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开工前准备(精选12篇)
1.工程开工前准备 篇一
开工前的施工准备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按其性质及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
业主在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中,管理规划的工作可涉及以下内容:
(1)根据建设项目批准的基建计划,分期签订征地协议。办理征地、补偿、拆迁等手续,并拨付、缴纳各项有关费用。
(2)组织审核初步设计文件与施工图。
(3)办理施工执照、投资许可证及开工许可证。
(4)委托勘测单位完成工程测量和地质勘察,为设计及施工提供详尽依据。
(5)完成施工现场的“七通一平”,落实施工用水、电、路等外部条件,保证施工期间的需要。
(6)向施工承包单位提供施工现场的有关资料,如地质、水文、气象及原地下管网、障碍物等,并应保证数据准确。
(7)组织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8)协调处理施工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并承担有关费用。
(9)按建设计划筹措资金到位,并做好同建设银行、物资供应及设备生产厂家等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资金、材料及大型设备能够及时供应。
(10)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进度要求为施工单位提供临时用房和材料堆放、构件预制、临时设施等用地。
(11)建立现场定期汇报工作制度。
(12)审查施工监理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及在下达开工令前应委托监理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以及质量与安全措施等。
(13)由甲方负责供应的材料、施工机械和设备,应对其供应厂商进行比较,通过访问原厂商的用户及实地考察,并确认生产厂家实际的质量保证系统和生产条件后,上前订货及制造加工合同。
2.工程开工前准备 篇二
1.1 组建项目部
项目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各类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班子。项目管理部的人员配置应齐全, 权责明确。根据人工挖孔桩施工的特点, 项目部除项目经理外, 主要管理人员至少还应包括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
1.2 组建施工作业班组或选择劳务分包人
专业承包人可根据自身人员配置情况组建施工作业班组, 如果企业挖桩作业人员不足, 就需要将劳务作业分包给有资质和能力的劳务分包企业。无论是本企业还是劳务分包企业, 项目部应该保留所有项目人员的劳动合同一份。对于劳务分包人, 专业承包企业应将其纳入自身管理体系中, 并审查其营业执照、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资信等级、财务状况、近年业绩、管理体系等劳务承包资格文件, 以及发派项目人员的劳动合同、技能培训记录、岗位技能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等材料。
1.3 确定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
1.3.1 组织结构
项目部内应做到指令关系明确, 避免出现指令路径过长造成的失真或指令源过多造成矛盾指令。同时项目部组织结构应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组成矩阵式组织结构, 方便来自企业管理部门的指令的贯彻实施, 最终形成项目组织结构图。
1.3.2 组织分工
包括工作任务的分工和管理职能的分工。人工挖孔桩施工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挖孔、渣土清运、钢筋笼制作、下笼、灌桩、计量与记录、送检报验、签证与索赔、后勤保障等工作。主要管理职能包括调度与协调、材料设备进出场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合同及信息管理等管理职能。要做到分工与职能明确, 建立目标责任制并落实到人, 制订工作任务分工表、管理职能分工表和岗位职能描述书。
1.3.3 工作流程组织
对于人工挖孔桩的施工作业, 制定工作流程应该包括桩位及标高的复测和验收、下井之前的护壁检查、下笼之前的持力层检测和扩底清底及桩孔验收、灌桩之前的基底检查和砼配比审批、材料使用前的送检、灌桩时的试块保留、工程变更等需要进行逻辑判断或容易遗漏的环节, 并制订工作流程图, 以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2 技术准备工作
第一, 研究地质和水文勘察资料, 图纸会审。分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以及图纸会审, 是重要的技术准备工作, 直接影响到专项施工方案的制订。通过分析相关地层参数及领会设计意图, 即可对施工方法、机具、进度、技术风险、劳动力及人员需求、材料设备需求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水文条件, 如果挖桩至季节性地下水位以下极易引发塌孔、渗水等事故。另外, 有些场地是回填场地或者曾经是工业用地等, 挖桩时需要穿越存在有害气体或污染的土层, 这些情况也要充分考虑。
第二, 察看现场施工条件, 熟悉周边环境。验槽时要察看基底是否与地质报告相符。同时查看现场是否具备三通一平作业条件及场地限制条件, 熟悉桩位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基坑边缘的距离。还要对处于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摸底探查。经过现场实地察看, 初步确定现场平面布置情况。
第三, 制订专项施工方案。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 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地质条件或周边环境复杂, 或者入土深度超过16m的桩孔, 专项施工方案还需要经过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工程说明。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内容。b.施工方法。包括施工顺序、工作流程、开挖前准备工作、挖桩孔和打护壁的工艺、钢筋笼制作工艺及下笼方法、灌桩方法、特殊情况处理方法等内容。c.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设备配置计划。其中进度计划需要绘制横道图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人工挖孔桩挖孔常常采用流水施工作业, 即一个作业面内的桩孔完成一节护壁后, 人员设备转移至下一个作业面挖孔并打护壁, 待上一作业面护壁达到设计强度后, 再转移回来继续挖孔和打护壁作业,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深度。其逻辑网络图的典型模式如图1:d.项目管理架购和劳动力安排。e.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管理体系。f.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管理体系。g.环境保护措施。h.现场平面布置图、孔口和护壁节点构造详图、计算书。i.相关人员资格证件等附件。
第四, 试桩和试挖。工程桩正式开挖前往往需要进行试验桩施工及检测。可以从中发现问题, 核对地质资料及设计承载力, 明确和验正各种施工技术参数。因此, 要派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试桩和试挖工作。
第五, 项目经理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加入有关经济技术指标、施工成本计划及施工预算、项目相关的合同管理及策略、工程变更操作细则等内容, 报企业管理层审批。
第六, 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并形成考核记录, 对考核合格人员发放上岗资格证。进行开工动员。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加强培训, 未经考核或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
第七, 项目总工依工种向具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安全负责人进行安全交底。所有交底工作都要进行三方签字确认并归档。
第八, 测量放线, 及时请监理工程师审查复核, 并做好各类桩点、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3 结语
以上简要介绍了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组织准备和技术准备工作, 除此之外, 还有物资准备和现场准备等工作, 它们相辅相成, 非常重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可以为开工后的过程管理和动态控制打下坚实基础, 否则开工后很难完成既定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 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对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住建部, 质检总局.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S].
[2]田振郁.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 (第二版) [K].中国建筑出版社, 1997.
3.打通投资项目开工前最后一公里 篇三
现将有关介绍及重点问题解答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5月11日,国务院第133次常务会议对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指出,持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简化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既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通投资项目开工前“最后一公里”,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务院部署,针对当前投资项目报建手续繁多等问题,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将投资项目开工前的报建审批事项由65项减至42项,其中规划许可、市政设施建设等24项审批整合为8项,并保留涉及环保等方面的法定审批事项。
下一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务院部署,抓紧按程序调整公布本部门、本单位报建审批事项清单。对保留的报建审批事项,要合理确定管理层级,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申报材料,严格办理时限。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报建审批事项要纳入政务服务大厅或在线平台,实行“一口受理、并行办理、限时办结、统一答复”。同时,鼓励各有关方面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简化流程、缩短时限,便利企业办事。
记者:请问未来简政放权在具体哪类审批项目,或者具体的投资领域会有哪些精简空间?
许昆林:最近几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包括推进投资审批制度的改革。随着审批范围大幅度缩小和权限的大幅度下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制度交易的成本,为地方企业社会的改革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
保留的事项,我们努力精简一些前置的条件,包括简化一些程序。当时我们清理出50项核准的前置条件,取消了18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其他32项精简为“2项半”,除极少数重特大项目保留环评作为前置审批外,只保留规划选址、用地预审两项前置,其余的就整合取消为23项,改为并联审批,由“核准前必须完成”调整为“在开工前完成就可以”。还包括刚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清理规范开工前报建审批手续的事项。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把“放管服”向纵深推进,为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清障搭台,加油助力。第一是要加大“放”的力度,国家今年还要修订核准目录,有2013年版和2014年版,准备出2016年版,进一步取消下放投资核准的权限,还要研究中央预算内审批制度的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审批权限的下放。第二要强化“管”的能力,加强推动纵横联动的协同监管,要加强投资领域的法制建设,着力提升基层承接的能力。第三,要提升“服”的水平。规范和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融合在线平台、重大项目库和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计划,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流程,真正把審批变为服务。
记者: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报建审批事项,这次清理是出于哪些考虑?
许昆林:报建审批可能比较专业一些。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是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之后、开工之前,由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向项目单位做出的行政审批事项。
这里有两个主要要素:一是时间段,是在核准批准后、开工前。这区别于核准批准前办理的前置审批事项,也区别于开工后竣工前办理的竣工验收相关手续。二是参与主体,应由项目单位提出申请,相关部门作出行政审批。这区别于行政机关之间征求意见等内部程序,也区别于项目单位委托相关中介机构作出的强制性评估评审等事项。
投资项目报建阶段是项目从前期规划设计到正式实施阶段的关键环节,必要的报建审批对于确保项目科学合理设计和实施必不可少。同时,报建审批事项的多少、办理时间的长短、办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项目投资能否真正发挥效益,关系相关投融资能否直接形成实务工作量。因此,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既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下决心减少审批,不断降低制度性成本,切实减轻企业投资经营成本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通项目开工前“最后一公里”,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我们看到一季度民间投资的增速放缓比较明显,国务院也要做专项督查,发改委下一步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来拉动或者稳定民间投资?
许昆林:民间投资现在是62%的比重,今年以来增速有所下降,一季度公布的数字是5.7%,整个固定资产的投资是10.7%,少了将近5个百分点。2012年开始有民间投资统计,增速一般会略高于整个投资的增速,所以比重从2013、2014、2015年整体是稳定并有所上升的,最高已经到了64%左右。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做了专题研究部署。在这之前,2005年国务院就出过“非公经济36条”,2010年出过“民间投资36条”,称为“老新36条”。2014年又出台了鼓励社会投资的39条,所以政策措施是比较全面的,2012年有40多个部门专门制订了42个细则来落实。今年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比较复杂,有市场的原因,也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原因,还有民营企业自身能力建设适应形势的情况。
4.开工前准备工作 篇四
1、施工前期工作
进场之前应组织参与本工程的项目部成员及施工技术负责人进行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会审,针对该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前给予充分的考虑。在开工令下达之前就要安排部分人员进入现场开展前期工作,要提前组织好施工人员和运输车辆,安排好材料运输线路,并协调好与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的事宜,使施工工作尽快的全面开展起来。
进场后,首先安排好施工临时设施,电工组将在业主指定的分箱下安装电箱及电表,并由专人定时看管,节约用电。各个工种要求用电时由专职人员进行接插分配,每天上、下班由专职人员关电闸,做到万无一失。具体将做好以下几点内容:
1.1成立组织机构,配备强有力的管理人员 1.2建立工程施工管理网络 1.3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 1.4编制好施工材料综合计划 1.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1.6搞好施工现场的布置,做好设备进场计划 1.7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
1.8确定施工程序、主要分项工程及工艺流程 1.9做好劳动定额用工,工程汇总 1.10做好资金使用计划
工程管理规则
总则
第一条 公司为使各项工程顺利进行,并提高施工水准,特订立本准则。
第二条 工程人员在工程进行中应确切依本规则监工,如遇有疑难之处,或设计上欠妥时,应即刻与有关单位人员连络,迅速解决,以免贻误工期。
第三条 各种厂商带标单到工地时,工地主任应将工程施工要求的标准、工期、范围,详加说明后,在估价单上签章,若标单上有漏列的部分,应加注明,以便订约时列入。
第四条 各种工程或工资合约副本送至工地时,工程人员应详阅合约内容的说明及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第五条 工程管理员每日应详实填报监工日报表并将工程进行情形于每月初一、十六检讨进度,记录于表中。
每一工程开工前应准备及注意事项
第六条 工程人员进驻工地时应先请设计科派员指出建筑线及地界线的木椿,并订定地盘高度的基准点。
第七条 建筑线地界线木椿应设法固定,不使其动摇走样,必要时加设辅助点,并记录于手册上,以便随时查核。
第八条 基地上原有的行道树、消防栓、消防水池、给水管、污水管、煤气管、油管、电线管、电杆及其他公共设施,如有妨害施工时,应由工地主任报请各该主管机关或所有权人移拆,不得任意剪断移动。
第九条 工地主任在了解现场后,应即着手筹划开工事宜,其主要内容包括:拟定开工日期、工期、机具、材料、工寮及工务所配置计划;数量计算、核对、进度表编制及结构体发包期限等事项,准备开工前检讨会。
各项工程施工时应注意事项 □ 粗木工程
第十条
粗木工程订定水平椿板时,应注明与基准水平点的高度差,并在水平椿板上绘明挖土宽度、墙厚、柱中心线等,做为施工的准绳,订立完成后,应由工地主任详细复核无误并报查验后,方可开始挖土的工作。
第十一条 复核各项放样,尤其是地下室及一楼,应重新核对所有尺寸,如有错误,即时改正,以免以后无法更改,楼梯、平台、踏步需画出墨线作为组模工作时的准绳。
第十二条 放样完成立门窗框时,应注意位置是否正确,及垂直、水平等,并应加设保护板。第十三条 门窗框靠混凝土的面前,亦应事先加设铁件,以便灌浇混凝土时,埋没在内增加
牢固。
第十四条 砖墙施砌完成时,应注意固定门框材料,可收回者应即收回,以免使模板工随便裁剪损失浪费材料。
第十五条 每层楼板灌浇混凝土前,在楼板四周模板上及各柱筋上画水平高度记号,作为灌浇混凝土时的高低凭据,施工前应复核门窗是否有变形或移位。
□ 土方工程
第十六条 基础挖土时应核对其位置宽度及深度是否正常,并随时注意安全措施。 第十七条 各层楼板灌注混凝土前,须以水淋湿模板,以水泥浆灌入柱底及施工接头。 第十八条 拌合混凝土时应注意水灰比及拌合是否均匀,并检查粗细骨材的清净。
第十九条 灌浇混凝土时,应振动捣实。如有溢出,应即时清理,楼板、梯阶、栏杆,不可有高低不平的现象,梯阶须用镘刀抹平。
第二十条 回填土时,应分层灌水捣实,以免日后发生下沉及有龟裂现象。
第二十一条 排夯卵石应注意排法,以立排为原则,不得平排,以增加其承载力,排后应捣实,石缝应填细石。
第二十二条 混凝土灌浇时,工程人员不应离开现场,并时时注意水灰比的配合及各种装配的卫生给水、电气、管路等,同时应叫电气工、给水工、模板工、钢筋工等在现场,以便有问题可随时解决改正。
第二十三条 混凝土楼板灌浇完成后,最少应保护二日以上才能挑放红砖。 第二十四条 楼板拆除后如发现孔穴蜂窝及损坏处,应即用水泥砂浆填补完整。
第二十五条 柏油油毛毡防水层完成后,应随即做隔热层施工,以免日晒及雨淋而生起伏现象。
第二十六条 屋顶混凝土灌浇时应注意排水的坡度,在隔热层施工时不能点破防水层,如发现有点破应注意空出,等防水工补修完成后再予补全。
□ 钢筋工程
第二十七条 配筋时应注意钢筋的规格、数量、方向及间距位置是否正确。
第二十八条 应注意梁的引长钢筋、压缩筋及接头的倍数及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接法应按照钢筋标准图的规定施工。
第二十九条 应注意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并用水泥砂浆做成的垫块或铁椅及吊铁等保持其间距的正确。
第三十条
灌浇混凝土时,应注意钢筋的间距,如发现被践踏走样重叠时,应马上调整改正。
□ 钢筋压接工程
第三十一条 压接用的气体,加热用的吹管,应使用符合规格的品质。
第三十二条 钢筋的瓦斯压接位置均应按图说所注位置施工,并应选择压力较小的直线,上行的压接的位置也应错开为宜。
第三十三条 在压接前应将压接面的铁锈、油渍等污物以电磨机研磨清洁。 第三十四条 如有下列情形时,应重行施工:
(1)压接部位的钢筋中心轴偏心超出直径的1/10以上时,应加热修正或切断另行压接。
(2)压接处的扩涨不足时,应再加热加压至规定的直径为止。
(3)压接中加热强的火焰突然停止或变化时,其压接应切断另行施工。
第三十五条 现场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施工的安全,如脚手设备、气体的防漏、防爆、防火等,应特别防范。
□ 模板工程
第三十六条 模板施设时,应注意材料是否安全,如模板厚度、梁及支撑尺寸等不符规定有腐烂现象的均不得使用,只有尺寸规格过小施设间隔缩小支撑,才使用它。
第三十七条 模板组合柱面梁底及梁墙时,如遇门窗框,应防护门窗框木料,不使其破坏,如有可能不准其钉连在一起。
第三十八条 固定柱模的铁丝如需与门窗框一起固定时,应垫木板,不使铁丝直接扎在木料面,以保护木料的光滑。支撑应立在门窗框上也一样。
第三十九条 模板组立时,应核对其尺寸及水平,柱应垂直
第四十条
拆除楼板模板时也应防护门窗框不使其破坏。最好事先交代拆模工在门窗框边用拆除的柱模挡住。
第四十一条 复核各层模板的水平、墙柱的垂直、梯阶需按粗木放样的尺寸,切实组模,栏杆需钉高度指示钉,以保持栏杆面的平直。
第四十二条 模板的拆除应视位置的重要性参照施工说明书内规定时间拆除,不准模板工随意拆除。
□ 砌砖工程
第四十三条 砌砖时应先注意红砖是否浇水,水分是否充足。
第四十四条 砌砖用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应正确,拌合应均匀,施砌时所留的砖缝应适当,并灌满灰浆,无雨庇的外墙楼梯间等外部,砌外面平整。
第四十五条 在砌砖时,应时时注意门窗框的正确,如有动摇走样时,应即刻调整,并事先交代砌砖工及挑砖工,不得打掉或移动固定门窗框的木料。如有妨碍砌砖应更改的,可通知粗木工更改。
第四十六条 遇有门窗框的墙施砌红砖时,应加设铁件,以使门窗牢固。 □ 给水卫生工程
第四十七条 定置水管时,其竖立的管道要注意垂直,平直的管道要注意坡度,不得中央下垂或弧形现象,天花板下的污水管应按规定配装吊管设施。
第四十八条 给水管、污水管、排水管,每至一层须试水、试压。
第四十九条 每一层管道完成后应切实核对,倘与设计图不符时,应记录于中间查验图上,全部工程完成后,合并于验收报告中送设计科存查。
第五十条
水龙头、镜箱、卫生器材的安装位置需正确。
第五十一条 正式送水完成后,全部试水、试压,绝不漏水方为合格。 □ 电气工程
第五十二条 穿线应按图说回路,接线必须使用焊接。 第五十三条 接线盒、开关箱、电表箱、配电盘位置务求正确、端正。 第五十四条 暗开关及插座施工务求整齐、美观。
第五十五条 每一层管道完成后应切实核对,倘与设计图不符时应记录于中间查验图上,全部工程完成后,合并于中间查验图上,送回设计科存查。
□ 屋顶防水工程
第五十六条 屋顶柏油油毛毡防水施工时,应注意屋面的清洁及干燥,柏油用量,油毛毡厂牌及重量是否符合规定。油毛毡的搭接长度需10厘米以上,落水头边应特别处理。反水(水墙面)高度保持20厘米以上,按照规定施工。
□ 水泥及瓷砖工程
第五十七条 内外墙粉刷打底开始前应先检查电气、给水、墙内管路的装配。及墙面是否平齐,如太凹凸不平,超过1英寸以上需补粉砂浆时,应先通知原先施砌的包商打除,以免浪费材料及墙厚度增加面积减少,并在粉刷前由泥水工先用灰浆做水平及垂直线点,以为施工的准绳。
第五十八条 粉刷时应注意墙面的水分是否适合,以免施工后发生龟裂现象。
第五十九条平顶及墙面粉光时,应注意泥刀的斑迹,如肉眼可看出时,应再加力抹平,如粉光面用白灰料时其墙柱角线应用水泥砂浆先粉齐而后中间面再粉白灰,以免角线容易缺损。
第六十条
地坪水泥粉光或做磨石子时,应注意地面的清洁,以免施工后发生龟裂现象。第六十一条 磨石子料施粉辗平后过二天以上才可开始磨平。 第六十二条 厨房浴室及前后阳台地坪,应注意其水坡度。
第六十三条 石子地磨平时遇有落水管应先叫给水工露出的水管封闭,免使磨石子的泥浆流入排水管内发生堵塞现象。
第六十四条 磨平石子的泥浆应指定位置挖洞使其集中倒入,不能任其流失,以免影响完成部分的清洁。
第六十五条 洗石子在喷洗时,应注意其完成部分的清净,如果风力过强时应终止喷洗。在粉石子前其分格缝的钉立应适当、美观。不能任其杂乱分格。
第六十六条 地下室防水粉刷时,应注意其所渗入的防水剂量,按照规定渗入拌合,以免日后发生潮湿、漏水现象。
第六十七条 浴室防水应依照规定施工,接线盒四周应割切方整。
第六十八条 瓷砖马塞克打底除注意平直、及角度的正确外,并需配合瓷砖的尺寸。 第六十九条 瓷砖施工时应注意尺寸灰缝及颜色的均一。 □ 细木工程
第七十条 接头应依照规定的榫头紧密接合,成品依照图样,配合门窗框的大小施工。 第七十一条 木工装设五金时应注意螺丝的钉法,应用螺丝刀旋紧不可用铁锤直接锤入,以免
日后更换困难及木料破坏。 □ 油漆工程
第七十二条 门窗木料油漆开始时,应先注意钉孔缺角破损的补整及清扫干净后才能底度的粉刷。
□ 玻璃
第七十三条 玻璃装设时应注意是否照规定的厚度安装,安装后应核对其与门窗是否紧密,拉动是否会发生移动走样。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摘 要】文章总结了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以及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措施,论证了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系统;成本控制;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经营活动中更为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以便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指导作用。
一、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4)合理地、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
(一)技术系统。技术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系统。施工项目是由人来操作的,故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为社会系统。项目管理,人是第一要素。工程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而这组织领导工作能力高低的体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也是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所在。
(三)经济系统。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经济系统是与技术系统、社会系统相伴随而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生的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投入产生分析,搞好责任成本管理,对所有资源要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组合,以保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生,也就是说,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就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半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崐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
(二)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三)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四)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五)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或者说既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至少是不会有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控制项目成本的措施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一)组织措施。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主管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经济部应注重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创工程预算收入;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
(二)技术措施
1.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2.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3.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三)经济措施
1.人工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2.材料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3.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4.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控制。主要是精简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等等。
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三者是融为一体、相互作用的。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成本控制中心,要以投标报价为依据,制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各部门和各班组通力合作,形成以市场投标报价为基础的施工方案经济优化、物资采购、经济优化、劳动力配备经济优化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五、结语
5.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篇五
各位领导: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我部首先会做好详细而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使工程开工后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避免开工后出现设计问题、现场地形地质与设计资料不符、测量试验不能配合施工、关键材料设备未及时到位等情况导致工程延误甚至停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工程开工前的主要技术准备工作
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1、工程项目资料交接;
2、设计交桩及导线点复测;
3、图纸复核;
4、现场核对设计文件;
5、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补充必要的现场调查资料;
6、划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
7、建立控制测量网;
8、建立项目试验室并提前做好先期工程试验及配合比工作;
9、为需要提前订购的重要材料和设备提供有关的技术参数、质量要求和最早进场日期;
10、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方案;识别各分项、分部工程技术等级,识别关键工序、特殊工序。
11、按招标文件和总包单位及上级单位要求,工程具体情况配备项目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参考资料;
12、开工前的还有对我们的技术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和学习;
13、其他技术准备工作。
(二)工程资料交接 1.交接内容
工程中标后,应会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及时进行工程资料的交接。需要交接的主要资料应包括投标期间的现场考察技术资料、投标答疑资料、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文件、签订协议书、投标承诺、图纸等。2.我们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检查交接资料是否齐全,并办理交接手续。(2)保留一套完整的合同文件及设计图纸存档,以便于今后编制竣工文件。
(3)根据需要给相关人员提供资料的复印件。
(三)设计交桩及导线点复测
工程开工前,是在总包单位还是在业主(或监理)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我们交桩还是由总包方向我部进行交桩,还是直接由我们代表总包单位直接由设计单位向我们交桩,交桩应在现场进行。如果是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它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我部。
交桩时应有交桩记录。在接受桩位时应注意观察桩位是否有移动、损坏甚至缺失现象,如有此类现象发生,应及时向总包方提出并提请设计单位进行补桩。
我部接受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的桩位后,会及时对这些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的结果报总包方递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为下一步的控制测量做好准备。
(四)图纸复核 1.图纸复核的目的
(1)使参加施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提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制定解决方案,进行工程管理策划。
(2)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图纸复核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是否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有无重大原则错误。
(2)现有施工技术水平能否满足设计要求。(3)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4)设计是否能够进一步优化。
(5)图纸本身有无矛盾(如图纸的完整性、一致性,检查说明与设计是否一致,平、纵、横三剖面是否一致,结构各部位相互之间的位置、前后标高、尺寸的标注、不同专业、不同设计人员设计的结构结合部位等有无矛盾之处)。
(6)图纸中的工程数量表、材料数量表是否有错误。(7)控制测量数据是否准确。
3.图纸复核工作我部会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会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技术人员参与对图纸的复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几个人。
(2)在图纸复核的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和总包单位沟通全面领会设计意图,不会也不要轻易否定设计。
(3)我们会注意结合现场条件进行图纸复核。
(4)会带着问题进行图纸复核,为设计交底和结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做准备,不会仅仅局限于工程量的复核。
(5)我部会发扬技术民主,发现问题会组织本部技术人员集体讨论。
(五)现场核对及补充调查资料 1.现场核对
(1)路线与构造物的总体布置、桥涵结构物形式等是否合理,相互之间是否有矛盾和错误。
(2)主要构造物的位置、尺寸、孔径是否恰当。
(3)新(改)建的桥涵结构物等与原有道路、排水系统的衔接是否流畅,目前发现送审稿图纸错误问题多多。比如涵洞位置不对,原有灌溉渠设计遗漏,墩柱直径图、和工程数量表不一致,硬路肩混凝土标号图量不一等等。
(4)路线的高填深挖地段与设计是否有大的出入,是否合理。
(5)原有的灌溉、排水系统功能是否遭受破坏。(6)对地质不良地段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是否恰当。(7)设计推荐的或投标文件中编制的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设施、便道、便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2.补充调查资料
公路施工涉及面广,战线长,受自然条件及交通通行影响大,在施工组织设计前,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做好施工现场有关情况的调查,收集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资料,并对这些情况和资料进行认真调研和分析,对于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及今后的工程实施是非常有益的。进行现场补充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
重点调查了公路沿线施工工程困难地段,本合同段所处位置无较大的场地,由于现场的局限性,我部暂时将一工区驻地设在K6+300处,通电通水通路及场地平整可易于完成,暂将拌和站定在K10+300左侧北流江东岸木材厂附近,场地相对其它地方易于平整,且附近有可用于拌和站的电,及北流江的水,及山上的饮用水等,这些资料可用于选择施工用地,布置施工平面图,规划临时设施等。
(2)当地交通、电力、通讯、工程附近的建筑物等对施工的干扰情况。
(6)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包括工地沿线的铁路、公路、河流位置,装卸运输费用标准,民间运输能力等。
(7)当地水电供应情况。包括供水的水源、水量、水质、水费等情况;电源供电的容量、电压、电费等情况。
(8)地材供应情况。包括外购材料的供应地点、规格、单价、可供数量、运输方式、费用等,确定自采加工材料的料场、位置、可开采数量、运距等。
(9)当地风俗习惯、医疗条件、通讯条件、生活物资供应等情况
(10)当地政府对建设工程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
(六)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及时做好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划分时我们会根据施工部署、规范要求进行,报总包单位、业主、监理单位认可。划分的原则是有利于工程质量的客观评定,有利于施工安排和部署,同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项目划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有两种方法:
(1)按总包方下发的文件或合同文件的规定划分;(2)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两种方法以总包或业主的要求为准,当没有要求时,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七)开工前的试验管理工作
1、筹建项目试验室
(1)项目试验室的房屋,应作为临建项目优先安排。(2)试验室房屋大小,可根据工程量或合同要求确定。(3)项目经理与总工会首先明确项目试验室主任,便于抓开工前的试验工作。
(4)项目试验室主任应及早组织人员,清点现有的试验仪器,列出需购置的仪器清单,报总工审核,经理批准后,立即购置。
(5)对计量仪器,试验设备,及时同当地有关计量部门联系,组织检测校验。
(6)清点本工程所需的有关试验标准、规范规程,对短缺的部分,及早购置,补充齐全。
(7)及时配置齐全相关的办公用品及设施。
2、熟悉设计文件和标书
试验人员要认真阅读有关设计文件、图纸和标书,了解本工程的总体概况,便于适时,合理的安排相关试验工作,为工程的全面开工做好准备。
3、做好开工前的有关试验工作,如先期材料检验、工程试验及配合比工作等。
6.工程开工前准备 篇六
用于规范工程管理人员开展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该项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各阶段的管理与控制。3.职责
3.1 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修改、分发及解释; 3.2 项目工程部负责本规程的具体实施。4.管理过程 4.1 资料准备
4.1.1 项目工程部管理人员需对本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取得包括建设背景、规划条件、项目位置规模、用地范围、项目策划定位、项目建设计划、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
4.1.2 项目工程部管理人员需向有关部门了解本地块内部及周边道路的地下管线及地下洞室、障碍物的情况并取得相应图纸。地下管线是指电力、电信、管道煤气、上下水、有线电视及军用通信线路等。当遇到地下管线影响施工的情况时,需向有关部门提出迁移申请或采取其他措施。
4.1.3 项目工程部需将管线资料整理后提供设计及前期管理部,作为设计或申请工程管线接口的依据。各种管线资料要列入受控文件范围。4.2 红线测量定位
由工程部委托勘测部门对本地块道路红线或规划红线进行定位测量,定位点应做好可靠保护,防止破坏。对勘测单位提供的标高引测点应做好记录。勘测定位资料需列入受控文件范围。4.3 场地平整
4.3.1 由项目工程部组织场地原土标高测量。
4.3.2 组织场地平整工作。场地平整时需注意质量: a.应先清除地表植被及垃圾; b.河塘回填前应先排除塘内积水;
c.严格控制回填材料质量,以防影响工程施工; d.对场内土质较差的部位应采取另外处理措施。
4.3.3 场地平整完成后,项目工程部应组织复测,确保标高达到施工要求。4.4 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是指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及综合治理等,对地形、地质、水文等要素进行测绘、勘探、测试,并提供建设所需的勘察成果的活动。地质勘察可分为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阶段。初步勘察应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4.4.1 由项目工程部组织参加勘察招标的单位进行现场踏勘、答疑,会同设计回答投标单位对招标文件和勘察任务书中的有关疑问。4.4.2 地质勘察开始前,项目工程部应会同设计人员对勘察单位提交的勘察组织设计进行审核:看勘察手段、布孔方案和钻探深度是否满足勘察任务书的要求;勘察进度是否满足设计出图的要求;人员、机械是否达到标书的承诺,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4.4.3 项目工程部应做好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检查工作,必要时拍摄图像资料,对勘察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如发现地下洞室、障碍物、承压水或由于土(岩)层面起伏较大导致的补孔或孔深增加情况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共同解决,并签发联系单予以确认。勘察过程中,应督促勘察单位对取土孔保留岩石芯样,以便土建施工时比较、参考。
4.4.4 当收到勘察成果后,项目工程部应及时会同总工程师办公室和设计单位对勘察报告的内容进行审核,如报告中缺少某些设计参数,则要求勘察单位补充完整。
4.4.5 地质勘察报告、勘察要求及地质勘察招标文件应列入受控文件范围,做好发放记录。
4.5 临时设施施工
4.5.1 项目工程部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对场内的临时道路、排水设施、施工围墙及甲方现场办公设施进行布局,报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组织施工。临时道路应满足施工时通过重型车辆的要求。
4.5.2 项目工程部应预估施工水、电用量,配合前期管理部做好施工用水、用电的申请及现场查勘、定位和设置的工作。
4.5.3 各项临时设施完成后,项目工程部应做好验收工作。4.6 建筑定位、放线及灰线验收
在取得建筑施工平面图后,由项目工程部负责委托勘测单位对建筑物进行现场定位、放线,并取得定位资料,然后委托灰线组进行灰线验收。对定位点,项目工程部应负责做好保护。
4.7 由项目工程部在现场设置控制性水准点和坐标点,这些点应设置稳固、分布均匀、相互通视、远离基坑和道路。水准点和坐标点应定期检查、校核,对发生位移和沉降的点应及时记录,采取相应措施。4.8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试桩要求,则由项目工程部组织试桩施工和静荷载试验工作。施工前应检查桩基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证明文件和管理人员及特殊专业工种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现场管理人员应检查试桩情况并取得沉桩参数记录,应特别注意贯入度、充盈系数、拨管速度、桩底沉渣厚度、混凝土配合比、泥浆比重、极限承载力、桩端沉降等重要参数的准确性。试桩或静载试验报告应列入受控文件范围。
4.9 施工前项目工程部应配合做好施工、监理、设备及材料招标工作,具体参见《物资采购控制程序》、《设备采购工作规程》、《合格供方控制程序》。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 物资采购控制程序 5.2 合格供方控制程序
5.3 工程管理过程控制程序 5.4 设备采购工作规程
5.5 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规程 5.5 桩基工程施工管理规程 6.质量记录
7.工程开工前准备 篇七
关键词:课前准备,备课,预习
有效,即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而当今教育提倡的就是“有效教学”,指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并且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知道“学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而如何做到有效的教与学,我认为课前准备是关键,只有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相互融合,成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踏入教育岗位,我教的都是低年级语文,去年跟班进入中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于不熟悉教材,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在课前准备上,因为我知道,只有充分准备好,才能上好课。我把课前准备分为两个方面: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两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前准备,缺一不可。下面,我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备课,是教师教的前提
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应该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看学生有没有掌握这堂课的基本知识与重难点,教师要把握整堂课的节奏,并且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读通教材,备好教案,是每一个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认真做的事。只有备好每一堂课,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教学才能游刃有余。要做好课前准备,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年段要求,制定课时要求。低年级是字的教学,中年级是句、段的训练,逐步过渡到高年级篇的练习,但语文的教学是无界限的,各阶段都有侧重点,但它们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自己进行判断,把握各阶段要求进行训练。记得有一次听了二年级《北风和小鱼》这一堂课,文中有一句话:“北风看不见小鱼了,非常得意,它哪里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呢。”教师在教学时提了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哪里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呢。’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的回答是:“它一点儿也不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呢。”照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个答案非常正确了,但教师却一直还在引导,想让小朋友说“它不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因为这才是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标准答案。我觉得不同年段不同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这样写出来的教案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2.仔细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熟悉课文,每当要教一篇新的课文,我先通读课文,基本上做到会背;划出课文字词,分好段落;回答课后问题。我先自己揣摩这篇文章放在这本书、这个单元的作用,做到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然后再去结合教参、 网络资料等重新研究课文,分清文章主次,确定文章重点、难点,抓住文章关键点,从而制定具体、有效、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学会、会学、乐学。我是这样设计《狐狸和乌鸦》的教学目标的:(1) 会读会写本课 “棵、叼、肉、珠、转、赔、脸、麻、差、刚”10个生字,只识不写“狐、狸、馋、漂、溜”5个生字认识。(2)通过看图片、联系实际等多种方式,知道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朗读课文,能说出狐狸骗乌鸦的三个借口和乌鸦听后的三次不同表现。(5)通过多种形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6)让学生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还可以“第二天,狐狸又看见乌鸦叼了一片肉……”为开头编一个小故事。(7)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可先分小组进行,在让学生全体参与的基础上选出一两个小组到台上表演。《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在以上七条教学目标中有了很好的体现,同时又突出了重难点,还包含了拓展的作业设计。
3.根据学生特点,提出教学问题。课前准备教案时,我会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先预设好问题, 因为教的是低中年级,我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这个问题是不是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问题要浅显易懂,不能太过于困难,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使教学任务不能得到很好的完成。教师提的问题,学生稍微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能回答出来,这是最好的了, 但在总结阶段,我会提出较难的问题,以满足班级内学习情况比较好的学生,有利于学生的提优。在教授课文《云房子》第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二自然段是总分结构,按照结构特点,我提出了第一个概括性的问题:“小鸟们心灵手巧,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想知道它们都造了哪些房子吗?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句子。”学生浏览文章以后,大致有了了解,便过渡到文章的内容理解上来了,于是我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谁来告诉我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学习好了课文,进行比较简单的拓展,于是又一个问题出来了:“这些云房子多有趣啊,瞧,天上的白云还多着呢!小鸟们,你们还想多造一些云房子吗?如果要你来造云房子,你想造什么样的云房子?”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提出来的,是基础的,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但在课堂上学生的提优也要体现出来,于是我结合课文的写作特点,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拓展问题:“能把你们造的漂亮的云房子连起来说一句话吗?用‘我们的云房子真漂亮啊!它们有的像……,有的像……,也有的像……’进行练习说话。”
4.选择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只有扣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才是最优的,才能使学生得到促进和提高。教学设计还要突出文章基本点,突出重难点,以学生为主导,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且进行一定的拓展与延伸。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二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叙事诗,它讲述了民族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个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最后自己英勇就义的故事。但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很难深入感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精神,于是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最直观的看电影片段,讲述抗日战争中小英雄的传奇故事,把学生带进那个年代,让他们产生共鸣,又结合朗读、想象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体会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5.围绕课堂中心,优化课时作业。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 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课时作业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我通常做的是句、段的练习,而课后作业除了基础的巩固,如课文的词语、书本配套的练习《一课一练》、《补充练习》,在三年级我还加入了说话的练习,当然,在布置作业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相应进行作业的变更。作业,我通常设计为基础题和提高题两个部分, 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6.依据教学设计,准备教学工具。一堂课相应的教学用具教师也应事先准备好,如:小黑板、挂图以及课件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工具让课堂显得更加生动,特别是在一、二年级,效果尤其明显。如今电脑的运用非常普遍,对于一些学生难于理解或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我就会做好课件,既让学生有了直观的了解, 也省去了我费力的解释。在教一年级的时候,我大多数的课文都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但随着年级的增长,课件的使用也相应减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但课件的使用还是非常有效的:当学生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时,有趣的教学工具可以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继续投入到学习中去; 当文中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或者场景时,图片就解决了教师费力讲解的难题,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加深了印象。
二、简单预习,是学生学的先导
学习的三部曲——课前简单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预习,学生对要讲的课事先进行自学准备,实际上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但我对学生的要求是预习不要太深,只要孩子能够发现文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第二天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我认为预习的目的就达到。
1.朗读课文,概括中心。我不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把能把课文读通顺,读顺了,那明天课上讲什么呢?所以课文我只要求他们读三遍就可以了,但不同文体的文章阅读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低中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的把握阅读要求,所以在预习课文前,我会先提示学生,让他们按提示读书。《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主要讲述了一个故事,我就问:“文章围绕主人公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 《拉萨的天空》是写景的文章,我便问:“课文主要写了哪里的景色,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了景色?”
8.怀孕前的物质准备 篇八
任何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的问题,孕妇及将来出世的婴儿由于是特殊的人,更应注意这些问题。
房屋是孕育后代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论是宽敞舒适的住房,还是狭小拥挤的住房,最首要的问题是解决阳光照射和室内保温的问题。没有阳光的住屋,孕妇及将来出世的孩子得不到阳光的照射,身体的钙吸收就会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孕妇、产妇及将来孩子的骨骼发育。由于没有阳光,室内阴暗潮湿,还会增加产妇的产后病,如关节疾患等。另外,婴儿经常泡在屎尿中,如果在阴暗湿冷的屋中换尿布,还会增加婴儿患感冒等疾患的可能。所以保持室内阳光充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住房条件不好,应尽可能加以改善,以增加室内的光照,例如,将玻璃擦洗干净,以增加照明度等。冬季的住房更要解决保温的问题,具体的做法是增设取暖设施,维修好房屋等。
婴儿的衣物准备很重要,由于婴儿缺乏对大小便的自控能力,应给婴儿准备3套以上的小褥子和换洗的衣物,尿布则需要得更多了,一般在20块以上。需要指出的是,春夏秋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婴儿的尿布、衣物等很快会晒干。但冬季则不同了,没有暖气设备的房屋,一定要增设取暖设备,以供烘烤小孩衣物用。
孕妇、产妇的饮食是很重要的,这不但是为了孕、产妇的健康与康复,也是为了第二代的正常发育。我国某些地区采取只给产妇喝小米汤或只给小米粥加鸡蛋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不排除小米粥、红糖、鸡蛋,同时应吃些鱼类、肉类、瓜果蔬菜类,这样才会使孕、产妇获得较全面的营养成分,这对哺育婴儿也十分有利。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喜欢食用一些强化食品或保健食品,借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样做并不可取。因为突然大量的给机体加入某些营养成分,往往会打乱机体自身的摄入平衡,给机体代谢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因此,应采取靠自然食品满足身体需要的做法。当然,因身体患病而需要某些强化食品则是另一回事了。
9.工程开工前准备 篇九
(1)总包企业资质、驻并备案登记、安全生产许可证(2)项目管理人员(原、复印件),项目经理和安全员扣原、复印件,其余看原件、留复印件;
(3)打桩单位资质
(4)打桩单位人员配备(5)打桩机械报验
(6)CFG桩施工方案(7)实验室资质
(8)砼厂家资质
(9)施工组织设计
(10)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11)临建方案
(12)模板专项方案(13)脚手架专项方案
(14)深基坑支护方案(15)物料提升机(塔吊、升降机)专项施工方案(16)预防高空坠落方案
(17)应急方案
(18)安全生产责任书
(19)机械安全防护措施(20)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安全防火组织机构
10.建筑工程开工前 篇十
原则上监理公司不应代甲方行事。在工程建设中,甲方为建设单位,投资建设、购置土地、办理相关建设手续。
乙方有咨询公司,接受甲方咨询,进行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等工作。
策划公司,受甲方委托进行项目策划。
设计单位,受甲方委托负责工程设计,提供图纸等设计文件。
审图公司,受甲方委托审查施工图纸。
施工单位,受甲方委托进行项目施工。
供货单位,根据建设需要,进行设备供货、安装、调试等服务。
丙方为监理公司,受甲方委托,对工程施工、进货、安装等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工程质量。
之所以安排监理公司这个“丙方”监督乙方(主要是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的工作,就是避免甲方、乙方之间出现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默契”。如果出现“丙方”代替“甲方”工作的情况,其角色出现变化,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就破坏了。所以监理公司不应代甲方行事。如果建设单位由于各种原因,管理工程建设事务有困难,可以委托房地产开发公司或咨询公司为其“代建”,办理相应事务。
建筑工程开工前,甲方进行的工作大致如下:
工程立项
建立工程项目组
项目可行性研究
筹措建设资金
取得建设用地的《用地规划许可证》
取得建设用地的规划意见书
取得建设用地周边的市政条件——给水、排雨污水、热力、电力、电话、电视、煤气等
设计方案招投标
拆迁
组织建设用地的地质勘探
工程设计报规划、消防、人防、交通、园林绿化等主管部门审查,取得许可文件 施工招投标、监理招投标
工程设计报《工程规划许可证》
施工图审查
办理开工证
电梯、厨房设备、空调等设备订货
11.肉鸭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篇十一
一、鸭舍的清洗和检修
育雏前,要对鸭舍周围、鸭舍内部以及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打扫鸭舍周围环境,做到鸭舍周围无鸭粪、羽毛、垃圾,粪便应送到离鸭舍500米外的地方堆积发酵。
清洗鸭舍前,要先关闭总电源,将饲喂和饮水设备搬到舍外或提升起来,之后将上批肉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垫料清理干净,用扫帚将网床、墙壁、地面上的粪便、垃圾彻底清扫出去;然后用高压水枪对鸭舍的屋顶、墙壁、地面、网床、风扇等进行冲洗,彻底冲掉附着在上面的灰尘和杂物,最后清扫、冲洗鸭舍地面。清洗后,打开鸭舍的全部門窗,充分通风换气,排出湿气。
如果是旧育雏舍,清洗结束后,还要检查鸭舍的墙壁、地面、排水沟、门窗以及供电、供水、供料、加热、通风、照明等设备设施是否完好,能否继续正常工作;检查鸭舍墙壁有无缝隙、鼠洞;如果采用烧煤的炉子保温,还要检查炉子是否完好,鸭舍各处受热是否均匀,有无漏烟、倒烟现象。如有问题,要及时检修。
二、鸭舍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杀死病原微生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设施设备,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 火焰消毒法
可用火焰喷灯消毒地面、金属网、墙壁等处,要求均匀并有一定的停留时间。
2. 药液浸泡或喷雾消毒
用百毒杀等消毒药按产品说明书规定浓度对所需的用具、设备,包括饲喂器具、饮水用具、塑料网、竹帘等。先进行浸泡或喷雾消毒,然后用2%~3%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地面。如果采用笼或网上平养育雏,则应先检修好,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消毒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与剂量,并注意药物不要与人的皮肤接触。
3. 熏蒸消毒
根据鸭场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以及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用合适的消毒级别:一级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4毫升、高锰酸钾7克、开水14毫升;二级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开水28毫升;三级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开水42毫升。注意在熏蒸之前,先把窗口、通气口堵严,舍内升温至25℃以上,湿度70%以上。鸭舍消毒后需封闭24小时以上,如果不急于进雏,则可以待进雏前3~4天再打开门窗通气。熏蒸消毒最好在进雏前7~10天进行。
为了进出鸭舍消毒方便,应在鸭舍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液一般每两天换1次,以使其保持有效杀菌浓度。
三、垫料、网床的准备和铺设
采用地面平养时要备好干燥、无霉变、柔软、吸水性强的垫料,并经太阳暴晒后才能使用。雏鸭进舍前三天,先在鸭舍地面上铺一薄层干燥、干净的沙土或生石灰粉,进雏前一天在上面铺1层厚度约7厘米的垫料。第一次铺设的垫料只铺第一周鸭群活动的范围,其余地方先不铺。第二周扩群、减小密度的时候,提前一天把扩展的范围内地面上铺上垫料,同时在第一次铺的垫料上面再撒一些垫料以保持其干净、柔软。以后,鸭群每扩群1次,就这样把垫料提前铺好。
如果采用网上平养方式,需在菱形孔塑料网铺设好以后还要进行细致检查,重点检查床面的牢固性,塑料网有无漏洞、连接处是否平整,靠墙和走道处的围网是否牢固,饲喂和饮水设备是否稳当等。将床面用塑料网或三合板隔成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约10米2。
育雏前,食槽或料桶、饮水器或饮水槽、照明设施、温度计、湿度计、水桶、注射器、围栏等要准备充足。
四、饲料与常用药品的准备
要按照肉鸭的日龄和体重增长情况,准备足够的自配粉料和成品颗粒饲料,不仅要保证雏鸭一进入育雏舍就能吃到营养全面的饲料,而且要保证整个育雏期的饲料供应充足、质量稳定,如北京鸭从出壳到21日龄,每只鸭需耗料1.7~2.0千克。
此外,要为雏鸭准备一些必需的药品,如土霉素、高锰酸钾、复方新诺明等。
五、饲养人员的安排
肉鸭养殖是一项耐心细致、复杂而辛苦的工作,养殖开始前要选好饲养人员。饲养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养鸭知识和操作技能,热爱养殖事业,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设施设备比较先进的规模化养鸭场,一般每人可饲养1000~20 000只;设施设备比较简陋的大棚养鸭,每人可饲养2000~3000只。根据饲养规模的大小,确定好人员数量。在上岗前对饲养人员进行必要技术培训,明确责任,确定奖罚指标,以调动生产积极性。
六、鸭舍的试温与预温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育雏和供温,进雏前2~4天(根据育雏季节和加热方式而定)应对舍内保温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采用地下火道或地上火笼加热方式的,在冬季和早春要提前四天预温,其他季节提前三天预温;其他加热方式一般提前两天进行预温。在雏鸭转入育雏舍前一天,要保证舍内温度达到育雏所需要的温度(在距离床面10厘米高处要求达到33℃),并注意加热设备的调试以保持温度的稳定。试温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舍内空气温度,加热地面、墙壁和设备。因舍内湿度高会影响雏鸭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所以试温期间要在舍温升起来后打开门窗通风排湿。新建的鸭舍或经过冲洗的鸭舍也都必须采取措施调整舍内湿度。
七、准备好记录本和表格
准备好记录本和表格,目的是记录每天的饲料消耗量、死亡鸭数量、用药情况、使用疫苗情况,建立生产档案。
12.教师职前专业准备现状研究 篇十二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某师范大学各师范专业学生1 050名为样本, 其中, 大二、大三学生750名, 文科各专业取样300名 (男、女生各150名) , 理科各专业取样300名 (男、女生各150名) , 体艺专业取样150名 (男、女生各75名) ;大四学生300名, 文科各专业取样120名 (男、女生各60名) , 理科各专业取样120名 (男、女生各60名) , 体艺专业60名 (男、女生各30名) 。共发放问卷1 050份, 其中, 大二、大三学生750份, 回收问卷750份, 有效问卷750份, 有效回收率100%, 大四学生300份, 回收问卷261份, 有效问卷256份, 有效回收率85.3%, 有效问卷总数为1 006份。研究的结论基于全部有效问卷统计数据, 并结合访谈与观察得出。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师范生专业情感准备现状
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体现师范生对未来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识、态度和体验。积极的专业情感是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 其程度强弱, 直接关系到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形成。调查师范生喜欢做教师的程度, 在1 006份有效问卷中, 只有44.5%的师范专业的学生喜欢从事教师职业, 还有17.8%的师范专业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从事教师专业。调查“如果现在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你还会选择读师范专业吗”, 结果显示, 明确表示“坚决选择”和“还会选择”读师范专业的男女生共有337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33.4%;明确表示“不选择”和“坚决改专业”的男女生共有265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26.3%;而表示“不一定”选择读师范专业的男女生共有404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40.1%。这说明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师范专业认同感不高。
对非毕业班学生所作的调查, 结果表明, 明确表示“坚决选择”和“还会选择”的学生中, 男生有70人, 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18.6%;女生140人, 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37.3%。而表示“不选择”和“坚决改专业”的男生共有192人, 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51.2%;女生42人, 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11.2%。可见, 师范专业女生比男生更愿意选择师范专业。访谈中, 受访女生比男生更看重教师职业稳定和每年有两个寒暑假。从学生的专业来看, 表示“坚决选择”和“还会选择”的学生中, 文科生58人, 占被调查文科学生总数的19%;理科生114人, 占被调查理科学生总数的38%;体艺专业学生38人, 占被调查体艺专业学生总数的25%。而表示“不选择”和“坚决改专业”的学生中, 文科生103人, 占被调查文科学生总数的34%;理科生78人, 占被调查理科学生总数的26%;体艺专业学生53人, 占被调查体艺专业学生总数的35%。相比而言, 理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要高一些。对毕业班学生的调查, 明确表示“坚决选择”和“还会选择”的学生127人, 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9.6%;明确表示“不选择”和“坚决改专业”的学生31人, 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2.2%;表示“不一定”的学生98人, 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8.2%。访谈中, 不少对教师专业表示认可的毕业班学生坦言, 自己并非一开始就看好师范专业, 曾经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甚至有过转专业的想法, 经过三年的师范专业教育的熏陶, 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师范专业。毕业班的师范生专业认同感高于非毕业班可能与此有关。
师范生对教师专业的认同感与其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关。调查显示, 有54.5%的师范生表示自己在选择职业时, 考虑最多的因素是经济收入, 21.5%的师范生考虑最多的是职业兴趣, 仅5.4%的师范生考虑的是职业理想。对于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认识, 64.9%的师范生认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 仅18.5%的师范生认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好于一般职业, 还有16.5%的师范生认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较低。调查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评价, 有42.8%的师范生认为教师职业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已, 有40%的师范生认为教师职业是既做贡献又有乐趣的工作, 还有8.4%的师范生明确表示教师职业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访谈中, 受访者普遍认为, 教师待遇偏低是影响自己认同教师职业的主要因素。
2.师范生专业知识准备现状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调查师范生对学习教师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有91.9%的师范生认为学习教师专业知识重要, 表明师范生基本认可学习教师专业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调查师范生对教师专业知识兴趣, 有72.3%的师范生表示对学科专业知识感兴趣, 有27.7%的师范生对学科专业知识不感兴趣。调查师范生对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投入的程度, 结果是仅70.9%的师范生表示对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投入。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直接影响了其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兴趣与学习投入。此外, 师范生对教师专业知识课程的满意度也影响了其兴趣和学习投入。根据调查, 有64.8%的师范生对教师专业知识课程表示总体满意。调查师范生对学科知识课程、学科教学知识课程、教育知识课程和通识性知识课程的满意程度, 有40.1%的师范生表示对学科知识课程最为满意, 有31.7%的师范生认可学科教学知识课程, 14.8%和13.4%的师范生分别选择了教育知识课程和通识性知识课程。导致教育知识课程得不到师范生认可的因素, 可通过以下的调查进行分析 (表5) 。
调查师范生学习教育知识课程的方式、师范生对教育知识课程教材的评价及对讲授教育知识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 有48.4%的师范生表示学习教育知识课程局限于教科书;有74.2%的师范生认为教育知识课程教材要么抽象难懂, 要么枯燥晦涩, 缺乏指导性;有55.6%的师范生认为教授教育知识课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单调, 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 学生参与不足, 或是枯燥, 教师照本宣科, 课堂气氛沉闷。调查师范生学习教育知识课程的的收获, 有99.1%的师范生学习教育知识课程的主要收获是获得了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 仅25%的师范生表示通过学习教育知识课程, 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能。可见, 教育知识课程在学生学习方式、教材使用、教师教学方式、理论应用于实践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 影响师范生对该类课程的总体评价。
3.师范生专业技能准备现状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2012年) , 教师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能力。师范院校一般通过开设实践课程, 开展见习和实习活动, 达到培养和训练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目的。调查师范生对各类教师专业技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结果显示, 师范生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沟通与合作、教育评价与研究等方面的技能的重要性, 普遍表示认可。调查师范生对待师范技能训练活动的态度, 仅64%的师范生表示自己是积极参加师范技能活动。关于导致师范生对师范技能训练的认识与态度不一致的原因, 访谈中, 受访者普遍表示, 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待师范技能训练活动的态度。
师范生参与技能训练活动的积极性, 还与学校开设的技能训练课程本身因素有关。调查师范生对学校开设的师范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的满意程度, 仅40.9%的师范生表示满意, 22.9%的师范生表示不满意。调查学校对师范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 仅47.2%的师范生认为学校重视对师范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3.4%的师范生认为学校不重视。调查学校对师范生实践技能考核的要求, 仅35.7%的师范生认为学校对师范生实践技能考核的要求严格, 有28.8%的师范生认为学校要求不严格。调查师范生对所受的实践技能训练与实际应用相关程度的认识, 有36.4%的师范生认为他们所接受的师范技能训练与实际应用的相关程度是有些脱节。
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师范生只有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才能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并在实践中不断锻炼, 从而达到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访谈中, 已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普遍认为, 学校在组织与实施师范实习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直接影响到教育实习的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实习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有限, 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对师范生实习过程的有效指导, 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不太严格等。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师范生目前的职业选择倾向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利益取向的制约, 对职业的经济地位和实际利益的考虑往往居于首位, 从而背离其专业理想, 导致师范生职业认同感较低。师范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价值普遍表示认可。由于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 师范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影响了其对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投入, 从而导致了师范生专业准备总体不足。作为培养师范生的师范院校, 在办学过程中, 存在教育观念落后, 培养制度不健全等弊端, 具体表现在: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与锻炼;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实践性不强, 课程与实际教育教学关系割裂, 课程实施缺乏与中小学合作, 课程效果不理想;学校对于师范生教育实践技能的考核要求不严格, 流于形式;教育实习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和组织, 实习生得不到有效指导, 影响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
2.建议
第一, 加强师范生的职业情感教育。
加强师范生的职业情感教育, 首先要把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教育信念和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宏伟目标。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名师讲堂、走访模范教师等多种活动, 使他们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 对教师职业充满信心, 从而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 忠于教师职业是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的重要目标, 培养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在面对各种挫折、压力、诱惑时具有忠于职守的勇气, 培养他们对国家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追求, 淡泊名利, 甘愿奉献的精神。最后, 将师范生的职业情感教育与其日常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从专业学习、实践活动、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和支持他们, 使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第二, 转变师范院校的办学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师范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办学观念的转变。当前, 不少师范院校盲目追求学科的综合性, 热衷于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其应有的师范教育特色逐渐被淡化。转变师范院校的教育观念, 应不断强化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 为学校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师范教育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 考试以笔试为主, 重视考试结果, 轻视对师范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的考察的弊端, 兼顾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 为基础教育学校输送教学研究型人才。
师范院校办学观念的转变要求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改革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以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分阶段、重能力。师范院校可尝试“通识教育+专才教育”、“专业选择+课程选择”、“主修+辅修”、“职前+职后”等模式, 为师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更大发展空间。近年来, 许多师范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北京师范大学的“4+X”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包括“4+0”、“4+2”和“4+3”三种模式。“4+0”模式指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后, 第四年根据自己的意向, 可选修适合基础教育改革实际需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课程, 获得教育专业学士学位, 也可选择除教育学之外的各种专业课程, 获得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4+2”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 获得专业学士学位后, 通过筛选, 进入两年的教育专业硕士学习阶段, 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将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素质较好的中学骨干教师或教育管理人才;“4+3”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四年专业学习后, 报考本专业的三年制硕士研究生。这种培养模式值得其他师范院校借鉴, 并结合本校实际, 在教育内容、培养方式、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构建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 整合课程资源, 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改革关系到师范教育改革的成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求教师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 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目前,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理论课程与实践的比例不太合理, 课程内容相对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教师教育类课程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难以培养新型教师。当前, 师范教育要主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整合师范教育的课程资源,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结构, 突出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和课程结构的优化, 实现多学科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通识知识课程、教师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技能训练课程之间比例趋于合理, 从而使师范生既具备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 又能为其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 发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四, 突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完善实习制度。
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师范生是否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是教师职后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石, 是保障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 因此, 教师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在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应坚持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相统一。强调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 还应邀请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作为兼职教师, 对师范生进行实践指导, 有效实现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和转化。除传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环节外, 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 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技能培训。依靠学生社团, 举行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技能竞赛活动。学校应调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 与基础教育学校加强合作, 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拓宽师范生教育实践技能培养的空间和渠道。应健全师范生实习制度, 创新实习模式, 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重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技能的考核。
第五, 强化师范生的主体意识, 促进师范生专业自主发展。
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到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 决定其学习的效率和成就。师范生应自觉根据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 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主提高, 不断增强自己对教师专业的认同感, 使个人日益接近和符合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和要求。从入学开始, 学校就应引导师范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 努力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着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强化师范生自我教育实践的主体意识, 自觉地参与到师建培习技范生教育实践技能培养活动中。师范生要明确教育实践技能训练的要求和重要性, 坚定提高教育实践技能的信念, 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和途径,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参考文献
[1]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2]周南照等.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工程开工前准备】推荐阅读:
建设工程开工前手续06-15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07-29
工地开工前的准备工作09-16
别墅装修设计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1-23
工程开工通讯稿07-18
人防工程开工报告08-19
工程开工奠基讲话10-02
工程开工令范本12-29
分项工程开工报告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