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2024-08-20

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精选18篇)

1.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一

总纲: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尝到作文成功的甜头,写起作文来可以说是兴趣盎然、精神振奋;但是还有部分学生难以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继而产生了对作文恐惧、厌恶的情绪。这与学生参与写作主体意识强弱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该如何引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主体意识 观察

一、尊重学生,培养他们写作的自主性。

众所周知,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写作自主性的前提,学生写作自主性的培养又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体现。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作文训练是一种相对独立自主化的活动,学生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因此,学生作文具有很大的自性。我们结合课本教材的编辑,结合第一单元(初中语文第一册)进行了一次作文训练――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在这次训练中,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题目自拟,至于体裁,选材等一律由学生自己决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同学查阅范文,汲取构思精髓,回顾家人性格特征,收集家庭琐事,挖掘记忆库中的瑰宝。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取得了成功,同时反映出了家庭生活中的正负面,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当老师简评首肯,学生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二、丰富素材,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中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受其活动范围及形式的限制,虽较小学生有所扩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感受生活的机会,获取真实生动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有位同学以前对写作文兴趣不大,认为无话可说。前不久学校举行少儿书画展,他们参观时站在一幅“人物素描”前,神情专注的观察,回家后在日记本上写道:这个素描,比例设置合理,主体感较强,主要原因在于墨水的浓度适度。面部表情庄重,一看就知道是个深沉而善于思考型的人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恰如其分的思考,就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基石。

教师精心的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想像、兴趣、情感等因素,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轻松作文。在教学改写《扁鹊见桓公》为荒诞剧时,我首先简介其内容,再要求变换手法,放在现实生活中去写,突出“讳疾忌医”的现实意义,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评比,择优排练,参加“五四”汇演。学生大胆想象当时的情境,广泛进行讨论交流,畅所欲言,终于达到了改写目的,在汇演中荣获团体一等奖。这又取决于舞台设计、道具的运用,使主体学生在活动结束后都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引导观察,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性。

观察是创作思维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源于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外部世界和增强知识的重要途径,敏锐、精细的观察是创新的起点。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启迪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及周围的事物,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抓住特点,展开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教学《春》一课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观察要求:“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粉的像 ,白的像 ”,填空,并思考“红、粉、白”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由于讲授时正值秋季,不适宜学生观察,因而让学生待到来年春季观察。本学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了观察,有一名学生记载如下:桃花的确是红色的,一簇簇像火,但也有粉白色的野桃花,朱自清先生大概写的是家桃花了,更为奇怪的是家桃花是先绽放花,几乎是花开浓艳时才吐出新叶,绿意不影响火红的颜色;桃花怒放时,天公捣乱,还下了点薄雪,这就所谓的“桃花雪”吧。桃花还未开败,杏花又出尽了风头,接着才是梨花绽放。在长达半月时间内,三种花竞相开放,确实是“花赶趟儿”,看看花的竞开,春意甚浓了,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突然我明白:三种花开先后有时间上的微妙差异,其顺序是不能更改的。因此,我认为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就可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写作水平。

正因为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生动,充满童真童趣,充满美好幻想,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这样的作文全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作文,真正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创造力。

本硕士论文来源于中国 硕士论文网,参考文献: www.lunwenad.com/wzlb-5.html,敬请保留链接,谢谢。

2.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二

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 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 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 逐步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方面, 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

在与学生每日的接触中, 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调整, 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和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言堂”的“专制”现象, 实现教学的民主化。教学民主是现代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美丽折射。在教师眼中, 学生不应只是教育对象, 而更应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主体, 是未来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和诗人, 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他们在向教师学习新知, 又在调动自己的潜能思考、质疑、解难、创造。所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学生们始终处于活跃的发展状态。他们需要一定的指导, 是教师服务的主体, 又是教师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 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特殊环境。我设法在课堂内创造一种平等的民主氛围, 这样的氛围, 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教室环境和教学气氛的改善, 学生能逐渐消除对课堂教学的紧张感, 放松地自然而然地参与教学, 改变过去被动听课的状态。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 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神秘感, 拉近距离, 使学生充满自信。还可以离开讲台, 走到学生中间, 或者让学生讲, 或者坐到学生位子上, 进行角色互换, 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二、培养兴趣

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有导学作用, 而且具有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 又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向上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 从而把自已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 或以高尚的情操震撼人的心灵, 或以完美的人格涤荡净化人的情操, 或以哲理启发人思考, 或以美感熏陶人……总之, 语文教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教师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 使学生真正被文章蕴含的美感所折服。一旦学生的心灵“情弦”鸣响, 情感的火苗燃起,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迸射出生命的活力, 学生就会在情感的震撼、美感的愉悦中取得强大引力效应。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对“情弦”点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 我们可以用饱满深情、积进向上的导语去感染学生, 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 先满怀深情作如下开场白:“同学们, 我们都有一双能感受世间万物的明亮的眼睛, 都有一双能表现喜怒哀乐的清澈的眼睛, 然而两耳失聪、双目失明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海伦·凯勒, 是怎样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呢?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种自我超脱的精神, 一种追寻美和崇高的精神。而我们将以怎样的精神珍惜拥有, 面对未来的挑战呢?”如此感人的话, 很有可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共鸣, 产生一种奋进, 引起学生兴趣, 为良好教学打下基础。

其次, 可借助课文本身的情感力量, 来调动学生情感。我们语文课本中, 大量课文都蕴含着丰富思想感情, 教师可借此来感染学生, 拨动学生的“情弦”, 如《谏太宗十思疏》第一个教学环节, 教师可满怀深情地把课文背一遍, 背诵结束时赢得学生雷鸣般的掌声,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自己本身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就不必担心课堂气氛僵化了。

最后, 在教学中可采用立体情感感染法, 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美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 创设艺术教学情境。第一, 以生动的画面牵动学生对情境的体验。如《装在套子里的人》, 先不让学生看课文, 而是让学生看课本前的彩图“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 让学生找到别里科夫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 再结合图看课文, 细细领会套中人的形象, 这样学生由感性到理性, 对人物就有了充分的认识, 从而体会契诃夫创作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第二, 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情境的感悟, 一首感情幽深的《懂你》, 激起学生对母亲的思恋, 对母爱的感悟, 由此曲导入很自然地想象出《我与地坛》中伟大母亲的形象。

三、优化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评判教学的优劣, 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包办代替太多, 总是怕学生听不懂, 学不会。例如, 古文阅读, 老师逐字逐句地翻译, 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过程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过程, 毫无创新意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针对这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 引起学生的兴趣, 创设愉悦的氛围, 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 获得学习的乐趣, 培养健康的个性, 唤起求知的欲望, 强化学习的动机。

1. 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习。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人物个性也很生动、突出。学生在学习时很有兴趣。教师运用角色变换训练, 使学生变成作品中的人物, 有利于调动情感因素,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学《鸿门宴》时, 我让学生自己写剧本, 分角色扮演文中的刘邦、项羽、范增、樊哙, 然后在班里演出。在活动中学生提高了语文修养, 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2.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好处。它们不只有声、像, 还有动画效果, 枯燥的教学内容演化成有声、有色、有像的东西,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同时还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3. 下放评定权给学生。

3.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三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主体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语文教师的指导、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意识以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水平。下面笔者就此话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激发思维、培养兴趣

教师的价值,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并巩固知识。在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风是无生命的,但作者为什么将风写得特别富有生命感呢?风是无色无味的,但作者为什么将风的味写得特别浓呢?风是有声的,却着力写鸟声和笛声,这是为什么?根据上述问题,学生展开想象,终于弄懂了作者运用比喻、衬托等方法的目的,正是要根据事物的联系来表现风的柔和、温馨、轻微的特征。这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平等对话、探索交流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能已经由传统的传递、训导、教育变成激励、帮助、参谋,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探索交流,努力使问题的研究达到最理想化。

在教学中,可以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认识不深刻。从皇帝的结局来看,他的人生是悲哀的,小说就是要表现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是谁?——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斥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教师只需旁听,最后肯定学生的理解,并进行总结,对本文主题的多重认识作出说明,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指导方法、培养技能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这远比教给其某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甚至直截了当告知学生结论,只是“授之以鱼”,那么,怎样才能教会学生自主阅读呢?要“授之以渔”,亦要“授之以鱼”,比如在学习说明文的时候,先讲清楚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并且以一篇说明文特点显著的文章为例,如《中国的石拱桥》,结合文章的实际特点来讲述文体知识。如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的实际运用,全面来讲解文章中存在的各类有关说明文的主要特点,并把这些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使他们对说明文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在把握住了整体的情况下,也就是采用了“授之以鱼”的方法来把基础知识讲解清楚,使学生掌握后,在重点讲授的过程中就可以两者相结合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鱼”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同类型的课文,就可以采取“授之以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依据先前所学的知识来归纳和总结课文,加深印象,教师再适当点拨。这样面对刚处于自我意识觉醒而又缺少方向和自制能力的学生来说,给他们先建构一个熟悉的框架可能更适合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

四、拓展阅读、功在课外

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素质,但不从事持续的阅读实践,那么其相应的能力和习惯是不会得到发展的。因此,关键是要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在阅读的实践中历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如在教《灰姑娘的时钟》时介绍他们看《安徒生童话》、教《范进中举》时指导他们看《儒林外史》,教《白杨礼赞》时向他们推荐《子夜》……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字词,品味优美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阅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4.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四

主体意识是指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意识,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主体同客体相互作用时由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是素质教育取得实效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一、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更新、转变观念

行为的转变往往是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理论,学习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才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价值观和教学观。教师观念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观念的不同,在施教过程中,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观念的指导下,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教学目标,挖掘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做到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如果不熟悉教材,不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会拿着教材、教师用书不放。同时,教师如果对教材所提供素材的精髓,即灵魂部分——思想方法缺乏了解,那么将很难跳出教材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按照课程标准、而不是按照教材,通过仔细地思索课程标准后,再把教材里的相关知识多读几遍,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还需要对课堂上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起码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在课堂上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教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然后通过与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讨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每一节课内都有成功的体验,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让学生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多采用启发课、自学课、讨论课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学习,有机会进行沟通、交流和交往,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们发表的看法。让学生议一议、做一做的,要让学生自己亲自演示和完成。课堂教学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体验等活动,学生有事可做,有问题可以思考,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思考——模仿——醒悟——创造——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独立、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其主体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四、理解、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只有自尊、自信方能自立、自强,自尊与自信的缺乏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严重障碍之一。关注学生,不仅是看看他们的学习成绩,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需要更多的是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关注学生,要求在课堂上眼睛要利,看看学生的表现,其表情是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耳朵要灵,听听来自教室每一角落的声音,那怕是细小的声音(对学生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也是学生思考后的表白。对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进行理、加工、分析,并及时反馈评价,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冲动和欲望。

五、教学语言丰富、有幽默感

教师语言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语言组织教学、传递信息,与学生沟通。因此,教师语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吐字清楚、悦耳动听,富有美感,学生听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像语文教师的教学,在保证生动性的基础上,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亲切和有幽默感,要有鲜活的个性和风格。这些是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一个必要基础。课堂上,教师平淡的语言、没有起伏的语调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难想象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尽管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中都会参与活动,但是否主动参与,却影响着课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目标就会让学生在愉悦中完成;同时更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学生对教学目标设定的参与

传统的“教师中心型”教学活动,是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能说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就完全不适合学生,但起码缺少学生的参与,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相脱离或不能完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制定的目标,更能真正地适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学生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

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真正的喜欢,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来,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才会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同样,才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对教学方法运用上的参与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要使教师的教法和学生学法达到最佳组合,做到合理有序、协调和谐,就要调动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的参与,会使教师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态度等等。从而使课堂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多样,避免千篇一律、呆板单调的僵化模式。做到“常中有变,变中有常”,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学生对教学活动设计上的参与

有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做了精心的教学设计,但学生的表现却与教师的要求相去甚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来,就应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的教学设计,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5.演讲: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篇五

我是来自043111班的许自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主体意识是人的主体价值及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指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对自身主体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其主体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集中地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本质是一种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篇立论,概念先行)

我们说,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娇儿,祖国的希望,那么我们更应该担当起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任,着重培养我们的主体意识。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台湾有一所高中,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有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的必要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校长高震东先生独特的治学理念: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他曾这样说过:“‘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的思想。大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呀!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在他的学校里,如果教室很脏,他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他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但我要说的是,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我们大学生培养主体意识就应该树立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学生,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

今天我们探讨主体意识培养的问题,就应该抓住他的本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人人都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样的意识,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进步,国家将会更加繁荣!

谢谢,我的演讲完毕。

许自强

6.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六

二、《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开展的教学实验

(一)目标定位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求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实验坚持结合理论知识点,联系社会现实,培养中职生女性主体意识,教学目标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二)方案设计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及本班级学生情况,结合教材,选取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这四个方面是:独立的人格培养、爱情观及性意识培养、美意识培养、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培养。

(三)实施步骤

1.学前测试

实验前进行开放性测试,学生完成一篇自我认知文章,作为学生成长记录。

2.教学设计

将四个模块的培养目标融入《哲学与人生》课程的五个单元。总计教学课时32,比教学实验前增加2个实践学时。

3.教学过程

(1)独立人格培养。在问卷调查中发现51%的中职女生独立意识缺乏,具体表现在“人格平等意识”和“经济独立意识”两个方面。大多数女生依赖性强,缺乏人格独立意识,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一定是家庭,认同男性在事业上强于女性,女性应当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责任,认为女性一旦开始婚姻关系,可以专职家庭,不再继续工作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9%。这也反映出中职女生大多缺乏独立的经济意识。教学计划中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紧密结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增加自我认知测试、“霍兰德人格测试”,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分析性格,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将性格类型相似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引导学生分析男生、女性在完成同一任务过程中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同时,结合教学案例,参考教材中出现的素材,补充介绍医护行业中的优秀女性工作者、职业能手的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和强烈的情感认同。使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获得独立人格,超越自我,(2)爱情观及性意识培养。中职生大多处于14岁至18岁,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课程缺少对学生爱情观和性意识观念的教育。这一时期,青年学生产生对性的渴望和幻想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教育的关键是要疏和导而不是防和堵。使学生理解性是成年人的权利和责任。青年女性要学会独立思考,既不恐惧性,更不对其持无所谓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单元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既训练学生思维,又了解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盲点。使学生自尊、自爱,学会自我保护,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美意识培养。从古至今,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中职女生阅历少,人生经验浅,往往简单地将“美”与容貌、金钱相联系,容易受到媒体、网络、他人等周围环境的影响。调查显示,将女性价值限定在容貌、年龄、体型上,将女性生存空间限制在家庭领域的学生比例高达73%。教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美意识,结合教材中“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4)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培养。人生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的培养,是中学阶段总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应当蕴含在每一门课程当中。发展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的最终考量就在于自身价值的实现,课题组成员在教授最后一个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时,设计了“价值观澄清”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发现最重要的价值观。同时,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题组成员担任所在班级的兼职导师。兼职导师的设立旨在密切师生联系、及早发现和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和认识。兼职导师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从学生生活入手,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及时解答学生疑惑。一方面课下的生活素材用做课堂教学的活动课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德育课程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容易接受,不觉得枯燥。另一方面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价值观现状,易于开展教学,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明显。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进行突破和创新。课题组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百分制打分)与开放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回看课前撰写的自我认知小论文。评价结果显示,学生除掌握《哲学与人生》课程的理论知识,对自身价值有了明确认识,尤其对两性关系、美意识认识深刻。

(四)实施效果本学期,学生完成了深刻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效果较好,有的学生写道:“这个课让我第一次懂得人生有很多可能性,自信自强才是人生的真谛。”全年级参加实验教学的两个班级,在各类大赛、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班级。在全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上,共有12名同学积极参与,3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4名同学获得优秀奖。

三、结语

7.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七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找出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要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闪光点, 尤其是后进生, 要细心观察他们的学习生活, 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为他们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我们以初一《思想品德》中“正吸事件, 勤奋学习”这一刻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勤奋学习, 不断进步”这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共同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经过小学这一阶段的学习, 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优秀, 而有的同学学习得却不如意?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 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能否珍惜时间, 能否勤奋学习也是重要因素, 这就可以将学生的内在需要同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需要从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 从而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就是从两个方面着手的, 一是运行在教师大屏幕机上, 引导学生学习和归纳总结本课精华的辅教软件, 二是运行在局域网中交互式的自主学习软件。

二、在教学中体现民主性, 提供良好氛围

传统教育教师高高在上, 师生关系紧张, 教学气氛死气沉沉, 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师生观, 建立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 激发泔水、甘文、敢于创造的勇气, 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在具有渊博的知识, 而且在于他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生长环境。活跃的课堂气氛, 能给学生一种跃跃欲试之感, 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处于积极活动状态, 只有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和教师同步。特别是在思品教学中, 应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空洞的说教为生动的师生互动。要活跃课堂气氛, 起码要作到以下几点:

第一,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 应根据当堂课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

第二, 要以幽默生动的语言, 亲切、自然的教态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 力求有趣、诙谐, 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有“笑”的课堂, 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只有“蹲下身”, 才能创设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和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

第三, 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尤其是电化教学手段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 应学会使用最新的教学媒体, 转变观念, 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求新变异。多媒体有助于教师高效、快捷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

三、尊重学生差异性, 作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有差异的, 有个性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通过教师的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促进有生更优, 中等学生变优, 后进生得到转化,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对后进生应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 加强引导, 让他们感到“我能行”, 从而树立自尊心, 自信心, 教学中决不能搞一刀切, 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主动发展, 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要做到因材施教, 就得思考分层教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了四个组:

第一组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 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 是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第二组学生, 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作业, 但是对复杂的作业则有时解答不出来。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 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三组学生是阅读理解很慢, 识记也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掌握的, 要比二三组少一半, 对这些学生, 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四组是个别学生, 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作业。教师要为这些学生专门选一些作业, 降低学习要求, 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 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 都要充分了解, 以便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教学。

8.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主体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教学思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来,学会认知,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兴趣

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影响情绪的外部刺激。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应因文而异,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情境,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使学生获得直接情感气氛的感染,一上课就进入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从而引发它们快乐有趣的情绪状态。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轻快的音乐响起)暖和的春天来到了池塘,青蛙妈妈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青蛙妈妈产下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它们在水里快活地游啊、找啊——它们究竟在找谁呢?”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维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蝌蚪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指导学法,培养主体参与的能力

埃德加·富尔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可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一种走出文盲的全新教育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制订出系统的、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从“学”到“学会”再到“会学”的飞跃。如《新型玻璃》一课,第一段写夹丝网防盗玻璃,主要写了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学法后,根据一至五自然段在写法上相似的特点,鼓励学生迁移学法,触类旁通,自学二至五自然段,概括出每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然后,由师生共同检查学习达标情况。以后,学习同类课文或段落相似课文,就可运用这种迁移法。

三、分层施教,确保主体全员参与

由于遗传、环境等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学不能无视差异,也不能消除差异,而应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分层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层次的要求拥有同等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适应学生的差异,下能保“底”,上不封“顶”,要使学优生一伸手就能摘到桃子①,中间生踮着脚摘吃果子,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让他们都能尝到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优生能吃好,中间生能吃饱,学困生能吃着(zháo),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获得有差异的发展。尤其对学困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爱、鼓励和认可,适当的启发,正确的引导,看到点滴进步就进行激励,使他们体验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快乐,从而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例如,在三年级描写人物外貌片段的作文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差异,分级制订教学目标。初级目标是:(1)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人物的方法。(2)从身材、长相、神态、衣着等方面仔细观察人物外貌,练习说话并写话。第二级目标是:叙事写人,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展示人的爱好,反映人的品质。这样,程度较差的学生通过观察、练笔,掌握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且跃跃欲试,向上级目标奋斗,而学习优秀的学生,除了描写外貌外,还叙事写人,努力完成第二级目标。分级目标,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全员参与,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得到提高。又如,一学生在学《称象》时提出“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这样一个幼稚的问题,我意识到他的思维已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还是及时地鼓励他,使他获得信任感和力量感,并通过引导,使他明白大象的重量是次要的,这篇文章主要是突出曹冲的聪明才智。这时我相机提问:“谁能比曹冲更聪明,想出更好的称象办法呢?”认真思考后,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其中有个学优生想的办法颇具新意:他说不用往船上装石头了,让一些人往船上站,等船位到了画线的地方后,人下船把体重相加,就是大象的重量。想法多好啊!可见,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全员参与,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才能使他们的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只有全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兴趣地学,掌握学法,才能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才能逐步学会认知并获得全面发展,就像雏鹰一样,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翱翔。

参考文献:

郭秋成.唤醒学生主体参与意识[J].教学与管理,2004(18).

Cultivate Consciousness of Main Body Participation,

Lets the Student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Lesson Class

Zang Guanjun

Abstract:Emphasize the people-oriented,based on students development innovation era,establish the subject status of students,cultivate the students subject consciousness,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way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from the establishment situation,stimulate interest,to guide the research method,cultivating ability,the layered teaching,participation and provide measur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exert the principal role of students,let them soar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lesson clas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The language classroom;The main body participation

9.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九

黄蓓华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

摘 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本学科,它教学的内容就是语言文字,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语言文字能力。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语言实质上是一种工具,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但是,在近几年的新课改背景下,很多地区和学校对新课改的要求不适应,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课堂效率有待提高。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式

一、问题意识的内涵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从心理学上讲,是指在人的认知中,通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或是问题,进而在心底产生疑问,并且加以探求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语文教学中,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静待老师提问,才解决问题。学生自己缺乏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

长期以来,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而言,我们国家的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差。我国著名的主持人杨澜曾经说过,她在国外求学的时候,每科成绩的测验分数都是优秀,但最后学期末的时候,教授给的成绩却不高,她去询问原因,教授告诉她,虽然她的书面成绩优秀,但是因为她上课从来不提问题,因此才会拉低整体分数。这件事确实能够反映我们国家目前学生的课堂状况。也因此说明,我国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意识缺乏状况。

1.难以主动发现问题

目前,在课堂学习中,很多学生的学习观念比较滞后,对于课堂学习中的知识点,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反正老师在上课时都会讲解到,因此没必要提前寻找问题。再加上一些学生对自己本身存在的学习习惯认识不清,对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也不敏感,在这种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就很难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不懂得变通地探讨问题

俗话常说,以不变应万变,但目前来说,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做到真正的变通。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本身就是广泛的。语文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复杂难学的。因为内容太过庞杂,不像数、理、化等学科,有其固定的公式定理。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很难变通地去提出问题,甚至探讨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3.懒于深入分析问题

一些学生对各种司空见惯的问题,往往只停留于表层议论,忽视深入分析,抓不住要害,致使一些问题仍不断发生,矛盾难以根治,成果难以持久、巩固和提升,学习上难以实现大的跨越。在语文学习中,对于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表层的理解方面,而难以真正地完全认识与理解。比如,在对古诗的学习方面,很多时候,诗词的寓意都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根据字词的表面意思来理解诗人的整体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懒于深入地分析问题,以致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

1.创设情境,有效教学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小蝌蚪找妈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相关的视频或是音频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形象的动物世界温情的一面,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之间可贵的亲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疑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要调整自身的教学态度,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部分。有的老师每每在上课的时候就无比严肃,自己因自身问题或是学生问题等在课堂上冷脸面对学生,使得课堂气氛非常严肃,以致学生不能甚至不敢当堂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轻松地、愉悦地为学生讲授知识。

3.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乐于提问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在当今课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辩论方式、小组竞赛的方式、一对一的互助学习模式等等,活跃学生,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吸收知识点,并能够加以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有的老师在上课中,不经常让学生提问,反而在学生提问之前就宣布答案,这样,学生甚至都没有提问的必要,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会逐渐淡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反问法、类比法及联想法等方法提出问题。

本文就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创设情境,有效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乐于提问;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等四个方面给予了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银保,尹笃林。基于化学专业高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5)。

[2]钟荣辉。在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17)。

[3]袁巍。论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7)。

[4]文轶。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增强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10.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十

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罕宏完小

罗小松 内容摘要:

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作意识

培养

指导

在当今的社会,各个生活领域、各个层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和别人合作的意识。《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在探究中各有所长、可以互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由此可见,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成为科学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教学应关注人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既对立又统一,在这对矛盾中,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所谓合作学习并非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学习,合作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学习的互助性学习组织形式。即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因此,开展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分组、培养小组的团队意识、制定小组工作规则等等。

二、在科学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体现在团结一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体现在科学的分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体现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体现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探讨、研究科学规律;体现在吃苦在前,争挑重担,勇于负责;体现在开展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小学科学教学中,大量的观察、实验、探究都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多给学生讨论、交流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依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看哪组相互配合得好,最先找到实验方法,观察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各小组介绍经验,成绩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敏捷,而主要是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的努力都将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关系到竞争的成功与否,认识到每个人都要为小组的成功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观察——记录——分析——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观察,学会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尊重事实,用事实验证假设猜想的科学态度。如,在“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及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大胆地作猜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加强方法指导,确保合作顺利。

小学生的个人表现欲极强,而合作意识相对较弱。在合作中,学生难免会发生磨擦,出现沮丧、委屈、气愤等不良的情绪,而造成合作中止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的进行合作方法上的指导,不断的进行技能上的训练,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良好风气。

1、科学分组。

结合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科学分组。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内向,有的学生能说会道,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分组时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家庭等因素,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特别是成绩方面,尽量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结合班级、教学内容、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

分组只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等)。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因此,分组之后教师要努力协调好每个组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2、明确分工。

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观察,确保小组全体成员都“各司其职”,有自己的分工任务。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运行,合理明确的分工是基础。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激发每个人的个人责任,使得每个成员有事可做,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任务全力以赴。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组员有分工有合作,各尽所能,最终合作达到目标。做到“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切忌个人代替小组。每个小组各设小组长、汇报员、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材料员等,并要求小组成员轮流担当。完成任务后,由汇报员或中心发言人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每个角色的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不同的角色,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在活动中有利于学生间的配合,起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

3、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教师在巡回中,要激发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和记录别人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每个人的意见。特别是当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时或是发现小组的“亮点”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敢说、爱说、乐说,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奋斗创造才能得到发展。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既要有热心,又要有恒心地把这种方法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只有这样,科学课才能学得活、学得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陈贤琼

11.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十一

首先,做好思想转变工作。一直以来,应试教育思想下的数学课堂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所以,教师要想真正将课改基本理念落到实处,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转变观念,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就成为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进而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

其次,选择多样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也是能否真正将课堂主体性归还给学生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找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特性,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引导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借助直尺来测量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度,然后,自主测量任何位置对边之间的距离,并分析对边之间的关系。之后,我再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讲解,以确保课程效率的最大化实现。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课堂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动手学习中进行的,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而且也能确保数学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不论是哪种方法的应用我们都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最后,创造自主学习环境。有教育心理学家说过,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畏惧数学课堂。所以,我们可借助恰当的评价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成为活动的主体。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最终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蒋荣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J].广西教育,2005(34).

12.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培养 篇十二

一、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传递的, 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 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谁也不能代替。但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 新课程强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自己设计, 组织学习活动, 来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首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教育教学中若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那么教育教学的质量则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学生的需求为主,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主动参与, 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积极思考、互相交流, 从而获得知识, 增长才干, 提高素质。其次, 使学生在学习中要敢问、善问、会问。学生主动提问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思路、角度和方法, 应指导学生在预习阶段运用发散性思维, 对学习内容质疑, 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指导者和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获取者和受益者。当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如能够“活用”教师提供的有关发现问题的知识, 就获得了让他们终身受用的智慧。

二、引导学生自主活动,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新课程要求, 教育教学必须重视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的自主性活动。开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并加以正确引导, 从而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做到:时间上要有宽度, 即要保证学生的活动要有充足的时间;活动上要有广度, 就是说活动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要求学生全员参加;内容上要有深度, 只有教学活动的设计达到一定深度, 只有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 才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 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联系现实生活, 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教育源于生活, 教育与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活动只有联系生活, 贴近生活, 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产生亲近感, 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习兴趣, 使他们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首先要抓住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如:利用生活实例或实际情况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实际问题”, 才能使其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其次, 应在教学活动中营造生活的氛围, 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如新课导入、新授内容、作业设计等环节, 结合内容实际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再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根据学科特点, 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可以把学生引入社会, 走出课堂,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在教法上, 可以通过创设情景, 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使学生在浓厚的生活氛围中得到陶冶, 理解了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全面构建。

四、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中, 师生之间是给予与接受、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如敢对教师所授知识提出质疑, 那就是大不敬, 冒犯了教师的尊严, 那么对学生轻则批评教育, 重则实施体罚。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 教育的结果只能是造就一批“听话的孩子”, 而不是具有主体精神的社会的主人。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鼓励学生“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首先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学生当作与教师平等的人来对待, 承认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所应有的权利, 如维护自己的尊严, 参与有关活动的权利等;第二要尊重学生的特点, 就是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 在教育教学中要认可每个学生的认知方式、兴趣爱好等, 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第三要尊重学生的水平, 就是要明确初中学生还处在发展过程中, 他们必然会存在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学生, 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第四, 要尊重学生的状况, 就是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智力、情绪等方面的好坏, 同时给予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才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 积极大胆地参与活动。总之, 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生置身其中, 才不会感到紧张、沉闷与压抑, 才能激发起求知的欲望, 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另外, 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外, 还应注重同学之间关系的发展, 他们之间也应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因为在学校生活中, 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最经常的, 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 彼此间的态度, 对学生的自我感觉, 对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某些班级中, 仍然存在同学之间不平等, 缺乏相互尊重的现象, 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班干部与其他同学, 优秀学生与学困生之间。在一个缺乏相互尊重、平等民主氛围的班级中, 是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拥有一份自信的。这应引起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足够重视, 因为这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 关系到每个学生在班集体生活中的感受, 关系到全体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及发展。

总之, 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还应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中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 同时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别人,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

摘要:我国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是素质教育最终的人才成长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靠相应的教育过程来保证, 而教育过程的质量则主要取决于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活动, 也就是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是否得到了体现。

13.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十三

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基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造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心理学原理明确提出,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愉快地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挥自主创造力。所以,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包括宽松的环境和创新的意识,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一)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

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教师要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语文这个学科和生活时刻都在密切联系着。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和平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二)为学生提供出新的环境。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学生提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的过程。只有学生在思考之后才会产生疑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经常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发挥创新的潜能。有的时候学生问的问题是教师想不到的,他们有的时候会比教师想得更全面和更周到。教师要多多的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耐心地给予解答。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会不断让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最简便最准确的方法。

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灵活地迁移运用各种法则、原理、规律,能举一反三。

(一)抓住时机 及时点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

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红四团仍旧摸黑……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了后面‛,学生对文中的‚抛‛甚是不解。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个词用得精妙之处,教师先让学生寻找与之相关的词语,有‚扔、甩、落、丢‛。学生在比较之后,意见不统一,很多人认为‚扔、甩‛比‚抛‛在文中更适合。教师并不急着把答案告诉学生,只是叮嘱学生再想想。这时,有学生站起来:‚我觉得‘抛’在文中更合适,因为抛不光说明远,还说明这个动作很轻松。‛学生联系上下文的确发现红军在赶往泸定桥的路很轻松,轻易地克服了很多的阻碍。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既使学生扩大了词汇量,又锻炼学生品析词句的能力。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会有创新。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批判要及时的改正。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比如,我在一节语文课中,写板书的时候写错了一个字,把‚拆‛字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请他起来,他说:‚老师,你写的‘拆’字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我停顿了半分钟,心里想这是一个表扬学生敢于提问题的好时机。我郑重其事地对学生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有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地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说完,我还向那位同学鞠了一个躬,这时,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具体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方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例如,我在讲《太阳》一课时是这样完成这堂课的:(1)先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然后我让他们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和同学相互交流。(2)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相互增进知识。(3)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后,让学生把这些特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太阳对比。这样把课本上的知识带进实践中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知道原来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

14.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十四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

一、通过对非逻辑思维的培养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偏重于演绎推理训练下的逻辑思维,而忽视联想与猜想、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1、在猜想、联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数学史上的费而马猜想、欧拉猜想、歌德巴赫猜想等,曾激发了多少数学家的创新热情。学生猜想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这种意识和习惯的过程。

2、在培养直觉思维过程中获得创新意识

“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现。”(庞加莱)直觉思维是一种“闪念”,是一种预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这种预感,不要急于追问预感的根据是什么,让学生充分阐述他们的估计和预见,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肯定。

二、通过学生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应处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得再明白,分析得再透彻,也代替不了学生得思考,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才能开发学生得学习潜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创造性品格。

1、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解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2、通过类比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类比就是依据两个教学对象的已知相似性,把其中一个教学对象已知的特殊性迁移到另一个教学对象上去,从而获得后一教学对象的性质。

三、通过质疑,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生有疑,势必想方设法解疑,得到一个结论后,又产生新疑,再竭尽全力解疑,这一连串的解释过程,正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最有效途径。

四、通过引入开放性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5.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外语教学,主体性意识,途径和方法

教育部在推行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工程时提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此次改革的核心, 指出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使外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方向发展。我们把主体性概念引入外语教育领域, 就是期望能改造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 期望在外语教育实践中能调动一切对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培养出听、说、读、写、译全方面发展的创造型外语人才, 使外语教学真正取得良好效果。

一、学生主体性的基本涵义

主体性又叫主动性, 也就是自觉能动性, 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对待学习的主体性。就是说, 学生不仅是能学习的, 而且是“独立、主动和创造”地去学习的, 这和人们的共识是一致的:人是能学习的, 人没有不学习的, 人是想学习的, 大学生尤其如此。有主体性的人在客体面前, 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 是能够最大限度发展自身的力量的。

二、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意义

在我国的外语教育实践中, 教育价值主体性缺失, 首先表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上。由于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目标, 因而课堂上教师自然把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练习上, 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有帮助的训练。尽管学生学得很苦, 但他们头脑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 而没有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 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 对学生主体性培养不够重视, 教师在教学中最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师无关,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 就是传授书本知识, 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特长的培养不是任课教师的任务。这种教学任务观完全忽略了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受教育者的许多兴趣爱好等个性特长被忽略甚至扼杀了, 表现出了对学生主体人格的极度轻视。

在很长的时间里, 我国的外语教学仍未摆脱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 而学生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感, 习惯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成为语言知识被动的接受者。随着时代的进步, 要求大学生不再是仅对语言知识单纯的接受, 更重要的是具备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因此,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策略加以指导,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已成为外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三、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途径

1.增强主动意识, 认知主体地位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充分认识学生参与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主体 (学生) 对学习对象实际上并不可能完全处于纯被动接受状态, 但如果不强化其参与意识, 不能将主体自身与对象有意识地结合起来, 那么主体就不可能积极调动自我能动性, 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重者则对学习对象产生厌倦、排斥, 最终放弃学习。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积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 特别是对带试探性的参与行为要及时而充分地给予鼓励, 使行为的积极作用得到确定性认同, 使之成为经常性的自觉行为。尤其在外语教学中, 及时而积极的肯定可以增强学生开口说话、积极参与交际的信心, 可以使学生敢于说外语, 乐于说外语。

2.强化调控意识, 培养主体能力

调控意识得以强化的第一点是学会选择。当然, 选择并不是盲目的, 根据什么来选择学习对象、学习方法等等, 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 授之以渔。只有学会了正确的选择, 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只有学会了积极的选择, 才会满腔热情地去对自己的选择进行理解、把握, 并且使这种选择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结果, 从而也养成了对选择负责的责任感。学会选择的另一个好处则是可以减少学生智力上的重复投资。教师讲课时往往担心漏掉这儿漏掉那儿, 于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进行重复劳动。实践表明, 学生对已经熟悉的知识缺乏再投入的兴趣, 其兴奋点主要集中在新的内容上。

调控意识强化的另一点就是学会科学的安排。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程序的安排都依赖于教师来进行。每一步干什么, 下一步将会干什么, 学生完全处于无知状态, 换言之, 学生对其学习步骤缺乏前瞻性。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在当今课堂上大量存在, 甚至被许多教师视为理所当然。要解决这一矛盾,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先提出自己的课堂安排设想, 让学生提出意见, 做出修改, 学生认可后实施;二是由学生先设计出一套程序, 提交全班讨论, 教师根据教学安排, 提出修改意见, 然后实施。这一环节可在预习阶段交由学生完成。

3.树立评价意识, 体现主体价值

树立学生的科学评价意识首先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评价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鼓励学生, 使他们从大胆的评价中找到自我的成功感。其次是要把评价的权利更多地交给学生, 譬如对某个同学的朗读或发言, 效果怎样, 正确与否, 表达如何, 值得肯定和需要修改之处等, 由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再次是要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评价。评价行为必须讲究科学, 见仁见智固然可取, 但随心所欲、放任自流则应避免。因此在交给学生评价权利的同时, 又必须交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如对同学发言的评价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对学习方式的评价应根据哪些原则和规律等;同时在评价时要注意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使学生懂得评价并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随意行为, 而是该怎么说才能怎么说的科学行为。只有这样, 学生才可能真正成为具有科学的判断力和评价能力的人。

四、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 对学生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教师, 而是学习者本身。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课堂模式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我们也初步探讨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教师作用的弱化, 相反, 这更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观念和方法中解放出来, 使外语教学更切实地跟上时代的变化,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充分发挥。我们要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抓起, 不断探索和积累, 寻求有利于学生主体性意识发展的最佳途径, 使学生成为外语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鹿军红.外语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 .

[2]郑慧文.以学生为主体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6, (4) .

16.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十六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统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旨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主体参与则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主,提高主体对象整体素质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有一个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作用是双重的,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主体。

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教学实效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如何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是当前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自身的价值,使师生共同成长。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学研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2011年,我校组织组织了以“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让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开展合作、探究。为此,在乡土历史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组建了合作学习探究团队,推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有许多外来工子女在社区里成长。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珠三角的腹地——佛山,是一所城郊公办初中,非户籍学生,即外来工子女人数占50%以上。我了解到部分非户籍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缺失,主体参与意识不高,这是造成他们学习主动性低下的原因之一。外来工大多从农村进入城市,或多或少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态,同时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接纳度不高。外来工及其子女融入本地社区一直是个难题,因此,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研究,助力非户籍学生融入本地社区,也是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原因。

乡土历史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家乡教育,包括风土人情、人文风俗、乡土历史等内容。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能够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乡土历史资源丰厚和实践方便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学历史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佛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历史遗迹、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合理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学生学习历史和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能起到促进作用。

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研究的做法有以下四点:

一、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探究乡土历史提供宽松的环境

乡土历史存在于学生身边,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历史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区,探访本地、本社区的历史,在学与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感悟历史。在学校,我充分利用学习兴趣小组,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乡土文化知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和板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乡土文化的观点和见解,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探究乡土历史提供展示的舞台。

二、开放性问题教学与活动教学方式相结合,给学生主体参与提供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思维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联系乡土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设计问题的形式和解决过程要合理,并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学习探究,使学生能够操作。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予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教学,我校开展了“传统文化体验:广绣的魅力”乡土历史活动教学,邀请广绣的师傅亲自给学生上课,讲解广绣针法的变化发展,演示广绣的精湛技艺;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一针一线地动手,亲自体验广绣的魅力,使乡土历史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上。通过长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发展。

三、使乡土历史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形成的重要一环

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重视身边的乡土历史,是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重要一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包括成长中的困惑和思考、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和反思。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本社区历史人文景观中所蕴藏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这个教学专题,让学生自主构建乡土历史学习内容,了解本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了解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的演变,让学生群体自助,让本地户籍与非户籍学生合理搭配,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乡土历史内容。学生通过社区走访、现场考察、访问老人等方式,亲身体验民风民俗,亲身参与乡土历史学习探究。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八月十五·中秋花灯制作”和观看中秋夜舞火龙的民俗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制作了多个花灯,每一个花灯都凝聚了他们的心意,既是对传统的民风民俗的传承,也是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思维的体现,个别制作精美的花灯还获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促使学生对本地、本社区产生认同感,非户籍学生可以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并形成归属感。社区归属感是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社区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乐于参与社区活动。有了归属感,就容易对自己、对学校、对社区形成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形成。

四、利用乡土人文熏陶学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巩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进步,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亲历其境,学习和探究乡土历史,置身于历史之中,与本乡本土的历史亲密接触,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功效。乡土历史学习探究主要包括:本地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历史人文景观中蕴藏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本地民居街坊的演变、传统工艺的发展状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地开展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获得了对乡土历史的亲身感受,了解了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以乡土历史为内容的合作学习过程,还增强了学生保护本地文物的意识、利用和开发本地历史资源的意识。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读本中,就收录了多篇学生关于乡土历史的文章。文章记录了很多本地的民风民俗,记录了本地历史人文景观中蕴藏的民间传说,也记录了学生进行乡土历史学习的收获。这些活动让学生关注生活的体验,回归社会,使非户籍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的居住地,让学生把课堂目标和乡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社区、爱家乡,进一步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如今,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了,学生越来越爱这片土地了。

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一,对于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要注意其真实性和思想性;二,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相结合;三,乡土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形式和解决过程要合理,并且让学生能够参与;四,教师的教学研究要根据社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要形成教育合力。

实践证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乡土历史教学是多元化和社会化的。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重要的是要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合理调整。这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目标要求,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资源,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并适当调整历史教学评估的手段和标准。这样,乡土历史教学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石肯中学,佛山,528200)

17.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十七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培养创新意识要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力。如学生想出了一道数学题的新解法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等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创造条件、机遇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促进学生创造的发展。如在讲授“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你和课本上都是把除数变成整数,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小数点,一样能算出结果来。”

我首先肯定他的创新精神,表扬他能够独立思考,而且言之有理。这个同学又说:“课本为什么不采用我这种方法?”这时我又出一题:5.2464/1.2,让大家用两种方法来做。通过对比,这位同学知道了课本上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对于那些看来古怪可笑的念头要有容忍精神,要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喝彩。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培养创新意识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旧学校要求学生太多的“好奇心”,而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好奇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妙。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两组数,这两组数是两位数,而且个位顺序分别是1、2、3……但是第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第二组数都不能被3整除。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组能被3整除,另一组却不能被整除呢?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下面的操作:在数位表上先用3根小棒摆一摆,看能表示出几个数,(3,30,300,12,120,21,210,102,201……),再计算一下,这几个数能否被3整除。然后,指导学生分别用4根,5根,6根,按照同样的方法摆一摆,算一算。这时,学生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结果,用3根和6根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用4根和5根摆出的数不能被3整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进一步的观察分析,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三、培养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造的.火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要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象猜测,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品格。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后,有的学生问:“三个数能相比吗?三个数相比也表示三个数相除吗?”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仅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把学生的学习引向一个新的领域。

设计发散性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造性思维,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定会得到培养。

四、培养创新意识要精心的设计创造性练习。

练习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极好时机,教师应精心地设计创造性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尺子、线绳和一个盛满水的长方形形状的容器,来求圆锥体模型的体积。学生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制定出各种求这个圆锥体体积的方案。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必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8.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 篇十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首看其科技发展的快慢,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人,为此,语文教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发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其语言内容充实最快,应用要求也最广,教学中若只停留在经验、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远离现实,与生活脱节。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对这位老师的课就会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老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聪明?”“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谁能把老师问倒了„„”,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通过插图,我作了这样的处理,首先提问:①谁在十里长街送总理?②你认为课题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③插图是怎样描绘人们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等等,通过我的启发,学生都能认真仔细

地观察。

二、营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的老师上课,常常一脸的严肃态度,要不要就斥训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弄得教室死气沉沉,学生很少发言;而有的老师上课,常常面带微笑,用商量和启发的口吻来引导学生发言,使得教室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积极。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那种专制的“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遏制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而那种启发、诱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却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动脑动嘴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活跃和学习创新的发展。可见,和谐、活泼、民主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如教学《争画》一课时,我则站在与作者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共读、共讲、共议,只有他们有困难时,适当地进行点拨和指导,让他们在我身上获取平等主动参与意识。

三、更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心理学研究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心理环境。”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这样的大事。”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已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心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教师无形中也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事实,往往还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也就习惯了当消极的听众,这就更不利于其创新思维的产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更新观念,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提问,不怕犯错,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民主宽松的良好的课堂环境。首先,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创新的基础是理解。教学中最大的弊病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当学生在思考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提供答案,要有意给他们造成暂时的失败感和短时焦虑,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促使其注意力更集中,思维也更加活跃,这将激励其运用内在的潜能去自主探索、自主解决。因此,作为教师,我会这样对学生说:“把握时机,努力尝试,标新立异也会让人感觉不错,相信自己,你会成功的!”如在教学老舍《养花》时,先让学生读几次题目,再问学生:你们读了题目会提些什么问题?这时学生就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谁养花?为什么要养花?另一个:他养什么花?怎样养花?养花有什么用?是拿去买吗?„„这时老师就接着说:“你们认真读课文就知道啦!”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散。他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提出问题,不知不觉中就学懂了课文,教师就不用费太多的口舌,学生创新

思维的培养也得到了提高。

四、优化知识,丰富创新思维背景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一般来说,创新是在旧知基础上的创新。因此,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因此,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把课本的知识学扎实,但决不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还必须延伸到课本之外;不能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多种联系。教师应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天文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为创新和创造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可通过以下手段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如:

1、开设阅览信息课。每周一次让学生进阅览室进行自由阅读或专题阅读,要求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

2、开展信息交流活动。让学生课余时间看书报、听广播,收集信息,并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发言,进行信息交流。

3、开辟班级剪报栏。重点剪贴报纸的社论、短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先进人物的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

4、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要求摘抄优美文段、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生活知识、科学信息等,写好读后评或读后感,以量多质优为胜。通过这种种手段,优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其信息的获取、筛选、评价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五、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的进步。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心理学研究却表明,一般人只使用了大脑想象区的十分之五。儿童少年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想象的潜力,无论多么荒唐的设想,多么奇异的考虑,都要热情保护,使他们的想象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更加绚丽,更加美妙多姿。

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可设疑延伸想象:“如果乌鸦再找到一片肉,狐狸又想得到这片肉,情况会怎样?”同学们思维活跃,纷纷争着发言。有的说:“狐狸故伎重演,加倍奉承乌鸦,乌鸦接受上一次教训,不再理睬,狐狸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爬进洞里去了。”有的说:“狐狸先说好话,乌鸦毫不理睬,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随即破口大骂起来,诬陷乌鸦偷人家的东西,迫害小麻雀,造小白兔的谣言„„”这时乌鸦沉不住了,立即还击:“你这是胡说!”刚一张口,肉片就掉到狐狸的嘴里„„这位同学的想法多富有创意,他冲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迈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点燃了创新意识的火花。于是教师紧接着设疑:“狐狸第二次得到那片肉,乌鸦又一次上当,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学生发言十分热烈。有的认为狐狸实在太狡猾,防不胜防;有的认为乌鸦太老实,不能识破奸

计。其中有一个同学说得更准确,也更深入:“这说明我们即不能爱听奉承话,也不能经不住造谣陷害,受不得一点委屈,遇事要冷静分析,排除各种干扰。”象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思想和思维都得到升华。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立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六、标新立异,树立创新榜样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上一篇:最新2021幼师转正自我鉴定下一篇:小学德育工作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