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雨爱情诗歌(6篇)
1.醉雨爱情诗歌 篇一
清明的雨,并没有如期而至。
但春天从不会迟到,它等不及般地静悄悄地走在我朦胧的睡意里,睡意朦胧里全是春意。也便无心去睡,早早骑着车,到个园门口,等着老师和同学。
清晨的个园门口一派春意,鸟鸣虫醒,柳芽杨絮,还有那微微清风吹不散的晴空碧云。今年清明是晴天,阳光早早就暖尽了园子附近,斜出修长的身影,为春天染出靓丽的颜色。
待大家都到齐,苏老师带我们走过一个拐角,便进了东关街,虽是清晨,小街却早已热闹起来,小巷居民们手里提着豆浆、油条,急匆匆往家赶。包子铺里热气腾腾的,人们一个劲地往里涌。吃了碗酸辣的豆腐脑,只觉这碗里、唇齿间流淌的满是小巷的味道。小桥流水,垂柳人家,民居重重叠叠连绵不绝,一条小巷,一户人家,一不小心就走进数百年前的历史。在这里,每一块青石,都流淌着时间,流淌着过去。每一座小桥,每一处庭院都诉说着足迹,诉说着历史;每一道门坊,每一条小巷,都浓缩着千般恩怨,万种风情;每一位长者,每一个作坊,都铭刻着悲欢离合,人事无常……
不觉时光飞快,上一刻还沉浸在小巷的悠久、充满苔藓湿漉漉的气味中不能自拔。下一刻,骑着单车就来到了汉陵园对面大片大片的草地,让人不禁收起满腹悲思,心情也跟着明快起来。呆呆地看着我手中的风筝飞了一会,无望地栽下来后,顿觉无趣,便邀上几个好友,手持木棍,爬上后山探个究竟。
爬上了后山,心里不由一阵狂喜,我们真是好运气。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虽没千亩垛那样壮观,却看得我们不禁失了神。万种清新点缀绿意,千般花香,芬芳心扉。那花,娇艳欲滴、清香溢远,有的片片包裹,有的层层叠叠,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姊妹连篇。是姗姗来迟参加舞会的飞花、是婉约的美人儿在吐露芬芳,暗香盈袖,绽放在生命的春天里,绽放在人们的心里,绽放在我们的笑靥里。
玩累了,我们就又艰难地下了山,随苏老师一起坐到汉陵园那唯一一株桃花树下。幽幽清香,迈着轻盈的步伐,随风蹒跚,耳边传来苏老师讲课的声音,思绪便早已飘远。临桃花之香,便更不想走,话说“醉饮桃花香”虽没有“采菊东篱下”那么洒脱,却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享受中,我多么想幻做一簇盛开的桃花,散尽满身幽香,飘落流水,变作自然。而后被写进绝美诗篇之中,不为千古传诵,只为留住那一纸淡香。
低头,呼吸着桃花香,伸手拈一抹郊外纯净的空气,屏气凝神,如临世外。春歌里,我只想醉饮桃花香!
在这桃花树下,我突然明白,其实大好时光,不宜糟蹋。享受一番则是一番喜悦收获,痛苦一番则是一番自我戕害。放掉心间悲苦,快乐会不请自来。
行云渺渺,烟水茫茫,了却了年华,泅渡了韶光。我愿这世间,多些酒逢知己、举杯共饮的温暖,我更愿这世上多些欢乐,少些悲剧;多些幸福,少些灾难。
远处的钟声,庄严宣告。
春意的呢喃,弥漫了整片苍穹。此时春风意,花满树;胭脂醉,人更醉。
2.醉雨爱情诗歌 篇二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七律无题诗艺术上最为成熟, 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2]
学者大都集中从修辞手法、写作特点、诗集整体结构的角度对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进行赏析、研究。通过研究诗中比喻、排比、沓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诗歌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的统一。[1]通过对十四行诗写作风格的赏析, 了解诗人优美的精神世界, 对诗集的整体的分析, 阐释爱情在勃朗宁夫人生命的重要意义。[3]
对中国的古典律诗与十四行诗的研究通常都是从意象、格律的角度进行。通过对李商隐无题诗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的对比, 分析中西诗歌不同的审美标准。[4]通过对英汉古典诗节奏、音韵、诗行的对比研究, 揭示诗律背后的规律, 促进跨文化研究的发展。[5]
使用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十四行诗与律诗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 陈大地[]使用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跨行问题进行研究;张蕊通过功能语言学主述位推进的方式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进行研究;[6]
该文首次通过功能语言学中的方法对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中的第14首与第43首进行主述位分析, 并分析李商隐的两首无题诗作为参照, 探究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
1 方法论
主位通常位于句子的开头, 表示已经知道的信息;述位对主位的补充说明, 是整个话语的中心所在。在陈述句中, 当主语充当主位时, 这个主位是无标记的, 其他成分充当主位则为有标记的。[7]该文用“¢”表示无标记的主位。
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在完整的语篇中, 句子前后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 这种联系和变化就叫推进。[8]该文采用黄衍四种推进模式:
(1) 主位一致型:英文用constant来表示,
(2) 连续型:英文用chained表示;
(3) 主述位没有明显地联系型:英文用juxtaposed来表达。
(4) 述位一致型:英文用Convergent表达。
勃朗宁夫人的第十四首与第四十三首十四行诗的推进方式如表1所示。
李商隐两首无题诗的推进方式如表2所示。
2 分析与讨论
从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的主述位分析中可以看出, 第十四首诗的第一行到第六行为全诗的第一部分, 主述位推进以chained的方式推进;作者在这一部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要由于外在的条件或是由于对方的某个想法契合了自己的心愿而走在一起, 而是要为了爱本身而爱。第二部分从第七行到第十行, 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作者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不要因为上述的条件而爱:因为人的容颜会随着时间变化而衰老, 人的心情会随着物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三部分是第从第十行的后半句到第十二行, 这一部分同样是以juxtaposed的推进方式推进;诗人从对什么是爱的讨论转移到了自身对爱的理解, 温柔的安慰不是爱, 只是同情和怜悯而已;第四部分为最后两行, 主述位推进方式与第三部分相同。诗人在这里总结到:“爱我, 始终只为爱本身而爱着, 这样你的爱才能继续, 直到永恒。”诗人提出要为了爱而爱, 并希望这种纯粹的爱能够持久。
第四十三首十四行诗承接第十四首十四行诗提到了:“如何爱”。在此诗中, 第一行为此诗的第一部分, 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诗人在这一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提出了本诗的主题, 勾起作者的好奇心, 想要了解诗人爱人的方式。从第二行到第八行为全诗的第二部分, 主述位推进以constant的方式推进;这一部分承接第一部分, 提出了爱的具体方式:“爱你尽我心灵能抵达的深邃、宽广和高度, 就像我探索存在的终极和上帝的神恩。”“我想纯洁的爱你, 如人们由于赞美而折服”。第三部分从第九行到第十三行, 主述位以constant的方式推进;这一部分从对爱人爱的方式转到了对爱人的爱充满的信仰与爱慕。诗人以一种对圣者的爱慕对待爱人, 用自己的整个生命来爱, 可是这种爱似乎还不够;在这一部分诗人以世间的一切来表达对爱, 第四部分从第十三行的后半部分到第十四行, 主述位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这一部分通过宗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爱的执着与坚定:“诚然上帝作出了裁决, 即使死后, 我也会更深地爱。”
李商隐的这两首无题诗都是表达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忧怨。在第一首诗中, 首联以constant的方式推进;“罗帐”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暗示着男女好合。通过主人公在漫漫长夜中还在缝罗帐的动作可以推知她是一位幽居独处的女子, 正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颔联承接首联, 以convergent的方式推进, 回忆了男女一次邂逅, 匆匆一瞥就此一别;但却留下了深刻地回忆;“羞难掩”、“语未通”表达了女主人公怅惘、遗憾而又深情回味的复杂心理。颈联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 叙述了别后的情况。“金烬暗”与“石榴红”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暗示匆匆一别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双方都没有能够再联系, 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殷切期待。尾联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 作者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暗示意中人只是咫尺天涯, 希望一阵好风能将自己送到对方的身边;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殷切期待与对爱情执着追求。
在李商隐的第二首无题诗中, 首联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本诗一开始就从女主人公所居住的环境氛围写起, “莫愁堂”暗示着她辗转不眠, 、“细细长”暗示着一种幽怨。颔联同样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 用了两个典故, “神女生涯”与“小姑居处”暗示着女主人公在爱情上有过追求, 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结果。颈联以constant的方式推进, 从不幸的爱情遭遇转到了不幸的身世遭遇;“风波”“月露”暗示着女子在生活上一方面遭受恶势力的摧残, 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帮助与同情。[萧涤非;]尾联以juxtaposed的方式推进, 提到尽管相思全然无益, 但仍然要坚持追求。
3 结论
通过对两种诗体的分析可以得出, 相比较律诗而言勃朗宁夫人的两首十四行诗的起承转合结构更为宽松, “起”可以只有一行也可以有多行, “转”可以与“承”在同一行;“合”与“转”也可以在同一行。而律诗的各联与起承转合的四个部分分别对应。
由此可以看出, 十四行诗表达爱的方式更为直接、坦率, 诗人能够大胆地提出对爱的理解以及自己爱人的方式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而李商隐的两首七律诗表达爱的方式较为含蓄, 婉转;全诗不着一个“爱”字, 通过对各种物象、环境的描述暗示相思之苦、表达女子心中的幽怨;通过使用不同的典故表达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摘要:十四行诗被称为西方的“格律诗”。勃朗宁夫人的sonnet14与sonnet43被认为是“姊妹篇”。[1]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对爱情做出阐释。李商隐的无题诗最能体现无题诗的独特风貌。文章通过使用主述位推进的方法分析两种诗体中的起承转合, 透过不同的起承转合方式, 探讨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得出的结论为:相异点:西方诗歌对爱的表达更为坦率、直接;中国诗歌则更为婉转, 含蓄;相同点:两种体裁的诗歌表都表达了人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关键词: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李商隐无题诗,主述位推进,爱情观
参考文献
[1]王波然.《葡萄牙人十四行诗》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 2007, 28 (3) .
[2]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毛萍.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赏析[J].佛山大学学报, 1996, 14 (1) .
[4]周小英.李商隐“无题”诗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主要表现形式之比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
[5]鞠玉梅.英汉古典诗格律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
[6]张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起承转合[J].宜春学院学报, 2011 (2) .
[7]黄衍.试论英语主位与述位[J].外国语.1985 (5) .
3.醉雨爱情诗歌 篇三
果然!
当皇家队伍出现在温泉公园时,正遇上贝多芬!天气那么好,贝多芬也想散散步,去哪儿散?温泉公园,那儿美。和谁一块儿散步?和歌德。偏偏和歌德。皇家队伍从后面开来,歌德立刻松开贝多芬的手臂退到路边,脱帽躬身,尊严不足,谦卑有余。比他小一辈的贝多芬,还没明白过来咋回事,难怪,他不是耳背嘛。往后一瞧,嘿,反而将双臂放到背后,大摇大摆地慢慢前行。结果还是人家皇后先和他打招呼:“Hi, Nice to meet you.”这个故事流传广泛,童叟皆知,可惜没有考证,唯一找得到的记载是一位女作家的信,其真实性十分可疑。作家,想象力丰富,出版社愿意为杜撰付稿酬。要知道,贝多芬能与歌德见面,恰恰是这位女作家牵的线搭的桥。
有一点是肯定的:贝多芬喜欢泡温泉。两百年前的一个七月,贝多芬下榻特普利茨橡树旅馆,每日泡温泉,饮酒食鱼,散步作曲。他7月5日入住,有旅馆登记簿签名为证。7月15日,歌德的名字出现在金舫大饭店的116房间。也就是说,贝多芬已经在此恭候十天,他盼望着与这位“诗王”见面,他心怀敬畏,忐忑不安。
激动人心的这一天终于来到,7月19日,波希米亚的温泉小镇,歌德在金舫大饭店接见了比自己小二十一岁的贝多芬。第二天,歌德又主动约贝多芬一起去邻镇毕林(Bilin)散步。如果傲慢的歌德让贝多芬来弹他的作品只是出于礼貌,那么他大可不必再花时间与他周旋,而且偏偏是去毕林。贝多芬可是毕林的常客,是罗布科维茨大公(Franz Joseph Maximilian Lobkowitz)那座巴洛克风格宫殿的座上宾。贝多芬还在劳德尼兹宫、特普利茨与毕林两地之间的属于罗大家族的另一座府邸彩排了他的《英雄交响曲》,而且连演三次——为啥?据说这是贝多芬的粉丝、普鲁士王子费迪南(Louis Ferdinand)的愿望。因此小贝走在老歌身旁,踏着熟悉的土地,动作潇洒、神情自若,除了听不清周围的声音之外,没什么可抱怨的。两位天才肩并肩地默默散步,此时无声胜有声。
1812年,欧洲大陆动荡不安,徘徊不前,拿破仑在俄罗斯几乎全军覆没,欧洲人迷茫低落,是继续革命还是保守复辟?这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沃土。哪里有苦闷,哪里有彷徨,哪里就有艺术。人们对艺术家的尊敬和崇拜前所未有,尤其对作曲家,他们不再是为宗教服务或供人消遣逗乐的谱曲手,对他们的称呼也从“排音师”上升到“音符艺人”或“音符诗人”。(德语中有一个词“Tonsetzer”也可译为作曲家,Seztzer 其实是用于排字工人,也是写曲子“音符安排”的意思,中文译成作曲。但没有与Komponist [作曲家] 区分开)早期浪漫派作曲家视音乐为纯粹艺术,不再是其他艺术形式的附属,贝多芬更是一生致力于“唯音乐”事业,是第一位“唯我作曲家”。再看歌德:这位诗赋天才擅长用眼睛感受世界,而他的听觉很不发达,他的听觉审美也相对落后。他抵触复杂的和声,拒绝浑厚的音响,在他的描绘中,浪漫派音乐像一道烧砸了的菜,煎的蒸的乌糟糟一团,吃在嘴里是折磨不是享受。因此,他坚持称作曲家为“排音师”,不愿赋予他们和诗人同等的地位。“艺术家?音符诗人?音乐是不能与诗歌相提并论的”,他说。然而,一见到贝多芬,歌德立刻被他深深地吸引,那晚贝多芬一离开,歌德就给在卡尔斯温泉疗养的妻子克丽丝蒂娜写信汇报:“晚上与贝多芬在一起……狂暴又节制、外在力量与内心温柔,我还从未遇见过这样一位艺术家。不难想象,他在与整个世俗世界抗衡……”在歌德的日记中还有这么一行:“七月二十一日:……听贝多芬演奏,太迷人了。”
贝多芬久仰歌德,有曲为证:钢琴变奏曲《我思念你》,而后又为它谱曲,分别收录于《歌曲集》作品52号、75号和作品83号。1809年他作《艾格蒙特序曲》,说它是从诗人那里获取了灵感而作也好,说它是表达作曲家对诗人的崇敬也好,说两者皆有也没错,总之,这位音乐家一直追随和关注着诗人,这一点毫无疑问。贝多芬喜欢喝酒,容易坠入爱河,他也是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他读古希腊哲学,读康德,读席勒,读歌德。因此,当他获知歌德有意见他一面时激动万分,三个月前就写信给歌德,署名“阁下忠诚的崇拜者贝多芬”,他告诉诗人:“您笔下的英雄艾格蒙特,我在阅读时被他感动,被您感动,您的诗句激发起我的音乐冲动……”信发出后不久他就请好友奥利瓦(Franz Oliva)亲自将出版了的总谱送到歌德手中。歌大师虽然擅长摆弄字母,对音符可没多大造诣,不过家中钢琴倒是有一台,让奥利瓦当场弹给他听。诗人礼貌地听,认真地看——这位奥利瓦是个瘦小的矮个子,穿一身黑——歌德目光犀利,可惜耳朵却不怎么敏锐,他听着钢琴发出的音乐声,心想,啧啧啧,这用音乐表达思想就是比诗歌差一截,现今居然有人将音乐与诗歌提到同一个高度来谈论,说音乐是创造性艺术,啧啧啧。这些全是后人的揣测、推断,谁也没有亲耳听见他说过这样的话。四年之后,在他收到舒伯特寄来的《魔王》乐谱后,仍然保持着这种思维定势,认为音乐只能当配角,充其量是诗歌的背景,歌老前辈对自己的《魔王》被小舒强加上钢琴音符甚是不以为然,他装聋作哑,连“收到了,谢谢”这几个字都认为没必要劳动自己去写,就让那个十九岁的大男孩继续摆弄音符去吧。1823年,当年轻的李斯特拿着自己的谱子上门请教贝多芬时,贝老师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他,说自己正为弟弟的事情烦着呢,没空。
言归正传。
贝多芬为了7月的接见作了一番准备。他先请自己的挚友、作家兼外交官范哈根(Karl August Varnhagen von Ense)告诉歌德自己的听力不好,好让歌德有个思想准备。范哈根,同是他们两人的粉丝,自然很愿意办这件事。他于是坐上四匹马拉的“大奔”去拜访歌德,说贝多芬要去温泉疗养,主要寄希望于地热和水暖的效力来减缓耳疾,这个人天性狂野,火一般的热情,雷也似的动静,愤世嫉俗,这类人医学上认为最容易变聋……鼓膜是不灵了,不过再轻微的音乐声响都逃不过他的耳朵,他的创造力依然旺盛……贝多芬听人说话字句分辨不清,只能感受语调旋律高低…… 范哈根当完说客刚回到自己家,又接到贝多芬的急件,请他把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徒生涯》第三部分快递给他。
nlc202309032021
歌德与比自己小二十一岁的贝多芬在特普利茨见过三次面,要不是歌德第三次邀请贝多芬去温泉公园去散步,恐怕后人就没有“贝多芬藐视皇权、歌德卑躬屈膝”的谈料了。这个“流言”是蓓蒂娜·冯·阿尔尼姆(Bettina von Arnim)散布的,这位“沙龙女狮”、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歌德的(柏拉图)情人在给匹克勒-穆思高(Pückler-Muskau)大公的一封信中写道:“……本来他俩手勾着手,歌德立刻松开手脱帽欠身站到了路边,这个举动让贝多芬好一顿讥讽,贝多芬说他大没必要为他们让道,还说很失望,自己那么崇敬歌德,没想到歌德对权贵那么谦卑,太缺乏诗人的傲骨了……对了,他俩在散步时,不断有人脱帽鞠躬,歌德嫌这些人讨厌,贝多芬则说,您不用烦恼,他们是向我致敬……”写得有鼻子有眼,十分可信。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早已是上流社会争相结识的音乐家,请贝多芬到家里来是件时髦事儿,就像今天谁都想与章子怡共进晚餐一样。而贝多芬可不是谁请都去,谁给的钱多就上谁那儿去,尽管他手头拮据,生活艰难。不,他非常自爱,他对听众的挑选是很严格的,他自己虽然不属于贵族阶级,但他坚持每个人的精神是平等的。因此,温泉公园发生的事听上去似乎很合乎逻辑。但是,除了阿尔尼姆的信以外,其他任何记载全无。
谣言重复一百遍就变成了事实。阿尔尼姆在这件事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以至她的芳容与克拉拉·舒曼一起,被印上了西德马克纸币,贝多芬与歌德都没有这份荣誉。
歌德与贝多芬遇见皇帝时她又不在场,这个场景很有点臆造的味道。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比歌德小三十六岁的女作家蓓蒂娜(1807年时未婚,姓布列塔诺,Bettina Bretano,海德堡浪漫派诗人、作家克莱门兹·布列塔诺的妹妹)。她是歌德狂热的崇拜者,曾给诗人写过无数热情洋溢的信(注意:这位女子爱写信!),歌德从信中感受到年轻女孩的痴迷追求,不便理会。既然无法直中取,就尝试曲中求——蓓蒂娜便去花老歌德夫人,这一老一少都住法兰克福,串门并不费事,把老太太哄好了,想见她儿子不就凭老太太一句话吗?终于,一年后,歌德正式邀请蓓蒂娜去自己魏玛的寓所作客。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柏拉图)恋爱开始了,一老一少,她攻他守,半推半就。蓓蒂娜与歌德的通信集在诗人辞世后出版,名为《歌德与小女孩》(注意:其中有两封署名歌德的信,经纸张专家和笔记学家的分析化验,证明它们不是出自诗人之手笔,不得不承认小女孩的模仿能力惊人)。可惜,诗人与小女孩的忘年交并不长久,1811年,在参观歌德好友迈耶(Johann Heinrich Meyer)画展时,歌德夫人克丽丝蒂娜听到身后蓓蒂娜用轻蔑的口气评论画家,不尊重丈夫的朋友就等于不尊重丈夫,她气不打一处来(也许还夹杂着另一股气),转过身一把揪掉蓓蒂娜鼻子上的眼镜。蓓蒂娜也不示弱,面带微笑地称歌夫人为“神经质的猪血香肠”。好,一句话毁掉了小女孩与大诗人的友情,从此,歌德禁止她再上他家来玩,中断了与她的通信。1812年,在特普利茨温泉小镇,歌德与她狭路相逢,他对她视而不见,并马上写信向老太太汇报:“我真高兴,总算甩掉了这个小疯子。”据说,后来蓓蒂娜多次写信给歌德,绝望地试图挽回两人关系,都未得到回复。不难猜想,蓓蒂娜编故事的动机不是不存在的。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看她与贝多芬的关系。有一段时期老贝与小蓓走得很近,1810年5月,蓓蒂娜在维也纳听到贝多芬的演奏,立刻迷上了这位衣冠不整、其貌不扬的艺术家。她在给嫂子(克莱门兹·布列塔诺的太太)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完完全全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征服了,这个人太吸引我了……”将思想付诸行动,蓓蒂娜设法接近并结识贝多芬。这位女孩子是大胆的,不愧为“女狮”,她毅然敲开了贝多芬住所的大门。贝多芬很高兴她的来访(对聪明美丽、爱好音乐的年轻女孩贝老师永远有空),请她进来让到沙发上,弹琴给她听,“好像我们已经认识很久”(蓓蒂娜信)。第二天晚上蓓蒂娜又来找贝多芬,听他演奏自己的作品;第三天晚上贝多芬拿着自己为歌德诗《再爱,再生》创作的音乐去了蓓蒂娜那里,希望她有机会把它转交给诗人。就这样,他俩在维也纳度过了三个晚上,蓓蒂娜在一封给好友的信中写道:“你相信吗?他简直穿得破烂不堪……我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他了。”1810年5月,蓓蒂娜有四个候选情人:海德堡浪漫派作家冯·阿尔尼姆、法律系大学生冯 ·弗雷伯格男爵、歌德和贝多芬。前两位追着她不放,后两位让她发狂。一年后,“猪血香肠”一词断送了她自己与大诗人的感情前程,蓓蒂娜嫁给了冯·阿尔尼姆,成了冯·阿尔尼姆夫人。
蓓蒂娜·阿尔尼姆是一个调皮活泼、热情奔放的女才子,她倾心于歌德,被贝多芬的桀骜不羁吸引,两位老前辈称她为“可爱的女孩儿”,她丈夫却说她是自作多情,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回事儿”。他说,一个不愿搭理她,另一个根本听不见她在说什么。蓓蒂娜是否自作多情?她拿出贝多芬给她的信给朋友看,上面写着,“请允许我吻您的额头,它代表我对您无限的思念,”但她没有给人看第二段:“……请转告歌德我对他的崇敬与景仰,我想亲自写信给他,并将《艾格蒙特》献给他……”不难看出,贝多芬更多的是想让蓓蒂娜把自己引荐给诗王,与当时蓓蒂娜走“歌德母亲”路线是一回事。另外一个重要细节:1812年7月3日贝多芬本来约好与范哈根在布拉格见面,但他没有出现,而是让邮差传递信息,为什么?因为贝多芬与“不朽的情人”不期而遇,便把男友搁在了一边。有信为证:“对于我的失约,亲爱的V.,我非常抱歉。没能在布拉格如期赴约非常不礼貌,这是因为一件事先没有料到的事阻碍了我……”虽然蓓蒂娜7月3日也恰巧在布拉格,但她与丈夫同行,日夜相伴,有“不在场证明”,因此不可能是“不朽的情人”“永远的爱人”。两百年过去了,“贝学研究”几乎是以警察追踪罪犯的不懈精神反复考察、密集搜索,推测出与贝多芬幽会的“她”是单身,是没有丈夫陪伴的女子。7月16日,贝多芬在特普利茨曾写过两封信给这位神秘情人,称她作“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生命,”“我流着泪思念你、思念你、思念你,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生命……”并与她约定,7月底在“K”会面——卡尔斯温泉。两封信却没有发出。根据橡树旅馆记载,贝多芬27日离店。28日,卡尔斯温泉的神目旅馆出现了贝多芬的名字,同时还有“她”的名字。贝多芬没有在信上写她的名字,连开头的字母都没有写,是不是有先见之明,料到好奇的人们会在他死后翻他的东西,窥探他的内心,多嘴多舌,没完没了呢?既然如此,我们难道不应该尊重他,不去点破呢?
无论她是谁,今天我们所有贝多芬的粉丝都衷心祝愿贝大师曾经历了他感情的高潮,体验了身心的最大愉悦。事实是,1813年贝多芬征服了维也纳,登上了艺术巅峰——《威灵顿的胜利》和《第七交响曲》的演出空前成功,整个世界拜倒在他脚下。
贝多芬对诗王作品的阅读和崇敬一直没有停止,1815年他完成了《平静的大海,幸福的航行》;歌德也多次表示,贝多芬是他见过的最杰出的艺术家,是他最尊敬的音乐家。显然,所谓在遇见皇帝后“贝多芬开始蔑视歌德,对他的崇敬锐减”,及“歌德对这个不幸的聋子表示惋惜等”这类话是站不住脚的。1830年,歌德听年轻的门德尔松在钢琴上弹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八十岁的诗人激动不已。他站到窗前久久不语,当恢复平静后他说:“伟大,伟大啊……可惜我没能亲口对他说,我的朋友,您是一位最伟大的作曲家。”
4.在爱情里爱情诗歌 篇四
因为爱情就是一切
拥有爱情本身就已足够
在爱的大千世界里
一样有蓝天,海洋,群峰,森林
草原,布谷鸟,玫瑰,百合请美美地享受里面的一切
紧闭阀门——像一块石头
别让它们流失
谁,若想在他的世界里添加其它元素
那么他的世界必将毁灭
像夏日过于成熟而爆裂的石榴
火山爆发,天空布满乌云
海洋受污染,森林,草原燃烧
鸟儿被折断翅膀,花儿受到摧残
因此,在爱情里,只有爱情
休想容下其它的东西
因为爱情就是一切
5.爱情的春天爱情诗歌 篇五
记得前世的那年那月那时,
在七夕我们许下山盟海誓,
下辈子我们仍然相爱相知……
这纷繁的红尘喧哗的人世,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爱人你,
第一次相遇便有爱的默契,
幸福从此萦绕弥漫着四季……
多少次微笑着依偎我怀里,
春风吹来了千万年的相思,
情不自禁滚落幸福的泪滴,
我们异口同声说出我爱你……
多渴望我们的.生命像旭日,
永远都是青春阳光的样子,
在岁月轮回中年轻一辈子,
用我无限热忱爱你守护你……
早已经读懂了生命的凄迷,
每个人都有划上句号之时,
多么幸福我们能相伴相惜,
认真爱过今生再牵手来世……
我们一起种的玫瑰最美丽,
最爱我们一起写得爱情诗,
入我怀抱再次轻轻的吻你,
爱的深情中多想没有别离……
与你重逢一眼认出了是你,
爱过千生万世的爱人同志,
从青年爱到夕阳下的默契,
我们一起欢笑永远不哭泣……
亲爱的月下桂花递我醉意,
你的爱意是我永远的希冀,
等风雪绽放梅花我们一起,
6.爱情的诗歌 现代诗歌 篇六
在茫茫人海中,爱与被爱,都是幸运的。如果彼此相爱,心有灵犀,就该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次心跳;如果是一相情愿,或者一方已没了感觉,就放手他(她)走,就当是过眼烟云,花开花落。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头白了,
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
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
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者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
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画廊里的美少女》
有蔬菜的静物画和注视它的你,
那么地静。
那静物画中的种种色彩以其自身存在的强度震颤。
假如没有光它们又能怎样?
陌生人,
我喜欢你如此静静地站立在你携带着的光的强度里。
《插曲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