这是针对胆小、内向的孩子设立的。通过这些活动,进行赏识教育,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我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然后再人人发言,说多说少都行,给足学生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课下再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这样既可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又让学生积累了语言,为以后的作文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将精妙语言细致的穿插在整堂课上,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耳闻目染的熏陶。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喜好很多秉承了任课教师的特点,一位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教师,他所带的学生也是开朗的,那么一位才华横溢,喜善谈论的教师,他的学生也一定会是思维活跃,积极能言的。记得一次练习看图写话时,是这样一幅图:下雨了,雨点落在一个小池塘里,池塘里有荷花、莲叶,水面上有小圆圈。大部分学生都会说:下雨了,雨点落在荷花和荷叶上。完了。虽然这是一句话,但不够丰富。于是我想到了师生合作编故事的方法,我顺着学生的思路,“下雨了,雨点落在()同时用手比划池塘的形状,(水池里),我接着说:“荷花大口大口地喝着雨水()学生都在沉默,不知道怎么接,我趁机叫他们想象,自己口渴喝到水后的感觉怎样,一个学生猛的站起来说:“高兴地说,雨水好甜好甜!”多么有想象力呀!真不错!夸完之后接着说:“荷叶把玩着雨水说:“另一个同学也站起来说,雨水好美好美!”话音刚落我的大拇指便举向了他。雨点听了,(心里可高兴了,下得更起劲儿),瞧,把小水池也乐得满脸的小酒窝。”我们的小故事一编完,孩子们早已
神采洋洋,眯着眼睛笑,我问乐什么呀?他们说好听,我怎么想不到呀?我说“这就是你们想的呀!其实你们都很棒,都很有创造力的!把咱们的小故事写下来吧!”他们一听,哈!都会写了,这个好甜好甜,那个好亮好亮,尽管都有雷同,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次小练习,已经为他们今后的练笔打开了窗口,他们肯定都会往这方面去实践的,这样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会提升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喜爱程度,只要我们用些心思,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有逐步的提升。
八、作业问题
适当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通过做作业,使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所以布置合适的作业是重要的。每个班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学生完不成作业,我们教师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常揪住不放,把他当成是评价学生的一个主要侧重点。而学生完不成作业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时候我们把布置作业当做一种惯例,大量重复、枯燥的抄写,做后又不检查,纯属无用功。语文中又有很多通过抄写记忆的知识,不写不练又不行。我所任教的班学生基础相差比较大,所以我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做到照顾差异。作业的重点放在巩固所学的,再适当提升。对基础不够好的要让他们从基础入手可以写一写当天所学的生字词,并读读课文。对基础好的每天布置一个有助于开拓思维的题目,比如字会默写就可以了,剩余时间可以写写小日记,帮家长做一些事,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另外班里还会有一些无论你用什么办法,他们都不受影响的学生,我们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是实
实在在的存在着,对于班内的这类学生,不要每天总把重心放在有无完成作业的,而为此生气,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多花点心思,比如可以建议他们动手做一做当天所学字的生字卡片、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适当的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请家长协助监督等都是一些较好的办法。总之,作业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家长的参与,学生的兴趣也高些。到校来后,家庭作业再由老师检查,用小红旗、小红花、小五角星、大拇指等来激励学生的作业;词句如:用“你真聪明”、“你很认真”、“作业做得很整洁”、“有进步”、“你真棒”“你一定行”等,同时表扬好的学生,警醒作业质量差的学生,作出记录,学生其实都想受到表扬,夸到谁的时候,他们都会由衷的高兴。激励性评语,是学生作业进步的法宝,所以,我们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好的,充满老师关爱、激励性强的评语来拉近师生的距离,沟通师生的感情。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九、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十根手指还有长短,更别说是来自各个家庭的性格迥异的学生了,特别是我们的农村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由祖辈隔代抚养,能做好管吃、管穿、管住“三管”就不错了,学习让其自由发展吧,这对小学低年级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方法、态度上都是不同的,有自觉的、有懒惰的,有聪明的也有比较愚笨的,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
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代替老师、家长学的,是为自己学的。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有一些是基础差,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还有一些是因为一直以来学习习惯差,加上家长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使孩子长期以来自由懒散惯了,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作业马虎,更严重的是经常少写、不写作业。于是我就经常在家长来接的时候、或利用家长会与这些懒、马虎的孩子家长交流,甚至家访,让家长协助教育孩子。当家长看到我们这么认真,他们肯定也会多多少少有所改变。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住机会,每天争取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至少可以让家长给学生作业签字,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齐抓共管,才能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教海无涯、学海亦无涯,教学二字在字面上理解就是有教也有学,永无尽头。我们教师应时刻谨记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坚持继续学习,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不学习就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跟不上时代和新知识的步伐。如果不能经常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对新知
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误人子弟,因为学习知识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在教学生活中,我经常借助于电脑、书籍不断充电,关于教育教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我都养成翻阅学习的习惯。我觉得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并做好读书笔记。比如我在读者这本书里看到了一篇关于亲情的小故事——拥抱妈妈三分钟,我觉得挺好,于是便建议学生也回家做一做,写一写,第二天,学生纷纷兴奋的拿出日记让我看,顿时,温暖、幸福的字眼就出现在我眼前,其中一个叫马婷婷的女孩,写得特别长,她拥抱的是自己的爸爸,她说在爸爸怀里,她想到了爸爸对他的爱,每天接送自己上学、放学;帮她准备去火的茶水,晚上哄她睡觉,爸爸的怀抱就是他温暖的家。写得很不错,于是我把这段话投到我们学区办的启明星小报上,也发表出来了,这对当十二年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高兴和了不起的事儿呀!所以说,把看到的一些做法,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来,也是一种创新。另外,我还注意学习身边其他语文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从社旗到青台的路上,两个人一起走的时候,就各自将自己今天在课堂上的案例讲解分享,并合作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或者每天把自己把自己的教学情况做一总结反思,发扬优点,找出改进方法,这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大有益处。每学期,我都积极地参加了学区或本校开展的听评课活动及教研活动,定期地听不同科目的优秀教师的课,并详细记录他们做的好的地方,以备自用。学区安排的各种培训任务,我也从不缺课,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
路,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驾御课堂的方法和经验,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另外,我还积极参与县、学区进行的三二式教案的编写及整理工作,这对我对教材的把握及教学模式的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6.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交流 篇六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永年滩头联校 赵现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交流展示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展示自我观点,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将成为现代人主要的素质表现。因此,培养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以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还能正确的判断对方观点是非走向、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同对方沟通,从而达成一至看法的这一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的“合作”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学习群体体中通过“交流展示”来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设计好“交流展示”这一课堂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研究本环节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学生展示交流的方式的选择,学生参与的流程指导、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自主学习模式中“交流展示”环节是贯彻《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中是最关键的一环,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展示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在具体的教学时,我们教师缺少可操作的具体方法,虽然各地都在探索各自的自主学习模式,但从具体的文献资料中却很少有自主学习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策略,特别是展示交流环节,具体的流程怎样安排,教师怎样做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怎样去评价指导学生的展示交流,展示交流环节与自主学习的其他环节的互动关系怎样体现。都是目前我们在新课堂教学中筮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及具体方法
1、我们滩头联校的语文教研组在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在“展示交流”环节的困惑。该环节完全不同于传统课堂,老师参与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参与的少了,正常的教学无法进行,教师在该环节应怎样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所有老师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滩头联校语文教研组成立以赵现军为组长的课题组开始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策略。2、2013年3月我校提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策略”课题研究申请,获得立项。课题组立即组织研究并编写了《开题报告》,课题组根据各个成员的特长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明确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确定了研究的方法,使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3、2013年4月课题组召开了4次研讨会,就各自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结论在教学中运用的反思开展研讨,形成研究成果,指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使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实践,在动态中优化,最后在4月末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各个参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有序开展,教师的指导策略基本形成,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很好的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展示交流中轻松愉快的完成了学习目标,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组成员就自己研究的方面形成了阶段性的成果,赵现军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展示交流”环节的教学流程》、赵永法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展示交流”环节与其他环节的互动关系》、赵文娟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高素芳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的评价策略》、陈丽敏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学生的表达语言指导》。4、2013年5月课题组根据4月份研究成果,组织课题组成员上了了四节观摩课,观摩课上,做课教师从课堂的流程上,教师的指导评价上,学生的展示交流语言上,无不体现出我们的研究成果。课后观摩教师对这几节课评价道:课堂上学生展示交流的有广度、有深度、有热度,学生的能动性得以极大地发挥,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恰当的表现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堪称“无师课堂”。随后我们课题组又组织成员再次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形成对策,为下一步的研究找到方向。5、2013年6月课题组进入结题阶段,课题组成员就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再次反思,查阅资料寻找依据,形成最后的研究成果。赵永法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进行了调查完成了《“交流展示”活动对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影响》的调查报告,赵文娟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教师地位浅论》,高素芳完成了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的评价的应用》,陈丽敏完成了论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策略》。基本上完成了课题的既定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完成了对“展示交流”环节的基本流程设计
1、在课题研究实验的过程中,形成了“展示交流”环节教学的基本流程,使老师掌握了在课堂上按照怎样的步骤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展示,对应知而未知的知识通过交流来掌握,并且使知识交流过程在有限的课堂时空内得以高效有序的完成,从而打造一个高效课堂。在设计“展示交流”环节流程时,既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到“展示交流”这个环节中,又要他们获得的知识最大化,我们就侧重于把“展示交流”的重点放在小组内展示这一环节中,这样班内几个小组同时进行,节省了展示的时间,又给了所有学生以展示机会,即使学困生有了释疑解惑的机会,又使学优生有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完成“惑”与“学”的交流。全班交流我们侧重于对共性问题的展示交流。注重点拨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过程中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通过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圆满的完成学习目标。
2、“展示交流”环节设计的亮点是“师生单独展示交流”这个环节,这是在课堂教学不能满足特殊学生需求的一个补救环节,在这个环节通过个性学生与老师单独交流,解决其存在的特别问题,满足其特别需求,激发其特别的学习欲望。
3、在这个流程中我们还设计了评价环节,运用教师评价指导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来能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运用学生互评来使学生完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伙伴关系,来使学生学会欣赏与赞美,学会探讨与沟通。运用学生自评来使学生学会反思与总结。
4、通过对流程的设计使我们很快老师完成了由“讲授型教师”转变成“指导型教师”,缩短了教师转型的历程,为尽快适应新课标,进入新课堂奠定基础。
5、通过对流程的设计也是学生尽快使用老师的新教法赢得时间,是学生明确在课堂上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二)完成了“展示交流”环节与其他环节的互动关系的探讨
1、“展示交流”只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环节,他必须与其他环节互动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发挥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展示交流”环节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深入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根据目标运用“读、思、画、查、批”的学习方法完成与文本的交流,即自主学习,为“展示交流”储备知识和构设疑问。在此基础上的“展示交流”才会有广度、有深度、有热度。同时“展示交流”环节通过学生在课堂的积极表现,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誉,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促使学生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课前的自主学习中去,所以“展示交流”与“自主学习”这两个环节是互为促进的关系。
3、“展示交流”环节必须有“课末检测”环节做保障,“展示交流”环节的成果怎样,要靠“课末检测”检测效果,看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下一步教学指明方向,同时“课末检测”环节又促进“展示交流”内容向着教学目标靠拢。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
(三)构建了教师在“展示交流”环节的主导地位
1、确定了教师在实现主导地位的三个步骤,即引领时代、参与时代、无师时代。教师在向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导者的过程中必须分步进行,不可一蹴而就,本课题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科学地确定了这三个步骤。
2、探讨了教师在实现主导地位的三个时代的指导内容,在“引领时代”教师主要从小组的构建、学习内容的设置、学习的流程和方法、展示交流得流程和方法、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展示语言的编排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引领,使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展示交流方法、评价方法,为成为课堂的主体走出第一步。在“参与时代”教师主要通过参与学生的小组展示交流,以一个小组成员的身 3
份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同学的学习过程,展示交流过程。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去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展示交流中怎样去做,实现个性化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在“无师时代”学生已经能高度自主地去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得学习过程,并且班级的组织生活以高度自治,教师这时要以关注个体、个案为工作要点,那些学生还不能适应自主学习,就要单独交流辅导,那些学生觉得课堂展示交流不够尽兴还有兴趣点,教师就要私下沟通交流,帮助其拓展兴趣点,开阔其视野。课堂教学中好的学习方法及时推广,不好的苗头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既实现了学生整体的学习目标,又使那些有精力、有兴趣的同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拓展更开阔的事业。
3、教师主导地位的研讨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堂提供了基本策略,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方向,提出来从一个观察者开始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成长思路,指出教师从“知识与技能目标、个体学习、合作学习、同伴关系、学科情感”五个维度来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运用一定的分析工具来为我们教师实现主导地位提供科学的信息。
(四)提出了评价这种教学方式
1、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多时候是通过评价来体现的,用评价来代替说教更具有针对性,更利于学生接受。
2、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是学生能深刻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能认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的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五)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在“知识交流”这一环节中,学生是以口头表达为主的交流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有较高的要求,用高度概括、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展示内容,用礼貌、得体、周到的语言来和同学交流不同的看法,用铿锵有力、有理有据的语言与同学争辩,是我们课堂中的经常现象,这得益于我们创造了宽松有序的展示交流得环境,在这样的课堂上让学生想说、敢说、自信地说。
2、老师掌握了引领、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方法,在引领时代,老师设计出来最基本的表达语言样本供学生参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课堂语言的表达方法,在参与时代老师通过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在无师时代老师又重点指导着学生的语言表达。
(六)有力促进语文教学成绩的提升
课题组在本学期的研讨有力的支持了教学工作,课题组成员积极的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成绩,如四年级(2)班作为实验班在县组织的期中检测中语文成绩无论是优秀生数还是及格生数、平均分都远远超过对照班四年级(1)班。见证了课题研究的效果,还有五年级一班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学习的自主性、课堂秩序、学习成绩等方方面面都 4
超过对照班五年级二班。
(七)有力的促进了教师成长
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可喜的成绩,我课题组的五名教师在本学期都作为总校的骨干教师,参加总校的教研活动,有四人为教研活动上了公开课,教改课,都以新颖的教法,高效的学习效果赢得了全总校老师的赞誉,成为学习的榜样,赵永法老师在两次在总校例会上做《课改报告》,更是体现其较高的专业素养。课题组成员全部获得“创建新课堂能力达标”证书,为我校赢得“首批创建新课堂示范学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研究结论
通过本课题组的一学期研究得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环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一个科学的命题,研究的成果基本解决了课题设定的研究目标,使得师生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改善,教学调控达到最佳状态,大大提高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减少课堂上学生被动的现状,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而富有高效。
六、思考和展望
7.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交流 篇七
一、在交流中习作
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 并相互启发、相互沟通。如果说学生在习作时总觉得无话可说, 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语言表达和沟通, 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长, 在与同伴的交流上不再畅所欲言了。那么, 我们为什么不制造多一些可以让学生交流的机会呢?
1. 在美文中交流, 让学生爱上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任何文章, 主要在得到启发, 受到教育, 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 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 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因此, 我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国学诵读》《美文鉴赏》等资源, 而且认真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课外读物, 利用晨读课组织学生听读或自由阅读, 让学生感受好文章的魅力, 受到美文的熏陶, 从听到读再到写, 让学生体验读的乐趣和写的欲望。然后, 我让学生在读过之后精心制作“阅读卡”。我还利用作文课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让学生在“阅读卡”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使学生有读、有悟, 更有得。通过读美文, 让学生在美文中交流, 让学生爱上美文。
2. 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互改
我对学生说:“俗话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有时自己洋洋洒洒写出来的作文满意得很, 心情好极了, 读起来文章也更顺了, 似乎是完美无缺, 但一读给别人听, 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所以说文章是给别人看的。”然后, 我把学生的作文发到其他人的手里, 进行“捉虫”比赛, 看哪个的学生给对方找的错别字、病句最多。学生兴致勃勃, 乐此不疲, 不仅学习到了其他同学的好作文, 更重要的是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认真细致写作文的品质。
学生互改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学生作文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更是让学生交流的过程。有一次, 我让学生介绍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 然后让学生交换互改, 并且要写上“评语”。学生跃跃欲试, 批改得很认真。下面是他们精彩的“评语”:“这段景色的描写真漂亮啊!”“这句话换上一个比喻句就更生动了”“这个词语用得真棒, 真让人陶醉!”……很显然, 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了出来, 这样的习作过程正是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过程。
二、分享习作的喜悦与成功
成功是学习进步之本, 成功的喜悦是学习进步的重要内驱力, 成功的情感能使人在学习上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 要让学生享受到作文成功的欢乐。
1. 重视学生作文的展示
在平时教学中, 我及时引导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习作, 愿意和大家分享习作的快乐。我在班上设立“优秀习作栏”, 每次习作后选一些优秀的、有进步的作文张贴;或者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或者让学生自己制作“习作本”, 与同学互相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都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 多角度展示学生习作
一是指导学生编写手抄报。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报纸的样式、版面安排, 主题选择, 素材积累, 美工设计等等, 然后让学生选择、修改、编辑需要的文章。这样就使学生在“玩”文字游戏的同时提高了习作能力。
二是主题性作文。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和季节性的特点, 我每学期安排不同的主题。例如, 春季就以“春”为主题, 让学生编写春天的诗句、春天的谚语、春天的成语、春天的作文、春天的歌词、春天的图片、春天优美词语和优美片段等等。再如, 寒假就以“春节”为主题, 让学生编写关于“春节”的小书, 如春节的习俗、春节的诗歌、春节的对联、春节的作文、春节的美文、春节的神话故事、春节的成语、春节的图片、春节的见闻或活动等等。这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我便将学生在寒假编写的“小书”分类整理好, 利用走廊的展览墙展示出去, 并且请来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参观。在听到不绝于耳的赞美声时, 学生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3. 有效鼓励,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效的作文评语应饱含激情, 增强学生的作文热情, 保护其作文积极性, 并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作文走向成熟。作文评价不只体现在分数上, 也同时体现在教师的评语上。我认为, 教师应当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 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 不再苛求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不再严格划分哪些学生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而是从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肯定学生的进步。
如一次, 我让学生写一写秋游, 可以是描写景色的, 也可以是在秋游时遇到的事。学生徐玲平常写的文章略显平淡, 但这次她把景色描述得很详细, 虽然并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 我还是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下以下评语:“你秋游时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景色像一幅画!如果把你当时的愉快心情写上, 那该多好!”本子发下去的第二天, 她把重新修改的作文交给我, 我毫不吝啬地赞美道:“真是一篇让人陶醉的文章!”她听后眼放光彩, 开心地笑了。
8.小学语文小组交流的理性思考 篇八
1.做好小组准备工作
在实施小组交流学习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小组交流的秩序化,保证小组交流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采取“组间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如何选出小组组长,采取怎样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们的讨论热情,以及小组交流学习的整个流程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需要讨论的话题,或许是课文、阅读材料、作文题目等,都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
2.释放小组交流空间
在小组交流学习中,必须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间去进行独立思考、进行自主探讨和学习,这是小组交流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释放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
以《找春天》一课为例,小组讨论的主题是“春天是什么样子的?”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们充足的空间,让他们提前去收集材料,预习课文;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他们所了解和收集的信息,相互交流他们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体会到的事物。有的学生会说,春天是四处充满金灿灿的阳光,是温暖的;也有学生会说,春天就是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也有学生会说,春天就是小草开始发芽,树木开始开花……如此一来,小组交流讨论的氛围有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而学生们也拥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去思考、去交流发现、去创造与探索。
3.引导学生展示小组交流成果
在小学语文的小组交流中,交流成果的分享与展示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如果只有过程没有结果分享,没有总结学习的收获,那么学习效率就大打折扣;而只是教师一个人去总结,那么小组交流学习的意义也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们学会与组员之间,或者与其他组成员进行成果分享。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小组发言”的方式,鼓励小组成员推选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也可以采取“黑板书写”的形式,让小组代表简明扼要的将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束书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阐述与解释。
4.组织课外小组交流学习活动
小组交流的学习方法,不仅仅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考丰富多彩的小组学习活动。例如,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情景模拟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如何进行小组任务分配,学会如何与小组成员友好相处、密切配合,学会如何采取有效策略赢得比赛的胜利。这样多姿多彩的活动,既让学生们在比赛玩乐之中学到了语文知识,又增强了小组成员间的协作配合能力。
此外,由于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好,学习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课外的小组合作可以对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帮”,弥补基础较差学生在课堂中遗漏的知识点。例如,在课后布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的生字、新词的听写与默写,相互进行朗读与背诵课文,互相检查小组成员的书面作业等等。一方面,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了解学生们的课外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与跟进。学生们通过课外的小组学习,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同时通过认真的思考与探讨,自由交流,相互帮助,互相启发,可以提高基础较差学生的知识积累,也增强了优秀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举两得。
小组交流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给每位学生都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参与性,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们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合作与语言交际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提纲 篇九
三(1)班语文任课教师 ⅩⅩⅩ
一、本班学情分析
1.期初:老师更换频繁,对学生的管理可持续性和针对性,不了解学情。
2.学习习惯差、自控能力差、课堂纪律乱、卫生状况堪忧。
3.半数学生基础差,课堂上不能积极回答问题,导致教师的“一言堂”。
4.留守儿童、准留守儿童居多,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或缺乏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不能较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如家庭作业无法有效监督孩子认真按时完成等。
5.班额大,座位拥挤,无法有效管理学生,辅导学困生。
6.学生未得到应用的训练,不会读题,审题,理解不了题意,遇到文字多的题或需要大量书写的题目就放置不做。
二、本人情况分析
多年未涉足语文科一线课堂,且长期在县城学校从事行政工作,对当前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的生活状况、心理特点、个性品质、学习需求等方面缺乏深入了解,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课堂驾驭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存在短板。加上时不时回原学校处理一些无法推脱的工作,还有教育局或其他单位安排的一些事物,身不由己,耽误教学。我自己在努力克服,同时也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
三、三年级小学转折期的学生学习特点
1.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偶有逆反心理。
2.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学习内容的变化:
(1)书写工具变化:铅笔→钢笔
(2)学习内容增加:增加英语、计算机、综合实践活动
(3)知识难度加深:语文:字、词、句、看图写话→段、篇、章、阅读、作文。
四、我们面临的现状与无奈
我在我们学校的大会上也会唱高调,但私下里也要与老师们讲清楚:开齐开足课程,有效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讲授内容只能占用50%的时间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占课不挪课不拖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作业无法讲评,单元测验无时间进行……适当,合理,科学分配。发挥教师特长和专长。当前小学无法向初中、高中那样做到教师专业化,这个课我不会上,私下里说,拿做语文作业。
五、本人任本班语文科任教师一个多学期以来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教训
1.端正态度,激发兴趣。喜欢哪个老师,哪一门功课就学得好。对于小学生来说,爱学你教的这门学科,要让他们又敬你又爱你又怕你,光爱你不怕你课堂纪律容易乱,光怕你不爱你不能发挥教学民主。我对我们班的男生严,语文相对差,女生惯一些,语文相对较好。
2.抓常规、抓习惯、抓细节、抓课外:坐姿(读课文、书写、听课),回答问题,作业(认真书写、按时完成),考试(独立完成,杜绝作弊)。家长的配合与监督特别重要……
3.研读课标,吃透教材,设计好教学,抓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
(1)基础知识掌握。拼音(语文学习的短板)、字(字音、字形,形近字、多音字)、词(词汇,词型,成语,近反义词,词语搭配,词义的理解)、句子的掌握,三年级语文课堂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应侧重于此。
(2)阅读理解。课堂上的讲读课文肯定是要精讲的,教师讲深讲透适度拓展,学生反复地读通读透。重要的还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读得好,语文学得轻松,写作上也比较得心应手,因为积累多了。我本人就是课外阅读的受益者。重视课外阅读。我在成绩单上致家长的一封信上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就是读三本书,一本《爱的教育》,一本《昆虫记》,一本是《上下五千年》。“亲子阅读”,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我们学校近几年来正在推行的一种模式,某些班级已经做出了成效。我的侄儿在黎阳学校读六年级,今年寒假语文老师也列出了读书清单,且每天要把读书的图片、音频和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当然我们老师自己也要读书。听书软件,边改作业边听书。
(3)作文。作文起步阶段,重视写作指导: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自己身边的人(父母与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同同学)、身边的景(写乐平的斯拉河、塘约、凤凰山,不写他乡的黄果树、龙宫、贵阳、北京、上海)、身边的物(桃、李、辣椒、油菜花、马铃薯…自己不熟的高大上的玫瑰、牡丹、桂花不要去写他)、身边的事(王寨的跳花坡、星期天的赶场天),写自己的生活(快乐的暑假,为什么要写去旅游,去著名风景区去大城市玩,就写几个小伙伴在河边学游泳,写和父母去自家的果园摘水果,写一家人去山上烤烧烤等)。要求300字以上,作文是想象是编出来的,让学生无话找话说。作文批改后的讲评很重要,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讲评过后让学生重写。
(4)习题训练。适当的有效的训练,一定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见识各种题型,拓展课外内容。因为衡量一个老师,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还是这个。如本班上学期期末三个多星期的“AB卷”复习训练,颇有助益,平时平均分在55份上下,期末提高到65分以上。
10.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稿 篇十
谢河镇武家寨小学安文虎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六年级教学经验,说实话,让我做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我有些诚惶诚恐。在座的老师都是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对于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很没有发言权,所以,在此不存在经验介绍,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而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诚的希望在座的各位帮助我把六年级的教育教学做得更好。
一、爱你的学生,相信你的学生,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孩子天生是要被关爱被呵护的,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很多老师不是不爱学生,而是不懂,是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爱他。学生没有感受到,等于老师没有爱。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次,请老师们直接了当告诉你的学生:老师爱你们!你们就是老师的孩子!你们在老师心中就是一颗颗珍珠!做一个最好的你,那么你就是老师的好孩子!再次,尽量让你的语文课堂生动有趣,我一直相信每一位真诚的有经验的老师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独到的本领。因此,老师们,每堂课都上出你的风格,想办法让你的语文课成为吸引学生的课,让学生爱上语文。最后,对学生要求宽严有度,我们老师每刻每时都要关注自己的学生,而大多数的时候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不一定激励,更不轻易批评,更多的是包容,比如有的学生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放空白,就要宽容。
老师们,我们爱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爱学习语文,即使他不给你考好成绩,你也不会吃亏,因为学生总记得你对他们的好,说不定你就是对他一生成长影响最大的老师。所以,请爱我们的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
二、善于捕捉反馈信息,做好针对性辅导,即关注“培优补差”工作
所谓“培优”一个是让原来的优生保持优秀或更进一步,另一个是从中等生中再培养几个优生。“转差”就是要使后进生成为中等生甚至优生。前者较容易做到,后者就带有偶然性。但是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必须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如果后进生没有进步,只要保持原状,你就没有错;如果后进生有了进步就是你的功劳,如果在你的努力下,你的后进生从成绩30几分进到50几分,别抱怨你多努力他还是不及格,其实说明你很了不起了,你想,如果你的班里有两个这样的学生,你的班级总分就提升了40几分了,是不是应该高兴呢?
老师们,我们每接一个班级,总是对优生和后进生印象深刻,而中等生这一块,往往被我们忽视了,常记不住他们的名字。然而,正是这一块才是我们老师的用武之地。我们可以把中等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可能成为优生的,另一部分是保持原状,比较不容易进步的或有可能变为差生的。针对前一部分的中等生要想尽办法让其提高成绩,方法有四:
1、找机会告诉他,你完成可以成为优生,只是你之前的老师没发现,现在老师发现你是优生的料。
2、课堂上尽量照顾,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3、作业多几分留意。
4、研究他们试卷、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找出薄弱点,让这些学生跑起来。当然我们一时间没有足够精力照顾那么多个中等生,我们可以分批引导,有计划引导。针对后一部分中等生你就先让他们保持原状,先让他们按原来的速度学习,然后选准时机,逐步点化。
三、加强积累,强化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天才在于积累”。而我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是“聪明在于读书,文才在于积累”。我们也都知道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养成一种勤于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梳理,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这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一旦形成习惯是非常非常可贵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方面下功夫,且责无旁贷。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五年的课内外阅读和生活经历,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我们必须很好地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1.、能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2.能注意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3.能在生活中广泛积累语言材料。
四、抓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1、做好备课工作,掌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教师的教:小学六年级语文新教材的教学。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谋篇布局的掌控。因此,教学难度偏大。针对这
种情况,我就认真组织教学,构建有效课堂,无论那节课 教学目标要明确。都要对所教的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精心准备,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要能提炼和归纳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训练重点,要把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精讲、少讲,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过程中,注意“三讲三不讲”:“三讲”即将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两不讲”即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在回扣课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书由厚读薄,由薄读厚,指导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制定自学计划,并付诸实施,但同时又要避免“大撒手”,教师跟的紧,指导要恰当。
3、抓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向科学学习要质量。在课上请学习好的同学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告诉大家。从网上、报刊上摘录一些好的学法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建立错题集,讲每次考试或训练中的错题进行整改,分析做错的原结、解题技巧,避免重复性错误。
4、做到每单元必考,做好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和反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考试答卷的指导,养成良好的规范做题的习惯。要把小考当大考,把大考当练习,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11.重视语文教学的语言交流 篇十一
20世纪,教育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点仍被人们认同。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
伟人的言论均强调了语言在交流、交际中的作用。而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怎么能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个交际工具的目的呢?
一、缺少交流的语文课堂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的交流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即使有讨论,也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垄断了语文课堂的说话权。随之就有了阅读垄断、认识垄断、鉴赏垄断、感悟垄断等,语文课成为一些教师灌输知识的“一言堂”。本应充满生命激情和思维活力的语文课堂,却往往因为话语垄断而成为一潭死水。
现在,仍有很多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敢、不善交流,被动或主动放弃对话的权利,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是只有内才而没有口才的学生。
对于我们的国语——汉语,我们还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至少在口语交际方面没有对学生作出具体、严格的要求。尽管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口语交际教学有了促进作用,但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评价制度,仍使口语交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再熟悉不过的例子。
小莉文静、谦虚、勤奋,在小学的六年中,她一直都是教师的好学生,父母的乖乖女。但刚踏进重点中学校门的小莉已经明显地感到不适应新教材和新教法了,新的语文老师对她的评价是不能在课堂上用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英语老师更为她是否能掌握好这门外语而担忧,因为从未见她在课堂上主动发言。
像小莉这样的学生我们还见得少吗?他们静静地听课,从不为争着回答某个浅显的问题而把手举得高高的,也不会为了炫耀自己而回答教师提出的难题,他们总是一言不发,静静地听同学说,听教师说,既会因同学的错误回答而淡淡一笑,也会因自己的想法与教师的讲解一致而会心一笑,但是决不参与交流,仿佛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不都是夸他们懂事、听话、老成吗?不都是觉得他们很省心吗?教师的评价误导了像小莉这样的学生,为了博得教师的好感,他们主动放弃了发言的机会,长期下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受到了限制。
我们看到,有不少学生不能完整、准确、流畅、生动地叙述一件事,我们还看到,学生很难就身边的人和事、国内外的时事发表一己之见。尽管我们对这种现象十分不满,可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由于缺乏应有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善思考和辩论,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放弃理解和影响自己周围世界的打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语文课堂上的交流
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口语交际能力,整合了听与说,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而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交流策略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和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自主是交流的个性张扬,合作是交流的组织形式,探索是交流的主旋律,创新是交流的精华所在。因此,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材料和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交流的成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享受“一吐为快”“我口言我心”的精神愉悦感,并由此提高交流的能力。
语文课堂要讲究交流艺术,使学生想说、能说、多说,“言”思泉涌,口若悬河;若搞“一言堂”,堵塞课堂交流的渠道,学生则不敢说、不会说,就会“言”路不畅,噤若寒蝉。因此,语文教学要营造交流型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和“论者”,使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学会表达,学会运用。
如何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呢?
1.转换角色
教师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在组织和指导交流时,教师要把自己摆在一个与学生共同发展的位置上,而不是权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当好主导角色。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打破束缚学生的所有枷锁,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学生理所当然地应该尊重教师,教师也应尊重学生,因为师生在人格上、在知识面前是平等的。教师放下了尊者的架子,享受与学生平等对话所带来的自由轻松,教育教学活动就会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比如,学习一篇新课文,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展开学习,然后让各小组介绍学习所得,评议哪个小组制定的学习目标有深度、有意义,哪个小组的学习收获最大。如果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过于浅显或偏离了教参要求,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提出建议,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确立最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充分利用好课文资源。
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因为学生知识水平的有限而降低了学习目标,而且整个学习过程就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思想交流的过程。当然,这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2.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一是指教材,二是指学生。
课改以来,教师观摩的语文课都少不了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否每一节语文课都得这样上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每篇课文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有的适合分组讨论,既开阔视野又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有的适合朗读感悟,既训练朗读,又尊重个人感受;有的适合独立思考,既可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又能培养归纳整理的能力……因此,不同特点的课文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宜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学生语言交流的欲望。
另外,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滔滔不绝,引来教师、同学的喝彩;有的是不得要领、离题千里,引来嘘声一片;更有甚者是支支吾吾、不知所言,使全班陷入尴尬。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的个人提问要因人而异,小组讨论也可设置不同层次的话题。学生在交流时,如有表述不清、内容不全的情况,教师应以插问的形式提供帮助,让学生更有信心说下去。插问的话语应顺着学生交流的语境提出,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和语流,简短明快。插问还应带有暗示、启发的成分,具有亲和力和鼓励性,以免学生难堪。学生在发言中途“卡壳”时,教师要用片言只语搭桥“链接”,从而使交流“柳暗花明”。
真正的交流,必须是双向互动的,它可以从语言交流达到精神交流的境界。从前的课堂是教师说,强调学生听,学生听久了就不耐烦了,教师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也不再说得兴致盎然,这种单向的交流不可能达到精神交流的境界。现在的课堂则强调学生说。谁来听呢?那当然是教师和学生了。首先,教师要耐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学生发言顺畅、精彩时,教师可以穿插“说得真好”“真不错”等简短的评语,或以微笑、点头的体态语给学生的发言以鼓励;学生发言有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教师的这些反应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发言是有价值的,教师已经听懂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另外,教师以自身的示范教会学生学会聆听发言,学会尊重同学,引导学生之间从思想上的沟通达到精神上的交流。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通过创设交流型的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问者”“论者”,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定能提高语文课的实效性。
三、交流无处不在
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同,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语文课都作为语言交流的训练课,因此,要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在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交流的机会。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如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专题活动成果交流等。这些活动需要学生花1~3周的时间做准备,因而每学期不宜举办过多,但这些活动对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让学生走上讲台
每周选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或讲解课外收集的古诗词,或谈谈一周国内外的时事要闻,或介绍名家名篇,等等。
3.把写作业、批改作业当成一种语言交流
要让学生明白书面作业也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形式,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使这种交流成为双向的。要提高这种交流的质量,学生要认真写,写自己真实的学习收获,教师要用心改,并写出指导性的批语。教师看到学生的作业就像看到学生本人,学生读到教师的批语就像听到教师的谆谆教导。这种交流虽然是文字上的交流,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情感上的距离,为师生的口语交流打下很好的基础。
学生渴望愉快地学习,渴望获得成功。交流型的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过程,而且是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过程。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交流,努力为学生创造语言交流的机会,让语言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第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福灼.语文课程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2.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二
二小
今天,学校开展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为此,我很高兴能与各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一同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兴。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迫感身上担子的重大,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面的理解与掌握,我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一、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取得的成绩
今年我们班共名学生,其中维族学生占60%,汉族学生占40%(其中:汉族学生中的打工者孩子占汉族学生的多数)。我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深刻反思这一学期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
1、注重语文教学方法。针对高段语文教学,考虑学生对知识面的进一步理解,我主要从方法上给予巩固与加强。首先,我要从学生对知识面的掌握、课程的进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入手,通过研读教参,认真备好每节课,对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面分类进行归纳,总结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从学生理解掌握的不同程度,对课程进一步细化、分解。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更加活泼、主动、积极、向上地学习。
2、注重德育渗透,体现语文的情感性。我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蕴藏的德育因素,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情感与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以情悟文,情文结合。
3、充分准备好上课所需的各项准备教材,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能按新课程标准,准备好要上课的内容,提前备好课。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课堂中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
4、根据学生学习状态不同,积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由于学生学习状态及方法不同,我积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根据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的这一心理,我在和后进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在学生学习的方法上给予指导,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
5、加强教学成效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安排好课程的设计与提高。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我非常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总结、反思。其次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过关。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从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养成平时收集好的词佳句。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在作文写作上有了很大提高。
二、教学中所不容乐观及存在的问题
1、从全班学习整体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还是比较努力的,能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按时上交作业。但少部分同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习不用心,理解能力差、记忆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学生除了课堂理解外,家长很难起到辅导学生的效果。二是打工者学生也多,由于家长忙于打工,不关心过问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疏忽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与关心。
2、对班集落后生的课外辅导太少,对学生自己阅读能力抓的不够紧,对学生的了解还需进一步加强了解与沟通,正因为注重了课堂效果,从而没有利用闲余时间走进学生,导致这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透,对一些课文及句子理解不到位,造成了不懂装懂。
3、对学生的学习鼓励力度不够,应多加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时刻都有一种特别的自信。在班集多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形成人人赶超的学习氛围,并及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家长汇报,共同来抓好学生的学习。
4、对学生内心世界掌握不透,对学生的表现形为了解不及时,没有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明原因,放松对学生的教导。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学习所产生的兴趣,采取简而易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对多媒体教学方面认识不够好,没有准备好充分的上课课件。应多利用公开课的有利时机,听取各个老师的教学意见,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从目前来说,我们班语文成绩平平。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较高涨,班级凝聚力还是很强,学习竞争氛围认识方面还不够浓!为了提高今后的语文教学水平,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1、备好课。首先自己要研读教案,找准切入点,把重点讲出来,让每个学生听后能很快理解。其次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抓得更细,更实。再次要课本知识要求百分百地掌握。
2、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踊跃性,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发言,大胆交流,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
3、进一步提高对公开课的认识度,充分准备好课件。课后要对反馈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虚心接受,并询问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了解所授课程中的不足,做到有记录,有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4、利用空闲时间,多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一些技能的专项练习、指导,并针对班里的差生,给予重点辅导,在班集形成互学、互赶、互进的好风气。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交流】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集体交流汇报07-27
小学语文复习经验交流08-26
小学六年级语文经验交流11-04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08-10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能力培养-人教版新课标10-15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07-2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08-09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总结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