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2024-10-27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精选11篇)

1.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篇一

2013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们对大自然的思想、观念和态度影响着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而采取科学的自然观、发展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思想前提。我们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建立科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认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矛盾的出现,不仅有人类认识和实践水平落后的因素,还有社会关系和人的活动方式不合理的因素。为此,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积极面对资源环境的挑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尽快制订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我们不仅要重视生态环境立法,还要重视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我党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思想。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运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观察、思考和统筹当代中国的发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统筹兼顾。这些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从这一实际出发,围绕当代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对发展目的、发展布局、发展要求、发展方法、发展动力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3、多学科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

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1.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2.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

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由于劳动是人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人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4、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

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5、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原因: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高新技术在加快科技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很多恐慌和不安:大片森林毁灭、多种珍稀动物绝灭、与日俱增的温室效应等。现代技术、科技和工程活动带来的伦理问题,有些是由于科学、技术和工程活动超越了传统伦理观念和约束机制的作用范围造成的,人类对这类新问题缺乏思想准备,无所适从,因而急需建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新的有效约束机制。有

些是由于社会生活转型太快,造成原有伦理约束机制部分失灵,需要在新形势下及时加以调整和修复。还有些是久已存在的违背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变得十分突出。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某些违背科学研究活动的伦理规范的现象,如抄袭剽窃、伪造包装、浮夸虚报、乱拉关系等,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6、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它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在21世纪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日益强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实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9、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1.人类过度地利用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且利用程度远远超过环境的再生能力。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得很多生物失去了它们最适宜的生存环境。2.人与自然的关系虽有所改善,但仍是不协调的。如上文所说,大量物种的数量正在锐减,可见人类还是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3.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了解到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平共处。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能片面争取GDP,要提倡绿色GDP。保护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 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1)持续性原则。(2)公平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10、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既是严峻挑战,更是难得机遇。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第一。在科技领域形成争抢人才的挑战。第二.对我国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形成挑战。第三。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研发压力。

二、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有利影响:首先.科技资源跨国界流动有利于缩小科学技术差距.其次。研发活动全球化提升了我国研发水平.第三.科技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三、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的应对之策:现阶段.我国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第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第二.实施科技人才战略。第三。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第四.搭建平台。为企业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营造良好环境。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人类历史走过的岁月,-便是人类科技不断发展发展进步的岁月。从钻木取火到火箭升空,人类的智慧一次次迸射出让人惊异的火花,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人类运用自身智慧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生活改善的过程中,有一种精神或者可以称之为力量的事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细细探寻科学精神,可以发现科学精神具有三个方面的层次。

第一层次,即认识活动层面。科学精神的这一层次,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怀疑精神。第二层次,即社会关系层面。科学精神的这一层次,包括宽容精神、竞争精神和诚实精神。第三层次,即价值关系层次。科学精神的这一层次,包括执着精神、献身精神和全人类精神。

科学精神对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的灵魂。科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是科学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无所谓科学,而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这里的人当然是科学探索者,是科学家。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逐步培养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练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塑造了高贵的品格。这些情操、意志、品格及科学家的行为特征就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没有这种科学家的内在的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保障。当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后,科学家的探索活动是在科学共同体内进行的,每一个科学家都从属于某一个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探索对象日益广泛化、复杂化的条件下,“民间科学家”的活动很难在科学上有所发现。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是现在科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但这种形式的活动是在科学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而这些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就是科学精神。

最后,科学精神推定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不仅使科学摆脱了来自自身以为的束缚(比如神学)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科学内部因素的变化从而推动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古典科学到近代科学、再到现代科学,每一次科学革命的成功都可以说是科学精神的胜利。因为科学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创新,科学革命推动了科学的革命和创新。

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并述

一、两位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或研究客体等有关信息的最基本、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方法,然而,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对科学研究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科学观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研究客体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要遵循观察的客观性、系统全面性、典型性和细心性等原则,这样才能避免我们的观察结果和现有理论相违背或者不符合规律。

光观察不实验,那么就无法验证观察得到的信息正确与否。同样,只实验而不观察,我们也无法使观察的过程更典型、更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观察和实验确实是获取科学事实的重要途径。科学实验可以人为的促成某种选定的相互作用,为观察这些相互作用的表现创造条件;2.科学实验具有简化自然过程的作用;3.科学实验具有纯化自然过程的作用;4.科学实验具有强化自然过程的作用;5.科研实验具有加速研究对象的运动变化的过程的作用,从而缩短了科研周期,加快了人类知识积累的发展的速度;6.科学实验具有减缓研究对象的运动变化过程的作用;7.科学实验具有再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过程的作用.8科学实验具有验证科学假说,发展科学理论的作用。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空间、时间等概念的理论,1905年由爱因斯坦提出。它的表述可以是:从可能的经验观点来看,运动总是表现为一个物体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如汽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地球相对于太阳和恒星的运动)。运动绝不会作为“相对于空间的运动”──或者,像有人所表述的──“绝对运动”而被加以观察,也即不存在绝对运动。

13、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生态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

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研究者指出,科学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科技伦理,这个过去非常陌生的词汇,近年来频频出现在科技类报刊和网站上。而事实,科学道德问题一直与近代科技进步形影相随。

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科技道德的确是极为复杂而又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其实,就像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切伊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生活是由许多事情组成的,其中包括每天的日常劳动、工作道德、我们额上的汗水和双手的老茧;包括为创造、改造、参与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的自豪感;包括思想与行动的统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谅解、大自然和物质世界的一致和对每件存在着的事物的尊重等方面。丧失这一切而投身于科学,只期待它廉价地确保我们安全和幸福,这是一种疯狂、鲁莽、轻率、愚笨的表现。科学技术的力量虽是巨大的,但它只是我们解决众多问题的重要一环,并不能包治百病,而且科学技术需要人类的理性引导,因为它本身并没有选择的天然本能,需要与伦理道德等其他学科的力量和社会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巨大威力。因此,采取措施加强科技发展中的道德伦理约束是必要的。

15、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紧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这些问题包括以下特征:第一,全球性。第二,综合性。第三,挑战性。

鉴定是否为全球性问题的3个条件:

一、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共同存在的问题;

二、这个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妨碍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此问题的途径,需要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努力才行。我们生活在一个彻底全球化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全球共命运唯有通过开放合作,才能解决各种问题。

2.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篇二

(一) 国外研究状况

早期政府机关从事的自然资源审计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80年代。那时候,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政府自然资源审计, 通过审计帮助企业节约自然资源及能源。目前国外一些现有的研究中将自然资源审计包含在环境审计的内容当中, 如世界审计组织所指的“环境审计”除了包括环境污染治理等环保方面的内容外, 还包含自然资源开发管理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布了矿产审计指南及有关资源审计的一些经验总结,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1997年9月在塔林 (爱沙尼亚) 召开的第四次工作组会议上, 发布了《自然资源会计》的文件, 其中第一部分就阐述了最高审计机关在自然资源管理及会计记录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二) 国内研究状况

目前, 我国关于自然资源审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很少, 但实践相对丰富, 综合来说, 我国资源审计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自然资源审计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1983至1998年) , 这期间, 尚未明确提出自然资源审计的概念, 但已开始涉及一些和资源保护资金相关的审计事项。二是自然资源审计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探索前进阶段 (1998至2002年) , 这期间, 通过审计实践不断探索与经验总结, 对自然资源审计的本质和规律有了一些认识, 各级审计机关陆续成立了自然资源审计的专门机构。审计行业在自然资源审计的意义、内容、重点等方面的认识逐渐深化。三是自然资源审计实践发展的总结推进阶段 (2003年至2008年) , 这期间, 实践取得较大成效, 初步探索、总结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然资源审计的方法、路子。四是自然资源审计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推进阶段 (从2009年开始) , 这期间, 自然资源审计的多元化特点日益明显, 自然资源审计涉及更多的领域。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是, 2009年9月, 审计署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

二、我国自然资源审计理论框架

(一) 自然资源的特性、确认与计量

在开采自然资源并形成资源产品的过程中, 自然资源表现出如下特点:经过生产经营的耗用, 自然资源改变了其形态, 如铁矿未开采时, 是矿产资源, 开采后就成为资源产品—铁矿石, 成为资源产品生产企业中储备的供生产消耗的资产, 在开采之前反映的是资产的存量, 开采后反映的是资产的流量。鉴于自然资源的上述特点, 可以得出自然资源具有存货性质的结论。其确认可比照“原材料”项目进行。从理论上讲, 自然资源价格收入应当归属资源所有者, 也就是国家。但现实中, 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并不能得到完整的自然资源价格收入。如, 在我国的煤炭资源价格收入中, 国家只收取一定的开采费, 其他收入主要归企业所有。从一定角度来说, 大部分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应该是无价的。但现实生活中, 自然资源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必然存在一个相对合理、公允的价值。因此, 对资源的价值进行计量需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市场法、现金流量法等。从自然资源定价的角度来看, 市场法比较适用。如, 可以按照市场最终产品的公允价格减去资源生产加工中产生的成本及合理利润, 从而得到资源性产品的公允价格。

(二) 自然资源审计的定义框架与类型

自然资源审计, 顾名思义是指为了维护国家自然资源安全而开展的审计。目前我国开展的自然资源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 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为辅, 在政府审计领域, 审计的重点为自然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资金管理情况。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 主要是对资源审计中的能源审计进行了拓展。目前, 自然资源审计按照审计类型划分, 可分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 以绩效审计为主;按照审计主题的资源属性划分, 可划分为土地资源审计、矿产资源审计、水资源审计、海洋资源审计、气候资源审计等;按照审计内容划分, 可分为资源政策审计、资金审计、项目审计等。

(三) 自然资源审计的目标、对象与方法

笔者认为, 我国自然资源审计的目标应定性在为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而自然资源审计的对象不可能像广义资源概念那样广泛, 也不能像自然资源概念那样局限, 应当是拓展的自然资源概念, 不仅包括自然资源本身, 还包括与自然资源相关的资金流、项目流。进行自然资源审计时, 不能仅仅是以前的财务审计方法, 还需要引入如实地调查、政策评估、资产估值、成本—效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方法, 推行“3E” (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5E” (加上环境性与公平性) 审计。

三、我国自然资源审计实践与探索

(一) 多方面开展自然资源审计

目前, 国家审计署已陆续开展了一系列自然资源审计, 发挥自然资源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来促进维护国家自然资源安全。已实施了土地资源审计、矿产资源审计、森林资源审计、水资源审计等, 这些审计都是从资金入手, 延伸进行资金使用绩效审计和资源安全审计, 力争在出现大的问题之前发现问题, 完善制度法规, 发挥资源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2009年审计署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审计延伸审计土地资源安全, 督促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土地开发整理, 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 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 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 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2009年的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审计调查旨在摸清土地资源“家底”、掌握土地开发整理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情况、有效耕地面积提高情况, 揭露存在的问题, 规范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矿产资源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旨在摸清矿产资源使用费和两权价款的征收规模, 揭示资金收缴和分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加大预算收入的征缴力度, 同时延伸审计了矿产资源安全状况, 从而维护国家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与合理开发。

(二) 逐步开展资源环境审计

今后, 按照审计署的统一安排和要求, 各级审计机关将逐步开展资源环境审计, 并将审计对象的视野扩展到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生物多样性等领域;不仅对资源环境资金进行财务收支审计, 而且将积极尝试从资源环境政策执行、资源环境资金使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效益、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实施绩效审计。

(三) 积极开展多种能源审计

目前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开展的能源审计, 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地方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能源消费的状况, 结合年度节能工作计划, 负责编制本地区的能源审计年度计划, 下达给有关企业并委托有资质的能源审计监测部门实施。这种形式的能源审计也可称为政府监管能源审计。二是在企业认识能源审计的重要意义或在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开展能源审计的基础上, 能源审计部门与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协议, 确定工作目标和内容, 约定时间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或者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需要, 主动邀请能源审计监测部门对其进行能源审计。这种形式的能源审计也可称为企业委托能源审计。通过实施以上程序的能源审计, 可以促使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从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综上所述, 我国自然资源审计顺应时代发展形势, 为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已做出一定贡献。但是我国自然资源审计起步时间比较晚, 审计的职能作用发挥的还有限, 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自然资源审计的领域、自然资源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关系, 从而为我国自然资源审计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道国:《关于深化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思考》, 《中国审计》2009年第4期。

[2]张军、刘君:《中国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及其解释》, 《学术月刊》2008年第7期。

3.自然与文化的思考 篇三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工业文明开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渐尖锐,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随之而来的还有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更是如此。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活离不开自然。”[1]然而,作为人类的母亲——自然被人类无限制地开采挖掘,自然资源一点点消耗殆尽,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化。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保护成为每个国家的共识,自然类纪录片的出现为普及生态观念起到重要作用。和文字、图片相比,纪录片能够让人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态问题。它是我们了解自然环境的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我们能够更好地审视自我,有助于在发展过程中与环境和谐相处。一部好的自然类纪录片,不仅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也要正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比如说,在工业化进程中,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而这势必会影响到我们人类的生活。沙尘暴、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时常发生等等,这些自然灾害都和森林缩减有很大关系。《森林之歌》中提到秦汉时期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以上,现在已经不到20%。通过这些数据对比,能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困境,警示我们要正视保护森林资源。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还鼓励民众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为了营造美好绿色的大家园,植树造林人人有责。[2]

长期生活在城市中,似乎让我们逐渐忘记自己是自然生物的一部分。高楼大厦在绿荫丛林中拔地而起,绿油油的芳草地也被沙漠侵蚀,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给我们敲响警钟,在我们一心一意建造自己家园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在展示环境现状的同时,也要注重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纪录片汇入更加鲜明的主题,赋予纪录片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换而言之,成功的自然纪录片,在表达自然美的同时,也要直面环境污染、过度砍伐等现实,引导人们对生态平衡等问题进行关注。《森林之歌》有一集叫《北国之松》,以黑熊为主角讲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松籽是黑熊赖以生存的食物。然而,人类竞相采摘大量松籽,导致黑熊食物匮乏,打破了红松林中的生态平衡,也对红松繁衍甚至造成了威胁。具体来讲,黑熊有冬眠的习惯。在此期间,黑熊会停止进食与排泄,仅通过脂肪维持生命。然而,由于之前松籽大量减少,导致它在春天没有到来之前就需要出来觅食。此时,正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冬季,黑熊为了觅食茕茕独立,寻寻觅觅。看到这里,相信会有很多观众都会愤慨。正是因为人类的贪婪,采摘大量松籽,导致黑熊没有储存足够的食物冬眠,从而影响了它们的生活。《森林之歌》正是通过如此平实的镜头向人们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人们的思考,明白自己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前面提到,和古代相比,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度锐减。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品的61.25%,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对此,《森林之歌》在《绿满天涯》中讲到,木材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为了我国绿色的明天,为了我们壮美的山河,我们这一代需要加快植树造林的脚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在《森林之歌》中展现了这样两个场景。其一是武夷山的一个村庄,村头有个石碑,上面写着林权改革。按照当地习俗,只有重大事情才会立碑纪念。其二是2004年9月,江西省推行机体林权制度。这些改革将原先集体经营家庭承包经营,给承包树林的家庭颁发林权证,而且可以视为自家财产。《森林之歌》通过这些生活细节,来展现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只有爱护自然,人类才能建造和谐美好的家园。对于观众而言,保护环境不仅仅是美丽动听的口号,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自然纪录片的意义就是通过影像资源,构建自然与人平等对话的平台。希望通过影片引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当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并非可以一蹴而就。通过自然纪录片的引导宣传,就代表着我们愿意为保护自然环境尽一份力,愿意在环境被迅速破坏的今天,发出清醒不流于世俗的声音,那就是爱护我们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身——这是所有自然纪录片传达的精神,也是我们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严肃探讨。

二、 纪录片的文化思考

对于纪录片,英国著名导演约翰·格里尔逊说:“尽管生活中我们会把自然素材影片归为纪录电影,事实上,纪录片指的是档次更高的影片”。[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纪录片,通过记录现实事物的美学特征,为人们提供富有美感的观赏品。换而言之,纪录片绝非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富有文化意义、蕴含文化思考的文化产品。我国自然类纪录片渗透着鲜明的生态美学理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思考。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势必也应有文以载道的功能,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往大里讲,纪录片不仅仅是创作者自己的事情,也是电视台、观众群体和社会的共同的事情。这就需要自然纪录片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情怀。通过纪录片,能够引发人们看清楚恶劣的自然环境给动植物的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同时也应该把人与自然、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现出来。在我国当代自然类纪录片中,不仅可以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秀美风光,也能够通过拍摄自然纪录片,引发对自然与文化的思考,揭示人类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展现自然生态观。如果一部自然纪录片,缺少思想内涵,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那么它不过是一部平庸无奇的风光宣传片,而不是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自然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不仅能够让观众领略自然风光的魅力,了解自然生物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引发人们进行反思,树立生态意识。从这种意义上讲,好的纪录片具有文以载道、教化大众的文化意义。《森林之歌》就是如此,它不仅满足于为我国森林版图做写真,而且旨在探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生态文明的流变以及现在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近些年来,无论从形式内容上,还是从整体细节的把握上,我国自然类纪录片有很大进步。通过自然类纪录片,引发观众对自然环境进行思考。同时,近些年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对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也是一种间接鼓励。创作自然类纪录片,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对每个生命个体表示尊重,人和动物和平共处的理念。比如陈晓卿导演的《森林之歌》,就是向人们展示不同区域、不同物种的生活场景,从而提出问题,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应该怎样与自然环境和平相处这一问题。

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森林之歌》无疑就是弘扬生态文明的最佳样本。对于很多人而言,能够去森林探索自然奥秘领略自然风光的机会少之又少。《森林之歌》的出现,观众能够借此了解我国的生态文明,对人与动物、自然与社会之间共生共存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然,自然纪录片并不是保护环境的灵丹妙药,提出环境问题就负责药到病除。它最大的意义在于传播一种精神理念,展现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从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认识。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蕾切尔·卡森说:“我必要履行我的义务,尽我全部的力量——如果我从来未尝试,那么,面对自然,我就满怀愧疚。”[4]蕾切尔·卡森创作过《寂静的春天》,吹起环境保护的号角。她的这句话也是向我们传达环境保护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阎景娟,任傲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纪录片[J].中国电视,2014(12):54-57.

[2]唐建军,叶婧宜.自然类电视纪录片《森林之歌》拍摄艺术浅析[J].电视研究,2012(6):55-57.

[3]左珍针,王皓坤.对生态纪录片的思考——以《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14):108-109.

4.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篇四

答:自然辩证法是由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是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有:可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可以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可以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和发展观。总之我们学习和研究自然辨证法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3、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答: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自古希腊以来漫长的人类知识发展所得出的历史结论。恩格斯曾经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自然界存在的本质。

系统性:自然界的任何物质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所谓自然物质系统就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无论是无机自然物和有机自然物,还是人的生命肉体,都是以这种系统方式存在的自然物体。

层次性:自然界物质系统存在的层次性是物质系统互相联系的重要形式。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使得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即物质系统的层次性。它反映了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的等级结构,同一层次之间存在着相干性关系,低层次对高层次又具有构成性关系。

4、简述你对于宇宙的起源、现状和未来的看法

答:宇宙起源于一个物质和能量高度聚集的“原始火球”的大爆炸,即宇宙大爆炸,大爆炸后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的下降,宇宙由“假真空”态转变为“真真空”态,释放出基本粒子,标志着宇宙诞生了。随后宇宙又经历了基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核合成阶段、宇宙实体形成阶段等,从而形成了我们的宇宙现状。至于宇宙的未来,如果按照恩格斯所言“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那么可能随着宇宙的膨胀,当其到达某一最大体积后就开始收缩,温度也随之升高,最终恢复到“原始火球”的状态,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宇宙再一次进行大爆炸,再一次膨胀,随着收缩和膨胀的无限更替,宇宙将不断地有生有灭、再生再灭、无限的循环下去。

5、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是怎样的?不可逆原理对你有何启示?

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主要是不可逆性。有序、无序并存,平衡、非平衡并存,对称、非对称并存

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1)可逆与不可逆: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自然物质系统演化过程的一对范畴。所谓可逆,是指一个物质系统经过某一演化过程,从某种初始状态达到另一状态,如果存在着另一过程,使该系统与外界环境完全回到原来的初始状态,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或称该过程可逆。反之,如果不存在使系统与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原来的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或称该过程不可逆。在自然物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可逆性总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不可逆性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2)时间箭头的不可逆性。对可逆性问题的研究,使人们从演化的角度对时间箭头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一个按牛顿力学运行的理想抛物体,如时间倒流,抛物体会从落点回到抛射起点。在时间倒流的图景中,轨迹和速度的变化仍符合牛顿力学。物质扩散过程则不同,时间倒流会使扩散的物质回收,这不符合扩散定律。可见,不同的理论关于时间箭头有不同的理解。不可逆原理的启示: 不可逆过程所导致的时间对称破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意味着、在有不可逆过程存在的情况下,演化才是可能的,质的多样性才是可能的。

按目前的理解,不可逆过程如果发生在近平衡态附近,那么,它的作用的确是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但是,不可逆过程如果发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非平衡区,再加上其他条件,那么,它就是有重要建设性作用的。不可逆过程既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也可以导致更加有序结构的产生,因此,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时间箭头即可以指向退化的方向,也可以指向进化的方向。

6、简述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天然自然:是指自然界中尚未被人类认识到的那些部分。其范围包括: a.人类目前的认识能力尚无法达到的宇观、微观空间。b.宏观世界中那些尚未被人类了解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人化自然:是指人类的观测手段所及并能感知其信息的那部分自然界,可以看作是人与自然之间所构成的一个通讯系统。范围:从总星系到基本粒子。人化自然范围的扩展,是由人类的科学水平决定并表征的。人工自然:是指人类的时间手段所及并为人类的实践手段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可以看作是人与自然所构成的一个调控系统。

范围:a.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部分自然界,主要指生态系统;b.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

人工自然随着人类的控制手段的逐步进化而扩展,这种拓展过程由技术史所表征。

7、略论人类实践活动的双重性,列举一些人类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例子

答: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具有两重性: 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由实践作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这是因为,首先,人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人的第一个实践,正是这一实践使得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而成为与自然界互为对象的自然存在物:其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了解自然界的现象,探索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认清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再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既是自然的征服者、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例子:

1)马斯河各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马斯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的粉尘,一周内近60人死亡,千人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由于大量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由于大气严重污染,有5900多人患病,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先后死亡1万多人。

5)四日市事件,发生于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废气严重污染大气,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病,多人死亡。

6)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人们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60多人死亡。

7)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于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人们食用用含镉废水污染的河化和稻米而中毒,死亡一百多人。

8)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九州爱知县一带,人们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后造成中毒,患者超过1万人,16人死亡。

8、列举一些西方研究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专家或学派及代表作 答: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人类处在转折点》,《冲出浪费时代》,《能源:逆流》(1978)、《通向未来的道路》,《世界的未来一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等;环境伦理学代表 哈丁的《公有地的悲剧》,怀特的《当前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环境伦理思想先驱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再版及《大地伦理》;环境哲学与动物权利论方面有泰勒的《尊重自然》,诺顿的《为何要保存自然的多样性》,萨果夫的《地球的经济》,哈格洛福的《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考利科特的《捍卫大地伦理》等。

9、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都有哪些主要内容?论述如何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答:所谓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指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即自然界的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达到同步的状态。自然界的演化必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时带动自然界向有利于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演化,整个人与自然关系达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要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牢固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

●努力发展自然科学,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

●提高技术水平,合理拓展人工自然范围,增强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发展社会科学,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发展人文科学,实现“人的革命”。(人类儿童期→成人期的成长;文化上的革命;开发人的潜能)

途径:(1)从理论方面,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的系统观念,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认识基础。(2)依靠科学技术来合理地调节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直接的有效途径。(3)解决好人类社会问题是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要保障。建设生态文明:

一、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二、二、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三、三、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第一,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

五、第二,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的力度。

六、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

10、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有什么不同?在科学研究中都有什么作用?

答: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都是科学家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是科学认识的来源和验证或否证科学假说的重要环节。科学观察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学说或理论的指导下直接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的感知、记录被研究对象的性质或过程,获取直接经验或感性材料的研究方法。科学实验是指人们在某种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干预、控制环境或对

象的某些特征或参数,获取经验数据或感性材料的研究方法。两者的认识目的相同,相互依存,遵循相同的规律;但实验方法具有更大地主动性,观察方法只能选择典型,但实验方法不仅能选择典型,而且能创造典型。二者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为,观察是获取客观世界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手段,是形成研究课题的重要途径,是获得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假说的基本方法;而实验可以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或定向强化研究对象,能使现象具有可重复性,是检验科学假说的基本手段。

11、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

答:从信息论角度看,观察不仅仅是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种加工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从心理学角度看,观察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感知,必然包括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赋义”的过程,离不开经验与思维的参与;

现代的科学观察离不开仪器的作用,而仪器作为科学理论的物化,本身就包含着理论的作用;同时,任何仪器都是有量纲的,而量纲总是从属于理论; 观察的结果都是用语言记录的,而语言总是联系着理论的框架。

总之,理论在观察中既起着“定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接受外界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

12、思维有哪些类型?谈谈对于青年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答: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灵感思维等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参考以下内容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作答):发挥认识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创造性思维的智力因素主要有:

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是良好智力的第一要素,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能力。

记忆力——记忆力是人智力结构系统的基础,记住大量有益的知识,使之保持运转自如,才能时刻准备着进入创造佳境。思维能力——要加强逻辑训练,提高对非逻辑思维特点认识,培养和锻炼发散式思维能力等,这些在创造过程中是非常必需的。评价和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是辨别真伪和深入探索的基础,与科学鉴赏力密切相关,科学美感鉴赏本质上是对客观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的把握,二者都是高智力水平的标志,但也涉及人的非智力因素。

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智力水平的一种外在表现,操作能力的迅速性、协调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对科学技术创造的速度和水平有很大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与动机、兴趣与激情、好奇心与惊讶感等方面。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积极的情绪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结果。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要不断训练和强化有关智力因素的能力,也要尽力发挥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还要使二者密切结合,优化它们的整体结构。

13、你怎样看待科技与人文、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科技丰富人文发展,人文让科技更加适用于人类,二者的内在核心是交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科学文化蕴含人文文化,是真善美的统一。

5.自然灾难的思考高二作文 篇五

自然灾难的思考高二作文

这是一部十几年前的作品,据说本片是现代电影中“纯画面哲学”的开山之作。虽然从时间上看,已经有些久远,但是它同一些类似于外星人、地心危机、超级大地震的灾难片有所不同的是,龙卷风是现实世界里是很容易发生的。尽管强度上可能比不上影片所说的那些,但是不可否认它存在的真实性。这点同《10.5级大地震》不同,虽然地震也时有发生,但对10.5级这样强度的地震发生的机率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本片中最大强度的F5级龙卷风,据资料记载,仅美国就几乎平均每年一个,1974年4月3日一天就出现了7个F5龙卷!所以影片可以说是完全建立真实的科学依据上的。

相信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如此强度的龙卷风,所以对片中那些风的强度以及肆虐后的景象作为普通观众来说是无法考证其真实性的,至于影片中处于风中却侥幸逃生的男女主角的场景,主要由于是影片表达主题的需要,毕竟这不是一部科普教育片,所以有些不合逻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6.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篇六

加强宏观管理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相关法律建设。生态旅游管理离不开有关法律的支持,所以,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性约束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工作,促进保护区朝着正确的开发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华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但仍然缺少对旅游方向的详细管理办法,需要有关部门补充。生态旅游管理办法需要覆盖旅游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旅游管理的发展导向,同时,相关部门在制订管理办法时,也要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责任机制和协同机制[1]。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明确管理职责,首先自然保护区要建立生态旅游管理机构,林业、农业、矿务等部门联合建立,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而且管理机构需要承担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责任。其次,为了保障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需要其他组织的帮助,例如联合非官方组织和当地社区共同管理、共同监督,在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实现生态旅游开发。

2.2加强自然保护区旅游社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也能增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在自然保护区旅游的生态管理中,需要实行自上到下的统一管理,加入社区参与机制;在自然保护区开发、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社区的利益发展,为社区参与提供支持。例如,合理分配社区居民旅游区的股份,在旅游区雇佣居民,如果社区的居民能够在生态旅游方面获取足够的利益,居民就能对自然保护区有新的认识,进而减少居民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利用,提高居民对资源的保护意识,以此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2]。在自然保护区建立旅游区,增加了自然保护区的游客数量,就会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有关机构需要维护好社区居民的个人利益,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不占用居民的生活空间。另外,旅游区开发最大的弊端就是废弃物数量的激增,因此,废物回收设施的建设至关重要,既可以方便游客的垃圾处理,又可以做到资源的回收利用。比如,景区向游客发放可被降解的垃圾袋,减少游客随意扔垃圾的问题,实现生态旅游。

2.3加强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

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应该确保不影响生态环境,严格禁止会对生态环境有所损害的旅游项目、建筑和设施的建设。例如,在建设道路、指示牌、管道等基础设施时,要避免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游客购物设施的建设要建立在自然保护区附近的社区中,同时,需要协调好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习俗冲突。另外,还要进行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的管理,制订行之有效的生物资源保护措施,避免在开发旅游区的过程中出现破坏生态系统建设的情况。在开发之前,要对保护区的动植物划分界限,禁止在动植物密集区开发旅游区,以保护生物的生活领域,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区的人文景观,需要进行专项保护,保障人文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例如,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经济补贴的方式鼓励当地居民发展民族特色产业,营造出当地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提高市场竞争力。

2.4加强自然保护区游客管理

对自然保护区游客的管理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①控制游客数量,保障旅游旺季游客的数量不会威胁到生态环境,旅游淡季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在双休日、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等热门时间段,可以限制旅游通道、限制车辆数量,也可以限制门票数量,提高门票价格等,以此限制游客流量;在旅游淡季,可以采取免费接送服务、降低票价、赠送礼品等方式吸引游客。②规范游客的行为,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例如,在旅游区定期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的科普活动,组织生态保护知识竞赛,鼓励游客参与,在科普活动中约束游客的行为。

2.5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在科技时代,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管理需要充分应用先进设备,利用科技技术,加大科技投入,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例如,在自然保护区使用风能、太阳能发电,以此降低煤炭的使用率,减少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建立生态处理系统,用水中生物控制水污染,利用GPS、GIS等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检测监控。同时,在加强技术投入之后也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结论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旅游具有天然的优势,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中需要重视旅游区在开发、运营、维护上的管理。同时,可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社区管理、加强资源管理、加强游客管理、加强科技管理等有效策略,保障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共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吕奕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1):224.

7.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考 篇七

1 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1.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 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 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价值观的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言: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1]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发展到今天,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 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3 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3.2 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 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3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

8.《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与思考 篇八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教学;人才培养

一、引言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学习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过程、基本特征、类型和分布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1]。为迎合时代发展,培养更多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化《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

二、当前课程教学的不足

1.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自然地理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虽然多媒体教学相对普遍,但课件内容与课本内容脱节、课件表现形式丰富却内涵不足等现象较多;其次,大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学科内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不能反映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学方式缺乏研究性

当前高校虽然在教学方式上做出了很大改革,但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基本以书本内容为主,很少对教材外相关知识进行讨论;课时计划没有创新性,教学过程与教师本身的研究课题不相符,不利于教学的全面化,也缺乏研究性。

3.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当前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主要表现为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且两者之间联系不紧密。注重对《自然地理学》各部门学科原理和方法的普遍理解,忽视利用现代技术对自然地理综合性进行调查与分析,各学科内容条块分割,内容重复或疏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课程改革创新的策略

1.加强理论教学

(1)多样化辅助教学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有助于推动教学现代化发展。《自然地理学》可适当采用网络教学方法,延伸课堂教学。教师可借助微信、QQ以及网络课堂等交流平台进行网上交流学习;教师建立一个讨论群,在群里提出问题,引用案例对该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学生也可在群里讨论交流和学习。其次,学校方面可采取一定措施,创办一个开放性、透明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设立专门网站管理人员;由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及学科带头人撰写专业方面的稿件并上传至平台;学校对网站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学生也可以储存自身需要的知识稿件,在网站上自由进行交流学习;同时也要求每个学生提交学习交流心得,由各专业教师具体负责;国内外教师也可参与专业知识的解答和交流。

(2)多途径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在此方面,学校可多与其它高校合作,举办教师之间的交流会、学术研讨会,以促进学术能力的发展、教学方式的交流;校内教师也可举行相关活动。加强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提高教师对社会形势和学科新动态的及时了解。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与校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其提供优秀学生,吸引企业和知名商人对学校教学建设的支持,对教学积极、研究成果卓著的教师设立专项基金,以激发其研究和教学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加强实践反思,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以身作则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多层次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探索性问题、研究性学习课题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结合具体实际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可将自己的研究项目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对科研的热情、提升科研能力;多引用身边实例解释相关现象,激发学生研究性思维,让学生自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并能对该现象做出合理的猜测和解释。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制作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上台讲述对该现象的认识和对相关知识的拓展;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等。

2.加强实践教学

(1)加重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应包含三个方面:时间和空间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和教学环境开放[2]。整个教学中,除必修的实验外,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室中自行选做实验,自行安排时间,学校提供基本器材,具体实验工具学生可向学校申请也可自行解决;同时,学校可将开放性实验课作为专业公选实验课,学期结束时检查学生的具体实施情况。选做实验教学内容应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充分反映《自然地理学》课程应用性、灵活性和前沿性的要求,加深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2)加快实习与科研结合。在当前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科研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3]。传统的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自然地理学》课程实习中应强调学生对实习内容和实践方法的主动探究学习,同时辅以教师的引导和答疑。可建立以科研项目为引导的野外实习模式,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向学生说明实习目的和任务,然后学生据此查阅相关资料,并且与带队教师相互讨论,结合实习地点的具体状况,让各小组共同确立感兴趣和可行的研究专题,在实习中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其次,转变观念,即从以往的验证性观念转变为探索性和验证性相结合的思维观念,改变传统的实习模式,结合之前学生和教师共同拟定的专题和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以科研的方法让学生去调查研究,学会辨别野外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教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让学生明确实习的重要性。

(3)加强实习与实践连贯性。实验和实习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正确合理地将实验和实习两者系统化,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和实习运行模式都呈相互独立状态,这不仅容易中断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也会导致学生知识点的欠缺。以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实验课时不仅相互分开,而且实验与基地实习也相互独立。因此,为加强联系性,可将实验与实习均放在假期进行,将之前的课时实验集中在同一时间进行;将实验节省出来的课时安排在学期结束的前两周,让学生熟悉实验与实习的任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且自行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拟定相关计划并确立研究专题,将成果上交教师,再由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实验和实习的总路线。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最后可对学生进行抽查,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抽查方式由教师自行设定,同时要求每位学生上交实践报告。

(4)加速校企合作[4]。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可吸取更多的优势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的师资力量,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根据《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特征,加强与国土资源、水资源利用、环境管理、旅游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可为学生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校实习基地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以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其《自然地理学》共有四个野外实习基地,分别是灌阳的地质地貌实习、猫儿山植物土壤实习、桂林市气象局和水文局的气象水文实习,基地单一,并且每届学生基本都是重复性地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察,实习内容没有得到更新,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应拓展与校外的合作,开发更多野外实习基地,以更新实习内容和拓展学生知识面;旧实习基地可以作为开放性实习基地,让学生自行组织考察,并且规定对旧实习基地的考察与每位在校大学生能否正常毕业有密切关系。

四、总结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融合了“天、地、水”等自然要素,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推动性作用,所以《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从信息化教学、教程编写到开放式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员与资金的推动和高校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改革,可为国家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推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达源主编.自然地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6.

[2]党丽娜,贺立源,宗虹.依托开放性GIS-Lab的创新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101-103,153.

[3]许振文,王桂君,王鹏.新时期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11(1).

9.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篇九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哲学思维的当代思考

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哲学以人为核心,哲学思维的本质特征在于反思,追求真善美,关注人的生存.在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的今天,无论从自然科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其社会效应来看,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思维,哲学和自然科学在当代应该携手共进.

作 者:韦萍 WEI Ping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0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年,卷(期):“”(9)分类号:N02关键词:哲学思维 自然科学 当代思考

10.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篇十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分析,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前资本主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和信息时 代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天定胜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并从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出发,指出人类必须反思自身的行为,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树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伦理观、资源观和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李卫忠 张秋良 唐晓燕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B022 关键词: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   伦理   和谐  

11.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篇十一

一、 入文本情境

课文第2自然段中“桃红柳绿”一词包含着丰富的春的信息,最能表现这一春天的意象。我让学生由词语的表象入手,渐次深入至文本深处去品评体悟,在涵泳咀嚼中使得文本情境逐渐被唤醒、激活。

[教学片段]

师: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个词最能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

生:桃红柳绿。

师:“桃红柳绿”一词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生:“桃红柳绿”一词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色彩美。

师:是啊,“桃红柳绿”一词所表现的色彩是多么明艳,这可是春天里最美的色彩。同学们,由“桃红柳绿”一词你还会想到哪些诗句?

生:我想到了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师:好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可谓道不尽桃花的色彩之美。

生:由“桃红柳绿”我想到了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咏柳》诗的后两句更是把春风写活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万条垂柳在春风的吹拂下会发出怎样的声响?

生:这声响一定是轻柔而动听的,像优美的琴声。

……

师:下面就让我们入情入境地读读第2自然段,与孔子一道漫步于美丽的泗水河畔,去感受那“桃红柳绿”的春景吧!

(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第2自然段。)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饱含诗意的想象品读与切己体察中学生悄然进入了文本情境,从中他们不仅品出了色彩,还想象出了画面;不仅感受到了音韵,还体会出了春景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此时此刻,泗水河畔的“无边光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已是万紫千红、春意盎然了。

二、 体语言意境

《孔子游春》一课的第2自然段不但写景色美不可言,文本的句式也很有特点。教学该部分时,我们不妨引领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文字的脉动,在涵泳品评中感受语言的鲜活,不断深化,逐层深入,切实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

[教学片段]

师:泗水河畔的春景真是太美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读后答)

生:第2自然段是围绕“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这句话来写的。

师:围绕这句话,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学生交流,师板书:大地、森林、太阳、轻风……)

师:请同学们用心读读相关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句子句式相同,结构相似。

生:这些句子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这位母亲的伟大。

师:能模仿这样的句式仿写一两个句子吗?

第2自然段围绕中心展开描述的结构方式,及文本的句式特点,为学生的语文學习提供了可资借鉴、模仿的范例。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学生不仅领略到了文本言语的内容之美,还体会到了文本言语形式的独特和巧妙。

三、 察人物心境

课文第2自然段并不是单纯写景,到自然中去,敞开心灵,拥抱自然,孔子与弟子们正在践行儒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2自然段仅仅是在写景吗?春景部分的内容与“论水”“谈志”的内容有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潜心读文,静心思考)

生:孔子是在美丽的春景中与学生论水的,应该是触景生情。

师:好一个“触景生情”。

师: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后面“谈志”部分的内容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生:我认为第2自然段是融情于景。因为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一定是有意带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玩,让弟子们受到熏陶的。

师:说得真好。这一段并不是单纯写景,其中寄寓着孔子和弟子们的理想和追求。让我们再次读读这一部分,一定有不一样的体会。

(学生深入体悟第2自然段)

桃花烂漫,柳枝轻拂的泗水河畔,孔子的志向穿越千年。“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学生不但领略了孔子眼中之春的迷人风光,还品读了孔子心中之春的永恒魅力,此时此刻他们内心的充盈与丰满正如泗水河畔那融融的春意了!

上一篇:中秋佳节领导发言稿下一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