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2024-10-16

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15篇)

1.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一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西流河一小王桃芳

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我校提出了“创新课堂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开展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我校开展构建“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和体会。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科本位的理念,强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获取新知的经历和体验,实现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意义在于,为重新建构新的课堂模式,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真正落实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我们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素质教育,强调新课改,但真正去实施的时候,却又回到了“走形式”、“走过场”的老路上。课堂仍是教师的课堂,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聚精会神的听,学生围着老师转,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单调的学习方式学生早已感到厌倦,觉得枯燥和乏味,甚至滋生厌学情绪。另外,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保持始终高度集中并且容易疲劳,所以难免出现学生思想开小差课打磕睡的现象,导致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高。而实施“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新型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已经转变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既可以独立学习,又可在小组内和同伴合作探究,可以自己站出来讲解、演示,也可以在小组或者全部开展讨论,还可以进行表演,呈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们常常感叹于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却忽视了造成这种情况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教学生需要的知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二、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和导向性。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内容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随着学习情境的变化,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自主调整和充实学习内容,拓展学习领域,有选择性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深入探讨。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果也大大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三、做好学情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使得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了解学生需要学些什么,想学些什么。因此必须展开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情调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而要想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予教学活动,必须提前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分全体培训、重点培训。全体培训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课堂上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去做,让他们学会基本的学习程序和方法;重点培训主要是培养班干部、课代表及学习组长,以他们为课堂教学的牵头力量,积极有效地组织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模仿,然后逐步放开,教师从旁进行引导纠错,最后达到由学生自主组织完成学习活动的目的;

四、建立开放的课堂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目的在于更好地激励学生,使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课堂上,改变过往教者一言谈、老师说了算的评价状况,真正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实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和个人自我评价”的课堂评价主体多元化局面。学生为了进行一次评价,他需要注意倾听和仔细观察,收集信息,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类、提练和概况,再组织语言,随即演讲,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一系列活动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抽象和概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急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在得到师生的肯定和赞扬时,还会产生成就感,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

五、重视教学反思。

进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不断自我提高的一项很有效的措施,这项工作必须落到实处。目前我们的反思环节只是强制性规定每节课后教师必须写教学后记,而很多教师也只是应付定期的检查随便写上一些东西,并没有通过深思熟虑,分析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要想课改取得成绩,教师们必须坚持每天对自已的课改实践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改进措施。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了教师自我完善,不断提高;

六、建立以校为本、贴切实际的教研体制。

推进课改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每天都要有所革新,都会遇到新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课改才能顺利推进,才会不断完善。以前,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都流于形式,学科教师聚在一起很少进行对教学问题的研讨,同年级的教师也很少一起交流,更别说集体备课。在课改后的教研活动中,加强和落实了学科教研小组和年级组的作用,教师以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在每个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前,认真研究设计操作方法;活动进行过程中,认真观察,收集信息,记载问题;活动后认真反思,坐下来研究解决办法,以便在下一个过程中做得更好。必须将团队协作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上课前,同学科的教师都坐下来,集体备课,设计教学程序;教出过程中,老师们都互相看课,学习操作经验,吸收别人的长处;课后,大家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都提出来,集体研究探讨,共同解决。

总而言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型学科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理论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从过去注重“研教 ”转向重视“研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也就自然成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它要求我们教师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施教,使我们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2.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二

1 新型化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指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规律, 运用学前教育教学原则的开展, 通过组织、计划和实施来对幼儿园的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地调控,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让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秩序。这样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的管理形式。

幼儿园的管理相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而言是有着其特殊性的, 要有严密的教育性以及科学性, 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还有其相关的导向性和生活性。班级管理的出发点是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活动, 老师在这个时候还要起到相关的引导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家庭幼儿管理和幼儿园管理相互配合

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是我们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教育方式,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幼儿进入到幼儿园后, 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家庭教育就可以弱化甚至淡出幼儿的生活, 幼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巩固, 幼儿和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很重要的血脉传承,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 所以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幼儿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 但是为了幼儿未来能更好地成长, 家庭教育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的相互融合[2]。

2.1 家庭环境的布置

家庭环境的布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天性, 幼儿房间的布置应该充分展示出幼儿年龄特点。一些家长为了让家里充满童趣而把整个家布置得太儿童化, 其实应该根据孩子的特性来进行房间的布置, 还要结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知识来布置。例如, 可以给孩子多准备卡通图案和玩具, 或者把墙壁布置的色彩艳丽一些, 以便给孩子充分的触觉和视觉刺激, 幼儿的玩具并不是要很昂贵, 需要的是更多的创意, 可以废旧利用, 用纸盒或者塑料瓶组合一下就可以做成一个不错的玩具。在孩子的房间设置一个图书的角落, 把幼儿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来, 划定出一个小区域给孩子自由发挥, 有的家长给孩子一面画板, 让孩子自由发挥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在上面写和画出来, 不时地记录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镜头, 满足孩子进行自由创作的愿望和习惯。

2.2 对孩子的作息时间进行安排

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是很规律的, 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幼儿的生活作息需要最大限度地和幼儿园靠近, 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有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部分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和重心, 很多时候是家长追着才能喂饭, 还有的孩子非常挑食, 一边吃饭一边玩, 吃饭过慢等。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如果不纠正, 危害有可能伴随他们一辈子。生活忙碌的现代人, 能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 故而当孩子有所要求的时候, 父母出于补偿心理就会无条件地纵容和满足孩子, 还有现在的独生子女非常之多, 一个小孩身边围绕着6个大人, 可以说在家孩子就是小皇帝一样地惯着, 尤其是在父母对孩子进行管教的过程当中, 长辈有可能无原则的爱护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错觉, 让孩子觉得自己不管犯多大的错误都可以用撒娇和求情的方式来逃避。但在幼儿园中要加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提高幼儿的独立性, 让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可以勇敢地面对和改正。

3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预防策略

3.1 完善幼儿管理制度

针对幼儿园管理的时候要积极实施校园安全立法, 要对事故的伤害有明确的规定, 还有要明确幼儿园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尽量让幼儿园完善管理制度, 对幼儿的安全要出台保护措施, 尤其在上下幼儿园的时候, 对于幼儿园周边的情况也要进行管理, 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问题。还有就是对于赔偿制度要尽快建立,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规章制度来进行有效的政策出台, 这样才能够给孩子真正的制度保障[1]。

3.2 开展危机活动训练

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 可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模拟训练, 通过训练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有危机意识, 在真正面对危机的时候可以从容应对, 比如四川地震的时候, 有一个学校的学生就是经常进行训练, 当地震来临的时候, 学生就会紧急地逃生, 有效地避免了伤亡。所以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有意识地来对园内的学生进行干预, 还要有自身的危机意识防范, 可以结合日常的管理工作, 把安全自护的训练和恰当的时机来进行结合, 这样可以有意识地提醒幼儿要注意的事项和开展训练的必然性。

4 结语

幼儿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就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主动的配合, 开展幼儿教育是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还有就是在游戏和竞技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品质, 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通过家庭教学的渗透, 让幼儿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段飞艳.从学前教育管窥家庭之亲职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4) :13-14.

[2]温婷.浅析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联[J].才智, 2012 (29) :11-12.

[3]余佳玮.家园共育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式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3) :6.

[4]穆彦青.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当代学前教育, 2010 (3) :37-40.

[5]李生兰.利用家庭环境资源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上海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教育, 2001 (15) :10-12.

[6]陈瑛.浅谈蒙氏教育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 2007 (12) :11-12.

3.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25-01

1.前言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我们祖先传承下的丰厚遗产,曾带领我们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传统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潮流,存在着极大的挑战,需要因地制宜的改变。

2.翻转课堂与传统教育的对比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翻转课堂作为新型教育模式中的佼佼者,为现代教学模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而来,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在课下对教师发布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课上则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来让学生加固了知识的内化。

3.翻转课堂的特色

3.1翻转课堂的模式

3.2翻转课堂的特点

3.2.1课件视频定位精准

翻转课堂中每个视频都确定一个具体问题,时长控制较短的范围内,通过网络发布,学生可自主确定学习内容,精确自主学习。

3.2.2教学信息简洁明晰

教学画面就是数学公式、计算方法等学习内容,不会出项传统教学课堂中的老师、其他学生、教室摆设等其他容易影响学习注意力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2.3逆向构建学习流程

传统教学先通过教师授课完成“知识传递”,学生在课后通过进一步学习完成“吸收掌握”,而此阶段常因个体不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翻转课堂刚好采用逆向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知识传递”,而后在进行的,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给予辅导和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的“吸收掌握”。

4.传统教育面临的挑战

4.1教学流程的转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过程被学生通过课下自主学习课程视频来完成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所替代,课上则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及交流共同完成知识的内化巩固,从而使得传统课堂中的“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形式转变成“课前自学+课堂作业”。通过自我发现问题-课堂谈论-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产生学习热情,不断激发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较好的克服传统教育中“填鸭式教育”的问题。

4.2教学组织的转变

传统教学都是一对多进行教学的,不会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学习能力而有针对的教学,教师潜意识里总会更多的关注聪明、学习好的学生。翻转课堂的教学则变成了多对一,教师会基于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索和协作化学习环境,尽可能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习速度也可以自己掌控,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有哪些地方没听懂可以回放视频进行学习,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4.3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课堂时间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间缺少互动。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老师可以有时间与学生互动,同学之间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同时,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由学习活动中的被动接受知识者变成了主动探索知识者,有助于学生深度内化、巩固课堂知识。

4.4学习方法的转变

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而这些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内容短小精悍、教学目标明确,可以集中透彻的说明课程的重难点。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可以暂停和回放,及时做笔记和进行思考,自主控制学习的进度,并方便一段时间的巩固复习,其巨大的灵活性可以充分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可以提前学习或事后补课,从而做到课程和活动两不误。

4.5考评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育往往采用笔试的形式的进行考核,而翻转课堂教学则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检验,通过对学生在实验、调查表、小论文、学习体会等内容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做到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与教师的表现实施评价。

5.总结

传统课堂上缺少尊重和服务意识,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直接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学生们在课堂上得不到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导致出现学生创新意识差、动手能力弱、高分低能等问题。而翻转课堂教育督促了学生通过课前学习教师编制的学案,自主的观看视频,再回到课堂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的活动完成知识的巩固内化。这个过程有效的克服了传统课堂教育的弊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然而,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讨论交流中还存在部分“打酱油”现象等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深刻的反思总结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可汗学院.http://baike.baidu.com/view/5913590.htm

[2]焦建利.慕课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2004.(2):10-12.

4.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四

单位南昌市青桥学校

姓名魏晖

学科语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学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弱点,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生个性

二十一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适当运用,不但使老师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学生更主动、轻松、自由地参与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兴趣格外重要。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单调的辅助手段——小黑板加挂图,很难把课文里的抽象内容、情感、意境等表达出来,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也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甚至

还会产生厌学情绪。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它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把语文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化为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形象,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能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识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

如教学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颐和园》一课时,根据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颐和园这一实际,我按照文中作者游览的顺序,依次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实景图展现在学生眼前。精心创设的良好教学情境,美丽的画面,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颐和园的美,有如临其境之感。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陡增,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颐和园。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被调动起来,我又让学生回到文本,从作者的笔下来感受颐和园的美。整堂课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教学课所望尘莫及的。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语文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难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文中重点内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如果没有感官上的刺激,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根据文字去进行空洞的想象,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化难为易。

如第二册《称象》一课,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称象的方法不太容易理解,是教学的重难点。我把称象的过程制成课件,使称象的过程直观化、简单化,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船上的石头重量与大象的重量一样,只要称出石头的重量来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这样一来,教师无须多讲,学生轻而易举就理解了这些抽象的知识,难点迎刃而解。又如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几个片段: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英法联军抢夺珍宝、火烧圆明园的过程……学生看后受到强烈的震撼。于是,满怀激情的读书声在教室里朗朗响起。从他们动情的朗读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这节课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往往缺乏某些实际生活的体验,因此,巧妙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氛围,不仅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增加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加速他们对文中相关语句的理解、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如学习《将相和》、《詹天佑》、《再见了,亲人》等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这些课文的内容距今天的时空比较远,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学时,仅凭学生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容易真正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于是,我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在特定的文件夹中,让学生调用,弥补学生因时间

和生活阅历的因素所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而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学生个性。

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善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作为语文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也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师生交流方式比较单一,个性化的学习难以真正得到落实。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则可以加大实施的力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如《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中,我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有关生命的资料及图片,并把它下载下来备用。课堂上我先播放作者杏林子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通过课件,用图像、声音、动画,从表达形式上唤起学生对生命的主动感悟,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学生感悟了课文内容后,再展示自己收集查找的资料,并说说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不仅了解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自己对生命也有了新的认识。

5.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五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模式 网络资源

论文摘要:用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是构建街型教学模式的基础,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祈型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将黑板、粉笔、书本、教员讲解转移到电子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其结合当中,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一分重要的任务。

1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的进程,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目前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员为中心,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教学(激发动机复习旧课―一讲授新课――运用巩固一一检查效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员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员组织、监控整个教学进程,便于教员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员职能单一;二是学员只是被动接受;三是教学手段单一。

2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

2.1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内涵

主体式教学模式,是以发展智能为目标,以学员自主活动为主线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真正成为学员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网络资源主体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它是一种融传统教学教育模式与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学员自主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强调教员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性;二是非常重视学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仅能充分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目的性与计划性,重要的是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2.2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设计就是合理安排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各要素,组织学习者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教学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与传统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一是在更加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过程一般是在由各种各样的教学煤体构建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的。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对象主要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设计主要表现在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和学习需要的测量。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在考察学习者煤体使用能力基础上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的风格和学习准备进行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是教学设计中,教学者认识到为什么要教学,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内容。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设计目的是为实现良好的学习情境,组织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模式的各个要素成,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由网络硬件环境、资源环境和文化环境三部分组成。硬件环境主要是指构成网络环境的物理设施部分,由各种网络通讯设施组成。资源环境是直接支持网络环境的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载体,包括各种具备交互功能的教学支撑平台,多样化网络学习工具。文化环境主要是指社会文化背景和当代教育思想理论影响下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总和。

根据教学设计过程实施的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阶段,教学设计组织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前期分析是教学设计者收集相关信息,准备进行教学设计的阶段。组织实施是教学设计具体环节的落实。根据前期的分析结果,确定学习目标,为学习者设计合适的学习策略,选择适当的学习资源并将他们组织起来,为学习者设计友好的认知工具,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评价是教学设计的后期评估分析,主要通过测量和检测学习者的发展情况考察教学设施的效果。通过分析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为学习者取得良好学习情境,最终完成教学目的。

2.3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实践

(1)课前充分准备,课件设计完备。根据教学任务,教员对教学内容要优化处理,提出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导学员凭借网络,或采集资源,或进行预习,或质疑讨论,或完成作业。指导学员查阅网络资料、快速整理、从繁多的信自、中提炼新的观点、论证新论题;指导学员进行网上交流信息,展示自我学习过程和思路。

(2)学习形式多样,交相互动平等。利用校园网的bbs进行专题辩论,讨论、答疑,也可以采取聊天式的`解答。如统一时间在bbs上开设相关课程的论坛区,开展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员之间的交流,大家把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上传到论坛区,从而形成一个热烈的讨论气氛,同学们畅所欲言,特别是一些教学案例,让学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管理方法,培养学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布置灵活,指导研究方便。课堂上授课和做练习历来都是教员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由于利用了校园网的便利条件,教员也可以在网上以发帖的形式布置作业,要求学员上网,引导学员到网上查资料找答案,教员起导航者的作用,在漫无边际的“网海”里,引导学员驶向正确的航线,寻找知识的精髓。学员注册后以回帖的形式递交作业,教员网上修改作业,可以对个别学员做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员为中心,学员被动学习的弊病,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4)授课过程无限,教学空间广阔。教员可把课程教学的部分内容安排在网络实验室进行,打破了以往只在教室上课,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每学完一两个专题或一两个章节后,安排学员到网络实验室进行授课,引导学员上有关的专题站,让学员结合学习内容,自己在网上。查资料,整理归纳学习内容,并在班上进行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3结语

6.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 篇六

构建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应注意将艺术活动融入环境、学习和生活中,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相补充,共同发挥作用,使之真正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艺术 艺术教育 课程模式

艺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

我园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中,对构建艺术教育课程模式做了有益探索。

本文对此予以阐述。

一、创设与艺术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最直接的途径。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创设艺术美感的环境,使幼儿获得一种浸润式的影响。

(一)优化幼儿园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我园在整体环境的创设上,主要以明亮、跳跃、积极向上的橙、黄、蓝、绿为主打色调,对孩子进行欢快、暖色调的审美熏陶。

在公共地方呈现艺术作品时,主要以世界名画、抽象画为主,并根据需要经常更换,以给孩子宽阔的想像空间。

在这种艺术氛围熏陶下,孩子对作品的理解是多样的,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达,比如说与画等。

基于他们的这种需求,我们注重给孩子提供审美与表现的平台,如在每幅画的下面都提供一本小本子,随时记录孩子对作品的理解,我们称它为“画中话”,它成了走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班级小环境创设上也凸显艺术特色。

如自然角的创设,我们注意运用竹竿、轮胎及一些废旧物点缀装饰,让孩子在观察中获得美的感受。

再如区域创设,除了布局规划合理外,还注意结合主题营造艺术氛围,如“我与大师”这个主题,在氛围的营造上,教师突出让幼儿感受到一种大师的风范,比如像大师一样的说、像大师一样的做、像大师一样的唱和像大师一样的画等。

在这种氛围熏陶下,孩子们变得更自主了,学习已成为他们的渴望和享受。

(二)接受大自然的熏陶

自然美是一种未经加工的美,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有着极其重要的审美教育意义。

我们让幼儿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事物的生命运动模式,并为幼儿选择不同风格的自然美让他们去感知、去体验,以帮助幼儿开拓视野、丰富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力。

例如:带领幼儿去郊游,感受阳光下的沙滩、绿油油的草地、广阔的蓝天、一望无际的大海;欣赏动植物中的蝶飞蜂鸣、桃红柳绿乃至天上的白云、墙上的裂缝;听“树叶飒飒低语,草虫悦耳歌唱”……这样,经大自然中无数崇高、细腻、曲折、变化的运动模式和秩序的熏陶,幼儿便将之与特定的内心情感模式联系起来,引起某种特定的感受,对美的敏感性也由此产生。

二、探索艺术综合教育活动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

(一)主题背景下的艺术综合教育活动

首先,我们在主题的选择上尽量考虑易于孩子艺术表现与艺术创造的主题,如:“京剧”“乐队”“我与大师”“美丽的厦门”“花”等。

其次,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的真谛,我们注意以幼儿经验和生活为基础,挖掘若干个与主题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从而产生一定主题背景下的艺术综合教育。

如:京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当将它纳入一个主题探究活动时,我们首先和孩子前去参观戏曲舞蹈学校,通过听介绍、看戏服、与戏曲舞蹈学校学生一起练功等,使孩子对京剧艺术有了初步的印象。

而后,孩子们收集了许多的资料,教师引发幼儿欣赏和交流,孩子们的思维也越变活跃,从而有了艺术表征活动,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京剧脸谱、京剧服饰、京剧道具等。

在系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一个艺术综合活动“锣鼓经”产生了,孩子们在这活动中获得一种整合的理念,其多元审美经验也被点燃――活动中伴着富有节奏的锣鼓点子,孩子们看到身着华丽服饰的武生角色阔步走来,欣喜中上前触摸,惊叹于服饰做工的精细,图案的对称……在这种“整合”“体验”“探究“等过程中,孩子的整体审美心理得到发展。

(二)学科中的艺术综合教育活动

在学科内部,我们注意挖掘相关领域存在的共同审美要素,通过艺术品之间的形式同构和情感同构,使之尽可能产生整体的审美效应。

如以音乐为切人口的艺术综合活动“波斯集市”,音乐曲子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凯特尔贝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交响曲(在街头巷尾流行的S•H•E演唱的歌曲《波斯猫》就是从其中的主旋律改编而成的),我们借助古老而又经典的“猫和老鼠”音乐游戏将音乐与文学、美术同构,让幼儿从中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景剧的表演乐趣。

活动一开始,教师借助语音总谱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欢快旋律和节奏,如音乐起,教师模仿小老鼠的样子,有节奏地朗诵,接着教师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如“听到这音乐,小老鼠的心情怎么样”等让幼儿感知快乐心情与音乐间的匹配,感受欢快音乐给人带来的情绪体验。

当幼儿熟悉的第二段音乐“波斯猫”响起的时候,教师巧妙地将猫与老鼠的故事情景与绘画相融,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图谱,创编歌词,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找出文学、音乐、美术的同构点,体味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寓艺术教育于日常生活

(一)营造意境,让幼儿感受艺术审美氛围

我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

如早晨幼儿人园时,我们播放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幼儿一进园就进入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给幼儿一天的好心情;在幼儿进餐时,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抒情浪漫的散文,使之心情舒畅,增进食欲;在幼儿午睡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安静的气氛,帮助幼儿尽快入睡。

(二)开展体艺活动,搭建训练美的平台

花样体育是一种综合表演,幼儿借助各种运动器械,在音乐伴奏下完成各种动作,活动中动静交替、难易相交,幼儿随着音乐的快慢,在活动中体会无穷的乐趣。

我园将花样体育很巧妙地融进幼儿平日户外活动中,幼儿在这种美与乐的体验中获得身心愉悦。

同时,我园的早间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也是一大特色。

每日清晨,当动感十足的音乐响起,孩子们便主动选择器械,合作布置户外场地,以分区形式听音乐自由换区玩耍,一切都显得那么自主与惬意。

(三)组织游戏,让幼儿感受表现美的快乐

游戏能成为艺术教育的润滑剂。

例如,结构游戏中,可指导幼儿从构图、色彩、远近的变化等进行建构,这样幼儿就学会了如何使建筑物更具特色;表演游戏中也可从场地的布置、音乐的渗透、情节的想像、道具的制作等方面进行引导。

当然,教师在组织游戏中,要注意幼儿快乐和诙谐幽默的游戏性体验,这样,孩子才会心情愉悦地进行游戏,充分感受其中的快乐。

(四)组织表演,让幼儿抒发快乐的情感体验

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动作。”[4]动作表现既能满足幼儿对音乐的参与、探究的需要,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

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孩子情感的抒发,如我园下午离园前组织“快乐互动”,教师和幼儿在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京调中演绎旦角与丑角互逗的风趣与诙谐,在有浓厚异域风情的“阿拉伯之夜”中展现异域风采,体验真正的互动与快乐。

参考文献:

[1]刘迎杰,张小将.儿童艺术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价值探析.学前教育研究,2006。

[2]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石晓波.用游戏、快乐、理解承载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研究,2007。

★ 法学教育模式比较分析

★ 构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

★ 合作教育模式初中英语的论文

★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幼儿园礼仪教育

★ 教育叙事幼儿园

★ 幼儿园教育反思

★ 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

7.建构教学模式要求新型教育理念 篇七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理念,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 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 (IT) 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向, 国内将此现象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网络作为此种现象的载体, 在提高沟通能力的同时, 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所占有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将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 教学内容将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 而是要将培养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 在网络化条件下, 必须树立构建主义的教学理念, 以构建、应用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 运用网络资源, 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加强师生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过程的交互性。是指在网络终端上的学生和教师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实时交流。其中, 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 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 而且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2.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 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在网络教学中, 教学不再是满堂灌, 课堂的主体将是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 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 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学生可决定学习的步调、方式、进度、数量和难易程度。

4.教学目标的多样性。诸如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起点等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多媒体网络教学可带来许多真实的情境, 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5.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 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 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 学生通过比较借鉴, 可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的挑战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正在不断影响着新的教学实践活动, 综合来看, 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在学生时代他们受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模式的教育, 很难适应或转换教育观念, 即使转换过来了也是变了味的建构主义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说, 这些是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要求相违背的。比如,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室越安静越有秩序就更有可能发生学习行为, 因此, 在教学中为保证学习的一致性, 学生做着相同的基于技能的任务, 相应之下, 学生缺乏批判精神、怀疑精神也就在所难免了。而构建主义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环境, 教师以指导如何学习为主,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 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二) 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1. 在教学主题的理解方面。

学生理解一个教学主题可以有多种方式, 所以教师必须在熟练掌握教学主题的基础上, 探讨理解这些主题的各种方式。

2. 在教学技巧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主动建构或组织知识, 而不是简单地从教师或书本中吸收知识。教师的教学技巧应该适合于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方式, 教学技巧应该努力配合学生思维, 而不是支配学生思维。

3. 在教学情境监控方面。由于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个

人建构知识, 并提倡合作学习, 学生活动就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 要求教师对分散的学习环境要有较强的监控和管理能力。

(三) 建构主义对教学管理的挑战

建构主义教学的有效形式要求在课程、时间安排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较大的改变。教学活动需要不固定的时间表, 可以对课程进行整合, 甚至可以安排有兴趣的教师在一起组成团队教学情境, 把几门课合起来进行教学。当学生在从事问题解决和教师帮助指导学习时, 教师会发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将使教学时间超过所规定的授课时间, 这种情况常常意味着教师将不得不同管理者以及其他教师协商进行课程整合, 为教学管理和正常授课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 由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形式和要求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 允许学生理解的多样性, 所以教学评估的方式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这些似乎与传统评价标准是不相容的, 在实践中很难具有操作性。

三、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教学实践

(一)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1. 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创造机会, 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评价, 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技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情况中, 我们却不应以此为理由而完全回避对教师地位的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工作, 所有的学生的学习都将是盲目的, 不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

2. 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

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 而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中, 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他们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不能自我发现知识。这种学习方法, 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却不利于学生去思考、发现知识, 更不利于学生创造知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构造, 主要是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调丰富学习情境的创设。

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不可能凭空产生, 它应当以丰富的学习情境作为载体, 学习情境既可以由教师通过精心的构建来获得, 也可以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情境教学能启发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经验去理解、去同化、去建构新的知识, 赋予新的知识以某种意义。但是, 当原有经验不足以同化新知识时, 更需要创设新的学习情境, 令学生能对原有的认知进行改造与重组, 以顺应认知结构, 完成新的知识意义的建构。

4. 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会话。

建构式教学认为, 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 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包括学生与情境, 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其中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互动的重心。教师应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 指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各小组内共同分析信息, 研究问题, 取得共识, 进而小组之间交流, 相互协商。旨在让整个学习群体 (包括老师和每一位学生) 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 这对学习技能较弱的学生尤其起着很好的激励作用, 很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

(二)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网络教学中的实现

1. 集体教学模式。

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将概念, 原理等讲述清楚, 提供途径, 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 或者分组讨论, 协作交流, 同时交代任务情景, 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 提供化难释疑。其次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学生出现疑难问题, 可用电子举手, 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 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分学生, 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 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 BBS论坛, 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 进行经验交流, 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 指导学生解疑, 提供帮助。再次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 利用广播功能, 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 迅速进行纠正, 以引起学生注意, 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 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群体辅导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 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 同时也避免了缺少教学网络时学生上机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 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对教师来说, 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 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 自主学习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光盘服务器功能, 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CD-ROM, 充分利用硬件资源, 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 学生利用光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 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从而使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 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志娜, 叶锡恩, 刘晓.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 1999, (6) .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3-4) .

8.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教育模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48-02

在当前这个以知识经济为竞争核心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我国在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包括教育理念的改革以及先进教育技术上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在这种教育环境背景之下,相继产生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例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

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概念解读

我国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变革与深化创新,具体包括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相关课堂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文献的查阅以及笔者对其的了解与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时间产生、发展方面,应当是翻转课堂—微课—慕课这种演变模式。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之间的这种演变关系并不是对前者的摒弃,而是后者对前者的一种创新与深化,它们相对于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而言,都是教育界的一种进步,而它们之间则是一种最大限度的补充。

(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三者的定义探讨

1.慕课

关于“慕课”一词,其主要来源于MOOC的音译,其中的M是指Massive(大规模)、O是指Open(开放)、Online (在线)、C则是指Course (课程)。而慕课的产生始于2011年的秋天,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之年”。它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也是最近两年国际教育发达地区国家重点开发与研究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教育模式。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新课改进一步深化,“慕课”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被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典范学校所吸纳。总体来看,“慕课”就是一种发端于过去的资源信息,通过在系统内部构建学习管理规范标准,进而全面实现学习管理系统与教育教学网络资源的融合,在旧课程的基础上研发出新的课程。

2.微课

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环境下,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微课”的教育理念与课堂表现形式逐渐走进了国内教育大众的视阈之中,并有节奏的进入到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当中。关于“微课”的定义,其主要就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同时记录教师在课堂上、课堂内、课堂外所有的教育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课程知识点的总结、重点难点疑点的归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新型教育形式,能够再现教学环节过程中所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这对进一步强化与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框架起到重要的作用。

3.翻转课堂

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大众化的教育理念,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探索道路上重点追求的一个方向。翻转课堂与微课、慕课相比较而言,其产生的时间较早,所以其发展、推广的范围更大。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当中,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远远比慕课、微课要广泛。简单来说,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课堂模式,它们所处的课堂教学氛围、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

(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特点分析

1.慕课

慕课与微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课程体系构建领域。慕课,它是最近两年开始产生并快速涌现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通俗点说,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的开放性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在互联网上的教育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而言,一门MOOC课程动辄可达到上万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其最显著特征之一。在当前我国新型教育模式的变革与深化创新改革的发展道路上,慕课要想取得进一步的成功,在短时间内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奋斗。

2.微课

微课主要是指学校、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教学实践具体要求来进行课堂教学。在这个教学环节过程中,它主要是以视频为主要的教学信息传播载体,并简单而又详细地记录着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知识点,其中就包括在教学实施环节过程中提出与总结出来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总而言之,微课的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

3.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视频教学,其中的教学视频多短小精悍,并且其所要传播的教学信息也清晰明确。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课堂上重新建构与定性出学习的具体操作流程,并且可行性极强;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难点、重点、疑点的科学归纳与合理总结。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变革及发展、应用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慕课教育模式

从图1简单的慕课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图可以看出,慕课与微课以及翻转课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其可以服务于二者。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慕课课程体系框架当中,慕课更像是一种教育主义理论,是一种实践衔接理论的教育基地。其教学的目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位或者说更多的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知识经济复合型人才。在这个课程体系之中,不仅是教学的时间、空间范围不受到任何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其课程所涉及、覆盖到的学科异常广泛,包括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学以及人文学科等。关于慕课的有效实施,在我国国内尚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在欧美部分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慕课的教育模式正逐步被运用到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在这个教育环节过程中,慕课课程并不是为学生提供学分,而是将其应用到研究生学位里。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育模式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

翻转课堂亦称为反转课堂。今天被广泛应用到国内教育课堂上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其理念的产生主要起源于19世纪早期,可以追溯到美国一所军校内部。关于翻转课堂的实施及其操作流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学记忆与理解阶段、教学模式全面实施及其应用分析阶段、教学效果综合评价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角色“反转”是重点所在,在准备阶段,其主角是教师;在记忆理解阶段,其主角是学生;在应用分析阶段,表现为师生全员共同参与互动学习的一个主体学习模式;在最后一个综合评价阶段,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及其测试评分,具体可采取小组的方式来进行。

三、结语

通过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变革的探索与研究,笔者认识到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三种新型教育模式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翻转课堂是使用慕课与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实施途径、措施,但是其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也不能以偏概全地去全盘实施、推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各地区教育水平、教育资源都不尽相同,像在一些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全面施行,而在一些教育水平欠发达的地方则无需盲目地推行。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蓉.国外慕课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上)[J].世界教育信息,2014(13):19-23.

[2] 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话教育,2014(7):94-99.

[3] 卢曼莎.电子高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4):95.

[4] 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116-121,171.

9.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每每和园长老师们交流起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当大家看到我所呈现的照片或视频中孩子们游戏玩耍的样子,特别是各种充满挑战的活动状态,都会给予赞叹或感慨。但回到自己的现实去转变,却又有些为难,常会说:你们园开展的是混龄活动,我们不是,所以没办法达到这样的水平。

其实不然,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有着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混龄、混班、大循环、小循环还是就是固定班级固定场地的组织模式等等,具体如何安排主要还是要根据园所实际而决定,既有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的制衡,也有园所文化和课程理念的制约,但这些都仅仅是形式而已,并不是真正决定户外活动质量和孩子游戏水平的关键,最关键的应该还是其中的人,即每一个参与和陪伴孩子的人,我们看待孩子游戏的视角和给予孩子的游戏权利的组织行为。

课程游戏化所倡导的游戏精神,概括为四个关键词“自主、自由、创造、愉悦”,怎样的行为表现才是真正的自主和自由?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自主和自由?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孩子自己的游戏是有着自己明确的意图,而不仅仅是对我们提供的材料、环境感兴趣而已,兴趣仅仅是游戏起步的火种。比如,孩子喜欢玩积木,这是兴趣,他要用积木搭建一个房子,这就是意图。

很多时候,户外活动往往呈现这样两种状态:一种是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材料,但材料和场地的搭建都是在我们成人的指挥下进行,那么这不是游戏,而是高控制下的练习,另一种则是我们提供了很多材料,但孩子们却总是在场地上转悠游荡,换来换去,老师们也漫无目的的看着,看着而已,那这仅仅是一种低水平的游戏,甚至就是我们所说的放羊而已。

所以,户外活动中,我们的重点并不要太过于关注于组织安排的形式如何,园所自有园所的考虑,而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应该是无论是混龄还是不混龄,都要去关注孩子们对于你所提供的材料、环境等支持条件是否有兴趣、有意图的进行游戏,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并逐渐引导有意图,去发现有意图并尊重和允许进行,这样的活动才是真的能让孩子感觉到有意思和有意义。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小班的孩子,多会处于兴趣探索阶段,也就容易转来转去,换来换去,所以也就常会让老师们困惑:是否需要去教,是否需要去干预等等,这些困惑都很正常,但关键是困惑的时候,要能克制的住自己,不去随意的干预和介入,而是通过观察和倾听、重复孩子的话语表达认同、用同样的材料玩孩子同样水平的游戏,玩着玩着就会慢慢了解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的意图,进而再考虑如何改变支持策略。

总而言之,孩子的世界,我们并不是太了解,正如轮胎在我们的眼里永远是轮胎,在孩子的眼中不仅仅是一个轮胎,而是一个世界!所以尊重孩子的意图,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玩,才是真的游戏,才是会真正的高水平游戏,才是真正给予孩子的自主和自由,才会真正的生发出创造和愉悦。游戏

10.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十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会正确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送他们入园时能主动跟老师和同学打招呼,主动晨检;见到长辈也会主动问好;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融于日常生活

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带着四位值日幼儿戴着“礼仪小天使”的礼仪带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请进,欢迎你来到幼儿园”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貌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儿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小朋友问好、道别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让幼儿学有榜样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让梨”故事启示有意给幼儿分苹果(苹果的个数刚好比幼儿人数多一个,教师先取一个,幼儿M取走两个,最后一位幼儿N就没有了,这时教师将手中的苹果递给N)并看着大家吃苹果,没有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幼儿M把多出的一个苹果送到老师手中)。这正是从幼儿美好心灵到行为的外化。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为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使于幼儿记忆,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从而避免只是机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与说的不一致。因此,必须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园,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友爱同伴,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巩固礼貌用语。在家里,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简单的社交礼仪,习得了礼仪行为。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

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学前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如此种种,持之以恒,像余老师说的: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好,从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谢二幼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民热情奔放,文明礼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作为教师,要教育幼儿继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发展其中不成熟部分,抛弃其中有害部分,弘扬祖国礼仪传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设计了此次主题活动,并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让孩子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体会。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共5篇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共5篇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猜你感兴趣:

1.幼儿礼仪教育学习心

2.小班幼儿礼仪教育反思范文

3.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11.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士官教育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士官队伍及其岗位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部队的保障能力和战斗力,直接关系着未来战争的胜败。以任职需要为导向,强化士官教育技能培训,是军队院校当前调整改革环境下必须坚持的重要改革精神。

一、士官岗前任职教育的特点

士官学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有过部队生活的经历,对部队现实有自己的认识,同时他们自身也存在着差距。其主要特点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管理能力较弱,专业技术不过硬。结合士官学员自身的特点,士官岗前任职教育又具有了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士官教育目前已经转变为面向工作岗位、面向部队的岗前任职教育,士官工作岗位的主要特点是岗位指向性明显,实践性、操作性强,这就要求士官教学必须紧贴实战需要,紧贴部队岗位任职需要。与军官教育相比较,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更强的岗位指向性,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更为明显。士官岗位任职教育培训的是专业人才,其培训主要是适应本岗位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岗位职责的变化而进行的,院校培养目标应将重点放在士官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重点增设部队建设急需的专业,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士官类岗位任职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必须以培养驾驭未来战争所需的实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的,以适应战场复杂环境、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评价指标的特色教育。此外,士官作为部队一线作战武器装备的主要操作者和维护者其岗位任职培训要求士官必须精通本职业务,熟练掌握武器装备。具有很强的实作技能,对武器装备等的工作原理的掌握相对要求不高,因此应注重培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专业操作比重,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3.士官类岗位任职教育对教员的要求更高

随着我军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教员原有的专业知识以不能满足新装备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员应根据当前我军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要求,动态地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每期学员都有新信息、新内容的补充,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确保院校的教学始终站在新装备发展的前沿。

二、传统教学模式特点

目前,士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置还受传统模式的制约,很难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部队岗位任职的需求。第一、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严重失调,难以体现出专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第二、课程开设多而杂,导致学员学习没有集中的针对性。学习过程中依然坚持“以教员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学会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第三、课程设置创新力度不够,课程设置沿用传统的较多,现代前沿领域的应用较少,与部队实际应用联系较弱;第四、教材内容改革力度不够,仍存在照抄照搬现象,所应用的教材没有充分考虑士官教学对象的特点,作为职业教育教材的特点还不够鲜明,没有做到向部队靠拢,向实战靠拢。

三、構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

创新型教学是在创新教育的大目标规范下,教员遵循创新教学的原则,以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员的创新动机、树立学员的创新志向、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训练学员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技法、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学员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教学,运用创新型思维方式,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1.实现教学目标的开发性。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将教员从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改变为学员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活动,应让学员“会学”。这要求教员不止于“传道、授业”,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员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要实现“以会学为中心”的理念,必须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学员个性的“充分运转”,以达到人人自我确定而敞开其创造力的目的。

2.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要进一步改进,不断运用现代化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大力开展多样化、现代化、实践性教学。第一、大力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任职教学更加注重学员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能力,为学员提供直观、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第二、大力倡导“研讨式”教学模式。根据培训对象的任职需求,将教学内容组合为若干专题,按照“提出问题——引导学员分析问题——指导学员研讨——得出结论”的步骤与思路展开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员思考问题,达到教与学的互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刚题的能力。

3.注重学习的过程性。

学习的本质不是学员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学习活动首先应该是新知识的获得。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因此,教员应该明确所要构建的学员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员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员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员的活的知识。

四、结束语

士官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需要依据新形势下士官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职需要,结合士官学员的实际情况,长期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不断深入推进作任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尊重士官人才独特的成才要求和规律,按需培养,高质培养,以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和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为牵引,着眼于部队需要和士官岗位任职需要,使他们能经受各方面的考验,担负起当先锋、打头阵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乐夫,林伦伦.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 [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09.

[2]张家祥.职业技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12.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十二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农村经济呈现多样化、融合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态势下出现的具备较高的文化、科技、经营管理、法律、思想道德和身体等方面素质, 从事农业或相关产业的职业者。

目前, 浙江省德清县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还具有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科学素养较差、接受技能培训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也是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重要内容。

1“251”培训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结合相关部门对德清县农民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德清县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尤其是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即科技素质普遍较低, 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经营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旧薄弱等。因此, 德清县农民能否成功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关键在于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能否得到提高。毋庸置疑, 培育新型农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 构建一套有效的农民培训模式, 更是提高农民素质, 造就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化农民,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中之重。

德清县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 被称为杭州的后花园。一方面, 伴随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劲态势, 大批农业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作支撑, 大量失地农民也将离开土地而转移就业;另一方面, 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也将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 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 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此, 企业需要找寻技术人才, 农民需要学习职业技术, 需要创业新思维、新方法。德清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肩负着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重任, 通过与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对话交流, 了解需求信息, 整理串珠成企业要人、农民要技术、中心要培训之金链。对此, 培训中心针对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 全力开展“2个深入”、加快“5项建设”、完善“1套运行机制”, 跨越传统培训误区, 破解培训工作难题, 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即“251”培训模式。

通过实施“251”培训, 有效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造就一批批职业农民, 着力开展新农村建设, 助推农民职业化进程。一方面让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拥有专业技术, 离土不离乡就近转移入附近的农业企业就业;另一方面让部分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会经营、会管理, 合理运用土地流转政策,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组建新型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 开展农业创业活动, 从事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2“251”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

2.1 积极开展“2个深入”

一是从实际出发, 深入农村对农民的需求进行调研;二是深入各种农业生产组织就用工需求进行调研, 量化需求后制订培训菜单,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2.1.1 深入农村, 调研农民需求

据2012年德清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德清县共有491 789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46 022人, 占总人口的50.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45 767人, 占总人口的49.97%。培训部门深入到各个乡镇、村社, 与农民面对面交流, 了解农村现状, 获取了农民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渴望在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领域自主创业却又无从着手等情况。

2.1.2 深入各级农业生产组织, 进行需求调研

在深入开展农民需求调研的同时, 培训部门走进德清县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大户了解用工需求情况, 了解到农业生产组织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 更需要有职业道德、符合礼仪规范的高素质员工, 这为培训中心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了依据。

2.2 努力进行“5项建设”

“5项建设”结构如图1所示。

2.2.1 教育培训机制建设

成立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 设立专门与农业生产组织对接和开展培训工作的机构, 建立健全有关培训的规章制度, 并在中心的努力运作下, 由政府牵头整合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

2.2.2 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课程。按照“三面向” (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和“两适应” (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 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要求, 端正教育培训思想, 调整课程结构, 更新教材内容, 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努力将培训课程设置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 让职业农民在实训中成长。课程设置的方法有:“超市式”, 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 办农民喜欢的专业班, 开出培训菜单, 让农民选择自己喜欢的培训课程;“项目式”, 即根据市场需求每年为农民引进农科教项目, 围绕农科教项目选择培训课程内容;“订单式”, 即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签订用工订单, 根据他们的技术需求, 设置培训内容等。教育培训课程涵盖了农村劳动者文化、创业、生产等多方面教育, 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

2.2.3 教育培训师资建设

为满足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师资需要, 培训部门首先采取传统的“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一方面选送专业教师去高校学习深造, 去农业企业挂职锻炼, 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强化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从农业、畜牧、水务等部门聘请专家充实培训师资队伍。其次, 根据德清的地域特色, 成立了以瓜果、茶叶种植和水产养殖专业为主的“土专家”教师团。所谓的“土专家”, 就是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 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这些“土专家”生于农村, 长于农村, 对农村最了解, 对农村也最有感情, 他们成长于生产一线, 他们的“绝活”来自劳动实践, 对农民特别“管用”。培训部门还专门建立了由专业教师、专家及土专家等组成的培训师资库 (如图2所示)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师, 为各类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2.2.4 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开展标准化县级农广校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 充实教学设施设备, 改善办学条件, 创建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学校。为参训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 激发农民创业激情。经过多方考察, 结合德清县农业产业结构, 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创建, 初步考虑建立中高端品种的水产养殖、瓜果蔬菜种植和茶叶种植三个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教学实训基地, 为农民提供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运用能力, 推动德清县特色产业的发展。

2.2.5 教育培训互动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地为农民参与培训和转移就业提供帮助及服务, 设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网站, 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了涉农信息咨询窗口, 及时发布培训信息、企业用工信息、种养新技术等信息, 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 为企业要人才、农民要技术、中心要培训提供了三维互动空间 (如图3所示) 。

2.3 构建“1套运行机制”

形成运行机制的目的, 是为了使培训工作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培训有市场、有平台。

2.3.1 组织领导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新型农民培训管理领导小组。

2.3.2 整合资源优势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设施优势, 统筹全县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 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中心培训”的运行机制。

2.3.3 培训经费运行机制

经费保障是农民培训保障机制中的根本因素, 培训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 培训部门根据项目经费标准进行预算, 经相关部门审核同意, 在培训项目任务完成后实行报账制。财务部门按审核标准据实报销, 及时划拨经费, 保证培训经费的按时足额发放。

2.3.4 培训质量管理机制

13.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三

每次我给小班带班时,孩子们总喜欢和我谈话、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有时护送孩子上厕所的时候他们总喜欢牵着我的手走,并且见了别的小朋友还高兴地说:“老师牵我的手了!”

今天,又是我给小班带班了,下课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厕所,这时李锦华小朋友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去。当我从厕所出来时,有好几个小朋友在那里等我并且争先恐后的抢着牵我的手,于是我牵着他们的手边走边问:“你们小解了吗?”锦华说:“没有。”“那么你们到厕所干吗呢?”他笑了笑说:“我们想牵你的手。”我听了不禁一愣,只是想牵一牵老师的手,就陪老师走一趟,这是多么天真的孩子呀!他们的想法是那样的单纯,做法又是那样的幼稚。只想和老师亲近一下,哪怕只是牵牵老师的手就已经很满足了!

由此,我想到在一日活动中,往往会忽视某个细节,因此,孩子们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刚离开妈妈的怀抱多么需要温暖呀,哪怕是牵牵他们的手、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蛋,他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要总是以老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心理、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从心里爱老师、爱幼儿园。在幼儿园里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14.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孩子和家长的智慧,充实孩子的游戏活动,给孩子创造玩的空间,让孩子在玩中学会交往、在玩中学会合作、在玩中体验生活、在玩中获得快乐,让孩子拥有一个色彩缤纷的童年。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通过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建构内容,运用平铺、延长、接插、垒高、对称、围合、盖顶、穿插等方法,发挥出了较高的构建水平,这一游戏促进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搜集和制作,同时发动家长参与其中,为孩子准备和更新了很多民间游戏。如适合小班的《老狼老狼几点啦》、《熊和木头人》、《三只老鼠一只猫》等,适合中班的《炒黄豆》、《网小鱼》、《卷白菜》等,适合大班的《爆米花》、《占四角》、《贴树皮》等。这些游戏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提高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灵活躲闪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15.幼儿园新型教育模式心得体会 篇十五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创新性的要求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是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3]。它要求人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除了先天因素外, 更多是由后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而智力因素则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创新本身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 其中创新性思维是其核心[4]。

当前, 人们期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既能在工程组织中了解工程过程、开发工程产品, 又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有思想的个人。CDIO大纲正是基于这一工程基本原理:即大学毕业生能在现代的基于团队的环境中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复杂的、具有附加值的工程系统。为能开发复杂的、具有附加值的工程系统, 学生必须掌握适当的技术知识和推理的基本原理;为能在现代的、基于团队的工程环境中工作, 学生必须提高自身沟通能力;为能真正创建、运行产品和系统, 学生必须懂得在企业和社会背景中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系统。

基于上述要求,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个目标是培养学生领导新产品的创新和运行能力;第三个目标是教育学生能够懂得未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通过表1[5]可以看出, CDIO培养目标和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6], 因此, 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实践意义。

注:●为高度契合, ○为一般契合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是培养模式陈旧, 课程体系僵化, 教学手段单一, 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缺乏创新环境。为实现CDIO大纲的要求, 2004年1月, CDIO组织为CDIO计划设定了12条标准。这些标准将成为CDIO计划区别于其他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为教育计划改革和评估提供了指导方针, 并为CDIO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创建了基准和目标, 同时为后续改进提供了框架。这12条标准解释了CDIO计划的理念 (标准1) 、大纲的发展 (标准2、3、4) 、“设计—实现”经验和实验室 (标准5、6) 、新的教学方法 (标准7、8) 、教师的发展 (标准9、10) 、计划评估 (标准11、12) 。其中, 有7条标准是CDIO计划的本质属性, 它们使得CDIO计划区别于其他教育改革措施;另外5条标准则丰富了CDIO计划。

3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实践

我们在2007年开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课程群教改中进行CDIO模式教学的实践, 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是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思想和观念, 将CDIO精神灵活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其次是将新型的课程质量观传递给学生;再次在课程质量管理方面, 相关人员进一步开拓思路, 寻求一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管理方法。

围绕上述3方面, 我们进行了6项改革。

(1) 更新师生教学理念。通过外出学习、参观和交流以及各种讲座、论坛将CDIO教学理念传递给师生, 使其建立新的教学思维和学习观点。

(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CDIO工程教育目标, 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逐步建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3级结构, 确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 注重知识的有用性, 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工程化人才培养目标。

(3) 整合课程内容体系。结合CDIO大纲要求, 对数据库原理原有课程群进行改革, 建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3级结构。其中, 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库基本理论;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将原来包含在理论课程中的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 分为必做、选做2部分, 同时开设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命名或由学生自主设计, 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 从实际生活、工作、学习需要出发, 设计题目并充当不同角色 (如用户、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程序员等) ;素质拓展中, 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竞赛 (如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创新比赛、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等) 和各种形式的认证考试 (如计算机等级考试, CCNA、CC-NP、Java认证等) , 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加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

(4) 项目训练体系设计。项目训练体系旨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工程意识, 通过实力展示和应用领域的介绍, 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数据库基础, SQL语言, 数据库设计理论, 数据库完整性、安全性, 数据库恢复技术和并发技术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学生设计作品, 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数据库编程和程序设计结构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专业技术能力;通过作品展示、评价, 使学生的团队精神、综合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5)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CDIO工程化培养为目标进一步确立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 采取讲授、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以班级为理论授课单位, 小组为实践单位, 改革课程评价方法, 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训练过程中。

(6) 改革评价内容和方法。CDIO能力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在CDIO教学方法中获得的成效的具体衡量。CDIO工程教育模式注重能力培养, 因此, 必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这些能力。如评价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时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 考察学生设计作品的各种文档。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可增加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因而能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个资源开放、宽松自由、包容性强的改革计划。高校在实践教学中, 应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 注重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研究成果,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190532.html, 2008-05-03.

[2]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5) :4~9.

[3]王英杰, 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4]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5]Edward F, Crawley.The CDIO Syllabus:A Statement of Goals for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EB/OL].http://cdio.org/cdio~syllabus~rept/index.html, 2008-07-01.

上一篇:各学科课程介绍1下一篇: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