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读后感

2024-09-30

设计读后感(共11篇)(共11篇)

1.设计读后感 篇一

刚刚转到设计专业半年,在了解这个专业的时候就去网上搜索设计的相关书籍,第一个跳出来的书就是这本《设计中的设计》,将设计用文字表达出来本身也是设计,这个书名也是一种设计,连续两个关键字都能被检索到,无论是用哪一个搜索引擎都会搜到这本书的。

不得不说自序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吸引了我去阅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这也恰好印证了自序中说的“当你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越来越不部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这一句话像是一剂强心剂,书中也有很多枯燥无味的内容都被读者自动省略了,不懂正常嘛,作者都这么说了,接着往后看就好了。到了后面产生了很多疑问,同时也有了很多收获。我不能说看完这本书真的对设计的理解更深一步,但是他确实是从自己的产品上提取了很多设计的思维的视角。

中国的设计教育大多是从用户出发,分析用户,研究用户的特征再去做一些设计,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是,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的分析结果是错的,或者说是片面的,这样的设计根本不能称得上是好的设计。设计被任务化目标化,视角就变得很窄。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的诞生,以及自己产品背后的灵感来源,对日用品的再设计是他对日本经济发达之后日本人生活的思考之后得到的理念。这样的理念结合了日本的文化思想(作者自己有详细的介绍)。之前在别人的书评里也看到说这根日本的禅宗也有很大的关系,无印良品的设计也颇具禅宗的意味。因此很多人喜欢上了这个品牌的设计理念。无印良品是为日本的社会现状而设计,但他的目标却是全世界。这其中我们能看到他的视角从来不只是放在用户身上,他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经济的动态,世界的潮流(他在日本人看地图的方式中很明显的体现了这点),一个民族的设计特点却被整个世界所接受,正是因为他很多设计关注到了整个人类的思想意识。

例如环保节能的设计,引导人们的理性消费,甚至倡导整个社会的节约,方形的纸筒,原生态的火柴都不仅仅是设计了这么一个产品而已,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审美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再者妇产医院标识的那个设计也令我印象深刻,从人性和情感的角度进行设计,这无疑是最有人性化的地方。人性化的设计总会被所有人喜欢,甚至觉得有点暖心,这也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吧,属于设计心理学的范畴,如果能很好的进行实践,设计出来的东西绝对是很受欢迎的。

看完这本书都多多少少明白了什么是日本设计,但是对于中国设计可能更加迷茫了,感到u0001我的路还有很长啊,需要很多的学习才能成为未来的设计师。在这里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广阔的视角;把握中国文化的本质,立于中国文化而走向世界;学会研究人,懂得人的心理,懂得人性。

2.设计读后感 篇二

阅读后活动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阅读活动的输出和反馈。根据不同题材的阅读文本, 设计不同形式的阅读后活动, 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进一步掌握语言知识, 拓展思维,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实现阅读过程中由输入到输出的转换。阅读后活动中设计的活动是否有效, 直接关系到阅读效果的达成度。

二、存在问题

笔者在教学和大量的调查中发现, 现阶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语言知识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阅读后活动中输出语言结构与while reading中输入语言结构不一致, 学生所学的语言结构无法得到及时的强化和训练, 其结果是增加输出时的表达难度和影响表达时的准确性, 导致学生在输出过程中产生障碍。

2.输出与阅读的主题不一致。阅读后活动的目的是强化, 升华主题, 启发学生加深理解文章主题, 发掘主题的内涵和价值。但有的阅读后活动中设计的活动与阅读文本的主题不一致, 导致学生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

3.阅读后活动与学生的主体性不一致。有些阅读后活动中所设计的活动与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不相匹配, 导致不感兴趣, 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动中学生兴奋度和参与度不够。

三、如何设计有效的阅读后活动活动

1.活动设计中输出与输入的语言应保持一致性。学生所学语言能通过及时在合适语境中运用而得以强化,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例1:Go for it 8上Unit 7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阅读过程中, 学生学习了机器人外形、用途的语言知识, 在阅读后活动设计一个小组活动Group work:design robot in groups, 要求学生解决以下3个问题:

1) What does it look like?2) How does it work?3) What can it do for you?

设计的读后活动要求在新的情境中让学生根据所学语言知识解决问题, 做到了语言输出与语言输入一致,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活动设计中输出与输入主题相一致。阅读后活动的目的是在while reading分析主题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发掘主题的内涵和价值, 强化, 升华主题。同时在拓展的过程中,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例2:Go for it9年级unit7 Section B的阅读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文本讲述的是学生Liu Yu与父母亲在面对爱好和学业问题时不同思路导致的矛盾和困惑。在阅读后活动中设计小组讨论:

Now Liu Yu and his parent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hey don’t agree with each and they are not happy.Suppose you are Liu Yu’s friend and you want to help him solve the problem, try to f ind an idea.

在学生讨论——汇报后,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we must keep the balance of our schoolwork and hobbies.活动围绕主题进一步深入, 让学生清楚Liu Yu与父母的矛盾所在, 思考解决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懂得平衡学业和爱好的关系及怎样换位思考与人沟通。文本主题的内涵和价值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掘。

3.活动的设计与学习主体保持一致。阅读后活动中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习主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设计的活动应该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 不能超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这样学生才可能对所设计的活动感兴趣, 愿意参与活动, 从而有话想说、有话愿说、有话可说。这种活动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4.活动的设计应有层次性。阅读后活动中不同活动的设计应有层次性,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由语言知识的掌握, 阅读材料的理解到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的拓展, 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3:Go for it 9年级unit 2 Section A 3a Full Moon, Full Feelings在阅读后活动部分, 可设计3个活动:

(1) Role-play人物角色扮演, 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语言的掌握; (2) Writing续写故事结尾, 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续写将故事变得“圆满”。 (3)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literature以模仿标题的方式创作短语, 并引导他们解读所创作的短语, 如“a class with you, full feelings”“a dinner for my father, full feelings”, 加深学生对full feelings的理解。

此外, 阅读后活动的设计应注意活动的多样性, 如辩论, 采访, 复述, 改写, 续写, 讨论等。活动中教师应加强监控, 及时合理评价来强化和纠正学生在阅读后活动中的行为, 并根据学生的反应, 进一步反馈到后面的活动中, 这样阅读后活动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深入理解文本主题,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提高课堂效率,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爱梅.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任务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0, (7) :55-58.

3.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 篇三

一、话题讨论

通过阅读材料内容提炼出一些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去评议文章中的人物、事迹,讨论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模块六第二单元的Reading, 话题是“Whats happiness to you?”主要讲桑兰的事迹。这时教师可以在读后活动中以逐层递进的方式设置多个话题,第一可以讨论从文中人物事迹学到了什么;第二可以讨论如果周围的人遇到了不幸,自己怎么去帮助他;第三可以讨论如果自己遇到不幸,自己如何面对。逐层递进,升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活、为青春奋斗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

二、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阅读。阅读课文是写作体裁的范文。教师可以挖掘课文中宝贵的资源,供学生练笔,使学生不仅对所学课文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方法根据文章体裁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各异,可以采用模仿写作、续写、改写、总结文章主旨,或是回信等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例如,模块五第一单元的Reading,话题是“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讲述了朋友相处过程中的矛盾。文章是一封求助信的形式,所以建议的读后活动是写回信,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如:Suppose you are Annie, a magazine advice columnist. Write back to the student and give him some suggestions. At least 2 suggestions.规定词数或句数,使得写作在课堂上可操作,并组织小组内交流,评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法在班级内展示。

三、 表演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包括角色扮演、采访、辩论等。这些活动都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锻炼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语音语调、语气、面部表情来刻画人物形象,这种集挑战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也是“学进去,讲出来”的一种体现。

例如,模块八第二单元的Reading,话题是“Turandot in Beijing”,讲述的是一部歌剧。学生可以通过听录音,反复模仿诵读,理解故事的发展,揣测角色的心理变化,将这个故事搬上舞台。表演的学生和看表演的学生都需要仔细研学这篇文章,才能表演好和看懂。

四、口头复述

复述是高中课堂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读后活动,它要求学生对前面所学的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种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复述不是机械式的背诵,它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例如:直接复述——在理解全文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整篇文章的复述或是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接龙复述;提示性复述——通过给予学生提示,如图片、关键词、关键句、问题、文章框架等,来让学生进行复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挖空填词——在PPT或学生的讲义中呈现原文段落或是改后的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填出课文中的重要单词或短语。

五、补充阅读

补充阅读活动是指提供给学生与本课题材、体裁相关的文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reading strategy)来进行适量的泛读。选择的阅读材料要具有针对性、目的性。通过此种方法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阅读技巧,巩固和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知识。

阅读课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读后活动虽然在整节课上所占时间比例不大,但它却是课堂生成的一个重要体现,能够清楚地反映课堂教学效果。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的设计除了上述几种形式外还有很多。在读后活动的设计上,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形式,还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求等多种因素来选用不同的形式,而且要具备可操作性。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活学活用。

4.《设计》读后感 篇四

所谓类似的事,要从我玩过的一个叫“众生”的游戏说起。这是一个单机的模拟人生游戏,里面有一个机制就是出生时性别、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以及各方面的天赋、学习能力甚至性格喜好的一部分都是随机的。当然,游戏本身不是重点,我只是想聊一聊我的行为。

我发现我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一种“好运设计”。如果随机出的不是我满意的先天条件,我会选择重新开一局,其实也就相当于在设计人生中最初与生俱来的好运方面,执着于选择一个我满意的开局。正如文中史铁生刚开始所想的那样——“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但是我却发现了,这样子的人生是单调的。因为毕竟我的性格会导致我一次次做出同样的选择,最后,每一个人物都活出了我在现实生活中的样子,而我最初玩游戏的本意也没有达成——又把自己在现实中的经历重复一次,又有什么意思呢?

5.《作业设计》读后感 篇五

在科尔诺的意志理论中,家庭作业是学生的工作,它使学生学会如何忍受枯燥,锻炼其意志力,促进其责任感与纪律意识的形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管理自己的作业,包括进行时间规划、作业的环境管理、集中注意力、保持或提高做功课意图的强度、面对困难的作业任务保有恒心、抑制外界干扰因素、对做功课时伴随的不良情绪进行调节等。

美国资深作业研究者库柏认为,对于儿童而言,家庭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性格品质。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自律、遵循作业规范、敢于面对并克服困难、学会坚持、低于诱惑、强化对学习的责任感等积极心理品质。

6.设计读后感 篇六

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将个人现实中的一些事物、经历联系起来,因此写出点自己的感触;勤奋、激情、持之以恒这一些必不可少的成分,应该是一个人成功之后对自己人生的首要总结,唐骏也不例外,描述了在小时候的努力、在教育部门口站出的留学机会、放弃自己创业的三家公司加入微软、以及从微软从技术最差的员工做到后面的总裁位置等等。他获得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勤奋和那份激情。正所谓七分勤奋三分机遇,机遇对待每个人都是相等的,抓住它的主动权在每个人的手里,而这个主动权其实就是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上帝总是会把机遇给付出了勤奋的人。

用他的努力,他从最初的小程序员做到中国总裁的位置,离不开他总结的一套中国式的微软管理方法,以及本土化的微软文化。从最初大家对中国人做管理的质疑到做到微软全球技术中心。他将微软文化复制之后加入了本土化的变革,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所分析的中国人的特点,他所提出的中国管理方法——“感动”:在中国做管理需要让员工感受到做领导的关爱,最好是让他们有点感动,一旦员工被感动了,那时表现出的对企业的热爱才是真正的文化。比如,在其中的地铁报站的事件中,他不惜重金,在公司员工每天上班乘坐的地铁中,首先报出“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请从10号口出站……”的广播。这一事件之后,员工的反馈是他们听到地铁报出这个讯息时,骄傲和自豪的感觉,简直难以形容。这一举动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他们能感受到很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种荣誉感和自豪感可以产生在一个公司、一个部门或是个人身上。

而拿我们设计部门来说,之前在网站部中编辑对我们的称呼是“美工(美术工人)”,我们曾一度想对这个称呼进行平反,当时我们的职务是“美术编辑(简称美编)”,但少数编辑冲口而出的始终是“美工”。其间我们有过种种努力,比如部门从美术组升级为美术中心以提升美编地位;美编们在设计中尽量的参与到策划中,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

最终,我们也未能体验到这种荣誉感与自豪感。“美工”、“美编”只有一字之差,大家或许认为纠结于这么一个字眼是非常矫情的一件事:大家明确工作的内容便可以了,具体叫什么又有什么所谓呢?但,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如同我们喜欢被称作“龙的传人”而不是“东亚病夫”一样,每一个人得到的尊重可以让他体会到个人存在的价值。员工只有意识到个人的重要性,才会对公司、部门、项目组有归属感,有使命感,才能使全身心投入工作成为可能。

目前,部门整合成为“设计中心”的一部分,“美编”不再是“编辑”,取而代之的是“设计师”的称谓。对公司而言,我们以一个专业设计团队的姿态出现了,但正因为是一个全新的团队,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做出更新、更好的成绩,将设计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提升公司的设计水准,领先于竞争对手。

以上只是由唐骏 “感动”管理中的一件事引发出的思考。书中还提到了关于在唐骏的倡议下微软提供的各种免费服务,如住宿、高档足球场地、机场接送员工亲人、逢年过节赠送礼品、寄出书信的人情化管理等等。这些在我们公司大部分都能够实现,也的确让我深深感动过。但不得不说目前也确有考虑不周之处,比如过年公司发了两箱橘子,因为橘子太重,大家都懒得带回家,但一个人又吃不完,过完年回来后的结局是清洁工阿姨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将发霉的橘子清除出公司。而唐骏在类似的一件事情上面却做的非常的有创意:中秋节每位员工发一盒月饼,并提供快递送达父母家中,并且附上他的亲笔慰问信。这种举动让员工的父母亲深深感动,起到的效果是员工父母都鼓励自己的儿女一定要好好工作,不做出好的成绩来,不仅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这么好的公司。父母的感动带来的是子女的更加感动,而感动之后带来的便是更加的勤奋、更加的死心塌地。他在书中也提到说:“这在美国人看来是很不可理解的,但当你了解了中国人的性格之后,这种本土化的管理策略却是最有效果的。”目前在我们公司,游戏部有过这种做法,让人钦羡。由此想到,员工的自豪感可能源自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是父母对自己的引以为豪。

以上寥寥数语,只是我个人结合目前状况来做的一些分享,如果真要对此书倡导的精神一一介绍,我想还是推荐大家自己看一看,文中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如何管理,作为普通员工同样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如何去做一个好下属的珍贵经验。当然,这本书也可以作为大家进行职业规划的一个蓝本,一定会受益匪浅。

7.设计读后感 篇七

阅读教学中,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解读文本, 始终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过程, 即要有综合视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首先要关注文本信息的加工, 语言是承载信息的核心载体, 而这个过程能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简言之, 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核心是:在阅读和交流中关注文本内容, 在交互和活动中关注学习策略, 在评判和想象中提升思维水平 (葛炳芳2013) 。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 以“为内容而读, 为思维而教, 为语言而学”和“体验阅读过程, 感受策略运用”为核心理念, 强调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而有侧重的过程 (葛炳芳2015) 。阅读教学中“内容、语言和思维”这三个维度始终贯穿于阅读的始终, 自然也体现在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

本文结合了在2015 年浙江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的课例, 分别从内容、思维、语言三个角度即以综合视野理论来解读其读后活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并探讨问题解决的对策。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后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 语言视角

语言是文本内容的载体, 也是表达思想的载体。语言学习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在读后活动中, 如何从语言视角来判断其读后活动有效性, 势必要从语言输出的有效性上来判断。Swain (Swain 1985) 认为, 尽管“可理解性地输入”对语言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但“理解性输入”本身还不足以导致成功的语言习得, 成功的二语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性地输入”, 更需要“可理解性地输出”。

1. 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性

研究发现, 有的读后活动设计缺乏对语言输入与输出平衡性的考量。少数课堂上, 教师在读后活动之前忙于梳理有关信息, 整理文本内容, 对有效的语言输入关注不够, 这样便很难为学生在读后活动中的语言输出提供有效支架, 导致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够平衡。多数的参赛教师意识到这种平衡的重要性, 在一开始便注重词汇的初步感知、读中的再理解、读后的运用。但是还存在一个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语言输入“量”上去了, 但学生输出的“质”却不尽如人意。如:

在On self-esteem and Sport这篇阅读文本教学中, 在导入时, 某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 (Q:What was your feeling when you came to this new school?) 和介绍自己的经历引出一系列词汇, scary, stressful, self-esteem, fit in, physical active, core, terrific, 并在PPT上展示, 给出英文释义。紧接着在读中让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现主人公感受的单词, 有scary, stressful, angry, worried, sadness, self-doubted等, 之后一系列的读中活动都没有这些词汇的复现, 直到在读后活动Group Work中给出填空式问题:

If you feel /are (not) _____. I suggest that_____, because_____.

教师的用意是要学生运用这些语言, 这看似与前面的语言铺垫紧密结合, 在读前和读中也分别出现了一些学生可以用的词汇、短语, 但事实上, 学生在回答这个题目时, 用到的语言最多的是unhappy, confident, nervous等这些词汇。而这些语言在上这次课之前已经存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换句话说, 输出语言知识和阅读前没有明显差异 (戴军熔2011) , 学生的输出质量是值得教师深思的。

对此,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措施来避免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在读后环节的不平衡性。首先, 教师在读中, 文本信息的处理过程中, 提高这些单词的复现率, 即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过渡及教学环节中, 有意识地增加其出现的频率;其次, 教师可以用一些同义词替换, 以学过的词来替换这些新出现的语言, 内化文本中的语言;除此之外, 在读后活动的实施中, 除可以给出句型之外, 还可以给出之前输入时的关键词, 以提醒学生学以致用。

2. 关注话题语言与功能语言的输出

在阅读教学的读后活动中, 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了语言的输出上, 那么应该输出什么样的语言呢?是不是文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或者标注的黑体字都需要在这一个环节中进行巩固输出呢?显然不是。若是以话题为中心组织语言具有特定的语境要素, 能满足特定交际需要, 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 因而便于学生做到“整进整出” (赖朝晖2013) ,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 注重话题语言与功能语言能更好地输出。

如在On Self-esteem and Sport这篇文章的教学中, 教师则较好地进行了话题语言的输出, group work:Make a suggestion for a friend with low self-esteem in life or study. 并给出了相关的支架:If you feel /are (not) ____, Isuggest that___, because____。在这个读后活动中, 该教师将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都囊括了进来, 将零碎的语言点由一条有主题的线串联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这个主题的语言点。

(二) 内容视角

内容视角即与阅读文本信息处理相关的视角。读后活动在于文本信息的再组织、再加工, 对文本结构、主要内容的全方位把握, 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

1. 读后活动应与文本紧密相关

阅读教学中, 教师常常把读中活动作为理解和获取文本信息的唯一环节, 而在读后活动中忽略了该活动与文本内容的相关性。试问读后活动若与文本内容脱离了关系, 那读后活动是否还为这堂阅读课服务?

如在At life’s crossroad这篇阅读文本的教学中, 文章主题为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做抉择, 如何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关键词应该是choose, option, choice, decision。在读后环节, 大多数教师都选择了用提问学生自己的经历来完成discussion的读后活动。 如:Who made the decisions for you?Share your own experience with us.等与阅读文本的话题紧密相关的讨论主题。由于是省级课堂教学评比, 与日常的常态课相比, 在此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在设计读后活动时, 教师在充分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与文本密切相关的活动进行拓展, 如在讲述self-esteem这个主题时, 读后活动的主题仍然与描述某个人建立自尊自信的“方向”相关;在讲述life crossroads中decision, option, choice时, 活动主题也不能脱离“选择”“重要决定”这些关键词。

2. 尊重文本的价值内涵

部分课堂在阅读文本阶段“匆匆忙忙赶时间”, 而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却用10 分钟左右去做一个读后活动, 从而导致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不充分。教师所追求的是为读后活动创造更多时间, 但是教师应反思的是, 学生阅读如果不够充分, 在教师匆匆“赶”完阅读中阶段, 到了读后阶段, 即使有时间去讨论, 学生若在前期对文本把握并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情况下, 读后活动的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也可以发现, 几乎每位教师都将一个“大型”的读后活动放在了所有阅读都完成之后, 当文本中出现有深层价值的语段时, 教师便匆匆以一个问答题的形式完成, 忽略了对文本价值内涵的尊重。

在Self-esteem文本的教学中, 几乎所有教师都采用了小组讨论的读后活动, 即讨论自己或朋友中遇到low self-esteem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某教师的读后活动为Group Work:What are your ways of increasing self-esteem? Why? 而在读前或者读中出现a core group of good friends, have history with friends和But the battle to fit in wore on me等具有深刻价值内涵的词句时, 教师却没有进行设问, 也没有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对文本本身的内在价值缺少尊重。

所以在读后活动的设计中, 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活动形式, 为了活跃气氛而讨论, 从而忽略活动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更不能忽视对教学内容深层意义的挖掘、解读、探究和拓展。事实证明, 并非每一堂阅读课都要在读完整个文本后才可以设置一个“大型”的读后活动。读后活动也可以安排在读完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断后进行 (葛炳芳2011) , 一般这个教学片断或者其中的一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 如对文章的主题有呼应, 反映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等。

(三) 思维视角

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而不是开展了多少教学活动 (林才回2008) 。大多数人认为学生连基本的语言也学不好, 何谈思维。Waters (2006) 认为, 越是语言水平低的学生, 越需要思维性的活动, 越需要参与认知上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英语学科的“思”是学习语言创新思维能力, 即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技能, 其中, 批判性思维在语言意义的评判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远振等2014) 。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疑、求同辨异 (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评价预测 (黄远振、兰春寿、黄睿2014) 。读后活动是在理解了文本表层含义后进行的, 可以进一步理解体会文本, 并对文本、作者、主人公提出评价的活动环节。若此时还是停留在表层信息的理解或者曲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话, 这样的读后活动是无效的。

1. 注重深层意义的理解

在读后活动中, 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 这时教师的提问十分重要, 若是教师的提问还停留在对表层信息的获取, 那么这项读后活动就没有起到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作用。如在On self-esteem and Sport这个文本中, 要体会主人公思想的转变, 即运动给她带来了自尊的力量, 某教师在读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分享活动:Faced with low self-esteem, what will you choose to be your soccer? Why? 学生通过自身经历体会作者的心情改变, 当然他在描述自身前后改变时, 用到的词汇意义是相反的, 前面是消极词汇, 后面是积极词汇,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学生能意识到这一点, 就是在积极地思考, 而不只是停留在表层信息的获取上。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所涉及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并且要善于追问, 如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author’s idea? How about your idea? 先问作者, 问主人公, 然后延伸到自己的经历, 问自己。教师不仅仅将教学内容停留于作者的想法, 主人公的想法上, 更多地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即求同辨异, 判断推理, 阅读读后活动作为思维碰撞的环节, 应引导学生去探寻文本背后的“言外之意”。

2. 提供学生推测和评价的机会

读后阶段, 需要学生通过之前的阅读, 对阅读文本有基本的理解。读后活动的设计多是以小组讨论和作报告的形式出现。比如, 教师提问时, 有的学生就拿起书本找答案, 这便是认为在书中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若给学生创造自己独立思考和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预测、质疑、评价的机会, 学生在读后活动中便有了思维的提升。预测是指在对文本信息有了理解后, 加入自己的观点, 来揣摩作者意图, 而在预测的同时, 免不了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方法、措辞、篇章结构进行质疑和评价, 可以正面评价, 也可以负面评价, 若是负面的, 也可以给出修改的意见。

如在At Life’s Crossroads的教学中, 某教师的读后活动为:

Your ending:We spend a lot of our time wondering about what path to take in our lives.This experience taught me that______.

即进行最后一段的阅读之前, 让学生在阅读前面文本的基础上, 自己续写结局, 出乎意料的是,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自己的想法说得头头是道, 甚至有的学生与文本本身的conclusion十分相似, 在很大程度上, 较为准确地预测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并且与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教师在读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 要为学生创造能够推测、预测、评价、质疑的机会, 不只是在读后活动中讨论述说自己的经历, 而应该是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结束语

读后活动是阅读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读后活动是语言、内容、思维输出和反馈的过程, 教师应当以综合视野来衡量读后活动。它既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 又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有效吸收和运用, 还要使学生深层次地、批判性地理解课文, 为了文本的这三个方面使语言得到内化和迁移。因此, 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精心设计好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对一节阅读课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 有效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最终的落脚点还要与阅读文本有着紧密联系, 不能为了读后活动而做读后活动, 话题讨论的指向性还在文本主题上。

在阅读教学的读后活动中, 虽然从三个角度分别来阐述读后活动的有效性, 实则这三者是息息相关, 不能孤立存在的。思维需要语言作支撑, 需要内容作基础, 更需要时间去体验 (葛炳芳2013) 。当然, 在读后活动的设计中, 教师要努力把文本内容、语言、思维三者的关系更好地融合起来。

附录1:

该材料用于2015 年4 月9 日开课, 金华艾青中学高二学生使用, 但在实际比赛中, 参赛教师根据学生水平以及自己对原始材料的理解, 对此进行改编。

On Self-Esteem and Sport

My dad was in the Air Force.When I was a kid, we moved every few years.That meant a lot of good-byes.It also meant getting used to a whole new community and a whole new school each time we moved.It was scary because I was really shy.I can still feel what it was like to have to walk into the new school—that sinking feeling in my belly, that lump in my throat.All the kids already knew each other.It would always take time for me to learn how everything worked, what was cool and what was not.It was always a struggle to find where I fit in—never a fun struggle either.

Feelings happen.Sadness, anger, stress, worry, nervousness, and all other emotions are normal.It’s what makes us human.But the emotion commotion can hit girls especially hard during the teen years.Changing bodies, changing friends, changing schools, and just growing up can make life confusing and hard.It’s totally normal.

But the battle to fit in wore on me.Already shy, I didn’t have much self-confidence in my friend-making abilities.I was the girl walking in the halls with her head down, fidgeting.I would check my clothes and hair every two seconds.When Ispoke, you could hardly hear my soft voice.I was nervous and doubted myself a lot.

It’s a fact—girls are likely to face a drop in self-esteem during the teenage years.That means all those feelings about self-worth and competence take a big hit.I think part of that is due to wanting to fit in.And part of it is due to what girls see in the media.We are bombarded with nasty messages in videos, magazines, and television—about how girls are“supposed”to be.

Low self-esteem might lead to some very serious consequences.Have you heard the statistics?Before graduating high school, nearly one out of every three girls will experience depression, anxiety, or eating disorders—almost twice the rate of boys.Now that’s scary!

It was very hard not having a history with everyone else.I was an outsider.But what I did have was soccer.Wherever I went, I knew that I could fit in with the soccer ball.The soccer team meant a familiar place and immediate friends for me.I could express myself on the field.Playing hard helped to get rid of all my nervousness.Girls who play sports and are physically active are more likely to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And that goes for all kind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from yoga to basketball.Even today, I am not confident all the time.I still think about getting people to like me.When I start feeling like that, I just call my mom or sister or a friend and talk about it.Or I’ll do things that make me feel good, like exercising, cooking, or reading.

There are always going to be things that make you nervous and uncertain.That’s life.And even in my lucky life, I still have those feeling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sports season, when meeting new people, or making important decisions.I keep a small, core group of really good friends.Most have been my teammates for years.We have shared a lot together.They have seen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sides of me, and they still accept me.They have taught me that it’s how you treat others that makes you valuable in life.I guess I have history with friends now.

Throughout our lives, our self-esteem goes down when we feel like a failure, and it goes up when we feel successful.Doing something well, being praised, and feeling loved goes a long way.We all need to explore opportunities where we can be good at something and feel good about ourselves.Physical activity and sport participation is a terrific way to build up your sense of self-confidence and self-worth.You get to set goals for yourself, you get challenged, you feel good about your accomplishments, and you learn that after today’s failure—there’s tomorrow’s chance.

附录2:

该材料用于2015 年4 月10 日上午开课, 金华艾青中学高一学生, 但在实际比赛中, 参赛教师根据学生水平以及自己对原始材料的理解, 对此进行了改编。

At Life’s Crossroads

In 1989, fresh out of school, I had the intimidating task of choosing a career path before college started in three months. In those days in Pakistan, there were limited options:becoming a doctor or an engineer, or entering the corporate world after getting a business degree. I wasn’t interested in engineering, so that left medicine or business. I couldn’t decide.

My uncle, one of the elders in the family, suggested that I do a work placement to gain experience for a month in a multinational company followed by a month in a hospital. After that, I could make a decision. It seemed like a brilliant idea.

I was accepted for a month’s observatory placement at a foreign bank in Karachi. I tagged along with the sales and marketing people, and got a feel for how the world of finance functioned. I liked the professionalism, made new friends, and generally enjoyed the mostly easy-going work surroundings.

The month passed rapidly, and soon I began my stint at a leading hospital in Karachi. The experience couldn’t have been more different. The hospital had an intense environment, with the buzz in the wards contrasting with the eerie silence of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doctors were in a constant rush.

The days started early (at 7 am, compared to 9 am at the bank) , and were filled with attending rounds, watching blood samples being taken, and rushing around with the team to the ward, intensive care and clinics. It seemed that everyone was always busy, that there was always work to be done.

While I saw a good number of patients getting well and being discharged, I also witnessed a16-year-old die. The family’s grief was difficult to handle.

And the night duties! Also known as night calls, they were essentially a 36-hour shift. This was insane, working all day, through the night, and again the next day.

I began thinking about my two experiences. The bank had offered a more relaxed atmosphere, better working hours and less stress. The hospital was full of excitement, and unpredictability, but the studying and training was tough. It seemed that the business option was going to win out.

Near the end of my month at the hospital, I was driving home after a particularly hectic night call. In front of me was a public bus, with college students sitting on the roof, clinging to a small metal railing.As the driver weaved through traffic, I could see the boys shaking from side to side.

Suddenly, a boy tumbled off the back of the bus. He hit the road face down, bounced once, and rolled over. He lay motionless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as the bus sped away.

The cars directly behind the bus braked to avoid the boy, but none stopped. Part of me understood if he died, it would mean police involvement and unnecessary problems. In fact, I felt the same urge to keep going, but the urge to stop and help was stronger. I knew that if the boy was bleeding into his brain, he could die in a matter of minutes. He had to get to hospital quickly.

I stopped my car and carefully examined the boy, who appeared to be about 20. His face was covered in blood he had a large gash on his forehead and another above his right ear. There didn’t seem to be any other injuries. I tried to apply pressure to the cuts to stem the bleeding but to no avail. With the help of some bystanders, I lifted his unconscious body into the back seat of my car.

I asked a couple of men to accompany me, but they shrank away from further involvement. I jumped in the car and raced back to the hospital. On reaching the emergency entrance, I shouted, “Head injury!”Paramedical staff whisked the boy into the emergency room, while I gave a quick history to the on-call doctor.

After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the doctors determined that he was most likely bleeding into his brain. His family was contacted, and he was wheeled into emergency surgery. Since I wasn’t allowed into the operating room, I drove home, exhausted and troubled, the blood on my back seat serving as a reminder of my harrowing experience.

The next day, I went to the operating room to find out what had happened. A surgical aide said that a blood vessel had ruptured in the boy’s skull. The clot had been removed, the bleeding stopped, and the boy was recovering in the ward.

After learning that his name was Asif, I went to see him. His head was in a bandage, and there was excessive swelling around his eyes, but he was conscious. Asif’s parents, grandmother, brothers and sisters were sitting around his bed. The doctor introduced me as the“person who saved your son’s life”.

Everyone got up, with grateful smiles on their faces. The mother held my hands to her face and started weeping.“Son, you are an angel, ”she repeated over and over in Urdu. After consoling her, I went over to Asif. He managed to smile and squeeze my hand. No words were spoken between us none were needed.

What a feeling this was, to help save the life of another person! I spent the rest of the day in a state of exhilaration, the most fabulous mood I had ever experienced. Driving home that evening, I knew what I wanted to do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Two months of placements could not do what 30 minutes helping an accident victim had done for me.

I enrolled in college for my medical studies and am now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practise as a specialist gastroenterologist in Karachi. I never saw Asif again, but I was told that he made a complete recovery.

We spend a lot of our time wondering about what path to take in our lives. This experience taught me that sometimes, you don’t really have to worry about the big decisions. At times, these decisions are made for you and that whatever happens is always for the best.

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 读后活动的设计及有效进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2015年浙江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的课例, 分别从内容、思维、语言三个角度用综合视野理论来分析读后活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并探讨其对策。

关键词:阅读教学,综合视野,读后活动,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戴军熔, 郑春红, 朱雯, 吴璇.2011.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葛炳芳.2011.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阅读教研与行动改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葛炳芳.2013.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葛炳芳.2015.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黄远振, 兰春寿, 黄睿.2014.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4) :63-69.

赖朝晖, 刘晓燕, 赖轶璇, 叶未翔.201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感知与运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林才回.2008.高中英语阅读读后活动设计的问题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4) :35-40.

8.设计读后感 篇八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读后阶段 读写结合 活动设计

读后阶段是在完成阅读活动之后进行的学习活动,读后活动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最佳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表达水平以及读写结合的最好体现。因此,教师在设计读后阶段的活动任务时,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写作任务,把写作教学与训练学生写作技能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初中英语》(译林版)教材里每个单元的Reading部分的文本涉及各种基本素材,呈现形式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对话、剧本、诗歌等各种体裁,所以我们常用的写作形式主要有:仿写、缩写、续写、改写和读后主题写作。下面,我将结合教学案例主要阐述读后仿写、读后续写以及读后改写三种形式。

一、读后仿写

仿写是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的一种最好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布局谋篇能力,因此比较适合初一的学生。当然,仿写练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准确阅读理解之后,如果是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挑出有用的词汇或表达法;或挑出有用的句型,然后进行仿写。而如果是要掌握好的写作思路或篇章结构,可以先整理原文思路,写成纲要形式,然后再根据该大纲进行仿写,或就类似主题用同样思路或结构进行练习写作。通过仿写,能使学生把前人的经验化为己有,增强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使阅读,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七(下)Unit8 Reading的诗歌教学就很适合仿写训练。教师通过听音乐和猜英文版的唐诗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押韵,通过问题引出本课诗歌主题狗、金鱼,为接下来的内容打下基础;层层深入的拓展练习,让学生根据诗歌押韵这一特点尝试填词作诗,让学生体会作诗的乐趣。

二、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利用阅读文本的素材、线索、情节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续写文本内容。这既能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初中英语》译林版教材改版后,我们欣喜地发现,教材中增添了一些名著的节选。如7下 Unit6 Outdoor fun中的阅读文本Down the rabbit hole和8下 Unit4 A good read中的Gulliver in Lilliput。这些名著的节选都在小说快要发展到高潮部分时戛然而止,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片段立刻勾起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里如果可以适时地安排续写练习,它不仅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原作,还能发展创造性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李亚男老师在Post reading环节以这7个问题为主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再现文中重点内容,通过大量的小组合作讨论和老师的不断启发和点拨,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被不断点燃,李老师用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续写前的“口头写作”训练,既有思想又有内涵,初步实现读写结合教学,将两者自然融于一体。最后的环节Extending writing是整节课的升华,练习设计由半开放性上升为开放性读后续写活动,问题引导:Could Gulliver manage to run away? If he could,how would he do ? If he could not,how would he get along with those tiny people? How would he solve some daily problems?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续写故事结局,同学们创造性地编出了各种精彩结局。

三、读后改写

改写和缩写一样,都是基于课文的写作,难度不是太大,它只是将对话体裁转换为事实陈述,但是由于文中生词量大,语言知识多,因此关键是如何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层层铺垫,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语言的理解,为在实际中进一步自如运用做好准备。

八下Unit7 Reading是一篇采访ORBIS医生的对话式材料,所以引导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新闻报道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教师引导学生对奥比斯的logo做深入一步的解读,通过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并且很巧妙地将语言点教学渗透到对文章的巩固中,使得语言点的呈现非常流畅,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归纳语言点的用法并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口头操练。最后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以采访马医生的记者身份,写一篇新闻报告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奥比斯工作,内容以detailed reading中的表格为基础,包括对失明的了解,奥比斯医生的工作和你的希望三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较为复杂的复述内容,这些设计恰好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能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接受挑战并获得成功。

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读后阶段把写作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把语篇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写作知识的学习以及写作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过程中提高其写作技能,在训练学生写作技能的过程中提高其阅读能力,实现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的良好循环。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较为轻松的写作氛围,让他们体验写作的乐趣,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宾.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新课程,2014,(09).

9.《读后感》教学设计 篇九

情感目标:学习修改写作,提高学生对平等待人的情感。用读后感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在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曾经阅读了一组平等待人的文章,我们的伟人领袖毛主席和金盖的周总理平等待人的事而深深感动。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这份感动用笔倾诉出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要结合自己阅读的作品和切身经历来写,强调真实具体。

三、提示习作方法:

1、可以就课文内容来写,也可以结合课文两项有关人和事来写。

2、在题目上,可以某某读后感为课题。

四、指导修改习作:

1、朗读习作:推荐有代表性和有特色的作品朗读,看那些地方写得清楚,生动,感受写作深刻感人。那些地方尚存不足,需要修改和完善。

1、学生自评:朗读自作的同学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对这片作文哪些地方最满意,认为最有新意、最深刻,那些地方需要修改,引导学生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看文章内容介绍是否明白、生动,是否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了感受,在评价中分享他人习作看到来的快乐。

3、师生互改:老师给学生面改,学生相互交换修改。

4、誊抄成文

板书:

×××读后感

习作要求:

1.结合自己阅读的其他内容写。

10.工业设计史 读后感 篇十

读工业设计史有感

读了了工业设计史,得到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师身上的思想,以及他们身上带着那种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步步引领着我们。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设计,对我的感触也很大,但是我想的最多的还是,我们了解的只是书本上的东西,关键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平时在学习的同时,自己的脑海中要不断的联想,为什么别人要那样设计,如果是自己那?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看到一样东西,要对它有极强的敏感度。并把你看到东西,想想能不能用到设计上,灵感也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自己平时都不去想设计,能做出来好的设计吗?但是要想设计好的作品,还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体系。即:科学家的态度,艺术家的眼光,企业家的头脑。

11.《兄弟》读后感 篇十一

第一次接触余华的作品是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一次读就觉得文字朴实但情节却太悬乎,多读两次,试着将自己作品的场景中,才发觉别有洞天。余华有时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以经常看到他发微博“抱怨”这“抱怨”那,总以一种极其讽刺的文字发泄或许也是警醒。

后来,再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在地摊上看到厚厚的一本余华作品集,花了20块钱将这本盗版买回来。首先读的是《活着》,读了十多页才发现跟自己喜欢的一部电视剧《福贵》的情节很相似,再一看,主人公名字都一样,百度一下才发觉《福贵》是根据《活着》改编。考虑到对观众的影响,还是删改了许多,毕竟,“文革”那段历史没人敢去“深究”。甚至,主写“文革”的电视剧也屈指可数。后来,《活着》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前些天,看到新闻说又在北京被拍成了话剧。余华后来在微博里说一些作品被改的不满,他带讽刺的引用了拍话剧那个导演的一句话“话剧《活着》以一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忠于原著”,但他肯定了袁泉饰演家珍的真诚。

回到《兄弟》上来,看完了上部,可以说是非常感人。李兰丈夫死了,宋凡平妻子死了,各带一个儿子,两个命运如此相似的人,带着各自的“拖油瓶”,在世俗的鄙视下,走到了一起,李光头和宋钢两个性格如此不相容的人也竟然情同手足。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情,借一句话来说就是:李光头这样的传奇(后来的巨富之路)在中国比比皆是,而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情绝无仅有。所以很少写爱情的余华自认为在《兄弟》中,他写下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每个人的爱情,都必定与时代相连。余华说:“文革”那个时代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一直是夫妇父母之间的背叛和出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是空前团结的,就像我的小说里一样,有一男一女,他们互相需要,相依为命,缺了对方就活不下去了,这样的爱情非常实,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永远,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年代,谁缺了谁都没啥大不了,是不可能产生美好永久的爱情的。”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爱情最深刻,一种是相濡以沫,一种是相忘江湖。无疑,余华笔下的爱情属于前者。 然而,在一切都看似完美的时候,“文革”袭来,一切都变了,宋凡平被当成地主被批斗,为了去上海接李兰出院,宋凡平“逃跑”了,然而在车站,却被六个带着红袖章的人活活打死,摆在路上。李兰回来,得知宋凡平死了,六年没洗头,因为在刘镇,丈夫死了应该一个月不洗头,没有人知道李兰对宋凡平的爱有多深。七年后,李兰也死去了。李光头和宋钢成了两个孤儿,宋钢答应过李兰,他会好好照顾李光头,剩最后一碗饭了让李光头吃,剩最后一件衣服让李光头穿。。。。。。李光头也对宋钢说过,“即使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你也还是我兄弟”。他们是兄弟,仍然是,一直是。后来,宋钢和林红结婚了,那个李光头日思夜想的女人,李光头和宋钢从此恩断义绝,可是两个人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永远把对方当兄弟。一想起儿时的悲惨,以及后来一家人的欢乐,依然想着对方,记忆还在,感情就还在。小说中有个情节就是李光头在县政府大门口“静坐示威”,穷困潦倒,被认为是收破烂的,宋钢看到了他,将林红给他的他舍不得花的钱和粮票给李光头,李光头竟然理所当然地接过钱。读到这里,我没觉得李光头有多无赖,而是深深地被他和宋钢之间的这种感情打动,他们的默契已经不需要拘束,不需要客气,理所当然才是他们兄弟情谊的体现。我也为自己生活中有这样的兄弟感到幸福。

上一篇:高尔夫球会客服专员的自我介绍下一篇:五年级字词句段篇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