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14篇)
1.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一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的审批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的服务部门、服务类型、服务依据、服务申报资料、服务流程、法定办理时限、部门承诺办理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申报条件、服务限数等;
1.2 本标准适用于芜湖市行政服务中心质监局窗口。2 设立依据:
《安徽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3 申报条件:
3.1 企业单位需持有营业执照; 3.2 机关需持有成立批文;
3.3 事业单位需持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4 社会团体需持有社团登记证;
3.5 学校幼儿园需持有民办非企业登记证;
3.6 卫生服务部门(站)需持有上级主管部门核发的成立批文; 3.7 工会需持有工会法人证书;
3.8 街道办、居委会等其他机构需持有上级主管部门核发的成立批文。4 申报材料:
4.1 单位成立批文及相关有效的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工会法人资格证书等原件及A4纸复印件一份,(有年检要求的须先进行年检);
4.2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经办人的身份证(军官证、护照、回乡证)A4复印件各一份,二代身份证需正、反面复印在一张A4纸上; 4.3 有主管单位的需提供主管单位代码证书A4纸复印件一份; 4.4 申请表加盖单位公章;
4.5 换证,变更,迁址,年检需加带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正、副本原件和代码IC卡(年检需要IC卡如没有需40元补办);
备注:组织机构应在批准成立或者核准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批准文件或者登记证书,向批准其成立或者核准其登记的管理部门同级的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代码登记;组织机构的名称、住所等发生变更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变更证明到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换领代码证书;组织机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持代码证书的正本和副本及电子副本(IC卡)向原发证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换证手续。根据代码证书上的告知,按期年检。逾期处罚。5 办理时限:
5.1 法定时限:3个工作日; 5.2 承诺时限:即办 6 办理程序: 6.1 受理;
6.2 审核; 6.3 发证。7 收费标准:
核发证书费148元。8 收费依据:
《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调整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皖价费〔2003〕141号。
2.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二
1 组织机构代码证管理的现状
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由组织机构和自然人组成的, 对两大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是要对其身份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验证。对组织机构及自然人分别赋予唯一的、终生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 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及政府行政管理实现现代化、网络化的一项主要的基础性工作。代码证管理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1 管理时效的滞后性
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掌控的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来看, 目前代码证年检的方式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本无法随时反映各组织机构信息的变化, 导致他们掌握的组织机构信息严重滞后。经过年检的与未经年检的混为一谈, 不便于查收与管理。
1.2 法律规范制约不足
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各自制定组织机构代码证管理办法, 至今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法律条款, 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管理的方式。没有一个管理的评定标准来制衡。这说明组织机构代码证管理工作仍处于无序状态, 其法律的权威受到质疑。
1.3 没有坚持实施自愿原则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调整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发放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 组织机构应坚持自愿原则, 不得强行发放, 强制收费。”而某些代码证管理部门却在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申办、换证及审检过程中没有任何提示自愿原则, 实际上实行的是强制收费, 没有体现上述通知中的自愿原则。
1.4 代码数据输入的失误
代码的生命在于应用, 而应用的前提在于代码的数据质量。代码的数据质量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代码应用工作。由于输入人员的出错及资料的更新较慢等其他原因, 使代码数据质量管理只能是被动的事后处理, 不能有效地建立代码数据质量保证机制。
1.5 机关人员设置的不稳定性
代码办证人员变动比较频繁, 有的还使用临时借用人员, 更主要的是这些人员知识有限, 直接上任, 没有机会培训, 经常会出现业务上的问题而影响工作质量, 因而也影响数据的质量。比如组织机构单位的性质, 由于现有的科、工、贸公司经营业务范围非常广, 很难确定应如何归类, 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人员才能胜任。
2 改进代码证管理的措施
在国外, 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 普遍实行对组织机构统一赋码的制度, 如美国、加拿大统一称为税号;牙买加、丹麦称为注册登记号;澳大利亚、智利称为企业代码。称谓上的差异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机构设置上的科学合理。我们认为, 当前有些基层在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必须尽快予以纠正。
(1) 建立各级代码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规范工作程序, 并确保质量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使各项质量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 具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减少和预防质量缺陷。
(2) 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按各自职能分别负责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赋予的工作, 履行由本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组织机构的代码。
(3) 机构组织中实施各司其职的原则。合理分工, 分块管理, 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之间互相加强监督和管理。
3 加强社会与大众的监督机制
地方性的收费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存在多收漏收现象。年检的费用与其他收费应公开区分, 便于协调机构内部部门的条理性。国家的组织机构的标准是:统一划分, 分步实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优势均补。其运行机制是:政府启动, 官督民办, 市场运作;数据集中处理, 强化增值服务。而现实中由于机构的办公不透明化和缺少系统性, 加上缺乏大众的监督, 导致代码证管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4 代码数据采集及录入要规范和完整
代码数据库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核心, 代码数据库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代码应用工作的开展。为了保证代码数据库的质量, 应严格按照国家中心的有关规定的要求办理, 规范和完整代码数据采集及录入。对以前的数据, 必须结合年检和换证工作进行完善。在数据规范方面应注意各数据项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必录项。针对失效信息或滞后信息要及时的更新与处理, 保证数据管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5 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
由于代码工作数据出入较多, 员工的技术水平有限, 所以要提高代码工作人员素质, 做到凡从事代码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省中心组织的专业培训, 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得随意更换人员, 确实需要更换的要到省中心备案并随岗培训后方可上岗。
参考文献
[1]崔金勋, 许强.对现行组织机构代码证管理办法的质疑[J].会计师, 2007, (3) .
[2]骆庆.组织机构代码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8, (1) .
3.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三
关键词:组织机构 质量问题 解决方案
1 概述
为了规范和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推进信息化管理基础建设,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代码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授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法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对在我国境内登记、注册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为组织机构颁发代码标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单位身份的象征,我们可以称之为单位的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系统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建立代码信息数据库,有助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社会监管制度以实名制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是组织机构代码能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应用层次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这一现象体现得越来越显著,所以只有提高组织机构代码的质量才能使组织机构代码能够更稳定的发展。
组织机构代码是由一个校验码以及八个本体数字码组成,是组织机构唯一的身份标识,具有不变性。其基本信息涵盖了以下几点:类型、业务范围、注册资金、法人代表以及所属行业等三十多个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立特点:①赋码唯一性。在每个组织机构中代码是一个唯一不变的法定代码,并且是伴随组织机构一生不变的,在组织机构的应用与推广当中,是让其他组织机构与国家进行识别的一种方式。根据组织机构代码的检索,可以对该组织机构的信息准确无误的查询,并且这个过程非常便于操作。②信息准确完整性。关于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都涉及到了组织机构代码,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组织机构代码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就必须在组织结构代码数据质量上进行严格的把控,因此,信息的准确完整是至关重要的。
2 数据质量现状及原因分析
网上赋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前,因为赋码是由多个管理机构完成,在数据质量上很大程度上无法保证唯一性,从赋码在网上统一实行以后,这一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避免了,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组织机构代码也随之发展,组织机构代码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广泛的拓宽了应用领域,并且得到了深化。在组织机构代码上为了达到目的想要做文章的人频频可见,因此保护唯一性对于现阶段技术水平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
目前,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是不按照规定以及越权赋码颁证、录入数据的完整性差。根据目前软件的要求,有二十多项的组织结构代码数据注录,在注录信息的总比例中必选的还不到一半,存在着随意增加注录信息的非必录选项的现象,以及必选项信息不完整的现象,导致组织机构代码注录较为混乱。实时性就现阶段而言是组织机构代码数据面临的另一个难题。从1999年开始,相关机构规定组织机构年检,因为是全国范围内的,所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总量相当巨大,导致换证率不容乐观。根据调查发现,现阶段年检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绝大多数城市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全部关于组织机构代码的条文中年检条文只占了二分之一,导致年检工作的实施出现了较为尴尬的局面。事实上,组织机构数据的质量直接受实时性影响,从而在效果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数据信息不准确不仅影响组织机构的信息完整性,更会影响质监部门的形象。具体分析一下造成组织机构代码质量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管理环节失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中虽然强调“规范标准、规范服务”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系统、有效地运行,常导致管理环节上失误,如:组织机构的审核、赋码权限的界定等,影响了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准确性。
2.2 信息共享不畅。事实上,相关部门在组织机构代码检查时,往往忽略了证书的有效性,而过于专注于证书的有无。组织机构代码在进行信息登记、变更、年检、注销的时候,核准部门没有及时实现资源的共享,形成了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无法及时更新的现象。
2.3 人员培训缺失。绝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机构代码只有通过人工才能实现数据的录入,所以,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就显得比较重要,直接影响组织代码数据的质量。工作人员在组织结构代码的录入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规范的情况,错误率必然会上升,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素质以及专业水平,这对组织数据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法律意识薄弱。我国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依法终止或者变更信息的时侯,组织机构不仅要在登记部门办理注销、变更手续,还必须到核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然而有很大一部分组织机构忽视了这一点,对于这个方面法律意识非常薄弱,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信息的变更上直接影响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数据越积越多。
3 解决方法
通过对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认为应该从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沟通协调等方面入手。
3.1 严格管理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工作人员要熟知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及政策,熟悉办理须知和办事流程,熟练操作审批网络系统,在工作上讲求细致、准确以及高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工作人员学习教育、业务水平、工作质量等定期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
3.2 规范服务行为。项目受理时,必须严格执行《办事须知》相关要求,申请材料不齐全、不合格的,必须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收件后须及时登陆审批系统,认真扫描录入相关资料;项目办理过程中,按照“一审一核”办件工作责任制的要求认真审核,审查中发现问题时,严格执行办证工作制度,确保代码信息的準确性。
3.3 重视年检工作。组织机构数据质量直接受年检力度影响,只有加强年检工作力度,对组织机构信息及时进行更新,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在建立的代码信息数据库中定期进行比对和清理,实时做好记录,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组织数据的质量。
3.4 加强沟通协调。代码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与机构登记批准部门、与代码应用部门相互依托的关系,因此组织机构代码中心要经常性的分析信息状况,通过与工商、民政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及时掌握组织机构的变更信息;通过与税务、社保、银行及车辆管理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有效的查验机制,敦促组织机构及时更新代码数据。
4 总结
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涉及到信息采集过程控制、信息管理过程控制、信息审核过程控制、信息共享过程控制等多个环节,这就需要代码工作人员尽心尽责,把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质量手册》规范运行,这不仅关系到了组织机构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了国家信息化的建设,所以,提高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经济与信息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关键。只有加强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标准的控制,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代码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推进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在各级政府信息化工程和全社会更深层次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保树.股份公司组织机构的实态考察与立法课题[J].法学研究,1998,02:43-58.
[2]冯冲,陈肇雄,黄河燕. 采用主动学习策略的组织机构名识别[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04:710-714.
[3]沈嘉懿,李芳,徐飞玉,Hans Uszkoreit.中文组织机构名称与简称的识别[J].中文信息学报,2007,06:17-21.
作者简介:
4.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四
资信证明业务指银行接受客户申请,在银行记录资料的范围内,通过对客户的资金运动记录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对外出具资信证明函件的形式,证明客户信誉状况的一种咨询见证类中间业务。
机构信用代码是从信用的角度编制的用于识别机构身份的代码标识,以中国人民银行派发的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准号为基础编制。代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包含准入登记管理机构类别、机构类别、行政区划、顺序号、校验码共18位。机构信用代码证具有唯一性、广覆盖性、经济性、实用性和不影响其它代码功能运用范围的兼容性,是各类机构的“经济身份证”。
5.组织机构代码整改报告 篇五
致:xxxx质量技术监督局
xxxxxxxxx,注册于xxxxxxxxxxx号。注册资金xxxxx元,主要从事xxxxxxxxxxxxxxxx。组织代码证号:xxxxxxxxxxxxxxxx。由于我单位在xxxxxxx至今为止无任何收入,组织机构尚不健全,也没有专职的会计人员。由于我们工作的疏忽,致使我单位代码证未能按期年检,违反了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在此我单位表示深刻歉意。
组织机构代码证是企业的身份证,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代码证未能按期年检给贵局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和不便,也阻碍了我单位自身的发展。
反省此事,主要是我单位对证照的年检规定认识不足,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导致错过年检期限,造成目前的状况。对此我公司承诺,做出如下整改措施:
1、马上建立组织机构,并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2、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及相关证照使用和审验制度。
3、将“按期办理证照审验手续”纳入办公室业绩考核。
4、公司主要领导要亲自监督此项工作。
对于我单位的失误,我们再次表示歉意,希望能给予我们改正机会,原谅我们工作的失误。迫切的盼望贵局能尽快为我公司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手续。
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法定代表人:
6.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六
H01 呼吸系统
H0101 肺及气道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
H0102 呼吸系统遗传性疾病
H0103 呼吸调控异常
H0104 呼吸系统炎症与感染
H0105 呼吸系统免疫性疾病及变应性肺疾病
H0106 气道重塑与气道疾病
H0107 支气管哮喘
H01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0109 肺循环及肺血管疾病
H0110 间质性肺疾病
H0111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H0112 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
H0113 睡眠呼吸障碍
H0114 纵隔与胸膜疾病
H0115 胸廓/膈肌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
H0116 肺移植和肺保护
H0117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118 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02 循环系统
H0201 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
H0202 循环系统遗传性疾病 H0203 心肌细胞/血管细胞损伤、修复、重构和再生
H0204 心脏发育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
H0205 心电活动异常与心律失常
H0206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H0207 肺源性心脏病
H0208 心肌炎和心肌病
H0209 感染性心内膜炎
H0210 心脏瓣膜疾病
H0211 心包疾病
H0212 心力衰竭
H0213 心脏/血管移植和辅助循环
H0214 血压调节异常与高血压病
H0215 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
H0216 主动脉疾病
H0217 周围血管疾病
H0218 淋巴管与淋巴循环疾病
H0219 微循环与休克
H0220 血管发生异常及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
H0221 循环系统免疫相关疾病
H0222 循环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223 循环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03 消化系统
H0301 消化系统发育异常 H0302 消化系统遗传性疾病
H0303 消化道结构与功能异常
H0304 肝胆胰结构与功能异常
H0305 腹壁/腹膜结构及功能异常
H0306 消化道内环境紊乱、黏膜屏障障碍及相关疾病
H0307 消化道动力异常及功能性胃肠病
H0308 消化系统内分泌及神经体液调节异常
H0309 胃酸分泌异常及酸相关性疾病
H0310 胃肠道免疫相关疾病
H0311 消化系统血管及循环障碍性疾病
H0312 胃肠道及腹腔感染性疾病
H0313 肝胆胰免疫及相关疾病
H0314 肝脏代谢障碍及相关疾病
H0315 药物、毒物及酒精性消化系统疾病
H0316 炎性及感染性肝病
H0317 肝纤维化、肝硬化与门脉高压症
H0318 肝再生、肝保护、肝衰竭、人工肝
H0319 胆石成因、胆石症及胆道系统炎症
H0320 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与胰腺炎
H0321 消化系统器官移植
H0322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323 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04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 H0401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异常
H0402 女性生殖系统损伤与修复
H0403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与感染
H0404 女性生殖内分泌异常及相关疾病
H0405 女性生殖系统遗传性疾病
H0406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
H0407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H0408 女性性功能障碍
H0409 乳腺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
H0410 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异常
H0411 男性生殖系统损伤与修复
H0412 男性生殖系统炎症与感染
H0413 男性生殖内分泌异常及相关疾病
H0414 男性生殖系统遗传性疾病
H0415 男性性功能障碍
H0416 卵子发生与受精异常
H0417 胚胎着床及早期胚胎发育异常
H0418 胎盘结构与功能异常
H0419 胎儿发育与产前诊断
H0420 妊娠及妊娠相关性疾病
H0421 分娩与产褥
H0422 新生儿相关疾病
H0423 避孕、节育与妊娠终止 H0424 精子发生异常与男性不育
H0425 女性不孕不育与辅助生殖
H0426 生殖医学工程
H0427 生殖免疫相关疾病
H0428 生殖系统移植
H0429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疾病相关诊疗新技术
H0430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05 泌尿系统
H0501 泌尿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异常
H0502 泌尿系统遗传性疾病
H0503 泌尿系统损伤与修复
H0504 泌尿系统感染
H0505 泌尿系统免疫相关疾病
H0506 泌尿系统结石
H0507 肾脏物质转运异常
H0508 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
H0509 原发性肾脏疾病
H0510 继发性肾脏疾病
H0511 肾衰竭
H0512 肾移植
H0513 前列腺疾病
H0514 膀胱疾病
H0515 尿动力学 H0516 血液净化和替代治疗
H0517 泌尿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518 泌尿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06 运动系统
H0601 运动系统结构、功能和发育异常
H0602 运动系统遗传性疾病
H0603 运动系统免疫相关疾病
H0604 骨、关节、软组织医用材料
H0605 骨、关节、软组织损伤与修复
H0606 骨、关节、软组织移植与重建
H0607 骨、关节、软组织感染
H0608 骨、关节、软组织疲劳与恢复
H0609 骨、关节、软组织退行性病变
H0610 骨、关节、软组织运动损伤
H0611 运动系统畸形与矫正
H0612 运动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613 运动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07 内分泌系统/代谢和营养支持
H0701 松果体/下丘脑/垂体发育及结构异常
H0702 甲状腺/甲状旁腺发育及结构异常
H0703 肾上腺发育及结构异常
H0704 胰岛发育、胰岛细胞分化再生及功能调控异常与胰岛移植
H0705 内分泌系统炎症与感染 H0706 内分泌系统遗传性疾病
H0707 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疾病
H0708 松果体/下丘脑/垂体疾病及功能异常
H0709 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及功能异常
H0710 肾上腺疾病及功能异常
H0711 糖尿病发生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H0712 血糖调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
H0713 糖尿病
H0714 其他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异常
H0715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移植
H0716 能量代谢调节异常及肥胖
H0717 代谢综合征
H0718 糖代谢异常
H0719 脂代谢异常
H0720 脂肪细胞分化及功能异常
H0721 氨基酸代谢异常
H0722 核酸代谢异常
H0723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及酸碱平衡异常
H0724 微量元素、维生素代谢异常
H0725 钙磷代谢异常
H0726 骨转换、骨代谢异常和骨质疏松
H0727 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
H0728 遗传性代谢缺陷 H0729 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领域相关新技术
H0730 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其他科学问题
H08 血液系统
H0801 造血、造血调控与造血微环境异常
H0802 造血相关器官(肝脏/脾脏/胸腺)结构及功能异常
H0803 红细胞异常及相关疾病
H0804 白细胞异常及相关疾病
H0805 血小板异常及相关疾病
H0806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衰竭
H080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H0808 骨髓增殖性疾病
H0809 血液系统免疫相关疾病
H0810 血液系统感染性疾病
H0811 出血、凝血与血栓
H0812 白血病
H0813 造血干细胞移植
H0814 血型与输血
H0815 遗传性血液病
H0816 血液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817 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09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H0901 意识障碍
H0902 认知功能障碍 H0903 躯体感觉、疼痛与镇痛
H0904 运动调节与运动障碍
H0905 神经发育、遗传、代谢相关疾病
H0906 脑血管结构、功能异常及相关疾病
H0907 神经免疫调节异常及神经免疫相关疾病
H0908 神经系统屏障和脑脊液异常及相关疾病
H0909 神经系统炎症及感染性疾病
H0910 脑、脊髓、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
H0911 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自主神经疾病
H0912 神经变性、再生及相关疾病
H0913 神经电活动异常与发作性疾病
H0914 脑功能保护、治疗与康复
H0915 节律调控与节律紊乱
H0916 睡眠与睡眠障碍
H0917 器质性精神疾病
H0918 物质依赖和其他成瘾性障碍
H0919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
H0920 神经症和应激相关障碍
H0921 心境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和心身疾病
H0922 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异常
H0923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
H0924 其他精神障碍与精神卫生问题
H0925 精神疾病的心理测量和评估 H0926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H0927 危机干预
H0928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诊疗新技术
H0929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10 医学免疫学
H1001 免疫器官/组织/细胞的发育分化异常
H1002 免疫应答异常
H1003 免疫反应相关因子与疾病
H1004 免疫识别/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异常
H1005 炎症、感染与免疫
H1006 器官移植与移植免疫
H1007 超敏反应性疾病
H1008 自身免疫性疾病
H1009 继发及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H1010 固有免疫异常
H1011 神经内分泌免疫异常
H1012 黏膜免疫疾病
H1013 疾病的系统免疫学
H1014 疫苗和佐剂研究/接种/免疫防治
H1015 免疫相关疾病诊疗新技术
H1016 免疫相关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11 皮肤及其附属器
H1101 皮肤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 H1102 皮肤遗传及相关疾病
H1103 皮肤免疫性疾病
H1104 皮肤感染
H1105 非感染性皮肤病
H1106 皮肤附属器及相关疾病
H1107 皮肤及其附属器疾病诊疗新技术
H1108 皮肤及其附属器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12 眼科学
H1201 角膜及眼表疾病
H1202 晶状体与白内障
H1203 巩膜、葡萄膜、眼免疫
H1204 青光眼、视神经及视路相关疾病
H1205 视网膜、脉络膜及玻璃体相关疾病
H1206 视觉、视光学与近视、弱视及眼肌疾病
H1207 全身疾病眼部表现、眼眶疾病
H1208 眼遗传性疾病
H1209 眼组织移植
H1210 眼科疾病诊疗新技术
H1211 眼科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13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
H1301 嗅觉、鼻及前颅底疾病
H1302 咽喉及颈部疾病
H1303 耳及侧颅底疾病 H1304 听觉异常与平衡障碍
H1305 耳鼻咽喉遗传与发育相关疾病
H1306 耳鼻咽喉疾病诊疗新技术
H1307 耳鼻咽喉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14 口腔颅颌面科学
H1401 口腔颅颌面组织生长发育及牙再生
H1402 颅颌面部骨、软骨组织的研究
H1403 口腔颌面部遗传性疾病和发育畸形及软组织缺损修复
H1404 牙体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疾病
H1405 牙周及口腔黏膜疾病
H1406 唾液、涎腺疾病、口腔颌面脉管神经及颌骨良性疾病
H1407 味觉、口颌面疼痛、咬合及颞下颌关节疾病
H1408 牙缺损、缺失及牙颌畸形的修复与矫治
H1409 口腔颌面组织生物力学和生物材料
H1410 口腔颌面疾病诊疗新技术
H1411 口腔颌面疾病其他科学问题
H15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H1501 心肺复苏
H1502 多脏器衰竭
H1503 中毒
H1504 创伤
H1505 烧伤
H1506 冻伤 H1507 创面愈合与瘢痕
H1508 体表组织器官畸形、损伤与修复、再生
H1509 体表组织器官移植与再造
H1510 颅颌面畸形与矫正
H1511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其他科学问题
H16 肿瘤学
H1601 肿瘤病因
H1602 肿瘤发生
H1603 肿瘤遗传与表观遗传
H1604 肿瘤免疫
H1605 肿瘤预防
H1606 肿瘤复发与转移
H1607 肿瘤干细胞
H1608 肿瘤诊断
H1609 肿瘤化学药物治疗
H1610 肿瘤物理治疗
H1611 肿瘤生物治疗
H1612 肿瘤综合治疗
H1613 肿瘤康复(包括社会心理康复)
H1614 肿瘤研究体系新技术
H1615 呼吸系统肿瘤
H1616 血液淋巴肿瘤(白血病除外)
H1617 消化系统肿瘤 H1618 神经系统肿瘤(含特殊感受器肿瘤)
H1619 泌尿系统肿瘤
H1620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H1621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H1622 乳腺肿瘤
H1623 内分泌系统肿瘤
H1624 骨与软组织肿瘤
H1625 头颈部及颌面肿瘤
H1626 皮肤、体表及其他部位肿瘤
H17 康复医学
H1701 康复医学
H18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H1801 磁共振结构成像与疾病诊断
H1802 fMRI与脑、脊髓功能异常检测
H1803 磁共振成像技术与造影剂
H1804 X射线与CT、电子与离子束、放射诊断与质量控制
H1805 医学超声与声学造影剂
H1806 核医学
H1807 医学光子学、光谱与光学成像
H1808 分子影像与分子探针
H1809 医学图像数据处理与分析
H1810 脑电图、脑磁图与脑机交互
H1811 人体医学信号检测、识别、处理与分析 H1812 生物医学传感
H1813 生物医学系统建模及仿真
H1814 医学信息系统与远程医疗
H1815 治疗计划、导航与机器人辅助
H1816 介入医学与工程
H1817 康复工程与智能控制
H1818 药物、基因载体系统
H1819 纳米医学
H1820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H1821 细胞移植、组织再生与生物反应器
H1822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H1823 人工器官与特殊感受器仿生医学
H1824 电磁与物理治疗
H1825 用于检测、分析、成像及治疗的医学器件和仪器
H1826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其他科学问题
H19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H1901 病原细菌、细菌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2 病原放线菌、放线菌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3 病原真菌、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4 病毒、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5 其他病原微生物及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6 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7 传染病媒介生物 H1908 病原微生物变异与耐药
H1909 医院获得性感染
H1910 性传播疾病
H1911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研究与诊疗新技术
H1912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其他科学问题
H20 检验医学
H200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H2002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H2003 临床细胞学和血液学检验
H2004 临床免疫学检验
H2005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
H2006 临床检验新技术
H2007 检验医学其他科学问题
H21 特种医学
H2101 特种医学(航空、航天、航海、潜水、高原、极地等极端环境)
H22 放射医学
H2201 放射医学
H23 法医学
H2301 法医毒理、病理及毒物分析
H2302 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
H2303 法医精神病学及法医临床学
H2304 法医学其他科学问题
H24 地方病学/职业病学 H2401 地方病学
H2402 职业病学
H25 老年医学
H2501 老年医学
H26 预防医学
H2601 环境卫生
H2602 职业卫生
H2603 人类营养
H2604 食品卫生
H2605 妇幼保健
H2606 儿童少年卫生
H2607 卫生毒理
H2608 卫生分析化学
H2609 传染病流行病学
H2610 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H2611 流行病学方法与卫生统计
H2612 预防医学其他科学问题
H27 中医学
H2701 脏腑气血津液体质
H2702 病因病机
H2703 证候基础
H2704 治则与治法
H2705 中医方剂 H2706 中医诊断
H2707 经络与腧穴
H2708 中医内科
H2709 中医外科
H2710 中医骨伤科
H2711 中医妇科
H2712 中医儿科
H2713 中医眼科
H2714 中医耳鼻喉科
H2715 中医口腔科
H2716 中医老年病
H2717 中医养生与康复
H2718 中医针灸
H2719 按摩推拿
H2720 民族医学
H2721 中医学其他科学问题
H28 中药学
H2801 中药资源
H2802 中药鉴定
H2803 中药药效物质
H2804 中药质量评价
H2805 中药炮制
H2806 中药制剂 H2807 中药药性理论
H2808 中药神经精神药理
H2809 中药心脑血管药理
H2810 中药抗肿瘤药理
H2811 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
H2812 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
H2813 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
H2814 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
H2815 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
H2816 中药药代动力学
H2817 中药毒理
H2818 民族药学
H2819 中药学其他科学问题
H29 中西医结合
H2901 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H2902 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
H2903 中医药学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
H30 药物学
H3001 合成药物化学
H3002 天然药物化学
H3003 微生物药物
H3004 生物技术药物
H3005 海洋药物 H3006 特种药物
H3007 药物设计与药物信息
H3008 药剂学
H3009 药物材料
H3010 药物分析
H3011 药物资源
H3012 药物学其他科学问题
H31 药理学
H3101 神经精神药物药理
H3102 心脑血管药物药理
H3103 老年病药物药理
H3104 抗炎与免疫药物药理
H3105 抗肿瘤药物药理
H3106 抗感染药物药理
H3107 代谢性疾病药物药理
H3108 消化与呼吸系统药物药理
H3109 血液、泌尿与生殖系统药物药理
H3110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H3111 临床药理
H3112 药物毒理
7.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七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组织机构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惟一的、始终不变的无含义代码标识, 由9位数字和字母组成。
为了全面推进国家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化的进程, 从2005年开始, 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组织, 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开展组织机构代码档案数字化工作, 即将原有的传统组织机构代码纸质档案, 通过扫描、标识、索引的方法, 统一纳入到计算机数字化管理中。并先后发布了《组织机构代码档案管理方法》和《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管理和技术规范》, 开发了组织机构电子档案业务管理系统, 对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工作制定一系列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 以有效推进电子档案建设进程。
目前, 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的组织机构电子档案业务管理系统提供了基于国家、省、市县3级结构的、相对全面的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业务管理功能, 对解决组织机构代码档案电子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不断改进与提升, 组织机构代码档案数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全国范围内已建档的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数量已经过亿, 并且通过专用网络24小时不间断实时更新。
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的潜在问题
作为国内较早推行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 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有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与数字化档案管理方式的一些问题也不断显现, 特别是在已经建立的电子档案基础上, 维护、应用的技术短板制约了未来档案数字化应用进程的开展。例如现有的代码电子档案采用数据库信息索引与TIF图像文件相结合的方式保存, TIF图像依赖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目录结构进行查找管理, 期间一旦发生数据库损坏, 或者图像存储路径被从外部修改, 将直接导致所有的代码电子档案无法使用, 几乎不可能恢复。并且随着图像编辑工具与编辑技术的不断丰富, 各省、市、县存储于本地的TIF格式档案图像存在着被篡改的可能, 直接影响到了数字化档案的真实性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识别、鉴定、自我维护的加密技术来保障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可用性, 否则将极大地制约数字化档案的应用前景, 使数字化档案的法律效应难以得到保证。
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防篡改系统
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的篡改检测与鉴真是一种通过特定数字水印技术, 将数字化资源的各类特征信息如原始信息 (重心、尺寸、面积、重量、直方图、色度、亮度、灰度、饱和度、材质、分辨率、版心尺寸, 行列投影, 连通度、边缘、校验和、存储尺寸、创建时间、修改时间、形状、纹理、不变距和中心距) 、责任信息 (责任人、产生时间、入库时间) 、版权信息 (版权所有者) 等进行分析和提取, 以隐藏的形式嵌入到图像载体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不影响原数字化资源的浏览和使用, 实现了用户的不可感知性, 一旦图像发生篡改, 则可以通过隐藏在图像中或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水印信息进行验证, 从而验证原始图像的原始性及是否被篡改。由于档案图像中嵌入了档案的版权信息, 对于无法联网进行数据库验证的离线档案文件也可以实现档案的基本鉴真要求。
相对于常见的基于数字证书技术的档案加密技术而言, 在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中应用数字水印防篡改技术有着以下几大优势:
1.像素级的篡改识别
传统的数字证书加密技术是基于文件的指纹特征进行加密, 一旦文件被修改, 则数字证书也被破坏, 从而实现了对逐个文件的篡改识别。而基于数字水印的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防篡改技术是针对特定图像类型文件的特征信息分析、加密的技术, 分析后的图像特征 (水印) 隐藏在图像文件中, 图像本身各项属性及应用方式完全不受影响。一旦图像文件被修改, 可以通过重新计算、比对原始文件的水印信息来具体确认图像的哪一个位置被修改过 (精确到每一个像素点) , 不但实现了图像文件本身的防篡改, 更实现了被篡改区域的精确识别, 从而达到更进一步的、逐像素级的篡改检测与验证, 也正是这一特性使得数字水印技术尤为适合组织机构代码的电子档案防篡改要求。
2.自我维护
由于现有的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由数字图像文件和数据库索引信息两部分组成, 其中数据库损坏或者档案存储路径被意外修改都将直接导致全部的电子档案不可用, 其脆弱性不言而喻, 而加入数字水印的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在生成的过程中还将一部分原始档案的索引、版权、存储路径等信息一并嵌入其中, 因此, 很容易实现加密后的档案图像在脱离数据库的环境下实现索引信息的重建, 实现了只要能够找回一份完整的图像文件, 就能够恢复该份档案完整信息的功能。这在某些极端的环境下, 如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 为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提供了恢复档案资源的技术手段, 大大加强了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资源的可靠性与容灾能力。
3.简便易行
由于该技术所面向的资源是数字图像本身, 因此做到了与业务系统无关, 也决定了该技术在部署到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环境中时可以完全实现与现有的业务系统的并行处理, 几乎不需要人为的维护与干预即可完成数字档案的加密过程。加密后的数字档案与原有的数字档案分开存储, 在具体应用的环节中可根据需要来进行调用。
该技术的另一项优势还在于其部署的灵活性, 使用方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部署多少台加密客户端来处理图像, 各省代码分中心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制相应硬件基础设施投入, 处理能力也可以随着后期的硬件增加而扩大, 真正做到了按需使用。
4.适合国情
相对数字证书的模式,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系统只面向具体的加密与水印技术, 其防篡改识别、验证与第三方认证机构无任何联系, 有效回避了当前国内不同职能部门间条块分割, 其数字证书发放与使用均各自为政, 不能互通互认的难题, 而且在具体防篡改验证的过程中可以做到离线脱机使用, 不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支持, 这在我国欠发达地区, “老、少、边、穷”等地区尤为适合, 避免了前期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 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数字化档案验证手段。
预期效果
1.极大提高了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
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防篡改系统将版权信息、机构信息、图像特征等信息嵌入到图像文件之中, 在电子档案的利用过程中通过对综合特征信息的提取达到对电子档案的防篡检测、档案鉴真的目的。通过该技术手段, 数字化档案的利用已基本具备了可供验证的技术前提, 可大大提升电子档案利用过程中档案的法律效力, 实现数字化档案综合利用的最终目标。
2.为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由于使用防篡改技术的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在利用活动中能够很容易验证其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因此容易获得利用者的认可。防篡改技术还使得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可以经多级多次传递, 仍能具备与原件一致的可鉴真能力, 从而使得电子档案的跨部门综合利用成为可能, 在某些不具备专用可信网络的环境下, 很容易通过公共互联网或者离线拷贝的形式, 实现多部门档案文件的交换和综合利用, 为电子档案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有效保证电子档案资源库的完整性、一致性
组织机构代码中心的电子档案采取市县、省级、国家等3级存储模式, 各级间的资源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并且在原有的业务系统中, 缺乏一套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系统的自我维护功能, 代码数据库中的数据和图像本身的完整性无法进行比对, 且档案图像的应用依赖于组织机构代码业务数据库。通过防篡改技术的引入, 可实现电子档案资源库完整性检测和本地资源的原始性定期、定时检查, 将各级之间形成版权信息的数据比对, 确保在用信息和备份信息一致, 从而保证全网资源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结论
8.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八
关键词:组织机构代码 社会活动 应用研究
0 引言
组织机构代码制度,是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建立,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为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我国改革与发展进程在当下阶段的迫切需要。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对象和主体是组织机构和人。政府转变职能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对这两大主题的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1989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行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国务院在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组织机构代码在我国电子政务中的基础性地位。
1 组织机构代码的含义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其含义包括多个方面。
1.1 组织代码相当于单位的身份证号,是各类组织机构的法定识别号码。它使用代号和数字表达从而给单位数字化,满足计算机管理信息的需求。
1.2 组织机构代码的每一个代码对应数据库中单独的单位及其信息组合。
1.3 组织机构代码是由代码证书承载,相当于单位的“身份证”。
1.4 组织机构代码在办证时采集各单位基本信息,形成了代码信息网络系统,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每个单位的单个信息都经过标准化处理这样便于统计、分析、分类查询。
2 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应用
组织机构代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必然产物。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颁发流程严格,单位提交的组织机构的法定批准证件、公章、法人代表身份证、经办人身份证件、主管部门代码证书等原始证件,需要严格审查,这样保证了机构信息的真实合法性以及准确性。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中不断跟进,组织机构代码已在税务、银行、工商、统计、公安、劳动、人事、外金贸、公积金管理、法院等众多领域和部门广泛应用,成为各组织机构在工作及一些商务领域的必需的身份证明。代码数据库成为企业诚信、证书授权中心认证、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的基础信息资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
2.1 组织机构代码具有唯一性、终身性,是社会管理的前提和保障。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办证流程严格在申请时需要提供组织机构的法定批准证件、公章、法人代表身份证、经办人身份证件、主管部门代码证书等原始证件。以此证明机构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这样无论组织机构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机构地址和经营范围等信息如何改变,或者该机构重组、兼并、改制,组织机构代码号是始终不会变的。组织机构代码号的唯一性的特点可以防止欺诈和冒名,满足了人们对机构身份确认的需求。进而代码证成为最有效最简单的身份证明。组织机构代码具有终身性,使得企业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变更时号码始终唯一,这一特点在银行领域尤其重要可以避免有些企业故意伪造工商登记号码、税务登记号或者改变名称等不法手段来逃避还贷或者重复贷款。为落实企业账户实名制、打击诈骗、洗黑钱等金融犯罪等社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2 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成为各部门信息之桥梁。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信息垄断及封闭,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由于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特征使得它能衔接和整合各部门业务数据库,这样便成为了连接各个部门实施信息共享的桥梁。例如通化市依托政务中心,加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交易和效能监察“四个平台”建设,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项目全部纳入中心统一管理,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各种事项由过去的“串联”审批变为网上并联会审,大大缩短了审批所需工作日,平均审批和办理时间比原来提前了10天左右。另外通化市还建立县乡“三资”监管平台,安装“谐农”管理软件,对乡镇、村“三资”管理实现远程动态监控。在全市78个乡镇、984个行政村全部安装电子触摸屏,并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政务在网上公开、资金在网上运行、监督在网上实施。
建设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可以将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业务数据实行动态联网,从而实现通过电子政务来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以及完善宏观调控的战略任务。
2.3 为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统计。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中包含各单位机构类型、注册资金、职工人数、经营范围等信息。政府部门通过检索、统计、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本地区各类单位的具体特征及发展变化情况。分析统计各单位的人员增减、产业布局及结构比例,从而进一步了解各行业的发展快慢及发展水平。通过各地区信息情况的对比分析总结经验,针对一些不足地方及时进行调整政策。这样为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
3 组织机构代码的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3.1 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推动组织机构代码应用。在信息时代下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尤显重要。各技术监督系统各单位各部门需加强对组织代码的管理,对本单位部门开展工作有极大帮助和益处。准确的信息资源为我们搞好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有极大帮助,我国各级政府职能业务部门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机构代码这一信息工程,强化利用代码资源基本信息库这样才能广泛推动社会更深层的应用组织机构代码。
3.2 提高人员素质,保证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质量是组织机构代码的生命,针对代码个体来说代码质量包含唯一性、准确性及代码的载体的质量。代码数据库质量包含数据库的完整性、应用程度等。服务质量包括微观和宏观服务质量两个层次。代码因素的各质量因素都离不开人员因素,所以各技术专业人员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才能保证代码事业的继续发展。
3.3 积极做好组织机构代码的年检工作。由于社会各机构每年注册、注销变量较大所以必须在保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准确性、时效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年检工作。
①精心准备,及早安排。为避免年检中出现扎堆拥堵现象,质监局提前对年检日程做了详细部署,实行错时年检,并将年检通知、应提交材料通过媒体对外公布,使各组织机构对代码证年检一目了然,有效减少了往返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做好年检工作打牢了基础。②积极沟通,强化协调。积极与银行、工商、税务、编办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享,从源头上堵住代码证漏审现象的发生,促使各单位自觉办理代码证年审。③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在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要求组织代码工作人员在年检过程中对符合要求的单位做到“受理、审核、发证”一条龙服务,当场办结;对提交资料不合格的单位,一次性告知其不能办理的理由,从而彻底杜绝了推诿扯皮延误年检时限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年检的工作效率。④创新形式,高效便民。针对代码证书集中的银行、邮政等单位,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服务等形式提高代码年检效率。同时,实行电话预约登记制度,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企业提供最便利的快捷服务。
4 结束语
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发展是国家电子政务统一发展的新阶段,责任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组织机构代码应用不断深入,代码信息在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经济宏观调控及有效管理维护经济秩序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及挖掘代码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更好的推动代码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我们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工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2]李琳.广西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应用的探讨[J].廣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6.
[3]吴同敬,张良,朱亚玲.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用中的探讨与研究[J].标准科学,2010(11).
9.组织机构代码证超期年检检查 篇九
**技术监督局组织机构代码办公室:
我单位****有限公司2009年03月02日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地址位于**市**区**路*号*层*号,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万元整,经营范围:*********************。我公司的营业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此前由于代码证及营业执照不慎丢失,补好后却已错过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期限,由此给贵办公室的工作造成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造成此后果都是因为我单位的工作疏忽,我单位保证以后不再出现此种情况。
最后,再次为我公司的代码证年检超期对贵办公室的工作所造成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
此致。
****有限公司
10.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十
1 开发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信息资源是信息时代中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国家对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对于规范和完善经济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组织机构代码所含有的丰富信息资源并非仅仅只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更能够通过进一步的开发与完善将其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在社会各个方面。笔者将开发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代码信息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建设
充分利用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 既可以使各行业数据库在有效的索引平台上事半功倍地建设起来, 也可以使政府利用统一的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动态地获得行业和市场变化的信息, 为国家电子政务提供规范、完整, 实效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服务, 从而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对政府各部门的宏观决策和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等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1.2 代码信息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功能
当今信息时代, 政府机构在其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政府各组成部门的资源整合、资源配置和资源共享, 工作流程的优化, 超越时间区域和部门的局限, 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节省行政成本。
1.3 代码信息平台是建立社会监管制度的迫切需要
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的开发对于解决我国政府部门之间存在已久的“信息孤岛”问题奠定了基础, 为实现各部门数据库互联架起了桥梁。各管理部门的数据库如果都利用统一的法人单位标识, 能够很快地建立起信息贤源共享的平台。以组织机构代码为纽带, 可以方便地查出法人主体在各个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之内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表现, 从而建立起全社会监管机制。
2 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从1989年建立代码标识制度起, 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账户管理工作中查验全国统一代码证书的通知》, 要求全国各银行在组织机构开立基本账户时查验代码证书, 标志着组织机构代码开始应用于社会管理中, 随后在统计、税务部门也得到应用。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在组织机构代码的发展中不断改进创新, 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高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与应用水平。在对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技术人员研制了组织机构代码证, 以此来加强对组织机构的管理, 提高代码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组织机构代码证是证明该单位具有组织机构代码的法定凭证, 包括纸质代码证书和电子副本IC卡。目前, 代码IC卡已应用到公安、车管、银行、税务等部门, 通过读写器, 读取代码IC卡中的信息, 并将行业有用的信息直接采集到应用部门的业务数据库中。现在, 代码证已应用到国家的税务、银行、海关、公安、经贸、外汇、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十几个部委的业务管理中。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在开发和利用代码信息资源中所取得的成果。
然而, 尽管我国的代码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其仍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因素, 极大的阻碍了代码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体来讲, 在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主要体现在几方面。首先, 信息资源的时效性较低, 数据库中的信息更新不够及时快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代码信息资源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其次, 基层代码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对于专业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 操作技术水平不高。第三, 代码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未能妥善解决, 包括代码信息资源的密级范围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时的安全协调管理工作等。
3 加强代码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代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准确性与及时性, 促进代码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代码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促使信息资源能够实现社会共享化, 最大程度的发挥其自身作用, 实现自身价值。笔者建议, 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3.1 转变观念
各级代码管理部门应认识到代码信息资源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财富, 是整个社会的资源。虽然负责登记管理的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但享用资源的主体应当是社会, 开发代码信息时应注意是否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2 加强组织管理
各级代码管理部门应从战略高度认识代码工作, 建立代码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一套从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建库到业务应用系统集成、信息发布与服务的完整技术政策体系, 促进代码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确保资金、人员组织的最佳化, 以此更好的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3.3 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
代码信息资源的质量好坏是影响代码信息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关键, 只有充分保证了代码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可靠性与完整性, 才能使代码信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要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 需要使领导与基层人员大力重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不断采用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数据库的管理中, 不断创新新技术, 并加强动态化管理, 使所有地区的代码信息资源都能够及时快捷的互相交换新信息。
3.4 开展培训, 建设高水准的专业队伍
首先需要从人力资源配置、专业培训等方面落实, 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形成人才培养制度化,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其次, 加强人员交流, 采取有效措施, 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代码信息服务工作, 带动整个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5 加大科技含量, 确保信息安全
代码信息服务业要走出困境, 市场需求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切入点。我们必须树立市场意识, 从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建设及信息部门服务对象等多方面因素考虑, 合理配置代码信息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 形成结构合理、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 只有这样, 才能开拓更广泛的社会服务空间, 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类型, 开发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 并方便用户利用。
4 结论
11.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十一
1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基本信息登记表
以下由申领单位填写(说明见背面)
以下由发证机关填写定标识。代码号是由9位数字组成的无含义码,统一由全国组织机构管理中心随机赋予,不能选择。
*注意事项:本表一式一份,可打印或黑色或蓝色钢笔及碳素笔如实、认真填写,打印或手工填写均有效,但“签名”栏须本人亲笔签名并盖单位公章。未盖公章无效。可登录http://下载表格,复印有效。
2011年08月印制,要求页面平整,内容真实清晰(注意:不能在复印件正面上涂写或盖印),否则不予受理,单位提交的复印材料由发证机关存档使用,不予退还。详情可登录http://网站,咨询电话:0769-22039666;0769-23109266
《代码证》申领、变更、换证、年检所需资料:(原件审核后退回)
1、有效的《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如副本,则需将内页的“验照情况”也复印一份提交);机关、事业单位等其它依法成立的组织机构需提供有效登记证书原件或设立该机构的批准文件复印件。(注:扫描存档用一份,如果证照内容有变更或逾期办理代码证的则另外各需一份作标识存档用)。
2、有效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需将身份证正、反面纵向复在同一纸面上),如果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港、澳、台人士或外国人,则提供回乡证、台胞证或护照的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只限中国大陆地区),非中文类证件需提供中文翻译件一份;
3、办证单位填写《申领组织机构代码基本信息登记表》一份,并加盖单位公章;
4、单位公章;
5、《代码证》正、副本、IC卡或数字证书(申办除外),《代码证》正本复印件一份;
6、分支机构需提供有效的上级主管部门代码证正本复印件一份;
7、变更企业需提供工商部门核发的“企业核准变更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8、外资企业初次申领代码证时,需提供省人民政府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复印件一份。
《代码证》注销:
企业需提供工商部门的注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填写《组织机构代码注销表》一份,交回《代码证》正副本及IC卡或数字证书。
《代码证》遗失补办:
《代码证》需先在报社刊登遗失声明,然后凭报纸原件及单位遗失证明办理补证手续,所需资料与申领相同。
《代码证》备案:
如《代码证》到期应办理年检、换证等相关手续时,发现缺少所需资料(如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原件、身份证等),须带《代码证》原件到原发证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填表说明:
一、机构代码
由申办单位按照其代码证上的代码号填写。(申办除外)
二、申办状态
由申办单位按照申领代码证的实际情况在对应的申报项目前“□”里打√。
三、机构名称
填写申办单位全称。企业应填写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的名称;机关、事业单位应填写机构编制机关批准的名称;社会团体应填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名称;其它机构应填写经主管部门批准或核准的单位全称。机构名称须与公章名称相符。
四、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企业填写营业执照上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及其身份证号码;机关、事业单位填写上级行政主管机关任命单位主要领导人的姓名及其身份证号码;社会团体填写社团登记证上负责人的姓名及其身份证号码;其它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填写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及其身份证号码。
五、主管部门
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等申办单位填写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名称及代码;社会团体填写业务归口或业务主管部门的名称及代码。
六、注册资金和货币种类
应由企业按照营业执照填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相关证书上的开办资金、注册资金和货币种类填写,机关免填。在对应方框 “□”内打勾√。
七、单位人数
填报本单位正式职工的总数。
八、成立日期
企业应按营业执照上规定的成立日期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其它机构应按批准成立日期填写。
九、登记批准机构
1.企业填写核准登记该企业的工商局的名称; 2.事业单位填写核准登记其成立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名称;3.社会团体填写核准登记该社会团体的民政部门的名称;4.机关填写批准成立部门的名称;5.其它组织机构填写国家认可的批准机关的名称。
十、批准文号或注册号
1.企业应填写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号;2.事业单位填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的登记号;3.社会团体填写社团登记证上的登记号; 4.机关填写批准成立文件的文号。
十一、电话、传真
填写申办单位电话、传真号。
十二、申领副本数
由申领单位填写申请副本和电子副本的实际数量。
十三、以上申报是否涉密
请在对应方框内打勾。如填“是”,请注明涉密项目,并出示保密机关的证明文件原件。
十四、填表人、领证(卡)人签名和填表日期
12.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 篇十二
关键词:CA证书,网上申办系统,组织机构代码,代码证
CA身份认证系统基于PKI理论体系构建,由认证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客户端安全认证组件和USBKey(USB智能卡) 组成,通过浏览器访问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获得服务。申报用户端、后台管理端、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应用系统之间通过Internet传送各种业务信息,与CA中心之间通过Internet传送和证书相关的信息。业务信息可以通过CA安全技术中的数字签名等技术实现加密传送;申报用户、后台管理、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身份认证可以通过CA技术中的数字签名技术实现。每一个用户发一个USBKey,其中存储有代表用户身份的数字证书和私钥文件,用户在登录系统时,插上USBKey,通过安全加密通讯信道与远程身份认证服务器通讯,由认证服务器完成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并得到当前用户的身份以及系统的授权信息。
1 代码政务网络化服务与管理平台
代码政务网络化服务与管理平台实现了代码政务服务与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化与科学化,有效地解决了组织机构代码在网上办理各项业务的需求,为提高政府政务服务水平,增强政务管理的透明度,实现政务公开与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平台系统划分为前台和后台模块。
1.1 前台
(1) 用户登陆验证
用户登陆有两种方式:
“代码证申领”通道
该通道针对没有代码证要申请代码证的用户。进入申请页面,输入手机号和安全密码,点击下一步,系统会向手机发送登陆密码。登陆密码和用户设置的安全密码是用户在没有获得有效代码证之前登陆网站察看申请结果的验证条件。
“代码证年检、变更、换证”通道
该通道针对已经拥有代码证书,并且用户也有一个存储CA证书的USBKey。用户登陆前,先把USBKey插到电脑上,登陆时系统通过USBKey验证登录者的合法性,并分配登录者相应权限。
(2) 代码业务管理
提供代码的网上申请、换证、年检、变更、补发等业务功能,根据后台审核结果对用户发布申办业务的结果及处理方法,同时可发布相关的代码提示信息。
(3) 用户管理
对代码用户信息进行注册、删除、修改等管理。
1.2 后台
(1) 电子档案管理
对用户提交的各类扫描件受理后归档管理。
(2)满意度分析
用户可以对申办过程中得到的服务进行评价并留言。
(3) 日志管理
对工作人员保存、修改、删除操作进行记录,以在时效时间内追溯操作过程,对失误操作进行追溯、改正。
(4) 安全审计
对工作人员的登陆情况进行管理,对可登陆后台的人员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操作,可以分配操作权限,追溯、核查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
(5) 代码业务管理
在工作人员登陆时,根据工作人员的权限,显示相应可以操作的审核业务,按照国家代码中心业务审核标准开发出审核模块,对用户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公告审核结果。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保证Web数据库与中心数据库的同步。
2 系统技术路线
2.1 系统多层架构
系统采用流行的多层架构如图1 所示,典型架构为“客户层+ 表示层+ 逻辑层+ 企业信息层(EIS层)”的多层架构,保证了系统技术的先进性、安全性与可扩展性。
客户层把页面所提交的数据,经过基本校验( 如字符长度,其是否符合某正则表达式等) 发送给应用程序层,从应用程序层返回数据,然后由页面呈现。
应用程序层从客户层得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计算、格式化处理、类型转换等,然后把数据传给逻辑层,从逻辑层返回数据,再经过计算、格式化处理、类型转换等,把数据传给客户层。
逻辑层从应用程序层得到数据,创建一个业务所需要的所有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业务操作,然后把操作指示传给客户层。
EIS层从逻辑层接受查询、 插入、 更新、 删除等命令,通过通用数据库访问模块(Sql Helper、Oraco Helper等) 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把从数据库中返回的数据,再返回给逻辑层。
2.2 系统服务器组架构
在项目制定计划和需求分析过程中,采取直接到窗口实地调研的方法了解需求,把现有代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分析清楚,为数据交换提供保障,与实施具体工作的代码管理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要求、工作习惯和业务建议,充分考虑实际应用者的操作感受。按功能划分模块,使系统易于扩展,为将来的应用扩展打下基础。
图2 为系统服务器组架构。包括:
代码签发服务器:本系统平台的核心部分,负责签发代码证书,管理中央数据库,对其他模块提出的请求给出应答。
存储服务器:负责整个系统代码数据的存储,即为数据库服务器。
管理服务器:负责整个系统的配置和管理,包括日志管理、权限管理等。
稽核服务器:负责系统状态查询、历史事件的记录、审计、汇总、报表、打印等。
窗口服务器:负责用户窗口业务的处理,包括:代码证书的申请、审核、管理等。
电子档案服务器:负责存储扫描的档案信息。
Web窗口服务器:通过Internet与代码申请企业进行交互,接收处理企业通过Internet提出的申请、查询、代码证书下载等请求。
目录服务器:负责存放企业用户代码证书及其他相关的可公开信息等。
2.3 系统网络架构
系统网络采用三层架构,如图3 所示。
将整个网络区域划分为四个区:公共区、隔离区(DMZ区)、操作区和安全区。各区间由路由器相连,采用不同的防火墙产品进行保护,采取多层防火墙保护、入侵检测与漏洞扫描、病毒防治和硬件加密。
通过窗口服务器受理证书业务,以及采用数字证书、数字签名技术防止恶意证书申请。允许窗口服务器机构对资信严重下降的用户取消其证书。根据安全策略,每日主动跟踪安全动态,及时下载操作系统软件漏洞补丁程序。
通过对不同的操作员赋予不同的数据库操作权限,以及通过代码签发服务器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的方式,防止非授权人员对数据库的非法操作。数据库系统将与代码签发服务器装载在一台主机上,数据库系统享有与代码签发服务器同样的安全级别。
只将可公开的信息写入目录服务器,包括CA证书、用户证书、用户状态及失效证书列表(CRL)。设计了主/ 从的目录服务器结构,主目录服务器位于代码签发服务器的安全区内,由代码签发服务器的主用户负责维护,有完全的控制权限;从目录服务器位于隔离区,向用户开放。对于主目录服务器,目录服务器的管理员只能是主用户,从目录服务器的写入权限只赋予主服务器,其他任何人没有写入权限。当从目录服务器数据受到侵害时,可以自动从主目录服务器恢复数据;当主目录服务器受到侵害时,可以由主用户通过代码签发服务器进行数据恢复,进行数据恢复时从数据库系统取得相应数据并重新写入到主目录服务器中。
3 系统技术优势
(1) 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与原有系统的各种接口,与现行代码管理系统完全兼容,可以与其进行数据交换,并考虑到将来系统的可扩展性,包括:为将来与政府整个政务系统留有接口,为将来企业、银行等各种商务活动留有接口。这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可升级性、可扩展性等。
(2) 系统采用目前国际( 国内) 的标准协议和规范,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和可扩充性,便于同其他企业共享资源和系统升级,其中包括电子证书、电子档案、电子数据交换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3) 系统主要采用C# 语言实现。系统为B/S结构,客户端不需要安装,只要能够上网即可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系统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使操作简便、灵活。
(4) 系统为其他企业级用户提供完整的API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接口设计自己特殊的业务功能模块,与系统实现无缝连接。
综上,本系统基于世界领先的安全技术实现了与电子证书系统的无缝集成,可更安全有效的对用户登录进行身份的认证;利用数字签名保证重要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采用SSL通道连接,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4 系统实施效果
13.组织机构代码证IC卡年度验证 篇十三
1.登记证原件 & 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副本的原件,卡
3.法人和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原件需要当场扫描,实在没法带去的可以事先扫描存u盘带去碰运气,一定要清晰,否则无效)
4.授权经办人办理证明
授权经办人办理证明
兹授权经办人(身份证号码:)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事宜。
请接洽!
单位(章)
年月日
5.公章(带着点以防万一)
6.变更(年审)申请表。没有变更项目的话,只填上代码和标题2部分盖章即可。网上可下载此表。
现在新证一次性给到登记证上的年限,不用年年跑这事了,真好。
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和平里东街20号2号楼
14.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须知 篇十四
关于二OO九年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的公告
为了确保我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更好地发挥全省代码数据库在国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依据《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我局决定于二OO九年元月四日起开始对全省《组织机构代码证》实施年检。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年检范围和时间
凡在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自颁发之日起,在每满一个的前一个月内接受年检;
凡在各市、县(区)代码管理机构申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其年检时间以当地公告时间为准。
二、年检应提交的材料
1、机关提交单位介绍信、批准成立的文件和复印件;事业单位提交事业法人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企业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和复印件;社会团体提交社团登记证副本原件和复印件;民办非企业提交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副本原件和复印件;基层工会提交工会法人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其它单位提交核准其注册或批准其成立的有效证件和复印件(复印件均为A4纸张)。
2、法人单位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非法人单位提交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二代身份证复印件要求为正反两面A4纸张)。
3、原申领的代码证书正、副本及代码IC卡。
4、单位公章。
三、年检地点
在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申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其年检地点在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咨询电话:118114(百事通)、029-82214529;网址:。在各市、县(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仍在原申领处进行年检。在西安市代码办申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其年检地点在西安市含光南路178号(吉祥大厦503室),咨询电话:029-85225259、029-85220519。
四、对于逾期不接受年检的,将依据《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予以处罚。
【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推荐阅读: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年审08-29
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经办人委托书10-03
教学组织机构08-03
组织机构管理10-08
机构组织管理11-06
公司组织机构设置07-29
公司组织机构认识08-12
学校组织机构设置08-21
防治水组织机构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