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公园的作文

2024-10-02

小学生写公园的作文(共15篇)

1.小学生写公园的作文 篇一

我家旁边的公园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有游乐场,泳池,有竹林,荷花池,而我最喜欢的是锦鲤池。

锦鲤池是一个鲤鱼池,周围有许多柳树,春天的时候,柳树刚吐出嫩芽,露出黄色的小叶子,远远望去,像给锦鲤池围上了一圈浅黄的纱巾;夏天,柳树长满了绿色的“头发”,在风中摇摆;秋天,柳树的绿叶掉了,光光的,但是叶子飘在池水上,像一条条小船,也给锦鲤池增添了一些生机。锦鲤池上有一个亭子,亭子里有木椅,坐在亭子里,可以看到池子里所有的景色,夏天的时候到亭子里,可以一边乘凉,一边看鱼呢。

锦鲤池上有红色,白色,黑色,当然,这些颜色都是鲤鱼带来的。锦鲤池里的鱼五彩缤纷,有红色,黄色,白色……锦鲤池的水,不是一般的绿色,有红色,黄色,黑色……当然,这些颜色就是成群结对的各色锦鲤带来的。鲤鱼靠着它们可爱的外表,引来了许多游客喂食。这可是一些贪吃的鱼,人们撒下的鱼食。几秒钟就被抢完了,一颗都不剩,看见哪里有吃的,就往哪里来,冬天也不会不一样,似乎感觉不到冷。因为不断的有人来喂鱼,一日十几次,所以锦鲤池的鱼肥肥胖胖的。池边的柳树上,有几只麻雀,它们鬼机灵的,专门吃人们掉在池边地上的鱼食,也挺好。

这些鲤鱼还为我们家带来了喜事呢:在我要出生的那一年,爸爸妈妈在公园散步,路过锦鲤池的一条小水沟的时候,一条金色的大鲤鱼跳到了爸爸妈妈的面前,于是,就有了我。

这就是充满魔力的锦鲤池,你们喜欢吗?

2.小学生写公园的作文 篇二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写作教学同样更需要对学生激发起写作的热情,只有当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积极主动而踊跃地参与到写作中来。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写作乐趣。比如可以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故事会、辩论会等赛事。通过这些表达形式极大的会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也就是变相地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很好地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还口语运用各种作文练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激趣训练,比如看图作文、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还可以让学生写故事,写读后感,写局部或者片段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写作形式的训练更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写作兴趣,也就会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二、使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从中可以看出:作文教学要考虑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的时候,学生往往提起笔来不知道怎么去写,就是写起来也总感觉无东西可写。这就是学生缺少所要写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学生缺少写作的素材,他们缺少观察生活,没有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进行积累那些素材。也正是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缺少生活的体验,就不会有真切的情感,写出来的作文也往往都是枯燥乏味,对那些丰富而多彩的生活影像很难复制到学生的脑海里,尽管很多东西他们日复一日的见和做,可是由于对生活的淡漠,他们并不能从生活中积累到写作素材。因此,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那些丰富的活动,多开展一下多彩的生活有益活动,让学生善于去观察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丰富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他们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积淀丰富的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运用赏识评价

作文的评价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可以指出学生的写作不足以及如何改进的问题,更涉及到能否激发学生喜欢写作兴趣的意识,并且在这一教学中,能否发挥学生的写作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对学生作文的评价环节。首先要改进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就是教师的单一观点,并且教师以威武大棒压向学生,信口开河地任意评价学生的写作,也常常是以批评指责为多,表扬甚少。以此导致削弱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乃至创造性。因此,作文教师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改进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要以赏识评价为主。比如“你的作文很棒,写得很有创意!”“你能有这样的构思真是太好了,以后要经常发扬!”“你比以前进步太快了。”等等。对学生的缺点也要委婉地指点,比如:“你的第一段是都能增添……”“若是条理再清晰一下就更好了。”等等。总之,都要以不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主,尽量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3.写公园的作文 篇三

夕阳西下,霞云如火,一片有一片的火烧云,把天空织成了美丽的锦缎。我和家人们也迎着晚霞来到了江滨公园。

看哪!野花们开起了比美大赛,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着红,白里掺着黄的。虽然不清楚它们是哪些种类的花,但朵朵都是那么婀娜多姿,安然自若,怎么看怎么惹人喜爱。

叮咚,叮咚,假山上的溪水就像一条缀满闪光的飘带向下冲击着,如果站在假山下,就可以享受水花所带给你的凉爽,所以,在假山那里,人群总是最多的。

两旁,花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香的十里外都能闻得到,美得似一位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抬头仰望,一尊用青铜所制造的大水牛稳稳当当地伫立在石柱上,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好像在说:“我是这公园的守护神!”

再往里走就是小广场了,人们在这唱歌,跳舞,热闹非凡。他们那艳丽的服装把公园打扮的五光十色,他们那优美的舞姿给公园增添了许多生机。

4.写春天公园的作文 篇四

春天的龙津公园别具一格,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一进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先开花后长叶的玉兰花了,一朵朵,一簇簇,一枝压着一枝。粉的,白的,紫的……像一盏盏宝莲灯挂在枝头,闹的让人目不暇接,路人纷纷驻足观赏,拍照,无不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虽然玉兰花鲜艳夺目,但那黄色的迎春花也不赖。

你瞧!迎春花不怕早春的寒冷,早早地长出了花骨朵,迎接美好的春天呢。它的样子可数不胜数,有的已经开得正旺,发出耀眼的黄光;有的已经饱胀得不得了,好像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还有的是花骨朵,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茂密的叶子里没有动静。

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那些树木。

粗壮的樟树上抽出嫩芽像一个个绿色的小不点,从远处看,它们把树枝装扮得分外有生命力。一排排榕树手拉着手,肩搭着肩,不留一点儿空隙。最美的还数婀娜的柳树,翠绿的嫩枝像温柔的姑娘在微风中甩动头发,跳起优美的舞蹈。

而让我最最敬佩的就是别人眼中不值一提的小草了。遥望龙津公园,大地像铺了一条绿色的毯子,上面还有星星点点的小花,近看,一棵棵,一片片金边吊兰点缀着干枯一冬的土地,使大地焕然一新。

这些不起眼的小草奋不顾身地往上钻,一直到破土的那一刻,蕴涵了多少的力量。这种拼搏的精神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5.写秋天的公园作文 篇五

公园里,远远望去那枫树像被烧着了似的。树枝、树冠上到处都有一团团的“小火焰”。近看,枫树的叶子好似小朋友们那拍红的手掌,真是太可爱了。

花坛里,“菊花仙子”也不甘示弱。它们挤来挤去,谁也不让谁,原来它们在争着让别人欣赏呢!一阵秋风吹来,“菊花仙子”随着风跳起了优美的舞姿。

旁边的桂花像是在绿色的绣花布上点缀着一粒粒小金子,又像是一个个小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真香啊!”桂花微笑着,似乎听到了人们对它的赞美呢!

6.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三个层次 篇六

一、“多视角”观察

任何事物, 就其特征而言, 往往是一个立体的, 多侧面的网络结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充满哲理的名言, 精辟地道出了客观事物具有多侧面多视角的固有特征。因此, 主体在把握与表现客体的过程中, 必须采用与之相应的多视角的方式。作为思考成果物化表现形态之一的写作, 同样要遵循人类这一认识规律。具体说, 要做到三点: (1) 观察要全面细致。对静止的事物, 构成它的各个部分要看全, 每一部分的各方面的情况要看细;对变化的事物, 整个过程要看全, 每个发展阶段要看细。 (2) 观察时要多种感官协同作用。要尽可能多地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 用眼仔细看看, 用耳仔细听听, 用鼻子仔细闻闻, 用口仔细尝尝、问问, 用手仔细体验实践一下, 再用脑子仔细想想。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 把握它的特点和本质, 才能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来。 (3) 边观察边联想。观察时, 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物及人等联想活动, 有利于把握该事物的本质特点, 了解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对事物认识得更丰富、更生动。

二、“多方向”思考

陆机《文赋》云:“思风发于胸臆, 言泉流于唇齿。”思维是写作的关键。从指导写具体这一角度考虑, 应着重培养学生“多方向”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所谓“多方向”思考, 就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认识世界, 从而在广阔的领域里进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创造性、广阔性的思考, 使作文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维活动贯穿写作行为全过程。“多视角”观察就是“多方向”思考的结果。观察得来的材料变成文章当然饱含着作者思考的汗水。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构思时进行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 将素材梳理、拓展、加工, 使文章血肉丰满。

三、“多方法”表达

经过“静观默察, 烂熟于心, 凝神苦想”的观察、构思阶段, 就进入“一挥而就”的表达阶段了。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写具体”的方法、技巧。这主要有:

1. 举实例。

写具体的最好办法是让事实说话,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写人, 重要的不是给他下很多好听的结论, 而是写出这个人是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 怎么想的, 使人“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记事, 就要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 写出典型的事例, 写出动人的场面, 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状物, 就要写出物体的大小、高矮、厚薄、轻重、色彩和气味, 使人仿佛看得见, 闻得到, 摸得着。

2. 用描写。

叙述、描写是记叙的主要表现方法。儿童由于其认知、表达水平的限制和思维惰性的影响, 往往习惯于笼统、概括的叙述, 即便描写也不够细致生动, 缺乏个性。而把文章写具体, 主要运用描写的手法。我们要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训练, 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点, 绘声绘色, 描形摹态的能力, 使事物在小作者笔下得到具体的展现。

3. 作分解。把一个事物分成若干部分, 然后对每

一个部分都作出具体的描写最后把各个部分按照

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这样, 就能把事物写细致、具体了。

4. 列数字。

用数量词写出事物的大小、多少、厚薄、高低、宽狭、长短, 或者用它来说明某些情况, 从而给读者留下具体的印象。

5. 打比方。

比喻是一种最主要、最广泛、最有效果的修辞手法。它能使抽象变成具体, 化平凡为新奇。它能调动读者的生活积累,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6. 抓细节。

细节是指那些对写人有特殊作用的细小情节, 包括人物的生活小事, 细小的动作、神情等。抓住具体的细节作生动细致的描绘, 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 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 增强情节的生动性和真实感。好的细节能“借一斑略知全豹, 以一目尽传精神”, 起到以小寓大、微中见巨的艺术效果。

“写具体”方法较多, 实际上, 写文章时“单打

7.写公园的景色作文 篇七

人们都说,春天的鱼湾公园最美丽了!

在大门口,摆满了芬芳郁人的郁金香。接着,往前走,左边有一排排高大挺秀的竹子。他们长得那么直,那么绿。春风吹过,它们轻轻晃动着身子,唱着春天的“赞歌”,好似在迎接游客们的到来。

公园的中心是一个湖,湖水碧绿,绿得似一块翡翠;湖面是那么静,就好似一面镜子。湖上偶尔会有鱼跳起来,这时,水面上就会泛起粼粼的波纹。

湖的两旁有翠色的欲流的杨柳,细细的柳枝垂在湖面,微微地摆动。柳枝上的柳叶多么整齐,多么均匀啊!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诗词:“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公园的尽头有一座山,山上的路弯弯曲曲,我好不容易上了山。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只见对面山坡的田野里有金黄的油菜花,真似一张金黄色的地毯铺在大地上。

山顶上还有雪白的梨花,那一朵朵梨花,成群地盛开在梨树上,美丽极了。树上的花朵在纷纷落下。原来几个四五岁的小孩儿在抱着梨树使劲摇啊摇,还大声叫:“下雪了!下雪了!”

这就是美丽的鱼湾公园简单而又美丽的春天。这儿百花齐放,这儿鸟语花香,这里姹紫嫣红。

8.写东湖公园的作文 篇八

我走到大门前,发现那高大的大门是用许多巨石砌成的,站在大门旁的两只威武的雄狮,张开血盆大口,瞪大双眼真壮观。

走进东湖公园,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湖。你看,荷塘里的荷花姐姐都露出了美丽的脸颊。荷塘里的荷叶一大片挨着一大片的像一把把撑开玲珑的小伞。荷塘里的小鱼儿姐姐在自由自在地捉迷藏嬉戏。

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音乐喷泉了,随着音乐跳舞的喷泉,那种音乐是多么感人肺腑,十分动听,那喷泉的形状像天女散花,像一把大巨、伞像一束花,使人心旷神怡,人们个个听的入迷。

我走进了动物园,看到了美丽的百灵鸟在树枝上唱着歌。老虎哥哥张开了血盆大口,扭了扭头帅极了。那大黑熊迈着笨重的脚步,尽情地跳着舞……

9.小学生写公园的作文 篇九

首先, 笔者谈一下这一课的由来

暑假开学后, 笔者接了新班——四 (2) 班, 任教语文课。在批阅学生作文时, 笔者发现了许多问题, 一类是格式上的, 学生写作文, 有的不写题目, 有的把题目写偏, 有的不分自然段;另一类是内容上的, 学生写出的作文, 有的缺头少尾, 有的层次不清, 有的中心不明。

写作文有基本格式, 即要写题目, 要分段写, 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 要有中心。因此, 笔者认为, 教师教作文一定要为学生讲明作文的基本常识, 明确作文的基本格式。而这些知识枯燥无味, 怎样传授才能使学生明白易懂且感兴趣呢?笔者在思索……直到有一天, 笔者发觉作文的各部分与人体的各部位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而且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很感兴趣, 便想:为何不把作文和美术联系起来呢?于是, 设计了“写作文≈画人物”一课。

其次, 笔者谈一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作文格式”

1. 导入

本来是作文课, 上课伊始, 不谈作文, 而谈画画, 引起了学生很大兴趣。然后, 让学生亲自在黑板上画简笔画——人。使学生明确画人要画头、躯干等, 为讲作文知识做好铺垫, 等学生在黑板上画好后, 笔者说到:“同学们画人画得很好, 其实, 写作文跟画人物差不多。” (板书:写作文≈画人物)

2. 作文要写题目

笔者先表扬了学生画人画得很完整, 随后, 擦去了人的“头”, 同学们流露出疑惑的目光, 笔者便趁机解惑:人没头不能活, 作文没题目不成一文, 强调:写作文要写题目, 题目是一篇作文的名字, 它是一篇文章的组成部分, 不是可有可无的。

3. 题目要写正中

笔者又为黑板上的人画了头, 只不过画歪了, 同学们笑了, 笔者也笑着说:“作文题目写偏, 就像人长个歪头, 看着不舒服吧?”随后, 笔者把“头”画正, 启发同学们:“今后写作文题目时, 应写在什么位置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答:“要把题目写中间。”

4. 作文要分段

针对学生写作文不分自然段的情况, 我这样讲:人分躯干、四肢, 作文要分段, 写完一件事或一个意思可作为一段。每个自然段如同人的躯干、四肢, 躯干、四肢有明显分界, 段之间也要分界明显, 即每个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

5. 小结

笔者这样总结:一个健全的人, 有头、躯干、四肢, 一篇完整的文章, 有题目、详写段、略写段;人都有头, 作文都有题目。同学们画人画得很完整, 写作文也要写完整, 要写题目, 要分段写, 这是作文的基本格式。

二、教学“作文各部分的写法”

1. 作文的题目

笔者让学生继续观察黑板上的“人”, 人体最上边是头, 进而讲文章也有“头”, 就是题目, 题目如头部, 人的头部五官端正, 整个人看起来漂亮, 文章的题目鲜明, 整篇文章有色彩, 这就是所谓的“题好一半文”。因此, 写作文要精心设置题目, 拟题既要高度概括文章内容, 又要做到简洁新颖。 (板书:题目——简洁新颖)

2. 作文的开头

笔者问同学们见过没脖子的人吗, 同学们说没有, 笔者说到:“作文也得有‘脖子’, 那就是‘开头’”, 进而讲作文的开头不是无关重要的事, 它是全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文的开头相当于人的颈部, 颈部占人体比例小, 开头一般应占文章的比例小, 所以, 开头要言简意赅, 凝练明快。

我们把文章比作人, 古人还把文章比作动物, 譬如, 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 意思是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精彩亮丽。 (板书:开头——精彩亮丽)

3. 作文的主体

笔者把作文的中间部分比作人的躯干、四肢, 躯干、四肢占人体比例最大, 所以中间部分占文章的比例也最大, 要详细写。并讲到, 古人还把文章中间部分称为“猪肚”, 意思是文章中间要像猪肚一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 (板书:中间——充实丰富)

4. 作文的结尾

笔者又一次让学生看黑板上的“人”, 人最下边是脚, 并讲作文也有“脚”, 那就是结尾。所谓“结尾”, 就是作文用作结束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脚占人体比例小, 结尾一般占文章的比例较小, 要略写, 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人的脚可支撑人的身体, 文章的结尾可总结全篇内容;人的脚, 使人站立, 随意行走, 文章的结尾, 使主题加深, 增强文章感染力, 从而人人传诵。

古人还把文章结尾比作“豹尾”, 意思是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干脆有力 (板书:结尾——干脆有力) 。

最后, 笔者让学生看黑板上板书, 进行课堂总结:人由各部位组成, 所占比例有大有小, 文章也有各部分组成, 各部分内容有详有略。附:板书设计

10.写海洋公园的作文 篇十

这是一座刚刚修建好的公园,一进大门我就听见了“哗、哗”地流水声,感觉来到了一个清凉的海底世界。寻着流水声便看见了一座瀑布,瀑布下面的水池里有很多的锦鲤,他们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我们来到了一个很大的鱼缸旁边,只见一群群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鱼儿在巨大的玻璃鱼缸里游上游下,仿佛是一幅流动的图画。

“啊——”是谁在发光呀?“哦”,原来是几只发光的彩虹水母在表演节目呢!水母像一只只粉红的透明的雨伞,漂亮极了。“噫,这个鱼缸里怎么没有鱼呢?”我惊讶地问妈妈,我看见缸底有一个东西一动不动地爬在那里,会不会是鱼呢?突然它的嘴巴张开了,果然是一条鱼,它的名字叫“毒?”,它的背鳍参差不齐,它可真会伪装自己,身上的颜色和石头的颜色一模一样,所以我叫它“石头鱼”。

我走进了一个隧道,在我的上面、左面、右面全是各种各样的鱼,很多都是我不认识的鱼,我好象处在一个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久久不愿离去。这时听见广播里说喂鲨鱼表演就要开始了,我迫不及待地跑进了海洋剧场。潜水员来了!只见两条凶猛的鲨鱼在水池里上下游动,它们体形庞大,足足有3米长,解说员说“别看它样子凶猛,但它们性格特别温顺,它的名字叫——虎鲨。”当潜水员拿着食物,虎鲨一吸就把食物吸进嘴里去了,因为它的嘴长在扁扁的头的下面,所以只能用吸食的方法来吃食物。

11.写大同公园的作文 篇十一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来到楼下,我把衣服放进背包里,然后去洗手间,洗脸,刷牙,我回到家里,奶奶对我说:“你把足球带上,星期日回来时,直接去体育馆。”“好的,谢谢奶奶提醒。”我连忙说。 接着,妈妈也跟着起床了,她把干净的衣服放在我包里。妈妈洗刷完后,我和她一起来到桥底,爸爸也跟在后边。

上车了,车子奔驰在马路上,我打开车窗,欣赏着外面的风景:窗外有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仿佛在歌颂夏天;大树摇摆着枝丫,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路边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

到了大同街上,我和妈妈下车去买外公的衣服和裤子。我腼腆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的本子没有了,你去帮我买几本本子呗!”我们进了一家卖服装的店里,买完衣服,我和妈妈来到文具店里,挑选着本子,买来本子,我又挑选那两支笔。

来到外婆家,我和弟弟一起玩平衡车,一起玩磁铁积木,一起看电视。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平衡车,刚开始玩,我一踩上去,就翻了个四脚朝天,慢慢的,我学会了骑平衡车。

12.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的途径初探 篇十二

一、利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 拓宽写作思路

利用“形、声、色”的电教手段能化静为动, 化无声为有声, 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表象, 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地叙事, 或栩栩如生地状物, 或惟妙惟肖地绘景, 或活灵活现地写人,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还诱发了学生丰富的、大胆的想象,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课文第九册基础训练6的作文训练内容:描写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的一处景物, 要突出重点, 把由这处景物联想到的也写进去。教学时, 我先放反映春天特征的“校园一角”幻灯片, 让学生欣赏优美动听的声音和形象逼真的画面。学生如置身于繁华似锦的明媚春光里, 似乎也变成了一朵朵鲜艳的花朵、一只只可爱的蝴蝶, 兴趣盎然, 浮想联翩, 思维的闸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因而作文时, 能做到有话可说、有景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二、创设想象的意境, 丰富想象的材料

作文教学的形式应当灵活多变, 以满足学生主体的好奇心。材料作文是一种极好的训练方式。它通过向学生提供一段话或一个概述性的情节或细节, 让学生发挥想象, 创造出更新、更美的故事情节, 揭示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思想内涵。如, 可向学生提供: (1) 我在院子里踢足球。 (2) 打坏了一块玻璃。 (3) 王伯伯夸我是个诚实的孩子。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提供的情节线索, 展开合理的想象, 充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三、挖掘教材因素, 展开想象训练

作文时展开想象, 可使所写的内容思路开阔, 形象具体、丰富、生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 有着严密的推理和丰富的内涵, 情节上富有可供想象和补充的天地。因而, 作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因素, 开展想象性作文训练, 并在训练过程中“授之以渔”。 (1) 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画面或暗示一种情境, 或引导学生在认真钻研课文的基础上, 大胆地展开合理的想象, 合情合理地补充细节, 丰富内容。 (2) 进行推测性想象训练。可以对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假设, 让学生成为其中的一个人物, 紧紧抓住诱发因素, 让学生从“已知”的内容向“未知”的方面或从实境方面向虚境方面展开想象。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完, 余味无穷, 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初步掌握了写想象作文的要领。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眼前, 逐渐放开手脚, 敢于想象, 善于想象, 尝到了想象作文的乐趣, 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培养, 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诚然, 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胡编乱造。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想象要有根底。只有有了美好的心灵, 才会有美好的想象。因此, 想象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为指导。 (2) 想象要合理。想象可以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但一定要把想象与说假话区别开来。 (3) 想象要使人觉得真实可信, 必须具体、丰满、生动、真实感人。

总之, 教师要审时度势, 正确引导。一方面要启发学生敢于开拓思路, 敢于大胆想象;另一方面, 不能离题万里, 一味空想。只有做到这样两个方面适当兼顾, 才能把学生的想象引入正确的轨道。

13.写龙潭公园的作文 篇十三

我的家乡在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这里有全国著名的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珍珠泉等等。其中风景优雅美丽的五龙潭公园就深藏在济南的市中心。五龙潭公园风景秀丽,绿树成荫,这个季节正是满园春色,鲜花盛开,香味扑鼻。

走在公园的林荫小道,闻着花香,欣赏美景的时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关于五龙潭公园的许多传说,有人说它是唐朝大将秦琼的府邸,还有传说五龙潭在历史上曾塌陷过。据说还出现过怪现象,说是有时公园的池子里会出现许多不知道名字的鱼,有的是公园里养的,有的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而且有时会很多很多,有时又会突然消失。还传说它的池深不见底,没有人敢下去过等等......。

济南还有许多传奇,许多古香古色,许多风景秀丽的名胜,欢迎各方人士来济南观光,旅游,探索。

14.写公园的秋天作文 篇十四

今天,天气很好,一望无边的蓝天,有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绵羊,有时像几只白兔,空中的太阳还是那么热,我们有人叫它“秋老虎”。

我们又来到了公园的小树林里,树叶有是变黄了,有是变红了,有的是淡绿色的。有的小树叶干脆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慢悠悠地落在大地阿姨的身边。小草的颜色各不相同,有金黄,有橘黄,有淡绿,有一些还是深绿。草的中间还夹着许多菊花,黄的、红的、紫的、白的,非常漂亮,它们在阳光下竞相开放,让人眼花缭乱。还有一些小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像一个个小精灵,飞到这,又飞到那儿,让你想捉也舍不得捉。还有几只蚂蚱,趁你不注意,就从你脚下跳过。

公园里有一跳小河清澈见底,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有时还部停的吐泡泡,有的鱼胆子很大,还敢游到我旁边,摆摆尾巴,摇摇头呢!

15.怎样让小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 篇十五

一、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难, 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基本的表达的欲望和兴趣, 缺少内在的表达需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保护小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从引导孩子说话、写话开始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虽然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才写作文, 但它的基础早已渗透在一年级甚至更早的说话教学中。每个人从呀呀学语开始就已经在为自我表达或与人交流打根基, 所以, 多数爱说能说的孩子, 写起作文来会毫不犯难, 而那些羞于与人交流的孩子, 说话不流畅, 语言贫乏, 作文像流水账。由此可见, 作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要有整体的系统认识, 从低年级段的说话写话, 到中年级段的口语交际写一段话几段话, 到高年级段的演讲辩论写一篇作文, 每个阶段的口语能力水平都直接影响其写作能力。因此, 我们要呵护儿童乐于说话的欲望, 自我表达的信心, 参与讨论的热情, 引导孩子清楚明白、具体生动、有条有理的发表见解, 为书面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使会说能说迁移为会写能写。

2、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作文的生成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作文的生成过程。这样一来, 有了感受, 有了激情, 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使想写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 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林莘的“场景描写”指导课, 利用游戏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写作的场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中风靡全球的快闪定格游戏, 再现场组织寻找超级木头人活动, 然后现场采访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木头人”。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同时又是近距离的观察者, 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观察体验, 之后马上作文, 写作的内容是具体的, 当然热情也是高涨的。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 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作文之源, 生活即作文, 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1、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 积累素材, 提炼素材, 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既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寒假里学生帮家长做春节前的清扫活动, 多数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 有写劳动的乐趣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有写劳动辛苦、生活不易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应感恩父母, 有写劳动的收获的——擦玻璃也是要讲方法的,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 感受了, 是写不出如此丰富的真情实感的。

2、教育学生敢于写真话, 表真情。如教学《穷人》一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后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一段时, 我提出质疑: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原来内心并不十分美好, 你是这样看的吗?学生先是点头, 接着有生小声说“这是真实的内心想法”, 于是我乘机说明“作者没有想当然的拔高人物形象, 抱回孤儿后的思想斗争, 是穷苦人在现实情况下一种真实心理的写照, 它更能凸显桑娜克己为人的可敬形象”。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结合阅读教学落实作文指导。

最好的范文就是课文, 入编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 作者巧妙的构思, 有序的表达, 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经典范例, 让学生潜心去读, 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 并让学生进行仿写, 让构思谋篇, 材料取舍, 详略安排等写作知识在仿写中得以借鉴迁移。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 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的语言积累, 丰富其大脑库存, 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如牛子健同学用“摔跤摔不冷我学车的热情”来表现自己学骑自行车的执著, 就是从《学步》一文“摔跤摔不冷你学步的热情”中汲取的营养。

2、在作文的讲评中落实指导。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要对学生的作文根据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 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作文讲评中, 既要选出优秀作文, 还要适当选出中等的有代表性的作文, 和同学一块儿赏析。某生开头写得好:开门见山, 直入正题;某生运用多种修辞, 形象生动, 很精彩;某生这段排比, 一气呵成……一次, 一普通学生写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事情的经过写得很普通, 把学的过程中一次次摔倒, 又一次次爬起写了下来, 过程完整, 但不细致, 不生动。类似的作文我看到五六篇, 但这位学生写完经过在结尾处又写到“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我还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讲评时, 我大致把该学生的作文经过加以概述, 特别表扬该生在结尾的主题升华, “正因如此我把他的作文列为中上, 若能抓住细节, 把句子写生动形象, 会成为一篇上等佳作”。这样的表扬产生了莫名的效果, 之后他在写作中继续发扬优点 (巩固了“画龙点睛”的写作手法) , 而且还爱上了写作, 同时多数普通学生也从中受到启发:把事情的过程写完整还是不够的, 还要学会升华主题, 这一表扬产生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上一篇: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自我鉴定下一篇:防汛应急措施