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案例(精选7篇)
1.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案例 篇一
一、为孕伏学法1作指导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我在课堂教学的谋划与实践中, 时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课中让学生用纸折一折、涂一涂, 表示出一个分数, 可这个分数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细看之下, 不为别的, 只因学生有的不会对折来平均分, 有的精细涂色费时过多, 导致这一操作活动大大超过预设时间, 致使整节课未能及时完成。二次教学, 我做了思考, 把学生这一操作盲点提至课前活动, 专门做了一个学法指导, 带领学生玩了一个折纸游戏:变一变 (正方形对折———长方形, 对折———正方形, 再对折———三角形) 、涂一涂 (指导画斜线表示:又快又均匀) 。不言而喻, 有了课前的学法指导做孕伏, 课堂上也就有了事半功倍之成效。
二、为突破难点作铺垫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最基本的标准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有些数学知识较为抽象, 思维难度大, 对某些学生来说难以突破, 往往造成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导致无法灵活应用新知, 严重影响了后续知识的学习。如, “因数和倍数”一课,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由于它的抽象性, 我们单从这两个概念去强化找关系, 恐怕学生很难理解其“相互依存”之关系。课始, 如果设计一个类比游戏:找两个要好的女同学, 甲称姐姐, 乙称妹妹, 让她们说说两人之间的姐妹关系, 然后老师强调:你是我的姐姐吗?是大家的姐姐吗?那你只是谁的姐姐?学生很快明白了在这里姐姐是相对于比她小的乙同学来说的, 妹妹也只是相对于甲同学来说的。这时老师告诉学生, 这种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的, 我们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中也有这种依存关系。这样在后续的新课学习中, 学生轻而易举地利用类推理解了倍数与因数的这种依存关系, 巧妙地突破了难点。
三、为揭示本质作创造
在微观上, 数学本质是指具体数学内容的本真意义。某个具体内容的数学本质表现为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本质属性、数量关系、数学思想方法等。
如, 画平行线的教学。什么是“平行”的本质?用运动的观点观察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是直线平移运动的状态。因此我认为, 平行的数学本质是直线的平移运动, 画平行线的本质是使画直线的工具发生平移运动。学生画平行线时经常产生困难, 为什么画平行线要“靠、贴、移、画”呢?因此我对“画平行线”作了如下导入:在方格中画一条直线, 让学生画一画平移后的直线, 观察两直线的平行关系;然后去掉方格, 探讨又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准确平移。通过这个“再创造”活动, 画平行线的操作“靠、贴、移、画”就成了一种顺其自然的行为, 操作行为与数学本质就会和谐统一, 数学操作技能的形成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生长。
四、为挑战智力作设计
智力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课始就向学生发起适当的智力挑战, 更能激发学生思维, 引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最终应用新知解决挑战题而获得成功体验。如, 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智力题:一只蚂蚁从正方体纸盒的A顶点爬到B顶点, 如图, 按怎样的线路爬行最近?解决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其实有一定难度, 学生提出了多种方案, 但均没有理由证实而处于愤懑的情绪之中, 这时我告诉学生需把正方体纸盒按一定的方法展开就便于解决, 于是大家迫不及待的想看个究竟, 很投入地在我的指导下沿着边线动手剪起来……最后在主动参与中认识了正方体展开图的多种形式, 并利用展开的平面图自主找到了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 同时, “在同一平面内, 两点之间直走最近”得到有力证实。无疑, 这样的导入设计为本课的展开注入了活力, 为探究确定了目标,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以上是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导入中采撷的几朵花絮。其实, 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多样, 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导入方式, 不同的导入展现不同的风采, 只要是对新知识的学习及孩子的成长有利的即是有效的。在新课改的实践中, 落实数学教学理念的方方面面很多, 需要我们教者不停地探索和大胆地实践。
参考文献
2.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探究 篇二
一、导入时的问题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所有的导入设计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导入设计不好,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1.谈话导入繁琐。有时我们会用7、8个问题,将近5分钟的时间才引出了课题。而同样是这节课,有的老师一句话就引出了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在小学课堂,一节课一共40分钟,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课堂前半段的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导入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会使重点内容的教学和练习时间紧张,而且有的老师那样繁琐的问话,离题远,问题多,对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干扰。所以,谈话导入要力求简洁,指向明确,避免繁琐。
2.情境导入生硬。有的老师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效果也不好。比如动不动就旅游,今天到海洋馆,明天到动物园。学生开始还兴致勃勃,越来越觉得索然无味。情境导入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现实的情境导入课题,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和已有的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教材上的情境都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我们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适当地改造情境,而不是生搬硬套,闭门造车。
3.多媒体导入杂乱。信息技术普及以后,多媒体进入课堂,把枯燥的说教变成了有趣的动画,把抽象的公式进行了生动的演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凡事都要讲个度,工具手段都有个适用的范围,超越了这个度和范围,就会适得其反。例如有位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放了很多动画表情,于是很多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动画上,却忽略了教学重点。所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要有所选择,突出主题,切不可华而不实。
4.活动导入无序。学习本身就是活动,在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有些老师设计了适当的活动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学习这些名师用活动导入时要注意活动设计一定要合理,难度不宜过大,活动时间也要充分,不能徒有其表,为活动而活动,要与后续的教学活动建立有机的联系,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提炼出问题,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导入的方法
目前,大家都比较重视创设生动有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导入,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老师对探究的实质是什么,探究过程中怎样把握好实践操作的尺度而不做深入的研究。这种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注视。因此,我们要好好思考该如何导入才是有效的,导入有哪些方法呢?
1.开门见山。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导入: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如粉笔盒、字典、砖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长方体到底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个问题。
2.制造悬念导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教学“圆、角、分的认识”导入:教师出示形如大熊猫的储蓄盒,并摇动让学生听声音,问“这里面的东西,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和作用吗?你们都想知道关于它的知识吗?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3.以旧引新。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入:师:6个5相加的加法算式是5+5+5+5+5+5,如果12个5相加,那么算式里应该写多少个5?生:12个5。师:我们能否用简便的算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乘法的初步认识。
4.创设情境导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年、月、日”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新中国的小主人。那么你们知道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生:“1949年10月1日。”师:(出示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的场面)“那看到这幅照片,你们想到了什么?”生:“是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师:你什么时候生日?生:2001年7月13日。“像刚才这样,我们在说明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要告诉人们是哪一年(板书:年)哪一月(板书:月),哪一日(板书:日)。年、月、日同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5.类比迁移。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如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导入:师:你能计算这些竖式吗?(出示2个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生:能。(独立计算)师: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生:有一题我们没学过,它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师:你真善于发现,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那你会计算吗?它与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呢?
三、总结
教学中的任何的导入方式,目的都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生活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最终服务于人类。导入新课的方式,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切入点,采取不同的语言和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所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一定能有效地避免导入过程中出现问题,创造出具有新意的导入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活力,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快乐。
3.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案例 篇三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就是这个道理。
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达到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现将我认为比较精彩的课堂导入方法列举一二,希望和大家共勉: 一.音乐激趣
《月光曲》一文记叙的是100多年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
课文以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暗线是贝多芬的情感起伏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由盲姑娘情感变化交织而成的。
要想讲清这两条线索,体会课文内容的含义,讲好开头是关键。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
学生齐读课文后,即放《月光曲》乐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气娓娓道来:“现在我们听到的是钢琴曲——《月光曲》。
《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它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些问题是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探究的心理,又交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月光曲》的欣赏,也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
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
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
如《乡村的傍晚》一文,作者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美景,情景交融,恰似一幅生动的多彩的画面。
根据乡村傍晚时间的推移,设计投影片。
讲课开始,先投示投影片,加之配乐朗读,这时在学生面前分别看到的是: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夕阳还探着半个脸,最后一缕晚霞已隐去等三个不同时间的景物。
学生在耳边听到的是:洗衣姑娘爽朗的笑声,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嬉戏声,大人们的呼唤声,牧童的柳笛声,以及牛儿的哞哞声„„声像同步,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带给了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
这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此时,教师激励学生:“读书吧,它会使你得到新的知识。”学生满怀情趣,投入到乡村新天地的学习体验中。
三、故事传情
乐意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为了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因此这篇课文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5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一下子,就把热血沸腾的学生拉入了文境中。
再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童话大师安徒生有一次被邀参加宫廷舞会,一位小姐久闻他的大名,于是大献殷勤,不住地问:“您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颜色好吗?式样好吗?质料好吗?您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都一样,谈不上喜欢。”小姐说:“您觉得我穿什么颜色、什么式样、什么质料的好?”安徒生的回答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引得周围的大笑不止。这位老师接着说:“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样儿呢?为什么安徒生的回答会使人大笑不止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写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4.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导入 篇四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新课的技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事都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在一堂课的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因此,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初萌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同时,良好的新课导入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 “窗口”,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
那么怎样的导入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石呢?
数学新课导入是教学首要的一环。数学新课导入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数学新课导入必须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任务,具体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一堂课的开始便被牢牢地吸引住了。下面,结合一些教学的实际,深入介绍十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和策略。
一、关注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下开始学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陶行知先生说:“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安全的开课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数学学习。
【课堂案例】在教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这堂课时,教师以亲近的谈话交流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 生:(非常高兴地,齐答)愿意。
师:是朋友就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
生:(非常高兴地,齐答)可以。
师:我在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呢?
生:是的。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1:很大。
生2:非常宽松。
生3:很温暖、很舒服。
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的。生2: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涨破。„„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像这样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大家会理解的更清楚。
【小结】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案例中的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俯下身子看学生”,把自己作为学生中间的一员,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愿意吗?”、“可以吗?” 随和的话语、亲切的交谈,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极大尊重,伴随“穿不穿爸爸的衣服”这一学生都体验过的、极具亲情味的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情绪体验无疑是愉快的,学习的积极性无疑是高涨的,学生的思维已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学科领域,而是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二、合理有效地创设导入情境,能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投入学习。
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情境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顺利开展新授课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导入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情感共鸣,带着疑问与欲望走进课堂内容的学习,并在情境创设中对所学内容在认知上形成知识建构,方法上主要采取谈话的方式,教师通过问答、谈话等,带领同学走进预设的情境,并通过师生交流进一步感悟情境,深层感知学习内容。
因此,在课的一开始创设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情感反应,可以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自主地投入到一堂课的学习中来。
【课堂案例1】在教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形象、直观、生动的情景抓住孩子们的心。
(教师出示三个角度不同的滑梯,如下图)
师:想滑哪个?
生:第三个,因为刺激。
师:哈哈,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师:还有不同吗?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师: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这就需要我们量出角的大小。
【小结】我们的教学都极力提倡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宽松的,适合于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教学情境,数学教学情境的形式是多样的,最好要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只有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最感兴趣。创设情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而有所区别,同时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思考性。因为创设情境不在于气氛营造是否热烈,而在于它是否刺激或引起学生的主体性反应,并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
三、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爱听故事一直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说有故事可听,再顽皮的孩子也会放下一切,瞪大他的眼珠子,摆出一副也许从来不曾有过的聚精会神的样子,等着你讲故事给他听呢。故事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它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案例1】在教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这堂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故事来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知识作深一度的思考。
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 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时引入新课,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小结】以简短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也是一个精彩的课堂开头。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课堂上把数学知识“蕴藏”于在有趣的故事中,能很快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教师也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巧设悬念进行导入,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合理巧妙地设置悬念,便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探究愿望,从而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数学天地。
【课堂案例1】在教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这堂课时,教师可以用一个疑问来促使学生们思考,做到在玩中学,学中完。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休的图片)
师:大家认识他吗?这是一休,一个聪明又可爱的日本小和尚。老师有许多有关他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大家想听吗?
生:想!
师:天皇嫉妒一休的聪明与勇气,处处为难一休。有一天,天皇把一休关进了死牢。按照法律规定,死囚在临刑前还有最后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生”和“死”两张纸条,一休摸到“生”则可以生还,摸到“死”便会被天皇处死。
师:你们认为一休摸纸团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谁能用“可能”说一句话预测一下结果呢?
生:他有可能摸到写有“死”的纸团。生:一休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条。(师板书:可能)
师:可天皇偏偏想让一休死,于是天皇派人偷偷拿走了盒子里写有“生”的那个纸团,换成了一个写有“死”的纸团。这回,同学们想一想,结果会怎么样?谁能用“一定”或“不可能”来预测一下结果?
生:一休一定会摸到写有“死”的纸团。(师板书:一定)生:一休不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团。(师板书:不可能)师:一休难道就真的没有救了吗?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一定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可能性,相信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一定能救出聪明的一休。(师板书:可能性)
【小结】教学时以悬念作为引发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不但会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浓厚兴趣。“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需要用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揭开谜底中来。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五、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导入,使学习内容变得更为真实、生动、有趣。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中的体验。”所以说以现实生活为原形的课堂教学,正是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丰富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学好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将数学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堂。
【课堂案例1】在教四年级下册《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堂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小数并了解小数的意义。
(教师把准备的一些人民币放在讲台上,用投影仪出示一组商品的图案及价格,要求学生按商品的价格付钱)
书包 15元 直尺 0.2元 钢笔 4元 铅笔 0.8元
师:同学们去文具商店买过东西吗?现在老师当营业员,你们当一回顾客。如果买一把直尺,你应该怎样付钱?
生:我付一个两角的。生:我付两个一角的。师:如果买一支铅笔呢?
生:我付一个五角的,三个一角的。
生:我付一个五角的,一个两角的,还有一个一角的。师:谁还有不同的付钱方式? 生:我可以付四个二角的。
生:我付的是八个一角的,还有两个二角的。生:我也可以付四个一角的,还有两个二角的。
师:投影仪左边的两个钱数大家非常熟悉,都是整数。右边两个钱数看来也不陌生,都是小数,分别读作零点二和零点八,并会用付钱的方式表示这两个小数,知道了0.2元表示2角,0.8元表示8角。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认识小数。
【小结】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我们应该将数学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六、利用旧知识做铺垫进行导入,过渡到新知,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奥苏伯尔称之为“组织先行者”。
【课堂案例1】在教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这堂课时,因为在前面的知识中学生们已学过整数的除法,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新旧知识对比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容易区分并掌握新知识。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六个梨和三只盘子。)请问同学们试试如何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
(学生们很快分完,并纷纷回答)师:好的!大家完成得非常好!(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梨)
师:现在一共有七个梨,请大家再把这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
(学生们观察了以后,纷纷说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
【小结】这种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入,不仅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醒学生的内驱动力,也为学生在新的知识的学习中调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到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要掌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又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利用亲手实践导入新课,激起学生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可吸引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操作学具来导入新课。
【课堂案例1】在教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这堂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进行实践操作。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具中找出1厘米有多长?再数一数1厘米中间平均分成几个小格?
生:10个。
师:拿出一把直尺,指出10厘米的长度。(学生纷纷比划)
师:好,再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这个圈尺1米有多长?1米等于多少分米?
生:边比划边回答1米等于10分米。
师:好的,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后拿着尺子量一量家中的那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米、1分米、1毫米?
【小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把握得更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对所要学习的概念可以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进入新知识学习,有更便利的捷径。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听得到的事实,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八、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置身于游戏之中,思维会更活跃,能增添学生学习知识的乐趣。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游戏导入就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做游戏而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促使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习兴趣与数学自然而然地得到增长。
【课堂案例1】在教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这堂课时,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引人入胜的游戏使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也使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无限”等概念。
师:(老师演示)这个节奏能拍出来吗?(学生一起拍掌,中断后提问)
师:你们拍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
生:我们全班同学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这样相同的节奏拍的。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生:要拍很多很多次。生:要拍无数次。
师: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是无限的。
师: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生:是有限的。
【课堂案例2】在教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这堂课时,教师可以用游戏这样进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搞一次拍球比赛,大家等下推荐6个人上来,分成两个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好。师:(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好,那现在就选这六位同学作代表,先分成甲乙两个队。每人拍5秒钟,请同学们当小裁判,老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
师:比赛开始!
(两个队的同学都开始拍球,学生们纷纷鼓掌,喊加油)
师:乙队分别拍了8个、13个、14个,甲队分别拍了11个、14个、16个。现在请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口算或用计算器计算每队的结果。
师:(热情洋溢地)通过比总数,甲队拍了47个,乙队拍了35个,甲队胜了。我对获胜方表示祝贺。
(这时老师要求加入乙队,现场怕球5秒钟,使乙队拍球数增加了12个。现在老师又宣布乙队为获胜队。乙队欢呼,甲队则没有反应)
师:你们真的没有什么想法?
生:我们队3个人拍球,乙队4个人拍球,这样比赛不公平。师: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办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对总体水平的高低吗?
(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重,学生提出“平均数”)
【小结】合理地运用游戏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课堂教学的成功铺下基石。但是,有的老师利用游戏进行导入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现象,如:游戏内容设计太过呆板、不丰富且不新颖;游戏展开不够生动活泼;游戏结构不合理等。因此,教师应多思考游戏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巧性,使之更好地为数学课堂的教学服务。
九、运用归谬的方式进行导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把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正误比较,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从中意会或感悟到正确的方法。
归谬,是首先呈现错误的内容或假设错误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内容或观点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及其荒谬可笑的结论。这种导入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归谬导入。
允许学生放错,给学生一个重新认识、思考的过程,在我们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学时不妨针对学生较难理解、易忘记的知识点设几个“陷阱”,引诱学生犯错,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主动、积极地思考,进而留下难忘的印象。
【课堂案例1】在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堂课时,教师可以归谬导入的形式让学生们走出认知的误区。
师:(拿一个长方形框架)大家认识这个吗? 生:这是制作风筝的一个普通的框架。生:长方形框架。
师:如果这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8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答略)
师:你能在不破坏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改变它的形状吗? 生:拉长方形的对角。
生: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拉,它就变了。师:变成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这时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猜出它的面积吗? 生:它的面积不变,还是80平方厘米。生:它的面积比80平方厘米小了。生:比80平方厘米大了。
师:哪位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呢?相信你们学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就会茅塞顿开了。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堂案例3】在教六年级下册《量的计量复习》这堂课时,可以故意用错计量单位,导致错误,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错用计量单位引起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写日记,我们日记的内容丰富多彩,写好日记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篇数学日记,请看——
今天是2007年4月30日,星期三。
早上六点半,我被闹钟吵醒,便从长8厘米、宽4厘米的床上爬起来,我拿起一支长15米的牙刷刷牙,不知不觉过去了2个小时。想到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不能迟到,于是我赶紧端起一杯20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完,背起1200千克重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生:哈哈大笑。这位同学的日记里计量单位用错了。
师:太棒了,可见学会正确使用计量单位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
【小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是课程目标实施的对象,而且是我们教学的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创作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而动态生成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从学生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只有合理利用学生资源,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十、运用巧妙的猜想导入新课主题,促进学生学会独立猜想、思考的能力。
猜想导入就是让学生根据已知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的内容作出推断的一种导入方法。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研究的问题往往是他们一知半解或是陌生的。导入时,教师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想的理由,逐步展现实质。
【课堂案例1】在教六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这堂课时,教师可以运用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们进行猜想从而导入新课。
师: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一般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为了方便家长找座位,你怎么向家长介绍你自己的位置呢?
生:我坐在靠窗那一排的正数第3个。生:我坐在第4排的倒数第1个。
师:你这个“第4排”是从哪里开始数的? 生:从门口开始数。生:我在第2组。
师:第2组的同学有很多,如果只说第2组,家长能知道你坐在哪儿吗?
生:我是第2组第3个。
师:既说了第几组,又说了第几个,这样就能把你的位置确定了。为了方便,我们把左边这一组定位第1组,正数第一个同学定为第1组第1个,好吗?现在统一了标准,谁愿意说说自己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
(自由发言)
生:每位同学在班里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现在你只说出你好朋友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学生用“第几组第几个”来确定好朋友的位置)
5.读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心得 篇五
但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充斥着很多不合理的课堂导入现象:导入目的性不强;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归结为一句话: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因此,如何设计课堂导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导入的策略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复习旧知导入
数学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强的特点,新知识是旧的知识的深入和发展。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概念的一个固定的角色,他们可以使用它作为一个链接,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奥苏伯尔称之为“组织先行者”。
二、生活实际导入
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然后进行教学,如此,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通过欣赏图片:伸缩门,篱笆,晾衣架的伸缩形,扶梯,瓷砖花纹……这些图中你知道有什么图形?(四边形)观察这些四边形有哪些相同点?它们的边、角有什么特点?接下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来探索新知。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新知,创建全新学习情景进行愉悦教学。
又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线段》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都喜欢体育运动吗?看她在(跳绳)他们在(拔河),他们都用到了什么?(绳子)这两条绳子一样吗?(不一样,一条是直的,一条是弯的)老师把线放在桌上,它是什么样的?(弯的)想办法让它变直。捏住绳子的两头,把它拉直,两手之间一段就是线段……通过小朋友熟知的体育运动,让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揭示线段的第一个特点:直,再通过拉直,用手捏住两头,揭示第二个特点:两个端点。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涨,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了问题又有成就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在探索,在发现。
再如在教学三年级《小数加减法》这节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学生到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在生活中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出示了四种商品以及它们的单价,然后让学生任选两种物品,问题来了,在购物完付钱的时候,售货员阿姨算你买的东西的总价是否正确,她找给你的零钱又是否正确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他们也迫切想要知道自己选的这两样东西的总价是多少,该付多少钱。
通过创设购物这样的情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如果脱离这样的情境,教师直接讲授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及算理,相信5分钟学生就能很快掌握,那接下来的35分钟怎么办呢?恐怕是大量的练习。但这样的教学未免有些枯燥,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了又什么用呢?难道只是为了做题目?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淡,没有兴趣,又怎么去探索新知?
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用于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样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教学效果自然也更好。
三、 直观感知导入
直观感知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教具或投影等演示,使学生有效地观察和思考,学习新知。直观感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
如在教学一年级《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节课时,导入时通过小朋友玩过积木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积木放在你们的桌子上了,你能把它们分一分类吗?你是怎么分的?接下来按照形状一类一类进行认识。学生通过分一分、摸一摸等直观操作,加深了对这些物体的认识。
又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直角》这节课时,出示数学书,看,数学书封面上有角吗?(生摸)再课件演示,老师把这四个角画下来了,这四个角的边(边说边演示:横平竖直)有什么共同点呢?师:像这样横平竖直角就是直角(板书:直角)为了区分直角和其他角的不同,我们一般在直角上标注这样的符号一条横线一条竖线,这样和直角上的两条边正好形成了一个小正方形,这就是直角符号。出示斜着放的数学书,现在封面上的直角还是直角吗?生议:方向变了,不是直角;方向变了,但是两边即没张开,也没合拢,角的大小没变,还是原来的直角。师指出:这个角虽然开口方向变了但它还是直角。指着黑板上的角,追问:黑板上的这个角是直角吗?过渡:直角在书的封面上存在,在其他物体也存在,看这是什么?三角尺……
通过观察数学书,寻找数学书封面上的角,从而引导学生这样的角进行观察、研究,以达到直角的认识的最终目的。假如没有实物或模型的介入,让学生凭空进行想象,对于初入学的孩子来讲是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的。
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经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分析、比较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概括。当然,直观只是一种手段,最终要达到理解数学知识和发展思维的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总而言之,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导入新课,都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判定导入成功与否,就是看一上课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主动的渴求新知。
6.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案例 篇六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分别为被公认是教学效率较高的一位数学教师和一位教学效率较低的教师。他们均是某大学附中的数学教师, 该校是重点示范校, 生源质量名列全市中上等。通过与大学的合作, 使学校产生了质的飞跃, 软硬件建设都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案例简介。一位是G老师 (应研究对象要求, 略去姓名) , 非常重视从期刊中吸收教学营养, 并运用于教学中, 多次获区级数学学科带头人及校级优秀教师称号, 在市区各级创优课比赛中多次获一等奖, 并作多节示范课、公开课, 深受好评。经历了第一轮新课改的摸索和修订版新课改教材的教学改革,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教育教学效果优异。她深受学生喜爱, 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她极少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而且留作业不多, 教学成绩不仅好, 而且其班级学生普遍喜欢数学, 升入高中后, 大多显现较强的数学学习后劲。另一位是L老师 (应研究对象要求, 略去姓名) , 较为敬业, 时间和精力多放在找题和做题中, 她终日埋在题海与作业堆里, 又用课下补习挤占了学生大量时间, 学生数学学习负担重, 可数学教学成绩仍不理想, 一部分学生厌学数学, 使其他科教师以及部分家长和学生怨声载道。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有TIMSS的录像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TIMSS的研究是建立在两位不同类型的教师的单一课对比的基础上, 给出的是一系列个别的“快照”。“快照”中的区别即为特征, 从而得出不同地区或类型教师的个性化特征。本研究通过对一位教学效率较高和一位教学效率较低的教师同一节课的比较与课后访谈交流, 来分析他们课堂教学导入行为的差异。
三、课堂导入教学行为的差异
在听课和访谈时, 一方面用录音笔把听课内容录下来, 另一方面课上辅助记录。课后将录音转译成文字。
教学内容选取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第2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5课时:斜边、直角边定理) 。两位教师对该同一内容采取了不同的导入方式, 造成学生该节课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欲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等近期效果不尽一致, 这也应是造成思维能力的培养、效率意识的渗透等方面远期效果迥然不同的累积原因所在。
G老师:[教师放幻灯片给出图片和问题]
师:请大家观察幻灯片中舞台背景的形状, 它们是两个直角三角形, 但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 如果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对称的, 那么就会给观众以视觉的美, 我们怎么让它们关于舞台中心对称呢?
生:如果全等就对称了。
师:太好了, 但怎么判定它们全等呢?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生:先量一量, 再运用我们所学的全等判定定理。
师:想到运用我们所学的全等判定定理, 太好了。这就需要量边长。如果我们的测量工具只是一把卷尺?怎么办?请大家思考, 可以与同桌交流。
[学生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 各抒己见, 紧张激烈地谈论着, 教师边巡视边加入讨论。]
师:好, 哪位同学发言?
生1:我们想到了SSS判定全等, 但是直角边被花盆遮住, 无法测量, 这样不能运用该判定。
生2:由于两个三角形均有一直角, 可以用SAS判定定理。
师:哪位同学有补充吗?
生2:卷尺不能量一直角边的, 不能运用SAS判定定理。
师:说得好, 那么我们能运用所学的AAS或ASA判定定理吗?
生:不能, 由于我们没有量角器。
师:教师这里有一个办法, 只要量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 如果它们分别对应相等, 就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有关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独特判定定理。
这时, 学生都用很疑惑而又期待的目光看着老师, 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注意力高度集中。
教师仍是故弄玄虚, 没有告诉学生原因, 而是又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师:任意画出一个Rt△ABC, 其中∠C=90°, 再画一个Rt△A′B′C′, 其中∠C′=90°, B′C′=BC, A′B′=AB。把画好的Rt△A′B′C′剪下, 放到Rt△ABC上, 观察它们全等吗?原因是什么?能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证明吗?
接着, 引导学生尝试能否将新问题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予以解决。在这里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并试图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通过尝试发现目前只能运用画图方法, 最后说明以后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后, 该问题实际上是可以转化为旧知加以解决的。
L老师:说出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依据, 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
生:SAS或SSS或AAS或ASA。共同点是:适用于任何三角形;都需要三个条件。
师:请判断。如图, 具有下列条件的Rt△ABC与Rt△A′B′C′ (其中∠C=∠C′) 是否全等, 在 () 里填写理由;如果不全等, 在 () 里打“×”:
(1) AC=A′C′, ∠A=A′ () (2) AC=A′C′, BC=B′C′ ()
(3) AB=A′B′, BC=B′C′ ()
(4) ∠A=∠A′, ∠B=∠B′ ()
(5) AC=A′C′, AB=A′B′ ()
生:ASA;SAS;×;×;×。
师:我有个疑问:有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全等吗?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
(教师放幻灯片, 给出新问题。)
师:任意画出一个Rt△ABC, 使∠C=90°, 再画一个Rt△A′B′C′, 使∠C′=90°, B′C′=BC, A′B′=AB (即:使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 把画好的Rt△A′B′C′剪下, 放到Rt△ABC上。他们全等吗?哪位同学想到了画图的方法, 请举手。
学生们觉得难度较大, 很茫然, 无从下手, 举手的人寥寥无几。一时间课堂气氛沉闷起来。教师口述一步, 板书一步, 画一步, 进而完成作图。
点评:导入行为的时间:G老师用了5分10秒, L老师用了6分2秒, 二者在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别。新学习的内容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与已有知识相联系的脚手架, 这两位老师都做到了这一点, 但导入方式差异较大。
G老师说她得益于平时喜欢阅读数学教育类期刊论文, 该上课材料, 就是她在学习和参考了他人的优秀教案后, 从学生视角, 设计了该开头。的确, 她一上课便把学生置身于一个实际问题的情境之中,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不仅复习了旧知识, 而且提出了新问题, 让学生思维自由翱翔, 并在与学生的自然而然的交流中, 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新知。也即是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中, 引入课题, 是在引领着学生探求新知。
而L老师很少从期刊论文中吸收营养, 她说深信熟能生巧的古训, 她说她上中学时就很勤奋, 虽然没有考取理想大学, 但也考上了大学, 她的学习经验影响着她的教学信念。该节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复习全等三角形知识, 让学生一开始就步入了记忆之旅, 而且这种复习与讲授的新知没有联系。
G教师提出了问题后, 引导学生转化问题, 并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主动获取“HL”的条件。而L老师好像重视知识的复习, 但实际上没有巧妙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为了赶时间没有留出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成了个书记员, 一定程度上也抹煞了学生探求新知的乐趣。L老师没有通过创设高质量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 而是以一道类似于考试题一样的填空来开展练习活动, 由于学生一开始就陷入了题海之中, 实际导入时间还多于G教师的。
四、结论
两位教师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显现的教学行为差异主要体现在L教师更关注知识的记忆与传授, 不注重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而G教师更关注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更关注如何引领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具体而言: (1) 注重数学学习角度。高效的数学教师从教学一开始就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或数学知识出发, 引导学生学习新知, 还从导入环节就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动机。 (2)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视角。高效数学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高效数学教师不仅重视知识的教学, 并注重学生的掌握双基与学生形成积极数学情感体验之间的协同发展。 (3) 教学信息反馈角度。高效数学教师注重尽量在导入环节就重视数学学习中的交流质量, 并保障所有学生有同等和教师交流的机会。 (4) 数学教学的教育性角度。高效的数学教师的教学不仅局限于数学知识的层面, 而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5) 创设问题情境角度。高效数学教师注重创设高质量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新知, 即重视的是问题, 而不是习题。
参考文献
[1]施笋娟.普通高中《数学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说明.数学教育学报, 1998, 7 (3) :50-53.
[2]王光明, 刁颖.高效率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数学教育学报, 2009, 18 (5) :51.
[3]王光明.重视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效率论”课题简介.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 (3) :43-46.
7.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案例 篇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的特点,因此如何正确导入课堂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难度,学起来也相对枯燥。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构建出活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创造出良好开端。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教学导入需具有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让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后,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导入时,需要注重导入的趣味性,适当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引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导入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体现在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必须要强化的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导入,以便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导入需具有针对性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都尚不完善,并且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其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都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各方面特点,针对不同教材、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挑选出个性化的教学导入方案,以便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导入过程中,不能只追求花哨的形式或者表面上的效果,而应当注重其实质与内涵。要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合理的教学导入,不能浪费太多宝贵的课堂时间。
3.教学导入需具有吸引力
小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教师要想在四十分钟左右的课堂时间内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要进行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导入。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动性强,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妥善利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采用对话、游戏、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巧妙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的先决条件,有经验的小学数学教师都会通过有效的教学导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快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点。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法
1.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创新意识培养而言十分有效。教师可将课堂数学教学导入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激发其学习动力。例如,在导入“混合运算”这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先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组织一个物品传递游戏,并加入一些小玩具等。教师将写有算式的小卡片进行混合,学生需迅速计算出卡片上的答案,下一个同学再继续接力。当小组成员答对的数量达到要求之后,便可以得到奖励的玩具。同时,学生若是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鼓励奖品,调动学生的学习信心。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没有答对的部分,展开混合运算教学。通过这样的游戏导入,课堂教学不仅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还能学习到新知识,锻炼计算能力。
2.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导入
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比如,在导入小学数学加减基础运算的教学时中,老师可以创设一个活泼的课堂环境,将一些小学生们喜欢的动画角色或明星人物导入到课堂中,通过这些人物的引入来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小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老师可以向学生发出提问:“假设灰太狼抓了5只羊,喜羊羊救出其中2只,灰太狼又抓回4只,请问灰太狼手里一共有多少头羊?”这样的导入方法能够很快引起学生兴趣。通过这样有趣的导入,学生们也能够从中发现加减基础运算的规律,进而引发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3.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
在数学教学导入时,老师可以依据教材的实际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对教材知识进行加工再设计,并以充满趣味性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出来。例如,在导入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章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孙悟空分饼”。孙悟空把三张同样大小的饼分给小猴子吃,他先将第一张饼平分为4块,一块给了猴子甲,结果猴子乙看见了,说自己要两块,于是孙悟空把第二张饼平分为8块,给了猴子乙2块。此时猴子丙看到,贪心地说自己要3块。孙悟空便把第三张饼平分为12块,拿出3块给猴子丙。看完视频,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哪只猴子得到的饼最多?”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思考,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这类教学导入法能让学生融入故事中,让学生展开想象,找到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三、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情境创设、讲故事等方法导入课堂知识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尹敏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与策略初探[J].才智,2014,23:203.
[2]孙忠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10:78-80.
作者简介: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案例】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导入10-15
探析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09-07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12-05
大班额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讨07-30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07-30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8-24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12-13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07-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