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19篇)
1.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一
浅谈数学课堂上的几种结尾方法
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为了这次活动,我精心准备了一堂数学公开课。当然,在这节公开课上,我上的很精彩,但快到了下课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节课还没有结尾,于是,我便抓紧开始小结。可偏偏这时,教室里的音乐铃声开始响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始分散了,我的嗓子也终究赛不过铃声,教室里开始一片混乱。我呢,也只能在混乱中硬着头皮坚持完成了“小结”,结束了这堂课。
试想,像这样的课堂结尾对学生来说毫无意义。不仅如此,它同时也影响到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记得我们校长曾经形象地把整个教学过程比喻为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教学过程中开头和结尾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尾则是成功的另一半。要知道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堂的最后十分钟是注意力分散的阶段,但这往往是课堂的总结性阶段,甚至是这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一个生动的课堂结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巩固教学知识、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枯燥的结尾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厌恶这门学科。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谈一谈数学课堂结尾的几种方法:
一、总结归纳式结尾
这是一种最最常用的课堂结尾方法。这种结尾方法通常是在一堂课的结束前,留出几分钟对本节课所讲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等,进行全面准确、简明扼要和生动有力的归纳总结,使所授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使他们更清楚、清晰的掌握这些知识。
一般,总结归纳式结尾在课堂上有三种做法:一是由教师来做总结;二是由学生来做总结;三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和做来做总结。例如:教学“平方根(第一课时)”,第一种做法是结尾时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平方根。那什么是平方根呢?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那正数、零、负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而且它们互为相反数;其次,零的平方根是零;最后负数是没有平方根的。”第二种做法是结尾时教师提出:“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然后就由学生来说。第三种做法是结尾时,由教师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平方根?正数、零、负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呢?”然后由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呢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更正。这三种方法不能说哪种好哪中不好,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年级的高低及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活动式结尾
应该说这是公开课上最常用的结尾方法了。通常在讲完课堂内容之后,结尾时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或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或设计一个小游戏,或演示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或组织一次小型的智力竞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这样的结尾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例如采用讨论作为课堂小结的形式,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精神。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尾时,提出问题:把一块半径为2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柱型橡皮泥,切成相等的两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问题提出后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很快进入热烈的讨论中。通过讨论并动手操作后得出了如下3种答案:1)沿着上下底的半径垂直切开,表面积增加4×8×2=64平方厘米;(2)将圆柱体横放,沿着高的中点垂直向下切开,表面积增加3.14×22×2=25.12平方厘米;(3)沿着对角线斜着切开,但这种情况这节课还无法解答。
三、开拓延伸式结尾 当本课新授内容完成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知识作适当的延伸扩展。教师可采取质疑、假设、练习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来训练学生。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可以为学习后面的内容作好铺垫。例如:预备班时教学“圆面积的计算”,在结尾,教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用剪刀把它剪成一个圆,问:“怎样求这个圆的面积呢?”然后教师拿起刚才剩下的部分,问:“那怎样求它的面积?”学生解答后,教师再拿出一张圆形纸片,把它对折后问学生如何求它的面积。再对折再问,最后第三次对折后再问。
用这种方法结尾,学生感到有趣、开心,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扇形面积、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四、习题巩固式结尾
在教学中,有些章节的教学对引出概念,得出规律并非难事,而要让学生全面、正确的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却非易事。习题巩固式结尾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计的。通常内容讲完后安排适当的练习来结束教学,即可巩固当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同时便于教师查缺补漏,可谓一举数得。例如:在教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时,为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abab(a0,b0);
aa(a0,b>0)这个公式,教师就需要添加bb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这个知识要点。如添加如下几题
114(1)3248(2)
(3),(4)25169x20.16x4 a2这样一方面学生能比较全面的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教学进程。
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回;描龙画凤,贵在点睛。数学课的结尾还不止以上几种方式。还有悬念式结尾,探究式结尾,首尾照应式结尾等等,所有的这些方式都不是孤立地单独去使用,往往是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总之,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具有吸引力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促人振奋,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因此,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结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
2.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二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 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这样导入, 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 发现一串新知识, 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 可以以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掌握知识的迁移, 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 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 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 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对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 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 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 创设矛盾, 设置悬念, 引起思考, 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 引导学生由疑到思, 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 他能不能不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 我向同学们说,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演示教具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 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 先把圆规两脚分开, 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 让两边与圆相交成圆周角∠BAC, 当∠BAC的一边不动, 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 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 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 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的不同之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印象深, 容易理解, 记得牢。
七、直接导入法
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切割定理时, 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 师生共同证明。
八、强调式导入法
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 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例如: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 而圆是平面几何重点的重点, 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础。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第七章———圆。
3.浅谈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三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演示教具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直接导入法
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八、强调式导入法
4.歌唱教学导入的几种技巧 篇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律动参与导入。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律动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音乐情趣下,通过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够迅速缩短与歌曲的时间、空间距离,和作者的心理共鸣,使学生在气氛渲染下和教师产生音乐共鸣,体验情感,然后进入新歌教学。
二是谜语故事导入。向学生讲述和歌曲有关的一段故事或一个谜语,激发他们唱歌的欲望。如:小学音乐教材《春天》新课开始,教师把美丽的春天故事以饱满的热情讲述给学生听,使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习歌曲。
三是角色扮演导入。教师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将自己扮演成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与新歌的距离。
四是音画设置导入。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观看画面,增强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学生会自觉地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更好地感受作品的美。
5.浅谈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几种方式 篇五
启发式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启发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起积极性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自己寻找规律,并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有些教师喜欢把知识嚼烂再喂给学生,结果数学课上一人唱独角戏,学生觉得学习毫无挑战性,索然无味。另一些教师不赞成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为问题在老师讲得太多,于是,他们增加学生练的时间,或是辅以师生间的频繁问答以减少教师讲的时间,这样的教学仍不具有启发性。现代启发式教学是创设一种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行为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通过引导、指导、开导、启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并投入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实施的根本要求是要组织好学生,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启发活动的积极性。明确任务后便可进入探究,但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会难住学生,所以,教师课前要为架桥铺路做好准备,教师要了解在探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之间存在多少差距,考虑设计哪些问题或哪些活动能够化解困难,怎样创设问题情景,怎样问问题可以含蓄的启发学生。,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提示太直截了当,就失去了启发的本意,所以,最好是通过引导学生先从事某些活动,解决某些比较容易着手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比如,利用实物、模型、实例、示意图等直观化手段启发学生先从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得到结论,形成思路。
启发式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大致有四种方式
(一)设置问题启发学生
课堂提问时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提供学生参与教学、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因为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考,所以教师提问的问题要明确易懂,不能太大,让学生摸不着边际,如果需要,可以将大问题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设计一系列相互联系、渐次加深的问题,构成“问题系列”,将每一个问题顺次呈现给学生,通过学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思维活动的深入开展,主动获得每个问题的解答,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活动逐步加深,不断以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完成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二)归纳总结式启发
它是以归纳过程为支配地位的一种启发方式,其明显的特点是从具体到概括或从特殊到一般,在归纳启发作用下,学生运用直观法把他们所观察到的一些具体事例、有关条件、技巧或者解题方法的共同性质加以概括、形式新知。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可以通过若干个具体例子来启发发现。在运用归纳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当确实让学生得到所有必要的情况,使他们能有所发现并进行恰当的概括,同时应给每个概括提供多个不同的例子。
(三)互动型启发式
互动启发式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游戏、折纸、拼补或旋转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表现为具体的实验操作,使他们自制,并从中悟出其定义、定理,使抽象的定义具体明了化。而数学实验则是利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测量工具、实物、计算机等)进行折、检、拼、测、作的活动,然后通过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等思维过程,获得数学知识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借助实验工具,通过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好学、乐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使教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他的课。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别的学科一样,在数学教学中,不论是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使数学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四)知识类比启发式
它是借助类比思维进行启发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确定各种对象或者现象之间在某些特征关系的相似为基础的,它是从相似一方到另一方,是以具体到具体,以特殊到特殊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引导出所要研究的数学对象的类比物,进而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并组织学生运用类比进行探索活动,引导他寻找相似的现象,属性和性质,并查明结构的相似性,然后进入类比推理,建立假设,进而加以检验。在数学教学中,可用于类比启发的内容很多,如分式的性质可由分数的性质类比出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上尤其要贯彻其发行原则。只有通过启发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起积极性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自己寻找规律,并有新的发现和创新。启发式教学中,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目的,而是手段,实质是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6.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篇六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如何搞好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导入?其方法很多, 下面结合本人实践与思考与同行分享一些方法。
一、名人激励导入法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思想教育的火花一旦点燃, 教育也就能顺利实现。
许多名人的感人事迹, 能引人入胜,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向先辈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如《纪念白求恩》一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是否知道, 在我国, 有一位伟大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不仅仅是著名的军事家、革命家、思想家, 而且还是出色的书法家、诗人, 这个人领导我们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是他, 带领中国共产党赶走了小日本;是他, 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是他,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铿锵有力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他就是我国主席毛泽东。下面我们来学习他的杰出的创作《纪念白求恩》, 作者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与悼念之情。
二、开门见山导入法
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快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开场白是直接点题, 用准确精练的语言, 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比如, 初中第一册《短文两篇》, 因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 师生之间不太熟悉。相互交流的语言还很贫乏, 不可能一下子就采用生动活泼的导入法, 只能采用直截了当的开门见山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章《短文两篇》。《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了一幅风雨童趣图, 画中充满生活的乐观, 纯真的童心;散文则选取生活的一角, 通过几个细节, 写了三代人之间的深沉的爱。两篇文章都是写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睦、关爱。下面, 我们大家共同来学习这两篇短文。开门见山导入也体现了课堂优化的策略, 达到教学目的[1]。
三、影视音像导入法
影视中, 运用了优美、生动的语言, 还有绘声绘色的情境。倘若能借之用于语文教学的导入中, 一定能感染学生。因为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 偏重于感性认识, 思维水平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 在教学中, 用这种方法, 引发学生注意力, 激发兴趣。如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一课, 可放有关的影视材料、录像让学生感受桥之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直观地看到赵州桥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对古代建筑的由衷的赞叹之情。当然, 音像教学的效果也同样高效,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 陶冶人的情操, 用音乐导入法, 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 接受新知识。如上《春》一课时, 我采用了《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 让学生沉浸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 上《社戏》一课时, 我也采用音乐来导入, 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导入能使学生真正的“乐学”, 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 让人们真能体会“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四、模拟情境对话导入法
教学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 或借用计算机、幻灯片等制作一个美妙情境, 与学生对话, 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 首先用幻灯或录像打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的北国雪景图, 再进行提问教学。计算机只是为教育打开了一扇窗, 与网络相连, 就真正让教学插上翅膀, 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天地[2]。让学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雪景, 感受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撤去画面, 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 然后播放录音, 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 使原先的留在脑际的图像得到充实和深化, 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情境。最后模拟情境对话导入:1936年冬天,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 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 同学们想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 怎样抒发情怀, 评古论今的吗?此时, 学生就会随对话而参与到课文教学中了。这样的对话可以是师生间进行, 也可以是生生之间互动进行,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效果非常的好。
五、生活点滴透视导入法
生活就是语文, 语文就是生活。这是当前新课标中提出的大语文观。生活的点点滴滴便是语文知识, 透视着语文教育之深意。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 我从生活点滴引入:同学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你一定看到过、观察过不少背影吧?请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背影。待学生们说完后, 老师便进一步引导:朱自清先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 把父亲的背影刻画得相当形象逼真, 咱们来一起学习他的笔法。另外,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用上此法, 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常常会为写作文而苦恼, 老师可导入:不必苦恼, 抓住生活点滴来入手, 小事中则透视着大道理。就如写人的作文, 咱们可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用细腻的笔触抒发深深的情感。语文来源于生活, 切忌忽视生活, 脱离实际, 空讲语文, 否则学生真的会无法领悟许多语文知识, 人生哲理。
中学语文教学导入的方法很多, 以上限于篇幅, 仅列举五种。总而言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只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 勤于探索, 精心设计“序幕”, 找到开启学生学习兴趣大门的金钥匙, 就能使导入为课堂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发挥“润滑剂”作用, 突破语文教学第一关, 进而保质保量地搞好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阎承利主编.素质教育课题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教育信息报[N].2001年12月26日第四版, 校园视窗
7.浅谈数学课导入的几种巧妙方法 篇七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注意力不集中,数学思维意识不够强,对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等等。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全力投入学习。如果教师一开始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导聚焦到课堂上,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数学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导入应以最精妙的语言、最少的时间、最有趣的形式把学生立即引入数学王国,并且能承上启下,激起学习欲望,为进入学习做准备。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探索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研究数学课导入的技巧。
一、巧设悬念导入课堂,引领学生迅速投入学习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特别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地、全神贯注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好的、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悬念,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能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胃口一旦被吊起,就会全力以赴地投入课堂,进入角色学习。
巧妙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导入平平淡淡,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学习的劲头就可能不够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每次备课时,笔者总是先绞尽脑汁地想一些有吸引力的导入方法,设计最巧妙的导入形式,尽量在上课时能产生效果。
二、巧用迁移导入课堂,让学生在好奇中产生趣味
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旧知是新知学习的桥梁和纽带。在进行新课时,教师如果能巧妙地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馋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喜爱的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一个有智慧的数学教师,常常能移花接木,信手拈来,把学过的旧知识巧妙地运用到课堂导入上,以此开启新课程的学习。由于学生对旧知比较熟悉,没有什么障碍,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个桥梁把问题引入到学习新知上去,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心理适应快,接受也容易。由于嫁接巧妙,导入自然,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比较强,但是,如果不能巧妙设计,联系自然,也有可能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迁移要巧,要妙,要有趣。一定要避免简单化,更不能生拉硬扯,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然。
三、巧用教具导入课堂,让学生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伊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教师出示一面国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这是一面国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又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
小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笔者在教学时,常常动手设计各式各样的教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接受起来更直接、更容易。教师制作的各种教具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其他物品无法替代的,因为教具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丰富多彩的教具是教师导入新课的极好手段。如果利用得好,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去。
笔者在制作教具时,大多采用学生常见的或者废弃的一些东西,这样既环保,节省了资源,还能够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有时,还发动学生一起制作教具,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对自己制作的教具更亲切,更爱惜,上课注意力也更集中。
8.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八
或许是经历过许多次的公开课和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数学教学比武的磨炼,同行认为我的数学课有一定的个性,整堂课总是能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和快乐。我知道其实这是大家是对我的一种认真教学的态度的认可,要说学生喜欢听我上数学课,主要是缘于我除了把每堂课各个环节把握到位,更注重于一堂课的导入,要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好,不仅能吸引学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
一、创造情境导入法
2006年我参加全市青年教师三优联评比赛上过一堂课,题目是《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这是个大家参赛都喜欢选的一节课,因为这节课有许多需要学生动手的部分,能够调动学生的味口。而我当时在备课时让我冥思苦想的却是开头部分,如何让学生觉得我的开头能与众不同,这是一个关键,如果做得好这堂课我就羸了一半。我选定各种方案后最后敲定为,创造一个师生联络感情的情境借机导入,实现一举二得的目的。因为所上班级是一个陌生的班级,我走进教室后先自报家门,然后对学生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认识各位同学,可由于来时时间赶得紧,没来得及给大家买礼物,所以想现场给大家送一份我倾尽真心、费尽心血现做的一份礼物。听到这学生已经在笑了,接着只见我顺手拿起一把剪刀,找一位同学借了一张纸,三下五除二就剪好了,在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中我将它慢慢展开,原来是一张笑脸,学生们笑开了,我顺势说道:是啊,我给大家一张笑脸,大家回报给我一张张可爱的笑验,只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多露露笑脸,生活会变得更加灿烂。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个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主题轴对称。这次比赛我获得了市一等奖,领奖时他们对我说:我们也听过很多人上这堂课,但你的开头绝了。后来下课时,我还享受了一把明星效应,学生都找我来要联系方式,那瞬间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
二、悬念激趣导入法
悬念激趣法也叫“吊胃口激趣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某一事件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前不久上公开课,我上的是《乘方》,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对学生说:我听说把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20次就能达到35层楼那么高,如果对折27次就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如果对折30次就能有12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学生纷纷摇头表示怀疑,见到学生露出这样的神情,我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不大家都动手试试。于是我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美术练习纸,它的厚度接近于0.1亳米,学生开始折了,只见一小会儿教室里嚷嚷起来。有人叫道:老师我对折了七次就没办法往下折了,但是感觉是开始对折几次变化不大,后面每对折一次就会厚很多,我有点相信了。这时我进一步引导,那我们不妨列式算算,学生列式如下0.1×2×2ׄ×2=104857.6mm≈104.9m,看见结果学生信服了,借机我导入课题:这么多2相乘写起来多麻烦,我们可以用乘方的形式来记,这样顺理成章进入了新课学习。
三、实际应用导入法
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以实际应用引入新课,必须吸引学生,使学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如我在教《用字母表示数》时,我让学生回忆小时侯经常读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学生比赛看谁一口气不停顿数的青蛙数量多。当学生有了足够的兴趣时,我问道:那么a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以上对我们有哪此启示?学生讨论后回答:青蛙眼睛的数目等于青蛙数目的两倍,腿的数目等于青蛙数目的4倍,青蛙嘴的数目和跳下水的次数都等式于青蛙的数目,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数目后,上述关系可以表示为“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1
我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用字母a表示有什么好处?从而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当然列举实际应用的例子要贴近生活,要使用大多数人熟悉的例子,否则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四、数学典故导入法
在人类数学发展史上,产生了许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为了让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知道与新知识有关的数学典故,从中受到启迪,从而引出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就是“数学典故”导入法。如高斯、笛卡儿、牛顿以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教学情境,用来导入新课内容,激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
9.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九
书面表达是近几年初中英语中考的重要题型,是一种反映学生表达、传递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语言测试手段,同时也是用于测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活用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试题。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方面:(1)汉语影响、生词造句;(2)词汇贫乏、搭配不当;(3)句型误用、语法不通;(4)信息不全、条理紊乱。教师方面则是在教学中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教学方法,表现为:(1)散——缺乏条理性、分散;(2)乱——各层次写作杂乱相间、影响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结合新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探索了学生的写作训练。
一、活用词句
刚接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写作具有一定的害怕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用简单的词组成句子,再以句子的构成作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起点,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逐渐过渡到多种句型的混用,直到学生能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一句多译,句型转换,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总的来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句作为材料让学生训练,使学生乐于接受,轻松完成,享受成功感。
例如:以study为中心组成句子。
I study in No.3 Middle School.I study very hard.My sister studies in the same school.But she studies harder than me.又如,以“My teacher”为题写一些句子。
My teacher’s name is Miss Liu.She looks very young and beautiful.这些简单的写作训练会引起初学英语者的极大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巧用单元话题
新目标英语中的单元内容涉及的话题十分广泛,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改写、缩写与仿写作文,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写作,又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
1.让学生情景对话
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寻找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逼真的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自运用语言的经历来掌握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运用场合。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中的许多话题“购物”、“野餐”、“打电话”、“生日聚会”、“旅游”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2.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
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也为笔头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让学生创新联想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除了复述课文的写作训练之处,进行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①把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联系到其他人物描写;把课文中的人称改为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来叙述。这些练习可促使学生开阔视野,关注周围发生的事,为写作积累素材。②针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顺着课文情节写下文,给学生最大的想象空间。③在给学生出作文题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特别注意题目的可写性,尽量让学生写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给学生布置的命题作文主要是记叙文体。例如“My Family”, “Our Classroom”, “How can I Learn English”等。
三、用英语思维
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最具代表性的错误就是中文式的英语。这除了学生口语基础不过关,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由于母语习惯定势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负迁移作用。原苏联外语教学心理学家别亚科耶夫指出心理语言学的根本原则:掌握外语的过程,就是学习用外语来思维,也就是掌握用外语来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和能力的过程。那么在教
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呢?
1.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与沟通。
2.经常性地给学生作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3.有意识地记住一些固定用法,经常性地做些汉译英的练习,注重一句多译,这对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帮助。
四、创设情景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一切真实的交际活动都产生于一定语言环境之中,而有效的语言获得又是以有效情景体验为前提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交际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某一语境而训练学生写作,学生会感到自然,容易产生写的欲望。例如,学生举行运动会,开“生日聚会”,以“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为语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亲身体验,然后试着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这些话题。
在我们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设有写作训练题,它们用英语设置语境,用英语提示内容,这些进行写的练习,与我们平时用汉语给语境、用英语完成段落的方式相比,更为理想。当然,教师在设立语境话题时要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应从简到难,从浅到深进行。否则,学生会无从下笔,久而久之,他们会失去信心。
五、英文记日记
要养成记英语日记勤练笔的习惯。经常用英语记日记等于天天在练笔,这无疑是提高英语写作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记日记时,不要总是用简单句,要有意识地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和复合句等,使文句更优美生动。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练习,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同时对提高英语作文也是很有帮助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多练习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六、应该注意的事项
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听、说、读、写这四者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决不可因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总的说来,在起始年段,听、说、读的比重比写的比重要更大。
2.不可以因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以至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构成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任何一门学科对一位学生来说都不是全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跳出英语学科的局限,既要为具有英语特长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也要为不具备英语特长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
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总结出一些更富有创新活力的英语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平时要多积累语言素材,要求他们坚持长期写作训练,做到善于思考、勤于训练、勇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力。
总之,英语写作训练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英语教师进行校本
10.浅析初中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十
【关键词】激发兴趣;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作为教师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每堂课上得有声有色,精彩动听。那么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要有科学的导入可以安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那么如何导入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通过这些年尝试,我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法导入式教学中最常用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学过的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初中一年级的第五章《三角形》这章中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复习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然后用撤坪拼法使三个角构成一个平角,这样我们就的倒三角形的内角为180度。这样使学生从复习以前的知识中得到了新内容,新知识,也再次温习了三线八角的关系和平角,这时学生会想不用量角器我们也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这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游戏导入法
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英语可以用游戏导入,其实游戏导入在数学中也是很常用的,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如在初二数学第四章《分式》这章中,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请六名同学做一个找好朋友的游戏,每人手中拿一张写有分数的卡片(卡片上的数分别是3/6,2/3,2/10,1/5,1/2,8/12),具有相等结果的两人即成为好朋友,然后请他们说说成为好朋友的依据是什么?再请六名同学,卡片更换成六张写有分式的卡片(分别是a^2/2ab,m/mn,a/2b,x/y,1/n,x^2/xy),继续做上面的游戏。
其实上面这种做游戏导入实质就是运用数学里类比法,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比”既要共同点也要“比”不同点。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这里让学生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获得分式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还让学生了解到当今信息社会,新知识层出不穷,我们维有触类旁通,才能事半功倍。
三、实践导入法
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初一数学第五章《三角形》中的全等三角形中请老师和学生一起画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3cm,5cm,6cm的三角形,并将三角形剪下来,请各小组的同学将制作的三角形叠在一起,看是否完全重合?从而得到三角形全等。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意识。
四、承上启下导入法
承上启下导入法比较适合用于一小节要用几个课时的,根据上节课的作业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比如上节课学习列分式方程,在作业中出现了很多错误,那么在上新课前我要纠正这些错误,认真纠正了错误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求出未知数。这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问题式导入法
问题式导入法是根据学生追根渴求知识的心理特点,首先就提出一些疑问,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八年级下6.3《为什么它们平行》,(播放影片)二战中,一美国潜艇观察到海面上有一艘德国战舰,于是迅速调整角度,并向其发射鱼雷,德国战舰被击中,沉入海底。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潜艇在水下是如何观察到水面上德国战舰的吗?你知道潜望镜的结构和原理吗?
六、实物导入法
实物导入就是用具体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形状相同的相似图形时,就可以借助我的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圆规与学生手中的这些学习用具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各自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开门见山导入法
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开门见山的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分式方程》首先就播放收割小麦丰收的纪录片。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千克和15000千克,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千克,分别求这两块实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你能找出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吗?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总之,数学的导入法很多,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放歌曲、开展竞赛等方法,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其目的就是要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师用书》1至6册
[2]北师大版数学《中学教材全解》1至6册
11.浅谈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法 篇十一
一堂好课, 导入是重要一环, 导入得当,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唤起学生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在此归纳出七种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导入方法, 与大家探讨。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 在我们的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教师在引入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 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 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 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 清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故事导入法
通过故事或典故导入, 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 促进其思维想象的方法。如, 在讲述勾股定理与平方根时, 可以通过下面的故事导入本课:有一次, 伽菲尔德在散步时发现有两个小孩正在谈论着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身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 见伽菲尔德走过去, 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 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到:“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7呢?”伽菲尔德答道:“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道:“先生,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无法解释, 心里很不是滋味。通过这个故事, 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兴趣。
三、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 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例如, 在讲授相似三角形性质时, 就可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类比。
四、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 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 创设矛盾, 设置悬念, 引起思考, 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 诱导学生由疑到思, 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设疑质疑还只是设疑导入法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因此, 教师必须掌握一些设问的方法与技巧, 并善于引导, 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演示导入法
即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投影、电影、电脑、课件等教具的演示实验, 自然巧妙引入新课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对数学学科再认识的定位,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六、直接导入法
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上课一开始, 教师就直接揭示课题, 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 直接阐明对学生的要求, 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 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使学生心中有数, 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这种导入法要求教师语言精炼、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动性, 能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操作导入法
12.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几种情况 篇十二
1.公德意识淡薄,冷漠麻木,不会感恩。心灵麻木,性情冷漠,不体谅父母的艰难,不理解老师的苦心,感受不到亲人的关爱和老师的关心。视亲人的付出为理所当然,生活上跟人攀比,任意挥霍。平时受不得半点委屈,有的肆意顶撞、谩骂甚至殴打父母和老师,有的动不动离家出走,不在乎家庭和父母。
2.厌学。厌学现象成因复杂,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教育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因学生的厌学现象,学校教育管理面临了较大的压力,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因厌学而引起的各种违纪行为让学校领导和老师非常头疼!
3.不服从学校管教。部分学生蔑视老师,肆意违纪,跟老师公然做对。这些学生,虽然学校能联合学生家庭,但收效欠佳。对一些留守的孩子,由于家长没时间、没办法管教,只能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还有一些家长素质低下,观念陈旧,教子无方,甚至无心教子,对孩子放任自流,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教育和管理上的难度。
4.上网成瘾,沉迷网络。电脑、游戏和互联网,有助于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智力,但由于政府管理上的漏洞,加上唯利是图的游戏软件制造商和游戏厅及网吧老板的共同作祟,使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的孩子沉醉于其中,入迷成瘾,难以自拔。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现象,学校的常规教育根本无能为力!
5.人穷志短,读书无用。教育产业化,毕业自主化。让很多平民子弟靠读书找出路的希望变得相对渺茫。一些目光短浅、无权无势、无经济能力的家长也对孩子的读书缺乏信心。家长态度如此,孩子的信心又能有多大?由此而来,学校和老师的担子就越来越重了!为了学生,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甚至为了生活,老师要跑到学生的家里苦苦哀求他们来读书!抓来的兵打不了胜仗!求来的学生能读成书吗?
6.暴力倾向。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政府的公信力低下,分配的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在学校,有的学生砸烂公物发泄不满情绪;有些无心向学的学生,一方面受垃圾媒体的凶杀、暴力等内容所毒害,另一方面受社会闲散和不良青年的影响,组成小团体,讲哥们义气。同学间一有什么磨擦和矛盾,便动不动拉外面的狐朋狗友助阵,用拳头和刀棍解决。而这些已染上匪气中了恶魔似的学生根本就不把学校处分当回事,学校不能开除他们,况且学校开除学生是违法行为!
7、早恋交友不当。受外界的影响,加上青少年的早熟,个别学生有早恋和滥交友的现象。往往是高年级的男孩子与低年级的女孩子,社会上的小青年与在校女生。由于早恋和滥交友,有些学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荒废了学业,有的沾染了不良习性,有的甚至身心俱损。
13.提高智力的几种方法 篇十三
1.驱动你的大脑细胞。
2.时常锻炼你的思维。
3.生活中多问为什么。
4.笑,在生活中多笑。
5.多吃鱼头
6.训练自己的记忆,让你的思维自我反应,它将带给你积极的情绪,与记忆的新联系有助于你当前的工作和挑战。
7.减肥,脂肪会减少富氧血液流向大脑,同时还降低葡萄糖的新陈代谢,糖是大脑的食物
8.做个猜谜游戏在空闲时间做些猜谜游戏是活动大脑很棒的的方法,并且使你的大脑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9.莫扎特效应,十几年前,现在威斯康辛州威斯康辛大学的心理学家弗朗西丝・劳希尔和她的同事发现听莫扎特可以提高人们数学和空间推理能力。
10.改善你做过的事情的技能,只要你想拓展你的能力和知识,一些重复的脑力刺激也未尝不可
11.做一名思考者而不是酗酒者,研究发现,喝下大量酒精的老鼠大脑海马中的新细胞立刻减少,事实上狂饮后的一个月里一个新细胞也没有
12.玩儿,这对你的精神和大脑都有好处。这给了你的大脑进行战略思考的机会,同时让它能够保持运行。
14.浅谈学好数学的几种方法 篇十四
一、解题不怕走弯路
有个渔人有一流的捕鱼技术, 然而年老的时候儿子们的技术都不尽如人意, 他非常苦恼。于是他经常向别人诉说他心中的苦恼, 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捕鱼的技术这么好, 而儿子们这么差。虽然老渔人从孩子们懂事起就手把手教他们怎样织网, 怎样划船, 怎样下网, 怎样识潮汐, 怎样辨鱼汛及其他很多长年总结的经验, 可孩子们的渔技竟然毫无长进!
一位好心的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 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 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 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毫无保留。”路人说:“这样说来, 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 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来讲, 独立实践并遭受挫折, 意义是重大的。事实证明, 学生对于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手把手教会的解题步骤往往容易忘记, 而自己经历解题思路反复受挫得到的正确结论, 一生难忘。这样得到的经验才是自己的, 运用起来才会灵活自如。
还有些学生在平时学习成绩还好, 但遇到难题时就认为自己不会做的题原来太多, 甚至复习也无从下手。其实, 这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心慌了。教师可引导学生换一种心态:每遇到一种不会的题型是一件好事。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它, 把问题解决掉, 就代表着我们又多掌握了一种新题型, 同时, 不会的难题又少了一道。一道题在手, 要主动思考“我怎么想, 该如何下手”。经历多次曲折解题过程把难题解决之后, 要对比一下哪种方法更好, 思考为什么会走弯路, 这样就会有新收获。不仅难题、偏题, 甚至涉及大量计算的问题, 只要学生在平时独立、完整、准确地做几道, 走走弯路的同时, 也就克服了畏难情绪。
二、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 或依赖已有的数学知识而产生。我们上街买东西结账要用到加减法, 造房子要画图纸, 发射卫星要研究它的轨迹,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数学问题数不胜数。数学又是抽象的, 我们要把抽象的数学理解透彻, 还应该从多角度去领悟抽象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类比生活中的现象, 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实验, 也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解、找函数的零点的过程就类似于工人检修两点之间的线路故障时逐步缩小故障点所在范围的过程。经过比照, “二分法”的思想方法也就变得简单易懂。又比如映射中像和原像概念比较抽象, 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类比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和自己镜子中的像来理解。在椭圆定义中, 很难理解为什么椭圆定长须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 但是如果用两个小图钉和一根长度为定长的细线, 将细线的两端固定, 细线的长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 用铅笔把细线拉紧, 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 所得图形正好椭圆。像这样经历了实验后, 学生会对椭圆的定义获得了感性认识, 椭圆定义的理解和记忆自然不在话下了。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 都源于生活, 我们不但要利用生活中的模型理解数学问题, 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让数学服务于生活。我们每天都走路,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我们的足迹就在这些点之间连出一条条线, 这就是数学中的轨迹问题。类似还有阿基米德会在浴缸中悟出浮力定律, 牛顿能从树上苹果总落向地面中发现万有引力等。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知识前后联系密切, 前面没掌握好的知识, 很容易成为后面学习的绊脚石。所以, 首先学生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知自己的绊脚石是什么, 并在上课之前尽量扫除, 不能指望着老师上课时间会解决所有的问题。其次, 预习另一个好处是能使听讲时有重点, 有目标。
认真听讲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习惯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不要认为课本上的内容太简单, 一学就会没意思。高考命题就“源于教材”, 甚至有的就是由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 所以一定要抓住“课本”这个根本, 利用好课本, 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然后在加以引申、变化, 找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学着举一反三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 拓宽了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养成多交流的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 和老师同学讨论一下, 不要不好意思, 可能有人嘲笑无知, 但没人会嘲笑好问。自己有了好的解题方法, 也可以告诉别人不必保留。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往往只会从某个方面去思考, 再透彻也有限, 而大家思想融合在一起, 就会变得十分全面。去掉交流中的糟粕, 剩下的就是精髓, 而且, 参加问题的交流说明自己对问题本身用心思考了, 用心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融入到每天的生活中, 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成绩, 还会在将来跟随他们走向社会, 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会让人受益终身。
四、树立学习目标
题不会做了, 老师可以教, 信心没有了, 老师可以鼓励。但是这些不是学习的主要问题。学习动力不足才是制约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虽然大多数的学生能在思想上确认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 也会因自己没有充分学习而后悔、自责, 但是在行动上仍不会努力, 或者努力很短的一段时间。
数学家苏步青中学时, 他所在学校来了一位教数学课的新老师。第一堂课老师没有讲数学, 而是讲当时世界, 弱肉强食, 世界列强依仗坚船利炮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 只有振兴科学才能救中国。这一节课使苏步青终身难忘, 从此兴趣转向了数学, 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心中没有目标, 就像走路的人, 不知道目的地, 越走越懒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去完成, 不要等到了六十岁, 才回过头来看:二十岁的梦想还没有完成。只要有梦想, 就一定有勤奋的理由。
15.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十五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英语;新课导入
引论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新课导入是极为重要的。顾名思义,它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英语教师通过新课导入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导入的有效与否。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相应的新课导入方法也应该追求新,追求实效。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的几种新课导入法。
一、创设情境,高效导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在新课导入过程中也要创设有效情境,使得学生如临其境,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自然显著而高效。同时,教师在新课导入过程中也必须依据教学内容,这样的导入才更能发挥教学的引导作用和实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才会围绕情境和具体问题深入思考,才会领会问题的本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情境创设和课堂导入才更能发挥实效。
我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Do you like banana?》时,为了让学生学会使用动词like询问对方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学会谈论自己与他人早、中、晚餐喜欢吃的食物,完成学习目标,我在课堂导入环节(因为Section A主要是通过介绍食物,学会谈论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所以可采用通过媒体视听创设情境来进行导入)先教学一些食物名词,然后拿出一个苹果或放映幻灯片或出示图片进行演示:I have an apple.咬一口苹果并做出喜欢吃的样子:I like apples. 问:Do I like apples?自己回答:Yes, I do.之后,我拿出一个梨子或放映幻灯片或出示图片进行演示:I have a pear.咬一口苹果并做出不喜欢吃的样子:I dont like pears.问:Do I like pears?自己回答:No,I dont.再使用其它物体进行类似的演示。然后询问学生:Do I like…?询问学生:Do you like…?询问学生:Does he/she like…?询问学生:Do they like…?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会回答:Yes,you do.No,you dont.;学生回答:Yes,I do.No,I dont.;学生回答:Yes,he/she doesnt. No.he/she doesnt.;学生回答:Yes,they do.No,they dont.之后,我再去引导学生进行Pairwork对话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互动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Different opinions和Classifl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实物、教学幻灯图片等展开课堂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等,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动词like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的用法;复习名词复数的使用;通过介绍食物学会对方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谈论自己与他人喜欢吃的食物,最终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参与积极主动,也实现课堂课堂导入的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课堂表演导入,凸显学生主体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积极预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活泼好动、表演欲望强烈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由式的谈话、演讲、表演等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导入,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考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我在课堂教学中会让学生进行学生间的英语对话,或是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引导各个学习小组讨论后寻找代表发表本组看法,一般来说内容可以是天气情况,也可以是学生的日常活动,还可以是新发生的时事等话题,如索契冬奥会、2014巴西世界杯、NBA总决赛等等。
一般来说,在学生进行对话表演等的过程中,我要求和引导学生利用英语来实现,时间限定在5分钟以内。如,我在教学初中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7第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和学生一起学唱英语歌曲 color song,进行课前热身,这样就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方便学生尽快融入到所教知识中去,为接下来的颜色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和准备。之后,我这样导入新课:(1) 媒体图片,教授学生新单词。T-shirt,sweater,bag,hat,skirt,socks,shorts,pants,shoes,然后完成书本P41的活动1a.通过这样的设计来引导学生为接下来的口语活动做准备,打下基础,有话可说。(2)学生走进一家虚拟的服装店,让学生根据所学单词,进行结对活动,学会提问:How much is/are…? 以及回答:Its/Theyre…dollars.这样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预设活动,而在这种情境下呈现的句型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小组活动之前,我先让个别学生操练重点句型以作示范,这样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理解并准确地操练新的语言点。(3) 卡片教授颜色:red,green,yellow,orange,white,black,blue…我教授学生形容词:long,short,big,small.这样能帮助学生用一个或多个形容词来描述物品,使其语言更加丰富。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逐步贯通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氛围良好,效果显著。
除了上述方法外,我们在新课导入过程中,还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复习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等等。
结论
总之,教无定法。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多种多样的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乐学,会学,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庆彪.导入设计就在“灯火阑珊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7).
16.话题作文的几种拟题方法 篇十六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也是读者了解文章的窗口。考场作文若能有好的标题,便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和注意力,无形中便增加了分值。因此,拟好题目非常重要。那么,怎样给自己的文章拟订一个好标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扩展话题法
就是在话题关键词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题目。
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在幸福之前可以加新词构成《珍惜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追求幸福》、《体味幸福》等题;在幸福一词的后面添加新词,可以构成《幸福时光》、《幸福的日子》、《幸福无忧》、《幸福感觉》、《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乐趣》、《幸福大观园》等题目。
又如以“选择”为话题,在选择之前可以加新词构成《简单选择》、《无悔选择》、《唯一选择》等题;在“选择”之后添加新词,可以构成《选择成功》、《选择自由》、《选择绝路》、《选择新生》等题目。
这种拟题方法可以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
二、巧用修辞法
巧用比喻、拟人、设问、借代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以“音乐”为话题可用比喻拟题为《心灵的变秦》、《锅碗瓢盆交响曲》;也可用借代拟题为《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还可用对比拟题为《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再可用设问拟题为《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又如题目:《放飞思维的翅膀》《鱼跳龙门能成龙吗》、《用血泪铺成的路》、《生命不息,“充电”不止》等。这类题目形象传神,入目入心,很有感染力。
三、化用佳句法
引用俗语、格言、谚语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通俗易懂,自然朴实,妙趣无穷。
(一)引用诗词。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二)引用歌词。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
(三)引用名言。
在我们平时学过的名言中,有许多是很适合作标题的,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能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名句《夕阳无限好》作题;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引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又如学生平时作文中出现的题目《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相逢何必曾相识》、《敢问千年谁最酷》、《冬天友情不结冰》等。这类题目统摄文章精髓,凸现文章主旨。
四、设置悬念法
悬念是文章创作的一种技巧,是作者在作品的某一部分处理情节结构时故意设置的疑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把悬念运用到作文拟题之中,能使读者一见标题就产生急于阅读全文、欲知事情原委的心理。它可利用有悖于事理的现象设置矛盾,如《无错被解聘》、《无价的花生米》等,也可改换习惯用语,打破习惯思维,如《心灵有耳》、《没有“异想”,哪来“天开”》、《欲速可达》等。如以“幸福”为话题,一考生拟题为《幸福拴在“老鼠的尾巴上”》,这个题目初看让人吃惊,细读完全文后才知道,是叙述一位父亲利用电脑巧妙地与女儿沟通,进行引导、教育的事,让女儿感受到深深的父爱和领悟到被人理解也是一种幸福,原来“老鼠的尾巴”指的是电脑鼠标。这类题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读者一见怦然心动,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但这种拟题方法要从实际出发,避免故弄玄虚。
五、借用公式法
17.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十七
烟用滤咀棒成型机主要用于生产香烟的过滤咀、设备的状态、各部位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滤咀棒长度、圆周、吸阻等各项工艺技术指标。我公司的烟用滤咀棒成型机,多为九十年代左右的进口设备,由于设备的工作年限较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故障。对于一些易磨损的部件,我们会做好备件储备,当有些零件磨损,无法满足设备正常运行需要时,就要更换新零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一些非易损件,平时几个月或几年都保持正常运转状态,突然发生损坏,而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对于这样的不常损坏零部件,备件库很少有可以用于更换的新零件。由于是进口设备,这些零件若从生产厂家直接进口,存在着定货周期长,备件费用高等客观情况。应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往往是分析零件的损坏状况,在不影响设备转行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用修复的方法。对于一些无法修复的零部件,就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测绘,绘制机械零件图纸,生产出新的零件,用来替换受损零件,从而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铸造零件,即使准确的测绘了零件的图纸,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由于我们是设备的使用单位,而不是生产单位,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两件新的零件就能满足设备的生产需要。对于单件及小批量铸件,委托加工单位若严格按照铸件图纸生产加工,存在着零件毛坯铸造周期长,铸件成本高等现实问题。由此我们考虑,在满足零部件使用功能,不影响整机正常运转和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能否对零件重新设计,不采用铸件,而采用其他材料或结构形势替换原有的零件。实践证明,针对不同铸造零部件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替换方法,绝大部分零部件都能够用新设计的零件替换。下面,针对不同零部件的特点,我们列举出几种常的替换方法。
1 用焊接结构件代替铸造结构件
滤棒成型机上的一个电机底座,原件为碳素钢铸件,我们分析此件的材质、结构特点,以及在设备上所起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用Q235A 板焊接方式替代原铸件,完全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同时缩短了零件的生产周期,节约了零件的成本。此结构为各种Q235A 板材组焊而成,工作面焊前留加工余量,焊接完成后,去焊接应力,回火处理。然后按图纸要求,加工各表面。新结构零件在设备上组装后,完全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同时大大缩小了零件的生产时间,效果非常理想。
2 用联接结构件代替铸造结构件
对于一些形状特点特别明显的铸件,我们仔细分析零部件的特点,在保证零件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将零件拆分为几个零件,然后再组合起来。这样拆分,避免了铸件铸造时间长,单件铸件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拆分前的零件。此件材质为HT200,,我们分析此件的结构特点,将原件拆分成三件,三件用螺钉联接,加定位销,保证安装精度。由于此件的外型尺寸不是关健尺寸,主要是直径12 的孔尺寸及孔相对于基准面A 的位置关系。在实际单件生产中,我们预留销孔和直径12 的孔不加工,其余正常加工。然后把三件用螺钉联接在一起,再配作销孔,装上圆柱销。再加工直径12 的内孔。这样加工出来的成品,经过在设备上的长时间使用,没有任何问题,完全能够替代原机件。针对不同的零件,拆分的部位和加工方法,要根据每个零件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
3 用常用合金材料件代替铸造结构件
设备上的一个联杆,左图为原铸钢零件图,右图为常用的锻45 号钢板材零件图。分析零件的实际使用特点得知,用锻45号钢板材替代原铸钢材料,对设备的正常工作没有任何影响。应用这种材料,在加工时间和费用上,一般会比原铸件要高些,但由于省去了铸件的木型费用,缩短了原材料的准备时间,综合考虑,还是值得应用的。
上述列举的铸造零件结构的几种常用的调整方法,经过我们的实践检验,改进结构的零件,完全能够替代原机件,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生产出合格的滤咀棒产品。同时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缩短了零件的生产周期,避免了因零件的损坏而造成设备的长时间停机,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18.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十八
一、数形结合思想
一般地, 人们把代数称为“数”, 而把几何称为“形”, 数与形表面看相互独立, 其实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数量问题可以转化为图形问题, 图形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数量问题.
数形结合在各年级中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 初一教材引入数轴, 就为数形结合的思想奠定了基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可以通过比较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大小来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可以通过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大小来确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可以通过比较两圆圆心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和或差的大小来确定.又如, 勾股定理结论的论证、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性质、利用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都是典型的数形结合的体现.再如, 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是利用数轴或其他实图归纳总结出来的;实践与探索中的行程问题, 经常是利用线段图解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 数形结合思想具有可以使问题直观呈现的优点, 有利于学生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丰富表象, 引发联想, 启迪思维, 拓宽思路, 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数形结合思想教学,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形转化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
二、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初中数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 其本质就是转化.所谓化归思想, 一般是指将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 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应用化归思想时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熟悉化原则, 即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简单化原则, 即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直观化原则, 即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
三、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在解题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分类讨论思想, 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解知识、整理知识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这种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遗漏, 二是不能重复.常见的需分类讨论的知识点有:代数有绝对值, 方程及根的定义, 函数定义, 点 (坐标未给定) 所在象限等, 几何有各种图形的位置关系、末明确对应关系的全等或相似的可能对应情况等.
四、整体思想
整体思想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将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整体, 通过对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已知条件和所求综合考虑后, 得出结论.
在解决问题时, 我们往往习惯于将问题“化整为零”, 但有时候若能仔细观察问题的特点和具体要求, 从全局着眼, 把握整体, 则会事半功倍, 使解法简洁清新, 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整体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五、方程和函数思想
方程和方程组是解决应用题、实际问题和许多方面的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知识,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函数思想, 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函数思想体现了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一种解题策略.很多数学问题, 特别是有未知数的几何问题, 就需要用方程或方程组的知识来解决.在解决问题时, 把某个未知量设为未知数, 根据有关的性质、定理或公式, 建立起未知数和已知数的等量以及函数关系, 列出方程、方程组或函数关系来解决.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 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显得薄弱, 除了一些具体的数学方法比较明确外, 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没有比较明确和系统地阐述, 而它们一直蕴含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之中.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 长期、反复、明确地渗透, 将影响学生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妨碍了学生有意识地去掌握和领会.渗透性和明确性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辩证的两个方面.因此, 在反复渗透的教学过程中, 利用适当时机, 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强化和提高, 对它的内容、名称、规律、使用方法适度明确化, 是掌握、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并转化为能力的前提, 所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与学习应贯彻明确性原则.
19.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十九
摘 要:任务型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小学英语课堂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导入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可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采用多种课堂导入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感知,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复习导入法
小学英语的语篇、对话等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一节课完成学习任务,这时必须通过第二、三节课才能完成,对于这样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复习导入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将新旧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循序渐进地开展新知识探究。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练习—复述学习程序展开,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而后“知新”。
二、采用提问式导入法
设计有趣的提问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问的话题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熟悉的常识来设计疑问,导入新课。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Holidays 这一单元,可以结合学生最喜爱的春节这一话题,在话题提问中,将词汇渗透于课堂学习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三、采用发散思维导入法
发散性思维必须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用简单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 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创设生活情境,向学生问学校的位置,问周边某超市的位置等,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利用插图导入法
插图是教材配备的教学用具,灵活运用插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围绕插图展开对话,不仅渗透词汇教学,还能学以致用。另外,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课堂需要的插图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与课堂相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还有故事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任务”的特点灵活采用合理的导入方式。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式,教师都必须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为目的,将词汇、句型等知识点渗透于导入的问题中,从而实现成功导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浅谈中学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推荐阅读:
浅谈数学课堂上的几种结尾方法01-12
浅谈中学数学解题方法11-09
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11-22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07-12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几种课堂策略09-06
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01-17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10-16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08-10
浅谈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在培养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