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精选7篇)
1.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 篇一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加快一倍左右,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2、方法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后各加入淀粉溶液2毫升。
②、将第l、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第3号试管放入冰水中冷却
③、5分钟后,向第l号试管中加人煮沸5一15分钟的稀释唾液l毫升;向第2、3号试管加稀释唾液各l毫升。摇匀,
④、2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加碘化钾-碘溶液2滴,混匀,比较各管溶液的颜色。判断淀粉被唾液酶水解的程度,井说明温度对唾液酶活性的影响。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酶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PH值,过酸或过碱都能使酶变性失活
2、 实验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的过氧化氢液2mL。
②加完过氧化氢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过氧化氢酶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观察每个试管释放氧气的速度,记录结果。
3、但是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慢
说明酶的作用有一个最适PH值。
2.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 篇二
一、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类型
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可根据学生行为与认知的不同层次分为认知类活动、操作类活动和体验类活动三大类。
1. 认知类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中认知类活动总计有27处, 占必修I教材所有活动的56.9%。还可将认知类活动分为读图思考类、问题分析类、阅读思考类三类活动, 此类活动一般要求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使学生遇到地理问题可以举一反三, 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2页活动:“根据图2.8, 完成等压线的相关问题”, 第42页活动:“阅读《水浒传》的一段关于天气状况描写内容, 回答关于天气的问题”等。
2. 操作类活动
必修I中操作类活动共9处, 在所有活动中占17.6%。此类活动又可分为绘图填表类、调查研究类、搜集资料及短文写作类、计算类、实验操作类, 要求学生在动笔、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掌握地理原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例如第35页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第16页活动“按照如下步骤画示意图, 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等。
3. 体验类活动
必修I中体验类活动共13处, 占所有活动的25.5%。这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经历来领悟地理教材的内涵, 此类活动一般是无明确答案的开放性热点话题, 因此在进行活动时, 一般以学生参与讨论作为主要活动方式。例如第52页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后果作一些预测”, 第63页活动“阅读文章, 讨论有关水资源对以色列农业发展影响的问题”等。
二、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分析
1.“活动”栏目帮助转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
“活动”栏目的设计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练习题或复习题的形式, 它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式、探究式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由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自主式学习转变。如在进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首先按等间距画三条线分别表示赤道、太阳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纬线, 接着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 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 最后结合已经讲授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一条曲线代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首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示意图, 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改变过去直接向学生展示示意图的方式。这一方式不但有利于改变单纯讲授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这一知识易使学生造成困惑的情况, 还有利于使学生在主动动手画示意图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地建构起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的知识结构。
2.“活动”栏目帮助学生拓展新知识
“活动”栏目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领会地理教材内容, 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锻炼实践能力, 展现个性才能和拓展地理知识领域。例如第29页的“活动”, 探讨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与探讨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教师引导学生读图2.2比较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受热过程差异, 这在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知识的同时, 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地球表面相对于月球表面存在一层厚厚的大气这一差异才造成了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 而且将已有的知识结构由地球表面拓展到了月球表面, 从而拓宽了地理知识的领域。
3.“活动”栏目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只有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地理教材的“活动”栏目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地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第35页的“活动”, 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与观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并分析气压带与风带形成的原因。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 并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按要求作出各小组的三圈环流模型, 模型完成后小组内部讨论、分析各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原因, 最后由教师对各个小组做的模型与分析的结果进行评比。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最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此外,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既突破了学习这一地理知识的难点, 又培养了学生地理动手实践的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地理能力。
三、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一些教学建议
1. 教师可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
“活动”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完成活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且及时赞扬鼓励, 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 对于学生不太恰当的回答, 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还可给活动做得特别优秀的小组或学生发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欲望。总之, 教师应和学生一同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动的活动课堂, 力求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活跃、和谐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 教师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力争将活动融入课堂之中
教师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首先, 教师可以将活动内容作为新课导入内容,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第二章第一节“气压带和风带”学习时, 上课后教师即可让学生进行第33页的活动。通过阅读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完成相关问题, 最后得出一个单圈环流的理想模型图, 接下来再根据地球表面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述地球表面实际的环流情况, 这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其次, 教师可利用活动进行课堂讨论, 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65页的活动, 讨论如何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让学生最后总结并提出各自的观点。这一讨论过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使学生在增长知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再次, 教师可将活动作为调查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例如在进行第61页的活动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收集资料, 撰写小论文,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在这一学生小组收集资料、调查、撰写论文过程中,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将会有显著提高。
3. 教师可灵活把握活动时间
教材“活动”栏目类型多样,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设计活动进行的时间。可根据活动要求将活动分为课前活动、课中活动和课后活动。尤其对于由于课堂时间不足难以在课堂内完成的活动,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后, 将活动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将课下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地理课堂, 让学生通过课后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原理, 理解知识难点, 同时培养动手动脑与综合实践能力。例如, 在进行第29页玻璃缸内烟雾飘动的实验活动时, 由于课时的限制, 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这一活动, 因而教师应要求学生分组课后去尝试完成这一活动, 让活动走出课堂, 让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一活动让学生加强了对热力环流这一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的理解, 这也正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
总之, 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出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地理教师应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创新, 在活动中向学生展现地理知识,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孟淑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的分析和应用.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尹燕立.高一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内容、功能与教学方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张晓芹.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系统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4]郭四化.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用好教材的活动设计.教学与管理, 2008 (4) .
3.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 篇三
关键词:教学设计 人口增长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45-01
1 教材的处理及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的处理:本节课为两课时,此节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把后部分知识中与人口增长有关的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中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知识调整到第一课时讲,第二课时为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训练,这样增强了知识完整性。(2)教学思路的设计。本节教学思路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关注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③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 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②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③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的差异;④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不同地区资料的分析,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②借助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②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③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3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4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的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5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相结合。
6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相关人口增长资料。
7 教学过程设计
(1)首先是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出示幻灯片,内容为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图片。师问:2009.6.5日是什么日子?(世界环境日)。教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必修一我们主要学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必修二人文地理环境,也就是人类活动与环境,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教师再次出示幻灯片:世界第60亿人口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图片。进而提出问题:世界乃至中国为何这么关注这一刻?(学生回答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太多)。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过程的教学环节。如教师在讲授“历史上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还是先用幻灯片出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接着师生共同归纳步骤与方法:先看图名,再看图例,然后看横纵坐标代表的变量及关系,最后看曲线的形状(陡缓)及表达的含义。最后教师让同学们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思考下列问题:①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②这幅“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反映了人口增长的哪些特点?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读图思考回答问题及学生读数据图表,自主学习完成问题。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来对学生进行读图技能的培养。因为本部分知识难度不是很大,所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当中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引导。
再如教师讲授“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时,教师出示板书:计算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然后教师再出示本地区(海拉尔区)2007年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及总人口数,求算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数据计算并掌握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初步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并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理解人口增长要素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教师再向同学们提出问题:通过读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总结出世界人口各地区(大洲)人口增长有何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读人口增长的柱状图,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空间分布不均。教学环节中教师提问:当代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如何体现?(学生回答)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甚至零增长、负增长。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布置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活动题的探究,尤其是通过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及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还有教师讲到: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问题时,学生可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①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多种因素的制约及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有了教师讲授的人口增长的问题,那么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人口增长快慢带来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并要求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出示三幅漫画,启发学生认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通过漫画来揭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最后教师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同时进行归纳:就业压力过大,劳动力过剩等问题。教师提问: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应采取何种对策应对?教师归纳:计划生育、鼓励移民。
本部分知识包含的范围较广,也很抽象,可利用学生熟悉的国家作为切入点,共同分析、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以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为例的教学设计,体现出教师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通过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4.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 篇四
§1 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标导读]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涉及到“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不过模块1中的内容是顺应讲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点是突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在地域组合上的联系与分异。而本节内容是典型的案例研究课程,它通过诸多案例将“区域”的概念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所具有的客观性,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并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区域差异形成的综合原因,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对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做出正确的分析,培养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观和科学的地理素养。
[教学目标]
本节教学要重点突出“区域”和“区域差异”两个核心概念,围绕这两个概念,逐步将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等基本国情知识,顺序展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气氛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区域的含义,认识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对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些基本的比较分析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较多,而且学生探究的量也很大,所以建议用4个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从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入手,让学生有清晰的区域地理观。能够明确区域的划分及划分依据的设定。该课时,着重从知识储备和帮助学生掌握综合分析的方法入手。
第二课时:用教材上列举的“中国三大自然区”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的差异,从而明确区域差异的内涵。再通过教材引用的“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南北差异”,结合秦岭-淮河线知识点,巩固学生对中国地理环境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该部分内容多而生动,是很好地复习过往区域地理知识的教材内容,教师应该好好利用。
第三课时:将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做一总结,引入“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概念,并让学生比较这
两种划分的不同之处,更好地掌握“区域”概念的相对性特点。同时,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的形成因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比如,优良的自然条件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反之又会延缓或阻碍经济发展。但青藏高寒区的农业资源相对较差,但其他资源如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又非常丰富,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加以引导。
第四课时:以学生研究结果的展示为主题,可以上一节活动课。教师最后的总结尤为重要。既要突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教学目的;又要利用活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讲述“我的家乡”:针对深圳市移民城市的特点,教师可以从讲述自己的家乡开头,与学生交流家乡的环境特征并进行比较,由此引入课题——“区域和区域差异”。
2、在讲述结束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索“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基本含义,并通过分析了解“中国的三大自然地带”的划分及差异,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3、利用课件,将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典型图片和案例一一展出,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分析,教师引导,完成课堂练习,最终得出结论。
4、多注意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依托教材内容,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渗透国情教育内容。(第二课时)
1、在学生掌握了“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后,从案例“中国的三大自然地带”的分析中,进一步认识“区域”的划分和了解“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讨论,从中找出“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本课时重点在学习一定区域环境条件下的人类活动,让学生能够对各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给出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加以联系的分析和论证。
3、结合实际案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的东移”、“交通发展的东西差异”,以及学生举例说明等,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同时为下节教学内容打下伏笔。
(第三课时)
1、从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三个地带入手,让学生分析比较各地带人类活动的差异,与第一节内容相呼应。
2、通过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读图分析和绘图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3、阅读“案例研究”中的两个盆地比较,联系本节前后内容,布置下堂研究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准备评讲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如果有条件的话,各小组可以制作出演讲的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更能提高学生课后探究的积极性。
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简要提出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学生将自己的结论与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联系;教师及时针对结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学生再讨论、再分析。经过这样的师生交流,教材的主要知识内容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生的记忆;而学习的过程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后要及时总结,最好是由学生进行归纳。往往在大量信息的分析判断后,课堂重点会出现模糊的现象,因此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课程拓展]
本节教材内容牵涉到的知识点,有很多是初中地理知识,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将温故知新结合在一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该节课程拓展的方向应该是将教材中的中国地理知识很好地运用,并适当地延展到国情知识、环境知识等知识点。这也是地理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在了解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时,引导学生分析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同时有必要分析对三大经济地带的形成的影响和联系。在讲到三大经济地带差异时,最好是让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东西部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等国策对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意义。教学中,多运用一些问题和情景设计,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去掌握国情知识和环境知识。例题:
(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a)
a 资金、技术、人才匾乏 b 农业基础薄弱
c 水土流失严重 d 自然资源不足
(2)我国政府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b)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3)西部大开发的首要目标是(b)
a 充分开发利用西部资源,加快国民经济发展
b 缩小西部和东部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c 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d 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换
以上例题只是举例而已,教师可以灵活地设计更多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国情知识有所了解。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这个巨大的现实的区域差异急待我们去消除或减小,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国的经济就会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教材中引用的许多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将这个国情告诉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发掘。
[教学反思]
本来这是在教完本节内容之后才有的,但通过课程的设计过程,同样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1、案例研究是教学中的关键。本节教学内容较多,但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案例分析将“区域”和“区域差
异”这两个概念始终把握住。
2、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国情知识渗透进每节课堂,尤其是我国东西部自然、人文上的巨大差异,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因应策略,都是当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3、利用图表知识进行绘图分析的练习,体现了能力训练的课堂化。设计适当的课堂练习,应该是新课程教学过程从教人员备课中要用心准备的一项工作。往往很多知识点,学生看、老师讲,好象并不难,但到了学生进行实际分析时,效果却不理想,其实就是没有很好地进行配合训练的缘故。
一堂课下来,教师课前准备的充分不充分,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出新字,仍然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地探索。
5.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 篇五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共三节内容,前面两节主要是介绍地球上水对人类的影响,本节教材主要是要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的分布以及人类是如何影响水资源的,要让学生对于我国的甚至全球的水资源现状、未来有个深刻的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水资源为一点扩散到别的资源,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这就是课标的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节内容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以及海水运动,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什么是水资源、水资源与水的区别、水资源与人类的相互影响等,学生认知较为简单。但是本节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的弱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进行引导。其实,本节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学生已接触、了解过的,但却是较零碎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并发现问题,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知识加以应用,从而解决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亦可使学生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强化对人水关系、人地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利用图表能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②、从全球和未来的角度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资源概念和我国的时空分布、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图表和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用具
板书加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本节内容共有三个活动和一个案例,课前就把学生分为六组(ABCDEF,每组人数根据具体班级而定),A组讨论江苏缺不缺水(通过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寻找答案);B组讨论江苏缺水的原因,缺水对江苏的影响;C组讨论怎样来给缺水的江苏提出合理的方案;D组讨论书本61页的活动;E组讨论63的活动; F组讨论案例2咸海的忧虑是什么?咸海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保护咸海。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各小组自主利用放假时间进行分组合作探究。ABC三组研究途径:
1、通过网络搜索,报章的阅读。
2、通过野外的调查实践:如对家乡河流进行水质情况的调查。
3、对身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
4、采访相关专家等。
5、请教老师。探究成果形式:
1、形成一个讲解演示用幻灯片。
2、照片、相关录象等各种其他形式。
2、新课学习
【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几张表示土地干旱龟裂的图片,并讲述我国近几年发生的较大的旱灾。提问:“我们地球上水体占总面积的71%,水应该是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阿,为什么还会发生旱灾的呢?”(使学生认识到水与水资源的不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水资源的理解,然后教师总结归纳进入这节课内容的学习。(同时板书课题)
点评:一上课就给学生看与课题相关的图片,简单直观而且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自然而然进入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让A组同学代表上来展示讨论结果,江苏是否缺水。(学生通过讨论应该得出江苏是缺水的,而且是水质型缺水)
点评:让学生明白我们平常所讲的水资源和水的区别,也就是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指导学生归纳广义及狭义水资源的概念;结合现实得出哪些水资源是比较容易被人类利用的;看书理解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结合“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和“中国径流分布图”得出水资源分布情况。
让D组同学代表上展示讨论结果,即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老师进行点评。
【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老师讲解不同时代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影响,水资源质与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让B组同学代表上来讲解江苏缺水的原因以及缺水对江苏的影响。(得出江苏缺水主要是由于污染和浪费严重,导致江苏水质型缺水,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在旱年表现得更为明显,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点评: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水资源的质和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让E组同学代表来完成书本63页的活动
【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
让C组同学代表上来展示讨论结果,如何治理江苏的缺水问题。
由学生对江苏的实际案例出发,来总结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概括。
学习过后让F组同学代表讲解咸海的忧虑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保护咸海。【板书设计】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概念 2.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3.水资源的分布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质与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人类发展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开源措施 2.节流措施
【课后作业】
1、目前,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A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B 冰川、河流和地下水
C 淡水湖泊水、河流水和冰川
D 地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
2、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是()
A 年平均降水量 B 年平均蒸发量 C 年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 D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双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主要表现在()
A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C 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D 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4、关于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得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越丰富的地区,经济越发达
B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C 自古至今人们为了用水方便,必须选择沿河湖的发展 D 世界主要的文明发祥地多产生和发展于大河流域
5、下列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中,能化害为利的措施是()
A 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以扩大灌溉面积
B 大面积排干湖泊沼泽,以扩大耕地面积 C 干旱区农田进行漫灌,以保证农作物需水量
D 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以调节径流的时空分配
6、思考是否应该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的缺水问题。(从对南极冰川的分析、沙特的水资源情况、运输过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运输的路线、取冰后对南极地区的影响等方面来考虑)
八 教学反思
6.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 篇六
一、课标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 “ 运用简易天气图 , 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 1、教学中应重视落实各种天气图的判读与分析。、“标准”中提及的简易天气图是指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 ,其中涉及各种类型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而不是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标准”中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 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 , 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 ,对天气图的阅读分析是地理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要求。、教学中还应注意 : ① 应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出发 , 切忌增加知识难度 ; ② 应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 , 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与分析,如锋面等; ③ 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例如我们娄底可以注意了解“伏旱”天气,“梅雨”天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概念
⑵ 能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⑶ 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各种图像的阅读分析,学会正确的读图方法,提高读图析图能力。(2).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学会分析锋面系统,低压(气旋)与 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3).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 , 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 , 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通过对天气现象的科学剖析,破除封建迷信,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一、学生普遍学习方法不科学,被动接受较为普遍。新入学的大部分学生仍用初中甚至小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高中的内容,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教材内容不理解和掌握就去急急忙忙做作业,机械地死记硬背,对地图不重视,不少学生表现为很用功去又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往往取得的成绩与他们付出的精力不成正比
二、学生基础特差,我校中考几乎没有几位学生能上一中分数,普遍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的形成及过境前后(时)天气变化特征.(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读,理解冷锋与暖锋过境前后(时)天气变化特征。(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教学方法: 多媒体动画演示法、比较法、读图指导法、讲解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天气系统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天气系统
投影幻灯片1 :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中《火烧葫芦峪》视频片段: 三国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于农历6月的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是施用火攻的绝好良机),在葫芦峪设下伏兵,将魏军团团围困,遍山点起大火,司马懿父子自知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然而,正当火旺人困,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豪情壮志,使他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千古悲叹。【师】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神机妙算,能借东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能算出江上会起雾,为何这一次选择火攻却遭遇大雨?这是否是天意呢? 活动2【讲授】天气系统 投影幻灯片2 投影:
【考纲下载】-----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目标定位】 1.识记、冷暖气团、锋面、低压、高压的天气特点。2.理解、常见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特点。
3.运用、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学会分析锋面系统,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主干知识体系】:(如图)
投影幻灯片3 :投影主干知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
【师】(合作探究)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分组抽查检验(每一组抽2人,对换改,比较哪一组错误率最低)投影幻灯片4、5 :投影图文资料,观看两幅动画,引导学生思考(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暖气团是怎样运动的?
(2)锋面的前方、后方分别是什么气团?此锋面系统是向哪个方向移动?(3)降水主要降在锋面的哪一侧?冷锋是否一定会带来降水?(4)锋面过境时、过境后天气如何变化? 投影幻灯片6 :探究1:锋面特点
(一)(1)冷暖锋中,冷、暖气团运动分别有何特征(区别)?
【师生】(合作探究)【点睛】冷锋中冷气团长驱直入,暖气团被迫抬升; 【点睛】暖锋中冷气团回转,暖气团主动爬升。
探究1:锋面特点
(一)(2)锋面倾斜有何特征(共性与异性)?
【师生】(合作探究)【点睛】无论冷锋、温暖峰,锋面都倾向于冷气团一侧(同),【点睛】冷锋锋面坡度较陡,暖锋锋面坡度较小(异),投影幻灯片7 :探究2:锋面特点
(二)冷暖锋的锋前与锋后分别是什么气团? 【师生】(合作探究)
【误区点拨1】“锋前”和“锋后”中的“前”“后”既相对于锋面移动的方向而言,也相对于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言。锋面的前进方向为锋前,相反方向为锋后,在符号表示中,符号的朝向与锋面移动方向一致
投影幻灯片8 :探究3:锋面与降水天气(1)冷暖锋的降水主要降落在哪里?(2)云雨区都出现哪一侧?(3)冷锋是否一定会带来降水?
【师生】(合作探究)(1)冷锋降水--主要降在锋后,暖锋降水--降在锋前 【点睛】(2)无论冷锋还是暖锋,云雨区都出现在冷气团的一侧。
【误区点拨2】(3)锋面能否带来降水,取决于暖气团中水汽的含量,如果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小,就不会出现降水。如我国冬春季节受冷锋影响出现的大风和沙尘暴天气。投影幻灯片9-11 :媒体显示:冷暖锋动态移动过程,观察冷暖锋特征及天气变化过程 【师生】(合作探究)(媒体显示动画,学生依据动画进行讨论,归纳,教师引导点拨并加以小结)(师提醒:注意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特征)气团运动 天气变化 降水 位置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气温高、气压低、晴朗 阴天、大风、雨雪、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锋后 气团运动 天气变化 降水 位置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气温低、气压高、晴朗 多云、连续性阴雨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锋前 探究4: 冷暖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将如何变化?
投影幻灯片12-17 :探究5: 冷暖锋的天气实例 下面的天气谚语(诗歌)反映的是冷锋天气实例还是暖锋天气实例?(讨论)(1)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2)“一场春雨一场暖” 媒体显示:冷暖锋天气实例图片 【师生】(学生依据图片进行归纳)(合作探究并加以小结)冷锋天气实例: ①冬春季的大风; ②冬春季的沙尘暴;③冬季寒潮; ④北方夏季的暴雨
投影幻灯片18-20 : 探究6:如果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天气特点将会如何?能否举一实例来说明?
【师生】(1)江淮准静止锋— 春末夏初(6月上旬 ~ 7月上旬)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连续性降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故称 “梅雨”。(2)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气团,受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地势阻挡止步不前,在贵阳与昆明之间形成准静止锋。
投影幻灯片21 :对点练习: 1读《三国演义》中“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1)造成选文中天气变化的是()A.准静止锋 B.冷锋 C.暖锋 D.气团
(2)下面关于“是夜北风大作”和“比及天明沙土冻紧”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准静止锋过境 冷气团控制 B.暖锋过镜 暖气团控制 C.冷锋过境 冷气团控制 D.暖气团过境 冷气团控制
投影幻灯片22-23:投影显示:甲乙两幅图等压线图,引导学生读图并观察思考? 【诱思探究7】比较甲乙两图中气压状况?
【师生】(合作探究小结)低气压(甲)--等压线合;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乙)--等压线合; 中心高四周底
【诱思探究】 北半球低压(气旋)水平方向气流运动规律是什么?
【师】对演示图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气旋概念;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用虚线)由外指向里(高指低),并画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和摩擦力作用下的气流运动方向,【师生】(合作探究)北半球低压中心——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入(辐合)【师生】(合作探究)北半球高压中心——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出(辐散)【问题探究】 请学生画出南半球近地面(反)气旋中气流运动方向;(叫二个学生上黑板,画出近地面气旋中气流运动方向,再由学生分组讨论评价)
【师生】(合作探究)南半球低压中心——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入(辐合)南半球高压中心——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出(辐散)
(合作探究归纳规律)水平方向上气旋-----北逆南顺辐合 水平方向上反气旋-----北顺南逆辐散
投影幻灯片24:【问题探究9】南北半球气旋 反气旋垂直方向气流运动规律以及常出现的天气现象? 【诱思探究】垂直方向上气旋的运动方向是什么? 【师生】(合作探究)气旋垂直方向—上升
【问题探究】思考:低气压系统(气旋)会带来什么天气现象? 【师生】(合作探究)低气压系统(气旋)会带来--阴雨天气
【师】媒体动态显示气旋(北半球)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气流的运动,以及天气状况(学生加深感性认识,并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投影幻灯片25 :【问题探究10】为什么火烧葫芦峪后会下雨?
【师生】 诸葛亮能借东风,草船借箭能算出江上会起雾,却为什么不知道火烧葫芦峪后会下雨呢?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投影幻灯片26 探究11: 冷高低压的天气实例 :媒体显示低气压(气旋)天气实例图----台风(加深感性认识)
投影幻灯片27:媒体动态显示高气压(反气旋)图: 媒体显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实例图---“-伏旱‟,秋高气爽
投影幻灯片28: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理解气旋,反气旋的规律与区别
投影幻灯片29 :课堂反馈:-练习2 2(上海地理)右边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活动3【活动】天气系统 投影幻灯片30 :课堂小结1(锋面系统)气团运动 天气变化 天气实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气温高、气压低、晴朗 阴天、大风、雨雪、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北方夏季暴雨; 冬季寒潮; 冬春季沙尘暴 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气温低、气压高、晴朗 多云、连续性阴雨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场春雨一场暖
投影幻灯片31 :课堂小结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 压 气 流 大气运动 天 气 实 例 水平运动 北半球 南半球 垂直 运动
低 压
气 旋
四周 向中 心辐 合逆时针
顺时针
上升
阴 雨
热带气旋(台风)、龙卷风
高 压
反 气 旋
中心 向四 周 辐散
顺时针
逆时针
下沉
晴朗干燥
秋高气爽 伏旱
活动4【作业】天气系统
投影幻灯片39-41:课后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伤葫芦峪,为何天不亡司马懿?真是天意吗?
活动5【活动】天气系统
7.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 篇七
一、用词不恰当
1.P18, “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 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 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 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 “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CBD) ”。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 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 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 造成了外延过宽, 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 (2) 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 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 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 “目前,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 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 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 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 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 从经济上来讲, 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 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 社会福利制度健全, 人们衣食无忧,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不愿意要孩子, 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 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 人们生活比较紧蹙, 养不起孩子, 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 酗酒成风, 平均寿命短, 离婚高等原因, 造成生育率低。因此, 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 “阅读”中, 文字说明有三句话, 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 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 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 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 前后概念游移不定, 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 语意连贯, 建议在“所以, ”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 “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 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 在美国人口中, 白人占82﹪, 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 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 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因此, 对于美国来讲, 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 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筑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 ……”言外之意, 纽约市内约有3筑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 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 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 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 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 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 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 “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 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 而且, 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 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 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大批农民离开田地, 走出家乡, 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 “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筑10, 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筑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 从逻辑上来讲, 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 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 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 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筑5。由此可以看出, 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 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 “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 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 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 前后概念的统一, 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 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 所指范围不明确, 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 所以, “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 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 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 根据图中所绘内容, 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 “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 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 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 是另外一回事。所以, 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 推理不合理
13.P83, “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 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 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 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 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 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 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 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 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 不够准确、恰当。因为, 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 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 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 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 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 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 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 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 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 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而且人口少, 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 居住分散, 人口密度小;还有, 一般来讲, 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 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 省吃俭用, 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 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 而是还有其他原因, 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 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未免以偏概全, 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 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 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 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 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那么, 一般来讲, 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 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 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 “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 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 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 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 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 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 (图的标题) , 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 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 时间有差异, 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 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 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 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 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 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 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 (1949~1986年期间) 和“民工潮 (80年代后期) ”, 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 “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 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 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 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 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 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 但是, 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 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 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 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 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 科学技术进步很快, 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 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 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 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 显然有失偏颇。所以, 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886.
[2]韦克难.社区管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5.
[3]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36.
【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推荐阅读:
高中英语趣味教学浅析06-24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浅析09-05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07-30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1-03
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07-01
高中必修3地理教案09-22
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09-22
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06-20
浅析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内涵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