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共11篇)
1.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篇一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
1、()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广义的()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6、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的()的出版,拉开了”生态学”的序幕。
A、《增长的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
7、主要的化石能源中,按照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石油
D、煤炭、天然气、石油
8、CDM是()。
A、清洁能源机制
B、合同能源管理
C、清洁能源管理
D、合同能源机制
9、自从197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WMO(世界气象组织)承担气候变化的研究,到1979年在()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A、丹麦哥本哈根
B、日本东京
C、瑞士日内瓦
D、印尼巴厘岛
10、()的甲烷排放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
A、废弃物处理
B、废水处理
C、废气处理
D、垃圾处理
11、()是具有强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主要由CF4和C2F6构成,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生命期达5万年和1万年,其GWP达5700和11900。铝工业是目前产生PFCs的最大源头。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氟利昂
D、全氟化碳
12、火力发电过程中,()的排放量最大。
A、粉煤灰
B、脱硫石膏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13、1988年()建立,开始了负责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进行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评估。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B、世界气象组织(WMO)
C、世界贸易组织(WTO)
D、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4、()是随着近年来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
A、节肥农业
B、生态农业
C、有机农业
D、节水农 15、2007年,我国由()部门牵头联合13个部门制定了《应对气侯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A、国家科技部
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国家发改委
D、国家气象局
16、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7、()是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之结果,又CO2为人类活动最常产生之温室效应气体;因此,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该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当量
C、一氧化碳
D、温室气体当量
18、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19、在世界文明史上首先获得大规模利用的化石能源是()。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水力 20、2007年发布了《中国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年出台了《中国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明确了新能源的战略定位:()年前后,新能源占到能源消费的15%左右。
A、2020
B、2025
C、2030
D、2050
21、节水农业包括()。
A、节水灌溉农业
B、旱地农业
C、蓄水灌溉农业
D、湿地农业
22、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主要体现在:()。
A、工业方面,高效率的生产和能源利用
B、能源结构方面,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占据相当高比例
C、交通方面,使用高效燃料,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并且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和步行
D、建筑方面,办公建筑与家庭住房都采用高效节能材料以及节能建造方式
23、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4、政府需要的绿色管理是以科学、明确、合理的绿色管理标准为依据,具体方面如()。
A、制定绿色产品标准,目前国际组织关于绿色标准已经有部分成型的认证体系
B、政府内部实施绿色政绩考评机制,围绕绿色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按照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权责统一的原则设置绿色政绩考核内容和标准
C、将”绿色”统计核算体系的内容和主要指标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D、强制绿色投资,要求投资的一定比例用于绿色管理
25、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的主要目的有()。
A、提高本国竞争力,维护经济霸权,削弱发展中大国的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B、增加本国碳税收
C、通过征收碳关税,维护其国家经济利益
D、建立世界公平碳排放环境
2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通过提供()等要素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CDM项目。
A、资金 B、人力
C、技术
D、资源
27、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
A、法律规范
B、行政命令
C、规划引导
D、市场途径 28、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韩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布了《绿色能源技术开发战略路线图》和《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新的可再生能源视为绿色技术产业的增长新动力之一
B、计划到2030年,将新再生能源普及率由2007年的2.1%提高到11%;将新再生能源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由2007年的0.7%提高到15%
C、新再生能源产值由2007年的5亿美元提高到1300亿美元,使韩国跻身世界能源强国之列
D、2010年4月,韩国政府正式实施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在2020年以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温室气体排放预计量(BAU)”的30%
29、要实现”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需要在()等方面付诸行动。
A、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推动提高能效水平
C、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
D、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30、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
A、具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重点领域
D、政策措施
31、绿色能源的”绿色”含义在于()。
A、开发绿色光合作用能源
B、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C、化害为利,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废物中所蕴藏的能源
D、积极开发利用核能
32、低碳经济是要求尽可能地(),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A、增加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B、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33、属于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清单范围的是:()。
A、水泥和石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B、钢铁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C、半导体生产过程氢氟烃、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
D、燃煤发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34、中国在如何实现能源开发利用的清洁低碳方面也做了()等方面的工作和努力。
A、2010年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上提出,当前中国能源战略的重点就是抓实节能减排,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煤炭的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
B、”十二五”期间,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实现2020年能源结构调整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C、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了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等在内的50条节能减排措施
D、大力开发核电,形成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过渡
35、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核电
B、发展可再生能源
C、石油代替煤炭
D、天然气代替煤炭
36、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原则。
A、国际合作原则
B、国际公平原则
C、人际公平原则
D、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
37、《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以面世,但由于()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A、英国
B、美国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38、对于中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条件,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电的技术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经济上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
B、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较广,风电开发资源有保障
C、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就地开发利用
D、核电是目前重要的替代能源
39、“绿色经济”的理念早在1989年于皮尔斯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被提出,其政策实践例如()等,已在部分国家取得成功先例。
A、”绿色GDP”核算
B、循环经济
C、绿色政府
D、生态产业 40、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70%来自于()等部门。
A、能源
B、工业
C、交通
D、住宅与建筑
41、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正确
不正确
42、低碳经济希望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正确
不正确
43、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正确
不正确
44、中国无法继续与国际社会合作,去寻求低碳技术和资金。正确
不正确
45、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是”全国低碳日”。
正确
不正确
46、发达国家历史欠帐多,现在排得也多,应该有更大的责任率先减排
正确
不正确
47、工业文明的发端与发展,及其物质财富爆炸式增长等均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代价的,因此必然受制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正确
不正确
48、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是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国际竞争力。
正确
不正确
49、CDM市场的碳信用交易除了具有传统远期合约交易的一般特征外,还对市场参与者的能力提出了特殊专业的要求。
正确
不正确
50、氧化亚氮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业。
正确
不正确 51、1987年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主要分为”共同的关切”、”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等三部分,并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正确
不正确
52、现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处于从理念倡导、局部试验向全面实践推进的起步阶段。
正确
不正确
53、作为一个低碳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城市或经济体离低碳城市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城市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正确
不正确
54、石灰生产行业不属于高耗能行业。
正确
不正确
55、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30%。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和环境,交通运输领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低碳交通是必然趋势。
正确
不正确
56、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和承担本国经济发展的责任,两者是互相矛盾而不可调和的。
正确
不正确
57、从中长期来看,气候变化问题有可能成为促成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契机。
正确
不正确
58、IPCC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第四次评估报告也表明,”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已经获得提升。
正确
不正确
59、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正确
不正确
60、GDP增长速度和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属于我国”十一五”规划所列出的约束性指标。
正确
不正确 61、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千瓦,而国内市场需求仅为4万千瓦左右,占总产量的2%,市场规模很小。以另一清洁能源风力发电为例,其市场需求也正在明显减少,同时由于竞争激烈,风机整机的造价已经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到了3000元/千瓦,行业利润十分微薄。
(1)、我国低碳能源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形成健康而可持续性的发展态势。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能发电设备产业在我国获得快速地发展。
B、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降低该领域技术的成本。
C、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还难以承担领导中国占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国的责任。
62、《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同时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
(1)、《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签订《京都议定书》是被强制而非自愿。
B、中国虽然暂不需承担减排义务,但是却积极参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努力。
C、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63、太阳每秒钟放射的能量大约是116×1023kW,一年内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量折合标准煤共约11892×1013千亿t,是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探明储量的一万倍。地球上的风能资源高达每年53万亿千万?时,而世界电力需求预计到2020年会上升至每年25.578万亿千万?时。因此,只要利用地球上50
(1)、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潜力丰富,因此完全在短期内实现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转型,同时满足人类发展需要。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推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B、虽然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蕴藏量丰富,但是要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建设。
64、“巴厘岛路线图”共有13项内容和1个附录,并明确规定,《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时还强调了另外三个在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在”巴厘岛路线
(1)、”巴厘岛路线图”将美国也纳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范围,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巴厘岛路线图难以对发达国家产生制约。
B、巴厘岛路线图是对之前国际气候谈判的深化。
C、中国在巴厘岛路线图中承诺履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责任。
2.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篇二
1 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英国于2003年在其《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及服务,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0%。低碳经济内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
何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从内涵看,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着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它的实质是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和追求绿色GDP,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在能源短缺背景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掌握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有人称之为是“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中国缺乏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中国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鲜明的时代趋势。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今天,房地产业也掀起了一场低碳地产运动。低碳地产就是房地产业对低碳经济的最好诠释。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高能耗、低产出的行业生产模式不可永续,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合作,从供应链、建造、使用和拆除再利用的角度整合产业链,共同推进低碳地产的发展。
低碳地产主要体现在其提供的建筑产品上,主要表现为绿色建筑。据统计,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新建筑中八成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根据2009《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我国城乡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商品能源总量的25.5%,而如果考虑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则建筑行业相关能耗比例将更高。因此,发展低碳地产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显得势在必行。
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地球和生活时,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以“绿色建筑、生态住宅”践行着自己的责任。房地产业日前在上海召开了“低碳地产 绿色生活”为主旨的中国低碳地产高峰论坛。从建筑节能,再到低碳地产,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界在不断地努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从本质上看,低碳地产、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房地产界一直在努力倡导低碳理念,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努力贯彻低碳理念,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化”进程,促进更多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推动全行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地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与资源,所以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建筑或节能环保建筑。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高绿化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采用节水设施和节能环保建材;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将环保、生态和节能理念融于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去。绿色建筑的核心是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是,减少空调采暖和制冷的使用。绿色建筑还必须节约资源。在建造和材料的选择中,均应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力求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2008年建设部颁布文件,强制要求所有新建建筑必须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预计到今年,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建筑节能标准;到2020年,所有建筑节能标准将得到全面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节能率为65%的建筑节能标准,大中城市基本完成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低碳地产是低碳经济在房地产业的具体要求,低碳地产主要体现在其提供的建筑产品上,主要表现为绿色建筑。
2 低碳地产和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
我国低碳住宅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至今已取得较大成绩,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新型节能墙体和供热采暖系统等节能技术也取得很大发展,并有相当规模的实际应用。
房地产业的开发活动占用土地,且消耗各种资源,对资源和能源需求以及周边自然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建筑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根据有关研究得知,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都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房地产开发建造及使用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房地产界一直在努力践行低碳理念。房地产研究机构和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品牌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第一支低碳发展联盟。联盟倡议在房地产开发中贯彻低碳理念,推动中国房地产业“绿色化”进程,促进更多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推动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万科集团在业界是行业的领跑者,也是住宅产业化领军者,低碳生活倡导者。万科集团率先在行业内开创业住宅产业化的实践。住宅产业化,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生产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升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从住宅产业化的实施来看,住宅产业化就是绿色建筑的实践。住宅产业化能显著降低住宅建造过程中的能耗、水耗和材料的消耗,仅能源一项就比传统施工方式降低20%—30%。住宅产业化除了能降低住宅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噪音污染和二次装修污染等,还使得建筑钢模板等材料能重复利用,建筑垃圾约减少83%,材料损耗约减少60%,可回收材料约增加66%,从而建筑节能达50%以上。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以绿色和环保为主题的“低碳建筑”成为房地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还有一些房地产企业也积极参与了绿色建筑的开发,比如朗诗地产、中鹰集团等。
我国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广泛使用雨洪利用、地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突出体现了“绿色奥运”的要求。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安装了10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日均发电量超过200千瓦时,可为1.5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提供充足的照明电力;国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采用的国际首创的空心多面体结构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ETFE膜结构,每天自然光照明可达10小时,节能效果显著。马上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工程也都是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建设。这些绿色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结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大阳能利用等和绿色建材等高新技术,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就是低碳地产的具体实践。
随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低碳地产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现有存量建筑总面积约为430亿平方米,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建筑只有29.3亿平方米。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2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8成以上都是高能耗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且只能持续25-30年。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将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每拆除1万平方米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
3 我国发展低碳地产和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节能住宅的接受程度
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而这一方针政策体现在房地产业则具体表现为低碳地产。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提高公众购买节能住宅的热情,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按照我国科学技术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因此,要宣扬低碳地产的节能作用,增强大众低碳消费的观念,自觉购买低碳地产。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在于我国还未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如果能在高校开设相关的课程,甚至普通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对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等对绿色建筑的优点、绿色建筑于购房者健康等切身利益的关系进行大力宣传,让社会公众认可并接受绿色建筑,才能真正起到促进低碳地产发展的效果。
(2)加快住宅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住宅低碳技术是低碳地产的技术支撑,没有住宅低碳技术的创新,低碳地产就没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目前住宅低碳技术虽获得一些发展,但成本较高,应开发“节能、经济”的环保技术。比如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相对来说还算“节能、经济”,但还有挖掘的潜力。只有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产品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
(3)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为低碳地产的推广创造条件
低碳地产的发展可以减少建设项目给环境、资源和社会带来的负担,也可以增加社会综合效益和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任何政府都有义务从政策和管理上加以引导。目前来说,住宅低碳技术相对来说成本较高,全面普及经济上还不太现实,所以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支持。一是对住宅低碳技术加以扶持,科研投入上政府也可以支持一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二是加强住宅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土地招投标和房地产企业税收等环节,可以适当优惠。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量运用成熟的低碳技术。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对购买低碳地产的消费者实行购房的税收优惠,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低碳地产;三是政府部门应作表率,绿色建筑的推广首先可以从政府办公楼和公共建筑项目开始。
(4)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住宅能耗标识体系的运行机制
在推行低碳地产的过程中,要防止某些开发商假借“低碳地产”之名而获利,要防止伪低碳地产。可以考虑建立一套完善的住宅能耗标识体系,该体系的运行应由市场机制来推动。成立一个独立的能耗标识事务所,根据开发商提供的建筑信息,提供能耗数据指标,由开发商标识于售楼书上,供购房者参考。政府相关部门则是住宅能耗标识体系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包括制定一整套标准和运行机
制。目前我国对节能住宅也有相关的技术指标体系。甚至还可以引入保险公司,当标识数据与实际能耗不相符而产生纠纷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使政府部门、标识机构、开发商、保险公司及购房者之间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张凯.城市生态住宅区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李晶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初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牛季平.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J].工业建筑,2009(12).
[5]于一凡,田达睿.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上海环境科学,2009(1).
[6]曹申,董聪.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10(1).
3.低碳经济:追求绿色的发展 篇三
随着“绿色工业革命”的兴起,低碳成为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自2010年成为政协“一号提案”后,“低碳经济”再成今年地方“两会”的热门词汇。
据统计,中国日前至少有lOO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还有数个省市自治区把节能指标如“单位GDP能耗”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如北京、陕西确定2011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重庆称“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天津也预备将2011年的单位GDP能耗下降4%。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大部分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仅公布了节能减排指标,对于碳强度的减排没有过多着墨。各地已经认识到,要完成单位GDP碳排放数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去年某些地方到了年底冲刺“拉闸限电”,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就是一例。
发展低碳经济,与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极大。有专家指出,“十二五”时期,如果各地没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上下功夫,仍一味追求高增长速度,到2020年即使实现了单位GDP~--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届时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增幅仍将相当惊人。
目前,国家已将节能环保产业列居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预计“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将达3.1万亿,环保重点投资项目涉及脱硫脱硝、市政污水、污泥、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多个方面,蕴含巨大的投资机会。
4.绿色环保,低碳经济 篇四
摘 要:新能源汽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其目的是降低环境污染、节约不可再生能源,促进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环保;低碳
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开始对生活质量和物质需求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人们乐此不疲地创造物质财富,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缺乏,甚至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由于工业的发展,人类的肆意开发所造成的,概括而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开始提倡新能源的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开发。
二
新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包括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为了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开始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三
所谓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以及生物乙醇动力车等。新能源的汽车提倡节能减排,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优化内燃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目前最新的代表技术是蓝色效能综合环保科技。其主要是通过优化发动机、降低车重、减少空气阻力、减少摩擦阻力、能量管理和能量回收等一系列手段,有效降低能量损耗与提升燃油效率。这种技术可以使一系列车在十年中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0%。与此同时,汽车污染尾气的排放量也大幅减少。现在市场上推行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很多优点。
为了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从长远看,环境和技术两大因素将主导汽车工业的未来,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仅仅只依赖于传统燃料汽车,那么在当今环保要求愈加苛刻,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就将难以生存。同时,大规模发展汽油或柴油动力汽车,在资源方面也会遇到很大压力。因此,必须寻求汽车工业发展的新道路,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发生产低污染的清洁汽车。目前首先要加速燃油汽车的清洁度,重点在主导轿车、微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产品上推广应用闭环电喷技术,筛选、优化和合理匹配三元催化转化装置,使新生产的轻型车排放水平达到标准;对在用车,也要采用电控技术和催化转换器实行技术改造,减少尾气排放污染。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刻不容缓的。
如今不同种类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频频问世,但没有得到普及,原因比较复杂。多年来的汽车消费习惯导致人们对汽车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存在着诸多偏见,例如价格太贵,先进的技术导致其高昂的价格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性能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和维修太贵等使得很多人甚至把新能源汽车当成怪物看待。所以笔者认为,国家应采取一些有效政策调节,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进行补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使新能源汽车能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无论是政府还是汽车厂家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地发展。逐只有新能源汽车日渐普及,人类才能真正地做到低碳经济,绿色环保。
研究表明,在国外汽车工业发展相对发达的欧洲国家,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和消费者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际上,只要政府扶持政策到位,民众消费观念得到正确引导,加之自身技术不断更新,完善,以及生产制造形成规模化,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一定十分广阔。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期望,对于挑战我们要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新能源的路走得更远、更长。
参考文献:
5.绿色发展中的低碳经济之路论文 篇五
【摘要】近年来,“低碳”这一词语逐渐成为了社会上的热点词语被不断的提及,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经济等概念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不仅是对环境保护责任的实践,也是是当下对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实现社会转型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新技术、新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能有一改过去我国经济发展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我国经济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到现今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高效化发展,是我国建设生态工业文明的必经之路。低碳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能够等同于追求GDP绿色发展的问题,其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对人们的经济绿色发展意识的培养、制度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减排技术与能源技术的优化完善。低碳经济的提出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在目前地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我们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的背景下,通过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显得刻不容缓。尤其是目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存在且影响力逐渐扩大,这就意味着生态环境还处在持续的破坏之中,因此,更需要我们能够对低碳经济进行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以此推动绿色发展。
一、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基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具体是指利用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制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石油、煤炭等高耗能资源的使用需求,以此降低二氧化碳等促进全球变暖的气体的排放量,进而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目标。低碳经济有着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等经济发展要求,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基能源对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其本质上是对生产能源的循环以及重复使用,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开发低碳产品与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有效的维持目前地球的生态稳定状态并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建议
1、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满足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的条件,因此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要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即消费、出口与投资进行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结构进行改革,通过三辆马车齐发力,共同面对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解决逐渐凸显的资源匮乏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而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将扶持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联的产业计划纳入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去,以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后续经济发展的指向标,在信贷、财政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将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还需要重点关注低碳产品的加工与出口渠道。改变我国我国当下出口结构中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环保标准以及技术含量都较低的现状,加大对能效优良的低碳产品的出口,以此打破国际社会上对中国制造的偏见,破解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的各个环境贸易壁垒。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的出口,提升经济增长实例,而且还能够显著的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能力。不仅如此,消费低碳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关健作用[2]。可以在公园、广场以及人行道路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设立低碳消费试验区域,通过运用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向人们推广低碳消费意识。对于我国的政府部门来说,更需要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低碳经济的支持,通过推行网络化的办公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对纸质办公用品的损耗,进而在全社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2、积极开发低碳技术,加强科技储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生物技术领域、生命科学领域以及新能源研发领域等都取得了较为重大的进步。当下,新科技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绿色、可再生能源对过去的能源使用模式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使得低碳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能够对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低碳技术以及产品进行全面的整合,进行优化重置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国家还应提高对新产品以及项目的准入标准,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审批、检查,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需要将其排除在市场之外。此外,还需要对现今社会上已经发展起来并完善的低碳技术加大推广力度,例如混合动力汽车、二代加核电、超超临界锅炉、热泵、热电联产、太阳能热利用、节能建筑以及能效技术等,并在此过程中继续对低碳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如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IGCC、电动汽车、风电以及三代核电等技术。
3、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就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看,大部分都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所造成的,在这样背景下,对现有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整合,使用支持低碳能源,显著增强能源的转化效率进而达到对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控制。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对煤炭资源进行高效、清洁以及集约化的利用。由于我国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对煤炭使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提高燃煤发电以及煤炭转化的效率,并加大力度促进热电冷联供等技术发展进步,使得我国的煤炭资源都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对低碳能源的开发,开发低碳能源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能源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潮汐能、地热能、风能、水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以最具有代表性的核能的使用状况为例,核能在使用过程中除去用于生产的材料以及后续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基本上就能够做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例如法国等,其工业以及生活领域主要的供电来源就是核电,进而实现了良好的绿色发展效果。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用电主要还是依靠煤炭发电,因此低碳经济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建设一定数量的核电站,能够有效的帮助我国形成合理的能源使用结构,即低碳能源、汽油能源以及煤炭各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进而达到能源供应低碳化、经济化以及多样化的目标。
4、改善土地利用,扩大碳汇潜力
通过深入挖掘碳汇的作用能够显著的增加对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吸收进而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碳替代、保护现有碳贮存以及增加碳库贮量等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草地、耕地以及森林等区域的碳汇量。首先是草地碳汇,通过开垦新草地以及保护原有草地等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与提高草地的碳汇。详细来说既可以实行退化草地恢复、人工种草、围封草场以及降低放牧密度等方式,也可以实行引入优良牧草、轮牧与围栏养殖等方式维持与增加草原碳汇。其次是耕地碳汇。一般情况下地球生态碳库中活跃度最高的就是耕地碳汇。我国整体的有机碳含量普遍不高,平均在0.5%到0.8%左右,与欧洲耕地中的超过1.5%、美国土壤中超过2.6%的碳汇含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有效的提升我国目前耕地中碳的储量。最后是森林碳汇。森林碳汇平均一年能够增加1.5亿t的碳,因此森林碳汇也是目前效率最高的固碳手段。与此同时,适当的延长森林的轮伐周期、建立农林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对已经退化的森林系统进行恢复创造以及植树造林等方式都能有显著的提升森林碳汇。此外,还可以重复利用木材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使用耐用度较高的木制产品以及使用沼气等新兴能源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木材使用,进而有效的增加森林的碳汇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创新发展模式等方式有效的促进我国的低碳经济绿色发展道路走得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夏劲.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6.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篇六
关键词:移动破碎站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建筑垃圾多数是房屋重建、维修、装饰或道路扩建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废弃废弃混凝土、砖瓦、石头,废弃钢筋、玻璃、渣土、木料等,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很难进行人工处理。但是长期的放置堆砌,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影响居民的便利交通,而且会散发难闻气味,污染环境。
7.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篇七
在生态危机困扰整个人类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危机的感受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形势下,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出现,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模式提出质疑, 并逐渐演变为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环境保护主义著作, 如雷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的《寂静的春天》 (1962) 、巴里·康芒纳 (Barry Commoner) 的《封闭的循环》 (1974) 、卡洛琳·麦茜特 (Carolyn Merchant) 的《自然之死》 (1979) 等。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不断反思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探索一种新型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模式就是这一探索的结果。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 (Kenneth E.Boulding) 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 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鲍尔丁认为, 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 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也是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 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 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 而地球只不过是茫茫无垠的太空中的一艘小小的太空船 (即宇宙飞船) 。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 终将用完这个“小飞船”内有限的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废物最后会污染“飞船”舱内的一切, 就像污水充满整个污水池一样。到那时, 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因此, 人类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消耗型”经济, 建立起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 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 (Pierce) 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有浅绿色思想和深绿色思想两类。浅绿色思想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 是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而深绿色思想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 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在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 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 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 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 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2007年9月8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 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 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 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 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联系
理论基础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 立足于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 以三大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 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 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 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能够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节约能源资源, 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生态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生态技术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这是生态技术最本质的特征。这种协调性具体是指技术的使用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并且进一步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优化作用;生态技术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技术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近代工业技术是以物理科学为理论基础,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动力和材料来源。而成熟的生态技术则以可再生资源为主, 因而十分强调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 在技术的建构和使用方式上, 则注重对生态系统方式的模拟;生态技术系统遵循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生态技术不是以某一环节技术的开发和效益为目标, 而强调技术系统的建构能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最优化。同时遵循协调性原则, 不仅注重技术内部之间的相互协调, 搭配合理, 而且注重整个技术系统与外界自然系统的协调;生态技术是一种人道的技术。这是生态技术在技术伦理上的特征。技术本来是追求自由、幸福, 更好地利用自然的手段, 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却使人感到技术在不断把人束缚在庞大的机器体系上, 在不断威胁人类整体的存在, 在不断使人和自然相对立、隔离, 产生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在本质上是反人道的, 生态技术由于是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因而有助于克服技术的“异化”。
追求的目的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追求的目的都是以保护、改善资源环境, 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区别
研究的角度不同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 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 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使其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让碳排放量达到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
从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来看,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分别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 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 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在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 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核心内容不同
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 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 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8.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篇八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管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1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29-02
低碳生态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绿色经济浪潮影响和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经营思想。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绿色经营管理理念逐步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其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将在企业发展中全面推行,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
(一)响应时代发展的呼声
工业经济阶段,虽然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地增长,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人类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和环保式经营发展迫在眉睫。而且企业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有责任、有义务率先承担起实现低碳生态式经营发展,全面推进实施绿色管理,严格监控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在各个环节尽可能做到节约资源、杜绝污染,将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在一起。
(二)实施绿色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目标、新使命,良好的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客观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他的文明也无从谈起。生态文明追寻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开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模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改变发展理念,实施绿色管理。
(三)实施绿色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重要途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成为社会的潮流,人们更加关注消费品的环境代价,对于无污染又有益健康的绿色产品的呼声越来越多。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市场经济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正在不断涌现,绿色品牌、绿色管理渐渐被提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渐渐淡出企业发展舞台,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实现企业绿色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再者,伴随着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剧,要想实现国内与国外企业的共同发展,企业就应该经受住国际绿色壁垒标准的考验,实现与国外产业发展的同步,因此,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绿色经营标准。
二、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国际大形势的驱使下,国内企业实现绿色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潮流,而面对当前我国企业绿色产品开发程度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等现象,引入绿色管理理念,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方面势在必行。
(一)树立绿色管理理念首先要培养环保意识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并带有企业的特色。因此在对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员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自己融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部分,树立起绿色消费、珍爱环境的意识,加大对“环保、生态、绿色”管理理念的宣传认识,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让员工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环保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内部的环保理念,改善企业落后的管理思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生产是以保护资源与能源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既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即生产与环保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和措施。所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尽可能采用消耗小污染少的原材料,生产出对环境污染少且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绿色产品。进一步加强企业自身和绿色产品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更多国内的消费者了解到,消费我国企业的绿色产品,不仅环保健康,也是为了我国的环境保护,同时也增强了国内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使我国的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进行绿色技术开发与创新,是企业有效实施绿色管理的关键。其要求企业在技术开发与创新过程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重视资源的循环与再利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科技技术、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企业应当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从而扭转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不利位置,掌握自主核心科技,开发引导市场,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四)进行绿色会计核算,实施绿色审计监督
绿色会计核算将生态循环与传统会计循环为一体,其主要是评估企业运行经营活动的情况,分析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相关因素,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深层次管理信息,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处理,提高绿色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绿色管理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对企业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状况进行对比审核,监督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等情况,以保证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积极参与绿色认证
绿色认证是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ISO14000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绿色认证。它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估和环境行为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核心思想是提高人们污染的预防意识,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环保指数,使产品的污染度能够降到最低程度。另外,ISO14000认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绿色通行证,是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壁垒,只有通过这一认证后,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才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我国企业应积极的参与国际的绿色认证,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管理方法与技术,不断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防治污染能力,保证产品绿色品质,提高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度、美誉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无论是从食品到生活用品,还是从交通运输到水电节能等等,各行各业都开始意识到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一个主导趋势。因此,要想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我国企业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积极推行绿色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绿色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绿色管理与发展,保持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姜太平.绿色管理——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决策借鉴,2000,(02).
[2] 刘兆、刘同起.绿色管理展现管理新趋势[J].经济论坛,2002,(12).
[3] 刘琴、周柏林.构建绿色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0,(04).
[4] 李鸣.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定位与创新[J].生态经济,2008,(06).
[5] 李纪月、徐德力.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绿色营销管理[J].经管视线,2010,(05).
9.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篇九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会计制度论文
低碳经济下绿色财务管理初探
摘要:“低碳经济”炙手可热,绿色运动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势必对企业处理好企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分析绿色财务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入手,对如何实现绿色财务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财务管理;措施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自然资源大量耗费和废弃物质大量排放,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哥本哈根一役,让低碳成为政治博弈的利器;对于我国政府而言,誓言要不惜一切代价节能减排,考核问责硬性指标落实;对于企业而言,低碳成为最时尚的卖点,成为彰显社会责任的标签。
一、绿色财务管理现状及主要原因
1.企业类型方面。受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长期影响,大多数国企的设备老化,社会负担较重,财力较为薄弱,更新改造难度大,较难实现绿色管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负担相对较轻,设备比较先进,经营状况比较好,比较容易实现绿色管理。
2.企业经营目标方面。企业以利润最大化及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其行为的短期倾向性以及利益分配的片面性。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如何平衡企业的短期利益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影响着绿色财务管理的实行的关键。如果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将筹集的资金很有可能投入到污染严重但回报率极丰厚的项目,极易造成经济恶性循环。
3.企业经营决策方面。企业决策主要由最高管理层决定,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强调经济效益,缺乏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实现绿色财务管理就难以推行。某种意义上讲,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对能否实现绿色财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管理制度完善方面。环境效益很难计量,绿色财务管理量化较为困难。企业涉及到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业务如何核算,怎样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怎样利用绿色会计资料进行绿色财务管理评价,都是一个难题。
5.行业监管方面。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统一标准,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方面起的作用比较局限。尤其在质量监督、环保理念宣传,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6.政府的支持及监管情况。政府在对于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支持力度、监督力度不够。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得到的支持少,而对于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的监督、处罚力度不够,政府监管职能还存在很多缺失及不足的地方。
二、绿色财务管理发展方向及措施
(一)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的发挥
1.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将企业环境风险组合到金融风险里,利用金融杠杆促进企业在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标准,监督企业执行,从源头上杜绝污染企业的出现,从根本上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格监督职能,坚决严加惩治。
3.构建绿色预算会计制度。政府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环
境因素纳入预算会计核算范围非常必要。政府安排财政预算时将节能环保政策落到实处,政府预算会计加强节能减排核算和监督。同时,还应将政府预算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对能源的消耗列入绩效考核,才能准确考核和评价政府预算绩效。
4.加强绿色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依据有关环保法规,以及会计准则对企业绿色会计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促使企业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处理好发展生产与环保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企业推行绿色财务管理实施的举措
1.资金筹措方面。企业经营需进行绿色筹资计划,全面预测好保护环境所需要的资金,避免资金的短缺或闲置带来的风险。绿色低碳的大环境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全球平均每年将追加大约4750亿欧元的额外投资,如社会责任投资。低碳项目也将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资金的运作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更大的财富。
2.资金投放方面。企业投资方案生产的产品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要进行投资方案的实施给资源环境是否带来破坏的绿色风险的分析,要考虑投资绿色项目而不能投资其他项目的机会成本。改变传统投资评估方法,将环境因素考虑到投资决策中,部分解决短期性问题。美国环境保护局就建议在投资评估中采用环境成本核算四层级方法,即通常的成本、潜在隐藏成本(如废弃物管理、环境保险等)、或有成本(如罚款、法律费用等)以及形象和关系成本(如公司形象、与监管关系等)。企业在投资时必须要搞清被投资企业的环境负债,否则将会导致投资失败。
3.利润分配方面。在支付股利前按一定比率提取用于应付绿色资金不足的绿色公益金以及要支付的绿色股利。绿色股的股利发放与优先股股利同时发放,鼓励投资者关注绿色投资,增强投资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投资者在绿色投资方面的投资风险。
4.员工方面。树立“绿色文化”,从最高经营管理者到普通员工均应增强资源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环境风险的风险价值观念,促使人、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存和发展。
三、结语低碳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绿色财务管理将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绿色财务管理势必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淑华.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探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3)
10.试论低碳经济与房地产经济 篇十
房地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也使我国房地产行业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资源消耗过大,房产成本过高等。而要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地发展下去,就有必要让其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统一。
摘要:本文选取房地产经济为视角,通过对房地产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在房地产领域引入低碳经济的利弊,最后为低碳经济与房地产发展的有效结合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1.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篇十一
摘 要 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从而,具体就在于:将低碳发展的思路,引入到我国物流业的生产经营中。惟有在产业升级的前提下,我国物流业才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产业升级也是对低碳经济内在要求的反映。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物流 途径 构建
低碳经济的提出,体现了我国转变经济方式的具体要求。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从而,具体就在于:将低碳发展的思路,引入到我国物流业的生产经营中。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物流业的产业地位也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不难知道,科学、有效的开展物流运作,将极大的支撑商流的流通。最终,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资源约束的客观条件下,保证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任务。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所述,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即,由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目前的集约型演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来考察这种演变则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对化石能源消耗的节约
对化石能源消耗的节约,处于两个因素的考虑:(1)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庞大的化石能源做支撑,这就使得我国诸如柴油、汽油等战略物资变的更加稀缺。物流业在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其它产业,争夺能源配额的同时,直接影响到了自身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化石能源的环境污染性。低碳经济内在要求,蕴涵着很强的环保意识。目前,在汽车尾气C排放中,我国物流业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因此,这也促使物流业目前应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
(二)对物流运作模式的集成
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还体现在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效果利用的途径可以从技术与制度层面进行建构。正如马克思,在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实现中,所提出的:提升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使其在对生产资料的利用上更具效率,这便属于技术层面的构建。在阐述分工时,马克思又指出:工人处在同一间场地内进行生产,能共同使用产地内的各项生产设备实现了空间效益,这便属于制度层面的构建。从物流业的运作特征上看,制度层面的构建将有效满足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即,对物流运作模式的集成。
二、基于上述要求我国物流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低碳经济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内在要求,可知:我国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便是进行绿色物流的建设。“绿色物流”从词组本身就体现为:环保目标。环保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又客观增进了我国物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中,减少C排放的要求倒逼我国物流业开展产业升级,则是关键。惟有在产业升级的前提下,我国物流业才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产业升级,也是对绿色物流的构建提出目标导向。下文,便具体阐述我国绿色物流具体的构建途径。
三、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途径
根据这种逻辑顺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物流产业升级—绿色物流的实现,可得:物流业产业升级,便成为了上述途径构建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阐述如下:
(一)物流集群化发展模式的构建
物流集群化发展,体现为:按照供应链顺序,使得相互关联的物流组织,聚集在一定的空间来开展物流业务。这种空间区域,便是目前常提的“物流园区”。这里,本文指出:在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时,应实现园区内物流集群的区域植根性。即,在对物流园区进行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充分考察目标市场的商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引入相关物流组织。只有在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后,园区内的物流集群才能稳定、持久。最终,从空间、时间效益的实现上,达到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
(二)物流公共设施的构建
绿色物流的开展,还体现为技术层面的提升。物流组织技术层面的升级,则涉及到企业费用指出的提高。在我国目前物流业的平均净利率只有10%左右的情况下,过多的费用支出将超出物流组织的承受能力。进而,降低他们开展绿色物流的动力。因此,各级政府便需要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来完成诸如:交通设施、物流信息平台等要素的建立。這些设施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因此,能在有效降低物流组织的成本控制压力下,支撑他们对绿色物流的开展。
不可否认,绿色物流的有效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构建除了需要物流组织的内在努力,还需要政府部门对公权力的合理使用。只有在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下;同时,在满足了物流组织对自身利益诉求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形成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途径。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赵奕凌.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绿色演进的路径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赵奕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滞后性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
【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推荐阅读:
浅谈绿色化学与低碳经济07-13
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10-06
绿色经济培育技术体系07-08
低碳经济与人类发展模式变革08-26
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选择与对策论文11-05
低碳经济的经济分析06-26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08-04
低碳经济原则08-01
低碳经济心得体会09-10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议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