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教学实录二

2024-08-21

《称赞》教学实录二(共14篇)

1.《称赞》教学实录二 篇一

《称赞》课堂教学实录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

邢 莉

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采”“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

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大家已经和它们见过面了,它们是(出示“称”)生:称

师: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它。(再出示“赞”)生:赞

师:还记得那句话吗?“诚实赢得…… 虚伪招来……” 生:“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师:课文中它们组成了一个新词,叫—— 生:称赞

师:什么是称赞?谁能给它换个词?

生:表扬 生:赞许 生:赞美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叫《称赞》,大家来齐读课题。生:称赞

师:声音真洪亮!相信大家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棒!一起打开书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们认识了几个动物朋友? 生:两个

师:今天老师还把他们请到了课堂上来,他是……(出示刺猬图)他是……(出示小獾图)

生:刺猬 小獾

师:他们的名字你认识吗?谁来读? 生:刺猬(三声)

师:“猬”本来读四声,和刺连在一起,读轻声。师:“獾”有点复杂,大家一起读。

2.师:刚才大家读了课文,文中讲了谁称赞了谁? 生:刺猬称赞了獾,獾称赞了刺猬。师:看来他们是互相称赞。(多媒体出示)

师:他还称赞你们呢?称赞你们读书认真,听课仔细。多媒体出示图片(火车上面有生词)

师:只要读对了火车上的词,小火车就可以开起来。每人读一个词,读对了,小火车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生接龙读词)

师:有两个小问题想和大家交流,“瞧”为什么是“目”字旁? 生:因为它是用眼睛看。师:傍晚是什么时候?

生: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

师:老师告诉你,傍晚是天快黑,还没有黑的时候。(接着指名读)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能读准确,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吧。生同桌读词

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那就让我们就坐上火车出发吧,闭上眼睛。火车带着我们穿过山洞,越过小河。大森林终于到了。清晨的森林美丽而宁静,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在路边遇到了小獾,他们在做什么呢?请同学接读1-4自然段。生:接读课文。

师:小獾做了三个什么样的小板凳? 生:粗糙的小板凳。

师:看上去怎么样?凳子腿有的――有的―― 生:凳子腿有的细,有的粗 生:有的正,有的歪。师:这样的板凳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老师有一块粗糙的木板,你来摸摸看,什么感觉? 生:有裂缝 生:凹凸不平

师:我来摸摸,还有很多毛刺呢!像这样不精巧,不光滑的样子就是—— 生:粗糙

师:这么粗糙,可是小刺猬却称赞小獾—— 生:一个比一个做得好。齐读该句。

师:我认为小刺猬不该称赞小獾,你们同意吗? 生急于回答。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两个字——读书,读1-4自然段,找出理由来说服老师。生自由读。

师:应该称赞吗?假如你就是小刺猬,说说你为什么要称赞他? 生:虽然他做得很粗糙,但是他做得很认真。师:既然认真,为什么还那么粗糙?

生:因为他还没有学会。

师:他正在学,那他学的态度怎么样? 生:认真

师:拿起书,一起读第二自然段,让老师通过你的朗读看出来小獾值得称赞。生齐读

师:有的同学把“糙”读成了造,跟老师读。师:还有什么原因,要称赞小獾呢? 生:到傍晚的时候,拿了几个红苹果……

师:看来你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听别的同学说,还有什么原因你要称赞小獾? 生:他做的一个比一个好。

师:看屏幕,一个比一个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第一个做得有些好,第二个比第一个好……

师:我觉得第一个做得应该很粗糙,第二个比第一个好,第三个更好。师:说其他东西,还会说一个比一个怎么样? 生:一个比一个多。

师:一个和一个,能比较多少吗? 生:一个比一个长。

师:大树怎么比?一棵比一棵 生:高 生:粗 生:长

师:还能说什么?铅笔可以说—— 师:鲜花可以说—— 生说。

师:现在我是明白了,“一个比一个好不是说小獾做得好,而是说一个比一个有进步。你们是聪明的小刺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小獾的优点。你们的细心,你们的热情打动了我,我被你们说服了。咱们一起来夸夸小刺猬!出示句子 生练读

师:现在我就是小獾,谁来夸夸我? 指名读

师:你们一起来夸夸我吧,加上动作就更好了!生做动作。师:真的吗? 生:真的

师:听了你们的称赞,我心里高兴极了。小獾仅仅是高兴极了吗?大家看(出示课件)到了傍晚,他做出了一把椅子,一句称赞的话居然使他有这么大的变化,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去看看小獾自己是怎么说的吧,自己到课文里找一找,默读4、5、6自然段,把小獾说的话用笔画下来。生小声读

师: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生按要求读书。

师:小獾说了些什么,谁能说出你画的句子? 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请大家看屏幕,把小獾说的话读一读。生齐读句子。

师:请问什么是“泄气”呀? 生:没有信心

师:没有了干劲就是泄气。(板书)

师:假如你就是小獾,泄气了,你还想做吗? 生:不想。

师:这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你,让你有了自信。你们相信自己能怎么样? 生:板凳能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师:做好了板凳,还想做什么?

生:还可以做椅子

师:是呀!正是有了自信,他还做起了小椅子。这句话可以怎么读呢? 生:读

师:小獾,你会做椅子了,心情怎么样?别把高兴藏在心里,学生试读。

师:带着自信,带着你们成功的快乐,挺起胸膛来读。生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傍晚发生的事情吧。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师:(对其余学生说)你们是小评委,看谁能够发现别人的长处?(生表演读)

师:“不好意思”是什么样子?不好意思地读一读。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向称赞谁? 生称赞。

师:听了他们的称赞,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很舒服。

师:其实小评委也值得称赞,因为你们善于观察,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师:小刺猬也得到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是怎么做的? 生:小刺猬立刻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读句子

师: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因为这称赞—— 生:消除了疲劳

师:听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高兴极了,因为—— 生: 疲劳-消除(板书)

师:你们看,相互的称赞让他俩成了好朋友,这称赞还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哪!(板书)

师:同学们,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刺猬和小獾恋恋不舍,让我们再来写写字(出示象形字“采”)师: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师:回家练习写“采”“背”,再读读课文,下节课来演一演。

板书设计:

刺猬

泄气

自信

2.《称赞》教学实录二 篇二

师:葛老师先考考你们的基本功—— (板书“鸢”) 认识这个字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读了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知道的。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就请你读读资料袋的内容。

师:资料袋向我们介绍了风筝的由来, 这里提到的“纸鸢”就是———风筝。

师:在这之前认识这个字吗?

生:我是从学过的古诗《风鸢图诗》里认识这个字的。

师:2000多年前, 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风筝, 梦想着有一天能像鸟儿一样翱翔于蓝天, 后来放风筝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回忆往事的时候, 一只小小的风筝引出他的回忆, 因为在童年做风筝、放风筝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带着这份喜爱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师: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

生:8个自然段。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这些词语的字音。哪一组先来, 读对了大家就和他一起读。

出示: (读) 精心、憧憬、希望;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师:其实这三组词语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情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找到这些词并画出它们所在的句子, 读一读。看看它们都出现在哪几个自然段。

生:第1组词在第2自然段。

师:读你画的句子, 你知道孩子们在做什么?

生:在做风筝。

生:第2组词在第3自然段。写孩子们放风筝。

生:第3组词在第4、5自然段。写孩子们找风筝。

师:这篇课文就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记叙的。你们看, 抓住关键词语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段落大意,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细读深究, 体悟情感

师:接下来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 默读课文, 细细品读我们画出的语句, 去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1. 做风筝。

生:“精心”说明作者很认真, 很用心, 怕做坏了。

师:能给“精心”换一个词吗? (用心、细心、专心) 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 和“精心”比较, 哪一个更好?

生:“精心”是非常用心、细心, “用心”只是好好做而已。

师:带着这份精心读一读。

生:我知道“憧憬”是向往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查字典知道的。

师: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这是好的学习习惯。

师:作者在做风筝时心里有什么希望?他在向往什么?

生:期盼风筝能够很漂亮, 心里很快乐。 (读)

生:能够快点和同伴一起玩。 (读)

师:此时作者边做边想, 越想心里越———

生:美, 开心, 高兴。 (读)

师:其实在这段中还有作者的憧憬和希望, 就隐藏在句子中, 把它找出来。

生:他们把名字写在风筝上, 希望自己能像风筝一样展翅高飞, 这是孩子的梦想。

师:读了这句话, 你们没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叫“幸福鸟”?

生:为什么什么都不像, 作者依然快活?

师:这是一篇节选, 老师找到了原文中的一段话, 大家读一读。

(出示:初春, 天还森冷森冷的, 大人们都干着他们的事了;我们这些孩子, 积了一个冬天烦闷, 就寻思着我们的快乐, 去做风筝了。)

师:你找到新的原因了吗?

生:一个冬天都没好好玩了, 憋一个冬天, 好容易可以放风筝了, 所以很快活。

生:大人都忙自己的事没有人管他们了, 他们自由了, 所以很快活。

2. 放风筝。

师:我们做风筝快活的同时, 心中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那放风筝又如何呢?读读第2自然段你画的句子。

师:从哪里体会出孩子们特别快乐?

生:他们高兴得喊了起来。

师:喊什么了?

生:看我的风筝飞得多高!

师:从文字中我们体会到孩子们的快乐, 看看下面的插图, 你能发现他们的快乐吗?

生:孩子们手舞足蹈。

生:大声欢呼, 高兴得蹦起来了, 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师:是呀, 风筝飞上了天, 我们的心也跟着飞上了蓝天。孩子们这么喊, 这么跑, 他们整整玩了大半天, 都不知道累。为什么呀?

生:他们太快活了。

师:地上的孩子们为风筝而痴狂, 是快活的。天上的风筝是什么样的呢?

生:风筝越飞越高, 在空中翩翩飞舞。

师:“翩翩飞舞”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风筝, 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生:用来形容落叶。

师:秋天到了, 秋风吹过, 树叶……

生:用来形容蝴蝶。

师:夏日里, 艳阳高照, 姹紫嫣红的花丛中, 蝴蝶……

生:用来形容雪花。

师:冬天来临了, 外面大雪纷飞, 雪花……

3. 找风筝。

师:风筝越飞越高, 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忽然吹来一阵风, 发生了什么样的意外?孩子们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风筝的线断了, 我们十分着急。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千呼万唤”, 作者喊了许多次。

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 你会喊些什么?

生:风筝快回来呀!

师:风筝飞走了, 孩子们不知喊了多少声, 不知唤了多少声, 声声都饱含情感, 这就是——

生:千呼万唤。

师:风筝飞走了, 我们又去找风筝, 找风筝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我们很伤心。

师:我们都哭了, 仅仅是为了一只风筝吗?

生:我们哭了, 是因为这风筝有我们的心血和汗水。

生:是因为这风筝有我们的憧憬和希望。

师:还从哪看出我们的伤心?

生:从“垂头丧气”这个词, 我知道他们很失望。

师:能想象一下当时我们的样子吗?

生:我们耷拉着脑袋, 唉声叹气。

师:他们能找到风筝吗?

生:能找到, 因为他们找了很多地方。

师:你是想延续他们的快乐。

生:可能找不到了。

师:找不到了, 但是风筝永远留在了作者的心里。让我们一起读读做风筝、放风筝以及找风筝的句子, 再次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

四、总结板书, 结束全文

3.《卫风·氓》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三

1.着重了解《氓》中“比”、“兴”的表现手法。

2.探究文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根源。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大家已经逐段疏通了字词,了解了文章大意。下面谁来介绍一下文章故事梗概?

生:本诗讲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青年男子氓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甘心贫困,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的故事。

师:故事情节抓得很准。本诗的故事分为恋爱——婚变——决绝三个环节。分别照应文章的那些段落呀?

生:一、二段讲的是恋爱,婚变部分在文中的三、四、五段,最后两段谈的是决绝。

师:在诗中的三个故事环节中,始终都有淇水的出现。

生:在恋爱部分谈到了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婚变环节也有,“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决绝部分。那,老师,《氓》诗中三处写淇水有何意味?

师:请大家商量交流一下。

生:“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展现了恋爱中的男女分别时的难舍难分、柔情爱意。“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说她的心像被打湿的帷裳,凉飕飕的。至于“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还没想好。

师:他说出了对文本的一些理解,很不错!最后一处写淇水的作用,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是女子对丈夫的多次背叛的绝望,什么事都应该有个限度,不能再一再二后还再三再四。

师:说得好。现在我们把三处淇水放在一起来看,是不是淇水可以作为一个证人?

生:是的,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由欢乐开始,悲伤告终的一段人生历程。

师:对于这一场失败的婚姻,文中女主人公进行了总结反思,那么,她认为婚姻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文章是怎么体现的?

生:我记得诗经中的表现手法有三种,具体的内容记不清了。

师:那好,我们来共同温习一下诗经中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PPT图片展示略)

师:回顾了一下赋比兴的相关知识,大家在文中找一找,女主人公认为婚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她以桑树自喻,认为自己年轻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年纪大了“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色衰爱弛呀。但是,老师,我怎么觉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又像是“兴”的手法呀。究竟是“比”还是“兴”呀?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有不少人都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困惑,大家谈下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比”,沃若的桑树不正比作女子的青春貌美之时吗?

生:我认为是“兴”,先说熟识的桑树,再说自己。

师:你们的分析都对,但是,有很多时候,答案不是唯一的。

生:既是“比”又是“兴”吗?

师:是的。

师:女主人公认为婚姻悲剧根源是色衰爱弛,她还好心的给后来人提出了告诫,是什么?

生:(齐声回答)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师: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女子不要沉迷于男子的爱情。

师:女主人公认为婚姻悲剧的根源是色衰爱弛,你是否认同她的看法?(让学生写百字作文)

生:我想对她说,《不是你的错》,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你“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你何错之有?遇人不淑,并不是你被人“咥其笑矣”的理由,也不应该让你“躬自悼矣”,你认清了氓的真面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你是好样的,一个自尊自爱的坚强女子。

师:你说的很好,女主人公的确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子,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

生:我想说,《桑女,抬起头来,又是一个艳阳天》,你坚强,你勇敢,抛开这场婚姻的阴影,大步向前,你一定可以找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师:你能拓展开来,想到女主人公日后的生活,是真的关心她命运的。

生:我要说,《桑女,你一开始就错了》

师:哦,这个观点很新颖,你接着说。

生:桑女,你所遇非人误终身。氓,从一开始,就居心叵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婚姻大事,为什么要如此偷偷摸摸,避人耳目?“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谋的是什么?“子无良媒”,细想一下“子无良媒”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哄骗,是私奔?还是……对此,桑女你还是有一些头脑的,“匪我愆期”,“将子无怒”,但是,一场离别的思念之苦,“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你的理智,全部丧失殆尽,“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也走向了深渊。

师:你能够细读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一己之得,很不错。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眼中的《氓》,老师很高兴。其实,《氓》从久远的过去唱到今天,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对它的解读也是不同的,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们阅读一首古诗,绝不在于求得理解的一致,而在于充分挖掘作品的最大价值,养成对生命感发的一种共鸣。这堂课就上到这里,布置一个作业,对比阅读《谷风》和《氓》,比较二者中的女性形象有何异同。

4.二年级语文《称赞》教学设计 篇四

执教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称赞》 教材分析

课文《称赞》所在的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这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獾在小刺猬“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的称赞下有了自信和进步,小獾的一句“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让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课文以对话为主,于细节处见真诚,平淡中见深情,利于低年级的孩子在学文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感受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根据本学段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要求,本课以充分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开展教学活动。教材要求学生会认识的生字有10个,会书写的生字有8个。本节课将根据学生课上反馈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他们容易误读的词语,写好他们认为难写的字;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中,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意思和它们的表达作用;启发他们学习运用“一______比一______”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对伙伴的称赞。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时时称赞,处处称赞”的情境,帮助学生发现称赞会使人受到鼓舞,树立信心;结合本课文本的具体特点,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写好学生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粗糙、泄气”等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小刺猬和小獾称赞对方的话。

3.学习发现伙伴身上的优点并用恰当的语言称赞对方。

教学准备

1.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段目标,深入解读文本,制作课件。

2.课前备好实物投影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

3.学生课前借助拼音把课文读2-3遍,画出生字和生词。4.学生每人一张我会写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伸出大拇指)问:老师这个动作表示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夸奖、赞扬、表扬、称赞等等)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称赞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

师板书:

18、称赞

边板书,边讲这两个字写时应注意的地方,并要求学生一起书空。写完后,请几名学生读课题。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听听这个故事吧!一边听,一边跟着在心里读,想:故事中,谁称赞了谁?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2:17)学生听完后,汇报刚才的问题。(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小刺猬和小獾的图片)互相称赞小刺猬小獾 让学生明确是两个小动物互相称赞。

师:它们是怎样称赞对方的呢?称赞有什么作用?

二、展学汇报,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字音读正确。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特别投入,一定记住了很多生字。谁愿意读一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静态词语,先是带拼音读,然后去掉拼音再读)

刺猬小獾板凳粗糙但是傍晚椅子泄气留下瞧一瞧

(先选几个学生读,再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动态词语)学生抢读,读完后,把生字从词语中分离出来,认读。

wèi刺猬板凳糙但傍瞧椅留

(师指导读“猬、傍、但、晚、糙、椅、停、留”)。

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不好记,你是怎样想办法记住它的。

你们认字的方法真是一个比一个多呀!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四、读解感悟,品味语言

(一)、学习1-4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说说,它们在干什么?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请四位同学分别读1~4自然段。大家一边听,一边找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句子。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学生读出相关的句子。那小獾的小板凳做得怎么样呢?(很粗糙)

粗糙是什么意思?课文哪一句写板凳粗糙?找一找。理解之后读句子,读出板凳的粗糙。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三个很粗糙的小板凳。(课件出示三个小板凳)

12一个比一个好3

这三个小板凳是很粗糙,但仔细看还是有所不同的。你发现了吗?(你知道哪一个是小獾第一次做的板凳吗?)

你们和小刺猬一样,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小獾做的板凳一个比一个好。(课件出示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句子)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的板凳为什么能做的一个比一个好呢? “他做得很认真。”(认真才会不断进步)

学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想做好更要下大功夫。小獾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称赞。谁来当小刺猬称赞一下小獾。

你读得很通顺,但称赞的语气没有读出来。再试一次。嗯,有点称赞的意思了。再试一次。

“你真能干,课文读得一次比一次有感情。” 除了说“一个比一个好”,还可以说“一个比一个„„” 一个比一个棒、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精致„„ 请你把“好”换成“棒”称赞一下小獾。还能换成什么?你也来称赞一下小獾吧。

老师发现同学们学习一个比一个认真,发言一个比一个积极。

你们受到称赞高兴吗?和你们一样,小獾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心里也觉得„„? 你能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小獾说的话吗?

(分角色朗读)

(二)、5、6、7自然段 说完,小刺猬就去采果子了。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小獾呢?)他们在说什么呢?请大家读课文5、6、7自然段。找出他们说的话,多读两遍。请一名学生起来读小刺猬说的话,(课件出示小刺猬说的话)引导大家读出小刺猬的不好意思。

小刺猬真的什么也没干吗?(他称赞了小獾,让小獾有了自信,才做成椅子的。)板书:有了自信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小獾说的话)

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我可没干什么呀!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泄气自信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引导理解“泄气、自信”。请学生表演一下这两个词,体会他们的不同。

在小獾做了三个粗糙的小板凳,有点泄气的时候,是小刺猬的称赞让他有了自信。小獾对小刺猬一定充满了感激,谁能用感激的语气读一读小獾说的话。

同桌二人,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并配上适当的动作。

师:是呀,称赞让小獾有了自信,成功做出一把小椅子。

五、自主细读,迁移提高

师:小獾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课文的8、9、10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目标。开始吧!

课件出示自学目标:

学习目标:用~~~~~~~画出小獾称赞小刺猬的句子。

生:(自学)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读出感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板书:消除疲劳。

(练习分角色读)

师:谁来读?

生1: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生2: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师:小刺猬,我看你都乐坏了,小獾称赞了你,你还觉得累吗?

生:不累。

师:都不觉得累了,这就叫──

生:消除疲劳。

师:来,让我们一起感谢小獾吧!

生: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很喜欢这篇课文,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一读吧!(配乐)谁想读小刺猬的话?(指名)谁来读小獾的话?(指名)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可以吗?

配乐,师生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真诚地称赞让小獾有了自信,小刺猬消除了疲劳。想一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面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小结: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愉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六、完成我会写

你想得到称赞吗?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请学生起来读。读得好就可以得到大家的称赞。

wèi刺猬板凳糙但傍瞧椅留

这里面有四个字是要求会写的,请大家看。(课件出示米字格)

wèi刺猬板凳糙但傍瞧椅留 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最难写?(和学生一起解决,重点是“傍”)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这些字不仅要求会写,还要写得漂亮。我们一起来写“傍”这个字。师在白板上示范写一遍,强调左窄右宽。师板书后,学生在自己的作业纸上写。

写完的同学同桌可以相互评一评,如果你认为他写得漂亮,你就可以竖起大拇指称赞他。

另外还有四个字要求会写。(课件出示)

采清背消

七、知识拓展,与生活相联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称赞能________________.课件出示:

我们要想得到别人的称赞,先要学会称赞别人。

5.《称赞》教学实录二 篇五

我直接板书课题,板书“赞”时,提问学生:老师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毛一帆说:“‘赞’字上面的第一个‘先’字的最后一笔变成了‘竖提’。”我接话说:“是的,因为左边的‘先’字要给右边的‘先’字留余地,也就是要谦让。”课堂上,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都要有点拨引领的意识与功效。且相机用换词法理解“称赞”,学生说的有:赞扬、赞美、表扬、夸奖、夸赞、鼓励。这样做,一是让学生理解课题,二是可以使学生积累近义词,三是为引发对课文的探究。

理解了课题,我追问学生:“在这篇课文中,谁称赞谁?”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得出: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对方(相机板书:小刺猬、小獾、相互)。读课文,就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且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样读得才有目的,读得才会有效果。

学生知道了小刺猬、小獾之间相互称赞,那么,它们是怎样相互称赞的呢?让学生再次带着问题,一边默读一边用“直线”、“曲线”分别画出小刺猬和小獾所说的话。由于,文中的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对方,主要在对话上,为此让学生画出对话,使得学有方向。画出对话后,师生、师生互动--分角色读对话。分角色读,学生很是喜欢,其一是老师的范读,可以为低年级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二是分角色读,男女生犹如竞赛一般,学习热情很是高涨;三是分角色读,能锻炼其语感,对于不同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另外,对话读熟了,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分角色读了好几遍对话,那么班上交流:小刺猬、小獾分别是怎样称赞对方的,学生就能脱口(而出:小刺猬夸小獾“真能干,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夸小刺猬“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相机板书:能干、板凳好,苹果、香、好。接下来,我追问学生:明明小獾做的板凳还比较粗糙,可是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小獾呢?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来--因为,小獾‘做得很认真!’课堂上,老师必须要让学生读书时学会思考,且把思考引向深入。这样的追问,使学生明白,小刺猬是多么的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的,这是学习目标之一;另外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是多么的重要--态度决定成败。这是对学生为人处世、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正确的引导,是对学生思想的启迪。此时,我又引入了我对学生写字评价的一贯做法--只要学生用心写字,尽管他可能写得不如某个同学的字形好,但是他比着以往有很大的进步,那么就可以得到“甲”或“甲+”。这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认真的态度是能取得成功的,是能得到肯定的,是老师能看得到的。

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的作用是什么?再次默读课文,且从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学生之后的交流,都知道了:小刺猬的称赞,使得小獾--自信了,且还学会了做椅子。小獾的称赞,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相机板书:自信、消除疲劳。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边带着问题读书,一边思考答案,且画出答案来,这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的能力即提炼问题的能力。

总结拓展环节,让学生看着板书,回忆课文内容;另外,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找出对方的两个优点进行夸奖。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相互夸奖带来的快乐,而是使学生渐渐养成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的好品质。

称赞与被称赞皆快乐。让我们学会称赞他人吧,做善于发现他人身上优点的人。

6.二年级《称赞》说课稿 篇六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称赞》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分析

《称赞》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了小刺猬和小獾因互相称赞而感到快乐的事。课文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得体的称赞别人。

教学理念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多种方法识字,重视培养学生朗读与说话的能力,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称赞、学会称赞、享受称赞与被称赞的快乐。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认字、学词、识句、读文、交际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的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刺、猬、板、凳、糙、但、傍、椅、瞧、留”10个生字,重点识记“背”“糙”的字音,会写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背、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称赞的句子。

3、结合图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新词称赞、粗糙。

4、体会称赞所带来的快乐,学会称赞别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理解称赞、粗糙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首先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当我竖起大拇指的时候,猜我要干什么?(学生结合实际回答)由此引出课题称赞。

意图这样导入的目的,是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称赞的意思,并体会称赞所蕴涵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词语正音

1、出示本课词语,检查初读成果。

意图在初读课文中,做到借助拼音识字,小老师领读词语,多种方法识字,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每一个学生能做到正确朗读。

2、借助图画与实物理解“粗糙”

让学生看图,观察粗糙的小板凳的样子,动手摸一摸粗糙的小板凳,从而说出粗糙的意思就是不精细、不光滑。

意图借助实物与图画理解词语,是我们低年级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通过理解词语更好的掌握生字。

3、认识“傍”

出示“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让学生读句子,理解“傍晚”这个词,认识“傍”。

意图在具体句子中,理解词语,认识生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有感情朗读称赞的话

出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的一个比一个好。”

让学生充分朗读小刺猬对小獾的称赞,通过对表情、动作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读书,通过表情、动作、语气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朗读。

(三)练习说话

让学生用“一个比一个好”进行同类的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我也会说”)

一个比一个好

一棵比一棵()

一次比一次()

一()比一()()

一()比一()()

小猪一()比一()胖

()一()比一()()

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五、小组合作巩固识字,指导写好“背”“采”两个字

(一)观察生字“背”“傍”,认真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背”“采”,学生仔细观察,把写好这两个字的方法告诉大家。

(“背”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撇变竖;“采的爪子头。)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写完之后,同位互相评价称赞。

3、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进行评价,找出优点及不足。

4、根据评议,学生再写,同位之间再一次进行评价称赞

7.《称赞》教学实录二 篇七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个小故事, 看能不能用几句话说说这个小故事。

师:现在谁来说说渑池会见?

生:过了几年,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 还要人记录下来。蔺相如就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也要人记录下来。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 被封为上卿。

师:故事是基本说明白了。但是听你的话, 我有一点没搞明白, 你说秦王要赵王鼓瑟, 为什么还要让人记录下来呢?

生:秦王这样做是为了侮辱赵王。

师:我还是不明白, 你能不能讲的具体点?

生:本来秦王要赵王鼓瑟就是在侮辱赵王……

师:你等等, 秦王要赵王鼓瑟, 在我看来这没什么呀, 你怎么说这是秦王在侮辱赵王呢?

生:因为秦王是王, 赵王也是王。大家都是王, 秦王却硬要赵王给他鼓瑟, 这当然是在侮辱赵王了。

师:你说秦王“硬要”赵王鼓瑟, 理由是什么?

生:表面看秦王要赵王鼓瑟, 好像并没什么, 但这实际上是他在“命令”赵王鼓瑟。这从后面“赵王不好推辞”就可以看出来。

生:他们都是王, 一个王是不能随便要另一个王做什么的, 更何况是在渑池会这样重要的场合。

生:我也感觉这是秦王在侮辱赵王。因为照常理, 在这种场合, 如果要人演奏, 也是一些艺人演奏。秦王要赵王鼓瑟, 就是在小看赵王。

师:我有点明白了, 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这也是在侮辱赵国, 因为赵王代表的是赵国。

生:还有, 秦王还让人记录下来。这样所有的人就都会知道, 赵王在渑池会上为秦王鼓瑟了。

师:真理越辩越明。所以, 蔺相如才会要秦王为赵王击缶, 并且也要人记录下来。是这样吗?

生:是。

师:可是蔺相如为什么是要秦王击缶, 而不也让秦王鼓瑟呢?

生:因为“瑟”是一种乐器, 而“缶”却只是一个瓦罐。“击缶”自然就要比“鼓瑟”低一个层次。所以蔺相如才要秦王击缶。

生:因为在渑池会上, 赵王已经为秦王鼓瑟, 所以要想维护赵国的尊严, 让秦王为赵王击缶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表面看, 大家好像都一样, 实际上却是赵国胜了。

师:秦王能听蔺相如的话吗?——你让我击缶我就击缶?

生:开始秦王也不想击缶, 但是蔺相如要和他拼命, 他没办法只好击了一下缶。

师:谁愿意读读蔺相如对秦王说的这句话。

生: (读)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师: (出示蔺相如的话) 大家想一想, 读这句话, 强调哪个字眼, 才能很好地再现当时的情形?大家先练一练。

生:我觉得应强调“拼”字, 这样才能反映出蔺相如的勇敢和无所畏惧。 (读)

生:我想强调“只有五步远”, 因为他们的距离近, 蔺相如才可能有“拼”的条件。 (读)

生:我想强调的是“您”字, 因为蔺相如是要和秦王拼命。 (读)

师:大家的朗读虽然各有不同, 但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是什么呢?

生:都是为了说明蔺相如的勇敢。

生:都是为了让秦王害怕, 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师:秦王被逼无奈, 只好敲了一下缶。结果渑池会上谁赢了, 谁输了?

生:赵国赢了, 秦国输了。

师:这是谁的功劳?

生:是蔺相如的功劳。如果不是他针锋相对与秦王斗争, 赵国就不可能赢。

生:我觉得廉颇也是有功劳的。因为他带兵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师:瞧他多会读书。我们在注意前台的时候, 不要忘了那些背后的支持。

【点评:在阅读中理解, 在比较中发现, 在对话中建构。教学环节张弛有度, 师生对话睿智而灵动。】

二、指导研读“负荆请罪”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用笔勾画出有关反映廉颇、蔺相如言行的句子, 想想通过这些描写, 你对这两个人物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读文、勾画、思考)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你所勾画的有关词句, 评评这两个人物。

生:我感觉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他开始有点不服气, 总想找机会给蔺相如下不了台, 但他知道蔺相如的想法后主动负荆请罪。所以我认为他知错就改, 很可爱。

生:我认为蔺相如是个顾全大局的人。面对廉颇的不服气, 他一再避让, 大人不计小人过……全为的是赵国的利益。

师:你的意思我懂, 但这“大人不记小人过”是否改改?

生:面对廉颇的不服气, 他“宰相肚里能撑船”……

师:改得好。请继续说。

生:他并不是怕廉颇, 他不愿意和廉颇发生冲突, 是因为他知道赵国文有蔺相如, 武有廉颇, 将相和好, 才能共同保卫赵国。

师: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我认为廉颇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因为他“静下心来想了想, 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 真不应该。于是, 他脱下战袍, 背上荆条, 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生:我感觉廉颇、蔺相如都是很机智勇敢的人。廉颇的机智勇敢表现在他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表现在他和秦王的斗智斗勇。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师:你也很了不起, 你能说出自己的一家之言。还有吗?

生:我认为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有……有特点的人。

师:具体说说。

生:你看, 他们各有各的言行, 各有各的性格。廉颇是武将, 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 不绕弯子。蔺相如是文臣, 考虑事情就更加细致。

师:你真让我大吃一惊。你注意到了文章的表达。事实上, 孩子们, 好的文章就在于它让不同的人有了自己的个性。廉颇就是廉颇, 蔺相如就是蔺相如。如果我们在写文章时, 也能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等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 那你的文章一定会打动更多的人。我建议大家再把刚才勾画的内容细细读读, 体会体会。

师:现在, 请大家看看文中的插图, 它画的是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但这一历史瞬间, 文章并没有具体描写。我们能否借助图画、结合文本的理解, 展开想象, 进行一个小练笔, 把这个画面写一写。

(写毕, 一生读)

师:大家评一评, 他写的怎么样?

生:他写得很好, 尤其是对廉颇心理活动和语言的描写很生动。

生:他的语言很好, 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比如, “廉颇一见蔺相如, 扑通一下跪倒, 双手抱拳, 满脸羞愧地说”就很好, 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你不但注意到了文章的语言, 还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很好!

……

8.《称赞》教学实录二 篇八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型的飞机,它是——

生:航天飞机。(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拿出默写本,我们要默写三个词语,你要等老师把三个词语一次性报完后再默。默写的时候,还要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听清楚了吗?(师依次报:自由自在庞然大物究竟)

【点评】孙老师通过揭示课题后的提示和默写词语,不但强化了第一课时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听写的能力和检查修正作业的良好习惯。

师:谁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介绍一下。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架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突然,它看见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它不知是什么,就去找智慧老人问个究竟,智慧老人告诉他,那是一架航天飞机。

师:你看,一句话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得那么清楚,我很佩服你。

【点评】学习语言重在运用。孙老师要求学生用默写的词语“简单地”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谓“一石三鸟”——运用新学的词汇表达;为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作了适当的铺垫,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的总结评价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和篇章知识的点拨。

二、 教给方法,走近文本

师:在天空,那架普通飞机是怎样自由自在地飞行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来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

师: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就是一边读,一边要学会想。比如说,你读第1自然段,就要在脑海里好好地想一想,普通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飞行的样子。

師:想清楚了吗? 我们一齐来读。(齐读)

【点评】“心到”是提高读书质量的关键。“一边读,一边要学会想”,还“可以边读边用手比划”,这个读书方法有助于学生还原文本的表象,进入情境,使学生享受“心到”的乐趣。

三、 品读语言,感悟特点

师:课文的第2自然段,描述了普通飞机初次看到航天飞机的情景,写得非常精彩。请同学们细读这一自然段,抓住有关的词句,好好品一品,看看航天飞机究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注意圈画出相关的词句。(生边读边品)

师:航天飞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从“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中,体会到航天飞机外形“怪怪的”。

师:怪怪的,很特别。用上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

生:很“奇特”。

师:让我们把描写航天飞机样子的句子读一读。(生读)

师:你看,这就是航天飞机。(出示:图片)如果你就是这架航天飞机的航天员,能不能把航天飞机的样子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大家好!我是这架航天飞机的驾驶员。这架航天飞机有一双三角形的翅膀,一个尖尖的脑袋和一个方方的机尾。

师:可以把“一双”和“一个”去掉,这样表达会更简洁。试着再说一遍。

生:这架航天飞机很特别:他有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

师:先总的说这架飞机很特别,然后再抓住飞机的样子具体描述怎样的特别。航天飞机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抓住词句接着谈。

生:我感觉航天飞机很大。我是从“庞然大物”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你见过哪些物体,让你对它有了“庞然大物”的感觉?

生:就是很大的物体。我见过大象。

生:蓝鲸也是个“庞然大物”。

师:说航天飞机是个“庞然大物”,那么真正的航天飞机究竟有多大?这里有一段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介绍。(出示资料: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展开的两个翅膀宽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生读)

师: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航天飞机有教室六个长,四个宽。(学生发出“啊”!的惊叹声)

师:航天飞机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从“转眼间”和“无影无踪”,我体会到航天飞机飞行的速度很快。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了”,就是说,他一眨眼的工夫连影子都没有了。

生:我从“一声呼啸”和“腾空而起”也能看出航天飞机的速度快。

师:这就航天飞机“腾空而起”的情景,(出示图)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航天飞机一下子就窜上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速度多么快呀。请你抓住有关词句,把航天飞机的奇特、庞大和飞得快的特点读出来。(生读)

师:让我们像他这样读出航天飞机的特点。(生读)

【点评】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收获四点启示:一是阅读说明性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取说明要点,把握说明事物的特点,从而对说明的事物形成深刻的印象,领悟说明文的基本写法;二是注重语言的品味,感受课文的鲜活形象,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三是词句教学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建构起丰富、鲜活的形象,把抽象的语言符号催化成活力无限的语言“种子”;四是通过朗读训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境的体验。

四、 抓住要点,内化迁移

师:这架普通的飞机哪见过这样的兄弟呀,他找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呢?请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动笔画出智慧老人的话。

师:智慧老人说了几段话?在这两段话里,智慧老人分别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哪些长处?谁把智慧老人说的第一段话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要点吗?

生:这段话是讲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

师:再读读第二段话。像刚才那样,也试一试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出智慧老人说话的要点?(生默读思考)

生:这段话是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

师:能抓住别人说话的要点可是一项重要的本领。下面,通过我们的朗读把航天飞机的长处向别人介绍一下。我来概括介绍,你们来具体介绍,请大家做好准备。

师:“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生读书答)

师:“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生读书答)

【点评】概括要点是吸纳、储存信息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强化这项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一读就懂”“一听就明”的良好语感。这就是孙老师在这方面反复“用功”的目的所在。

师:现在,你知道航天飞机的长处了吧?这儿有一段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之间的对话,请你先根据课文的内容试着把它补充完整,再和你的同学分角色表演一下。

(出示)

普:我是普通飞机,我能飞两万米高。

航:我是__________,我能__________。

普: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要飞行四个多小时。

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我的本领很大,我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

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下面,我来扮演普通飞机,谁来扮演航天飞机。

(全班跃跃欲试,师找了一个同学上台)

师:你是谁呀?

生:我是航天飞机,你好呀!

师:(笑着)看来,我得注意点礼貌。我是普通飞机,我能飞两万米高。

生:我是航天飞机,我能飞几十万米高。

师:我不相信,几十万米都到哪里了?

生:我在太空遨游的。

师: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要飞行四个多小时。

生: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只需要七分钟。

师:你知道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可以帮助人们运送物资,给森林灭火,我还可以帮助人们给庄稼和果园喷洒农药。

生:我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我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师:你还有什么本领?

生:我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太空试验,帮助医生开展航天医学研究,帮助天文学家进行天文观测,帮助航天员出舱进入太空活动,我还可以帮助进行载人登月飞行……

【点评】通过演练,学生不但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境的体验,而且促进了课文语言的内化和转化,完成了语言学习的积累和运用。

师:普通飞机越听越不自在,智慧老人看出了他的心思,亲切地对他说?(生读书答)

师:航天飞机的长处,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普通飞机有什么“长处”? 我们再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

师:航天飞机外形大,速度快,可以为航天事业作出特殊的贡献;而普通飞机自由、灵活,也可以为人们做好多的事情。看来,各有所长,让我们记住智慧老人的话,(生读)

【点评】课文的最后一段写出了智慧老人的聪慧睿智,内涵丰富,耐人寻味。面对三年级的学生,孙老师没有“深挖”和“升华”,只是让学生“记住智慧老人的话”——“先吞噬,后反刍”,这是深谙母语学习规律的。

五、 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师:学完课文,我倡议我们班举办一次航天飞机图片展。为了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航天飞机,我认为应当为你搜集到的图片,写一段情况介绍。想一想,你认为这段文字應当介绍清楚有关航天飞机的哪些内容呢?

生:应当介绍清楚航天飞机的样子、特点和本领。

师:你也可以把搜集到航天飞机的其他资料写进去。这段介绍的题目就叫《我是航天飞机》。

9.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称赞》 篇九

1、正确认读“刺、猬、板、凳、糙、但、傍、椅、泄、瞧、留”11个生字,正确书写“椅”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体会相互称赞给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小獾和小刺猬图片、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拼图,趣猜动物。

2、师:小朋友们好!喜欢小动物吗?猜猜看,它是谁?(小刺猬)指名读词语。 “猬”字在单读的时候要读四声,放到这个词语里要读轻声,一起读。

3、出示小獾,简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请同学们端起课本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可以找一找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

1、分类学习词语:

第一组:板凳椅子

指名读,师:板凳和椅子都是用来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指名说)看一看,你现在坐的是什么?

第二组收下留下

指名读,男女声读。

第三组:清晨傍晚

师: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名说)你真是个善于积累词语的好孩子。

第四组:泄气自信

师:自信的孩子一起坐端正,我们来做个摘果子的游戏吧!

2、摘果子游戏识字。

①师出示大苹果树:瞧!只要你把果子上的生字读准了,记住了,就能把果子摘下来。

②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方法。

③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多种方法识字。用“留”扩词。苹果树上剩下了两个苹果,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④出示“板椅”指名说。师:那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出示老师收集的,翻卡片,齐读。通过读,你知道木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⑤指导书写“椅”,引导书写姿势。

三、教给方法,指导朗读

师:刚才生字和词语都会读了,相信再读课文一定能读准确读通顺了,自己再来读一读。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句子会读吗?谁先来?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②出示生词卡片:粗糙,指名读。

③师:请同学们仔细地看看图,想一想,做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说)是呀!像这种既不光滑又不好看的小板凳就是粗糙的小板凳。那好,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

④师:小獾正在学做木工呢,虽然做得很粗糙,但是你看他多认真哪,让我们代表小刺猬夸夸它吧!谁先来?

⑤这句话的后面是什么号?感叹号代表你多热情啊!该怎样读?请你再来试试。(指刚才的同学再读)你读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⑥教师范读:给顾老师一个机会,让我也来夸夸它好不好?谁能像老师这样边读边加上动作?

⑦齐读。

⑧师:这就是小刺猬在称赞小獾,看课题,齐读。刚才小刺猬称赞小獾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同学们的发言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我想一什么比一什么怎么样你也会说,谁想起来了?

⑨练习说:一xxxxxxxx比一xxxxxxxxxx

⑩师:听了小刺猬的话,小獾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4到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全班交流。

2、出示7段。

①指名读。

②出示词语卡片“泄气”齐读。师: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还可以说在我有点怎么样的时候?(指名说)是啊,在我有点灰心的时候,就是泄气的时候,是你的称赞让我有了自信,谁来做这只自信的小獾?

③自由练习读,指名读。

④出示图片:孩子们看,此时的小獾,他的表情,他的动作,他的心情怎么样?

⑤让我们一起体会着小獾的心情边加动作边来读。

总结方法:同学们,刚才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看着图,做着动作读出了小獾和小刺猬的心情,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练习读一读课文的8——10自然段。

3、不同颜色出示8——10自然段。师生合作读。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们互相称赞,交际互动。

10.《称赞》教学设计 篇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80-02

【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和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的道理。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世界,从细节处见真诚,从甲淡中见深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的,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准备】小刺猬、头饰和教学用图;制作“温馨卡”的材料,找一找你的小伙伴身上的优点,想一想怎样夸夸他(她)。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激趣:咱班同学的大眼睛最善于发现问题,机智的小脑袋里藏了好多神奇的智慧和知识,课堂总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出色表现。瞧,今天老师准备了这么多丰厚的礼物,要送给上课集中听讲的“灵耳朵”,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发言的“金嗓子”,对自己有信心吗?

2.激情表扬:瞧!(你坐得真好,像个小战上似的!)(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你们的精神饱满,眼睛一直注视着老师!老师称赞你们!)

师:听到老师的称赞,你现在的心情怎样?(生说)相机板书:称赞。(边写边提示课题的读音,并指名读。)

师:称赞就是(生:夸奖,表扬。)

今天我们来学习“称赞”。

二、初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好每句话。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小黑板,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3.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给同伴听,生互读称赞。说说你是怎么称赞他的朗读的?得到称赞的同学说说此刻的心情。

4.分段读全文。“小评委”发言,评选“朗读明星”,奖励小礼品。

师:谁的“灵耳朵”听得最清楚:课文中谁称赞谁?是怎么称赞的。

生:小刺猬和小獾在互相称赞。

师: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啊!你们都是“灵耳朵”。

指名两生读称赞的话。

师:我注意到了,他们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的语气,真好!

三、学习课文

1.师朗读课文的1~7自然段。生边看图边听边想:小刺猬为什么称赞小獾?小獾的板凳做得怎样?

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粗糙的?

生:树干,老人的手背。

师:看到自己粗糙的板凳,小獾会怎么想呢?

生:小獾会想:我还是别做了,免得让别人笑话。

生:小獾会灰心、泄气,不想再做了。

师:你们有过泄气的时候吗?

生:学轮滑时总摔倒就有点泄气了,妈妈鼓励我:“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你能行!”于是,我学会了轮滑。

师:是的,当自己做一件事遇到困难,做得并不理想时,多希望能得到别人鼓励的称赞啊!想泄气的小獾何尝不需要别人此时的鼓励啊!就在这时,小刺猬来了,及时的称赞了他。我们看看,小刺猬在称赞前做了什么?

生: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生:小刺猬很认真地看了看,才会发现小獾认真的态度。

师:是的,正是小刺猬的细心,才看出了小獾做板凳时的认真和用心,他做事认真的态度的确值得称赞。如果你是小刺猬,你会怎么称赞小獾呢?

(学生称赞。)

师:小獾听到你们真诚的称赞,感动极了,高兴极了。谢谢你!

师:除了感动,小獾还会怎么做,怎么说?

生自由谈。出示句子“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使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学生齐读。

师:读了这句,你想说什么?

生:小刺猬的称赞对小獾有巨大的帮助作用,让小獾有了自信。

生:称赞能产生神奇的力量,使小獾不再泄气,反而充满了自信。

师:(板书:增强自信)愿意当小獾的站起来,充满自信地读读这句话。(奖励贴画)

2.读读8~10自然段,想想:小獾为什么要称赞小刺猬的苹果最香、最好?

生:因为那是小刺猬辛勤劳动的果实,所以最香、最好。

师:是啊,只有自己动手劳动,得来的果实才是最香、最好的。

师:如果你是小獾,你还会怎么称赞小刺猬?

生:你真爱劳动,我要向你学习。

生:谢谢你的苹果,我会永远记着这甜甜的香味。

(点评:让学生说说你还会怎么称赞小獾,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师:小刺猬称赞小獾,能使小獾充满自信;那么,小獾称赞小刺猬,能使小刺猬怎样呢?

生:能使小刺猬忘记疲劳。

出示句子“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齐读。(板书:消除疲劳)

想想:称赞还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生自由交谈。

四、课堂小结

11.《称赞》教学实录二 篇十一

师:同学们,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打白骨精》。先来默写两组词语。 (指名上黑板写)

(第一组:妖怪、斋饭、蛤蟆;第二组:责怪、蒙骗、识破。第二组词语要求按照“三角状”排布, 详见板书。教师相机指导书写:“斋”, 上下结构, 注意将上下两部分写得扁一些;“蛤蟆”均是虫字旁。)

师: (擦去第一组词语) 谁能围绕第二组词语带领我们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 先后变成村姑、老妇人、老公公来蒙骗唐僧, 但都被孙悟空识破了, 而唐僧却责怪悟空误伤他人性命。不过, 白骨精最终还是被消灭了。

师: (将“孙悟空”“唐僧”“白骨精”板书在相应的位置) 语言简练, 概括全面。看来, 抓住关键词也能帮助我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评析:教者将生字词默写与课文内容回顾巧妙地结合起来, 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围绕文本特点, 教给解读方法

师:这堂课我们主要探讨孙悟空的形象。还记得平时老师是怎么带领大家品悟人物形象的吗?

生:平时我们主要是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体会人物形象的。 (师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师:《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改写自《西游记》的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当然, 我们也可以将它看成是一篇独立的小说。小说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那就是充满了矛盾冲突。 (板书:矛盾冲突) 在生活中, 你有没有和别人产生过矛盾冲突?

生:记得有一次, 我和同桌为了争夺位置发生了冲突, 我还和他大吵了一架。

师:那什么是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呢?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就是人物与人物之间, 因某种观点不和或利益相争所发生的矛盾、冲突。抓住矛盾冲突体会人物形象是阅读小说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今天, 就让我们来尝试这种新方法。仔细观察这幅人物关系图, (指板书) 你们发现谁和谁之间有矛盾?

生:白骨精想吃唐僧肉, 孙悟空不让, 白骨精与孙悟空之间有矛盾;孙悟空要打白骨精, 唐僧不让, 唐僧和孙悟空之间有矛盾。

【评析:切实加强阅读策略教学是实现“教课文”向“教阅读”转变的重要途径, 但关键是我们该如何确定阅读策略。此教学环节启示我们, 确定阅读策略可以参照两方面的标准:一是根据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二是立足文本的文体特点。】

三、品读矛盾冲突, 涵泳人物形象

(一) 白骨精的“变化”与孙悟空的“三打”

师:下面先让我们走进白骨精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就是白骨精, (出示第2自然段中描写白骨精自言自语的语句) 谁来读?

(生“妖声妖气”地读)

师:看, 这就是白骨精。在取经过程中, 唐僧师徒遇到的每个妖怪都有一样法宝, 白骨精的法宝是什么呢?

生:变化。

师: (出示描写白骨精变化的语段) 这些是课文中描写白骨精变化的内容, 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

师:在这三次变化中白骨精使用了好多计策, 你们发现了哪些?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一变:美人计、瞒天过海、金蝉脱壳……二变:苦肉计、金蝉脱壳……三变:无中生有、连环计、借刀杀人……)

师:白骨精真是诡计多端, 该不该打?

生:该打!

师:再读读悟空的“三打”。 (分别出示课文中描写悟空“三打”的语段, 指名读。)

师:不管怎么变, 打你没商量。在白骨精和孙悟空的矛盾冲突中, 你读出了悟空的什么呢?

生:我读出了白骨精再狡猾也逃不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 在这组矛盾冲突中, 白骨精主要起什么作用?

生:衬托。

(二) 唐僧的“责罚”与孙悟空的“坚持”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的另一组矛盾冲突。你们认为理想的师徒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生:理想的师徒关系应该充满信任、理解、关爱、和谐……

1. 初会冲突。

师:但是在这篇课文中, 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冲突是自始至终的。快速浏览课文的第3、4自然段, 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他们的矛盾冲突已经开始了?画出来。

(生自读、圈画。)

生:我从“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这句话中读出了他们师徒二人的矛盾冲突已经开始了。

师:什么是“扯”?来, 你上来, (用两个手指头捏住学生的衣袖) 这是“扯”吗?

生:不是。

师:什么是“扯”?谁愿意上来演示下?

(一位学生演示:猛地一把抓住了另一位学生的衣袖。)

师:我们再回到那句话当中, 唐僧为什么要“连忙扯住”悟空?

生:阻挡悟空打白骨精。

生:我从“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读出了他们已经开始有矛盾冲突了。

生:我从“这才有些相信”看出唐僧并不是真的相信悟空打死的是妖精, 所以他“才有些相信”。

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那就是———

生:半信半疑!

2. 品读责罚。

师:随着矛盾冲突的逐渐尖锐, 唐僧对悟空的责罚也越来越重。再读读第6自然段, 唐僧是怎么责罚悟空的?

生:念紧箍咒。

师:怎么念的?抓住细节。

生:一口气念了20遍。

师:紧箍咒念一遍, 金箍儿就紧一些。你们看, 此时悟空的头成了什么样子了?

(出示:可怜把个行者头, 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 十分疼痛难忍……

师:亚腰儿葫芦, 知道吗?

生:葫芦中间是凹陷下去的。

师:悟空的头被紧箍咒勒成这个样子了, 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个紧箍咒的惩罚真的是很残酷, 悟空很可怜!

生:悟空可能这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个苦头!

师:唐僧还怎么责罚悟空了?

生:唐僧还赶悟空走, 不让他留在身边。

3. 感悟坚持。

师:同学们, 对悟空而言, 最痛苦的莫过于师父念紧箍咒, 最伤心的莫过于被逐出师门。面对唐僧的极端责罚, 悟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在第6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旁写上自己的体会。 (生自读, 批注)

生:“它是妖精!”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 悟空是在被师父念紧箍咒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当时, 他已经是疼痛难忍了, 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真是一条硬汉!

师:可不可以将“它是妖精”换成“师父, 我知错了”?

生:不能换, 因为按照悟空的脾气性格, 他根本不可能认错。

生:换了之后就不能体现悟空坚持正义的本色了。

生:我是将“师父若真不要我, 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和“若无松箍咒, 你还带我走吧”这两句话联系起来读的。我觉得悟空非常聪明, 他没有直接让唐僧带他走, 因为他知道唐僧这时候肯定不愿意带他走, 而是故意先给唐僧出了一个难题, 让唐僧不得不带他走。

生:我从“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这些语句中感受到悟空的忠心, 虽然师父如此责罚他, 但是悟空对师父的心一点也没有变。

师:悟空为什么不舍得走?读读下面这段原文, 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老孙因大闹天宫, 致下了伤身之难, 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 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 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 万古千秋作骂名”。———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生:悟空虽然是一条铁汉, 但心中却柔情万丈, 他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师:下面, 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唐僧与悟空的对话)

4. 定格形象。

师:一个是不明真相的责罚, 一个是忍辱负重的坚持, 从这组冲突中, 你读出了什么呢?

生:我读出了悟空的知恩图报、坚持正义、忠心耿耿、忠肝义胆……

【评析:阅读策略的教学不能仅限于学生的“知”, 而应着力于学生的“练”。在涵泳人物形象的过程中, 教者自始至终地带领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阅读策略, 在文本两组矛盾冲突中穿行, 或品读, 或感悟, 或交流, 让“内存”于人物身上的种种优秀品质得以一一展示。】

四、纳入同质评价, 深化人物认识

师:所以, 没有任何疑虑, 不管唐僧怎样责罚, 只要白骨精还来蒙骗唐僧, 孙悟空照样———

生:打!

师:所以, 后来孙悟空被赶走之后, 当唐僧遇到危险的时候, 他还是赶回来帮, 不管碰到什么妖精还是———

生:打!

师:让我们从这个故事的矛盾冲突中走出来。有人说, 孙悟空是一个英雄, 你觉得这个评价恰当吗?

生:我觉得悟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更多的是因为悟空身上有英雄所具有的高贵品质, 比如说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等。

生:我喜欢悟空这个英雄形象, 因为他敢作敢当, 具有男儿气概。

师:同学们的思考与学者林庚先生有共同之处。来, 让我们一起来读林庚先生的话。

(出示:他的专注, 他的献身精神, 他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百折不挠的毅力, 总之是这样一些非凡的精神品格构成了一个英雄的重要标志。)

【评析:教者引入名家对孙悟空的同质评价, 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英雄”的层面来吸收、内化所品读到的种种优秀品质, 从而让学生对悟空形象的解读走向一个更深刻的层面。本教学环节其实也是在教给学生另一种阅读策略, 那就是借助别人的评价来丰厚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五、迁移阅读策略, 走向发现新旅

师:可是, 有人觉得悟空这个英雄太过好玩耍, 因为他每次都将打妖除怪当做一场游戏;还有人觉得孙悟空自高自傲, 喜欢任性妄为, 不善于处理取经队伍中的矛盾……在你心中, 孙悟空是怎样的形象呢?课后, 我们还可以继续抓住《西游记》中的矛盾冲突, 继续走向发现之旅——— (出示:孙悟空与玉皇大帝之间、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之间、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与西天取经的孙悟空之间的矛盾)

【评析:教者将“抓矛盾冲突, 品人物形象”的策略推广到整本书的阅读中去, 为学生真正习得该项策略提供了可能性。】

板书:

12.以称赞为题写话二年级作文 篇十二

今天是小学开学的第1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不知道在学校里是不是跟幼儿园差不多,一到学校,我才知道,学校和幼儿园大有不同,哇,学校操场好大啊!这里的小朋友也非常的多,我都被看呆了。我匆匆忙忙的进了教室,开始跟新同学们交流。

上课了,老师拿着课本进了教室,我心里还有点紧张,怕被老师批评。老师走上了讲台,对我们说:‘我们来上课吧!’说着,开始写起了板书,我们今天上的是认识数字这1单元,讲着讲着,老师开始提问,我知道答案,但我不敢回答,怕答错。老师看教室里没反映就是:‘大胆点,答错没关系。’我心想:老师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是大胆点吧!我尝试举了举手,老师立马就点我的名字,不过我还是紧张,说的结结巴巴的,还好,我打对了,老师对大家说:“这位同学有胆量,不错,虽然答的结结巴巴的,但值得表扬!”

头天开学,我就被表扬了一次,心里喜滋滋的,我决定下次还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不结结巴巴了,这样会受到更多的表扬!

13.《灰雀》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十三

生:明白。

师:这段主要写了在公园里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有

生:三只灰雀。

师:它们在树上

生:欢蹦乱跳的唱歌。

师:非常

生:惹人喜爱。

师:从这段,我们知道列宁非常

生:爱灰雀

师:是啊,这自然界的小生灵的确招人喜爱。可是,有一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揭下)你想列宁心里急不急?

生:急。

师:大家把这段课文再默读一下,把你认为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也就是他替灰雀着急的句子找出来,在句子前面打上勾并想想为什么。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了解。)

师:好,谁先来说说?

生:我从他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呢?

生:找遍。

师:找遍是怎么找呢?

生:把每一棵树都仔细地找了。

师:说得好,我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就要注意强调这个词,把列宁找灰雀的仔细、辛苦读出来。

(生个别读、集体读句子。)

师:继续找句子。

生:我从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因为要是列宁不喜欢,就不会去打听灰雀的下落。

师:说得好,继续!

生:我从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这句看出列宁爱灰雀。要是他不喜欢,他就不会那么担心了。

师:(创设情境)是啊,要是灰雀飞走了,那以后来公园就

生:(齐答)再也看不见它了。

师:要是冻死了,列宁心里会

生:很难过。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你心爱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呢?(以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师:继续上面的问题。

生:我从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你把这句话读读,看哪些词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生:(该生先读句子)从多好的这个词能看出。

师:还有吗?再读读看。

生:(生再读)还有可惜,噢,还有自言自语。

师:到底这几个词是否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简单说说理由。

生:多好的这个词直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生:可惜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师:那自言自语呢?(生沉默)什么叫自言自语?

生:自言自语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

生:我很伤心的时候会自言自语。

生:我很高兴的时候会自言自语。

师:大家说的情况虽然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当人的感情很

生:(喊)激动、投入、强烈。

师:列宁为谁激动起来?

生:(齐)为灰雀。

师:是啊,列宁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深,越想越投入,以至有点情

生:(喊)情不自禁。

师:现在你们说这个自言自语能不能看出列宁爱灰雀?

生:(齐)能。

投影: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句子有了括号的词语和没有括号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要是没有自言自语和可惜就不能更好地写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灰雀不见了,你多么思念它、牵挂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练习朗读:个别读范读集体读)

师:听了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宁是多么喜欢灰雀啊!同学们,到底这只让列宁牵肠挂肚的灰雀哪去了呢?

生:(纷纷地)让男孩捉走了。

师:(故作不解)可男孩一开始不是说没看见吗?

生:(按捺不住)他撒谎!

师:到底男孩说没说实话,为了解开这个疑点,这回老师让你们来当一回精明的小侦探,请你们仔细分析小男孩的行为,包括他想的、说的,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证据去证明男孩说的是不是实话。这个任务能完成吗?

生:(齐)能!

(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师耐心倾听参与其中。)

师:好,下面召集大家开会,进行案情分析,谁先来发表自己的高见?

生:我从那个男孩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看出男孩刚才没说实话。因为要是没看见,不可能知道灰雀没有死。

师:关于这句话还有补充吗?

生:这句话说他不敢讲,正好说明他一开始就没说实话,他怕现在说出来列宁批评他。

师:这两位侦探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说话口齿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着往下说。

生:我从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看出男孩开始没说实话,因为要是他没看见,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会飞回来,而且还那么坚定地说。

师:你们认为男孩最后的两次说话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次的语气比第一次更肯定。

师:好,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我读列宁的话,你们读男孩的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后,让学生自己推荐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的变化。)

师: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是真的吗?从刚才的研究看来,他开始说的那句话确实有问题,结果是不是呢?请大家听老师读最后一部分的课文。(师配乐朗读)

生:灰雀是飞回来了,因为课文说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师:找得好,我觉得这句话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看认为是哪个?

生:果然。

师:为什么?

生:因为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现在真的飞回来了,果然这个词用得很准确。

师:大家再把这部分读一读,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独立思考后可与同学交流)

师:先提出不懂的地方。

生: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

生:男孩一开始就说了谎话,为什么还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师:好,下面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这句话知道男孩觉得自己错了,怕列宁知道后会批评他。

师:呀,说得太好了。同学们,那么再想想,男孩错在哪儿?

生:错在不该把灰雀捉了。

生:错在不该说没看见,不该撒谎。

师:男孩为什么要把灰雀捉回去呢?

生:(纷纷)因为他也喜欢灰雀。

师:(板书:爱)那列宁喜不喜欢?

生:喜欢。

师:来公园的人喜不喜欢?

生:喜欢。

师:要知道这些灰雀都是非常(指板书)

生:惹人喜爱。

师:是啊,他错了,因为美丽的东西是供大家

生:欣赏的。

师:这里再次证实了男孩一开始没说实话,想想一个孩子没说实话,他的神情、动作及说话的语气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回过头来把列宁和男孩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

(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三个同学出来扮演男孩,我来演列宁,大家认真看他们的表演,注意他们说话的神态、语气、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好。

(师生分角色表演,学生评议。)

师: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里,看还弄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还要问他,因为要是列宁问那个孩子的话,男孩会很伤心的。

师:要是你就是那个男孩,列宁问你,你会怎样?

生:我不想告诉他。这太难为情了。

生:我会很难受的。

生:我会低下头不敢做声。

师:你觉得列宁这样做好吗?

生:(齐)好。

师:为什么?

生:(纷纷)他对人真好。他很爱那个孩子。

师:说得对,他很懂得尊重别人的自

生:自尊心。

师:(指板书)从这里,我们看到列宁不仅爱灰雀,更

生:爱小男孩。

师:(板书:更爱)也正是在列宁那颗真诚的爱心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

生:放了。

师:(板书:放)还有吗?

生:我知道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因为虽然他开始没说真话,但后来改了,还把捉来的灰雀放了。

师:这叫

生:知错就改。

师:对,知错就改也是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你能围绕板书用爱说一句话吗?还要说出为什么。

生:我爱小男孩,因为他知错就改。

生:我爱列宁,因为他爱鸟。

生:我也爱列宁,因为他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生:我爱灰雀,因为它们很美丽。

师:说得好,我们都应该爱鸟,因为鸟是我们人类的 生:好朋友。

14.《称赞》教学实录二 篇十四

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应用”的样式设计。该教学设计主要用于通讯、新闻、简报、通知、启事、书信等公文类文本。自主应用,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按照一定的应用文格式标准,对课文自主评价,然后自主应用,自主掌握。以新闻为例,教学设计的标志性环节是“四应用”:一对标题进行评价并迁移应用;二对导语进行评价并迁移应用;三对主体进行评价并迁移应用;四对结语进行评价并迁移应用。

新闻类文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步骤为:教师介绍学习方法;教师介绍新闻格式特点;再读课文,用心领会;总结学习收获或启示;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设计展开】

一、教师介绍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新闻类的文章,一篇是《落日》,一篇是《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学习应用文后要能自主应用,因此今天我们将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先共同概括出它们的格式特点,然后按照格式特点对课文自主评价、自主理解,并自主应用,自主掌握。

二、阅读课文《落日》,概括通讯格式特点

每人速读长篇通讯《落日》,整体感知。读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通讯的格式特点;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并派代表向全班介绍。概括得不太准确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每人都参与进来,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最后教师综合有关资料,说说通讯的格式特点(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决定说的内容和重点):通讯往往比较长,所以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长篇通讯”。既然长,就有故事,并且是具体生动的。因此通讯的总体特点就是故事的具体生动。故事的具体生动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一是要介绍事件经过,二是要描写各种景象,三是要写出人物个性,四是要采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三、对照通讯格式,作出评价

每人以浏览的方式再读课文,对照格式,依次作出评价,加深对通讯格式特点的认识。

评价格式1:介绍事件经过

每人简要评价《落日》,介绍事件经过的特点,要求说得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同学说说。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决定说的内容和重点)——

这篇课文介绍的是作者作为记者,目睹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向联合国投降。作者把事件的整个经过都写出来了,小标题就有四个:签字场所,代表到来,仪式开始,投降书脏了。每个小标题下,又展开具体的介绍和描述:签字场所是怎样的,代表是怎样到来的,仪式是怎样开始的,投降书是怎样弄脏的,详详细细,清清楚楚。读者看了可以在脑海里复原出整个过程来。

评价格式2:描写各种景象

每人从文中找出两个场景描写进行简要评价,并在小组内介绍;然后由小组长综合起来向全班介绍。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

通讯不只有“面”的介绍和“线”的叙述,还会经常停下来,对一些景象做“点”的描写。本文第三段就有这样的描写:“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注视着‘密苏里号舰。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马达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晨雾中。”这些描写具体生动,景象鲜活。再比如“代表到来”的小标题下,写中国代表的到来,也不仅是叙述性的一句话:“中国代表徐永昌来到了现场。”而是具体生动的景象描写:“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到上层甲板上。”读者读来,如在眼前,清晰可感。

评价格式3:写出人物个性

每人从文中找出两个写人物个性的片段进行简要评价,并在小组内介绍;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作典型介绍。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决定说的内容和重点)——

通讯中写人,都要力求写出人的个性,即使文字不多。比如课文“仪式开始”的小标题下,写麦克阿瑟发言:“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器宣读。”短短28个字,写出了麦克阿瑟的基本个性特征。而写重光葵签字,同样简练:“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虽然只有38个字,但鲜活地展现了这个故作镇静、不甘心失败但又不得不投降的侵略者头目的丑恶个性。

评价格式4:采用多种表达方式

每人从文中找出说明的、议论的、抒情的各一例(叙述和描写前面刚学习到),作出简要评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之后教师随机点几人向全班介绍。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通讯需要什么就用什么,随意取用,没有限制。课文中除了前面刚学习到的叙述和描写外,还有说明、议论和抒情。说明如“签字场所”的小标题下的场景介绍:“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一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桌前左方将排列50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50位高级陆军将领。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读者读了这些说明,可以画出确切的场景来。通讯据实而写,几乎不带感情色彩,但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议论和抒情,议论如“投降书脏了”小标题下:“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抒情如“仪式开始”小标题下的结尾:“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还有全文结尾:“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四、诵读梳理,体会通讯特点

读之前教师先介绍文本的价值,以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当年《落日》在《大公报》上刊发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被认为是《大公报》发表的最佳的国际通讯之一,是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历来学习通讯写作的人常把它视为范本。然后每人选择性地自由诵读文中的精彩部分,用心体会通讯的格式特点。

五、选择课文《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应用通讯格式

每人速读《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教师介绍学习任务:这是一篇简短的新闻消息,如果把它改成长篇通讯,该怎么改?对照通讯的四个格式标准,依次说说自己的改写设想。

应用格式1:介绍事件经过

每人独立设想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设想——

我们要写的是德国总理勃兰特1970年12月7日在华沙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下跪赎罪的前后经过。需要围绕三个时间点来写:下跪前,下跪时,下跪后。还可以仿照朱启平先生的写法,拟一些小标题,把整个过程描绘出来,展现给读者,这样就有故事性了。最后每人付诸实践,现场写作。完成后现场交流,相互评价。

应用格式2:描写各种景象

每人独立设想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设想——

勃兰特下跪前后的具体景象是怎样的,要作出具体的描写。首先,下跪前是怎样的景象,包括他自己是怎样的神情,他周围的人是怎样的情态,还有天上的景象如何,地上的景象如何,都要具体描述。其次,他下跪时是怎样的景象,更要细细描写,包括他怎么跪,哪只腿先跪下,还是两只腿整齐地跪下,双手怎么摆放,脸上什么表情,说了什么话,等等,都要具体描写;他跪下后周围的景象是怎样的,比如人们是怎样的反应,甚至这时候天空是怎样的景象、纪念碑是怎样的景象等等,都不可少。最后,还要写他下跪赎罪之后的景象,比如怎么起身,记者们有什么反应,陪同的波兰领导人有什么表现,等等,都要描写出来。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介绍结束后,每人付诸实践,现场写作。完成后现场交流,相互评价。

应用格式3:写出人物个性

每人独立设想后,在小组内介绍,形成基本共识;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设想(不机械照搬)——

首先要写出勃兰特的个性,他是事件的主角,要通过他的言行举止的具体描写,来体现他的个性。大的动作,小的举止,都能让人看出他的个性。其次是陪同人员,特别是主要的陪同人员,也要从其言行举止中写出个性来。介绍结束后,每人付诸实践,现场写作。完成后现场交流,相互评价。

应用格式4:采用多种表达方式

每人就三种表达方式边思考边付诸实践,形成文字:第一,哪个场景必须用上说明?该怎么说明?第二,哪个地方需要议论?该怎么议论?第三,哪个地方需要抒情?该怎么抒情?

独立设想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设想——

勃兰特下跪时,必须用上说明,要用具体的说明文字介绍他下跪时的地理位置,以及他前后左右的“物象”情况,就像朱启平先生介绍签字桌摆放在什么位置,前后左右“摆放”着什么人一样。通讯不轻易表达主观感情,不随便议论和抒情,但在勃兰特下跪后,都应有议论和抒情。议论样例如:勃兰特下跪背后,体现的是德国人的良知和勇气。抒情样例如:德国人的赎罪举动,多么真诚,又多么强烈!它让全世界震惊,也让全世界感动!

应用格式5:标题

每人设想一个标题,边想边在备用纸上写下来。“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没有任何文采,也没有什么意蕴,只是一个直白的事件说明;而朱启平先生那篇通讯并没有用“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当标题,而用了意味深长的两个字“落日”,让人联想到日本这个国名中有着“日”字、国旗中画着“日”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和完善;然后选出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设想,与学生交流,也让学生评判:最高贵的一跪。

六、再读课文《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概括新闻格式特点

刚才学习的是通讯,现在学习另一种文体:新闻。《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是一篇新闻稿。每人再读一遍全文,分析一下它的格式特点,并结合初中学到的新闻文体知识,说说新闻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评判和完善,形成基本共识;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基本共识。最后教师综合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也说说新闻的格式特点——

新闻,又称消息。新闻的特点与前面的通讯刚好相反,不长,比较短小;没有生动具体的故事,只是一个简明的信息介绍。它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标题,二是导语,三是主体,四是背景,五是结语。标题简单的就一个,完整的则有三个:引题、正题、副题。报纸的头版头条往往同时用三个标题。标题要求文字直白(宜实不宜虚),意思完整。如果是三个标题的,引题常常采用上下对句的形式,注重文采和气氛的渲染;正题是一句话,往往采用主谓宾的形式,把意思表达得直白而完整;副题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三个标题加在一起,意思就比较完整了,所以有些人浏览新闻就采用看标题的方式。导语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简要介绍新闻的核心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要素都要有。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是对导语的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一般要介绍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背景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在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一般介绍事件的结果,但依据需要而定,可有可无。其中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尤其是背景,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新闻采用“倒金字塔”的结构来写,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越往下写越次要。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是其排列特点。因此,从后面往前删,再停下来看,前面的意思仍是完整的,直到只剩下第一段的导语。

七、对照新闻格式,作出评价

每人对照新闻的格式特点,依次进行评价,说说自己的理解,加深对新闻格式特点的认识。评价时采用这样的句式:第一,新闻的这部分应该有什么格式特点,第二,课文是否体现了这一格式特点。

评价格式1:标题

每人完成评价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说说。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决定说的内容和重点)——

新闻标题的格式特点是:文字直白,意思完整。课文的标题“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文字很直白,和前面的通讯标题“落日”刚好相反;标题似乎很长,但每个词都是必需的,没法删减,先是主人公“勃兰特”,再是他的举动“下跪”,目的是“赎罪”,引发的结果是“受到称赞”,把人物、事件以及结果都揭示出来了,符合格式要求。

评价格式2:导语

每人完成评价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说说。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

新闻导语的格式特点是,在第一段简要介绍新闻的核心内容。课文符合这一格式要求,这段写勃兰特1970年12月7日在华沙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下跪,以示悼念和赎罪,属于整个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要素都有了。

评价格式3:主体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说说。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

从格式特点上说,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介绍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本文的主体在第二三两段,写德国总统赫利发表赎罪书、勃兰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及勃兰特后来解释下跪的缘由,这些内容相对导语来说是次要的,但进一步扩展和阐释,符合格式要求。

评价格式4:结语

每人完成评价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说说。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

从格式特点上说,结语在最后一段,说明新闻事件的结果。课文符合这一要求,最后一段介绍了勃兰特下跪后引发的意义和影响。

八、诵读梳理,体会新闻特点

读之前教师先介绍本文的价值,以提升学生的认同感:这篇新闻是《天津日报》综合了近年来关于勃兰特下跪事件的报道,并结合当时的总理施罗德去波兰为刻有勃兰特下跪赎罪情景的勃兰特纪念碑揭幕,以及在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附近建立纳粹大屠杀受害者纪念碑两个新近发生的事而写的,但作者不从新发生的事件写起,而把它作为后续影响来处理,这样就突出了当年下跪赎罪这一主要事件,并完整地报道这一事件的震撼力和影响力。然后让每人自由诵读全文,用心体会新闻的格式特点。

九、选择课文《落日》,应用新闻格式

教师先主动说明:现在要以新闻《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为中心点,把长篇通讯《落日》改成短篇新闻消息。该怎么改?请每人对照新闻的几个格式标准,在备用纸上依次应用。应用四个环节: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应用格式1:标题

每人先回顾标题的格式要求,再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后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改写,与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评判:日本签订投降书。

再训练完整的三个标题:引题,正题,副题。

学生对照格式要求,独立完成,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改写,与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评判——

引题:当年不可一世 今天终于低头

正题:日本签订投降书

副题:签字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进行

应用格式2:导语

每人先回顾导语的格式要求,再独立完成,然后参与小组交流,形成基本共识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人向全班介绍。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改写,与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评判: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日本在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签下投降书,向联合国投降。

应用格式3:主体

每人先回顾主体的格式要求,再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介绍;形成基本共识后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改写,与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评判:签字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进行。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主持签字仪式,命令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指定的地方签字,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分别作为代表签字。随后麦克阿瑟代表盟国签字。之后签字的依次是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等国的代表。

应用格式4:结语

每人先回顾结语的格式要求,再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后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

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改写,与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评判:签字结束后,投降书由盟国和日本各保存一份。但日本那一份由于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随后的各国代表也顺着签错了地方。作恶多端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十、通读课文,再次领会

每人以默读的形式,通读通讯《落日》及新闻消息《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感受其中的语言表达,领会不同的格式特点。

十一、总结学习收获或启示

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

先在备用纸上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之后教师随机抽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各2人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总结,继续激励学生的学习:今天我们学习了通讯和新闻的文体格式,并当了一回记者,做了尝试应用;相信许多同学对此有了亲近感和学习兴趣,那就好好学习,说不定以后我们同学中也会诞生知名的新闻记者。

十二、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同时“得益于课外”,需要课外阅读。现在我向各位推荐两篇文章,一篇是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一篇是新闻《心随飞翔》(作者王光荣)。两篇文章都已经粘贴在班级语文学习博客上,请直接打开阅读,每篇读完后留下你的一句话感想或评论,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同时上网搜寻最新的典型通讯和新闻来阅读。

上一篇:药剂科质控工作总结下一篇:乡镇学习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