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贬值

2024-08-20

货币贬值(共13篇)

1.货币贬值 篇一

研究生学历如何不贬值

新闻回顾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显示,今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达584416人,比增长了1.17倍。专家表示,倘若研究生扩招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则容易导致学历贬值。

“研究生贬值论”的论据无外乎两点,一是伴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的数量增多;二是研究生培养上存在问题,质量不行。

数据显示,我国的研究生录取,今年的招生规模,是5.1万人的10多倍,是10.3万人的5倍。研究生也是从开始扩招的。到20,也就是19第一批扩招的本科生毕业的那一年,研究生招生已经22万人。有专家计算,如今研究生的数量与前的本科生数量大致相当。北大、清华等众多顶尖名校研究生人数早已超过本科生。

目前,“研究生贬值论”的纠结点,更多地集中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

首先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师“放养”;“有时间的没水平,有水平的没时间”,导师制度的参差也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摇摆。有关调查表明,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远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3名学生的水平。一些学校甚至发展到一位导师指导20-30名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下滑成为必然。

此外,学术遭亵渎,论文抄袭、论文买卖行为不时见诸报端。研究生素质的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在职研究生也好,“搭便车”的“论文博士”也罢,都在无形之中损伤了研究生的公信力。

美国《科学》杂志日前报道,美国学术界和工商界的一个共识是,通过人才培养和创新研究,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对国家的繁荣起了关键(孵化器)的作用。那么,中国要进一步发展,也一定要有自己的、能与世界上任何大学媲美的`研究型大学,来培养自己的学生,来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进行创新研究。但是,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能违背最基本的教育常识。

今年4月,教育部出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对普通高校本科扩招之风“亮剑”。“意见”指出,加强教师遴选,改革考评方式,创新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这一切,为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不仅适合本科教育,也适合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学历如何才能不贬值呢?与“减员”相比,“增效”更为紧迫。教育机构应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生质量。研究生也要将读研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慎重报考专业,努力寻找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衔接,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六矿,有全国第一个大学生采煤班。研究生董刚从大学毕业,放弃了体面的设计院工作,成为第一个研究生矿工。自动化专业出身的他驾驶着国内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既做到了“专业对口”,又在基层迅速成长。让知识在实践中增值,让青春在劳动中闪光。这既是研究生培养的本义,也是研究生就业的应有成色。

2.货币贬值 篇二

在本次会议上,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 俄罗斯再不能孤立于全球危机之外, 世界需要全球经济管理机制。局部与孤立的危机时代已成为过去时, 这是普京表态的一个鲜明转变, 在2008-2009年危机爆发期间, 普京曾长期认为俄罗斯是资本的避风港。在普京之后发言的俄财长西卢阿耶夫提议在会后的联合公报中要加强货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的立场。此前他声明, 放任货币战争与二十国宗旨原则相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认为, 关于货币战争的讨论只是讨论, 说到货币战争没有依据, 不应该指责任何人。她认为, 近几个月日元的疲软, 以及欧元的坚挺, 是各国政府深思熟虑与积极政策的结果, 汇率的变化反映出货币成本的真实变化。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 关于货币战争的空洞的讨论不明智, 无效果也经不住批评, 这都是空谈。

在15日的会议上, 出席会议的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对外界关于日本“恶意引爆汇率战争”的指责进行反驳。报道称, 日本将此次G20会议视为对外解释日本的“安倍经济学”, 扫除外界对日本政策的“误解和攻击”的一次重要场合。麻生15日全面介绍了日本实施货币宽松、扩大财政支出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 并反复强调, 日本的政策旨在摆脱通缩, 而“重振日本经济毫无疑问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正面影响”。他表示日本“挑起货币战争”的说法“言过其实”。《日本经济新闻》称, 日本的解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接受”, 然而依然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官员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采取宽松政策进行了批评, 认为这是“缺乏责任的行为”。

3.货币贬值引发股市走牛 篇三

不过我相信中国并无减息的打算,即使是存款准备金的调降亦无可能。有央行货币委员会成员指央行关注通胀,但事实是央行只关注外资流入流出中国的情况。去年底之前,外资大量流出,于是央行打开水龙头放水;但今年以来,大量外资涌入,于是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央行现时只管正逆回购,如股市短线炒手,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早已抛诸脑后,未来两年都不会使用。

事实上,实行多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显露不少弊端,应当改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特别是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财政政策愈积极,货币政策只能愈保守而非稳健。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现在只能是动弹不得,依靠正逆回购过日子。中国通胀目前基本由“二师兄”决定,政府不过于积极的收储猪肉,猪肉价格不大幅飚升,CPI不可能大升。

中国股市自2月中旬见顶以来,持续调整,尽管创业板股票走势强劲,但反映中国股市整体走势的巨潮1000指数最大回落幅度达12%。目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10.9倍,上证50指数市盈率9.2倍,红利指数市盈率更低至8.4倍。但一些研究人士大谈中国股市不会上升之逻辑,亦有人认为中国股市仍然太贵,中国股市市盈率不能高于9倍(市场利率5厘加风险溢价3厘再加1/3安全边际),那市盈率不到6倍的银行股岂不是还有50%以上的上升空间?又怎么会太贵?韩国利率远低于印度利率,按理韩国股市市盈率应该远高于印度股市,但事实是韩国股市市盈率只有单位数,低于印度股市。

熊极二十多年的日本股市过去十年的平均市盈率是19倍,尽管目前自低位飚升70%,但市盈率仍然只有15倍。摩根大通认为日本股市可以看升至市盈率18倍,大约相当于日经平均指数17200点水平。最近半年,一个日本股市,一个阿根廷股市,指数飚升与货币贬值同步。

日本政府使出“印银纸”大法,无限QE,一直强势的日元随即大幅贬值。美元兑日元的长期波浪划分显示,1995年最低点79日元结束浪(3),之后的反弹为三角形的浪(4)。早在1999年初,我在本刊文章《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及《世纪末的投资策略》中分析日元走势指出长期而言,日元的浪(5)最终会跌破浪(3)低点,当时未曾料到的是浪(4)是一个长达12年的水平三角形。但2011年10月最低见75.55日元,跌破浪(3)的79日元,结束浪(5)。按理,结束浪(5)之后的回升,可看浪(4)终点124日元附近水平,除非这并非浪(5)结束,而只是(5)浪1结束。

阿根廷出现恶性通胀,私人机构统计去年阿根廷通胀高达25%,但是官方公布只有10.8%。不过由于阿根廷股市估值保持在极低的水平,阿根廷MerVal指数成份股目前的估值为市盈率0.53倍,市净率0.52倍。2001年阿根廷无力偿还外债引发主权债务违约事件,股市于2002年见底;2007年全球金融风暴,阿根廷股市再跌;但随后很快便创历史新高;去年中以来,阿根廷股市出现一组5浪上升局面。

所有这些表明,许多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它却发生了!天下间居然有市盈率不足1倍的股市底部出现,并且持续上升。过去一年,阿根廷股市最高升幅接近一倍,远远跑赢其他股市。

无论是恶性通胀的阿根廷,还是熊极二十年的日本股市,货币贬值引发股市走牛,相信各位大跌眼镜吧?那么为何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第一,股市表现世界最末?有兴趣可重温一下2006年2月11日拙作《经济增长全球第一 股市表现世界最末》,或许找到同样的答案。

4.人民币贬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篇四

1、有房一族 人民币的贬值,会使得不少投资人放弃房地产这样价格、价值严重倒挂的品种,资金外流寻找新的高收益替代品,所以对于手中房产较多的朋友会比较担心,房产价值下滑的风险。

2、美国留学者 对于在美国留学的朋友们,人民币贬值肯定是个坏消息,同样的人民币,外汇比之前少了不少,不少银行外汇系统的人士反馈,近期有很多留学生的家长兑换美元率增长了一成,可见受影响程度。

3、买手、代购以及海淘人士 境外代购市场也会受到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冲击,由于人民币的贬值,以往经常购置的境外商品价格已经开始上涨,代购费、买手的服务费也提高了,长久以来代购满足日常消费的朋友受到的影响可见一斑。

4、出境游 对于出境游,其实就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了,比如人民币贬值,那美国游、欧洲游就减少了,但是像近期通胀明显,货币贬值迅速的国家,中国人民还是可以去转一圈的,比如土耳其,西班牙等。

5、大型出口型企业 刚才多从消费个人去分析,人民币贬值,原则上是有利于出口,一些即时结算的小型出口企业可能由此获利,但是交易量大的外贸型企业,由于大部分会和银行锁定了汇率,如果升值,则由银行操作消化风险,但人民币本轮扭头向下,就无法享受到额外的福利。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在目前人民币会出现“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中国经济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会不会对未来的消费、生活带来较大冲击呢?《老蔡说》本期就来聊聊人民币和国民消费之间的“爱恨情仇”。

6、股市的股民 其实,人民币与A股的走势多数高度相关。如果人民币贬值,很多人都会考虑把钱换成美元,这样可能导致A股快速下跌。这是由于,人民币贬值会引发本币资产估值下降,导致金融业(含房地产)的相关板块走弱,以至拖累整体大盘面下跌,股民受损。在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将导致热钱流出,A股所处的资本市场迅速趋紧,导致股民受损。再次,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会使境外融资企业因负担较重的财务负担,从而使相关股票估值下降从而“割肉”销售。

二、获得利益类:

1、纺织服装 人民币出现贬值,国内以出口为导向的不少企业将因此获得喘息的机会。在这些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中,纺织服装企业无疑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对于不少利润被结汇环节吞噬掉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将是刺激其业绩增长的最直接手段之一。

2、钢铁行业 钢材走出去是增厚钢企利润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这无疑令相关钢企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航运业 因人民币贬值或将刺激国内纺织业等行业的出口,从而给集装箱航运带来一定的利好,从而刺激对原材料的需求以带动航空货运市场。

4、采购业 人民币贬值将加大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但对出口型化工企业或是利好。

5.货币贬值 篇五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成员沈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11年的博士点井喷现象并非中国大学发展腾飞的标志。不注重质量地盲目扩张,不但会浪费社会资源,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下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还担忧,倘若研究生扩招没有与培养质量相联系,而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则容易导致学历贬值。

据中国网今年1月报道,在短短30多年间,当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是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时的50余倍,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众多顶尖名校研究生人数早已超过本科生。

时事评论人侯金亮近日发表评论指出,如今,很多高校都志在成为“研究型大学”,争建研究生院。而成为所谓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比肩本科生,甚至超过本科生。而实际上,许多高校在“软件”和“硬件”上,都难以承载迅速扩编的研究生大军。不仅仅是师资力量存在严重欠缺,就连基本的`学生宿舍都还不够。如此下去,本该是精英教育的研究生教育亦变成了大众化教育。除了拿的学历比本科生高以外,很多研究生在能力、专业方面,并没有多大提升。

麦可思研究院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国内读研的首要理由是“就业前景好”。然而,如今不少硕士毕业生反映,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夹心层”的尴尬境遇。

今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生周振康坦言,自己正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下――论经验自己不如在职人员,而去做一些与本专科生同等薪水的岗位,又觉委屈不甘。同时,在许多用人单位眼里,硕士生在基层工作中没有本专科生吃苦,且需要担心“庙小留不住神仙”;在中高级职位中,自己又不如博士毕业生专业,或缺乏经验无法胜任。

《工人日报》5月23日的报道中引用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自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开始,一直到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同时,很多硕士研究生就业层次与本科生就业范围重合,无疑导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教授,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大学生的供给超过了社会需求,教育体系就需要做适当调整,否则会造成整个国家的教育投资浪费。我们需要根据现有市场经济发展调整教育结构,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为年轻人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6.日元贬值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篇六

首先, 最直接的原因是安倍晋三当选新首相。在当选之前他就获得大多数的民意支持, 他主张推行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和抗击通胀。当选之后, 他对中央银行施加压力去执行他的政策, 甚至要求日本央行直接购买大量债券以刺激经济融资。

其次, 日本的对外贸易条件开始恶化。日本一直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最近两年, 日本对外贸易出现贸易赤字。

再次, 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 这使得美元兑日元升值。以目前美国的经济状况, 美联储不太可能在短时期内结束宽松货币政策, 但以美国目前经济改善的速度, 美联储可能在2014年末退出QE政策。一旦美国货币政策收紧, 美元兑日元将会大幅升值。

最后欧元区的危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但也没有证据表明状况会更加恶化。日本资产一向被视为安全资产, 在世界金融危机时期由于避险需求被大量买入, 这也是日元强势的一个原因。一旦欧洲危机好转或者结束, 日元兑欧元将会继续贬值。

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日本经济。最近的数据显示, 日本的经济有再度恶化的迹象。通胀水平不仅没有实现之前日本央行指定的1%的目标, 甚至相比去年物价指数还出现下滑。要实现安倍2%的目标, 日本央行除了进一步宽松之外无他良策。

日本政府通过日元贬值来改变进出口, 试图来拉动经济增长, 不可否认对日本经济会有正面影响,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长期以来的不景气问题, 也就是说未必利己。但是, 日元的急剧贬值一定损人。

首先, 会打破亚洲各国之间的业已形成的贸易秩序, 尤其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很脆弱的环境下, 有可能使周边国家重新陷入困境。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经济体, 与周边国家多年来形成了广泛而深入的经贸联系, 在某种程度上, 日本可以说仍是亚洲经济的核心。因此, 日元的急剧贬值必将抑制周边国家对日本的出口。韩国政府表示如果韩元跌幅过大, 韩国政府很可能会干预汇市。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给予响应, 表示如果日元继续贬值, 该国政府同样会采取干预措施。泰国官员尤其警告, 很可能允许泰铢在一定程度上贬值, 以刺激该国出口增长。

其次, 会造成周边国家 (地区) 持有的日本金融资产大幅缩水。亚洲金融危机后, 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有意增加了外汇储备, 特别是最近几年, 中国、韩国、台湾、香港等经济体外汇储备增加较多。由于经贸联系密切的缘故, 最近几年它们都在增持日本国债等日本金融资产。日元的急剧贬值必然导致这些国家 (地区) 外汇储备中的日元资产大幅缩水。

面对日元和人民币, 美国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在过去8年中持续升值, 美国仍然一再施加压力:中国操纵汇率, 即便在最近人民币继续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与此相反, 对日元贬值美国却放任自流。美国不但没有对其进行经济制裁, 两国反而在2013年4月12日宣布了达成了TPP谈判的预备磋商。TPP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英文字母简称, 它是美国拉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 (地区) 的一个自由贸易体系, 其体系内关税税率极低, 甚至很多零关税。2011年11月10日, 日本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 而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 (FTA) 模式, 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可能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 亦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重叠的主要成员国, 将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PEC) 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 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 (WTO) 。

在此背景下, 美国对于日元贬值的宽容耐人寻味。如果按照一般的经济竞争的逻辑, 日本和美国在中高端制造业中有一定的重合度, 日元如此快速贬值, 会对于美国再工业化造成一定的干扰和冲击。但美国此次一忍再忍, 特别是在经济复苏关键而脆弱的时刻, 只能解释为美国有更大的账要算, 最起码在经济上“一石三鸟”。

1.放纵日元贬值以冲击欧元。尽管与美国制造业有一定的重合度, 但是日本与欧洲制造业的重合度更高, 竞争更激烈, 尤其是与德国之间。目前, 由于欧元处于债务危机的动荡之中, 不敢轻易贬值以避免对欧元的信心崩溃、激化其内部矛盾。欧元不敢贬值, 而日元大贬, 必然侵蚀欧洲制造业和经济, 日益蚕食欧元的基础。

2.放纵日元贬值冲击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的重合度也很高, 特别是在汽车和家电等领域, 以前因为日企成本较高, 日本家电产品一般比国内品牌价格贵10-20%, 如今日元对人民币贬值了25%以上, 使得日本制造无论从质量还是价格上都对中国制造形成有力竞争。而中国对日出口企业在日元快速贬值的打击下也将举步维艰, 在此背景下对日出口必然不断萎缩。

3.放纵日元贬值, 推动日资大规模外流, 主要流向东南亚等国, 成为那里中低端制造业主要的投资来源。由于这些国家 (比如越南和印尼) 的劳动力已经比中国便宜了约1/3, 加上日本资本的大规模投资, 产业集群进一步建立, TPP的极低出口美国关税等, 将对中低端中国制造形成有力的替代。

中国已步入工业化中期, 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环境负荷加大, 产业转移成为必然。当前国内产业转移呈现两方面趋势, 一是向西部地区转移, 二是向东盟国家转移。与此同时, 一些原本将中国作为投资首选地的外资也将目光投向东南亚。2000年中国生产全世界40%的耐克鞋, 全球第一。而如今, 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耐克鞋生产国。制造业的转移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统计显示, 2000年以来越南制造业产值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十多年来, 越南从以往只生产初级品向机械制造领域发展, 目前已能生产成套机械设备, 其汽车、造船工业也有明显进步。

无疑, 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正遭遇挑战。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 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70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而中国的这一同期增长率不到8%。由于中国近年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可能不会改变。但是, 日元贬值会促使大量日资流入东南亚国家, 加速其制造业的发展, 叠加中国制造业的东南亚转移趋势, 东南亚的制造业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高速发展并有朝一日与中国制造一较高低。而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框架内, 东南亚各国对美国的出口比中国更具有优势, 必将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对美出口。此消彼涨之下, 假以时日, 东南亚的制造业体系发展成熟, 加上生产成本比中国更低, 其产品就不单出口欧美, 甚至可能大量出口到中国。如果那时中国的制造业还没有获得明显转型的话, 中国经济必将遭到重大冲击。

摘要:近来日元汇价持续走弱, 从2012年9月13日的高点1∶77.49持续下跌, 引起亚洲汇市的恐慌。尽管日元贬值有其错综复杂的背景, 对其本国可能带来的好处是极其有限的, 但日元贬值会打破亚洲各国之间的业已形成的贸易秩序乃至全球的贸易秩序, 尤其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很脆弱的环境下, 有可能使周边国家重新陷入困境, 对中国的出口无论近期还是远期都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7.货币贬值下的另类投资(续) 篇七

而另一个BTC基金则由Second Market推出,此基金名为Bitcoin Investment Trust(BIT),是一只仅投资于BTC的开放式私人信托基金。BIT由Second Market旗下子公司——另类货币资产管理公司募集发行,Second Market亦向基金投入200万美元资金。但此基金只能面向合格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及授信个人投资者可购买,普通投资者不能参与。基金的好处是一般投资BTC面临放置及保管问题,但基金可由基金管理者管理,投资者只需要关心价格上落的情况即可。而该基金明年将通过拍卖的形式可以流通。

基金的发行将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BTC领域,对BTC是利好。但上个月底香港一家BTC交易平台倒闭,拥有者携款3000万潜水去也,则是对投资者的严重打击。名为GBL的交易平台允许BTC杠杆期货交易,做法是以Mt.Gox的价格做参照。然目前BTC成交量已经大部分由中国大陆交易平台产生,Mt.Gox的买卖单较少,几个BTC便可以将价格摸高弄低,GBL想不跑路亦不行。此等情形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平台应该选稳健的安全的为主。

对于BTC的前景,众说纷纭。金融界人士普遍较为保守,认为是泡沫,甚至将其等同当年的荷兰郁金香狂潮。圈内专业人士则极力看好,温高渥斯兄弟认为BTC应该升至4000亿美元规模,较目前价格再升100倍!福布斯网站发表署名Rob Russell的文章,认为“Bitcoin Coming To Your 401(k)”。IBM财务架构师 Richard G. Brown认为BTC与其说是一种货币,不如说是一种资产。随着美国政府对BTC交易的监管、对Silk Road等违禁网络的打击下,BTC已朝着成熟、稳健的趋势发展。BTC其透明性、可追踪性、无法复制、伪造等特性不应与货币比较,而更像一种资产,是一种存在于云端的资产,其优越性不言而喻,BTC的将来有无限的可能性。

Facebook及eBay均看好BTC的前景,eBay的CEO多纳霍表示,PayPal有意在不久的将来支持BTC支付。国内百度旗下的加速乐自2013年10月14日起正式支持BTC支付。目前全球约7500加商店支持BTC支付。加拿大上个月世界上首台BTC的ATM落地,正式使用。这台ATM设在温哥华一家咖啡屋,用户输入类似银行PIN码的密码,登录网络BTC账户,透过提款机用户可从BTC账户取出加元现金或将现金存入BTC账户。为了满足需求,营运商打算年底再开多四台同样的ATM,营运商说:“2013年底,我们的业务将遍及加拿大全境。2014年底,我们的业务将推广到全球,其中包括美国市场。”在中国大陆,BTC亦可以用于买楼,盛大旗下房地产公司所售公寓可以BTC支付,按下单当日汇率计算——如此早买的肯定后悔不已,楼价上升速度又怎能与BTC相提并论?当前500个BTC买一个公寓单元,两年后或许可买一栋豪华独立别墅也!

有人预测,按照上市以来的走势,2014年8月BTC的价格将达1000美元,2015年9月将达10000美元……我的看法是,BTC走势是如此之自由,与被弄成盆景的中国股市有天渊之别。在自由的国度价格走势会翻天覆地,2014年8月之前BTC结果可能远超1000美元,但2014年8月之后亦可能低于1000美元。以波浪理论分析之,2011年的暴跌,看作浪(2)的话,2011年年底以来的上升乃爆炸性的浪(3),目前处于(3)浪3阶段。2013年6月低点以来的上升可能是(3)浪3的小浪5阶段。重要的阻力位位于2011年6月8日高点31.99美元与2013年4月10日266美元高点连线,约600-700美元。此处突破,1000美元垂手可及。

8.货币贬值 篇八

要化解贬值压力,短期必须管理好预期,并以中美间无风险资产的利差3%作为人民币每年贬值的最大幅度;中长期则必须改变中国金融资产的结构,调低货币存量,将21万亿美元的现金和存款逐步转为固收等类别的金融资产,从根子上稳定金融,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2015年中的股市暴跌以来,人民币持续承受着贬值的压力。最近一个时期,不少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推出分析报告,预测人民币会继续贬值,有的甚至推算出了人民币被高估的精确比例,比如认为人民币至少高估20%。不少投资机构据此直接建议政府将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这些分析又反馈于外汇市场,导致近期跨境资本流出有所加剧。

为什么人民币会有贬值压力?政策层面当如何应对?

贬值压力何在?众矢皆未中的!

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源,市场上有各种分析。归纳来看,这些被认为可能的原因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第一是美元加息的风声趋紧。按照彭博社最近的预测,美联储在2016年12月加息的概率高达67%。的确,美国经济近期利好不断呈现,失业率维持在5%以下,而通胀略有上升的苗头,美元有加息的空间。但即便是美元加息,由此带来的美元指数的上升也不过在2%-3%左右,这不足以导致人民币出现市场所预测的超过5%的大幅贬值。因此,美元加息不足以解释当前人民币面临的贬值压力。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外贸面临的压力。2016年1-9月,中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7%,进口同比下降8%(以美元计价),因此有人讲,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贬值来促进出口。但这个解释同样站不住脚。毕竟中国仍然是经常账户的顺差国,今年我们预计经常账户顺差将占到GDP的2.8%左右,约有3000亿美元。如果通过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继续扩大顺差,那么中国政府在国际政策界会变成众矢之的。中国领导人经常参加双边或者多边的政策协商,反复承诺承担国际责任,因此目前不太可能通过人民币贬值的方式来稳经济。况且,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相对经济危机之前已大幅下降,从之前的35%左右下降到如今的20%左右。因此,靠人民币贬值来稳经济、促出口,不是一个可行的政策选项。

第三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速度加快,带来了外汇市场上需求的上升。这值得更加仔细地追究。的确,中国经济“走出去”渐入高潮,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资本账户上也有1000多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本流入。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其长期的、基本的理由,包括获得国外的技术和品牌,获得与国内资产有协同效益的境外资产。但是毕竟,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根本立足之点是能够整合境内外资产,而管理好境内外公司文化,让二者取得一致性,并非一日之功。中国企业这种基于基本面的并购能力,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之内迅速上升。因此,纯粹的基于基本面的对外投资的加快,不能解释来自企业层面资本流出的高速度。

第四个经常提起的理由是,中国房地产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出现新的一轮泡沫性上涨趋势。有人认为,国内房子贵,国外房子便宜,因此居民愿意转向国外买房,给人民币造成贬值压力,这是国内房产泡沫化的后果。这个理由也经不起推敲。首先,不同地区房价的高低很难直接比较。房产属于不动产,美国堪萨斯的便宜豪宅与北京、上海昂贵的高价房没有可比性。而且,国内大多数投资者对国外的房价状况不甚了解,离真正在国外买房的操作也相去甚远。即使那些真正着手海外置业者,也遭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前期大量涌入伦敦的房地产投资者,有些因英国脱欧的负面影响导致房价下降,至今资产没法脱手;有些因房地产基金冻结,无法赎回。这种房地产投资的痛苦经历,很多人还记忆犹新,短时间难以褪去。

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第五种解释是中国金融资产的整体回报率不高,因此资金纷纷出国寻找较高的金融投资回报。这种解释更经不起分析。今年年中,纽约等地股市已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中短期看,金融资产的价格很难持续上行,而下行的风险却很大。比如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总统大选选情胶着,媒体的报道直接导致股价大跌。而相反,中国目前蓝筹股的市盈率只在14倍左右,美国则在23倍。更不用说中国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在3%以上,而国外相应产品的投资收益仍然接近于0的奇低值。所以,金融资产的回报差异,也不能够解释资金流出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人民币承压背后,市场预期作祟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呢?我的分析就是一条,市场预期本身在作祟。

市场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由于存在呆账坏账导致的银行盈利下滑、上市公司盈利不佳等问题,中国金融资产质量不高,导致资金外流与人民币贬值;而如果预期人民币贬值,则投资者在配置资产时就应该采取货币多元化的策略。

由于这类说法日益普遍,就形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循环—贬值预期导致真实的资金流出,资金的流出又强化了外汇市场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以此循环往复。这种自我循环的逻辑在外汇市场屡见不鲜。事实上,各种国际金融理论都反复强调汇率是一种多余的价格,它既可以固定在某个点位不变,使得各国的资产、产品价格进行自发调整;也可以按任何一个速度升值、贬值,从而让资产价格和产品价格适应它。本质上讲,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无非是各国间的产品价格与资本价格长期看应该基本匹配,短期看汇率具有多重均衡的性质。

当前人民币的汇率正属于典型的多重均衡。如果大家预期人民币会贬值,那么投资者就会将大量人民币资金换成美元,造成资本的大量流出,导致汇率进一步贬值;如果大家预期人民币汇率稳定,则资本市场的跨境流动就会相对平稳,外汇市场就不会承压,汇率得到稳定。导致这一均衡的微妙之处是中国的流动性在全球最高,达到21万亿美元。因此,只要有任何汇率预期上的风吹草动,这些人民币流动性都会迅速转为跨境资本流动的压力。

应对之策:管理预期,

启动进程调低货币存量

根据以上分析,政策层面的应对呼之欲出。

从短期来看,必须坚持管理好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让市场明白人民币不存在根本性贬值的动因,政策取向就是保持人民币兑美元的基本稳定。具体而言,人民币每年的贬值幅度不应该超过3%,因为这是中美间无风险资产的利差,即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高于美元资产的3%。如果贬值超过3%,就将搅动资金外流风潮,导致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从中长期来看,必须改变中国金融资产的结构,将高达21万亿美元的现金和存款逐步转为其他金融资产,尤其是债券类金融资产。与现金和银行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相比,其他金融资产在人民币贬值的驱动下很难一下子流动到境外,因为这些资产的价格是随着人民币贬值和资金流出而下降的,投资者很难一下子蜂拥抛售。比如说,如果中国经济体系中高达200%(M2/GDP)的流动性有一半转为债券资产,当资金外流的时候,债券持有者将卖掉债券,债券的收益率将反向升高,自动形成反馈机制,导致那些抛售债券的投资者必须三思而行,减小资金流出压力。

具体操作办法是鼓励高质量的公司发行债券,同时适当增加国债的比例,让企业融资者逐渐通过举债而不是银行借款方式投资。同时,引导储户也将部分银行存款转为持有这些高质量的债券,银行也可以用一部分存款购买这些高质量的债券而不是直接放贷。

为什么中国减少流动性从而维持金融稳定的出路,并不在引导资金进入股市或新三板呢?因为中国股市,包括新三板,制度基础十分薄弱,一旦大量资金进入,股票的价格会上下波动,且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巨大影响。这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并不是好事。

总之,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这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基础。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石并不是汇率的灵活性与资金流动的自由度,而是中国金融的稳定性。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下载并登录“新财富酷鱼”和我们互动。

9.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探究 篇九

关键词:美元贬值,中国经济,影响

自2002年以来, 美元汇率经历了三次贬值。尽管2004年上半年汇率止跌回升, 但近期仍有下滑的趋势。就我国经济形式而言, 对于某些行业美元贬值是有利的, 某些行业是不利的。

下面将从美元贬值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防范措施三方面进行讨论。

1 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因素

1.1 美国政府制定了弱势美元政策

由于美国制造业持续不景气、经济增速不断下降, 同时继克林顿政府强势政策制定之后, 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从而阻碍了产品的出口。其次, 跨国公司经营不善, 美元汇率不断升高, 也会减弱美联降息政策的实施, 导致美国股市更加动荡不安。此外, 反恐支出、减少税收及驻军伊拉克等原因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将会加剧外资的流出, 从而对美元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 布什政府通过实施减税、美元贬值、降息的弱势美元政策来缓解美国的经济赤字, 促进经济的复苏。但还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汇率走低的现象。

1.2 美元贬值属于美国采取政策的和战略

虽然美国经济开始走向复苏,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为美国经济的增长一般由存货投资来决定, 此外还会受到固定资产的缩减以及个人支出减少等影响。总的来说, 美元贬值对于美国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

首先, 美元贬值好缩减美国政府的海外债务, 从而减轻了外债负担;

其次, 美元贬值导致商品出口价格降低, 促进了商品生产及出口。进口商品因价格升高而受到抑制。

这种大出口小进口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经济得到复苏, 也提升了美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一项数据表明, 自从推出弱势美元政策之后, 有效缓解了美国的财政赤字现象, 2007年的财政赤字水平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1.3 美元贬值是一种炒作的推进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美国的经济有一定的增长幅度。然而美国并不满意这个增长幅度, 继续借用次级债来维持美元贬值, 从而保持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地位。

1.4 美元贬值是由美元利率降低造成的

自从美国经济泡沫破裂之后, 美联储把基准利率调至1%, 致使美元出现了大幅度的贬值。2007年8月次级债的爆发使通胀失控成为美联储最为担心的问题。自2007年9月以来, 连续7次美联储进行降息, 累加降息幅度达到了3.25个百分点。美联储实施的降息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贬值。2007年8月以来, 美元对欧元贬值13%, 对一篮子货币贬值7%。

2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1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对于外汇负债类行业而言, 美元贬值是有利的。美元贬值将对我国航空类是高负债的企业起到有利作用。此类企业的负债主要是美元和日元, 这样可以减少企业负债率。相对而言, 人民币的升值将会降低进口航油航材的成本, 这给航空公司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由于造纸、钢铁、轿车化纤及塑料等行业对进口材料依赖性较高, 美元贬值相对降低了制造成本, 从而提高盈利水平。

2.2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

美元贬值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然而2008年3月底, 我国的外汇储备再创新高。但由于美元贬值, 美联储持续降息等诸多原因并没有使我国的实际外汇增加, 相反, 实际外汇在降低。美元贬值导致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我国传统工业例如纺织服装, 家电等主要以出口为主, 美元贬值到生产成本升高, 从而影响到盈利水平。制造业的衰退导致失业率升高, 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政治问题。美元贬值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升高。如今, 我国正经历着加工贸易型阶段, 更多的依赖于国际市场的进口, 并且大部分进口商品都是以美元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因此在面对美元贬值时, 将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从而增加了商品成本的升高, 提高物价水平。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相对比较频繁的互动, 此时的美元贬值将会严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金融资本的短期流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场行情上涨, 提高国内市场的资源供给, 而资本投资具有“快出快进”的特点, 从而降低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速度, 造成资金的抽离, 导致市场波动剧烈, 进而对证券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其次, 美元贬值也会减弱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 引起巨大的波动, 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虚假的繁荣和泡沫, 导致经济朝非理性的方向发展。

3 应对美元贬值的政策

3.1 继续保持人民币对于美元的盯住关系

人民币并没有类似美元价值实际高估的情况。故相比较而言, 人民币具有一定的价值稳定性。因此, 继续保持人民币对于美元的盯住关系, 必定会减少人民币与其他货币关系中的问题。除此以外, 我国还可以考虑继续增加美元储备, 加入国际干预的行列, 进而抑制美元的过度贬值。再者, 在货币政策方面, 我国也可以选择放松货币来维持本国经济的发展。

3.2 合理调整储备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合理的外汇储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外汇储备的增加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流动性减弱等, 而且外汇储备过多也是一种浪费。为应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 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 不但可以吸收更多的海外资源而且还会缓解国内资源瓶颈。

第二, 在国外收购由于运营不当, 股市暴跌或者由于各种经济危机造成廉价的资产。将储备的外汇折换成有价值或有升值潜力的资产。在适当的时候随时抛出。

第三, 改变储蓄外汇的思路, 多出口也多进口, 多储备资源性和战略性物资。

第四, 对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化给予密切的关注, 对已有的外汇币种结构给予适当的调节。

第五, 加强亚洲区域的货币合作。区域合作不仅可以加快资金的流动循环, 还可以抵御国际贸易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提高抗风险能力。

3.3 优化产品出口结构,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对于美元贬值来说, 最好选择多元化的战略模式。

首先, 缩小产品出口到以美元为结算工具的地区。尽可能降低这些地区经济的变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然后,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 开辟新的贸易市场。

另外, 应该主动看到美元贬值背后的技术扩散效应, 优化出口结构, 缓解国际贸易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 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4 开展从紧货币政策, 降低流动性过剩现象

实施从紧货币政策, 可以有效减少加息频率, 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控制逐利热钱的涌入。采用大量人民币流出国门的办法来应对廉价美元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美元的地位, 减缓流动性过剩及通货膨胀压力。在抑制过剩行业的发展的同时还要扶持弱小行业的发展, 例如教育、医疗、能源、廉租房等方面。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的积极作用, 扶持低收入人群、帮助落后地区。推动由出口型国家逐渐向消费型国家的转变, 从而有效应对流动性过剩现象。

参考文献

[1]王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连“破关”, 年内累计升幅4%[N].中国证券报, 2008-05-23.

[2]陆燕.世界经济态势及我国外经外贸发展对策[J].国际合作, 2007. (1) .

[3]杨帆.美国政府放任美元贬值对付弱势美元考验中国[N].环球日报, 2007-03-25.

[4]陈克斯.美元贬值:对我国物价影响几何[N].中国财经报.2008-03-31.

10.货币贬值 篇十

2002年以来, 久居强势的“世界货币”美元一路狂跌。2007年9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更是火上浇油, 对美国金融系统和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打击。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元出现急剧下跌的态势, 对16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全线下滑。

弱势美元 (或美元贬值) 究竟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目前在学术界还莫衷一是。多数学者强调美元贬值的消极影响 (王光, 2008;张明2007) ;也有的学者则认为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 (刘藏慎, 2004) 。但实际上, 美元汇率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 无论是对美国经济还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其货币贬值必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状况不容忽视。

一、积极影响

(一) 有利于中国扩大利用外资额度

对外资而言, 美元贬值之后, 一方面中国仍可作为国际资本较佳的投资场所之一而发挥魅力;另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将随美元贬值而日甚, 结果资本外逃减少, 套汇资金内流增加。因此美元贬值对外资流入中国是一种激励。据商务部统计, 自从2002年美元开始贬值以来, 流入中国的外资就大幅度飙升。2008年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 (FDI) 金额274亿1400万美元, 同比增长61.26%。如此高的增速表明, 美元贬值正在促使国际游资流入中国。

从中国证券市场来看,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热钱”热衷的宝地。就中国内地A股市场而言, A股市场已呈现明显的资金推动型特征。从资金来源上分析, 人民币汇率、贸易顺差、A股走势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贸易顺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刚性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资正热切地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随着美元持续贬值, 预料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国际资金进入中国。

(二) 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我国外贸“贫困化增长”即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已不容乐观。长期以来, 我国出口一直走低价竞销的恶性竞争的路子, 出口产品的价格非常低廉, 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根据中国海关编制的贸易条件指数, 1993-2003年中国的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12%, 1995-2005年我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26%。

美元贬值引起的人民币升值, 导致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上升, 将使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状况有所缓解, 会对那些高成本、低效率的企业和产品具有挤出效应, 一定程度地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三) 有利于中国的宏观调控

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降, 对出口产业而言是利空消息, 但是对中国观经济调控而言并非坏事。第一, 外需下降意味着消费和投资要在GDP增长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这意味着资源将更多地从贸易品部门流向非贸易品部门, 这对恢复经济结构中的资源配置扭曲、推动中国经济由外需拉动到内需推动的转变是有益的;第二, 外贸顺差的降低有助于缓解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从流动性供给的源头抑制流动性过剩的进一步增加, 这对于遏制国内资产价泡沫继续膨胀是有利的。换句话说, 美国经济下滑导致的中国出口增速下降, 可以缓解中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的紧迫性将会有所下降。

(四) 有利于扩大消费, 提高中国国民的生活质量

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确给老百姓在跟其他国家打交道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实惠。首先, 出境旅游和购物变得更加便宜。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直接降低了出境旅游和购物的成本, 特别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国家和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其次, 美元贬值会导致从美国等以美元结算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品, 特别是进口汽车价格将大幅度下降。来自国外的一般进口商品相对价格更便宜, 就是国外的奢侈品价格也大大降低。汇改以来, 到2008年2月, 中国从美国及相关国家进口品 (特别是汽车) 价格已下降12%以上。在美元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情况下, 未来相当一段时间, 美系进口汽车及相关进口品价格仍将不断下降。

(五) 有利于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

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升值, 表面上看, 会提高出口成本, 减少出口。但实际上, 人民币升值会将那些主要依靠贬值、降价、廉价出口国内资源和产品的企业淘汰, 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 逐步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为龙头, 打入和占领国际市场。美元贬值, 对中国低效、低附加值的数量型出口向高效、高附加值的质量型出口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不利影响

(一) 减缓出口贸易, 延缓经济发展速度

弱势美元将削弱美国的购买力, 特别是对中国产品的购买力。由于美国是中国最大出口对象国, 可以肯定, 美元贬值将使中国出口规模大大减少。法国巴黎银行证券公司中国——香港研究部主任埃尔温·桑夫特认为, 由于美元持续贬值, “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幅度可能仅为19% (而2007年为25.7%) , 如果形势不好的话, 增幅可能只有10%”。鉴于出口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较大比例 (约占30%) , 出口减缓将延缓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美元疲软导致的美国经济下滑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不容低估, 应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首先, 中国的出口增长在2008年的不确定性本来就很大。从2005年7月汇改至今,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积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0%, 而汇率升值对出口的影响, 由于J曲线效应的存在, 将会滞后一年左右时间。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大, 汇率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将逐渐显露。此外,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 特别是从2007年7月起降低了很多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这直接压缩了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增加, 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强。在本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 中国2008年的出口前景已经非常微妙。如果美国经济下滑引起美国进口需求下降, 那么综合以上因素, 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的前景不容乐观。有关研究显示, 2007年净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率约为40%。如果2008年出口萎缩, 这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 加剧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从2002年到现在近6年, 美元对欧元、加拿大元、澳元等货币的贬值幅度高达40%以上, 与英镑的汇率也贬值近35%。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贬值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自从2005年7月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以来, 至2008年4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累计幅度已经达到18.2%。但是, 由于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大幅度贬值, 而人民币的汇率又主要是盯住美元的政策, 所以, 相对于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而言, 人民币对欧元实施了“间接性贬值”。两年多来, 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分别贬值了8.2%和5.1%。这对于中国和其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元大幅度对欧元贬值, 无疑将会加剧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目前, 我国已成为涉及反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 欧洲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数已占到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4左右, 这与美元持续贬值不无关系。

(三) 外汇储备损失, 加大偿还外债风险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我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要币种, 且高于许多国家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重, 达70%之多。截至2008年2月末, 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约达1.65万亿美元, 继续位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以美元为主, 这种不尽合理的币种结构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蕴藏着较大的汇率风险。同时, 中国外汇储备70%是投资以美元为计价的资产。中国用出口赚来的美元大量购买美国国债, 有可能成为美元贬值最大的受害者。据估计, (美元贬值) 人民币升值10%会使中国政府承受500亿美元的资本损失。很显然, 美元汇率进一步下跌, 给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将造成的资产损失显而易见;同时, 也会加大我国政府和企业偿还外债的风险。

(四) 对中国货币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

美元贬值客观上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 对于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形成挑战。作为世界最主要的货币, 美元贬值, 实际上也推动了人民币汇率上升。目前人民币利率已高于美元利率, 我国面对投资增长过快以及通胀上升的压力, 需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而美元处于降息周期, 加上市场普遍有人民币升值预期, 在人民币升值和息差收益的驱动下, 国际投机资本将更多涌入中国, 迫使央行投入更多的基础货币, 加大中央政府操纵货币政策的难度, 甚至会抵消从紧货币政策的效果, 直接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除非中国政府采取更加自由的汇率政策, 允许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幅度升值, 否则, 中国政府便需要不断地投放人民币, 购买美元以缓解市场压力。而不断增加人民币的投放, 则意味着中国政府失去了通过紧缩银根来冷却过热的国民经济政策选择。这一点正是多年来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奏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 加速中国通货膨胀的步伐

通胀压力上升是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美元贬值推动了中国通货膨胀加速形成。中国的通货膨胀在食品、居住和公用事业等领域最为突出。自2007年5月CPI指数突破3%以来, 6、7、8月指数迭创新高, 11月指数更上涨6.9%, 再创新高。中国这一轮物价上涨直接源于美元贬值所致。由于美元是包括能源、农产品、矿产在内众多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的计价货币, 所谓食品、石油等价格的上涨, 相当程度上来自美元汇率的疲软。美元汇率下降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中国进口能源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首先造成原材料、燃料、动力进口价格指数上涨;其次, 造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 最终造成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六) 美元贬值为通胀的国际转移创造了渠道

2008年3月14日公布的美国2月CPI环比不变, 同比增长4.0%, 均低于预期水平;而之前3月11日公布的中国2月CPI同比上涨了8.7%, 创10多年来的月度涨幅新高。根据3月12日公布的中国金融数据, 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2 434亿元, 同比少增1 70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5.73%, 比去年末和1月份分别下降0.37和1.01个百分点, “紧信贷”政策初显成效。但同时通胀压力仍在加大,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通胀中包含了许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美元贬值引发了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飙升, 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 从而恶化了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外部金融生态, 加速了中国通货膨胀的步伐。

三、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不断加大, 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要采取积极措施, 最大程度地减少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宏观层面看, 我国应该在如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 建立外贸监控体系和国际收支预警机制

选择一些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发展影响较大的若干种商品作为重点监控对象, 实施月度、季度和年度的统计分析对比;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尽快向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等多种服务。

(二) 扩大内需

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升值, 会引起出口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的发展重点应转向扩大内需, 刺激消费, 调整结构, 自主创新。我国单独靠出口拉动经济已经成为过去, 现在应从以外需为主转向以内需为主, 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为了扩大内需, 一是在政策上应进一步向消费, 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消费倾斜;二是政府应当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提供公共服务、改善社会保障和向低收入地区转移支付的支出;三是进一步改善国内市场流通环境, 提高服务业GDP和吸收就业方面的比重。

(三) 对欧盟、日本、东南亚的出口与进口匹配考虑适当调整

针对美元贬值后亚洲中长期发展的新问题尤其应加强亚洲区域的货币合作。由于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已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6 0%, 而亚洲地区商品出口额中有4 0%消化在亚洲, 加强区域合作, 不仅可加快亚洲资金的内部良性循环, 并能抵御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

(四) 面对国际货币格局的变化, 应考虑及时调整我国币种储备结构

根据流动、安全、增值的原则和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变化, 我国应当尽快实施外汇储备多元化, 调整目前美元比例第一、欧元第二、日元第三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小规模减持美元, 增持其他外汇储备。欧元比重因长期效益较为明显, 可逐渐提高, 这样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从而降低美元大幅度下跌所造成的风险。

为了有效规避美元贬值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的不良后果, 可考虑设立主权财富基金, 积极投资于风险更高、收益更大的金融产品。在美元不断贬值的今天, 可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入非美元证券市场, 选择赢利能力强、回报率高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是减少国家财政损失、避免美元贬值的负面影响扩大化的良好途径之一。

(五) 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促进进出口结构优化

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区域内的经贸合作, 目前重点开发拉美、俄罗斯以及中东欧地区等新兴市场。适当降低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出口依存度, 减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变化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鉴于目前我国国内能源供应偏紧、结构性矛盾加剧等问题, 可适当限制一些资源性粗加工产品的出口, 促进出口结构的优化, 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此来缓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反倾销等手段对我国出口所施加的压力。

(六) 增加对我国主要贸易顺差国的进口数量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客观要求, 进一步加大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机械设备、高技术产品, 以及资源性产品 (如原油、成品油、天然橡胶) 的进口, 以增加对我国主要贸易顺差国的进口数量, 减轻贸易伙伴国对我国施加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美元贬值对中国有利有弊[N].参考消息, 2008-03-27.

[2]牛志强, 娄丽雯.美元贬值的挑战[J].企业管理, 2008 (3) .

[3]刘彦哲.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1) .

[4]张明.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 2007 (11) .

11.知识升级,人才贬值 篇十一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葛优在《天下无贼》中如是说,可惜他只说对了一半。

毫无疑问,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是制胜的秘籍。正如葛优所在的盗贼行业。若非人才,无以成就江洋大盗。然而,能成江洋大盗的毕竟是少数,指望着盗才辈出,结果只能是望洋兴叹。所以,现代盗贼的商业模式也在创新,他们不再依靠大盗的身先士卒,也能把“生意”搞大。

最新的套路是这样的:只要断定东家没人,你就可以动手,而且可以做得堂而皇之,比如把站岗放哨外包给保安公司,砸门撬锁外包给开锁公司,赃物转运外包给物流公司,赃物变现外包给拍卖公司,你只负责最后数钞票就行。

这个故事并不有趣。但是它说明了一个关键的道理:人才只是知识的载体,企业所需的是知识,而不是人才。天才可期,人才可用,但不能被人才所束缚。要把生意做大,必须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能力,使得普通人联合起来,也能做出非凡的业绩。

过于依赖人才的服务业很难做大,而且极不稳定

知识无疑是企业的血液,因而知识必须能够流动并且遍布周身,企业才健康。然而,如果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那就麻烦了,因为复制人才即使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在咨询、会计、律师等知识型企业,尽管有行业研究、案例分享、方法论等支撑体系,但企业的核心知识资源还是集中在员工的脑子里。每天早上,这些资源坐电梯上来了;晚上,这些资源又坐车走了,办公室只剩下空落落的桌椅板凳。

事实上,多数CEO都不喜欢这样的业务模式。原因是,管理这些流动的资源很费心,很多的知识都难以产品化和快速复制,因而企业就不容易大,即便做大了,也是弱不禁风。

必须通过产品化,将知识从人才转移到产品和技术上

如果能将知识嫁接到软件产品或者硬件设备上,复制起来就容易多了。

现在,大型咨询公司的规模已经明显超过传统的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了,IBM服务业务已经超过500亿美元的规模。20年前,安达信率先从管理咨询进入IT咨询和服务领域,所谓IT咨询和服务就是借助IT技术将管理思想和方法进行产品化和工具化。

这时,原本个性化的知识被标准化了,原本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经验被集中和优化了。实施ERP系统,当然还需要许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但是其成本和效率,远非传统的管理咨询所能比拟。

当初但凡热衷于做一个又一个财务电算化项目的公司全都消失了,唯有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固化在软件产品上的几家“产品化”公司,比如金蝶、用友存活下来。

2002年左右苏宁每年只能开20家新店,而每开一家新店,都要抽调有经验的干部和员工组成突击小分队,直到把人折腾得精疲力尽,才算完事;而今天,苏宁将店面管理的流程和方法“产品化和信息化”之后,只需要2天就可以让新店进入正常营业的状态,去年“五一”一天苏宁就在全国同时揭幕了50家新店。

人才将成为“知识加工场”,随着知识积累而升值,随着知识产品化而贬值

德鲁克说,二十一世纪多数人都应该是知识工作者。但是这里有一个悖论,知识工作者必须不断创造和获取新知识,然后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将其产品化。产品化的结果是,除了一小部分知识原创者之外,多数人的身价会随之贬值。

在一家江苏的化工企业,其管理层按照“资源就近”的原则在盐矿附近规划建设盐化工厂,然后借助公开的市场化渠道取得倒闭企业的部分装置和设备,再利用超高薪从全球短期聘任技术专家协助建立工艺系统,最后通过与国际一流设备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工艺装备。在严重同质化的基础化工市场,其产品成本比同行低10%~15%。

这是一家知识型企业吗?应该也算是的,因为其技术、工艺、装备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的知识含量一点不比麦肯锡专家头脑中的知识储备逊色,只是这家企业已将多数的知识进行了产品化和设备化。

在这样的企业中,人才还重要吗?理论上来说,人才当然重要,就算是设备操作工,如果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能创造额外的价值。但是,现实地讲,除了极少数的高管、融资、规划、工艺专家、市场专员之外,多数人可供产品化的知识很有限,因而他们的身价都在贬值。■

[编辑 张山斯]

12.为什么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会贬值 篇十二

为什么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会贬值?

人力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人体内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的总和, 是人们在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就业适应和劳动力迁移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 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 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

但由于我国在制度上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存在各种障碍, 人力资本难以得到回报。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流动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信息机制、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

对大学生来说, 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起关键性作用。虽然国家一直来强调三支一扶的号召, 但人力资源市场双边垄断, 即行业垄断和企业垄断。行业垄断表现为电力、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 教育行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企业垄断表现为国有企业垄断。

由于这些行业、企业用人机制的垄断,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配置错位, 人力资源失去应有调配的价值, 以致我国创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越来越小。读不读大学反正是一个样。不读大学会改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 以及后续的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考虑到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为重要的内在动力, 它的变化会通过相关制度机制引起经济社会的宏观变化。也可能会前所未有地个人人力资本运营管理问题, 并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度。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经济增长仍然过多依赖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低且投资效率不高, 导致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较低, 还没有达到库兹涅兹式倒U形曲线的顶点, 因而人力资本积累及其作用发挥是造成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整个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受人力资本供求状况、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竞争状况和人力资本价值变化的影响, 人力资本贬值, 使得人力资本拥有者与未拥有者之间、不同层次人力资本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13.热议日元贬值 篇十三

日本共同社报道,近几个月来,日本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受到了关注。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新政府承诺会采取大刀阔斧的举措来重现日本战后的繁荣,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的繁荣局面就结束了。为了实现政府的目标,日本银行计划让流通和储备的现金数量增加一倍。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之一是日元币值的大幅下跌。

日元的快速贬值引发了对于“货币战”的担忧,也就是说各国可能会把汇率作为一种经济武器。如果其他国家也相应地让本国货币贬值,那么日本的做法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而且会让全球经济遭殃。

早些时候,日本总研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后一年间日元汇率始终在90日元对1美元水准的话,仅燃料等进口成本的增加,就将导致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0.6%的国民财富流向海外。对于收支顺差不再的日本来说,这并非一个好兆头。日本财务省今年1月发表的一周海内外证券买卖数据显示,在日本央行超宽松政策预期背景下,大型保险企业等日本国内投资资金正在流向海外,这也加剧了日元走低的势头。此外,日本进口型企业为减少汇率损失,在日本汇率突破100后开始采取售出日元购入美元的操作,进一步为日元走低推波助澜。

美国CNN财经网站报道称,为了应对通缩,日本银行曾承诺要开放式购买较长期债务以及与外国股指联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这一新举措(每年将投入60万至70万亿日元)将在未来两年使日本银行的货币基数扩大一倍。身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已经身陷通缩多年。安倍希望日本银行“尽一切可能”尽快实现2%的通胀率目标。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称,日元对美元汇率四年来首次突破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从而为日元进一步走弱创造了条件。日元走弱被视为对日本出口商及经济有利。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不必再提美元对日元汇率飙升。现在改变游戏规则的是中国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创15年来新高点,尽管这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言是个大麻烦。过去,中国政府密切掌控人民币走势,而紧张的市场情绪推高了日元作为避险工具的价值。现在的情况发生了逆转。为回应来自美国的压力以及国内对中国经济转向消费型模式的需求,北京近年来刻意允许人民币升值,并将人民币更多地向市场力量开放。此时适逢日本银行侵略性的债券购买计划,该计划使得日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出现螺旋式下降。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单凭双管齐发的火箭筒——财政与货币扩张——解决不了日本的问题。让本币贬值可以从其他国家得到一些需求,但是世界其他地区必然不会允许这种转移超出一定程度。目前,七国集团以及日本的亚洲邻国对此已是抱怨有加。

上一篇:农信员工的工作总结下一篇:提高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质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