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的散文(16篇)
1.孤独者的散文 篇一
孤独的人不能分享孤独网络散文
我并不是能救赎你的神,你却想将我倾注一生。我正式退出你的世界,也请你不要给我幻想去留恋;毕竟我是个念旧的人。
那天你突然添加了我,十分的意外!我们连萍水相逢都谈不上,可是你却在我最糟糕的时候遇见最真实的你,我十分的庆幸!我很想把你当成最真实的朋友,也很想你把我当成最真实的朋友。可是我错了,错得有点离谱。始作俑者是我,那是一个敏感的我;因为始终认为没有交集的生活,你匆匆来过原终究只是过客。只是希望过客也能彼间安好,便罢!原谅我的神经质留下些许鼓励的话把你删了。剩下空气和我的呼吸声。因为我一直认为这样才是对的.;有时候决绝些才是最好的。所以始终认为自己只是狠罢了!可你因为这样生气了,还说死姑娘,快把我加回来;打你哦!僵持了许久之后,始终拗不过你;所以还是答应你把你添加了回来。原本这是个没开始就已结束的结局。久了之后怕习惯,习惯有你的存在;即便不联系了。你信心十分的邀我一起努力,一起上大学。一开始我也很开心,因为我欣赏上进的人……
我只是狠。晚上与你闲聊,发现你天真得象个小孩。那一刻我发现,可能你真的还只是孩子;并不能与我为未来一起加油!并非选择伤害你,只是希望你好好努力学习;所以我撒了个没有必要的谎!没想到你会因谎言而生气,有点小胡闹!结果结局注定没开始就结束,既然这样;我们只好当一回过客!或许,连过客都称不上的过客。可笑的是,未曾萍水相逢过,却惦念了一些好!那就这样吧,孤独的人不能分享孤独。
2.孤独者的散文 篇二
一.肺病的缠绕
疾病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作家们尤其对肺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无论是巴金笔下的汪文轩 (《寒夜》) , 还是丁玲笔下的莎菲 (《莎菲女士日记》) 等人物, 他们都为肺病所缠绕。文学大家鲁迅对此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肺病也在鲁迅小说的人物身上多有表现。
医学上肺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清瘦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小说前三节并未明确提及魏连殳身体上的不适, 第四节中魏连殳的肺病则明显表现出来:
“这里有新的宾客, 新的馈赠……新的失眠和吐血……”[1]
“现在已是深夜, 吐了两口血, 使我清醒起来。”[2]
失眠和吐血表明魏连殳的肺病已经较为严重。前文的无表征和后文肺病的突然出现似乎让人觉得十分意外, 但是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以“我”为叙事视角, 当“我”收到魏连殳的来信时, “我”离开S城来到山阳谋生已有较长时间, 自是无法知道他的生活境况。加之魏连殳在“我”离开之前为生计所迫, 生活境况必然堪忧。小说叙述的空白之间即是魏连殳患上肺病的过程, 而即使在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 生计得到缓解, 他依然无法摆脱肺病的纠缠, “新的宾客”、应酬、酒宴这些无疑在身体上一步步加重连殳的病情。
而魏连殳对待他的肺病的态度, 更是带着自虐的倾向。当“我”去吊唁魏连殳, 向大良的祖母打听他的病症时:
“她却不大清楚, 只说大约是早已瘦了下去的罢, 可是谁也没理会。因为他总是高高兴兴的。到一个月前, 这才听到他吐过几回血但似乎也没有看医生;后来躺倒了;死去前三天, 就哑了喉咙, 说不出一句话。”[3]
身体消瘦、吐血、哑了喉咙这些都是肺病在吞噬着魏连殳的表现, 他一直被肺病纠缠着, 却“总是高高兴兴的”, 即使已经严重到吐血的程度也不看医生。人究竟要到什么地步才能将自己的身体置于此种地步?那就是精神上绝异的痛苦和对生的了无牵挂。在寒石山的亲人和乡人眼中, “他确是个异类”;S城的人以各种方式攻击他, 连小孩子也不亲近他;一个知识分子为生计所迫最后竟然沦落到为军阀做顾问。魏连殳屡遭不幸, 精神上孤意独绝, “像一匹受伤的狼”。同时身体的肺病纠缠不休, 他无处宣泄的苦痛正好可以通过身体的残损与消亡得以释放。所以他才能在信中写得那般貌似轻松, “新的失眠和吐血”, 所以他才对肺病置之不理, 任其自由。肺病给魏连殳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 却又是他精神苦痛释放的良药, 更是他摆脱这个冷漠孤独的世界的唯一方式———死亡。
叙述疾病可以说是鲁迅小说的一种常态,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精神病、《药》中华小栓的肺痨以及《长明灯》中疯子身上的精神病等等这些都体现了鲁迅对疾病题材的偏爱。这种偏爱与鲁迅自身的患病体验和学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少年时代就有肺结核的伏根, 以后的生活也长期为肺结核纠缠, 而鲁迅对自己的病“采取了蔑视的或漠然不关心的态度”。有研究者认为, 肺结核带来的长期低烧、咳嗽、虚弱容易让人出现焦虑、偏执情绪, 肺结核病与死亡的威胁显然对鲁迅的思想和心绪造成了很大影响。鲁迅将他的偏执全然寄托在魏连殳身上, 所以魏连殳同他本人一样“也没有看医生”。
二.精神的病态
1.未成功的自我实现者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类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趋向。魏连殳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他以一种理想主义的社会伦理责任和道德伦理责任为前提来确认自己的人格价值和社会角色, 他一直在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前进, 可他至死都只是一个未成功的自我实现者。
魏连殳从偏远落后的寒石山而来, 却与一般人不同。在连小学都没有的寒石山中, 他是村里唯一一个外出游学的学生。其时, 中国的“兴学”已有二十年, 作为外出游学学生, 连殳在知识和思想上自是不同于一般的村民, 正如村民们说连殳“是‘吃洋教’的‘新党’”。他对于自身, 对于社会都有着较普通人更为清醒的认识。在他心中定然有着与当时的知识分子相同的理想抱负, 想实现自身的追求。可是强大的生活现实却并未如他所愿, 魏连殳“所学的是动物学, 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4], 现实好似偏要与他作对。而现实与理想的背反并未让魏连殳放弃心中的信念, 在他的意识中, 他仍然是一个新式的知识分子, 对于社会现实自然会“不平则鸣”, 而个人能力和影响终是微弱的, 他只能靠发表几篇文章来发声, 常常“管别人的闲事”, “常说家庭应该破坏”。魏连殳虽然一面为现实所迫, 但实际上他仍然对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怀有信念。“自我实现者实际上从不允许习俗惯例妨碍或阻止他们做他们认为非常重要或者根本性的事情。”[5]尽管几篇文章掀不起社会变革的风潮, 管闲事也无力改变现实, 可这些细微之处都反映了连殳并未放弃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的信念, 他仍愿意以一己之力希图让这个社会有一点回响。
个人微弱的信念如同沧海一粟, 当它汇入强大的社会洪流时, 终抵挡不住被吞灭的危险。魏连殳自我实现的信念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之中还是难以保持逆行之势。
一方面, 寒石山的村民不能容纳魏连殳的存在。在村人眼中, 他是个“异类”, 唯一妒羡的是他挣钱多。传统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结构在寒石山扎根久远, 可谓根深蒂固, 村人们害怕魏连殳这样的“异类”打破这里的宁静。于是在魏连殳赶回来参加他祖母的葬礼之前, “族长”、“近房”、“亲丁”和“闲人”一干人等便聚集在一起形成威势, 商量着怎样“对付”连殳, 恐防他会改变什么新花样。连殳回到寒石山, 大厅之上, 云云者众, 尽管他是逝者唯一的亲人, 尽管是个知识分子, 可面对寒石山的守旧威势, “由于与一般习俗以及普遍接受的虚伪、谎言疏远, 由于与社会生活不协调, 他们 (自我实现者) 有时感到自己表现得好像是异国土地上的间谍或外侨”[6], 连殳自知想以己之力反抗一个氏族群体犹如蚍蜉撼树, 难以动摇。一句“都可以的”宣告了村人的胜利和连殳的失败。
另一方面, S城的人和社会也难以接纳魏连殳。首先, 魏连殳对于孩子总是怀着殷切的期望, 他认为孩子本身的是天真善良的, “中国的可以希望, 只在这一点”。尽管作为叙事者的“我”在孩子的问题上与他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 这也让连殳“气忿”, 连殳在心里还是相信孩子是好的。可生活实际却颠覆了连殳的观点, 一个“还不很能走路”的小孩拿着一片芦叶指着连殳喊“杀”, 让他觉得十分奇怪。这无疑是现实与他理想的背离, 原本该是中国之希望的孩子却在尚未长大的时候, 身上就有了暴戾之气。如果说孩子只是动摇了魏连殳关于中国希望之所在的信念, 那么S城的成人们则剥夺了连殳生存的权利。S城的人向来“不愿意有人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 对于连殳的文章, 他们自是要挑剔几番的。“渐渐地, 小报上有匿名人来攻击他, 学界上也常有关于他的流言, 可是这已经并非先前似的单是话柄, 大概是于他有损的了。”[7]在小报和流言的攻击之下, 连殳被校长辞退, 失去了谋生的手段。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格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其中第一层次为生理需求, 包括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而自我实现则居于第五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 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 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解决问题能力增强, 自觉性提高, 善于独立处事, 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未被辞退之前, 连殳起码不用为生计来源所担心, 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 尽管现实并不如愿, 可他尚未放弃自我实现的信念, 发表文章, “家庭应该破坏”等口号, 这些都是他仅凭个人之力能做到的事情。然而, 一旦他失去了工作, 他便要为生计奔波。在他被辞退三个月后, “我”再去访问他时, 他已落魄到卖书的境地。对于爱书的连殳来说, 这是难以想象的。在“我”动身前往山阳之时, 他来托“我”为他谋一份生计, “便是钞写, 一月二三十块钱的也可以的”, 连“我”都为他“肯这样的迁就”而“诧异”。“我……, 我还得活几天……。”[8]这句话道尽了连殳生活的窘迫。他已经无力追逐自己心中原有的信念, 那些所谓的高级追求失去了应有的现实生活的物质基础便成了空中楼阁。连殳目前需要的只是最低的生理需求。即使如此, 他仍然不失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 “与这种声气相求、利益均沾、团伙主义和等级观念至上的传统中国的社会生存原则保持疏离姿态”[9]。当“我”在山阳也无力帮助连殳, 而愿意他活下去的人已经被敌人诱杀了时, 连殳便彻底给生活打败了。“魏连殳是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人, 其生命的需求处在高层次上, 但由于在心理需求层面上其生存的基本需求的不得满足, 导致他放弃了行为上的反叛成为一个精神悲剧者。”[10]
2.自虐式的报复
“病理—心理学证明, 由于社会的政治、伦理、习俗、法律、宗教观念等方面的要求, 或者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个人的情欲受到阻碍和挫折, 造成心理冲突而被迫采取回避或抑制等方式来处理自我与外界的矛盾时, 由于心里长期被压抑处于持续的紧张和焦虑状态, 人的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会逐渐减弱以致丧失, 使主体成为一个精神分裂症或躁狂抑郁症精神病患者。”[11]“自我防御”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 “在人的无意识中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 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以缓和, 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 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12]。而当人们的社会文化环境 (关系) 发生了变化, 而人所形成的一定的人格及其内在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却不能做出相应的适应性改变, 或者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变化过于迅速、频繁或过于强烈, 超出了人 (主体) 所能适应的能力的范围;这时, 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文化关系失调或适应困难的情况, 并可能导致心理异常, 严重时可形成精神疾病。魏连殳遭受了一连串生活的不幸, 个人精神承受着巨大的苦痛, “自我防御”的能力逐渐减弱。现实的残酷让他无路可走, 孤立无援, 只得向现实环境妥协求和———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这是被逼无奈之下的生存选择, 更是一种对自我、对他者和对社会的报复。
虽然是身处困境中的落魄知识分子, 魏连殳仍不失他应有的自我人格和信念, 他是断不会轻易与军阀为伍的。可当生存已成紧迫之势, 魏连殳无奈只得放弃作为知识分子心理上的“尊荣”, 将自己低到尘埃里去。
“同时, 我自己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 再没有谁痛心。……快活极了, 舒服极了;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的, 所反对的一切, 拒斥我先前所崇仰, 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了, ———然而我胜利了。”[13]
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 这无疑是魏连殳对自己以往人生和信念的颠覆。成为自己原本所不齿的人, 却“快活极了, 舒服极了”, 连殳如此写道更像是对妥协求和行为的嘲笑, 其中的悲凉意味悄然渗透。
魏连殳的颠覆也是对世人的讥讽。失业前, 连殳的客厅常为失意之人拜访;失业后, 魏连殳的客厅一下凄凉萧索了, 甚至连孩子们也不甚理他, 连他的东西也不吃了。连自身都难以顾及的连殳, 自然身上没有他人可图之利。而成为杜师长的顾问后, 权势和金钱在手的连殳, 客厅的景象热闹非常, 有“新的宾客, 新的馈赠, 新的颂扬, 新的钻营, 新的磕头和打拱, 新的打牌和猜拳, 新的冷眼和恶心”, 这些人不过都是为钻营取巧而来。前后两种人生境况的大相径庭, 让连殳在这些人的阿谀奉承之中更为真切地看到他们的丑恶嘴脸, 在心里对他们进行无尽的蔑视。
魏连殳对过去的弃绝和对死亡的选择更是对这个社会的嘲笑和报复。这个社会容不下连殳这样的人活下去。亲人和乡民的威逼, 流言和小报的攻击, 人情和世情的冷漠, 都让连殳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容身之地, 连他为人的生存权利几乎都剥夺。好了, 连殳妥协了。他成为社会想要他成为的那种人, 背弃理想和信念, 忘却原本的自己, 成为军阀顾问, 高权厚利, 享受荣光和世人的奉承。可连殳在心里仍要抗争, 他唯一能与这个社会抗争的就是自己的身体。他不顾肺病的纠缠, 人来人往的应酬相和加重了他身体的负担, 让本身患有肺病的他更加不堪其扰。最终以生命的终结彻底断绝了与这个社会的联系。
3.《孤独者》的孤独 篇三
鲁迅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年
读罢鲁迅的《孤独者》,孤独一点一点进入心灵,直抵深处。
真正的孤独可以产生深刻的共鸣,因为每个人灵魂深处都蕴含着孤独的种子。但孤独并不是都可以被外化的,不能被外化的孤独是痛苦的。选择孤独需要舍弃太多,需要太大的勇气。
孤独是这样的:你所坚持的不被这个社会主流认可,你所认为的美好总对你避而不见,你所信奉的被称作异端,你所渴望的被警告不可能实现……总之,你不被理解,更不被肯定,甚至遭到众人的批判。若此时的你是幸运的,你属于你自己,你满不在乎这种对待,那么此时,你的孤独是高傲的。
高傲的孤独是那么的纯净:“从心所欲”,不受物质的束缚,感受不到外界的压力。这样的孤独是自愿的,这样的自己被自己喜欢。可以这么说,这时的孤独是天上的,适合放在外面被冠冕的批判。当然,旁观者往往忽略了你所遭受的艰辛,只说:我佩服他。你站在一旁微笑不语,也许这对你已足够。
可是你毕竟生存于社会中,你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群体。因为你遭到众人的反对,所以在你的那个生存环境中不会“平安”,这是必然。你可能想放弃这份“孤独”,因为当初坚持了那么久怎能轻易放弃,要给那份孤独一个交代。
最终,你放下了一切,甚至连最初的“孤独”也抛弃了,你选择“同流”。你成为大众的一员,甚至是一部分人的领导者。这时的你享受着荣耀、倾听着赞美,同时也更深刻地领会着孤独。其实,你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背弃原有的孤独,陷入更大的孤独中。而这时的孤独让你痛苦不堪,却无法诉说。你对社会无能为力,成为了自己所厌倦的人,你不再珍惜自己。
这时的孤独是那么的浑浊不堪,连你自己也讨厌自己。一切都违背了心志,为了生活的需求,你出卖了自己,人们往往如此。所以世上会有很多废弃的庙宇,却少有废弃的磨坊。这时的孤独来的可怕,让你心灵背负沉重的枷锁,暗无天日。这样的孤独不能拿出来让人评判,因为每个人都不会理解,你成了疯子,连你自己也这么认为。你只能自己咀嚼,然后默默吞咽。
魏连殳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两种孤独:前一种孤独可以给人看,因为它“正大光明”;后一种孤独只属于自己,因为它“猥琐黑暗”。他的这段话使我震惊,也让我产生一种恐惧: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
这是怎样的话语,他应该已是心如槁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选择了极端来体味孤独,这是怎样的血泪交融。往往恐惧见到一双空洞无神的眼神,那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冷,对他人,亦对自己。那双眼睛可以吞噬他自己,一口一口的蚕食,整个身体鲜血淋漓,然而他的双眼仍旧是不变的冷。
读《孤独者》让我想到自己和身边的人。随着慢慢的长大,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渠道来了解社会,我们接触到更多灵活的思想,不同的理论。原来,我们以前所知的竟是那么少,甚至存在着很多错误。原来一切不像教科书里描绘得那么美好,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难以忍受的黑暗和丑恶。我们义愤,甚至忍不住咒骂,最终却也无能为力。感到该要去做些什么,却也没有能力去做些什么。厌恶的那些丑恶,或许在相同的处境下发生在自己身上。
也许,依然遥远。但眼前的孤独却来得现实,知道的多了一点,看得远了一点。生活纷繁多彩,人心躁动,热烈的繁华的生存环境会让人变得浮华,认不清自己。
孤独在这个时候似乎离我们很远,我们的世界太过喧嚣。其实,当你在喧嚣中安静下来了,孤独随即回归,他无时无刻存在。只是,我们都是俗人,体会不到这种孤独。
4.月下的孤独散文 篇四
曾以为,只要坚定执着心中的信仰,人生旅途,便不会迷失方向;曾以为,只要梦想相伴,即使身在远方,也不会孤单。
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青石铺就的小道。路,很静,只能偶尔见有几人打这里经过;夜,很暗,暗得几乎寻不到一丝明亮。周围的一切都呈现得极度压抑,薄雾笼罩,胧月当空。瞬间,从未有过的伤感,从未有过的孤独,从未有过的惆怅,从未有过的乡愁,一齐如奔腾地江水,狂涌倾泻。
或许,只有久翔于天际的飞鸟才会明白家的温暖,漂泊他乡的异客才能领悟故乡的含义。穿过了千山,跋涉了万水,疲惫的身心怀念驻足停息的港湾。
故乡,我遥远的故乡!
故乡的明月妩媚知性,用一生来封存世间美好的记忆;故乡的星空美丽迷人,辽阔的天际是一幅自然绚丽的彩画;故乡的桂花漂亮芬芳,弥漫沁脾的馨香令人如痴如醉;故乡的`高山青翠伟岸,挺拔的身躯诠释着坚毅不倒的顽强;故乡的流水清澈柔情,让每个行走凡尘的过客忘记世态的炎凉;故乡的亲情和蔼温暖,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怀是我勇往前进的动力。
故乡,我心中的天堂!
忽一阵晚风袭来,天气瞬变,让人感觉丝丝阴寒。是啊,天地万物变幻无常,人间福祸旦夕瞬转。漂泊天涯,心中最大的牵挂便是我的故乡。此刻,我愿双手合十,跪于佛前,虔诚地祈祷美丽的故乡不要受到任何的伤害,但求那方可爱的净土千年之后,依旧是我心中的天堂;我愿真诚地倾尽我的所有,纵使粉身碎骨,只求换取故乡的一切安好,希望那片温暖的热土会是一个长古不变的模样!
徒步的小道如人生之路,短暂而漫长,令人感慨万千。
模糊的双眼望不见尽头,迷离的前路难以辨清方向。不忘曾经试图扬帆济海的豪情,不忘曾经梦想搏击长空的壮志,给我一双飞翔的羽翼,天空,也不是我的极限!
剑指苍穹,试问:归宿何方?
多想高居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顺受天命,降临福祉,鞠躬尽瘁,无为而治,应是功比管乐、德与天高;多想处沙场之域,若闻四塞狼烟起,儒士前去定**,手执龙泉剑,力拉落雁弓,纵然刀光剑影,也要视死如归。策马扬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安家定国,应是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多想立宁静之林,赏鸟语花开,观云卷云舒,拂袖黄昏,作别夕阳。濛濛烟雨,披蓑戴笠,划一叶扁舟垂钓碧溪,深秋落叶,把盏淡茶,品读生命之静美。对话山水,陶冶情致,应是冰魂雪魄、兰香满襟。
5.不朽的孤独散文 篇五
人本就是在群舞中孤独的享受,这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寄托,也是一种灵慧的感悟,
在超然中享受一份宁静,在感触中施舍一份自我的欣赏,也是在茕茕孑立的情境中一种淡泊的释然。
一个人生活,却不是一个人的世界,独处的孤独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一种超然的领悟和体会,
孤独不是冷漠体会,而是一种独有的温暖的心情的燃烧,
当你在瞬间感悟到了一份别致的情韵,也许,你才会懂得这是一份别来无恙的恩赐。
都说生活是一本书,然而,每一个人在里面感悟的角色,都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
不管是宏观的感性还是微观的沉默,都会把那套不属于自己的戏装,
套在自己的`身上,然后痴傻的扮演着,疯狂着,
当你脱下那身戏服的时候,忽然感觉很孤独,和现实当中有了脱节,
有了隔阂,默默的叹息着,眼泪静静地流着,这种感觉让你无处发泄,无处喧嚣,
只有孤独的默默地享受这一份自由属于自己的世界。
独自的散步,独自的享受一个人的世界,孤独不是寂寞,
孤独中可以运化涵养,孤独中可以凝炼修养,
孤独中可以折射出你的无限魅力,孤独是一曲唱词。
孤独是一本哲学,英雄无处,本是孤独,
很多都是在孤独中创造,在孤独中澄清,在孤独中成长,
6.孤独的脚步散文 篇六
清晨的馨香刚刚迷漫大地,万籁俱静中,一个永恒的老人,拄着灰色的手杖穿过层层的轻雾,沿着小路前行。脚步如钟摆,不停歇地摆动着,永恒的步伐从不为身边的花丛停下,也不因身后的初阳回头,在寂寥无人、平旷的原野里赶路。
他的脚步是孤独的——康德纵然时时与朋友交流,纵然永远有一名忠诚的仆人,但是在他的学术思想之路上,他从来只有一个人,或许因为他不停歇,或许因为他无视规则,因而走在了无人跋涉的最前面。路边的一切都与他无缘,只有那孤独的脚步永恒相伴。
他的脚步是孤独的——尽管孤独,却因为孤独的永恒——康德的一生没有任何传奇色彩,没有任何的坎坷不平,虽然没有任何以生平所言,却在孤独之中用规则的一生在哲学史上刻下深深的印记,并在规则的举动中留下永恒的足印。或许如今,歌尼斯堡的林荫道上,仍有这么一个自然创造的`最伟大的机械,重复着他的永恒与孤独。
他们的脚步是孤独的——因为孤独而永恒,因为永恒而伟大——因为孤独,居里夫妇在科学史上留下永恒一笔;因为孤独,欧几里得用人生画了一个永恒的圆;因为孤独,霍金用仅能动的一根手指挥舞出永恒的天空。因为孤独,于是专注,因为专注,使生命足迹进行着一个永恒的轮回。
7.孤独者的散文 篇七
一、《挪威的森林》与孤独意识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佛罗姆认为人在精神上一直被前进与倒退两种倾向折磨。人获得独立与力量的过程, 称为“个体化”。一方面表现为“自我实力的成长”;另一方面表现为“日益的孤独”。其中孤独感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长经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孤独意识在一些思想与心智不成熟的青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孤独是《挪威的森林》的主旋律。在这部小说中, 几乎每个人都被孤独包围。人们渴望摆脱孤独, 期盼真爱与理解。然而在实际生活中, 他们丧失了爱别人的能力, 也无法被他人爱。村上春树淡化了小说人物的家庭背景, 几乎不描写青年人的家庭生活, 这就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无家可归的氛围。渡边喜欢直子和绿子, 还有木月、敢死队、永泽等朋友, 但是他却无时无刻深陷在孤独之中。直子和木子, 他们对待生存的方式是最消极的, 也是孤独的。纵然“活泼好动如一头春天的小鹿”的绿子也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被丢弃在孤独的荒原。即使是戴着成功光环的永泽也是时常沉浸在孤独中。虽然这些人物孤独的内涵不同, 承受孤独的能力与排遣孤独的方式不同。但是在本质上, 他们都是孤独的。
二、《挪威的森林》对孤独意识的排斥
在《挪威的森林》中, 人们的生存整体上都遭遇了孤独意识。孤独意识的产生因素有两方面:时代因素, 即都市的森林;家庭因素, 即父母角色的缺席。森林这一意象代表了孤独与困惑。《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木子、永泽、渡边等人精神处于迷茫状态, 徜徉在孤独意识的海洋。在作品中作者很少提到人物的父母。即使有提到, 也是以一副冷漠的看客姿态, 基本上没有发挥作为父母应发挥的抚慰功能。这一点在直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直子的父母能够在直子姐姐自杀后及时给直子关怀与劝慰。那么直子或许就不会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
随着个体生命的成长, 在备受孤独感, 袭击的同时, 人开始排斥孤独意识, 试图寻找摆脱孤独意识等消极情绪的途径。在《挪威的森林》中, 人物的这些意识十分强烈。然而, 远离孤独, 寻觅安全与自在并不都是正面的结果, 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小说的结尾处玲子踏上驶向远方的列车, 寻觅生命的答案。但是主人公渡边却对着电话呼喊:“我现在在哪里?”体现了渡边强烈的寻觅意识。书中主人公主要通过性爱、阿美寮、死亡等三个途径去寻觅生命的答案。 (1) 性爱。小说中的性爱是一种寻觅自我存在的方式与途径。对于木月来说, 如果性欲没得到满足, 那么会觉得是永远的缺憾 ;对于直子来说, 性爱表达歉意的方式 ;对于绿子来说, 性爱宣泄烦恼的出口。 (2) 阿美寮。《挪威的森林》中以阿美寮为代表的象征性构筑, 如孤独的房屋、幽静的山林。再加上一群的捉摸不透的人营造了一种神秘性的氛围, 渗透着禅意与诗意。坐落于偏僻山区的疗养院是玲子、直子寻觅自我的方式。 (3) 死亡。小说开头那深不可测的黑色极富象征意味, 象征着死亡。而初美、直子、木月都无一幸免地坠入这黑色之井中。死亡是一种寻觅方式, 也意味着寻觅的结束。
三、村上春树的孤独态度对现代都市人的影响
孤独是一种感觉。真正的孤独不是身处困境孤立无援, 也不是独处静听风雨, 而是身处人群中却感觉四周空无一人。孤独不是普通人可以到达的境界, 而是一种难得的寂静意境。村上春树呐喊:“为什么大家非要变成这样孤独不可呢?”这击中了许多都市寂寞的心。他笔下的年轻人都是一个人独立地活着, 没有固定工作, 没有家人。他们受到孤独情绪的折磨, 想独立却不能。而阅读村上春树, 可以疏解这一情绪, 使得茫然无措的心找到可以安置的地方。体会孤独、直面孤独、享受孤独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摘要:村上春树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日本现代作家之一。近二十几年来, 他的作品风靡整个日本, 更是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村上春树”风。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更是让读者痴迷。有一项统计似乎可以佐证:在日本, 平均每30人拥有一本《挪威的森林》。这部作品, 看似一部忧伤的恋爱小说, 其中却包含了生命、生存、生活最底层的东西。村上春树的笔调触及到孤独的底蕴。读者从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感受到孤独的旋律。
关键词:孤独,《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参考文献
[1]林少华, 村上春树何以为村上春树 (代译序) [A],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1.
[2]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3]雷世文.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M].华夏出版社.2005.
[4]林少华.“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J].外国文学评论, 2001.
8.孤独者的恢弘心迹 篇八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真正的艺术,往往产生于痛苦的夹缝中;只有在痛苦的夹缝中产生的艺术,才可能具备崇高与永恒的审美特质。从这意义上,多舛的命运对于鲁迅,与其说是一种苛待,毋宁说是一种成全。鲁迅的一生,活得很苦,活得很累;在那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旧时代,他几乎是四面受挤,八方碰壁,处处不得志。在他萍踪不定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安逸过,他永远是处在生与死、爱与憎、血与火、明与暗、阴谋与爱情、嫉妒与仇杀、忠诚与背叛的交炽、撞击、煎熬中;由之形成的巨大的精神阴影,如梦魇一般始终压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他是一个孤独的英雄,总是在沙漠一般寂寞的时空里跋涉。家世的飘零,婚姻的不幸,兄弟的反目,友谊的分崩……现实世界的种种无情切割,致使难以名状的大孤独、大寂寞、大苦闷始终围剿着他。但他并未沉沦,内在的痛苦与外在的痛苦纠结在一起,终于导致了受压抑情愫的释放:发而为文,其势如天风海涛,不可遏止,乃成其大作。──这是生命活力的升腾勃涌,也是生命意志的飞扬迸射。藉此,他将那种大孤独、大寂寞与大苦闷反弹出去,排解开来,外化为一种威猛无俦的辐射性强力。可见,受挤压愈重,则反冲力愈强,而能量愈大,信然。
鲁迅像不屈的拉奥孔,身罹大毒蛇之纠缠,仍奋力挣扎,反抗不已;像伟大的西西弗,日日将不断滚落的石头推上山去,永无休止;更像英雄的丹柯,当暗夜如磐、太阳遁迹,不惜掏出自己火红滚烫的心来,照亮大地恐怖的黑森林,指引人们前进。总之,他的身上体现出一种静穆而崇高的悲剧精神,一种韧性的战斗力量,一种剖肝沥胆、九死未悔的大丈夫情怀。
鲁迅以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态度,
己,才会成为真正的火凤凰;所以,最终他能够超越片言间明百意,正是《二心集》无可辩驳的艺术特色。《二心集》谨严而又泼辣,雄辩而又简约,精当而又愤激;诗趣与理趣的交羼,逻辑与形象的结合,一如盐之在水,无迹可求,而又妙不可言。作者的传神之笔,行文所至,时而如一把解剖刀,游刃有余,时而如一枝火炬,洞幽烛微。从个别发现一般,由现象深入本质,这才是鲁迅。他的天才的预见,他的警策的断言,无不如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多少名利之客,梦迷之徒。作者通过知性与情感的全方位观照,直面惨淡的人生困境,于冷嘲热讽之余,不时流露出智者的幽默和哲人的大度,渗透着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从而显示出非凡的力量、气魄、深度和广度。
作者矛头直指醉生梦死的上流社会和恬不知耻的市侩世界。他不畏明枪,不惧暗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拼将残年余力,对生命作最后的搏击;他不媚俗,不欺世,堂堂正正地活着,理直气壮地做人;他以匕首,以投枪,向所有的谣言与诽谤,与诬蔑,发起不遗余力的反攻,直至使其自行倒毙,纷纷陈尸于阳光之下。壮哉,不屈不挠的硬骨头精神;伟哉,时代的斗牛士!
人类可朽,人类的精神不朽。鲁迅的铮铮铁骨,高风亮节,已成为一种不死的生命之光、不衰的精神动力,必将突破一切时空之网,传诲万代,推动整个人类世界的进步。
大江东去,浪淘千古。那些时代的跳梁者们,终会随历史的沉渣销声匿迹,保留下来的,惟有金子。
山何沧沧,水何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色貌如冰肝肠似火
──读《彷徨》
《彷徨》成书之际,正当风云变幻的“五四”退潮期,其时,扑朔迷离、复杂动荡的政治局势,直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迅速解体与分化:多少人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多少人身败名裂,折戟沉沙;又有多少人退隐红尘,寄情风月。当然,也不乏孜孜以求、不懈探索者。总之,“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鲁迅即属前进之列。
读《彷徨》,我们可以感受到,在鲁迅刻薄而冷峻的铁青色面皮下,是生命洪流的沸涌与呼啸,喧腾和咆哮。浮浅的历史乐观主义,经受不起残酷现实的无情切割,这是《彷徨》的昭示。当轰轰烈烈的时代狂飙旋转喧嚣着过去之后,繁华销尽,终不免花落水流红,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世纪末的悲哀已然悲壮地君临,而鲁迅则是它最早的感受者。在凄怆的人间,鲁迅听到的不是天堂的赞美诗,不是可爱的颂词,处处是薤露之曲,生命的悲歌离离,动地的哀痛隐隐如雷,上干云霄;绝望啊,这漫长幽深的世纪的隧道,犹如大蛇的巨腹;绝望啊,这黑漆如铁的夜:不见了星月之光,没有了花木之香,失却了夜莺的鸣唱!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世上的苦难为什么如此之多?太多太多的苦难,天空和大地承受不了,却交给心来承受;暗夜滋生的丑恶与暴虐,以不可抗拒之势,汇成一片连绵的大力,铺天盖地而来。太沉闷了!鲁迅强烈渴望雷电使者的到来,以导引人们,冲决旧时代僵硬臃肿的躯壳,跨过深渊、荆棘、狭谷、火坑,向着自由的彼岸,向着光明的异乡,向着真正纯净的生命形态前进。
所属望者殷,所挟持者远,这是鲁迅的深刻。然而,面对世风的日下,国力的衰败,人心的颓唐,人性的堕落,一腔孤愤更与谁说?他像一只失群的飞鸿,在浩渺的天空飘飘荡荡,无所归依;孤独寂寞的内心体验,遂外化和升华为一种巨大的创造欲:他用手中的勾魂摄魄之笔,绘出无数旧时代的图景,意态生动,悲壮无匹。其中,对自由的探讨,对人性的扫描,对弱者的关注,对时俗的思考……无不忧愤深广,启人心扉,以其“智慧的痛苦”,达到和进入了史诗的层次,从而冠绝一代,独步千秋。
于是,才有了伟大的《彷徨》。
地狱里逸出的死火
──读《野草》
爱在吐出最后一丝喘息,
忠诚跪在死榻一隅,
纯真正在双目紧闭……
──迈克尔·德雷顿
鲁迅的灵魂,更多的是放在《野草》里面。
有谁不珍爱自己的青春?星,月光,蝴蝶,杜鹃,缥缈的名园,红颜的静女,仙鹤,白云,爱与美,诗与
人之生命,是如蜉蝣般短暂,芦苇般脆弱,算来我们也只是大千中的埃尘;人世的酸辛,家国的不幸,终归只是一个梦,而我们总是习惯了在梦中的梦中生活;我们挣扎,我们突围,却永远难逃它的阴影的笼罩。
《野草》充满了自审意识,放纵着自虐情绪:剖肝沥胆,抉心自食,创痛酷烈,浩歌狂热……作者通过对自我生命本体的残酷的审视,无情的剖析,和赤裸裸的剥离,显示出生命原质的阴郁而冰冷的面目。
因此,要进入《野草》,就必须有下地狱的勇气。《野草》处处弥漫着神秘情趣,鬼怪气氛,整个儿是一个变形梦魇的世界:欢乐与恐怖、静穆与喧嚣、青春与死亡、红粉与骷髅……光怪陆离,怵目惊心,使人透不过气来;阴阳两极的沟通,人鬼之间的交流,让我们听出了生命的悲歌离离,这是怎样的一种伤口上撒盐的痛苦呵;灵魂自拷。但我们必须忍受。
鲁迅是旧时代的先知先觉。他孤高,他狷介,他苦闷,他空虚;他时时忍受着荒原情结的折磨,死亡意志的咬噬;他目睹了人之变兽,兽之变人,白云苍狗,碧海桑田,然而信念不泯,心头犹存许多“好的故事”;他用带血的头颅,一次次去撞击地狱之门,令生命之树,绽放出绯红的花朵;为了不死的信念,他宁可头戴荆冠,身披紫袍,踏响沉重的足音,走向受难的十字架。
《野草》是夜与昼、明与暗、黑与白所诞生的一个怪异的精灵,非凡的生机和色泽贯注其中,使之真力弥满,精神健全。这个精灵,总是在暖昧与明朗、存在与虚无、醒和梦的中间地带跋涉、徘徊,从而令你惊讶,令你愕然,令你莫测深浅。
作为高超的文本,《野草》是通篇的大象征,虽不乏象征主义(symbolism)怪丽的吟唱,却没有了那种一败涂地的颓唐。作者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原上,呼传统风,吸外来雨,中西熔铸,取精用弘,遂使《野草》成为一种永恒的圭臬,一座不可企及的丰碑。
“对于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我自己,却是一切。”辛涅科尔(Senancour)如是说。信然。一只蚂蚁显示出来的力量,和一只大象显示出来的力量,难道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吗?既然精卫可以填沧海,夸父可以追太阳,则这世界上又有什么不能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呢?──就算人生是幕悲剧,也要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演好它,以不失其情致和乐趣,壮丽与快慰!
地狱中静静运行的死火,一俟逸出,必会复苏、燃烧,成为通红的彗星,成为炎炎腾腾的大火柱,从而夷尽一切黑暗,让世界变得通明透彻。
夤夜的长啸
──读《呐喊》
有谁不信仰自由?谁便会沦为历史的废人;又有谁不惮于前驱,向无边的暗夜冲刺?──那是因为爱的明灯,犹在心头炽燃!
这是一个大写的“人”,站在风云际会的历史交叉点上,站在时代的风火炉上,站在地狱边沿的忿懑而激情的──《呐喊》。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遥想当年,世纪初那场滚滚的时代洪波,终于喝散了鲁迅灵府中寂寞的大毒蛇,使其幡然醒悟,从读古书、抄古碑的圈子里迈出,积极投身于那温热无数冰凉的心的工作,充当旧时代的掘墓人。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呐喊》便是这段心灵流变历程的真实映射。
《呐喊》热烈激昂,如利剑脱鞘,天马扬鬃,不怒自威,交织着无限的憎恨与憧憬。鲁迅一反旧文艺对现实的“瞒”和“骗”的态度,摒弃了那种为封建文明所阉割过的庸俗的“大团圆”,敢于直面欠缺的人生。他画人画鬼,刺虐刺贪,冷峻如冰,炽烈如火。《呐喊》及稍后《彷徨》的出现,以其高度的倾向性与完美的真实性,使当时旧中国的新小说,从阴暗的篱落,骤然走到夏日的炎光中来。
读《呐喊》,我们发现,鲁迅是整个儿把自己烧了进去,不惟力透纸背,亦更情透纸背。年轻的热血在沸腾,渴望把彩虹的颜色,借给云雾的人生,而唤起人类沉睡的性灵,重铸理想的人性丰碑;看呀,在无边的暗夜,那星星点点的,便是美丽的神的火花的闪耀;那是人类灵魂的圣火,烛照历史漫长幽深的隧道!
暗夜如磐。我们可以想见,在雷电交加的苍穹下,鲁迅,他细瘦的身躯,却如威严的宙斯,站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上,指挥着万神的合唱队;群神的欢呼响起,震彻山岳;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一种威严呵,神一般的威严。
的九霄起飞,去拥抱满天的流云与赤霞;
看呀,爱的大纛,在光明的九霄猎猎飘扬。
永不回头的箭
──读《故事新编》
借古人之躯壳,只用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竟能绘出如此绝妙奇趣的画卷,成为不朽的《故事新编》。独特的天地,鲜异的图景,全新的内涵,远古神话精神和民族意志的复活与张扬,以其能指与所指,构成了一个多么缤纷摇曳的形象世界和意象世界呵!鲁迅虽已早过了小说创作的旺年高峰,却又回首一搏,成为现代历史小说的开拓者。
鲁迅不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透过现象的浮云,对历史本质的审视。书中,漫画式的粗线条勾勒,辅之以细笔刻画,辛辣讥讽了那些坐议立谈无人能及、事到临头却百无一用的沽名钓誉之徒,他喜欢的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中国的脊梁”们。射日诛龙、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开山治水、铸剑复仇……歌颂了劳动的壮美,创造的瑰丽,生命的雄奇。对空谈家、市侩、不义之徒的鄙弃,一如鄙弃尘土;对实干家、劳动者的赞美,一如赞美天。
大浪淘沙,岁月如流,历史是永远的镜子,映照出形形色色人生,纷纷繁繁世态;而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则已经成为颂歌,成为雕像,成为高高飘拂的永恒的旗帜。
读罢《故事新编》,终于,我们恍悟:那夷羿、女娲、大禹、墨子、宴之敖、眉间尺,不正是鲁迅本人传神的自画吗?是的,孤独的英雄!风刀霜剑,雾雨雷电,时时向他袭来;但他全然不惧,奋力抗争,欲以孱弱的双臂,和瘦竹般的躯体,托举起高山、大海、太阳、人生,支撑住倾斜的天空。这是何等的情怀、这是怎样的胸襟呵!
是的,只要一息尚存,便要抗争,要搏击,要战斗;战斗,战斗,白刃在前,火光在后,只有墓地,才是他的休息之所;否则,他永不停止。
但丁·阿里盖利说:“人生就像一枝箭,不能回头,回头意味着坠落。”鲁迅,正是这样一枝光明的利箭;他永不回头,所以他永不坠落。
读《朝花夕拾》有感(词三首)
浣溪沙
雷电无声落大荒,
魂惊吴越任悠扬,
花间冷露吐天香。
残叶萧萧春色尽,
飞红杳杳断人肠。
悲风流水伴韶光。
少年游
年华似水水无情,
碧草掩长亭。
花枝照眼,
梅英烂漫,
燕子又声声。
韶光黯淡春将老,
风定暮云凝。
一曲骊歌,
惊飞木叶,
惟有泪盈盈。
水调歌头
千里霰霜起,
渺渺泪空垂。
此生梦断江南,
不须送魂归。
百草园中折桂,
三味书斋聆诲,
万类展芳菲。
乳燕绕华屋,
梅柳度清溪。
青鸟去,
丁香结,
莫相违。
惟有千村狐兔,
歌哭动寒帷。
文场新天地,
9.孤独的行者的散文 篇九
大学毕业后,薇回到了那个生她养她贫困的小城,母亲张开臂膀迎接了薇。在随后的日子里,薇的意志差点被母亲的爱消融殆尽。
母亲说:“薇薇,留下吧,妈妈老了,在小城找个工作安个家,就算陪伴妈妈。”
思索了整整三天三夜,薇最后还是对母亲说:“妈,我从小就不让您操心,请您相信,我一定能闯出一番天地,到时候来接您去过幸福的生活。”
然后,薇背起了行囊,做了一只展翅的雁。
虽然出发前薇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实际面临的处境却要比薇料想的困难的多,也复杂的多。一次一次的碰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辗转,薇劳累不堪。
尽管这里风景如画,尽管这里也情深意暖,但这与薇又有何相干?薇只不过是一个过客,一位孤独的行者。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甚至没有留下过一丝的痕迹。
薇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甚至有些后悔当初不听从母亲的话语。
坐在飞速的车箱里,窗外的风景如流星般地闪过,哪一处才是自己的安乐地?
一板之隔处,有情侣呢喃,而车窗反射中却只是形影相吊的自己,没有同伴,更没有一个可让自己依靠的港湾。
翻开旧时的通讯录,许多熟悉的名子一下子就涌到了眼前,有亲戚、有朋友、有同学,还有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此时此刻,他们一个个是那么的亲切,让薇感到了温暖。但他们又是那么的飘渺,仿佛生在云间,让薇抓也抓不住。给他们去电话吗?告诉他们自己的处境?或是违心地说自己很好,很舒心?
拿起了手机,薇有些迟疑,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薇知道,既然迈出了第一步,自己就要学会忍耐,学会面对所有的困难,甚至是孤独。
薇不是没哭过,但那是在夜深人静时。只要天一亮,走出房门,薇就会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没有人欣赏自己,那就自己欣赏自己。
天色渐渐变暗,今晚又会是个漫长的夜。
车箱里氛围到还融和。小情侣的窃窃私语,让薇想起了大学时轰轰烈烈而又无疾而终的爱情。窗外的华灯开始绽放,霓虹下的`城市显得越加秀美。
坐在动荡着的车箱里,薇不知为什么,思绪突然就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叫作故乡的边远小城。小城里,自己的母亲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好看,她一边哼着歌一边推着摇篮,晃呀晃。薇觉得自己就睡在摇篮里。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思念和回忆的依托,如果连走都没有走出来,那又何来的思念和回忆?
出门时,母亲给了薇信任的眼神,温暖而坚韧。
薇知道,自己必须坚强,为了母亲,也为了那个让自己思念的小城,自己必须好好地活着,闯出一番新天地。
……
列车毫不留情地划过了一个个城市。
10.孤独的经典现代散文 篇十
孤独,当我说到它的时候,我便处在一种孤独之中。
人终归是孤独的,孤孤单单地来,又孤孤单单地去。无论开始还是结束,都仿佛无从谈起一般,因为一个是偶然,一个是必然,只有前后之间的过程是值得诉说的。或者亦可以说是希望与绝望,生伴随着一种希望,死却伴随着一种挣扎的绝望。两者同样地无法选择,又都同样的构筑着人生。
人总是需要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为了不再孤独,所以这世间便有了爱。爱自然是伟大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拥有了爱就能够不会再孤独了。周国平说: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这句话说得真好,也可以反过来讲:爱源于孤独,也依然要走向孤独。无论是一个人的形单影只,还是两个人的相爱日笃,仍然会有孤独的存在。
有的人为了逃避现实的生活与无奈,以自认为可信赖的观念或方式加以选择,于是有些人投奔于宗教,有些人投奔于庸庸碌碌的生活,更有的人宁愿自甘堕落,投入了罪恶的怀抱。其实细想想无论以何种方式都是一种逃避,只不过其中掺杂了自己的喜好罢了。但结果又能够怎么样?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从某一种孤独的氛围里又进入了第二种或第三种孤独之中。也许人生真的应该需要一种大智慧,如若不然又该如何走出这孤独的桎梏。即使像弗洛依德所说的:任何人都将离开父母,依恋妻子,因此人都是脆弱和淫欲的结合体。难道人就不再孤独了吗?那只是一种孤独找到了另一个孤独而已;因为原本脆弱的生命,欲要逃离这种原本就无法逃离的孤独所引发的脆弱感,进而人怀着内心的忐忑向颤栗的那么一点点希望投入了这个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只是在有以躲避最初存在的畏惧感,对于死,对于人世的一切,既显得忧心忡忡,又不得不去下定决心去面对现实。好了,当一切都如愿以偿地变为真实时,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事业蒸蒸日上,并且还拥有那许多能让自己感到充实,欣慰的思想……可这个人仍然是孤独的,仍然会感受到寂寞,甚至空虚。只要是在闲下来的静谧氛围里,那被世俗所一时遮蔽了的,深深蛰伏于内心的东西,便会悄然地得到唤醒。那是一个人真实不虚的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孤独正在毫无迟疑的窥视着每一个原本形单影只的灵魂。
而孤独到底属于什么?这是我在前一段时间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时所要去理解的,就如同原作者以维特口气说的一样:人到底是什么?这理应得到赞美的半个神明!当他最需要力量帮助的时候,他不也束手无策了吗?当他沉湎于欢乐或陷于苦恼时,他不也是全没有退缩吗?当他希冀隐迹于奥妙无穷的天宇时,他不也是重又恢复了迟钝冷淡的思维意识了吗?这真正是一个好的想法,却又难以让我寻找到确实的答案,害得我只是想了又想,几乎想破了脑袋。无奈,最后我只能把它归纳为孤独所遗留的或原本就存在着的病灶。
因为有爱,因为有美好的生活在等着我们,我们才会偶尔得一空闲来颇为奢侈的享受一番内心沉寂了许久又从不曾有一丝一毫遮掩的思想意识。它将会使人感到突兀的不自在,随之而来的便是清晰,澄明,透彻,而借此来寻找到自由的孤独的灵魂。那才是一个最为真实的自己,最为真实的人生。
11.《上帝的孤独者》连载【3】 篇十一
我到了K城,是的,人们是这样称呼这座城市的,它的肮脏掩盖了它的名字。之所以和索菲亚、洛丽塔、烟斗以及莎乐美分开是因为我不想再和她们腻在一起了。我想换几个新鲜的女人。我们之所以在一起是因为性的吸引,而我们分开又是因为爱的排斥。我们都属于那种没有爱的可怜虫,我们应该因为性爱而被活活累死在床上,应该被钉上十字架,在圣徒和小偷的旁边,应该有我们的位置,我们应该死在那里。是的,我们应该受到诅咒,或者下地狱,我们应该去和那个白痴还有那个小偷作伴,和他们一起被钉子钉穿手掌和脚。如果有的话。可是,最后我们都会愚蠢地爱上彼此,像丑陋的学会了浪漫的猪。爱是令我窒息的毒气。你知道学会了浪漫的猪整天在干什么吗?它们再也不会配种或者性交,每天只顾着幻想美好未来了。
我不得不去找一个干净的地方自尽而亡,为的是有一个借口,让每个人都历经着的苦难和现实继续存在。我不得不像除去虱子一样出去我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如果没有女人的话,我想我会像萨德侯爵一样被关进疯人院。女人不是洛丽塔,不是莎乐美,不是索菲亚,不是烟斗,不是一对完美匀称的乳房,不是一个臭窟窿眼,女人的存在是让我意识到我有一个归宿。是的,我之所以如此的爱我的那些姑娘们,就是因为她们让我觉得我有归宿。
到达K城的第三天,我在酒馆结识了热比娅。她不是那个来自新疆的恐怖分子的老祖母臭婊子,而是在夜里永不停止跳动的踏板。是的,她就是一块在夜里永远都不会停止跳动的踏板,因为她一直在男人身上运动,无时无刻,对此我可以用一顿晚餐发誓。另外,她还是永不枯竭的死水,是个疯癫的婊子。她就是我要找的干净地方,在她那里,在她的两腿之间,我能够溺死自己,像一根木偶一样漂浮在那里。即使我是她的第五十七个男人,或者是她的第五十七根木棒,对此我无所谓,也不感到厌倦和腻烦。她是一个否定一切东西的女人,在她心里拒绝承认一切,除了允许自己被男人操的快乐。她常常絮叨自己厌恶音乐的历史,那是在她十五岁把第一次给了一个三流的自称音乐家的老家伙以后,她说只要听到音乐她的臭窟窿眼就会被震荡得淫荡起来。就是因为那次听了那个老家伙弹奏钢琴,她稀里糊涂地失去了第一次。那个老色情狂从后面进入了她的身体,从此她就学会了如何像只狗那样翘起臀部走路、喘息,唱歌,弹奏钢琴以及生活。
说句实话,她的钢琴弹得不错。她在一所民营的艺术学校教学生弹钢琴。她的生活除了弹钢琴,便是喝酒。她把自己嫁给了这两样东西。从艺术学校毕业之后,她零零散散地做过一些工作,一開始只是靠给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教钢琴为生,一个小时能够赚一百人民币。她爱钱,对钱有着热烈的渴望。她说,要用钱填满自己下面。虽然最近媒体刚刚报道人民是亚洲最肮脏的钱,因为每张钱上面有一千八百多万个细菌,她还是渴望有一天能够用钱折叠一个巨大无比的大木棍插入自己的下体。后来,她在北边富人区的一个老板家里上课,那个老板提出包养她。但是她决绝了。我问为什么。她说那是个丑陋无比的人,她不能睁着眼睛跟那种人上床,但是那个变态要求她睁着眼睛直视他为他奋勇前进的样子。之后,显而易见,她被撵了出来。
我看见一只无花果在吃一头壮鹿。怀疑是长满迷迭香嘴唇的不会戏水的鸭子。我爬在一个在吞吃自己的女人身上。结束是床的花朵。黑色的部分是空气剩余的饥饿。两根舌头像在春天死亡的野兔。眼睛是在瓶子里糜烂的水的叫声。我出现了幻觉。我在意识里爱上了一个女孩,爱了一遍又一遍。她是我无法把握的在夜里忽冷忽热的诡诈和变化多端的深蓝色。而现在,死神的呼吸正带着恶臭味在我的胃里微笑。
人们很孤独,很寂寞,他们无法交流,因为他们活着本身只是在表达死亡。而死亡是沉默的,没有嘴巴。
如果死亡是这个世界唯一正确的事情的话,那么我想我必须忘记拉上骆驼前面的拉链,因为在那里有季节遭遇不到的美好在等着埋葬我。一个美好的陷阱,一个霍金的黑洞。令人着迷,疯狂,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丧失理智。
我常常在想,我活的之所以如此痛苦,一定是为了将来某个时候能够幸福的死去。死在一片白色里,或者一片肮脏里。因为混蛋们从卑劣的邻家母狗那里道听途说来的真理说——先苦后甜。但是,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不太相信。这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世界。语言、文学、真理,形而上,大脑回沟,亲人,朋友,爱情,统统都不可信。
我离开了学府路,确切地说我离开了“谎言之谷”,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前脚踏出谎言之谷,我就跌进了“欲望的深渊”。我憎恶秩序,我喜欢混乱。我喜欢那种脏乱不堪、臭烘烘的让人无法落脚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总是聚集了小商贩、流浪汉、妓女、女大学生、穷困潦倒的情侣、低级旅馆、公共厕所、混蛋、强盗、杀人犯、毒品,在这些地方,你总能够发现生活的乐趣,你总能够发现生活中缺少的东西。总之,如同那个被追杀的午夜之子所说一样——现实主义可以令作家心碎。但是,我不是作家,我是一个充满硫磺味的粗鄙的无产诗人。两个月后,我想我恋爱了,或者说我沦为了爱情顺从而可怜兮兮的奴隶。和热比娅,我们终于像人们说的那样,爱或者恨。张爱玲这个善于感伤的女人曾带着下体的潮湿味煽情地说过“通过胃到达男人的心,通过阴道到达女人的心”。我和热比娅能够走到今天,一定只是我通过她的一截生锈的直肠穿过她的大肠然后走过食道到达她的心里,而她被我吞噬了,她的脸颊、耳朵、嘴唇、舌头、胸部、根部、大腿、脚趾,统统在我的胃里。她说我长的像一匹瘦马的阳具,黝黑且丑陋,不过这正是她喜欢我的原因,她说邪恶的本质源于此。她称呼我为乔治,称呼我的下面为乔治大叔,偶尔也粗俗地说道:嘿,乔治大叔,今晚想溺死在水池么?或者像头野牛那样在河里打滚?懂得如何学蛤蟆叫么,我的乔治大叔?之后就如同人们所想的那样,不,你甚至不用你愚钝的大脑,只要用你下垂的臀部就能够想到我们接下来会做些什么。我们激情一番后,我把她的子宫钉在了墙壁上,以便我每天朝里面吐口水。
在我逐渐消逝的热情中,有些现在我已经清楚的事情,而当时是我无法理解的。比如女王,我要写的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她为什么要自杀。她当时用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流了很多血。好在发现的及时,她并没有死去。当时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自杀,而现在我知道了。她自杀目的地只是为了玩而已。
越来越多空气一样的人出现在我的周围,他们是群令人厌恶和恶心的人,就像氧气,也许和你不沾亲带故,但是你就是离不开他们。我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呼吸,他们总是对我唠叨一些被他们称作“做人道理”和“处世哲学”的烂狗屎。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多的废物和平庸之辈。人们的愚昧无知就像疯狂的传染病,不过好在我具有免疫力。所谓伟大教诲只是为了如何把我们教导成为一个庸人而已。教导完之后又接着教导另一批更为年幼无知的人,就像配种场,人类伟大的导师就是一头精力旺盛的公猪,而其余的只是肥胖的走起路来奶子拖到地上如同香榭丽舍大街贵妇们的裙摆一样愚蠢的母猪。她们只是为了加快思想和智慧的灭亡而存在。
人类的活动噩梦般地演变成了一场缺乏挑逗和暧昧的基本冲动和自然勃起,而变得毫无意义。我想这正是人们喜欢生活的原因。
我想我一定是疯了,所以迫切的希望我周围的一切乃至整个世界被毁灭。特别是现在。现在就像一座桥梁,我们每个人毫无目的地行走在上面。此刻,我多么希望有个人朝这座桥梁的屁股里扔上一堆炸药,将它毁灭。但是,我仍然是理想和乐观的。因为生活中从未有过这样的智慧出现。
我喜欢女人。不过你们知道的,女人有着一些天生的缺点:嫉妒、生孩子、讲邻居坏话。她们总是在我的耳边唠叨个没完没了,不过好在我的耳朵是一个过滤器。总能够把她们话语中的沙子过滤掉。以前索菲亚总是抱怨我的头发你有女人的下体味,我总是假装没听见,就像一阵风,对我丝毫没影响。
12.孤独者的散文 篇十二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人物形象,疏离与孤独
卡森 • 麦卡勒斯,20世纪一位极具才华的美国现代南方女作家。森 • 麦卡勒斯被人们称为“孤独的猎手”。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麦卡勒斯把人物关联的中心交叉者从故事叙述之中抽离出来,从而可以自由穿梭于被叙述的时空之中。
故事发生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普通的地方存在着一群普通的人们。哑巴辛格,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各个故事串联起来的环,由他出发,不断地离心出去,牵出了小说盘根错节的网络。故事是由他和另外一个哑巴安东尼帕罗斯开始的。他们两个总是在一起,生活模式化。两个失语者的交流是无声的手势。安东尼帕罗斯出场的时间很短暂,因为他被果品店的表兄送到了疯人院,从此,通晓唇读的哑巴辛格开始了他的孤独旅程。因为他的不语,所以当他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氛围的时候,他被定位为大众知音, 所有的人都向他述说自己,四位主角带着四颗孤独的心像是寻找猎物般发现了辛格。每一个人都过分关注自己的每一分钟,以至于似乎无法与另一个生命体沟通,分崩离析的个体像是单行道上的跳骚。尽管生活的语言词汇越来越多,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疏离,导致彼此之间的对话却是越来越少,而交流的欲望却是一丝不减,甚至是愈加的强烈。就在这种无奈而又可悲的生活方式里,人物惯于一种形而上学之中,并由此产生了带有荒诞意味的行为动作, 犹如主角们聚在辛格的房间里时,他们每个人过去总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而现在他们碰到一起,却都沉默了。想法聚集在辛格身上交汇。就像轮辐指向轴心。然而,就是他们眼中这个知晓一切的哑巴,又何尝不是陷于无法解脱的状态之中。辛格的孤独源自于那个进了疯人院的哑巴安东尼帕罗斯。当哑巴辛格知道安东尼帕洛斯已经死亡的时候, 他选择了自杀。尽管很多人评论此书时,认为他们是同性恋,但笔者认为 :感情的存在,并不是只有爱情才能说明, 它还包含着亲情,友情,同情以及其他的情感因素。哑巴辛格需要一个同样的失语者共享无声的世界,这对于当年刚到小镇生活的辛格来讲,哑巴安东尼帕洛斯的出现很合适。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哑巴安东尼帕洛斯不与其他人一样,他不会不停地倾诉,他垂涎的只是食物而已, 而善于用双手表达的辛格需要有人“聆听”他的内心,所以哑巴安东尼帕洛斯正好满足这一点。正是这两个主要原因,十年的时间。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所以必然产生感情。 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由于缺乏心灵交流导致了死于孤独, 所以辛格的自杀无疑加深了小说的主题。
由于辛格租住了米克家的房间,所以引出了米克,一个充满音乐梦想的假小子。在米克身上,被划分出两个地方—— “里屋”和“外屋”敏感的孩子。“里屋”的世界是她的内心, 她的音乐,她和辛格的关联 ;“外屋”是现实的世界。在米克身上发生更多的是一种成长中的孤独。
杰克,穿着肮脏工装裤的醉鬼,第一个走进辛格房间的人物,单枪匹马的战斗分子,用落魄的灵魂和坚毅的决心去挑战不平等的根源。他总是在孤独的深夜里走进“纽约咖啡馆”买醉,一个去过美国最大的图书馆学习过的人,而现在却是喝的烂醉如泥,只因他认为他的真理没人明白,直至遇到了可与之分享共产主义思想的爱尔兰人辛格。一个内心迷路的人,找不到与人沟通,这是人与人的之间信仰的距离, 所以,他不断地在变疯癫姿态,如瀑布倾泻般地说,不在乎自己究竟是说了什么。
考普兰德,一个不堪忍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医生。致力于提升种族地位他与激进分子杰克怀着相近的意识形态,却仍与杰克发生冲突,这可以看出他的孤独源于于自由的隐忍与矛盾的苦痛。
当以上人物聚集到一起的上演戏剧的时候,于是出现了阴郁的生活旁观者—咖啡馆的老板比夫。他宅心仁厚,自己做生意仿佛不是为了赚钱。他善于观察,拼凑细节,作者塑造比夫这样的习性和对事件的反应,以及直入鲜明的形象, 读者不难发现,他的存在更像是剧院里的观众,他代表了我们所有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的孤独却是发现别人的迷茫, 却未发现自己寂寥的原因,这存在一种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意味,这正如作者麦卡勒斯所言 :孤独是绝对的。他的“纽约咖啡馆”带有流动,疏离、不安定的特质。它是人们思想的聚集地,但它却如同进出的客人,都是被孤独所宠幸,本质上透露着荒谬感的身份,充满着压抑与悲观。
13.描写孤独的美的散文 篇十三
(一)痴心绝对
【红楼梦】在第二回中写道宝玉的痴,是说宝玉挨了打,吃不下疼,便“姐姐”,“妹妹”乱叫,以此解疼,这种憨态可爱的痴似乎太浮虚太艺术。
大凡醉心于爱好且把它作为一种美感享受的人必定有魔性痴态。你的痴是一种物忘心外,近乎白描的痴,对人总保持七分的距离,轻意不与人深交。遇到知交必剖心,澄明中容不得半粒杂质。友不多,待之胜于己。苏堤落霞之时与他们话诸子,秦河汉关与他们觥筹把杯探人生,交谈甚畅,地为席,月为被,天露白不知今昔何昔。
“只缘身在此山中”痴心处,常常归时忘归,归去忘去,一日早晨友人为你送行,提起民间传统,你的话便如开了闸的长江之水,一发不可收,直说得天昏地暗,竟把当天要走的火车误了,误了不算,还对友灿然一笑,“当误,当误,人生难得尽情处”。更痴处,朋友本来为你送行,结局竟成你送他们,一个个把手送到家,一路上叮咛再三:哪儿的工作不好找宜足踏实地,哪儿的温差大,注意加衣爱惜身体,哪样的人不宜深交要注意分寸等等,透心的真诚,十足的痴真。
若发现朋友弄虚作假,玩弄权技的,必振臂疾呼万万不可,仍不听者必绝交。任人哄,逗,求亦不可复。以青松之直,魏晋之骨给友一道天书旨令:“读周国平去!”绝不留情,义无反顾。
于学问,“辨章学术,考究源流”字字句句,追本溯源,从不马虎。有源才用,无源当弃,绝不杜撰。对自己更是苛刻有加。除节假日外出采风收集材料,几乎足不出户,一年难得的春节大假,成了你透彻的闭关,即使亲人想见你一面也有难度。不为外界所扰,静坐书房,潜心钻研,为思一学术妙论可坐到暝色,每遇古圣先贤通灵犀之瞬遁身忘世。平日里因难见其人,难得朋友们每有不安,“这四十度的温水”何时何处人间蒸发!寻不到人怕你手机丢了的执意要替你找手机,担心你话费未充的急帮你充值。不见你的人影,他们的生活似乎缺乏一种场景,缺失一种力量的支撑。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其超凡脱俗的品性历来令人肃然起敬。对于食你向来就是简单再简单。清早一碗稀粥,几根素菜,便可作完美果腹。话说某天晚上七点,你顿感天色幽暗,没什么可做的了,才突然觉得饥肠辘辘,饿得头昏眼花。“怎么会这么饿呢?”想想,再想一想,剑眉微挑,双手抚后脑,原来还是早上吃过两个馒头,午餐竟然被无端忽略不计,恍然大悟,暗自苦笑,谁解其痴!
对于居,无意可为,依梅照水,偎书而眠。宋朝的钱思公好读书,痴到“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手不释卷,勤奋集思至极,欧阳修所作文章也多在“三上”完成,你的“三时”则别有洞天,行走时,睡觉时,沐浴时,思无闲瑕。很多很多的奇思妙文,尽是痴到尽处方易得。
(二)忠心若石
贾平凹一生钟情于石头,与石头有着天意相合的缘分。质朴与坚忍成为他性格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你的忠心亦如石之淡泊坚忍,似石之率性本真,自自然然将广博的胸襟与磅礴气势与精神信仰孕育其中。不显山露水亦与世无争。
生于开封古城的你,幼时就被忠孝节义的传统所烙印,你的情是远古的根,你的义是今生的寻,你的忠是对众生万物无言的馈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你时时检视自己的行为目标。
放不下,舍不得任何一份先祖留下的传统宝贵遗产被流散,被冷落,被消亡。常以一颗捡捡拈拈的赤子之心做着别人不屑一顾的细微补缀。利益之人常耻笑你吃苦不讨好。你让他们笑到最后,执着坚守着呕心沥血的忠心向当地政府,权威机构呼吁呐喊救救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华夏文明不要继续出现断层。
你的著作〖21世纪文化的战略设计与安全保护〗以饱满的民族激情对中国与世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独到的剖析与细密的梳理。字字真言如洪钟敲得每个有中国心的人心潮澎湃。你探寻着中华与世界文明的衔接与异质同构,以宠大的劳作将历史与艺术,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经济解析,重构,链接。没有人知道,这其中需要多少的艰辛去完成跋涉,寻访,探索;没有人知道,你有多少次意外晕厥自被救世救民之宏愿惊醒,你不能倒下,你要为艺术而生!艺术穿透着身体中的每条血脉与你生死与共。谁说这不是民族厚重情感最理性的奉献,谁说这不是历史崇高使命感最直接的取证,谁说这不是人类终极关怀最细致的关照与慈悲?
为了补救与完善许多慢慢失传的民间艺术文化,你甘愿出入一些荒芜贫瘠的乡野,一个人独自面对冷冷的黑夜,别人酣然入梦你还得翻阅浩如烟海的典籍,校正,冥思,注解,求证。二十几岁的华年,没有于风花雪月赏景,只有孤星冷月伴读。艺术是你最贴心的召唤,你的生命为它而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另一篇著作〖钢梁龙舞及龙灯艺术设计全程〗终于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你对图证的挖掘与绘制给理性的`艺术以最动情的表达。某些民间艺术失传的不可再生在你奋不顾身的补救中得以再生。
一方面学术研究经费的极度缺乏,另一方面是生活的千斤重担压身,贫寒的生活环境,双亲一直患疾,药无间断。种种痛苦,种种磨难,种种困厄似乎如泰山压顶致你没有喘息的机会。
学术研究达到一定的高度,随之也招致一些来历不明的人的忌妒与诽谤,责难与陷害,更有学者公然将你的创意与研究成果据为己有,你无心与他们争论,只是淡然一笑,离开!
痛定思痛,一切艰难险阻并没有将你击垮。哪怕家人还等着你能抽空回家看一看,你也不能满足他们小小的要求。明明有高价买者索求你的画作,也不肯将这血泪之作出售给那些势利小人。你将所有的切肤之痛掐入骨髓直抵出斑斑血迹,甘愿独自望着它们汩汩流出然后又将它们柔软回溯,不为外人道。自己扛自己当。以文为刀,画为剑,刀剑合并舞出你生命的铿锵傲骨,你把对父母亲人民族国家纯粹的爱化为内心深处的理想,用铮铮铁骨丝丝奉献于所追寻的艺术之巅。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这样写道:“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高洁行为”,这莫不是你民族精神行为的直接动力与真实写照。无论取得多大的成绩,你以顾亭林的:“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反躬自勉。
“成为伟大,而不是显得伟大”,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的思想与行为的强大而是他的内心与苦难不懈抗争的无穷意志与坚忍,你忍着前行,孤独地忍着,忍着……
(三)空心若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你的空心一如花中君子莲花,不择环境,云水禅心。这种空是一种静态的空,不求任何的空灵,任何的束缚于你只是一种没有重量的灵动。你把这种灵动绾上哲思便是大漠孤烟,气吞万里的雄浑;你把这种灵动奏出民风便是江南水乡,山外青山的旖旎;你把这种灵动汇入市井便是气象万历,灯火阑珊处的销魂,你把这种灵动插入广角便是亚洲雄风,大江东去的豪情。
有学者想以非常优厚的附加条件,在名校执教交换你未来的职业,你不为所动。你要把自己最灵魂的东西给予那些最需要你的人,中国的任何地方不是一个区域概论,贫与富只是一个足点。你的志向不在高山险峰,而是最没有人注意愿意去的贫困山角。“莫听穿林打叶声,一任风雨陪平生”。
山寨的盛行,文化的入侵,传统的流失,青山秀水的消失不见哪一处都会牵动你惴惴不安的忧思,车马喧的时代,太多的人不愿足踏实地,只想一夜成名,无力改变的浮躁气氛令你不寒而栗。你面对万千学子流着热泪呼吁“从细小做起,幸福本是付出的甘果”,吃着汉堡,嚼着口香糖长大的人群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听且认真地听完,你不知道,你只是默默地给予,默默地进行着微薄的改变。
对于文学:“它表达的应该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交流,承载的是世界观的大同,民族感的使命,个人情怀悲悯之间的互通”。对于绘画,“它不应该只是一种母体现实的再现,它应该被赋予一种史实般的情节”。因为你的莲心,你的文字与画作便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役章法,写悲不着一个“悲伤”的字眼便能把人看得满泪盈盈;写景一景牵万景,景景生情;即使是写枯燥的学术文论也能把人看得目不转睛。如莲的文字,不求任何,一派的古风,出水清涟,入水澈洁,自由脱尘。
你的画作清新淡雅,不拘格套,画出的物比实物更具韵味,水墨点点沾染着永不褪色的生命理想。“荷马有史诗,中国就应该有史画”你在画作中加入青铜,加入史实,加入情节情怀,个个独立成篇,幅幅合并中华民族魂。
谁人有如此的痴心,忠心,空心?有谁知西北有一位漂泊学子正在为艺术之梦而孤独执着地前行。纵前方是悬崖也有跳下去的勇气,哪怕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
梦是前方的光点,传统艺术是你孤独前行的力量。
14.小学散文:孤独的落叶 篇十四
落叶飘散,在那灯光下,甚美至极……
走在路上,那昏暗的灯光打在我的身上,背影被拉长,拖拽着孤独的痕迹。耳边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只是那光太刺眼,终究入不了我的心,而我也如那光一般,入不了他的.心,就算我洗净铅华,为他放光……
明知什么都不该求,什么都不该问,什么都不该让他被迫喜欢我。但却总违背……
我抬头,那月光打在我的脸庞上,却无法温暖,一如那指尖的冰冷……
……
也许,那个月依旧清丽,但只是缺了一份冷然,而黯淡……
也许,那束光依旧温暖,但只是少了那个人儿,而失去……
也许,那个人依旧还在,但只是丢了那一颗心,而伤痛……
也许,那颗心依旧完好,但只是现实不复往昔,而离开……
也许,那往日仍旧不变,但只是这世上没有“也许”,时间总会破碎……
最终,
那光已暗……
那人已失……
那心已痛……
那昔已离……
那时已破……
那些,我们曾笑过、哭过、痛过、伤过的日子,终究不复……
也是我倾尽轮回也换不来的……
……
那光暗了几分,带着孤寂,空荡荡的大街上就我一人存在,冰冷无处可言……
……
灯光下,那些曾经欢笑的画面一幕幕回放,只是那个人、那颗心,这个人、这颗心,都不复当年……
15.孤独的世界 篇十五
无论怎样的拥抱和相爱, 或被梦想、和平、博爱这类正能量的字眼包围起来的世界, 抽丝剥茧后, 都是一个孤独旋转的内核。
在《悲惨世界》中, 芳汀说:“谁敢说自己没有需要隐藏的事?”因为性格和阅历, 地位与经验上的差异, 我们始终难以越过一己的藩篱, 无保留地拥抱。毕竟, 马克思唯物主义中说:“物质是本体, 意识是派生的。”而本体的迥异, 决定了意识的独一无二。
独一无二, 换言之, 便是孤独。
而每一份孤独也具独一无二的。
欧也妮的孤独在于对爱情的守望与熄灭的绝望。平凡重复的生活并不孤独。单纯的修女之心让她无欲无求, 也因此尚未点燃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她此时尚未发现自己的价值与独特。是在遇见查理后的十几载里孤独守望, 身边的谄媚者让她发现自己被夸大的价值, 而对爱的求之不得终至粉碎的绝望也无人理解, 由此, 孤独便顺理成章地攻占她的世界。
这种孤独是浅层的, 有一个确定的对象。但这种症状确是贯穿孤独的整个体系。
而在《海上钢琴师》中, 1900的孤独无对象可言, 但可以找出原因——天才无知己。天才多是孤独的, 因为其天资势拔常人, 独特之处已无法与世界以磨合的形式相洽, 所以他才会在深夜偷偷跑进维吉尼亚号的通讯室, 随意打给一个陌生人, 旨在寻觅出口。
天才是异于凡人的不平衡存在, 世界用一场爆炸埋葬了他, 他在孤独的绝版琴声中寂灭。
所以, 棋逢对手是天才之幸。如《猫鼠游戏》中的警官汉蒂提和犯罪奇才弗兰克, 是黑白对立者, 也是唯一可以不耻于与之分享孤独的人。如夏洛克与莫里亚蒂, 是拼尽全力的较量者, 也是在较量中找到生存价值快感的伪反面证明。天才之间, 异常的弥合, 拼出了一块赏心悦目的版图。孤独在这种弥合中被放大地隐藏, 而弥合是孤独的出口。
珍妮特·温特森说:“我总在试图寻找一个出口, 也许只是一个通风口, 也许是一扇窗, 抑或是一片不同的风景, 能让我在巨大的绝望中冷静和镇定下来。”就像《城堡》中的K一样, 这种孤独几乎是没来由的、无法消解的。所以人类从不放弃对非人生物、平行时空等在科幻世界的探寻。科幻是一场华丽的欺骗与宣泄, 是从真实的孤独世界中不负责任的逃逸。而村上春树在小说集《莱克星敦的幽灵》中则提出我们“应保有自己的世界”, 这是孤独的另一种倒灌。
忽然想起《超脱》的结尾, 代课教师亨利为学生们念诵爱伦坡的《厄舍尔的府邸》。画面切换时, 他身处的教室已是一片废墟, 桌椅狼藉, 尘埃满天, 大风残酷过境。这大抵是一位潜在孤独患者的文艺式内心写照。
拨开地表缠绕的、烙上各色信息与情感的光纤、电波、光线, 地球只是一块孤独的大岩石。人们削足适履式的跟风, 也不过是斫去自己的独特来换取认同感。孤独是永恒的话题, 它附丽于意识的衍生, 在智慧生灵的脑电波中生息。
这世界需要孤独去平衡沸反盈天。
孤独的世界, 孤独地存在。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导师:胡德松
16.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 篇十六
一种是孤独的卑微者。《祝福》里的祥林嫂嫁过两次人,却从来没有被当作“人”尊重过。第一次的丈夫比她小十岁,况且早逝,加上有个严厉的婆婆,很难说祥林嫂曾经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幸福。她逃到鲁镇,“整天的做”“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但竟然“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丈夫的去世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悲伤,她在婚姻中的价值,也不过是个可供利用的劳动力而已。第二次婚姻也是这样,她只是一个被卖的商品,与一个不认识的男人过日子。再次守寡对她也没有多大的打击,而唯一的儿子的惨死却使她短暂的因为舐犊之情而温热的心灵再次跌进无尽痛苦的深渊。爱与被爱的寄托,已经在祥林嫂的心灵里彻底成为空白。
一种是孤独的哀伤者。寡居的单四嫂子与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是她辛苦劳作的根本动力,是她苍白生活的唯一安慰和寄托。可是,儿子在她的焦虑恐惧和无助中黯然夭折,没有人在意她心底巨大的苦痛。《明天》里作者反复写到这个不幸的女人内心寂寞无助地心灵挣扎:“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罢了,这些事都是梦。”
“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独自在阴沉的漫漫长夜里,在静得怕人的屋里一点一点回想儿子生前的种种乖巧,没有人给她一丁点的安慰和希望。但是心灵的挣扎终究是徒劳的,痛苦撕咬得滴血的伤口无法用语言表达:“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一种是孤独的诉求者。在失去爱子的巨大打击中,祥林嫂本能地通过诉求来寻找心灵的安慰。作为母亲,她一遍遍把儿子的不幸、把自己的悔恨自责袒露给鲁镇的女人们听,希冀从这些同样是女人、是母亲的身边人中得到些许的同情,同时,别人的关注也多少满足了她存在的意义。可是,鲁镇人在滴了几滴廉价的眼泪,好奇心稍稍得到满足之后,回馈给她的却是更多的厌烦和鄙弃,祥林嫂重又跌入孤独的苦痛中:“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看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想做人而不得,想做奴隶依然被拒绝,这给了祥林嫂致命的打击。捐门槛是她想要被环境接纳的诉求,可是,“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的断喝彻底把她拒绝在“人”的大门之外。祥林嫂就这样被世界一步步抛弃,除了死亡,她别无活路。
孔乙己也是这样,他以穿长衫的文化人自居而看不起短衣帮,这注定了他不能融入周围社会的孤独的一生。在热闹的酒店中,他只是众人取笑的中心,没有人在意他的辩解,更不拿他可怜的自尊当回事。即便是老实巴交的小伙计“我”,对他的主动搭话也是“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虽然活着,却完全被遗忘。他死了也便死了,没有人在意。
一种是孤独的清醒者。《药》里的夏瑜是孤独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不独红眼睛阿义不懂革命的意义,他的亲人同样不理解他。亲叔叔告发他,不惜把他送上断头台,母亲不理解他,为他的死而羞愧。一句“可怜,可怜”包含多少对愚昧民众无奈的叹息。在《祝福》和《故乡》里的“我”也都是孤独的,作为读过书,见过世面的文化人,“我”对这个不合理的世界是不满的,但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在迷茫中只觉得对话的隔膜,面对闰土的呆滞的和杨二嫂的伶俐都只有无语以对。《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也是孤独的典型。对这个麻木的社会深深的绝望,使他“对人爱理不理的”,成为众人眼中十足的“异类”。其实他心里滚动着热烈的爱和希望,对没有血缘的祖母,对房东的孩子,对照顾过祖母的女工,他的爱清醒到极致反而显得不同流俗。可是,最终,受大人教唆的小孩子们也远离了他,“连我的东西也不要吃了”。他的死不如说是一个孤独者自我选择的灵魂的安息。还有《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更是一个孤独至极的清醒者。
在这些小说里,我们发现,孤独是寒冬的阴冷,是深秋的肃杀;孤独是浓黑的夜,也是无望的晨。孤独是人对人的阻隔,也是心与心的冷漠。在这些孤独者的身后,是一张密密的浓黑的网,织成这网的,便是那落后的反动的时代和那时代中麻木的心灵。
在这些孤独者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记念刘和珍君》)的深刻思想。鲁迅就是那个时代中一个清醒的孤独者,“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在这孤独悲凉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一腔热血,看到了他对民族、对民众深沉的大爱。
【孤独者的散文】推荐阅读:
个人的孤独散文10-18
描写孤独的抒情散文09-26
与孤独签一个体面的协议散文07-16
一个人害怕孤独网络散文10-18
谁为谁守候谁为谁孤独的散文11-06
享受这份安宁,习惯这份孤独散文06-24
叛逆的孤独者800字作文07-04
感悟孤独的美文欣赏:最孤独的时刻10-12
描写孤独寂寞的诗句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