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2024-11-18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3篇)

1.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篇一

1、心理健康与人生

一、案例分析引入课题

案例1:张某某系职院校10级学生,她学习很用功,目的很明确—要争取学校的奖学金以解苦涩的生活支出,第一学期末,本来踌躇满志想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轻度的抑郁症。从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进入青春期的你们,由于经历相对简单,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基本上从家门到校门的生活背景,因此,有人称之为“门内人”,在校期间,大家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经济,情感,就业,家庭变故,周边环境等诸多问题,而且是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系受力差,根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占32。6%,特别近几年,学生因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出现休学,退学,自残,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苗头上升,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引导愉快的人生,显得尤其的重要。

二、教学过程

一、现代人的健康观

由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引出健康的重要。

健康亲情,友谊,自由,快乐,爱心,勇气,毅力,学习,事业,成功等

1、选出你觉得最重要、最珍贵的5项

2、在这5项中去掉一项,剩下4项

3、再去掉一项,剩下3项

4、再去掉一项,剩下2项

5、再去掉一项,剩下1项 然后,请学生进行分享,看看最后剩下的一项最多的是什么?

小结“健康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前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每个人认识有健康并不代表就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失去一切。可想而知,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躯体无疾病就健康,(二)现代人的健康观认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

小结:因此,健康不只是指身体无疾病,牙齿棒,吃得香,身体壮的人,一个人健康与否,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评价

1、躯体健康:人休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举例;用三快来形容:快言、快食、快便,)

2、心理健康:一在段比较长的时间里良好的心境(举例:两个画家以“静”为主题作画。)

3、道德健康:在稳定的道德念下表现出现的一是符合社会规范行为,(举例“非主流” 与道德两难情景)

4、社会性健康: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能立足角色创造性开展工作并取得成就,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举例嗜老族)

小结:健康四个方面的关系:躯体健康是其他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与躯体健康相互作用,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道德健康高于单纯的心理健康,社会性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充分体现,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含义: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性格,情绪稳定,行为适度。

注意:心理健康不是指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能愉快接受而是指对待环境与与冲突的反应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因此,心理健康是一 种积极向上,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一般智商在80分以上,这是人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保证。(2)情绪健康:情绪愉快与情绪稳定。情绪愉快:愉快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地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自我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举例:一个人遇到一件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观快地述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和行为.如果不是这样,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辞性,称为异常状态.3、意志健全:意志是一个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选择,决定和执行的心理过程。

举例:确立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但确定目的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动机的冲突,按照勤温的说法,动机的冲突一般有四种形式。

(1)双趋式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择其一的矛盾心情。(2)双避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人们只好选择对自己损失小的目标,避开损失大的目标,(怕货币贬值)(3)趋避式冲突:想获得一个目标,它既对自己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就是趋避式冲突。举例:想吃糖,又怕胖。

(4)双重趋避冲突,每个目标对自己有利,也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就是双重趋避冲突。

(5)多重趋避冲突:一个人面对两个式两个以上的目的,两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举例:想参加学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但又害怕耽误时间太多。(6)人格完整:人格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科教片的总和,人格完整即是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所想的,所说的,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7)自我评价正确: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自我评价。(8)人际关系和谐: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入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有自知之明,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态度多于消极的态度,交往端正。

(9)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秩序,要么改善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或改造自我适应环境.(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健康者应具能多数同龄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与特征,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同龄人则是不健康的表现。

小结: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我们理解与适用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心理健康与否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我们不能根据一人,一时,一事而简答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如:一个平时活泼可爱的学生,近来变得沉默寡言了,有时还半夜啼哭,她的表现正常吗?或她最近失恋了,你又会怎么想?

(1)心理健康与否不是泾谓分明的截然对应,而是一种连续而交叉的状态。(2)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动态性。

(3)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因此,心理健康,说到底就是一种人生态,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有能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事物,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追求高 尚的生活目标,但又没有做“完人”“超人”等超截自身能力的念头。结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大众,侧重预防,从时间而言,是个体终生的课题,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同学们要学会与人沟通,善解人意,如何与团队合作,善用团队的资源,齐心协力共谋大业。三.课堂练习

请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为什么?

1、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2、心理疾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3、身体健康有可能引发心理上的健康

4、一个人和别人的相处不好,也许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加以解决.5、所谓“悦纳”自我,意思就是要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

6、正常人是不会出现心理问题的,有心理问题的人都是变态的或精神病人。

7、心理问题是每个人自己要以调整解决的,完全不需要接受外界帮助。

四、课后作业

1、应如何科学地理解“健康”的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五、板书设计

1、案例导入

2、现代人的健康观

3、心理健康的标准

4、小结

5、课堂作业

6、课后作业

2.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篇二

本软件同时还编入了《奥运学堂》室内课教学课件,《奥运学堂》以奥林匹克运动的12主题为框架,3大体系为核心构成。其中包括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活动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体系完整、神圣、浪漫的一曲奥林匹克精神乐章。该软件的研制成功堪称为体育健康课教案编写的一次革命。

本软件适用人群:

1.体育教师:辅助大、中、小学教师备课,编写教案。

2.学生:辅助学生学习,理解老师的教学思想。

3.业余爱好者: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要点、练习方法、运动技巧。

产品特点:系统全面、图文并茂、操作简便、适用性强,可用于powerpoint和电子读物。

统一售价:230元/套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联系电话:(010) 8209997313910950613

首都体育学院1-2-202腾讯QQ:120086196

邮编:100088 MSN:wandaqi@hotmail.com邮编:100088

3.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识 篇三

可以不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开设!理由有二: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能够更充分地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和预防性功能。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符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可以“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的指示精神。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需要不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开设!理由有二:第一,学生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体验,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技能,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学生很需要这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第二,许多学校的实践都证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见效快、效果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会不会影响学习?会!会产生积极影响,会促进学习。校长、教师、家长都不必担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会增加学生负担,降低中考、高考成绩。相反,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自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当然会提高学习成绩。这对于普通学校、普通学生来说,效果尤其明显。

心理健康教育课难不难?不难!难与不难的区分,关键是关注的重心是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课严格说来叫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门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加心理体验。对学生而言不难,因为他们喜欢活动,所以会积极参与活动。对于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而言也不难,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但是教师只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关心、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会喜欢这门课、热爱这门课,就会认真钻研、开拓创新,就能够上好这门课。

4.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篇四

【理念】:初中阶段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互矛盾、冲突的时期。这种心理特点在使初中生在和教师交往的时候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首先,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更加理性化,但存在极端化的倾向。他们开始理性地客观地评价教师。但同时由于思维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特点,对待很多问题都不能全面、辨证地进行分析。在心理上,初中生对于自己的不喜欢的老师的各种意见多持拒绝态度。其次,初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以及自我意识的高涨,使其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意识,对老师很容易不满,师生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增多。

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增强学习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能较顺利地把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自己的行动,使学生得到心理满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智能。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

1.认识与老师的交往中需要沟通

2.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活动设计】

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看起来很精神啊!

师:今天我们要来谈论一个关于老师的话题。我们在学校学习、获得各方面成长的同时,也结识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老师,和老师的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师(突然指着某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已经开始上课了,眼睛不要看着窗外。学生必然会感到委屈,不平。

老师向其解释,是故意如此。请该生谈谈心理感受。

师:是啊,如果我是你,我肯定心里也会很不高兴。这就是误会。不管是被老师误会,还是误会了老师,我们心里感受都不会好。在你和老师交往中,有没有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能和大家谈谈吗?

学生回忆,并和同学分享。小叶同学的遭遇就是如此。

在学生体验到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可能发生误会及误会的感受。

学生回忆自己和老师交往中发生的事情,直接导入本课。

二 心灵相通:

小品表演:(内容见附页)

大家谈:小叶怎么了?

假如你是老师,你认同他对误会的这种处理方法吗?

你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小叶,你准备怎么跟你的老师说?

(学生讨论并假设多种可能)

1.对误会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2.对误会采取很差的态度表现出来。

3.诚恳地向老师解释清楚,消除误会。

假如你是老师,对小叶的表现,有什么感觉?你希望他怎么更你说这件事?

教师归纳三种可能的情形。

学生思考。

教师随机指问学生,通过追问或学生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达下,老师的感受与心理体验。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师生误会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和老师交往中会发生误会,而对误会的不同处理方法会给老师带来不同的感受,引发学生认识到和老师交往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三 技巧荟萃

学生总结:今天以后,与老师沟通,我会采取。

交流方式:当面交谈

书信包括纸条,父母传话,电话,Email

交流态度:尊重,诚恳,适时关心……

屏幕出示:和老师交往,应注意

1.尊重: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按时完成作业。

2.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与老师说话要有礼貌。

3.适时表示关心

4.正确对待老师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前面的体验和讨论,学生总结和老师交往需要注意的方法和态度。

四 情境操练:

1.考试没有考好,希望老师给你帮助,又怕被老师责骂。你打算……

2.最近学习一直不太顺利,觉得老师一定不喜欢自己了,走在路上却看见老师迎面走来,你会……

3.课堂上,明明你还没有想好解题思路,而老师又偏偏让你在黑板上解题,害你在同学面前丢尽脸面……

4.上课的时候,老师把一个很简单的题目说错了,你刚好知道答案,你会……

5.最近天气变化剧烈,老师来上课的时候你发现他得了重感冒,你会……

通过课前对学生的了解,设置几个常见的情境,让学生操练所总结的技巧。

五 建议:

带着微笑和你的老师打个招呼

找一件你马上就能为你的老师做的事情,并付诸行动,加深和老师的交流

如:认真听一堂课,认真做好今天的作业,向老师道谢,课前在讲台桌上放杯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师生之情,在交流中获得成长。

六 赠言: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5.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 篇五

关键词: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

青少年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弗洛姆曾说“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可见21世纪青少年的人格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21世纪是中国人走向现代性社会的世纪,自然,21世纪青少年健康人格也应该是具有现代性的人格,它将有别于传统人格与过渡人格(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过渡所形成的人格)。而青少年人格的塑造,除了受他们所生存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外,还深受他们先辈的传统人格与过渡人格的影响。为塑造21世纪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我们必须承继传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并针对青少年的实际情况,选择,构想,设计出适合21世纪青少年的理想人格模式,用以引导,教化,培养,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21世纪较以前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所设计的理想人格及过渡人格,已不能全面的为现代中国人提供人格认同的价值资源。21世纪青少年的理想人格模式便是顺应现代新的人格认同而设计的,它将给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以新的形式和目标,给青少年以巨大的感召力和鼓舞力。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作一定的约束与限制,能从较高角度来观照,反省,批判现实人格,以便促进现实人格向较健全理想的人格发展。

青少年具有健全理想的人格,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内心的和谐和人格的完整,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健康人格的选择和培养,不仅仅是社会、学校、家长的事,同时也是个人的事。个人有塑造自我理想人格的需求,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选择和增进自己的健康人格。人格,简单的说,就是个人的整体形象,是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整体形象。人们根据这种整体形象来判断这个人的社会角色和个性特征,并把这个人同其它人区别开来,它是特定的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所谓健康理想人格,就是与时代节奏合拍,并有适度的超前性,在内部心理机制上和谐发展,在外部活动上富有高度效能的人格。它是对一种人格模式的理想化的设计,是人们在自己的心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最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人格所应当达到的最高境界。一般说来,健康理想人格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和自主性,对现实具有客观而深刻的感受力,并以宽容的态度承认现实、适应现实,同时又保持着旺盛的创造精神。这种人格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较丰富的信息量,对生活和未来抱有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并能较充分全面的发掘自己的潜能。这种人格是现实存

在与未来可能性的结合,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持续的选择,培养,塑造,提升等活动来接近达到相应要求。理想人格的设定,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人格追求的最高典范和做人的楷模,人们可以参照“这面镜子”来选定自己的方向,可以把自己与理想人格相比较,以清楚明确自己已具备了哪些现代素质,还欠缺哪些东西,并朝着这个方向去塑造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依据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现代社会文化规范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什么样的模式呢?也就是我们将把21世纪青少年的人格往什么样的方向引导和培养?

无可否认,理想健全的理想人格必须承继传统人格,参照过渡人格,立足现实的价值目标和社会文化规范,并用发展的眼光放眼未来,同时,还应不同程度的借鉴吸收其它国家的健康人格资源。依据上诉情况整合设计的健康理想人格模式应该是人格结构四个层面的完整统一,其行为模式(表层结构),和倾向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深层结构)以及结构中的诸层面、诸因素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和互相配合的。表层结构依赖于深层结构,又反映深层结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人格结构内部诸层面诸因素的不同结合,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并构成了多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格整体形象。剖析人格结构四个层面所反映的实质,中国21世纪青少年应具备如下人格特征。

1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它表现为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的存在并接受和尊重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信心。还肯定自我的特殊,“我之所以为我”,并强调自我实现,肯定自我价值。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个人的人格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那些主体意识淡薄,对自己缺乏尊重,对他人也缺乏尊重的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培养更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曾指出“积极的自我观念为我们正确对待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它是形成伟大的人格力量的基础”。

2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也就是奉行自我认可的原则,不抬高夸大自我,——自以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过分贬低自己,而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义。他们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同时又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是一个人自卑,自信,自负三者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在此基础上,社会,家长能更清楚的了解青少年,青少年更能看清和认识自己,以便能更好的朝着确定的方向去实现自我。

3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要求青少年成为“自己的主人”,能独立自主的认识处理事情,具有较强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才能,“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去选择个人成长的目标,独立地自由地塑造自己的人格”(武斌《现代中国人----从现在走向未来》第329页)。能通过积极的主体的活动,把各种影响“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意识,并通过细致的鉴别吸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所接受的东西,开发自我能力与潜能,展示自我优点,用大无谓的创造精神去塑造新的自我,开创新的生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能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这三个特征的具备,对培养和形成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态度,能充分接受大量信息。这种开放不仅是对自身经验体会的开放,而且是对新的观察方法,新的存在方式,新的思想和概念的开放;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开放,也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开放,而且还是对外国先进文化的开放。青少年必须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吸收,并将其整合融化为自我信息,同时,青少年又必须能把这些经验体会及各类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灵活的加以利用。

5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人是在不断的适应中完善成长的。适应现实就意味着你能跟上时代的节奏,与时代的各种因素相和谐,就意味着你可以完好的保持自己的角色并努力去实现自我。同时,社会生活还在一如既往的发生变化,青少年还必须具有敏锐的应变能力,以适应新的变化,能与变化的世界保持和谐的节拍。

6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这些交际包括现实生活的亲身交际和有虚拟意味的网络交际。21世纪是信息和科技的社会,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由此才能更全面完好的塑造自我和实现自我。同时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人们追求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寄托的需要,并且还是青少年培养健康人格心理的需要。

7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自然和他人,有较强的爱心和同情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

同,同情和爱的感情。他们强调自我而不失对社会,自然和他人的关怀,明确人是社会的人,人不仅仅为自己活着。他们能理解人,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兴趣爱好广泛,交往频繁,对社会生活抱一种比较积极的入世态度。这个特征是对“自我为中心”的反省,拓展与开放,它将人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让人心怀世界,心怀天下。

8不迷信自我,不迷信权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能较理智的分析问题,不感情用事,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能接受科学客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信赖自我经验,能坚守自我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判断,对权威不盲从,有时甚至持怀疑态度。他们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是非曲直观,对自己认为非正当的规范不盲目遵从。这个特征是对人格崇拜,偶像崇拜,尤其是对明星崇拜与自我崇拜反思后所确定的一种主体自我回归。

9探寻精神生活,不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在世界日愈市场化的21世纪,人们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物质享受和感观刺激,对物的顶礼膜拜造成了某些人追求的表层化和浅层化。看重物质的同时,探寻精神的憩居点,是对商业社会把人们的全部活动简化为生产和消费过程,把人们的追求导向单极方向的反思及对新价值确定的努力。这种人格追寻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对物质享受和虚荣不十分关心,其价值追求多样化,并且在努力寻找某种大于个人的意义和目的,希望能过一种内心和谐宁静的生活。

10思路开阔,关注的空间地域,范围及点扩大,不局限于个人,集团,家国,而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生活,自然世界,把地球当作人类共的家园而加以关爱。这个特征同第七个特征相结合,更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让人心胸更加广阔。

11初步掌握成人所具备的较强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掌握有关的工作技能,并且有承认义务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

12面向未来,一往无前的态度,能有所侧重的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他们承继过去,看重现实,放眼未来。他们能明确的意识到生活是不断前进的,追求的方向应该适宜未来的目标和任务,并用未来的希望激励和引导现实的生活。

上面这些特征是中国21世纪青少年健康人格的一般特征,它是人格结构四个层面的概括反映。当然,由于21世纪社会的复杂和很大程度的不可预测性,这些特征也许还会遗漏某些重要特征。但青少年可以参照这些特征,通过不断的选择变通,努力完善健全适宜自己的健康人格。

6.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_9 篇六

活动内容: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学会与同伴主动交往。

2、了解交朋友时的礼仪。

活动形式;看短片、演小品、唱歌、游戏等 活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准备:课件、小品 活动过程

一、唱歌曲,入情景

1、背景音乐——《郊游》,学生进场,师生打招呼。

2、师:同学们,欢迎来到心理健康活动室。瞧!春天景色真美,让我们拉起小手去郊游吧!——师生表演唱歌曲《郊游》,围成圆圈坐下。

3、交流对歌曲的感受:

师:喜欢和小伙伴在一起活动吗?

是啊!拉起小朋友的手一起玩真快乐呀!刚才下课时,老师看到你们跟小伙伴玩得可开心啦!有的在玩剪刀石头布,有的在猜谜语,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说悄悄话„„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很高兴。是呀,我们的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就会有更多的快乐。但是,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

课件播放情境一:一学生看见伙伴们“玩捉人”游戏,要求加入,同学们不同意。他伤心地站在一边,看着同学们玩。

播放情境二:一学生一个人跳皮筋,她用两张凳子撑住皮筋,可皮筋老往下掉,她越玩越觉得没意思,说:“真没劲!”

师:你们觉得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师:没有伙伴是多么没意思啊,怎样才能交到很多的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交朋友。

二、讲故事,谈感受

1、师:我们先听一个故事——《小猴请客》

今天是小猴的生日,他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请小伙伴来庆祝生日。”“好呀,你去请吧!”小猴蹦蹦跳跳地出门了。他来到草地上,看小羊和小牛在吃草。小猴说:“喂,两个长角的东西,今天是我的生日,快到我家去吧!”小牛、小羊一看小猴这么没礼貌,就说:“对不起,我们不想去。”小猴继续往前走,他看小松鼠和小白兔在比谁跳得高。小猴就喊:“喂,两个小家伙,今天是我的生日,快去我家!”小松鼠、小白兔说:“对不起,我们不想去。”小猴继续往前走,看见小鸡和小鸭在草地上捉虫。小猴叫道:“喂,尖嘴巴的小鸡,翘屁股的小鸭,今天是我的生日,快去我家!”小鸡、小鸭继续捉虫,说:“对不起,我们不想去。”

小猴请不到朋友,伤心地回去问妈妈:“妈妈,我请了很多小伙伴,可是他们都不来呀!”

猴妈妈说:“小猴,你请客的时候有礼貌吗?”小猴惭愧地低下了头。猴妈妈:“小猴,你请客的时候要有礼貌,你再去试试!”小猴听了妈妈的话,又出门了。这一回,他可有礼貌了,称小鸡、小鸭“弟弟”,称小松鼠、小白兔“妹妹”,称小牛、小羊“哥哥”。最后,大家都高高兴兴答应为小猴庆祝生日。当小猴回到家时,小伙伴已经到齐了,大家一起为小猴唱生日歌,小猴可开心了!

2、师:小朋友,我们也来为小猴祝贺生日吧!

全班小朋友也跟着唱起来,共同祝愿小猴生日快乐。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开始小猴为什么交不到朋友吗?后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为他庆祝生日呢?

3、师: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向小猴学习什么?(有礼貌)

三、大家来学交朋友

1、师:小朋友,交朋友时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呢? 有礼貌、热情大方

2、师:你们平时交朋友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

3、教师师范——找朋友,学生学做。

4、集体舞——找朋友

5、小结:只要我们团结礼貌、热情大方,我们就会有很多的朋友。

四、讨论问题明道理

1、交朋友的原则 卡片抽题,学生回答讨论

A高兴时送给同学的东西,不高兴时又要回来,这样好吗?(真诚守信)B 你的朋友被别人打了,你就去报复替朋友出气。(理解真正的帮助)教师补充:我们与人交友还应当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并且还要遵纪守法。

2、处理交朋友时遇到的的问题 ①朋友的意见和自己不一样怎么办? A、心里不痛快,不高兴。B、仔细想想他的话也可能有道理。

②被朋友误解了怎么办?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声。B、由此发生争吵。

C、不争吵,在背后发牢骚,说坏话。D、真诚地说理,想办法和好。

③与朋友两个人都需要某件东西,怎么办? A、抢在别人前边先得到。B、协商共同使用。

3、老师小结:发现了问题就是进步,老师相信大家找到问题后一定会克服这些问题,真诚友好地对待朋友,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五、歌舞表真情、学生谈这节课的感受,教师小结。

7.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篇七

统一售价:230元/套

腾讯QQ 120086196

联系人李靖

电话:(010) 82099973 13910950613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首都体育学院1号楼2单元

202室

邮编:100191

8.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几点理由 篇八

笔者在与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凡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学校,大多比较系统地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全有理由采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

开课有充分的理由

第一,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方向

现代课程论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应当兼顾社会要求、学科要求和学生要求。尤其要注意使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能够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就目前国际课程改革的情况看,各国所设置的课程种类大致包括:工具类学科,科学技术类学科,人文、社会类学科,艺术类学科,体育、健康类学科和职业类学科等。而最新的建议是设立“相互联系的四部分课程”,即“个人成长的课程”、“生活技巧的课程”、“学习如何学习的课程”、“具体内容的课程”。各国都把促进个体成长作为课程开发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正是一门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课程。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要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活动课程,增设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拓宽教育内容,加强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教育等等。心理健康教育课既是一门活动课,又是一门综合课,而且可以采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目标,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是现代教育理论“主体教育观”和“个性发展观”的充分体现。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学生获得心理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不主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但是,并不是说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丝毫没有心理知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渗透大量的心理知识,如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品质、能力、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等等,心理知识是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的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学生发展能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任务与功能,心理健康教育课采取多种方法开发,提高学生的潜能。通过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创造力、适应力,承受力、自制力等等都可以得到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训练、辅导等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等智力品质;可以形成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积极而乐观的心态等非智力心理品质;

4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

传授方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其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来看,可以说是一种方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过程就是心理学方法的使用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观察法、记忆法、思维法,创造法、心理平衡法、心理调节法、心理暗示法、心理激励法等科学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任务,是实践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深造,使自己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拓展和深化。教师在传授心理方法的同时,会更加全面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心理方法,使自己能够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锻炼的过程,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得到发展。教育的过程也是心理暗示的过程,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同时,教师自己的心理素质也得到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质也会得到巩固与完善。

第四,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也是必要的。但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结果看,这些途径远不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显著。

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学生的心理发展既受生理的影响,更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之所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要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使全体学生的心理都能够正常、健康地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单独一次课或一个年级的课好似支离破碎,其实,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体系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的螺旋式上升和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一般都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学生们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种种顾虑应该消除

在没有开课之前,人们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他们所担心的问题是否存在,或者说是否必然发生,只有让实践来回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否正确,也必须通过开课来进行检验。

顾虑一: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

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课上训练为主,根本不留作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恰恰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实践表明,学生之所以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正是因为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得到心灵的放松。

顾虑二: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

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也缺乏实践根据。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课,有人就把它等同于学科课程,以为只是传授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学理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理健康教育课坚持活动性和参与性,在全员参与的活动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实践证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

顾虑三:缺少师资

这种担心也大可不必。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对“师资”的要求高,一般教师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胜任。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学生参与为主,以活动为主,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教师所熟悉的。所以,只要教师有热情、肯投入,在开课之前进行适当的培训,一般教师都可以胜任,这一点已经被实践所证明。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课程,是一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全面发展的课程。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

9.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观、正确地对待成长中的烦恼,这是正常的人生历程,懂得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家长同学友好相处,愉快度过人生的美好青春时光,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阶段;了解青春期产生烦恼是正常的现象。

2、正确对待和消除烦恼,了解和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做到成长不烦恼,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培养与父母沟通,与同学交流、保持乐观心情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沟通,正确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会乐观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绩,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多样的组织活动,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主动探索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克服烦恼,保持快乐的经验。

【教学手段与方法】

powerpoint课件,课前调查,问答法、举例法、录象,小品表演等多种活动。【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一段《小别离》剧情,表现的是方朵朵与母亲关系恶化的片段。问:分析朵朵为什么与母亲发生矛盾,朵朵产生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师:不能很好与母亲沟通,是一场爱的冲突。

相信这部电视剧很多同学听说过甚至看过,片中的主人公们就是一群初三即将中考的学生,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展现了多彩的青春岁月,其中有快乐也有哀愁。其实同学们现在就已渐渐走入青春期,而成长中的我们也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烦恼。

课件展示:课前王老师对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问题是:进入初中以来,你觉得你与小学相比发生了那些变化?心中有没有一直困扰的问题?你近期有过什么烦恼?

结果是:有过烦恼,大致主要在学业、外貌等生理因素、交友、亲子关系等方面。

从结果看,青春期是我们成长中的关键期,有烦恼是很正常的现象,有了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正确认识它,学会心理调节,巧妙合理的排除它,这样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一、与父母的沟通

【案例】:小美晚上有重要的事情想和爸爸商量,造成出门时叮嘱爸爸早点回来。晚上6点爸爸准时到家,小美却抱怨爸爸回来得太晚,而爸爸认为他已经回来得够早了。

1.为什么爸爸认为回来得够早了而小美却嫌爸爸回来得太晚了呢? 2.2.小美该怎样对爸爸说才能避免误会?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和父母沟通呢?

师:由于父母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条件都和我们不一样,所以导致他们和我们许多观念不一样,我们在和父母沟通的时候,切记不能急躁,首先要多了解父母的想法,自己也可以多和父母说说自己在学校里的事情,减少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才能更好地相处哦!师:冲突产生上因为小美与爸爸对“早”这个概念的理解不一样引起的。因此,小美不如把笼统的“早一点”这样的要求说成具体的时间,“我希望你6点之前能回来。”所以说明了有效的沟通在人际交往中是十分重要的。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在下来情况下你如何与他人愉快的沟通。师: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吧 【情境聚焦】

1、有一天,女儿有事回家迟了,母亲十分恼火:“你就是不守信,只想到自己!”女儿:“我怎么没守信了,我今天有事!”母亲:“有什么事,我不想听你讲。”女儿:“我本来也不想讲。” 女儿可以这样对母亲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敏在认真的看书时,弟弟在旁边跑来跑去,小敏觉得很受干扰。大声斥责到:“不要吵了!吵死我了!”可弟弟并不理会,继续跑来跑去,小敏气得半死。

小敏可以这样对弟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交友的方式

【测验频道】小明和小华曾经是好朋友,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又在一个班级。按理说该是一对挚友,但小明和小华情绪都比较暴躁,做事冲动。常常为一些小事,他们吵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发展到动手打架。事后两人都很后悔,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

假如你是这个班的班长,请你为两个人例举情绪冲动不能自制的危害性:(请同学讨论)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师:通过讨论,我们看到冲动的危害是十分大的。青春期的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冲动心理。如果解决不好,会导致害人害己的结果,对身心健康不利。我们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制,这是有理性、有知识、有自信心和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3、张华与刘铭在一起打篮球,一不小心张华把刘铭的眼镜打了下来,摔坏了,刘铭:“喂,小子,你赔我眼镜!”张华:“是你先踩我的,我手才靠到你的。”刘:“你想甩赖!”张:“谁让你先着踩我!”两人闹的不可开交。

张华与刘鸣可以这样说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分组讨论后,说说沟通的时候要注意那些问题,有什么技巧? 师:善于体谅;认真倾听;控制情绪;主动道歉;主动交流等等。

欣赏小品:小雅的交往观

旁白:小雅是班级的学习尖子,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且芭蕾也跳得漂亮,但她几乎不和男生讲话。

(小雅和一女同学走进教室,男生甲拿着作业本走向她们)男生甲:小雅,这道题目怎么做? 小雅:你问老师吧。

(男生甲尴尬退下,男生乙上)男生乙:小雅,放学我们一起回家吧。小雅:(翻白眼)谁和你们一起走。旁白:小雅私下对朋友说。

小雅:男女同学之间应“规规矩矩”、“各不相干”否则就那个„„ 师:你赞成小雅的做法吗?为什么?

师:中学生和异性交往,是适应社会、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对于完善自身、取长补短是有益的。

但是,如果这种交往过密,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引导学生适当的进行异性交往,给出事例说明过分越界的严重性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友情,我们应该在交往中分享友谊,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配乐朗诵《朋友》,并请同学们写出一首青春的小诗或几句感悟,即兴演讲。

一、成绩的烦恼

【案例】:聂华一次语文测验只得了36分,老师要她和另外两个不及格的同学到另外一班去补考。聂华不去,上课铃响后,老师说:“快去,上课了,还等我拽你?”话音刚落,聂华打开窗户从三楼跳下去摔成重伤。后来,聂华谈起跳楼的原因:“老师要我到另一班补考,我觉得太丢人了,没有面子,当时只想不去,眼看老师走过来,我也没想,就向下跳了。”

师:你觉得聂华跳楼可以挽回面子吗?面对学习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呢? 师: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以往各界都有学渣逆袭学霸的成功案例,落后只是暂时的,只要咱们肯努力多问,肯定不会一直在后头!

10.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篇十

近年来,儿童遇害的事件层出不穷,3年级的学生对于男女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

2、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

3、引导学生学会为自己画安全圈

教学重难点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为自己画安全圈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名称:看病游戏

活动内容:“瑟琪,我们来玩看病游戏吧!”宇蓝对我说。宇蓝邀请瑟琪玩看病的游戏,并且要求瑟琪把裤子脱下来打针,瑟琪要答应他吗?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新课

活动一:

了解身体警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生殖器官不一样

师:你们知道隐私部位是什么吗?

生:隐私部指的是我们平时裤衩背心盖住的地方,为了保护这些部位我们不会让别人随意的触碰。

师:我们看别人的摸别人的可以吗?

生:不可以

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触碰警报和视觉警报。

除了触碰警报和视觉警报之外还有以下三种警报:

1、言语警报,有人跟你谈论隐私部位。

2、独处警报,单独和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

3、约束警报,有人拥抱、背或者亲吻你或者把你关起来。

活动二:制定爱心圈、照顾者、说说名单

爱心圈名单:爱心圈名单里的人可以亲亲你的脸蛋或者抱抱你。记住哦,不能亲隐私部位。你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可以亲亲和抱抱你的人。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人都不能亲你或者抱你。

照顾者名单:照顾者名单的人是日常负责照顾你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保姆等,他们可以在你受伤的时候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看到或者触碰到你的隐私部位,但他们不能让你看或者摸他们的隐私部位。

说说名单:说说名单,只有爸爸妈妈和相关学科的老师,可以在你面前跟你讨论隐私部位的情况,而且是属于科普性质的,不能借此窥探你的隐私。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你可以拒绝讨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三)总结升华

活动内容:请你思考一下,以下说法是不是正确的。

(1)打、踢、揪等身体接触会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甚至受到伤害,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身体接触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是我们的隐私部位,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看,也不能让别人摸

(3)我们可以看和摸别人的隐私部位

(4)有叔叔阿姨想亲你,你觉得不喜欢的时候可以拒绝

(5)有一天,姑丈来我家玩,姑丈跟我聊天,问我隐私部位发育了没有。

(6)那天我在家摔了一跤,爸爸妈妈不在,于是爸爸打电话告知我说,已经打电话让邻居的阿姨背我打车去医院。

(7)我在路上迷路了,有个陌生的阿姨,说她认识我,要带我回家,请问这样可以吗?

(8)邻居家的哥哥,让我看他的隐私部位,请问这样可以吗?

活动目的: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不足: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导入过于简单,其实学生都基本上都知道这个内容,可以稍微难一点。

11.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45-0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很多学校也都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积极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测评心理发展水平的各种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其途径和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团体、个别辅导或心理咨询等,其中课堂教学被认为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核心,也是直接介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课程,。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健康的人格以及今后人生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可以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遇到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调适与完善等,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舞台。

2.提高集体环境适应性。对于现在的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和新的环境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难题,因为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环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调适自身的适应心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新的生活环境,转换自身的角色,从而上好集体生活的第一课。

3.发展健康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宿舍中的舍友关系、班级中的同学关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同学们,已经成为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人际关系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帮助广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也为今后的人脉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平衡不良心态。很多学生产生不良心态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利,没有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不甘心又无奈,或者是把大学生活过分地理想化,实际与理想的巨大反差引起心态上的不平衡。这两种不良心态的实质其实就是心理适应性的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从深层面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调节不良情绪等,使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从而拨正人生的航向,认真学习,开始人生新起点。

5.引发人生思考。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系统知识,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结合实际进行正确的人格结构分析,使其对人生有正确的思考,积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主动地充实和完善自己、让他们明白任何理想都要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具体目标,一步一步地去实现,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

1.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注重内心体验和实际应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在于学生的环境适应性、自我管理水平、学习方法、人际交往能力、交友恋爱尺度、求职择业取向、人格发展方向和情绪调节策略等方面的提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的重点是要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来。

2.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终极意义在于“助人自助”,在课堂上,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协助,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从发展、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和困难,通过和它们的搏斗来增强对自我的完善,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和协调自我。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在于协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能自我实现的人。”所以,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采取以主体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要注重唤起学生情绪,引起情感的共鸣。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要主动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摒弃旧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要改变课程化、知识化的状态,学会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应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况有机结合起来。

1.提出问题并讨论。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问题本身必须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必须是为理论服务的,如果提出的问题最终无法围绕即将介绍的理论展开,那就得不偿失了;另外,问题还必须是可以引发争论的,没有标准答案最佳,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进行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引出一件有争议的事情,或者利用心理测评的方法提出问题,也可以将典型案例作为问题提出来。

讨论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踊跃发言,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培养集思广益的能力。

2.讲授理论。讲授法是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的最好方式,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必不可少的途经。值得注意的是,讲授的内容必须是为解释、解决问题服务的,要强调一定的理论高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准备是严重不足的,在他们头脑中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是杂乱无章的,甚至有不少经验性的认识是错误的、荒谬的。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心理健康的系统认识,这样就能够及时扫除其错误的认知,为知识的系统化和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生活作业。所谓的生活作业是指老师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完成具体的任务。生活作业的形式要力求多样化,要符合不同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老师也可以提供多种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如寻找案例、自我分析、观察并分析他人、向他人释义等,逐步培养学生用心理学的眼光认识事物。其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形象都是与理论紧密相联的,都将成为理论的化身,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帮助学生以表象的形式提醒自己以健康积极的的心理应对人生。教师应该重视生活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作业中进步,学会“以人为镜”。

4.评价与总结。学生完成生活作业后一定要进行评价,最好是将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具体操作是把学生以一定的方式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生活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互评,并在此基础上拿出总括性的报告,提出反思与问题。在随后的课堂讨论中,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呈现生活作业的结果,进行全班范围内的交流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鼓励性的总结,对学生应用理论的典范给予积极评价,然后再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纠正和补充。另外,为了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比较客观的了解,还可以选取一些信度高、效度好的心理测验量表,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试。对某些测试结果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剖析,总结自己的得与失,利与弊,帮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总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色,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师生的互动,特别要鼓励学生的参与精神以及主体性发挥的水平,尽可能地使他们灵魂上受到触动,情感上产生共鸣,心理上发生深刻变化并且在行为上达到相应的改进,这样就可以说学生获得了自助的能力,这也正是心理健康课应该达到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广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7,(1).

[2]苏学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模式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3]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4]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对策 篇十二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的困境

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表现在:其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成思想教育, 品德教育, 认为思想健康就是心理健康。有不少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看做是德育的一部分, 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只要加强德育就可以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其二, 把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混为一谈。把学生的心理特点, 心理需求, 甚至心理疾病堪称品质问题和思想错误。例如, 有的教师把学生性格懦弱、自卑看成思想不求上进;把有心理障碍引起的不稳定情绪看成是故意破坏课堂纪律, 等等。这种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概当做思想问题来处理的做法会严重的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例如, 在《狼来了》的学习中, 从德育角度来看是为了教育学生诚实, 不说谎。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 这是一个寂寞的顽童演出的恶作剧。教育者应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恶作剧会招致的严重后果, 进而引导学生去积极寻找排遣寂寞的好方式。

2.缺乏良好的外部条件的困境

(1) 课时不足

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的保障是重要的前提之一。对云南省楚雄市城区四所小学近8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43%的学生很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有44%的学生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有13%的学生不喜欢这门课。上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认为对自己很有帮助的占73%, 有一些帮助的占20%, 完全没有帮助的占7%。调查证明, 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然而经调查, 很多学校并未开设这门课。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却经常受到排挤, 课表安排一周有一节,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两周上一次课。到了期末阶段就不上了, 被占用复习其他科目。这将导致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时间, 只是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 自行安排”这种不够具体的要求往往得不到真正的重视。

(2) 缺少必要的活动场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程, 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也没有规定的教学方法, 但它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和领悟。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情景体验法、讨论分析法、游戏活动法等。这需要有一个与平时上其它科目不一样的环境。比如, 桌椅板凳的摆放、一些必要的设备等。目前, 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在本班教室进行, 一些活动很难顺利成功地进行开展, 受到一定空间上的限制, 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去。在活动课中, 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参与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体验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没有体验, 活动中蕴含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 活动的设计就将流于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就无法达到。在组织活动时应给学生的体验过程留有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在体验中获得的感受。

3.教材建设的困境

教材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证。例如, 楚雄师院附小的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 面临的困难较多。目前, 他们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教科书, 上课时, 老师给学生发“三生教育”的课本, 下课后又收回去, 使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都很模糊。同时, 对刚接触这门课程的一些教师来说, 他们还没有教学经验, 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该如何进行教学, 而能为教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的教师用书也很少。主要表现在:教材的价值取向偏重社会需求和学科知识,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学内容上, 有的教材按学科体系设计, 涵盖所有心理学基础知识, 理论性、系统性太强。书上经常留有不需学生操作的具有固定结论的作业。教材编写者多来自高校, 由于对小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教材内容经常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教材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这样的教材对于专业素质和能力缺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来说, 是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

4.专业教师缺乏的困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工作, 它需要从教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素养和辅导理论。在发达国家, 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学校心理学工作者, 他们都经过严格训练, 具有从事学校心理教育的资格。

在我国, 尽管目前一些地方已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研究工作, 但从总体上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 多是兼职教师, 一般由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担任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和班主任等人来担任, 学校迫于形势的需要, 杂拼乱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教师既不知晓心理学专业知识, 也不懂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因而难以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实效。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品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进对策

1.转变观念, 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 还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后, 国家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 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尽管如此, 仍然有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或错误的认识还在严重地影响甚至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 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情, 或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是心理专家和医生的事情, 或简单地以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这种认识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开展或不能向纵深推进。

因此, 要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 必须大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认识, 使得人人重视, 人人参与。其次, 教育工作者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并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各项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也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给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必要的课时及必要的活动场所

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首先要保证开课时间。每周安排1课时, 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排进课表, 无特殊情况不得侵占,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 对场地有一些特殊要求, 比较理想的场地是一间可以自由移动的椅子和桌子, 以供讨论时用, 座位固定的教室不学生调整座位, 进行活动和围起来小组讨论。如有些学校设置了专门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用的小班化教室, 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教室内配备计算机、摄像机、投影仪等设备以保证活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室内的桌椅、环境等都进行特殊布置, 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因而学校应当给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一些必要的活动场所, 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更有效的开展。

3.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材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依据, 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因此, 要加强心理健康康教育课教材的建设, 尤其尽快编制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教师用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教材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第二, 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原则。教材的内容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第三, 符合现实性原则。内容的选择必须以现实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第四, 符合活动性原则。强调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实践,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进一步优化教材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4.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队伍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6000~7500名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在美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相对而言, 如果我国5000名学生需要配备1名专业人员, 以全国两亿多小学生来计算, 至少也要4万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乏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精通业务、自身心理健康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队伍, 已成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 有必要规范师资管理, 采取专业教育与系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解决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任课教师缺乏的问题。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学科一样都需要本体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经过培训, 取得一定资格的教师才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目前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经过十几年理论界和实践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 就小学生来说,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和进行相应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小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2]刘文娟.新课改中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6) .

[3]侯木英.注入新活力突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时效性的困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 (12) .

1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十三

阅读讨论内容:阅读本课书中第一文字段 阅读后学生交流讨论:

1、看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2、讨论:留心观察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二、童心广场。

1、考考你的观察力。

2、游戏:找变化。

3、请学生填出书中交通指示灯的顺序。

4、小组合作讨论:观察有几种方法?观察时应注意些什么?

三、直通车

学生独立阅读《直通车》内容,用笔划出通过哪几方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四、阅读资料卡《莫泊桑学观察》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和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第二课《妈妈是名保洁员》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者、要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两个问题:

(1)、你知道校长为什么会把一名清洁工请到领奖台上吗?

(2)、东东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去学校找他?而现在他又为什么低下了头,他心里会想什么呢?

二、童心广场。

1、想一想:你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

2、填一填:如果你身边没有了这些工人,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三、直通车。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记一记。

四、阅读资料卡《老清洁工》 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五、教师总结全课,学生谈收获。

1、做一个有意义地人:有益于社会地人、有益于国家(民族)地人、有益于人民地人!

2、我们向雷锋、张思德学习,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名利得失,做一棵永不生锈的镙丝钉,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第三课《我最喜欢的一门课》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各门功课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一个整体。一门功课学不好,不仅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个人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学生自读教材《我最喜欢的语文课》。

二、童心广场。

1、填一填:你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小组讨论:下面的说法对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3、把自己的看法填写在书上。

4、小调查: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

三、直通车。

1、学生阅读直通车内容,摘取重要的部分记一记。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应学好各门功课,不偏科,为将来打好基础。

四、资料卡《好学的罗蒙诺夫》。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五、教师总结全课。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才可能从中收获益处。——莎士比亚 第四课《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能总是生活在“懊悔”之中,那样就会陷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成为一个心里不健全的人。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教师指名学生分别阅读七彩镜中的故事。

学生读后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

二、童心广场。

1、通过听刚才的故事,想一想自己记忆中最后悔的一件事,能勇敢的讲出来吗?

2、谈一谈,通过这件事你学到了什么?

3、独立完成书中的一次心理小测试。

4、完成记分与评价,看看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

三、直通车。

阅读材料《拜托懊悔的阴影》,然后记一记。

四、阅读资料卡《只要信心不被打碎》 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第五课《身心健康度童年》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同样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学习有关知识,通过训练来增强。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

2、讨论:为什么他们在同样的治疗下,一个只活了一个月,另一个却活了十年呢?

二、童心广场。

1、看到同学们不同的说法,说说你的想法,并把它写在书上。

2、一起来评选你们班级的“健康之星”。

三、直通车。

1、阅读材料记一记。

2、交流: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四、阅读资料卡《离成功有多远》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1、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拥有完整意义的健康。只要心理健康,才有合理的正常行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成就其事业。

2、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积极的心态。

3、心态是命运的控制者。消极心态是失败、疾病与痛苦的源流,而积极的心态是成功、健康与快乐的保证!

第六课《文明交往伙伴多》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教师讲述《渔夫借网的故事》

2、学生交流讨论:

同样是借渔网,为什么老大没借到,老二却借到了?

二、童心广场。

1、老师给同学们介绍几位新朋友。

2、讨论:

问题一:你愿意和小月做朋友吗? 问题二:你愿意和东东做朋友吗? 问题三:你愿意和小刚做朋友吗? 问题四: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三、直通车。

数一数,你能得到几朵小红花?

四、阅读资料卡《圣诞节前夜》

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1、平等待人是交往礼仪的一条重要原则。

2、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礼貌歌》

相逢点点头,握手问个好。感情要真挚,语言要美好。

礼貌待人要知道,人人相爱互关照。你也讲礼貌,我也讲礼貌。

人人都能讲礼貌,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第七课《身体也会说话》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身活中被人们广泛的运用,在社交活动中有这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阅读理解什么是肢体语言。

2、看图说一说,书中每种动作都代表什么意思?

二、童心广场

1、演一演,你会用什么动作表达你对小梅的关心、安慰呢?

2、看完演出,你会用什么动作表达你对演员的谢意呢?

3、微笑是最友好的语言,写一写你什么时候用到这种语言?

三、直通车。

阅读材料,深刻理解什么是肢体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

四、阅读资料卡《解读身体语言之意在言外》 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五、拓展延伸,总结收获。部分肢体语言代表的意义

眯着眼——不同意,厌恶,发怒或不欣赏。走动——发脾气或受挫。

扭绞双手——紧张,不安或害怕。向前倾——注意或感兴趣。

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抬头挺胸——自信,果断。

坐在椅子边上——不安,厌烦,或提高警觉。坐不安稳——不安,厌烦,紧张或者是提高警觉。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笃定等。

避免目光接触——冷漠,逃避,不关心,没有安全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点头——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摇头——不同意,震惊或不相信。晃动拳头——愤怒或富攻击性。鼓掌——赞成或高兴。打呵欠——厌烦。手指交叉——好运。

轻拍肩背——鼓励,恭喜或安慰。搔头——迷惑或不相信。笑——同意或满意。

咬嘴唇——紧张,害怕或焦虑。抖脚——紧张。

摊手——表示无奈,没有办法。

双手放在背后——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环抱双臂——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第八课《学会说“不”》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懂得做事克服从众心理,学会说“不”。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阅读故事故事说一说,如果你是王强,你会怎么办?

2、想一想,生活中你有过对别人说“不”的经历吗?

3、谈一谈,应该拒绝别人过分要求但没有拒绝是,你是怎样想的?

二、童心广场。

解决问题:问题一:当你写作业时,你最好的朋友来找你踢球,这时,你会怎么办? 问题二:你的好朋友被别人欺负了,请你替他“报仇”,这时,你会怎么办?

问题三:当陌生人向你问路并请你带他一起去找是,你会怎么对他说?会怎么做?

三、直通车。

阅读材料,记一记《说“不”的技巧》。

四、阅读资料卡《鼬鼠与狮子》 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五、拓展延伸,总结收获。

拒绝对方要开诚布公,明确说出事实。拒绝时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将心比心:对于经不起打击的那种,就委婉点,耐心点,善良点;对于死缠烂打脸皮厚的那种,就坚决点,狠心点,利利索索的。第九课《为他人着想》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时,都应时刻想着别人,把他人放在第一位,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讨论:丁鹏不能赴约,可他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的通知对方呢?他是怎么想的?

3、谈一谈:如果你是丁鹏的话,你会怎么做?

二、童心广场 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三个苹果,一个大的两个小的,如果你来挑选苹果,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2、看书中三幅图,看看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3、分组讨论:张远的做法对不对?那些上课不守纪律的同学心中有没有想着别人呢?

三、直通车。

记一记: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想想其结果是否会对别人有危害。

做事时,要尽量为别人创造方便,要学会换位思考。一事当,先,不要光想到对自己会怎样,还要想想对别人会怎样。

四、谈本节课的收获。

遇事为他人着想,是一种博爱,是一种美德,只有为别人着想,别人才会想着你,这样才会相互尊重,共同提高,这是一种待人接物的美德,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五、作业。

上一篇:各学科教师节祝福语下一篇:造价师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