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环境整治倡议书

2024-10-23

村庄环境整治倡议书(精选10篇)

1.村庄环境整治倡议书 篇一

环境整治人人参与 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广大村民朋友们:

环境卫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公民素质提升的重要表现,建设清洁、美丽、舒适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为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的总体目标,提高全镇文明程度和农民素质。在全镇形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和道德风尚,以整洁优美的环境展示我镇脱贫攻坚成效,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现就 “七净一规范”整治活动内容告知如下: 1.房前屋后干净。及时对房前屋后杂草,落叶、杂物进行清扫、清除。修补院墙,及时清理墙头墙角杂草杂物。

2.院落干净。院为排水畅通,物品分类存放,畜禽粪便及时请理,柴草堆放整齐,垃圾及时清理,及时清理墙角杂草。

3.室内干净。积极打扫户内卫生,保持室内地面平整,通风透气、采光正常:室内门坚固,玻璃明亮。

4.厨房干净。厨房地面平整、清扫干净,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和油盐酱醋等摆放整齐,餐桌餐椅干净卫生,饭渣污渍随时清理。

5.床铺被褥干净。床铺结实、被褥齐全,定期清洗晾晒床铺被褥、枕头枕巾,每天起床将被子、枕头叠放炕角(床角),不乱堆乱放。

6.厕所干净。厕所地面平整,旱厕使用后及时用土遮盖;水厕使用后及时冲洗;粪便定期清理,没有蚊蝇异味。7.个人卫生干净。个人着装简单朴素、得体大方,内外衣物经常换洗晾晒;讲究卫生,经常洗脸、洗手、洗澡,勤剪指甲勤洗手,勤理头发勤剃须,保持衣冠整洁干净,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8.物件摆放规范。院内农机具放置整齐,铁锨、锄头、镰刀等生产工具擦拭干净、集中摆放,杂物统一收集整理,室内物品存放有序,个人生活用品能装箱的装箱,能入柜的入柜,能上架的上架,摆放井井有条。

我们要积极维护好环境卫生,每一位村民都要认真履行维护环境卫生的监督义务,对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张贴、乱涂画、乱停放等不良行为进行劝阻、劝说,形成全体村民监督管理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对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劝导、举报和坚决制止,形成一个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环境卫生工作的浓厚氛围。

我们要积极宣传安全、文明、卫生的行为规范,让环境卫生知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我们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形成人人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

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提升我村环境卫生质量和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蒲窝镇人民政府 2018年7月26日

2.村庄环境整治倡议书 篇二

关键词:村庄建设,环境整治,规划,方法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的宏伟目标,对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为了将农村建设成为生活宽裕、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启动城乡规划指导下的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从我市近几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关于环境整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几点环境整治的方法。

一、村庄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新农村建设中,政策、模式、规划、发展、经济等关键点的建设成为重点,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将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之上,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红点问题,直接对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及质量产生影响。目前,农村人居生活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明显的提高,但是不少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在村庄建设过程中,主要出现的环境问题包含乡村工业企业的污染、农业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对环境的整治规划是当前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高度的重视。

二、村庄建设及环境整治规划

1. 建设目标与原则

以环境整治作为切入点,提高农民素质为基础,实现农村繁荣稳定的总体规划和目标。此外,将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民奔小康、创建文明社区相结合作为整治规划的编制原则结合现阶段农村的实际情况,适度超前的制定中长期村民住宅建设的整体规划,将村庄建设成为道路硬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服务强化、住宅美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优化村庄布局

由于很多村庄与市区的距离比较近,且具有便利的区位优势,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应该加大力度,该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为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远期规划中,要发展商业服务、集贸批发的第三产业,形成综合农业经济园区,在村庄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市区提供生活保障,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合理的布局优化,配置了公共设施,与外部交通的联系也更加的紧密。结合当前村庄建设的现状,改善村庄周边水体生态环境,将村部及公共活动中心等布置在村落的中心位置,构成了集生态、水利、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水空间,提高了村庄的凝聚力和向心感。

3. 近期村庄建设规划

目前,农村的村民住宅基本上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建成,主要以平房为主,建筑形式非常单一,且质量非常差。随着该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变落后的居住方式也成为农民迫切的愿望,很多农民都对原有住宅进行了翻新,但是这些拆除与翻新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没有统筹安排,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住宅立面形式,对空间的利用也极不合理,整体色彩杂乱无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设计符合村庄发展的规划对农村建设做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1)建筑外立面的清理与整治。目前,农村建筑多为红砖清水墙,由于建设时间距离现在比较长,建筑的外立面已经非常的斑驳,很多住宅的外墙色彩极不协调,经过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后,对村民住宅窗台以下部分全部粉刷成棕色基调,呈现出稳重大方的感觉,窗台以上粉刷成浅色的基调,呈现出清新明朗的感觉。

(2)环境整治与绿化。环境整治是村庄建设的重点内容。例如,对于一些前后均分布有水渠的村庄,水量充沛,保证了该村农业用水的需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村民的管理,导致村民普遍将垃圾倒入水渠中,严重污染了自然水体,而该村村民也继承了传统的生活习惯,在自然水体中洗衣、洗菜,对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实施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对村庄的“脏、乱、差”的环境现状进行综合的治理。将水渠、道路、绿地结合起来,设计成为开合有序的滨水空间,一方面保证了灌溉与防洪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生态建设,对水体进行了有效地净化,提高了该村的环境质量。在对村庄建设中的环境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人文主义思想,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村民的实际需求,注重亲和性、可达性,有效地保证村庄的绿色和生态等田园格调。通过设置老年人活动场地、主题广场、体育健身场地、儿童活动场地等,采用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设计模式,使村庄的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在对河渠进行综合治理的时候,两岸的绿化主要以种植乡土树种为主,采用灌木、乔木及草地相结合的生态种植模式,使该地在一年四季中有不同的景观呈现,充分地体现出自然性和生态性。对于住宅周围的空地进行环境整治时,主要以发展庭院经济为主,以速生植物与经济植物种植为主,见缝插绿,使该村的绿化面积大大地提高,呈现出绿色的、生态的新农村面貌。

4. 远期村庄建设规划

(1)小康住宅的建设。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在新的五年计划内,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指导村庄小康社会的建成,在住宅方面,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中农民提供了不同形式的住宅模式,将农村住宅的形式推向了模式化和新颖化,农村住宅向着配套设施齐全、功能齐备的方向发展,住宅建设标准均按照小康住宅的建设标准进行。住宅建设的同时加强文明建设,如建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以及村卫生室、远程网校等,提供给农民接受教育的途径和空间。设置球场、村民健身场地,配置健身器材,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的开展,丰富村民的生活,使得村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地加强,最终实现村民的体制和素质共同提高的目的。

(2)生态环境建设。在现有整治的基础上,依托村庄的种植资源,集中种植生态绿林,提高绿地面积和绿色屏障的覆盖面,有效地起到净化空气、清洁水质、隔绝噪音、提高环境质量的作用。由于当前农村村民住宅相对比较分散,缺乏对空间的利用,空间组织结构比较单一,村民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也比较少。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将住宅的翻建作为一个重点,将部分村民的住宅拆除,异地再建,空余出来的面积设置小型广场、绿地等,满足村中小孩、老人的活动需要,村庄的布局也实现疏密有序地分布,村庄的田园感觉也能得以体现。

5. 环境景观设计

“麦田守望者”——俞孔坚教授,他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是一个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以及乡土野生植物为景观基底,显现场地特色的作品。

用最经济的途径,农业生产来营造景观环境的案例在中国新景观设计中有很大影响。我们可以结合农村实际特点打造出系统的绿地格局。比如以河渠、农田作为基础的村庄建设,应该以路网、河网作为界面,多条水渠贯穿左右,建成生态绿化带和休闲绿化带形成相互联系、纵横交错。对于农村的生态绿化带而言,主要以绿化造林为主,是生态效益和生态功能的结合;休闲绿化带主要强调的是滨水空间的利用,配置有绿地、硬地等空间,并与种植油乔木、灌木、花卉、草地等绿化相结合。就空间节点而言,主要反映在村庄的入口广场、住宅周边留出的空间等节点,配置有绿地、硬地,设置坐凳等,以便满足村民活动的需求。

三、结语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以城乡规划为指导的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取得的初步的成效,农村建设已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形成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雅的村落,充分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面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也是如此,结合我市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的实际工作情况,应该立足于现状,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结合在一起,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鼓励村民积极的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来。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将已取得的成效长久地巩固下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传林,朱月河,李长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规划[J].山西建筑,2009(34).

[2]罗龙飞,高军.临安市村庄整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新农村,2008(01).

[3]郑潇蓉,崔亚楠.区域协调思想指导下的县域村庄整治研究[J].山西建筑,2009(01).

[4]王印传,王军,陈影.白洋淀自然保护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

[5]龙专方.李月娥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方法探讨[J].管理观察,2009(33).

[6]黄磊.成都平原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08(03).

[7]陈新国.林再华加强黄岩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对策和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3.村庄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的关系 篇三

一、村庄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规划编制滞后,村庄建设盲目扩张

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自然条件的局限等,河南省部分村庄无规划或者规划滞后,造成村民随意、盲目建房,村庄规模无限制向外扩张,占用大量耕地。由于缺少规划指导,村庄内民居布局较为凌乱。

(二)空心村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业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村建设用地“内空外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河南省重点农区典型村庄空心化演进态势来看,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农村内部生活空间拥挤、自然灾害频发、居住环境恶化等因素往往构成农户外迁和农村空心化的离心力,而村庄周边的开阔空间和相对丰裕的土地资源成为空心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村容村貌较差,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部分村庄内建筑质量较好且可以保留的民居仅占少数,大多民居建筑质量较差。村内节点景观缺失,没有设置中心活动广场,村庄入口景观不明显。

(四)道路交通问题严重,现有道路系统不完善

多数村庄内主干道多为土路,硬化率低。同时,多数村庄还存在现有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尽端式道路过多,道路普遍偏窄,不能满足消防需要,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停放无序等问题。加之河南省多数地区乡镇、村庄固定时间有集市,在赶集期间,村内道路被临时商铺占据,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农用地格局凌乱

农田细碎零散,田块面积小,大面积耕地少,这样不仅不利于规模经营,也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整洁。多数村庄内存在坟地,长期占用耕地。另外,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将厂房建在自家田地内,也造成了占用耕地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实施村庄整治要与规划编制工作相结合,强调规划的龙头地位,以规划引领建设。规划要突出前瞻性,强调指导性,做到规划先行,要与小城镇紧密结合。

(二)加快空心村改造进程

推进空心化村庄的空间、组织、产业“三整合”,以村庄规划为契机,推进农村地域系统的空间重构、组织重建和产业重塑,形成统一空间格局,实现城镇与村庄的功能衔接,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与空间优化布局;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促进宅基地合理流转;对村庄内部废弃宅基地进行综合整治,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新建民居或者设置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村庄内部居住环境,加快对空心村的改造。

(三)推行村庄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对村庄内建筑进行统一规划,挖掘不同村庄不同的历史风貌,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建筑风格,形成各有特色的农村新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对村庄现有建筑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对不同质量类别的建筑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协助整修危房,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四)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各类规范标准,完善村庄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等级。根据实际情况,铺设新道路,或者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硬化等,改善道路质量。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停车场,避免车辆在村内无序停放。村庄内的活动广场在赶集期间可作为集贸场地,避免村民沿街搭建临时商铺,占用道路。

(五)开展农田整治

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建成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墓地,将原有坟地进行迁移。做好村庄产业规划,在村庄内预留产业发展用地,避免村民随意建设厂房,占用耕地。通过土地整治使村庄的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道路用地、林网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布局更加合理。

村庄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探索更多经验。土地综合整治是推进村庄规划的主要切入点。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做法是推进村落整治,对农民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起规划、一起建设、一起更新,建设现代新村;促进城乡互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真正实现村庄规划的良性发展。

4.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篇四

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村民对环境、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村在市市容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市容局、镇政府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农村环卫清洁工程,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经村两委多次研究,从全局考虑,我村下定了创建市级农村环境示范村的决心。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发动

(一)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创建过程中,一要村两委领导的重视,二要大力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发动村民在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的同时起主力军作用,力求做到齐抓共管,我村按照市环境卫生示范村的标准,分别召开了村两委工作人员、全体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动员大会。

**年 1 月 13 日,村两委召开了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的的动员大会,会上村两委会成员一致通过了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的决议;成立了创建市经卫生村领导机构及落实先前制定的市环境卫生示范村;经过宣传发动,使全体干部群众加深了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的认识,使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民心,户户参与,人人响应,明白了要发展经济必须改善环境卫生,才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二)在思想统一、认识提高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成立了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分工。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是一项民心

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必须下大决心,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充分利用镇党委、镇政府以工业带动农业,全面提高农民收入的富民政策发展经济,在经济和物质条件具备下,全体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积极投身到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工作的热潮中。

工作落到实处,充分调动领导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并较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使我村的创建工作能在时间、速度和质量上得到了保证和落实。

二、组织落实,明确分工、长效保洁

(一)**年12月30日召开了环卫保洁人员会议,明确落实了环卫保洁队伍的责任,与环卫保洁人员签定了协议书,明确环卫保洁人员的具体分工和工作任务;制定了保洁队伍制度,实行定人、定岗、定路段、定任务、定质量管理。对屡教不改,责任心差、表现差的保洁人员进行落岗处理;制定了环境卫生保护计划,开展了常规的环境卫生检查。

(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用水条件,目前已对全村 7 个村基塘进行了清淤,总投资在**.*万元以上,现已完工,并对全村***户村民自来水进行了二期改造,投入经费***万元,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用水。

(三)为解决农村卫生状况差,各种杂物乱堆乱放现象,我村对全村农户进行煤气管道安装入户工作,总投资达 100 多万元。

(四)加大卫生环境建设力度,目前我村环卫基础建设率达**%以上,公厕***个,居民区按每***户设置垃圾箱一个,全村共设置垃圾箱***个,所有垃圾将由村安排专人专车送到镇垃圾中转站处理。

(五)确保资金投入,加强基础建设。村两委干部意识到创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必须在硬件建设上投放大量资金,年初将环卫投入的经费纳入村财务预算中,经决定压缩各项非生产开支,抽出了十多万元,确保创建各项硬件建设经费到位。

在结合生态村创建中,我村在三保朱家、中保等自然村对村民墙面进行了出新。

出新墙面***万多平方米,埋设下水管道 6100 多米,实现了雨污水流、生活污水全部收集流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在灰色化道路建设中,铺设灰色化道路 3500 米,主干道绿化 2600 米,绿化面积**0平方米,总投资达 200 多万元。

创建市级环境卫生示范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在全体干部和全村群众的共同配合、一致努力下完成的。在此次创卫工作下,村民的卫生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增强了爱国卫生观念,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作成效是显著的。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上级领导及各部门的督促、配合和支持,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使我村环境卫生再上一个新台阶。

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改善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进行了环境整治。在环境整治工作上我镇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重点,深入开展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以“五创”为载体,深入推进群众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一方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卫生村”、“生态园林村”、“平安和谐村”、“脱贫致富村”的“五创”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强化卫生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科学知识、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教育,引导农民转变卫生观念,强化文明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把农村环境治理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管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农民培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全面延伸、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现代文明全面辐射,在建设和管理中逐步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生态园林家庭、平安和谐家庭、脱贫致富家庭等创建评选表彰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召开户主大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和动员,把市委、市政府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及各项要求告知群众,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村庄环境整治的目的意义,自觉投入到整治工作当中,形成了人人参与整治,人人支持的良好局面。

二、以“六改六清”为基础,深入推进环境美村工程。

加快农村沼气池和垃圾处理池建设,加大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改房、改院、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农村“六改”工作;在充分考虑各村的区域特点、产业特色、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按照“改造一批,新建一批,拆除一批”的整治思路,对农户居住环境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文化、生态化”的标准改造,积极推广经济适用、科学卫生、农民易于接受的“一建三改”工程;继续推行人畜分离的改厨、改圈方式,按照生态庭院科学设计猪圈,推广使用瓷砖贴面灶台。认真搞好清垃圾、清污水、清淤泥、清杂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等农村“六清”活动,确保主要道路、河道和村级公路两侧无暴露垃圾。

三、以“五化三优一畅通”为抓手,深入推进村容村貌整洁工程。

按照环境整治实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交通畅通”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环境建设和容貌整治。截止目前,全镇实现了到村公路**%硬化,村到组公路**%畅通,并落实了道路维护保洁队伍,实行全天候保洁,集中整治了主次干道、小巷、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此次我们借村庄整治的“东风”集中对暴露的垃

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垃圾 10 余处,对占道的建筑材料 5 余处进行了搬移,拆除道路沿线乱牵乱挂 50 余处,彻底解决村级脏、乱、差的现象。

通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和各级各部门的全力支持,我村村庄建设基本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建设目标,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切实抓好我镇环境整治工作,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入发动,周密组织,认真实施,始终不渝地把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全力把我镇建设为环境优良、空气新鲜、经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保证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为我镇创建成为环境综合整治达标镇做出新的贡献。

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重点,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工作,通过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黄渠桥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按照安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队队长具体抓。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号召群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发动、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入村组,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等有利时机,制作横幅、印刷标语、以及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义。村干部深入一线,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的同时,特别仔细地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

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从而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村村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统一广大干群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3、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村先后开展三次集中的大规模整顿,清理道路两侧、排水沟卫生死角,对各条通村道路及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理,并采取有力的奖惩制度,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4、加强考核,确保实效

二、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清扫,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5.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篇五

以打造整洁靓丽、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村庄为长远目标,以实现村庄管理明显改进、改善村容村貌为工作要求,从老百姓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切实解决部分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使农村环境卫生焕然一新。

二、整治工作重点事项

1、明确村庄保洁范围:

对z村范围内路段严格实行路段长负责制,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路段的村民组:正阳,张村,周村,黄子坑

第二路段的村民组:各山,高阳,南村及沿途公路

第三路段的村民组:上、下汪村,上、中、下胡村

第四路段的村民组:杨岭脚,火烧旦,和睦冲,叶家冲

第五路段的村民组:河埂,上、下邵村,邵村坞,盘坑坞

具体责任人及路段长见附表执行。

2、环境整治具体内容:

一是聘请李汤德,胡在满两名保洁人员,

二是抓好村民组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工作,各村民组长要做好其监督工作。

四是治理村容村貌。对公路两边影响交通安全的竹木进行扶正和采伐。

三、整治工作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7月):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阶段。按照《z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召开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对各个村民组进行宣传贯彻,加强领导,组建专门班子,制定具体细化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8月):集中整治阶段。各小组成员在村两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实施方案所明确的整治重点和目标任务集中开展整治。

第三阶段(20xx年9月-12月):健全规范阶段。对突击整治期间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调研,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并健全规章制度,实行常规化、制度化管理。

四、整治工作几点要求

1、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是我村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村民组要引起高度重视,集中整治力量,明确各自责任,确保分段领导责任到位。

6.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六

2012年7月21日

精心组织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市被命名为“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示范县(市)”,司徒镇杏虎村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三星级康居乡村”。现就我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我市村庄环境整治总任务2828个村,计划投入整治建设资金20.93亿元,其中市财政承担40%(市级扶贫村60%),镇(区)村承担60%(市级扶贫村40%)。按规划分:规划布点村193个,非布点村2635个。按整治实施阶段分,第一阶段(2012年春节前)完成位于城镇主要出入口附近的5个村庄及沪宁高速公路沿线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25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第二阶段前期(2012年6月前)全面完成境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沪宁铁路既有线)两侧可视范围内,以及城镇、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周边和其他重要窗口地带共418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其中省、镇江下达我市整治任务为209个村庄;第二阶段后期(2012年12月前),全面完成一级公路沿线两侧375个村庄和其他873个村庄的环境整

61491处,清理露天粪坑12307座,建筑物出新700万平方米。

在整治过程中,各镇(区)整治进度不一,整治质量不一,推进方式不一。新桥镇、埤城镇自加压力,已全面启动第二阶段全年村庄整治任务,环境整治各项实施内容亦已按照序时进度要求基本整治到位;吕城镇充分考虑工程量及施工周期,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措施,破败房拆除、沟塘清淤、乱堆乱放整治、建筑物出新等项目整治名列前茅;皇塘镇整治过程中采取墙面出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由镇政府统一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其他整治项目打包给村组的创新模式,既严把了质量关,又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延陵镇集中精力将规划布点村、施工周期长的村庄先期全面开工整治建设,确保总体进度不落后。

三、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整治办公室。各镇(区)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职人员组织推进实施。我市还建立了挂钩联系制度,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各镇(区),相关部门和镇、村结对共建,有效加大了督查推进力度。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综合考虑推进城市化和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切实发挥规划对村庄环境整治的调控引领作用。全市明确217个规划布点村庄必须编制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目前85%的规划布点村已完成编制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

村本地特色,没有能够彰显江南水乡的特色乡村风貌。

整治资金难保障。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浩大,预计我市需要投入资金20.9亿元,虽经市政府多方筹措拨付资金并给予政策扶持,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各镇(区)、村资金配套难度大,较难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序时进度要求推进,影响了整治工作的整体进度。

长效管理待完善。镇、村、组均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了保洁队伍,但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管理还不到位,监管机制还不完善,个别村庄出现 “脏乱差”回潮现象。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在提高标准、创新举措、完善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推进力度,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使我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省、全镇江前列。

一是强化考核督查,加大整治力度。要求各镇(区)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力度。由整治办联合市府办、监察局等部门,整合督查力量,进一步强化督查和问责机制。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对各镇(区)下半年整治任务倒排序时进度,分阶段推进,确保圆满完成整治任务。

7.村庄环境整治倡议书 篇七

1 村庄整治规划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1.1 村庄整治规划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及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匮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村庄面貌遭到破坏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建设规划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村庄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村庄整治是一项惠农的德政工程,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村庄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村庄整治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农民富裕的要义,是乡风文明的载体,是农民自主的体现。现代城市规划先驱霍华德曾说过:“理想的城乡结构,就是让城市的活力和文明涌向农村,而让农村的田野风光在城市驻足”。因此,让城市活力和文明涌入农村,改变农村、农业和农民是村庄整治规划的工作努力方向。

1.2 村庄整治规划的基本原则

1.2.1 结合政策,科学规划

村庄整治规划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和各地方政府相关政策,衔接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镇总体规划及其村庄布点规划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结合村庄近远期发展目标,科学制定村庄整治规划,避免盲目大拆大建,提高规划的可行性。

1.2.2 征求民意,尊重农民

村庄整治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生产水平,为农村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空间环境。所以规划要充分吸取广大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村庄整治规划中,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整治什么、怎么整治、整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应由农民自主决定”,严禁一切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

1.2.3 因地制宜,符合实际

村庄整治规划要秉承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不应照搬照抄城市规划的模式,也不宜模仿不同地理环境村庄的整治规划,而是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村庄整治发展的模式。“整治经费应符合政府支持的能力和村庄自筹的可能,切忌过于理想化,导致规划仅仅成为美丽的图画”。

1.2.4 保护生态,突显特色

村庄都有着特有的自然风貌、地理环境等,并且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特性,村庄整治规划中应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村庄整治要突出乡土特色,保留原有村落格局,保护古建民居,展现民俗风情,弘扬传统文化。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如古建筑、古树、民风民俗、传统工艺等,要传承和弘扬。

1.2.5 优化配置,集约高效

村庄整治规划要始终贯彻资源优化配置及集约高效利用的指导方针,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和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要充分利用与村庄整治相适应的当地成熟的工艺、技术,优先采用当地原材料,本着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6 远近结合,循序渐进

村庄整治规划要根据村庄的当下发展情况,结合村民实际的生产生活需求,合理制定不同时期的整治项目和目标。优先解决农民目前最急切、最关心的问题,如给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并结合村庄经济可承受能力,循序渐进的进行项目整治,逐步完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1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

吴良镛先生集成道萨迪亚斯等先驱者对人类聚居学的研究,综合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状况,建立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吴先生于1993年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的学术报告上,正式阐述“人居环境学”。1995年清华大学成立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发表了许多相关研究成果,推动学术思想。1999年吴先生负责起草的《北京宪章》就是以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2001年,出版《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著作,为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奠定了学科体系与理论基础。2010年成功举办“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形成《云浮共识》,标志着我国人居环境科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成果。理论在发展,学科也在发展,实践同步进行,人居环境科学已然进入了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范畴。

2.2 人居环境科学系统

根据吴良镛先生对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s)的定义,“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其核心是人,建设目的是满足人类聚居的需要。吴先生将人居环境的组成概括为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见图1)。

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以吴先生为首的我国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创新,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居环境、社区人居环境、小城镇人居环境及古城镇(古村落)人居环境等领域。

本文的研究对象——村庄属于人居环境研究范畴。

3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

3.1 村庄整治规划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关系

首先,村庄整治规划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为目标,实现村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整治工作涉及面广,针对村庄的建设和发展,面对的问题和矛盾纷繁复杂。因此,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作为科学指导是明智之举。其次,村庄整治规划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角研究村庄整治规划,有助于提高整治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也丰富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依据的村庄整治规划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3.2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研究方法

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纷繁复杂,面对问题和矛盾多样,只有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抓关键,找重点,解决村庄的人居环境问题,寻求发展之路。“庖丁解牛”“牵牛鼻子”,把整治工作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内容、过程简化为若干方面,并进行提炼与螺旋式上升。在这基础之上,要进一步的概括融合,综合集成,探索综合可行的结论,进而不断深化,以求全面解决村庄所有问题,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3.3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研究内容

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村庄整治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因此本文通过对红砂岘村的现状、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总结,从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入手,“把人居环境所面对的诸多方面和复杂的内容、过程简化为若干方面”,以高视角明确思路,全局把控。

村庄整治规划与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均有对应。村庄的自然系统包括土地、地理、地形、环境、资源等,例如土地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等。居住系统包括民居建筑、公共建筑等。支撑系统即村庄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和交通系统等。人类系统主要是指村民作为个体的聚居者,对物质的需求和心理生理需求等。例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社会系统侧重村民社会属性,主要指人们在社会相互交往和活动,如公共管理、社会关系、经济发展等,涉及家庭内部、不同家庭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村民与外来者之间等等的关系。综合上述内容,村庄整治规划从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分析研究,归纳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经济产业规划、民居整治、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整治和建设管理措施(见图2)。

4 案例研究

4.1 项目概况

甘肃省为了加快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重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围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坚持彰显农村鲜明特点,保持农村田园风貌。

红砂岘村位于红水镇,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的金三角地区(见图3)。村庄北部有干武铁路通过,内部有一条乡道贯穿东西与省道S308连通。村域面积51.20平方公里,干旱少雨、风沙较多是该村典型的气候地理特征,但其土地开阔、光照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红砂岘村辖18个村民小组,共579户,总人口2350人。2013年,选举成立了白银市第一个村党委,为红砂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村内18~60岁的劳动力人数近半,主要从事农业、养殖业、煤炭开采、服务业等。

红砂岘村现状农居主要沿乡、村道路布置,呈现行列式的布局方式,建筑主要为三合院形式,坐北朝南,村庄建筑全部为一层建筑,少量建筑年代久远,质量较差(见图4)。

4.2 主要问题

通过对村庄的现场踏勘、干部访谈及村民走访调查,对红砂岘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发展中打造特色品牌形象的意识不足,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庄旅游业发展出现瓶颈。

(2)村民住宅用地分散且用地浪费,公共设施用地分布不均,农林用地及非建设用地呈现缩减趋势,工业、生产等建设用地呈现扩张趋势。村庄用地存在布局不合理、无序扩张等现象,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

(3)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村庄环境脏、乱、差。村庄内缺少景观绿化,绿化率低。部分道路、街巷无硬质铺装。

(4)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设施配套不完善,已建设的设施也存在配置低、设施简陋、风貌不符、管理不当等问题。大部分户厕没改造,安全设施严重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庄的发展。

(5)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建设引导,部分村民住宅建筑布局凌乱,建筑风格改变,破坏村庄整体格局风貌;年代久远的建筑功能结构已不能满足现代村民生活生产需求,甚至由于常年无人居住、修缮不到位等已成危房。

(6)管理方面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不到位,管理机制无创新,环境管理缺失等问题。

4.3 整治规划

4.3.1 经济产业规划:三产协调发展,激发经济活力

红砂岘村的产业发展定位:以农业种植为基础,以中草药种植、生态园观光为特色,积极发展以煤炭采选业为重点的能源产业,形成农村产业发展多元化的新局面(见图5)。主导建设生态农业,引入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和新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打造乡村景观特色突出的生态农业。能源产业加快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煤炭行业大力发展“原煤—洗选—精煤”和“原煤—煤矸石—新型建材”模式,形成了以煤炭、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并举的复合型能源产业链。旅游发展以生态农业采摘、煤炭工业科普展示为主题特色,发展生态农业观光、煤炭工业科普教育等多种旅游活动。

4.3.2 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用地布局,节约合理利用

以村民意愿和村庄永续发展为目的,在红砂岘原有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对不合理用地进行适当调整(见图6)。集中布置生活片区,产业发展用地集中安置在村庄西侧,旅游服务设施用地集中在村庄东侧。对村庄内闲置的土地进行整合利用,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梳理并适当拓宽村内道路,为基础设施工程管线预留用地。结合现有的村庄裸露地和荒地,适当增加绿化用地,改善人居环境和宜居指数。

4.3.3 居住环境综合整治:景观环境优化,重要节点提升

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严控建设性破坏,保护动植物多样性,形成可持续村庄景观(见图7)。建立完善绿化系统,退耕还林,进一步绿化沙漠,增加庭院绿化。道路除硬质铺装外,进行绿化,突出绿化的乡土特色,选择本土树种。打谷场、硬质铺装、垃圾桶、路灯等,要运用具有乡土气息的元素与符号,体现自然风貌。对月牙湖空间、广场、服务中心、农家院等重点片区进行环境优化整治,保证村庄传统风貌的延续性。

4.3.4 基础设施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体现优质生活

对原有村委会进行改造,完善内部功能,将乡政府改造成为老年活动中心和养老院,在村委会东侧新建幼儿园及卫生所、月牙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梳理路网,拓宽路面,优化道路系统,完善步行空间和停车系统。在现状高位水池增设消毒设施,并进一步完善给水管网系统。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与污水管网,收集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选择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公厕,改造户厕。按服务半径设置垃圾收集点,建立环卫管理机构(见图8)。

4.3.5 民居整治:民居建筑整治,新建建筑引导

通过对红砂岘村典型民居的特色进行分析,根据现状建筑分类,分别提出整治方案:局部改造,重点整治,原貌重建(见表1、表2)。新建建筑设计结合红砂岘当地建筑特色,提取传统建筑的中的设计元素加以传承和发扬,提出院落与建筑设计导则的标准。

4.3.6 建设管理措施:健全管理制度,建设乡风文明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建设管理关系着规划的成败。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村党委,选优配齐村委、监委会班子,为红砂岘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制定村规,规范村民在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行为,提高自觉性。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科学管理长效机制。防止重整治建设、轻运营维护管理。

5 结语

村庄整治规划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运用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抓关键抓重点,从产业经济、用地布局、民居建筑、景观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整治和建设,制定建设管理措施,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促进村庄的发展,打造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

[2]覃永晖,吴晓,王晶,等.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原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泉,王晖,梅耀林,等.村庄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1996(1).

8.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针,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原则,以增强农户环境卫生意识、提高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立足现状、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农村垃圾走向规范化处理轨道,为“建设秀美上栗、打造幸福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农户对垃圾实行分类后入桶,保洁员定期收集,村级中转站集中存放,每个乡镇建立焚烧炉对垃圾统一运送焚烧处理,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个重点”、“六个没有”。四个重点:以县主干道、河道、集镇和水源地为重点整治范畴,各乡镇全面铺开。六个没有:一是全县农村农民房前屋后没有零星垃圾;二是农户庭院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三是村间、集镇没有散放的垃圾;四是库(塘)、河道水面没有漂浮的垃圾;五是村间道路没有裸露的人畜粪便;六是公路沿线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土建垃圾和花炮垃圾。达到户户有桶、组组有池、乡乡有炉,终端处理全覆盖,农村垃圾不出县的目标。

三、工作任务

(一)规范垃圾处理流程

采取“户分类入桶、保洁员定期收集、村级中转站集中存放、乡镇统一运送焚烧处理”方式。

1.户分类入桶。农户把自家产生的垃圾按沤肥、回收、土建、有害、焚烧五种垃圾分类存放在自家门前分类桶,并自行处理沤肥、回收、土建(含煤炭灰)三种垃圾,有害垃圾密封存放。特别要做好对煤渣的分类。同时,做到“门前三包”(包卫生:不乱扔、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包整洁:无建筑材料、煤球等物乱堆乱放,房前屋后周围无杂草,建筑设施整齐、美观;包绿化:保持房前屋后和庭院内绿化、美化)。

2.保洁员定期收集。农户垃圾分类桶内的焚烧垃圾由村聘保洁员定期收集运送到村上垃圾中转站。保洁员还要定期清扫村点内公共道路、公共场所、绿化带等范围内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3.村级中转站集中存放。每个行政村在县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建设1-3个垃圾中转站,用于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存放的垃圾要严格进行封存处理。

4.乡镇统一运送焚烧处理。乡镇(环卫所)派人统一把垃圾从村级中转站运送到乡镇焚烧炉处进行终端处理。有害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并联系供销部门回收,科学处理。焚烧后的炉渣进行填埋或用作肥料。

(二)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1.户用环卫设施。农户配置垃圾分类桶,并标明“有害垃圾桶”、“焚烧垃圾桶”等字样,置于农户屋前避雨处,便于保洁员定期收集。垃圾桶由乡镇统一购置,发放给农户时收取成本价的三分之一的资金,或责成农户配备,没有配置的可以由农户出资,由乡镇统一购置。

2.行政村环卫设施。(1)各行政村要为每位保洁员配置“一衣一车一扫一铲一钳一钩”(即一套环卫工作服、一辆垃圾车、一只扫把、一只铲子、一把铁钳和一只铁钩);(2)在环保部门指导下于交通方便处建设1-3个垃圾中转站。

3.乡镇环卫设施。(1)乡镇环卫所要配备1-2辆垃圾清运车;(2)每个乡镇建造一座垃圾焚烧炉,大乡镇根据实际可建造1-3座。建造垃圾焚烧炉要经环保部门勘察设计,严格选址,乡镇统一组织,按图纸施工建造。学校、企业等单位产生的垃圾也纳入当地垃圾处理系统范畴。各乡镇焚烧炉建设均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

(三)明确流程管理主体

1.户分类入桶工作。由各行政村负责管理。各村要抓好对农户的宣传教育,严格垃圾分类。

2.保洁员定期收集工作。由行政村、乡镇两级负责管理。村、镇两级要规定保洁员定期收集;行政村要配合乡镇抓好保洁员的培训和考核。

3.村级中转站集中存放工作。由行政村、乡镇两级负责管理、使用。

4.乡镇统一运送焚烧处理工作。由各乡镇负责管理。垃圾焚烧炉建成后由乡镇环卫所管理、使用。

四、推进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增强工作合力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农村清洁工程是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美丽上栗、打造幸福家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社会管理、锤炼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各地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不断增强推进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攻坚克难,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目标、更实的成效来推动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各级机关干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率先示范,从自身做起,禁止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依次向村组、家庭推进,减少垃圾的产生,并抓好自己所住村组和居民区的卫生保洁工作,做到带头打扫卫生,带头爱护卫生,带领左邻右舍一起来打扫和维护卫生,实现村、组、居民区的卫生大改观。

2.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副书记曾宪清任组长,副县长文健,县人大副主任易冬梅、县政协副主席易旺桔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环保局、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教育局、县水务局、县供销联社、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局、县花炮安监局、各乡镇等单位为成员的上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农工部部长陈日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全县农村清洁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和指导督查。各乡镇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班子要明确分工负责,要有清洁工程办公室和工作力量,要有环卫所。县职能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安排工作人员,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县清洁办要充实力量,配备一名专职副主任和两名专职工作人员,联合职能单位,认真开展好检查评比。

3.强化责任,部门联动

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行政村、县直各部门等责任主体,要进一步明晰职能,认真履职,切实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密切配合,有序有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各乡镇、职能部门要制订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上报县委办、县政府办,并要求每月检查一次,将检查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等情况及时通报到县清洁办。

县委办、县政府办:负责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工作的总体协调;

县委宣传部:宣传农村清洁工程对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的意义,策划推介先进事迹,激发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农村清洁工程的积极性,并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创建考评体系;

县清洁办:负责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工作牵头、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每个月定期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发至各乡镇、部门,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全县通报;

县环保局:抓好垃圾焚烧炉及中转站的选址,指导焚烧炉与村级中转站封存垃圾的标准化操作控制,负责环境违法行为执法与重点区域污水治理等;

县水务局:抓好栗水河源头水保护,督促做好县域内各中小河道、水库、山塘的水质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县教育局:协调组织农村中小学校的清洁整治工作,做好中小学生爱护卫生的教育,并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县监察局:对清洁工程中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县交通运输局:牵头整治主要交通干道乱搭乱建现象;

县财政局:落实清洁工程的各项补助资金;

县供销联社:做好可利用垃圾的回收和指导封存垃圾的处理;

县妇联:组织广大妇女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科学指导村民自觉树立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公共环境卫生意识;

县住建(规划)局:督促抓好乡镇集镇卫生和垃圾处理;

县卫计委:负责农村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处理;

县花炮安监局:牵头抓好花炮垃圾的有效处理,严禁将花炮垃圾倾倒在公路两旁和河道里面;

各乡镇:牵头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的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特别是终端处理设施和链条的保障延伸,负责对各村及保洁员的培训和考核;要制订好具体操作工作方案,突出垃圾终端处理办法,报县委农工部审核后再下发。

各行政村:要制定工作方案并报县委农工部和乡镇政府审核后执行。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的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规范垃圾收集方式,引导农户对煤渣分类,沤肥垃圾尽量分组自理。每户农户发放一本《上栗县农村清洁工程家庭手册》,村两委每月组织对全村所有农户的卫生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登记到《上栗县农村清洁工程家庭手册》,同时,将检查情况与当地学校通报,促进“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全民关心清洁卫生的浓厚氛围。

4.抓好示范,示范带动

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全县大环境整治活动,对路边、河边、圳边、屋边等地进行大清理。在清洁工程覆盖每个村的基础上,各个乡镇抓好2个示范村建设。将当前卫生基础好、农户积极性高的村列为示范村,实行示范打造,积累经验,规范作法,发挥对其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工作运转

按照“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社会支持”的思路,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力求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1.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积极向上跑项争资,努力争取中央和省、市对农村垃圾处理项目的资金支持,以及亚洲银行、世界银行的贷款。

2.加大县乡财政投入

近几年来,我县县、乡财政每年安排420多万元专项资金,发放全县351名县级保洁员工资,确保了我县县级保洁员工资能按月打卡发放到位,稳定了保洁员队伍,为县内交通主干道、村干道、村庄公共场所等地的卫生保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县农村卫生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要求更高,要求县、乡财政逐步加大对农村清洁工程的投入,确保垃圾焚烧炉的运行费用,增加保洁员人数,改善保洁员待遇等。

3.整合项目资金投入

(1)整合全县涉农项目资金。县委农工部的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县农业局和县环保局的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尽量用于农村清洁工程。县交通运输局要拿出一些建设公路资金用于垃圾焚烧炉修路。

(2)明确资金用途。20我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将全部用于农村清洁工程。一是用于建设设施,包括建设垃圾焚烧炉、垃圾中转站、垃圾池的费用以及征地费用。二是用于购置垃圾清运车和保洁工具,包括垃圾清运的四轮车,保洁员用的小板车、工作服、扫把、铲子,户用垃圾桶。

3.鼓励部门单位投入

建立健全农村清洁工程县级领导、部门单位、后备干部包乡镇包村责任机制,规定部门单位在资金、技术、物质、信息、项目等方面,为乡镇、村农村清洁工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4.引导社会各界投入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清洁工程。鼓励各乡镇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农村垃圾清扫保洁和清运工作发包给公司或个人,村委会或村民理事会等负责监督和管理,实现农村多样化保洁。引导当地知名人士、成功人士捐资捐物支持农村清洁工程,发动农民筹资投劳,适当向农户收取保洁费,用于村庄公共区域清扫保洁。

(三) 成立考评机构,严格考核考评

建立县考镇、镇考村、村考组、组考户的层层考核制度和实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清洁工程“一票否决”制度。将乡村两级的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县政协的评议活动,并作为评议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1.考评机构

农村清洁工程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协副主席易旺桔任组长,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监察局、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清洁办、县文明办为成员单位。考评组成员还可以抽调相关单位纪委书记、人大代表、乡镇分管领导、职能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

2.考评方式

(1)考评原则。坚持民主公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2)考核形式。加强日常检查和综合考核,通过明察暗访检查各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做到两月一检查一通报,半年一考核一奖惩,一年一总结一表彰。

(3)评分办法。实行百分制考核,每两个月进行基础工作的测评;半年考核由每两个月考核情况(占70%,取三次检查的平均值)、交办工作完成情况(占20%)、群众满意度测评(占10%)三部分组成。

3.考评奖惩及结果运用

(1)奖惩机制。对乡镇实行每半年统一考核、统一排名,根据每半年考核结果予以奖惩,乡镇排名第一名的,奖励5万元;最后一名的处罚5万元(所罚资金由县财政局在乡镇往来资金中代扣,并奖给第一名)。

(2)结果运行机制。每次检查的排名结果以文件进行全县通报,并在媒体上公布,排名最后一名的乡镇,由乡镇主要负责人在每两月点评大会上作表态性发言。连续两次作表态性发言的,由领导小组组长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应书面向领导小组说明情况;连续三次作表态性发言的,对主要负责人启动行政问责,建议县委调整相关责任人岗位。考核结果与单位评先评优挂钩、与党政负责人评先评优挂钩,并作为干部调整的重要依据。

(3)工作成效与涉农项目挂钩。各部门立项时与清洁工程一起考察,要根据各自检查结果与县通报安排涉农项目,卫生差的乡镇、村不安排项目,卫生好的乡镇、村优先安排。县清洁办对行政村实行清洁工程工作与一事一议、新农村建设、农业开发项目立项挂钩,相关职能部门要与农业、水务、教育等资金挂钩。

(4)根据《村规民约》要求,村民到村两委、乡镇政府和县职能部门办理低保优抚、入学、迁移、信贷、国土城建、婚姻登记、上户口、农医保、农机补贴、新农村建设补贴等相关手续时,必须携带《上栗县农村清洁工程家庭手册》,对最整洁户、整洁户给予优先办理;对不整洁户限期整改,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办理。

(四)强化舆论宣传,形成浓厚氛围

1.加强社会宣传

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加强社会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特别是县、乡机关工作人员和在校的中小学生开展文明劝导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引导社会各界一起关注环境问题、一起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开展创建活动

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评选“文明户”、“五好家庭”、“卫生示范户”、“卫生示范村(社区)”等活动,激发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迅速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卫生、讲卫生光荣、破坏卫生可耻”的新风尚。

3.做好教育引导

9.村庄环境整治村规民约 篇九

为切实做好本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地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优化人居环境,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制定本村庄环境整治“村规民约”,请全体村民共同监督遵守。

一、凡居住在本村庄内的全体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执行本村村规民约。

二、积极参加卫生活动,参与和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改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责任制,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杜绝垃圾乱扔、粪便乱排,柴草杂物等乱堆乱放现象。

四、家禽家畜集中圈养,不得散养,狗必须拴养,死禽死畜要深埋。

五、确保村内道路及两侧和公共场所卫生整洁,无粪堆粪坑、无散养牲畜、无私搭乱建现象、无柴草垛、无垃圾,保证道路畅通。

六、保持河道清洁,不得将垃圾、农药瓶和农田杂草等一切杂物倒入各大小河道。

七、自觉维护村内绿化地段的树木,不乱砍乱伐树木,保持绿化地段无杂物、无杂草、无垃圾,确保树木生长旺盛,没有枯树枝,树木及时修剪。

八、严禁焚烧秸秆,村民有义务进行监督举报,对违反规定的农户给予相应处罚。

九、自觉维护好村内公共设施的完好性,不得随意破坏垃圾桶、垃圾池、绿地、路灯、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

十、村委会定期进行卫生评比,并把评比结果在公示栏上公布。被评为“不清洁”的农户给予相应处罚。

十一、违反上述规定者,责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况给予50—500元的罚款处理,直至追究相关责任。

十二、本村规民约如须修改,需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十三、村委会负责监督本村《村规民约》的实施,并有权对违反者采取处罚措施。

十四、本村规民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益礼村道路养护长效管理制度

为了巩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完善村庄道路整洁通畅,经村两委商议决定对全村道路养护实行长效管理。

一、管理目标

村庄有道路共104条,总长约26公里。实施道路养护长效管理,道路路面平整无损坏,两侧无杂草杂物,无私拉乱接,无乱堆乱放,无损坏苗木等,道路整洁畅通。具体目标为:

1.道路及路肩完好平整,无影响交通出行的大面积损坏路面及路段。

2.路面及两侧整洁,无杂草杂物,无乱堆乱放等。

3、道路两侧沟涵管道内无杂物,无损坏,排水通畅。

4.禁止占用道路打场晒粮、摆设摊点、设置棚屋、违规设置路障等。

5.加强道路养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道路养护意识。

二、管理措施

1.主任于海涛全村的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做好道路养护检查,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2.确定陆兆文、于洪祥为道路养护工人,开展日常的道路养护工作,并签订合同,明确报酬及工作职责。

3.沿路设置道路养护公示牌。

4.道路养护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上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道路养护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稳定。益礼村垃圾收运长效管理制度

为了巩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完善村庄环境卫生整洁,经村两委商议决定对全村垃圾收运实行长效管理。

一、管理目标

村庄有村民1080户,总人口4300人。实施垃圾收运长效管理,村庄区域内垃圾设施完好齐备,垃圾集中收运,无散落垃圾,环境卫生整洁。具体目标为:

1.垃圾收运设施配备齐全完好,定期维护保养。

2.村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入垃圾桶或垃圾池,屋前屋后无散落垃圾。

3.每日两次对村域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垃圾池、垃圾桶外壁干净整洁,周边无散落垃圾。

4.每日对垃圾桶、垃圾池内垃圾进行清空,并运至集中处理点处理,中途不得随地倾倒垃圾。

5.加强垃圾收运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垃圾收运意识。

二、管理措施

1.村会计裴凤兵负责全村的垃圾收运管理工作,做好垃圾收运检查,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2.确定朱成元、谢永昌为垃圾收运工人,开展日常的垃圾收运工作,并签订合同,明确报酬及工作职责。

3.在村显著位置设置垃圾收运公示牌。

4.垃圾收运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上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垃圾收运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稳定。

益礼村河道沟塘保洁长效管理制度

为了巩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完善村庄环境卫生整洁,经村两委商议决定对全村河塘保洁实行长效管理。

一、管理目标

村庄有河道共三条,总长约4.5公里,沟塘42个,保洁总面积约420亩。实施河塘保洁长效管理,河面无杂草、无漂浮废弃物,河岸无垃圾,河中无障碍物等,水体清洁畅通。具体目标为:

1. 保持河道畅通,河中无障碍物。

2. 河面无影响水生态的杂草杂物,无漂浮废弃物。3. 河道两岸水土保持绿化好,景观美。4. 河塘管理范围内无垃圾,干净整洁。

5. 加强河塘保洁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河塘保洁意识。

二、管理措施

1. 村付书记沈教春负责全村的河道保洁管理工作,做好河塘保洁检查,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并做好检查记录。2. 确定李玉俊、钱江省为垃圾保洁工人,开展日常的河塘保洁工作,并签订合同,明确报酬及工作职责。3. 设置河塘保洁公示牌。

4. 保洁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上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河塘保洁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稳定。整治环境

人人参与

创建市级

“生态村”

一一致村民的公开信

二十一世纪是绿色世纪,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积德事业。

村庄,是我们共同拥有和居住的家园,为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感到自豪。但村庄又是一个综合体,因环境污染问题而感到烦恼。随意抛弃垃圾、放养畜禽、秸杆乱堆乱放、乱搭农具房、农机房等,直接影响居住的环境,倡议村民行动起来,从家庭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按照创建市级“生态村”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行动。

绿色象征春天,象征着生命。请你们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树林花草,拿起菜篮子,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保持路旁整洁,不在电线杆或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贴,不占用公共绿地,不在草坪中晾晒衣服,使用交通工具时不影响他人出行,不在村庄内放养畜禽、家禽,不捕不吃野生保护动物。家中生活时节约用电、用水,使用音响设备时,不干扰邻居正常生活。房屋装修中选择环保建材,避开邻居休息时间施工,装修后提倡居室环境质量监测,以免给人体造成伤害。在村内开办服务业要依法经营,自觉履行防治污染的法律义务,不影响村庄的整体环境和邻居们的正常生活。

所有村民们,请你们注意了解环境整治信息,学习环保法律法规,掌握日常环保知识,运用法律维护环境权益,遇有严重的环境侵权行为可直拨环保热线电话“12369”或者向村领导反映。环境连着我你他,整治工作靠大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参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将我村明天的环境建设得更加宜人、优美、宁静。

益礼村环保公约

1.适度用水、用电,节约资源和能源。

2.绿色消费,选用重复使用物品,少用一次性制品,抑制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活用品。

3.使用竹篮、布袋购物,从身边小事做起。

4.保护家庭清洁,防止家庭噪声,维护小区安静。

5.垃圾分数集中存放,为无害化处理创条件。

6.拒食野生动物,善待人类朋友。

7.关注社会环境问题,维护正当环境权益,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8.学习环保知识,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益礼村李圩、李舍庄村庄保洁人员

李圩庄 责任人:于海涛 保洁员:南桂高

张其梅 于飞高 谢付昌 李舍庄 责任人:裴凤兵 保洁员:张耀芹

于兰珍 吉风芹 彭

益礼村绿化管护长效管理制度

为了巩固村庄环境综合整洁的成果,完善村庄绿化美化环境,经村两委商议决定对全村绿化管护实行长效管理。

一、管理目标

村庄有树木45000棵,绿化面积2200亩,实施绿化管护长坡管理,村庄内四季有绿色,处处有绿色,环境怡人。具体目标为:

1、逐年加大绿化建设的投入,提高绿化覆盖率。

2、房前屋后、沿路沿河,空地绿化美化到位,宜绿则绿。

3、严禁乱砍乱伐树木,树木无枯枝败叶,生长茂盛。

4、绿化范围内无垃圾、无乱堆乱放、无杂草杂物。

5、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补植、浇水、锄草、杀虫等工作。

6、加强绿化管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爱绿,护绿意识。

二、管理制度

1、村干部刘达山负责全村绿化管护工作,做好绿化管护检查,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2、确定裴庆中、顾丙祥为绿化管护工人,开展日常的绿化管护工作,并签订合同,明确报酬及工作职责。

10.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探讨 篇十

一、当前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的一号文件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 提出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整治试点, 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村庄规划已得到各界的重视, 并把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实际工作中, 村庄规划仍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技术薄弱, 规划编制质量不高

近几年, 伴随着全国各地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城市规划编制任务越来越多。资质较高的规划设计单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大、中、小城市频繁的规划修编上, 而无暇顾及村庄规划。在实践中, 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单位及人员可谓“鱼龙混杂”, 严重影响了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规划的科学性。虽然国家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调拨村庄规划专项资金, 但很多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安排有限, 一些乡镇、村没有积极性, 规划费用很低, 容易造成设计单位亏本工作, 因此, 一些资质较高的规划单位不屑于承接村庄规划任务, 愿意从事村庄规划设计的队伍较少, 专业水平也相对较低, 村庄规划缺乏专业人才, 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大部分村庄规划任务的承担单位资质较低, 直接造成规划成果质量相对不高, 缺少深度。

(二) 村庄地域特色不突出

多数村庄规划没有延续原有村庄的传统空间, 导致村庄规划缺乏特色。相当多的村庄规划设计周期短, 规划和住宅设计缺乏特色, 整体布局、户型结构千篇一律, 失去了乡土文化的特色, 造成千村一面, 城乡一貌, 这不仅从空间上破坏了原有的村庄特色, 也对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产生误导。另外, 在很多村庄规划中对原有村庄或周边存在的多年长成的高大树木, 自然形成的池塘以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祠堂、具有代表意义的民居等等缺乏调查和重视, 往往不注意给予保留和保护, 造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破坏。

(三) “公众参与”性不强, 过分体现政府意志

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 公众参与薄弱。一方面, 由于经费、人员投入等原因, 使得村庄规划设计编制周期较短, 还要落实实地调研等任务, 因此组织公众参与变得比较困难;另一方面, 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手段, 村庄规划的编制及评审是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的, 因此, 规划成果尽可能让地方领导满意也成为规划单位及人员所奉行的准则, 只有这样规划编制过程才能顺利进行, 通过评审。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领导的一句话就能够左右规划的走向。即使组织了普通公众参与, 并且公众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 但很多情况下是与政府或行政长官意志相左的, 因而很难得到重视, 左右不了规划。

二、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由于不同村庄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历史风貌、规模大小等各不相同, 在规划编制时, 必须根据村庄不同类型, 结合村庄实际条件进行分类编制。在规划手法上不能搞千村一面, 模仿复制, 应对近郊村、新建村、改建村、中心村、基层村区别对待。在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上要突出特色, 应对村庄特色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 从实际出发, 利用村庄本身可利用的资源, 灵活利用平原、丘陵、水网、海岛等地形, 充分考虑各地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 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遗存, 突出乡村风貌特色。

(二) 从实际出发、注重公众参与

村庄整治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应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既要充分考虑并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又要考虑市场等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 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有针对性地做出审慎选择, 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 尊重农村居民意愿, 确立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在广泛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切实维护农村居民利益, 增强农村居民对规划的认同度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 从而保障规划顺利落实。

(三) 节约用地、坚持可持续发展

作为农民的衣食之源和重要财产, 土地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最为关注也是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节约土地, 合并村屯就是使农村村庄、村民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尽可能地相对集中, 提高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村庄整治规划中要贯彻可持续性原则, 既要考虑近期的建设安排, 还要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要有前瞻性眼光和现代意识, 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 真正为今后的长远发展起到勾画蓝图的作用, 避免因为规划的短视造成长远建设的被动。

三、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方法及内容

(一)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的方法、步骤

村庄建设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 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一般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查阅有关资料、规划实例, 走访有关单位, 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准备用品等;2.对建设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 绘制村庄规划现状图;3.按照村庄规划原则提出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择优作为主要方案;4.编写规划纲要、绘制规划图纸;5.征求意见、进行规划设计成果论证;6.完善规划, 针对征求意见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修改补充, 并将最终规划成果进行公示。

(二) 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内容

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村庄规划区的范围、用地规模、发展方向、建设特点和规划建设期限;2.确定用地标准, 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道路广场、绿化及其它用地的布局及所占比例;3.确定建筑密度和间距、对村庄建筑设计提出指导意见;4.确定各类公用设施如道路、供水、排水、绿化等以及各类公共建筑, 如商店、学校、卫生所、文体活动场所等布局及实施步骤;5.确定环境保护、防灾等各项措施;6., 提出规划设施的途径及措施。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目前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各省 (市、区) 就新农村规划建设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实践。应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研究总结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和失误, 可以在未来的实践中寻求更为有利的解决方式, 使其他起步较慢的地区有所借鉴, 少走弯路。

摘要:中国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各城市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村庄整治工作, 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新农村建设, 规划要先行。当前要抓好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的基本原则、编制方法及编制内容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村庄规划

参考文献

[1]方明, 邵爱云.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2]李富祥, 王路.村庄规划编制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3) .

[3]徐建华.从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规划思路与举措[J].小城镇建设, 2009 (11) .

上一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运水果》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