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论复习

2024-06-28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精选7篇)

1.公共政策导论复习 篇一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1.护理: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整体人,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

2.护理学:是健康学科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如何提高

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发现规律。

3.护理专业性工作:指范围广、复杂多变、无章可循的护理工作,它要求护士依据自己的专业知

识及能力,敏锐的观察、分析及解决护理问题。

4.健康:WHO在1948年给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亚健康状态: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

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下降,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

时,这种生理状态为亚健康状态。

6.生存质量:也叫生活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多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

7.患病:指患者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患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

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

8.疾病状态:是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种表述,或者是

用病理生理等各种医学术语概括及解释的可观察、可感知的现象。9.一级预防:有成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

采取自我保健方法和特殊保护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10.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 预防。

11.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即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

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或出现伤残,最大限度的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低限 度。

12.心理性休克:一般发生于突患某病或病情加重时,表现为发呆、茫然、言语行为无目的、无真 实感。

13.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

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14.人的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它是人类所共有 的,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如果缺乏可导致机体失去平衡而产生疾病。

15.自我实现需要: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层

次的需要,是在其他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才出现并变得强烈,其需求的程度和满足方式有很

大的个体差异。16.刺激的需要:在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层次之间,包括性、活动、探索、操纵和好奇。17.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自尊指个体渴求能力、自信、自主和成就等;他尊是

个体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认可、重视和赞赏。

18.成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

量的变化,可用量化指标来测量,如身高、体重、骨密度、牙齿结构的变化等。19.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的、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变,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是质的变化,往往不易被测量。

20.时序年龄:指个体自出生之日起计算的年龄。21.发展年龄:代表身心发展程度的年龄,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精神年龄、道德 年龄等。

22.意识:个体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部分,如感知觉、情绪、意

志和思维等,被形容为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之巅部分。

23.潜意识: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部分,通常主要是不被外部现实和道德理智所接受的

各种本能冲动、需要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被形容为害平面以下的冰山部 分。

24.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的货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

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被形容为介于海平面上下的冰山部

分,时隐时现。

25.本我:处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与原始的欲望组成,其中性本

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是人类非理性心理活动的部分。26.自我:大部分存在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27.超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组成。28.道德发展:指个人在社会话过程中岁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照标准去

表现的道德行为。29.认同危机:即个人在自我认同过程中,心理上产生的危机感,导致角色紊乱,迷失生活目标、彷徨,可能出堕落或反社会的行为。30.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排异性的生理紧张性

反应状态的过程。

31.压力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32.全身适应综合症:指无论任何因素侵犯人体恒定调节系统时,都会引起一定的反应,也就是相

同的应激反应群。

33.疲溃感: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工作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

34.认知评价:指个体觉察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过程,包括对压力源的标定、思考及期

待,以及对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价,主要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思考、推理机决策等。

35.危机: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命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

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危机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 36.发展性危机:是成长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

37.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满足自身的我发展及生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与

他人建立及发展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3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他人、自己及人际关系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

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39.心理方位:是人际交往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是评价及

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

40.心理差位关系:是指人际交往中一方从心理上具有主导性或权威性,彼此之间具有心理上的上

下之分的关系。

41.心理等位关系: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么有心理上的上下之分关系。

42.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 的接近以建立感情的过程。

43.护患关系:是指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和促进的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44.首因效应:即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的效果。45.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46.晕轮效应:即人际关系中光环效应,是人际交往中队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

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47.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互相作用的过程。

48.科学思维:是人类智力系统的核心,是人类在学习、认识、操作和其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理

解、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推理、讨论等所组成的综合思维。

49.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形式对客观事物间接、概

括的反映过程,是科学思维最普通、最基本的形式。

50.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

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

时候,能够正确地进行取舍。

51.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是循证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52.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护理对象对现存或

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53.护理评估:是指有组织、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它是护理程序的

第一步,又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全过程,也是最基本的步骤。

54.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诊

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55.护理计划:是以护理诊断为依据,设计如何满足患者的需要,增加患者的舒适,维持和促进患

者的功能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动态决策过程。

56.护理评价:是将患者的健康状况与护理计划中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并作为判断的过程,通过评

价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诊断和计划,或对以往的方案进行修改,而使护理程序循环往复的进行 下去。

57.潜在并发症: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并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

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问题。

58.护嘱:又称护理处方是指护士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可独立完成的护理活动。

59.文化:是在某一定群体或社会的社会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60.主流文化:是统治阶级和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代表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61.亚文化: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流文化的某种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

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

62.文化休克:又称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特指生活在某一文化环境中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

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

神紧张综合症。

63.跨文化护理: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来影响护理对象的心理,使其能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康复。跨文化护理根据护理对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护理对象的生活方式、信仰、道德、价值观和价值去向,向护理对象提供多层次、多体系、高水平和全方位有效的护 理。

64.理念:是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包括相关的知识、价值观以及信念。国际护士协会对理念的定义

为“理念为指引个人思维和行为的价值观与信念。

65.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知和判断护理现象和本质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和信念。66.护理理论:护理理论是指护理现象及其本质的系统的、整体的认识,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

控制这些现象。

67.护理模式:是使用独特的框架结构,以笼统而较为抽象的方式阐述护理的实质:是护理理论的

雏形,需要用科研及实践不断检验、总结及明确,以发展为完善的护理理论。

68.完全补偿护理系统:患者完全丧失自护能力或自护能力绝对受限,不能才承担执行自我照顾的

角色,需要护士进行全面帮助,以满足患者的自我需要。

69.护理伦理:是指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及规范 的总和。

70.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71.举证倒置:是指当事人提出的主张,由当事人否定其主张而承担责任的一种举证分配形式。

72.健康教育: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

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73.健康促进:是指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

境,以促进健康。

护理学导论 总结:

1、护士的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代言人及保

护者、研究者及著作者、权威者。

2、护理学的任务: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

3、护理学的范畴:(1)医院护理、(2)社区护理、(3)护理教育、科研及管理主要的工作场所为学校。

4、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1)良好的人生观和职业动机。(2)敏锐的观察及感知能力。(3)精确 的记忆力。(4)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5)稳定的情绪状态机积极地情感感染力。(6)

坚强的意志力。(7)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8)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5、常见的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有哪些?答: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患者角色行为强化、患者 角色行为缺如、患者角色行为异常、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6、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致病因素;一类是生物遗传因素导致的人体发育

畸形、代谢障碍等。

(2)心理因素。主要是通过对情绪和情感发挥作用而影响人的健康。(3)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7、目前普遍引用的致病模式主要有三角模式和轮状模式。

8、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内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和医疗保 健手段更好地控制、干预和预测人的健康问题,诱导和激励公众的健康行为,去除或减少不良

健康行为。

9、初级卫生保健的特点:普及性、综合性、整体性、参与性和持续性。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公平、可获得性、充能、文化感受性、自我决策。

10、医疗护理服务中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

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采取自我保健方法和特殊保护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二级 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预防。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即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

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以达到最大可能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

低限度。

11、需要的分类:生理的需要社会性的需要情绪性的需要智能的需要精神 性需要

10、影响需要的因素:

(1)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情绪因素、认知因素以及其他个人因素等。(2)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11、需要的特征:(1)需要的动力性及无限性(2)需要的共同性与独立性(3)需要的整体关联性

(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12、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即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13、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指导意义:(1)识别患者未满足的需要(2)领悟和理解患者的行为和情感

(3)预测患者即将出现或未表达出来的需要(4)识别患者需要的轻重缓急

14、成长发展的基本内容、规律、影响因素。内容:成长与发展的6个方面包括:生理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精神方面、社会方面、道

德方面。

规律:可预测性、顺序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关键期 影响因素:遗传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15、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主要要点: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而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是原欲或称性本能,原

欲是人的精神力量,也是性心理发展基础。其学说包括意识的层次、人格结构和性心理发 展阶段3个要点。

人的心理活动分: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人格结构的分析: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口欲期:0~1岁 肛欲期:1~3岁 性蕾期:3~6岁 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12岁以后

16、压力及其应用

压力源的种类: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

压力的积极作用:适当的刺激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 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适当的刺激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刺激的紧张状态

17、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席尔认为人体面对压力源产生一般适应综合征,也叫全身适应综合征。同时,还出现局部适应综合征。压力的反应按照一定的阶段性过程进行,分为3期:警告期、抵抗期、耗竭期。

在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中,认知评价包含3种方式,即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重新评价。

18、个体在压力源面前常用的应对方式:(1)去除压力源(2)增加对压力的抵抗力(3)运用心理防卫机制(4)采用缓解紧张的方法(5)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

19、危机的分类:

发展性危机——是成长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式可以预测的 情景性危机——是不可以预测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机 20、危机的特征:普遍性、时限性、循环性和综合性。

21、适应的层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4个层次。

22、压力的预防及应对原则:(1)减少压力刺激(2)正确认知评价压力(3)减轻压力反应(4)寻求专业帮助

23、人际关系的特征:人际关系的互动性、心理性、明确性、渐进性、多面性、动态性、复杂性。

24、社会认知的特征:知觉信息的选择性;社会认知的互动性;认知行为的一致性;社会认知的评估性。

25、社会认知的常见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固定印象

26、按照心理方位关系确定的方式,简述其基本类型:

法定权威性——确定交往的双方心理方位关系的因素是社会地位后角色关系决定的,是外因性的。精神权威性——将往的双方的心理方位关系的确定来自于双方心理上的共同认可,是一种没在的认可关系。

27、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等级划分:根据人际关系心理距离、行为指标及交往模式,将人际关系分为9级。(1)正性心理距离。有近及远分4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其中四级最近,限于知心朋友;三级很近,局限于好朋友;二级较近,局限于朋友;一级心理距离一般,为初次相识的人。(2)零级。心理距离无所谓,关系如匆匆过客。(3)负性心理距离。有近及远分为4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一级距离稍远,为“对手”;二级较远,为“冤家对头”;三级很远,为“劲敌”;四级最远,为“宿敌”。

28、常见的人际吸引规律:相近吸引、相似吸引、想不吸引、相悦吸引、仪表吸引、才能吸引。

29、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适度原则:自尊适度、表露适度、忍让适度、热情适度、信任适度、谦虚适度、幽默适度、期望适度、频率适度

人性原则:交互原则、真诚原则、理解原则、守信原则、人道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文明原则

选择原则:择善原则、调衡原则

30、护患关系的特征:护患关系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帮助性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关系;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是一种短暂性的人际关系。

31、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知道-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31、护患关系的分期:观察熟悉期、合作信任期、终止评价期

32、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创造良好护患关系的氛围 与患者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 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为患者树立角色榜样

健康的工作情绪,良好的工作热情

33、常见的引起护患冲突的原因:因角色模糊或定位不当而产生的关系问题 因责任冲突产生的关系问题 因权益差异出现的关系问题 因理解分歧产生的关系问题

34、预防及解决护患关系问题的策略:消除角色不明确的影响 消除责任冲突的影响

自觉维护护理对象的合法权益 加强护患沟通及理解

35、沟通交流的层次:一般性沟通事务性沟通分享性沟通情感性沟通共鸣性沟通沟通的基本要素:沟通的触发体、信息发出者、编码、信道、译码、信息接受者及反馈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语言性沟通好非语言性沟通

人际沟通的特征:双向性、情景性、统一性、整体性、客观性 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1)信息发送的最佳方法

(2)促进人际沟通向纵深发展的技巧包括:沉默、自我暴露、触摸、接纳及容忍不同价值观念、幽默

(3)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技巧 核实、小结、倾听的技巧

36、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1)治疗性的会谈技巧概念:是护患双方围绕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会谈。过程:包括计划与准备会谈阶段、开始会谈、正式会谈、结束会谈(2)日常护患沟通技巧:

设身处地的为护理对象着想,理解护理对象的感受,体谅护理对象。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维护护理对象的权利。对护理对象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

随时向护理对象提供有关的健康信息,并进行健康教育。对护理对象所提供的信息保密。

37、护理工作常见的错误:突然改变话题;虚假的、不恰当的保证;主观判断或说教;信息发出的量及速度超载;言行不一;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过度发问或调查式提问

38、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和物质属性。科学思维的方法有观察、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

科学思维的形式包括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数理思维、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的组成主要包括智力因素、认知技能因素和情感态度因素。

39、临床护理决策分护理对象决策护理对象决策、护士决策模式、共同决策模式。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临床护理决策

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明确问题、陈述目标、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与反馈

询证护理的步骤: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信息并列出证据、评价证据、使用最有效的证据、评价应用证据后的效果。

发展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实践反思法、归纳性思维的教育模式教学法、苏格拉底询问法、采用促进评判性思维的九个问题。

40、护理程序的特征:目标性、个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互动性、普遍性。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

护理诊断的三部分陈述方式包括P、E、S,分别指护理诊断、相关因素、症状和体征。护理诊断的组成: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护理诊断的分类:现存的护理诊断、潜在的护理诊断、健康的护理诊断、综合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分析资料;确认健康问题、危险因素和护理对象的需求;形成护理诊断收集资料的途径:护理对象、护理对象的亲属及有关人员、病历和记录、其他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文献。

护理计划包括:排列护理诊断的顺序;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护理计划成文

41、文化休克:

原因:沟通交流;日常生活活动差异;孤独;风俗习惯差异;态度和信仰不同 过程:蜜月阶段;沮丧阶段;恢复调整阶段;适应阶段。表现: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等。

预防:预先了解新环境的适应情况;针对新文化环境进行模拟训练;主动接触新文化环境中的文化模式;寻找有力的支持系统。

42、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模式:

莱宁格的“日出模式”:世界观和文化与社会结构层;文化关怀与健康层;健康系统层;护理照顾决策和行为层。

43、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文化背景影响疾病发生的原因 文化背景影响疾病的临场表现

文化背景影响护理对象对疾病的反应 文化背景影响就医方式 文化背景影响死亡的原因

44、帮助护理对象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帮助护理对象尽快熟悉医院环境 尽力少用医学术语 掌握文化护理的技巧

45、提供适合护理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 理解护理对象的求医行为 明确护理对象对疾病的反应 尊重护理对象的风俗习惯 寻求支持系统

注意价值观念的差异

重视护理对象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46、护理理念的基本要素:人、环境、健康及护理。护理理论;理论的组成:概念、定义、假设和现象。

理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操纵或控制现象。护理理论的分类:

按照护理理论的抽象程度及其实践指导意义分:护理理念、护理模式、护理理论。

按照护理理论的着重点不同分: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理论;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理论;以系统为中心的理论;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护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1)护理理论与科研(2)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3)护理理论与护理管理(4)护理理论与教育

47、奥瑞母自护理论

奥瑞母自护理论包括3个相关理论结构:自护理论结构、自我护理缺陷理论结构和护理系统理论结构。

护理系统理论结构:全补偿护理系统、部分补偿护理系统、支持-教育系统 奥瑞母自护模式中对护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的阐述:

人:护理的对象主要是服务对象及潜在的、可能患病的人。健康: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精神与社会文化的完美状态。

环境:“存在人的周围滨河影响人的自护能力的所有因素”均为环境。

护理:护理是一种科学、艺术与技能想结合的学科,是预防自我护理缺陷发展并为不能自护者提供治疗的活动,是帮助人获得自护能力的过程。

48、罗伊的适应模式对护理学4个基本概念的阐述:

人:罗伊认为人作为护理的接受者,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社区或社会人群。人是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适应系统。健康:是个体“成为一个完整和全面的人的状态和过程。”

环境:是“围绕并影响个人或群体发展与行为的所有情况、事件及因素。护理:是帮助人控制或适应刺激,以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的科学。

49、健康教育程序:评估、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价。50、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目标建立 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需要 执行预防为主的保健方针,降低发病率和医疗费用。

51、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为护理对象提供大量有关健康的信息(2)帮助护理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3)帮助护理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的问题(4)指导护理对象采纳健康行为

52、健康教育的原则:

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启发性、规律性、通俗性、直观性、行政性。健康教育的程序:包括评估、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及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方法:专题讲座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地参观法、示范法、个别会谈法、展览与视听教学法。

2.公共政策导论复习 篇二

一、现状及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大部分高校将《艺术导论》作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进行了课程设置和建设, 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总体看来, 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 教学内容缺乏独立设计:或简单等同于艺术概论等专业课程, 一味强调艺术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课程内容全面, 有理论深度, 但不易理解, 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或直接将散乱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拼凑组合, 条理性差, 不便于学生艺术观念的建立和对艺术体系的认知。其二, 教学方式不适宜, 存在两个极端的现象:一部分重视理论教学的老师为全面讲授艺术理论, 仍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讲授方式, 教学过程较枯燥, 实际效果差;另一种象恰恰相反, 教师为迎合学生兴趣, 提高出勤率, 课堂上以播放各类视频及影片为主, 简要点评为辅, 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气氛热烈。但由于讲授素材选择较随意, 缺乏系统组织, 学生的学习散漫无目的, 教学目标也迷失在这种表面的热闹中。

回归课程本身, 《艺术导论》是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唯一一门涵盖各艺术门类的综合性、基础性艺术限选课程, 面向普通高校全体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这一点从本质上决定了《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定及后续教学设计。首先, 从教学对象分析, 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好、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强, 但艺术素养普遍偏低, 存在艺术知识匮乏、艺术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其次, 作为公共限选课程, 其学分数较少, 多设置为2学分 (32-40课时) ;此外, 由于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时间短, 受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 专门的教材很少, 许多老师都选择艺术专业必修课教材《艺术概论》作为参考, 但事实上并不适用。因为这两门课程教学目标、对象均不同, 课时量、侧重点也不同, 如此“将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要想改变当前教学状况, 应从学生特点及教学目标着手, 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

二、《艺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方式探讨

1. 优化内容, 拓展资源

针对宽泛庞杂的艺术理论和紧缩的课时, 《艺术导论》课程内容应进行充分优化整合。考虑到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课时的局限, 课堂内容应从求全转向求精, 从侧重艺术理论转向侧重艺术感受力培养。所以课堂内容的构建也应以此为出发点, 选择恰当的内容、合理组织, 并确定主次关系。在艺术基础理论部分, 可选择艺术门类作为重点和中心, 围绕不同艺术门类, 对比介绍各类艺术的表现语言及其发展脉络。根据课程时间及专业背景, 教师可选择两至三种艺术类型进行重点讲解, 其余则作概要介绍。同时, 讲解艺术基础理论可与艺术欣赏相结合, 配合选取典型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 让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不同艺术的审美特征。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 紧密结合, 逐步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开拓视野。这个阶段应尽量选择受普遍认可的、经典优秀作品, 避免那些存在争议的作品。因为对于初识艺术的学生而言, 经典艺术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其建立和培养积极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修养, 也有助于其对当今良莠不齐的各类艺术有更理性的解读。

同时, 为保证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课程小组可尝试建立课程扩充性网络平台。将更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置于此, 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 吸引和满足学生延展学习的需要。学习平台可设网络课堂、专题系列讲座、艺术资源库、交流讨论区、艺术实践区、艺术资讯等版块, 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个持续学习交流的平台, 提高学生自主性与探究性学习的热情和质量, 也促进高校《艺术导论》课程的健康全面发展。

2. 导之以趣, 启之以思

从课程名称可以看出, 《艺术导论》侧重于“导”, 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艺术、认知艺术、创造艺术。那如何引导?就涉及到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心理学角度讲,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它可以促进个体进一步产生学习的需要。然而大部分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缺乏艺术基础, 部分学生甚至对艺术毫无兴趣, 仅是为凑齐学分。这种情况下, 《艺术导论》课程的首要任务便应该是引导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 并逐渐“喜欢艺术”。在讲授理论知识时, 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引导和过渡, 吸引学生注意和接受信息, 如讲到艺术表现中具象与抽象的概念时, 可以蒙德里安不同阶段的作品为例, 让学生在艺术家孜孜探寻艺术本质的过程中感受艺术表现的魅力。此外, 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也是《艺术导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古人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面对问题, 教师可以疑启思, 并相机引导,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如艺术品鉴环节, 教师可以改变直接将“规范式”解读直接叙述给学生的方式, 转而提出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信息, 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解读。较之全盘授予的方式,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可以更强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促进其艺术观念的建立。同时, 对于课堂无法容纳的内容或者暂存争议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拓展, 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艺术的持续学习。

3. 从旁观式转向体验式

传统《艺术导论》课堂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做、学生看, 老师动、学生静, 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旁观者的位置, 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和信息。然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活动, 需要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为的参与才能全面感受其魅力。这种参与便是一种体验。《艺术导论》教学中, 将学生从旁观者引导为体验者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 应给学生提供各种艺术体验的机会。课堂上, 可以考虑改变传统的围绕艺术理论平铺讲解的方式, 转而采用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引导, 通过巧妙的情境设计, 教师艺术化的讲解, 引导学生与艺术作品进行思维和情感交流, 深刻体验优秀艺术作品, 让学生主观参与到艺术概念的构建过程中。这样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可以更深刻, 逐步超越晦涩的概念和理论层面, 趋近艺术的本质。同时, 除了课堂的间接体验外, 教师应适时安排课外实践, 让学生与艺术作品进行亲密接触, 获得更直接的行为体验, 如讲授建筑艺术时, 可带领学生至相应的建筑空间, 直接体验其空间形式和文化内涵。行为体验还体现在艺术创作环节, 对于不具备艺术技巧的非专业学生而言, 要想单纯通过《艺术导论》课程就掌握某项艺术技能是不现实的, 但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方式, 如课程中穿插介绍一些创作技法, 如绘画的配色、摄影的构图等, 并提供一定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体验内容也可设在课后, 以课外活动的方式展开, 既巩固和实践了理论知识, 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驱动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三、结语

《艺术导论》课程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是全新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 学生应培养期对艺术的兴趣, 掌握一定量的艺术知识, 具备一定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感受力, 形成积极的艺术观念, 可以运用艺术学的观点分析艺术现象, 可以对一般艺术作品进行赏鉴。要达到此目标, 教师应从学生的客观特点出发, 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使课程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系统性, 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同时, 在课堂教学之外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拓展、持续学习的需求。其次调整教学方式, 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探究欲的激发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导之以趣, 启之以思,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 让学生从艺术的旁观者转变为体验者和参与者, 使《艺术导论》课程成为真正有效的、“艺术”的课程。

摘要: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不适宜等问题, 探讨了课程改革方式。结合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艺术导论》课程自身特性, 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 具体从“优化内容、拓展资源”“导之以趣, 启之以思”“从旁观式转向体验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艺术导论,改革,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元浦, 王军, 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单中元.现代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估 篇三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评估教材的好坏,认识教材编写的本质,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明确教材的定位,把握适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挑选到适合自身需求的学习材料。

一、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及其模型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主张从教材使用者的角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教材进行分析评价。前者主要是检验教材本身告诉了教材使用者什么基本信息,后者主要是检验教材内部所体现的交互性是否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式。为了尽量简化评估的程序和标准,McDonough和Shaw还设计了具体的教材评估模型,主张教材分析从教材外观的总体评价(impressionisticevaluation)和内部的深度分析(in-depthevaluation)进行,主要由外部、内部及综合三个阶段组成。

二、《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价

(一)教材外部评价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是四川大学2014年出版的本科生教材,是集体探索而编写的成果,教材的编委包括美国的何宝璋、俞志强,韩国的甘瑞瑗、金孝真、来自意大利的莉丽(ValeriaPetrone)博士,中国的翟汛、邓时忠、魏红等学者以及四川大学的编写团队。《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立足于教育部本科专业之名称由“对外汉语”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精神,旨在探索四川大学独特的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模式,其对教材的基本编写理念是突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通过浏览教材的封面、封底、绪论、目录,我们得到教材的总体信息大致如下。

1.封面。

(1)具体内容。

正面: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原典导读与本科人才]成果

背面:四川大学原典导读系列其他教材的名称,如《中华文化》(曹顺庆)、《现代汉语》(杨文全)等。

(2)评价。

教材封面上的内容明确了该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以及使用对象,有助于教材使用者了解教材编写的本质和适用的对象。

2.编委。

(1)具体内容。

ValeriaPetrone(四川大学)、傅其林(四川大学)、刘颖(四川大学)、邓时忠(西南财经大学)、邓文斌(西南民族大学)、范水平(江西师范大学)、何宝璋(美国圣十字学院)、金孝真(韩国又松大学)、翟汛(武汉大学)、朱其智(中山大学)等一共37位编委成员。

(2)评价。

编委成员主要来自国内外18所高校,其成员的丰富性体现出教材内容涉及的广泛性,体现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人才所要求的全面性。而编委成员都是国内外高校中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与教授,其组成体现出该教材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教师能力的培养极大的重视。

3.目录。

(1)具体内容。

绪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理论、第二章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第三章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第四章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第五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第六章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概览、第七章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第八章汉语国际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

(2)评价。

教材的目录有助于学习者进行初步的专业定位,了解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具体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以及对该专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也能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4.绪论。

(1)具体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立足于教育部本科专业之名称由“对外汉语”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精神,旨在探索四川大学独特的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模式,其对教材的基本编写理念是突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

(2)评价。

教材的绪论介绍了教材在内容编排、设计理念等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而通过教材的封面、编委、目录、绪论的外部评价可以看出,该教材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基础性是编写理念的核心思路之一。既满足本科生初级阶段的接受心理特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内部评价

外部评估提供了教材的总体直观印象,内部评估则需深入到教材的细节内容,检测各个环节是否体现了教材外部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以阅读为基础、以专业特点为指导的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的原则定位。

1.教材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

首先,该教材从学生对象角度出发,适用于刚进入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既体现本科生初级阶段的接受心理特性,又提供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概览,切实做到了基础性。

其次,由于汉语国际教育该专业特点的特殊性,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在一本教材中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有一定困难。该教材一共八章,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很好地做到了重点突出、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最后,该教材的每一章节展现的概述很好地彰显了教材名称中的“导论”含义。教材每一章首先是简要概述本章的问题所涉及的基本领域,勾勒简单的历史,概括几个主要的领域成果成效,章节安排合理。

2.教材是否体现了“以阅读为基础”的编写理念。

一方面,原典性是该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其突出表达的创新之处。教材每一章每一节在概述之后都有该领域的一篇与章节概述很好结合的代表原典文献。切实做到了以阅读为基础。

另一方面,教材的章节安排也很好地体现了以阅读为基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章节总体概述,小节概述,小节原典选文,建议阅读书目,思考题。章节安排以递进的方式呈现了以阅读为中心的编写理念,让学生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

3.教材编写是否体现了“以专业特点为指导”的编写理念。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国际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称的调整也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材的编写应抓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个学科的特点,始终贯彻“针对性、实用性、国别化”等方针。《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做到了贯彻方针内容,切实以专业特点为指导来进行教材的编写。

(三)综合评价

通过对教材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可以看出该教材确实发挥了导论的作用,是一本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量身定做的基础性教材。纵观《汉语国际教育》教材全篇,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教材特点鲜明,教学对象针对性强。

教材编写适用对象特点十分鲜明,紧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结合刚升入大学的本科生知识需求与心理认知,在内容的选取上充分地发挥了“导论”作用。

2.教材章节安排层次分明,部分内容顺序可做调整。

教材在章节安排上是比较合理的,先从基础专业知识入手,有了知识装备后再进入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国别化介绍,最后阐释了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基本上涵盖了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3.教材内容涉及比较全面,可适当增加部分内容。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专业化涉及众多学科,所以该教材的内容尽可能做到了全面。而在具体阐述国别化的四五六章中,由于近年来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发展的十分迅速,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增加上泰国汉语教学以及汉语习得的情况介绍。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对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汉语教师、汉语志愿者等概念的简单介绍,增加学生对这些专业名称的了解进而增加专业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体来说,《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的教材编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刚升入大学的本科生对专业了解的需求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教材切实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为指导,突出了四川大学原典阅读的创新之处,章节内容的安排清晰合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开展。该教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教育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庶英.试析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材体系的架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2]高凌飚.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3]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4.城市管理导论复习题 篇四

一、填空题

1.城市管理应坚持的综合效益原则主要是指要坚持__________效益、__________效益与__________效益的统一。

2.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和有关规定,我国的市建制主要包括四个不同的行政层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义上的城市政府是指在市建制之上的各类地方国家政权机关的合称,包括人们通常所讲的城市__________机关、城市__________机关和城市__________机关以及其他一切公共机关。狭义的城市政府则仅仅指城市的__________机关。

4.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对本级__________和上一级__________负责并报告工作。

5.__________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必须具备的功能,表明是城市的共性,是区分城市与乡村的依据;__________功能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

6.城市结构主要包括城市的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结构。

7.一般而言,狭义的城市规模仅仅是指的城市的__________规模。

8.按照城市的规模划分,我国城市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城市和__________城市。

9.在我国,大城市一般是指非农业人口在__________至__________之间的城市。

10.在我国,小城市一般是指非农业人口在__________以下的城市。

11.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我国城市可以分为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城市和__________城市。

12.城市的国家机构纵向可以分为三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在我国最主要的市政决策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__________、根本动力是__________、后续动力是__________、直接动力是__________。

15.城市化水平指标的衡量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城市化的速度指标的衡量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城市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18.消极型城市化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19.从城市空间格局看,城市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20.扩散性城市化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21.目前我国已有三个城市群正在形成,这三个城市群分别是__________城市群、__________城市群和__________城市群。

22.目前,我国地方政权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级。

23.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乃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运动催生的结果。

24.公共经济管理的三个基本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__________理论和

__________理论。

25.外部效应主要分为__________外部效应和__________外部效应。

26.政府对外部效应的解决措施主要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措施、__________措施和__________措施。

27.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问题和__________问题。

28.市场自身信息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9.从动态的角度看,自然垄断的业务范围具有相当大的可变性,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改变了自然垄断的边界。

30.城市自然垄断产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具体做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1.国际上通常将政府采购的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2.被认为是最能促进竞争和提高采购效益的方法的政府采购是方式是__________。

33.城市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形式。

34.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35.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主体主要有__________部门和__________部门。

36.我国城市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是由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出台的老三项制度和第三次环境保护大会出台的新五项制度组成的。其中,老三项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新五项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国际上对城市竞争力理论影响较大的有两个理论,一个是WEF-IMD的__________理论,另一个是美国学者波特的__________理论。

38.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特定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国内四个关键因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9.经营城市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经营城市的主体是__________;经营城市的对象是__________;经营城市的基本手段是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市政的内涵表述正确的是()

A 市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主体

B 市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利益

C 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

D 市政的管理对象是公共事务

E 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下列机关中,不属于城市行政机关的有()

A 市民政局

B 市检察院

C 市公安局

D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E 市体育局

3.下列属于非国家机关的市政主体有()

A 市人大

B 市法院

C 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

D 各民主党派

E 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下列关于城市化速度指标公式TA=1/n(PUt+n—PUt)表述正确的有()

A 公式中TA表示城市化的速度

B 公式中n表示两时刻间的率数

C 公式中PUt+n、PUt分别表示在t+n年和t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

D 公式中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比

E 公式中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

5.在市政体制中的两对基本关系决定着其他关系,这两对基本关系是(A 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B 城市的政党组织与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

C 城市的代议机构与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

D 城市的代议机构与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E 市级政权与所辖区、县之间的关系

5.下面关于整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 城市化的进程持续而迅速

B 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D 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

E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6.下面所列举的五组城市中,全部属于副省级城市的有()

A 南京 上海 杭州 广州 武汉

B 广州 武汉 哈尔滨 郑州 西安

C 杭州 宁波 厦门 深圳 重庆

D 杭州 大连 青岛 福州 成都

E 成都 南京 西安 济南 长春

7.下面所列举的西方国家市政体制中,属于议行合一的有()

A 市长议会制

B 议会市长制

C 市议会制

D 市委员会制

E 市经理制

8.下面所列举的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中,属于议行分立的有()

A 市长议会制)

B 市委员会制

C 市议会制

D 议会市长制

E 市经理制

13.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益特性分析中,正确的是()

A 经济效益高于社会效益

B 间接效益大于直接效益

C 整体效益先于局部效益

D 长期效益重于短期效益

E 可计量效益多于不可计量效益

9.城市土地无偿、无期限、无流转性使用制度的弊端主要有:(A 城市土地产权模糊

B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C 城市土地配置不当,利用率低

D 土地收益大量流失

E 排斥公平竞争

10.下面关于城市政府采购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 采购资金的公共性

B 采购对象的广泛性

C 政府采购的非营利性

D 政府采购的公开性

E 政府采购规模庞大

1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BOT模式属于下列投资体制中的(A 政府直接投资

B 政府投资,由法人团体按商业经营方式运营

C 政府管制下的私人投资

D 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

E 在政府允许的条件和范围内,完全由私人投资

12.下面关于城市土地属性描述中,属于城市土地社会属性的有(A 城市土地的稀缺性

B 城市土地报酬的递减性

C 城市土地区位的效益性

D 城市土地的差异性

E 城市土地的保值性

三、简答题

1.城市管理的一般原则与目标。

2.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

3.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

4.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有哪些?

5.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6.中国市政体制的特点?

7.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8.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成绩?

9.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性。

10.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的必要性。

11.西方国家城市危机管理的经验。

12.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3.实现城市治理的基本途径。

四、论述题

1.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源与对策。

2.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经营城市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5.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篇五

为什么说速冻食品的质量通常好于缓冻食品?

(1)形成的冰晶体小,对细胞的破坏性也小;(2)冻结时间短,允许溶质扩散和分离出水分以形成纯冰的时间也随之缩短;(3)将食品温度迅速降低到温生物生长活动温度以下,能及时阻止冻结时食品分解变质;(4)减低浓缩危害的程度;(5)减轻汁液流失现象。食品干制时,确定干燥工艺条件的原则有哪些?

(1)通常情况下,食品干制的工艺条件应使食品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尽可能等于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2)在保证(1)的情况下,在恒速干燥阶段尽可能提高水分蒸发速度;

(3)在干燥后期,食品水分蒸发接近结束时,应尽量降低水分蒸发率,避免食品温度过高,受热过度;(4)干燥末期,加热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制品的水分含量加以选择。

试述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理状况

微生物种类不同,其耐热的程度也不同,而且即使是同一菌种,其耐热性也因菌株而异。正处于生长繁殖期的营养体的耐热性比它的芽孢弱。同一菌种芽孢的耐热性也会因热处理前菌龄、培养条件、贮存环境的不同而异。

(2)污染量

腐败菌或芽孢全部死亡所需时间随原始菌数而异。原始菌数愈多,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时间愈长。因此,食品杀菌时减少原始活菌数到最低程度极为重要。

(3)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的影响

热处理时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环境条件有:pH值和缓冲介质、离子环境(盐类)、水分活性、其他介质成分。

请阐述肉类腌制的保藏机理。

肉类腌制的保藏机理

盐的保藏作用(6-12%)

干燥的保藏作用(比如金华火腿,水分含量40-50%)

有益菌与杂菌竞争形成的优势菌群

烟熏的保藏作用

发酵的保藏作用(抗菌素、酸和醇等)

硝酸盐/亚硝酸盐的保藏作用

6.公共政策导论复习 篇六

绪论

1、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P3 1)政治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制度与国家性质(即国体)相适应,既表现力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又规定了应用国家机器的基本原则。

3)政治制度一经建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社会经济机构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其政治制度的性质一般不会改变。

4)政治制度的运行受到社会制度其他方面(如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等)以及外部环境(如国际环境、自然环境等)的制约作用。

第五、政治制度的确立往往决定着统治者的统治方法,级统治者如何运用国家权利机器。

2、政治制度的构成要素:

1)政治理念:政治理念是由特定的政治概念组成的政治学说和政治思想,他在哲学的高度上对政治制度的性质、特定类型和构建原则作出规定。

2)政权机构:政权机构是指国家机关的总和,是政治制度的实体部分。

3)政治规则:包括国家颁布的法令、制度、命令、章程等,是政治学说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和细化。

4)政治设备:政治设备赋予了政治思想观念的外壳和科学技术的载体,是政治制度运行的物质手段和保障。

3、现代政治制度的社会功能: 1)政治功能:形成和维护公共权力 2)社会功能:

A价值定向功能。基本政治制度一旦确立就意味着它为社会确立了基本的目标框架,社会的其他制度,社会集团的活动、掌权者的政策制订都要以此为依据。

B促进制度创新和价值生产。政治制度决定了什么人掌权、如何掌权以及掌权者的决策和制度创制的规则,因此具有制度创制的功能。制度的生产功能不仅意味着生产出新的制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设置来促进社会中他所鼓励的价值的产生。

C限制有害价值生产的保障功能。政治制度通过限制人们的一定的活动来避免有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的产生。

D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促进合作的整合功能。政治制度通过政治参与渠道的安排,通过,通过调整政治冲突的程序的制定来把相互冲突的社会力量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秩序中来,使冲突和合作得以平衡。

第一章

1、国家结构: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的关系。一般说来,国家机构有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P17

2、联邦制国家:即由几个联邦组成单位(如州、省、邦等)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联盟国家,“通过其存在和权威都受到宪法保障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而将统一性和地区 多样性一起纳入一个单一的政治体制之中”。P22

3、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 总述: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来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由马基亚维里奠定基础。在西方近代的霍布斯、洛克、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人的理论中得以完善,1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并在当代西方的政治思潮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分述:1)人即动物。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人天生就有趋乐避苦的倾向。国家和法律只有在保证尽可能多的私人快乐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

2)作为目的和手段的民主。国家主权至高无上,它属于人民而不能转让。在实践中,不可能国家中所有的公民一起行使主权,所以人民通过法律授权行政官员行使主权。行政官员只是人民的代理人,他们的合法性在于完全服从人民通过的法律。

4、总统制含义及其主要特点:

含义: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美国是最典型的总统制国家。(P13)主要特点P13下:1)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领导权,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形式批准权,并负责贯彻和执行国家法律;有权对有关国家行政的一切事项作出决定,有权指挥和监督国家一切行政机构执行行政决策;有权任命法官;作为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最高军事统帅权;拥有与外国缔结军事条约等外交权。2)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行使国家立法权,并有权监督政府行政,对总统以及高级官员违宪或渎职等行为可予以弹劾。3)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设有内阁,但内阁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只对总统负责,而不对议会负有政治责任,议会不能通过不信任案的方式推翻内阁。

5、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有哪些形式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其中君主立宪制包括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共和制包括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

6、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留下哪些基本原则:民主的原则、共和的原则、限权的原则(限制统治者的权力)、公民权利原则。

7、议会共和制与议会君主制的区别p11-13 1)议会共和制是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由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在议会共和制政体下,议会不仅是国家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为国家政治权力中心。政府(内阁)是由占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2)议会君主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议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通过全国普选产生议员;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是虚位元首。

3)区别在于:议会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是总统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元首是君主;议会共和制国家的总统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而议会君主制国家的君主是世袭的并且终身任职。共同点是两种政体下的国家元首都不掌握实际政治权利,只是“虚位元首”。

8、政体

政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1、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

2、通常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的组织机构、产生方式、职权范围、运行程序等

国家的政治、统治形态,即国家政治体系运作的形式。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的专政。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和总统制)等不同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国体

通常把国家的性质称为国体,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

第二章

1、宪法修改:(p41)

宪法修改是依据宪法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权力机关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已有宪法中不适当部分进行修改或变更的过程。

2、宪法解释:(p43)

宪法解释是指依据有关宪法规定由一定的国家权力机构对宪法规范的内容及其含义进行阐释和说明。

3、违宪审查制度(P44):

即由国家权力机构对有关违反宪法规范的法律、法规、行政命令以及行政行为等进行审查和裁定的制度,这是一项重要的宪法监督保障制度。

4、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P30-40): 1)“主权在民”原则(又称为“人民主权原则”);

2)法制主义原则(法治必须是良法之治;必须限制政府权力;必须保证公民权利;必须坚持司法独立);

3)分权制衡原则(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4)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包括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受益权、政治参与权。保障制度包括限制性的保障和指导性的保障)。

5、简述分权制衡原则P35:

1)分权制衡原则是西方国家政治思想家就限制政府权力而建立的一种理论学说。

2)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法治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政府职权的划分,他认为政府的职权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个部分,立法权是至高无上的,其他国家权力次于立法权。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创立了完整的分权制衡理论,他提出国家权力应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个部分,分别由议会、行政机关、法院行使这三种权力,并且还提出了权利之间相互制衡的理论。分权制衡理论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构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世纪末美国联邦制政府的建立正是在实践中践行国家权力分权制衡的理论。

3)分权制衡原则重点在于强调政府权力应该实行分权,每个权力机构独立行使其职权,其本身即已通过权力界限的规定形成一定的权力制衡。

6、西方宪法产生的历史原因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是西方宪法产生的根本原因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是西方宪法产生的直接原因 3)先进思想文化的涌现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基础

7、影响美国宪法文化的主要因素:

1)主观因素:A.美国基督文化“性恶论”; B.“有限理论”思维影响;

C.以普通法为中介的“自然法”理念

2)客观因素:A.市场经济提供动力;B.多元利益集团斗争为其提供社会基础;

C.“地理屏障”

8、如何认识西方国家的宪法

现代意义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体现了资产阶级长期发对封建专制主义斗争的政治经验。是社会进入新时代的文明标志。它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政府的组织形式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9、西方宪法发展的一般特点和共同趋势? 1)一般特点:

A.近代早期宪法的特征:

第一、确立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统治形式;

第二、明确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自由和权利,但偏重于人身、言论等政治方面,轻视经济方面的权利; 第三、确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B.二战结束后新宪法具有的新的特征: 第一、对公民权利的规定更加详尽; 第二、增加了推进世界和平和安全条款;

第三、普遍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通过定期选举和轮流执政; 第四、设立专门的机构保障宪法。2)共同趋势:

第一、行政权力扩大;

第二、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和行政监督机构; 第三、重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保护; 第四、逐渐弱化国家主权。

第三章

1、多数代表制:P71 是指在一个选区中获得多数选民投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名单当选,而得票较少的候选人或政党落败的一种计算选票方法。这种计票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又分为相对多数代表制和绝对多数代表制。

2、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p48)

1)普遍选举原则。即每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人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2)平等选举原则。即每个选民所投选票具有同等的价值,同等数量的代表必须由同等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通常可以被概括为“一票一价”和“一人一票”。3)直接选举原则。即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议会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

4)秘密投票原则。即选民遵循有关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进行秘密投票,选票不向他人公开。

3、西方国家选举的主要类型(P61)1)就选举对象而言,分为立法机构议员的选举、国家首脑的选举和政府领袖的选举。2)就选民参加的氛围而言,分为全国性的选举和地方性的选举。3)就选举时间而言,分为中期选举和大选。

4)就选举程序而言,分为预选、正式选举和补选。以下为补充阅读内容:

大选——选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代表或国家最高领导人,这通常是产生国家执政党的选举。

中期选举——美国每2年进行一次国会议员的选举,因正值两届大选的中期,故称为中期选举。

预选——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的特殊环节。即在州的范围内有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进行的选举本党总统候选人后出席本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活动。总统选举——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选举就是国家重要的大选,决定着国家政党的产 4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生。在议会共和制国家,最为国家元首的总统一般也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选举——议会制国家最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议会(下议院)的选举时决定国家执政党的重大选举,即大选。而总统制国家的议会选举则不涉及执政党地位问题。地方选举和州选举——单一制国家中省、市、县镇级别的政府、议会选举统称为地方选举;联邦制国家中联邦组成单位(州、省等)一级的祝福、议会选举称为州选举,其次一级以下的市、县镇等级别的选举则成为地方选举。

4、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p69)1)“一人一票”的原则。即每个选区同等数量的代表必须由同等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而且每个选民拥有平等的投票权。

2)根据自然界限划分选区的原则。3)随着人口变动不断改划选区的原则。

5、西方国家选举监督的基本内容P53 1)对选举参与者资格的监督。包括选民和候选人是否符合年龄资格、是否符合居住期限、是否拥有本国国籍、是否完成选民登记、是否经过正式候选人提名程序、是否缴纳选举保证金、是否有参选限制的职业问题。

2)对选举过程中的各个程序的监督。包括选区划分是否符合基本原则、候选人提名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竞选经费的筹集与使用是否公开、选票计算是否合法、选票结果公布是否符合程序。

3)对保护选民政治情况的监督。包括选民是否受到区别对待、选民投票是否受到政治权力或暴力的胁迫、选民是否被平等告知选举事项(如投票时间、地点等)。

4)对选举工作人员具体工作状况的监督。包括选举工作人员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是否对选民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否损害选民知情权等基本利益。

6、西方国家政治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竞选费用不断攀升问题。竞选费用的不断攀升使国家用于竞选的公共财政份额增大。

第二、消极竞选的问题。即候选人在竞选中不是以自己的政策主张、领导才能等吸引选民,而是以批评竞争者为主甚至采用诽谤、侮辱性的语言进行攻击、中伤,这有悖于公平、公正的竞选原则。

第三、候选人“政治作秀”问题。即候选人为了赢取选民的选票,在竞选过程中,想方设法做出各种诱惑人心的政治承诺,或故意做出亲民的举动,甚至利用政府财政预算对选民施以物质贿赂。而当选之后则不顾实现承诺,不顾选民利益,只专注于自身权力的经营。

7、选举在西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公民对政府有限的监督形式; 2)公民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方式; 3)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第四章

1、一党制p95:指一个国家较长时间内由一个政党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从该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看,一党制又可分为一党独裁制和一党多元制。

2、两党制p100:指一个国家中两大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组织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党制度。

3、对政党活动的限制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从法律实践看,西方国家对政党活动的限制主要有预防制和追惩制两种形式。

1)预防制,即由宪法或法律作出规定,政党必须经过事先申请,经有关机关批准后才能合法活动。

2)追惩制,即国家对政党成立不作事先限制,但对其超越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活动实行事后追惩。

4、政党的含义及其特征:p77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实现某些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保持政权或影响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政党的基本特征:

1)现代党拥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2)现代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3)现代政党具备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 4)现代政党规定了一定的组织纪律

5、政党的作用:(同下第8题政党的功能)

6、西方两党制的特征:p100 1)两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居统治地位,都具有单独执政的实力,其他政党无法与之竞争。

2)两大政党势均力敌,享有平等执掌政权的权利和机会,两档轮流执政,平分秋色,虽有台上台下之分,却无主从之别。

3)两大政党通常是一党在朝,一党在野,彼此互相攻击,互相挑剔,处于对峙状态,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在不危及现存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4)定期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为两大党和平接管政权提供了合法的机会。

7、英国两党制的特点: 1)不是始终唯一 2)下院与政党有关 3)下院多数为执政党 4)党内集中制

8、政党的功能:p87 1)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

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组织竞选以获取或参加国家政权 3)执掌国家政权,影响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 4)监督政府,防止和纠正政府损害社会和公民的利益 5)通过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实现政治社会化

9、美国两党制的表现形式:p106 美国两党制表现形式的特点是:

1)不存在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严格区分,一般以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在野党或反对党。

2)政府(内阁)的组成不决定于政党在国会中议席的多少,二是取决于总统的选择,但部长等高级官员的任命需参议院批准通过。

3)政府(内阁)的更迭不取决于国会选举,而决定于总统选举。4)两党壁垒并不森严,两党的社会基础没有明显的差异。

10、英美两党制长期稳定的原因:p106 1)选举制度的因素; 2)历史二元因素;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3)政党制度的因素; 4)政治文化因素;

11、英美两党制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1)英国政党制度与议会制相结合,两大党围绕议会下院进行活动,目标是争取下院多数席位。美国政党制度与总统制相结合,两大党竞争的主要目标是总统宝座。

2)英国政党组织纪律比较严格,两党议员各自按照议会党团的指示进行投票,美国政党组织松散,没有严格纪律,两党议员根据议员所在地区的公民的利益投票。3)美国的两党制比较稳定 联系:

1)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方式。英美两国的两党制,不管是哪一个政党执政,都代表和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2)都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一般功能。(上第5题政党的作用)3)都具有以下共同点(上第6题)

第五章

1、弹劾:一般指西方国家的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2、倒阁权:指在议会内阁制国家,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支持和信任,若议会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3、质询权:一般指议员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政府首脑或政府部长就内阁的施政方针、行政措施及其他事项进行质疑并要求解释、说明和答辩。

4、如何认识西方议会的两院制?

1)两院制:指议会设有两个议院并由两院共同行使议会职权的制度 2)优点:

A民选众议院(下院)易受大众影响,上层社会精英的参议院(上院)可以防止众议院轻率的立法行为

B两院制有利于缓和议会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C现代国家的立法任务复杂繁重,非一个议院所能承担,需要另设一院予以分担 D职业团体的兴起,职业代表制的实行,议会必须分设两院以适应这一发展 3)缺点: A使立法程序烦琐,法案通过较难,拖延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B容易引起议会议会内部的矛盾,削弱了议会制约行政机关的能力

5、议员的权利与义务:P127 议员的职权:提案权、质询权、讨论和表决权、巡视和调查权。议员的特权:言论免责,人身保护权,生活保障权,义务:代表选民,向选民负责。勤奋工作,遵守纪律。不得兼任司法、行政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职务。

6、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p133 1)适应联邦制国家结构的需要;

2)从参议员资格和任期不同于众议员来看,设立两院制能制约民选议院的过激与冲动,防止其为帮派头目所操纵而通过过分而有害的决议;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3)实现立法机关内部立法权的分立和两院的制衡,防止单一的立法机构为野心所左右或为贿赂所腐蚀;

4)设立一个成员任期较长、较有经验且相对独立于民选机构控制之外的机关,能保持中央政府的稳定性及其国内外政策的连续性。

7、西方国家议会的职权:p138 ㈠立法权—是议会的传统权力和首要权力

㈡财政权—是议会最古老的权力,通常被称为“管理国库的权力” ㈢监督权—主要包括质询权,倒阁权,调查权,弹劾权

㈣弹劾权—指西方国家的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8西方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权:

1)质询权:一般指议员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政府首脑或政府部长就内阁的施政方针、行政措施及其他事项进行质疑并要求解释、说明和答辩。

2)倒阁权:指在议会内阁制国家,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支持和信任,若议会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3)调查权:指议会为了立法和监督政的工作,组织专门机构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调查的权力。4)弹劾权:一般指西方国家的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5)除上述四种形式外,还有英国的议会辩论,早日动议,议员给政府部长通信等,他们在监督政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9、西方议会的议事规则:p168 1)法定人数规制 2)会议公开原则 3)一事不再议规制

4)议员在会议中发言不得追究规制 5)法案必须两院一致通过规制

10、西方议会的作用、危机表现:

1)议会对现代民主运作的作用:使国家权力合法化,使阶级意志国家化,使权力运作程序化,使政治过程公开化。

2)危机表现:议会地位的衰落与权力的虚化,议会决策模式的固有缺陷与立法效能的萎缩,行政权力的膨胀对议会权力的侵蚀。(→要寻找议会政治危机形成的原因——就是要讨论行政集权形成的原因)

第七章

司法

1、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2、司法原则:P244 1)司法独立原则:基本含义主要包括司法机关地位独立,司法活动独立,法官独立。2)司法公正原则:包括程序的公正,法官的公正无私,诉讼当事人有机会平等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公开的审判。

3)司法民主原则: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力。

3、审级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一起诉讼案件经过几级法院审理才告终结的制度。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4、如何认识陪审团的作用: 1)保障公民自由的政治功能

2)陪审团审判提升审判公信力的司法功能 3)陪审团有利于抑制公权力的滥用 4)陪审团促进立法的造法功能

5)推进法制教育的教育功能

5、西方立法程序: 1)提出法案

2)审议(讨论)法案 3)表决通过法案 4)公布法案

6、司法权的基本特征:p238 1)被动性:指其“不告不理”的原则

2)终局性: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指,法院是社会上几乎所有纠纷的最终裁判者。另一方面,法院在裁判任何案件时都必须给出一个最终的,并在法律效力上具备稳定性的裁判方案。

3)依法性:只服从于法律。

4)权威性:体现在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其依法所做的裁决或裁判具有强制性。此外,终极性也是其权威性的另一表现。

5)中立性:指法院在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之间保持一种超然和中立的态度,而不能对任何一方有所偏袒或歧视。

7、司法权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功能:(p239)1)解决纠纷 2)制定政策 3)制衡权力 4)保障权利 5)警示教育

8、在西方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司法公正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p244)1)程序公正:设置公正法院;法官公正无私;诉讼当事人有权获知全部的诉讼权利和诉讼程序,有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开审判。

2)实体公正:指对案件事实的准确认定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

9、简述西方国家法官制度的主要内容:p266 1)西方各国的法官都依一定的程序产生,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任命;二是选举。大多数国家的法官由国家元首或议会或政府首脑任命产生。选举制指法官由公民或议会选举产生。无论是任命还是选举,西方各国一般都有严格的法官任职资格的规定。尽管西方各国的法官选任方式不同,但在选任时都非常注重法官的法律素养、品格操守等资格条件,所以,不同方式选拔出来的法官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2)西方国家法官制度还包括:不可更换制;退休制度;法官高薪制;选任制;法官惩戒制。

10、司法审查制度的实质和作用:

1)实质:是要保证国家机器在宪法的轨道上政党运行,纠正国家机器越出宪法轨道的行为,保证统一实施宪法,维护国家宪政经。它是最终性的,不可上诉的,体现了违宪审查的权威性。

2)作用:A保持权力平衡,作权力关系的调整。

B保障公民权利。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C 宪法监督

第八章 监督

1、利益集团:

1)含义:又称为压力集团,院外集团,是指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的社会成员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结成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有组织的集团。2)利益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A与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B社会经济利益的多元化

C宪政体制为其发展提供基本前提。(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权和集会自由权为其合法存在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代议制民主使其成为政治生活之必需。)3)利益集团的共同特征

A利益集团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经济类利益集团,政治类利益集团,公共类利益集团)B利益化集团具有制度化的特征。(自身的组织机制具有制度化的特征,与政府的关系具有制度化的特征)

4)利益集团的主要活动方式: A游说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B介入选举过程 C诉诸司法 D诉诸公众

2、“法院之友”p294:是指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向法院提供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的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

3、简述西方国家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主要活动方式。P292 1)游说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A出席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举行的各种听证会并作证 B参加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设立的各种资讯机构 C为议员或者政府官员提供各种信息

D与议员或者政府官员建立良好的私人信息 2)介入选举过程 A提供竞选资金

B帮助候选人竞选(筹款,确定竞选战略,如何与选民见面)3)诉诸司法

A影响法官的任命 B向法院提出诉讼

C作为“法院之友”参加诉讼 4)诉诸公众 A发动选民 B利用大众传媒 C抗议示威

4、简述利益集团对政治过程的制约与监督作用。P298 1)实现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衡 2)政府弥补疏漏

3)监督公职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A考虑特殊利益时,需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兼顾其他集团的利益和公众利益。B监督制约作用具有局限性

5、试析西方政党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1)利益集团和政党都是政府与公民的中介环节,都具有利益表达的功能,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尽管大部分利益集团都公开声明自己是不带党派偏见的,但实际上不少利益集团有非常明显的党派倾向。

3)在一定条件下,利益集团也会发展成政党。

4)在政治过程中,利益集团和政党往往互有所求。政党有上台执政的机会。因此,利益集团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往往要借助政党的力量,而政党在选举过程中和上台执政后,都离不开利益集团的支持,尤其是在选举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财政支持和选票支持对政党竞选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7.公共政策导论复习 篇七

作者首先谈到关于发展研究要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要认识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为什么处于目前的状况,就必须了解它们在全球性社会经济关系体系中的位置,即了解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认为,采用三个世界的提法,容易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世界上各个部分是相互分割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经济贸易、体育比赛、超级大国的对抗、旅游等等现象,都反映出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人们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用“第三世界”这个概念,是想说明世界上有一大批相对贫困的社会,但如果认为这些社会的贫困与第一世界的相对富足毫无关系,那就错了。

第二,不能忽视不同社会在经济与文化上的特殊性。工业化是各国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但它对各个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并不相同。特别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必须考虑到一个社会本身的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第三,各种发展理论往往带有片面性。这种片面观点导致了不顾人民对一种新型文化与新经济模式的反应。而文化与经济是决定人们生活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第四,要从历史上、从动态上去考虑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变迁。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却是历史上已记录在案的事实;昔日的强国衰落,旧的国际经济体系崩溃和新经济体系确立,也是有目共睹的现象。这一切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其他某些原因,今天的强国可能变成明天的弱国。

第五,要考察发展计划的政治特征,即研究各种社会变迁理论如何影响政府的发展决策。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在实行发展工农业的国家计划,这些计划通常受到国际援助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它们提供资金、技术和制订计划的方法。于是,同时也就受到它的“施主”们对发展问题的观点的左右。作者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计划的贯彻执行永远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本国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如何“当好家”的问题,还遇到物质资源的出让和政策使谁受益等政治决策问题。

作者还着重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了如何研究发展问题。他指出,从社会学角度看,重要的是考察人们对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机遇和生活动力的理解,了解人们对于表面的“发展机会”的看法。此外,还必须认识一个社会中与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技术引进有关的社会潜效果,看一看这样的“发展”对已有的文明和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也许,在某些情况下,物质繁荣程度的提高并不使文化模式发生显著变化。但也有这样的情况:若不最终地全面变革文化价值与规范,物质上的繁荣就可能受到限制。

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考察这种不平衡在多大程度上是各个集团维护他们在国内外利益的结果,这个问题是所谓“依附”和“不发达”理论的核心,它不同于占统治地位的现代化理论,并对后者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为了说明全球性的不平等状况,“依附”理论的代表者提出,仍然需要用马克思和韦伯多年以前提出的阶级与权力模型对集团、阶级及其利益进行了鉴别;但是,马克思和韦伯的模型最初是为说明在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的不平等状况而设计的,因而在分析今天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形时应略加修改。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集团冲突主要发生在受雇的工人和工厂主及其他企业之间,各个集团利用他们各自的资源(或是劳动,或是资本)去获得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是可能发生冲突的。然而,对各种社会集团和他们赖以维护自己利益的资源进行划分,毕竟比对劳动与资本的划分要复杂得多。广为存在的文化资源也可被用来增加经济上的生活机遇。特权、民族、家庭和其他借以划分阶层的因素,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平等类型都有重要影响。

西欧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与教育发展、人口增长、移民与城市化过程并行的,在政治上是典型的国家主权的不断扩大。工业化与国际贸易也从这几个方面影响着第三世界。作者还专门阐述了经济增长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与政治的一般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稳定问题,并对不发达国家的国家干预与军事干预的特殊形式进行了分析。

在谈到教育对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性时,作者指出,许多不发达国家目前都在力求提高人们的一般文化水平和就业者的职业技能。因为政府能够用于教育的投资很少而不得不接受国际机构的“援助”,其实,为这种“援助”付出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某些较为激进的学者认为,“援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令人乐观,“援助”带来的问题甚至比原来的问题更严重;资本主义的“援助”就是第三世界贫困的根源。各派学者之间对此争议很大。最后,书中介绍了最近几年来人们热衷于寻求的所谓“替代发展战略”,主要是限制给环境与社会带来损害的工业化增长速度,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针去满足社会的需求,,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同时保护环境。作者指出,类似的观点早已有之。但是它对各国的工业化方针和政治发展计划却影响甚微。人们都越来越多地听到这样的呼声:应当反对为了利润而生产那些有害的产品,应转而去生产那些更有益于社会及环境的产品。这种批评仍是对盈利动机,即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近来,这股批判力量与生态学者在政治上联合起来,成为欧洲政治竞选中一股越来越令人注目的势力。该书还在探讨了各种发展道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有何意义之后,提出了工业化发展道路在第三世界国家是否可以通行的问题。

上一篇:申请书博士下一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