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企业服务模式

2024-08-03

园区企业服务模式(精选11篇)

1.园区企业服务模式 篇一

航空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从全球来看,机场当局通常采用专营权、BOT(修建-营运-移交)、出租以及自营四种模式,对包括机场物流园区在内的机场物流业务进行运营和管理,即:一般来说,只有机场采用自营业务模式时才定义为经营者。而当机场采用BOT、专营和租赁模式时,都只视为管理者。与国内大部分园区由机场直接管理不同,国外大部分机场以管理者而非经营者的角色参与物流园区经营。

其中,以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和日本成田国际机场为代表的专营权模式;以香港国际机场为代表的BOT模式,是空港物流园区的主要运营模式。

一、专营权模式 1.特点

(1)机场管理当局对专营商提供的服务类型作出限制性或引导性规定;

(2)专营商只能提供机场规定的服务,并且接受机场的监管。这种业务模型被世界各大机场广泛采用,也是最主要的一种管理模式。

2.优点

专营权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各专营商的能力和专业技术,特别是在一些核心业务上的专业能力,如货站业务的营运者需要具备强大的专业技术支持和多年积累而来的行业经验。利用专营权能很好地将营运风险和责任转移给专营商。但这种模式下,机场大多需要对物流设施进行前期投入。因此某些机场为了减少前期资本投入,将专营权进行调整,如让专营商投资兴建物流设施等。

3.案例

新加坡樟宜机场和日本成田机场是这种模式的标杆。于1981年投入使用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占地1300万平方米,货物吞吐量在亚洲仅居香港国际机场和日本成田机场之后。樟宜机场拥有3条跑道,10个货运停机位,8座货站,新加坡机场物流园区(ALPS)在上世纪末即投入使用。对于物流园区的管理,机场当局运用专营权对除仓储外的其它所有航空货运业务活动进行管理。机场的8座货站、2座速递货运中心由两家地面代理机构:新加坡机场货运服务处(SATS)和樟宜国际机场服务处(CIAS)投资兴建并营运,机场负责提供土地。SATS和CIAS在营运期间需付给机场专营权费。

原木物流园区是日本最著名的四个物流园区之一。通过原木物流园区的整合,每天进出成田机场的车辆从原来的4000辆下降到300辆。原木物流园区提供和机场类似的监管仓库和物流设施,设有地区海关,并提供监管运输。货主和承运人可以自由选择在原木或成田机场通关。日本成田机场管理局事实上拥有园区内部的主要物流设施(如货站、货物大楼和仓库等),拥有专营权的日航、国际航空物流货站公司(IACT)负责向航空公司提供服务。作为回报,日航和IACT每年必须向机场当局缴纳专营费。这一费用和其他设施出租的费用占成田机场收入的31%。

二、BOT模式 1.特点

在BOT模式下,承包商取得机场物流项目的建设权和一段时间的营运权,进行有关设施的融资、设计、兴建及启用、营运,营运权到期后将设施无偿移交给机场管理当局。不过,项目修建阶段不包含在营运期之中。在BOT项目中,承包商得益包括通过业务运作获得的显性利润和通过资产投资而取得的税负减免等隐性利润两部分。

2.优点

BOT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利用承包商专业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为机场节约大量投资资金而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机场的垄断地位和业务特殊性,承包商在营运期内常常还要付给机场营运权费。以香港机场为例,BOT承包商支付的营运权费占机场2004年总收入的14%左右。然而BOT模式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BOT承包商一旦选定,更改的成本较高,可能性也较小。

3.案例

运用BOT模式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管理局统一对机场内所有的货运后勤业务运用BOT模式进行修建和营运。以DHL为例,公司于2002年获得机场速递中心15年专营权后,投资7.8亿港币在机场兴建速递货运中心,并于2004年投入使用。在2019年专营权到期之后,DHL须将该速递货运中心无偿移交给机场管理局,或是和机场当局协商以签订新的合同。机场管理局并不干涉DHL的日常业务,但会通过服务种类规范和质量监控对其进行管理。BOT模式也有一些变化。如韩国仁川机场的货运区和相关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修建-移交-运作”(BTO)和“修建-拥有-运作-移交”(BOOT)。对于货站,机场当局采用了BTO方式。

大韩航空向机场申请土地,建造符合自己要求的货站设施。设施建成后,所有权马上移交给仁川机场。作为回报,大韩航空获得接下来20年的货站使用权。期满后,双方再进一步协商合作。在商务功能区、娱乐区、生活区的建造上,仁川机场当局采用“修建-拥有-运作-移交”模式,也即营运商根据机场的规划修建满足自己需求的设施,工程完成后作为所有者对外经营(运营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期满后,营运商把设施的所有权转让给机场当局。实际上这种模式本质上和传统的BOT模式区别不大。

三、出租模式 1.特点

在出租模式中,土地和设施由机场规划建造,租金是机场唯一的收入来源。

2.优点

出租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管理简单,对于租户,机场管理当局只需进行最基本的服务质量监督,达不到服务标准即可终止和约。出租模式也可保证机场稳定的现金流入。

出租模式中机场和租户运营商的关系松散,机场对租户业务的控制也不如专营权强,因此各机场出租的一般是物流园区的非核心业务,如货物仓储等。

3.案例

新加坡樟宜机场内的5幢货运大楼、成田机场的综合性货物大楼、法兰克福机场南货运城内的货运设施都以出租方式运营。

四、自营模式 1.特点

机场当局按照机场的统一规划,建造航空物流相关设施并以营运商的身份对外营业。

2.优点

自营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机场当局可以利用自己在机场中的主导地位保证稳定和可靠的收入。

3.缺点

自营模式的劣势是很多机场的核心物流业务(如货站和仓储管理)需要非常专业的经验和能力,而这些经验和能力往往是机场当局所缺乏的。同时由于自营模式需要机场当局出资进行设施建设,也会加重机场管理当局融资的难度。

4.案例

在现实中,只有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通过自营模式经营其在南货运城内的货站。在亚洲完全的自营模式比较少见。

我们看到这些标杆机场都有一些关键要素:良好的地理位置、相对自由的航空政策、极强的连接性、高效的机场运作水平、完善的服务种类和合理的价格。这些都是它们成为亚太地区甚至世界枢纽机场航空物流园区所应具备的关键竞争力。

2.园区企业服务模式 篇二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十三五”时期,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成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推进陕西现代农业园区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基本得到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步入新起点,本文拟对全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模式创建进行有益探索。

近年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建设成效十分显著,主导产业涵盖了粮、果、畜、菜、茶全省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主体囊括了各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到2015年底,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36个,带动建设各级各类园区2 350个。园区规划面积56.7万hm2,建设面积34万hm2,约占到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1%。本次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模式创建,将针对当前各园区产业类型和经营管理特点,围绕农情监测、农产品质量监管、设施农业生产、病虫草害监测与控制、动物疫病防控、电商交易、农产品电子结算及农产品物流等环节,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数据库、无线传感、智能控制及4G等现代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具体建设方案和实现方法。

2 平台设计

2.1 总系统平台

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整体风格应坚持简洁、清晰、明快、精致的原则,并尽量保证整个系统的视觉效果一致。同时,在使用上要着重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界面设计注重易用性,结构设计突出严谨性,管理维护体现简单便捷性,功能定位实现全面性。整个信息服务平台要实现八方面的基本功能。

1)权限设置:用户可分为多种级别、多种类型,能做到角色分配,权限可灵活设置。

2)信息公开:能实现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公开透明,并能与陕西省农业厅网站的信息公开栏目进行重要数据交换。

3)功能定制:有模板定制功能,能实现动态更新、静态显示。

4)栏目管理:能进行多级栏目、专题栏目管理功能。

5)信息发布:可发布文字、表格、图片、图像等内容。可自动提取信息摘要,并能对文字进行智能排版等。

6)交流互动:能提供在线咨询与电子信箱服务。

7)在线办事:有办事指南、通知公告、表格下载、网上申请、查找查询、常见问题等栏目。

8)附加功能:网站应有的其他功能,如消息发布、友情链接、全站搜索等。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该系统分为二个分系统组成:

1)定期检测检验分系统。委托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各市县(区)农产品质检中心,具体负责对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农产品例行检测检验,并定期将检测结果上报和对外发布。

系统内部植入相关部门公布的主要农产品检测检验标准,检测检验仪器采集数据后自动分析生产结果,满足定性和定量要求,审核合格后自动上报。

具体操作符合相应流程和规范要求,包含样品登记、任务分配、原始记录、检测结果、制作报告、审核、审批等。检测报告格式参考农业部规定的格式。辅助管理包含标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收发文管理、档案管理等。

2)监测预警分系统。系统能够自动生成检测检验简报、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等,可按检测检验单位、市、县(区)、样品类别、样品来源、样品产地、样品名称、受检单位、供货商等进行分类统计,并以报表和图表(柱形、线性、饼形等)的方式显示。

系统定期进行信用预警评价,即根据检测检验的批次、数量、批次合格率、平均合格率等对受检单位进行信用评价,信用等级用A、B、C、D来表示,A级最高,D级最差。预警提示包含根据预先设定的指标(时间段、合格率、监测次数等),对样品品种和相应园区做出预警提示。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最高,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颜色: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红色最严重,蓝色较轻。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子系统。

为了实现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信息便捷报送与有效共享,强化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使园区农产品质量监管达到全覆盖、无遗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避免出现涉农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该子系统分为二个分系统:

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分系统。

产前管理:单位管理、类别管理、品种管理、地块管理、人员管理等。

产中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管理、定植管理、施肥管理、施药管理、灌溉管理、采收管理等。

产后管理:包括加工、包装、销售等。印制农产品产地准出证。

追溯管理:追溯码作为农产品的唯一标识码,是农产品身份识别标志,需要留存备份,并打印张贴于包装袋上。应包含品种、生产商、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产地、农资、检测检验等信息。

2)农资台账管理分系统。台账管理是防堵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的有效监管手段。包括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商品管理、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商品库存管理等方面,台账信息需要定期上报至监管子系统,监管人员可随时查看,发现可疑问题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执法。

2.3 农产品价格管理系统

价格数据来源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报送两部分。价格数据包括了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粮油、小杂粮等品种。基本功能如下。

2.3.1 数据采集报送:

采集本省和全国主要农贸市场农产品的价格,以统一格式由系统自动实现数据报送,并预留农业部报送接口。

2.3.2 浏览查询:

能够实现多种方式的查询。列表方式是按农产品类别、品种、地区、批发市场、选择时间段进行数据查询,以表格方式显示;图表方式是按日、周、旬、月、季度、半年、年度等进行查看价格走势图;地图方式是通过点击地图中各批发市场的图标,可直接查看市场概况、产品价格等信息,并在后台能对批发市场的坐标进行标注;监控方式是以矩阵形式排列,通过直接点击批发市场的图片进行查看各种相关信息。

2.3.3 数据分析:

该功能能通过制定价格综合指数、成分指数、价格对比、地区排序、涨跌排序、日均曲线、对比曲线、拟合曲线、同比环比、预警信息等数据分析,自动生成分析报告,相关数据可以图表方式展现。

2.3.4 成分指数发布:

可自由选择设定的品种和市场,品种暂时参考农业部菜篮子品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在取得市场交易量数据后,即可生成加权指数。拟合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预警信息具备指标设定、预警提示、信息发布等功能。

2.3.5 价格预测:有效预测短期、中长期农产品市场价格趋势,提前做好农产品价格波动防范措施,避免农户受到大的损失。

2.3.6 自动语音查询:

将全部农产品按类别、品种、产地进行编码,用户可通过手机直接拨打编码查询主要批发市场中常见蔬菜、果品、畜产品等最新的价格,电话自动进行语音播报。

2.3.7 多种数据接口:

一是短信接口。在分析系统中编辑好相应的内容后,与短信系统结合,通过短信的方式直接将产地信息、价格信息、行情分析、预警信息等发送出去手机端。二是WAP网站接口。生成符合WAP网站的显示内容和显示格式。三是大屏幕接口。生成符合大屏幕的显示内容和显示格式。四是标准格式接口。可直接生成XML和TXT两种通用标准的格式。

2.4 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管理系统

2.4.1 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电子地图子系统。

利用百度、搜狐等成熟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地图技术,建立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电子地图子系统。地图可放大缩小,所有标注点随地图的放大进行变换;从电子地图上可迅速找到所寻找的信息点,在地图上面的标点旁边标注有信息点的名称,点击信息点图标可查看该信息点对应的详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导航、逐级选择、直接搜索等方式找到具体农业园区所在地。

2.4.2 农业项目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能快速为用户提供与项目相关的在线化信息服务,实现项目查找、申报、在线填报、查阅申报结果,以及统计项目建设数据和监督项目进度情况等内容。用户的查询和录入、修改权限实行分级管理。

2.5 信息发布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为外界提供及时、准确、详实的各类适宜对外发布的综合信息。在Web上可以显示通知公告、办事指南、政务公开等内容。在主要农产品集散地、交易市场,可通过电子显示屏显示主要农产品实时价格信息、交易信息、农贸市场分布等。为注册会员免费提供及时短信服务,内容包括通知公告、农业生产新技术、病虫害防治信息、农贸市场价格信息、农资价格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以及农产品供求信息等。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农村普及率的提高,门户网站相关信息也通过WAP网站或者手机端应用软件进行同步发布,便于农户随时方便查看。

2.6 数据库开发管理系统

中心数据库采用标准化设计,能够实现对不同用户差别性服务。每个层次所采用的设备都具有较高的端口密度和模块化程度,以便为中心数据库留下扩展的余地,有利于更加便捷的连接各部门、各应用服务系统。数据库具体应包括以下各类数据库:项目管理数据库、实用技术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龙头企业数据库、合作社数据库、农村经纪人数据库、职业农民数据库、农业专家数据库、农产品质量数据库、农业网站数据库。

3 建设实施

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应该覆盖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包括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建设主体、辐射带动农户等用户范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逐步推进,分步实施。在积极整合金农工程等中省各类农业信息化项目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软件系统的培训实践,加快推进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实施。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重点实施好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强大农产品电子物流市场,实现农产品物流市场和订单农业产地的有效对接。同步加强以“市场导向、园区主体、部门联动、项目驱动”为主线的农业园区信息化创新,促进畜、粮、果、菜、茶优势产业,从实物农产品交易向虚拟市场拓展,力争在全省打造一个统一市场、统一管理、统一监管的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

摘要:随着“互联网+”农业的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融合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陕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研究,探寻适合全省农业园区实际情况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实现信息资源自由共享,有效推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促进园区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使信息技术成为推动陕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重要支撑点。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陶华,费玉杰,王铄今,等.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构建[J].河南农业,2015,(z1):15-18.

[2]李贺南,史琳.吉林省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17):187-189.

[3]熊春林,符少辉.韩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6):50-53.

3.园区企业服务模式 篇三

关键词:工业园;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模式;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在近几年内突飞猛进,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企业为如下几点做到了巨大的贡献,如:城乡经济的繁荣,财政收入的增长,人员就业的扩张,经济结构的优化等等。但是,它也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创造各种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生产问题。近几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数据表明,年度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有一半以上都是非公有制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并且事故起数以及伤亡数竟然还在不断增长。由此可见,当下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矛盾正是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因此受阻。针对这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象进行安全管理咨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我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混乱现状

1.1 无人负责安全工作

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负责人由于思想上的疏忽,未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识,所以导致企业的安全生产完全处于松散状态。还有部分企业也仅仅只是为了应付地方政府部门的检查,并未真正采取措施,意识较为麻痹,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起到实质的监督和推动。

1.2 安全生产能力不足

拘泥于个人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业仍然还有大部分存在,没有健全高效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仅仅了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对安全生产相应的知识结构以及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所欠缺,那么在实际生产中是无法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起到引导性的作用的。

1.3 安全工作管理混乱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无人负责以及安全生产能力不足类似的状况,从而导致难以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其结果便是安全工作管理混乱。各类不良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不够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够全面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业人员也因此不懂得如何去遵循,或责任心不够,执行力太差。违章作业、事故隐患将一直存在,显而易见,造成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便是安全工作管理混乱。现如今,有的企业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且从业人员不足300人;有的企业在当年发生死亡事故或一次重伤3人以上事故;有的企业因为安全管理机构责任人员并未履行职责,安全管理状态的混乱也因此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有的非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在300 人以下,在限期内未实质上地整顿。以上所描述的几类企业都比较典型,在安全管理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漏洞。政府引入了安全托管的概念正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安全托管,顾名思义,是安全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为委托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服务或其他形式服务。

2 工业园及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模式创新要点

下面就简要介绍几点安全托管模式的要点,主要包含人才优势,丰富的经验,建立信息化平台以及现场咨询。

2.1 人才优势

简单来介绍,中介机构的工程师首当其冲必须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并且拥有丰富的现场管理阅历。当然,专业的知识技术、强烈的责任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此一来,才能为安全生产托管提供全面的服务。他们在安全管理、教育、技术、检查、咨询、隐患整改等方面都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完善,实质性地解决企业在生产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通常会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根据企业出现的事故隐患,提出合理的规划和措施。使安全管理体系完整,秩序良好,不再只是形式主义,整个企业也处于有章可循的良好状态。

2.2 丰富的经验

指的是工程师有建立企业文化的能力。他们能根据不同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撰写岗位各自的操作流程规范、建立起安全责任制,使企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也将会越来越规范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员时时刻刻都能遵循安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安全托管的效率得以体现最大化,最高效。

2.3 建立信息化平台

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进行服务,能够各方面搜集整合有效资源。科学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化管理平台,能为企业建立并完善安全培训考核系统和管理系统。结合这种优势,能更加有效的跟踪调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同时对生产效益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提供远程安全咨询服务以及教育工作,对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监控也实现了更有效更有力度更可靠的监控,完成了对企业安全生产最全面的保障。

2.4 现场咨询

每月都会安排有若干名安全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查监督,并提供上述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咨询工作。从各个方面综合加强,能使事故发生率降低到最小,安全生产才能得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达到显著的效果。为企业的生产环境提供了安全的生产氛围,不仅仅只是为了提升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状况,它还有更深远更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实现效率与成本的最大化,安全生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 结束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使用安全托管模式加强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它拥有基础性、长久性、日常性,需要各方面积极参与配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偶尔出现需要改善的地方,当然也得深刻领悟“安全第一”这句短语的内涵。简而言之,各个中小企业在安全托管方面需要利用各方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并且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的推陈创新。才能真正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因而推动其整个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建.中小企业引入安全生产托管服务的思考[J].经济视角(上),2012,04:49-50.

[2]危红.不妨对中小企业实行安全生产托管[J].劳动保护,2007,08:44-45.

[3]易云.实行安全生产托管实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J].安全与健康,2009,05:21.

[4]陈建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

4.物流园区集约化经营新模式 篇四

物流园区集约化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核心在于布局集中、资源集聚。促进物流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共享相关设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规模效益。

传统的物流业相对低端化、零散式的特点阻碍了城市发展进程,如大车进城卸货、转运、拼车等造成城市道路拥堵;大车维修、货代等业务不规范,也成为交通隐患;物流业经营特征不明确,甚至是混杂经营,使产业集群效益难以发挥。这些制约因素催生了物流业有发展无规模、有市场无产业、有经营无效益的局面。物流业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集约化、园区化、产业化的道路在逐步的形成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综合服务效率,适应行业发展的整体需求。

需求资源集聚。多家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物流需求,聚集在一个平台运作,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物流模式被打破。在这聚集化的园区里可以“无缝对接”。

供给资源的集聚。多家专业物流企业和社会车辆,由“散兵游勇”进入一个平台。众多“专而精”的专业物流提供者,共同完善这全而优的物流信息平台,作为中国最大最专业的物流行业网站—中国物通网,已经投入这物流园区之中,其中物信通是中国物通网专为物流企业或从事物流业务的车辆与个人在网络上开展业务量身打造的一套高级服务,物信通服务可以让潜在客户优先找到自己、让客户更信任、找货、找车更容易的一整套高级服务。物信通是从事物流服务企业的诚信标志,开通了物信通服务,就能够让合作方信任自己,打消对方的诚信担忧。

服务资源的集聚。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可以说是“齐聚一堂”。

5.园区企业服务模式 篇五

摘要: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笔者从政府和市场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将社会资本引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PPP融资模式。通过创设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整合财政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放大资金规模,与社会资本一同注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PPP开发项目),进而解决园区融资难问题,同时可盘活财政和其他涉农资金,实现要素汇集,激发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活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PPP;融资模式;引导基金;资金杠杆;社会资本

“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三农”工作的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就是其中重要一环,通过园区建设汇集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但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缺乏、来源单一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发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农业科技园区的融资难题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国外对农业科技园区的融资问题研究较少,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国外学者侧重从完善市场机制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问题[1-2]。国内对农业科技园区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约因素分析和创新融资体系构建这两方面。在已有的融资体系构建研究中,有学者强调应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引入风险资本[3-4],有学者从直接和间接金融市场等不同角度构建了园区融资体系[5-8],但上述研究更多强调政府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资金主导地位,较少从纯市场角度或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角度进行构建。因此,笔者尝试从政府和市场结合的角度出发,整合资金,借助PPP模式,构建农业科技园区融资模式,用于解决园区融资难问题。已有的关于农业科技园区融资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园区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融资问题,二是园区内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笔者重点针对园区建设所需资金问题进行研究。

1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园区是集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技术示范,以及服务农业综合发展于一身的载体[9],其运行机制为“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10]。这就使得农业科技园区具有混合组织特性,既要满足园区自身的利益目标又要满足一定的公益性目标[11]。正是这种混合特性,使得其运营难度增大,降低了其对资金的吸引程度。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资金供给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涉及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从政府角度来看,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在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都有一定的财政拨款,但资金量相对较少,且投入方式比较粗放,缺乏针对性,存在“大水漫灌”“天女散花”的现象;同时这些财政资金多作为园区建设前期的启动资金,并没有通过一定的.市场机制(如园区引导基金等)发挥其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此外,政府的支持更多体现在对农村土地使用的优惠政策上,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园区建设成本,但这种土地仅可使用不能用来抵押,无法解决园区后续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其次,从传统金融机构角度来看,园区建设缺少抵押资产,传统融资渠道狭窄。农业科技园区缺少有效的抵押资产(由于农村土地所有制问题,无法进行抵押),且收回投资周期长,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无法提供大规模的贷款支持,即便支持,资金数额相对较小、期限较短、利率相对较高。再次,从企业或其他组织(如涉农高校或科研院所)角度来看,园区建设规模较大,企业或其他组织很难独自承担建设费用。另外,尽管园区遵循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但由于农业科技园区具有一定公益性目标[12],使得其在运作过程中无法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盈利效率下降,降低了企业投资意愿;同时,尽管政府在园区建设中投入的财政资金有限,但并不想丧失其对园区的“引导权”,表现出来的就是政府的控制力和其出资规模不匹配,这种不匹配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意愿。最后,由于园区的特殊性质,其他融资渠道,如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尚难以大规模开展。因此,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引入PPP融资模式恰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其“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初衷。

2引入社会资本的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引入

PPP模式表面上跟现有的园区融资模式非常类似,都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但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即PPP模式具有三大特征: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12]。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引入PPP模式有利于协调各方关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

2.1构建思路

着力于解决现有农业科技园区融资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调动各方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确立共同目标,促使政府和企业形成伙伴关系,以期实现各自追求(在共同目标下,私营部门是以此目标来实现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公共部门则是以此目标实现其对公共福利的追求),进而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2构建原则

伙伴关系是前提。坚持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以合作为基础,坚持契约精神、法制意识和平等意识,利用双方异质资源的互补优势,构建积极的合作关系,实现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平衡。利益共享是基础。PPP项目府与企业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利润分享。这里的利益分享除包括分享企业等私人部门和机构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还包括分享PPP项目的社会成果(非金钱回报)。因此,在PPP项目中,既要兼顾私人部门的利益需求,还要控制其可能出现的高利润。风险共担是关键。坚持风险共担相当于创建了一种约束机制,有利于克服政府和企业在园区建设中规避风险并转嫁给对方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园区融资供给质量和效率[13]。

2.3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园区PPP融资模式遵循市场规律运作,具体运行流程如下。第一步,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整合地方涉农科技资金,结合农业科技园区财政建设资金共同组成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是下一步杠杆效应放大的基础(图1中①部分)。第二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利用已经成立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进行融资,实现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图1中②部分)。第三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PPP开发项目)。把经过放大后的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包括企业自有资金和企业融资部分)共同注入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按出资比例进行权责划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两方共同构成了PPP项目的初始投资资金(图1中③、④部分)。第四步,农业科技园区运营过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营农业科技园区,获得收益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产业化经营收益,由社会资本和园区引导基金共同获得,按投资比例分成;另一部分包括租金和利息,租金主要用来支付园区建设占用农民土地的租金,利息主要用来支付向金融机构借贷资金的报酬(图1中⑤~⑨部分)。最后,支持园区企业,带动周边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利用获得的收益给园区内企业提供优惠资金供给,并支持周边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引领、带动、辐射效应(图1中⑩部分)。

2.4保障措施

保持政策的持续支持。稳步推进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整合涉农科技资金以PPP融资模式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解决农业科技园区融资瓶颈问题。提升科技管理部门内部协作,做好相关政策衔接,只要能对园区融资提供咨询、人才支持的政策都可以融入进来,真正体现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载体、平台作用。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借助地方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建立农业科技园区融资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农业科技园区融资的担保能力和积极性,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园区的信贷支持力度,形成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及企业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保险服务。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涉农保险机构根据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特点,探索涉农保险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发展的方式方法。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应用试点,积累大规模农业基础建设的投保经验,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也可有效降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风险。

3结语

农业科技园区PPP融资模式的构建有利于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对周边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辐射、带动效果显著;有利于解决农业科技园区融资难问题,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引入市场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向农业农村流动,有效缓解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有利于园区管理机制的创新,PPP模式可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园区混合组织特性所带来的管理难题,通过确立政府、企业的共同目标,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实现两者合作上的伙伴关系,有效调动双方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运营效率的提高和项目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ARUNT.Regulatingfordevelopment:thecaseofmicrofinance[J].QRevEconFinance,,45(2):346-357.

[2]GUTIIRREZ-NIETOB,SERRANO-CINCAC,MOLINEROCM.Microfinanceinstitutionsandefficiency[J].Omega,,35(2):131-142.

[3]林善炜.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J].福州党校学报,(2):37-40.

[4]杨艳龙,唐礼智.海内外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7(11):37-41.

[5]胡钢.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31(2):55-59.

[6]李娜,王建中.国内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畜牧兽医,(06下):29-31.

[7]李嘉斌,王建中,谭宏涛,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构想[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05下):15-18.

[8]蔡洋萍.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问题探讨:以隆平高科技园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35-39.

[9]王朝全.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32-36.

[10]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EB/OL].(-02-27)[-04-11]

[11]王朝全.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绩效与治理:基于混合组织理论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109-113.

[12]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10):2-10.

6.园区企业服务模式 篇六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教园区;模式

职教园区建设有效整合了职业教育资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建设模式,将极大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输送能力,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一、“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模式建设意义

1.提升劳动资源价值。“现代学徒制”采用工读结合的方式,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放大工读结合的效应。工读结合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优化学生知能结构。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必然会有效提升劳动力资源价值,使学生在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2.满足市场人才需求。职教园区建设是产业园区建设的产物,是优化区域经济的必然。其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人才,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按照企业人才培养要求,实施订单式培养,这将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缓解人才输出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尤其是与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必将进一步优化区域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人才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区域影响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力,同时人才优势也有助于吸引外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二、“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思考

1.建立政府宏观协调作用机制。“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涉及的互动主体较为广泛,包括职教园区、园区院校、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一地依靠职业院校推动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建立政府宏观协调作用机制,政府通过市场调研,深入研究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做法,结合区域实际,包括职教园区建设水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与各职业院校发展实际等,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引导职教园区、各职业院校、产业园区、企业等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协调发展。

2.职教、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机制。“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园区建设,需要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现代学徒制”主要是由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实施的育人模式,职教园区背景下,没有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保障,“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就无法加以实施。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规划时,政府要将职教园区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协同起来,形成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均衡建设,这样才能使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实现有效互补,职教园区为产业园区输送大量优质人才,产业园区为职教园区提供足够的实践学习机会。

3.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主要以两大园区建设为支撑,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从校企共同育人领域深化到校企共同招生。

(1)校企共同招生。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理念是实现学生双重身份转变,使学生从单一的学生身份向学生、学徒身份转变。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必须将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职业院校与企业要加强双向互动。一方面,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企业人才需要与职业院校加强联合,参与职业院校招生,通过“订单式”培养机制,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职业院校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以及社会、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职教园区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建立起有效的“现代学徒制”职教园区。

(2)校企共同育人。“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增进了职业院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育人工作。校企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使职业院校的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学徒的实践,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满足人才市场对职业人才技能需求。

4.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配套建设。职教园区要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积极探索与企业就业准入机制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方案,需要学生经过规范的学习程序、严格的考核等,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案的制订以及考核不能由职业学院单方确定,企业与职业院校要共同实施,可以尝试学考分离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确保职业资格证书的效应。总之,“现代学徒制”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探索是一项长期实践工作,需要我们突破传统思维,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学徒制”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传统教学模式优势,又基于职教园区的园区效应,发挥“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优势,使职业教育走出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7.园区企业服务模式 篇七

一、我国港口物流园区赢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港口物流园区通过聚集和扩散效应增加物流量, 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还可产生多个层面的益处。首先, 大批企业入驻物流园区, 给港口带来稳定的货源, 提升港口的竞争能力;其次, 物流园区会培育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渠道, 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 从而推进腹地经济发展;最后, 港口物流园区可以促进临港工业的发展。

我国的港口物流园区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政府的支持下, 港口物流园区, 特别是大型港口物流园区, 由于物流基础条件好、货量充足等条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如上海临港物流园区、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天津港物流园区等。但与鹿特丹港口物流园区、新加坡港口物流园区等世界先进港口物流园区相比, 我国的港口物流园区在赢利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主要赢利点集中在园区基础功能, 增值赢利能力较弱或缺失;园区虽然集聚了大量的物流企业, 但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形式, 没有产生效应;对政府的依赖性强, 包括通过获取廉价土地用于出租, 税收减免, 或政府拨款等。

二、影响董家口港物流园区赢利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 开发建设模式

我国港口物流园区按照兴办主体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政府主办型, 多采用经济开发的模式;政府规划+企业运作型, 多采用主体企业引导模式;企业自办的专业型, 采用物流地产商模式;市场自发形成+政府规划型, 属于综合治理型。其中第一、二种类型较为常见。青岛市政府在董家口设立经济区, 负责整个区域的规划与发展, 但港区的开发由市政府委托青岛港集团开发建设, 港区配套的物流园区也以青岛港集团为主开发, 因此董家口港物流园区应属于第二种开发建设模式。

港口物流园区的兴办主体不同, 发展目标就会有所差异, 其对物流园区的赢利预期也会有所不同, 存在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等方面的差异。比如:政府主办型要考虑对本地经济的促进作用、近期社会效益和远期发展效应;政府规划+企业运作型则会考虑物流园区与企业主业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 经营管理模式

从我国现有第二种类型的港口物流园区来看, 其经营主体包括港口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这两类企业在经营港口物流园区时, 其经营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受主体企业的经营模式的影响。董家品是新开发的港区, 许多港口功能尚待完善, 为了尽快形成运作规模, 经营主体必然会协调其对港口和物流园区的赢利需求。至少在开发的初期, 物流园区服从并服务于港口的运营发展是常见的做法。为了加快码头营运, 港口公司会在物流园区使用方面为船东、货主做出大幅度的优惠, 如减免堆存费和优惠的物流合资项目等。目前入驻董家口港物流园区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船东和货主企业。这种上下游企业的联合决定了董家口港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模式, 但在快速带来大量物流的同时, 也制约物流园区赢利模式的设计与发展。

(三) 区域产业模式

董家口港物流园区依托港口而生, 服务于周边产业区, 港口和产业区又反过来决定着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董家口港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国家干散货集散中心和能源储运中心, 打造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 董家口产业区的发展目标是依托港口优势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冶金、装备制造、汽车等临港产业, 因此大宗散货如矿石、原油和化工产品等将是董家口物流园区的操作对象。大宗散货物流具有量大、可批量操作的优势, 但易受国家政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另外, 大宗散货货源地和消费地相对固定、货主高度集中、海运和铁路运输方式集中, 以大宗散货为操作对象的港口物流园区很难摆脱普通操作堆场的赢利模式。

三、董家口港物流园区的赢利发展方向

(一) 加强顶层设计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赢利模式会有所差异, 但上一个阶段要为下一阶段留有发展空间, 每个阶段都应服务于园区的顶层赢利模式。创建董家口港物流园区赢利模式时要充分考虑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初创期要发挥地理和场地资源优势, 提供仓储、多式联运等服务;成长期要适应物流国际化的需要, 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成熟期要重点研究园区的增值服务。

要敢于突破园区类型的限制。学术界根据物流园区的一些特点把园区分为转运型、仓储型、流通加工型和综合型等, 并为各个类型设立不同的发展方向。这种分类从标准化的角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同时又限制了园区的创新发展。物流园区在中国的发展不过十多年的时间, 不同的物流园区在时间、空间、地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也不相同, 以类型规范自己就如同自缚手脚, 得不到长足的创新与发展。

(二) 夯实物流园区的基础赢利功能

从全国物流园区的收入构成来看, 库房、货场、办公楼租金仍然是物流园区的主要收入来源。相比之下, 港口物流园有充足的货量, 其基础赢利功能较为扎实, 物流转运和仓储功能就足以保证园区的正常运行。但董家口港物流园区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夯实自己的基础赢利功能:一是做好合作客户的选择, 实现货主单位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有效融合;二是要致力于与周边产业的融合, 有效地服务并支持周边产业的发展。

(三) 加强政策性赢利业务建设

1.

大力加强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 将董家口的港口功能优势与周边产业区的政策优势叠加, 以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贸易与国际采购为服务方向, 为物资流向复杂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需求提供一个特殊的政策平台, 为物流供应商提供保税物流园区的综合物流服务。同时, 可作为贸易中间商提供基于保税物流园区特殊政策平台基础上的贸易代理服务。

2. 关注区域内的政策发展。

青岛市正力争成为中韩自贸区谈判中设计的金融、保险、证券、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试点城市, 董家口港物流园区要为迎接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作好自己的准备, 发挥与韩国的经贸合作优势, 探索具有青岛特色的国际物流园区经营模式。

(四) 拓展增殖性渠道建设

要以创新利润源为出发点, 强化园区增值性。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不再是物流价值增值过程的辅助成分, 而是现代物流的利润源。

1.

建设物流信息交易中心, 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手段, 优化整合相关物流资源, 为园区物流系统提供共享交互的载体, 从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增值服务, 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社会物流系统的优化运作。

2. 以物流信息交易平台为依托, 创新供应链。

一要整合园区内部及腹地的物流企业, 二要整合上下游产业, 实现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打造区域特色的供应链管理, 通过多方合作、共赢发展, 实现价值链的提升。

3. 大力发展物流金融。

通过物流园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创新融资渠道, 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 推行货物质押、定单质押、融资租赁等融资手段, 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总之, 董家口港物流园区作为一个以大宗生产资料操作为主的物流园区, 其建设开发初期的赢利模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但这并不影响它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具有强大赢利能力的港口物流园区典型。在初创期就作好赢利模式的顶层设计, 有计划地推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可以有效地避免园区利益的割据与争夺, 突破许多物流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 实现园区企业与产业的和谐发展, 走出一条现代化的港口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参考文献

[1]何芳等.物流服务水平对企业赢利能力影响的探讨[J].商业经济, 2009 (4) :94.

[2]马妙明.不同发展阶段下各类型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 2011 (22) :36.

8.产业园区模式可成为城镇化路径 篇八

究竟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中国怎样顺利实现新型城镇化?《支点》记者专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请他谈谈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一次“矫正手术”

《支点》:新型城镇化为何引发大量关注?

曹和平:新型城镇化之所以引发各方关注,是因为它是对中国过去几十年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某种意义上的“矫正”手术。

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投资拉动型的“车间经济”,一些中小城镇都是配套超大城市的产业基地发展起来的。

虽然我们的产业能吸收非农劳动,但城镇的一些非经济类政策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很多小伙子十七八岁进城,打了五六年工后发现自己很难能真正成为城市人口,去享受城市居民的户籍、社保待遇,结果干了几年便回家结婚生子,又变成了农民。

由此可见,此前一段时间的城镇化并非是完全成功的,而且还引发了一些矛盾。过去有土地的农民,不想在城市打工了,回去还有地可种;现在把地拿走了,一部分人回乡连地都没有种的了;以前都是城里人到农村买粮食,而现在农村的粮食有时比城里还贵。

城市建设中,也连带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如在一些远郊区或工业园区,工厂、车间、物流和仓储林立,但是里面没有人居住。

目前中国所提的新型城镇化之所以称之为“新”,就是对城镇化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路径和实现手段:一是要解决过去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二是要通过城镇化把农民进城后的问题解决好。

这需要我们不仅在制度上逐步矫正,更要结合工业化的发展,把生产中心、居住中心、人文中心和商贸中心汇集起来。这样,远郊区的城市自主循环功能就会变得结构丰满,不会出现产业园区白天晚上两个样。

可以说,这一轮城镇化既担任了经济增长、经济调整的功能,又担任着社会和谐的功能,因而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支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切入点应当在哪?

曹和平:目前,阻碍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乡收入差距,农民与市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此过程中,面对“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的挑战,中央提出放宽户籍限制等政策,将为城镇化创造有利条件。

推进城镇化的另一个抓手是优化交通布局。在具有城市基本生产功能和交易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交通的优化,营造商贸、人文、居住的气息,落实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功能。

举个例子,如果以大轨道交通将武汉市周边联结起来,那么周边的新型城镇就能分享到老城区内居民便利的生活配套、广阔的职业前景、舒适的居住环境和高端的人脉资源等。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大轨道交通不仅是水陆空方面的交通网,还有地铁、城际铁路、互联网通信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建设。这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

40万亿元的内需“盛宴”

《支点》:有学者预测新型城镇化将带来40万亿元的内需,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曹和平:我觉得40万亿元的估测是合理的,但这个数字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现在每年城镇化人口增量大概是1500万,如果人均年内需3万元,每年能新增内需4500亿元,也就是说大概能占经济增长的15%-18%。假设经济年增长为10%,就有1.8个百分点是城镇化内需增长拉动的。

假设2013年的经济增速为7.6%,若新型城镇化能如预计般拉动内需,加上1.8个百分点就达到了9.4%这是个惊人的速度。未来只要政策设计足够合理,新型城镇化过程每年给经济带来1个百分点的增长应该不难。

新型城镇化带动的内需有好多种情况,比如农村人口“做饭”是不计入GDP的,但一到城里,“吃饭”就变为GDP了,相当于左手与右手的对调。以往农村与城市是两个经济循环,农民进城前的经济活动没有有效整合到国民经济中。

新型城镇化后,原来农村的经济活动也就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分子,一个是整合作用,一个是创造作用,这两个作用都会扩大内需。如能把两者整合起来,国民经济就有了新增的成长力量。

《支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内需结构会不会像部分人士所言,以房地产行业为主导?

曹和平: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同,因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所有政策性热点讨论和决策都没有农村居民的参与。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为何这么高?因为城市房屋可以交易,而农村小产权房的交易则只能存在于亲戚邻里之间,交易的频率和范围很小。也就是说,只开放了一半的市场,致力于将城镇房价绝对提高,却把农村市场变为零。

在我看来,这种制度安排和配置资源的方式,实际上是对农村房屋资源的浪费,这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现在你去农村走一圈,可以看到到处都是闲置不用的农房和弃置不卖的旧房、危房,十分可惜。

当全国90%的土地和50%的农村居民房屋两大类资产的交易权益被压制后,农村人口纷纷跑到城镇区域买房,结果使得中国城市的地价和房价统统被推高了。

中国的房地产调控不考虑农村是长久不了的。以城市为基础,但也不能忘了农村,“农村包围城市”这种基础资源配置理念在政治、经济、工业化领域的大思路是一样的。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只有农村土地要素真正进入有效市场,农村人口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分享住宅资产的升值收益,其房地产市场的潜力才能被挖掘出来。

产业园区模式是主要路径

《支点》:您曾提到新型城镇化要建立“产业园区模式”,这是怎样的概念?

曹和平: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随着大城市周边辖区产业基础的建立,其人口、产业体系都已相对成熟,这些地区不但具备造血功能,更有后发优势,这就是我所强调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目前中国内地约有两万家各类产业园区,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园区不同,这些园区一般位于城市近郊,不但产业集中,而且生活配套也很完善。

这种情况下,大量农村社区和生产单元都变成了产业园区的一部分。而要把农民土地变成工业园区土地,就要给农民建房、建社区、安排农民未来的就业。园区征用农民的土地成为城市的边际,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回迁房,回迁房的发展恰好成为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巨大推动力量。这也使这些地区的农民站在了相对过去30年间比较强势的位置上。

在我看来,现在各地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区都是产业园区的表现形式,两万多家产业园区已在全国实现了全行业分布,只是根据地域发展特色而有所不同。因此,产业园区模式应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方向。

在过去城镇化的轨迹中,农村人口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候鸟式迁徙”是根本阻碍,而产业园区的出现,能非常有效地让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我预测,产业园区依托下的农村人口进城潮将在2020年左右到来,目前270万个城市郊区自然村庄,大概有三分之一可能会消失,成为产业园区的一部分。

产业园区因为多在城乡结合部或要素配置的地理中心,这里的土地容易输出、整理和优化。如果城镇化道路能沿着这个方向设计下去,将形成一个农村与大城市之间的缓冲带,其吸纳人口的能力与潜在的产业力量是非常可观的。

《支点》:您可以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吗?

曹和平:以武汉新洲区阳逻港为例,这里有每年一亿吨吞吐量,是中国最大的内河港口,有17万的产业工人。港内六七万白领中,很大一部分住在老城区,而其他员工则往往会选择住在产业园区。

如果阳逻港能被大交通连起来,将距离缩短为1-2小时,那么住在阳逻港和住在汉口的生活基本是相等的,那可以把产业园区和大企业以及工人群体留住。

如果再配套以公共、商业、社会服务区,能容纳的地区人口会多3倍,这时阳逻港就会形成一个50万人的城市。这意味着什么?——美国50万人口为大城市,100万为超大城市。

这种情况下,阳逻港新城就不是接近于城市,也不是仅仅依托于武汉,而是它已成为具备城市应有的生产、居住、贸易、交通、物流、人文、商业结算、金融等独立城市板块的新区。

社保矛盾与多元化融资

《支点》: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主要有哪些难点?应该如何突破?

曹和平:在我们原来的制度设计中,社会保障是给予城市人口的,为什么不给予农村人口?因为农村的土地就是一个社会保障,没有工作了回家还有一份口粮。

这种社保方式破坏了土地作为一种流动性资源的功能,而土地流转是能够带来要素市场中的资本收益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中国城镇化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要素市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放着金融杠杆不去使用,只希望城镇化带来好处,而城镇化所需要的配套要素市场改革又未能积极推进,这种“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的现象急需扭转。

同时,应当看到改革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不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的社保体系,土地流转之后,这些人口在城市里出现问题,回去时没有保障,就会出现大的矛盾和问题。

如果农村人口能够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社保、医保,储蓄倾向将减少,消费倾向将提高,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增加,中间品市场的企业出货供货将加快,企业流动性将变好,投资报酬率将抬升,内需也将增加。

《支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负债可能会进一步推高。请针对这一问题谈谈您的观点。

曹和平:网上关于地方债务的负面信息存在夸大和片面的成分。目前,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率平均水平还是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

不过,尽管地方债是城镇化中较为快速的融资方式,但光靠一条腿走路是永远发展不起来的。相对于债市这个中期市场,资本市场、要素市场具有长期优势,在发展城镇化时要两个轮子走,这样城镇化才能发展起来。

具体而言,武汉地区未来可减少对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的依托,多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靠拢,如评估、授信、投资担保、卖房回购、多方协议、托管置换、租赁信托等。

9.现代服务业园区清洁服务合同 篇九

甲方: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办公楼分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上海望宇保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为维持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古美路1528号现代服务业园区的清洁,经协商,甲方委托乙方对其提供清洁服务。乙方接受委托并同意按以下清洁服务内容提供服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约如下,以资信守。

一、服务范围

1、本管理区域内公共区域及部分指定区域(具体保洁标准要求、保洁流程设置、相应人员、工具、清洁剂配备等、详见附件2)。

2、生活垃圾清运不在乙方服务范围内,乙方只负责将生活垃圾收集到垃圾房或指定地点。

二、清洁、保洁工作

1、乙方应为甲方所管理的区域派驻与乙方有劳动关系的人员提供专业清洁服务,并派驻有经验的现场主管,乙方应严格按合约及附件的规定进行工作,工作效果及员工形象须符合甲方要求。任何第三方要求乙方进行任何非本合约所载的工作,甲方概不负责。

2、合约附件的修改不影响本合约之效力,但附件修改须经双方同意。

三、乙方义务条款

1、乙方承诺按照投标书内保洁人员配备制定相应作业程序,并承诺保洁人员严格按照作业程序在各个时间段的不同作业地点进行操作。如乙方人员因故临时变动必须事先征得甲方同意。甲方每天检查乙方人员作业到位情况,如发现人员缺岗,乙方同意将按照缺岗人员日工资予以违约赔偿给甲方。

2、乙方为甲方提供的人员是专为本合约甲方所管理物业区域服务的工人,乙方不得擅自将合约约定的保洁人员用于开展区域内外的其他保洁业务,如乙方违约,甲方将参照本合约

三、1、条款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

3、乙方承诺必须遵照ISO14001环境管理要求使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清洁溶剂,并向甲方提供相关资料证明。

4、乙方承诺必须遵照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保洁操作规范,二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有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员工职业健康安全。

5、乙方承诺对保洁员工定期进行由甲方提供的管理区域内主要环境因素和主要危险源的防范教育,规范作业要求、职业素质教育等,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6、每月付给乙方上述清洁费用中包括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工资)、材料费、各项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险费

用等开支以及发生工伤事故的赔偿费用等所有可能发生的费用。

7、因乙方工作不符合合约条款或未能依约完成工作,甲方可视为乙方毁约行为,甲方物业负责人有权停止支付清洁费用或权宜毁约程序之轻重,扣除清洁服务费用,并保留追究赔偿的权利。

每月度考评大于90分以上(含90分),支付100%当月服务费;

每月度考评得分在89到80分(含80分),扣除 5 %当月服务费;

每月度考评得分在80到70分(含70分),扣除 10 %当月服务费;

每月度考评得分在70到60分(含60分),一次扣除15 %当月服务费,累计2次,将取消下一年度合格供方的资格;

每月度考评得分在60以下,合同在次月自动终止。

8、乙方需定期对员工的安全操作进行培训,乙方承诺对员工的安全及由乙方员工责任产生的事故负责。

9、乙方员工在工作中,应遵守甲方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因不慎而损坏本管理区域内的物品及设施设备的,乙方应负责赔偿由此所造成的一切损失。损失赔偿由甲方视实际情况于清洁费用中扣除,若仍不足以抵偿,甲方保留继续追偿之权利。

四、合约期限

本合约自2012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止。

合约有效期满后如双方满意,可协商续约。

五、付款时间及要求

1.日常清洁服务费用:

保洁人工费用单价均为每月2670元(其中包含了管理费、税金费用及物料消耗费),每月保洁总费用为144180元。甲方收到乙方当月上旬开出的发票,经甲方物业负责人审核确认无误后,将服务费支付给乙方。

六、终止合约

1、如乙方工作不符合合约(及附件)条款,经甲方物业负责人以书面通知乙方,在甲方规定时间内仍未改善,则甲方随时有权终止合约而无须给予任何赔偿。

2、如双方中任何一方在有效期届满前提出终止合约,须提前一个月发出书面通知,或以一个月的清洁服务费用替代。

3、合约有效期内,若甲方与业主方签订的物业管理委托合约终止,则本合约随之终止,甲方除承担实际发生之费用外不负任何赔偿责任。

七、器材配备

1、乙方应配备投标书内承诺的保洁设备。

2、乙方若需要搬运清洁器材离开保洁区域,须事先书面通知甲方。

3、甲方将在大楼内免费提供场地予乙方作日常办公之用及储存有关清洁器材和清洁材料,并无偿提供

乙方清洁过程中用电、用水需要。

八、额外服务

1、乙方在合约有效期内,应甲方的要求,安排人员对管辖区域新增的公共区域进行一次免费清洁开荒。

2、乙方接受本管理区域内业户的要求,为其提供额外清洁服务时,必须申报甲方知晓,且乙方此类服务的报价需事先获得甲方物业负责人的认可,由乙方和甲方共同与区域内业户进行协商议定。

九、员工制服及工作证

乙方提供制服及工作证给予所有服务于本管理区域内的清洁员工,制服式样须获甲方物业负责人认可,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穿戴规定的制服并配戴工作证于胸前。

十、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期间乙方每天向以上项目范围派驻的人员出勤总数为 54人。

十一、在合约期限内,因不可预知的原因甲方需乙方增派人员和清洁材料,双方将通过协商签订补充协议。

十二、本管理区域清洁管理服务的《作业程序》为本合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双方须严格遵照执行。

十三、该合同为闭口合同,不受国家用工政策调整及物价水平的影响。

十四、甲乙双方如有纠纷应协商解决,如通过协商不能解决,则双方可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裁决或向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十五、本合约一式伍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执肆份,乙方执壹份。

甲方: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乙方:

办公楼分公司

代表:代表:

经办人:经办人:

日期:

日期:

附件1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告知书

各清洁服务供应商: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奉行“以业主/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公司积极探索新兴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以质量(ISO9001)、环境(ISO14001)、职业健康安全(GB/T28001)为基础的综合管理体系,根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作为物业管理方特向你方告知以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请予以执行。

一.我们的管理方针是:

以标准为本、精心管理、持续改进;

以法理为本、优化环境、营造和谐;

以人性为本、防范风险、关爱生命。

二.我们的管理目标是:

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0;

员工劳防用品配备率100%;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员工伤害事故发生率死亡或重伤0;

员工伤害事故发生率轻伤≤1%等;

三.遵守国家、上海市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四.采取防治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达到本市和开发区有关排放的标准,并实施总量控制。

五.经营活动产生的垃圾和其他危险废弃物由供应商负责按法律法规要求自行处理,带出园区。

六.保洁服务中的特别要求

1.供应商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环保要求的清洁溶剂,对地板蜡、罐装液体喷蜡等易燃保洁物品要

有专人保管,废弃物应按照规定及时加以收集分类处置。

2.供应商进行高空(2米以上)保洁作业必须有2人以上进行保护操作。

3.供应商的保洁人员必须身穿统一工作服和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4.供应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遵守八小时工作制,保护职工正当权益,坚决禁止违反职业健康安

全的行为。

请严格按照以上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特别要求等落实具体服务工作,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环境事业共同努力。

附件2

10.园区企业服务模式 篇十

一、公司+农户

字面上看来,就是现代农业园区成立的公司和农户合作,其中合作的方式也不尽相同:1种植外包形式,园区公司与农户签订采购协议,农户种植的蔬果产品园区公司全部或部分收购。这样一方面保护农户的利益,避免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对园区公司来说也省去了很大的劳务,避免庞大的公司体系。2约束避险模式,公司与农户只有土地使用协议,无产品采购协议,公司需要产品时,农户需优先供给公司。这样,农户需自负盈亏,而对于公司来说,既避免了庞大的公司体系,又能降低因产品太多带来的销售风险和损失。

二、公司+公司

现代农业园区成立的公司和另外独立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这种模式约束力较小,合作形式也单一,即第三方公司成为园区公司的供货商,提供蔬果产品,种植管理均由第三方公司负责。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名义上是园区公司的生产基地,但对生产环节没有约束力,而销售也不能纳入公司的管理范围。

以上两种管理模式在我看来均没有将效率提到最高,利润也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下面就我在工作当中所学习到的提出的对生产基地管理的一些看法。

一、销售是王道,对于一个公司,管理模式暂不说(鄙人未曾学过管理课程,甚至管理先关书籍都未曾阅览),产品出来,就是要变成利润,销售出去。对于基地的产品,是蔬果,必须拓宽销售渠道,不一定公司的所有产品都要走高品质,高质量的礼品路线,也可以走些低端产品,比如批发,零售,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园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量并非难事,所以销售是王道。

二、基地管理很重要,对于基地的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园区公司管理一部分,与农户或第三方公司合作,多种模式相结合,这样,对公司来说很多相关的认证管理,出口备案等工作可以很顺利;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公司的利益,降低生产风险。而对于农户或第三方公司来说,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他们的利益,降低风险。对于基地管理的负责人,鄙人愚见,应由销售负责人一同负责基地的生产,这样也就不存在先销售量还是先种植产品的问题了。

11.多园区管理模式下的机制建设 篇十一

一、建立反应灵敏、处置适切的管理机制

机制的建立,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立体制,即在幼儿园内部设置适当的职能部门,分别赋予一定的岗位职责;二是建立制度,即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职能部门正常运作,督促和保障各职能部门发挥作用。

1.设置相对独立、相互联动的职能部门。

实施多园区管理,首先要解决“总园”与“分园”之间的职权关系,只有明确了各自职责,才可避免因多方管理而出现的重复混乱,也可防止因管理缺失而出现盲区。职能部门的设置,应该为解决问题服务。我园各园区之间相距甚远,人员间走动费时费力,如果把所有管理权都集中到幼儿园总部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管理滞后的情况。为此,在各园区设立分园园长(包括业务园长和后勤园长)岗位,让分园园长驻守在一个园区,及时、有针对性地处理园区内部日常事务,大大提高了园区的管理效能。

为了把管理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我们根据一日保教内容及内涵发展需要,设置了“课程建设与一日活动管理部”“教师发展与质量监控部”“科研与宣传部”“家长工作与对外联络部”“卫生保健室”“安全工作与后勤保障部”六个中层职能部门。这六个部门如同在园区之间架设了六个“中转升级站”,通过在各园区设置的办公点收集汇总各园区在内涵建设中形成的典型案例、经验方法等资源,再把收集的资源进行梳理、提炼和提升后发到各园区供大家分享。另外,该中转站还负责组织开展质量分析,指导与督促教工不断改进保教行为。架设中转站,通过信息传递帮助各园区避免了重复劳动,又通过整合提升了资源的质量,还促使各园区依托他园经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有力推进了整个幼儿园的内涵建设。

职能部门的设置,又将整个幼儿园系统分割成若干“块”和“条线”。以园区为单位自成一“块”,由分园园长负责开展日常管理,保障各园区正常运营;同时,把全园工作切割成教师培养、教育科研、卫生保健等若干“条线”,由部门负责人以项目负责制形式推动园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全园基本形成分合兼顾、条块结合的管理网络,既突出了各园区自主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便于及时、灵活地处理日常事务;又强调了集聚全园之力开展内涵建设的专业性,方便调动各园区的优势资源,促使各类资源发挥“1+1>2”的功效。

2.制定加强交流、促进互动的规章制度。

一是“定期交流”制度。由园长、书记、分园园长及工会主席组成核心工作小组,每月定期召开核心组会议,集体讨论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核心管理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并调动集体智慧达成共识,提升幼儿园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每月定期召开各园区教工大会,通报计划,及时总结,使教工对每月工作目标以及进展情况了然于心,增强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工大会还介绍其他园区的保教情况,鼓励教工之间相互学习,推进各项工作有序、有质量开展。

二是“及时通气”制度。由于各园区之间相距甚远,召集中层干部开会十分不便。为此,我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组建了中层和园级干部微信群,搭建了扁平化管理平台,把需要上传下达的通知,以及日常保教工作中需要快捷处理的问题等放到该平台上,各园区所有中层和园级干部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取信息,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打破时空限制,方便管理人员之间直接通气,及时研讨。

三是“经验分享”制度。建立“指尖上的中幼”公众微信号,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会、经验等在公众微信号实时传播,并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切磋和研讨,不仅磨炼了教师的“笔头功夫”,也建起了教师“贴身”的专业支持平台。

三项制度分别面向幼儿园核心管理层、中层干部以及全体教职员工,从三个层面打通了各园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渠道。同时,通过面对面会议或借助信息技术,构筑起制度得以着陆的平台,确保每项制度都落到实处。

二、开展因地制宜、富有成效的机制运作

机制建成后,如何运作是关键。同样的体制与制度,采用不同的运作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而且,机制建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本身也需要在运作过程中不断磨合与完善。

1.协调各园区步调,有序开展保教工作。

分园园长自主管理园区内日常事务后,各园区形成了各自的“自运转”步调。如何把有着“自运转”步调的多个园区和谐地统整在同一个系统中,并形成合力,这是在多园区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难题。

首先,用“共同愿景”凝聚合力。实践证明,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是建立共同愿景的绝佳途径。历经全面宣讲动员、多方征集意愿、初步制定成稿、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十次修改文稿的过程,幼儿园四年发展规划终于完成。各园区教职员工也在这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形成了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

在为共同愿景而努力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抓手。我园围绕“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快乐且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的办学理念,在已有“生存课程”的基础上,以“重构生存课程”为抓手,鼓励各园区根据自身特点开展课程建设。江湾园教师在多年实践中,积淀了丰富的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的经验,于是该园区启动了基于“零起点视角下”的生存课程重构工作;康桥园借助多年聘用外籍教师,开发多元文化课程的经验,积极开展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生存课程重构;新开办的浦江园,年轻教师占多数,学历高但经验不足,为此主要致力于生存课程的移植工作,着力提高新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因为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办学理念,加之有共同的课程基础,各园区教工能够站在同一平台上,和睦、和谐地共享资源;因为有统一的抓手,各园区在重构生存课程过程中,有共同的语言,可以就共同的问题开展研讨,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基础;因为各园区的社区背景、教工情况、家长需求等并不完全一致,各园区围绕“重构生存课程”设定了各自的主攻方向。这样,各园区开始了“和而不同”的课程建设之路。

管理多个园区,绝非对单个园区的简单复制;如果只是简单复制,也很难做到优质资源的再创新、更优化。以“和而不同”的思路去管理多个园区,就如同把各有所长的五根手指统整在同一个手掌上,既可各施所长,又可捏成拳头,形成合力。办学过程中,每个园区对同一事物的视角、思路、方法等必然存在差异,并因诸多差异以及差异间的碰撞而衍生、创造出更多的新经验、新方法,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扩大与优化。

其次,用“自制校历”协调步调。各园区在自主管理过程中有着“自运转”的步伐,在安排具体工作时,为了避免全园与分园之间、各园区之间发生“撞车事故”,我园采用“自制校历”的办法进行协调。开学前,我们会召集全体中层和园级干部一起制作幼儿园工作校历,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园务工作,包括每月核心组会议、每月园区教工大会、教研活动、全园培训等,事先定好日期,方便大家安排工作,准时出席。二是大型幼儿活动,根据课程方案,明确春秋游、社会实践、节庆等大型活动日期,方便教职员工事先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确保活动质量。三是家长工作,包括家委会会议、家长讲座等,事先定好时间和内容,及时通知家长,方便家长事先安排好时间。

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共同制定校历,把全园及各园区的重大活动和重要事务预先计划、安排好,有利于协调全园与分园之间、分园与分园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使承载着多个园区的庞大系统平稳、有序地运行起来。把全园重大工作统整在一张校历上,通过对工作事项的阐述,大家对每学期的重要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方便大家相互学习与借鉴,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整体办学水平。

2.形成园区间的悦纳与互动,促进资源的共建与分享。

由于同属于一个大系统,各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竞争乃至纠结在所难免。如何协调园区之间的关系,疏通相互之间的情感,增进了解与悦纳,引领全园教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考验着管理者的能力。

首先,开展合作学习。暑假期间,“教师发展与质量监控部”(以下简称“质监部”)把各园区的教师集中起来,组织了“环境创设”“优质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等一系列培训活动。为了增进不同园区教师之间的了解,质监部把各园区教师打散后重新分组,并和培训专家一起设计了一系列以小组为单位的实战演习。不同园区的教师在同一小组中,共同应对挑战,不仅体验到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快乐,更增进了了解,缔结了友谊。

抓住青年教师好胜心强的特点,质监部进一步组织了“集体教学”“环境创设”等专题评比活动,带领所有中层干部到各园区的现场进行观摩、评比,并拍摄照片、制作录像在校园网上共享。评比活动促使包括中层干部在内的所有教师,静下心来认真寻找姐妹园区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把园区之间复杂化的竞争与纠结引领到单纯对保教现场、保教行为的剖析与改进上来,并初步形成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氛围。

其次,引领互动共进。新年伊始,江湾园组织了“庆元宵”活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做灯笼、剪窗花、猜灯谜、吃汤圆、玩弄堂游戏。科研部在全程观察幼儿活动后,认为有必要做一个调查,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喜好情况,为改进明年的元宵节活动提供依据。于是,两大块图文并茂的画板醒目地陈列在幼儿园的门厅里,孩子们用五角星在最喜欢的项目栏内投下自己的一票。统计结果出来后,科研部对此次调查进行了反思:孩子们是否知晓投票的意义?他们所投的票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喜欢或不喜欢这一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投票结果是否存在年龄差异?

作为联动的“中转站”,科研部立即把问题反馈到其他园区。当时,适逢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康桥园在设计“复活节”活动,教师们围绕“找蛋”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戏。针对江湾园的问题,康桥园以“如何走近幼儿,为改进活动提供切实依据”为题展开研讨。有外籍教师提出使用“护照”的建议,即幼儿每完成一个游戏,就可在“护照”上盖一枚特定标记的印章,这样,印章就和幼儿所参与的游戏一一对应起来。通过统计不同印章的数量,就可以发现幼儿对各项游戏的喜欢程度;通过分类统计,还可以分析幼儿对活动喜好情况的年龄差异。在对外籍教师建议拍手叫好的同时,中国教师也提出建议:在“护照”上留白,鼓励幼儿在留白处用图画等方式表达对游戏活动的感受,这样,可以进一步分析幼儿对于游戏喜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为有了江湾园的问题,康桥园在活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先期思考,对拓展思路和完善方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正是借助园区之间问题的传递,各园区可以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建新经验,并在来来回回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质量的提升。

上一篇:如何上好初一第一节课下一篇:重庆市第一中学国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