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时间

2024-08-28

七夕节的时间(8篇)

1.七夕节的时间 篇一

七夕快到了,七夕节吃什么好呢?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美满姻缘。那你知道七夕那天,要吃什么吗? 七夕时间于8月20日(周四)。

山东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州,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I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七夕的特色食物应以瓜果和蜜为主。

七夕快到了,七夕节吃什么好呢?通过讲解应该了解不少了吧?祝大家七夕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

延伸阅读:七夕的来历

谈到七巧节,不得不提牛郎织女:牛郎本来是民间的一名孤儿。一天,天上的织女和绪仙女下河游戏,在银河洗澡。为牛郎耕田的老牛劝牛郎夺取织女的衣裳,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结婚后男耕女织,他们生了一男一女,生活幸福美满。可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的便让天帝给知道,使了王母娘娘下凡来,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就此拆散。牛郎上天无路,后来还是老牛献出它的皮让牛郎上天去。牛郎上了天,眼见就要追到织女, 岂知王母娘娘金簪一挥, 天空出现一道天河,他们俩隔两岸,只能哭泣。后来,他们的爱情让天帝给感动,答应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鸟鹊架桥在天河相会。后来,人们在节日这天纷纷举行活动,并准备丰富的美食来纪念他们。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七夕情人节时间

2.七夕节吃什么好

3.七夕情人节送什么好

4.七夕情人节送男友什么礼物好

5.七夕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6.七夕情人节送女孩什么礼物好

7.七夕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8.七夕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9.2016七夕情人节礼物送什么好

10.20七夕情人节时间及传说

2.七夕节的时间 篇二

就情感内涵而言, 唐代七夕诗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写七夕, 表爱情”

爱情是人类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情感, 歌咏爱情是中国诗歌创作永恒的主题。七夕因其蕴含了浪漫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广为流传。唐代诗人借神话爱情故事, 融注自身的情感体验, 吟咏出深广的爱情。

“悲莫悲兮生别离”, 牛郎织女聚后相离, 别后长望, 成就了爱情史上的凄美遗憾。“通宵道尽终无尽, 向晓离愁已复多。”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的描述, 哀婉而忧伤。骆宾王则在《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一诗中抒发了对牛郎织女“乍可匆匆共百年, 谁使遥遥无期别”的深切同情。杜审言《七夕》“年年今夜尽, 机杼别情多”也立足于对牛郎织女的同情与感叹。

李商隐的七夕诗, 大多以牛女佳期相遇的爱情故事, 抒发内心对妻子的无穷思念, 是唐代七夕诗的升华。如《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 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 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 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长期奔波, 寄居他乡, 与妻子长期分离, 值此七夕之时, 自然是感触万千。“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在牛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时候, 自己与妻子竟却分隔两地, 既表达思念妻子之情, 又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际。

此外, 在唐代七夕诗中, 也有一改以往对牛郎织女分离的同情, 转而歌颂他们美丽爱情的诗篇, 崔凃《七夕》“自是人间一周岁, 何妨天上只黄昏”就是将天上人间的时间进行区别, 没有了清江《七夕》中“惟愁更漏促, 离别在明朝”的时间紧迫感, 冲淡了牛郎织女相聚片刻的短暂, 而是寄予了诗人对天上牛郎织女爱情的歌颂。

以七夕的爱情故事描写诗人对爱情之情, 用此情写彼情, 故而使唐代诗人的七夕诗形成诗人与题材不隔、读者与诗作不隔的面貌, 从而让唐代的七夕诗拥有了更加动人的魅力。

二、“叹七夕, 抒乡情”

“借景咏志”、“借景抒情”是诗人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全唐诗》中, 有许多七夕诗是诗人借七夕而抒发或是思乡、或是怀人情感的。

孟浩然《他乡七夕》云:“他乡逢七夕, 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 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 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 迢迢问斗牛。”在异地他乡, 适逢七夕佳节, 诗人倍增思乡思亲之情。远离家乡, 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 对月怀人, 诗人生起无限去国怀乡之愁。羁旅之情, 借七夕之景而流露出来。一个在外的游子, 哪有闲情真正体会牛郎织女之情, 有的只是对自身遭际的感叹与佳期未能与亲人团聚的凄惨。

再如, 韦应物《七夕》云:“人世拘形迹, 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 相望亦弥年。夕衣清露湿, 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 当为何所牵。”被山川所隔, 无法马上与家人团聚, 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哀怨表达对自身与人世的感慨。全诗描写七夕, 浸透着对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思索感悟, 令人回味。

“每逢佳节倍思亲”, 尤对异国他乡的游子而言, 恰遇七夕而孤身在外, 心中的落寞与天上牛郎织女的团聚欢愉形成反差, 乡愁之情应运而生。乡愁是每位旅人埋在心里的一颗种子, 渐进佳节, 心中乡愁则渐露无穷。卢纶在《他乡七夕》一诗中说:“回想敛馀眷, 人天俱是愁。”诗人并未猜想牛郎织女的相聚缱绻, 而是推己及人, 自身的满腹乡愁, 天上的牛郎织女应该也与自身一样, 有着愁绪。诗人乡情漫天, 然佳节未能与亲人团聚, 故唯有吟咏七夕, 与牛郎织女共度佳节的同时, 表达浓烈的思乡之情。与之相反的是, 权德舆在《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一诗中说:“羡此婴儿辈, 吹呼彻曙闻。”诗人以平和的心情乐看儿孙欢呼相闻的七夕情景, 表达了诗人安享怡然的天伦之乐。与卢纶的借七夕抒泄愁绪, 形成鲜明对比。

三、“咏七夕, 道闲情”

在唐代的七夕节中, 有多种风俗, 泛舟吟诗就是当时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卢照邻《七夕泛舟二首》, 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和李公七夕》、《和长孙秘监》, 梁锽《七夕泛舟》, 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 章侍御寄书相问, 因以赠之, 时七夕》等都是诗人于七夕外出泛舟游艺所做。诗人在泛舟游玩中, 抒发七夕闲情。

卢照邻在泛舟时, 看到“汀葭肃徂暑, 江树起初凉”、“日晚菱歌唱, 风烟满夕阳”的美景时, 心中无限惬意悠然, “天潢殊漫漫”之景配上“日暮独悠哉”之情, 可谓是情景交融, 七夕节日带给诗人的悠闲舒漫之情, 让读者为之神往。

这类诗歌将七夕作为秋季泛舟游玩的一个特定日子, 诗中没有对七夕凄美爱情故事的描摹, 也没有愿望与祈祷的表达, 有的只是诗人外出游玩悠闲赏景的舒畅心情。

在唐代, 宫廷内七夕游玩的氛围更为浓烈。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 敕赐诸亲乞巧楼。”凡是得到皇帝宠幸的妃子, 都可享有敕赐乞巧楼的殊遇。皇帝除了和妃子们共度七夕之外, 还会和大臣们游宴酬唱, 兴趣所致, 皇帝就会要求身边臣子们进行赋诗。此时所做的七夕诗, 大多带有游宴应酬的色彩, 并无诗人的真情实感。此类奉和赋咏的七夕闲情诗, 在初唐最为突出。如李治《栖息宴悬圃二首》, 陆敬、沈叔安、何仲宣、许敬宗等人的《七夕赋咏成篇》, 李峤、杜审言、刘宪、苏颋、李乂等人的《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些诗歌沿袭六朝传统, 辞藻华丽, 言语典雅, 但因其为应酬之作, 多数只是“织女”形象的华丽塑造, 并非有感而发。例如, 陆敬《七夕赋咏成篇》云:“夙驾鸣鸾启阊阖, 霓裳遥裔俨天津。五明霜纨开羽扇, 百和香车动画轮。婉娈夜分能几许, 靓妆冶服为谁新。片时欢娱自有极, 已复长望隔年人。”诗中织女的装扮高贵而典雅, 织女所坐的为“夙驾”, 织女所穿的叫“霓裳”, 织女所带的称“霜纨”, 织女所拿的是“羽扇”, 还有“香车”、“画轮”……诗中对每一个细节的描写都用最美之词, 堂皇而富丽, 然而缺乏的是诗人的真情。张文恭《七夕》诗:“映月回雕扇, 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 流态入重闱。欢馀夕漏尽, 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 还忆两心违。”也是如此。

此外, 七夕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 其独特的风俗节令也成为了唐代诗人歌咏的主题之一。

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 在这一天, 女儿们在家中供奉瓜果, 向织女“乞巧”, 乞求穿针缝衣的技巧, 也乞求爱情的幸福和婚姻的巧配。“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在《乞巧》一诗中描述了长安城中家家乞巧穿针的盛大场面。崔颢在《七夕》一诗中这样描述七夕乞巧之盛况:“长安城中月如练, 家家此夜持针线。”妇女们借七夕乞巧, 虔诚地向织女乞求, 祈祷自己的心灵手巧, 婚姻美满。祖咏《七夕》:“玉庭开粉席, 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描写的就是妇女们在自家庭院摆满果盘, 向月穿针, 乞求自身可以精于女红、聪明灵慧的真实场景。“不知谁得巧, 明旦试相看。”妇女们还通过相互争巧表达内心对手艺灵巧娴熟和家庭婚姻幸福的迫切渴望。七夕乞巧的风俗, 在唐代非常普遍。罗隐《七夕》:“香帐簇成排窈窕, 金针穿罢拜婵娟。”写的就是妇女排队依次穿针拜月的生动情景;而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彩盘湿, 花上乞得蜘蛛丝。”则是表现妇女摆彩盘, 向花求乞蜘蛛丝的真实场景。“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在唐代的寻常百姓家中, 更多的是妇女在自家庭院之中望月跪拜, 穿丝乞巧。尽管具体的乞巧方式略有不同, 但祈求通过乞巧获得灵秀和幸福的愿望则是相同的。

唐代还有七夕曝衣的习俗。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云:“宫中扰扰曝衣楼, 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 宫中彩女提玉箱。”可以看到当时宫廷七夕曝衣的盛大局面。所曝之衣多华丽绚烂, 体现出当时宫廷豪华、奢靡的生活。此外, 沈佺期《七夕》诗也有“月皎宜穿线, 风轻得曝衣”的描述, 这是唐人七夕特有的一种风俗。

七夕诗表达了天上人间的悲欢离合, 也留给了文人墨客以无限的心灵遐想。在七夕诗中, 我们可以深切体味唐代深厚的文化内蕴, 也可以品读唐代七夕丰美的民俗内涵。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10.

[2]计有功.唐诗纪事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1.

3.一个民工的七夕节 篇三

他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工。

与妻约定,每年七月七,回家一趟。这是因为,七月七是他妻子的生日。听妻说,妻是七月生的,母亲就给她取名“七巧”。这里有二层意思,其一,像仙女那样心灵手巧,做起活来样样拿手,得到仙女的灵气,容貌美丽;其二,希望能够得到一位如意郎君,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娇小玲珑的妻做起活来手脚灵巧,他却没有给妻带来幸福,深感内疚,总觉得对不住妻。

尽最大努力,希望能给妻带来好一点的生活,他常常责怪自己无能,看着全村的妇女,衣着漂亮,带上那金光闪闪、明晃晃的首饰,他就眼热,遗憾的是他还没有给妻买过一次首饰。不是他买不起,而是妻多次阻拦。现在孩子也大了,家里的瓦房,也变成了二层半的楼房。吃的、住的、用的都好了,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给妻买一个。

天刚刚亮,他就早早起床,整理好行李,看了看那红色的盒子,把它放在哪里呢?放在兜里,不放心,怕小偷给偷走,放在行李包里也不妥。左思右想,一拍脑门,有了,放在又脏又破的蛇皮袋里,谁也不会想到蛇皮袋里会有这么贵重的东西。他把红盒子放在内衣兜里,把内衣包好放在蛇皮袋里,里面再放些七七八八的东西。这样就安全了。

为了赶时间,他多花了一倍的钱坐上了一辆“灰狗”,恨不得马上见到心爱的妻子,不耽误回家与妻共度七夕夜。走到车上第二排,选了第一个座位,把蛇皮袋放在行李架上,坐下。车出发了,那车速快啊!他的心情伴随着车速,一样地快,欣赏着车外的风景,想着与妻欢聚的时刻,禁不住露出了笑脸,怎样献给她呢?放在身后,让她猜猜;像西方礼节,单膝跪下。这是中国的情人节,要按中国人的方式去……在思绪中他打起了瞌睡。

身旁有一小伙说,既然你瞌睡了,咱们换换位,你睡着方便,我也可以观赏外面的风景。他就与那小伙换了位置坐到里面,他又想起与妻欢快的时光,慢慢地睡去。他一磕头,头就顶在了前面的那个座位的后背上,一磕头,一磕头的,突然他听到“嘭”一声,就钻进了前面的车座底下,失去了知觉。

一刹那,就夺走了好几个人的生命,刚刚与他换位的那个小伙,头一下子就削掉了,右边那位左半臂碰掉了,痛得晕死过去,车内尖叫声,血腥味,模模糊糊地流淌着血水,人们一边打120求救,一边扒找幸存者。当他被人从车座底下拉出来时,正流淌着血,头血淋淋的,人家摸摸还有气,就大声叫他,让他醒醒。当他被唤醒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蛇皮袋呢?”人家说,你的行李在这里,那个蛇皮袋,满是血迹,看着破破烂烂的就扔进垃圾里了,蛇皮袋也与车内的垃圾一起被运往垃圾处理站了。

他一只手捂着伤口,一只手拦截出租车。人们拉他不住,都说,那里有十万、二十万,也不要了,先顾命吧。有了命什么都有了,没了命什么都没了。他偏不听。他说,那要是十万、二十万也不要它了,但是那是他的一颗心。他拦到一辆出租车直奔垃圾处理站,到了那里扑过去,双手扒着,血水顺着他的脸往下淌,终于找到了蛇皮袋,找到了他的红盒子,人们把他拉起,送到医院帮他洗擦伤口,医生给他缝了八针,包扎好伤口,挂上吊针。医生说,下班了,等到明天做个CT吧,先躺下休息。

他不休息,连忙又搭车往家赶,当他到家时,已经是夜间十一点了,妻子正心急火燎地等着他,他手捧着红盒子扑到妻的怀里,妻看看他那样,说,你咋这样了?

他笑着说,出车祸了,能捡到一条命,已经够不错了。是这盒子救了我,他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金光灿灿的耳环,给妻戴上,“你戴上它,漂亮。”微笑着晕眩过去。

妻又惊又喜,搂抱着他,泪流满面。

妻说,你真傻,为了它命都不要了?这是我过得最幸福的七夕节。

4.七夕节的习俗,七夕节的主要习俗 篇四

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4.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5.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6.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7.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8.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9.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10.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

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

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

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

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

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11.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12.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13.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

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14.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15.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

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

16.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七夕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七娘会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 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

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

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辩;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

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台湾:拜“床母”

台湾七夕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祇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 ;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浙江:七夕香桥会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湖南、浙江:妇女洗发、接露水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胶东:拜七姐神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中国西南: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广州: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陕西: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广西:七夕储水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山东: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绍兴:南瓜棚下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

藏族风情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

维吾尔族服饰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乞巧节的习俗,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甘肃习俗

甘肃乞巧主要分布于陇南礼县、西和一代。“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慧。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极左思潮和现代文明的双重冲击,这一古老民俗在全国已经基本绝迹。

羊皮扇鼓舞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端的西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春倌“说春”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浙江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还有说法为中午捕蜘蛛)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习俗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福建习俗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拜魁星的习俗来源,七夕为什么要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古代人如何优雅过七夕,古人过七夕方法

农历七月七,人称“乞巧节”,拜祀活动在晩上举行,故又称“七夕”。有关七夕的传说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传说中,天帝对于织女与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反对和破坏,并将他俩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许相会,仅在每年七月七夕,才允许见面一次。《古诗十九首》有“迢迢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写的正是小夫妻被阻隔。

不过,最早关于七月七日的节日的可信记载来自东汉时期。这个节日最初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没有关系。《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著《四民月令》记载:

“四日,命治麹室,具簿持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

由此可见,最初的七夕是古人晒书晒衣裳的节日。

在《世说新语》上,也有一个比较好玩的有关七夕故事: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就是说郝隆这个人,在七夕这天搞起了行为艺术。别人晒东西,他晒自己,名曰“晒书”。

在那个时代,这种曝晒防潮的风俗十分盛大且郑重,到了七夕节这天,从皇家到平民,全国都会热情地投入起来。一项常见的劳动,也获得了节日所必备的仪式感。

曝晒本身属于劳动,虽然获得了仪式感,但毕竟娱乐性不强,长此以往,这样的节日很可能会没落。幸好后来有织女和牛郎拍牛赶到。于是,七夕的另一个核心风俗出现了。

牛郎织女的传说把七夕的主体变成年轻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称妇女节。

织女感情被破坏的传说让人联想到女儿出家后的委屈。于是这一天成了古代新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民间父母对于新嫁出去的闺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来,意即要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

除了回娘家,“乞巧”是七夕节的重头戏。据传,织女是个劳动巧手,所以在七夕这天,历代妇女都要向织女乞巧,希望学到好的技艺。南朝梁代宗懔撰在《荆楚岁时记》写道:“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七夕乞巧已很盛行,祭拜双星、月下穿针、蜘蛛网丝等成为主要习俗。

用喜子乞巧是最受民间妇女欢迎的一种方式。喜子指肖蛸科的蜘蛛。如果肖蛸在供神的瓜果上结了网,那就是乞到了巧的预兆,而且网越密,乞到的巧越多。由于蜘蛛结网和人类编织有一些相似,妹子们常常在七夕捉一只肖蛸放到盒子里关一宿,等到天亮的时候打开盒子,大家互相比较谁的肖蛸结的网多。网越多,就预示妹子今年的手越巧。

在宫廷中,“乞巧”的方式更加优雅。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桂。”乞巧楼主要作为乞巧表演的舞台。宫女手中各持宫中特制的七孔针,以五色丝线对月穿针,针孔小,丝线细,月光微,夜风大,姑娘们若能顺利地巧穿,便为“得巧”。巧姑娘为得巧而雀跃,围观者一齐喝彩。

唐明皇可谓乞巧的最热心倡导者,他与杨贵妃还在七夕互述衷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古代的江南还有这样的习俗: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意味着向织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显然,古代妇女庆祝节日可不是买买买那么简单呢!那是一个属于巧媳妇的年代!

除了乞巧,还可以乞些别的。乞巧节这一天,也有求子的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成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

除了女儿节习俗,七月初七亦带着一丝书香气。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台两地,特别是读书人逢“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在闽东一带,“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

中国人过节往往讲究吃,然而七夕节仿佛并没有留下太多“吃”的传统。

古书对七夕美食鲜有记载,在《太平御览》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七夕关于食物的讲究: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惟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不过这种吃“糜”的节俗早在周处的时代就已烟消云散。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多种七夕节的特色食物,但一直没有任何一种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

直到最近这几年,烧烤才承担起了这个职能。然而与元宵和月饼一样,对绝大部分现代人来说,烧烤也不是一种健康的饮食呢。

七夕节送什么礼物

1、送簪子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经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铙歌十八曲》之《有所思》

2、送同心结

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相思令》林逋

3、送镯子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汉·繁钦《定情诗》

4、送香囊

香囊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明·郑旦《子夜歌三首》

5、送钗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

6、送梳子

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私订终身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习俗。

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元·《虞美人·玉梳赠内子》姚燧

7、送指环(戒指)

指环(戒指),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

龙香小柄琵琶弯,切玉玲珑约指环。试按花深深一曲,海棠开后望郎还。——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8、送玉佩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昭昭。

深相忆,莫相忆,相忆情难极。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金盘珠露滴,两岸榆花白。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唐·毛文锡《醉花间》

9、送罗帕

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缠绵之意多有这般场景,再加上这个“道具”质地轻,使用频率高,特别容易掉落,古代的典故中,不少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拾到罗帕而认识,随后相恋。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是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明·冯梦龙《山歌》

古代七夕节吃什么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

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3、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4、云面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5、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6、巧酥

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7、瓜果

在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瓜果当然必不可少!七夕时吃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有些人喜欢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等绘成“花瓜”。

8、鸡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9、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10、绿豆芽

5.七夕的英语作文:七夕节 篇五

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on the 7th day of the 7th lunar month,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full of romance. It often goes into August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This festival is in mid-summer when the weather is warm and the grass and trees reveal their luxurious greens. At night when the sky is dotted with stars, and people can see the Milky Way spann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On each bank of it is a bright star, which see each other from afar. They are the Cowherd and Weaver Maid, and about them there is a beautiful love story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6.七夕节的时间 篇六

七月的小村也烦闷难耐,白日太阳热情的有些过分,把男人的脊背抚摸成了古铜色,瞅得女人们都躲进了阴凉里。

这样的夜晚,四奶绝对是个偶像级人物,有着一大堆铁杆粉丝。有人主动给拿个小板凳,准时准点地放在青石磨旁。女孩子们或坐或立于她的前面,男孩子则争抢着坐在她身后的大石磨上。一会儿四奶就会嘴叨着二尺来长的烟袋走出家门,在小板凳上坐稳,喷云吐雾一番,于是空气里便有烟雾蒸腾弥漫。离得近的小孩便被呛得咳了起来:“四老太快别抽了,快讲吧!”“兔崽子,嫌呛了不是,给你薰薰蚊子,着啥急嘛。”于是便漫条斯里地讲起瞎话儿来了,于是那根长长的烟袋上便长满了耳朵和眼睛,于是便有萤火虫颠着发亮的屁股赶来凑热闹……

四奶最经典的瞎话儿就是女郎织女的故事了。“从前呀有一家子哥俩儿,爹妈老早就死了,家里有一头老牛……”讲着讲着,四奶的目光就有些迷离了,孩子们就不由地抬起小脑袋来,目光沿着烟雾飘升的方向望向夜空中那星光灿烂的天河……

小村的北面是北岭,北岭的那边叫沙沟,沙沟就是四奶的娘家。村里的人讲,四奶有个哥哥中过满清的榜眼,远近闻名。可是四奶却斗大的字不识半升,那时候讲的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嘛。可毕竟是出身书香门第,听闻自然比小村的人多得多了。当年四爷在七月七那天用小毛驴把她从沙沟驭过北岭、来到小村时,也便把她那一肚子的听闻驭到了小村,她也就从那时起才有了个不能称其为名字的名字了——张李氏……

“老大奸,老二傻。那老二呢,叫牛郎,他哥成天地让他去放牛……

爷爷的父母死得早,在老哥四个中,排行老三的爷爷是小村里唯一的明事理的读过书的人,所以父母临终拉着他的手,用目光把四弟托付给了他。爷爷从那时起便充当了父亲和兄长的双重角色,平日里的责任使他多了一些父亲的威严,少了一些哥哥的疼爱。虽然抚养过、经手给兄弟讨过媳妇,但是哥俩在生活中渐渐有了老大奸、老二傻的意味了……

“哥俩生活久了,老大嫌牛郎整天吃闲饭,就想把他分出去……

四爷讨来了媳妇,爷爷就张罗着分家,把原先设计好的四合院一分为二,各开一个大门。不同的是两家的大门:我家的大门是用上好的椿木打造的,用沥青油过,上面有两道巴掌宽的铁条拦腰,还有八颗鸡蛋大的门钉,一对口衔铁环的铁狮子头——高大气派,牢固实用,在整个小村是独一无二的;四奶家的大门却是用荆条编成的,上面有一个铁铃铛,开关时能发出清脆的声响——矮小简朴,寒酸易坏,是小村里最卑微的。每天天不亮,先是四奶家的铁铃清脆的声音响过,然后才是我家大门沉重黯哑的吱哑声……

“哥哥涨着胆子问牛郎,咱家很穷,分家了你先挑,你想要什么呀?牛郎说我就要老牛……

门前老榆树的叶子长了又落,落了又长。四奶就在荆条大门内先后生了四儿两女,七张嘴吃四爷一个人。四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四奶喂猪打狗,两人紧紧地捂着漏底的日子……

“后来牛郎讨了天上的织女做媳妇,就是织早晚的天上彩霞的那个,但日子过得很穷,不过小俩口子过得挺乐呵。牛郎白天下地干活,织女就在家纺线织布,后来还有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

老榆树更老了,老到抽不出新的枝条了,可天上的天河依旧星光灿烂。日子过得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可老榆树旁的小榆树却已长得高大茂盛了。六张嘴都喂大了,四爷四奶终于可以直起腰喘气了,可四爷的嗓眼被噎得越来越细了。就在那一年的七月七日,他得了喉癌,什么也吃不下,就活活的饿死在饭碗旁。

“可天上王母娘娘可不能让他们过这样快活的日子,非得让织女回到天上去,不然就把牛郎给杀了……

梦幻七夕

穿越时空,与你相见,你可是我三生石旁的守候,万千回眸相遇的一瞬间,弱水三千,只为你红颜,奈何流水,可是你万千泪,菩提树下的静待,终于等到我的到来,你泪光盈盈点点,几多憔悴楚楚心碎。丝丝怜爱柔情绵绵。携你玉指纤纤,建一座生生世世的桃源。

月迷津渡,缭绕雾霭,黄发垂髫,清新幽远,一方净土只为你我,飘远了幽怨,再无尘世喧嚣,再无红尘繁杂,再无苦苦守候等待的焦虑,就这样静静陪着你,陪到天荒地老,听天籁清音,谱纯心语,卧看月升日落,悠闲晚霞朝晖,苔痕轻印,清泉潺潺,涓涓默默,心息相同,绯霞叠翠,小筑幽清。

建一座美丽的花园,不需要姹紫嫣红,只要点点绿意,自然的无名花,翩跹蝴蝶戏嬉,我为你编一只花环,亲手戴在你的头上,你飘逸如墨的黑发丝丝柔滑,如瀑三千泄下,明眸皓齿,宛若瑶池仙女飘下,真有些不忍心靠近你,唯恐一不小心,你会随风舞去。

春日,湖心泛舟,粼粼的微波,是你心底柔情,垂柳抚堤,诉说着你我的故事,演绎着美丽的传奇。悠然在山水之间,空山鸟语,夕阳里,默默相对,那一刻语言已经多余,心更加明镜,澄澈见底。柔柔的泛着涟漪。

爱,铺天盖地,不留下一个角落,像极了柔和的朵朵棉絮,我裹进了幸福,花开笑魇,杯爵满溢。数不尽的温暖,顺着依恋依偎在彼此间,就这样陪你永远。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现实的,虚幻的,让人欲生欲死的,使之如痴如狂的……此刻都那么苍白无力,只有你静静流淌的一湾柔情,万般纷娆。此刻人生如画,快乐如歌,我们就是画中的行者,心灵的茧子此刻层层剥开,我的心柔然,舒适,温馨……我就这样静静凝望着你。享受生命。桥的两端是你我走来,依稀记得最初邂逅的模样,宛若百合出水的纯洁,滴滴滚动的露珠,晶莹剔透,

你说用你半世繁华,换一生的阑珊,朦胧的月色下,微微优雅的笑着,把寂寞深埋在迷离的夜中。我为你深深感动。窗外的景色落上的月光,你我共执一素笺,在黑夜里我微微仰起头,是凝望你泛着红晕的笑颜,在灵魂深处飞到美丽的彼岸,一片一片看着岁月流苏般暧昧的斑驳。轻轻雕琢岁月。穿越千年的美丽,流露出的感情,像一滴牡丹花蕾吸附花香的露珠,

谈一场风花雪夜的爱情,回眸三生琥珀色,一世琉璃白。在人生不变的四季,我陪你一季一季轮回。还半世情深,春夏秋冬,花前月下,耳厮鬓磨;《诗经》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即使“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依旧不与君绝。此刻牛郎织女,必在鹊桥相依,你看月亮逃进云层,你眨着清亮的眸子,自言自语,兀自把你揽在胸前,静静听你心跳,外界没了声响,橡树交织缠绵,交叠了繁枝,连理了根须……

轻轻嗅着你衣衫的淡雅清香,拥紧半梦半醒,如秋后淡淡的月光,浓厚的雾,弥漫,一半云游,一半谐和,忘了你我。渐渐走远的时光如花美眷,焊接彼此的生命轨迹,对前尘的遗憾,对往事的眷恋,缅怀娉婷于指尖,知冷知暖。我欠了你的望穿,用今生来世偿还。风景不再只是风景,隐含着默契。取爱情的熠辉,倾一生相恋。此情与风月无关,水逝惊鸿。时光锁住葱茏,曳动冷冷的素月,弱水三千,取一瓢,醉红颜。

七夕之夜

不自不觉七夕节到来,天上的牛郎织女该相会了。我情不自禁的遥想起那个记忆里的七夕夜晚。那时,年少的我和莹莹都会听着秋虫的吟唱,在秋风凉凉吹拂下,依偎在一起。静静地仰望天上的银河,默默数着夜空里的星星,想象着那个喜鹊架起的爱桥,承载那段千古传唱的爱情,慢慢温暖着彼此的心。莹莹眼睛亮亮的,爱意浓浓,憧憬着我们的爱情,能如此海枯石难,天荒地老。

秋虫不知疲倦地吟唱着一首情歌,在我们耳边萦绕。夜幕把小院的菜架隐去了,四周一片淡淡的墨色,院外的大树庞大的身影仍朦胧可见。偶尔有一两声哗啦啦的树叶的响声,像在回应着繁星闪烁热闹非凡的天空。莹莹柔声问我:“你说牛郎织女现在相会了吗?”“肯定相会了,你看那亮闪闪的银河,群星都在欢呼雀跃呢。”我答。莹莹歪着头眨了一下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那他们一定在互述衷肠吧!”“对呀,你听。”我说。晚风从树梢上滑过,真的似耳语轻轻飘来,卿卿我我,缠缠绵绵,在耳畔回荡。

莹莹紧走几步,侧耳在听,耳语时有时无,似微风飘过小院。一会儿,秋虫的情歌又唱响起了。莹莹笑了,故作神秘似的对我说:“我听到他们说的情话了,你过来,我告诉你。”我把头凑过去,莹莹猛地在我脸上吻了一下,转身向小屋跑去。我呆呆的站立着,等我回过神来,窗口温馨的灯光,把她的倩影轻轻投射出来,清晰淡雅,婉若美丽的天使降临到小院里。

初秋的夜晚,用它博大的情怀,包容着一切。温柔的晚风像夜的手指,轻柔地抚摸着大地。温馨的气息氤氲在小院里,我分明感到空气里流淌着缕缕的爱流。此时,天上银河里波光涟涟,地上的秋虫轻轻吟唱,它们合奏着一曲不老的爱的旋律,伴着夜的温柔,弥漫了七夕的夜空。莹莹坐在我身旁,头轻轻靠在我的肩头,秀发挨着我的脸,那发丝里飘来清清地香味,直扑我的鼻翼,我心里痒痒的,有一丝冲动,想吻她。可是,我一转头,发现莹莹美丽的眼睫毛合成一条线,她竟睡着了。

莹莹太累了。我知道,她太勤快,一定是下午去庄稼地里帮父亲干活了。她母亲去世早,父亲拉扯她们姐弟几个真不容易。莹莹很懂事,从小就帮父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由于我们两家是邻居,母亲很喜欢莹莹,也会时常去她家帮些忙,妹妹不听话时,母亲常会说:“学学你莹莹姐吧!看人家是咋做事的。”有时母亲真的把莹莹当自己的女儿了,家里煮好吃的,总会让妹妹去叫她来,莹莹一来忙前忙后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此时,母亲会乐得合不上嘴,连声夸奖,莹莹真是个好姑娘啊!

望着这样的好女孩,我的心中泛起阵阵怜爱,我忽然觉得自己有责任呵护她。其它那些冒然的想法,此时都显得那么地卑微。夜渐渐深了,秋虫像吟唱累了也没有了声息,天空那个热闹的相会,好像还没散场。我静静坐着,莹莹细细的鼾声,像一首情真意切的情歌,在我的心湖里荡起层层柔波,把我们爱情的小船,荡向甜蜜的港湾。我坚信自己会信守诺言,为了莹莹的爱相守到永远。

许多年以后,许多美好的故事都有了结局,莹莹也成了我的妻子。每个七夕的夜晚,当秋虫轻轻吟唱起情歌时,我们仍会相依在一起。回忆起那个美好的时刻,让爱静静流过各自的心中。莹莹仍靠在我的肩头,像以前一样,用手数着天上的星星。我会静静陪着她,只待银河消失在了天际。我想,其实爱情就像一朵小花,只有我们精心地呵护,才能越开越美丽。爱需要宽容谅解,更需要真诚理解,有了这些相伴,爱情便如春雨滋润下的春天,把美丽的花朵开满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7.七夕乞巧与中国刺绣及民间女红 篇七

一、七夕节与织女、嫘祖以及丝织名品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这一天参加活动的主要是少女, 而活动的内容又是以向天仙织女乞巧为主, 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女儿节”。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 凡间的女孩在这天晚上都要乞求她赋予自己聪敏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让自己的刺绣、纺织等女红更加灵巧娴熟, 以实现“天上取样人间织”的夙愿。因而, 织女就成为民间崇拜的偶像。

七夕乞巧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代。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俱以习之”的记载, 这是我们从古代文献中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七夕”最早来源于汉民族对星辰的崇拜。其实, 在几千年前, 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加深和纺织技术的产生, 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各种传说就出现了。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 他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 只有一头老牛和他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一个计谋, 教他怎样娶天上的织女做妻子。有一天, 织女和一群美丽的仙女们下凡到河里沐浴, 藏在芦苇丛中的牛郎拿走了织女的衣裳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 织女的衣服应该是最漂亮的, 被称为云裳或霓裳) , 当其他仙女穿上衣裳飞上天空, 只剩下织女因没有衣裳而无法飞走。在牛郎的恳求下, 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 牛郎和织女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相亲相爱, 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不过, 南北朝时任在《述异记》中却这样写道:“大河之东, 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 机杼女工, 年年劳役, 织成云雾绢缣之衣, 辛苦殊无欢悦, 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 嫁与河西牵牛为妻……”

神话和传说故事都起源于人类尚处于蒙昧时期的原始社会,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也不例外。正如刘清乾隆时期缂丝七夕乞巧图轴其伟编译的《文化人类学》所说:“人类为了要探究宇宙万物的奥秘, 因此产生了神话”, “自然民族叙述神灵或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常具有一种宗教价值。因为神话就是原始心理的表现……神话能替人类信仰寻出解释……”[1]。这里有两点切中中国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意义, 一是探究宇宙万物的奥秘, 二是解释人类信仰的秘密。牛郎生活贫苦, 他肯定有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渴望得到理想的婚姻, 有一个温馨的家, 这也是穷苦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 人们以神话传说为寄托, 把牛郎作为一个载体, 借他完成了神话传说的故事演绎。

一个贫穷的放牛郎娶了美丽又心灵手巧的仙女, 这是一种幻想, 但是它表达了穷苦的劳动人民渴望好人有好报的美好心愿。穷人的妻子美丽与否并非关键, 关键是要心灵手巧。相对来说, 富人家的女子一般是不干活的, 女红好坏无所谓, 她有丫鬟伺候, 出嫁后丫鬟也会像陪嫁品一样跟随她到夫家。而做一手好针线活 (包括一手好饭菜) 则是普通百姓家女子的本分, 因此织女下嫁牛郎的故事没有杜撰在富家子弟身上, 是合情合理的。穷人家的女人心灵手巧, 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 这是符合事实的, 不断劳动是穷人基本的生活内容。而七夕乞巧的活动也基本上是在普通百姓家的女子中进行, 富贵人家的女子追求的是更高品位的琴棋书画的艺术修养。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流传得相当广泛, 但故事的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神话传说自产生起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定型, 一般与产生地区的地名风物相关联, 这是神话传说地方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就使人们从感情上或从直观感受上认为这个故事更具可信的色彩而广为传播。现代诸多的民俗出版物大都记载,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河南南阳, 也有起源于陕西长安县及甘肃礼县、西和县一带的说法。程健君在《民间神话》中说“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 《节俗》和《中华民俗艺术大全》中均记载:“相传在很早以前, 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在南阳桐柏县盘古开天的地方同样流传着牛郎织女的传说:黄牛在盘古开天辟地时因为当时地上没有五谷, 便将天仓中的五谷偷来撒向人间, 因而被玉皇大帝贬下天庭, 摔断了腿。牛郎用百花露水给黄牛治好了伤, 黄牛帮助牛郎娶了织女, 成了家, 后来又帮助织女从天宫偷来蚕种、织布机、织布梭等, 从此织女一心一意养蚕、纺织、刺绣, 过着平凡的民间生活。

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留存着的“石婆”、“石爷”像, 据说是汉武帝时所造的牛郎织女石像。据史书记载, 汉武帝在京城长安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昆明池, 并把它比作天上的银河, 在其两岸塑造了牛郎和织女的巨大石像。在山东沂源, 民间流传着“天上银河, 地上沂河”的说法, 当地人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沂河岸边。《诗经·小雅·大东》也提到织女、牵牛等, 大东是指沂河一带, 这首诗也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所联系。甘肃西和县、礼县也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那里。但不管其起源究竟在哪里, 都证明了人类文化丛现象的普遍存在。

事实上,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 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与人格化的结果。牛郎星位于银河左岸, 织女星在银河右岸, 两颗星辰隔银河遥相对峙, 形成相望之势, 使人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与奇思。到了汉代, 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 其传说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成为文学、绘画、雕刻的重要素材。汉代是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而汉代的南阳是全国有名的都市之一, 并成为南北文化的交汇和过渡地带, 多种文化因子的碰撞, 使这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这里还诞生了一代天文学宗师张衡。在这样的背景下, 南阳出现了大量表现幽远深邃太空的汉画像石, 其中的“牛郎织女星座”形象生动地把星宿与传说结合在一起, 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也是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的证据之一。

织女和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平静生活, 她还向民间女子传授养蚕、缫丝、纺织和刺绣等各种技术, 使民间的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技术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并成就了我们汉民族以后的民间女红。

织女与河南南阳丝绸结下了不解之缘。南阳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养蚕业和丝绸业。西汉时, 南阳郡成为全国八大蚕丝产地之一。东汉时, 张衡《南都赋》中记载的“帝女之桑”就出自南阳, 名扬天下。牛郎织女传说的诸多版本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南阳桐相县的有关民间传说中, 描述了织女如何在民间传授养蚕、缫丝、织绸的技术, 这与很有名气的南阳丝绸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七夕节衍生出的乞巧风俗, 主要是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女”, 心灵手巧, 聪慧过人, 被人间少女们所崇拜、景仰。人们说到乞巧, 都要援引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七月七日晚上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这一夜, 人间妇女都要结彩缕, 穿七孔针, 或以金、银、 (tōu, 自然铜) 石为针, 把瓜果放在庭院里以乞巧。乞巧风俗后来传遍全国。一首民歌描绘了乞巧的景象:“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而民间有关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女红, 特别是有关美丽的丝绸的由来, 还有一个传说: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有一天早晨走过一个平民家的院落, 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 手里端着竹筛子, 里面盛满了嫩绿的叶子, 她身上穿的衣服也非常漂亮, 黄帝就问女子端的是什么叶子, 忙着干什么活, 身上穿的是什么衣裳这么漂亮, 女子大方地回答, 筛子里放的是桑叶, 她正要去喂蚕, 她身上穿的是丝绸做的衣服, 丝绸是养蚕、缫丝做成的。黄帝被这位勤劳、美丽的女子所打动, 就娶她为妻, 她成为黄帝的妻子后, 母仪天下, 教天下的女子养蚕、缫丝、纺织、刺绣。这个女子就是嫘祖。

20世纪70年代, 在南阳白河西岸的白滩汉墓中发掘出一块“牛郎织女星座”汉画像石, 右边牛郎执鞭所牵之牛, 从其体态及行走神态来看, 是经过驯化的耕牛——南阳黄牛;左下角织女的跽 (音忌, 双膝着地而坐) 坐状, 也是汉代妇女操机织布的劳动姿态。南阳南召县素有“柞蚕之乡”之称。人工放养柞蚕始于东汉。光绪十年 (1884) 立于南召的《蚕坡章程》碑上载有“昔黄帝夫人教民蚕”字样。传说用南阳织女织机织出的绸布细密、光洁、闪亮, 名传天下。

纺织、丝绸最早起源于中原一带, 这在很多位于北方的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上能得到见证。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齐纨、鲁缟、秦绣等都是齐、鲁、秦等地名垂史册的著名丝织品。唐朝以后, 丝织业大量南移, 最后出现了远远超过北方丝绸和刺绣的苏绣、杭绣、湘绣、粤绣、蜀绣、云锦等, 流传至今, 而齐纨、鲁缟、秦绣却消逝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在汉代, 以长安为中心的丝织业出现了空前辉煌的景象, 张骞出使西域时就以丝绸为礼物, 把东方华夏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带到异域, 使中国丝绸成为一道亮丽迷人的连结不同文化的纽带。中国丝绸是华夏民族贡献给世界民俗艺术宝库中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织女的故事具有汉民族原始星辰崇拜的性质, 嫘祖的故事更接近于真实生活。凡人与神仙的故事是想象的产物, 人与人的故事才是真实生活的产物。

二、花样繁多的乞巧形式

乞巧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 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性质相同而表现形式不同的乞巧风俗, 最典型的有七种, 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丛”现象[2]。

(一) 穿针乞巧

这是古代最早的乞巧方式, 从汉代开始。前文说过, 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汉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俱以习之”的记载,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 七月七日, 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 高百尺, 上可以胜数十人, 陈以瓜果酒炙, 设坐具, 以祀牛女二星, 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 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 宴极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元代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 七夕乞巧之所。至夕, 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 先完者为得巧, 迟完者谓之输巧, 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穿针乞巧的风俗在我国民俗历史上经过了几千年, 有些地方的民间至今依然存在着这种乞巧的风俗。

(二) 喜蛛应巧

这个风俗的出现稍晚于穿针乞巧, 大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是夕, 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夜, “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 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少。民间亦较之。”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 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 次日看之, 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代周密的《乾淳岁时记》也说:“以小蜘蛛贮合内, 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而明代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则说, 七夕“以小合盛蜘蛛, 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这说明历代验巧标准不同, 南北朝看蛛网结没有结, 唐代看蛛网结的疏密, 北宋看蛛网结得是不是圆正, 后世基本和唐代风俗一样, 应巧风俗在不同的时代讲究不一样。

(三)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 盛行于明清两代。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 顷之, 水膜生面, 绣针投之则浮, 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 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 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 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 良乡县 (今北京西南) “七月七日, 妇女乞巧, 投针于水, 借日影以验工拙, 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代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 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 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 动如云, 细如线, 粗如锥, 因以卜女之巧。”明清两代的乞巧内容更细致, 得巧的难度也更大, 证明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乞巧的要求更严, 而且更加理想化。

(四) 长巧

在关中渭南一带, 年轻女子提前用水泡豆芽, 七夕时端出来比赛, 看谁的豆芽长得好, 如果豆芽长得直, 长得高, 长得匀称, 就算是得巧, 否则不算得巧。这就是陕西渭南的长巧风俗。

(五) 赛巧

广州人过去过七夕节非常热闹, 在节日到来之前, 姑娘们就预先制作好各种奇巧的工艺品, 即用通草、彩色纸、芝麻、米粒等做成的各种花果、仕女、器物等物, 称为“巧艺”再把谷种和绿豆放进小盒里用清水浸泡发芽, 等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 称为“拜仙禾”或“拜神菜”。七夕晚上 (广州人多从初六晚上开始到初七晚上) , 姑娘们穿上新衣裳, 戴上新首饰, 连指甲也涂成红色, 然后把准备好的各种物品摆放在厅堂的桌上, 还要把一盏油灯放在“拜仙禾”或“拜神菜”中间。有钱人家更是把厅堂用锦屏绣椅布置得富丽堂皇。等一切都安排好以后, 姑娘们便烧香点烛, 对着星空跪拜, 称为“迎仙”。从三更到五更要连拜七次。除了邀请亲戚朋友来做客以外, 还要邀请邻里的姑娘们一起拜神, 相互观赏巧艺, 巧艺受到越多人的称赞, 主家姑娘就越感到荣耀。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的机会, 一生是没有多少回的, 所以姑娘们都非常重视。拜仙之后, 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 这叫金针度人, 如果一口气能穿过七个针孔, 就被称为巧手 (即得巧) , 穿不到七个针孔则叫“输巧”。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的那样:“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 明旦试看寻。”

此外, 姑娘们还要焚烧纸制的圆盒 (梳妆盒) , 盒子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盒、梳妆镜、梳子等, 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 桌子上的摆设保持不动, 留到第二天姑娘们互相串门时参观、评议。据说, 广州姑娘在七夕展示出来的巧艺, 有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 有玲珑精致的小罗帐, 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等, 花盆只有酒杯大小, 盆里插两朵花, 一真一假, 让人们分辨。七夕过后, 姑娘们互相赠送自己制作的工艺品, 表示友爱。广州七夕拜仙, 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 但新婚后的女子在过第一个七夕时, 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 在初六晚上祭拜织女时, 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供品以外, 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 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六) 扎巧姑

在陕西关中渭河以北的黄土高原上, 七夕节的夜晚举行各种乞巧活动时, 女孩子们都要扎穿花衣服的草人, 当地把草人叫做巧姑, 不但要供瓜果, 还要栽种豆苗、葱秧等, 在七夕之夜, 各家女子手端一碗清水, 剪下豆苗、葱秧放进水中, 用其来看月下投入碗底的影子, 并占卜自己是灵巧还是笨拙, 然后再穿针引线, 比赛手艺的高低。同时还要举行剪窗花、剪纸样等比巧手的活动。

(七) 漫长而盛大的乞巧活动与风俗

在甘肃西和县和礼县, 乞巧风俗十分讲究, 一般要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开始, 一直到七月初七, 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有歌舞相伴, 又有几个富有象征性的仪式。这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歌曲、舞蹈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 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红、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在西和人的传统习俗中, 人们通常把自己心目中最为尊敬的女神称作“娘娘”, 比如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等。他们认为天上的织女“年年机杼”, 善织“云锦天衣”, 所以尊称织女为“巧娘娘”。西和县乞巧歌舞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神灵崇拜, 包括天象崇拜、偶像崇拜、五谷植物崇拜、动物崇拜、水神崇拜等;二是对女孩心灵手巧、容颜美好的祈求;三是对真挚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生活的追求;四是对历史故事或传说人物的颂扬;五是劝人向善、劝人与他人和谐相处。西和县的乞巧风俗活动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 在全国绝无仅有。尤其令人感慨的是,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 姑娘们无拘无束, 歌声不断, 表现出空前的自由狂欢状态, 而在活动结束后, 姑娘们将各奔东西, 一年内或许再难相聚。有的姑娘可能等不到下一年乞巧节来临就会出嫁, 再也不能参加陪伴自己成长、给自己和同伴带来无数企盼、欢乐的乞巧活动, 想到这些, 她们对巧娘娘和乞巧活动充满了惜别之情, 许多姑娘唱着唱着便失声痛哭, 有的哭肿了眼, 不愿离去, 真是又唱又哭, 哭声、歌声汇成一片, 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凄凉。

在送巧活动即将结束时, 姑娘们全体跪倒在地, 乞巧组织者手执蜡烛, 将巧娘娘像点燃。烈火熊熊燃烧, 火星点点飞跃, 袅袅青烟, 直升夜空。此时, 姑娘们不禁一起放声痛哭, 悲戚之声撕心裂肺。送巧仪式结束后, 姑娘们手牵着手, 在不断的唏嘘和啜泣声中穿越茫茫夜色, 沿着年年迎巧、唱巧、送巧的老路返回各自家中。西和地区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 就此落下帷幕。

因为乞巧活动的虔诚、真挚、动情、丰富、复杂、漫长, 西和县被称为乞巧活动的发源地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三、乞巧与女红

古诗《孔雀东南飞》写道:“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这是对古代女红的真实写照。过去, 女红和女子的能力、修养以及家教联系在一起。平民家的女子如果有一手好女红, 就能获得幸福美好的婚姻, 这是婆家选择媳妇的标准, 也能使娘家人光彩荣耀。当媒人把女子做的针线活, 比如绣鞋、荷包、枕头等物件送往意欲联姻的男方家, 男方家的人便从这些针线活的手艺、色彩搭配、制作品质来检验女子的能力和为人, 决定是否联姻。从物件的针法是否精湛灵巧, 可以推断或想象出女子是否聪明灵巧;从女红技艺是否令人满意, 可以评定女子本身的品质、素养, 甚至家教等, 最终影响男方家庭是否答应这门亲事。所以女红是过去女子终身大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其中必然会倾注妙龄少女的心血、才情和智慧。

女子出嫁时, 其嫁妆箱里都会装满陪嫁的衣物、被褥、饰品等, 而自古流传下来的品评新娘的焦点集中在她在娘家时亲手做的女红作品上, 优秀出色的女红技艺会在邻近村庄或街坊那里得到传颂、夸赞, 让娘家和婆家大增光彩, 也让新娘赢得好名声, 成为邻家待嫁女子羡慕和效仿的对象。在过去, 女子的命运是极为悲惨的, 在娘家就要受缠足之苦, 嫁出去后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更是无法预测,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出嫁以后女子的一切父母都无法顾及了, 惟有在嫁妆上能给女儿作最后的有效的物质支持。无论当时社会如何歧视女性, 父母对于出嫁女儿的深深爱怜是与生俱来的。为了让女儿在婆家得到一定的地位, 娘家会不惜代价地为女儿打造物质基础和营造生存空间, 这种父母之爱和绵绵亲情会全部转化为嫁妆, 将嫁妆陪好或者多陪, 希望女儿在婆家得到好的待遇, 至少不受慢待或欺负。俗话说:“上等人家嫁女儿, 中等人家送女儿, 下等人家卖女儿。”有钱人家把嫁女儿当成是显示富裕家境和提高家庭地位的机会, 不惜重金打造嫁妆, 还要将婆家的聘礼如数退还, 或置办成田地, 作为女儿的陪嫁, 这自然是少数;更多的普通人家虽然衣食无忧, 但都会节俭过日子, 用婆家给的有限聘礼置办成嫁妆, 把要出嫁的女儿送过去;而贫穷的人家往往把婆家的聘礼用到家里更紧张的地方, 给女儿置办的嫁妆少得可怜, 有的甚至无力给女儿置办嫁妆, 即使女儿心志高, 手艺好, 也无物可做嫁妆, 嫁女儿就成了变相的卖女儿, 娘家地位低下, 女儿往往在婆家受气、遭罪。

做好一件女红, 首先需要精心设计, 或者画出图样, 然后小心翼翼地剪成纸样, 最后辛辛苦苦地做成各种成品。在江浙一带, 衣服、饰物、特别是丝绸绣品, 都有专用的画稿, 以线描为主, 色彩则要由女子自己配置。不过, 一些聪慧灵巧、心志高远, 并且喜欢创新的女子, 会亲自动手画图、配色、剪样, 再做出理想的活儿, 这样的女红就显得独特、别致、有新意。

会做针线活的女子都有自己的针线盒、针夹和线板, 包括顶针、剪子、拔针的夹子等, 这些都盛在一个精致、灵巧的的篮子里 (陕西关中人叫活蒲篮) 。有的女孩喜欢独自一个人做活, 这样心静, 能专心致志, 干活快;有的女孩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做活, 这样热闹, 不寂寞, 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取长补短。

北京作家刘庆邦有一篇小说《鞋》, 写一个刚刚定了亲的女子, 想给未婚夫做一双鞋, 表达她的真情。她为鞋底纳什么样的花型而苦思冥想了好多日, 最后从自家院子里春天开得正旺的枣花那里得到灵感, 于是纳出了一双非常精致、漂亮的布鞋, 鞋底以枣花为图案, 非常有创意。

在陕西关中临潼一带, 出嫁的女子要把自己做的女红中最好的挂在搭嫁妆的架子上, 并被送嫁妆的人高高地抬起来, 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 展示自己的女红手艺, 证明自己是华夏祖先、骊山女神、女娲娘娘真正的后代。

在陕西武功县, 至今传承着苏蕙传下来的民间家纺工艺, 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苏蕙是东晋时一个才智过人的女子, 她和父亲逛法门寺时, 遇上了前秦皇帝苻坚非常器重的青年将军窦滔, 被英俊的小伙子所打动, 她嫁给了窦滔。婚后不久, 窦滔被派往天水镇守边陲, 窦滔耐不住寂寞, 爱上了歌妓赵梦台, 使苏蕙极为伤心, 有一段时间与窦滔决绝, 不相往来, 但后来她原谅了丈夫, 在家乡用无数个日夜, 精心织出了一首《璇玑回文诗》, 这首诗织在一尺多见方的手帕上, 被寄赠给远方的丈夫。窦滔被妻子的切切真情所打动, 与赵梦台断绝关系, 回到苏蕙的身边。原诗1600字, 用五种颜色的丝线织成, 横着读、竖着读、倒着读、对角线读, 都能读出意思完整的诗, 可以演绎出七千九百多首诗, 成为文学史和织绣史上的奇迹。苏蕙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为陕西关中的一种民俗, 订婚的女子要给未婚夫赠送手帕, 新婚的日子, 要给婆家人 (包括村里人) 赠送手帕, 而且手帕要是自己亲手织出来的。

在人们的心目中, 女子心灵手巧, 有一手好女红, 是乞巧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的自然条件, 个性与造化, 成长环境, 后天努力等都是形成某种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乞巧只是一种主观愿望而已, 表达的是女子们的精神寄托和力争上进之情。

1913年春天, 著名画家刘海粟17岁, 家里为他包办了一桩婚姻, 让他和他并不喜欢的林惹娟小姐结婚, 而他喜欢的却是从小一起玩大的青梅竹马的表妹杨韫 (后改名杨守玉) 。在表哥和林小姐的新婚之夜, 杨韫却在绣楼上心烦意乱地绣花, 以排解心中的痛苦, 那时她绣的是什么花, 连自己也不知道。后来武进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欣赏杨韫的才华, 就向她求婚, 她为了躲避现实, 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还专门为自己绣了四幅绣屏作嫁妆。可是这门亲最后并未结成。后来杨韫改名守玉, 决定不再论嫁, 并应聘到丹阳女子师范学校任教, 教女孩子们刺绣。她在失恋时所绣的花固然没有章法, 但是后来拿起来仔细一看, 却在其中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美, 这是一个女子在正常心境下无法绣出的艺术品。杨韫于无意中创造的这种乱针绣法, 竟成为江南刺绣的新工艺, 流传于世。1928年, 杨守玉的第一幅乱针绣名作《老头像》正式面世, 它以不循常规的纵横绣法, 打破了中国刺绣一千年固守不变的“平面绣”规则, 使传统绣品变成立体化绣品, 而且色彩饱满丰富, 线条格外流畅, 以形象酷肖而取胜, 所以效果奇异, 别具一格, 令人耳目一新。乱针绣是把传统刺绣“排比其针, 密接其线”的绣法改造成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相互交叉, 分层搀色的方法来表现画面, 把西洋油画和中国刺绣成功结合在一起。乱针绣轰动了刺绣界, 被称为中国刺绣工艺的第三块里程碑, 丰富了苏绣艺术,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守玉的绣品被称为“正则绣”、“缤纹绣”。

杨守玉因失恋而创立的乱针绣的意外成功, 这和乞巧又有什么联系呢?杨守玉著名的乱针绣作品《罗斯福像》,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被作为国礼, 赠送给了美国, 该作品现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杨守玉的其他著名作品还有《小女孩》、《美女与骷髅》、《少女与鹅》、《出浴》等。著名画家刘海粟称赞她:“以针为笔, 以丝为丹青, 使绘画与绣法融为一体, 自成品格, 夺苏绣湘绣之先声, 登刺绣艺术之高峰。见者莫不誉为‘神针’。”

但是, 乞巧作为民族文化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它像滚烫的血液, 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脉管中;潜在地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 并和纺织、刺绣、民间女红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汉民族最为珍贵、美好的文化宝藏之一, 在现代科技促成的大批量机器生产几乎完全代替民间手工艺的今天, 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其重要的, 将会使其永远不被遗忘。

四、结语

乞巧活动是青年女子心愿形式化的结果, 几千年来, 中国丝绸业、刺绣工艺和民间女红的不断发展, 甚至各个时代精品的层出不穷, 自然并非乞巧的结果, 但是人们深信乞巧能使女子们变得心灵手巧、更加聪慧, 做出一手巧夺天工的针线活。乞巧在全国很多地方成为一种民间风俗, 年年七夕如期举行, 这是人们向善趋好的内心愿望的程式化表现。一些地方的乞巧活动已成为定式, 每年的活动时间和内容都是不变的。

乞巧活动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学意义,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乞巧活动丰富了一个地方的民间生活, 每年举办这样的活动成为当地人们的一种心理期待, 每当七夕即将来临时, 人们就要为乞巧活动做各种准备, 使人们在辛勤劳作、坚持公益、恪守职责等方面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信誉以及自然习惯。第二, 表达了女子们向善趋好的美好愿望, 女子们希望自己通过乞巧活动, 能变得更加聪慧贤能、心灵手巧, 把属于自己本分的女红做得更加精巧。第三, 乞巧活动成为中国妇女普遍的心灵暗示, 在封建社会, 对女子的评价标准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不能和男子一起读书, 不能在社会上抛头露面, 所以只能在闺中做些刺绣之类的针线活, 出嫁之后, 其生命职责是为夫家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 延续香火, 生活职责是做饭洗衣、收拾家务, 相夫教子。所以一手好茶饭、一手好针线、一手好绣工就成为她们的本分, 也是她们美好德行的具体表现。乞巧就是促使她们不断提高女红技艺, 向更高境界奋斗的心理暗示。第四, 乞巧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民间风俗和讲究, 具有潜移默化的社会效应, 它在主观上促进了整个社会对纺织、刺绣、服装制作等女红技能的重视, 在客观上促进了纺织、刺绣、服装制作等工艺的叠加式发展, 即一年比一年强, 一代比一代强, 而且也使世世代代的人们牢记纺织、刺绣和服装制作等劳作是他们的生活必修课, 永远不能忘记, 更不能丢弃。第五, 在科技飞速发展、工业化大生产取代人工技艺的当今社会, 一切都依赖于死板的冷冰冰的机械, 每年都要举行的乞巧活动就成为了我们感受人类曾经鲜活的生活方式的最好途径, 所以, 它成为一种“活的文化”, 而“活的文化”能够使人产生灵感[3]。第六,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量, 乞巧活动只是我们中华民族 (主要是汉族) 的特殊风俗之一, 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绝无仅有的性质, 上千年以来在不断重复中有所革新的活动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 所以传承、保持这种民族传统风俗, 具有建设民族文化的意义, 也具有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不应中断。

注释

1[1]刘其伟.文化人类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2:193.

2[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42.

8.儿时的七夕记忆 篇八

记得小时候七夕前一晚,奶奶总会和我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还会指指天上说,每到七月初七晚上,深受牛郎织女故事感动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每当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下或是寂静的地方,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我那时候小,不知情为何物,更多的是好奇而不是感动,总躲在天台的某个角落静静地听,期望能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可每次都失望而回。

最吸引我的,还是我们家乡的七夕风俗,每年七月初七这天上午10点多,一大群兒童,都早早准备两个小水桶和一条扁担,浩浩荡荡来到小溪边,左右手各提一个小水桶,蹲到小溪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小溪看,看有没有仙女的影子。

一到中午12点整,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把两个小水桶装满水,整条小溪都是我们打水的声音。

上一篇:学生会部长申请材料下一篇:小学生我说我书主题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