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2024-10-25

重温历史性的决定(精选12篇)

1.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篇一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

——井冈山培训二次传导

2016年11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党委组织的“弘扬井冈精神,加强党性修养”,绿园区中小学校支部书记高级研修班的井冈山集中培训学习,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井冈山的旅程。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学习与培训,却让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震撼,受益匪浅。

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陈刚教授的专题课堂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向我们介绍了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历程,井冈山的历史贡献以及井冈山精神的内涵,让我们明晰了这段历史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最早,最具有生命力的一块根据地。1927年9月——1930年2月,短短两年四个月的时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历了从建立到战略转移的全过程。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推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标。武装斗争第一次建立了革命军队,三湾改编,第一次把党的支部建在了连队;土地革命,第一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井冈山的农民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工农武装割据,第一次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

在井冈山我们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长眠在那里的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瞻仰了无名烈士碑,重温了入党誓词,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和大井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和茅坪八角楼等,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同时领略了井冈山巍峨雄伟、钟灵毓秀的山色风光。“三湾改编”、“朱毛念师”、“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保卫战”、“十送红军”等历史场景的再现,让我们一次次深刻领会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历史的艰辛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这次的党性教育与培训,除了专题教学讲座实地现场教学,还有一王佐烈士的后代王生茂、原中组部副部长曾志的孙子石金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的访谈,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三湾改编、破冰组团、红军团队训练、自做红军餐等,让我们身临实景,感受当年红军战士的艰难跋涉,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苦奋斗和共产主义追求,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新农村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种精神,而井冈山精神面貌就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党性教育之行,感触颇多,短短七天,收获了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人生上的宝贵启示。通过学习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最重要的是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井冈山精神”最为重要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非常恶劣,新生的革命队伍处在强大的敌对势力的包围和多次“围剿”之中,由于敌人实行了经济封锁,革命根据地物资匮乏,供应十分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地军民始终坚持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屈服,将革命进行到底,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在烈士陵园,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由然而生,一座座雕塑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大,在小井红军医院,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实事求是、联系群众、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毛泽东当年仅带700余人来到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说到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我们党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三、“井冈山精神”薪火相传。80多年前,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这种精神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是当年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用革命先烈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鼓舞自己,激励自己,不断提高党性修养,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深刻领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的背景及总体要求,准确把握“两学一做”的核心内涵,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二、

2.跟随萧乾重温历史 篇二

那是1998年春,萧乾先生及夫人的一位老友、我在外交部的老同事成幼殊约我同去看望住在北京医院的萧老。当时,这位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正坐在堆满书报、放置着各种治疗仪器因而颇显拥挤的病房中休息。见我俩进去,萧老喜悦相迎。我们刚挨近他坐定,就有全国政协机关的两位工作人员敲门进来,请身为八届政协常委的萧老填写九届政协委员候选人的表格。夫人、翻译家文洁若急忙上前接过表格,表示可以帮丈夫填写。不一会,又回头问萧老:“表上有一栏是‘有何专长’,怎么填?”

“专长嘛,就是会写点小东西。”萧老回答时笑了笑。他笑得那么天真、自然,目光里充满了诙谐,令人感到在他身边十分轻松愉快。

闲谈中,我提到自己是云南人,因而对他写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印象极深。

“你是云南什么地方的人?”萧老和蔼地问。

“昆明人,地道的老昆明。”我回答。

“哦!我是1938年到1939年间在昆明的,就住在北门街。”萧老从容地回忆道。接着又说,“昆明人很老实,容易相处。在那段时间里, 我得到当地人的很多帮助,我对云南是有感情的。”

我高兴地点点头,说:“读到您文章中描写的筑路工人,不仅无医无房,甚至连伙食都没人管,许多人竟是白天修路,晚上讨饭,我简直无法想象和理解。”

“咳,当时政府没这笔经费,修路的任务又紧,不就把人征来硬这么干了!”萧老叹了口气,接着说,“那时在这条路上采访也很危险。有时清早出去一些记者,晚上就只剩两三个人回来,翻车啦!”

我真想继续听萧老谈下去,但怕老人太累,且又到了开饭的时间,我们便告辞了。

……

1999年2月,萧老不幸病逝。但我和文洁若老师一直保持着来往,也时常请教她一些问题。

重编在这本新书中的二十二篇散文,其故事所发生的地点,正好再现了萧乾当年由祖国的大后方去港,最终走上欧洲战场的道路。

这里应对萧乾与本书有关的经历作点介绍。1938年8月,当萧乾失业后辗转流亡到昆明困居之际,《大公报》社长胡霖决定创办香港版的《大公报》“作为抗战宣传的前哨”,复聘萧乾到港“共图大计”。

1939年夏,萧乾在港接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他担任该院中文系讲师的信函。富有远见的胡社长从经济上到思想上都竭力支持萧乾前往,因为他判断欧洲必有大战,这样,《大公报》在欧洲就有了自己的记者了,尽管是兼职。于是萧乾远渡重洋来到英伦,1944年,他果然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采访西欧战场的第一位中国记者!

阅读全书,笔者首先感到的是萧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民族自尊和奋勇抗争的精神。萧乾在书中多次写到海外侨胞挣钱谋生不易,并描写了他们艰辛劳动的场面,呼吁国人不能因华侨踊跃捐款支持祖国抗战而把他们看作财神!

萧乾也满怀热情地报道过鲜为人知的中国海员对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当时,仅英国利物浦港就有两万名中国海员,他们大多从事最艰苦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工作:在底舱当火头军,船一旦出事,在船员中他们生还的可能性最小;二次大战期间,他们中有将近两千人献出了生命。

萧乾的这番爱国情怀,离开祖国后结合亲身经历,往往就表现为对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的强烈反对了。《记坐船犯罪》就记述了作者从香港乘法国邮轮赴英途中,船上有诸多外国乘客,唯独四十二名中国人遭到法方人员令人难以容忍的种种欺侮和折磨。抵英不久,因受到房东太太的蔑视和毁约,作者还发表了一封抗议信。

不过,萧乾绝不狭隘。对英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他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在轰炸中,中年人顶替从军者担负起站在屋顶上瞭望的职责;警报一响,人们井井有条地进入地下铁道,常见到扶老携幼、相互照顾的动人场面……

十分感人的是作者在伦敦目睹的那些从敦刻尔克突围出来的法国士兵,尽管一个个满身泥泞地席地而坐,但依然唱着军队里流行的歌曲来嘲弄蔑视海峡对岸的希特勒。作者感叹道:“在危急时刻,这种气概,这种精神力量,对于一个民族的存亡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

1945年访美后,萧乾告诫中国读者:“不要只看到美国人的生活享受,更要看到他们的实干精神。”他还对比英美人的不同:英国人重门第,美国人重富轻贵,指出“倘若学美国的豪奢,再学英国的讲求出身门第,双料糟粕,那将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自尽。”这些话讲得多精彩,至今仍很有现实意义!

1944年6月,萧乾接受胡霖社长的建议,告别剑桥,在纳粹德国日夜的轰炸下,于伦敦舰队街挂出了“《大公报》驻伦敦办事处”的招牌,随后又通过英国新闻部取得了战地记者的资格。他穿上军装,戴着绣有“中国战地记者”字样的肩章,感觉极好!为了让成亿的中国读者尽快读到有关欧洲战场的报道,萧乾乘坐空军营救艇强渡布满水雷的英吉利海峡,然后穿越法国去追赶自己所属的美国第七军。在法国境内极目所见,都是被战争破坏的痕迹。巴黎“容貌憔悴,意态消沉”,到处都能碰上神气的美国兵,能嗅到美式生活的气息;最骄傲自己语言的法国人,居然在各个店铺的橱窗上挂出大字招牌:“我们说英语”。这里,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无奈!

作者以他那记者的敏感和文学家饱含感情的笔,生动细腻地记下了刚刚战败的德国所呈现的种种景象。一路上不是难民就是俘虏,荒芜的葡萄园,被炸毁的坦克旁躺着戴钢盔的尸骸,寻找食物的饥饿人群。“从柏林到波茨坦可以说是从废墟到废墟”……不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挽着美国兵的胳膊,嚼着口香糖游荡的德国女郎总是常见的一景。《仆仆风尘到慕尼黑》中的“女裁缝的自述”这一节,可以说是此种景象的“续篇”或“连环画”,值得读者品味。

就在同一篇文章中,作者谈及了参观希魔一伙在慕尼黑发祥和进行活动的政治“古”迹。在细细端详了那些被炸毁的可贵希腊式建筑和巴比伦雕刻的残迹时,作者发现自己脚下踩过的,不是大理石的断腿便是肩头首级。作者深有感触:“这不是好逛的地方。真好像来扫全欧文明的坟墓。”这是对战争的控诉啊!

在德国,萧乾还专门采访过美军临时组成的军政府,旁听过对较低级纳粹杀人犯的审判,在纽伦堡参观了关押着二十三名纳粹主犯的监狱,走访了希魔于1933年在达豪建造的第一座集中营(设备齐全的杀人工厂),又到过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作者赞赏此处村民的生活中浸透了艺术,也耳闻了美国军官贪婪攫取财物的得意谈话。此外,他又别出心裁地采访了在德国的数十名中国留学生,受到国内读者特别是学生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和感激。

期间,最重大的事件也许就是到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作者认为,这是“在国联失败后,全世界集体安全的又一次试验”。读者可在书中读到关于大会的详尽报道。给我启迪最深的,是萧乾从整个大会领悟到的一个道理:“个人与个人之间,有时兴许会出现利他主义,但国与国之间,只会出现赤裸裸的利己主义,连标榜‘工人无祖国’的苏联也不两样。在歌剧院讲台上,只见争,绝无让。”这话说得何等精辟!对观察和分析今天国与国的关系同样适用。

纵观全书,我感到最值得细读的还是《血肉筑成的滇缅路》。1939年春,作者专从香港赶回昆明,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条正在修筑的路上来回奔走采访,一连发表了五六篇有关通讯,最受读者欢迎的显然也是这一篇。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中描写许许多多意志坚强的汉人和兄弟民族,为了抢筑这条对祖国生死攸关的生命线,壮烈牺牲在汹涌的山洪里,惨死在“瘴毒”的魔爪下;特别是在开凿惠通桥时的山岩爆炸中粉身碎骨,其状之可怖,其情之悲壮,常令人含泪屏息,不忍阅读下去。让读者尤为敬佩的,是这些路工们朴素高尚的爱国热情。一位从山洪中死里逃生的路工自语道:“怨谁呢?我谁也不怨。这就叫国难呀!”还有一位老秀才,带着儿孙同来修路,他常在放工时主动对路工们演讲这条国防大道的重要,并引用历史上举国对抗入侵暴力的掌故。这位为公路贡献余生的老人,最后也被瘴气摄去了生命。临死时,还望了望那行将竣工的公路,脸上浮起一片笑容……

现在,这条公路几经修整和改道,已成了相当宽阔的高速公路,还是一条挺热闹的旅游要道。但是,请听听作者的提醒:“有一天,也许你会跨过这已坦夷如平地的横断山脉,请侧耳细听,车轮下咯吱吱压着的有人骨呵!”

萧乾还写道:“长城的建筑史已来不及搜集了,我们却应该知道滇缅路上那些全凭人力搭成的桥梁是怎样筑成的。”写于1939年的这篇散文,详细而形象地记载了修筑之艰难堪与长城相比的滇缅公路的建筑情况,文字凝练优美,充满激情,意蕴深厚;既是翔实准确的史料,又是感人肺腑的记功碑和颂歌——歌颂了中华民族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伟大创造精神。

而在《在滇缅路开放之前》一文中,萧乾尖锐地揭露了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悍然与日本侵略者签约封锁了滇缅路这一不义的出卖行径,并介绍了数万英国民众(包括社会名流)签名请求“立即开放滇缅路”的情况;该文于当年10月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与此同时,萧乾还应援华会的邀请,在英国许多城市做过关于滇缅路的演讲。

五十多年后,萧乾曾这样回顾道:“中国有千百条公路。有数不尽的桥梁。然而没有一条像滇缅公路,也没有一座像惠通桥那样足以载入史册。……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条公路同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的了。四十年代,滇缅公路不仅是一条公路,它是咱们的命根子。”

3.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篇三

——综合公司“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综合公司组织公司干部职工赴江西井冈山、庐山进行 “红色之旅”学习考察活动。5月12日我们终于到达了我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也是本次红色之旅最重要的一站——井冈山。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东临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是一座独特而又神奇的山,也是一座雄伟秀丽、红绿辉映的山。这里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这里的一草一木,溅洒过革命烈士的鲜血,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辛勤的脚印。这次终于来到井冈山,重走红色之旅,去瞻仰那里的人文风采,亲身感受这片红土地的精神。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对革命圣地的敬仰,我们参观了杜鹃山、五龙潭瀑布、黄洋界哨口、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旧居、井冈山烈士陵园等景点。在这些景点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黄洋界哨口,当年的红军在这里以弱胜强,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败了敌人两个团的进攻,看着当年留下的战壕,我仿佛又回到了那

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又看到了战士们在食不果腹、缺枪少弹的情况下用石头和顽强的革命精神打退敌人一次次疯狂的进攻,看到了一个个红军战士为了保卫革命的果实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里承载着为革命牺牲的烈士的英灵。井冈山革命斗争,培育了宝贵的井冈山精神,我被这种革命精神深深地陶醉了。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党领导红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它是我们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伟大转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开始,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神州大地。井冈山一行,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前我对这句话的认识都总是流于表面,可是当我真真实实地目睹了这里的一切后,才能由衷地体会到这句话的份量和深刻意义。现在的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和谐生活。而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对工作环境或提意见、或抱怨,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可是跟井冈山革命前辈们比起来,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些前辈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依然乐观向上坚持奋斗,唯一的信念就是革命事业的成功,我们现在拥有如此好的生活、工作条件更应该把心思完全放在工作上去,而不应去计较工作条件是否舒适,待遇是否满意。

这次红色之旅圆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的体会了井冈山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井冈山精神激励自己,以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作为榜样,认真工作积极进取,争取为我局的外交服务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篇四

综合办公室

张言

延安,一段光辉历史的发源地,一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指挥着一支“小米加步枪”的部队打败了日寇,战胜了国民党,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了出来。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奇迹”?

是“延安精神”!

据查,“延安精神”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起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它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精神、白求恩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等衍化而来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天,历史条件发生变迁,但延安精神意义犹存,而且面对新的挑战更需要发扬光大。

滔滔延河水,承载着历史的凝重;巍巍宝塔山,呼唤着民族的崛起。2006年9月14日,我有幸来到这种精神的发源地,找寻那一段红色的记忆,感受那依然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获取指引人生道路的精神所在。

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13个春秋的革命遗址,亲眼看到了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留连其间,睹物思人,感慨颇深,在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如此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尚能取得辉煌成就,我如今身在和平稳定的大好形势下,将做何为呢?

一、精神的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今天我们更要发扬延安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

——江泽民

一种精神力量,惟有强大才会有吸引力,惟有广泛才会有凝聚力,惟有深刻才会有感召力,而延安精神恰恰如此,这是在最贫乏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史明今,我深深感受到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是何等的重要!

如今,物质文明发达了,有些人开始贪图物质享受,背弃了光荣传统,从而导致自己的人生道路偏离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并最终为历史所遗弃

初到延安即深切地感受到,延安已经成为精神的化身。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革命从最艰难走向了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最困苦走向了强大。延安记载了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实践是不断前进的,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永恒不变的却是精神。可以说,延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延安历史传承了中华历史,延安精神丰富了中华精神。

通过考察学习,我认识到“延安精神”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起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它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精神、白求恩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等原生形态衍化而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天,历史条件发生变迁,但延安精神意义犹存,而且面对新的挑战更需要发扬光大。“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地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那么,需要怎样的接班人呢?毛泽东同志曾说:“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荡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狂妄,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批这样的人,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完成。”这些论述阐明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要求。1989年9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延安时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今天我们更要发扬延安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 2002年12月,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号召更是新时期发扬延安精神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延安精神一脉相承,需要代代相传。每一个青年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对于如何实现理想,如何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却时常拿不准,有时甚至感到迷茫。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问题。在延安考察的整个过程中,我近距离地体会到当时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极大差距。红军进入延安是在长征中的被动局面下作出的战略选择,无论是延安的条件,还是革命力量自身,对于实现革命胜利的理想都到了最艰难、最困苦的境地。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大生产到整风,从党建到强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是立稳脚跟,然后发展壮大,最后解放全中国,13年弹指一挥间,党硬是把革命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包含了走向成功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细节,包含了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讲话、每一部文献。这一切真实地见证了党如何立足现实、改变现实,重视问题、克服困难,一步一步地反败为胜,扭转乾坤。这其中蕴含了无穷的智慧,成为后来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我在学习考察中,对照延安的革命斗争史,深刻反思了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觉得深受启发。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统一体,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现实才有被改变的希望。

延安在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显赫,然而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座边镇小城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中心。这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树立了不朽的旗臶----延安精神。今天,延安精神仍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和影响着新一代的青年人。宝塔山、延河水、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这一个个名字是那么熟悉,早已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这一个个革命历史遗址对我们来说又是那么陌生。在这些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简朴得让人难以臵信的陈设,始终令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旧居里那架在炕上的床,周恩来旧居里那绑着铁丝的床,朱德旧居里那默默无声的纺线车,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任弼时则把自己的一生比作骆驼,不唯索取,只有奉献的精神。使我的灵魂得到启迪,令我顿悟人生。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会让我享用一生。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个故事,都凝聚着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什么是延安精神,我们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灵魂所在。延安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时代。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弥漫的硝烟、闪光的战刀,听到隆隆的炮声、雄壮的军号,似乎又回到了那杀声阵阵的战场,对那些勇猛冲杀、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更增加了敬佩之情;对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活,无不更加珍惜;对经过战争洗礼的伟大祖国,无不更加热爱。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并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孕育出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二、关于理想与现实

每一个青年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对于如何实现理想,如何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却时常拿不准,有时甚至感到迷茫。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何确立、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在延安考察的整个过程中,我近距离地体会到当时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极大差距。红军进入延安是在长征中的被动局面下作出的战略选择,无论是延安的条件,还是革命力量自身,对于实现革命胜利的理想都到了最艰难、最困苦的境地。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大生产到整风,从党建到强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是立稳脚跟,然后发展壮大,最后解放全中国,13年弹指一挥间,党硬是把革命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包含了走向成功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细节,包含了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讲话、每一部文献。这一切真实地见证了党如何立足现实、改变现实,重视问题、克服困难,一步一步地反败为胜,扭转乾坤。这其中蕴含了无穷的智慧,成为后来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我在学习考察中,对照延安的革命斗争史,深刻反思了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觉得深受启发。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统一体,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现实才有被改变的希望。党在延安战斗的13年,已经用伟大的实践证明了一个党、一个国家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可以将符合历史规律、符合人民利益的理想变为现实。对党和国家来讲是大道理,对于一个人也同样如此。尤其是一个志在创业的青年人,这个道理非常重要。我都有一个同感,观今鉴古,学史明理,借鉴历史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对于自己的理想,我们应有更清醒的认识,特别是一些近期的目标,要更客观一点、更实际一些;既要有人生的远大抱负,更要有实实在在的每一步所能达到的具体设想;不仅要从自己出发设计理想,更要从社会角度和发展条件考虑规划;对于理想的实现,不能骄傲自满,要多想党的教导、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对于未实现的理想,应及时调整和完善,不在不现实的理想上消耗时间走弯路。而对于现实,则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让主观迷乱了眼睛,不让情绪模糊了视线;时常把问题和困难看得多些、重些,不忽视前进中随机的、难以预料的不利因素;凡事十分把握也做三分胜算,学习扎扎实实地进行,成绩一滴一滴地积累,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平平稳稳。

三、关于努力与毅力

在延安,我感悟到,任何一项事业,哪怕是一件小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一般努力就能解决问题,必须不懈地努力。这就特别需要坚强的毅力。看看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前辈走过的路,当时他们大都是学生出身、热血青年,也未在恶劣的环境中经受考验。但他们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同甘共苦,以苦为乐,不屈不挠,战天斗地,成为最坚强的一代,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可见,一个人的毅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经过实践的锻炼和艰苦的锤炼,也要经过几个回合战胜自己,才能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5.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篇五

——重温革命历史,接受革命教育

烽火不息,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片红色的土地,每次重温革命历史,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2014年7月3日上午,天还下着毛毛细雨,心怀敬仰与缅怀上了开往息烽的大巴车,往日的欢歌笑语此时变得凝重起来,小箩卜头、上老虎凳、披麻戴孝、点天灯、车轮战……一直在脑海中盘旋,心中纠结与痛苦……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忠魂曲》群雕广场,全体党员职工冒着小雨,列队在广场上的党旗边。万院长主持本次的参观活动,首先党委副书记邓晓娟作了题为《伟大的理想 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93岁生日》的讲话。接着,万院长代表院党委宣读了《关于表彰2013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接下来,在鲜红的党旗前,党委副书记邓晓娟带领预备党员和全体党员庄重肃穆、高举拳头、重温入党誓词。最后是参观纪念馆。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认真的听着导游的讲解,首先来到的是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展厅,一展厅主要是当年军统驻息机构的遗址以及当年驻息军统特务机关的物品,也是他们的罪证。随后我们来到第二展厅,主要展示各位烈士的宁死不屈以及他们的英勇事迹。第三展厅主要是“地狱脊梁”,主要介绍“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的情况,以及杨虎城将军一家人的相关事迹。第四展厅,主题是:“历史的见证”,党和人民没忘记他们,缅怀厅供奉着30位革命先烈的灵位。让后人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勇敢地前进。

最后我们参观了“忠斋”、“孝斋”、“仁斋”、“爱斋”“猫洞”等。

在历史的震撼与当今的感受中,现实的意义凸现的更加明显了。鹰犬般的特务、残酷无比的刑讯、毫无人性的虐杀、恶毒的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在历史的车轮下已悄然遁去。今天,没有集中营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

都是那些无数的英雄舍身捐躯为我们打造出来的。

从息烽集中营出来,在历史的震撼中,犹如重读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史册。感怀革命先烈在这黑暗的囚牢和敌人的酷刑面前,英勇不屈,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朽的革命气节,在催人泪下的同时,不断荡涤着我的灵魂。

烽火不息,精神不止,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生长在和平的年代,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为社会献一份量。

6.改变商界历史的20个决定 篇六

商场如战场,风云瞬息万变,时机稍纵即逝,决策者必须审时度势,迅速做出决定。在一百多年的商业进程中,以下20个决定可谓极具历史意义,它们不仅共同塑造了整个现代商业社会,而且给人以深刻教训与启迪。

11876年:

西部联盟电报公司自掘坟墓

1876年,有人以10万美元向美国西部联盟电报公司出售贝尔的电话,但是威廉·奥顿不屑一顾:“这个电话缺点太多,不能算作一种通讯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价值。”而且,他还信心满满地认为,不管贝尔的电话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以自己公司的雄厚实力,要打败它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容易。

很快,市场的变化就重重地扇了他一个耳光。不少客户纷纷放弃了他的电传打字机,转而投入了贝尔电话的怀抱。这下奥顿才慌了神,急忙推出自己的电话机。但是,贝尔公司很快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将他告上了法庭。最终,西部联盟电报公司惨败而归,不得不从贝尔公司租用电话设备。

从此美国通信业霸主宝座易位,西部联盟电报公司开始走向衰落,而贝尔公司和它的继承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统治了美国的通信行业达整整一个世纪。

21903年:

金·吉列开辟一次性消费品时代

20世纪初,男人剃胡须可不是件容易的活儿:剃须刀变钝了之后,不仅要费时费力去磨,还要定期进行专业的处理。和其他人一样,金·吉列也深受其害,因此他花了整整8年时间,研究怎样将刀片变得足够薄、足够便宜,从而在用钝了之后可以毫不心疼地把它扔掉。

功夫不负有心人,1901年他终于发明了第一把使川一次性刀片的剃须刀,并申请了专利。不过,要说服人们接受它比登天还难——美国人崇尚节俭,这与他们传统的观念背道而驰;

直到一战开始后,事情才迎来了转机。吉列公司向美国军队提供了350万把吉列剃须刀和3200万个刀片,这种新式剃须刀简便、安全,很快就赢得了美国士兵的喜爱,奔赴各国作战的士兵们迅速把吉列剃须刀的影响辐射到全世界。从此,一次性消费品的文化逐渐被大众接受,全球迎来了一次性消费品的新时代。

31906年:

贾尼尼在地震后打开金库发放贷款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灾难过后,损失惨重的人们心急如焚,急需贷款来重建家园。但几乎所有的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都不愿意发放贷款,意大利银行创始人贾尼尼却果断拍板:“意大利银行照常营业!”

第二天他就在北滩设立了一个临时营业点,人们凭“长相和姓名”就能领到10~300美元不等的贷款。那些存折在火灾中被烧掉的人,可以从他这里取得信用贷款;持有其它银行存折的,也同样能够贷到款;即使是什么凭证都没有,只要他有正当职业,能拿出信用证明,贾尼尼也一视同仁地借钱给他。

很快,营业点前就排起了长龙。出乎意料的是,来存款的人竟比贷款的人还多。原来在这场灾难里,不少人的财产都被烧得精光,惨痛的教训让人们意识到,与其把钱放在床垫下或衣柜里,还不如存到银行里安全。

于是,贾尼尼的银行吸纳了大量的存款,然后他又把这些钱贷给资金短缺的人,由此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以及其他消费信贷服务逐渐普及。

41914年:

福特开出5美元的日薪

1914年,亨利·福特宣布,将工人的工作时间由9小时减为8小时,并且将工资涨到每天5美元。这可是之前的两倍还多——以前的日工资仅为2.34美元。

资本家发善心了?实际上,福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自从前年生产线陷入困境以来,工人流失率已经高达370%。这样,他不得不雇用近5万人,才能勉强维持1.4万人的劳动力规模。福特希望通过每天向工人的口袋里放5美元,对工人们繁重的劳动做出补偿,以此来稳定军心。

工人的工资提高了,他们就有了购买力,于是原先单纯的产品制造者也成为了消费者,产品自然不愁销路。更为重要的是,高工资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结构——诞生了一批以高级技工和白领为代表的中产阶级,他们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51925年:

西尔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尔斯公司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它以向农民邮购产品来维持生计,农场的收入不断下降,它的销售额自然跌个不停。金斯·罗伯特·伍德洞悉了这一切,他敏锐地意识到,城市才是公司的救命稻草。于是令旗一挥,果断地将公司的战略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25年起,西尔斯在芝加哥、费城等城市迅速扩张,成功实现了战略重心的转移。

到了1926年,随着农民收入持续下降,其他以邮购业务为主的零售商店更加举步维艰,西尔斯却乘机大肆扩张。3年之内,西尔斯的零售商店就超过了300家,从而一举奠定了零售业巨头的地位。

61929年:

华尔街历史上最明智的投资决定

“尽量抛售手中的证券以减轻债务,充分利用目前的高价走势,调整好自己的财务状况。”

1928年4月1日,纽约道琼斯指数攀升到历史最高点,但美林证券公司创始人查尔斯.梅里尔却郑重地向客户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他敏锐地观察到股市上存在大量泡沫:投机商为了在股市上捞一笔而大肆哄抬股价;被利益冲昏了头的股票交易员,在购买股票时也是随大流。就这样,股价被一路抬了上去:从1925~1929年,道琼斯指数就从120点飙升到了360点。

泡沫太严重了!梅里尔意识到股市将会遭受重创,因此提醒顾客及时出售手中的股票。不过人们对此大都嗤之以鼻,但是梅里尔坚信自己的判断,在1929年初及时将公司持有的大部分股票兑换成现款,从而让美林证券公司毫发不损地躲过了那场大劫难。梅里尔也因为这个华尔街历史上最明智的投资决定而永载美国金融史册。

71935年:

泛美航空飞越蓝色海洋

以前,人们跨越国界是件很困难的事,需要忍受长期的海上颠簸。直到胡安·特里普的出现,情况才发生了改变。特里普是一位纽约投资银行家的儿子,眼光独到的他看上了新兴的航空邮政业务,于是成立了泛美航空公司。

首先,他开辟了飞往拉美的航线。无疑,这是个明智的决定——这条航线很短,而且飞机可以在沿途找到降落地点。起初,泛美航空公司只提供邮政服务。后来,特里普发现,顺便捎上一两个旅客更加有利可图,于是又在机舱里安放了几把椅子。

初战告捷,特里普的野心更大了——他瞄准了中国。无疑,这是一个十分疯狂的决定——这条航线需要飞越辽阔的海洋,但当时飞机的飞行距离相当有限,再加上简陋的导航系统和沿途匮乏的跑道——巨大的困难显而易见,而且市场前景也并不明朗。但是,特里普始终相信,航空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

1935年11月,泛美航空公司的“China Clipper”号飞机完成了

跨越太平洋的处女航.一年后客运业务面世。1939年,他又推出了第一个穿越大西洋的航班——“Yankee Clipper”。

以前,人们认为飞机只是用于冒险活动和邮政服务,特里普却颠覆了这一传统的概念。1935~1940年,乘坐国际航班的美国人数量激增。敢于天下先的特里普为国际航空业的腾飞提供了强大动力。

81950年:

戴明为战后的日本产业指明方向

1957年,日本丰田公司向美国出口了第一辆汽车,不过那完全就是一辆过时的老爷车,摆在商店里也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但是20年后,美国的大街小巷就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日本车。如此巨大的变化,只是因为他——爱德华兹·戴明!

1950年,美国统计学家爱德华兹·戴明出席了东京的一个晚宴,并发表了《关于如何解决日本战后的经济问题》的演讲。他提出,对质量的追求是提高生产率、获得更多利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戴明进一步指出,质量管理并不是从生产流程末端的产品瑕疵检查才开始,而是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从供应商到最普通的车间工人等所有人的积极合作。最后他郑重承诺,如果日本公司采纳他的14点建议,那么他们的产品将在五年内达到世界级水准。

事实证明,戴明的确没有吹牛,日本产品很快以其良好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日本经济也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后来,各国的制造商为了应对来自日本企业的竞争,纷纷采纳了戴明的意见,直到现在,戴明的14点建议仍然是全世界通行的标准操作程序。

91955年:

露丝·汉德勒在电视上打广告促销

1955年,美泰玩具公司的露丝·汉德勒接到一个电话,美国广播公司问她是否愿意出资50万美元,购买为期一年的赞助权——他们正在为一档每周播出的新节目《米老鼠俱乐部》寻找赞助商。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它相当于这家羽翼未丰的玩具公司的全部净资产,公司一年的销售额也只有区区500万美元。然而,在一个小时内,汉德勒就给了对方肯定的答复。

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决定。当时,尽管电视媒体发展迅猛,但人们对电视广告的影响力还一无所知,而且从未有过在电视上打广告的先例。玩具行业更是几乎从不做广告宣传,只是每年圣诞节之前在大城巾搞一些促销活动。

市场在第一时间给了她掌声,三年时间里,美泰的销售额几乎增长了两倍、而汉德勒的创举更是改变了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她这样在自传中回忆道:“之前,公司80%的玩具是在圣诞节前六周内卖出的,而电视广告播出后,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想得到它。”

101957年:

阿瑟·罗克资助“八个叛逆”创办公司

1956年,威廉·肖克利在旧金山成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同时将八个——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招至麾下。后来,由于相处不太融洽,这八个人决定一起离开。肖克利愤愤地称他们为“八个叛逆”。

阿瑟·罗克听说此事后,建议他们八个人自己开公司。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他们都是名扬天下的大人物,但是口袋里却实在没有几个钱,罗克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妙招:这八个人以技术出资,分别占有新公司10%的股份,然后他找到仙童相机仪器公司,为新公司注入15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仙童公司将占有剩余20%的股份,今后还有权买断这家新公司。

风险投资、股票期权,硅谷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在这笔交易中轻易地实现了。当时罗克并没意识到,自己在偶然间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公司构建方式,一个加速新技术开发、创造个人财富的神奇法则。

111964年:

托马斯·沃森开发360系统

1961年圣诞节前夕,IBM公司的利尔森把所有的高级经理召集到一个汽车旅馆,然后锁上了房门:“如果电脑的兼容性问题解决不了,谁也别想出来!”

这招果然奏效。12月28日,他们交了一份长达80页的报告——这就是360系统的出生证明——从此这个家族的计算机将与未来的产品保持兼容。

为了研发360系统,IBM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沃森把整个公司的前途和命运都押在了上面,开始了“历史上最大的商业豪赌”——他雇佣了6万多名新员工,建立了5座新工厂,斥资50亿美元,历时4年,终于在1964年开发出了360系统。

从此以后,历史上第一次,世界上的电脑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由此引发了计算机和商业领域里的一场巨大革命,并永远地改变了世界。

121970年:

柯特·弗勒德对“保留条款”提起诉讼

“我绝不去费城!”1969年年底,满腔怒火的柯特·弗勒德这样对妻子玛丽安说。

柯特·弗勒德是美国圣路易斯一个棒球队的外场手,他拒绝转会到对黑人不友好的费城打球,直接向棒球运动员合同中的“保留条款”发起挑战。这是维持了一个世纪的机制,它允许球队老板像玩扑克牌一样随意交换运动员,却严禁棒球选手白行挑选球队。

1969年圣诞节前夕,他给美国棒球大联盟理事长鲍伊·库恩写了一封信,请求让其他俱乐部接收他。但是,库恩拒绝了他的请求,于是弗勒德提起诉讼。虽然最终败诉了,不过他的做法激励了后来人。1975年棒球投手达维·麦克纳利和安迪·梅瑟史密斯在对“保留条款”的挑战中胜诉,标志着体育行业中的终身雇佣制转变为自由流动制,从而改变了整个体育界的运作模式。

131972年:

福特公司对平托车的安全问题听之任之

20世纪7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平托车发生多起车毁人亡的事故。一时间流言四起,说原因在于平托车设计有问题,一旦发生追尾,就会燃烧起火。但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福特公司决定不予召回。一年后问题找到了,是油箱存在严重裂缝,但福特仍然没有采取行动,理由是小型车的安全性本来就比较差,而且这种设计是合法的。

1977年,这个问题第三次摆上了桌面。有杂志报道,福特公司如果召回汽车,将不得不为每辆车支付11美元的修理费,这与它为受害者支付的赔偿金相比,要高出2/3。

福特公司为了钱,竟然置消费者的生命于不顾。消息一出,一片哗然。一时间福特成为万夫所指,公众对它的信任感也直线下跌。

1980年,福特公司停止了平托车的生产,但公众对福特的不信任感却并没有随之消除。

141975年:

李世同批准自动柜员机计划

1975年,花旗银行董事长李世同为了提升公司的业绩,打算斥资1亿美元,在纽约市构建一个由400多个自动柜员机织成的巨大网络。没人知道顾客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交易方式,而使用“冷冰冰的机器”,但是“新技术能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对此李世同毫不怀疑。

天公也作美。1978年年初纽约市遭到了暴风雪袭击,所有的银行都关门了,市民们纷纷涌向花旗银行的自动柜员机。到了1981

年,花旗银行在纽约所占的存款份额翻了一番。竞争对手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跟进自动柜员机的设置计划。时至今日,自动柜员机已经无处不在。

151980年:

雷吉·琼斯选定杰克.韦尔奇为接班人

今天,杰克·韦尔奇已成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代名词。不过这之前,他可并不在首席执行官继任候选人名单之列,因为他太年轻、急躁,而且对公司的官僚作风颇有微词,与公司总部的管理层也是格格不入,是一个“彻头彻尾反通用人士”。

但是,当时的首席执行官琼斯力排众议,于1980年任命韦尔奇为他的接班人。“选择接班人的首要原则就是千万不要选择与你相像的人。”琼斯给出了自己选择继承者的标准:“其次就是要展望未来的局势,选择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环境的人,而不是让继承者适应你所处的环境。”

事实证明了琼斯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在韦尔奇的领导下,通用公司从一家市值在美国排名第10的企业发展成市值位居世界第二、赢利能力全球第一的世界巨头。也许琼斯在通用电气公司所做出的最好的决定就是选择了韦尔奇。

161983年:

萨姆·沃尔顿建立卫星系统

1983年,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准备耗资2400万美元建立沃尔玛自己的卫星系统。

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风险是巨大的,但好处也显而易见。第一,它有助于沃尔顿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沃尔顿一直坚持亲自走访公司的每一家商店,但随着零售店数日的增加,这变得越来越困难。有了卫星系统,沃尔顿就能把自己的讲话播放出去,以鼓舞士气。卫星系统的第二个卖点是数据。卫星系统建成后,沃尔顿就可以随时检查产品的库存的情况,追踪记录某家零售店的日销量。

四年之后,卫星系统建成,沃尔玛拥有了强大的信息竞争优势,同时也获得了把规模与速度融为一体的力量,销售业绩随之一路飙升。1985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为84亿美元,10年后已升至936亿美元,再过10年则达到了2880亿美元。

171984年:

“贝尔妈妈”抛弃“贝尔宝宝”

以“贝尔妈妈”著称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称霸美国电信业近一个世纪之后,国内要求打破垄断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1982年查利·布朗宣布,公司将于1984年1月1日自行拆分,公司只保留西电公司、贝尔实验室以及最赚钱的长话业务,而将7个市话业务部门分离出去。

这个决定和人们的预测大相径庭。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布朗会保留绝大部分“孩子”,同时放弃西电公司。但是,布朗却认为,由于同时拥有长途电话和技术资产,公司仍然和过去一样强大。

这是一个极度愚蠢的决定,只有像布朗这种从未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过白热化价格竞争的人才会做出。他没有想到顾客会仅仅为了节省每分钟几分钱的话费,就轻易地抛弃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这个备受好评的品牌。他更没料到,用不了十年长途电话就成为了大众商品,从而轻易地放弃了具有稳定现金流以及可以与千百万消费者直接交流的本地电话业务。

结果可想而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迅速失去了大量客户,并于2005年1月31日被自己的“贝尔宝宝”西南贝尔电信公司以160亿美元收购了。

181985年:

安迪·格鲁夫主攻微处理器

上世纪80年代,英特尔的核心业务存储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连续6个季度出现亏损,这样的业绩令业界对其能否生存下去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当时,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但格鲁夫却力排众议,坚决地砍掉了存储器生产的业务,并把微处理器作为公司新的生产重点。这一举措不仅使标有“英特尔”字样的微处理器被装进了世界80%以上的电脑里,而且对整个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永远地改变了这个世界。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格鲁夫大刀阔斧的改革,今天我们还能听到“英特尔”这个名字吗?

191985年:

德崇证券出具“高度确信”的信函

20世纪80年代以前,根本不存在“敌意收购”一说。因为这种没有征得被收购者的同意,而径直收购足以取得控制权比例的股票的做法,需要大量的现金支持,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卡尔·爱康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1985年2月,他想对美国飞利浦石油公司进行敌意收购,但还有8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刚好,此前一个名叫迈克尔·米尔肯的人发明了一种利用垃圾债券筹集资本的新方法,于是爱康向米尔肯供职的德崇证券发出厂求助信。

不过,德崇证券却是爱莫能助,因为他们只有在敌意收购启动后,才能募集资金。最后德崇证券的里昂·布莱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声明,我们高度确信自己能够筹到这笔资金?”第二天,德崇证券开出了一封带有这一含义的信函。这封信的实际意义是,只要得到德崇证券出具的声明,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一大笔资金,从而对一家大型公司展开收购行动,至少可以威胁收购。

虽然,爱康最终放弃了收购行动,但敌意收购的时代已经来临:仅在1986年,美国就发生了3973宗接管、合并及收购案,涉及的资金高达2360亿美元。

202000年:

杰里·李文决定“无须设限”

2000年1月,美国在线公司宣布将以换股和债务方式,收购时代华纳公司。时代华纳董事长杰里·李文对这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结合充满了信心,因此他决定对这次交易不采取任何限制性的保护措施。按照这一条款,即使买方的股票价格跌至规定价格以下,作为卖方的时代华纳公司也不能重新改写交易条款。

不幸的是,两家公司刚一宣布它们之间的合并,互联网泡沫就破裂了,美国在线的股票价格骤跌了一半。由于没有保护措施,时代华纳不能就交易重新谈判。于是网络时代最愚蠢的一出闹剧上演了,时代华纳的股东曾经完全控制着一家价值750亿美元的公司,但如今他们的手中的股票只相当于以前的45%。

7.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篇七

区委办公室 徐啸

3月底,四川凉山森林火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一群年轻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竭诚为民的信仰。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苦难辉煌》这本书,不同的年代,同样的信仰,同样舍生忘死的精神滋润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田。

翻开书本的前言,内心炙热的情感便被牵动。“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从1949年到205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这段话犹如回音壁上轰隆之声,跨越一个世纪依旧如雷贯耳。“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身处新时代中国当下的我跟随着《苦难辉煌》一书再次重温这段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奋斗史,酣畅淋漓,一股信仰的力量深深萦绕心头,从书中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在信仰力量的支撑下,在各种势力的夹缝中求存求发展求壮大,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历尽千难万险,从苦难走向辉煌,写下的一路长歌惊天地泣鬼神。

信仰之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正如书中所描述,中国创立之初的状态,是我们今天年轻人难以想象的,经历了长达百年**、战乱的中国,由原来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陷入一穷二白、军阀混战的境况。早期共产党成立之初也只有几十余人,是要在渔船上才能勉强召开会议的小团体,这场不被世界看好的革命和这个年轻的政党,在苦难面前没有退缩,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成长,最终真的用星星之火造就了燎原之势。

信仰之力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英勇献身。信仰的光芒不是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辉煌时刻中迸射出来的,而是在共产党人遭遇一个又一个失败的暗淡情况下展现出来的。是像无数个形同“胡天桃”这样的革命烈士,在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下宁死不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信仰,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亿万中华人民的自尊自强,撑起中华民族打不垮,战不胜的脊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朝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

8.评卡尔・波普尔的反历史决定论 篇八

评卡尔・波普尔的反历史决定论

在历史哲学中,卡尔・波普尔针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本文主要对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中的历史规律虚无论和科技决定论两个主要观点加以剖析,并进一步指出了其理论错误的`根源之所在.

作 者:黄世虎 赵建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10097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2001 “”(8) 分类号:B1 关键词:卡尔・波普尔   马克思   历史规律   科技决定论   历史决定论  

9.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篇九

文号:第一○一号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经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9年5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

(2009年5月21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为了全面清理、甄别处理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市实际,作如下决定:

一、市、区政府应当认真贯彻实施处理违法建筑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全面摸底、区别情况、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甄别主体、宽严相济、依法处理、逐步解决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工作。

二、本决定所称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以下简称违法建筑)是指:

(一)原村民非商品住宅超批准面积的违法建筑;

(二)1999年3月5日之前所建的符合《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和《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两规”)处理条件,尚未接受处理的违法建筑;

(三)1999年3月5日之前所建不符合“两规”处理条件的违法建筑;

(四)1999年3月5日之后至2004年10月28日之前所建的各类违法建筑;

(五)2004年10月28日之后至本决定实施之前所建的除经区政府批准复工或者同意建设外的各类违法建筑。

三、市政府应当对全市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违法建筑台帐和数据库,逐项列明建设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区位坐标、用地属性、建筑面积、建设时间、类别和用途等内容。

违法建筑普查工作应当在本决定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完成。

进行普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四、违法建筑建设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在本决定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按照普查工作要求向违法建筑所在街道办事处申报。

逾期不申报的,由街道办事处在建筑物所处社区、辖区主要公共场所以及市、区政府网站公告三个月;公告期满仍不申报的,由街道办事处临时管理,并在普查工作结束时,依法予以拆除或者没收。

五、经普查记录的违法建筑,市政府应当区别其违法程度,根据本决定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要求,分别采用确认产权、依法拆除或者没收、临时使用等方式,分期分批处理。

六、经普查记录的违法建筑,符合确认产权条件的,适当照顾原村民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在区分违法建筑和当事人不同情况的基础上予以处罚和补收地价款后,按规定办理初始登记,依法核发房地产证。

确认产权的条件、处罚和补收地价款的标准与程序、办理初始登记的条件与程序等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七、市政府应当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优化和合理调整,然后根据本决定的基本原则,对占用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用地的违法建筑,另行制定处理办法。

八、1999年3月5日之前所建的违法建筑,符合“两规”处理条件的,继续按照“两规”处理。其他违法建筑依照本决定处理,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违法建筑应当依法拆除:

(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又不能整改消除的;

(二)非法占用已完成征、转地补偿手续的国有土地,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又不能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的;

(三)占用基本农田的;

(四)占用一级水源保护区用地的;

(五)占用公共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公共设施和公益项目用地,压占地下管线或者其他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又不能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拆除的情形。

具有上述

(三)、(四)、(五)情形之一的违法建筑,其建设行为发生在土地用途依法确定前的,拆除时应当予以适当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违法建筑应当依法没收:

(一)非法占用已完成征、转地补偿手续的国有土地,建筑物使用功能不违反城市规划,或者违反城市规划但可以采取改正措施加以利用的;

(二)超过区政府批准复工用地范围的工业及配套类违法建筑;

(三)其他依法应当没收的情形。

十一、经普查记录的违法建筑,尚未按照本决定和相关规定处理前,可以允许有条件临时使用。

违法建筑建设当事人或者管理人需要临时使用的,应当向有关部门申请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检验;经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检验合格并符合地质安全条件的,可以按规定办理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房屋租赁的相关手续。申请临时使用的办理程序、使用期限等具体规定,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十二、对违法建筑拆迁的补偿和补贴,应当遵循尊重历史、公平合理、区别对待的原则,适当照顾原村民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体现向守法合规者倾斜的精神。具体补偿和补贴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经处理确认产权的违法建筑,因实施城市规划、旧城(村)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拆迁时,依法予以补偿。

经普查记录的违法建筑,除经处理确认产权或者未申报的外,位于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内或者位于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外但建设行为发生于农村城市化之前且由原村民或者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的,依法拆迁时,给予适当补贴。

十三、原村民所建非商品住宅未超过“两规”最低控制标准的,在实施相关改造、拆迁时,应当给予政策优惠。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十四、市、区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旧城(村)、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工作,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和提升旧城(村)、旧工业区环境;积极支持、引导股份合作公司、基层社区组织加强对原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经市政府批准的旧城(村)、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范围内且规划部门核发《规划用地方案图》的违法建筑,依本决定办理普查记录后,按照市政府旧城(村)、旧工业区改造的有关规定处理。

十五、市政府应当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大闲置土地和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力度,完善土地监察制度,与普查工作同步完成全部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划定工作和转地补偿工作,明确用地性质和土地权属。

十六、有关违法建筑的建设时间、清理和处理情况,应当在违法建筑所处社区和市、区政府网站予以公示三个月,接受投诉和监督。

十七、有关当事人或者管理人申报违法建筑有弄虚作假情形的,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当事人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八、市、区政府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巡查力度,建立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各级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对违法建筑的日常监管责任,不得推诿塞责。

市、区政府应当创新违法建筑查处工作机制,整合行政资源、充实执法力量、明确工作责任,切实提高执行力。对抢建的违法建筑及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坚决予以拆除。

十九、市政府应当建立违法建筑清理和处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并将本决定执行情况列入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以及相关单位和部门考核项目。

二十、有关单位和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记录、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检验、拆除或者没收、补偿和补贴以及日常监管等工作不力或者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情形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一、市、区人大常委会应当加强对本决定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市、区政府应当定期向市、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处理违法建筑、拆除抢建的违法建筑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的情况。

二十二、市政府应当自本决定施行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制定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实施办法应当试点后再全面实施。

10.重温入党誓词的意义 篇十

在今天我们全体师生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全人类的目标,尽管现在他还不是其他国家和政党的奋斗目标,但是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人类必然要遵循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最公平、最合理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人举起的这面共产主义大旗,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因此,共产主义的大旗能够凝聚起中国亿万人民的力量,使他们下定决心,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

党和人民利益是一致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第一代开国领袖、也是党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光辉宗旨。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为抗击侵略、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自主而奋斗。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来自于人民。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支持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既有自己的最终目标,也有不同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还有自己的纪律和规定,这些纪律和规定是保证其实现自己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乃至最终目标的基础。党实现自己目标的力量是带领全中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自己首先要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要能打硬仗,敢于冲锋在前,给人民作出表率和示范。党员是党组织的个体,个体的素质决定整体的战斗力。因此,入党誓词对每个党员提出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1

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要求。

任何党员的入党行为都是自愿而非强迫的。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党组织要发展一个新党员,必需按照组织程序对其进行考察培养。作为最为起码的条件之一,被考察的人必需认同党的纲领,才能被确定为发展对象。被考察的人要经过一年以上的预备期的考察,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重温誓词,使我们想到了在那战火纷飞的艰苦的革命岁月,想到了一大批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江姐„„特别是这些共产党员在面对党的利益和自己的生死二者进行抉择的时候,依然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表现出了临危不惧,敢于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他们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他们却象流星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闪光,给人间留下了一首首千载传颂、荡气回肠的正气歌。他们以自己的英雄壮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全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而不懈地奋斗。

在革命战争年代,入党就意味着奉献,入党就意味着要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那些复杂的斗争形势、无情的战火硝烟、险恶的生存环境,就是检验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还是一个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

在和平建设年代,虽然不需要每个共产党员都去披荆斩棘,舍生忘死,冒着枪林弹雨去攻城夺堡,克敌制胜,可是党有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任务。这同样需要党必须有坚强的领导力和顽强的战斗力。更需要每个党员始终铭记理想,不忘宗旨,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词,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更需要每个党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更需要我们党员,牢记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纪律,为人民掌好自己手中的权。

2为了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有必要经常对党员加强教育,定期重温入党誓词,使所有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目标和宗旨,牢记自己入党时的承诺,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本色,在纷繁复杂的形式下,不为假象和表象所迷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回想起入党时的思想激情和不懈追求,回想起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奋斗决心,增强了我们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人的一生,面对社会、家庭、单位、朋友,可能会做出许许多多的承诺。但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在党旗下的宣誓则是最神圣最庄严的。向党宣誓之后,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应该坚贞不屈,始终不渝,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们今天来到红安这个革命圣地,就是要教育每一个党员,学习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像李先念等共产党人那样,矢志不渝地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热情。

重温入党誓词,也就是重温当年的决心和信念,对比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始终铭记入党的誓言,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无论是当年入党宣誓还是现在重温誓词,虽只是一种形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党旗下所立下的誓言,它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充满理想,感召我们努力实践,自觉奉献,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奋斗终身。重温的意义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恪守承诺。所以,在重温誓词的时候,每一个党员都应该会回头看看自己入党之后走过的“路”,找出其中的不足,抬起头来向优秀的党员学习,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否则,就失去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作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定要保持奋斗不息的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忠实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都用乐于奉献、勇于牺牲、无比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实际行动解读了自己的入党誓词,展示了共产党员终生恪守入党誓词的人生真谛,这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是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并一以贯之的。

11.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篇十一

参加此次团日活动的有团员代表张翰波同学、学生会干部以及15级周邓班和16级各班班委。

活动开始,全体学生起立,奏唱国歌。

随后,主持人请全体团员在团旗团徽前高举右拳,在团员代表带领下,庄严宣誓。

紧接着,同学们开始重温团歌,感受着作为共青团员的一份荣耀。

团圆代表张翰波学长为大家讲述他的一些看法,同时也希望每一位新生今后可以继续努力,时刻牢记今天的誓言,并且可以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校里好好学习,积极向上,争做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在学校外,积极争做一个优秀的公民,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最后,学长就同学们的一些问题也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至此,本次“重温入团誓词,践行青春誓言”团日活动圆满结束。

12.重温历史性的决定 篇十二

我们自豪,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历史,沉淀了东西方文明古国的精髓,显露出人类科学事业的曙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四大发明改变整个人类的面貌,《诗经》开创了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先河,屈原的浪漫主义诗风带给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先秦两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孔孟学说还有《孙子兵法》等等,无不展示出中华民族先民的丰富情感与智慧。

我们自豪,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大自然千万年的雕塑,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奔腾的黄河哺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滔滔的长江年年岁岁奔涌着智慧的巨浪,昂首屹立于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就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品格的象征,还有许多数不清的江河湖泊、名山、大川、人文景观等,这不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吗?

然而,历史不会每天都是朝霞丽日,中国曾有过光辉灿烂,也曾有浩劫磨难。但也造就了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性格,铸造了中国坚强的脊梁。新中国成立50几年来,无数奇迹又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硕果累累。两弹一星先后上天,一座座大桥象一道道彩虹跨越长江两岸。三峡工程、青藏铁路、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加入WTO;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实验成功,填补了世界农业科技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国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充分显示了其伟大而辉煌的成就,难道我们不该为这些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几十年的上下求索,我们的祖国已经屹立于世界东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一篇:二级C用户手册下一篇: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