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准备阶段性小结(10篇)
1.课题准备阶段性小结 篇一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
准备阶段小结
卧龙区新集中心小学 刘瑞
一、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意义
“倾听习惯”是一种好习惯,只有会听、能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的便于师生、生生交流,达到教学目的。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低年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受其年龄限制,受其生理、心理机能的制约,但“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多渠道的培养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确定了研究内容:
1、调查低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造成倾听能力滞后的原因。
2、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3、教师要善于研究、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因材施教的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4、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使学生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相互尊重。
三、制定了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1、调查法:主要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通过教师座谈、走进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倾听的现状,寻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方法。
2、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学习和资料搜集,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个案研究法:研究个案,在研究期间跟踪调查,记录,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四、制定了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初步拟定一年完成,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4 年 9月~ 2014年10月)
1、搜集相关资料,确立课题研究的重点,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拟订出研究的初步方案;
2、制定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教师座谈,了解学生倾听方面的信息。
(二)实施阶段(2014年 11月~2015 年 9月)
本阶段的研究目标教师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1、自主学习研究理论和科研方法。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向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科室主任以及其他同仁学习,另一方面,勤奋研读相关理论专著以提高理论水平。
2、搜集、分析相关资料,结合语文有效教学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完成各项调查,完成读书笔记和课堂教学案例的撰写工作。争取发表(或获奖)论文1~2篇。
3、教师要善于研究、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三)总结阶段(2015年10 月~ 2015年11月)
1、整理实验资料和研究成果。2、2015年12月完成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
五、确定了主要参考和学习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体现:
(一)、参考的文献资料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2、《让学生都爱听你讲》(美Marilyn L.Page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年1月)
(二)、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15年3月~2015年5月,完成第一篇读书笔记。2、2015年6月~2015年9月,完成第二篇读书笔记。3、2015年7月~2015年8月,完成第一篇课例分析。4、2013年9月~2015年10月,完成第二篇课例分析。
六、保证研究条件:
新集中心小学是卧龙区潦河镇中心小学,网络和图书资料有保障。
2.课题实验阶段性小结 篇二
阶 段 小 结 二 东乡县北港小学
王有玉
本阶段的研究工作从2011年12月开始,到2013年5月止,现已结束。这阶段是组织实施课研阶段:调查研究寻教法、课堂实践证教法、探索规律成教法。一年半来,全体课研教师认真制定课题计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研扎实,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课研概况
1.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月,课题组教师依据制定的课题研究方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包括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学习认知能力的差异、个性特征的差异、了解学生的现在需要等);根据对学生的调查结果的具体表现差异去寻找选择最佳教法,经过教研实践形成了理论文章,探讨出了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
2.2012年7月到2013年1月,进一步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教研计划,集体备课,随堂听课,研究总结出了常规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定期进行检测,随时掌握情况,及时调控并做好各种资料的存档整理工作;
3.2013年2月到2013年5月,探讨研究了课题效果的检测及评价标准,跟踪了解实验效果,对教案、案例进行了修改;举行了公开课,请教研专家到校听课指导,集思广益,总结经验;全体课题组成员整理材料完善教研,撰写了第二阶段教研总结。
二、课研目标 本阶段的课研目标是:
1.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有效教学法更加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
2.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探索各有效教学的要素,形成经验材料,撰写经验文章。3.通过实施有效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4.突破教材对教师的束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有效教学创造条件。
5.通过实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使参研教师由“思考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选定班级,以行动研究自主探索和经验总结定期交流为主,以研讨课展示成果为平台,按照分工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结合案例分析、个案研究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对不同阶段研讨课的对比、总结,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促进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制定不同的教研方案,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和思维训练,有的放矢地进行数学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长善救失,调动起心理上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使之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全面发展。另外,还辅之以观察、调查、实验记录、谈话卡片、综合分析实验研究对象的发展状态,积累了较为科学的有效教学研究资料。
三、课研感悟
在本阶段的课研中,为了使课研教师对课题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理解,我们利用理论学习会、讨论会及暑期休息时间,组织研究教师反复学习了课题实验方案,使得课研教师对课题的各项工作任务有了充分与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研究任务明了于心。这样,既总结和学习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又避免了研究教师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迷失方向,大大的提高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效率,这从本阶段的研究论文的数量上可见一斑,我们写出了二十多篇研究论文。随着课研的深入,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对教材的研究重视不足”,这不仅使我们在有效教学中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而且教师因受教材的束缚,教法的选择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在教法与学生活动的设计研究上,由于研究分为“准备、示导、议练、诊断和评补”五个方面,条块较多,研究成果分散,不利于形成整体的设计思想模式。因此我们后来十分重视对课题的再修改、再学习,使之更完善,更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的需要,更好的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在本阶段的课研中,我们悟到只有以先进的理论与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准确地找到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修改。为此,我们利用大量的时间,组织课研教师学习了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文章,每周一次小组学习交流(小组成员轮流组织)。如从网上下载学习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活动情景,激情激趣导入课题》、《差异教学法理论依据》《教不越位,学要到位》、《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等20余篇;除此之外,还学习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数学教改新探索》、《小学数学新模式典型课例》《讨论式教学法》等专著,这给了课研教师很大的启发与帮助,成了我们研究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和“加油站”。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我们于春节与暑期,分两次对课题进行了修改,使研究的对象更清晰——学生、教材、教法,在课题研究中形成了完整的设计思想与模式,这为本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重视加强对本阶段已有研究成果的学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全面了解课题,使自己“站得更高”。
一年半来,我们利用寒暑假及平时的理论学习时间,共分四次组织学习了已有研究成果。一是通过学习以便逐步完成对终结成果的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表述。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逐步提炼和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其过程为:“实践寻找方法——方法中寻找规律——规律中得出模式”。而教师的“微观研究”多处于“实践寻找方法”环节,要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就应加强对已有的阶段研究成果的学习,使之在学习中“提炼和形成”方法。并用“规律或模式”这根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起 来,最终使阶段研究成果和个人研究成果统一于最终成果之下。虽然研究过程中逐步提炼的“最终成果”与结题时的“最终成果”相比还不完善,还需不断修改补充,但已初步具备了“最终成果”的大多数特征,它对研究教师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不仅为教师指明了今后研究的方向,而且还能使研究教师从中看到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漏,使研究工作不断走向深入。二是要通过学习使研究教师互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相互启发。为此课题负责人及时进行总结、指导,使教师明确了各自研究的内容;对不够深入的还要继续研究,对未研究的内容,要合理安排研究进度;尽量避免出现缺漏和重复,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有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我们初步形成了实施有效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以教材为关键,以活动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课题,同课研教师一起,共同确定各自的研究内容,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使研究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阶段的课研中,我们发现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是课题取得成功的关键。为此,我们一直十分重视锻炼培养队伍,确保研究力量。科研组成员积极参与了学校进行的精品教案工程,大家进行科研的时间更多,对课研内容思考更深入。课研教师坚持以写作促进科研、科研带动教研,使科研、教研、写作——互动;让科研成为写作的源泉,写作反过来促进教育科研;让课题研究组教师的实验成果论文,参加我校一年一次的教育经验文章展评。一年半来,课研教师在校内教师论文教育经验文章展评中有二十多篇论文参评,展开交流,调动了实验教师的积极性,扩大了实验成果的影响;在科研带动教研方面,开展每学期一至二次的教学实践成果展示活动,课题组教师通过上示范课展示成果的形式,组织非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从中受到启发,改进自己的教学;平时,让课题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大胆说、评,将课题组的最新成果迅速传递给其他教师,在全校创设积 4 极参与科研的良好氛围。这样课题组教师的写必学、写必教、写必研,又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资料的及时搜集整理是课题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及时做好各种资料的存档整理工作,一直重视相关资料搜集整理。我们从建立课题初至现在,对课题档案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视。资料实行专人管理,王有玉同志既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主研教师,又是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人员,实验中使用和产生的资料,都由该同志收集管理,并及时填写有关表册,上报课题管理部门。为使课题资料便于教师查找、阅读和打印,逐步完善了资料管理的微机化。还请了教研室领导专家指导课题组的工作,到校听课指导,集思广益,指导帮助教师形成研究成果;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加强了对经验的总结提炼;全体课题组成员及时整理材料,完善教研,撰写课题第二阶段研究总结报告。
四、课研成果
有效教学的研究是现代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积极探讨本课题实验研究,大胆实践了有效教学的课堂策略,让教学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
本阶段课题实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全面发展学生,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由于实施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课题组教师已基本克服了原有的“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等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优化了课堂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教材创新为关键,以自主活动为依托”。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在。教师不仅重视了学生在一节课中的发展,更重视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不仅重视中等生的发展,也重视差生和优生的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素养的发展,也重视学 生情感、态度、兴趣和行为习惯的发展;在教材的创新上,突破了教材对教师的束缚,体现了创新教材,使教材适应学生的发展的需要,使教材适应教师的教学特色,使教材适应学生自主活动、合作探究是关键;教法设计上,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依托,以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为主导,有效评价验效率。课堂教学的变化,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从少到多、形式从单一呆板到多向互动、生动,从被动发展到较主动和谐地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书面作业,轻实际操作;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的状况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本学期,我撰写了论文《数字的应用》、《低年级认数和计算中如何有效使用学具的思考》案例分析获案例评比一等奖。朱老师《搭配中的学问》、《鸡兔同笼》教学均获得好评。低年级学生没有家庭作业,中年级学生家庭作业20分钟左右,高年级学生家庭作业30分钟左右。这一做法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发展特长的活动,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感没有了,对活动课的兴趣浓厚了,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都得到了培养。
(二)提高了教师素养,增强了科研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参研教师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提高了综合素质,参研教师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理论素养、研究水平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课题组成员王有玉还被推选为江西省骨干教师。同时,还涌现了李小玲、朱爱兰等新星。课题组成了名师的摇篮。经过第二阶段一年半的实验,参研教师对自己的科研实践认真进行了总结提炼,先后写出了二十多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其中有13篇文章参加了我校的教师论文评选,并有多篇文章获奖。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形成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教材创新为关键,以自主活动为依托”。
科研带动教研,全员参与,增进了广大教师教研热情、提高了教研水平,促进了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其他教师通过看、听、评等方 式,在科研成员的带动下,积极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探索。不少教师从“安于原状”到“有所触动”到“尝试改进”再到“初尝成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理论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三)融融的学习氛围,和谐的教学理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满足学生这种需要,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服务者的地位。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气氛,努力创设让作为主体的学生亲自去活动、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大胆提出问题、异议甚至批评、反驳,正确看待学生的插嘴和错答现象,多宽容、多鼓励、少指责,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和鼓励中,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态进入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
在课题研究中,课研教师们形成了有效教学的新理念。让“告诉教学”变为“唤醒教学”,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习过程成为张扬学生生命活力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要把知识一下子“灌”、“倒”或“告诉”给学生,(这种教学可以用“3×7=21”来表示)。我们应该是“启发”学生来学,(这种教学可以用“3×7=?”来表示)。但这样做还不够,最好的境界叫“唤醒”,(这种教学可以用“3×7=24”来表示),这是一种创新。是啊,3×7怎么能等于24呢?这明显是教师故意设置的一种谬误,而且是学生在已有判断能力内能迅速觉察到或稍加启发就能觉察到的谬误,以唤醒学生警觉:不对吧。于是大家都会瞪大眼睛去探讨、去思考,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投入到纠正错误,探究正确方法即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增强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演绎教学”与“归纳教学”相结合,演绎(从一般到个别),归纳(从个别到一般)是两种不同的推理形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归纳法还是演绎法,往往是不同的教学理念支配而发生的行为结果。归纳是从具体的下位概念逐步推进到抽象的上位概念,形成新的认知往往有赖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容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获得知识;演绎是从抽象的上位概念出发,逐步向具体的下位概念发现证据,多角度思考寻求支持,使学生对上位概念的认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落到实处和运用于实践中,这有利于激活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但是,在数学活动中,往往既需要演绎教学也需要归纳教学,二者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有机结合,使整个教学活动不仅变得生动有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更有实效!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对集体活动中典型课例、典型问题关注多,研究多,而对自己个案的课例、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够,特别是对自己个案实践的分析、积累资料还不够。
(2)教师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或片断分析不够深入,即使发现了问题,针对性地改进方法比较含糊,缺少可行性措施。有的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反应效果很好,他们有实际做法,但在资料中没有表述出自己的意图和方法.(3)实验教师的阶段小结中,实例少,虽然小结了自己的实验过程、策略,但这样做的原因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有何影响,分析尚不到位。
六、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我校目前的科研工作,已从无序到有序、从无规到有规、从无法可循到有法可依,研究思路也从混沌走向清晰,终极成果也在逐步形成,课题组教师看到了研究成果,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不仅打破了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而且信心倍增,同时认识到目前的探索还不 够,还属“浅层次”的探索。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使课题研究结出丰硕的果实。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坚持结合已有的“自主探索、定期交流”、“展示成果、集体研究”等有效措施,力争再经过近半年的实验探索,形成足够多高质量的经验论文彻底改变原有的灌输式、被动式的粗放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对实践经验论文进行总结,提炼并构建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教材创新为关键,以自主活动为依托”的有效教学的研究新模式,形成课研成果。
3.科研课题准备阶段总结 篇三
高升学校初中部课题组
2015年12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被确定为我校教育教学课题。2015年12月-2016年1月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1)成立课题组。(2)填写好《立项申请书》,完成课题申报工作。(3)制定课题开题报告,实施方案,培训研究人员。(4)鸡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确定研究对象。具体工作如下:
1、对课题的目标和任务进行解读,进行组内成员的分工,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进行部署。
在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部署下,我校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本着研究规模小而精的原则,精心选择了由盘锦市首届名师、校语文学科带头人周瑶、教务主任冯宝玉等5位教师组成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分别担任七、八、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力争使实验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和连贯性。
2、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制度,定期举行课题研究情况交流会。
为了保证课题实验的质量,由校教务处牵头制定了完整的《高升中学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制度》。明确了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并确定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会。每位课题研究教师对本周自己子课题课题的情况进行汇报,对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内进行研讨、交流,组内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分析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商讨课题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成员在每次研讨交流中的情况进行记录、打分,计入个人业务档案。从制度上调动研究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3、制定子课题方案,保证课题的针对性 课题研究方案是课题研究开展的依据,其地位尤为重要。课题研究是否扎实有效,选题确定应该是一个关键。选题只有真正来源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的教育现象,来自于课堂的实际问题,来自与老师们真正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老师的关注,激发老师参与研究的热情;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才能真正取得实在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研究的入手点要有可操作性,研究主题宜立足于广大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引领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经过深入的调查,我们拟订《高升中学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子课题选题参考》,供课题研究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研究。
4、以课题研究方案为指导,全面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
4.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四
南阳中学《高中政治渗透式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组
《高中政治渗透式教学研究》课题自制定研究方案至今已有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按照方案,围绕既定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展开研究,在研究中有收获,更有困惑,现简要小结如下:
一、周密准备,定课题,出方案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课题组成员就积极酝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确定这一课题。用一个月的时间起草申报表和开题报告,负责召集第一次组员会议,成员整理个人资料,初步明确各自职责。
二、加强学习,为课题研究筑构理论基础。
本学期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政治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政治在新时期的功能及课堂教学方面意见并积极内化到实践中;集中学习了《论美国的渗透式教育》、《浅析美国的渗透式教育》、《学科渗透,魅力无限》等论文。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课题中收获
1、本阶段我们在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上,我们采用对话、图文、表格、信息、漫画、游戏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科书不可避免地显示出脱离学生生活的缺点。卢梭曾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尊重教材 1 的基础上,对教材尝试二度开发和重新组合,让教材更好地为课题服务。我们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留意身边小事,上到中央下到本地的新闻给予关注,这样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政治知识生活化,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政治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感到政治学习不再是刻板的而是活生生的。
3、周记是学生倾吐,拉近师生距离很好的载体。我们主动与语文教师联合,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让学生以当周时事为背景题材写周记,既锻炼了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既可以对语文写作知识的巩固也对政治知识的拓展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独特的见解得到了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4、本阶段,我们让每位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参与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黄剑锋老师的《国家财政》,刘莉莉老师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我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平时活动较少,投入的时间不够。
2、搜集的有关作文方面的论著较少,缺乏理论支持。
3、对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收集不及时,意识较弱。
5.数学课题实验个人阶段性小结 篇五
我校《关注生命,有效引导,促进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课题自2006年5月立项开展研究,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本学期我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个人的一些小课题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就“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课堂问诊,案例剖析。但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也缺乏相关经验,有时知识与技能目标不能当堂落实。鉴于此,近阶段我主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研究,现将这一阶段的情况简单总结。
一、业务学习,充实理论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能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教书备课之余写下不少于三千字的业务学习笔记。学习内容有《有效教学探析》、《有效运用评价,培养学生乐学情感》等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小学数学教育》上刊发的一线教师的心得体会,也从网上收集整理资料如动态生成的起源,预设与生成的内涵,有效教学的策略等。本人能通过学习开阔自己视野,明确思路,对自己今后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能借助学校博客这一交流平台,发表看法和个人成果,与志同道合的老师共鸣。这一学期,我通过学习专家的理论,剖析教学案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内化了对有效引导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操作策略研究的认识。
二、献课询教,保证行为跟进
十月份,借学校“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展示”的东风,我除了自己准备一节一年级上册的《整理房间》一课,同时也观摩了同校教师的两节课。在备课的时候,我给自己制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观察表。观察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1、是否把课程目标具体为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
3、是否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活化教材?
4、所设计的学习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
5、教师是否合理运用评价?
6、教师是否有效关注学生?
为了能较好了落实以上这几项内容,我下了功夫钻透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并并活化教材,从而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这节课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分类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不但使用了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准备了图片,还充分利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如分同学、分铅笔、按男女、高矮排队回教室等等。让他们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分一分。这样做,不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锻炼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使得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本节课的一个环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教师让学生把铅笔进行分类时,学生不仅能按长短分,还有的学生能按颜色分成红色、黄色、蓝色等,按材料分成木制铅笔和自动铅笔,还可以分成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削了的和没削的„„分类方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本课分类的初步认识学生掌握得很扎实。上完这节课后,我与多位听课教师围绕本节课数学课堂中学生知识目标的落实,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的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解剖,并及时形成了书面材料。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有效引导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操作策略研究有了自己的初步模式。
三、实验研究的思考
随着有效引导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操作策略研究深入开展,课题组的老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追求更简约、更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实践中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教学机智,深厚的知识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教师多练“内功”,更新和充实知识储备,让教师获得更好的个人专业成长是课题组思考的问题之一。
6.课题阶段小结(推荐) 篇六
课题阶段小结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引导儿童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河,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但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长期以来,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2012年9月, 我校启动了新一轮的微型课题研究,我准备以《开展“快乐课外阅读,打造书香童年”活动课研究》为题进行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陪伴其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本阶段课题研究情况
(一)调查学生的阅读现状
我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的项目,不仅有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数量、阅读形式,还涉及了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家长的参与度,为马上开展的研究工作做准备。
(二)扎实进行理论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了与课题相关的学习资料,潜心学习。我阅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高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带着孩子快乐阅读》《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等大量文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用先进的阅读指导方法和理念,指导即将开展的课题实践。
(三)制订阶段课题实施计划
为了使本次课题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在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和本年级其他老师进行了讨论,制订出了一份详细的课题实施计划,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去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于是,我们向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童话》《西游记》《 爱的教育》等经典儿童文学,也让《哈利·波特》《淘气包马小跳》《沈石溪动物小说全集》等新时代的读物进入学生的视野。让这些名家名篇温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生制定可行的阅读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保护伞。计划像一座桥,连接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和你想要去的地方。所以,制定阅读计划对于开展阅读活动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相当重要。我教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短期阅读计划。制定阅读计划时,要求学生做到“详、实”,要写清楚每天该看什么书、看多长时间,安排好自己的阅读活动。按计划开展阅读活动,是阅读活动落到实处的关键,更是学生意志力的体现。计划的顺利实施,贵在坚持。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自控力差,困难也就更大。因此,我发动家长参与其中,指导、督促孩子按计划进行阅读,让计划发挥其指导作用。
(六)重视阅读方法的引领
我们不仅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还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质疑阅读法、思考阅读法、档案阅读法等。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孩子就书中的角色、情节、书本如何等内容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其中的精华,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七)发挥家长的作用,开启“亲子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的地点,大都在家里,这就需要广大的家长配合、督促。“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如果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孩子一起挑选读物,一起参与阅读,孩子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会更大的,效果会更佳的。因此,我们及时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向家长明确了课外阅读的意义,希望家长为孩子布置一个独立的阅读空间,向家长介绍进行“亲子阅读”的方法,推荐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倡议定期购买或借阅书籍,诚邀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亲子阅读”的氛围。最后,我希望家长能对孩子制定的阅读计划进行指导,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孩子按计划进行阅读,使计划不流于形式,保障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八)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个读书成果展示平台,不但检验了学生读书的效果,还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1.做读书笔记
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就鼓励他们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教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勾勾画画,或记在笔
记本上,或制作成阅读卡,以积累语言文字,丰富写作素材。通过展示读书笔记、阅读卡,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2.开展读书交流会
不定期开展推荐优秀读物的活动,讲一讲各自近期所看的书籍,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和收获,学会与人分享读书的乐趣。因此,通过老师向学生推荐书籍,学生之间互相推荐书籍,使《窗边的小豆豆》《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淘气包马小跳》等书籍走进了学生的视野,成为了他们的最爱。
3.进行手抄报评比
学生阅读指定书籍后,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并进行评比,把各自阅读后的感受表现达出来,展示阅读的收获。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纷纷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还体现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是小组成员辛勤努力后结出的硕果。
4.举行赛诗会
在进行了诗歌专题阅读后,要求学生选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诗歌,古诗、现代诗不论,参加朗诵比赛。这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了诗歌的独特魅力。
5.进行童话剧表演
针对学生特别爱看童话书的情况,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童话故事进行排练,最后参加童话剧表演。每个剧本的成功编演,都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相互协调、精心磨合,才完成了由故事内容到实践演出的蜕变。整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演出的乐趣,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阶段研究成果
(一)通过研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养成了收藏并与人交流课外书籍的习惯,课外阅读的氛围逐渐形成。
(二)课题实验得到了大部分部分家长的认可和理解,他们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亲子阅读”活动中。
(三)在老师和家长的有效指导下,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学生读书时,多种感官参与阅读,养成了勤思考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四)每天按计划进行阅读,培养了学生善于利用时间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也使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
(五)在展示各种阅读活动成果的时候,学生们在代表小组发言时,不再说“我觉得、我认为”,而是说“我们小组觉得、我们小组认为”,学习效果有了质的变化。以小组为单位的读书交流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增进了小组成员的情感交流,增强了小组凝聚力。
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亲子阅读”的开展,使课外阅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有一些家庭,特别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无法开展“亲子阅读”。如何使“亲子阅读”在每一个家庭中正常开展,是我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二)小组合作学习随着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小组长的重要作用凸显,如何培养合格小组长,让小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成员锻炼,则是我下学期需要考虑的。
五、下阶段研究的重点
寒假在即,为了使学生度过一个轻松愉快而具有意义的寒假,布置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尤为必要,因为寒假是课外阅读的黄金时期。为此,我让学生们制定《寒假阅读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读书,写出读书心得。开学后,我们将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同学们分享读书的乐趣。下学期,研究的重点还是开展更为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孩子们品尝读书的快乐。
7.课题阶段小结 篇七
课题名称: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课题负责人:邢乐澄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于2011年9月启动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1年9月以来到迄今的半年多时间中,按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任务书》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要求,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成立了课题组
我们通过课题申报阶段的积极筹备,制定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成立了由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企业双师型经理参加的十一人课题组,每个组员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左霞、王袁霞、纪婷婷、张超林、吴海峰等在项目中承担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建设及教材建设方面的研究。企业双师型经理张莉华、陈义庚、吴春生、沙园梅、任浩等在项目中承担双师型校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研究。邢乐澄为项目负责人,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为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和管理、校企共建与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
二、拟订了省厅特色专业下拨专项经费使用的管理条文
2011年8月28日,课题组长邢乐澄鉴于省厅下拨的5万元建设支持经费已划拨到校,所立项目正式启动。拟文“为规范项目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专项核算。项目运转经费由项目负责人统筹掌握使用,并根据项目需要,制定预算,厉行节约,合理使用,经费使用流向由分管教学院长监督,应做到专款专用,以确保项目建设的正常运作。”报请相关院领导备案。同时强调要加强旅游管理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经费管理,严格按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及批准的经费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师资培养系统工程运行费、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费、特色专业教师学术会议资助及论文发表资助、专业考察与实习考察资助、专业实验室建设费、国内相关期刊与图书资料、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费及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外聘专家讲座等支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经费使用效果。
三、制订了阶段任务
我们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制订了四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1月-12月):本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围绕教育对象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加强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开拓并落实新建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及巩固既有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建设;包括外出调研、研修、培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起草实习基地与培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启动第一批子项目立项;教材编写计划等;举办青年教师示范教学系列活动;第二阶段(2012年1月-12月):在前期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实训及实习大纲;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精品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对第一批教改立项的子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筛选、同时启动第二批子项目立项,建设新理念、新模式下的校企共建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第三阶段(2013年1月-12月):在完善前两阶段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新任务新目标建设迈进,更好更快更强地完善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实训平台建设。更深层次的开拓并落实新建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及巩固既有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实验室、资料室、网络平台建设;对第一批子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对第二批子项目进行中期筛选检查;第四阶段(2014年1月-12月):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号)精神,对本项目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总结出新形势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学习与交流相结合,课题组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针对性
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基本上每三周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企业双师型经理因工作不便,由课题组长电讯沟通主要相关精神。我们要求每个课题研究成员,每次会议交流自己本阶段的观察、调查与思考所得。(如课题组成员张超林老师赴翡翠湖迎宾馆、金满楼国际大酒店两个实习基地的考察情况汇报)我们还专门下发课题记录本,开会时专人记录,使教师把工作中的点滴小事或感悟,及时记录,以便对事件的交流和反思。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细致的教育小事,使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了针对性。
五、寻找校企共建合作单位,进行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共建研讨
2011年9月17日课题组全体教师一行8人在课题组长邢乐澄的带领下前往安徽全景旅游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及安徽海联旅行社下属的皖西大裂谷景区进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共建研讨。安徽全景旅游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及安徽海联旅行社总经理吴春生在游客接待中心亲切会见了课题组教师一行。吴总对校企合作单位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前来共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共建表示热烈欢迎。邢乐澄介绍了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的基本情况和专业规划建设,强调高职高专旅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高度评价了与海联的实习共建关系。并请吴总对旅管专业的学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吴总结合我院旅管专业正在海联旅行社顶岗实习的09级学生实习情况,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吴总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要以导游技能为基础,侧重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景区管理和策划能力。同时提出企业需要的员工要有忠诚度、知识面、管理技能。邢乐澄对吴总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认同,表示研讨会后系部会认真研究,使教学计划更加合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旅管专业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贯彻实践能力第一的理念,争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六、召开了首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
17日当晚,根据省级特色专业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需要及相关实习单位邀请,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课题组在国家4A级风景区东石笋(中国革命老区项目)召开了首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旅管专业全体教师,东石笋景区方菲董事长、营销部蒋总经理、安徽全景旅游营销公司及安徽海联旅行社任浩经理、安徽岱山湖景区营销部李总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上,课题组长邢乐澄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近十年的发展情况、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旅管专业2010年获得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称号及相关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同时还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并向与会人员发放了旅游管理专业现行教学计划,请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与会专家根据自身的行业经验,提出了一些颇有建设性的建议: 东石笋景区方菲董事长首先对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东石笋景区召开首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表示祝贺,然后介绍了东石笋风景区的基本情况。紧接着方总说,校企合作、校企联谊对学生、景区是双赢的选择。实践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助于高职高专学生与社会工作的无缝对接,同时实习学生的到来对景区建设、景区管理、员工服务意识的提高也有帮助。基于多年的实习生管理工作,方总认为职业院校应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书本知识向技能转化,因此热烈欢迎合经院学子来东石笋顶岗实习,并期待与我院旅管专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安徽全景旅游营销公司及安徽海联旅行社任浩经理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提出了三点建议;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理论结合实际,突出专业实践,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二,强调培养人才技能的多样性,除导游技能外更需要景区管理、景区营销、景区策划等管理能力。三,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开设专业班级、合作办学。
东石笋景区营销部蒋总经理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多为90后大学生指出:一,要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热爱,培养能吃苦的性格,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毕业生。二,外语能力和礼节、礼仪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很重要。三,大学期间要多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做好细节工作。四,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要看轻待遇,看重升迁,看重自身能力的历练和积累。
安徽岱山湖景区营销部李总也强调了实训基地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欢迎旅游管理专业老师去岱山湖进行实训基地共建,期待能与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邢乐澄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课题组成员左霞与张超林两位老师也分别撰文就“校企合作原则”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发言,围绕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转、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发表了自己的建议。邢乐澄最后说,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回去以后一定要把本次研讨会的新理念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思考课程改革和实训基地等相关建设,切实抓好校企(系部)合作、顶岗实习工作。本次研讨会是质量工程建设的良好开端,旅游管理专业今后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与更多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共建。
七、2011年2月,课题组举行第二届旅管专业实践教学单位见面会。会议由课题组长邢乐澄主持,来自合肥翡翠湖建国迎宾馆、索菲特明珠大酒店、安徽海联旅行社、皖西大裂谷等多家宾馆饭店、旅行社和景区公园的总经理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后,课题组长邢乐澄总结说:根据各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建设中的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将会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和才艺教育,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解决旅管专业的人才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存有的脱节现象,建设中的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也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改进,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旅游复合人才。
八、为加强内部交流与学习,课题组长邢乐澄撰文“当前旅游职业教育需着力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刊学院教学督导组主办的《教学督导简报》【2011年】九月号。该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思考、总结,探讨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理清思路,确定良策,将有助于课题组成员对旅游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认识。
九、2011年10月,按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发展规划,在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和完善了墨荷园校内实训基地的餐饮实训室(中餐、西餐)、前厅客房实训室、模拟导游(形体)实训室和墨荷园综合实训基地(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等课程的综合业务实践实训项目)等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基本形成“前有读书校园学知识,后有园林景点习技能”的“前校后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当年的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首肯。
十、2011年11月,安徽省教育厅赴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评估专家组来学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考察评估,重点剖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听取了旅游管理特色专业项目负责人邢乐澄关于特色专业建设情况的汇报及课题组成员左霞、王袁霞老师的《导游业务》和《旅游概论》两门专业课的说课,课题组的专业剖析和说课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评估专家组校内实训基地墨荷园现场考察的导游引导,系由09级旅管专业在校生担任,她们的导游技能和才艺素质给评估专家组留下深刻印象,誉为是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亮点。
十一、2011年12月,组织09级旅酒管学生组团参加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饭店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饭店专业知识竞赛。竞赛组委会为了方便我校学生参赛,专门在我校设立了分考场。课题组成员吴海峰老师全程参与并指导学生参赛。通过此次比赛,使学生更了解了旅游企业,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了更好的了解,为打造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意义深远。
十二、2012年1月,旅管专业09级学生圆满完成为期半年的实践教学,邢乐澄于实习结束之际,及时与实习酒店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实习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以利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改进。该总结文本刊学院《教学督导简报》【2012年】第2期。鉴于参与实习的同学在实习期间的优越表现,希尔顿逸林酒店于实习结束之际,为同学们提供了月工资1850元起薪的餐饮部就业岗位及月工资2050元起薪的前厅和客房部、商务发展部等(中西餐、宴会、客房及大堂吧服务员、前台接待、礼宾、话务、预定文员、行政楼层接待、管家等)就业岗位数十个供实习生们考虑选择,经过双向选择,最终有12名同学决定继续留职酒店,加盟希尔顿,成为一名光荣的企业员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择业困难的普遍形势下,我校旅(酒)管专业毕业生能一次性被希尔顿酒店吸纳数十人就业,反映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及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功力扎实,凭借他们优异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同时也为企业的建设和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十三、2012年2月,按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任务书中项目建设目标要求,课题组先行购进第一批国内旅游行业相关期刊与图书资料及教学参考书,供课题组成员学习交流提高,同时也为加强专业实验室、资料室的建设和积累。
十四、2012年3月,接全国旅游酒店管理师CETTIC职业培训办公室发文《 关于举办第七期全国酒店管理师和旅行社计调师“双师双证”师资培训研讨会暨CETTIC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师资培训班的通知》,为践行学院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同时加强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派骨干教师二人(左霞、王袁霞)前往参加培训(酒店管理师和旅行社计调师),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创新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并彰显特色。两位教师结束培训返校后,分别在课题组内进行了与会精神的传达和培训情况的汇报,使大家都感受了一次学习。
十五、2012年3月,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课题组长邢乐澄应“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HECTR20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HECTR组委会发文约稿,完成论文《新形势下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任务》一篇提交,届时待大会交流。该交流论文将结集出版发行,并全部被ISTP全文检索。
8.小班课题准备阶段个人心得体会 篇八
庆丰农场幼教中心课题组 许欣欣 2016年8月25日 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言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成自然。"这对后世的教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国外也有教育家说过:“一开始做的好,一般做到了、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充满生机。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谓源远流长,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达,经济日益突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起码素质。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次课题小班的研究方向就是幼儿养成性行为习惯的培养及自理意识的培养。
在课题成立后的准备阶段,确定了课题主要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其中有一条让我印象深刻,它是“收集整理各年龄段幼儿的行为习惯现状。”在收集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小班幼儿大都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状。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和谐性、不同步性。中班 幼儿比小班幼儿在自理及行为习惯上提升很多,由于年龄的优势和一年小班幼儿园生活的历练,大部分幼儿能够完成自己穿衣,喝水,吃饭等简单的生活自理活动。但是个别幼儿还存在家长包办代替的行为。大班幼儿比中班幼儿在行为习惯和自理方面表现更好,他们已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主动的自理意识,知道哪些行为习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还有个别幼儿在行动上执行力不够及家长不能很好的认识幼儿养成性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针对幼儿的这些现状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咨询了很多的老师和家长,制定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1、坚持“做中学”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2、通过训练队幼儿强化教育。
3、通过听故事,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如厕习惯。
4、和孩子玩扮家家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的生活习惯。
5、争取和家长配合,改变幼儿的不良习惯。
6、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自理的能力。
9.政史地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篇九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有不同程序的改善,但根据国内的现状调查,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仍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校长教师认为学生以被动方式学习的比例:小学为79%,初中为90%;我校的学生学习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只有7%的学生有过发表与老师不同看法的经历,只有11%的学生经常向老师提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只有29%的学生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的自主性被扼杀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无从培养。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思考,我组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旨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在多样化的学习中发展,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课题的内涵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国外对自主学习已有大量研究,其中美国学者齐莫曼提出当学生在认识、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与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是自主的。《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对自主学习解释为: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尽管对自主学习有多种说法,但是其中有共同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如下几个方面: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含义: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②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它既有生生之间的互助,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助;③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的目标,既有传统教学意义上的学术目标,也包含有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目标;④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至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
3、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探究学习是围绕“问题”展开活动,是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探索,它与其他学习方式不同,是学生利用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真正确定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学生传统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深入探索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规律,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四、课题实验研究说明
(一)实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即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下,采取行政领导,中心组成员带头,以点促面的方式,边行动研究,边反馈纠正,逐步完善,不断发展。
(二)实验研究时间:2011年6月——2015年1月
五、实验进程
第一阶段:准备初试阶段
2011年6月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践研究教改实验课题,组织人员对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查,得出学生学习方式调查报告,并对课题进行论证,确定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中心成员,听了多场资深专家的系列讲座,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如《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各科《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教学法》上、中、下册等。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深入探讨阶段。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组制定每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各教研组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围绕本课题,我组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大型的校性课题研讨活动,邀请市、区级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教师来指导,2012年上学期我校为了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开展了与霍童中心校手拉手送课下乡活动。两年来,我们的老师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自主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
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它不同于完全放任的自学,是教师组织、引导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
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包括外在事物,即教室的布局、设施等,让学生能感到温馨,身心舒适;又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爱护学生,严于律已,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以此影响,感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赖。②利用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科教材都具有不同形式的美,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其内在的美,用美震撼学生的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如果一成不变,程式化,教学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灵性,学生自然也失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辩论课、探究课、活动课等。就教学手段来讲,有的可以不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只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感悟,有的则可利用多媒体手段,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教学不再程式化,教学方式与方法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符合学习规律,学生自然具有学习的兴趣。
④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要为学生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且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及时鼓励,因为让学生得到一个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说教。
2、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学习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因而教学中必须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①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由国家、教师来确定的,至于学生,是无权参与目标制定的。只是被动接受这些目标。长此以往,学生失掉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怎样才能增强目标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呢?
一是帮助学生认识所定教学目标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如一位教师引导初二年级学生,认同学习部首查字法的学习目标,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上课后,老师对学生说: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其生活意义,因而认同目标,产生了内在动机。
二是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水平,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选择目标的窨。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需求爱好等都不一样,他们对知识的领悟也不同,教师把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力给了学生,学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激发了求知欲。
②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以学定教,不仅体现在自主选择内容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自身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③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去硬性规定,因为即使是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应不断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有些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交由学生组织学习;有些内容的学习,也可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进行学习,如限定时间,限定行为等,以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④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传统教学中的总结,都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把这一环节交给学生来做,就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但能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思维方式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3、给学生充足时间自主实践,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习惯是个性心理的的个性意识倾向性,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一个好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觉。
(二)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教师要关注这些要素,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包括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合作,生生间的合作又包括同桌合作,同伴互助合作,小组合作,全员合作等,当然合作学习还可延伸到课外和家长及其他人的合作学习。
1、在“合作学习”中,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①学会组织协调。对小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委重任于这些同学,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办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
②学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③学会倾听和表达观点。学会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方能合作探究问题。
④学会讨论和评价。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容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评价(同桌间互改作业)等。
2、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协调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协调小组内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间,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还要做到使小组之间应该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大胆、公平竞争的气氛。“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最终获得知识为主要形式,但是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体现在知识的建构上,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学生合作学习时生成的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准确及时地加以调整指导。
3、在“合作学习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巡视,及时捕捉有用信息,向其他小组传输以激起组与组之间的相互竞争。这里包括对小组合作学习态度的评价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
(三)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改革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应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强化主动探究的自觉性,提高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
1、营造民主氛围,创设学生探究的条件。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会使学生产生已愉快的学习情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所以我们必须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探索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2、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孟子说:“尽信不则如无书”。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可见质疑的积极意义。这里,关系性的前提是教师要给学生“问”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探究学习自始自终都应围绕问题展开,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探究的全过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教师要在课堂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源”,处处生成,不能让问题止于自己。问题还应成为探究学习的归属,教育的最终结果不足传播知识,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深层次的新问题。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有了无止境的为什么,最终才能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对而言,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能,而且希望得到“开发”的机会。因此,我们应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界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如融合各学科知识,进行小课题研究,与探究性作业结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优化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是前提合作是关键,探究是目的。没有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合作、探究就成了空中楼阁,子虚乌有。如果没有合作作中介,自主学习就不能深化,探究学习就无法实现。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探有方向,究有成效。因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筑一个波浪式推进,螺旋式上升的动态系统。
六、实验成效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批科研型的教师脱颖而出,他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一节节课都旨在冲破传统的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已经呈现出了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们积极钻研课题研究相关理论,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得到改变,促进了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初步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一批年轻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2、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班级面貌也发生了变化,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如今,课堂中学生已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学会了超前预习,发现问题,学会了讨论、质疑、争辩;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倾听,甚至能作出客观的评价;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增强。特别是四年级语文科,学生在新课之前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三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课堂教学中进行技术行为在课堂进行过程 中的时间探索研究
第四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1月)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七、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如何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例如:在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中,常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情况,合作就流于形式了。
2、我们校的班生规模很大,最多的达57人,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每个小组的信息有一定的难度。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如何调控,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下一步目标
1、继续作好后期实验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工作,为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奠定基础。
2、继续推行学案的设计,以适应教学改革。
3、继续加大师资的培训,加大经费投入,为课改和课题研究服务。
4、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给老师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10.语文课题阶段性小结(范文模版) 篇十
三 年 级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时间的流逝印证着我们每个人,每个学科的变化。在过去的一个学期当中,我们全体教师,继续扎实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小组合作的先进理念。并在学习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进而不断提高对小组合作的把握能力。下面把我对本学期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工作做一简单汇报总结:
一、课题的研究方式
1、理论学习
本阶段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为了对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了解合作学习现状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阅读大量有关理论专著和有关文献。理论的武装使我们能更加准确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不断完善方案措施,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反思。注意积累实验材料,及时做好阶段总结,新学期以来,我们学校大规模的进行了全员性的达标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活动。以这些活动为契机,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地参加了讲课、听课、评课,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真观察分析教师们的课堂调控方法,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总结了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完善教学,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修改、完善。
3、撰写论文和小结
结合研究过程撰写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还可以促进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行调整我们的思路,并为下阶段的行动提供正确的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撰写论文还可以促进我们及时整理阶段性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顺利地达成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我们所撰写的论文和小结都在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接受组员的评价和检验。
4、研讨和交流
(1)课题组成员的研讨和交流。我们根据本课题的阶段性和课题的有关环节定期召开研讨会,以交流和会谈,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新认识和新的体会。(2)与其他研究小组的交流。我们和其他研究小组不定期交流研究的心得,互相交流研究心得体会,互相借鉴。
二、课题实施效果
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但这往往能给别人以顿悟。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2.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他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3、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讲,学生听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容易产生师道尊严。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而只有在这样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才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生观,培养出学生的现代人格。
4、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不平衡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全面发展。
俗话说,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三、反思及展望。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喜人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小组合作学习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教师和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关键。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课题准备阶段性小结】推荐阅读: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计划已修改11-01
数学课题总结阶段个人小结11-11
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小结10-06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阶段性小结10-02
《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12-26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深入实施阶段小结01-21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重点11-13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07-03
美术课题阶段总结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