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山区孩子的梦想

2024-09-16

放飞山区孩子的梦想(精选8篇)

1.放飞山区孩子的梦想 篇一

梦想是放飞身躯的翅膀,让人感受到长空的辽阔;梦想是驶于浩瀚大海的巨帆,让人见到大海的澎湃;梦想是展歌青春芬芳的凯歌,让人打开心扉尽情开怀地抒发为梦想腾飞的壮阔怀襟。

“梦想”是一个比星空更美,比银河更广阔的词。梦想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梦想很重要。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灰暗的,一个人只有有了梦想,那生活才有色彩;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只有在实现梦想的途中,不断的战斗、不放弃,不断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行,那人生才有味道;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失败的,没有梦想,一辈子庸庸碌碌,一天到晚没有目标的工作、学习、生活,那是失败至极的人生,只有确立一个梦想,坚持这个梦想,并为之不断的奋斗,最终实现它,那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有梦想,才有一个好的人生,梦乡是支撑美好人生的基石。

如果光心存一个伟大的梦想,但不去为之努力奋斗,那梦想终究是梦与想,不会成为现实。有了方向和目标,如何去完美的走过路程?奋斗!如何奋斗?学习!学习什么?做人和做事。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教师,那你就要学习各种文化知

识。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医生,那你还要学习医学知识。如果你想成为R26;学会了做事还不成,若不会做人,没有道德可言,就算梦想实现了,又能带给你什

么呢?他人的谩骂、鄙视、还是看不起?到头来,你还是庸人。梦想需要翅膀,让我们插上知识和做人的翅膀,向着梦想的方向起航。

人生的道路没有一成不败,即使再光明的大道,也会有凹凸不平;即使再完美的人生,也会有挫折。梦想也是一样的,梦想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梦想的成功

贵在那份坚持。失败了,跌倒了,若没有了坚持,放弃了,那你还是那群碌碌无为的人中的一分子。只有不断坚持,无论遭遇怎样大的挫折,也不放弃,那到最后你

肯定能成功实现梦想。我一直告诉自己:雨后的天空即使没有彩虹,我也一样可以靠着坚持开辟一条道路走向天空的彼岸。依靠坚持和信念走过充满荆棘与坎坷的旅途,梦想就在我们眼前。

2.放飞山区孩子的梦想 篇二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育,音乐梦想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人生灵性感悟的艺术结晶之一,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美誉与道德教育,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例,研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和音乐梦想培育的路径、内容与方法。

一、踏浪还踏浪———在音乐的享受中快乐学习和成长

对于几乎胎教就开始音乐熏陶的新时代小学生,开展系统的音乐课程教学,是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高雅志趣的关键,有助于他们健康、阳光、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1. 君去芳草绿———兴趣启蒙润物无声

教师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引导小学生在音乐氛围享受和音乐活动体验中,积极地接受音乐的滋养。此类教学内容,以小学生载歌载舞的内容为最佳。例如《打花巴掌》,小学生既可以用节奏卡也可以拍手的方式,去体验歌曲欢快的节奏,复习和强化节奏型的音乐;引导小学生在积极地肢体配合中,以全身心地投入精神去开展音乐的学习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使大家在相互的欣赏甚至错误发现中去培养音乐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之间的表现欲、个性的不同,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他们开展群体性活动,按照学习小组去开展表演活动,既创造活动的氛围,也让那些腼腆的学生能尽量地放开自己。如在《玩具交响曲》的学习活动中,极个别学生就怯于表现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采取结对扮演角色,使大家都得到尽情地释放。

2. 绿水清虚心———素养提升水到渠成

根据小学生爱表现、好奇心强的身心、年龄阶段特点,教师运用教材内容要有计划地引导开展多种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全面培养他们音乐素养的体验过程生成性教法。如在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师可以组织一年级小学生在洋娃娃和小熊的角色扮演中,一边舞蹈一边歌唱;在《多快乐呀,多幸福》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打击的碰铃等简单的乐器,去体验音乐演奏和自我表现相结合的快乐;在《玩具兵进行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激发小学生大脑潜能,创造性地开发各种乐器,使课堂学习充满乐趣和快乐。

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教材内容自身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多样性的体验,如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甚至幽默剧或小品的模仿活动等,只要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都值得积极地尝试。如《保护小绵羊》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按照“老鹰捉小鸡”游戏模式展开,让小学生在多样性的体验中去学习和体验音乐美和魅力。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低年级起,就要创造班级性的音乐氛围,尤其充分利用班级多媒体教学设施等,选择那些音乐类的综艺节目(某卫视的《音乐大师课》),为小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开展更加积极主动地音乐学习。

二、自绕行云飞———在音乐学习和创作中放飞音乐梦想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梦和音乐兴趣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注意结合小学生在人生理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树立切实的音乐梦想。

1. 俱怀逸兴壮思飞———在学习中培育音乐梦

随着小学生音乐知识的增长、所能表演的音乐作品的增多,他们的音乐梦也就越来越明确。教师根据教学中对他们音乐天赋条件和个人努力情况进行判断,引导他们树立切实的音乐梦,以助力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从教学的角度,小学生音乐梦的培育,是根据他们的个性和其他总数素质,引导他们去喜欢和学习适合自己的音乐类型,如性格细腻的学生可以去学习中国风,性格相对豪爽的可以去学习摇滚等,使学生准确地定位自己的音乐梦和兴趣方向。

2. 天地阔远随风杨———在创作中畅想音乐梦

在现代各种音乐选秀和音乐节目的刺激下,小学生树立音乐家、歌手等明星梦的屡见不鲜。出于保护、助力与成就小学生梦想的美好愿望,教师教育他们开展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专业知识,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助力学生追求音乐梦的基础工作。如在学习《举杯祝福》中,去学习如何展现热情、欢快情绪的歌唱技巧;在《嘎达梅林》的演唱中,学习悲壮情绪的诠释方法;在《爱我中华》的歌唱中,学习欢快、自豪情绪的传达方式。其他的如音符、符点、休止符、旋律、节奏、曲式结构、情绪跳跃、切分音、二声部合唱等专业知识,需要教师在每一个针对的教学内容或歌曲教学中渗透性教给学生,使他们既学会某个歌曲的唱法、某个音乐演奏法,也能以专业的知识、技能去创作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音乐类型。

小学音乐教学是音乐发展、音乐人才培养的奠基阶段与启蒙阶段,教师要善于抓住任何教学的契机,去培育和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音乐梦,既为他们的音乐梦埋下切合实际的种子,也为他们的音乐梦实现做好基础知识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颖.让音乐展开梦想的翅膀[J].北方音乐,2014(11).

3.校园足球:放飞孩子的足球梦想 篇三

校园足球活动是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这是一项大型公益性活动,旨在通过体教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和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河南再增4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

2013年3月30日,郑州、开封、洛阳、新乡、许昌、临颍的160所中小学校长齐聚郑州,聆听国家校园足球办培训部主任曾丹关于校园足球知识的培训。这标志着河南青少年校园足球动员工作全面拉开。

此前,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在国家布局城市郑州市、临颍县开展校园足球的基础上,又确定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等4个省辖市作为省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开展更加广泛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育部门为指导的可持续发展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相关要求,每个布局城市至少选定4所高中、8所初中、12所小学为校园足球试点学校。所有试点学校每周要有不少于2小时足球活动时间,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体育课加大足球教学内容比例。重视安全问题和意外伤害处理,必须购买意外伤害责任险。同时,所有试点学校都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

河南足球曾一度落后。近些年来,随着校园足球的开展,河南的足球氛围逐渐浓厚,尤其是在2009年至2010年间,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获得中超比赛的第三名,并征战亚冠,大大激发了河南人的足球热情。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足球运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河南建业牵手校园足球,在郑州、洛阳、开封和许昌等地的13所小学,挂牌成立“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这些训练基地的成立,对学校足球项目的开展,对多渠道、系统化培养人才,挖掘更多优秀足球苗子,对河南足球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河南省还要在2015年之前建成完善的校园足球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联赛体系,省级联赛冠军队代表河南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联赛。同时,各校园足球布局城市要根据定点学校足球工作需要,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争取3~5年逐步落实每所定点学校中至少有1名足球专业教师。

校园足球成为试点城市和学校的名片

一个只有199所中小学的中原小县,就有足球训练基地学校101所,足球训练队348支,其中男队174支,女队174支,专兼职足球指导教师216名,每天参与足球训练的青少年学生达5000多人。这就是位于河南省中部的临颍县。过去,这个中原小县曾因“南街村”声名远扬,如今又因足球吸引了众多目光,被《中国体育报》称为“我国第一个实现‘足球共产主义’的示范县”。

2011年3月,临颍县被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办公室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县”。目前全国的试点县仅有三家,分别是陕西省的志丹县、河南省的临颍县和江苏省的姜堰市。

近年来,临颍县通过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普及开展,承办两岸三地“木兰杯”比赛,以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相关赛事,让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在这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县,让人们更有兴趣去了解这样一个能把足球运动搞得红红火火的小县,为临颍县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在足球运动已成为临颍县的一张名片。今年5月,临颍县北街小学参加了“瑞典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中国赛区选拔赛,并一举夺得中国赛区女子组比赛冠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第一时间报道了比赛进程及结果,临颍校园足球再次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7月,临颍县还要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远赴瑞典参加“‘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

在郑州,也同样有一所小学因为足球而出名,这就是郑上路小学。郑上路小学是河南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曾多次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去年,他们获得了“奥体杯”全国首届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的第三名。小组赛中,他们还打败了亚军获得者——号称足球黄埔军校的东北路小学,引起一阵轰动。

目前,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一支自己的足球队,多年来的校园足球活动在这里形成了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每年,学校都会组织举办足球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学校通过班级联赛、足球知识普及、足球文化宣传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分享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

校园足球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校园足球是建设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普及足球运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其成为终身受益的健身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恢复、完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体教结合中科学选材,严格训练,夯实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基础,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竞技水平。

“校园足球的开展为孩子们又开辟了一条成才之路。”临颍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宾礼说。自2010年以来,临颍县向河南省体校输送女子足球运动苗子14人,并且还有近30名小学男女队员被省体校选中;向国安足球俱乐部青少年梯队输送1名男生和2名女生,有8名优秀足球队员被广东恒大皇马足球学校录取,有5名学生被选送到福建省女子足球集训队,有1名学生被河南大学足球专业录取。

校园足球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逐步得到学校、政府的重视,也得到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关注。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也依旧面临诸多问题的考验,如:经费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专业教练的缺乏以及足球苗子的选送等,如果没有合适的途径解决这些问题,将制约河南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

作为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专门从事足球公益事业的民间公募型基金会,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成立,为社会与政府之间搭建了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利用民间基金会灵活、公开、透明的特点,募集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河南足球的普及和发展。基金会于2012年先后资助了30名河南少年赴北京参加了为期7天的足球训练营;主办了以“信心和希望”为主题的捐赠晚宴,募集善款12.7万元,用于农村小学购买足球设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赴漯河临颍宋老桥小学、开封禹王台实验小学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书包、手套、学习用具和足球;组织河南五人制足球队的球员在荥阳开展为期十期的“足球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足球指导。今年,基金会开展了“百千万公益工程”,其中的“百”就是要资助100名青少年足球苗子走上足球道路。另外,基金会还利用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平台,联合河南省足协组织选拔培训男女青少年训练营,有效衔接U13、U15、U17青少年足球梯队建设,重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为职业足球输送人才。

基金会理事长杨楠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家长、学校、社会和政府的支持。青少年足球人才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我相信,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足球苗子被发掘出来,中国足球的后备人才也会更充足,基金会也将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的过程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希望能走出一条路子。”同时,杨楠也呼吁,一些对社会、对教育、对孩子有责任心的企业能够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来,一起来改善孩子们踢球所需的硬件设施。“我也希望社会上一些有足球特长的有志之士积极投入到校园足球运动中来,在空闲时间指导孩子们踢球,为河南的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注入新的力量,实现孩子们的足球梦想。”

【编辑:杨子】

4.追随梦想放飞心灵 篇四

在教学中, 我们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的中心, 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的必然要求。如在《小泥人》一课教学中, 我们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地收集资料图片, 使学生自觉、主动、广泛地了解人类远古时代的文化历史背景。学生收集到了秦代兵马俑, 东汉的说唱俑, 西汉的彩绘陶女舞俑, 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这些陶俑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 生动逼真的神态, 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形态, 不仅表明我国陶艺历史久远和古代制陶水平的高超, 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雄厚博大的民族风格。在课堂内,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在制作前让学生自愿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理解的角色, 或演或画, 利用所学艺术知识, 表现远古时代的用具、面具等古老文化。课堂效果生动活泼, 学习气氛轻松、浓烈。学生通过艺术学习活动, 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淳朴、自然、遥远。完整认识人类文明的变迁历史, 充分享受到自己发现、理解、创造、表现的乐趣。我们通过陶艺欣赏与制作, 形象地接受科学、文化、历史、经济的学习, 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长学生的见识。在《海底世界》一课中, 我们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在课前了解海洋生物的有关资料, 在课堂里,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识哪些海洋生物”?学生们群情激昂, 各抒己见, 纷纷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各种海洋生物。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海洋中不管小如拇指还是大如房屋的海洋生物, 它们都由哪几部分组成?你能画一画吗”?接着展示各种造型的海洋生物让学生欣赏分析, 使学生分析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利用艺术作品表达对自然界事物的情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充满激情地创作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陶艺作品。在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同时, 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使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开发, 通过技能操作和作品欣赏,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陶艺学习, 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在陶艺教学中, 我们在不同的年级制订并实施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在低年级, 让学生去游戏泥土, 感受泥性。动手捏制作一些随意性的东西, 初步掌握泥板、泥条的若干种制作手法, 鼓励学生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如在《我做的茶具》一课, 我们采用顺口溜的方法:“大茶壶, 尖尖嘴, 看着身边的小茶杯, 弯弯腰, 抬抬腿, 咕噜咕噜, 倒了一杯水”, 学生对课产生了兴趣后再动手去做。在中年级, 让学生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成型方法, 初步掌握泥土粘接与盘条共用的造型。如在《生日蛋糕》一课中, 学生本来对此题目较熟悉, 但必须强调泥板与泥条之间的粘接要牢固, 并注重陶艺制作的成型方法, 初步了解刻压、压印、粘接等纹理制作方法;《变化的罐子》一课中, 就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技法去尝试、去创作, 效果也很好。欣赏优秀的陶艺作品, 如欣赏《中国古代陶器欣赏》与《中国现代陶艺作品欣赏》时, 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陶艺作品的历史与发展状况。在高年级, 让学生练习陶艺制作成型方法, 感受陶文化。在综合运用各种技法方面, 尝试制作大体积作品, 如《我造的未来建筑》, 就让学生坐下来、耐心做, 初步掌握坯成型的基础方法, 尝试用各种工具、特殊材料制作纹理, 制作一些空间性、抽象性较强的作品。如《形体的堆积造型》一课中,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新的方法、新的可能性, 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 引入釉料装饰、烧制等知识。欣赏精致的古典陶艺, 感受优秀的现代陶艺, 提高学生的欣赏、感知能力, 为以后的制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在我们近三年时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 “陶艺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陶艺”在创新实践中, 已显露出其在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的独特功能。

5.放飞梦想,让孩子自主演绎精彩 篇五

所谓的区域“旧格局”,其实就是三个“高”:教师集中控制态势高、幼儿角色表现气势高、教师行为主导姿态高。以北京市顺义区港馨幼儿园的“梦想剧场”区域活动为例,通过一学期的活动,笔者发现“三高”问题一直困扰着区域的运行与发展,于是针对问题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旧的格局——“三高”

教师集中控制态势高 “梦想剧场”活动之初,小剧场坐满了幼儿。笔者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就问幼儿谁想去表演就可以上台,很少有幼儿去,他们不知道怎么玩。就这样,每天幼儿就是坐在那里,谁有节目就上台表演。有时候实在找不到小演员,笔者就直接“指派”演员演节目。由于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性质缺乏了解,过多地控制、干预幼儿的活动,使区域丧失了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教育价值。老师处于不撒手的状态,高控区域活动的每个环节。每次进区后,幼儿都会问:“老师,今天演什么?”直接导致了幼儿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大幅降低,梦想剧场濒临“关门”。

幼儿角色表现气势高 教师太主动,使幼儿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造成幼儿更多依赖教师,幼儿失去了自由的空间。因此,笔者调整了区域内工作人员作为“主人”的方式。一方面通过使幼儿扮演社会角色来体会不同的社会职能以及知道自己的职责和服务范围,加强幼儿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将教师的主导地位降低,增强幼儿间的同伴交流与互动。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区域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

园所从幼儿中挑选六名孩子作为工作人员,分别扮演着发票员、迎宾员、秩序员、记录员、场务员等,从观众取票进场到秩序员引导入座,从节目选取制定到道具的制作,都是由六名工作人员和其他区域相互协调配合完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十月的区域活动:故事表演《光说不做的狐狸》是观众观看最多的活动;《金色的房子》是孩子们借助道具进行的故事表演,是参演的人数最多的活动。

当工作人员招募上岗后,看着孩子们在区域中忙着自己的事情,感觉到区域再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的“放羊时间”,但是逐渐还是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凭借自己的“权利”开始膨胀,在发卡时大声叫喊“都出来,拿卡”“坐好了,XX我说你呢”“听工作人员安排”等,一副小大人的姿态,凌驾于区域其他幼儿之上。很多时候,工作人员会依仗自己的职务范围来“约束”小观众,紧接着就又出现了幼儿不爱进区的现象。

教师行为主导姿态高 每天区域活动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在负责节目的一切,包括演什么、怎么演、谁来演等。在选择道具时,孩子们会因为一个角色或者服装不肯谦让,为了让区域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笔者直接介入到了孩子们的活动中,把服饰交给适合的人手中;在彩排节目时,笔者会为了使节目呈现更“完美”,主动帮助演员们摆动作、找位置,一句句教孩子们要说的内容。每次活动后,当工作人员整理收拾时,笔者都会觉得非常累,总觉得孩子做得不如自己的预想,总想找个理由或者借口来介入到孩子的活动中。

随着工作人员辞职、小演员罢演、小观众缺少游戏互动等问题,区域活动再一次走进了“死胡同”。在十一月中旬,园所对“梦想剧场”进行了一次观摩指导,笔者这才发现:如果笔者不进区指导,孩子们也知道该如何去活动。但是,在教师高度集中的主导下,孩子们已经失去了活动主体的地位;在工作人员高傲的态度下,幼儿间缺少了活动的自由性;在教师直接垂直介入的指导下,孩子们依旧没有得到任何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指导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活动的发展,通过观摩学习,意识到教师的指导行为常常表现为:一是指导过程缺乏互动,即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一手包办主导区域发展;二是存在着强制性指导,即急于引导、忽视游戏发展的自然规律,教师虽然以角色身份或者同伴身份进入游戏,却操纵游戏的进程,削弱了幼儿的自主性;三是缺乏指导的策略,即教师有时不知如何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活动,缺乏相应的指导策略,指导随意性大,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

通过观摩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摆到了大家面前,在活动中教师过多地关注到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处于“动”的状态,忽视了教师的策略指导,尤其是在出现问题时,教师往往会直接介入到幼儿活动中,指导策略的匮乏、活动缺少目标性和延续性,导致了区域活动中的“三高”。

转变——“新秩序”

让区域更有活力,幼儿是血液 本应是孩子为主角的区域活动,实际上教师却成了主角,孩子成了被动接受的角色,不知不觉地变成一种灌输。教师太主动了,必然使幼儿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造成幼儿更多依赖教师,独立性较差。相反,当教师给幼儿更多的自主发展和活动的空间,不断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活起来,孩子们就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与教师产生互动。

梦想剧场中的故事表演《三只羊》完全由幼儿自己创编、自己选择演员、自己导演,节目很受幼儿的喜欢,区域每天都会坐满了小观众。同时,制作新年邀请卡都由他们自己完成,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在邀请卡的形状、装饰、每个版块内容等方面,他们都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让区域更有魅力,幼儿是支柱 区域活动相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凸显幼儿作为活动主体的价值,区域活动强调幼儿的自由、自主和自选活动。所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要以“主人”的姿态出现。

“梦想剧场”在最初活动时更多的是凸显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从节目的选择、编排、演出都是教师一直在忙,不仅孩子对区域失去兴趣,反而把自己弄得很累。通过调整,教师开始将部分权力转移给工作人员,虽然此阶段教师已经关注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区域带给孩子的特有价值,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根据工作人员的不愿进区、工作人员与观众之间缺乏互动等问题,幼儿园将区域活动的主体调整为工作人员实行轮休制度。凡是进区活动的幼儿都是“主人”,工作人员在职责范围内维持秩序,而观众负责为工作人员打分。

nlc202309011542

经过调整,教师逐渐意识到区域的主体以及活动的主人是幼儿。让幼儿作为主体,不仅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和社会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其自主性的发展,凸显其主体的自我价值。

让区域更有持久力,教师指导是关键 通过跟进式指导,主要研究了教师在区域指导中的指导策略。通过观摩教师的研讨,笔者发现:教师急于完成区域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较多地使用垂直干涉,即便是采取了交叉指导方式,但还是以教师的身份介入到游戏当中,幼儿也是习惯于出现问题寻求教师的帮助。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指导,为幼儿排忧解难,使活动更具有持久力。

对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方法的建议

与幼儿进行互动 互动可以让幼儿更多地去想、去说、去做。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在活动前与幼儿交流活动方案的设计、设计的缘由、需要做的事情、幼儿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如何实施、谁去负责等,从始至终都与幼儿保持互动。

不同的介入身份 区域活动要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要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当教师发现了幼儿在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确实需要介入时,必须寻找最佳的时机介入。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去的时候,教师应当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在旁边协助孩子;当孩子出现纠纷问题时,教师应当采取转移视线的方法巧妙地化解纠纷。

重视对游戏后的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孩子们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对区域活动的兴趣度,也可以为下一次活动提出新的要求和改进措施。比如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尽可能想说、多说,表达他们的各种想法,表现自我,让幼儿介绍在活动中是怎样玩的?出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通过观摩学习和学期的教研活动研讨,幼儿园针对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教育指导策略进行挖掘、实践、反思、改进,区域活动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茫无目的地随机指导,到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幼儿从开始在区域中静坐到现在主动地进区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区域活动指导的核心是帮助幼儿提高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有效性,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学会共处与分享,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这样也使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

游戏中的儿童是主人,是儿童在游戏,而不是成人在游戏儿童。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当迎合儿童的需要,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让幼儿在区域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活动。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港馨幼儿园 )

6.放飞梦想 傲视全球 篇六

科技发展成就卓著

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强化科研势力。创建于2007 年5 月的江锂科技,同年10 月就成立了“镍材料工程技术中心”,2010 年9 月获市科技局批准,成功升级为新余市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 年又成功升级为江西省镍材料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配备了齐全的研发设备,具备自主开发能力。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积级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现代化的研发中心。江锂科技拥有由一批从事镍材料生产工艺研究的中国知名专家牵头,大批硕士等专业人才组成的科研队伍,还聘请了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多位专家教授作为公司技术顾问,特别是最近三年每年招收100 余名大学生,充实到科研队伍。同时,每年将科技人员外派培养,使公司科研队伍不断扩大,科研力量不断强化。

依靠科技创新,研发了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吸收、消化国际国内氧化型红土镍矿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和持续研发,使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先后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品位红土镍矿常温常压全湿法酸浸工艺提镍技术、红土镍矿湿法精炼高纯镍技术、红土镍矿低耗能提镍废水制备高纯氧化镁技术、红土镍矿低耗能提镍废渣制备高分散性白炭黑技术、20 万吨硫铁矿制酸烧渣铁精矿化利用技术。以上技术具有新颖性,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公司科研队伍科研水平大幅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江锂特色”循环经济初具规模,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公司已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循环经济,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模式,形成了镍、锂、硫酸等产业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创新型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对现有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做到了硫酸、电镍废水、电镍废渣的全资源化利用;废气达标稳定排放,完全达到了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要求。这些对公司建设循环经济产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

大批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科技成果顺利转化。2008 年,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红土镍矿常温常压酸浸工艺电解镍技术”,建成了年产5000 吨电解镍项目;2010 年,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红土镍矿湿法精炼高纯镍技术”,建成了年产10000 吨高纯镍项目;2011 年,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硫铁矿制酸烧渣铁精矿化利用技术”,成功实施了硫铁矿制酸烧渣综合利用项目;2012年,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红土镍矿低耗能提镍废水制备高纯氧化镁技术”,正在建设年产12 万吨高纯氧化镁项目;拟利用自主研发的“红土镍矿低耗能提镍废渣提取白炭黑工艺技术”,建设年产22.28 万吨高分散性白炭黑项目。

自主研发专利技术成功应用,推动了整个镍行业产业的发展。公司自主研发的电解镍常温常压全湿法酸浸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带动了同行业在工艺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传统火法工艺能耗高、用水不平衡的局面,为以红土镍矿为原料生产电解镍开创了崭新途经,推动了整个镍行业产业技术的整体进步,为我国镍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采用自主研发的红土镍矿低耗能提镍废水提镁工艺技术,实现了红土镍矿提镍废水的减量化目标,达到了节能减排建设循环经济的目的,也为加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

采用自主研发的红土镍矿低耗能提镍废渣全资源化工艺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红土镍矿提镍后其他有价资源浪费的难题;实现了红土镍矿湿法冶炼的废渣综合利用,提高了红土镍矿湿法冶炼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也延长了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目前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 项、授权发明专利1 项、实用新型专利8 项。自主研发的“红土镍矿常温常压酸浸工艺电解镍”荣获江西省重点新产品、优秀科技新产品称号,获得2010 年新余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 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红土镍矿湿法精炼高纯镍技术开发”获得2012 年度新余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财政奖励支持,其中:年产60 万吨余热发电及低温余热再发电技改项目获得国家2008 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支持;年产5000 吨电解镍项目(二期)获得国家2009年度产业振兴重大项目奖励支持;年产40 万吨硫酸低温余热利用项目和红土矿低耗能提镍废水减量化利用项目列入国家2013 年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备选项目,年产5000 吨电解镍项目列入江西省2008 年度高新产业重大项目。

发展科技匠心独具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江锂科技成立伊始就视科技进步为生存之道,对有限的资源采用独创技术“吃干榨尽”、“点土成镍”、“化渣成镁”。公司立足镍、钴、镁、硅、铁等多元素综合利用的技术特点,充分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坚持不懈地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现已形成了镍、锂、硫酸等产业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创新型循环经济产业链,针对电解镍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红土镍矿低耗能提镍废水提镁技术,综合回收红土镍矿提镍废水中的镁、钙元素,将电解镍生产废水全资源化利用,生产出世界尖端品质的高纯氧化镁和副产品二水硫酸钙,减少前端红土镍矿提镍的废水产生量;红土镍矿低耗能提镍废渣提硅铁技术,综合回收红土镍矿中提镍废渣中的硅、铁,将电解镍生产废渣无渣化利用,生产高纯活性白炭黑和副产品CCD铁精粉,减少整个提镍系统的废渣排放量,并综合利用红土矿提镍废渣43 万吨。电解镍生产中的废水“零排放”,废渣综合利用,该技术在世界上首次突破了红土镍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难题。同时,建设了年产40 万吨硫酸生产装置,并利用吸收过程反应热来产生低压蒸汽,从而大幅度提高硫酸装置的热能回收率,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做到了硫酸生产过程中清洁高效生产。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保障科技创新活力。公司十分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经费不断上升,2011 年投入科研经费约1 亿元,2012 年投入科研经费约1.2 亿元,2013 年科研经费投入达1.5 亿元。科研经费持续稳定的投入,大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级性,保障了科研成果的产出比例及产出效率,有力地保持了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创新发展动力,为原来单一的创新性科技研发成果转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开展多项工艺研究与运用。江锂科技始终相信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取得科技创新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手段,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科技创新,开展了红土镍矿常温常压全湿法酸浸工艺研究、红土镍矿湿法精炼高纯镍工艺研究、红土镍矿湿法冶炼生产5N高纯镍精炼工艺研究、红土镍矿选择性浸出的工艺研究与应用、高铁低镍红土矿中镍提取工艺的研究、鼓风炉冶炼红土镍矿生产镍铁的研究、高纯氧化镁煅烧制备工艺研究、硫酸镁氨法制备高纯氧化镁工艺研究、硫酸镁结晶法制备高纯氧化镁工艺研究、红土镍湿法浸出渣提取白炭黑的工艺研究、红土镍湿法浸出附产物生产高纯氧化镁的工艺研究、难选低品位硫精矿选矿工艺研究与应用等众多项专题研究。自主研发了一大批适用于红土镍矿湿法提取电解镍规模化生产的专用设备,专用设备投入生产后扩大了电解镍的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制订人才引进措施,大力培养公司技术人才。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养公司技术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始终贯彻以信誉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注重人才培养的人才方针。例如,大力加强与知名院校的合作,引进企业急需的高层次、高技术人才;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项目合作“挖”成熟人才;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给予升职、住房等方面的特殊待遇;公司积级为引进的人才办理社会保险、落户购房、子女入学等手续,以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确保了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另外,公司采用每年招收大批应届毕业生,先让他们到一线生产车间进行基层煅炼,然后抽调优秀人员充实到研发中心进行专业培训,最后又作为技术骨干再回到生产车间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车间与研发中心来回往返,使之成为公司科技创新的技术人才。同时,每年将科技人员外派培养,使公司科研队伍不断扩大;采取项目独立的管理模式,以项目带动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项目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近年来,通过引进和培养,培养出高级工程师10 多名,工程师近50 名,助理工程师近80 名。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作为全球最大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电解镍产业基地的江锂科技,形成了崇高的企业价值观及清晰地企业发展思路和远大的企业发展目标。

江锂科技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以制度为保障、技术为支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为着力点;以循环经济核心项目和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提高能源和资源产出率、减少污染排放为主要方向,建设具有“江锂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按照污染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整体思路进行清洁生产,大幅度减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构建和谐现代企业。

今后,江锂科技将在现有基础上再接再厉,视科技创新为企业生存之道,将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融入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公司将向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最小化为目标,走低能耗、高产出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万元产值能耗由2012 年的0.448 吨标煤降至2015 年的0.331 吨标煤。到2015 年底在工业园建成年产7 万吨电解镍生产线,使公司电解镍生产规模翻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的宏伟目标。

江锂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现已形成了镍、锂、硫酸等产业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创新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将生产废水全资源化利用生产高纯氧化镁,生产废渣无渣化利用生产白炭黑和CCD铁精粉。在整个产业链中,“废水”、“废渣”实现了全循环资源化利用。

7.运动引领健康艺术放飞梦想 篇七

位于辽河三角洲的盘山县高级中学顺势而为, 坚持“因材施教, 分类推进, 各有所长, 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提出“以体育为中心, 美术、音乐、播音主持、社团活动等多点开花”的特色办学目标, 用独具特色的体育艺术文化, 书写自身发展的传奇, 在盘锦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一、以改善条件为基础, 确保特色办学顺利进行

1.运动场地不断增加, 体育器材充足。学校拥有一个500平方米的体育馆、2个田径训练室、400米标准塑胶跑道、26000平方米绿色运动场、容纳2500人的体育看台、6400多平米的轮滑场地。标准的篮球、排球、足球场地一应俱全。教学区有2个可同时容纳60人训练的学生乒乓球馆, 2个可同时容纳150人训练的健美操馆, 馆内设备齐全, 功能先进。面积20000平方米的西操场, 包括篮球场地5块、网球场地2块、排球场地2块、足球场地1块。各种健身器材、体育器材数量充足, 保证了课堂教学、体育训练和师生健身的顺利进行。

2.音乐、美术、播音主持、社团活动专区专用。学校将“求艺楼”供音乐、美术、播音主持班使用, 将“求新楼”供社团使用。楼内教室宽敞明亮, 多媒体等设施先进齐全。

二、以发展体育为核心, 实现教育特色发展

1.实施体育分项教学。

学校积极推行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 从2009年开始实行体育选修走班制分项教学模式。学校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模块教学班,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由选择。“分项教学”把常规教学变成了学生终身受益的专长, 满足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为学生的终身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校体育授课方式的改革, 是新课改授课方式的实质性改革, 经过五年的教学改革实践, 收效显著, 得到了领导、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肯定。

2.大课间实行“三操一跑”。

“有健康的身体, 才有希望的明天。”学校将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 春夏秋三季, 每天上下午两次集体做国颁操、青春韵律操和太极拳, 冬季进行阳光体育长跑。我们的大课间组织严密、规模庞大。间操时, 几千人动作整齐划一, 气势如虹;跑步时, 铿锵有力, 口号震天。在每年十月份的养成教育检查中, 我校给省内外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到广泛好评。“三操一跑”的大课间, 已成为展示我校师生精神风貌的一个窗口, 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一个品牌。学校先后被评为盘锦市体育大课间示范校、辽宁省体育大课间示范校。

3.师生齐打太极拳。

学校从2010年开始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太极拳的学习。这种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每当舒缓的音乐响起, 师生们舒展身体, 看上去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 如“行云流水, 连绵不断”。如今这种既自然又高雅的太极拳运动已经成为学校大课间的又一大亮点。2012年, 我校代表盘山县在盘锦市第二十五届学生运动会上进行了千人太极拳表演, 恢宏的气势, 强烈的视觉冲击, 让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

4.人手一拍玩乒乓。

乒乓球运动在我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多年来, 学校一直把乒乓球项目作为群众体育的特色项目发展, 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突出体现在适合我校乒乓球发展的“三级”训练制:一是学习基础知识技能的体育课, 二是对有兴趣、有一定技术的学生进行辅导的兴趣小组, 三是以全面提高运动技能的课余训练。为了充分发挥乒乓球运动的群众性, 学校提倡师生人手一拍, 提供充裕的活动时间, 安排丰富的活动内容。

乒乓球被师生们称为“校球”。如今的盘山县高中, 人人能打乒乓球, 个个爱打乒乓球, 人人能参赛, 赛赛能拿奖。2007年至今, 学校囊括了盘锦市学生比赛的男女团体冠亚军, 教师连续多年获盘山教育系统乒乓球比赛冠军。

5.各种活动异彩纷呈。

(1) 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开设了轮滑、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等兴趣活动小组, 使大批具有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纷纷报名参加。他们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 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教职工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 学校坚持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太极拳、田径等兴趣小组的活动, 教职工参与度达到了95%。

(2) 秋季运动会热闹喜庆。近年来,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秋季运动会。运动会历时2天, 比赛规模大, 参赛人数多, 运动项目全。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和管理下, 学生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成绩。在历次运动会中, 20余人刷新七个项目的全市最高纪录。以教职工为主的多足跑、跳长绳、接力赛等受到热烈欢迎。

(3) 各种比赛活动如火如荼。我校已形成常规性群体活动的项目有:每学期的广播操比赛, 太极拳比赛, 班际和年级篮球、排球赛, 班级参与人数达100%。学校还经常组织教职工之间、兄弟学校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其中, 锻炼了意志, 增强了体魄, 提高了活力, 加深了友谊。

6.开设体育特长班。

为适应新课改要求和更好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学校成立了体育特长班, 每班都有四五十人。学校对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科学地训练。特长班的开设不仅向学生传授了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也为学校各类体育项目发现了人才, 培养了尖子, 更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学校现在是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体育学院、大连大学体育系实践、实训、生源基地。

7.积极开展体育科研、编写校本教材。

体育教师参加的省级科研课题《高中体育与健康研究性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已结题, 省重大课题《辽宁省普通高中体育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王校长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模式选择、机制建立及推进策略研究》 课题组成员, 并主持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学校特色教育建设与发展研究》的子课题《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体育教师的多篇专业论文获奖。

与此同时,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自己动手编写教材, 主要有《国颁操图解———放飞理想》《必修教材———队列队形》《选修教材———足球》 《选修教材———篮球》《选修教材———排球》《选修教材———乒乓球》《中华武术———太极拳》等, 并且在逐年完善。

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6月, 我校光荣地被评为辽宁省体育特色实验学校。

三、以美术、音乐、播音主持为重点, 实现个性化发展

1.美术、音乐课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全。我校全部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美术、音乐课程,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

2.成立美术、音乐、播音主持特长班。合理安排的课程, 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艺术氛围, 优质的教学服务, 为艺术考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课堂。

四、以艺术节和社团活动为辅助, 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艺术节期间, 学生欢歌笑语, 尽展艺术才华。学生社团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河魂文学、静轩棋社、炫美街舞社、迷你魔方社、鸢飞风筝社、新视界摄影社、风华话剧社、清心茶艺社、艺舟戏曲社、欣欣动漫社、兰蕙瑜伽社、足球、排球、篮球、艺术体操、轮滑社等27个社团, 极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彩的体育艺术形式成就了盘山县高中多彩的教育!

运动引领健康, 艺术放飞梦想。盘山县高中实现了特色发展的梦想,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自2007年以来, 体育学科向高校输送毕业生491名, 美术、音乐、播音主持学科向上一级学校输送305名, 多名同学被北京体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名牌大学录取。

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与高考科目的教学改革交相辉映, 荣誉纷至沓来。我校先后获得盘山县文明单位, 盘山县先进党支部, 盘山县环境建设示范校, 盘锦市文明单位, 辽宁省文明单位, 辽宁省现代信息教育示范校, 辽宁省示范高中, 辽宁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辽宁省“雷锋号”, 辽宁省、盘锦市大课间示范校,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三等奖等荣誉称号。高考成绩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稳居盘锦市前三名。

8.走进孩子心间 放飞孩子理想 篇八

一、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孩子代表着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在学习的启蒙阶段, 老师这个角色举足轻重。孩子对新鲜事物都会比较感兴趣, 但新鲜期较短, 我们必须在这较短的保鲜期内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师必须做到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一是要在“教”的方面赢得主动。针对他们的新鲜期注意力集中较短、活泼好动等心理特征, 要尽量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 如情景法、直观教学法、游戏儿歌教学法、肢体语言教学法等。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心理也在一天天的变化。老师需要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特点, 留心观察, 掌握尺度, 因材施教, 应该随着孩子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如在课堂上, 我们的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 随时捕捉孩子的心思, 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通过及时提问、友情提醒, 加强与孩子在心理上的联系与碰撞。如此, 孩子必然对老师的教学充满兴趣, 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幅提高。当然, 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过度追求兴趣的激发, 不同的课堂需要调整不同的侧重点。学生一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 老师要以各种形式向他们展示新事物或呈现新的事件。

二是要在“学”的方面给予尊重。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他们更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想。所以我们必须留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展现、去表达。其实这也是孩子明显的心理变化———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 特想看到别人羡慕的眼光。但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积极可取的, 如何去指导他们呢?现在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都比较差, 千万不可强制和压制。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 首先要让孩子从心底接受老师、爱老师, 最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敬佩和崇拜自己的老师。孩子对老师敬佩和崇拜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了这股力量孩子自然会心悦诚服。我在执教英语课时, 起初孩子们对这个学科很感兴趣, 可过不了多久, 不少学生在“非母语”面前望而却步, 这让我一时困惑。我通过研究发现, 因为我在课堂上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 只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完成教学任务, 而不重视学生的接受水平, 所以不少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就对英语课堂日渐冷漠。接下来, 我对孩子的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少单词都让每一个孩子充分练读, 还经常组织他们开展小组交流、互学, 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时, 教师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渗透, 引领孩子总结、归纳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会让一个孩子终身受益。这不仅仅适用于小学阶段, 更为其以后艰苦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认真应对农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每个孩子生来就像一张白纸,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首先要在这张白纸上勾勒出孩子成长的大致框架, 而且这个框架必须正直、稳固。而在农村家庭中, 留守儿童急剧增多, 这给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是抱怨家长, 还是面对现状勇敢地担负起责任?这是勿庸置疑的。一是要强调家长的示范的作用。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父母看电视, 让孩子去看书, 他会心甘情愿吗?父母在家玩乐, 让孩子去上学, 他会积极进取吗?当然不会。所以家长必须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孩子要学习了, 家长也可以阅读一些关于教育杂志或自己工作方面的书籍;孩子要上学了, 家长也应该立刻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不公平的心理。二是重视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 而孩子的耐挫能力是慢慢磨炼出来的。在耐挫能力慢慢形成的过程中, 家长有着主要责任。但不少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较少, 老师在其中就要学会补位。比如在考试结束后, 家长更多的是看重分数, 而老师就要理性看待。特别要留心后进生的心理状况, 切忌只注重考试结果, 忽略孩子的进步;切忌只对孩子简单粗暴, 拒绝给予他们表扬和激励。每个人都喜欢好言相劝, 更何况天真的孩子呢?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 她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出来, 一学期下来, 英语成绩也不见长进。后来通过家访才发现, 其父母早早离异, 3岁时便和祖父一起生活。她在家基本上没人问她的学习。于是我暂时降低对她的学习要求, 几次测试都以默写字母为主, 并对其每一次进步都给予肯定, 哪怕多写对了一个。从此, 她从喜欢老师到喜欢老师教的学科。如今六年级的她, 英语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对于现在的孩子, 鼓励和表扬远比责备和打骂奏效得多, 而对于农村的孩子, 不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 隔代教育的模式还对他们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而教师的关爱与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孩子的心理过于脆弱。

时代发展了, 社会进步了, 孩子的压力也大了。家长的施压、老师的管制、同学的攀比让当今的孩子似乎失去了他们本该有的纯真和快乐。下课了, 孩子在订正作业;放学了, 孩子在补习功课;回家了, 孩子在做家庭作业;周末了, 孩子在上补习班。所以部分孩子变得暴躁不安, 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能成为导火线, 让他们内心的压抑一下子爆发出来, 选择极端的方式去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我们不能改变教育的现状, 但我们能让孩子一点点释放心中的压抑和不满。家长和老师必须极力配合, 经常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倾诉是最好的发泄方式。

三、高度重视薄弱学生群体的个别教育

父母在孩子这张白纸上勾勒出了大致框架, 老师就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描绘, 将画卷精细化。在孩子眼中老师是严肃的, 令人敬畏的。想走进孩子的心里, 必须收起严肃的面庞, 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学生, 消除孩子对老师的那份惧怕, 那样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一是把“调皮捣蛋”当作聪明活泼。首先我们必须认可这是孩子正常的个性特征, 这与孩子天生的性格有关, 其中有不少客观的原因。有的是他们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无法理解, 有的为了故意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 有的来源于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让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多注意课后的补习, 确保上课内容孩子们都能听得懂, 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尽量安排让他们个人展示的环节, 好好引导他们不要在不恰当的时间去引起别人的注意, 那样会影响同学的学习。二是把“后进生”当作“慢跑者”。有的人强于“100米”, 有的人善于“马拉松”, 因为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有差异, 因材施教是关键, 老师的课后辅导必不可少。不容忽视的是, 面对长期的补习, 学生会有一定的厌倦感, 如果经常加强对孩子心灵上沟通, 效果会更明显。三是把“孤僻学生”当作“安静的人”。对于这类孩子必须家校联合, 因为绝大部分都跟家庭有着直接的影响。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要知道“情”可以化解一切。

有人说, 孩子是张纸, 有人说孩子是朵花……其实, 孩子就是他自己, 在孩子的生活、学习方面, 他们都有着自己个性的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不同人对同一事物产生的情感、认识、理解是不同的, 这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尊重个性差异”。也许, 有很多老师都深知其中的道理, 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 由于我们所谓的“教育功利”, 甚至是我们一时的冲动, 我们经常会将自己的认识强加于我们的学生, 我们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而这种代价, 就是让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作为一名老师, 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 我们有责任多给孩子一片爱心、一份耐心, 一点留心, 关注他们的言行, 走进孩子的心间, 让其在爱的阳光下自由畅想, 在爱的教育下放飞理想。

摘要: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指示灯, 在这方面担任引领者的重要角色。因为孩子们对老师充满了绝对单纯的信任和依赖。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对他们教育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 也备加复杂。如何做一名孩子喜爱的老师, 如何让老师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应该成为教育者共同思考的话题。

上一篇:600字高三叙事作文:离别的校门下一篇:2022逗人笑的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