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共14篇)
1.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一
校级骨干教师岗位研修工作总结
盐池三中冯志明
两年来,我时时处处以一名骨干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研修学习期间,担任两个年级6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其中有1个九年级毕业班;同时,全面负责本组区级课题教研工作,兼职学校微机室管理工作。两年的努力,使我具有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教研及微机室管理经验,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及微机室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所任教班级的语文和综合科成绩一直位于全年级第一名,并在毕业班教学上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毕业考试中屡创佳绩。两年来,我尽了应尽的努力,做了应做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作近两年来,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期满自我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近两年来,本人自觉拥护党的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生活和工作,时时处处以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德育工作。我热爱教育事业,为着自己所钟爱的那方讲台,默默无闻,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班级管理中,和学生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敢于挑重担先后接手了两个基础较差的毕业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都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在学校、社会、家
长和学生中受到了一致好评。
二、教育教学方面
这两年来,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怎样提高教学质量上,特别是毕业班语文和综合科教学.先后接手了两个基础较差的毕业班,负责毕业班语文和综合科教学,周课时达到20多节,我任劳任怨,边认真钻研教育教学,边总结毕业班教学和管理经验,既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又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两年来,在教学工作上,我认真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语文和综合科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在教学中注重了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于学困生我给予积极的鼓励,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别人的尊重。同时,在英语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在不到两月的时间里,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XX年9月,接手当时全年级最差的班级后,XX年下期期末考试及格率和优生率获全年级第一名,XX年春期,开始接手综合科教学。虽然,教学任务加重了,但我用了更多的时间在教学上,在毕业考试中,语文和综合科成绩居全乡第一名,数学成绩也获全乡第二名。XX年9月,我再次接受了成绩较差的06级二班(毕业班),任班主任、语文和综合科教学,经过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在XX年下期期末考试中语文平均分和优生率获全年级第一名,及格率95.3﹪,获全年
级第二名;综合科平均分、优生率和及格率均获全年级第一名,数学成绩及格率和优生率也获全年级第二名。
在个人学历提高和进修方面,XX年,我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87.8分,确认为二级甲等。XX年12月,我参加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初级检测,成绩合格。XX年9月开始,我参加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自考,现已通过《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等科目。XX年元月,我参加县教师业务知识考试,获成绩优异奖。同时,我经常上网和其他教育同行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建立了自己的个人教育网站和个人教育博客。
三、教育科研方面
两年来,我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完成了普通话和计算机等级测试,出色地完成了继续教育工作。参加了宜宾市小学教育科研骨干培训,回校后对全乡所有小学教师进行了小学教育科研知识培训。
我所负责的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自我发展培养教育》,进展顺利,正进入后期研究阶段。并于XX年,新申报了校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注意进行归纳和整理,撰写成书面材料,我的科研论文《浅谈培养农村小学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环节》获市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科研论文《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市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
XX年暑期,我参加了一年级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社会的新课改培训,参加测试成绩优异。在工作之余,我注重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如《给老师的建议》、《不跪着教书》、《四川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
四、其他方面。
两年的努力,换来了一系列的值得欣慰的成绩:XX年5月,我担任班主任的六年级二班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XX年、XX年,我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两次被评为“乡优秀教师”。XX年下期,我在全乡教学常规工作评比中获优秀奖。同时,我撰写的论文《浅引路、吐真言、深交流》在市级刊物《宜宾师训》上发表;论文《“对话日记”教学初探》在县级刊物《江安教研》上发表;说课案《纸的立体小制作》获市中小学艺体学科说课案评比中一等奖;说课案《25米往返跑》获市中小学艺体学科说课案评比中二等奖。
两年的培养时间过得真快,这是勤劳的两年,也是收获的两年,它将鼓励我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刻苦钻研,锐意进取,争取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精彩的表演。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请领导和同行批评指正。
2.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二
一、调研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在现有的教师培训中,忽视教师培训需求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教师培训中呈现给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基于讲授者的能力和研究旨趣,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培训之前,对被培训者进行培训的需求调查,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培训针对性的产生源自于对参培对象的了解,了解学员参加培训的需求、现状,分析他们的所想、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参加培训一般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为指向,希望通过培训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我们所说的培训需求并不是指个别教师的需求,而是在开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能代表参培教师共同愿望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参培教师的个性需求中归纳概括出他们相对共同的需求,这些共同需求中蕴含的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确定培训目标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承办“国培计划”———湖南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了解参培教师以及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我们专门编制了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对参培的语文教师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您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具体实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影响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认为自己在哪方面需加强培训、学习?”“您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最让人头痛的是什么?”“就您本身来说,对改善教学效果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等16个问题。调研后经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参训的语文骨干教师对“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沿理论与知识”等方面存在较为普遍性的培训需求。因此,培训相关方面的知识、提升相关方面的能力就成为了我们培训的具体的目标。
二、围绕目标设计培训内容,针对需求安排培训课程
针对需求,安排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是实现有效性目标的关键环节。2011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是培训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培训机构在课程的设置时要以参训教师的现实需求为起点,一定要改以往“我有什么就给什么”为“教师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课程开发理念,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不仅如此,教师培训一定要有适切的培训内容。“适切的培训内容至少应有以下要点:一是培训内容要反映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二是培训内容要紧贴教学,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三是培训内容要以教师专业标准为重要依据,致力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2]
三、精心遴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专家团队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对实现有效培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我们认为,培训专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更要熟悉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在相关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中有所建树,在全国和地区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要根据培训目标与培训专题内容遴选主讲专家,担任专题讲座的专家必须对此专题有丰富卓越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他们应成为参训教师学习、借鉴和模仿的对象。培训专家团队除需要具备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培训技能,既能积极倾听、启发追问、给予建议,又能组织分享、给予点评、激发挑战,能够把参训教师的培训学习引导深入,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创新培训模式,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成人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成人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导向式的学习”———成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特点,进行自主的和自我反思的学习。作为成人,他与未成年人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获得了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它的产生,意味着人在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开始从依赖的、他律的未成年阶段向独立的、自律的成年期转换,成人以进入职业为契机,开始从社会一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每一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的任务,希望以自己独立的人格,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开拓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成人学习的动机来自于职业与生活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人学习结果最终表现是工作、生活技能的改进。成人学习者能诊断自己的学习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成人教育的核心是帮助成人更有效地学习,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意味着知识形成中个体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的重要性,意味着学习中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达和创造性的解放的意义。缺乏学习者个人对知识的主动体验创造的知识对学习者来说难以产生实用价值。[3]因此,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否主动自觉的投入,取决于是否尊重并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否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培训应该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尽量采用参与式的培训形式。参与式培训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现教师在培训中的有效参与,使参培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型转变成主动参与型的学习者,让培训成为受培训者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参训者主动从培训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参与式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培训者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就应该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例如:在开设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课程培训中,我们建构了“五步骤”的培训课程内容体系:(1)邀请教育部“囯培计划”项目专家、湖南师范大学的张良田教授以讲授的方式对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2)邀请语文教学名师盛新风老师给学员上《跨越百年的美丽》的阅读教学示范课(如果邀请全国名师有困难,也可请当地名师上示范课或者组织学员观看《名师课例》的视频录像)。(3)带领学员到一线学校去实际观摩一到两堂阅读教学的课程并录制教师上课的全过程。(4)组织学员针对录像资料开展评课、议课,总结提炼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5)选取几位参训教师上阅读教学的研究课或者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大赛。“五步骤”培训课程的建构既有专家的理论引领,又有名师的课例示范,同时又能极大地调动参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参训教师普遍反映这种“五步骤”的培训课程模式很有成效。
五、加强培训工作管理,构建训后跟踪管理的长效机制
培训管理工作既是影响培训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培训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的有效机制,是培训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培训管理重在实施“过程管理”,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与调控,使培训的开展过程自始至终沿着既定的方向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囯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必须创新培训管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参培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参加培训学习,为培训收到较好的成效提供条件和保障。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工作。忽视对培训的后续管理,将会导致教师培训学习的知识不能被内化,培训成效不能得到巩固,影响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对参培教师的管理需要延伸到培训结束之后的工作实践过程之中。我们认为,对培训的后续跟踪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参培教师信息档案库,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创建交流学习平台,共享学习实践成果;三是及时了解参培教师学习工作情况,加强交流沟通;四是关注参培教师的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2011-01-06.http://www.gov.cn/gzdt/2011-01/06/content_1779454.htm.
[2]朱郁华.怎样才是有效的教师培训[N].中国教育报,2013-06-05(09).
3.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三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试行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62-04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教学形态的变革,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教师与学习者时刻提供获取海量信息和丰富资源的各种平台,提供了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教学途径,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当代教师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就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来说,趋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学习者学习特点的要求,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迫切需求。通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标准的推行,促进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适合时代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是切合当今以服务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标准的概念界定
1.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从字面上分析,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支持的教学。笔者认为,也可解释为,以促进教学效果提高为目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的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结合课程特点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与手段、信息化教学资源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素养要求,归结为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这是当代教师要适应教育教学新常态必备的一种教学应用能力。
2.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从传统教学走向信息化教学,教学策略上是从教师导向走向学习者探究,传授方式上从单向倾听走向多维交流,学习方式从个体作业走向协作学习,教学评价也从注重事实性知识和离散性技能评估走向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综合性评价。信息化教学这些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显著特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变革。
3.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标准构成元素
从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与特征分析,衡量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与水平应该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应用认知与重视程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考虑到教师要及时跟进信息技术更新与教育教学方法变革,增加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再学习提升方面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化教学水平、信息化研究能力和学习与发展能力为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标准的主要构成要素。
二、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标准制定的依据和必要性
1.理论依据
在汉语词典中解释,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基于对能力概念理解,众多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界定教师能力的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质量和完成情况的个性心理特征。朱超华在研究中提出: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援助能力和评价能力。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IBSTBI)则将能力标准定义为:一整套使得个人可以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有效完成特定职业或工作职责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分别以专业基础、计划与准备、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与评价、教学管理等能力维度提出各项能力以及具体绩效指标,也明确了教师能力标准包含5个维度的18项能力和98条具体绩效。其中“能力14: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学习、改进绩效”,要求教师能认识教学媒体和技术的潜能与局限,运用媒体和技术开展最佳实践,以多样的方式呈现内容,为学习者使用媒体和技术做好准备及发现并解决小的技术故障,这就是从对媒体技术使用重视程度、在教学中应用媒体技术水平及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几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四部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随后《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四个层面的计划:一是校级资源根据院校自身条件补充建设,突出校本特色;二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三是为解决教学问题,开发替代性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仿真教学软件、推广互动式远程教学;四是落实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快建设信息平台,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等。从以上政策文件看出,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不是哪个群体、哪个学校、哪个部门要求,这是职业教育发展所需,在互联网+时代生态教学环境形成所需,是学习者所需。
3.国内外借鉴经验
2000年6月,美国推出了《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NETS*T),从信息技术操作与概念、创设学习环境、教学与课程、评估与评价、工作效率与专业实践及社会伦理、法律与道德的主题六个方面明确技术标准和绩效指标,阐述了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基本行为要求;澳大利亚在2002 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Pilot2002,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12项中有1项为“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改善教与学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也从“选择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方式”、“使用信息技术存储和管理学生的学习信息”等5个方面明确了对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要求。英国颁布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Subject Teaching)包括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及教师的知识、能力与信息技术两个部分27项指标。以上几个国家对教师提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共同之处是教师本人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及能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者学习与提高教学效率的能力。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厅[2014]3号文),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与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个方面,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对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知识针对性强,但是却缺乏适用性
微信公众平台根据我们的兴趣推送了相应的学习内容之后,这种内容很符合我们的需求,但是却缺乏实际情境的验证。它仅仅是一种问题的单一解决方法,如果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就无法适用。比如:我们在学习操作性的知识时,它是必须要结合实践进行的,而碎片化知识只能知道问题解决的方法,却不知道问题的原因,在实际解决时,我们又不知道怎样办。
3.微信公众平台缺乏多样的交互
虽然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根据关键词进行回复,但是这种回复是不是学习者想要的答案或者对学习者有没有用处,这些都是未知的。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号在推送了相应的学习内容之后,学习者是否有效地阅读,或者学习者在阅读了相应的学习内容之后,无法直接进行提问,也得不到针对性的解答。
五、思考与建议
微信公众平台在为碎片化学习提供支持之外,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并不能因为存在问题我们就要拒绝这些碎片化知识。因此怎样把这些碎片化知识建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1.建立碎片化学习体系是基础
我们在接受碎片化知识时除了要系统地学习、思考、分析之外,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以此为根节点,不断扩充其分支。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或者将这些知识点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2.“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将放射性碎片化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研究表明,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对其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同时它又是灵活的,个性化的,具有无限的发展性的,这些特点非常符合碎片化学习的特征,因此对于碎片化思考具体化它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同时,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一个学习者真正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现在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手机端也有很多使用方便的软件,比如:极品思维导图、思维简图等等,它们可以结合微信公众号进行使用。
3.检验和输出是完善碎片化学习知识体系最关键的环节
在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之后,并不是所有的碎片化知识都能纳入其中,我们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检验,也就是说,我们要弄清楚它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联系不大或者它根本没有价值,我们要果断舍弃。而对于输出,即碎片化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可以将碎片化知识进行转述给其他人,或者将借助一些外部工具做笔记,建立思维导图等等。
碎片化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它不仅仅只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获得,还有很多其他途径,但是它的特点和利弊都普遍存在,我们一定要理性辩证地思考它的利弊,合理检验与输出,从而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顾小清.超越碎片化学习——语义图示与深度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5(3).
[2]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3).
[3]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
[4]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张琳.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
[5]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10).
4.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四
各乡镇中小学、局直属各单位:
根据《通化县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中小学校级骨干教师的选拔、培训、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校级骨干教师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推荐范围
全县各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德育办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在职专任教师。
二、推荐条件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施教,科学施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2、40周岁以下,教龄2年以上。
3、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中学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
4、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获得初级以上计算机合格证或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证。
5、积极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完成每年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并取得继续教育合格证。
6、积极参加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勇于承担校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教育教学实际效果好,得到学校、同行、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7、积极承担科研课题研究或实践。
8、具备上述条件者均可申报校级骨干教师。
三、推荐办法:
1、各校在对原有的校级骨干教师重新认定的基础上,从青年教
师中再补充选拔一批校级骨干教师,使校级骨干教师数量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30%。各校要注意薄弱学科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推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均衡。
2、校级骨干教师的选拔采取教师本人自荐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四、培训与管理
1、校级骨干教师由所在学校实施培训与管理。
2、校级骨干教师的考核参照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办
法操作,总分按以下公式计算:总分=业绩量化×20%+骨干作用×20%+教育教学×60%。
3、各单位对校级骨干教师管理、培训和考核,应立足本单位实
际,优化方式,体现特色。每年12月份对校级骨干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束后,把《通化县校级骨干教师年度考核一览表》上报进修学校师训部。
校级骨干教师实行一年一考核,三年重新认定的动态考核管理办
法。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对各校校级骨干教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五、校级骨干教师待遇
1、各校要积极为校级骨干教师进修提高创造方便条件,积极支
持校级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
2、校级骨干教师在本单位评优选先、职称评聘时,各单位根据
工作实绩优先考虑。
3、校级骨干教师作为县级骨干教师遴选推荐对象。
六、具体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专任教
师中推荐校级骨干教师。
2、各学校在推选工作中要精心组织,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坚
持标准,择优选拔。推选结果要在学校公示。
3、各校要成立骨干教师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培训管理
制度,严格按要求选拔、培养、管理校级骨干教师。
4、不任课的校级骨干教师取消其骨干资格。
附:
1、通化县校级骨干教师年度考核表
2、通化县校级骨干教师年度考核业绩量化评分表
3、通化县校级骨干教师年度考核作用发挥量化评分表
4、通化县校级骨干教师年度考核教育教学量化评分表
5、通化县中小学校级骨干教师年度考核情况一览表
6、通化县校级骨干教师一览表
7、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5.中观中学校级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篇五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位教师的发展,固原市回民中学持续、快速的发展,要求具有一批既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又富有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于一体、有核心战斗力的师资队伍。我校高中考成绩连年大幅度提升,办学特色初步显现,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因此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努力造就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科研和全面实施和推动“高效课堂”的带头人,从而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特制定我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宁南山区民族教育与全区教育同步发展的战略高度,争取到2006年,成功创建自治区普通高中二级示范学校和固原市文明单位,办成宁南山区人民满意的民族中学。2020年之前把我校办成宁南山区民族教育的示范窗口学校。为此,我校要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完善骨干教师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骨干教师发展平台,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科研示范带头作用,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参与教科研的良好氛围,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校级骨干教师培养目标:使其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具有指导、带头作用,尤其在推进我校着力实施“高校课堂”过程中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我校高中考中取得突破性成果。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三、培养方式
个人学习、集中培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
四、具体措施
1、严格要求、勇于担当。
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我们平时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和业务培养,把政治素质好、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研意识先进的青年教师及时吸收进骨干教师队伍。对已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要求敢于挑重担,具有创新发展的目光,不能吃老本,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协作,在学术研究上有敢试、敢闯、敢于担风险的勇气,在本校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2、分式协作,统一管理。
具体由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室按《骨干教师评选条件》严格把好骨干教师的推荐、考核、审核关。办公室负责思想政治和师德修养方面,教务处主要负责固原市回民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教科室负责教育科研方面的管理,并建立骨干教师档案。
3、“铺路搭桥”,迅速成长。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聘任我校部分区市级骨干教师为培养导师,大力发挥“传帮带”作用。
(2)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即请一些教育专家、学者来我校作讲座,兄弟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来校上示范课、指导课等,让青年教师耳闻目染地得到熏陶。
(3)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即让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或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听讲座、参观学习、培训进修等,不断地给他们“充电”,拓展其视野,开阔思维,使各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最终向高层次发展。
4、大胆实践,形成特色。
(1)采用“推出去”的方法,即让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基本功竞赛或评课活动(市级优质课、市五个百活动等),让骨干教师上好各类公开课、示范课,外出交流等。
(2)树立“名牌”效应,让骨干教师创出个人教学风格,形成特色,为学校打出旗帜。每学年开展“五个一”主题活动。即上一节研讨课,读一本以上教育教学科研理论书籍,完成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或优秀论文的撰写,负责一项课题研究,完成一份学期活动小结。
五、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小组,负责培养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管理工作。
组长:慕力
副组长:李有民 马金成 郭新仁 汤效震 何桂琴 马廷军 张瑞硕 组员:杨晓红、褚万宗、杨平、尹文铎、苟晓燕、王富军、区市级骨干教师。
2.制定方案,认真落实。
学校以“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则制定校级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并认真落实。培养对象认真制订个人年度发展计划,明确定出自己的发展目标方向、具体措施等。
3.搭建舞台,拓宽视野。
学校创造条件为科研骨干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服务。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自治区、市教育、教学、科研培训,提高理论水平。4.健全机制,动态管理。
骨干教师每三年选拔调整一次,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跟踪培养。设立骨干教师成长专门档案袋,及时记载教师成长的情况。学校每年组织一次评估验收活动,对每一位骨干教师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价,不合格者取消其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格,优秀者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六、骨干教师的审核和认定
(一)、骨干教师候选人评选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有敬业奉献、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
2、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本学科教学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对所教学科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高中考教学成绩突出,在市内位居前列。
3、近三年承担过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本人科研成果对全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发表过有较高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或出版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著作。
4、近三年承担过市级以上教科研部门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的公开课,或市级以上部门所组织的课题研究和区级以上的教学观摩活动。
5、自觉帮助和带动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做出重要贡献。
6、教师具有中学一级以上教师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7、近5年获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称号。
8、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近三年来):
(1)有自己独创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市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2)独立出版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不含教案、试题、论文集等);
(3)独立承担过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4)获得过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评定的教学成果奖,或受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委托评定的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
(5)在市内外有较高声望,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对提升我校声誉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本学年学校组织动员,下学年教师自己申报,教研组内评议,每组推荐人选,学校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组织审核,最后确定骨干教师候选人。骨干教师候选人评选每3年进行一次。
(二)、学校骨干教师候选人年度相关工作与要求
1、骨干教师候选人每年都必须写论文一篇或者一个课题成果,每年要向校务委员会进行一次年终的工作汇报(必要时,可以向全体教师述职),每年至少开出一节校级公开课。
2、工作有激情,工作效率较高,在校内、组内起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促使本备课组、教研组教学成绩大幅提高,学生评价较好,能积极承担额外的学校教学任务,能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3、学校骨干教师候选人在任期间,必须完成相关的工作,并有所作为。不作为(工作缺乏激情;工作效率一般;在校内、组内不起引导作用。学生评价一般。不承担额外的教学工作,不进行研究,教学成绩低于平均水平)者,将取消其候选人资格。
(三)、校级骨干教师候选人的确立
学校每年组织对骨干教师候选人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任何一名候选人,通过考核并达到条件的保留骨干教师候选人称号。考核结果连续三年优秀的授予校级骨干教师称号。考核结果将作为选送高一级骨干教师候选人的主要依据。对评选出的“骨干教师人选”实行动态管理。每届任期3年,不搞终身制。
(四)、校级骨干教师的职责
1、校级骨干教师要勇于创新,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一篇论文、著书立说,每一位“骨干教师”都应当有明确的,既符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又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研究。争取获得具有系统教育思想、鲜明教育特色、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教研成果。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队伍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骨干教师是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资源,各位骨干教师要积极执教观摩课、示范课或举办专题讲座,并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承担青年教师培养和全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带动本备课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优化,学科成绩优秀。
3、具体考核要求和任务:
(1)每学期要上一堂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课(主动上报)。(2)三年内要为教师或学生作一次教育讲座(学校按排)。(3)指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自我加压,主动发展争取早日成为更高级别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4)三年内必须有省级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以上一篇或刊物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近三年中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一个。
(5)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中,所辅导的学生表现出色。
(6)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学科考试中所任教班级学科成绩在全区前列,同时带动本备课组、教研组成绩提高且均处于优秀行列。(五)、骨干教师的权利和待遇
1、评定为学校骨干教师者,享受一定的科研津贴。
2、参加高级别重大教育研讨活动优先。
3、定期组织外出考查学习。
4、在评优选先和职称评定中优先考虑,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荐为市级和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做准备。
5、骨干教师每一任期为三年。满三年时由学校教师培养与考核小组负责具体的材料收集和安排考核工作,考核合格的则继续任用一期,考核不合格的则取消相应的荣誉称号及津贴。
中观中学
6.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六
1、学员研讨课跟岗学习的第一、二周都安排了学员的研讨课和常态课,要求学员先自己准备一节公开课,课后集体研讨、反思、打磨。然后再第二次上,通过前后对比,深入分析我们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学员的研课能力和业务水平。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还有原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专家吴国辉老师和来自杨仙逸小学、中山市石岐区其他学校的教师,有效创设了一个平等对话、真诚交流的教研平台。工作室主持人刘燕校长的精辟点评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让我们心服口服,受益良多。来自中山石岐中心小学的陈玉婷在上汇报课来自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小学的周秀明在上汇报课刘燕校长的精彩点评教研专家原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员吴国辉老师给学员指导评课小组成员在评课和研讨 来自云浮市新兴县实验小学的盘水杰在评课和讨论中山市石岐区的其他学校老师和教学骨干也参与工作室的学习研讨特别是从刘燕校长的示范课中,让我们真正领略到她从容驾驭课堂的名师风采,她的课堂处处充满着教学的智慧,她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在关键的知识点上提出有探索空间、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巧妙地、不留痕迹地处理课堂的生成问题,工作汇报《刘燕工作室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跟岗学习汇报》。走进刘燕校长的课堂是一种享受举重若轻,名师风范从容驾驭课堂,处处充满智慧
2、“迁移”理论研修与课题研究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离不开“迁移”,如何教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更好“迁移”是我们这个工作室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迁移”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修与课题实验是我们本次培训的重点,在谢明初教授和刘燕老师的具体指导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尝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基于“迁移”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根据这一课题,学员们设计了不同领域的课题研究。跟岗学习阶段安排了“迁移”理论文献学习和学员子课题开题。在第一周的星期五举行了学员三级子课题开题报告会,有幸请到广东教育学院数学系副主任、广东省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专家、中科院心理所205课题核心成员谢明初教授参加我们的开题报告会。谢教授对我们每个课题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进一步理解“迁移”理论的内涵和明确要努力的方向。我们将在“为迁移而教”的理念指导下,根据迁移理论,努力探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实现数学知识迁移的教学设计方法,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学生更聪明、更灵活、更有智慧。广东教育学院谢明初教授指导学员进行课题研究 来自台山市台城第一小学的廖钧宏在做课题开题报告 来自中山市三角镇中心小学的冯建青在做课题开题报告 来自江门市紫茶小学的丁玉华在做课题开题报告 来自开平市长沙澄江小学的吴柏青在做课题开题报告 来自罗定市罗城小学的李灼南在做“迁移”理论研修汇报 来自云浮市邓发小学的高惠仪在做“迁移”理论研修汇报 来自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二小学的丘志珊在做“迁移”理论研修汇报
3、教材研修教材研修主要是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对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三种版本教材的深入分析和对比,探索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呈现和编写特点,从而提高整体把握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在研修过程中刘燕老师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十位学员原来任教的教材各不相同,我们各自都只了解自己使用的版本教材,我们甚至连其他版本的教材见都没有见过。刘燕老师确立的教材专题研修,将我们的弱势转化为强项。通过学员间的交流、讨论、介绍,每位学员对另外自己没有使用的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有了较多的了解。一个人要独立研究三个版本共36本教材那是件艰巨的任务,是非常艰难的事,可是在这短短的三周研修期间,我们10位成员加上工作室的2位成员每人专攻某一个年级上或下册的三种版本教材,通过分工合作,互相支持,高效地完成研修任务。通过对三种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用教材教、创造性地教的能力。
7.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七
一、加强学习, 提升骨干教师的三大素养
骨干教师是指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 具有更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相对扎实的专业素养, 并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引领和辐射等作用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们着力提升骨干教师的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等三大素养。为此, 我们这样要求骨干教师:
(1) 让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文化含量。它决定着我们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 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物质成果的理解广度及深度, 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位。
(2) 让教师充满执着的教育追求。教育追求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基础上, 对关于教育根本问题的个人价值取向。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 才能真正把教育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 而不是一种聊以谋生的手段。
(3) 让教师孕育高超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我们处理日常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技巧和艺术。教育智慧根植于教师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土壤中, 根植于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中。一个知识渊博、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 必定能营造出一个生动的、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堂。
二、开展研修, 培养骨干教师的三种能力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剂。顾泠沅教授说过:“校本研修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变革, 同时也是教师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变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校本研修在继承传统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内涵:从技术熟练取向转向文化生态取向, 从研究教材教法转向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 从依赖经验转向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校本研修能够真正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主人。
(1) 通过校本教研, 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校本教研, 是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 以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研制度。校本教研主要强调在理论的指导下、在专业引领下的实践研究。
(2) 通过校本科研, 提高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育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还有许多未知领域, 为了给教育研究留下广阔的空间, 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的需求, 教师角色正在从教书匠式的“知识传授者”向专家型的“学习促进者”转换。
(3) 通过校本培训, 提高骨干教师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 教师要成为“一桶水”。现代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 教师不仅仅是“一桶水”, 而应该是一汪源源不竭的“活水”。教师要成为“活水”, 必须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不断地在教育教学理论中受到浸润, 不断地在校本培训中丰富积累。
三、挖掘潜能, 促进骨干教师的“三自”发展
骨干教师应该具有比一般教师更强烈的发展愿望, 具有发展再提高的潜力, 还应该更关注自身专业成长中可持续的发展品质, 成长为发展型教师。
(1) 让骨干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自我发展。骨干教师大多是怀着服务社会的理想选择教师职业的。骨干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教学观念、教学结果, 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 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 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同时, 也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探索解决自身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努力增强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 让骨干教师在引领示范中自主发展。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角度来看, 当个体主动发展到一定时期后, 骨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完全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第一, 建好师徒对子, 帮扶年轻教师。我们组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 签订师徒合同, 开展“出师”考核, 扎实开展“传、帮、带”活动。
第二, 当好领头鸿雁, 引导教研团队。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领头雁作用, 让骨干教师担任年级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负责人。
第三, 抓好自主研究, 塑造教学风格。骨干教师成长到一定阶段, 大多会经历一个平缓发展的过程。因此, 为了促进骨干教师进一步发展, 我们积极创设条件, 派遣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学习。
(3) 让骨干教师在竞争合作中自觉发展。竞争与合作是发展的主旋律, 没有合作, 就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正在积极建立群众性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 力求通过骨干教师举行的公开课, 引领更多教师参与到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过程中来, 以改变教师之间“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的现状, 形成公开自我、倾听回应、探讨问题、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氛围。
8.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培养 篇八
骨干教师特色示范校教育教学理念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在教师队伍当中起着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名师兴校”——这是现今基层教育的主力军。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作脊梁,造就了一支具有高尚师德,良好教育理念、有科研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是迅速提高学校教育教研水平的迫切的需要。
作为教研人员,如何抓好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队伍,是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大家良好的分享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现如今,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法显得十分落伍,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分享给同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者领先的地位,我认为这是狭隘的教育思想,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缺失的是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课例、优秀的教学反思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存在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身上。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慢慢的靠实践去摸索,这样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只会影响高效的课堂。创建美术教师工作qq群,把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空间中,使有需要的教师随时可以查阅、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弱势教师的进步的步伐。
2.定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以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使理论变的实用。定期选择一些美术教育理论书籍,采用辅导与自学的方式,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美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向,百花齐放,开放课堂。
3.深入一线进行跟踪指导,真诚与教师交流、答疑解困。为全面培养骨干力量,开展“订单式”服务。对有需要的教师随时进行最真诚的“教学服务”。如有些美术教师在作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我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深入一线学校,亲自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如何对美术作业分类装订、批改、成绩单等工作与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力求高效管理、科学减轻教师的心理及工作负担,是工作变为一种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模式。从而减轻了学校与教师的双重负担,使教师们更科学的从作业整理中发现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高效课堂。
4.注重美术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及美术素养。
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是成为名师的关键。在培训中,一定要注意开拓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眼界、注意第一手的艺术教育的信息及方向,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进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到吉林省博物院、艺术学院等地方参观名人、名家画展,开拓美术教师的思维,形成创新型教师。请优秀的书法、国画教师进行软笔、硬笔及国画教学的培训,培养教师们动笔的习惯。
经常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技能、特色技能及创造技能的评比,开展能手、新秀展示课、名师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区域共享,培养骨干力量的业务素质。把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引入我区,通过现场培养教师的实战能力,给教师们一个强烈的练兵的讯号,注重自我的成长,在其中发现骨干力量。
5.搭建教师们展示的平台,为教师们创设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长春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师画展、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课例选拔赛、长春市教学设计大赛等,《美在课堂》《美在设计》等系列丛书的作品、论文、案例等投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去美术教师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市级、区级骨干教师,为我们区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6.发现、培养、推荐艺术特色示范校,抓典型、注重经典的艺术学校的推广。如我区西三小学是一个小型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却有一个良好的美术国画教学课堂。
20几年来,在学校几任校长的带领下,坚持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国画课,长期坚持下来,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学生的人文内涵及气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到学校的课堂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教师对国画的校本教材进行整理、装订、对学生作业进行了选拔等工作,对这位默默无闻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在全区做了推广,很多教师都感到了国画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我先后几次请省、市级领导对这所学校进行考察,举办了几次大型的经验交流活动及省市级现场会,西三小学成为了“吉林省百所艺术示范校”,他的校本课程也成为了我区的经典。
7.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力量,创设科研环境,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成长。
进行跨区交流,协作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南关区与二道区两大学区共同合作的吉林省十二五课题“长春市《美术学科资源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整合研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提升我区骨干教师美术教师的教育科学的研究水平。为骨干教师确立研究课题的方向,安排实验计划,监督实验过程,考核评估实验结果,组织课题的评选。如重点展示11所参加子课题研究学校的汇报材料,材料包括:子课题活动开展材料、对比数据材料、校本教材、汇报表、课程课例、学生作业等。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案例40多篇、我区4名教师还获得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项目获奖证书一等奖。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带动了基层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现在很多学校改变了对艺术教育并不重的观念,主动参与、申请参加到科研队伍当中来。
9.骨干教师专业引领的途径研究 篇九
关键词:小学语文;专业成长;专业引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教师个体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是来之不易的,曾几何时,教师被赋予了“牺牲者”的角色,总是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并温暖他人。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教师角色定位为唤醒学生,而这就意味着教学双方是一个角色互动、思想碰撞的关系,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往往就决定了教学的层次。
意识激活,专业引领走上正途
骨干教師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第一步,不应当“写实”而应当“写意”,此处,写意的意思就是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当前,教师专业成长意识是薄弱的,即使偶有研究成果(如论文、课题)出现,那也是因为一些外力驱动,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成长需要。这一方面,骨干教师可现身说法,从内驱力激发角度引领其他教师激活意识。
从小学语文学科来看,专业成长的意识应当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扩充。普通教师教一篇课文是就以文论文,而优秀教师则会旁征博引,有时还会对课文作出批判性的思考,著名小学语文教师如薛瑞萍、蔡朝阳等作为新生代教师的代表,表现出了这种优异的特质,也就是说文本解读的需要,决定了教师必须进入研究的状态,而这就是一种专业成长的意识;二是教学有效性的驱动。不是说学生掌握了一些标准答案,就是对课文解读的成功,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的是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深刻性,这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显然,这也是要靠专业成长道路上的研究才能实现的;三是对学生的研究。学生面对文本,他们的思维是怎样的?从问题到答案之间,是不是教师所想象的那种线性思维?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这,显然离不开专业研究。
因此,从这三个方面看,专业成长应当成为教师内在的需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没有专业成长,是不可能真正地面对学生,完成一次文本解读或者写作教学的。小学语文历来走在课程改革和专业成长的前面,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有一种专业成长的意识与使命。
教育叙事,专业成长重要方式
教育叙事是课程改革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范式,尽管其萌芽于课程改革之前,但是却发力于课改阶段,其平民化特征,也更容易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基石。
笔者以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叙事可以引导同行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语文课程特质研究,在教学中教师总要思考一些基本问题,如语文学科为何异于其他学科?二是对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研究。这是教育叙事的重点,也是诸多话题展开的重要平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表现出认知多元、观点朴实、充满童趣及意趣等特点,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因此需要引领同行知道,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过程是最值得记载与分析的,笔者在专业引领的过程中,强调同事同行要认真记录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儿童语言,并猜度背后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本的语言美、意象美。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同行读书。通常情况下读书是走在研究的前面的,但笔者注意到缺乏实践经验的阅读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反之如果能够先让教师在实践中建立专业发展的意识,积累具有研究价值的经验,那读书之时便可以对书中内容与观点提供更多的实践注解,从而促进教师对书的认同,对阅读的认同,于是阅读也就能够真正为教育叙事提供精彩的描述,为专业发展研究提供助力。
教学反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为骨干教师,要引领教师专业的发展,还必须要让他们学会反思。反思不是空想,反思应当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一种理性审视,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也是对自己教学的总结。从成长的角度看,审视不足有时更具有价值,在反思基础上的进步,是巨大的。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知道自己的不足呢?笔者与同行交流的时候强调一组问题:那就是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中遇到了哪些挑战?这些挑战是必然的,还是人为造成的?他人的教学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改进的话,当从哪里入手?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让他们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课堂……这些问题才是真正驱动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骨干教师从成长者的角度思考,将自己的经验提供之、参考之,而不是强加之。待成长者形成自己的成长认知时,这种引领也就成功了。
10.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十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继续教育制度, 特别是要加强骨干教师培训。随着教师队伍的更替, 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走上了学科教研组长的岗位, 承担起学科校本研修组织与实施的工作。对中青年教研组长进行培训, 能够有效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质量, “如何设计并实施中学教研组长培训”“用什么标准衡量教研组长培训的质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涵盖培训主体、模式、内容等多方面, 但是, 对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的研究, 特别是对骨干教师培训质量的评价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现有的培训质量评价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对教师培训进行总体评价, 缺乏细化到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具体到培训对象的评价研究则更少。
为了解决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以中学教研组长为研究对象, 采取绩效评价与追踪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行为”改进方面的评价研究。其中, 绩效评价主要是对课程实施质量及教研组长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 落实对培训课程质量、教研组长发展情况的评价研究;追踪评价主要是采用调查、案例研究的方式, 利用中学教研组长培训质量评价调查, 对骨干教师在培训后的日常工作中开展校本研修的情况进行评价。通过骨干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方面的实践研究, 为骨干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二、培训质量评价研究的实施过程
1.中学教研组长培训着力在校本研修能力提升
(1) 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训课程设置
校本研修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下, 由学校发起组织, 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 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 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 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
校本研修兼具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和实践性, 开展校本研修有利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 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学矛盾;有利于教师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校本研修不仅包括校本教研, 还包括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中学教研组长作为学校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 是校本研修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中学教研组长校本研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本研修的水平和质量。
中学教研组长的校本研修能力包括设计、实施“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能够把握教育改革方向, 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引领校本研修, 做校本研修的引领者、促进者和实践者。检验中学教研组长校本研修能力的标准是:学科教师是否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校是否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图1 表示校本研修能力与评价目标的关系。切实可行的目标包括一系列参与活动与作业, 过程中既可检测, 也是可以实现的。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 可以确定中学教研组长的收获, 继而判定培训的质量。
“校本研修能力提升”中学教研组长培训采用“主题模块”的形式设计, 每个模块课程由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组成, 以规划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及培训内容如表1所示。
(2) 落实研修活动实践课程, 助力校本研修能力提升
教研组长培训过程中, 注重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特别是校本研修活动及校本研修方案的研制与交流。校本研修观摩遵循研修活动设计与实施规律, 按照“确定观摩内容—选定观摩学校—深入学科教研组讨论展示内容—组织观摩活动—学员交流观摩收获”程序进行。我们将观摩活动的准备过程介绍给教研组长, 让他们明确观摩校本研修活动的目的。深入学科教研组, 与准备校本研修观摩活动的教研组长及教师进行交流, 保证观摩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
我们先后带领教研组长走进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学等学校的学科教研组, 让参加教研组长培训班的学员成为校本研修活动展示的主体, 将他们参加培训时确定的校本研修主题、设计的校本研修方案及实施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我们将教师分为文科组与理科组, 分别到学校观摩校本研修的实施情况。校本研修观摩活动采取“介绍校本研修方案及实施情况—听课—交流”的形式进行。将教研组长按照文理科分组, 分别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观摩, 保证了教研组长有共同的话题进行探讨, 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相似性, 这样的观摩对校本研修工作更具有借鉴价值。
(3) 课程实施的质量评价
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价以教研组长为主体, 通过课程满意度体现。我们依托西城教育研修网质量监控平台, 对每次课程进行实时评价, 内容包括满意度、收获和建议, 参训者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培训的质量。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围绕规划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展开, 其中, 提升“规划能力”的课程包括“教育是有‘思考’的行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校长对教研组建设的思考”等五门课程;提升“研究能力”的课程包括“如何看待和怎样梳理教育教学成果”“教研组如何开展研究”等三门课程;提升“实践能力”的课程包括“课例研修方法”“校本研修方法”等九门课程。从与校本研修相关的培训课程的评价看, 大部分课程的满意度都达到了100%, 与提升校本研修能力相关内容的课程占课程满意度权重达到80.11%, 这说明培训课程内容对提升教研组长的校本研修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教研组长对培训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的高满意度,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学教研组长培训具有较高的质量。
2.中学教研组长培训质量追踪评价
(1) 追踪评价的设计
中学教研组长培训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基于结果的管理方式, 培训结束后收集、整理学员的校本研修方案, 请学校领导提出修改建议, 并要求教研组长将校本研修方案与组员交流, 为校本研修方案的实施做好铺垫, 最后, 将学员的校本研修方案整理成册, 汇编成《中学教研组长研修成果集》。将中学教研组长的培训成果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基础, 从而促进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中学教研组长培训结束一年后, 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 调研了学校校长对教研组长实施校本研修方案的评价, 校长们对教研组长引领学科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情况的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研组长培训的质量。
(2) 追踪评价的内容及分析
对中学教研组长跟踪评价的内容如表2所示。
从评价的结果看, 首先, 多数教研组长都具有较强的规划能力, 能够设计、实施教研组发展计划, 并解决实际问题, 此维度满意度均在87% 以上。其次, 多数教研组长都能够针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按照计划落实具体工作, 此维度满意度达到90% 以上。从评价中我们也发现, 教研组长持续深入开展研究获得阶段性成果或总结性成果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 学校领导对教研组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带领学科组教师开展实践研究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并希望能够持续深入开展校本研修。追踪评价的结果说明, 学校对教研组长参训后在校本研修中的行为表现较为认可,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研组长培训项目的有效性。
三、培训质量评价研究的思考
在开展中学教研组长培训质量的评价研究时, 我们不仅关注培训实施的质量评价, 还关注教研组长对培训成果转化的追踪评价, 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教研组长, 还包括学校的校长、教研组成员及专家。培训质量研究采用“学习—实践—反思”的行动研究方式进行, 将教育科研与教师在职培训工作紧密结合, 如利用“‘校本研修能力提升’教研组成员问卷及分析”直接帮助教研组长了解教师在校本研修及教研组建设中的意见与建议, 为教研组长完成校本研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奠定了基础;基于西城教育研修网的质量监控平台, 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师培训质量监控过程中, 实现了对培训质量的过程性评价, 使培训项目设计者及时了解教研组长的收获和建议, 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的改进, 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推进。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需求调研—以学定培
中学教研组长的培训方案是在分析西城区骨干教师发展状况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的, 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特别是在培训质量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 培训方案的研制仍需加强需求调研, 特别是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更要注重分层, 一是在模块课程设置上增加选择性, 二是通过基于不同培训成果的管理, 实现分层培训, 进一步保证培训的质量。
2.培训质量追踪—效益后置
11.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十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提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了保证农村教育质量,贯彻落实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精神,全国各地积极采取各种举措,以提高农村师资水平,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一、培训有效性的概念分析
培训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培训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1],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育与培训。其最终目的是不仅让受训者“知其行”,更重要的是“知其能”。“能”与“行”代表的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能”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培训被划分到教育学范畴,是指教师通过工作训练,达到“知其行”的过程。“知其行”是根据岗位要求掌握相关技能的过程。我国对教师培训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对教师培训的内涵的探究却屈指可数,对教师培训概念的界定是各有见解,在此教师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后能够获得专业发展的过程。
“效”的定义,《辞海》中将其解释为“效果”、“功效”。所谓“效”指的是“有成效,有效果或有效力”,即借助某种力量或做法而产生结果。由此可见,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应该是依据培训者需求,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在培训的作用下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借助“三有论”观点阐述“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有效果,培训结果和预期培训目标的实现度的评价;有效率,则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评价;有效益,培训者的教育需求与培训目标的匹配度评价。
因此,笔者认为切实保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目标、内容、方式、管理和评价几个方面。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培训有效性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利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稳步发展。
二、提升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培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形式。[2]保障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有效性是促进农村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方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应予以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采取有力举措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保证培训效果。
1.立足明确的培训定位
立足明确的培训定位,其目的在于通过培训,切实提升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师德修养、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方法,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使其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步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应重视培训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训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可以学会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再将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良性发展模式。因此培训理念上,要以参训教师为本位,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重点,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以专业发展为目标。[3]
2.立足完善的培训流程
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培训工作也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与其他教师群体不同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区别于其他教师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应充分结合农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培训流程,不能照搬照抄随意模仿其他培训流程。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培训流程大致如下:项目申请和策划阶段(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国家政策方针的支持是培训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项目申请和策划阶段应严格把关农村中小学需求的培训内容等,以保障培训经费的顺利发放);培训需求调研阶段(是指培训课程的设计以及培训方式的选择等都应建立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基础上,以便制订有效的培训方案);方案的制订和论证阶段(既需要满足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也需要结合培训流程的内部规律,保证方案的科学有效);培训实施阶段(依据上述设计好的培训方案开展具体的培训流程);培训考核阶段(即做好培训的事后监测工作);总结反思阶段(通过对培训结果的评价,做好反思和总结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在摸索中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有效培训流程)。
3.立足全面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质量和水平是影响培训结果的重要方面,培训部门或工作人员应准确把握培训对象的需求。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这一群体不同于城市教师和城市骨干教师,了解他们的需求能够帮助培训者制订符合他们标准和要求的培训课程和模式等,切不可张冠李戴,否则培训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培训实施之前,培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师参加培训的需求以及地方教育局对培训的期望效果等等。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及安排适合的培训方式。调研培训需求充分体现将教师作为培训主体,能够让农村骨干教师在尊重、关注的环境中获得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在培训的过程之中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培训标准。通过了解培训对象这种“自下而上”和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这种“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策略,能够保证培训内容符合国家要求的社会性和满足教师发展的个人性。此外,培训内容的选择还要满足三条基本原则:时代性、选择性和系统性。时代性即内容选择要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具有当代教育理念;选择性是指给予培训对象一定的选择培训内容自主权;系统性则是培训内容应保证培训对象参加系统的学习后获得发展和进步,碎片式学习不符合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特点。
4.立足多变的培训方式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有效性需要多变的培训方式予以保障。具体培训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课题行动研究促进自主研修。自主研究性学习是指充分发挥培训对象的内在动力,进而内化所学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向培训者学习,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有益的经验,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学习寻求形式多样的解决方案。[4]通过课题研究可以贯穿整个培训的始终,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此外,在专家学者针对性的指导下,参加培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以研促训”、“研训结合”的教学模式,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实践跟进促进行为改进。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行为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基地实践、访问考察等方式,让培训对象参观学习一些优质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等等,通过实践参观教学进而促进行为的改进。第三,学员交流促进彼此提升。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互助,有利于教学理论的再吸收,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再反思,有利于教学能力的再提升,有利于自身素质的再提高。学员之间的交流,能够针对他们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彼此相互分享自己的经验,在获得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基础上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
5.立足系统的保障机制
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属于公益事业,政府理所应当发挥主渠道作用。[5]然而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是受多重因素制约的,迫切需要当地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借助相关政策和手段予以支持和保障。我国于1993年和1995年分别颁布的《教师法》和《教育法》都对教师参加培训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教师参加培训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和要求,培训目标为全体教师,重点培训骨干教师,最终实现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的政策文件制订符合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本地区的师资培训,尤为重要的是提供法律和制度保证,防止出现因事务繁忙、经费不足等情况导致无法参加培训的现象发生。总之,科学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是提高教师培训效率的根本保障。[6]
6.立足评价的培训结果
培训的最终结果是为了促进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水平。笔者认为,应加强培训结果的评价监测,双重度量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的有效性。然而,我国培训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参加培训后,拿到结业证书也就意味着结束,但是究竟培训对象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素养是否得到提高有待商榷。因此,应加强培训过程培训结果的内部质量监控,对培训结束后实施跟踪考核,借助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过程开展教师之间、校际之间的培训心得交流会,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还可以让参加培训的农村骨干教师负责校本培训,以点带面,形成辐射网状学习互动模式。
12.浅谈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培养 篇十二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育科研隊伍;教学理论培训;业务素质
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在教师队伍中起着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名师兴校”——这是现今基层教育的策略。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作脊梁,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师德、良好教育理念、有科研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是迅速提高学校教育教研水平的迫切需要。
作为教研人员,如何抓好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地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队伍,是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大家良好的分享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
现如今,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法显得十分落伍,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分享给同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领先的地位,我认为:这是狭隘的教育思想,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缺失的是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课例、优秀的教学反思等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存在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身上,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慢慢地靠实践去摸索,这样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只会影响高效课堂。创建美术教师工作QQ群,把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空间中,使有需要的教师随时可以查阅、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弱势教师发展的步伐。
二、定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以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使理论变得实用
定期选择一些美术教育理论书籍,采用辅导与自学的方式,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美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向,百花齐放,开放课堂。
三、深入一线进行跟踪指导,真诚与教师交流、答疑解困
要全面培养骨干力量,开展“订单式”服务,对有需要的教师随时进行最真诚的“教学服务”。如:有些美术教师在作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我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深入一线学校,亲自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如何对美术作业分类装订、批改、填写成绩单等工作与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力求高效管理,科学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及工作负担,使工作变为一种乐趣,构建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从而减轻学校与教师的双重负担,使教师更科学地从作业整理中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高效课堂。
四、注重美术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及美术素养
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是他们成为名师的关键。在培训中,一定要注意开阔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眼界、注意第一手的艺术教育的信息及方向,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进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1.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到吉林省博物院、艺术学院等地方参观名人、名家画展,开阔美术教师的思维,形成创新型教师。
2.请优秀的书法、国画教师进行软笔、硬笔及国画教学的培训,培养教师动笔的习惯。经常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技能、特色技能及创造技能的评比,开展能手、新秀展示课、名师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区域共享,培养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
3.把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引入我区,通过现场培养教师的实战能力,给教师一个强烈的练兵的讯号,注重自我的成长,在其中发现骨干力量。
五、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为教师创设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长春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画展、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课例选拔赛、长春市教学设计大赛等,《美在课堂》《美在设计》等系列丛书的作品、论文、案例等投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市级、区级骨干美术教师,为我们区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六、发现、培养、推荐艺术特色示范校,抓典型、注重经典的艺术学校的推广
如,我区西三小学是一个小型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却有一个良好的美术国画教学课堂。二十几年来,在学校几任校长的带领下,坚持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国画课,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学生的人文内涵及气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到学校的课堂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教师对国画的校本教材进行整理、装订,对学生作业进行了选拔等工作,和这位默默无闻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在全区做了推广,很多教师都感到了国画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我先后几次请省、市级领导对这所学校进行考察,举办了几次大型的经验交流活动及省、市级现场会,西三小学成为“吉林省百所艺术示范校”,它的校本课程也成为我区的经典。
七、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力量,创设科研环境,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成长
进行跨区交流,协作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南关区与二道区两大学区共同合作的吉林省十二五课题长春市《美术学科资源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整合研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提升我区骨干美术教师的教育科学的研究水平。为骨干教师确立研究课题的方向,安排实验计划,监督实验过程,考核评估实验结果,组织课题的评选。如,重点展示十一所参加子课题研究学校的汇报材料,材料包括:子课题活动开展材料、对比数据材料、校本教材、汇报表、课程课例、学生作业等。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案例40多篇,我区4名教师还获得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项目一等奖。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带动了基层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现在很多学校改变了对艺术教育并不重视的观念,主动参与、申请参加到科研队伍中来。
总之,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激励青年教师涉足科研,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创造出教育科研新成果,课堂才能有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21世纪的教育需要的是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技能、优质的素质修养的骨干教师。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头等大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也是我们教研人员的重要责任。
13.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 篇十三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骨干教师,班主任,师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环境, 中等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直接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 因此国家拨出专款首先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我校作为培训基地, 从2007年起举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国家在专门的网站www.cvett.cn上开设了“学员天地”, 学员在参加培训过程中可以随时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意见和建议可能直接影响培训学校的声誉和基地资格。因此, 为了更好地为学员服务, 我校为每个专业设立一名班主任。作为培训班工作的主阵地, 班主任在实施培训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水平, 作为2010—2012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训班的班主任, 针对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计划周密, 强化服务意识
2010年本专业共29名学员, 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既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 学员之间的生活习惯差异较大, 因此, 班主任必须计划周密, 强化服务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首先, 做好学员报到的接待工作。由于学员来自全国各地, 在邻近及规定两天的报到时间内随时可能有学员到达, 班主任都应热情接待, 让学员有宾至如归之感, 此时班主任必须意识到, 你的一言一行是代表一个学校、一个学院, 甚至可能代表一个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如果给学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以后的工作就比较容易开展起来。其次,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代表学校为学员提供服务。主要包括:沟通学员、教师和有关部门的联系;贴近学员的学习生活, 反映学员的要求;组织学员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规范学员的行为;及时反映和解决学员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总之, 要在服务中进行管理, 在关爱中开展工作。
二、搞好班级干部队伍建设
由于学员是来自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 整体素质比较高, 个性强, 但缺乏凝聚力;再加上培训时间只有两个月, 培训过程环节多。因此, 只有政令畅通, 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显然选拔好班级的主要干部, 是保证政令畅通的前提和基础, 甚至可能决定班主任工作的成败。班长必须在入学一周后公开选举, 千万不要指定, 同时宣布一个月后如不能胜任可进行改选。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 分工明确。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临时党支部, 选举党支部书记, 成立支部委员会。班级管理以班长为主, 党支部主要负责学员政治思想工作、宣传和组织工作。同时, 班干部必须接受学员的监督, 定期进行考评, 可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发现不称职, 学员意见较大班级干部, 应果断更换, 以保证班级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和凝聚力。学员自己选出来的干部, 又受到学员的监督, 威信自然很高, 班主任少加指导, 就能够通过班长和党支部书记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 这样也有利于增强班委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形成班级的骨干力量, 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培养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引导学员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组织好专题研讨活动
由于学员培训任务比较繁重, 学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时间比较少, 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员的迫切要求。针对学员的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比较迷茫, 我们专业利用学员休息时间组织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专题研讨会”。每个学员15~20分钟的发言时间, 学员把领会的专家讲座理论结合自己所在的学校具体情况, 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作用和办学方向, 树立了今后的努力目标。针对学员的科研总体水平较低, 组织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科研方法研讨会”。首先, 每个学员介绍自己的科研情况;其次, 让科研能力强的学员结合实例重点介绍自己的科研方法;最后, 班主任进行总结指导, 学员进行研讨, 使每个学员明确自己的科研思路和努力方向。总之, 研讨会上学员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勇于探索, 理论联系实际, 效果良好, 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差异, 利用周日组织了“学员授课大奖赛”, 让每个学员通过15分钟的微格教学, 从讲授内容、表达能力、仪态仪表、板书、讲授艺术、创新、启发式教学等方面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 聘请多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 现场打分, 专业点评, 赛场气氛异常紧张激烈, 掌声不断, 精彩无限。有的学员说, 这场面胜似“竞选州长”, 这对每位学员既是一次挑战与锻炼, 也是一次砌蹉与学习的难得机会。值得注意的是, 活动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 精心组织, 千万不能流于形式, 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有自己的小家庭, 两个月的培训过程中, 学员难免想家, 为了使学员能安心学习, 班主任要督促班委经常组织文体活动。班主任最好亲自参与, 我们专业举办了三人篮球对抗赛;排球随机分组赛;乒乓球个人、团体对抗赛, 学员同院领导、教师对抗赛;羽毛球混双比赛。节假日要经常组织学员联欢会或座谈会, 最好邀请院领导参加, 学员们的才艺得到充分的展示, 欢歌笑语, 畅所欲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学员很容易融入到集体中, 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 加强了学员之间的感情, 有效缓解了学员的思乡之情, 为顺利完成培训任务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纽带作用
由于培训过程环节比较复杂, 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方法, 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 企业实践活动, 教案与试讲, 教学研究论文, 实训作品等,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纽带作用。首先, 协调好同接待宾馆负责人的关系。由于学员的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 安排好学员培训期间的生活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其次, 协调好同授课教师的关系。由于培训过程涉及的授课教师有聘请的有关专家及学校的部分专业教师, 难免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事情, 班主任要随时征求学员的意见和建议, 把汇总后比较集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 使授课教师能及时做出调整, 达到学员满意的效果。第三, 协调好同有关领导的关系。及时了解和反馈学员的合理要求, 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提高办事效率;不能短时间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 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避免矛盾激化, 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六、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班主任首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将良好的道德品质寓于各项工作中, 使学员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其次, 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及协作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创新能力。总之, 班主任要本着向学员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完善自己。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素质高, 其言行才能更加具有说服力;才能避免学员产生逆反情绪, 真正成为学员的良师益友。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做到为人师表, 强化榜样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每天面对学员,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 以身作则, 以模范的行为当好学员的表率, 至关重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要正确看待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得与失, 一身正气, 言传身教, 坚持无私奉献的精神, 才能在学员中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
七、开拓性工作
首先, 班主任应树立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的指导思想, 要搞好服务, 必须经常深入到学员中间去, 善于和学员交朋友。只有交知心朋友, 才能在短期内了解到他们的各方面的情况, 进而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在深入了解学员的同时, 还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因人而异。如学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学员的报名表、找学员谈心及问卷等方法, 全面掌握学员各方面的情况, 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对症下药, 这样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针对不同的学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这点显得尤其重要。其次, 有些方面要求学员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员参加各类活动要准时;要求学员生活检朴, 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度电, 班主任自身能否做到, 是管理效果的关键。第三, 政令畅通, 把工作落到实处。班主任同班长、党支部书记每天要碰头, 定期召开班委、党支部委员会议, 及时了解学员各方面的情况, 提高工作效率, 及时帮助学员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充分发挥班委和全体党员的模范作用, 通过他们就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避免意外的事件发生。第四, 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性。由于学员年龄跨度大,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何短期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显然单纯说教式的教育, 作用越来越小, 效果越来越差。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大力宣传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思想, 淡化学员以自我或以宿舍为中心的个人小圈子, 强调学员的言行代表一个班集体的形象, 代表一个专业的形象, 甚至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强调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严格要求与热情服务相结合, 注意发挥和提高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要不失时机、因势利导, 着重引导学员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一旦使学员树立这种荣誉观和积极向上的思想, 学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室和宿舍的卫生就会变得整洁, 学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化解, 互帮互助的事迹就会层出不穷, 一个奋力拼搏、团结互助、充满朝气的班集体就会呈现在您的面前。其最终目的是净化学员的思想, 为学员创造一个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第五, 敢于接受学员的监督。班主任的工作是面向每一个学员, 必须本着公平、公证的原则, 制定有关班规前, 要充分发扬民主, 才能达到真正实施的目的, 否则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另一方面, 工作中难免有偏差和失误, 作为班主任有时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 当事者迷, 旁观者清, 一种做法是把这件事不妨交给学员, 通过班委和一般的学员了解其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 班主任可通过单独谈心, 获取翔实的反馈意见, 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找出自己的失误和不足, 如能主动承认自己的工作失误, 学员会更加尊重您。另一种做法是直接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 主要包括工作、意见和建议两个方面, 工作方面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职称, 由学员负责统计结果并当场公布, 班主任不要怕丢面子, 要正确对待学员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您的工作就会提高得更快, 学员们会更加信任您。
在学校有关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 经过班主任和学员的共同努力, 2010“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9名学员顺利完成两个月的培训任务, 并通过了严格的各项考核。经无记名问卷调查, 学员总体满意度为100%, 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详见www.cvett.cn“学员天地”专栏)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教育部公布的学员网评结果如表2所示。
综上所述,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培养新世纪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班主任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的作用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要求班主任应具有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和开拓性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1999.
[2]周石林, 周东翔.对创新教育本质的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 (24) :17-18.
[3]邴正.以德求师, 以德育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师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11) :15-16.
14.浅谈体育骨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十四
1.体育骨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必然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反之,像“范跑跑”之流的言行,也必然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乃至危害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体育骨干教师一定是一个具备良好思想品质的人,是一个爱国、爱事业、爱学生的老师。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的自己所从事的体育教学工作。
2 体育骨干教师要具备深厚的德育教育能力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把传授做人的道理放在第一位,这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德育为先是一致的。一个优秀的体育骨干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体育课是所有学科里最能体现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等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短跑、跳高、实心球等的测试比赛体现的是每位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尖子向自己最好成绩冲刺突破及体育困难学生努力完成练习等则体现的是奋力的拼搏精神;而篮球分组赛、足球对抗赛、各种接力跑等就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这些教学场景出现时,一个优秀的体育骨干教师就会很自然很合适地把这些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奋力拼搏、勇于向前、团结一致的优良品种。当然,体育课也是所有学科里最容易出现纠纷和冲突的学科。球类中的有意无意的碰撞、跑动中的绊倒、比赛中的失利等,无不可能引发学生间的纠纷,乃至冲突。当这些突发事件出来时,一个优秀的体育骨干教师就要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态的发展,要合情合理地处理问题,不偏袒任何一方。对于故意制造矛盾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要让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对无意间引起的矛盾则要对双方加以疏导,要让他们明白在体育竞技中本来就充满了对抗和合理碰撞,这其实也是体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魅力所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体育教师对课堂上涌现出的奋力拼搏的精神不加以鼓励、对突发的冲突不及时处理、对体育困难学生的努力无视,你怎么可能会得到学生的认同?!怎么可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怎么可能上得好课?!因为,到那个时候,你根本就不能控制班级的纪律。退一步来说,就算你强制学生注意了纪律,但这些学生的学习肯定是在被动的学习,是不会有热情和激情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体育骨干教师要具备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
体育骨干教师必然要具备娴熟的教学能力,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体育骨干教师要掌握教案的合理设计,对于课的背景分析、实施过程、预期的目标等要了然于胸;其次,良好的控班能力及合理有序地调动队伍能力都是一个体育骨干教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再次,清晰简明的讲解和具有煽动性的鼓励语言提示、能给学生产生兴趣的正确优美的示范等也是不可或缺的素养组成部分;还有,巧妙利用辅助器材进行有效地教学也是一个优秀的体育骨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4.体育骨干老师要具备有效的课余训练能力
学校课余运动队的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学校的一个门面,运动队成绩的突出能极大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大同中学的跳高及向明中学的篮球就是很实在的例子,这两个运动项目对提升这两所学校的知名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说很多人是知道了这两个运动项目才知道了这两所学校。学校课余运动队的训练本身就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在当前国家大力开展体教结合的大环境下,作为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金字塔”塔基,正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也是体育教师赢得社会、学校的支持和重视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一个优秀的体育骨干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及有关市区县的布局合理地开展课余运动队的训练,实现自我价值的再突破。
5.体育骨干教师要具备成熟的群体组织能力
学校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内体育竞赛等都是属于群体性体育活动,是活跃、改善、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一个优秀的体育骨干教师必然要有一套成熟的群体性体育活动组织能力。要配合好学校的各个有关方面策划好、组织好、实施好这些活动,把学校的群体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6.体育骨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博学综合能力
一个优秀的体育骨干教师应该要博学一点,我们不奢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涉猎的面大一点总是有好处的。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面,才会及时了解社会的动态,才会与时俱进,才会和学生交流畅通。要改变学生对体育老师只会搞体育运动的偏见。设想一下:一个体育老师如果能和学生侃侃而谈当今的先进航空母舰、世界十大难解之谜、或者不时地秀几句英语,学生能不对您肃然起敬吗?体育骨干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比如:文明的用语、时尚干净的穿着、待人接物的礼仪、积极健康的心态等等,要让学生看到一个阳光的充满活力的体育老师,才会让他们看到体育运动锻炼的美妙。
7.体育骨干教师要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
体育教师课时量大、群体活动多,工作下来也真的很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了体育科研。?体育教研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体育骨干教师更应该在体育教改教研上狠下工夫,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学习最新体育理论。同时,要把自己及同事同行的好的、成功的或者是失敗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作小范围的交流也好,发表在专业的期刊更佳,目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并能对同事同行有帮助。
8.结语
【校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校级骨干教师工作计划07-28
骨干教师教研工作汇报07-29
小学语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汇报09-28
校级篮球赛工作总结06-08
年度骨干教师工作心得07-16
申报骨干教师工作总结06-29
地理骨干教师工作总结10-01
小学骨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08-05
中学骨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02010-14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