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的英文是什么(精选13篇)
1.为什么的英文是什么 篇一
Ann: Really? that would be great! which color do you think I should dress in ,honey?
你最喜欢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No Preference, any color that fit nicely …
她想“不管妈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可以带上它”。
She thought, “Mom could carry that when she is wearing clothes of any color.”
女王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参加婚礼?
The Queen will wear clothes the color of the wedding?
2.为什么的英文是什么 篇二
关键词:哲学观,反思,自我意识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是哲学学习者必然要追问的两个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不是要最终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 而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的不断探寻与摸索中, 逐渐形成和构建每个哲学学习者自己独特的哲学观, 从而在自己哲学观的背景之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人们通常认为“哲学是什么”等于“什么是哲学”, 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哲学是什么”是在追问历史上的“哲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本身暗含着“哲学”已经是一种既成的事物。这种事物从一开始萌芽, 是一种“吾不知其名”的状态, 然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 逐渐成熟起来, 然后人们觉得有必要“强为之名”, 遂将其称之为“哲学”。那么“哲学是什么”也就是追问“哲学”产生的这个历史过程中, 包括“哲学”概念产生后, 一直发展到今天, “哲学”是什么样子的, 即“哲学”事实上是什么。
而“什么是哲学”, 追问的是什么样的学问可以被称为“哲学”, 也就是追问“哲学”应该是什么。在哲学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会不断的去体悟“哲学”这个概念, 并对这个概念产生一定的理解, 不仅对于它的过去有一种理解, 对它的现在有一种理解, 而且对哲学的将来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虽然, 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 对“哲学”的理解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但这种理解终将趋于成熟, 最后稳定生根, 成为哲学研究者的一种信念。这种对哲学的理解, 就是哲学研究者对“什么是哲学”的回答, 是学者心中对哲学的一种期望状态, 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甚至会成为一种信仰, 这就是哲学观。换句话说, 哲学观就是对“什么是哲学”的理解, 或者说是哲学观的具体体现就是对“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作出回答。
显然, “哲学”在哲学史上已经有其既成的形态了, 但这种既成的形态不一定就是“哲学”应该是的那种形态, 也就是说“事实”与“应该”不是一回事。所以说“哲学是什么”绝不等于“什么是哲学”。
纵观哲学史, 我们发现哲学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哲学学派, 每个学派的哲学观点都不尽相同, 并且各有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哲学派别之成为一个哲学派别, 首先在于其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着不同于其他派别的独到理解。如果我们把哲学史看做是由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的思想构成的逻辑链环,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 一部哲学史也就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继续不断地作出不同理解的历史。”而“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继续不断地作出不同理解”的过程正是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哲学之所以如此难以理解是由于它本身的不确定的多变的本性决定的。尽管历来哲学研究者对“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这两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但我们依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哲学有一个总体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解。
哲学是人反思的自我意识, 也就是说首先哲学是属于人的, 或者说, 哲学是具有属人性质的。在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 哲学是起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惊异的, 就是说是人这种存在物的惊异使哲学成为可能的。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著名论断, 也就是认识人自己。到了近代西方哲学, 哲学家们实现了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 开始研究人的认识何以可能。现代西方哲学则更进一步的开始研究人的生存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 哲学一直是人们用来寻找自身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问。从先秦哲学到近代现代哲学, 人的性、命等问题一直是哲学的主题。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被人们称为人本主义哲学, 就更加离不开人了,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就是通过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异化的情况, 使人通过实践活动扬弃异化, 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总之, 无论是西方哲学, 还是中国哲学, 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关于人的哲学。哲学是不仅要解释世界, 而且还要改造世界的, 它也是不仅要解释人, 而且要改造人的, 人是世界中的人, 世界是人的世界, 二者是有机联系的。哲学的终极目标是使世界作为世界而成为世界, 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
这样, 就对哲学有了一个大体的理解, 即是简略回答了“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显然, 在作出这种理解的同时, 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观, 其观点就是上面所阐述的那样, 把哲学理解为人的反思的自我意识。当然, 作出这种回答不是要把哲学固定为这样一种东西, 只是试图以此去理解总结自己的哲学观, 以使自己明晰起来, 而后还要继续的去追问“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是什么”的问题,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永无止境的, 重要的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给出回答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的作为人而成为人。
参考文献
[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1版.
3.为什么是女性?为什么是摄影? 篇三
进入伦敦摄影师美术馆(The PhotographersGallery)于今年10月开始举办“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Feminist Avant Garde of the 1970s)展览现场,首先占据视线的是一块影壁。展览介绍占据半壁,覆盖另一半的则是艺术家玛丽·贝丝·埃德尔森(Mary Beth Edelson)一幅拼贴作品《最后的晚餐:一些在世的美国女性艺术家》(Last Supper: Some Living American Women Artists)(图1)。
《最后的晚餐》本为达·芬奇名作,描绘耶稣在被罗马士兵逮捕的前夕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的情景。这幅拼贴作品以达·芬奇原作为底,将十二门徒的头像以创作当年(1972年)在世的女性艺术家头像替换。在画面外另起一圈,填满符合主题的艺术家黑白照片。画面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当然是耶稣和犹大。端坐正中的“耶稣”被乔治亚·奥基芙(Georgia OKeeffe)的头像取代,手握钱袋的“犹大”则是阿尔玛·托马斯(Alma Thomas)。不同于脸色阴郁的犹大,托马斯脸上是自然开朗的笑容。而旁边的“彼得”—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笑得更为灿烂。
奥基芙1920年代即已出名。作为画家,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绘制花朵的微观细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和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作品中常充满着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具有韵律感的构图,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的丈夫是摄影大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以她为模特的许多照片已经成为世界摄影史的经典。
托马斯比奥基芙年轻4岁,以抽象手法使用色域绘画闻名。如果从绘画风格上看,托马斯无疑和欧姬芙不是一路人。对于写实手法来说,抽象主义的确意味着一种背叛。而扮演“彼得”的克拉斯纳与欧姬芙在绘画风格上虽无太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丈夫都是知名艺术家—克拉斯纳的丈夫是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地位的评价和衡量总难独立,“妻凭夫贵”显得非常自然,而佐治亚·欧姬芙和李·克拉斯纳这两位女性艺术家作为独立个体达到的艺术成就,却足以让她们名声显赫的丈夫变成一个趣味的注脚,或许从这个层面来看,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男女平等”实现了。然而,作为追求的这种男女平等,也正好映射出不平等的现状,比如《最后的晚餐》背后指涉的圣经—《圣经》中写到男人和女人时讲:“上帝从男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了女人,把她领到男人面前。亚当说,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要把她叫做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宗教不讲道理地设置了性别歧视,而将耶稣和十二门徒改换性别,本身就是一次彻底的颠覆。用女性主义颠覆传统男权,仿佛可以连“背叛”本身包含的歧视也一同掀翻。“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用这幅作品打头,把当年女性主义艺术作了一个全景式的概括。
这个展览的作品涵盖了1970年代48位女性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包括照片、拼贴画、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这些激进、充满诗意与讽刺且常常伴有挑衅意味的作品反映了性解放、性别平等、民权抗争等话题逐渐成为公共话语的时代的到来,它们进一步激励女性艺术家对“女性身份”、“性别角色”以及“性政治”提出质问和挑战。此次展览强调了具有开创性的女性主义艺术实践及其对后世艺术家产生的广泛影响。
伦敦摄影师美术馆位于伦敦核心城区SoHo区牛津街附近,是一座小楼,每层一个展厅,面积都不到50方平米。这个展览占据两层,展品安排得很紧凑。展览分四个部分:家庭议程(Domestic Agenda)、吾肤之中(In My Skin)、另一个自我(Alter Ego)和诱惑的躯体(The Seductive Body)。
家庭议程
第一部分“家庭议程”展示的作品挑战了对女性“主内”(in the home)的这一刻板印象。德国艺术家雷娜特·艾森内格尔(Renate Eisenegger)在其表演艺术“高楼(1号)”(Hochhaus, Nr.1)(图2)中,把自己的脸涂成白色,以蹲姿缓慢行过一条高楼里的长走廊,一边走一边用不插电的熨斗熨过本身就光滑平整的油毡地板。
高楼,空无一人;女性,面无表情;动作,缓慢细致;结果,全然无用。在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女性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而到了家庭这样一个私密的内部领域中,女性也难以同男性平权:她们的“主内”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于是,把女性禁锢在空间里,把表情禁锢在皮肤之下,把行为禁锢在家务之中,平等诉求的结果是无效的;而这些机械且反复的行动对于“家庭主妇”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压迫之下,答案噤声。
另一位艺术家比吉特·约根森(Birgit Jürgenssen)在作品《家庭主妇的围裙》(Hausfrauen-Küchenschürze)(图3)中,把炉盘烤箱与围裙合二为一穿在身上,绕过脖子的裙带如同船锚一样牢牢地将其束缚,如生根一般。炉盘烤箱和围裙一样,都与“吃”关系密切,而它们属于且只属于家庭主妇,生根理所当然,至于发出的芽,就不知是新枝还是枯枝了。女性的社会角色似乎与生俱来便被刻板印象规划,这是非常让人沮丧的。这种沮丧也体现在了卡琳·麦克(Karin Mack)的摄影作品《一个幻觉的破灭》(Zerst·rungeiner Illusion)(图4)里。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微笑着的照片被十几根针和钉子刺穿。亲切柔软的微笑被生硬尖锐地刺破,这两个极端的冲突宣告着一个幻觉的破灭。如此破灭一个幻觉近乎处刑,这是只有背负深重苦难的受害者自己才会采用的惩罚手段,不知这样的宣泄加害者会不会看见,会不会视而不见。
吾肤之中
离开家庭,回到女性本身。在第二部分“吾肤之中”里,女性艺术家着重挑战了对于“美”与女性身体根深蒂固的态度。她们通过先破后立的重构,创造出了多层面的女性形象。男权主义中,男性认同是女性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整个社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比如控制权、力量和竞争性,都将女性特质排除在外。而女性的美丽作为未被否定的价值,却又被视为性欲的对象,从而被浪漫化、理想化,逐渐变成了一种客体而存在。
来自秘鲁的艺术家特蕾莎·布加(Teresa Burga)以画作《无题》(Untitled)制定了一副美女面孔,面孔周围精确的刻度进一步凸显其标准化。对于女性之美的定义和准则古已有之,然而将这标准大规模可视化则是在等到广告大行其道之后方得实现。此后,不断强调和深化女性之美成为一大主题,一路探入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广告已。布加直接撇去广告里的虚浮,抬出更为直观的量化标准,这无疑是对“美”和“美女”的一次考问:为何而美?为谁而美?若离开男性认同,美何去何从?
这次展览包含的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布加出生在秘鲁,受西方新式艺术手法的影响去往芝加哥艺术学院进修,再回到秘鲁。她与另一位来自巴西的艺术家莱蒂西亚·帕伦特(Letícia Parente)一起,组成了非发达国家的南美阵线。
除去化妆品等后天雕饰,女性之美也反映在自然的呈现中。众多“自然”中,时间是最有力量的一种。波兰艺术家伊娃·帕图姆(Ewa Partum)的作品《改变》(Change)便自然地呈现了时间对女性之美的影响(图5)。在一位观众面前,帕图姆让化妆师将自己的面容一分为二:一半是本来的自己,一半是老年的形象。照片中艺术家的发型和神态让人联想到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不同的是,蒙娜丽莎的面容永远年轻。帕图姆的表演是女性在自我决定形象这一选择上的一次实践。时间对美的改变是直观的,也是客观的,在男权社会虎视眈眈的目光之下,选择直接面对时间的蚀刻已经是一个挑战,再坦然摆出前后对比更需要勇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那般敢于说出“更爱你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样的话。不过,一旦意识到面容是自己的,就可以与“悦己者容”轻快地说声再见了。
另一个自我
“另一个自我”的觉醒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强调“先天身份”和“后天身份”的区别而生。“先天身份”即生而为谁,“后天身份”则由社会环境塑造而成,尤其以习俗与禁忌的作用最为明显。法国著名女性主义者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Beauvoir)在其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 1949)中指出:“女性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变成女人的。”于是,女性艺术家对这个被环境强加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强化了自我代表的意识。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早已是摄影史绕不开的艺术家,她的艺术生涯正是开端于1970年代。在作品《无题(露西)》(Untitled, Lucy)(图6)中,她已经开始把自己扮成他人,在不是自己的自己中找寻自己成了她40年来的艺术主线。“我觉得自己在作品中是匿名的。当我观看这些照片时,从来都看不见自己,它们不是自拍。”她如此阐释自己的作品。照片中匿名的女人姿态各异,青春气息和美艳妆容给人以很大的遐想空间。在这些联翩浮想中,“她”可以是任何人,但实际上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环境对她的塑造看上去失效了。另外,由于缺少信息,“她”的先天身份也很不明朗。于是这样的一张照片展示出了最纯粹的女性,让观众无从知晓她的先天和后天身份,只能关注展现在平面图像上的“她”本身。对女性主义来说,这无疑是对已经被异化且标准化的身份有力的回击。虽然舍曼明确指出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但她也承认自己的作品都来自于这种文化中以“一位女性”的角度进行的观察。“部分作品关乎爱恨,被化妆、魅力和憎恨同时冲昏了头脑的爱恨。”女性用化妆增加魅力,彰显第二自我,再因为第二自我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爱恨等情绪。这样的过程无法与环境割裂开来,选择这样认同身份的方式,就无可避免地“逐渐变成女人”。
与舍曼相似,女性主义艺术先驱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也通过在作品中扮演不同角色把识别身份的权力交给观众。她指出:“艺术领域的女性,无非是艺术家之妻或者‘骨肉皮(Groupie,骨肉皮,又称果儿,指那些追慕影星、歌星、作家等明星的少女。—编者注),从未被认真看待成艺术家。”因此,她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宣告女性主义艺术实践的潜力。这样的宣告的确消除了部分对于女性艺术家的歧视,而来自大环境的歧视,往往会对女性第二自我的产生和构筑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歧视的根源,仍然是男女不平等。乌里克·罗森巴赫(Ulrike Rosenbach)在作品《艺术是一种罪行,第4号》(Art is a Criminal Action, No.4)中扮演女版猫王,而原版猫王的形象则来自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经典作品。在罪行中实现男女平等,如此荒诞的信息由作品传达给观众,仿佛画中四人各开一枪(图7)。
诱惑的身体
最后一部分“诱惑的身体”,导言占据另一层展厅影壁的小半江山,大半江山则被一幅画占据,画里这根螺丝钉的隐喻不言自明(图8)。谈到身体,女性主义运动效果最显著的部分便是推动和促成性解放。然而许多女性主义艺术家为此推波助澜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女性依旧持续的性压抑。这部分的展品多数直白坦诚,在场的男性观众大多走马观花,伫足细赏的基本还是女性。男性将女性物化为性客体(性工具),却羞于直面客体的模样,他们在这个方面也被社会习俗和禁忌强加了“另一个自我”。
奥地利艺术家瓦莉·艾斯波尔(VALIE EXPORT)在其作品《触摸式电影》(Tap and Touch Cinema)中,裸身外穿一个象征银幕的盒子,邀请路过的男性将手伸入盒子触摸,与此同时,艺术家则直视他们的眼睛。这个作品挑战的是电影中“男性沙文主义”的凝视,仿佛在宣称:与其偷瞄,不如实地感受。这种观影体验是今天4D电影也不具备的(图9)。
在艺术家莉莉·杜约里(Lily Dujourie)的摄影作品《无题》(Zonder Titel)里,画面主体是一具躺着的躯体,有着曼妙的曲线,摆出古典画中人的身姿。观众大多以为这是一具女性身体,但实际上这是一位长发男模。仅仅通过模仿古典画中的身姿,男模已然成为一具女体,这甚至让观看照片的男模自己感到惊讶。这件作品强调了至今依然存在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总是习惯将“长发”“曲线”“婀娜多姿”等特征标准化,并将其理所当然地等同于女性身体(图10)。
展厅里有观众留言墙,卡纸一面写“你看见了什么”,另一面请观众选一张照片谈谈自己的看法。留言众说纷纭,大多不避谈论女性在当今社会的地位。这些纸片与《最后的晚餐》相望,它们应该只是未来的一点前菜吧。
艺术史与摄影史交集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将重点放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挑战了诸如选举权、生育权、堕胎权、受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等。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20世纪前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间,由于男性劳动力的缺乏,让女性有机会进入传统上被男性掌握的职业,从而展现她们也能胜任“男人的工作”,而且社会也依赖她们的贡献。这个转变鼓舞着女性争取平等的地位。到二战结束后,西方对于职业妇女的偏见已经有所减弱。从发轫到此时的女性主义运动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而第二波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当时民权运动、青年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影响,加之避孕和节育手段的逐渐成熟,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迅速波及全美并蔓延至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一起兴起的,还有女性主义艺术运动。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兴盛于西方。其中最为直观和丰富的就是视觉艺术。
“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出的作品包括照片、拼贴、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但这些媒介或多或少与“摄影”存在着关联。经过印放生成的照片自不必说,借用照片为关键素材的拼贴作品被纳入摄影范畴早已得到公认。至于展览中涉及的表演艺术,在1970年代也往往选择摄影作为记录、存档甚至展示的手段。彼时的视频记录设备远未亲民,摄录效果也较当下有天壤之别,加之播放设备大多是10寸以下黑白显示屏,对表演艺术来说,整体展示效果并不如相对已经完善和成熟的照片(即使也只是黑白照片)。虽然电影和录像提供的流动观感为照片所不具备,但展览中一些由迷你黑白电视承载的作品旁,通常也伴随一组清晰的黑白或是彩色照片作为补充说明。也许是视觉效果更出色,照片吸引的观众多过原作本身,如此看来,原作反而更像是对照片所述的忠实记录。摄影作品能够清晰准确记录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结果,在后期冲洗和放大时还有二次创作的余地,这对当时以先锋之姿进军的女性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再者,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中,摄影(照片)对于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创作的记录本身已经形成了摄影参与当代艺术多种形式的一类,而展现这些实时性强或者强调体验的场域性艺术的照片自身,在后来也可能成为被展示的作品。
这样看来,作为专业的摄影展览机构,伦敦摄影师美术馆策划这一女性主义先锋艺术断代史般的展览也就无可厚非了。女性主义进入艺术史领域虽然仅有40余年时间,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了显著的发展,而女性主义艺术史业已在新艺术史的书写中为其注入了新内容。今天,站在西方社会主流观念都已接受“男女平等”这一女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上,展出最早一批以女性主义观点创作的艺术是对历史的一次溯源,它借助回望艺术史以及与之有着交集的新摄影史,折射出的是20世纪中叶以降女性为达成种种权力诉求而做出的努力。
女性主义正是从1970年代开始介入艺术史。1971年,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在《艺术新闻》上发表题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一文,揭开了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序幕。她从根本上质疑了传统艺术史关于天才和伟大艺术家的认定标准,指出了长期以来的社会制度和机制对女性艺术家成长的限制。诺克林的理论奠定了传统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的基础。
诺克林首先承认一个事实:在艺术史上的确没有如同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塞尚或毕加索那样最伟大的女艺术家。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平等的待遇是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除了家庭培养对女性的轻视之外,艺术教育制度对女性的巨大限制(不允许参加人体写生,不允许参加学院比赛,不接受女性为职业画家)以及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标准(贤妻良母)都让女性对艺术家这一身份可望而不可即。
文章以19世纪法国著名动物画家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为个案,详尽考察后说明作为一个女性,想要在艺术上取得成就,必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甚至放弃爱情和婚姻,背负“不够女人”的骂名。于是,诺克林得出结论:社会制度决定女性不可能取得杰出的艺术成就。同时,她呼吁女性应该为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新制度而抗争。
从19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艺术从不自觉地着重强调两性差异的社会原因开始,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得越来越深刻。当代艺术中,摄影已经成为不少女性艺术家重要的表达媒介,汉娜·威尔克(Hannah Wilke)、弗朗切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图11)、琳恩·赫尔施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图12)、德博拉·威利斯(Deborah Willis)、卡莉·梅·维姆斯(Carrie Mae Weems)、南·戈尔丁(Nan Goldin)、妮基·李(Nikki S. Lee)、苏菲·卡尔(Sophie Calle)、佐伊·莱欧娜(Zoe Leonard)等等,不胜枚举。随着后现代思考模式的引入,加上摄影和摄像设备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可供艺术创作的各种材料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发展,女性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也采用了新的思路,她们正视但不夸大两性差别,通过不同表现形式、自然且巧妙地将作为主体的“女性”内化为创作。
(作者为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电影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4.鹅的英文是什么 篇四
goosie
goosey
gander
鹅的英文例句:
野禽,猎鸟一种野生的猎鸟,如野鸭、野鹅或鹌鹑
A wild game bird, such as a duck, goose, or quail.
那鹅愤怒地向我发出嘶嘶声。
The goose hissed at me angrily.
追野鹅?我们找路还来不及呢,哪还有时间去追野鹅?
It looks like this is nothing but a wild goose chase.
以鹅血为原料,利用醋酸纤维膜电泳,分析鹅血中各球蛋白的质量浓度。
The content of globins was determined by cellulose acetate film electrophoresis.
什么是好的为鹅是好的为雄鹅。
What is good for the goose is good for the gander.
它是一只金鹅。这只金鹅值很多钱。
5.什么的英文缩写是 篇五
You are just a monitor. That’s no excuse to be so stuck-up.
他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He has a style of his own in everything.
我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I can’t see anything extraordinary in him.
你再咂摸咂摸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You’d better ponder on/upon/over what he said and see what he really meant.
在先我年纪小,什么事也不明白。
I was very young then and could hardly understand what was happening around me.
没有什么能打破我们内心的喜悦。
Nothing could disturb our inner happiness.
他一张嘴,我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6.什么是有效的奖金 篇六
首先,金钱奖励可能会减少员工工作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其次,除非这项工作非常简单,否则金钱奖励反而会引导员工只关注即将到手的钱,从而影响绩效。最后,当员工攀比年终奖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嫉妒、紧张和竞争,和较少的信任、分享和团队合作。如果员工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影响将是复合的:这些关系的恶化不仅破坏了员工个人的幸福感,还破坏团队和谐。
那么,应该取消金钱奖励以一劳永逸吗?也不完全是。一个建议是,尝试新的长期有效的方法:亲社会奖金。
与其给员工金钱让他们花在自己身上,为什不给他们相同数额的奖金并告诉他们必须把这部分钱花在慈善事业和馈赠同事等亲社会行为上呢?研究者们在三个国家,对不同职业和文化下亲社会奖金的作用进行了检验。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 Aus tralia Bank)给每一个员工发放属于自己的慈善券,并鼓励他们把它花在自己关注的事业上,无论是资助癌症研究还是拯救澳大利亚鸭子。在兑现了这些亲社会奖金之后,员工整体报告说,他们对工作产生了更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对自己认识的人表达善意和对陌生人表达善意的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呢?亲社会奖金是对所有人都产生激励效果还是只作用于习惯了为自己花钱的银行家呢?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实验中,研究者们鼓励员工为同事和协作者消费。他们把现金发给加拿大躲避球队队员和比利时的药物销售团队,并要求他们为各自团队的其他人花费。结果显示,最受青睐的礼物是一盒巧克力”或“一瓶红酒”,有一个团队甚至买了皮纳塔。
7.萌是什么还将是什么 篇七
萌,究竟为何物?
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是因为没有人发现,萌原本是无法用肉眼分辨的。就像樱桃每季的何时最新鲜,煎蛋每日的何时最鲜美,无法用肉眼分辨一样。无法用肉眼分辨的东西,一定是魔幻的东西,一定是妄想的东西,一定是虚空的东西。苍穹转为暗淡,碧海变得沉淀,翠层开始晕渗,是自然的世界开始扭曲了还是人的世界开始显形了?世界原本只有一个,但萌硬生生地将世界劈为两个。这就是萌之力了。不必骚乱,不必煽动,会毁坏的必定毁坏,会建树的必定建树。这就是萌没有人知道的最大私密—上古的大型爬虫在今天的二次元。
顺着萌的二次元,我们惊讶地发现,作为性别的女人,绝大多数不是双性恋就是同性恋,异性恋倒反变得稀有。虽然女人们都宣布自己是直的,但性欲的激发表明这句话并不为真。顺着萌的二次元,我们又惊讶地发现,作为性别的男人,堕落在了“恋爱资本主义”这个大深坑。向内毁灭自己、向外毁灭他人的一个结果,就是迫使男人转向于想象的世界,在想象的世界里体验何为纯爱。
或许由此故,日本人为萌设定了如下的框架:诸如萌是一个被洗脑者的精神再建;萌是一个共同妄想论者的自由世界;萌是一个多元层次的爱与被爱的过程;甚至,萌是一个老人追问美少女:今晚也能过来相见吗?但是,当追问这个世界是否还是男人的世界这个问题的时候,再有N个萌的框架,恐怕都无法厘清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还是男人的世界的话,那么为什么萌萌中的日本美少女则拥有无敌的魔法?动漫中的娜乌西卡和木之本樱,轻小说中的天野爱,她们都为男人而战斗。而让半裸的女孩驾驶巨大的机甲,则表明男孩无法承载梦想。写过《为什么日本人喜欢制服》一书的作者三田村蕗子,说得更是赤裸裸:男生即便穿制服也不会被多看一眼,只有女生制服才是话题。而蜡笔小新则是男生成长的潜意识象征:经常掀女生或女老师的裙底以温存母性。所以,在日本人的眼里,咖啡馆女仆的形象就是黑色长袜+纯白围裙+女仆头带+软软的话语。女仆无所不能地奉侍着被恋爱宣判死刑的“电车男”(御宅族的另类表述),最终令“电车男”摆脱了恋爱难民的身份。就从这点而论,萌确实是这个世界的新显学。新显学的一个逻辑设问是:你能选择爱或不爱,而我只能选择爱或更爱。那么谁更幸福?
二、在痴愚和狂癫之间的萌
日本人常说,所谓东洋,常常具有欢乐和寂灭两个截然相反的境界。良宽“天上大风”的痴愚,一休正月初一提着骷髅大街跑的狂癫,可谓就是这个境界。小说家室生犀星写蝉,说蝉脸酷肖人脸;说蝉叽叽地鸣叫,又小便了;说蝉想吃东西,奏响了胸腹间两片鱼鳞般的小笛子。太宰治写容貌,说小头小脸是美男子,大头大脸是丑男子。自己呢,鼻子要是没有变红就好了。芥川龙之介写春夜,说春夜的语言是“小安屙了一泡绿苔尿”,说春夜的幻想是“牧场的正中央有一只烧鸡,垂首思考着什么”。诗人与谢野晶子写乱发,说“我的肌肤何其光洁,我的黑发这般柔长”,还说要“蓬勃我乳房,教君恣意握”。俳人小林一茶写墓地,说“秋风呀,撕剩的红花,拿来作供”。清少纳言写胡枝子,说花色很浓,树枝很柔,为朝露所湿,非常的好玩。雄鹿最爱啃食它的嫩枝,所以自带一个呆萌属性。
夏目漱石是日本的大文豪,更是日本人的骄傲。但他不知道米饭从稻谷中来。那么,夏目漱石还文化吗?或者文化还配夏目漱石吗?更甚者,这是否就是萌文化的得意之处—任何人休想一网打尽我?《好色一代男》中写:一位名叫飞入的俳谐高手咏出俳句的首句:凉爽呵,昨夜吉田陪我坐。这位江户吉原游廓的吉田游女,即兴配句:萤火虫呀,飞进我的被子里。毫无疑问,这位游女是知风情为何物的,更知萌为何物的。接吻的时候到底是该闭上眼睛呢,还是睁着眼睛?据说一位女学生曾向芥川龙之介询问过这样的萌事。六十八岁的良宽,邂逅二十九岁尼姑,生命的激情再次燃烧:“望穿秋水伊人来,如今相会思无他。”再老也断不了的色欲之萌。而极端厌弃光亮的谷崎润一郎,喜欢奈良寺院里古旧又昏暗的厕所,说在这样的厕所里,有雨声、虫鸣、鸟叫的三重萌。
日本人喜欢说“雪的碗里,盛的是月光”,这已是极美之萌了,但再暗合佛家的“白马入芦花,银碗里盛雪”,则更合萌系角色了。而松尾芭蕉的“青蛙跃入池中央,一声响”,则是公认的观念之萌的大手笔。
三、超萌神笔下的美少女
日本的漫画之神手塚治虫去世二十五年之后,他的女儿留美子的一个意外发现,惊喜了自己也惊喜了御宅族。手塚治虫竟然画了许多带萌的裸女。一九七二年《奇子》成熟女人的体味;一九七○年《人间昆虫记》的蝶蝶秀肉;一九六九年《千面女郎》进了棺材还不忘搏肉体;当然还有一九七一年的《阿波罗之歌》,肉体的白与长发的黑,还有一双望穿男人的大眼。这些裸画,都亮相于在东京都吉祥寺GALLERY KAI举办的手塚治虫美女画展上。这是二○一四年十一月的事情。用女人的裸体,展现自己的内面,手塚的女儿说她的爸爸是超萌神。
确实,手塚治虫的漫画《奇子》,天外奇子的诞生是乱伦的结果,她的乳儿味具有暗示性。在幼女的头部嫁接了二次性特征后的少女身体,宛如怪兽般的奇子,在她五岁那年,意外看到二哥犯案的证据,天外家怕事情败露,便将奇子终身监禁于地下室。在远离世俗的“无菌室”里,反复上演的则是少女的思春与哥哥近亲相奸的淫靡物语。奇子就像泥土中的地虫,多少次的脱皮结果就是急速地从少女变身熟女。没有外伤没有作业疲劳的肉体,像人妖一样非常的水灵非常的光泽非常的清澈。
显然,日本美少女构造在这个时点上迎来了拐点。在手塚治虫之前的日本美少女形象,延续了从平安时代的引目钩鼻到江户时代浮世绘美人画系谱的传统。从竹久梦二到中原淳一,线条般的细眼是美人画的基本。而到了手塚治虫则变得巨大,占了半个脸的眼。幼颜大眼,当然有意图上的年龄算计。而乳儿味的清澈肌肤,是赛璐珞动画角色的特点。创造出“赛璐珞画肌”,是为了寻觅新的爱神,在用以祝福婴儿圣性的同时,亮出的是萌的要素。
nlc202309031353
女体如何加以人工性?手塚治虫的这个考量,在《怪医黑杰克》(1973年)中也有所表现。与杰克同住的女孩,外表看似幼女,实际年龄十八,是杰克医生从其姐姐体内的畸形囊肿之中诞生的。由于在自己的姐姐体内寄生了十八年所以宣称自己是十八岁。即是十八岁也是刚出生。用合成纤维的外皮是为了使女孩不失幼女的外貌。舌头发育不全的发音,是为了强调幼女性。角色的萌要素显然。而在“萨玛利诺的猫头鹰”一集,杰克在一个年轻人身上发现了两种皮肤。奇怪的是不会互相排斥,仅留下深深的疤痕而已。杰克惊叹于手术医生的高超技术。这位年轻人什么记忆也没有了,但还记着一位女孩唱过的歌。超怪,但也超萌。
四、虽然知道无济于事却依然切腹的萌
天下同萌。这是日本人看穿万事的一个视点。自由作家本田透的《真正的萌的格林童话》,将屡遭暗算也不改其脱线个性的白雪公主萌化为天然呆,将变身成美少女的灰姑娘萌化为眼镜娘。川端康成嗜好美少女,萝莉倾向明显,否则如何写得《伊豆的舞女》和《睡美人》?有没有什么东西比那个戒指更重要?在村上龙的小说Love and Pop中,十六岁的女高中生吉井裕美没有能找到答案。但她还是用身体换了戒指,最终用萌化解了答案。如果说无法邂逅他人的人几乎形同死人的话,那么高中生吉井裕美是死人还是活人?樱井亚美的小说《无辜的世界》里的十七岁亚美,被父母抛弃,又与智障哥哥发生乱伦,又为了保护哥哥而以卖春的方式赚钱,然后怀了哥哥的孩子。就是这位即便被这个肮脏的世界玷污了全身,却一点也不会因此被这个世界给渗透的亚美,在日本人的眼里视为超萌者。
当然,村上春树也是位萌大叔。他的杂文集《大萝卜与难挑的鳄梨》中有一篇写在冰岛的宾馆,打开电视都是男女做爱的性频道。村上这样写道:“甚至有种庄重感,我不由得正襟危坐,非常认真地看起来。这话说来未免有点那个,不过这世上还真有这种颜色、形状和尺寸的性器呢。我不禁唔地哼出声来,十分的佩服,长寿可真好。”你看,萌有时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中,直子自傲得宛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柴郡猫。而《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则自卑地希望你能记住她就可以。二位直子,都萌得转瞬即逝,都萌得令人也想自杀。而有一位自称“极乐鸟”的三十一岁单身母亲这样问村上:我有一个十一岁的儿子,整天只知道打游戏不看书。到底怎样才能把儿子培养成像你一样会一个人去看《四百击》呢?这位“极乐鸟”的儿子十一岁了,那么自己在成人(日本20岁成人)的时候发生性关系,父亲不知是谁的可能性很大。这当然也是超萌者啦。
当然萌大叔村上对萌还有一套说法。他说我首先在笔记本里划上一道竖线,右侧是要葬送的古旧的想象力,左侧是活着的现代的想象力。这里,何谓古旧的想象力?就是将宏大叙事和完成性作为一种进步的想象力?何谓现代的想象力?就是将非宏大叙事和未完成性作为一种堕落的想象力?从这点看,萌的最本质的一点恰恰就是未完成性。它永远处在变动的火山口上。
而亚文化学者东浩纪的萌学是:像小鸟一样筑巢结网,像青蛙与蝉一样举办音乐会,像动物的幼子般游玩,像成年的野兽般性欲。人活着,究竟从哪里生出意义?东野圭吾曾租借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如厕要跑屋外,屋内会有蜈蚣出没。东野反问东浩纪,意义不就是从破房子里生出吗?这就与蟑螂的萌娘化与找僵尸来破案一样,无疑都属脑洞系的萌。确实,人们虽然知道无济于事却依然切腹。
五、为什么要守护未成熟?
“小新也有新娘了,不好玩了。”几年前大批小新迷的失落引出的一个话题是:为什么五岁的小新更让人喜欢?为什么十七岁的柯南始终是七岁的模样?
想守护的感觉就是萌?这里,守护方表现出的是成熟,被守护方表现出的是未成熟。用成熟守护未成熟,这是萌。而未成熟看似需要守护,在逻辑上恰恰又是成熟者不成熟的一个结果。未成熟者在受到守护的过程中反过来又守护了成熟者,这是超萌。《源氏物语》里的主人公源氏,十八岁的时候在北山深处的庵屋,偶遇只有十岁的紫姬,长发黑亮,圆脸小鼻,当属萌态,于是源氏有了想守护的冲动:“野草生根通紫草,何时摘取手中看。”但从结果看,谁守护谁呢?谁萌谁呢?夕雾中的惊鸿一瞥,紫夫人宛如春之女神,虽然她郁郁寡欢至死,但她还是理解了男人的爱与性,最终是她在守护着永不成熟的萌男。恐怕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日本人才说,萌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源氏物语》。
这里的一个视点是:动物的小宝宝为什么可爱?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茨的研究表明:如果小动物不可爱的话,动物的父母就不会照看它们。如果这个结论也适合人类的话,那就是人的年龄越大,就越喜欢小孩。而小生命之所以具有天生的萌态,则是在亿万斯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养成了对周遭事物随时保持警觉,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一种生物本能。其实呆萌也好,笨拙也好,憨傻也好,都是在表白自己的无进攻性。无进攻性,他人就无防范心理。他人无防范心理,反过来也就守护了自己。这里,萌又表现为无进攻性。而不萌又表现为有进攻性。一旦有进攻性,就会遭遇抛弃的命运。
所以,美少女的大眼睛,眨巴眨巴,这是卖萌。抿抿嘴唇,伸伸舌头,这也是卖萌。在头角上配置情感的人工装置—兽耳,可表现耷拉,可表现泪闪,可表现委屈,可表现悲戚。当遭遇无法克服的困难之际,当遭遇自力不及之际,萌上一把,就是将自己退化至孩童时代,放弃成人处事原则的一个聪明做法。这种退行,本质上是一种防御的机制。
那位说过“不怕雨不怕风”的著名童话作家宫泽贤治,被日本人视为“生涯童贞”。但他的性欲则是通过春画来消解这个事实,表明二次元还是能解决一些问题的。用春画消解性欲,是宫泽贤治对萌的一大贡献。一九二一年他完成《夜鹰之星》童话,里面有段独白:“啊—每天每天晚上都有许多甲虫和其他飞虫被我吞下了。而吞下许多飞虫的我,这回要被老鹰杀掉。想到这件事,我心里好痛苦喔。好痛苦喔。我再也不吃虫了,我宁愿饿死喔。不不,饿死之前,我大概已被老鹰杀死了。等等。被老鹰杀死之前,我还是先逃到很远很远的太空去吧。”这段独白如果与性欲的处理还有关联的话,则在于说出了将脱逃出去的灵魂,寄生在萌幻之地。而这个萌幻之地在宫泽贤治的眼里就是很远很远的太空。
nlc202309031353
六、不想让男性失望的心情
凯蒂猫最大的看点是什么?没有嘴。正因为没有嘴,从她的脸上可以看出许多表情。日本人说这就是萌。
何谓卡通形象?大圆脸,大眼睛,小嘴,无鼻,短小的四肢和胖胖的身材。为此亚文化学者东浩纪在《动物化的后现代》中,将萌要素定格在动物化上,说动画人物在“嘴巴”“瞳孔”和“发色”的三方面具有动物化倾向。如《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主角绫波丽,形象的特点就在于“小口”“蓝发”“红眼”与“白皮肤”,颇具兽性。
何谓萌语言?绝对领域,天然呆,百合,路痴,夜袭,扑克脸,傲娇,腐女。而“萌”与“燃”同格(日语都为もえ),或者说“萌”是“燃”的一时误用。这样说来,萌还具有燃烧、点燃、着火的意味。这又与狂热和狂喜搭上边,表明萌的状况与爱得过火的状态有惊人的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猫耳女与巫女又为同格,因为都朝向那个令人生萌的萌。
去年日本流行“素颜化妆”。化妆又何以是素颜?素颜又何以是化妆?看似一对矛盾但其实是萌的一个新概念的诞生—伪装美肌。日本讲谈社出版的女性杂志FRAU在去年十月号上打出这样的标题:“女人们啊,用化妆打造素颜的时代已到来”。文章写道:透过化妆来呈现出比素颜还要漂亮的“伪装美肌”。
涂上肤色隔离霜,再分别使用数种颜色的粉底于局部重复涂抹。最后再用粉红色的蜜粉以呈现出健康感的红润脸颊。看不出有化妆的化妆便是素颜化妆的最大看点。费时费钱刻意化出给别人看的妆,遭遇的尴尬是太假。也因此,感觉不出是花了时间的素颜化妆受到了青睐。而素颜美肌的逻辑层面,则是对婴儿肌肤抱有憧憬的返童。本真的素颜又怕被人看到,便偷偷上妆以伪装成素颜的面貌出现。大叔们无法分辨或以假乱真就是女人的最大满足。刚洗完澡,如何维持素颜般的妆容?有二十四小时不脱妆的粉底吗?为此化妆品品牌高丝干脆打出“实现如素颜般的自然美肌”的营销口号。用“素颜”替代素颜,日本女人这种矛盾的心情,不想让男人失望的心情,不能不说也是一种萌吧。
七、得不到爱的人将鬼畜化?
日本的萌,还给与了我们这么一个思考点:日本为什么是全球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
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再变态也只是体现在电玩游戏和宅男们的脑子里。他们患上了二次元情结或二次元禁断,每天与电波中的二次元美少女互动,与她们在脑内恋爱和在脑内结婚。他们在萌系的二次元游戏里用滑鼠来触摸虚拟世界里的巨乳和长腿,以此消解性欲。现实反而虚幻,虚幻倒反真实。如果触摸现实中的女人,倒反变得不习惯而萌生退意,从而丧失了对女人的兴趣。当然在日本有“素人处男”的说法,是指虽有在风俗店里的性行为,但没有经历过恋爱而走向的性行为。为女人花钱,为女人花精力,最后只是为了做爱。当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被揭穿之后,萌男们追问的是:既然是在风俗店也能干的事,为什么还要花钱花时间谈恋爱?
本田透巧妙地引用永井豪的作品《斗魔王杰克》,说出了身为男人的想法。女人的身体可是很柔软的呀。还是女大学生的家庭教师,在被链子锁住的铜磨高虎的面前秀裸。受到挑逗的高虎,说出了出生以来最为真实的一句人话:好想摸。就是好想摸。然而,这位女教师最后被高虎的弟弟强暴。老师的背情,弟弟的乱情,高虎感到绝望,绝望变愤怒,愤怒变发狂。将弟弟的头折断,将最爱的家庭老师五马分尸。高虎成了鬼畜。百分之百的鬼畜。
得不到爱的人将鬼畜化。本田透在《电波男》里的一个观点,得到了印证。人一旦确信自己不被爱,并且不值得被爱的时候,就会对世界感到绝望。绝望之余,就会产生自己是对的,不对的是这个世界的想法。因此对这个世界的复仇就是时间与规模的问题了。而对这个世界的复仇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复仇。带领着不被爱的人走出这个困境的是萌的二次元。萌的二次元将他们吸引过来,并让他们陷入没有虚假的纯爱,醒来时分则发现自己在二次元里也很幸福。所以日本人说萌带来了和平,“恋爱资本主义”将被“电波男”所取代。
日本有“败犬女”一词,源自酒井顺子的《败犬的远吠》一书。但这里的“败犬女”则是骄傲和有性格的象征,而绝不是“剩女”这个词所包含的无用。这是为何?原因就在于日本的“败犬女”是一种萌,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萌。同样是孤独,同样是对生的无意义的慨叹,但在她们的眼中,宅男则是宠物般的存在,说得再难听点,就如同突然露出性器的狗一样恶心。“败犬女”与“御宅男”就这样各自走着自己的萌之路。看来日本人更在意的是萌这个私人领域以及从这个私人领域所生出的多元角色。这个私人领域的根部又与母性依赖症有关。从江藤淳的《成熟与丧失》、土居健朗的《撒娇的构造》到河合隼雄的《母性社会日本的病理》,文脉上的相承是日本人对母性社会的宽容与包含,而不是切断。
八、万萌不离其衷的是什么?
萌有未来吗?
想起了手塚治虫的漫画《佛陀》。被幽闭的老人祈求佛陀的救助。佛陀对老人说,在你的房间一角长出的杂草,是你的朋友。老人最初不明白,杂草为何能疗伤?杂草不应该就是杂草吗?但不久杂草变身萌系角色—美少女。老人在惊喜之余发现自己的孤独之魂被萌女疗着了什么。于是老人也变萌了。虽然被周遭之人骂为疯子,但他还是继续卖萌。老人问:今晚也能过来相见吗?可爱的萌女回道:老爷爷你非常的善良,我也非常想见你。这里,内存于脑内的治疗孤独之伤的“卡通”发挥了作用:只有自己救自己。这就涉及了萌的核心问题。其实,孤独的萌男具有在自己的内面发现神的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所谓的萌也可理解为个人的信仰或只有一个人的宗教。最终,手塚治虫给了这位老人这样的选择:选择回归现实社会就是死,因为这个社会的哲学是弱肉强食。选择封闭自己的自欺式自救,还能暂时地活在感觉中。而后者更像一个男人。
日本学者宇野常宽在二○○八年出版《零年代的想象力》,宣称日本在经历了高度经济成长时代之后,从不自由却很温暖(容易理解)到自由却很冰冷(难以理解)这个变化,本质上就是萌的文化性具有了更为宽广的视野。宇野用“ひきこもり”这个词表现日本新生年代人的共同的特征:隐蔽—御宅。但美少女不会对御宅们说“感觉真差”。因为爱上一个平凡的男人,也是萌的内在要求。高桥真的漫画作品《最后兵器彼女》中的女主角千濑是个可以毁掉一个城镇的最终战斗兵器,而她的恋人修平则是最为平凡不过的学生。当她对男友说“对不起,阿修,我变成了这副模样”这句话的时候,是本能的母性爱包容着这批隐蔽于社会的宅男。这里战斗的美少女成了重大事端的决策者。庵野秀明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男主角碇真嗣,就是一位不愿做决定的萌男,与隐蔽社会的价值观相吻合。
nlc202309031353
蠢萌,呆萌,激萌,暗萌,但万萌不离其衷的是即便知道是骗人的,但也可以被感动;即便知道是演技,但也可以被入戏。实质上的无意义,但抽取出的则是形式上的价值和志趣。
这时的萌与感动,则用另一种形式被效率化地大量消费。大人们买变身器及各种玩具,穿幼女的周边衣服,看Q娃剧场版,他们照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随着人作为人偶时代的到来,也就等于宣布人作为动物化时代的到来。这当然是东浩纪的一个观点,但也点出了从萌是对未成熟的守护到萌是对成熟的修复来看,萌还是有未来的。至于萌是否会导致全社会的白痴化和幼稚化这个问题,如果反向思维的话,这个“白痴化”和“幼稚化”恰恰是萌所要勾画的未来像:我思故我在。
九、萌还将是什么?
日本的西式糕点,在放入嘴中的一刹那,就弥漫着牛奶与黄油的香味,吃起来有着松脆的口感,在微微甘甜之中散发着水果的味道;AKB48的岛崎遥香,据说粉嫩的肌肤可以掐出水来,活脱脱的软妹一枚。这个杀伤力,连她本人都吃惊;日本的蓝眼白猫(セツちゃん),清醒时和睡着后的样子反差巨大,在Twitter上爆红了反差萌—醒着是绝美男猫,睡着一秒变丧尸;北海道一家铁道公司为一位高中女生开设了三年的一个人车站;宫崎骏每天对着空屋说声早上好;水木茂的妖怪纪念馆,将整个小城几乎化身为鬼太郎的世界;全日空将星战机器人R2-D2涂装飞机;当四千二百种不同颜料陈列在绘画用品店的墙上,你除了说“萌”(もえ)还能说什么?
吉永史的《西洋古董洋果子点》中的四位男主角放弃所有的欲望,不谈恋爱,不刻意治愈心中的创伤而与别人交往,而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中。而作为超一流的西点师的小野裕介则是一个魔性同性恋者。令人不忘的是晦暗房间的乳臭味。河下水希的《草莓100%》中的“草莓内裤”与美少女化为同一视线。都是不可多得的萌。
群马县的吉祥物是一匹永远七岁的小马;奈良县的吉祥物是头上长鹿角的迁都君;北海道夕张的吉祥物是哈密瓜熊,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凶暴无比;千叶县船桥市的梨妖(ふなっしー)是最早的会开口说话的吉祥物;而熊本县的萌熊是日本吉祥物中海外扩张得最为成功的一位。它不仅萌态十足,而且还什么都会。能骑车,能泡澡,能装蒜,能钓鱼,能偷菜,能作死,能做家务,能演歌舞伎,能组合乐队,能会晤寂寞傻男,能献情美女—无所不能到了有一种“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真的好妒忌这个家伙”的感觉。这就像一位八十二岁的日本作家,说自己的视线怎么也不愿离开青春少女的超短裙,并为此还引发目眩。你说这位老作家是色还是萌?
当然,最大的萌或许就是SMAP从解散到不解散的万众纠集。
8.窗户的英文是什么 篇八
As he had forgot his keys, he got into the house by the simple expedient of climbing through the window.
出门之前把窗户关严。
Make the windows secure before leaving the house.
窗户上涂上了浅色以减少强光。
The windows were tinted to reduce the glare.
那扇大窗户使这间房间显得很通风。
The large window makes the room seem airy.
所有的窗户都用砖堵住了。
All the windows were bricked up.
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进来。
9.夜空为什么是黑色的? 篇九
没错。每天,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就给地球上带来了光明;而当它在西边落下,阳光也随之被带走,夜晚就来临了。不过,在科学家的眼里,除了太阳,宇宙中会发光的星星还有很多,它们为什么就不能为我们照亮地球的天空呢?
19世纪的一位天文学家奥伯斯,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计算了宇宙中那些能发光的恒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最后发现:每当星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增加一倍,它的光芒就会减弱四分之三。这就好像一盏灯,如果从离得很远的地方看去,它就是一个小光点。只有走到跟前,才能看到被它照亮的那一片地方。
看来,除了太阳之外,其他的星星都离地球太远了,它们的光芒无法像阳光一样,大片地照射到地球上来。但是有人要说了,宇宙中有这么多的星星,就好像把很多盏灯放在一起,它们的光芒加起来,难道还不能照亮夜空吗?
很可惜,这些恒星虽然数量多,但它们的光想要穿越宇宙,照到地球上来,实在是太困难啦!我们都知道,天文学有一个单位叫做“光年”。就是说,有些星星距离地球实在太远了,它们发出的光,走到地球上的话,需要一年的时间。在这么漫长的旅程中,大量的光分子已经散失到宇宙空间里了,等它到达地球的时候,就变成那么小小的一点点啦。所以,晚上我们只能看见夜空中的满天星斗,而不是被一个个“太阳”照亮的天空。
而且,要是真有那么多的星星,代替太阳来给我们“照明”的话,那可就糟了:首先地球上将没有黑夜,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想睡觉的话,恐怕只好躲到地底下去,才能避开这无休无止的光明;其次,和太阳的光芒一样,恒星发出的光都是带有热量的,它们不光会让地球失去夜晚,还会把地球“晒干”!不用说,地球上的生命统统都无法生存下去了。
所以说,黑色的夜空不但很美丽,还是地球上的生命所必需的生存条件。晚上,当你玩累了、写完作业了,就赶紧乖乖地进被窝吧。
因为宇宙给我们留下这片黑色的天空,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忙了一天,该休息啦!
10.体育的精神是什么? 篇十
中国亚运会的金牌数一路飘红, 我们是该大力赞颂, 还是冷静思考呢?
初看新华社这篇署名的文章确实有让人心里一惊之感, 作为国内最具权威的通讯社, 如何能在如此大型的体育盛会举办之时抛出一番与时下喜庆的气氛不相适宜的悖论呢?难道就不怕得罪举办方或者是体育人士吗?况且, 在国人已经满足于金牌越多越光荣的年代, 建议今后派遣业余选手参加亚运会是不是也会引发民众的不满呢?体育官员的回应首先应验了笔者的第一个猜想, 网上民众的反应却没有一边倒, 而是褒贬不一。
以笔者看来, 新华社记者的文章不但没有像殷宝林所说“要炮制一些高论”的想法, 反而是要做出这样一篇与时下气氛“不相适宜”的言论, 着实需要一定的勇气。
一家独大看似可以独领风骚, 但会导致亚洲体育失衡, 使其他参与者感到成为陪衬。举个通俗的例子:本来是请大家做客的, 结果, 鱼翅和熊掌都让主人抢吃了, 剩点汤汤水水的给人家分, 咱好意思吗?生物界和自然界法则告诉我们:只有共存才能共荣。让一个“巨人”和一群“常人”按照相同规则玩角力游戏, 场面未必有趣。尤其是在实力绝对不对等的情形下, 在看客的助威下, 穷追猛打, 没有观赏价值。
另外, 这会引导本来就畸形的中国竞技体育走向极端。多年来, 我们一直把体育等同与金牌, 把体育当作强国符号, 这其实是扭曲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本质。体育是什么?毛主席早就说了:“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体育是属于大众的运动, 是老百姓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不幸的是, 这个属性被漠视了, 精英体育一度成为主导。
众所周知,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同样是举国体制的中国体育由于国力等等的原因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甚至在亚洲, 我们也落后于近邻日本和韩国。那时候, 每一次中国队国际比赛的胜利几乎都能激发起国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奋发的精神。然而, 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 举国体制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 不仅我们在亚洲“一骑绝尘”, 甚至在两年前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也登上了金牌第一的宝座, 国人的金牌荣誉感着实被满足了一把。但是, 正如评论文章里所指出的一样, 我们国人的身体素质又成什么样的一种发展趋势呢?是否也跟我们的体育健儿在国际赛上披金斩银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北京奥运会后, 胡主席已经英明地给中国体育指出了正确发展方向: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应该立刻转型和转轨, 把重视竞技体育转变成重视全民健身, 淡化金牌, 强化国人体质和健康, 提倡大体育和大健康的概念, 让体育理念真正回归。
目前, 中国有1.6亿人是高血压、1.6亿人高血脂, 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里, 每5个孩子就有1个小胖墩儿, 高中生里85%以上的学生是小四眼儿;和日本孩子比, 我们的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多项数据上差很多;我们参加运动的体育人口只有28%, 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百名开外;在亚洲, 我们的体育人口和体育设施人均比绝对排不进前10名, 就在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这20年中, 中国人的体质正在明显滑坡!然而, 我们的金牌总数是世界第一, 亚洲绝对第一, 这难道不是讽刺吗?难道这不令我们汗颜吗?
为什么一方面成为了体育大国, 而另一方却不能成为体育强国呢?杨明文章中所要提出的正是举国体制与成为体育强国之间的矛盾, 说到底是一个体制的问题。而殷宝林所回应记者的应该说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即竞技体育该不该争第一的问题, 其实与文章所要说明的问题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嫌。
正如我们日下所要着力提倡的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 体育的发展方式是不是也需要转变。要想转变, 首先就要冷静地确定发展的最终目标, 也就是说奥运会、亚运会拿多少金牌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体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如果我们的机制能够保证全民的素质能够稳健的提高, 那么拿不拿金牌第一又有什么关系呢?况且, 如果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体育体制存有天壤之别, 我们就算拿到金牌第一又有什么自豪感可谈呢?如果投入不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我们就要改变投入的方式或者说执行这种投入的体制。
近日, 在深圳举办的高交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 吴敬琏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归咎于体制性问题, 其中包括政府对重要稀缺资源的配置权力, 以GDP增长速度为主的政绩标准等。正如国民的身体素质是我们发展体育事业的第一要务一样, 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如果我们仅仅沉醉于GDP赶超日本, 甚至超过美国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可谈呢?
11.为什么的英文是什么 篇十一
例如, 鉴赏元代任仁发的 《二马图》, 首先用感悟式鉴赏, 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可能就是作品中画了两匹马, 而且画得很像; 再稍微仔细一点, 我们还可以感悟到这两匹马一肥一瘦, 有很大的区别; 再深入一点, 展开我们 “想象的翅膀”, 我们可能会想到 “不管肥马瘦马, 任仁发画的都是好马”等。而鉴赏 《二马图》, 我们能到此止步吗?显然不能。如果是这样, 那么就会辜负任仁发创作此画的 “倡廉讽腐” 的良苦用心, 也会削弱 《二马图》 “以画传话”的社会批判价值及其穿越时空的艺术人文价值。这就带出一个新的问题, 即怎样才能把握美术作品意旨的问题。怎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把握美术作品的意旨呢? 我认为, 可以走 “从 ‘是什么’到 ‘为什么’”的道路。
一、探问 “是什么”
所谓 “是什么”, 就是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所观察到、判断出的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 这个对象可能是人物、景物, 也可能是人物、景物 “组合”营造出来的某个情境、事件; 可能是抽象的点、线、面、色彩等, 也可能是由这些美术作品形式语言要素 “组织”创造出来的某个意象, 等等。
例如, 鉴赏达 · 芬奇的 《蒙娜丽莎》, 通过观察、判断,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坐姿妇女肖像, 她身着深色服装, 身体稍稍朝向左侧, 左手倚放在扶手上, 右手轻搭在左手手腕处, 面露 “神秘的微笑”; 她的背景是幽深、渺茫的山水和充满神秘感的天空。
又如, 鉴赏 《向日葵》, 我们看到埃贡 · 席勒的是枯黄瘦黑的 “向日葵”, 克里姆特的是叶茂花鲜的 “向日葵”, 凡 · 高的是辉煌热烈的 “向日葵”。
再如, 鉴赏巴勒斯坦著名的镶嵌画《智慧之树》, 我们看到的是: 一棵巨大的果树下面, 左边是两只鹿在觅食, 场景十分温馨; 右边是一只狮子在啃食一只鹿, 场景十分恐怖。至此, 大家应该明白 “是什么”到底是什么了。
值得注意的是, 在观察、判断 “是什么”的过程中, 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 那就是要准确判断出对象的特征。这个特征可以分为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 同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组织的关系。
例如, 列宾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在十一个人物形象中, 他们的年龄、身份、衣着、面色、表情、动作、气质都各不相同, 有的饱经风霜而充满智慧, 有的身材魁梧而憨厚耿直, 有的步履艰难而愁苦无奈, 有的年少孱弱而疲惫不堪; 还有酷烈的阳光、荒芜的沙滩、焦黄的河岸、惨淡的天空、满载的货船等, 共同构成了人物活动背景。所有这些, 都给人以贫苦、艰难、无奈、无助与无望的情感震撼。总之, 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集中在 “苦难” 这一撼人心魄的特征之中。
二、追问 “为什么”
在弄清楚 “是什么” 之后, 我们要走的就是第二步, 即追问 “为什么”。所谓 “为什么”, 简而言之, 就是作品形象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究作者的生平事迹、个性特征、思想境界和艺术追求, 需要我们去探究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和历史风貌。所谓 “知人论世”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例如, 19 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家列维坦的风景名画 《深渊》, 从 “是什么”的角度看, 他画的不过是搭在小溪上的破旧的木桥, 从左至右从桥下流过分上下两层的似浅实深、深浅难测的溪流, 溪岸边神秘黝黑的森林, 寂寞地伸向森林中的小路, 森林背后灰黄的云彩与天空, 寂静地照映在木桥、草丛、小路、水面上的残阳余晖与倒映在水面上的幽灵般的树影。其总体特征是, 光影幽暗异常, 景象深邃莫测, 气氛万籁俱寂, 画面苍茫逼人, 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孤独与无望, 暗示着内心的苍凉与凄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解谜的方向有很多, 这里列举三个: 一是列维坦的艺术追求, 他的作品往往是 “在感悟自然的过程中感悟艺术、感悟生命, 在感悟苦难后抵达崇高与静美”。二是列维坦的艺术个性, 他的风景画的基调是 “忧伤”, 题材往往是阴郁的天空、昏黄的残阳、苍凉的暮色、幽静的池水、宁静的湖泊、沉寂的树影等, 从中, “我们触摸到的是俄罗斯大地的苍茫与忧郁”。三是列维坦的创作原委, 原来 《深渊》取材于一个民间故事, 说的是一个磨坊主的女儿与一个农民的儿子相爱了, 磨坊主坚决反对, 买通了征兵局, 将青年农民抓去当了兵。因为旧时俄国的兵役制是终身的, 所以姑娘闻讯后深感绝望, 便从桥上跳入水潭溺亡了。这个故事一直盘桓在画家的心底, 耿耿不能释去。有一天, 他看到了一处景象, 于是依照这一景象创作了一幅风景画, 这就是 《深渊》。至此, 我们就可以明白:这 “深渊” 里, 有姑娘的热烈的爱情和无限的遗恨, 有灵魂的无声的哭泣;有画家的无尽的痛楚和无言的控诉, 有灵魂的真诚的祭奠。 “深渊”, 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 更是社会人生的。显然, 这种作品的鉴赏, 需要鉴赏者具有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识见功底和关注社会、悲悯人生的人文情怀, 否则, 鉴赏便无法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 在解决 “为什么”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把 “知人”和 “论世” 有机结合起来,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意图, 全面把握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所要表现的时代主题。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看到 “蒙娜丽莎”的 “神秘的微笑” 里闪烁出来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光辉, 才能看到乌东 “伏尔泰坐像” 焕发出来的荡动的激情和高贵的锐气, 才能看到罗中立的 “父亲” 的凄楚、迷惘又略带期待的目光里透视出来的饱经沧桑却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 才能看到江丰的“风雪中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用血肉之躯筑就的中华民族的新的长城……例子不胜枚举, 道理归于一个: 离开了 “知人论世”, 所谓的美术鉴赏, 所谓的探求美术作品的意旨, 都无异于向水捞月、缘木求鱼。
综上所述, 我们简要介绍了鉴赏美术作品意旨的方法步骤。概括起来说, 探问 “是什么” 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观察、判断的过程, 它要求仔细、全面, 不能对作品有任何遗漏, 而要既有局部认识, 又有整体把握, 只有这样, 才能给下一步的鉴赏行动奠定基础。追问“为什么”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探究、发掘的过程, 它要求准确、深刻, 不能对作品有任何误解甚至歪曲, 而要既贴合作品形象本身, 又结合作者与时代社会背景, 只有这样, 才能含英咀华、探骊得珠。
12.特惠为什么是性感的 篇十二
确实,商家最关注的是目标用户的重复购买率和忠诚度,用户最关心的是究竟有没有拿到足够的折扣,以及折扣的真实程度。团购企业究竟是没有能力将核心价值传递给用户和商家,还是在高歌猛进的扩张大潮中迷失了原则呢?笔者以为是后者。不管Groupon的商业模式有怎样的缺陷,人们不应该忘掉一个现象:Groupon邮件订阅用户从2010年末的5000万激增到2011年8月的1.15亿,这至少表明消费者对团购的热爱是有根源的。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对特惠产品的迷恋和强烈需求,不会因为团购的种种问题而受到打击,而且也并不是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所促成的,而是来自消费者的本性。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生活在一个特惠满天飞的世界。追逐特惠品,将成为一种主流消费行为。企业必须适应这样的现实,并积极应对。
中产阶级才是特惠控
不要以为只有那些生活窘迫的人们才钟爱优惠券,特惠控们往往是生活优裕的中产阶层。去年,美国Harris Interactive对1000多名美国消费者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优惠券使用率最高的是那些富有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中产阶层。调查显示,在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成人中,有61%表示他们在过去6个月里使用过优惠券。此外,与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士相比,拥有大学学历的成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优惠券的次数是前者的两倍。在过去6个月里消费过任何类型优惠券的人士当中,3/4的消费者生活在大城市。
如下信息可以加以佐证:尼尔森2011年10月的调研显示,在八种主打省钱攻略中,最受全球消费者热爱的两个是打折季节购物和使用优惠券。2011年9月Mintel的数据表明,62%的美国消费者和58%的英国消费者不打算用全价购买衣服。2010年德勤的调研说,81%的美国消费者认为,用折扣券或者购物卡省下钱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Yipit 2011年9月的统计显示,最好卖的前十个每日特惠品中,有399美元的七晚度假村客房、6美元的汉堡餐、5美元电影票和苏打水套餐、70美元的剧院票。
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尼尔森的数字中,首选折扣券的中国消费者比例达67%。城市中产阶级对特惠产品的热情也是异乎寻常地高涨。今年2月,旅游特惠服务商Travelzoo通过其新浪官方微博独家发布了一款旅游套餐信息:位于泰国蔻立的万豪温泉度假村三晚超值套餐,预订价1700元人民币,相当于原价的三五折,并且当年10月底有效。这个套餐在数天内被用户转发了3000多次,2000套被抢购一空。购买者无一例外为京沪深广四地追求短期海外度假的中产阶级白领。
消费者本能地喜爱淘到最好的特惠,或独享的折扣、回报。讨价还价曾经被视为过于精明,占小便宜,但如今却成为一种本领:你能够拿到大折扣、最好的特惠,这是心跳的感觉,值得炫耀的人生追求,也是某种社会价值、身份地位的来源。
不仅如此,追求特惠产品还意味着消费者对消费过程更大的控制能力:以更少的钱获得更多的价值。人们热爱高性价比和超值的东西,这意味着节约下来的每一块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新产品,更好的服务,以及更丰富的体验。
特惠销售事关模式创新
对特惠的迷恋可以说是消费者生活形态变化的一个风向标:人们越来越精明,拥有越来越多的消费选择,对品质和性价比的期待更高,在与品牌提供商之间的关系中期盼获得更大的控制权。因此,我们必须认可这样一个现实:优惠对消费者来说再也不只是捞便宜货和一张折扣券那么简单粗糙,对商家来说也不再只是清仓甩卖。优惠应该是即时的,相关的,耍酷的,体验式的。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特惠销售正在成为电商模式创新的主要来源。
首先,各类手机应用服务,让特惠品的销售变成现时现地,仅举几例:
Groupon Now! 是Groupon于2011年4月推出的手机应用服务,用户可以即时获得有效期才几个小时或者只在某些时段生效的特惠产品。Groupon自己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手机交易将占其业务量的50%,可见Groupon对于手机终端寄予了极大的厚望。
ThinkNear服务:在商家业务淡季的时候会自动生成优惠券,推送给消费者,商家需要事先明确告知淡季时段,以及期望的折扣范围。
Brouha只以短信方式提供特惠信息,消费者在走进商店后,能即刻收到该店的特惠产品和相关信息。
BiteHunter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手机应用,为用户搜索饭店网站和SNS社区,实时显示就近的餐饮优惠。
其次,提供相关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特惠,定向和定点提供:
美国运通卡2011年11月在Facebook上推出一种服务,根据持卡用户的喜好、兴趣点和社交关系,提供针对性的特惠。
2011年6月,KoalaDeal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每日特惠。用户只要告知自己的口味和兴趣,或者让网站搜索自己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过往购物经历、兴趣爱好等,KoalaDeal会在50个每日特惠网站中搜索出最具相关性的产品,推荐给用户。
2011年7月,达美航空和Living Social合作,用户在购票之后,达美即推荐目的地城市的特惠品,而且根据机票停留时间进行筛选,结束行程后自动停止推荐。
最后,如今的特惠销售还更有创意和娱乐精神,甚至在如何获取和兑现方面,也能成为地位身份和个性的体现:
Sneakpeeq.com根据用户个性,每天推荐三件商品。网站没有标价,用户必须点击自己喜爱的商品,偷窥一下价格,每次偷窥可使商品价格下降。购物者只有15秒时间内点击和购买。
日本零售商优衣库在伦敦的新店安装了优衣库快乐器,在不同的时间段,这个机器会释放出大折扣的优惠产品。
美国男士零售商Bonobos的一个促销活动:复活节在线彩蛋大搜寻,促销码隐藏在官网的不同页面上,用户可以找出来,抵扣10~500美元的线下购物。
2011年3月,美国零售商Gap推出自己的团购网站gapmyprice.com,消费者决定他们想用多大的费用买下某件商品,Gap随后告知自己的售价,消费者或者接受这个价格,如果嫌贵可以还价,直到双方成交。
在特惠控的世界里生存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不可避免地生活在这个靠优惠品来推动消费的商业系统里。不是商家愿不愿意参与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参与的问题。只有无可替代的产品,质量、体验和个性精彩得令人晕眩的产品,才会使人们放弃任何网上调研,价格比较,或谈判价格,而纷纷涌到门口去抢购。世界上除了苹果,似乎很少有品牌能做到如此极致。而大多数的产品是庸常的、可取代的、缺乏个性的。面对如下的现实情况,商家还有什么理由抬起高傲的头颅,逃避任何折扣销售呢?
消费者会越来越希望获得特惠,为此而孜孜不倦,不眠不休。
有了团购网站、特惠推荐平台等,特惠品不用消费者自己去找,而会智能化地送上门来。未来的冲动购买将更多地被激发,商家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地理位置、个性而实现定向发送。特惠产品会自己找到消费者,而不是相反。
团购网站通过更多的奖励来回报老用户,通过关注商家和用户的利益结合点并坚守原则,是可以提高忠诚度和重复购买率的,团购是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的。
商家如果希望以全价将产品销售给用户,必须找到充足的理由,比如增添和强调其产品的不可取代性。
谁说价格一定必须是静态的呢?航空公司为了填满客舱,获得收益最大化,很早就采用了动态定价机制。这种动态多元化的价格体系,最终必然出现在更多的行业,而且价格会随着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季节和不同地点,出现巨幅变化。
这是一个新的消费生态系统,以高明的特惠包装和销售手段,找到目标消费者,提高用户的转化和信任,以新鲜的方式与他们互动,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性价比。如果你善加利用,消费者就是你的了。
(作者徐雷:营销顾问,上海悦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13.彼此的英文是什么 篇十三
They have reached the point where they have to separate with each other.
他们三人彼此相处愉快;一个已婚,一个仍是光棍,而另一个则已有了女友。
They three get along well with one another; one is married, another is still a bachelor, and the other has a girl friend.
这些争论彼此势均力敌。
These arguments cancel each other out.
他们是彼此争夺第一名的老对手。
They are old rivals vying with each other for first place.
他们彼此憎恨。
They hate each other.
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彼此非常厌恶。
An argument was inevitable because they disliked each other so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