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2024-10-17

2022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精选8篇)

1.2022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篇一

一、学生目前基本状况分析:

这届毕业班的学生优点是比较听话,态度比较认真。虽然不能主动学习,但是还基本能完成作业,所以需要老师紧跟学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知识就算掌握,但能力欠缺,对于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主观性试题以及史料辨析试题这个环节上,学生对于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导致不必要的失分的现象屡屡有之。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错字别字现象时有发生,答题不够规范。

二、复习注意事项:

1、以知识结构为复习的线索,引导学生在知识结构的帮助下,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2、强调以基础知识为主,以能力提高为理念,在复习中着重要求学生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思维,最大程度体现中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3、在平时的复习中,强调以练习促质量、以探讨促思维,更多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复习效果,及时对复习的阶段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4、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学习现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并在平时的练习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难度的要求。

5、对于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及时给予必要的鼓励,强调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信,以求达到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6、在平时的复习中,结合练习强调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和书写的工整,并有目的性的进行必要的答题格式的指导。

7、有目的.性的重点做好培优的工作,以点带面;同时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差工作,力求使他们能提高成绩。

8、以中考指南和课程标准为准,紧扣中考。

三、复习内容及时间的具体安排

第一轮(20xx年2月中旬――20xx年5月)全面、系统复习,拓宽知识,夯实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和中考指南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教学时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板书有条不紊(采取纲要、表格和图示法等板书形式);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第二轮(20xx年5月――5月中旬)专题归类、专项训练,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在复习的第二阶段,我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纵横串联,比较对照,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

同时,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同一历史时期的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

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才能由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

第三轮(20xx年5月中旬――20xx年6月中旬)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练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强化训练不宜太多太繁,搞题海战,要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树立信心,每套题要让学生有所收获。

每次训练后对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提出下一步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对成绩较好的提出更高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信心。

希望通过复习,使学生们在今后的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2.2022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篇二

一、 明确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第一轮:3月初至4月底。这一轮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复习词法和句法等, 时间为3月初至3月下旬;第二部分:复习课本, 时间为4月初至4月底。本轮复习就要依纲扣本, 对课本中的重点词、句、语法进行拉网式的复习, 避免知识的漏缺, 夯实基础。同时要避免把复习课上成新课或变成题海战术, 做到以训练为主线, 精讲精练;并做好分册检测, 步步为营, 力求学生做到对知识宏观把握, 考点过关, 能力提升。

第二轮:5月初至5月中旬, 进入专题复习阶段。针对中考题型, 逐一进行解题技巧的指导和强化训练, 并结合学生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解学生丢分较多的题型。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选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补全对话、书面表达等详细指导解题方法和强化训练。本轮复习尤为重要, 它不仅要求学生将课本中繁多的知识系统化, 而且还要求学生逐步熟悉中考题型及掌握各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巩固双基的同时, 加强初步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第三轮: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本轮复习重点在于模拟训练, 不仅能帮助学生检测专题复习的学习效果, 而且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演习的作用, 强化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使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二、 结合题型, 指导解题技巧

(一) 听力部分

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大致有:听句子, 选画面;听对话连/填信息;听对话选择最佳答案;听短文选择最佳答案等。选题材料注重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听力获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英语的总分和等级的高低。

解题技巧:

① 先快速地浏览听力材料, 了解各题目的布局, 分辨各选项间的区别。通过材料透露出来的信息初步了解把握听力的内容, 预判所要填的内容, 确立听音重点。

② 抓关键词句, 特别是首句尾句。一般这些句子都概括了文段的重点, 明示了全文的主旨。

③ 在听的过程中做重点记录, 特别是年、月、日、号码、人名、地名等, 否则会很快忘记, 造成处理信息时出现偏差。

④ 学会镇静, 学会放弃。有些学生遇到听不懂的词就慌了神, 导致下面的内容全听不进去, 影响了后部分信息的获取。此时学生应跳过去, 因为零星的一些词不会对解题有太多影响, 整体把握全文大意则可。

(二) 笔试部分

1. 单项选择题

选择填空题考查的知识面广, 不仅考查了词汇、语法, 而且也考查了真实的语境, 纯语法的考题已不多见。

解题技巧:

① 排除法。根据已掌握的语法及语境将错误的选项排除掉。

② 逻辑推理法。联系上下文, 找出其隐含的信息, 根据常规知识或逻辑常识, 判断出正确答案。

③ 语法分析法。近几年中考语法项目的考法, 是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来考查, 做这类题目时要结合该题所提供的语言环境, 运用语法知识来解决, 抛开语言环境仅考虑语法知识是无法做好的。

④ 常识及惯用语运用法。选择填空题对常识的考查面广, 包括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历史背景等, 也考查一定的习惯用语。做这些题目时根据相应的常识和习惯用语去判断,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强调:做选择填空题时一定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如:

I am looking forward you.

A. meet B. to meet C. meeting D. to meeting

有些同学就毫不犹豫地选择C, 因为他们就记得“look forward to doing”而忽略了本题中 “to”没有与“ look forward” 在一起。

2. 单词分类

这类型的题目是在特定的句子语境中进行的英语词汇的考查。

解题技巧:

①先观察提供的句子, 若仅有5个句子, 并每个句子中的两个空格均有“/”隔开, 就意味着每个句子里要填的词是同一类型的词, 在梳通备选词时就可以进行分组、分类了。

②梳通备选词, 做到明确其意思、弄清其词性。

③细读句子, 明其大意, 弄清每个句子所缺的是何词性、何意思, 方可确定要选取的词。

④ 做完后务必整题检查, 避免重选, 或只是其意顺, 而不合其语法等错误, 避免掉入出题者设置的陷阱。

3.完形填空题

完形填空题是一道综合测试题, 它通过语篇综合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阅读理解推理能力。既通过选择词汇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又通过语篇的理解间接地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它是调节整个试卷难易程度的杠杆之一,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理解能力是做不好的, 不少同学为此感到头痛。

如何做好完形填空题呢?

① 先浏览各小题的备选答案, 有助于在粗读短文时将短文大意掌握得更到位。因为部分的题目备选答案仅是一个词及其三个变化形式而已, 这些空格所在的句子意思已很明显, 不需跳读和猜测。

② 通读全文, 了解短文大意。这步骤要重视首句尾句, 它明示了短文的主题和语法线索。

③ 第二次阅读, 抓住关键词, 紧扣发展脉络, 根据上下文, 步步深入, 选取出答案。一篇完形填空题会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解题的线索, 因此要紧紧抓住掌握的线索, 重视上下文的联系和各种有关关联词的运用, 结合短文限定的特定环境和已学的知识去作答。

④ 复查验证。填完后要再细读全文, 整体感觉全文是否顺畅, 从语感、逻辑、结构、搭配等各方面考虑后再作最后的决定。

4.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判断、逻辑推理、归纳概括和对材料的评估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其材料具有题材多、新颖广泛、贴近生活、富有强烈的时代感等特点。

解题妙招:

① 略读全文, 掌握主旨大意。精读各段的首句尾句, 捕捉关键词, 迅速把握每段大意, 弄清文章里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事件的原因。

② 带着问题, 进行寻读。认真阅读题目, 带着问题在文章中找出解题的相关段落和句子。

③ 确定答案。依据相关的段落和句子, 认真斟酌, 透过其表层, 领会其深层含义, 选择最佳选项。

④ 复读检查。完成后, 要对短文内容进行通盘考虑, 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和疏漏。

5.情景交际

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题型有:从7个选项中选出5个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 使对话内容完整, 这种题型同学们的获分率较高。但根据对话内容补全所缺单词, 每空一词的题型, 同学们丢分最多。这类题型有一定的开放性, 增加了该题的难度。

解题技巧:

要结合整篇对话语境, 充分考虑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以及语言的真实性和得体性, 把握好对话的时态和惯用语;善用逻辑思维, 进行分析综合, 反复通读对话, 仔细检查所填的答案是否能将对话内容表达清楚、意思是否连贯、句子是否顺畅、单词拼写是否有误。

解题技巧:

① 先浏览方框里所提供的词, 弄清它们的词性、词义以及它们会有哪些变化。

② 研读每个小题, 弄清其意及所缺空格的词性, 捕捉关键词或固定搭配, 正确选词。

③ 选取好词后, 根据该句的句子结构及其语法进而确定其正确的形式 。

④ 务必仔细检查, 谨防遗漏、重选、拼写错误, 确保每小题语意通顺、语法正确。

7.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集知识与能力、理解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题, 要求学生做到审题到位, 句意清晰, 无明显语法错误。

解题技巧:

①仔细审题, 不偏题不漏题, 特别要按题目要求的人称和题材完成作文, 不要将人称搞乱。

②尽可能运用简单句和熟悉的词汇来写, 少用容易出错的介词短语和从句等复杂的句型。

③全文思路清晰, 要点突出。

④认真检查全文, 反复推敲, 注意细节, 特别注意字母的大小写, 或是否有拼写错误等, 尽可能避免被扣分。

三、查缺补漏要有招, 知识全面促成绩更拔尖

中考前十天,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基础, 回归典型错题, 查缺补漏。第一, 基础知识应从词法→句法→课本, 列出相关的知识系列, 并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理解性复述。如果哪一点复述不出来, 则表明这是知识盲点, 应针对其进行补救。第二, 查阅错题本或各次综合检测卷, 有针对性地把错题再做一遍, 因为这些知识是薄弱点或易错点。

3.中考化学总复习策略 篇三

关键词:中考;化学;复习;策略

一、应该做好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只有有了思想上的重视,才会有行动上的付出。如果思想上没有重视,而是被逼无奈在行事,那就是做表面文章,根本没有任何效率可言。所以,如何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紧张而关键的中考总复习当中,为中考以至今后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新课传授阶段,不可必免地会涌现出一些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好甚至是皮毛都不沾的学生。如果进入中考总复习时对他们不闻不问,他们将会彻底放弃,从而导致复习一开始便举步维艰,那后续的障碍更是不言而喻了!因而,了解和关注这个群体理应首当其冲。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中考第一轮复习仍然会将之前的所有基础知识再加以详细地讲解和分析。所以每个学生都还有机会弥补当初的不足和遗漏,不会感觉被人抛于千里之外,从而心里自然能够得到安慰和平衡,行动上必将同步进行。

二、应该树立起学生高度的自信心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鼓动性的分析,让他们强烈感觉成功就在眼前。

化学是从初三学年才开始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其学习时间短,涉及内容少,兴趣吸引高,难度要求低,比起其他科目,学起来要轻松得多,即使要查缺补漏也容易得多。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滋生厌烦甚至是恐惧的心理,从而为我们的工作开展打开了一扇宽敞的大门。

化学相对其他科目而言,复习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基本不存在“只能赶进度,无法顾结果”的糟糕局面。这样一来,能给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吸收和消化,自然使得复习效果更加显著,成绩提高更加可喜。

可以举一些往届经历过总复习之后在中考时杀出的“黑马”,条件允许的话,请出一些来现身说法,让在场学生深受感染,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无以迸发的欲望,从而让信心加倍地膨胀。这样的效果远比我们费尽口舌要强出千百倍!

只要我们善于用真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深入的分析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激情四射,就算平时再不起眼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耀眼的未来之星!

三、应该规划好复习进度,并有条不紊地开展复习计划

根据十几年的毕业班经验,个人认为可以将中考总复习工作分成三个阶段。

1.从新课结束到全区质量检查,时间安排一个月左右

本轮复习全部侧重于课本基础知识,可以把九年级化学所有相关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且注上具体的教材页码,即使再不会的学生也能够以这种最便捷的途径迅速找到答案,从而避免因做不来而去“拷贝”别人劳动成果,甚至干脆放弃的不良风气。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又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可谓事半功倍!

2.从全区质量检查到全市质量检查,时间安排一个月左右

本轮复习全部以专题进行。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考试说明》的精神,结合本地近年来的中考方向和模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所有内容归纳成一个个相应的专题。这其中设有“考点分析”“中考分值”“实战演练”三个部分,让学生明确中考“考什么”“考多少”“怎么考”,从而更清楚复习的方向和方法,以此加强学生对中考的适应能力。

3.全市质量检查到初中升学考试,时间安排一个月左右

本轮注重中考考题考点指导针对那些常考易错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让学生充分明确解题思路和方向,做到“避免老错误、解决新问题”。这样便能减少失分,增加得分。

四、应该分层次教学,以期做到“转化后进生、强化中等生、优化尖子生”

在任何时段,都应关注“后进生”。因为这个群体是最有进步和提升空间的,因而也是最不容小视的。作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和管理者,我们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对他们加大感情投入,尽可能多地深入沟通、坦诚交流,以此感化和带动他们主动并真正走入我们的学科当中。同时继续鼓励好的学生对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形成“帮扶结对,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有了这种和谐、积极的氛围和环境,何愁成绩上不来!

“中等生”绝对是一个班级的强大中坚力量。它往往以庞大的队伍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成效。因此,我们应该在稳定他们的同时,不断努力以各种方式方法助他们一臂之力,充分挖掘他们潜在的巨大能量,让他们能够竭尽所能强大自己。

“优化尖子生”,这是一个完成高质量教学的永恒话题。但是“尖子生”的发展空间已经比较狭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指导技巧,特别是在选材方面,更是要精挑细选,才能够顺利帮助他们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信所有初三化学教师在毕业班的激烈竞争和艰苦磨炼下,在新形势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下,在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下,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中考总复习之路,使得我们的中考化学成绩百花齐放,永续辉煌!

4.中考历史考点总复习知识点 篇四

1、农业领域的人物、著作、地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祖冲之的成就?

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②著有数学名著《缀术》;③还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④还擅长机械制造。

3、曹魏时期的书法家代表是谁?书圣是谁?代表作?

锺繇、胡昭 王羲之 《兰亭集序》

4、魏晋时期的画家代表是谁?代表作?

顾恺之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5、石窟艺术的代表有哪些?

5.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五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周敦颐的《爱莲说》: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八、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如摘录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

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名词作动词,抽打)《闲情记趣》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作动词,指尽兴)《五柳先生传》

6、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意为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公输》

7、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怪: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以……为怪)《陈涉世家》

8、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意为论功劳)《陈涉世家》

9、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10、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动用,渗湿或沾湿。)《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

11、望西山,始指异之(异:形容词动用,认为……奇异)《始得西山宴游记》

1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始得西山宴游记》

1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1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动用,命名,给……取名)《醉翁亭记》

16、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动用,取别号)《醉翁亭记》

17、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名词动用,用酿泉水)《醉翁亭记》

18、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名词动用,宴请宾客)《醉翁亭记》

1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动用,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劳、饿、空乏、拂乱:使动用法,使……苦、劳、饿、空乏、拂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动用,送食物)《观刈麦》

22、宜枉驾顾之(驾:动词作名词,指车、马)《隆中对》

2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2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名词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25、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冠:名词作动词,为第一)《上枢密韩太尉书》

26、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辱:意动用法,“以……为辱)《上枢密韩太尉书》

27、且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何为?(志:名词作动词,立志)《上枢密韩太尉书》

九、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2)衣食所安(养)

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

(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备(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

比(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

(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

鄙(1)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

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

(2)上使外将兵(军队)

薄(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2)薄暮冥冥(迫近)

策(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

(3)策勋十二传(记录)

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的确)

(2)帝感其诚(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称(1)称其气之小大(相称,适合)

(2)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3)流辈皆称其贤(称赞)

辞(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驰(1)愿驰千里足(骑)

(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到)

(4)计将安出(产生)着)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伐无道,诛暴秦(正道,封建社会认为好 的政治局面)

(4)得道者多助(仁政)

(5)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

得(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 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感 激”的意思)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

(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

(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

度(1)不教胡马度阴山(度过)

(2)度已失期(揣测,估计)

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正(端头)

(2)不能指其一端(项目)

(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端正)

等(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方(1)方七百里(见方)

(2)方以长(长方形)

(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时候)

发(1)野芳发而幽香(开)

(2)一时齐发(发出)

(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

(4)发闾左谪(征发)

(5)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动)

霏(1)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2)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盛大的样子)

奉(1)为妻妾之奉(通“俸”侍奉)

(2)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

赋(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文章)

顾(1)顾野有麦场(看)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故(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

(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3)故余虽愚(所以)

(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5)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样子)

(6)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更(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2)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

(3)更上一层楼(再、又)

(4)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

固(1)君子固穷(安于)

(2)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4)汝心之固(顽固)

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观赏)

苟(1)苟富贵,毋相忘(如果,假使)

(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3)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

光(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2)仿佛若有光(光线)

归(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过(1)过秦汉之故都(经过)

(2)及鲁肃过寻阳(到)

(3)人恒(过犯过失)

(4)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胜过),

号(1)阴风怒号(呼啸)

(2)号为张楚(定国号)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令)

(4)故自号曰醉翁也(别号)

和(1)政通人和(和睦,协调)

(2)春和景明(温和,和暖)

患(1)且人患志之不立(担忧、忧虑)

(2)无冻馁之患(忧患)

(3)为乡人所患(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

惠(1)大王加惠(恩惠)

(2)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极(1)南极潇湘(到)

(2)此乐何极(穷尽、尽头)

加(1)而山不加增(更加)

(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6.2022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篇六

中考对冠词的考查主要为:

不定冠词a和an的用法,定冠词the的用法,零冠词的用法,习惯用语中冠词的位置及使用。

Ⅰ.冠词的定义 冠词是虚词。通常放在名词之前,用来说明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冠词分为不定冠词(a和an)和定冠词(the)两类。

Ⅱ.冠词的用法

1.不定冠词a, an的用法

(1)泛指某人或某物,但不具体说明何人或何物。A girl is waiting for you.

(2) 不定冠词a 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数可数名词前;a useful book; a desk;不定冠词an 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数可数名词前。如: an old man; an actor; an “m” 。

(3) 第一次提到某人或某物而非特指时。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but the book isn’t mine.

(4) 表示人或事物的某一类。如:An elephant is bigger than a tiger.

(5) 用于表时间、速度、价格等意义的名词之前,有“ 每一” 的意思,相当every 如: three times a week.

(6) 表示数量,有“一”的意思,但数的概念没有one强烈。I have a computer.

(7)用在序数词前,表示“又一,再一”I have three books. I want to buy a fourth one.

(8)可视为一个整体的两个名词前 eg: a knife and fork 一副刀叉

(9)用在某些固定词组中:如:have a good time; have a swim ,have a cold , half an hour ,a lot(of), after a while , in a hurry , for a long time, a few ,a little ,at a time ,

2.定冠词the的用法

(1)用来特指某人或某物,双方都知道的人或物的名词前如:Open the door, please.

(2) 用于上文提到的某人或某物。There is a kite on the wall. The kite is new.

(3)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的名词前如:the sun; the moon; the earth; the sky

(4) 用在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前,如:March is the third month of a year. He is the cleverest boy in his class.

(5) 用在某些形容词前, 表示一类人。如:the rich; the poor; the young; the old等。

(6) 用在西洋乐器名词前。如:play the violin

(7) 用在表示方位的名词前。如:in the east/north/west/south

(8) 用在表示山脉、海洋、江河、湖泊、群岛、建筑物、名胜古迹等专有名词前或用在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前。如:the Yellow River; the Great Wall; the West Lake; the White House等

(9) 用在姓氏复数形式前,表示“全家人”或“夫妻俩”。eg:The Greens are watchingTV now

(10)用于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等构成“ the...the... ”的句式中,表示“越……越……”。如: The more, the better.

(11)用于固定搭配中。all the same仍然;all the time一直;at the moment此刻;at the same time同时;by the way顺便说;do the shopping/washing买东西/洗衣服;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在上午/下午/晚上in the open air 在户外,在野外

3.零冠词的用法

(1)棋类活动,球类运动,一日三餐,学科名词前不用任何冠词 play chess play football have supper We all like English.

特例:当football,basketball指具体的某个球时,其前可以用冠词:I can see a football.我可以看到一只足球。Where’s the football?那只足球在哪儿?(指足球,并非“球类运动”)

(2)称呼语前不用冠词, 表示头衔和职务的名词前也不加冠词。

如:I don’t feel well today, Mum./ This is Professor Li/ /Hello, Lily.

(3)在节假日、星期、月份、季节等名词前,用零冠词.

如:Teachers’ Day; Mother’s Day; on Monday; in May; in summer

▲但若指某年的某月份或某年的某季节,需在月份或季节前加the, eg:The winter in was very cold.

(4)名词前已有物主代词(my,your,his,her等)、指示代词(this/these,that/those)、不定代词(some,any等)及名词所有格修饰时,不用冠词 my book(正);my the book(误)

(5)有些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国家名,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

如: China; Japanese; milk; love等。Jim lives in China.

(6)不可数名词和复数名词表泛指时前用零冠词 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Horses are good animals.

(7)用在“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构成的街名,路名,山名等名词前 Hainan Island / Nanjing Road

(8) by与火车等交通工具连用,用零冠词

eg:by bus/ by train/by car/ by bike 注意:take a bus/ on the bike/ in a boat

(9)在某些固定搭配里,名词之前常不用冠词. QQ378459309制作

如on foot; at home; at night;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on time, in time, at first, at last等。

(10)用与不用冠词的差异

①in hospital住院 / in the hospital在医院里②in front of在…(外部的)前面 / in the front of在…(内部的)前面

③at table进餐 / at the table在桌子旁 ④by sea乘船 / by the sea在海边

⑤go to school(church…)上学(做礼拜…) /go to the school(church…)到学校(教堂…)去

⑥two of us我们当中的两人 / the two of us我们两人(共计两人)

7.中考数学总复习方法谈 篇七

考试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教师工作的总结.中考复习阶段是学生最关键的学习阶段之一, 复习工作做得好, 考试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

一、重视课本, 系统整理知识网络

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中考要体现课本的价值, 因此中考数学试题包含了“源于教材”的基础题和“高于教材”的提高题, 大都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的引申、变形和组合.其中主要是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方程为基架和以圆、三角形为基架的综合题, 难度较大, 综合性较强.这类问题的解决, 是运用基础知识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特别的答题技巧, 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分步突破的能力, 善于将综合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 各个击破.另外, 还要精心批改学生作业, 及时讲评, 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 查漏补缺, 巩固复习成效.在总复习的第二阶段, 教师要依据基础知识的联系和转化, 系统整理, 重新组织.教师要指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 选择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主的综合题, 做到既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又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让学生体会方程、全等三角形、相似形、圆、函数等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比如,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问题以及几何知识的联系, 利用图形的关系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

二、归纳数学思想, 培养解题能力

中考数学试题除了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 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学生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实质、解题步骤和它所适用的题型, 灵活运用常见的添辅助线的主要方法.其次应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运动观念等.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增加了探索性问题, 学生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猜想等系列活动, 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 经过推理与计算,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还有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应用题, 学生要能够从具体问题中建立起数学模型,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试题难度较大, 但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涉及, 所以教师要把近几年的相关中考试题分类整理, 集中研究, 抓住本质,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解题技能逐步形成能力.

三、加强心智训练, 强化考试方法

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第三阶段, 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和大运动量的练习, 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 通过练、评、反思, 查遗补缺, 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其对策是:一是针对我市中考试卷的各类题型和试题结构, 进行全真模拟训练, 让学生稳定心态, 增加信心, 特别要强化运算的快和准.二是重视解题过程教学, 强调规范、简洁、严谨解题.三是善于放弃和攻坚, 保证会做之题不失分能够做一步就毫不犹豫地攻坚;过难的题确实不会做要学会放弃.考试过程, 既是考知识能力的过程, 又是考方法策略的过程, 知识能力固然重要, 考试方法策略也很重要.

复习工作中, 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考试方法的训练:准备三份试题, 第一份教师讲每题及每种题型怎样做, 学生听, 然后学生仿教师所讲去做第二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道题考什么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 并用铅笔写在试卷上, 然后套用知识点去做;第三份由学生在前两份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在第三轮复习中, 应防止出现下列问题:

1. 过多做练习, 以练代讲;

2. 以复习资料代替模拟试题, 不备课, 课堂组织松散;

3. 只注重知识辅导, 不进行心理训练.

在第三轮复习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客观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中考采取了客观题起点低, 减少运算量,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 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作用, 这就需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工夫, 定时定量强化训练.

2.让学生向错误学习,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点讲评, 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对于有价值的题目, 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 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 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 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 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切实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 全而不美的问题.

3.深入学生, 排忧解难, 及时剔除学生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各种不利因素, 调整心态, 迎接中考.

4. 切实用好用足《考试说明》, 把握教学的难度, 尤其是几何的教学, 不要片面追求过于新、奇、特、繁、难的练习题近几年纯逻辑证明的几何题不仅少了, 而且降低了难度.试卷也不会靠一道试题把关, 而是多题把关, 将每道综合题分几个台阶, 难在最后一问, 让每名学生努力尝试, 都有机会成功, 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8.中考英语总复习及策略 篇八

关键词:中考;复习;策略

每到中考总复习时,很多老师们总会融入到题海之中,从大量繁琐的习题中寻找答案,让学生们做无数道习题以训练答题技巧与解题的能力。为了考出好成绩,许多老师和学生们想尽办法,费尽心机。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我的学生们尽可能少走些弯路,多一些智慧,考出他们理想的成绩。作为教师,我一直不断地关注教育信息,了解教育动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成绩。经过二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并加上初三一年来的总复习策略,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中考英语,我校全市第一。我的一个班中考全市班级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信任。以下我对初三一年来的复习经验做一下总结,以供大家借鉴。

一、导学案的编写与执行

在我们正要准备总复习时,学校推出了编写导学案的任务。我们初三英语备课小组借此机会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编写导学案。我们给学生们编写出了最精炼的讲解与习题集,让导学案引领我们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使这一次的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突显出来。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团结一致,分工明确,更多地关注了学生们的学法指导。学案精讲了重难点部分,练习题的选择也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加强了对学生们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改善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也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效果显著。

对于学案的编写重点,我们还是侧重于平时的基础知识。对重点语法,常用短语和句型等基础内容都一一编写进导学案之中。尤其是学生经常容易混淆的词汇和容易出错的知识点,都系统地在学案中归纳出来,并且放在情景中进行复习,以便老师们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强调和反复训练,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学案引导教师提高成绩从平时抓起,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力求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每天帮助学生积累一点点,日久一定会有成效。

二、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很多老师对于初三总复习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如果能加强合作,集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则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做好了平时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随着课程的结束,我们开始进入了中考总复习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初三备课小组首先一起讨论了总复习计划,并针对今年中考可能出现的变化拟定了初步的策略。在统一了计划之后,我们明确分工,在第二轮的专项复习中,针对学生经常出错的和有问题的知识点,每位教师总结出重点部分和相关习题,集体进行汇总,力争重难点部分能有所突破。这一阶段我们把初中三年来的重要知识点都系统化,提高了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这一阶段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本班学生复习中疑难问题的指导,以及对复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进而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复习经验,再将自己的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这样就可以提高全年级的复习效率,起到以一带十,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重视复习策略

在第三轮的综合模拟复习阶段,策略尤其重要,这不是多做几套题的问题。这一阶段是考前最关键的时期,学生们要通过次数不多的考前模拟测试来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以适应中考的要求。这阶段老师们的选题非常重要。根据中考的变化和要求,我们在选题上也要与时俱进,抓准今年要考的题型,题材等热点,提升学生们的应试技巧和解题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最大难点是语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来引导学生理解语法和掌握语法。这样在理解中应用,在应用中掌握,在掌握中活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把一些在语法中抽象的“死”的符号通过练习变成“活”的语言知识。

加大阅读的比重。阅读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检验学生们综合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带领学生们阅读英语文章时,注意运用综合能力和技能进行逻辑推理,以达到正确理解全文并准确获取信息。教会学生们相应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对于完形填空的练习也从阅读入手,注意细节与全文的关系。多练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对题材的选择。让学生们尽量阅读广泛,富有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的材料更为重要。

关于写作,它也是考察学生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我认为还是从阅读开始抓起,多读,多写,多批改,多订正是平时训练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对英语写作规范的讲解。边讲边练,逐步提高。

在复习期间,学生和老师都处于最关键和最困难的时期。随着中考的临近,师生压力都在加大,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也很重要。这一时期,老师们千万不能每天只是考试和讲题。更要多关一下心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从心理上为学生们减压。毕竟,对学生来说,这是他们要经历的人生第一次重大考试,心理上也会有许多的不适应。这时候,老师们多几句安慰的话语,多一些鼓励,就会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总之,所有的复习都是有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师生之间要达成互动。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愿我们为师者继续努力,发挥所有好的经验,克服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06.

[2]李韦遴.好心态成就好学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3]张建国.虎台论教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05.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

上一篇:《肥皂泡》课后教学反思下一篇: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