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

2024-07-10

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精选13篇)

1.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 篇一

社会:环境保护靠大家

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环境的主要性。

2、愿意从自己做起,保护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幼儿周围哪些地方有垃圾:请家长配合,与幼儿共同观察家庭周围哪些地方有垃圾或不卫生现象。

2、幼儿操作材料《健康/社会.爱护环境》。

活动过程:

1、以讲述故事《美丽的家园》引题,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美丽的家园》,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想一想故事里小动物为什么要搬离美丽的家园。

2、理解故事,以交流、讨论的形式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1)引导语:在我们周围,你见过哪些地方有垃圾?垃圾是哪里来的?

(2)幼儿分组讨论:乱扔垃圾会有什么什么后果?

(3)小结: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被污染,地球将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

3、师幼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1)交流、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

讨论:故事里小动物是怎么让家园重新变美丽的?

(2)师幼讨论怎样保护环境。

讨论:如何保护环境?人们都是怎么做的?

教师介绍人们的环保行为:节约用水、少用电器、将垃圾分类回收、保护野生动物、用纸袋代替塑料袋、植树造林等。

(3)师幼共同小结: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我们要告诉周围的人一起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家园越来越好。

4、引导幼儿翻看操作材料《爱护环境》,判断图中几种行为的对错,并说说错误行为应该怎么改正。

2.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 篇二

1 企业家要加强自身修养, 强化责任意识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上指出, 广大民营经济界人士要以强国富民为己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

根据对承德市民营企业的调查结果, 并结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对目前民营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如下:

2.1 生产竞争力方面

被调查企业中产品生产周期在10天内的占50.9%, 及时供货率达到80%以上的占到被调查企业的75.6%, 产能利用率在70%~80%较合理范围内的占34.5%, 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占42%, 68%的被调查企业售后网点在1~10家之间。

调查表明, 多数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组织能力, 在面对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变化时, 具备一定的生产调整适应能力, 总体的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民营企业产品的质量还是比较理想的, 但目前民营企业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力度不够, 售后服务网点较少, 反映了民营企业在追求卓越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不足。

2.2 管理竞争力方面

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 大多数按生产性企业组织形式构建。可能是由于股权集中等原因, 集权型是民营企业重大决策的主要类型, 被调查企业中有48家, 约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87.3%, 而采用民主型决策的企业不足10%。同时民营企业具有较快的决策速度, 重大决策时间在1周内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1.3%。这些都为其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 但民营企业需要加快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步伐。

2.3 创新竞争力方面

调查显示, 承德民营企业中约80%以上主要从事工艺创新, 而民营经济界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民营企业家必须加强个人修养, 自强自律, 自信自爱,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放开眼光, 与时俱进, 拥有爱国报国的信念和宽厚博大的胸怀,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不断通过正确的财富分配途径, 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对员工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和关爱员工,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 将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事业结合在一起, 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

2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民营企业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坚持科学管理, 增加投资、增加利润、增加就业、增加税收, 不断充实、发展和壮大自己, 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就是对社会和谐的最大贡献。

3实行人性化管理,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保证, 对于能够创造较大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创新的企业不足20%。另外在创新方式上, 模仿创新的企业有16家, 占样本总数的29.1%;引进创新的有14家, 占样本总数的25.5%;自主创新的有19家, 占样本总数的34.5%;与其他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的有6家, 占样本总数的10.9%。表明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联合开发能力有待提高。被调查民营企业本身的R&D (研究与开发) 投入平均水平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1%。在被调查的企业中, 进行R&D (研究与开发) 活动的仅有23家, 占全部调查企业的41.8%。表明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差距较大。

2.4资源整合竞争力方面

根据调查结果, 承德民营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人数比例超过10%的企业只占16.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人数比例低于5%的企业接近50%。表明目前在民营企业中, 高层管理者的结构和素质尚不能达到现代企业的要求, 员工文化层次不高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同时, 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管理技术人员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另外, 民营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总体上说明民营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还需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丁伟斌, 荣先恒, 桂斌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选择的实证

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5, (10) .

[2]李富忠.山西省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2008, 5.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民营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尊重和切实维护员工权益, 保证员工享受各种保障, 做到尊重劳动者、保护劳动者、善待劳动者。

民营企业要认真执行劳动法规, 尊重和保护员工合法权益, 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 办理社会保险及工伤保险, 按时全额发放工资, 提高员工的待遇, 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 正确看待员工作用和贡献,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的劳动标准, 富有人道和尊严的劳动标准乃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广泛开展“关爱员工, 实现双赢”和“企业家关爱员工, 员工关爱企业”活动, 努力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

4 坚持诚信守法, 维护社会公德

道德和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与核心。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本道德规范, 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前提, 也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和发展之基。法制是社会和谐的制度保证, 民营企业要遵守一切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个人诚信, 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民营企业应当以法规为准绳, 以诚信为基础, 以关爱为责任。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提倡勤俭节约, 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讲诚信、重信义、守信用, 依法经营, 质量取胜, 公平竞争, 打造诚信企业,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是企业立身之本, 也是企业与社会、与政府、与企业、与公众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这样做, 既有利于社会平衡和社会和谐, 更有利于企业家个人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5 争取公平公正, 维护企业权益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民营企业既要为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加公平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 要积极争取和维护自身享有公平公正的权益, 如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支持、土地使用、外贸出口以及财产权维护等, 企业要与政府的互动, 积极配合政府落实各项政策举措, 使企业在平等、和谐中加快实现新的飞跃。

民营企业也要公平地对待社会其他群体、特别是自己企业的员工, 努力维护他人的公平权利与利益。民营企业要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多做贡献, 在合法经营、勤劳致富的同时, 要积极帮助后富者走向共同富裕, 这也是民营企业创和谐、树形象的重要实际行动。

6 建设生态经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 滥用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造成今天这样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的局面, 企业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 其中包括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要承担相当责任。

民营企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 节约能源资源, 严格按照环保局的要求, 对所有项目进行环评认证, 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 从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购、工艺制造、安装使用等所有环节和活动都严格按标准要求, 自觉采用循环工艺, 加大科技型、节能型的设施投入, 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 在企业内部建立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 逐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也为自己创造绿色GDP。

7 积极承担公益慈善责任, 倾情回报社会

民营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要增强感恩和回馈意识, 热心社会慈善事业, 积极参与支持公益事业, 踊跃投身慈善与公益事业事业。要把企业发展的宗旨定位在“服务社会, 造福人民”。在民营企业中积极倡导“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奉献精神,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鼓励企业参加文化、卫生、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改革和建设, 鼓励企业扶危济困, 援助鳏寡孤独和失学儿童等, 鼓励企业向希望工程、彩霞工程、红十字会等捐款捐物, 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爱心和力量。

“实际上, 现在许多企业家已经在致富思源, 富而思进。截止到去年, 据不完全统计, 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最先提议发起的‘光彩事业’在全国共实施光彩事业项目9765个, 到位资金523亿元, 培训人员200万人, 安排就业210多万人, 帮助495万余人摆脱了贫困。”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王鹤龄先生表示。

为民营企业如何通过慈善事业发挥社会责任感?一些政协委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先富起来的企业家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 就应该履行帮后富的责任, 可以把资金投到那些利润很薄, 但对贫困地区能起到带动作用的项目;可以把财富直接投向教育、残疾等社会福利事业。另外, 国家应该通过税收政策, 来鼓励企业向社会捐助。

有社会学家表示, 由最初的单纯追逐利益到现在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是社会发展和企业家成熟的必然历程。将对人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追求企业利润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是中国的企业家日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

总之, 民营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 运用战略眼光,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注重公平正义, 恪守诚信经营, 规范经营行为, 倡导生态经济, 热心公益事业, 倾情回报社会, 勇于承担起促进企业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 推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实现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杜兰英, 杨春方, 吴水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博弈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07, (1) .

[2]Kernaghan Webb.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的最新发展[J].管略, 2006, (9) .

[3]张峻峰, 张锋.全面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与机制[J].WTO经济导刊, 2007 (1) .

[4]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出版社, 2006.

[5]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6]崔江水.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稳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J].WTO经济导刊, 2006, (5) .

[7]正在制定中的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6, (8) .

3.美丽校园靠大家 篇三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美丽校园靠大家》。

走进我们的学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洁净和美丽,一棵棵绿树为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小草小花为我们捎来春天的气息。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家,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这个家庭里温暖的点缀,这里的一虫一鸟都是这个家庭里跳动的音符。作为家庭的主人,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

有一项研究显示,人们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和学习,要比在优美环境下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低很多。如果我们学习的教室,我们行走的通道,我们活动的操场都是尘埃满布,纸屑遍地,我们如何能够拥有高昂的精神来迎接每一天的挑战?我们又如何能够有愉悦的心情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了营造一个整洁、优美、卫生的校园环境,每天,我们都利用早晨提前到校的时间和课间休息的时间将校园打扫的干干净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我们还是经常看到一些零星的垃圾,因为在我们同学中仍然有一些人卫生意识淡薄,不管走到哪儿,只要手中有垃圾就随手一扔,不尊重大家的劳动成果。想想看,这些随手乱扔垃圾的人,他们对我们学校的环境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但你会不会也是这些不经意中随手一扔的人呢? “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为了营造校园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此,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请不要乱扔垃圾,并提醒乱扔垃圾的人。

2.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3.看到地上有纸屑、塑料袋等杂物,主动捡起来,及时顺手清理到垃圾桶内;树立人过地洁之风尚,做一个文明的人。

4.不再把食物带进教室内,同时主动清理抽屉里的垃圾;做一个讲卫生的人。

5.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减少浪费,就是减少垃圾;做一个节约的人。

“捡起这个纸团,你捡到了一种快乐;丢掉这片果壳,你丢掉了自己的美德。”我希望这样的话语成为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人生格言。我们号召同学们一起修养自己的美德,拾捡自己的快乐。让我们亲爱的校园变得更加洁净,让我们所有同学的心情更加愉悦,让一切美好成为我们的追求。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李红霞

4.环保靠大家作文 篇四

“真热呀”!王风顺望着天空火辣辣的太阳说道,然后,他回家从冰箱里取出妈妈给他准备好的冰西瓜,大口大口啃起来,他啃完一块,随手就将瓜皮扔到了楼下。

与此同时,他的同学龙凌音正好走过来,心想:“我今天的数学得了100分,妈妈会怎样表扬我呢?”边想边往前走,“扑通”一声,她摔了个狗屎跟头,原来她踩在了那块西瓜皮上滑倒了!伴着“哎呦,哎呦”的痛苦呻吟,她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望着楼上恨恨地嘟囔:“谁呀!这么没有公德,乱扔西瓜皮?”正在她还在埋怨的时候,只见7号楼602房间的一块西瓜皮又扔下来了,说时迟,那时快,不偏不倚正好又落在了她的头上,那鲜红的西瓜汁从她那乌黑发亮的头发丝中缓缓流淌下来,小学。顿时,她眼冒金星,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她把西瓜收进一个塑料袋内,她想:王风顺家不也是住在7楼吗?难道是他?王顺风可是班里有名的“邋遢大王”!带着怒火,他就向王风顺家冲去。果不其然,当她跑到楼上透过门缝,看到王风顺正坐在阳台上的躺椅上悠闲地边吃西瓜,边看电视,吃完一块随手就往楼下一扔,继续再吃。她看到此情此景,好不气恼,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今天非得好好收拾你一次!”她跑到楼下,写了一封信,背起书包,把信装在塑料袋里,按响了王风顺家的门铃。王风顺听到门铃响,便去开门,在听筒的那一头,王顺风火冒三丈地说:“谁呀?!搞什么?打扰我休息!”当他听到是龙凌音来给他送一封信时,语气随即缓和了许多:“我马上下来拿!”龙凌音站在一块西瓜皮的后面等他过来拿信,他看到龙凌音的手里拿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就迫不及待地跑过来拿,谁知,他一脚踩在了西瓜皮上,摔了个大屁蹲,在地上疼的哇哇乱叫,等他奋力爬起来后,拿着袋子一瘸一拐地上了楼,龙凌音捡起最后一块瓜皮扔进了垃圾桶,向家里得意地走去。

再说王风顺,他拿着袋子上了楼,心想:这一定是龙凌音送给我的巧克力?薯片?QQ糖?棒棒糖?PP糖?还是果粒多饮料?椰仔糖?他兴奋地打开后看到,原来是他扔的西瓜皮,“难道龙凌音在戏弄我?”

正当他丈二摸不着头脑时,看到了那封信,信中写道:

王风顺同学,你好!

你扔的西瓜皮万一扔到脾气不好的人头上,你就得不偿失了!而且,无锡是我们的家园,你忍心破坏我们家园的环境吗?请你三思而后行!

你的同学:龙凌音

5.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篇五

教育公平的内涵

社会公平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它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研究的焦点之一,许多学者基于哲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分析和探究教育公平问题。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近代以来,太平天国运动曾要求开展儿童教育,并主张男女平等。梁启超主张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孙中山高呼“平人类之不平等”,主张建立普及、平等的学校教育。柏拉图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要“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人人都应学到关于人的一切事项”等。马克思在1886年就提出了“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的教育平等的思想。综合各种教育公平的观点能够看出,对于教育公平,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权利公平、教育环境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是指给所有人创造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的教育机会。根据瑞典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的教育理论,教育机会公平包括教育机会的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教育起点公平就是要使每个人不受任何歧视地接受政府所提供的教育的机会,包括儿童、少数民族、残疾人以及成年人在内的一切人。教育过程平等是指教育过程不区分性别、种族、贫富,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待每一个人。教育结果平等指每个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取得同等的学业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教育权利公平是指在法律上、政策上、制度上保障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全民教育宣言》、我国的《宪法》和法律等都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在各国,法律上的教育权利平等已普遍实现。

教育环境的公平是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包含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公平以及居民负担教育经费的公平。目前,我国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的教育环境还存在很大差异,教育环境公平的实现还需长期努力。

促进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和组成部分,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1. 教育公平确保社会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首要的、内在的、基本的内容。目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社会转型期,保持稳定发展是社会的首要任务。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自由与公平,往往直接取决于教育公平。在任何社会,社会的阶层分化都客观存在,现代社会的分层与个人的教育水平相当。教育的不公平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甚至形成底层民众无法上升的“断裂的社会”。经济上处于弱势的群体往往把扭转这一局面的希望寄托在培养自己或下一代的教育上。因此,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的和谐。

2.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任何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时总是强调教育先行。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输送优秀的建设人才、增强国家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是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促进教育公平能使广大公民享有广泛的教育机会和权利,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个人来说,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一个人终身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教育不公平会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实现教育公平,保证大多数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使人们普遍接受良好的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资源,培养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

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需要全国人民共同长期努力的重大工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实施教育公平,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据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手段,从多方面入手,争取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下面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方面来谈谈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

1.发挥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是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者,因而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主体,离开了政府,教育公平无从谈起。近几年,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政策来缓解教育不公平,但是这些政策多数是一次性的或局部性的“工程”,因此还需要从制度上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革,主要是: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确保教育的公益性。资金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资金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公平也无法实现。

(2)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均衡。要遵循平等和补差的原则,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之间进行科学的资源分配。

(3)加强教育司法建设,以法律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制体系,从法律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杜绝教育腐败、以权谋私等伤害教育公平的事实发生。

2.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确保教育公平

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是政府应当关注的问题,每一个社会民众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做法体现在:

(1)确立公平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改变思想,树立一个男女平等的观念,彻底改善边缘地区女童入学难、女大学生就业难、高等教育中女性参与的劣势地位等问题。

(2)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办学形式。社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社会中潜在的教育资源也是多样化的。当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教育资源不足。充分利用社会上分散的教育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来满足人们受教育的愿望。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社会和个人应当树立的一个新观念。

3. 学校和教师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是否受到公平的教育,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及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是学生参与受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对象,所以加强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学校和教师管理的公平意识。学校和教师具有公平科学的管理意识,是实现学生在学校和班级获得公平发展,实现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的前提条件。

(2)学校和教师应树立公平的评价观。教育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个别“尖子生”,而在于所有的学生。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应切实树立公平意识,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促进学生获得公平的发展。

(3)全面提高师生素质。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民主、公平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展。

结束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教育公平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在党、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育公平,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彭芳芳.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对策探讨.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6.校园文明靠大家1 篇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校园文明靠大家》。

校园因什么而文明?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我们的校园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环境氛围和文明行为,就不会有校园的文明。

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从教育成长的角度,文明是告别作日的无知和粗俗,是自觉的控制,是人性战胜,战胜不符合社会、法律、纪律、公德的本能欲望,是把自己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的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我们同学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呼唤文明的回归、重建和发展,环顾四同不文明的现象仍然频繁地出现我们身边。

例如:语言不文明,有些同学出口成脏,打架骂人的事件还偶有发生;例如:环境不整洁,伴随着值日劳动的是一些同学对环境的破坏,饮料杯、面巾纸、塑料袋、纸屑随处丢弃,甚至不辞劳苦将这些东西到处藏,四处塞,垃圾不及时清理,有的将垃圾偷偷扫近床底下,有的将整袋垃圾放在公共楼道上,有的将垃圾由2楼作“高空投掷”;

例如:少数同学洗脸洗衣服后水龙头忘了关,成吨的水短时间被放干,严重影响集体生活,这不只是浪费的问题,而是人性的缺失;

例如:有的同学过度消费,总在不应该的时间进小店„„

可见,文明与丑陋的冲突严重存在,要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需要大家的行动。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学习的人。他总是对知识充满渴望,在课内课外都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爱提问题、不怕困难。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他嘴边,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会随便买零食吃,因为他懂得随便买零食既浪费又不利于健康,他更不会乱丢饮料杯、面巾纸、塑料袋、纸片,而且会动手捡拾纸片等,因为他懂得环境是大家的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护公私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践踏草坪,不会乱涂乱画,更不会踢门、浪费水电„„而且会劝阻、制止破坏行为,及时报告。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遵守纪律的人。他会将自己的物品摆放齐整,会自觉排队就餐,不会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的学习,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

7.加强党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篇七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对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讲话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我们党关于干部队伍和全体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是加强党风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的行动纲领。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当知荣辱、树新风、兴文明、促和谐的表率,以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自己的行为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要增强执政意识和责任感,切实了解群众疾苦,热心反映群众要求,真诚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致富。要把群众的医疗、就业、教育、养老、住房等基本生活问题时刻挂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是共产党人高尚革命气节的外在体现。人民群众看一个党员一个干部,首先看到的是他的生活作风,从生活作风上具体真切地感受到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生活作风是党的形象的窗口,也是共产党人恪守革命情操,拒腐防变、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

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最关键的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否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能否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都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考验。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要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我们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地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决抵制铺张浪费之风和奢靡腐朽的生活方式,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好风尚好传统,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三、继续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键在落实。要按照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体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治理腐败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这是提高全党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防止腐败产生的重要手段。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最新理论成果。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思想理论的高度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堤防。

四、发扬民主,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建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过程。党的群众工作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作用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一致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在推进改革、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自觉地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要保护好困难群众的利益。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工作中,各级组织不能与民争利,更不能坑民害民。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05-6-26.

8.保护环境靠大家作文 篇八

校外的清洁工人们,每天早上5点多工作,来为大家打扫这座城市,让大家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可以看见干净整洁的城市。可有的同学既不遵守校内的环境卫生,也不遵守校外环境卫生,将吃完的食品袋,用过的卫生纸扔在清洁工阿姨刚刚打扫干净的地方极不文明,希望这些同学加以改正,争取文明小学生。

校内的环境卫生,操场及清洁区的卫生都是值日生同学提前打扫干净的,但有些同学极不文明,把值日生同学的工作不当一回事,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让刚打扫完的同学又得重新打扫一遍。还有的同学将花坛里树上的松针折下来扎别的同学。玩的开心了随手扔在地上极不文明。楼梯走廊里的垃圾是由学校阿姨负责打扫的,有的同学一扔又让值日生去捡,自己却跑去玩了。

9.环境保护靠大家作文 篇九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小学六年三班 周炎

今天早晨,我在路边等班车时,白茫茫的雾气迎面扑来,我仿佛来到仙境一般。远处的景物若隐若现,好像隔着一层纱。只能隐约看见5米以内的物体,汽车的防雾罩,如同星星一般闪烁不停。人群的嘈杂声和汽车的喇叭声交织在这朦胧的晨雾之中。整个世界都被雾笼罩着,我高兴的手舞足蹈。这时,站在我身旁一声不吭的妈妈发话了:“贝贝,你高兴什么?这‘雾’的天气其实是雾霾!”我半信半疑地问:“妈妈,雾霾我怎么从来都没听过呀?”妈妈皱着眉头的告诉我:“雾霾就是空气中悬浮的有毒颗粒,如果吸入呼吸道,就会导致死亡的!”听了妈妈的讲解,我已经严重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想听一听奶奶小时候的环境,奶奶坐在床上说:以前的人,都种花种树,空气清新顺畅,河流清澈见底,天空深蓝幽远,树木郁郁葱葱。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的池塘,足不出户,无论是干农活还是淘米煮饭,有了这个便捷的工具就非常方便了。而现在的整个汤泉镇就只有一个九龙湖,真是令人懊恼!奶奶还说,以前她小的时候,每次淘米,她都喜欢用米箩往河里轻轻晃动,因为水清的缘故,活蹦乱跳的鱼虾全部向米箩里钻。到合适的时机,奶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米箩往上一提,一看,真是满载而归呀!

我以奶奶以前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做对比,可谓天壤之别啊,深深使人感到害怕。现在,河水里“垃圾成河”,都是人们吃剩下的食品:水果皮、鱼刺、稀饭„„简直是臭气熏天,看了让人呕吐!小鱼、小虾见到这种情形,难以生存,全部游到别处去了。岸上,花草树木也枯萎了,一片光秃秃,树上挂满了“白色恐怖”,不时发出一股腐烂的味道。实在是太可怕了!陆地上,生活越来越好,几乎每家都有一辆小轿车。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出去炫耀。那么汽车的尾气,就使空气变的浑浊不堪,导致了污染越发严重,也是城市多次出现雾霾的“头号病根”。

所以,作为社会上的每一份子,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呢?我经过认真的思考,觉得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地球妈妈肯定会越来越年轻的: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生活垃圾分类、拒绝一次性用品、爱护动物。

10.伊春林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十

关键词:伊春,和谐林区,林区建设

一、伊春林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2006年10月, 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 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这表明, 党和政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视, 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形势严峻, 任务艰巨。

伊春市是一个林业大市, 林业、林区和林民问题, 始终是一个关系伊春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林地面积占全国重点国有林区13%的伊春市, 林区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好坏直接关系林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方向和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进一步加强伊春林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 以维护林区人民权益为重点, 推进伊春林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实现伊春林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六大以来, 伊春和谐林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随着林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 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林区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民主法治还不健全;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等等问题, 严重损害了林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影响了伊春林区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迫切需要加强伊春和谐林区建设。

二、伊春林区和谐社会构建出现的问题

伊春是资源型城市, 开发建设50多年来, 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起, 由于长期超负荷过量采伐, 林区过早地陷入可采林木资源危机、资源危机、林区经济危困的“三危”境地, 随之企业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 下岗分流人员逐年增多, 林管局系统亏损额高达到1.89亿元;1996年, 全市累拖欠职工工资1.5亿元;1997年富余人员比例为42%, 职工年平均工资只有2, 466元, 人均月收入不足60-70元的特困职工1万多户, 贫困程度在全省倒数第一位。由于森工企业连年不景气, 积淀了大量的社会矛盾, 越级上访居高不下, 干群关系开始紧张, 这些不和谐因素严重影响了林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步伐。

森林滥砍乱伐严重, 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 造成森林滥伐的社会背景, 大致分为政策失误、劳动就业的压力和摆脱贫困等原因。通过抓典型、督查处, 从严从重查处涉林违法犯罪行为, 彻底斩断伸向森林资源的黑手, 真正把从严管林这一重大决策落到实处;通过集中整治, 不断规范和强化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 着力强化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力度, 重点解决法人超采和伐区作业人员滥伐问题, 从源头上强化森林资源消耗控制;过采取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盗伐、滥伐、非法加工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 有力保护森林资源安全;通过强化木材运输管理, 把住木材流通关口, 堵住“黑材”非法外流渠道;通过密切配合国家林业局启动的“绿盾行动”, 加大打击力度, 有效保护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坚决杜绝乱侵滥占林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林区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体制的交错运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人们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地变化和差异、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以及改革中产生的新的各种矛盾, 都将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因此, 妥善地化解和处理好这些矛盾, 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就要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努力适应社会经济对林区发展的要求。

三、伊春林区和谐社会构建取得的成就

(一) 林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2007年GDP达到153.2亿元, 比1978年增加147.2亿, 增长5.7倍, 年均增速6.8%;人均GDP由1978年的510元提高到2007年的12001元 (户籍人口) , 增加11491元, 增长5.1倍。十年经济平均增速由4.9% (1978-1987年) 到5% (1988-1997年) 再到9.6% (1998-2007年) 。

(二)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4.6亿元, 是1978年的7倍, 年均增长6.9%;人均财政收入达到355元, 比1978年 (55元) 净增300元, 增长5.5倍。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不但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也为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5.9:37.2:36.9, 地方税收三次产业实现的收入结构为0:40.7:59.3, 第三产业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从所有制结构看, 股份公司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最大。股份公司对税收的贡献占总税收的一半左右, 而税收是实现财政收入的主体。从行业结构看, 工业对财政的贡献最大。“必须在构筑合理的生态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下功夫;必须在构筑发达的产业体系, 实现企兴民富宏伟目标上下功夫;必须在构筑科学的管理体系, 推动企业经济加快发展上下功夫;必须在构筑牢固的平安体系, 情系职工群众稳定一方上下功夫。”

(四)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2006年, 伊春市GDP总量为130.3亿元,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8.8亿元, 总量比1978年的1.07亿元扩大44.6倍, 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7.8%上升为37.5%。首先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教文卫等传统产业为支柱, 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社会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格局。其次是商贸餐饮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 全市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亿元, 比上年增长9.9%。全市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5亿元, 比上年增长8.5%, 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3%。再次是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保持领军地位。2006年, 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 比上年增长16.7%, 占第三产业比重为27.9%, 居于首位。最后是旅游产业迅猛发展。2006年, 全市旅游人数25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3.3%, 比2000年增长8倍多;旅游收入9.4亿元, 比上年增长46%, 比2000年增长近24倍。

(五) 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在北京公布了对伊春市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的评价结果。该结果显示, 伊春市的森林和湿地资产总价值为1.26万亿元, 全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1753.32亿/年。在“三大文明”建设问题上主要有三点对策建议:健全机制, 连片创建和谐兴安凝聚民心;政治环境, 森林进城, 生态兴安出门见绿;冰雪怡情, ‘冷’成品牌, 文化兴安热力四射。

有“红松故乡”美誉的伊春, 境内森林覆被率高达86%, 是中国第一绿城。根据中国林科院的评价报告, 2009年到伊春的旅游人数突破了380万人, 2010年到该市旅游人数有望突破400万人。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是该市2009年GDP的2.4倍。2008年伊春实现旅游收入15.1亿元, 增长25.7%, 接待旅游者337万人次, 增长12.1%。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伊春市开展了“基层文化年”活动, 并派出10个指导组, 深入村 (屯) 和林场 (所) , 帮助当地组建文艺演出队、培训文艺骨干。目前, 所有村 (屯) 和林场 (所) 都已建立了“文化大院”或“文化广场”, 配备了图书室、文艺活动室、游艺室和职工夜校。林区文化的实质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 以森林文化为主体, 是森林文化逐渐融入到林区生产、生活及林区人们的思想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 是森林资源、林业产业和社会大文化的联姻而产生出来的子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孝廉.“五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新林区[J].学习时报, 2006 (9) .

[2]孙友, 孙艳秋.谈林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和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 2008 (8) .

11.校园是我家 美丽靠大家 篇十一

此次活动以“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为主题,旨在保障学生能在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生活,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把学校营造成大家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

活动内容:

1.进行一次大扫除

10月27日下午进行一次大扫除,教室和包干区,各位班主任老师负责。

2.开展三次活动

(1)召开全体教师、学生大会,举行“校园是我家 美丽靠大家”活动启动仪式。

(2)读一份倡议书。

(3)各班开展一次班会课,“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3.记住三句话:

环保都来搞,学校会更好。

少一片纸屑,多一份温馨。

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

4.做到几个“不”

不在路边购买小商贩的食品。

不将牛奶盒随地乱扔、不随地扔纸屑或杂物。

不往教室窗外扔任何东西。

不随地吐痰。

不在高处往低处扔杂物或吐口水。

5、进行两个评比

1、评比“卫生先进班级”

2、评比“校园环保之星”。

让我们践守每一个卫生细节,为他人、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校园更清洁、更美丽!

环城小学政教处

12.文明靠大家作文 篇十二

但是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我的身边有许多文明的行为,比如:随手把垃圾扔到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桶,不随地吐痰,不在墙上随便画。但也有不文明的行为,比如: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叔叔带着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狗散步,小狗忽然停下来大便。那位叔叔看见了,也没把屎铲到垃圾桶,扭头就带着小狗走了。一位大哥哥看见了,就停了下来,向别人借了一个铁铲子。我心想:这位大哥哥要干什么呢?我看见大哥哥弯下腰,用铁铲子把小狗的大便铲到了垃圾桶里、我觉得这位大哥的.行为非常好,我们也要像大哥哥一样爱护环境。

13.防范医患纠纷构建和谐社会 篇十三

随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进步, 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随之也带来了医患纠纷呈逐年递增趋势, 它破坏了医患之间的和谐, 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 阻碍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并且成为当前社会和公众关注的一大热门而沉重的话题, 也是民事损害赔偿案件中的一大热点和难点问题。医患纠纷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医患纠纷的概念和类型

所谓医患纠纷, 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护理服务关系而引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民事权益的损害争议而产生的纠纷。

根据不同的内涵, 医患纠纷可以分为三种:医患纠纷、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纠纷。医患纠纷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引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民事权益的损害争议而产生的一切纠纷。只要是医方和患者或患者亲属之间发生的纠纷, 都可以统称为医患纠纷。医疗纠纷指医患双方就医方对患者提供诊疗护理行为过程中, 患者认为生命健康权受到医方侵害, 而医方认为没有侵害患方的生命健康权, 或医方也承认侵害了患方, 但不认同侵害的程度和赔偿数额, 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引起的纠纷。医疗事故纠纷是指有法定资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服务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引发的纠纷。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 一般分为三类:医疗合同纠纷、医疗损害侵权纠纷、医疗事故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中分为两类:医疗事故赔偿纠纷和其他医疗赔偿纠纷。

二、医患纠纷成因分析

医患纠纷不断发生, 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分析其中的根源, 有助于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也有助于缓解医患紧张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一) 医疗市场发育不良。

看病难、收红包、拿回扣、药品价格高等已成为医院不争的事实。但这只是问题表象, 其本质上是医疗市场发育不良的表现。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部分医疗机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将医护员工的工资、奖金等利益与创收相结合, 因而在实际诊疗活动中, 医护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对患者进行过度诊疗, 使得医患双方在医疗费用等问题上容易产生分歧, 从而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二) 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医护人员长期承受更大的压力, 医院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和医务人员不足的矛盾使得许多医生从工作就没有过休假, 每一个节假日都要查房、上“无假日门诊”、抢救急危重病人, 长期处于满负荷、超负荷工作状态。这种现状导致医务人员多数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不但影响工作的效率、质量和工作者的情绪, 而且极易出现医疗差错、医疗事故。

(三) 医疗不良事件不断增加。

近年来, 由血制品、医院感染、注射、医疗器械和伪劣药品导致的伤残、后遗症、甚至死亡事件屡见报道。还由于部分医疗机构资金投入有限、硬件设备老化、医疗用房紧张等原因, 容易遗留医疗安全隐患, 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大量的事件被媒体追踪报道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使广大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对立情绪愈加激烈。

(四) 部分患者就诊前抱有过高期望。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上升, 患者对诊疗效果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医学现实与患者期待是有本质区别的, 人类认识、了解、治愈疾病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因而现有医学技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疾病对患者的困扰, 由于患者在这方面缺少足够认识, 因而对诊疗效果往往期望值太高, 对病情的发展估计不足或过分乐观, 认为到了医院就等于保险柜遇到病情骤变, 诊疗意外致病人短期内死亡, 患方家属缺乏相应的承受能力, 无法接受现实, 误认为医务人员未尽义务, 诊疗不当所致, 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

(五) 法制因素

1、对医疗机构治安案件处理的部门, 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医疗纠纷力度不强。

处理医疗机构治安案件的部门, 如当地派出所等, 由于纠纷性质尚未明确, 在实际处理医疗纠纷中, 工作力度不大, 过多考虑患方情绪, 未能严格履行《社会治安处罚条例》, 客观上纵容了医闹等违法行为, 有些医闹肆无忌惮, 甚至在医院门诊、住院部摆设灵堂, 燃放鞭炮, 焚烧祭品等, 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因而, 实际处理医疗机构治安案件力度不强, 是造成医疗纠纷的客观因素之一。

2、法律诉讼费用过高、诉讼程序复杂, 也是患者不走法律途径的重要原因。

现有处理医疗赔偿案件的法律法规很多, 具体包括《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其中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依法依规按程序、客观公正、科学处置的原则。凡未经尸检查明死亡原因和未经法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鉴定分清责任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原则上不得在法定程序外“私了”。但在实际操作中, 法律诉讼费用过高, 诉讼程序复杂, 使患者望而却步, 从而采取非正常的解决方式, 导致医疗纠纷。

三、医患纠纷防范对策

医患纠纷对卫生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如何有效地加以防范, 保持良好医患关系及医院的健康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一) 适应形势, 制定适应当今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安全保险工作制度。

将医疗卫生事业纳入社会系统工程, 完善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 建立一种将“医、患”双方解决纠纷为“医、保、患”三方共同处理医患纠纷的医疗安全保险制度。通过这种制度落实以避免医患双方的正面冲突, 提高处理纠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真正做到医患双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因此, 应进一步明确医患纠纷处理的适用法规, 建立医疗质量限额赔偿制度。

(二) 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做到依法行医各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把法制建设作为防范医患纠纷的主要手段, 常抓不懈。首先要组织医务人员加强学习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专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 达到治院、行医的目的。要强调执法的严肃性, 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各级政府要把关心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办事, 并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医患纠纷。

(三) 建立科学规范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

医患纠纷的恶化与原有医疗事故的处理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有着直接关系。目前, 尽管有了《条例》, 但由于《条例》仅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受其自身法律地位的限制, 医疗事故与医疗侵权的关系冲突, “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所形成的新的法律难题,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

(四) 加强医患沟通, 实施知情同意, 防范医疗争议。

针对医患双方对服务期望的不同意见, 医院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医疗服务阳光、透明, 特别是要通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现其告知义务来解决, 在医疗的不同阶段, 告知其服务的标准、价格和服务期限以及积极救治措施下可能发生的意外, 医院提出可供选择的诊疗建议, 让患方做出决定, 从而实现医患双方在认识上的一致, 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五) 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为医院要不断提高医护技术水平和诊疗科技含量,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靠科技兴院、质量强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廉医建设, 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 改善服务环境, 与病人换位思考。加强医患沟通, 增强双方亲和力, 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服务氛围, 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把医患纠纷消灭在萌芽阶段。

总之, 医患纠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是众多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的一个方面, 要想短时间一劳永逸解决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医患双方, 虽有矛盾, 但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只要双方能多些理解, 多些沟通,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必定能战胜疾病, 也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 医患关系总体呈紧张态势。本文从医患纠纷的概念和成因入手分析, 得出防范医患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患纠纷,和谐社会,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光宇.处理医患纠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7.

[2]孔繁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医患纠纷:背景、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法制, 2004.3.

[3]陈荣辉.有效防范医患纠纷的再思考[J].中国病案, 2009.5.

上一篇:秋期开学典礼主持词下一篇:遵守校纪争做文明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