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5篇)
1.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篇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分数除法
例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
300÷ 100=3(盒)
归纳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2 :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5÷2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5×1/2=2/5
归纳总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并且这一节课的学习将要为后面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等。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展开类比思维,以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实际上,这也是本单元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讨论、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算法,进而掌握算法。
2.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篇二
执教601班教学片段
1.呈现例题。
九月份阳光小学用水210吨, 比八份多用25%, 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2.分析题意。
师:同学们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多25%, 也就是八月份用水比九月份少25%, 算式为210× (1-25%) 。
师:对于这位同学的理解, 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不同意他的分析, 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多25%, 并不表示八月比九月份少25%。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并解答的?
生: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多25%, 就是把八月份的用水量看作单位“1”, 表示九月份用水的吨数是八月份的 (1+25%) , 即八月份用水量的 (1+25%) 是九月份用水吨数210吨。所以算式为210÷ (1+25%) 。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 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就该这样分析, 大家听明白了吗?
执教602班教学片段
1.呈现例题。
妈妈买来苹果5千克, 比橘子多25%, 橘子有多少千克?
2.独立解答。
3.学生汇报。
生:我计算出橘子是6.25千克。 (50%的学生得数和他一样)
生:我计算出橘子是4千克。 (只有两位学生是该得数)
生:我计算出橘子是3.75千克。 (45%的学生得数和她相同)
4.猜测结果。
师:对于以上三个得数, 你赞成谁是正确的得数?并说一说赞成的理由。
生:橘子是6.25千克一定是不对的, 题目中一目了然告诉我们苹果比橘子多25%, 应当是苹果多。
师:这位同学的说法你们赞成吗? (全班同学都表示认同) 请得数是6.25千克的同学汇报一下你的算式, 以及列算式的想法。
生:我以为题目的意思是说橘子的质量比苹果多25%, 算式便是6× (1+25%) 。现在知道我解答的方法是不对的。
师:通过同学们的猜测, 现在觉得3.75千克和4千克这两个得数哪一个是正确的, 又该怎样验证?
生:只要假设橘子的得数分别是3.75千克和4千克, 然后计算出苹果的质量是不是比橘子多25%, 便知晓是不是正确了。
5.验证并建构。
师:用这样的验证方法可以吗? (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那就请同学们一一进行验证。
生:假设橘子是3.75千克, 那么苹果比橘子多百分之几的算式是 (5-3.75) ÷3.75≈33.3%, 这和题目的条件不一致。假设橘子是4千克, 那么苹果比橘子多百分之几的算式便是 (5-4) ÷5=25%, 这和题目的条件完全一致, 因此橘子的质量是4千克才是正确的。
师:听了他的解答思路, 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 (同学们表示没有异议) 那么, 请刚才计算出得数是3.75千克的同学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思路。
生:我觉得苹果比橘子多25%, 就表示橘子比苹果少25%, 所以算式是5× (1-25%) =3.75 (千克) 。
师:这位同学的思路为什么是不正确的?
生:苹果比橘子多25%, 并不表示橘子比苹果少25%。因为苹果比橘子多25%, 是把橘子的质量看作单位“1”, 而橘子比苹果少25%是把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
师:那你们觉得正确的思路是怎样的?
生:苹果的质量比橘子多25%, 表示苹果的质量是橘子的 (1+25%) , 也可理解为橘子的 (1+25%) 便是苹果5千克, 用方程表示为a× (1+25%) =5, 推导出算式5÷ (1+25%) 。 (其余学生也都表示同意。)
师:现在同学们对该题的解答思路还有疑问和困惑吗? (略。)
教学反思
1.练习题。
(1) 中兴汽车销售公司2003年销售汽车800辆, 2004年的汽车销售量比2003年增加65%, 2004年销售汽车多少辆?
(2) 兴兴养殖场养鸡600只, 比养的鸭多。鸭养了多少只?
2.解答结果比较。
同一教学内容, 同一执教老师,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出现很大的差异。细细品味, 以下两方面值得深思。
1.暴露学生学习的“原生态”。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教师的共识, 并努力附诸教学实践。但是, 当我们走进课堂, 走进学生, 仍然不难发现教师考虑学生怎样学明显少于考虑教师怎样教。一般来说, 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而这些疑难问题往往既是学习的障碍, 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因此, 教师要充分呈现学生的所思、所想, 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照前后两次的教学, 发现在601班执教时, 当学生出现错误思路时, 教师立即让其他学生“迫不及待”地帮助纠错, 而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空展示其真实的思考过程, 这样也就无法真正进行知识的建构。在602班执教时, 通过让学生独立解答、猜测验证、反思重构等途径, 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从而和学生一起建构起正确的认知结构。
3.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四策略 篇三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00)endprint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以前整数范围内解决问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再加上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已做较大改变,教学课时的压缩,使得本来就很难掌握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为此,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厌恶感。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00)endprint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以前整数范围内解决问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再加上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已做较大改变,教学课时的压缩,使得本来就很难掌握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为此,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厌恶感。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4.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篇四
一、填空。(21分)1、5月份用煤比4月份多1,5月份用煤相当于4月份的(——)。
42、单打一份稿件,10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8天可以完成这批零件 的(——)。
1,剩下的占总数的(——)。634、超市运来200千克苹果,运来的雪梨比苹果少,运来的雪梨比苹果少()千克,雪梨有
103、一些大米,吃了()千克。
5、修一段路,小明独做10天完成,小华独做8天完成.小华的工作效率是小明的()%
6、一个数的23是64,这个数的是()。587、一项工程,甲队独做4天完成,乙队独做6天完成。两队一起做,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118、比2吨少吨是()。比2吨少是()55419、35比()多。
16是()的。
5410、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全长的(),是()米。
111、=()40==20%=(——)=()(小数)=()成=()折
52312、小时=()分
15克=()千克 米=()厘米
525113、把、0.25、二成、2.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322减去的和去除,结果是()。
5451115、一个数的比它的少10,这个数是()。
5414、二、判断题。(5分)331、5吨大米,吃了后,又运进吨,最后还有5吨大米。()55112、40比30多,30比40少。
()
34212113、+÷6=(+)÷6=1÷6=
()
33336114、因为A×=B×,所以AB。
()
325、把10克糖放入到90克水中,这时糖水的含糖率为10%。()
四、选择题。(5分)
1、把14千克水果平均分成17份,每份重()。
A、141117
B、C、千克
D、千克
1717171412、比30吨增产的是几吨?列式是()。
41111A、30+
B、30×(1+)
C、30÷(1+)D、30×(1-)
4444123、比30米少的是()米。A、29
B、10
C、20
D、45 3314、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6天完成。两队合做()天可以完成工程的。
1011111111
1A、÷(+)
B、1÷(+)÷
C、×(+)
***、1米增加米后,再减去它的,结果是()米。
881063A、1
B、C、86
4五、计算题。(1)解方程。(6分)
1347332X-X=
X=3
X+X=
587125515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5(1121116681372+)
(-+)×48
÷9+×
(—)+ 26***725
5七、只列式,不计算。(13分)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
(1)两队合做,2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算式:
(2)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的2需要几天?算式:
3(3)两队合做,几天能把这项工程做完? 算式:
(4)甲先做5天,然后乙加入一起做,还要几天?算式:
(5)两队合做2天,然后由甲独做,还要几天?算式:
2、(1)一根绳子长9米,剪去4米,剪去全长的几分之几?算式:
2,剪去多少米?算式:
92(3)一根绳子长9米,剪去全长的,还剩多少米?算式:
92(4)一根绳子,剪去全长的,还剩9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算式:
92(5)一根绳子,剪去全长的,正好剪去了9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923、(1)水果店里有苹果300千克,运来的雪梨比苹果少,运来的雪梨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52(2)水果店里有苹果300千克,比运来的雪梨少,运来雪梨多少千克?
52(3)水果店里有苹果300千克,运来的雪梨比苹果少,运来雪梨多少千克?
5(2)一根绳子长9米,剪去全长的八、应用题。(34分)1、2、3、4、5、6、某工厂十月份生产机器420台,九月份生产的台数是十月份的 月份生产机器多少台? 某商站运进一批红糖,第一天卖出350千克,第二天卖出300千克,两天正好卖出了这批红糖的40%,这批红糖有多少千克?
学校图书馆购进科技书80本,比购进的故事书少20%。学校图书馆购进故事书多少本?
一
校服共60元,如果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
1,上衣和裤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99,又是十一月份生产台数的,十一1011陈老师把3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是2.25%,存4年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
修一段900米长的公路,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第二单元试卷
一、填空。(21分)(1)45分=()时
33千米=()米
吨=()千克 84(2)一根绳子长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米,每份占这根绳子的()。(3)修路对10天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7天修这段路的()%。(4)115吨是吨的()
12的是()
8461160比80少()%
比多()%
483547(5)()÷25==18()=()(小数)=()%=()成
14(6)把0.25、25.5%、二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把40克盐溶入在360克的水中,这时含盐率是()。(8)某商品打七五折后300元出售,原价是()元。
(9)用2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18粒种子发芽,发芽率是()%。
(10)计划生产400个零件,实际生产了600个,实际完成了计划的()%,实际比计划超额()%。
二、判断题。(6分)
(1)一个零件重0.85千克,也可以写成85%千克。()
(2)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四成,就是今年比去年多40%。()(3)甲数比乙数多11,就是乙数比甲数少。()55(4)小王生产110个零件,结果有100个合格,合格率是100%。()(5)5千克的60%与6千克的50%一样重。()
(6)在0.15后面加上百分号,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
三、选择题。(6分)
(1)100%后面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就()A 扩大100倍B 缩小100倍
C 大小不变(2)20减少它的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 20-
B 20×
C 20-20×(3)做口算题的正确率最高可以是()A 100% B 超过100%
C 低于100%(4)2的倒数化为百分数是()
A 50%
B 500%
C 2% 34343434(5)用99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发芽率是()
A 99%
B 1%
C 100%(6)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比甲数少()A 25%
B 20%
C50%
四、计算。(33分)
1、计算下面各题。(18分)921***3×14× 22÷÷ ×÷ 16×÷ ÷3× ×(9+-75%)***7156942、解方程。(9分)25918×X= 15÷X= X×=24× 76108213、列式计算下面各题。(6分)
455(1)28个与相乘,积是多少?(2)16的是25的百分之几?
7248
六、应用题。(30分)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6分)
(1)机床厂去年生产机床800台,今年生产机床1100台,今年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列式:
(2)机床厂去年生产机床800台,今年生产机床1100台,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列式:
(3)机床厂去年生产机床800台,今年比去年多生产300台,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列式:
(4)机床厂去年生产机床800台,比今年少生产300台,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列式:
1、列式解答下面各题。(24分)
55(1)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重132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香蕉的重量是梨的。运来
116香蕉多少千克?
41(2)学校体育室有篮球21个,排球个数是篮球的,又是足球的,足球有多少个?
(3)粮食加工厂用60000千克的稻谷加工成45000千克大米,稻谷的出米率是多少?
(4)王经理月薪为6000元,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适用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是375元。)
(5)刘先生把1万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到期一共可取回本息多少元?
(6)一种商品的成本价是150元,出厂价是200元,这种商品的盈利率是多少?
一、计算题要仔细。8/9÷4= 1÷2/3 = 3/5÷3= 14÷ 7/15= 2/5÷0.4=
5/7÷1/7= 3/8÷9/16 = 4/5×1/2 = 2/3÷1/9 = 11/16÷11/16 =
2、先简化,再求比值。
1.5∶2.1
14∶35
5/8∶5/6
6千米∶300米
3、计算。3/4÷7/8÷15/14
(4/9+2/15)÷2/15
3/20÷ 0.2×2/3 58 x = 15
x÷ 29 =67
x÷16 =18
二、想一想,填一填。
1、一个数的47 是28,这个数是()。
2、35 =()∶()= 18()=6÷()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2,则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和()度。
4、把 13 × 29 = 227 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
5、在○里填上>、<或=。
910 ÷ 16 ○910
÷ 6○ 38
÷ 12 ○×2
6、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 56,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占总人数的()()。
7、一本书,每天看它的 17,()在可以看完。
8、甲数的 13 与乙数的 14 相等。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
9、一堆沙,运走了它的 38,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吨。
10、一箱苹果,吃了 25,吃了18颗,这箱苹果原有()颗。
三、对号入座。
1、“甲比乙少 27 ”,应该把()看作单位“1”。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2、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 34,这个比的前项是()。
A、3
B、4
C、6
3、一段路,甲车用6小时走完,乙车用4小时走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A、3∶2
B、2∶3
C、1∶2
4、下面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14× 57 B、14÷ 57 C、57 ÷14
5、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A、1∶6
B、1∶5
C、6∶1
四、火眼金睛辨对错。
1、a是b的 13,b就是a的3倍。
()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3、36∶9化成最简整数比是4。
()
4、一个比的前项乘 14,后项除以4,它的比值不变。()
5、甲数的 15 等于乙数的 12,所以甲数大于乙数。
()
6小明身高154cm弟弟的身高是1m小明和弟弟身高的比154∶1。
()
六、解决问题。
1、水果店有桔子72千克,桔子是香蕉的 89,香蕉有多少千克?
2、图书馆有科技书400本,比故事书少 38,故事书有多少本?
3、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 35,距离乙地还有245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养殖场有鸡360只,鹅的只数是鸡的 56,又是鸭的 34,鸭有多少只?
5.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篇五
阜阳市颍东区新西小学
张 彬
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近段时间,我们共同学习了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同学们的兴致很高,今天咱们就趁着这个火候来复习本单元的有关知识。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学生独立思考后作答)
(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 ÷5;
(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 ;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学生独立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完成后全班交流)
2、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1)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小组合作交流)(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
1、练习十三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判断正误的理由)
2、做练习十四的第2题.
3、做练习十四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察看学生所用算法是否简便)
4、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小组内,组长带领组员检测答案。2.如小组内有创新答案,提出并全班解决。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1、分数除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
6.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篇六
(一)教学反思
2016年9月29日上午第四节课,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在六年级4班讲了《分数除法之解决问题一》这一节汇报课。教学结束后,感触良多。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始终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分数除法的应用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能够分析思考进而得出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分析学生的学情并根据此来设计教学环节。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的教学基础在于以下几点:找出每题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找出单位“1”、解方程的方法等。这些知识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学生就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究问题。
二、面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独自去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经历、去交流,对问题的研究确实很到位,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从研究的结果看,说明学生有求知欲,有去经历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的热情,这是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学生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
三、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教学结束后,特别是在与各位听课老师交流之后,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整节课设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怎么做到找出“准确的数量关系”这样的个过程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学生展示时要展示具有共性的问题,而不要只追求形式;对展示时所需要的题型要不同,要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上台展示,当然可以展示一道题后,让所有学生再共同练习一道相同类型的题以作检测;在最后的检测之中,可以让学生之间互批,这样不但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加巩固,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获取新知识、学会学习是教师们共同认可的。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同时使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相信在以后不断的教学尝试中我一定能有所感悟。
总之,通过这次的上课和各位老师的建议以后,我也有了一定收获,的确在教学义务上海需要全方位的提高,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多进入其他老师的课堂进行听课,然后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让他们多指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上有所提高。
反思时间:年9月29日
7.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篇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引导法,应用策略
分数乘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领悟分数乘除法的原理等,通过各种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最终全面且有效地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
一、引导学生重视对数学思想的运用
小学分数乘除法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数学思想,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思想。依据数形结合思想构建数学模型,将生硬、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化,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简化,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而小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中,通过画图进行解答能够有效拓展解题思路,更快速地找到解题方法。此外,变换思想、类比思想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分数乘除法教学中,单位“1”的意义更加明显,渗透对应思想,熟练掌握正确的方法,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善于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小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尽量创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促使其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感知数学,更好地结合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从而培养其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与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拓展其潜能。
三、善于引导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数学教师应致力于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小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引导学生深入读懂题目的意义,找准分数乘除法习题的关键句,培养学生利用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解题途径与方法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正确找出数量关系式,找准单位“1”的量
对于小学分数乘除法教学来说,找准单位“1”的量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教师不能简单告知学生把谁分了谁就是单位“1”,因为这并没有帮助学生看清问题的本质,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的原理,才能深入领悟分数的奥妙。
总而言之,分数乘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且关键的地位。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原理与意识,合理进行对比训练,有效提升问题解决的数量、程度与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运用引导法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感受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取更多的解题经验,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更生.例谈引导法在小学分数乘除法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5):56.
[2]黄源.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5(41):82.
8.《分数与除法》评课稿 篇八
关键词:分数;除法;教学
一、善于研究教材,用好例子
教学围绕教材上提供的例题分蛋糕,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制成分蛋糕的动画课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
二、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
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观察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范例讲授法等,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因此课堂结构紧凑,逻辑性强,过度清新自然。
三、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
本课中,马老师让学生充分动手分圆片,让他们在自己的尝试、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操作的空间。在教学中,马老师引导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让学生思考: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有几种分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引申出两种含义,即1块饼的,3块饼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
四、准确把握了分数和除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列式计算、观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进行练习等教学过程,做到突出重点
1.合作探究把握非常好,操作非常到位
两种分法: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3÷4___(块)学生经历了猜想和验证。马教师的处理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
2.练习达标十分到位
马老师的教学设计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符合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求。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拓展延伸,方有尺度
马老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重点把握准确,教学过程做到了突出重点,同时在这个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然后教师抓住这个重点,加以巩固。教学线索清晰,使课堂内容紧凑而井然有序。讲授新知的过程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比如,在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让学生小组交流后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课本上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归纳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在这个环节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李静.改进评课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02).
9.《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篇九
今天教学了“分数与除法”这一课,例题3——我备课时的一个重、难点,因此,在这部分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按着书上的提示去思考。我又从意义和算法两方面入手,分别详细地讲解了每种方法。一直讲了十多分钟,“明白了吗?”“明白了!”学生点头回答。我满意的笑了。
接下来的“做一做”中就有类似的题,我让学生自己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心里还不免有些担心,怕他们说不好。哪知学生一张口竟是“和以前学过的谁是谁的几倍做法一样。”我一愣,可不是嘛,如果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这个例题十分简单且容易理解,可是竟被我弄的如此复杂。于是我大大表扬了这个同学一番,“你真会学习,能够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着学,真棒!”
课后我反思,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备课备的还远远不够。我们往往只备教材,却忘了备学生,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时又只从本节课出发,却忘了应将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如果我们每次备课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恐怕会少走很多弯路吧!
10.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知道了除数不能为0。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与除法》就显得比较轻松。而且,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因此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更突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数学是为自己所用,是必要的,从而调动学习数学、探讨数学知识的欲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师:同学们,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 今天我们就一边学数学,一边跟**同学庆祝生日好吗?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8个蛋糕)
2、师:如果要把这8个蛋糕平均分给小组里的4个人,每人可以 分得多少个? 师指名同学回答。生:2个,8÷4=2(个)(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将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 生:1÷4=1/4(个)(板书)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生: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就是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1个蛋糕的 1/4,也就是 1/4个蛋糕。
师: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分,看看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人得到的是不是1/4个?(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巡视时找一位同学汇报)(3)出示例1: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看谁学得最棒,老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平均分给6个人呢?(师提问时
指着板书说)
生回答,师同时板书。(4)引出课题: 师:两个数相除,商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
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分数与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2。(1)把例1变例2。
师:八月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光洒遍大地。有四个小朋友他们是邻居,正坐在一起一边欣赏明月一边品尝月饼。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麻烦,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原来呀他们想将将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可是不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你们能帮助他们吗?说一说要怎样列式呢?结果是多少? 生:3÷4 师:你能猜想一下它的结果吗?
生:3÷4= 3/4(个)(板书: 3/4(个)?)(?号用红色粉笔板书)
师:大家的猜想都是这样吗?
(2)师:他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听清老师的要求: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合作来分一分,剪一
剪,并讨论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1、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蛋糕?
2、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动手剪拼,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教师可用激励语言:这个小组合作得很好)(4)学生汇报,集体探究。
生1:一个一个分,把每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是1个蛋糕的 1/4,每人可分得3个1/4 个蛋糕,就是3/4 个蛋糕。师:这个小组1个1个地分。其它小组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把3个蛋糕摞在一起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三个蛋糕的 1/4,相当于一个蛋糕的3/4,就是3/4 个蛋糕。
师:这个小组很聪明,三个一起分。
生3:先把2个蛋糕摞在一起,平均分成2份,得4个 1/2个蛋糕,再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 1/2个和 1/4个蛋糕拼在一起,就是就是3/4 个蛋糕。
生4: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 1/4个蛋糕,3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3个 1/4个蛋糕,就是 3/4个蛋糕。(5)课件演示分饼过程:
师:刚才四个小组为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分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种方法:一个一个地分,把每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是1个蛋糕的 1/4,每人可分得3个 1/4个蛋糕,就是 3/4个蛋糕;第2种方法:把3个蛋糕摞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每份占这三个蛋糕的 1/4,相当于一个蛋糕的 3/4,就是 3/4个蛋糕。
师:其实3个蛋糕的1/4,就是 3/4个蛋糕,而1个蛋糕的 3/4也是 3/4个蛋糕。(师指着投影说)
(6)师:通过我们的合作,证明这个同学的猜想是对的。3÷4= 3/4(个),(7)补充练习: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出2道题考考大家,把3个蛋糕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学生口答:3÷5= 3/5(个)。
师:如果把2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个呢? 学生口答:2÷3= 2/3(个)。
(分别请2名学生回答,师同时板书))
3、观察,发现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
(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请独立观察思考后与同桌交流。(2)生汇报。
生1:我发现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什么?
生2: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3)师小结:所以,被除数 ÷ 除数=被除数/除数
(4)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谁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种关系。生:a ÷b=a/b 师:b可以是0吗?
生:不可以,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在b不能为0。(三)扎实训练,活用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同学过生日你们想送她一些礼物吗?可是你们并没有准备对不对,不过没关系老师帮你们准备了礼物。但是,只有你们闯关成功了才可以得到礼物,你们敢挑战吗? 生齐说:敢。
(1)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智力大闯关。请看第一关。
把下面的除法算式的商用分数来表示。
3÷2= 2÷9= 5÷12= 31÷5= m ÷ n=(2)师:同学们可真棒第一关就这样轻松的闯过来了,我们来看
一下
是什么礼物?(文具盒)下面走进第二关。把下面的分数用除法来表示;4/3 = 5/4= 4/2= 1/3= 13/22=(3)师:经过我们的努力又闯过了一关,获得了一支精美的钢笔。同学
们你们还想闯第三关吗? 判断对错:
1、把3米长的电线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1/8米。()2、7÷5=5/7()
3、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5块,每块是4/5平方米。()4、10/13=13÷10()
(4)师:看看这一次又是什么礼物?(一副羽毛球拍)**同学你的礼物这么多了你还想要吗?(想)同学们还敢闯吗?(敢)好,我们来看看第四关。教材p67练习十二第一题。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5)师:我们又获得了一个崭新的书包,同学们,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只剩下最后一关了我们一定要闯,是不是呀?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明说:“我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1段。”
小红说:“我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3段。” 请问,谁取得绳子长?
生互相讨论然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讲解。
(6)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可真棒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同学获得了这么多的生日礼物,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觉怎么样?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老师同学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11.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生;分数乘除法;计算;错误率;成因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普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结合对照《新课标》及时的进行反思教学活动,应该为不断提高小学生教学水平而不断努力。
一、计算的重要性极其意义
计算不仅是我国学生必考的科目,而且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中小学计算教学不仅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由此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让我们的学生知道计算的意义,即使我们面对的学生年龄都还尚小,在理解运算重要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都有义务向他们不断的解说运算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只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了计算的意义极其重要的地位,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将很好的帮助我们有效的推进教学。
二、小学生分数乘除法计算高错误率的成因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观察到许多在分数乘除法上存在问题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存在以下几点特征:
1.对分数的感知不正确、不够具体
在小学生分数乘除法计算当中,因为学生年龄都普遍偏小,对于分数的感知还不够,所以在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时候显得比较笼统,而且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大多数学生在运算的过程当中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表面,并且大多数学生在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所获取的表象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相近或相似的数据,符号更容易产生使信息失真、甚至出现数据、符号抄错等低级错误。
其次,就是学生在分数的运算当中,太过于随性而导致没有正确的关注运算中应该注意的运算顺序,这在乘除加减法混合运算当中相当的致命。比如说:在“1÷-÷1=”之中,很多学生忽略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则,看到减号就直接的拿左右相减,得出错误的答案0,这些都是学生在计算当中太过于随性而导致的后果。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适当的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2.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导致运算方法互相混杂不清
在分数的乘除运算当中,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根源在于学生在数学运算公式知识的掌握熟练度不够,因为在数学教学当中,会出现许多的运算公式,所以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运算的过程当中混淆运算公式的运算方法,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在分数乘除法上运用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当中所说的负迁移。
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对分数乘除与分数加减法进行区别,避免学生在学完乘除法之后,分数加减法时出现了分子相加减,分母也相加减的现象。这种问题的存在,显然就是之前对于分数加减法的掌握度不够。所以,除了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随时提醒学生之外,我们更应该做好应对这种混淆后果的准备。
3.科技发展让学生变得懒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帮助了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计算问题,但新科技的发明也有负面的一面,因为生活中对于计算机的依赖,在学习当中许多学生就不再愿意自己亲自动手运算,這一方面是学生对于运算能力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懒怠心理在作祟。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多多的给学生做思想工作,从思想意识当中去改变学生的态度。
4.运算难易程度影响学生情绪不稳定
在分数的乘除法计算当中,并不仅仅是困难的运算上出错的较多,在一些相对简单的运算当中,错误率也较多,这是因为学生在遇到一些相对简单的运算当中,没有足够的耐心,审题不严谨,导致的不必要的错误。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发现这种错误的出现率是最为常见的错误之一,但这也是最没有必要的错误之一。所以,在此我们一定要在培养学生细心程度上多多下功夫,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结束语:计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国教育事业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目前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虽然在平时小学生分数乘除法计算的教学当中,会有许多问题阻碍学生掌握好这项技能,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的发现问题所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东,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运算技术与裸程整合的核心[J〕.教育研究,2000(8):49一53.
[2]余胜元,刘娟.小学分数计算能力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陈会力.发展在小学生计算能力教育.在全国小学计算能力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2000.
12.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练习题的设计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部份的教学要求有二:一是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的句子,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二是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因为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而用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这一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会看线段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部分,教师要通过教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这些问题过去用算术方法解,较难理解,学生往往难于判断究竟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特别是遇到应当把较小的数量看作单位“1”时,更容易出错。就是找对了看作单位“1”的数量,还要把数量关系归结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其中的“几分之几”,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需要计算才能得到的,比较复杂。现在可以直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一要正确处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一些学生觉得用方程解需要写设句,比较麻烦,因此喜欢用算术解法。对此,教师一方面应肯定学生自己想到的正确解法,另一方面又要因势利导,从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与方程解法的特点等角度,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要适当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列方程的基础,一是学会找等量关系,二是会写代数式。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组织这方面的专项训练。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在完成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设计如下的诊断性练习,以便了解学生具体的错误所在。
1. 先用线段图把下面各题的意思表示出来,再列出算式或方程。
(1) 一堆煤120kg,用去总数的,用去多少kg?
(2) 一堆煤120kg,用去总数的,还剩多少kg?
(3) 一堆煤用去120kg, 用去总数的, 这堆煤有多少kg?
(4) 一堆煤用去120kg, 还剩总数的, 这堆煤有多少kg?
(5) 一堆煤用去120kg, 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剩下的是多少kg?
(6) 一堆煤用去120kg, 剩下的比用去的少, 剩下的是多少kg?
(7) 一堆煤用去120kg, 用去的比剩下的多, 剩下的是多少kg?
(8) 一堆煤用去120kg, 用去的比剩下的少, 剩下的是多少kg?
这组题中第 (1) (2) 题和第 (5) (6) 题反映的是一个已知数量中几个部份数量之间的关系,实质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这是诊断的要点之一。所求数量随着其对应分率的变化而变化,能否找出所求数量的对应分率是解题的关键,这是诊断的要点之二。第 (3) (4) 题和第 (7) (8) 题反映的是一个未知数中的几个部份数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这是诊断的要点之一。随着已知数量的变化,其对应分率在变化,能否找出已知数量所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这是诊断的要点之二。
2. 先用自己的话把下面各图的意思说出来,再列出算式或方程。
上面这组题主要是从识图的角度来诊断。其中,第 (1) (3) 题和第 (5) (6) 题都是“求一个已知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诊断的重点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方法,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找出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第 (2) (4) 题和 (7) (8) 题都是“己知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诊断的重点是了解学生能不能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了解学生会不会找出已知数的对应分率。另外,第 (1) (2) 题,第 (3) (4) 题,第 (5) (6) 题,第 (7) (8) 题都是两个易混的问题,诊断的要点是单位“1”已知和单位“1”未知时,解题方法的区别。上述几组练习,数量不多,既没有加重学生负担,又较全面地涵盖了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知识要点。通过练习,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学生存在的细节问题,以便教师重点解析。
二、练习题的处理
1. 及时收集信息。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到有困难的学生身边,收集信息。收集信息的方式很多,可以让学生讨论后,由代表汇报;可以让学生直接举手向教师提问;还可以让学生把具体困难写成字条传交教师。每次诊断练习,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及时把每道题不会做的人数统计清楚,尽可能统计到哪些同学对哪个词不懂,哪些同学对哪句话不明白,或者哪些同学对哪条线段的段数、长短有疑问等等。
2. 适时给予解析。
诊断练习中要给足学生读题、思考、练习、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在多数学生切盼教师指点时给予解析,才有效果。要针对具体问题的难度和困难学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确定解析的方式、时间。多数学生有困难的题要先解析,面向全班解析,多花时间解析;少数学生不懂的题可放到后面解析,面向部份学生解析或课后个别解析。解析的任务,可以让成绩好的同学承担,可以让不懂的同学自请同伴承担,教师不要总是霸着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练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认真进行对比。
练习过程中,要在学生反复读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找出易错易混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什么情况下,要首先找出所求数量的对应分率,从而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什么情况下,要首先找出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从而列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程式。
1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者:尚剑峰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会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用具:圆形纸片、直尺、小刀。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
如果要把8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
现在将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
(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
(4)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就是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1个蛋糕的,也就是个蛋糕。
(5)补充练习:
老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平均分给7个人呢?
生回答,师同时板书。(6)引出课题。
两个数相除,商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表1414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2、教学例2。(1)把例1变例2。
现在将他们带来的3个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怎样列式呢?
生:3÷4 师:你能猜想一下它的结果吗?
生:3÷4=(个)(板书:(个)?)(?号用红色笔板书)师:大家的猜想都是这样吗?
(2)师:他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5页,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合作来分一分,剪一剪,并讨论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1、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蛋糕?
2、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动手剪拼,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4)学生汇报,集体探究。(5)课件演示分饼过程。(6)补充练习:
把5个蛋糕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如果把7个蛋糕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个呢?
3、观察,发现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
4、质疑问难。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
四、扎实训练,活用新知。
1、课本P66做一做:第1题。
2、课本P67练习十二:第1题。
五、全课总结。
14.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篇十四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分数与除法》
教材、学情分析:
前面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了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从“分数与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揭示分数的另一方面意义。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为学习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经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探究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研究下学习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圆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分数的意义,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分数。
同学们能结合生活实例说说。
表示什么意义吗?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下面学习分数与除法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唤起生成
1、提出问题
(1)6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6÷3=2(块)。6在除法里叫什么,3叫什么,2叫什么?强调除数不能为0,同时板书除数和被除数。
(2)1块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1÷2=1/2(块)
(3)1块月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1÷3=_____(块)(板书,同时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平均分除法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4)观察三个算式,两个数相除,商有时是整数,当得不到整数时可以用小数表示,当除不尽是可以写成分数,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除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分数与除法。(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究
探究一;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提出问题
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块?引导列出算式:3÷4这里把谁看做单位“1“?(板书)
2、尝试合作探究
尝试操作:拿三个同样的圆片看做3张饼,折一折,分一分,用剪刀剪下来,想一想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几块?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小组合作)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1)交流汇报,同时上台展示,并用多媒体展示。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每一种方法都让学生多说。
使学生明确3张的1/4等于1张的3/4,所以,3÷4=3/4(张)
分法一:先把每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个有4个,一共12个,再把12个分给4个人,得到每人3个,把3个拼到一块就是3/4张。
分法二:把3个圆摞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剪开,再把3个拼在一块,每人得3/4张。(也许学生还有不同的分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两种分法,使学生更直观清晰。
这些除法能用分数表示,其他的除法能用分数表示吗?下面我们继续分。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不仅加深学生对计算结果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补充事实,举一反三。
3÷4的问题的解决了,你们还想分月饼吗?
你想把( )块月饼平均分给( )人,每人分得( )块。
【设计意图】学生随意把几块月饼平均分给几人,如果出现5÷4这样的情况,为学习假分数作准备。
刚才我们分饼,现在不分了,7÷8= 并板书,请学生讲清楚怎么想的,得数怎么来的?
探究二;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以上几个算式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汇报交流得出:被除数÷除数=_____谁是分子,谁是分母?(同时板书)
用字母表示:,a÷b=_____(b≠0)(强调分母不能为0)(同时板书)
使学生明确:
2、除法用分数表示时,被除数是分子,除数是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做两个数相除。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自主探究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你能行:
24÷25= 14÷29= 9÷5= 12÷6=
=( )÷( )
=( )÷( )
2、练习十二第1题(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3、拓展提高
喜羊羊和懒羊羊分别要用一根彩带包装礼品盒。
懒羊羊:我用一根长3米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拿出1段来包装。
喜羊羊:我用一根长1米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3段来包装。
谁用的彩带长?
4、总结提升
同学们,现在再来看
这个分数,你怎样理解它?
四、回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6÷3=2(块)
1÷2=1/2(块)
1÷3=1/3(块)
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为0)
a÷b=(b≠0)
3÷4=3/4(块)
3÷5=3/5(块)
15.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五
教参对本题的要求是不需要学生计算, 练习时可以小组讨论, 或者同桌议一议。交流时, 除了说出结果以外,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并总结规律。
研读教材后, 笔者觉得仅仅依靠同桌议一议显然是不够的, 一些优秀学生或是课外接触过这个知识的学生能够判断出这些算式中商和被除数的关系, 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 他们只能成为倾听的对象。笔者觉得这样的题目需要学生计算, 在计算的基础上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基于这样的思考, 笔者在教学时, 对这道题目稍作了一些处理。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题:不用计算, 你知道下面哪几道题的商大于被除数, 哪几道的商小于被除数吗?
师:不计算, 猜一猜哪几道题目的商大于被除数, 哪几道题目的商小于被除数?把商大于被除数的算式的编号写在一起, 把商小于被除数的算式的编号写在一起。
(学生独立分类)
师:你的分类对吗?怎样来检验?
生:计算出结果。
师:在自己的本子上算出上述8道题目的结果。
(学生计算, 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提醒算好的学生进行检查)
师:好, 经过计算, 你觉得需要对你开始的分类改一改吗?需要修改的同学请修改好。 (学生根据结果调整)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商大于被除数的有哪几个算式?商小于被除数的有哪几个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有没有商等于被除数的算式?你能举出1个例子来吗? (生举例:)
师:同学们, 这些算式中, 有的商大于被除数, 有的商小于被除数, 有的商等于被除数, 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有学生开始举手) 把你发现的规律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在本子上。 (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教师展示一位学生的规律:
商>被除数的算式:除数小于1。
商<被除数的算式:除数大于1。
商=被除数的算式:除数等于1。
师:她发现的规律正确吗?
……
师:这位同学真厉害, 不仅发现了规律, 而且表达得非常简洁, 有没有补充的? (被除数不能为“0”)
师:原来被除数和商的关系是由除数决定的。老师看到还有很多同学也发现了这个规律, 虽然有些还需要改进, 但大家都在积极地思考, 你们都是有收获的。
【教学反思】
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 笔者有意识地多安排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第一次独立思考:“不计算, 猜一猜哪几道题目的商大于被除数, 哪几道题目的商小于被除数?”笔者没有马上指名回答, 而是让学生“把商大于被除数的算式的编号写在一起, 把商小于被除数的算式的编号写在一起”。这一“猜”的过程, 学生是有很大差异的, 有的已经知道规律, 轻而易举就分好类了;有的在心算, 边算边分类;有的只能凭感觉分类……这样记录的过程跟同桌讨论或是指名回答的差异在于, 前者是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 而后者却是优秀学生表达、其他学生倾听的过程。第二次独立思考:在自己的本子上算出上述8道题目的结果。笔者觉得这个过程少不得, 这是验证自己猜想的过程, 只有经历了独立的计算, 学生对获得的规律才会印象深刻。同时, 与纯粹的巩固练习相比, 这样的练习更让学生觉得有意义。第三次独立思考:“同学们, 这些算式中, 有的商大于被除数, 有的商小于被除数, 有的商等于被除数, 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把你发现的规律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在本子上。”把规律写下来的过程, 给了每一位学生一次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巡视中, 虽然发现有的学生没能够总结出规律, 有的学生仅仅写了“这些都是除法”, 但这也是学生经历的一次思考, 其意义完全不一样。
【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分数除法的教学设计07-09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07-08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刘少霞09-03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练习教案07-01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09-01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9-20
分数除法应用题一教学设计08-17
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06-09
分数与除法09-10
分数除法作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