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课改工作计划

2024-10-15

二期课改工作计划(共10篇)

1.二期课改工作计划 篇一

奉贤区头桥中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期课改是一项转变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推进课程改革,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二期课改精神的培训和教育教学的实践,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结合学校特色研究开发系列校本课程;逐步完善现有的师生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1、加强领导,保证课改工作顺利实施。

二期课改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分管校长以及党支部、教导处、政教处、教科室、工会等条线负责同志为组员的二期课改工作小组,制定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指导、评价、服务学校的课改工作,并创造条件,形成机制,保障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1)、把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成实际的操作层面的教学行为。在深入学习新课标、新理念上下功夫。学校领导要认真地研读课改的教育专著,解析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对新课程内容做到了然于胸;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课改工作的动态和进展情况。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做到坚持经常听课了解情况。

(2)、转变教学和管理观念。加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使教师尽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认真参加各个层次的课改培训,掌握课改指导思想,提升教科研的理论水平,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管理实践。用课改的理念来评价教师的劳动和学生的学业成绩。

(3)、完善课改工作运行机制。在组织落实上认真的制订课改方案,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课改工作运行机制。在组织领导、教师培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各个领域制订好规章制度。

(4)、建立课改保障措施。在学校范围内,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二期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2、以校为本,加强研修,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的教师队伍。二期课改工作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因此教师的合作态度与胜任能力是课改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通过实施二期课改工作,打造一批学习型、创造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帮助教师更新观念。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等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让教师意识到,二期课改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专业发展的空间,是造就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的良好契机,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使教师心甘情愿地自觉投身到课改实践中,和课改一起成长。

(2)、营造和谐的学习大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创建教师学习型组织,把教师的课余时间和业余生活吸引到继续学习的氛围中来。要特别重视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3)、重视抓好课改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课改教师积极参加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二期课改培训,用科学的理念武装教师,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培训,教师要在理论上有提升,观念上有突破,在驾驭新教材方面有实际的操作能力,在信息技术方面有较高的运用能力。为课改教师排忧解难,及时化解工学矛盾,并在培训学习经费、资料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4)、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斩露头角提供舞台。对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要大胆任用、严格要求,通过外力的强化和内因的自我加压,加速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成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必须每学年申报一项展示个人学识、教学能力的活动,如班级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学科教学等特色活动。

3、聚焦课堂教学,推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理念再先进,教材再新,没有落实在课堂教学上,没有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变上,那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此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要突出地强调课堂教学在课改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打好课堂教学的攻坚战。改革学校的评价体制,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推进器。

(1)、抓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应变为知识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新教材编排体系和意图,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互相探讨,设计好每一份教案。及时分析反思教学过程,撰写案例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2)、抓课堂氛围的营造,积极构筑师生平等民主的教学平台,营造活泼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学习者,应把学生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提倡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学生民主合作的良好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3)、抓传统接受式教学与现代活动式教学的整合。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把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尺。引导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模式、方法和手段。

(4)、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的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二期课改中最主要的任务,其核心是聚焦教学,聚焦课堂。因此我们把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

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着手制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方案。评价方案要提供力图为课堂教学设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并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及评价结果的反馈,为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决策依据,从而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评价方案设计和实施要遵循导向性原则、“教”为“学”服务原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原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原则等。

(2)、在评价的方法上要改变以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建立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同时建立一套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教师和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

5、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加强校本教研。组织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鼓励教师及时分析反思教学过程,撰写案例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各自所处社区的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研究校本教材的开发方案,走选用—消化—自编之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课改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到教研组,和教师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指导课改实践。

二期课改是通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社会历史发展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入学习和领会上海二期课改的精神实质,认真借鉴和汲取试点学校在二期课改取得的成功经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争取在课改的洪流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上海市奉贤区头桥中学2005、4

2.二期课改工作计划 篇二

关键词:古诗教学,配乐朗诵,配画欣赏,编剧本演小品,搜索名句

品搜索名句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好古诗是形成良好的语感,蕴积文学素养的基础;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高尚审美情操的一种途径。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一生写了很多优美的古体诗,中国物侯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引用许多的古诗来证明两千年华夏气候的变化,前任国家总理朱镕基能引隽永的文辞表达深邃的思想,现任国家总理温家宝能借诗歌名句巧妙地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在校学习时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上海《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随着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古诗在新教材中所占的篇幅明显地加大,除了保留传统的每周一诗以外,还专门有古诗单元。所选的这些诗歌都是古代诗人丰富人生体验的总结,是对社会(包括治国安邦、伦理道德、人生修养、山水情操)的精心概括。如果能将所选的这些古诗理解消化,使它们成为学生表情达意的美丽载体乃至精神依托,那么,当朗朗书声响起时,蕴藏于古老文化的生命力与感召力就被激活,显得无比鲜亮。

然而诗歌的教学现状又是如何呢?把诗尤其是要背诵的古诗当作一种负担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也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产物,因为当前对诗歌教育的考核主要还是停留在默写的层面上,从期中期末到普通的考试大都是如此。外加有的时候教师需要赶教学进度,使得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坐下来细嚼慢咽这优美的诗歌,于是从部分教师到学生都认为只要把它背下来就万事大吉了。而一旦考试结束,很多当初背熟的诗句随之就忘了,更不用说吸收运用了。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歌的兴趣,笔者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运用到诗歌教学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配乐朗诵

众所周知,诗是可以和乐而歌的。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就有这样的一个环节,“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乐慷慨而歌,在场的人无不被感染,就是事隔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读这样的文字,耳旁仿佛都有音乐响起。只是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音乐常常是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保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音乐就失传了。但我们今天的课堂上还是可以进行这种尝试的。

配乐朗诵可以分几个阶段,首先是听名家的朗诵,《中国文学标准朗读》(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就能起到很好的垂范作用。在听的基础上,试着自己为诗歌配乐。根据笔者工作的经验,学生在这方面很有创意,不仅仅是用民乐里面的名曲为古诗配乐,甚至会将西方音乐拿过来,中西合璧。用《神秘园》的曲子来配李商隐的《锦瑟》别有一番风味,虽然两个作品来自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人类的某些思考毕竟是相通的。这两个作品都表达了人类对人生的终极思考。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神秘而不可知,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善待有限的今生。善待陪伴你一路风尘的所有纯真和美好,而不是在“当时已惘然”的遗憾中无尽地感慨。

诗歌讲究的是音韵和谐。有些字的古今读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面目全非了,但明白这个道理对今天的古诗教学还是很有帮助的。有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了解它的古音。杜牧在《山行》中写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中的“斜”的古音就和现代汉语中“霞”的读音一样,而且读古音的感觉更和谐更流畅,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让学生尝试一下。

二、配画欣赏

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都是人类思想的结晶,诗与画之间存在相通性。读写景抒情诗的时候,我们的眼前都能出现一幅优美的画。“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读者仿佛能看到小草正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更不用说读“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时如行走在花丛中的感觉了。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在音乐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苏轼曾评价王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诗音画相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读来如入无人之境。《红楼梦》中香菱在向黛玉学诗后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看他《塞上》一首,内有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到像是见了这景的”。并在读到“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句时想起上京路上泊船的情景,可见诗画相通,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不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把诗歌中的景色用现代语言或者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班级教师可以开展“为你喜欢的诗配上一幅画”的活动,善画的学生,可以自己画,不善画的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图库中搜索,然后在班级里将这些作品展示出来,边欣赏边朗诵,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比,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最主要的是学生们为了找到与诗意境相同的画而不断地揣摩玩味的过程,这既是理解作品的过程也是欣赏作品的过程。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记住了它而是把它内化为自己人生情感的一部分。

三、编剧本演小品

古诗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先辈情感的结晶。古诗中的叙事诗往往在简洁的叙述背后隐藏着一个个曲折而又感人的故事。比如《石壕吏》,作为文学作品,它不可能将那天晚上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平铺直叙地记录下来,就拿“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来说,就涉及到老人的媳妇和孙子,但诗歌没有正面写他们的活动,一直到全诗的结尾,也没有再交代他们的结局。那么媳妇和孙子究竟怎么样了呢?这给读者的猜测和想象留下了空间。那么就让我们来编排一个戏剧小品吧,与诗歌相比,小品在叙述故事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学生们通过人物设计、情节安排、场景和道具布置等等,可以更充分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而

要重视发挥语文课堂中的非智力因素作用

任振艳

(盐城第一初级中学,江苏盐城

摘要: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应充分认识并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语文教学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构成。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

我们看看以下的例子:上世纪20年代起,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表明,这些“神童”长大后,其中一部分人成就很大,另一部分人成绩平平。分析这两部分人的心理特征,结果发现:他们在智力因素方面无多大差别,但在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一丝不苟,好胜心等方面,成就很大的那部分人就且,学生们在编剧、导演、扮演的过程中既深入地理解了作品又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过的也许就忘了,但做过的常能记得很久。除了《石壕吏》外,其它的叙事诗也可以做这种尝试,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一幕生动的戏剧,人物形象丰满,内心活动丰富,同时社会寓意深远。学生们在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体会到了一份历史的沉重和人生的苍凉。还有比如欧阳修的《卖油翁》,人物的表情夸张而富有幽默感,在嬉笑怒骂中讲述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四、搜索名句

古诗是如此的美妙。如果我们将古诗比作皇冠,那么古诗中的名句就是皇冠上那璀璨夺目的明珠。古诗中的名句具有极强的表达力和生命力,有的时候真是一句顶一百句。而且它们依然“活”在今天的语言中,可以用来抒情,可以用来说理,可以作为座右铭勉励自己,鼓励朋友。例如鼓励正处于低谷中的朋友可以用“天生我才必有用”。好朋友要告别家人出国留学,你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你对友谊的珍重和对朋友的祝福。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多次在班级开展“搜索名句”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学过的古诗当中挑选出几句体会较深的名句,根据诗句表达的意思,设计恰当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搜索能够表

远超过成绩平平者。显然,是非智力因素造成了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异,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前者的成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人在智力因素方面的某些缺憾具有补偿的作用,“勤能补拙是良训,九分学力一分才”(华罗庚先生语),说的是,假如你有一分聪明,只要加上九分的努力,你也能取得十分的成功,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达尔文在日记中曾写道:“……不仅教师、家长也认为我是平庸无奇的儿童,在智力方面也不比其他孩子高……”,而爱迪生、牛顿等大师,在幼时直接就被视作“笨人”,然而,他们矢志不渝、“笨鸟先飞”、勤奋不已,终成大器。

其次,在了解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探究一下该如何培养并发挥它的作用。

一、兴趣是成才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泛的兴趣,使人精神生活充实,并能应付多变的环境,兴趣使人充满欢乐。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发展积极兴趣,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谁,持久地从事一项无兴趣的活动,不仅难以成功,而且有损身心健康。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使他们明白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内涵、修养,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课上要适度拓展,使他们领略语文的博大精深。

二、良好的情感是成才的催化剂

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联,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对认识起反正面的动力作用。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现类似情境的古诗名句,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展示。或者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其中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尝试,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不再觉得古诗是遥远而又陌生的,相反觉得它是那么地亲切和美好。

3.二期课改工作计划 篇三

当前,高中学生言语生命总体上看是和谐的,但是无论宏观上还是微观上也都有许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为此,笔者以自己教学实践之点滴体会、一孔之见,探索“以学生为本”中的“言语生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考及对策。

一、确立“言语生命”的“人道”地位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师生对读本的感悟依赖于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承载着人文精神的资源,是“道”的载体。“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学生的一切,引领学生走上言语生命之途,帮助学生在精神上成人是语文教师的题内之义。确立“言语生命”的人道地位,而且应当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朱熹说:“文者,道之枝叶;道者,文之根本。”形象的诠释了掌握和使用语言文字,就是接受了一种文化精神。经典课文《雷雨》剧本节选中有一段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

“你——你贵姓?”

“你姓什么?”

“你是谁?”

“哦,你,你,你是——”

从四句设问的形式来看,语言平实,但从内涵上来理解,蕴涵着人物感情变化的四层关系。“你——你贵姓?”视鲁是新来的下人,是盛气凌人的主对仆架势,但对鲁的关窗动作却似曾相识,产生顿生疑窦后的发问。问句中的背后却是一段三十年前的往事,是周内心的一桩心病。是现实与过去的时空在此时此地此景的交替轮回。“你姓什么?”二问前提是在听了鲁痛诉自己三十年前的投水遭遇后的一种惊讶和怀疑。问句中的背后窥测到周内心的感情涟漪。“你是谁?”这句话已经不是“你姓什么?”的简单重复,它的潜台词便是:你到底是什么人,意味着周需要追根究底的决心。问句中的背后掀起了周心中的感情波澜。“哦,你,你,你是——”破折号突出周在这一特定情况下的特定语言。内心奔腾翻滚的感情巨浪使他不敢正视现实却非得承认这一事实的两难境地,所以在极度震惊和措手不及的惶恐中问得结结巴巴。

剧本中语言文字其实就是人物心声和作家揭露、抨击旧制度的一种代码。“语言是存在的社会。”课堂实践中老师如果漠视以上看似平常的语言文字,学生或者对文字自轻,那么就无法体味到作品的真谛,无法移情并释放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期课改,要卓有成效的搞好语文教学,言语生命是教学的“根与魂”。因为任何事物借助的是用语言文字形式把它描述出来的。语言文字的本质就是人的具体生命的情景。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中浪淘尽的“淘”字,教学过程中师生总是在眼前幻化出象马惊而狂奔的巨浪在冲洗、荡涤的具体形态和建功立业的历代英雄人物的表象。“语言文字是人的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一个“淘”字凝聚着苏轼想有所作为,但又不能有所作为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课堂教学师生注重了语言文字的生命体验与感受,静思揣摩在心中内化,那么,不难悟出:作者原来凭吊前人遗迹、借赤壁之战的往事,重在抒发自己的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曹禺说:“要爱语言,要着迷,语言文字的妙境才能领会得到。”这种妙处会令人成长为精神气质上的一种人格。

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发展不能忘了语言文字这个“本”;语言文字是思维,是文化,是社会,是客观的世界;语文是人文科学,重在文化教育、人文教育、语言文字教育,关注精神就是落脚于语言文字的熏陶上。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言语生命”的 “民族精神”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在世界上自立自强,是因为由许多自身的东西组合凝聚成一个牢固的整体。而语言文字就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语情结”,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就是一种爱国情怀。语言文字教育必须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语文教学天经地义地要培养学生具备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基本素质,这是一个民族的母语情结。

现今选入试用教材的语文读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几乎篇篇都有哲理性很强的格言警句,它们是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民族精神和英勇气慨,更是语言文字的精华,学生思想认识的火花由此点燃。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人道主义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高尚品行和爱国精神;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超然物外的洒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岳飞“还我山河”的爱国赤诚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独之感、执著精神;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大我精神;毛泽东《沁圆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和凌云壮志……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进行语言文字的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教材中的实践部分,要加强语言文字的特点及中国汉语历史地位和语际地位的教学,使学生深刻领悟语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作用、在东方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现在已经形成的世界性的“汉语热”,等等,从而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当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认识用语言文字准确而精妙地以各种形式表述其过程和结果时,它就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领悟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欣赏其珠玉般绚丽的光辉,会使学生心境旷达、情志升华、性灵激扬,撑开通往理想人生的风帆。语文教学发挥“民族精神”的作用,课堂教学具体落实在“言语生命”的语言文字品味上。

三、注重学生“言语生命”的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当代媒体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图文兼容五彩缤纷的界面文本形成的“视网膜快感”,人类语言生活日新月异,这对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带来了冲击,同时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语言规范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中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对当代和未来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特别是新教材写作与口语交际部分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作品中来看存在着语言规范化意识薄,读错音、写别字、文章语法不通的现象时有存在。口语交往中原本优雅、美丽而洗练的语言正在低俗化、粗鄙化、娱乐化、快餐化、甚至欧化。鉴于此,语言规范的教学应引起语文教师充分的重视。

针对文本整体认读中教师可先行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规范训练,正音、注释、析义、辨形、说句等品味来固守并捍卫言语生命的自信和操守。方法可以自己辨别,也可以鼓励学生交叉互助,直至师生互动。并利用学过的语言学识分析原因,提出纠正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到的语言知识得以运用,而且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也会大大增强。掌握了规范的标准后,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解决一些语言运用的实际问题。如,听广播看电视给播音员和主持人纠错,对公共场所的社会用字情况进行调查等。

此外,要将语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纳入到考试评价体系中。对学生本门课的成绩采取结构分制:除传统的笔试外,还要加上口试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口试考查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规范程度及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写出书面文本。用语言表现自己的见解,用语言表现语言。这样的形式既能够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检测学生普通话书面语的表达能力,全面反映出学生语言的综合素养。

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不管是怎样的课文、何种学习的方式,只有抓住语言,从语言文字品味中让学生感受到身心愉悦,学生才会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培养学生“言语生命”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当前社会语言观念多元化,语言生活复杂化,语言运用多样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采用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法。在少讲、精讲、讲关键内容的基础上,尽量联系当前新的语言现象多提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发,指导学生去观察研究。形成“精讲——多问——生发——研究”的教学模式。

如在教学《优雅的汉语》一课时,在讲清名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当前语言生活中存在与所讲理论相悖的语言现象,如“很酷”、“很中国”等语言形式大量存在,这与“很”等程度副词可以作名词和形容词的鉴定字的理论相矛盾。结合研究型专题,要求学生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身份的亲属好友进行聊天,收集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词或陌生的词语,进而引发学生去探究此种语言现象存在的价值与动因。想一想语言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你的观点如何,就此引出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

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语文教育“人文之真”就是回归“言语生命”之本。

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以上思考还只是开始,但思考者的脚步是无法停止的,我愿意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4.二期课改心得体会 篇四

1、设计观察卡的内容(看、听、说、记、想)

2、绘制幼儿智能结构图,通过比较、改进,使幼儿全面发展。

3、不定期对特殊幼儿进行家访,家长和老师共同收集幼儿详细资料,制定相关方案。

二、拓展教研活动内容

1、组织教师研读教材,熟悉教材,选择和修改教材,做到心中有大目标,随时接受新目标并有能力及时调整预设的课教计划等,使之适应本班幼儿发展水平。

2、教师群体互动对话:“咬”尾巴活动、(A上课―B评课―C再上―……)、“八仙”活动(设计―试教―细节变化―……)、资源共享,资料巡回使用等。

3、开展“讲故事”活动:讲述问题―提炼问题―假设解决―实践论证―提升经验―反思―记录存档

4、研讨公开课活动内容,记录效果,提出改进方法。

三、生活和环境课程化

1、成语的生活化学习:每周(月)请幼儿查询与自己姓名相关的成语,老师负责将相关成语打出并贴在幼儿椅背上,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

2、设立类似“我在长大”的空白栏,由幼儿每天用自己的方法(100种语言)记录自己的心情、表现、学习等各个方面

3、可在下午开展区角活动,发展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学习二期课改的一点思考和建议文章

5.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 篇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开放的课堂使学生变得敢说、敢问,教师经常被学生“问倒”,课堂中即兴的灵感和许多创造性的火花随时闪现。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而新课改则给教师提供了广大的空间。但在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走形式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解得不透彻,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讲观摩课时做给听课老师看,过后又回到以往传统的讲课方式上,没有真正将新课程落到实处。在课堂教学中看似课堂气氛挺热闹,有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一会儿提问、一会儿小组讨论,但整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本节课老师究竟让学生学会了什么不明确。一位老师在课后无意中也道出了实情,“新课程好是好,只是谁搞新课改,谁的成绩就落后。”这句话使人为之一震。是啊,按原来的讲课方式讲习惯了,发现用新课程标准不会讲了。再者,长期以来,那些在教学上较突出的教师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打时间仗,搞题海战术,没日没夜地留作业、发篇子、讲习题,只要稍一给学生“减负”,马上成绩就掉下来,每个学期的统考大排队谁就落在后头。看来,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这样可能造成有的小组全是好学生、有的小组全是较差的学生,这样就达不到先进带动后进、好生帮助差生的良好效果。

(二)小组角色分工太固定

有的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我发现每个小组当中小组长、代言人、记录员等总是固定的一个人,这样,有些学生总也没有锻炼的机会,造成学生的不均衡发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制定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

分数固然能看出一个学生对这些应试科目掌握的程度,但这并不表示考试分数低的同学就没有出息。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差,但或许他口才好,或许字写得棒,或许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例如有一篇文章报道,有一位大学的高材生去外企工作,由于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表现为自私、缺乏奉献精神,而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又有好多用不上,最后被老板解雇。这说明,分数高低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多方面才能和品质。有的高材生一贯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到了工作实践中,却因一点点挫折而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绝路。而有的在学校被老师贬得一无是处的所谓的“差生”,因一直受到老师家长的冷落和渺视,对人间的苦辣酸甜早已适应,到了工作岗位却能经得住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并对人情世故有所适应,工作得心应手。所以考查一个人不应只以考试分数定高低,应该从多角度去考核评价一个人。

二、老师要精心设计需要讨论的内容

课堂上需要讨论的内容最好是开放性、有争议的话题。

合男女学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角的产生则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4、小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深刻,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能有助于组内成员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全面发展。

5、小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与各种人进行合作,需要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接触往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

(二)小组角色应不断变化

6.二期课改工作计划 篇六

目录(华东师大版)

第一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二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 衡 三 我很重要„„„毕淑敏 四 笛梦„„„„黑 塞

五 草莓„„„„„伊瓦什凯维奇

六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七 哦,香雪„„„铁 凝

第二单元

八 《激流》总序„„„„巴 金

九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赵丽宏 十 寒风吹彻„„„刘亮程

十一 热爱生命„„„„„蒙 田 十二 听泉„„„东山魁夷 十三 新诗二首

悼念一棵枫树 „„„牛 汉

星星变奏曲„„„„„江 河

十四 生命的本质„„„北京自然博物馆

第三单元

十五 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珊 十六 自然笔记„„„„„杨文丰 十七 邂逅霍金„„„„„葛剑雄

十八 改变世界的人们„„„„贝弗里奇 十九 科学与艺术(二题)说数„„„„沈致远

科学美质疑辩„„„„沈致远

二十 公众的科学观„„„„史蒂芬·霍金

第四单元

二十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二十二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 迅 二十三 晨曦„„„丁 宁

二十四 宣南雨又来——浏阳烈士谭嗣同殉难百年祭

„„„袁 鹰

二十五 闻一多诗二首

发现„„„„闻一多

一句话„„„闻一多

二十六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二十七 邓稼先„„„„„杨振宁

第五单元

二十八 《论语》七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等)二十九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等)三十 垓下之围„„„„《史记》

二十一 左忠毅公逸事„„„„„方 苞 二十二 王风·黍离„„„„„《诗经》 三十三 苏武传(节录)„„„„《汉书》 三十四 词三首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 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秋 瑾 三十五 五人墓碑记„„„张 溥

第六单元

三十六 诸子说水

三十七 秋水(节录)„„„„„《庄子》 三十八 江水·三峡„„„„《水经注》 三十九 前赤壁赋„„„„苏 轼

四十 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四十一 与朱元思书„„„吴 均 四十二唐宋诗六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汉江临泛„„„王 维

清溪行„„„李 白

旅夜书怀„„„杜 甫

江上„„„„王安石

泛舟„„„„朱 熹

四十三 愚溪诗序„„„„柳宗元

第二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 社会和个人„„„„爱因斯坦 二 短文两篇

记住我„„„泰斯特

合欢树„„„史铁生 三 隔膜„„„„叶圣陶 四 论友谊„„„培 根

五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季羡林 六 “冰山愈冷情愈热”„„„„何平男 七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

第二单元

八 巴尔扎克之死„„„„雨 果

九 商鞅(大型历史剧)„„„„„姚 远 十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十一 把栏杆拍遍„„„„梁 衡 十二 回忆鲁迅先生„„„萧 红 十三 哭小弟„„„宗 璞

十四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柳鸣九

第三单元

十五 再别康桥„„„„„徐志摩 十六 想北平„„„老 舍 十七 废墟„„„余秋雨

十八 江南的古镇„„„„杨国民 十九 城市野望„„„„„龚 静

二十 你知道“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吗? „„„ 罗祖德

第四单元

二十一 白莽作《孩儿塔》序„„„鲁 迅

二十二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资中筠 二十三 密室的生活

——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迈耶·莱文 二十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野 夫

二十五近代中国人在鲁滨孙身上寻找什么„邹振环

第五单元

二十六 汉魏六朝诗三首 长歌行„„„汉乐府

赠从弟„„„刘 桢

读山海经„„„陶渊明

二十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祖 咏 二十八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 辙

二十九 志未酬„„„„„梁启超 三十 唐宋诗四首

望蓟门„„„韩 愈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 参

致酒行„„„李 贺

暑旱苦热„„„ 王 令

三十一 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 三十二 狱中上母书„„„夏完淳

三十三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 文

第六单元

三十四 唐宋诗五首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望月怀远„„„张九龄

把酒问月„„„李 白

登快阁„„„„黄庭坚

关山月„„„„陆 游

三十五 后赤壁赋„„„„苏 轼 三十六 宋词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 轼

念奴娇(洞庭青草)„„„„张孝祥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 三十七 长安雪下望月记„„„„舒元舆 三十八 虎丘„„„袁宏道

三十九 山庄玩月记„„„皮锡瑞

第三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二、老王„„„„杨 绛

三、项链„„„„莫泊桑

四、*我的几个先生„„„ 巴 金

五、*母亲这样的女人„„„„„ 周佩红

六、*外国微型小说两篇

在柏林„„„奥莱尔

诚实致富记„„„„„埃·赞特涅夫

七、*诗二首

当炉女„„„臧克家

一脉野烟飘起在田野上„„„„丁庆友 第二单元

八、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 九、三棵树„„„苏 童

十、世上本无害虫„„„„詹克明

十一、*短文两篇

草„„„鲍尔吉·原野

海边荒石„„„高立群

十二、*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十三、*遥远的自然„„„ 韩少功

十四、*绝版周庄„„„„ 王剑冰 第三单元

十五、非攻„„„鲁 迅

十六、光荣的荆棘路„„„安徒生

十七、两个“世纪之交”的联想„„„„„李文海

十八、*书生论剑„„„„ 韩静霆

十九、*曹操与杨修„„„ 陈亚先

二十、*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杨振宁 二

十一、*法兰西投降之真相„„„ 克洛德·西蒙

第四单元

二十二、音乐短章„„„„纪伯伦

二十三、如此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邓海南 二

十四、你为什么感到愉快„„„„朱光潜 二

十五、*中国画与西洋画„„„„ 丰子恺 二

十六、*百代书法„„„ 陈燮君

二十七、*昆剧的故事„„„„„ 刘厚生 二

十八、*凡·高的向日葵„„„„ 余光中 第五单元

二十九、劝学„„„荀 子 三

十、师说„„„韩 愈

十一、墨池记„„„„„曾 巩 三

十二、*学记„„„„ 《礼记》

十三、*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三

十四、*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三

十五、*宋诗四首

科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 游

鹅湖寺和陆子寿„„„朱 熹

偶题„„„„朱 熹 第六单元

十六、唐诗五首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

终南山„„„王 维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独坐敬亭山„„„„„李 白

九月齐山登高„„„„杜 牧 三

十七、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三

十八、石钟山记„„„„苏 轼 三

十九、诸子喻山

十、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四

十一、宋金词三首

沁园春 叠嶂西驰„„„„„ 辛弃疾

玉楼春 戏赋云山„„„„„ 辛弃疾

清平乐 太山上作„„„„„ 元好问 四

十二、游雁荡山记„„„方 苞 四

十三、游黄山记„„„„费伯雄

第四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新诗二首„„„戴望舒

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荷塘月色„„„朱自清

三、荷花淀„„„孙 犁

四、*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 青

五、*日出„„„ 刘白羽

六、*天籁„„„ 周同宾

七、*文学意境的特征„„„„„ 顾祖钊 第二单元

八、内蒙访古„„„翦伯赞

九、春天,遂想起„„„„余光中

十、永恒的敌人

——古埃及文化随想„„„„冯骥才

十一、*故都的秋„„„„ 郁达夫

十二、*只有扇子崖„„„ 苏 叶

十三、*外国散文两篇

美洲之夜„„„夏多布里昂

塞纳河岸的早晨„„„„„法朗士

十四、*微型小说两篇

走出沙漠„„„„„沈 宏

天涯思情„„„„„林 园 第三单元

十五、杂文两篇„„„„„邓 拓

不求甚解

不要秘诀的秘诀

十六、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十七、与李贺共饮„„„„洛 夫

十八、*幼学纪事„„„„ 于是之

十九、*城隍庙的书市„„„„„ 阿 英

二十、*短文两篇

怎样读书„„„„弗吉尼亚·伍尔夫

书籍是即将绝灭的物种吗„„„„„鲍勃·格林 二

十一、*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陈宏天

第四单元

二十二、实践论(节选)„„„„毛泽东 二

十三、《呐喊》自序„„„„„鲁 迅 二

十四、新诗两首

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舒 婷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梁小斌 二

十五、*马克思在伦敦„„„„ 南 帆 二

十六、*自述„„„„ 爱因斯坦

二十七、*《宽容》序言„„„„ 房 龙

二十八、*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郑文光 第五单元

二十九、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三

十、陈情表„„„李 密

十一、谏太宗十思疏„„„„„魏 征 三

十二、训俭示康„„„„司马光 三

十三、*去私„„„《吕氏春秋》

十四、*《新序》二则„„„„ 刘 向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宋人有得玉者

十五、*自表后主„„„ 诸葛亮

十六、*《世说新语》三则„„„ 刘义庆

荀巨伯

庾公乘的卢马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十七、《诗经》二首„„„„ 《诗经》

蒹葭

采薇

十八、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十九、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 轼 四

十、黄英„„„蒲松龄 四

十一、*诗四首

咏史(郁郁涧底松)„„„ 左 思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感遇(兰叶春葳蕤)„„„ 张九龄

山园小梅„„„„ 林 逋

十二、*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称 四

十三、*病梅馆记„„„ 龚自珍

十四、*板桥题画三则„„„„ 郑 燮

第五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

二、老人与海„„„海明威

三、牡丹的拒绝„„„„„张抗抗

四、*我愿意是激流„„„ 裴多菲

五、*雅舍„„„ 梁实秋

六、*谈白菜„„„ 李 锐

七、*上海的风格„„„„ 易中天

第二单元

八、守财奴„„„巴尔扎克

九、关汉卿„„„田 汉

十、别了,哥哥„„„„„殷 夫

十一、*告别权力的瞬间„„„„ 李 辉

十二、*简论市侩主义„„„„„ 冯雪峰

十三、*“钱”与是非„„„„„ 曾敏之

十四、*钱锺书伉俪„„„ 徐 泓

第三单元

十五、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恩格斯

十六、短文两篇

人类的文明„„„乔 德

文明的进程„„„赵鑫珊

十七、相信未来„„„„„食 指

十八、*《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十九、*百年工程主世界之沉浮„„„ 宋 健

二十、*地球的镜像„„„ 郑文光

二十一、*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 王 磊

第四单元

二十二、伊凡·屠格涅夫„„„„莫泊桑 二

十三、《药》评点„„„„„ 原作:鲁迅 评点:吴中杰 二

十四、“夏天里的一个春梦”——评周冲„„钱谷融 二

十五、*情感的生命——我看散文„„ 王安忆 二

十六、*说“诗眼”„„„„„ 何西来 二

十七、*空间的美感„„„„„ 宗白华 二

十八、*小溪巴赫„„„ 肖复兴

第五单元

二十九、国殇„„„屈 原 三

十、过秦论„„„贾 谊

十一、伶官传序„„„„欧阳修 三十二、六国论„„„„„苏 洵

十三、*秦晋肴之战„„„„ 《左传》 三

十四、*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三

十五、*肥水之战„„„ 司马光

十六、*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

第六单元

十七、登楼赋„„„„„王 粲 三

十八、诗三首

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

登楼„„„„„杜 甫

安定城楼„„„李商隐 三

十九、阿房宫赋„„„„杜 牧 四

十、项脊轩志„„„„„归有光 四

十一、*滕王阁序„„„ 王 勃

十二、*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十三、*词三首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 永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 观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 四

十四、*长亭送别„„„ 王实甫

第六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阿Q正传„„„ 鲁 迅

二、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三、乡场上„„„何士光

四、*套中人„„„ 契诃夫

五、*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

六、*典型„„„ 傅道彬

第二单元

七、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

八、人生颂„„„朗费罗

九、《傅雷家书》两篇„„„„„傅 雷

十、*生命的五种恩赐„„„„ 马克·吐温

十一、*永远的校园„„„ 谢 冕

十二、*节日„„„ 季栋梁

第三单元

十三、边城„„„沈从文

十四、亲情旧情友情„„„於梨华

十五、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里柯克

十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冯骥才

十七、*沉默的芭蕉„„„ 邵燕祥

十八、*人之初„„„„„ 吴仕龙 第四单元

十九、《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李约瑟

二十、胡同文化„„„„„汪曾祺 二

十一、重读云南„„„„雷 达

二十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艾 青 二

十三、*唐诗过后是宋词„„„„ 葛兆光

二十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 于 沛

第五单元

二十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二

十六、琵琶行„„„„„白居易 二

十七、香菱学诗„„„„曹雪芹

二十八、*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二

十九、*马伶传„„„„ 侯方域

十、*《人间词话》七则„„„„ 王国维

第六单元

十一、兰亭集序„„„„王羲之

十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 维 三

十三、秋声赋„„„„„欧阳修 三

十四、*词三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 永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三

十五、*窦娥冤„„„„ 关汉卿

7.二期课改工作计划 篇七

一是国家教育部加快了课程改革的进度。教育部自1997年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答集了全国的几百名专家学者,在2001年3月率先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方案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接着又出版了一系列的教材,并且选择全国50个地区(县)进行了课程改革的试点。最近又加快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制订。从教育部课改的一系列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看,在课程观、教育目标观、课程内容观、教材观、教学观、学生学习观、德育观、评价观等方面,有一系列非常重大的突破,在理念上有非常多的创新,给上海的二期课改有非常多的启示和借鉴之处。

二是进入21世纪初以来,各国从提高综合国力的高度,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差不多是每隔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比如2002年日本实施的新课程,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其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①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②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③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④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四、八、十二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布什总统一上台就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英国在1988年颁布了《教育改革法》,1999年英国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了“四项发展目标”和“六项基本技能”。“四项发展目标”包括:精神文明的发展、道德方面的发展、社会方面的发展、文化方面的发展。“六项基本技能”是: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从上述列举的几个国家课程改革目标和内容可看出,他们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也正是我们所关注和碰到的问题。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上海城市功能的发展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黄菊书记在2000年9月25日在对上海市教育调研时指出,上海已经进人后工业化和信息化间隔这样一个历史时代,从教育发展思考,它进入了一个转型时期,也就是教育必须超越工业时代。而现行教育恰恰更多地适应工业时代,比如:在体制上仍然是划一化、标准化、同步化,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基本是“一个模子里塑造出来”,按照教育家吕型伟的话,仿佛“天安门仪仗队式的人物”,他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但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从课程和教学的基本格局分析,现行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主导型,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论”依然一统天下;课堂里是同向思维统治着一切,即教师先讲概念、定律、法则和原理,学生课后操练概念、定律、法则和原理,考试也考的这一些。这种训练方式的好处是学生少走弯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它的不足是学生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动地学习,很少逆向思维,很少问题意识;从学生接受学习的方式而言,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分成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那末,接受式学习依然一统天下。从现行培养目标来看,比较少的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就是比较少的考虑怎样从“一个学校的人”培养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更多地关心学生的成绩、分数、升学率,怎样使学生考上高一级学校。在这种“考试指挥一切”“考试统帅一切”的思想影响下,学生的成长受到扭曲,成绩和分数成为学生甚至家长、老师的“命根子”,而学生的品行、道德、操守、信念、自信心、积极的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等等,都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从培养目标看,注重共性,忽视个性,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一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等等。可见,现行的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需要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

2、那末,二期课改与一期课改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点?

应该看到:①从一期课改到二期保改,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改革必须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课程改革必须与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因此,课程改革要均衡各方面因素,不能走极端。②课程改革是一个有继承有发展的工程,它既是一个渐进过程,又必须酝酿重大突破与创新。③课程改革是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改革教育技术的过程,因此,它不仅要体现理念上的改革,更要有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的改革。

二期课改与一期课改在做法上有所不同:一期课改是整体启动,一批完成,试点学校滚动推出,在声势上比较大,行政推动起了较大作用;而二期课改是“成熟一门,推出‘三叮’,强调改革的互动,比如强调课程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的互动;基地学校的课改与课改办之间的互动;教材编写小组

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互动;教材推出之后,基地学校的反馈与专家小组的调研互动。二期课改可能更强调学校的实践、反思,强调理念先行,并不断转化为教师的实际操作过程。

二期课改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有重大突破:

(1)从培养目标上看,一期课改提出了“提高素质,发展个性”,这在全国是比较早提出的;二期课改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正是从这一思考出发,二期课改提出教育要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学生五种学习经历,突出“六大能力的培养”,酝酿着重大突破。

(2)从课程理论上看,一期课改提出从社会——学科——学生的三角型“素质核心”论;二期课改发展到三棱锥的“学生发展”论,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它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更强调课程要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v:shapes=”_x0000_i1025“>

(2)二期课改:由素质核心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v:shapes=”_x0000_i1026“>

(3)对于学力观念的理解,也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一期课改提出了“基础学力”;二期课改提出了“总学力系统”,即构成了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v:shapes=”_x0000_i1027">

(4)在课程结构上,一期课改提出了“三大板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二期课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其目的是加强综合性、选择性、拓展性和开放性。

(5)在学科设置上,整体设置了十二年一贯的体系,以内容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过程的共同特征为依据,建立了八大学习领域,即:语言文学领域(包括语文、外语);数学领域(数学);自然科学领域(包括小学自然、中学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等学科);社会科学领域(包括小学品德与社会、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中学社会等);技术领域(包括信息科技、劳动技术等);艺术领域(音乐、唱游、美术、艺术等);体育与健身领域(体育与健身);综合实践领域(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6)在教材体系上,以往教材注重完整和系统地反映过去,而现在更注重重新整合教材,使教材更多地面向未来,面向学生发展。从教材的形式上,也由过去教材加辅助软件,到形成包含书本、音像制品。光盘等一体化的教材。

(7)在教学评价上,一期课改比较多的是从认知、情感、操作三个领域,发展到二期课改更多地从素质、个性、人格的全面评价。比如:改变过去单一的结果评价体系,转变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推进了包括招生考试在内的各种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小学评价机制。

3、二期课改在许多课程理念上有突破与创新之处

(1)课程观:课程不是“制度”,更是经验,要从“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教师教学不再是忠实传递课程、实施课程计划,在课程。教材、教学之间要相互转化、促进和融通。

(2)目标观:以往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更多地考虑“知识与技能”,而现在认识到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之间的整合。

(3)内容观:书本知识不是课程内容的全部,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教材观:改变把教材当作“王法”,教材仅仅是给教学提供有弹性、可选择的资料和范例。教材不只是教本,更是学本。教材应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教学观:教学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更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打基础。要提倡科学探究的教学和体验性教学,引导学生深人社。会和科学领域进行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习观: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学生不仅是学习的接受者,还是知识的建构者。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提倡交流与合作学习。

(7)德育观:德育不是思想政治课的“专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说教。所有学科都肩负着青少年道德的培养。所有教师都应当成为德育工作者。德育要润物细无声,增强德育的时代感,与时俱进改进德育方式。

(8)评价观:评价不是挑剔缺点,不只是甄别与选拔,评价更多地是激励学生成功,鼓舞信心,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4、如果说从1997年到2001年上海的二期课改尚处于单项性试验阶段,那末从2002年秋季起,进人了整体性试验阶段。上海二期课改有哪些重大影响,它可能是长远地影响着上海的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进展。主要是:

(1)提出了“为学生提供五种学习经历”。

相当长时期来,我们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一直认为学生到学校来就是为了学知识,学了知识让他们考上高一级学校,然后找一个好工作。学校校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几乎都是这样看待问题。至于学生到了社会上之后,他们的实际能力强不强,各方面素质好不好,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家庭的长远发展所起的作用大不大,对于这样比较长远的问题,大家又比较少考虑。因此,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更多地关心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生在训练方式上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知识被赋予“神圣”的特征,而这种知识内容,又有相当多的是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高新科技,学生所接受的这种“外在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知识”本质上是面向过去的。教育最后变成了追求成绩、分数、升学率。学生在“成绩和分数”面前,只能拼命地适应。这样,教育的本质就变成了学生要适应教育,学生要适应课程。

提出为学生提供“五种学习经历”(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体育与健身的经历;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社会实践的经历),就是要把原先的思路倒过来。让教育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习经历是学习目标、过程。内容和环境的综合体,是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键。学习经历中当然包括知识内容,但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让学生从学校、社会和各种学习渠道,不断地使自己的学习经验形成、积累和建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学习经历也关注“知识与技能”,但更关注知识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经历也关注“成绩、分数、升学率”,但更关注怎样把一个“学校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

(2)提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长期来教师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应该说,我国在这一教学模式中积累了深厚的传承文化,为国际教育界公认。

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好奇心与求知欲,怎样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从而获得经验,进而获得一种学习经历,怎样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二期课改提出: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使学生学会选择。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空,又提出社会的科技馆、博物馆和各种青少年教育基地都应该进人课程,研究型学习也进人课程,课内课外结合,让学生可以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相信当这一领域完全拓展之际,学生就有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他们的学习更主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3)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深刻地影响人的生活,包括人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使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将使课堂教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拓展,视野更加开阔,用更简捷的方式了解和认识高新技术。可以预言,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取得突破之际,实施素质教育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4)在课程管理方面,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8.四年二期班队工作计划 篇八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以学校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和德育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精神,引领少先队员们争当四好少年,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学期的班队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6人。这些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好奇心强,对各种活动充满兴趣,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模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这些可爱的孩子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如自制能力差,好动等.二、中队工作目标

1、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成为四好少年。

3、健全中队委,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

1、以《泮春中学班级常规管理评价细则》为准绳,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细、抓严、抓实,达到“三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促使学生将文明习惯内化为自身的需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2、以雷锋纪念日、妇女节、革命烈士纪念日、母亲节、父亲节、世界环境日、六一节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为契机,举行各种纪念、庆祝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教育队员把热爱献给祖国,把敬爱献给长辈,把关爱献给自然,把友爱献给他人,把珍爱献给自己,使少先队员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3、组建中队委,明确分工,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榜样作用,引导全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坚持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制度,规范班级升国旗仪式,穿校服,正确佩带红领巾,敬队礼,唱好国歌,进行国旗方面的知识教育。

5、坚持每日检查学生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的情况,做到日查、周评、月总结,努力争夺流动红旗、文明班级、温馨班级。

6、坚持利用板报、张贴栏进行宣传,做到一月一换,内容新颖及时。

7、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过马路时,让学生排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

有秩序地走,不拥挤,不乱跑,教育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对学生进

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

8、加强对思想不积极的学生的管理,建立详细档案,并认真分析、研究,总结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四.活动安排:

二月:

1.做好开学工作(报名、收费);

2.加强期初行为规范教育;重点进行安全教育

3.进行班级寒假情况调查,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

4.上报中午就餐学生、乘车学生名单,并做好管理工作;

三月:

1.班报刊出;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重点进行安全教育。

2.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

3.庆祝“三八”妇女节:

4、建立后进生档案;

四月:

1.班级日常行为小结;防溺水、防雷电教育.2.班报刊出;

3.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

五月:

1.庆祝“五一”劳动节;

2.做好期中考试工作;期中考试总结;

3.班报刊出;朗读测试。

六月:

1.庆祝“六一”儿童节;

2.写字水平测试;学生身体素质测试;

9.煅烧炉二期工作总结 篇九

碳素厂煅烧车间二期煅烧炉自开始启动至今经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完成达产达标。煅烧车间二期工程深受中铝公司领导及碳素分厂领导的重视,在碳素厂四个流水生产车间中,煅烧车间属于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煅烧车间生产不好将会影响碳素厂整个分厂的正常生产,理应漂亮、干脆的完成领导下达的指标任务

天不尽人意,由于设备滞后、各单位协调不及时等原因在2011年11月份煅烧车间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一直没有交接。但是煅烧炉已完成砌筑,如果不在入冬前将煅烧炉温度提上来,那么新砌筑的炉体将因为环境低温造成炉体裂缝、粘合不紧密等损害,这将大幅度的缩短以后煅烧炉的使用寿命,甚至正常生产都受制约。最终公司及分厂领导决定必须要立刻烘炉,不能再拖。

2011年11月25日煅烧车间二期煅烧炉正式点火烘炉。首先点火的是2#炉和3#炉,在2011年11月30日0#炉和1#炉也开始点火烘炉。但是困难接踵而来:

首先,煅烧烘炉采用的是在小炉灶烧煤进行加热。但是配套设备设施不具备,只能由人工将燃煤从一楼运往四楼小炉灶。这无疑耗费较大人力。

其次煅烧炉烘炉需根据烘炉曲线及时检查煅烧炉的各种数据,只能搭建临时的检测点。许多检测仪器都暴露在外,增加了检测困难。

随后0#炉和1#炉附属的余热系统没有配备,被迫在2012年2月份炉温达到800℃后停止烘炉。

最后在2#炉和3#炉温度正常后拆掉小炉灶,正常生产。但是煅烧炉排料设备又频繁出现故障,导致不能正常排料使煅烧炉温度出现下降趋势。小炉灶也扒完,碳素分厂领导带队采用重油和热媒油给煅烧炉保温。保证其在设备故障停产时间温度。

最终在中铝公司及碳素分厂领导带领下,克服多重困难使煅烧车间二期工程达产达标

10.九年二期年级组工作总结 篇十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支持下,初三年级组的教育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年级全体老师认真工作,时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从来没有掉以轻心,没有丝毫的松懈,做到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在全体老师的艰苦努力下,在年级组上下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现对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做简要总结:

一、中考成绩

由于到目前为止,中考成绩尚未公布,所以本届九年级的中考成绩如何尚不明了,但从各方面的情况综合来看,本届中考的成绩应该说还是会不错的,让我们一起期待最终的结果。

二、教师管理方面:

初三年级组共有学科老师将近20位,本学期年级组在教师管理工作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提高和业务能力提升两个方面。

1.认清形势,明确职责,增强目标意识。

初三年级的教师承担着教学与升学、教书与育人等多重任务。思想的高度统一是完成这些任务的保证。从一开学,年级组就以抓实教学和常规管理工作为中心,并把统一思想作为每次年级组会议的主要内容。全体教师看清了形势,明白了肩上担子的分量,特别是在本学期的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上,全体教师明确了学校交给我们的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校领导对初三年级的期望,增强了工作紧迫感和危机意识;通过学习,大家干劲足了,目标明确了,逐步形成了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积极向上的集体,“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思想意识已深入人心。我们初三年级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本届初三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和2014年中考成绩将不仅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大程度地关系到学校事业的发展,因此,全体教师肩负着来自多方面的重任和压力,而思想上的统一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2.教学上齐头并进,加强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初三年级全体教师都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质量意识,能化压力为动力,明确只有立足本职岗位,奋力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尽责尽心,认真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本着对学生及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个人负责的精神,只有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才能在平实的工作中创佳绩。所以本学期以来初三年级组全体成员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把个人成就感与年级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初三年级各备课组内部精诚合作、资源共享,为打好团体仗建言献策,共同提高;不同学科之间能注意协调,在有效的教学时间上不冲突,在学科教学上相互鼓励、相互借鉴,同科教学做到“齐步走”,每周定期进行教学交流。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学,教师也是相互促进,相互鼓励。

3.注重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注重对中考方向的分析。

毕业班的教学必须要为中考作准备,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们一方面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另一方面分析近年的中考试卷,从中得出自己的体会,并用得到的信息指导自己平时的教学。

三.学生管理方面:

1.加强班级管理,开展主题教育,营造学习氛围。

我们要求班主任注重用积极奋进的氛围来育人,从而促使班级学习成绩的提升。经过努力,初三年级所有班级在班级建设上都注重营造健康、奋进、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学生思想疏导工作。班级要确保完成学校分解到各个班级的质量指标,明确提出班主任是班级目标达成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将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调动每位学生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从而达成班级目标。年级组经常性地召开分类学生会议、全体学生大会会、学生家长会等,来强化年级组学生管理力度,转化部分学生,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

2.加强学生常规管理,提升学生思想和学习等方面的整体素质

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各班级都能进行跟踪管理,争取的家长的配合,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整改,特别是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班主任每天要

从一到校就抓起,要求学生每天到校后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每节课之前坚持课前读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及时巩固、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对待考试,考后认真纠正和总结,找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坚持开好月考成绩分析会,采取张贴红榜多种办法来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四、具体工作中加强过程管理,落实措施,注重实效

本学期来,我们非常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1、加强班级管理,提高教育效果

年级组的成功基于每一个班级的成功,初三年级需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严格班级管理,从早晨的按时到校到日常的各项行为,从平时的行为规范都要严格要求,狠抓班风和学风建设,为此,我们重视班主任要确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要求班主任工作要求做到“五勤”:勤观察、勤提醒、勤指导、勤深入学生、勤思考。再次,班主任做到“身体力行”,争取在学生到校之前到校,在学生离校之后离校,多找学生谈心。实行班主任查堂制度,督促班主任深入学生当中,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同时还发动学生对本班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落实教学管理工作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结合我校的年级组管理机制,针对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定期召开初三年级教师会议,及时向教师通报初三年级的整体情况和工作方案、重点措施,及时协调各学科、各班级之间的教学关系。在常规方面严格要求,在学习方面科学指导,在心理方面及时疏导。通过开展分层学生会、班级挑战赛等形式,让学生及早进入状态,树立中考意识、竞争意识,及时表彰优秀学生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全体老师能严格教学规律,做好教学中的各项工作,本学期全体老师的教案、作业都非常认真,做到内容详实、环节齐全、书写认真,对教学内容挖掘较深,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能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3、抓好备考工作

我们细心研究往年中考试题,揣摩中考最新动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做到紧跟中考步伐。正是这些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老师们,让年级组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我们在年级管理、班级常规、教师课堂教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因此,“精”、“细”、“严”、“实”将作为我们初三年级组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今后的追求方向。我们初三年级将继续坚持“人人可成才,个个能进步”的教学观,牢记责任,强化质量意识,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我们相信,在这些努力拼搏、精诚协作、无私奉献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年级组将形成和谐拼搏、敬业高效的良好氛围,将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温剑文

上一篇:认错态度诚恳检讨书的下一篇:传统文化故事传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